西南旱灾

2024-08-29

西南旱灾(精选六篇)

西南旱灾 篇1

西南旱灾引发了对西南地区生产、物价和城乡居民生活一系列的“旱灾连锁效应”。首先,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大范围影响:西南五省(区、市)的耕地受旱面积超过1亿亩,造成这些受旱耕地农业作物和农业特种产品减产甚至绝收,三七、天麻等农业特种产品种植受到影响,花卉种植则因干旱锐减,而非耕地的受旱地区草地则形成大面积区域性枯死。其次,干旱对物价形成了局部性影响:旱灾导致粮食作物减产,进而形成粮食供应减少,而粮食供应减少又进一步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形成具有突发性、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和农业性物价上涨。蔬菜、水果等农业作物和三七、天麻、茶叶、花卉等农业特种产品价格成倍上涨,加大了通货膨胀预期,增强了通货膨胀压力。第三,干旱造成了电力供应紧张:旱灾不仅导致水力发电锐减,而且导致救灾成本剧增,进而形成电力消耗大幅增加。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用电负荷剧增。由此,南方电网调减了云、贵两省西电外送量,增加网外购电。原来作为“西电东送”输出省的云南成为“东电西送”输入省,由广东倒送云南电量。第四,干旱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由于水库蓄水量锐减而导致水电发电量减少,而水电发电量的减少又必然倒逼增加火电发电量以及柴油和汽油发电量,从而增加煤碳、柴油和汽油的消耗量,导致煤碳和成品油需求大幅增长。第五,干旱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干旱使水力发电锐减,电力供应无法满足工农业生产和抗旱救灾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导致受灾地区工业生产遭受巨大影响。例如,云南省的部分资源开采和冶炼企业被迫减少生产时间甚至停产。第六,旱灾对物种的影响:旱区植物和森林因缺水而大量枯死,而随着森林、植物的枯死栖居于森林中的动物也大量死亡,一些濒危物种特别是濒危植物面临物种灭绝的危险。第七,旱灾对生活的影响:以云南省为例,据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全省饮水困难群众2010年3月份为792万人,4月份达951万人,5月份猛增至2512万人,2051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旱灾导致缺电、缺水,而缺电和缺水不仅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由于缺电和缺水而导致的物价上涨反过来进一步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受到影响。

2 旱灾的成因分析

对于西南旱灾的成因,不同学科给出的解释相去甚远,莫衷一是。例如,气象统计学的解释是旱灾是百年一遇的气候现象,气象地理学的解释是青藏高原阻隔了印度洋较弱的水气而形成干旱,地球气象学的解释是地球排气和排热造成干旱,地质学的解释是喀斯特地貌造成地表水渗漏而至旱,生物学的解释则将旱灾归咎于被称为“抽水机物种”的速生物种桉树和橡胶树的大面积种植过度吸纳地下水和地表水而形成旱灾。笔者认为,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从非人为的自然变化造成天灾方面寻找原因显然并没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因为非人为自然变化造成的天灾是人类所不可控制的。我们只有从人类自身的行为给自然造成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增强抗灾能力方面去寻找原因,才能反思人类行为的错误,最终找出克服大旱灾害的有现实意义的答案。根据笔者的研究,造成旱灾的人类原因以及应对旱灾的人类原因主要在于如下六个方面:

2.1 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是导致降水量减少和水资源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导致植物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进而导致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又进一步造成地表沙漠化、石漠化和喀斯特地貌化,其结果是植被无法生长,动物无法繁殖,农作物无法种植,生态系统进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干旱-植被进一步破坏-水土进一步流失”的恶性循环之中。

生态破坏和污染排放(尤其是碳、硫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破坏了大气结构和大气与地面生态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物质能量循环的正常进行。同时,植被破坏改变了水循环系统的自然规律尤其是水循环的规模、时间和频率,生态系统与水循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错乱,缺乏植被的土壤系统给水循环系统发出错误信号,使地下水-地表水-空气水循环异常,即地下水-地表水-空气水循环在规模上、空间上、时间上和频率上出现异常,从而形成在非正常时间、非正常空间、非正常频率和非正常规模的水循环异常现象即南方旱灾、北方雪灾,西部干旱、东部洪涝的特异化和极端化气候现象。

从历史上看,黄河流域的过度砍伐使整个黄河流域成为黄土高原,最终使黄河文明走向衰落。敦煌文明的消失也与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性开发直接相关。过度开发已经使越来越多的清水河流变为富含泥沙的黄水河。由于大量污染物排放和缺乏有效的植被保护,长江也已经越来越被污染并日益泥沙化和“黄河化”。可见,敦煌文明和黄河文明的消失与人类过度活动造成的对大自然的破坏直接相关。

造成生态系统破坏的人类活动主要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工业化破坏,一些地方为引进外资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大量重污染企业进驻地方后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生态造成了破坏性影响。同时,一些造纸企业为获得纸浆来源而大规模地砍伐原始森林以圈占土地来种植速生植物,形成在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垄断条件下造纸企业对森林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由于造纸企业种植速生物种目的的工业性,生长出来的速生植物在短时间内就被砍伐,数亿亩的速生植物实际上无法森林化,从而对水土保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加重干旱的影响。二是农业性破坏,即农业生产造成的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加种植面积是农业产量实现低成本扩大的最优路径。因此,按照经济人理性原则,农民一般会尽可能地选择扩大种植面积而不是增加亩产量来增加总产量。增加种植面积的最简单方法是将森林土地改造为耕种土地。这样,不但退耕还林难以实现,而且森林面积会越来越被消灭。三是生活性破坏,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对木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民为生活砍伐林木,木材商为获取高额利润而大规模砍伐森林,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日益严重的破坏。四是灾害性破坏,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一般情况也是人为的。由于森林防火知识在防火意识薄弱人群中普及性的缺乏和干旱时期火灾的高危性,火灾对森林的毁坏在干旱期间表现得更加严重。

2.2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构成了人类对生态破坏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污染对旱灾的形成主要通过三条路径来实现:一是规模庞大的碳排放使全球气候变暖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过度流失,从而形成干旱时期水资源过度匮乏至成灾害的结果。二是环境污染导致大量物种减少和物种灭绝而致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生态系统与水循环系统之间正常的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流阻断而导致水循环的特异化。三是过度污染使越来越多的干净水资源变为富含有害物质的无法利用的污水,适于植物吸收生长的水资源和达到人类和牲畜饮用标准的水资源不断减少,造成旱灾或加剧旱灾的影响。

2.3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失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但是,中国农村地区的水库、公共水塘、灌溉渠道等水利设施大量为五十至八十年代时建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大规模投资被中断,而且对在八十年代以前建设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也缺乏基本的维护和管理。其原因在于:(1)产权基础缺失: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使大规模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失去了它应有的产权基础。从规模经济角度看,小农经济使农业生产方式分散而无法形成规模经营和规模经济,个体农业(家庭农业)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缺乏投资和缺乏组织而无法正常进行。(2)资金短缺:农村经济的家庭分散经营模式必然无法集中资金和劳动力资源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资金短缺,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外逃和转移使农村经济建设资源配置失去劳动力基础。因此,不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资金短缺问题将会随着知识型、技术型劳动力外逃和体力型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而日益恶化。而且,整个农村经济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也会随着劳动力外逃和转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农村贫困化而日益恶化。资金短缺的直接后果就是支撑农村发展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无法正常投资、维护和管理。这样,降水量的过度减少不可避免地形成旱灾,而降水量的过度增加则会造成涝灾。(3)政府行政方式:政府的威权型行政方式使农民无法通过正常渠道组织起来进行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一些地方政府缺乏社会主义行政思维和某些政府公务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使农村经济建设统一组织,甚至形成乡村政府和政府官员富裕与农民贫困的对立,某些地区则在引进外资上大量引进污染型企业和生态破坏型企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在干旱或其它突发事件形成之后,地方政府才在中央和社会的压力下出面充当“灭火队”角色。因此,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空缺实际上都与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和非服务性行政方式有关。笔者的调查发现,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行政管理部门长期忽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的规划和组织,对现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维护、修善和管理,形成农村对干旱防御能力低下的严重后果。例如,云南省内的农村小型水库、水渠、水塘和水窖既没有投资建设,也没有修缮,更没有相应的科学管理。

2.4 水资源垄断和破坏

长江、澜沧江、怒江、红河等河流上大规模的破坏性水电开发对水资源造成垄断,从而形成总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结构性短缺。水资源垄断不但造成了生态失衡尤其是水循环异常,而且在干旱时期由于经济利益而无法及时、合理调度水资源以满足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种植灌溉用水的需求。

由于水资源保护制度短缺、组织短缺和资金短缺的长期存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的水源、水库、河道和灌溉工程的保护缺失,灌溉工程被破坏,越来越多的水源、水库、河流失水甚至干涸。因此,在干旱期间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打井,而打井则会使局部地下水下降甚至使地下水被掏空,造成原有水源枯竭,广大农村尤其是山区缺水问题会进一步加剧,使长期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化。

2.5 资源短缺

2.5.1 劳动力资源短缺 作为农村精英分子的有能力通过考试升学方式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知识和技术的农村青年在其学业完成后一般都不返乡工作,而是选择留守城市,成为拥入城市的第一批劳动力,形成农村知识型劳动力和技术型劳动力外逃现象。由于农村缺少适当的就业机会、发展前途、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相对低下,不但已经通过升学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知识和技术的知识型和技术型劳动力在毕业后缺乏返乡建设农村的意愿,未能通过考试升学途径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成为农民工大军。农村知识型劳动力和技术型劳动力外逃加之体力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资源短缺和农村空壳化,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缺乏劳动力资源和创造力源泉。同时,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只能以掠夺资源的方式维持生活,形成农村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资源掏空现象并日益恶化。

2.5.2 土地资源短缺 随着城市住宅和工业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以及人口增长对食品需求量的增加,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日益短缺,迫使缺地农民将林地改造为耕地进行农业生产,而林地的耕地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改变生态系统与水循环系统之间的信息和物质能量交流,其结果使得水循环异常化,最终则是干旱、洪涝、非正常强降雨和强降雪等各种极端气候现象的形成、恶化和频繁化。

2.5.3 森林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木材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林木砍伐不断加剧,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并且,由于森林火灾频繁发生,使得森林林木大面积减少的问题更加突出。同时,农业家庭分散经营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使植树造林失去了产权基础和劳动力基础,基层地方政府缺乏联合劳动力组织植树造林的意识和从制度上规定的行政职责,使森林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和补偿机制。因此,相对于人类需求尤其是商业需求和生态平衡需要而言,森林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和难以逆转。

2.6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必然导致人口对食品需求的增加。同时,在教育资源增长速度无法满足人口增长的条件下,人口过度增长将会使文凭标志的和非文凭标志(文化标志)的人口素质整体性下降,而人口素质的下降则会导致出生率上升,出生率的上升又会导致人口素质的进一步下降,从而形成人口规模-人口素质-资源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问题。并且,人口增长的必然结果是,为维持每一个人口的基本需要,即为保持维持人类生存的对自然资源的人均需要,不断增长的人口只能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由于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在自然界中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则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增加。因此,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将会日益严重。例如,随着人口增长,耕地的需求将会上升,人均耕地必然减少。按照人类的生存需要,人均耕地也必须维持在一个足以维持每一个人口生存的最低耕地量的范围内。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规模也必然扩大,而人口增长和家庭小型化则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形成倒逼机制,从而进一步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对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的非农业生产性占用的压力。因此,人口增长促使城市化和城市规模扩张,其结果将会使耕地城市化尤其是耕地房地产化问题日益恶化。在维持人均耕地不变的条件下,林地耕地化又不可避免。在不能有效控制人口的条件下,在林地被大量耕地化之后,人口还是在不断增加,农村、农业和农民甚至整个社会将会陷入无资源可用以维持生存的绝境。

3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西南旱灾的形成既与自然规律相关,同时也与人类行为相关。并且,各种证据表明,干旱以及干旱演变成灾害正是人类行为不当的结果。人类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破坏、环境污染、人口的过度增长以及由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的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急剧膨胀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缺失等不仅导致了干旱的形成,而且致使干旱演变成为灾害。因此,及时纠正人类的不当行为对于防治旱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纠正人类的不当行为则首先应当从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入手,以减少人口规模过大形成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需求。其次,应当建立有效的自然资源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制度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护制度,杜绝对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避免简单地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积累为目标的盲目、无序竞争所导致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原则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

摘要:西南旱灾已经对西南地区的生产、物价和城乡居民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从表面上看,西南旱灾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从人类行为方面看,西南旱灾实际上正是人类错误行为造成的社会问题。只有建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式的具有严重自然信赖性的发展路径,实现农村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西南旱灾,旱灾效应,科学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兴云《.云南抗旱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经济观察网,2010.4.12.

[2]何志强《.云南抗旱大事记》,生活新报网,2010.5.31.

旱灾现真情--西南旱灾演讲稿 篇2

当前,我市正在遭遇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气候较为异常,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主要江河湖泊水位持续下降,库塘蓄水大幅减少,给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带来较大困难,给工农业

生产特别是春耕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也给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截至目前,旱灾已造成全市29.8万人、8.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120.2万亩秋冬播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7亿元。

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抗旱救灾工作,进行了多次研究,成立了市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挂钩联系县区抗旱救灾工作制度,把抗旱救灾保民生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进行紧急部署。各有关部门和灾区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及时组织开展了有效的抗旱救灾工作。社会各界积极响应,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支持灾区抗旱救灾。灾区广大群众不等不靠,努力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全市抗旱救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由于近期我市大范围的有效降水天气过程稀少,旱情仍将持续发展、蔓延,灾情仍在进一步加深、加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随着旱情的持续加重,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将不断显现,抗旱救灾形势异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在全市上下紧急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我们呼吁所有爱心企业、热心公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关心我市灾情,向灾民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及时捐赠,帮助灾区人民共克时艰,共度难关;同时,我们希望全市各族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全面参与抗灾救灾,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为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贡献绵薄之力。

高科技产品惠泽西南旱灾地区 篇3

今年春天,西南地区五省区市遭遇罕见旱灾,灾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遇到严重的困难。灾情牵动着首都人民的关切之心。2010年4月9日,仁创科技集团向西南旱灾地区捐赠100套价值3000万元的“仁创泉”砂基雨水利用系统的启动仪式在北京市科委举行。

捐增仪式上,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灾情和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首都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北京仁创科技集团将高科技产品——“仁创泉”砂基雨水利用系统通过北京市红十字会捐赠给西南旱区,这是科技惠民的体现,希望首都各界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锐意进取,更好地发挥科技在保民生、促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表示,发挥科技力量支持抗旱一线,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应尽的责任。仁创科技集团是北京市科委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北京市科委支持的高成长企业,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2007年以来,其生态砂基透水砖等多项产品进入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并获得政府采购支持。通过科技创新,仁创科技集团以沙漠中的沙子作为原料,转化为对人类有益的技术和产品。其产品“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特点不仅符合绿色经济发展需要,而且满足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在旱灾面前,仁创科技集团向北京市科委提出捐赠100套“仁创泉”砂基雨水利用系统帮助灾区,就是希望以实际行动帮助受灾群众战胜旱灾、渡过难关。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升益介绍,“仁创泉”是北京市科委支持的科技项目,以沙漠中的沙子为主要原料,通过自主研发的11项发明专利技术系统集成,原创性的形成季节性水资源利用解决方案。该系统是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采用独特的封闭式结构,水体储存在模拟地层的砂缝中,确保水体与人身安全:不占用地面空间,多功能集成,综合成本低:易施工,少维护,好使用。具有收集与过滤净化同步,防渗与防蒸发同时,储存与保鲜一体的三大技术特点。此次捐赠的100套“仁创泉”是专门为西南干旱地区“量身定制”的产品,每套“仁创泉”可储水100多立方米。

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科委一直致力于探索运用科技手段解决首都水资源匮乏的难题,会同市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攻关及示范项目,累计投入科技经费3亿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紧缺,改善水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外,北京市科委在大力支持自主创新产品研发的同时,也利用多种渠道,创新多种模式,推进高新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仁创科技集团捐赠的砂基雨水利用系统就是北京市科委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的具体形式。

相关新闻:北京市科委紧急部署支援青海地震灾区工作

本刊讯2010年4月14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地震发生后,北京市科委立即组织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应用“北京一号”小卫星,紧急处理完成玉树地震遥感影像图,并将高质量地震遥感影像图快速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及时为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提供空间信息支撑。

4月16日,北京市科委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组织委系统工作人员为灾区慷慨解囊,奉献爱心,目前已捐款89397元。

西南旱灾 篇4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 大众媒介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 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2]公众因媒体的报道而知晓某件事情, 并因媒体的突出报道而重点关注。媒体对议题的建构影响着公众的认知和行为。1974年, 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一书中提出框架理论 (frame theory) 。戈尔曼使用框架这个术语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的期望。[3]他认为, 对于大众传媒来说, 框架就是一种意义的建构活动, 在社会系统中新闻框架是消息来源、社会情境、新闻工作人员等因素互动的结果。[4]它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对新闻材料的选择, 包括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两个方面;二是新闻材料的建构, 主要指报道对象的圈定、报道内容的表现以及报道数量、版面位置和主题基调等。[5]那么, 在西南旱灾这一重大灾难性事件中, 媒体是如何通过选择、组织新闻材料来建构这一特殊议题的呢?本文将以框架建构理论为基础, 通过对《人民日报》、《贵州日报》、《云南信息报》、《南方周末》四家报纸媒体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 来研究不同媒体对于旱灾议题的框架建构。

一、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取与分析单位的确定

本研究选择《人民日报》、《贵州日报》、《云南信息报》和《南方周未》四家报纸, 把以西南旱灾为主要报道内容的新闻作为考察对象。在样本的选取上, 充分涵盖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党报媒体和都市报媒体。前两者是党报, 后两者更富有新闻专业主义色彩。

《人民日报》是中央机关报, 中国第一大报,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贵州日报》则是受旱灾影响最严重的贵州省的媒体代表, 因其地域性优势, 较早地对贵州旱情进行报道, 能体现出地方政府的立场和态度。《云南信息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联合打造, 兼具两家集团的优势竞争力, 成为云南都市媒体的领军报纸, 获2009年中国都市报公信力优秀奖, 通过它可以考察都市类报纸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特征。《南方周末》创办于1984年, 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和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 以“在这里, 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 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 被评为最具理想品牌的报纸。

西南旱灾出现于2009年秋, 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2010年, 3月16日中国天气网派出前线报道小组赴云南旱区采访;3月19日至21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云南省曲靖市指导抗旱救灾工作。至此, 全国各类媒体才开始积极报道西南旱灾, 建构西南旱灾议题。故选择这四家媒体2010年3月16日到4月15日所有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作为分析对象, 基本上可以代表当前我国媒体对西南旱灾议题报道的现状。《人民日报》、《贵州日报》和《南方周未》的样本通过查阅纸质版报纸获取, 《云南信息报》的样本通过查阅其电子版获取。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 分析单元为四家报纸在已定时间段内关于西南旱灾报道的全部内容, 包括新闻、评论、图片等。对于所搜集到的样本, 每篇文章视为一个分析单位, 配发的图片、图表不另计。

(二) 类目建构

笔者在对四家报纸进行类目建构前, 先对其报道进行试统计分析。最终根据需要, 将采集的样本编码如下,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1. 新闻编码

2. 刊登日期

3. 报纸名称: (1) 《人民日报》 (2) 《贵州日报》 (3) 《云南信息报》 (4) 《南方周末》

4.版面分布: (1) 头版 (2) 要闻/重点版 (3) 本地新闻版 (4) 经济版 (5) 专题版 (6) 抗旱特刊 (7) 爱心版 (8) 市县新闻综合版 (9) 其他

5.报道类型: (1) 消息 (2) 通讯、特写 (3) 深度报道, 包括专访、调查性报道等 (4) 评论 (5) 图片新闻 (6) 其他

6.报道篇幅: (1) 200字以下 (2) 200—800字 (3) 800—2500字 (4) 2500—5000字 (5) 5000字以上。图片报道不统计报道篇幅。

7.消息来源: (1) 政府部门或官员、党员、官兵 (2) 专家 (3) 其他媒体 (4) 一般民众 (5) 企业 (6) 其他

8.新闻主题: (1) 西南各地旱情 (2) 政策、立法、会议指导 (3) 抗旱行动 (如挖井找水、抗旱保苗等) (4) 抗旱典型人物 (西南抗旱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 包括干部、官兵和群众等) (5) 灾民生活 (6) 受灾影响 (7) 各方支援 (全国各地的捐款送水行动) (8) 其他

9.报道基调: (1) 正面 (带有赞赏语气, 弘扬抗旱精神的) (2) 中立 (记者能够客观、不带个人色彩的进行报道) (3) 负面 (带有舆论监督性质, 能够对西南抗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揭露批评)

二、不同报纸媒体对西南旱灾议题的呈现

(一) 新闻报道数量

本研究中的四份报纸在2010年3月16日到4月15日一个月间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总共为1532篇, 《贵州日报》报道数量最多, 为841篇, 占总报道数量的54.9% (表一) 。图一是四家报纸从3月16日到4月15日这一个月的报道趋势变化图。我国多数媒体从3月开始设置西南旱灾的议题, 报道数量呈上升态势, 4月份的报道则相对平均分布, 但报道数量一直居高, 说明西南旱灾这一灾难性事件是媒体持续关注的焦点议题。

(二) 版面分布

从表二可以看出, 在四家报纸对西南旱灾的1532篇报道中, 有615篇报道集中于要闻/重点版, 占总数的40.1%。位于头版的报道有191篇, 占12.5%, 报纸媒体在显要版面突出此议题, 表现出对此灾难性事件的重视。对于各家报纸而言, 《人民日报》在要闻版重点报道西南旱灾;《贵州日报》则充分运用地域优势, 在头版、要闻版和抗旱特刊上下功夫;《云南信息报》作为一家都市报, 报道版面更加灵活, 着重在本地新闻版、重点版和爱心版进行报道;《南方周末》作为一家周报, 于4月1日对西南旱灾进行专题报道。

(三) 报道类型

从表三中得知, 在总体1532篇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中, 各种报道类型从多到少排列, 前三位依次为消息 (1020篇) 、图片新闻 (221篇) 、通讯、特写 (181篇) , 其中消息的比重占66.6%, 成为媒体对西南旱灾这一事件最主要的报道方式。各报纸中除《南方周末》以深度报道类型最多 (76.9%) , 其余三份报纸的相关报道均以消息为主, 且比例均在55%以上, 《云南信息报》的消息报道更达到82.7%的高比例。《人民日报》和《贵州日报》也比较重视通讯报道和图片报道。但各报纸的评论报道相对较少, 比例仅为2.6%。

(四) 报道篇幅

表四呈现的是不同报纸对西南旱灾报道的篇幅分布情况。其中, 200—800字篇幅的新闻最多, 占49.2%, 其次为200字以下篇幅的新闻, 占29.2%, 再次为800—2500字篇幅的新闻, 占17.2%。消息类报道的篇幅一般在200—800字以内, 这与表三中的“消息报道为主要报道方式”的研究结果相符。《人民日报》和《云南信息报》因开设《八方支援》的专栏, 用简短消息及时报道全国各地对西南旱灾的捐款、送水情况, 因而200字以下的报道较多。四家报纸中, 《南方周末》2500—5000字的报道最多, 比例达63.6%, 这与表三中的《南方周末》76.9%的深度报道相关。

(五) 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指新闻事实或内容的提供者。从表五可以看出, 在1532篇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中, 媒体采写新闻最主要的消息来源是政府部门或官员、党员, 比例达57.4%, 来自一般民众的新闻占12.5%, 来自专家的新闻报道仅占2.0%。四家报纸中除《南方周末》以“一般民众”为最主要的消息来源 (38.5%) 之外, 其余三家均以“政府部门或官员”为主。在对灾难性事件进行报道时, 媒体偏重依赖政府部门, 而对公众发挥释疑解惑作用的专家, 却往往被报纸媒体所忽略, 仅占消息来源总量的2.0%。

(六) 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的主要事实内容。从表六可以看出, 在1532篇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中, 有635篇报道“抗旱行动”, 比例达41.4%, 其次是“八方支援”, 比例为27.0%, 而“抗旱典型人物”的报道比例则为11.4%。《人民日报》、《贵州日报》和《云南信息报》皆把“抗旱行动”作为最主要的报道内容, 而《南方周末》着重于报道西南地区的干旱情况 (46.2%) 及受灾影响 (23.1%) , 表五中《南方周末》“专家”的消息来源为15.4%, 可以印证这一点。关于“灾民生活”和“受灾影响”是媒体关注最少的, 比例仅为3.0%和2.1%。

(七) 报道基调

从表七我们可以看出, 面对西南旱灾这一灾难性事件, 媒体基本上采取中立态度 (80.2%) , 说明媒体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其进行报道, 这与消息报道的比例占66.6%也有一定关系。四家报纸对西南旱灾进行报道时, 有17.6%的报道是正面的, 主要是对抗旱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人物的报道。对于抗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仅有2.2%的报道对其进行负面批评, 说明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远远不足。除《南方周末》外, 其余三家报纸的中立报道均占75%以上, 《云南信息报》则高达90.4%, 相应的是极少的负面监督报道。只有《南方周末》以46.2%的负面监督报道独树一帜。

三、西南旱灾议题的框架建构

(一) 总体报道框架:从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 再到受众现实

所谓客观现实, 是指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媒介现实是指媒介所呈现出的事件情景。受众现实是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得的对客观现实的认知。[6]西南旱灾早在2009年秋就已出现, 当时并没有引起政府和媒体的注意。今年以来, 西南地区的干旱情况越来越严重, 成为重大的灾难性事件。西南旱灾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旱情严重、危害大等特点, 迅速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热点, 由此, 西南旱灾这一事件从客观现实发展为媒介现实。

在这一过程中, 媒体作为社会预警者和瞭望者的角色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笔者5月16日在金黔在线网站的关键词搜索中输入“旱灾”一词, 得到此次西南旱灾的新闻354篇, 其中2010年的报道为350篇, 2009年的报道仅有四篇, 最早的一篇报道是2009年9月2日的《解决好群众饮水困难国家防总派组指导铜仁抗旱》一文。这说明金黔在线上的贵州报纸作为当地媒体, 没有充分发挥媒体的预警功能。这需要媒体在以后的报道中, 提高对灾难性事件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建立媒体的危机预警机制。

自报道以来, 《人民日报》、《贵州日报》纷纷开设“八方支援”的专栏, 《云南信息报》则开设“爱心版”, 报道全国各地对西南旱灾的支援情况。媒体对西南旱灾的报道引起了全国公众的关注, 同时对公众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了影响, 各地公众纷纷捐款送水, 媒介现实到达了公众现实, 并影响了公众行为。

(二) 党报媒体:塑造“抗旱典型人物”的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一词是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在其专著《舆论学》中提出的。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 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 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7]郭赫男认为, “拟态环境的组构因子是媒介事件和媒介人物。我国媒介人物的主角是典型人物”。[8]

在对西南旱灾的报道中, 《人民日报》、《贵州日报》的典型人物报道共有156篇, 占总报道数量的10.2%。如《人民日报》的《多策促春耕抗旱保民生——桂渝川黔滇科学应对罕见旱情》、《迎难而上鏖战急——西南五省区市快速反应抗旱救灾》、《爱民深情化甘泉——记奋战在抗旱救灾一线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等。《贵州日报》自4月1日正式开设抗旱特刊, 并刊登《大旱中挺立贵州精神——抗旱救灾保民生一线共产党员群像》一系列的典型人物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 在此次西南旱灾报道中, 普通民众成为拟态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如《面对6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 四川省宁南县山区农民不等不靠》、《“守菜人”“憨老五”“牛铺盖”——村民黄忠贵抗旱二三事》等。媒体把视线投向抗旱中的一般民众, 使典型人物报道具有亲和力, 易于得到公众的认同, 实现典型人物报道与受众期待视野的契合[9]。

(三) 框架建构下的政府、媒体与公众

消息来源是媒体构建框架的重要方面。在此次西南旱灾的报道中, “政府部门”作为消息来源占57.4%, 是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最主要的消息来源。在面对重大灾难性事件时, 媒体及时采访政府, 报道政府的立场, 有利于正确引导舆论, 防止出现社会恐慌。但同时也应看到, “一般公众”作为消息来源仅占12.5%, 来自专家的新闻报道仅占2.0%, 这说明媒体的新闻报道出现消息来源偏向问题。

在灾难性事件发生时, 不仅需要政府进行舆论引导, 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还需要发挥媒体和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在消息来源选取方面, 媒体要兼顾一般民众的利益, 注意“平衡”政府和公众。

(四) 媒体联合构建西南旱灾的报道框架

重大的灾难性事件往往是媒体关注和跟踪报道的对象。在媒介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 媒体间的联合报道是传统媒体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

3月22日,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多家媒体组成抗旱采访团, 分赴干旱最严重的地区实地采访;《撼天动地贵州魂——贵州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抗击特大干旱纪实》一文是由《贵州日报》、当代贵州、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贵州电视台联合采访组进行报道;4月13日, 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近10家中央媒体组成的联合采访团实地到冷洞村采访, 并对冷洞村抗旱救灾先进事迹进行集中报道。在灾难性事件发生时, 媒体联合报道, 共同构建议题框架, 值得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云南罗平旱情持续[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3/24/content_13238405.htm (2010-03-24) .

[2]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10) .

[3]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7.

[4]斯坦利.巴兰, 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M].曹书乐,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273.

[5]潘晓凌, 乔同舟.新闻材料的选择与建构:连战“和平之旅”两岸媒体报道比较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5 (4) .

[6]张克旭, 臧海群等.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J].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9 (2) .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27.

[8]郭赫男.传播视野中的“拟态环境”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51, 103.

思想汇报西南旱灾 篇5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在学校的三年里,学校里的老师和党组织的关怀使我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心情更加迫切。而成为一名党员,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现在,我更靠近了我的理想,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早日成为党的一份子。

我利用课余的时间,阅读了许多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一些方针政策有关的书籍资料,也更系统的认识到,党是与时俱进的,我们要想真正把握好党的理论和政策,就必须联系现实,空谈理论是会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的。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我们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的成长关乎国家未来的繁兴荣辱。只有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才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为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畏艰难险阻,将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只有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才能坚定不移把自己投入到党和国家的建设中,将个人的一生同整个共产主义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为党和人民创造性地,有效率地工作。

第二,要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大学生应该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相统一。在一些大型的国家和国际赛事或展会期间,我们大学生用实际行动,参加到志愿者的行列;在援藏工作中,许多优秀的大学生为支持国家西部崛起的建设,毅然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而支援到了艰苦的边远山区,默默奉献。这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第三,刻苦学习,勇攀科学的高峰。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只有学有所成,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才能适应现今科技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知识贫乏,就意味着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自身不断的强大,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我们就要抓紧分分秒秒认真学习,使自己成为对党,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都有用的人才。

第四,端正生活态度。健康和文明的生活态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作为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我们要崇尚健康的生活态度,而健康的生活态度应该是文明的、科学的,体现社会生活的新观念、新习惯、新风尚,积极的,意志坚定的,对自己高度负责任的。

第五,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团结和带领身边的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并成为高素质的文明学生。

在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旱,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都受此特大旱灾的影响。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我国耕地受旱面积达到了1.16亿亩。面对持续升级的旱情, 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各方力量汇聚到一起,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场抗大旱、保民生、夺丰收的战斗在西南大地打响。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各部门、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及早部署,全力出击,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攻坚克难,成为抗旱救灾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领导对此要高度重视,组织动员一切力量,落实各项抗旱措施,打好这场硬仗。同时要加大对旱情严重地区抗旱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加抗旱投入,帮助旱区克服困难,争取夏粮乃至全年粮食有个好收成,为今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打一个好基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国家防总、水利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粮食部、民政部、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公安部等相关部门紧急行动,全力投入抗旱救灾工作,做到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群众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在如此特大旱灾面前,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在党的号召下,千千万万名党员干部日夜奋战在抗旱救灾最前线,组织带领旱区群众调水,运水,找水,打井。机械马达轰鸣,手拉肩扛挥汗如雨。在大街小巷、在乡村道路、在田间地头,“抗旱轻骑”、“民兵突击队”、“巾帼抗旱服务队”繁忙穿梭。汩汩甘泉到了村头,运水车到了家门口,干渴的脸上绽放出笑容,上下同心,群策群力,众志成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社会各界自发捐献的善款来了,矿泉水来了,各种救灾物资来了。充满爱心的“及时雨”,正在旱区播撒信心和希望。虽然我没能亲自到灾区参加救灾的工作,但我和其他同样关注灾区同胞的人们一样,都希望能为他们出一份力,献一份心。我和其他同学找到相关组织和部门进行了捐款,希望能把我们的美好祝愿带给灾区的人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下,灾区的人民一定能度过这次的劫难,并为未来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以上是我这段时间的思想汇报,请党组织给予批评指正。

汇报人:阳林珊

西南旱灾 篇6

一提起中国南方, 通常人们都联想起水乡、梅雨等。南方多雨, 这是一般常识。但是今年特大干旱的地区, 特别是西南地区, 是传统上的一些丰水地区, 以前不缺水。特别是云南水量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丰水地区今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严重的旱灾, 这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2010年3月22日, 是第18个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保障清洁水源, 创造健康世界”。而众所周知缺水似乎已经成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居民生产生活之常态, 一个在外太空能看到的几乎被水覆盖的地球, 却令人大惑不解的缺水, 不仅仅缺少可资利用的淡水,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仅有的水资源也面临或已经形成被严重污染的状况, 这也正是今年世界水日主题“保障清洁水源, 创造健康世界”的出发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在日益恶化的环境危机中, 已经开始不断的以自己的方式向人类敲响警钟。

我们且不说水危机对世界造成的各种后果, 只需要将眼光拉近到13亿人口居住的中国, 就已经危机四伏甚至触目惊心, 正在中国西南各省漫延的百年不遇的世纪大旱, 已经几乎演变成为一场气候灾难, 并开始对当地居民生活用水、对工农业生产、对自然生态、动植物生存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一个不论从历史看, 还是从地理气候资源来看都是中国水资源大省的西南各省, 陡然之间居然成了缺水大省, 河流水库干涸, 农作物枯死绝收, 创纪录的连续200多天的无雨干旱。

3月23日, 我国耕地受旱面积1.14亿亩, 其中作物受旱面积8 796万亩 (重旱2 798万亩、干枯1 381万亩) , 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 612万亩。其中, 西南5省份耕地受旱面积9 654万亩, 占85%。与此同时, 我国目前有2 271万人因旱饮水困难, 1380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是多年同期均值的两倍。其中西南5省份有1 805万人受旱, 占全国的79%, 1 017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旱区村民一盆水要用四遍, 旱灾区一吨河水卖50元, 村民干饭就盐吃等等事例, 不用再一一列举, 这些事实已经足够令人心痛了, 让人产生了是不是一种气候反常的北涝南旱错觉的感慨, 也让人思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中国的气候到底怎么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极端的反常气候。是天灾亦或人祸?还是一种自然的气候变迁?恐怕没有几个专家能完全正确的表述出来。就算这场大旱是天灾,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谦虚的从中找出人类的负面影响因素呢?保护环境, 刻不容缓, 否则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就是人类的眼泪。

2 水资源管理学

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 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 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1 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经过这次旱灾它更加被重视, 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 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 纵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 笔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 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 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保障水资源安全, 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2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 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 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 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 但都基本围绕着“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 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 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 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这次的西南特大旱情, 我们更应该深刻反省, 重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3 结论

大自然的报复已经强烈而又疯狂的开始了, 所以尽管气候变化和气候异常有其更复杂的成因, 但作为人类更应该多反省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反推动力, 比·特雷莫曾经说过:“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 只会带来灾难。”是啊, 天灾固然不可抗拒, 但人祸因素是可以避免的, 哪怕只是细小的影响, 人类本可以做得更好、更合理, 真正达到所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摘要:2010年是一个值得历史铭记的一年, 世博要在上海开幕了, 中国在世界历史舞台取得了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最值得记忆的是西南地区的特大旱灾。因为西南地区一直以来是我国雨水充沛的地区, 而今年却大旱, 这不得不给人们敲响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警钟。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 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 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南地区旱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

参考文献

[1]关琰珠.关于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2]邓延慧.饮用水源地生态防护与水质改善的研究.

[3]姚琳.昆明市松花坝水源区人口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4]吴季松.我国饮用水的战略思考.

[5]赵庆建.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上一篇:美术技能下一篇: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