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生命

2024-07-25

灵动生命(精选十篇)

灵动生命 篇1

要想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必须创设美的课堂。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更加灵动, 更具魅力呢?

一.尊重生命, 创设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

每个学生都是生命的个体, 他们同是自然的人, 同是社会的人。他们和教师在“人性”上没有什么两样, 他们也有情感的需要, 有满足的需要, 有好奇的需要, 有展示自我的需要,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这种生命的需要。

教师要用爱心、耐心、信心去感染学生, 使学生产生亲近感、敬重感、信赖感, 树立“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的思想, 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关系与地位, 使学生乐意参与活动。一方面, 可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之中, 在课堂教学上,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积极质疑设问, 使学生充分享受着被人尊重的快乐, 从而建立起自信。另一方面, 教师也体验到一种心灵的自由和丰富, 这样一来师生间人为的界限消除了, 进入一种开放、多元具有无限包容的奇妙地带。因此, 我们必须构建以师生人格上的平等为主要的特征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能把自己与学生真正地平等起来, “想学生所想”, “思学生所思”,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这样的课堂, 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 补充与讨论, 赏识与肯定, 倾听与沟通, 尊重与信任, 平等与合作。在师生双方积极的互动中, 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 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 不明白的允许发问, 有不同意见允许争论, 允许学生向教师发难, 以努力形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策动力、引发情感体验的源动力、激起学生自主创新的推动力, 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情趣。

二.感悟生命,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享受审美愉悦

打开语文课本, 进入学生视野的是文字符号的排列。然而, 有的学生却能从这些信息的载体中听到绿叶的呼吸, 看到岩石的沉思, 嗅出野花的芬芳……有的学生却只能看到点、横、撇、捺的排列和获得望文生义的表层感知。同样的文本, 读起来为何有如此的反差?归根结底还是对生命的体味和感悟问题。因此, 语文教学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做课文的审美者, 披文入境, 去体味生命, 感悟生命。

1、声情并茂, 诵读吟咏, 让学生感受美的情感世界

“情”是语文的灵魂。叶圣陶先生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 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语文教材中, 不少都是精挑细选的佳作, 题材不同, 风格各异。而语言文字的“情味”, 不是贴在作品表面的标签, 而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语言文字当中蕴涵的“意义和情味”, 教师是不能够全部讲出来的。所以, 教师要善于把握感情基调, 掌握好语调和节奏, 让学生通过诵读吟咏, 把教材的语言符号幻化为头脑中触手可及的形象, 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状态。《春》是朱自清的名篇之一, 那清新隽永而又意蕴深厚的语言, 那生机勃发, 充满生命气息的意境, 叫人把它捧在手里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朗诵欲望。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采取以朗诵为主、辅之以分析点拨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反复吟咏, 边读边思, 边思边读, 以激活头脑中储存的语言描述相关的内存图式。让作品中的人、物、景立体化, 在学生的思维的屏幕上动起来, 活起来。只有在这时, 他们才真正地披文入境, 真正地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画面美和感情美。

语文教学应当努力挖掘语言的情感因素, 从“情”入手, 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篇不离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 水乳交融地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 让学生忘情其中, 使语文教学所提供的东西, 令他兴奋, 令他深味, 令他珍藏永远, 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

2、唤起联想, 激活想象, 让学生进入美的再创境界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是作者创作的艺术典型形象, 已经以及蕴涵于其中的作家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载体。它的外在形式是文字。如果没有想象力, 眼中的就只能是些符号或一堆没有内在联系的、杂乱无章的材料, 这正如瞎子的“目无全象”, 当然也就无法亲临其境, 感同身受,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获得艺术赏析的美感体验。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让学生进入再造想象的天地, 使他们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象, 体味文章意境, 达到情感的共鸣。比如学习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师和学生满怀情感地朗诵那优美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老友惜别的画面, 想象自己已经飞跃时空的限制, 进入到李白描绘的意境中。此时, 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写一写现代版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既训练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又体味到了古人对友谊的珍视, 从而感悟到友情的美好。

语文教育, 说到底就是培养人、发展人、创造人。“为学生的生命奠基”, 它确实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素质教育思想的精髓。对语文课堂而言, 一堂真正的语文课, 应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歌, 使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上去尊重、体验、感悟生命, 领悟真、善、美, 使语文课堂凸现生命的灵动, 焕发生命的活力, 展示生命的飞扬。

3、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思维灵动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问题、惊讶开始。”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策动力, 是进入最近发展区的桥梁, 而探究是人的一种本能, 少年儿童天生就是探究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 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 则往往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入求知、探索的攻坚渴望, 令他们兴趣盎然, 情绪高涨,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为师者要善于设计问题供学生探究, 更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变“喂食法”为“觅食法”。

调动各种教学手段, 激发思维品质的火花迸发。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教与学中都应该注重思维品质的训练, 日积月累, 养成灵敏而又科学的思维。只有当学生真正拥有了优良的思维品质, 语文教学才会有灵动的美。

4、引导学生, 乐于表达

语文课堂教学是运用语言、评论语言、鉴赏语言的活动, 是语言使用频率最高的课堂教学活动。因而, 语文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 结合教材, 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 创设说话的氛围, 充分赋予学生说的权力, 让学生想说就说, 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 也只有面向全体, 人人参与, 学生的说才会落实全员化。

三.重视学法指导, 使学生会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学习不可能只靠灵机一动就能够完成, 它必须以规范而灵活的“教”与扎实而灵动的“学”来共同完成。正如语言学家吕叔湘说的:“教学, 教学, 就是“教”学生“学”, 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 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在教学中我从未敢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掉以轻心。我以教材中典型课文为例指导学生逐步养成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好习惯,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语文知识看似繁杂, 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套路, 将终身受益。如在记叙文单元教学中, 我会逐课渗透“写人”“写事”“写景”的方法等。文言文教学时, 在学生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基础上, 我请学生提出疑难词句, 师生共同解决, 并以“友情提示”的方式教给学生“文言文朗读方法”、“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等, 相信通过老师的指点, 学生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触类旁通。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篇2

恩施市为恩施州州府所在地。为了打造教育强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市教育局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在全市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我市2009年秋开始建立试点学校,五年的坚持与守望,我们一直秉承课程改革的时代精神,以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依托、优化试点经验,努力构建效率高、质量优、负担轻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用更加科学、绿色和高效的办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增长方式转型、优化,形成了具有恩施特色的恩施模式。

三个到位 统一思想迈大步

思想到位。恩施市的教育由于先天地理位置山大人稀,学校分布面广、点多,严重阻碍了我市教育整体均衡发展。近几年,我们通过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从根本上讲,我市教育发展还面临许多亟需解决的难题。市教育局以打造“教育强市”为目标,深入调研,多方研讨,深刻认识到“观念不变,教师就不变”“ 教师不变,课堂就不变”“ 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铁下心来在全市全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从本质上改变我市教育现状,促进我市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我们素质教育的成败,素质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我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课堂教学改革能否成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良心和责任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智慧和能力的考验。所以,只有抓住了课堂,才算抓住了教育的七寸和牛鼻子,课堂就是我们撬动教育发展的支点。

制度到位。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是对教师原有观念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是对学校管理发展的挑战,是对多年习惯的课堂的革新,会引起诸多质疑、反对和懈怠。通过制度有序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尤为重要。市教育局先后下发了《恩施市教育局关于推广试点经验,加快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意见》《恩施市中小学教学管理规定》《恩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恩施市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奖惩办法》等文件,从宏观上对高效课堂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步骤进行了规划,从微观上对教学常规、校本研训、效果奖惩进行了具体规定。每年市财政拨付专项经费50万元用于高效课堂建设的推进和奖惩。

培训到位。如果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观念不能转变,我们课堂教学模式就不可能变,教师就不能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所以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教师行为转变的前提,更是新教师的标志。我们采取走出去,撷取他山之石之精华,雕琢本地之璧玉;请进来,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先后带领校长和教师组团到杜郎口、洋思、浦江、永威等中学现场考察学习。邀请李炳亭到恩施现场调研指导,作专题讲座,还多次邀请浦江中学的校长和教师到我市试点学校进行交流,感受课堂上激情四射的智慧火花。同时,我市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培训处组织多期高效课堂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班。系列化的培训为我市内化提升,打造恩施高效课堂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个常规 落实环节促发展

教学常规。要求各校以《恩施市中小学教学管理规定》为指南,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按照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自查清理,彻底改变低效、无效的教学工作环节,加强过程管理,做到精细管理,及时整改,公平奖惩。以过程环节的高效,确保课堂的高效。

校本研训常规。教育教学质量是生命线,师资队伍是关键。校本研训是最直接、最有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我市要求各校校本研训要编写研训方案,明确研训主题、目标与参与人员,并精心预设研训的问题、内容、方法与过程,做到“六定”,即定主题、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增强校本研训的有效性与针对性。通过多种方式在实践中采取以下方式开展研训活动:以课例为聚焦的行动型研训、以常规为根本的基础型研训、以阅读为基础的沙龙型研训、以问题为中心的解惑型研训、以项目为驱动的任务型研训、以试题为素材的评析型研训、以讲座为载体的交流型研训、以课题为抓手的探索型研训、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化研训、以共同体为平台的联片研训。同时建立市教育研培中心、中心学校和学校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体等六级体制的组织体系,在校本研训中发挥各自职能,促进教师成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研培中心以专业引领为重,中心学校以督导检查为重,教科室以专题研修为重,教研组以互助研讨为重,备课组以集体备课为重,教师个体以自我反思为重。

集体备课常规。备课组严格执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努力开展研究性备课活动,做到“四备”(备课标教材、备教法学法、备学生作业、备考纲命题)、“四研”(一课一研、一案一研、一卷一研、一题一研);备课活动中实行中心发言人说课制度,由中心发言人阐述设计的理由与意图,提出困惑的问题,供集体交流和研讨,其他成员要带着问题与思考积极参加集体评议活动,在评议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个模式 创新课堂提质量

我们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充分学习、借鉴我市高效课堂试点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尊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探索建立科学、简洁、高效的课堂结构,形成了富有恩施特色的高效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即恩施市小学阶段“361”快乐课堂;初中阶段“学-教-练”高效课堂;恩施市高中学段“235”教育模式。

小学阶段“361”快乐课堂。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难看出,在中国,学习一度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从《论语》里师徒间的无拘无束的玩笑和问答,从学生们充满个性的表述,从师徒相从游学郊外的情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那种充满乐趣的学习。我市在总结、提炼试点学校市实验小学“361”快乐课堂基本理念和操作要义的基础上,同时吸收我市其他小学的一些有益探索成果,并观照了当前我国相关教学模式精华部分提出我市小学学段“361”快乐课堂教学模式,把小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主要锁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快乐课堂。“361”快乐课堂:即三个核心理念(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主我快乐、我收获我快乐),六个基本流程(精彩导入→明确目标→指导自学→引导释疑→整理反思→当堂训练),一节生态好课(课堂因充满生命活力而高效)。遵循“多学少教-能学不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为了不教”” 当堂训练-达成目标”的教学原则,按照“精彩导入、明确目标、指导自学、引导释疑、整理反思、当堂训练”的一般流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改变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习“乐”在自主中,“乐”在合作中,“乐”在探究中,“乐”在实践中,“乐”在体验中,“乐”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中。重点从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学习体验三个维度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学习、高效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

初中学段“学-教-练”高效课堂。我市在总结、提炼小渡船中学“学-教-练”高效课堂基本理念和操作要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学段“学-教-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教-练”蕴含着“向教练学教书”之意——自己学、自己练,学中练、练中学、学练结合。“学-教-练”高效课堂将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或一个完整学习材料,如语文一篇课文的完整学习)的学习流程原则上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但又有机联系的阶段”:自主学习〃以学定教——教学相长〃以教导学——当堂训练〃巩固提升。基本流程为“六步”:精短导入、明确目标、自学〃交流、教学〃引领、整理〃反思、当堂训练。“三分教学、七分管理”,任何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果没有管理作保证就落不到实处。为此,“学-教-练”高效课堂质量保障措施就是落实“四清”: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单元清)。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

高中学段“235”高效课堂。“2”体现的是教育目标与实现方式的关系,即“两自”(自觉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两转变”(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3”实现的是推进“两自两转变”的方法和途径,即“三案导学模式”(导学案、训练案、固学案)、“三级评价模式”(学校、年级、班级)。“5”探索的是实施“两自两转变”的策略与措施,即五课型(新授课、复习课、专题训练课、试卷讲评课、实验探究课)、五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拓展、检测反馈)、五步骤(新课导入、目标展示、知识生成、课堂小结、小组评价)、五维度(学生是主动的、课堂是生动的、知识是生成的、思维是建构的、学习是快乐的)。

2014年春,恩施市教育局按照“全面推广,重点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决定在全市高中学校、初中学校和乡镇中心小学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目前,项目学校已有46所,涵盖了高中和基础教育各个学段。计划3—5年内在全市80%以上的义务段学校实现高效课堂新模式授课,同时努力培植具有恩施特色的高效课堂管理模式,推动教育内涵发展。

恩施市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不仅催生了“以生为本”的新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提高了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恩施教育发展的春天。

老师“变”了。变得沉默寡言一点了,学生从他们那里不会轻易得到知识的现成答案。但是从老师那里学生可以得到更多鼓励的眼神、微笑的赞扬,他们总是会说,“大胆去尝试吧,做完了把结果告诉我,展示给大家”。

学生 “变”了。厌学辍学的少了,上课睡觉的没有了,打架、扯皮的极少了;学生变得自信、活跃而大胆,变得能说会道,变得能写善画,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团队精神增强了,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了。

课堂 “变”了。每一个学生都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就像一个大“超市”,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知识,各取所需,自主和高效成为我们课堂的主旋律,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我们的学校也“变”了。我们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我们正在把班级甚至学校还给学生。这里,师生和睦相处,快乐向上,校园变得温馨、亲切!我们担心的教学质量也“变”了。市一中实现了“三年三进步,四年四提升,五年五跨越”的发展战略。2011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102人,首次突破百人大关;2012年高考一本上线?人,2013年又创下了新的辉煌—一本上线239人,突破200人大关,而且有2人被清华大学录取;2014年高考一本上线?人。2014年中考“五率一分”在全州综合排名位居第二。

生命因书香而灵动 篇3

一、“四个一”引领教师扎实开展实验活动

语文是学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主题学习实验引导教师不要教得太多,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发现、感悟,力求用1/3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剩下的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与教材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其他课外书籍。关于怎样用好丛书和教材,我们进行了大量探索实践,最终确定用“四个一”原则引领教师扎实开展实验,提倡用不同的风格把主题学习搞好。

1.树立一个理念——合理取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文本分析烦琐、面面俱到,却又蜻蜓点水、流于表面,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乏味,使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现在,我们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对于教材恰当取舍,既要会做加法,取文本的精要处,借助丛书文章比较学习,使文本解读透彻深入;又要会做减法,减去教学中的低效环节,将课文依据主题整合,整体学习,把省下的时间交给学生自由阅读。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感悟、积累,自然就形成了。

2.把握一个规律——循序渐进

语文学习有独特的规律,要通过丰富的知识积累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在实践中,一开始课文与丛书的课时分配可以是2∶1,逐渐达到1∶2,真正落实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阅读。

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不能对教学效果进行简单的、片面的硬性评价。《人民教育》记者李帆说:“衡量一位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应该将时间适当拉长,至少在三年的时间里来衡量,给学生足够的安静生长的时间,也给教师从容施教的空间。”

3.坚守一个原则——有语文味儿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课堂的设计者、引领者,需对教材及丛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本的精髓,挥洒自如地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穿行,让他们接受人文情怀的熏陶。不管课改怎么改,语文终究是语文,不能成为思想品德课。语文教学应坚守语文的本质,有语文的味道,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4.达成一个共识——厚积薄发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最大特点是立足课堂阅读,因为若仅让学生在课下读,是难以保证阅读的数量和质量的。许多教师在实验初始阶段都束手束脚,担心课堂讲授时间短会使学生的语文成绩下降。其实,过去我们一个学期只学习1本教材,现在学习1本教材和6本丛书。学生的阅读量加大了,视野开阔了,大量的知识都可以内化为能力。这样坚持不懈,厚积薄发,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考试自然会得心应手。

二、纠正三个误区,达成三个共识

在实验初始阶段,教师们虽有热情,但无经验,如何有效运用课本及丛书,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探索实践,不断纠正出现的误区,最终达成了共识。

1.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表面上给我们的是一套丛书,其实质却是给予了我们一个理念。它彻底颠覆了我们以前的教学方法,不仅放飞了学生的心灵,更打开了教师的心门。教师们真正领悟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例子”。师生眼里不再只有一本教材,而是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大量的名著进入了课堂,实现了“课外阅读课内化,课外阅读课程化”。

2.引领学生个性化阅读

一开始,教师们拿到丛书,就按照自己的经验认真地讲解分析,这使得学生没有时间阅读丛书,达不到主题学习在课堂上进行海量阅读的要求。“语文主题学习”强调简简单单教语文,避免烦琐分析,要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让学生能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通过大量阅读引发感悟、加深积淀,进而提升文学素养。通过深入的研讨和实践,教师们对待丛书不再像对课文一样讲解、剖析,达成了“主题学习是个性化阅读、主动探究的过程”的共识。

3.课文与丛书都是教学例子

许多教师误以为丛书是辅助资料,不可与课本等同。但当我们在课堂中加大了阅读量、加强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增加了师生的阅读展示交流后,教师们逐步认识到:丛书与课本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平等的学习材料。或者说,只要是能帮助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文章,都可以拿来在课堂上高效阅读。教师们通过实践,达成了“课文与丛书都可以作为教学例子”的共识。

三、实现课堂的三个转变

我区教师在主题学习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新课型,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读思结合、读写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启迪学生的智慧。

在潍坊市教科院李宏绯科长的具体指导下,在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目前我区实施的较为成熟的课型有9种:单元整体推进课、主题阅读1+X课、阅读方法指导课、主题阅读展示课、表现手法鉴赏课、主题写作指导课、情感意蕴探究课、语言特色品味课、专题研究展示课。一批素质优秀、业务精湛的名师逐步成长起来,他们的付出成就了优质、高效课堂,让语文课真正地焕发出光彩。

回顾9年来的实验过程,我们深刻感受到:“语文主题学习”让大语文观在课堂上真正得到了体现,丰富了课堂的内涵,拓展了课堂的广度,把读、写、听、说、思贯穿于课堂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实现了课堂的三个转变:

1.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

我们结合教材和丛书内容设计了一些竞赛活动,如美文诵读、演讲比赛、作文比赛、辩论会、故事会、知识竞赛等,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尝到了阅读的快乐,逐步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从“讲语文”变为“读语文”

语文无非是个“读”字。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坚持教师精讲、学生多读,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前用心准备,在课堂上讲授名篇、整合自读篇目,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之上引导他们进行展示交流。

3.从“深挖洞”变为“广积粮”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生的阅读由量的积累必然能带来质的飞跃。广泛涉猎、博览群书远胜于对一两篇文章反复解析。教师们也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立足课堂海量阅读,使课堂简约高效、充满活力。

“语文主题学习”引领师生共读,大量的阅读使课堂异彩纷呈,让校园弥漫着浓浓书香。在主题学习的天地里,教师教语文变得简单了,学生学语文变得快乐了。我们很庆幸抓住了“语文主题学习”这个教学转变的良机,9年的实践让我们见证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师生的生命变得丰盈而灵动,学校、区域语文教学都得到了可喜的发展。

机智——课堂灵动的生命 篇4

反观我们往日的课堂教学,不难看出,更多的是居于“神坛”的教师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执行着自己精心准备好的教案。他们仅仅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传经布道,而不是生命的见证;把课堂看作师生教学活动的场所,而不是师生心灵与情感交汇融合的平台;把教学看作与心无关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用心浇铸的天职所在。不难想象,一个没有“心”在场的教师,怎会邂逅精彩的课堂?

为此,我不由想起这样两个课堂情景。

课堂情境一:

一位教师正在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看电视》。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当教师让学生自由读完这句话后,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段说了谁是一个足球迷?”教师的话刚落,课堂上立刻小手如林。教师点头示意一个小男孩回答,这个学生站起来说:“文中告诉了我们,爸爸是个足球迷。”教师微笑地点点头,可正当要鼓励他答对时,有一部分学生仍还积极地一边举着小手,一边嚷嚷:“不对、不对,爸爸和明明都是足球迷。”明明?谁是明明?教师疑惑不解地愣住了。请了其中一个学生回答:课文中就是这样写的:“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

哦,原来这些学生把句子中的“明明”当成了人名,认为是文中的“我”的名字。看着他们蛮有道理的样子,该如何处理呢?只见教师微微一笑,转身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笑着问道:“明明”到底是不是人名?于是,她给了学生讨论的时间,此时课堂气氛高涨,议论纷纷,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争得面红耳赤。一阵激励的争论后,有学生起来回答:“这里的‘明明’不是人名,因为后一个‘明’字不是轻声。”教师让大家再仔细看看,学生发现这个字的拼音果然是二声。她又让学生举例说说像“明明”这样的名字:贝贝、欢欢、迎迎……,不错,这些名儿后一个字都读轻声,有道理!其他的学生也在点头,刚才的那部分学生渐渐地安静了。“请大家再想一想,还有没有理由来说说这里的‘明明’不是人名?”老师接着又问。又有学生回答:“如果这里是人名,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在‘爸爸’后面停顿长一点,然而这一句读的时候比较快。”“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老师欣喜地说。她读完后,又引导全班孩子齐读了一次,果然分出了真假。

课堂情境二:

有一次,钱梦龙先生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故乡》,学生突然提出这样一个跟课文主旨毫无关系的问题:老师,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当时钱梦龙先生是这样应对的: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

师:啊,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我没有看到过,你们有谁见到过?

生:(齐)没有!

师: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跳鱼,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他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面对学生的提问,钱梦龙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巧妙进行了处理,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像这样的突发事件,教师们备课时肯定没有想到,可是这两位教师在课堂上,能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面对这样的问答,他们没有直截了当地否定,更没有摒弃,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个学生,大胆地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去讨论、去思考、去发现,变曲为直,灵活地去纠正。这样不仅会给课堂增添更精彩的亮点,还给学生带去更大的进步。

生命因奋斗而灵动作文600字 篇5

丑陋的毛毛虫破茧后变成妖娆的蝴蝶;七十二变的孙悟空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忍受酷刑完成《史记》……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如果我是一株红梅,我就必须忍受风雨的欺凌,待到最后胜利的光彩——开出香气扑鼻的红梅,那时的我将会享受灵动的生命。古人曾赞叹过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如果我是一棵果树,我就必须接受风吹雨打,待到最后胜利的光彩——开花结果,那时的我将享受灵动的生命。现代人爱护着我:“保护树木,人人有责。”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他的一生遭遇了无数坎坷和痛苦。贝多芬在亲年时双耳失聪了,他虽然创造出美妙的`音乐,却不得不忍受无声的痛苦。贝多芬一直处于贫穷,孤独,不幸之中,但他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不向厄运低头。虽然命运带给他的是苦难,但他却将苦难铸成欢乐的乐曲,永存于世。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伟大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他一生遭受历任教皇差遣,始终处于超负荷的工作之中。他的创作伴随着贫困、。疾病、劳累,仇人离间亲人薄情寡义……然而,他没有放弃努力,用血泪创作出了不朽的传世佳作最终,米开朗琪罗取得了成功,他的作品已成为西方美术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

守望灵动课堂期待生命成长 篇6

郑冬梅,一位特级教师。乌黑光亮的长发,顺顺溜溜地披散在肩头。紧身白衣外罩一袭黑色长衣,潇洒飘逸。郑老师的话语慢条斯理、温柔而亲切:“今天我来扬州给大家上课,心里很高兴,知道为什么吗?”……“我走在街上,关注回头率;上课,我关心注视率。现在,注视率100%。我在欣赏你们,你们的神情是那么专注。欣赏是一种享受,被欣赏也是一种享受。”哦!原来是关注率高,被人欣赏而高兴。欣赏与被欣赏,都是一种享受。

“你欣赏同学吗?每一位同学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游戏“心心相惜”拉开了帷幕。

“前后桌同学,请你们面对面坐着。”近在咫尺,学生有点儿困惑,有点儿别扭,有点儿害羞……

“双手举到胸前,掌心相对,十指相贴,凝望对方,静静地听。伴着音乐,去欣赏、发现。”男女同学平素不在一起活动,虽是同班、同座,却从未如此近地注视对方,孩子们紧张、兴奋,内心又充满期待。

“用你的双眼注视对方,认真欣赏、用心欣赏,回忆交往过程,用诚挚的目光告诉同学你很欣赏他(她),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对方心田。”郑老师的话语极富磁性和感染力,如春雨般滋润学生的心扉。渐渐地,渐渐地,孩子们放松了,感受到了温暖、熟悉、理解、快乐、激动……

“面对面,手贴手,心连心,把你欣赏到的对方优点,把你的感受心声,直接告诉对方。”没有喧嚣,没有嘈杂,只有小声的交流,但从一张张发红的小脸上,一双双发亮的明眸中,我读到了一份理解,一种感动,一丝温暖;读懂了心灵的碰撞、交流的喜悦、生命的成长。

学生畅所欲言后,郑老师出示习作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和形式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游戏的过程,可以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可以写人,写自己关注的对方,也可以画一幅心理形象图……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短短的25分钟,有的学生洋洋洒洒写了600多字。习作写得具体生动、富有真情实感,内容灵活多样、富有个性。一位女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记忆中,我从未与男生脸对脸、手对手,如此近地交流过,我很不自然。起初我能感受到他的不自然,双手在发抖,手心在出汗,眼光在逃避。老师要求我们目光注视对方,慢慢的,慢慢的,我们由尴尬变得自然,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此刻无声,我们没有告诉对方心里真实的想法,但能倾听到心与心的交流。十指相对,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平时不太留意的细节,一点一滴地呈现,想起了同学五年来的互相帮助,想起一年后即将分别,不由更加珍惜这份美好的情谊。透过他的眼睛,我看到了真诚与温柔……

叶澜老师曾经说过,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班级充满生长的气息。有效、灵动、生成而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听了郑冬梅老师的课,我的心中升腾起一种感动与激动。郑老师的课堂是开放灵动、民主和谐、扎实有效、大胆创新、充满智慧的。郑老师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体验,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习作变成“唯我”的行为,学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充分得以显现。

一、开放与灵动的课堂

封闭的语文课堂固化了知识,模式化了教学形式,禁锢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封闭的语文课堂仅仅是复印知识的场所,而不是生命生长的乐园。充满生命的课堂必须是开放、灵动的。开放教学的主体、内容、形式和评价等,让语文教学与生活、与各个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相联系。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和内涵,放飞学生的心灵,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郑老师以学生主动健康发展为本,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和情感为切入口,对习作教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开放,加强习作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解放学生的眼睛、耳朵、嘴巴、双手、大脑和心灵,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挖掘素材,尽兴地、无拘无束地、自由而有创造性地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手写我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习作的主人。学生不拘形式,抒写童真,张扬个性。习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童真和童趣。

二、生命成长的课堂

40多位学生,生活学习在同一个校园、同一间教室,但彼此之间似乎从未如此静下心来真诚地关注、欣赏对方,学生之间的活动、娱乐,也是匆匆的交往、匆匆的合作,从未驻足、留心。给孩子一个机会,给孩子一段时间,十指相对,零距离接触,双目对视,相互欣赏,走近对方身边、走进对方心田,学生自然感受到了友情与温情。

郑老师以学生情感基调为基点,从学生熟视无睹的心开始,从学生的情感敏锐点切入,让学生经历困惑、别扭——紧张、害羞——放松、理解——温暖、快乐的过程,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和体验心理的变化过程,挖掘学生的真情实感,赋予学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灵魂。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成长,享受快乐,进而明白: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这样,行色匆匆,往往忽视了身边的细节与美好。让我们驻足停留,去发现、欣赏一下周围的人,父母、同学……欣赏与被欣赏,都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三、充满智慧的课堂

成尚荣教授认为,智慧有其鲜明的外部特征:愉快、欢悦、幸福,这是智慧的表情。这种表情实质是人的心态和情绪的反映:充满智慧的人总是愉快的,总是充溢着幸福感,智慧地生活着肯定是幸福的。要让学生智慧起来,首先得让他们愉快起来、自由起来,只有愉快的心态和自由的氛围才可能有智慧火花的闪现。

郑老师是一位睿智的教师,她笑语盈盈地导入,循循善诱地开启,独具慧眼地发现,想方设法地丰富学生心智。她通过生动的情景、宽松的氛围和真切的感受,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体悟、感受、表达。课上,学生敢想、敢说、乐写;学生轻松、愉悦、快乐;学生欣赏着别人,享受着别人的欣赏……他们将幸福写在脸上,落在字里行间。郑老师让学生稚嫩、柔弱、浅薄的心智,在亲历亲为中、在对话中、在思考中充实、丰满、成熟。

课程改革、教育改革使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知识课堂走向智慧课堂,为学生智慧的生长而教。课堂上,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丰富生命,感受人文,着色人格,生命缤纷多姿,从而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催化生命生灵蓬勃。

让我们共同守望灵动的课堂,期待生命的成长。

灵动生命 篇7

一、调活课堂气氛, 让生命与生命真实对话

1.敢于俯身。教师在课堂中不应该再是高高在上的“解惑者”, 而应该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参与者、交流者。因而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 和学生站在同一起点上, 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打开心扉, 从而与教师与文本真诚地对话。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 在上课前自我介绍时, 先以学生熟悉的孙悟空谈起, 再谈到了孙氏名人, 然后让学生也说说自己姓氏的名人, 学生的自豪感一下被激发起来。如此的课堂前奏, 不仅缓和了课堂气氛, 更重要的是流露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情实感。

2.勤于诱导。让学生学得活, 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教师所要做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 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 引导学生创新学习, 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 允许他们标新立异。

3.善于煽情。调活课堂气氛, 需要我们教师会“煽情”, 课堂上激发学生争先发言 (抢答) 、或正反抗辩、或据案慷慨、或点评、或小组讨论, 让学生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课堂, 以兴奋乐观的情绪参与教学活动, 以自由的思想与文本和教师对话、与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对话。

二、活化教学方式, 让心灵与文本真实沟通

1.尝试自学, 自我感悟。学习中遇到疑问、矛盾、困难, 这不要紧, 可以问, 在问中求长进。教师要把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 锻炼自己, 发展自己的训练场, 突出“三自”———自学, 先学后教,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学习未知的知识;自悟, 先体悟再理解, 在学科教学中,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联系生活, 联系自身的体验去感悟、去体会;自练, 先做再分析, 让学生拿起实践的武器, 给予足够的时间, 提供条件, 自己去做实验, 去体验学习的心理历程, 从而让学生对文本有最原始的理解。

2.强调合作, 相互启发。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与文本沟通后, 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 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 产生的问题更是因人而异。这时, 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理解, 要求学生既张扬自己也吸取他人之长。在合作学习中, 还要敢于质疑, 敢于批判, 大胆假设, 充分联想, 对任何文本都要有“研究”意识, 有独到的见解, 当然对别人的合乎情理的见解也要能认同, 联想、比较、互相参证, 求得认识的统一。

3.鼓励探索, 师生互动。任何被动接受、重复再现式的学习活动都无法激活学生的创造潜力。当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的意义建构活动, 所学习的知识对象变为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时候, 学习过程就变为探索的过程。因此, 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以宽容、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并根据教学进程, 适时、恰当地将学生的质疑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 让学生敢于提问, 敢于尝试。如我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 让学生读文后思考: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是天鹅, 按理教师此时可以鸣金收兵了, 但我继续追问道:“有不同意见吗?”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是斯杰潘老人、是猎枪……此时, 听到的是课堂中最真实的声音, 虽然有些是错误的, 但是真实的、天真无邪的。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学生心灵也与文本真实沟通了。

三、激活学生思维, 让思想与思想真实碰撞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

1.质疑问难———纵深探究之思。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从学生的疑难问题起步, 放手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然后围绕问题大家讨论、解决, 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思考。

2.观点争鸣———批判创造之思。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并努力阐述理由, 在观点争鸣的过程中进行思考。

3.温故而知新———纵向迁移之思。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 引导学生及时地巩固、思考。而此时的思考要求学生能联系前后所学内容来进行,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比较整合。

4.拓展延伸———发散多向之思。许多教师在学习课文后都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如我在教完《景阳冈》后问:“假如武松到了现代要去找工作, 他适合干什么?”有的学生说可以去当武术教练, 有的说可以去做保镖, 还有的说可以去当陪酒师……这些训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也让学生的思想产生了真实的碰撞。

让灵动的生命在语文课堂上飞扬 篇8

一、倡导阅读的个性化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性, 学生对文本的反应是多元的。这一个特点告诉我们, 应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记得在辅导学生阅读寓言《滥竽充数》时, 我向学生提问:“学习这则故事, 你有什么和别人不同的看法吗?”这样一个问题, 学生沉思片刻后, 沉闷的课堂霎时活跃起来了, 一双双自信的手踊跃地举起来。有的学生说:“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这和齐宣王有关系, 因为他喜欢听合奏, 为南郭先生混在乐队中提供了条件。”也有学生说:“我认为南郭先生能够滥竽充数, 和乐队的‘队长’、‘艺术指导’大有关系。他们为什么不加强检查, 让南郭先生长期地混在乐队中作弊呢?进行检查、督促是他们的责任, 可他们偏偏玩忽职守, 任凭南郭先生作弊, 骗取薪水。”……这些充满奇思妙想的答案, 尽管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有一定出入, 但我并没有轻易地否定他们的看法。因为这充满生命灵动的体验, 这充满生命灵动的情感, 这充满生命灵动的语言, 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理解与肯定。我的这一“放”, 放出了彩, 放出了火花, 正是因为这一“放”, 使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 激起了他们的思维灵感, 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所以, 课堂教学一定要关注生命, 要把学生视为一个特殊的生命体, 我们一定要树立人本意识, 充分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我们要张扬学生的个性,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价值, 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构建精神生活、满足需要的过程。

二、声情并茂, 诵读吟咏, 让学生感受美的情感世界

情是语文的灵魂, 文学便是情学。叶圣陶先生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 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中学语文教材, 大多是精挑细选的佳作, 题材不同, 风格各异。而语言文字的情味, 不是贴在作品表层的标签, 而是蕴含在作品之中的。语言文字当中蕴含的意味和情味, 教师是不能完全、准确地讲出来的。所以, 教师要善于把握感情基调, 掌握好语调和节奏, 让学生通过诵读吟咏, 把教材的语言符号幻化为头脑中触手可及的形象, 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状态。比如, 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 那清新优美的文字、那苍茫空灵的荷塘月色、那贮满诗意的意境、那宁静高洁的心灵, 叫人把它捧在手里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朗读欲望。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采取朗读为主、辅之以分析点拨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反复吟咏, 边读边思, 边思边读, 让作品中的人、物、景立体化, 在学生思维的屏幕上动起来、活起来。那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袅娜的荷花、漂浮的青雾, 有光有影, 有声有色, 就像一个个特写镜头, 在学生的脑海中一一闪过。只有在这时, 他们才真正地披文入境, 真正地感受作品的语言美、画面美、音乐美和情感美。

三、唤起联想, 让学生进入美的再创境界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是作者创作的艺术典型形象, 以及蕴涵于其中的作家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载体。它的外在形式是文字。如果没有想象力, 眼中就只能是些符号或一堆没有内在联系的、杂乱无章的材料, 就好像瞎子的目无全象, 当然也就无法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 引起情感的共鸣, 获得艺术赏析的美感体验。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让学生进入再造想象的天地, 使他们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象, 体味文章意境, 达到情感的共鸣。比如, 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教师和学生满怀感情地朗诵那优美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学子别离母校的感人画面。这样, 尤其是那三个“轻轻的”, 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惦着脚尖, 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 又悄无声息地荡去, 而那对母校至深的情丝, 在招手之间, 幻化成了“西天的云彩”。学生借助想象, 飞跃了时空的限制, 进入到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中。此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写一写现代版的、属于自己的《再别康桥》。这样, 既训练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又体现了学生对母校的依恋, 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灵动生命 篇9

一、设置悬念, 引发探究

设置悬念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课堂上创设出一种学习的气氛, 在这样的情境下, 教师再加以引导, 学生将会从“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

例如, 在进行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中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时, 教师首先让每个学生自己画出一个三角形后用量角器测量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接着教师随机地请学生说出任意两个内角的度数, 随即教师报出另外一个内角的度数并让学生印证, 在教师连续几次的正确回答之后, 学生的疑问出来了, 纷纷猜测这里面肯定存在着什么规律, 于是教师抓住时机要求每个学生再次随意地画出一个三角形并计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行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之后, 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会迫切地想知道关于三角形的更多知识奥秘.显然, 在学生的探究欲望之门打开之后, 接下来的关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以及全等三角形等知识内容的学习便可以更加高效.

二、巧妙引导, 深入探究

巧妙引导的主要思想是指通过教师所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巧妙地进行联系和整合, 引导学生进行逐步深入的探究学习, 不仅可以使学习的效果显得更加高效,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不断深入探究的意识与方法.

例如,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七章中“线段的长短比较”一节内容的时候, 教师进行了如下的教学.

线段比较的导入:校团委安排我班选派两位同学担任下周一学校升旗仪式的护旗手, 要求是两人身高中等偏上且基本一致, 请同学们挑选推荐一下. (创设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情境, 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自行运用方法手段来比较线段的大小以解决问题.学生们自行运用了比较法和度量法, 教师进行总结.)

线段中点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 在一条边的两个端点处分别标示A和B, 让学生沿这条边随意进行折叠后在折痕点上标出C, 并比较线段AC和线段BC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在几何画板上画出一条线段AB, 并在线段AB上任取一点C, 假设点C不与点A、B重合, 拖动点C的位置, 体会线段之间存在的“大于、等于、小于”三种关系, 当AC=BC的时候, 我们就说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让学生折纸是让学生从自己的动手操作中来初步了解线段之间的关系, 接着教师运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绎功能来对相关的知识概念进行几何语言的表述.)

线段公理的教学:首先展示小猫吃鱼的图片, 在猫和鱼之间有四条路线 (分别是曲线、折线、弧线和直线段) , 让学生猜测小猫会通过那条路线去吃鱼.紧接着教师再次运用几何画板的度量计算功能, 在线段AB之外选取一点C, 任意拖动点C, 让学生明白当点C在线段AB之外的时候, AC+BC一定大于AB, 随即再次回到小猫吃鱼的图片上来, 进而得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认知. (通过小猫吃鱼的图片展示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 接着运用几何画板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与形之间的关系, 带出利用数形结合这样一个探究数学的方法.)

在这样的学习中, 学生掌握了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线段中点的定义、线段的公理以及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等四个知识点, 通过教师的融趣味与数学味的教学设计, 学生们获得了1+1+1+1>4的学习效果, 同时更收获了数学学习可以借助于形的这样一个启迪, 为继续探究数学储备了更高级的意识与方法.

三、运用方法, 自主探究

让高中生作文充满灵动的生命力 篇10

【片段一】

在山岭的蜿蜒小路上, 我独自行走, 有一个信念———我能。

在泥泞的沼泽池塘边, 我独自前进, 有一个信念———我能。

上天给了我一个艰苦的生存环境, 我背负着贫穷的大山, 但我不愿放弃, 我要实现理想, 因为我坚定了一个信念———我能。

命运赐予我一个闭塞的桃源世界, 我摒弃着无知的泥潭, 但我不能放弃, 我要直达梦想, 因为我坚守着一个信念———我能。

———2007年辽宁高考优秀作文[1]727

【片段二】

意气, 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 是杜甫“致君尧舜上, 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 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的壮怀……人要有意气, 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 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 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 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2006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1]719

这便是高中写作训练的样板产品。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就是这样成批量地训练这种作文模式, 从拟题、开头、结尾、引用、套用、模仿等等环节进行仔细的训练操作, 更有甚者, 高考作文教学只训练排比句段。于是, 高中作文便一篇篇地产生那种缺乏内容、感情苍白、矫揉造作之产品, 都是被整过的“病梅”。一个“整”字, 概括了高中作文教学所普遍追求的技术主义浮躁之风, 作文的面貌总体是模仿性质的:语言形式的模仿;结构模式的模仿;思维痕迹的模仿;情感体验的模仿。在这些模仿中, 学生的个体差异渐被抹杀, 创造性和生命体验日渐枯萎, 逐渐失去了文章该有的血肉!

余秋雨说:“文章的苍白, 源于生命的苍白;文章的无聊, 源于生命的无聊。”[2]作文教学在技术主义上的片面追求, 导致了高中作文教学脱离了写作的本来意义。学生作文个性失落, 思想苍白。写作本应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充满生命律动的事, 与知情意行和谐成长, 与人的发展融为一体, 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到达的存在方式, 是一种人生形式。司汤达的墓志铭:活过, 爱过, 写作过。这曾经激励了多少热爱写作的人们。然而如今的对作文的技术训练是多么忽视学生生命本真内容的存在。作文评价失当, 写作标准偏颇而单一, 这使得学生对作文乃至对语文的态度日渐消极, 作文的内容也就难免单薄了。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如何端正作文评价导向

如何回归作文教学的本真?笔者认为应迫切形成共识, 端正作文评价的导向。

(一) 赋予写作教学以生命意义, 回归写作教学的本质

北京师范大学刘锡庆教授认为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解放人, 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 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写我自得之见, 抒我自然之情, 用我自由之笔, 显我自在之趣。”如果写作教学能做到重视体验, 就是真正关注了学生主体的心灵世界, 关注了学生的生命体验, 引导了学生人生智慧的获得。

(二) 净化矫揉造作之文风, 培育坦诚真切之人格

鲁迅先生在《琐忆》中有这样一个比方:“一条小溪, 明澈见底, 即使浅吧, 但是却浅得澄清, 倘若烂泥塘, 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鲁迅先生告诉我们:与其故作高深, 不如清纯自然。高中生作文的荒漠化、空洞化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这一部分与高中生本身的写作水平、写作态度有关, 更大的原因恐怕还源于写作教学的导向问题, 如开头提到过的那些空洞华丽的高考优秀作文的错误引导。

(三) 改革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 如教师批阅, 简单评语, 全班交流, 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其中最主要的是忽视了学生的写作个性, 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要着力于作文评价方式的改革。

1. 作文评价应在横向集体比较之外, 同样重视纵向成长关注

教师要建立学生写作档案, 关注学生写作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发现学生每一次写作的进步之处, 同时在作文讲评中要注意多层次挖掘, 努力让每一个水平层面上的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都能得到肯定和认可, 使学生惊喜地发现自己潜在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会唤起学生的成功体验, 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促进学生写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 作文评价应在语言评价之外, 更注重对内容的评价, 并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评语 (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语) 应体现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关注, 重在写作内容的生发理解。在评价方式上, 可采用教师精批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更多地依靠学生互评小组的评价, 将作文的裁判权交还于学生。同时, 积极构筑作品展示的大舞台, 满足学生的发表欲。发表, 本身就是对学生作文的褒奖。除了鼓励学生积极向相关报刊投稿以外, 教师还可以广泛开展佳作展示、佳句集萃、文集编订、互写序言等活动, 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作文成功的体验。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策略探索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和创造。孔子说:“辞, 达而已矣!”黄遵宪说:“我手写我口。”钱理群说:“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 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古往今来这些有关写作的论断均阐述了作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写真情实感, 发真知灼见。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越丰富, 情感的历程越细腻, 他对生活的感悟就越独特越耐人寻味。而把这种独特的情感历程写进作文, 作文的内容就会异彩纷呈, 个性凸显。

(一) 着力于体验情境的创设, 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情境是活动所需要的氛围, 它是指进行某种兴趣活动所必需的, 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在环境。情境的创设是作文教学中实施体验策略的关键。学生所困扰的往往是提起笔来无话可说, 无情可写, 或是想说的不多, 情感贫乏, 只好去胡乱模仿;或者几乎没有酝酿时间, 提起笔来苦苦拼凑。所以教师要创设一个情境, 让学生在酝酿运思过程中找回真实的自我, 触发表达欲。这个情境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复制, 不是一个外在的故事, 它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心灵参与, 具有心力整合、心理辅导的功能。

(二) 实行生活化作文教学引导, 坚持多样化的作文训练形式, 提高学生在亲历体验中感悟生活的能力

除了课堂作文教学之外, 作文教学必然依赖于生活的广阔平台。因此, 教师在作文训练形式上应不拘一格, 生活札记、随笔随感、访谈演讲、读书笔记等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作文形式, 都可以采用;在写作内容上, 人物素描、校园采风、乡情民俗、课文质疑、春夏秋冬、真情告白、课堂写真、街巷见闻、读书感言、影视评论、奇思怪想、往事回眸等也都可以采用。

1. 倡导开放式教学,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

街谈巷议, 感受自然, 体味人事, 培养他们观察感知社会生活的能力, 激发他们的写作冲动。

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多姿多彩的生活, 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题材, 发现课题, 从而参与生活, 形成相伴终身的独特生活感悟。春秋佳日、和乐佳节、时事热点、街市新景、俗世悲欢均可以成为触发感悟的题材。

2. 体味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 重视心灵视界的拓展, 引导学生充实精神世界

家庭和学校是和学生成长直接相关的两个方面, 它们直接构筑了学生的心灵世界的版图。母爱父爱是感之不尽、写之不尽的永恒主题, 读懂母爱父爱也就是读懂人生的源头。学校里的点点滴滴当然也是学生人格成长精神发育的印迹, 关注成长路上的挫折, 铭记同学老师的情谊, 这当然应该成为学生精神地图的经纬线。作文关注了这些人生体验和生活内容, 才能写出真我的风采。

3. 走进文学名著, 陶冶情操, 培育趣味, 以读书体验促写作体验

韩愈曾作诗勉励他的儿子说:“人不通古今, 马牛而襟裾。”意思是说, 作为人如果不能通过读书来通晓古今历史、人情、风貌、知识, 那与马和牛穿上衣服没有什么两样。不读书无以为人。学生精神生活的另一面就是阅读。有人说,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作文要记录和促进这段精神成长, 就要关注学生阅读中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体验。古往今来的文学名著凝聚着作家独到的人生感悟、人性体验, 充满着情趣美、人性美, 对学生来说这既是人生智慧的启发、美好情操的陶冶, 也是写作思路的引领和写作方法的范本。因此, 我们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阅读, 让学生在自己人生经验和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写作。

(三) 鼓励学生感悟生活, 养成思考的习惯, 形成清新独特的思想和文风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要树立善于挖掘素材的榜样, 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挖掘素材。比如, 某次带领学生去草坪上大扫除, 发现草坪上丢着一个饭团, 学生纷纷说:“恶心, 真恶心。”我笑着说:“这个饭团, 也许曾是人家从食堂或街上小店花两三块钱买来的美味早餐。如果把这个饭团装在精美的盘子里, 配上精美的勺子筷子, 放在星级酒店的餐桌上, 也许就要二三十块钱。可当它被丢在这个草坪上的时候, 却被大家认为恶心。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同学们能对这个饭团进行一番评论么?”接着, 我又补充了以下几点: (1) 世界上没有垃圾, 所谓的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东西而已; (2) 环境是很重要的, 人是环境的产物, 不同环境下衬托出的人是不一样的; (3) 同学们要努力啊, 如果不努力的话, 日后就会有和这饭团类似的命运。学生听后, 都若有所思。

平时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多积累, 就会拓展写作空间, 提升写作水平, 写出的文章也就不会是干巴巴的、东拼西凑出来的, 而是自然而然“生”出来的———如瓜熟蒂落一般!

参考文献

[1]曲一线.5年高考3年模拟 (语文教师用书)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第三人原因违约下一篇:中国文化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