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

2024-07-10

创业(精选十篇)

创业 篇1

创业绩效是创业企业竞争优势实现的根本体现 (Carmona, Momparler&Gieure, 2012) , 也是有关创业活动最终结果的一个整体性概念, 是对创业组织创业目标达成程度的一种衡量 (Chatterji, 2009;Coombes et al., 2011) 。为了实现企业的创业绩效, 引发了对创业的创业学习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现有学者从企业所处的环境与机会, 创业资源, 组织内部创业战略, 创业者特征等角度出发对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创业学习是创业的关键, 但是很少有学者从创业学习的角度来出发, 研究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所以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创业学习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

创业的过程即是对机会的识别, 评价与开发的过程, 会面临着各种不确定因素, 最主要的两大问题为机会识别和资源获取。机会识别是企业成长的前提, 机会存在于市场中,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有效的识别和创造机会。机会的利用离不开企业的资源, 如何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现有的资源, 也是新创企业所面临的难题。随着企业的竞争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 新创企业面临者更加严峻的挑战, 并且存在新颖式劣势即缺乏经验知识, 业务模式不常熟, 网络模式不健全。而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创业者的经验, 技能等创业知识, 以及所采取的创业学习方式。

(一) 创业学习

目前,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来对创业学习进行定义, 还没有对其内涵达到统一。并且可以参考的文献不多, 无论是从内容, 目的, 过程等来对创业学习进行定义, 其本质都是不变的。创业学习可以理解为利用创业知识进行机会识别和资源获取以实现成长绩效, 同时收获新的创业知识的过程。创业知识可以理解为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概念, 技巧与心理, 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创业学习可以理解为是创造知识的过程或者是知识获取的路径。可以知道创业知识在创业学习中的核心地位。创业学习既要利用创业知识, 也会产生新的创业知识。有关创业知识的定义如表二。创业知识是与创业企业创业活动相关的知识, 必定有区别于普通知识的特征, 但是现有的研究深度还不够。至少应包括有效识别机会和克服新进入劣势的知识, 获取信息和资源的知识以及如何利用资源进行创业的知识。创业技能方面的知识。

现有的创业学习研究分别从组织层次和个体层次进行研究, 对于创业学习的研究需要先明确研究的层次。

(二) 组织学习

组织水平上的学习活动是以组织中个人学习为前提的一种系统性, 集体性的学习方式。Simon认为组织可以通过成员个人学习以及吸收新成员进行组织学习。

March将组织学习分为开发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两种, 开发式学习是指组织利用已有的被实践证明的知识, 方案来解决组织遇到的问题, 是一种组织避免风险的学习方式。但是在组织现有的知识不能解决例如经营环境发生巨变等情况时需要进行探索式学习。组织需要进行新的尝试与创新, 是一种更为主动的学习方式。这两种学习方式在企业进行创业的过程中都是需要的, 但是由于组织资源的有限性, 需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 创业绩效

创业绩效是用来衡量创业企业结果的指标。Murphy (1996) 通过统计得出效率, 成长, 利润为使用最多的绩效维度。Chrisman (1998) 提出生存与增长两方面的绩效的重要性。Mc Grath (2001) 认为创新绩效是创业绩效的一个重要维度。

三、创业学习作用机理

根据Robert的组织学习环理论, 当某一阶段问题解决了, 新的问题将成为主导问题, 并将新创企业推向一个新的成长阶段, 解决新的主导问题需要开发新的知识与能力, 而这一过程主要通过学习来实现的。可以把创业者的创业理解为不断进行创业学习的过程, 创业企业的成长绩效依靠于对机会的识别, 并且有效的利用机会。使企业不断战胜挑战。创业学习以创业者先前的创业知识作为前提和基础, 通过对之前知识的选择, 组合, 纠错等处理来实现知识的利用, 来进行机会识别和资源获取, 在这过程中问题得到了解决, 实习创业企业的成长绩效, 并且伴随会产生新的创业知识。

本文从组织学习的层次来研究创业组织学习, 根据March的组织学习理论, 分为探索式和开发式两种。根据Murphy, Chrisman和Mc Grath的观点从创新绩效, 成长绩效, 经营绩效三个维度来理解创业绩效。通过对创业学习文献的阅读和理解从过程角度来理解创业学习的作用机理。创业企业通过创业学习, 来实现对机会的识别和获取进而实现问题的解决给创业企业带来创业绩效。创业组织为实现创业绩效在进行创业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一) 组织学习, 创业与创业知识

根据March的组织学习理论, 以及对创业学习的定义的理解可以知道创业企业会选择何种方式创业会受到创业知识的影响。当组织现有的知识可以解决面临的问题时, 组织可能会偏向于采用开放式学习方式, 当现有知识不能直接利用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企业会倾向于采取探索式的学习方式, 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

(二) 组织学习, 创业与环境

Mintzberg (1990) 和李正卫 (2003) 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证明了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强, 组织学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越明显。许多学者也证明了环境对于组织学习与创业之间有重要的影响, 环境的动态变化性, 竞争性以及异质性都会影响到创业企业组织学习与创业。

(三) 组织学习, 创业与创业网络

创业网络分为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正式网络是指商务交往和利益关系, 以组织为背景存在。网络的成员主要包括供应商、竞争对手、税务机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组织, 非正式创业网络以血缘、信任为基础, 成员主要包括亲朋好友、过往同事等个体。不同的创业网络下学习的知识方式和内容会有所不同, 会影响到创业企业学习方式的选择。

(四) 组织学习, 创业与创业的组织阶段

很多学者对企业成长的阶段模型进行了研究, 例如Churchill和lewis (1983) 提出了五阶段模型, 将小企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建立期, 生存期, 成功期, 起飞期和资源成熟期。并且从管理风格、组织结构、系统正规程度、主要战略目标、以及所有者直接参与业务程度这五个管理方面描述了每个阶段的特征。企业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 因此创业学习的方式和创业都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建立的创业学习作用机理如下图。创业企业通过创业学习, 来实现对机会的识别和获取进而实现问题的解决给创业企业带来创业绩效。创业企业的组织学习通过探索式学习和开发式学习两种方式进行, 并且需要在两种方式中进行平衡。通过适当的创业学习来进行机会识别和资源获取以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获得创业绩效。对于创业企业而言, 创业绩效主要包括创新绩效, 成长绩效和经营绩效三个方面。这个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创业知识, 所处的创业环境和创业网络, 以及创业企业自身的创业组织阶段。创业企业只有在充分考虑了这些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才会真正的发挥创业学习的作用, 实现创业绩效。

四、研究小结与展望

本文针对创业相关概念与研究进行梳理, 理解的基础上, 提出了创业学习的理论模型。并且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和整理, 研究了创业企业创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但是由于各相关理论的发展深度有限, 无法进行模型的各个部分的细化。接下来会进一步研究各个部分所包含的内容, 比如具体探究创业知识的维度与特征。以及通过收集数据, 然后进行实证分析来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MINNITI.M, BYGRAVE.W.A dynamic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J].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 2001, 25 (3) :5-16.

[2]陈海涛, 于晓宇.机会开发模式、战略导向与高科技新创企业绩效[J].科研管理, 2011 (12)

[3]彼得.F.德鲁克著.张炜译.创新与创业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罗彪.组织学习理论与实施模型.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 (15)

创业中创业条件讲诉创业成功认可 篇2

创业中就好比说是事业上的活动关系到了网络创业,可以以逐渐的活动到生活当中来实现创建立功,我们要逐渐的形成一种稳定的网络关系来掌握我们的梦想,来实践我们的经验,

社会中当然可以说是关系到自身的因素创业条件客观的理解,来获取很粗昂也者条件活动的成功,比如说我们好好的利用出自身的优势就好比三国局面的出现.诸葛亮功不可没,其之所以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非是为了报答其三顾茅庐之恩。因此,尽管刘备文不及孔明,武不如关、张,但由于他能充分利用各种关系,才使其建功立业。

创业捷径,是到创业公司去创业 篇3

在创业前,先研究今天成功者的经历。国内,Discuz的戴志康是少有的毕业即创业而且成功的例子。但今天看起来成功或要成功的,绝大多数都是在创业前就在互联网里积累多年。比如,点点网许朝军,大学时就跟着陈一舟干。

再看今年上市的公司,优酷古永锵,在搜狐干过CFO,COO和总裁。人人网陈一舟是互联网老兵了,当当网李国庆也同样。所以,这一波新上市的公司其掌门人都经历摸爬滚打。

互联网的未来一定是属于年轻人,但不能急。今天,互联网的主流用户是十几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们天天用移动互联网,这些主流用户喜欢什么,我们这些老兵可能跟他们有代沟了,而作为同时代人的你们可以领会他们。但优势不一定意味成功。创业者把对市场的理解,把点子变成成熟的商业模式,最终把创业公司发展成一个上市公司,这就需要向别人学习,去积累经验,

创业并不是开公司、给自己印一盒CEO名片那么简单,对年轻人来说,最缺的是商业上的学习和积累。建议不要为创业而创业。创业是种心态,很多形式。如果自已的经验能力足够,年轻人可以创业。但是,如果你只是看到了市场机会,那么你很有可能变成了先烈,比如说,你的产品启发了别人,但最后你因为能力半途而废。

原因很简单,创业成功因素很多。里面有运气成分,但重要的是你看到机会然后制造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这样,产品专家,团队,资金,合作伙伴你都要有。我们自己不可闭门造车。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创业前,不妨怀着创业心态,加入创业公司,到真实环境中学习创业。个人认为只有在这种企业中才能真正地做事,去积累经验。只要你努力去做,不成功也没关系。但你获得了创业能力以及珍贵经验和教训。这样,你创业时,才可以顺利处理各种问题。

你到创业公司工作,跟别人学习,随着你的经验不断积累,有一天你自己创业时会发现团队、资金都是现成的,你的东家也可能愿意投你。实际上,很多成功人士,无论在国外深造,还是在公司打工,都以创业心态在做事。他们有理想,有创意,知道缺什么。他们努力工作积累经验和见识。待时机成熟,于是开始创业。这时因有成功经验,也有人脉,VC愿意掏钱,团队愿意支持,这时候成功率会大很多。

如果觉得自己准备好了,我再给三个建议。

第一,少点功利心,不要只为钱创业,不要为创业而创业。有的创业者看什么热就往里扎,很危险,因为大的商业机会没人会看得清楚。热门的商业机会大公司锁定,创业者只有趟路的份儿。

第二,从小处着手,着眼解决用户实际问题。不要一开始就要改变世界,脸谱刚开始要解决就是男生看女生照片的需求。乔布斯做iPod时就想把一万首歌装进口袋。360刚起步时,只想解决流氓软件的问题。如果我们当时怀着用安全改变互联网的想法,那根本就没有360的今天。

创业 篇4

创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加快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在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降低社会就业压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具有创业精神的创业者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政府部门不断出台创业人才相关政策,以鼓励、促进创新创业,如“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等多项举措不断完善中国创业环境,由此,2012年的创业环境综合指数为2.8(满分为5分),较2002年的2.69有所提高。但GEM(Globe Entrepreurship Monitor)报告显示,2013年,在参加全球创业观察的69个地区和国家中,中国的创业环境排在36位,位于中游水平,与美国、瑞士等名列前茅的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每一轮新的技术革命都会带来一轮新的创业潮,作为创业新生力量的“85后”年轻人,更具个性,更简单,也更具有创造性。有别于“60、70后”的创业者,新生代创业者更具全球化视野、更自我,独特的个性和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常常成为其创业的动机和目标。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为“85后”创业者,探讨新生代创业者怎样对待创业、投入创业、认知创业环境以提高创业绩效,对中国的创业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研究假设

创业卷入一词来源于工作卷入,对卷入度的研究主要有多因素和单因素理论。多因素理论的提出者Lodahl和Kejner(1965)对工作卷入的定义主要有两种:工作者对当前工作的认同程度;工作者的自尊受其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1]单因素理论代表学者Kanungo(1982)定义工作卷入是个体对其目前所从事工作的认知与心理认同程度,这种观点更加注重认知状态。[2]本研究以Kanungo的观点为依据,定义创业卷入为创业者对其目前所从事创业工作的认知,尤其指创业者的心理对创业的认同与否,以及认同的程度。

GEM将创业环境要素分为金融支持、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大多数学者认为创业环境是由外部因素构成,且将创业环境视为客观性质的变量。创业环境感知是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对创业环境因素的认知情况。

创业绩效是衡量创业行为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是判断创业能否成功的依据。多位学者对创业者和创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过探索与研究,如Hanks和Chandler(1994)认为正确认知二者的关系可个体、组织和环境这三个角度进行,[3]此观点正与本文的思想不谋而合。

有关于卷入度与环境感知关系的研究不多。从创业卷入与创业环境感知的定义来看,创业卷入是描述创业者对创业工作认知的主观变量,创业环境感知是创业者对客观因素的主观认识。从逻辑上看,主观变量对主观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应当有影响作用,甚至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潜在决定变量。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1:创业者的创业卷入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环境感知。

卷入度与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颇受学者的关注,但相关的研究结论存在很大的分歧。Mrrrow研究表明,工作卷入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关于销售员的大量研究证明,销售员的工作卷入度对其工作绩效是十分重要的,且与工作绩效呈正相关。[4]但是,Brouw(2002)否定了卷入度直接影响对应的工作绩效这一结论,并验证卷入对工作绩效起到间接影响的作用。两个研究结果完全不同,可能是因为有关于工作绩效的评估没有分清任务内和任务外,此外,过去工作卷入的实证分析方法的效度低也是原因之一。经反复研究验证,Douglas J Brous(2002)得出以下结论:对于个体的工作绩效而言,工作卷入是非常重要的潜在决定变量之一。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2:创业者的创业卷入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绩效。

H2a:创业者的创业卷入显著的正向影响1生存绩效。

H2b:创业者的创业卷入显著的正向影响成长绩效。

H2c:创业者的创业卷入显著的正向影响发展绩效。

相关研究表明,创业环境感知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创业环境感知直接影响创业绩效,即环境决定论,具体是指在一定的创业环境下,创业者会产生既定的创业绩效。环境决定论主要从宏观的分析层面出发,创业者尤其关注竞争环境中企业的数量以及众多新创企业的绩效。另一方面,创业环境感知对创业绩效具有调节作用。目前,我国学者对此研究不多,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崔启国(2007)基于网络视角,对创业环境感知与创业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据此,本研究以相关的概念模型为基础,推演三个主要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以下假设:

H3:创业环境感知在创业卷入与创业绩效间起到中介作用。

H3a:创业环境感知在创业卷入与生存绩效间起到中介作用。

H3b:创业环境感知在创业卷入与成长绩效间起到中介作用。2

H3c:创业环境感知在创业卷入与发展绩效间起到中介作用。

本文以“85后”创业者为对象,具体探讨“85后”的创业卷入对相应的绩效、环境感知的影响作用,并探索、检验创业3环境感知在其他两个变量间的中介效应。研究框架见图1。

图1 研究框架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1、测量工具

本研究工具包括3个变量的测量量表,量表的问项均采用Likert-5级量表。

由于创业卷入概念来源于工作卷入,本研究参照Kanungo(1982)开发的工作卷入量表,此量表有较理想的信、效度,被广泛使用。结合创业卷入的意义,编制量表,量表共10个题项。根据学者Kaiser的观点,KMO值大于0.5时,表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本研究创业卷入量表的KMO值为0.9,表示本研究可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创业卷入量表进行效度检验,检验结果成功提取一个因子,因子累计解释原始问卷74.979%的方差变异,且Cronbach’sα系数为0.907,表示该量表不仅呈现出单一维度的特性,具有较良好的结构效度且信度也较高。

本文认为创业环境感知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感知到的外部环境的集合。根据本研究的需求,将创业环境感知具体划分为创业者对市场变动、产品更新、政策规定以及竞争对手等四个方面的感知,据此编制本研究的量表。在正式调研前期,对问卷做了预调研,预调研结果显示创业环境感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正式调研结果中,KMO值等于0.759(>0.5),表示该问卷可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成功提取一个因子,因子累计解释原始问卷47.089%的方差变异,α系数为0.774,表明该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创业绩效量表参照Christman(1998)的生存、成长绩效量表和Haber、Reichel(2005)的发展绩效量表,编制本研究的量表,共11个题项。创业绩效量表的KMO值为0.848,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以检验问卷效度,分析结果提取三个因子,与本研究的设想一致,分别是生存绩效、成长绩效、发展绩效,累计解释原始问卷71.275%的方差变异。

2、人口统计学变量

本研究包括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有性别、年龄、学历、在校所学专业、创业角色,变量在问卷测量中采取提供选项的方式获取。选取测量样本时,受调查的企业遍布于制造业、服务业、IT业、商贸、金融等产业。

正式调查时,研究者发放问卷200份,获得有效问卷129份,有效率达到了64.5%。本问卷调查的总体情况比较理想,样本分布相对较均匀。

四、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1、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表1反映的是本研究变量的具体数值,包括均值、标准差以及相关性的数据。由表得出,各变量的差别不大,得分均值均处于水平3以上,达到一般水平。从相关系数来看,六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且均为正相关。表1的分析结果是研究各变量之间回归分析的必要前提。

2、假设检验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各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三个变量间的作用方向并不清晰,因此需要用回归统计法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使得三个变量及其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得以明确。本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索“85后”创业者创业的卷入度对环境感知、绩效的作用方向,创业环境感知在其余两个变量间的中介作用,即对本研究的假设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注:**表示p<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P<0.5水平(双侧)上显著

首先,由表2显示,创业卷入对创业环境感知的回归系数为0.656,Sig.数值为0.000,表明创业卷入对创业环境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1得以验证并且假设成立。创业卷入对创业绩效、生存绩效、成长绩效、发展绩效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91,0.363,0.421,0.439,Sig.值为0.000,表明创业卷入对创业绩效及其三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2、2a、2b、2c得以验证,且假设均成立。

其次,从表2(1)、2(2)、2(3)、2(4)可以看出,在检验创业环境感知的中介效应时,当创业环境感知与各自变量同时进入对应的回归方程时,创业卷入的标准β值均降低,且显著性水平均降低,因此,有关于创业环境感知的中介效应假设均得以验证,即假设3、3a、3b、3c成立。

五、研究结论和思考

1、研究结论

基于相关文献的综述,联系当前社会中创业者的实际状态,并着重关注“85后”创业者这一群体,本文提出研究问题,通过问卷研究,对新生代创业者的创业卷入、环境感知和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探析了创业卷入对创业环境感知、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创业环境感知在创业卷入与创业绩效及其各维度之间的中介效应,从而得到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创业卷入对环境感知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即说明“85后”的创业卷入度越高,对创业环境的感知水平则越高。二是创业卷入对创业绩效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其影响作用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创业卷入直接影响创业绩效;另一方面,以创业环境感知为桥梁,创业卷入间接正向影响创业绩效,创业环境感知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具体影响路径为创业卷入正向影响创业环境感知,创业环境感知正向影响创业绩效,数据结论与预想结果一致。至此,本研究的结论已相当明朗,以创业环境感知为中介变量,新生代创业者的创业卷入正向影响创业绩效。

表2 创业环境感知中介作用的回归分析

2、有关思考

一是针对新生代创业者特点增强其创业卷入。新生代创业者一般是“85后”甚至是“90后”,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在决定创业时普遍具有激情,这也是新生代创业者创业卷入较高的主要原因。如何将最初的创业激情持之以恒,以长期维持较高的创业卷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2014年“双11”落幕,马云在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谈到如何帮助小企业成长,建设商业生态系统的时候,曾提及:“自己做的这些事情必须是真正爱的。”笔者认为,正如马云所讲,新生代创业者所选择的创业领域应该是自己兴趣所在的领域。位于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首位的张一鸣就是此观点最好的诠释,他曾经直言:“所有的创业和学习都围绕我感兴趣的事来做。”这一视角也造就了他的“今日头条”,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佼佼者。因此,笔者认为,新生代创业者选择创业领域应尽量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以此保证长久创业激情,提高创业卷入。

相比较于老一辈的创业者,新生代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更具个性化:首先追求快乐,其次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第三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尊重,特别是自己在乎的人。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由此看出,新生代创业者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被尊重的需要。因此,新生代创业者创业时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与理解,尤其是自己亲近、在乎的人,包括家人以及师长。当亲朋好友为新生代创业者营造支持、鼓励的环境,为创业者传递正能量时,创业者才有可能提高创业卷入。

二是完善创业课程教育,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以增强创业者的创业环境感知。创业教育是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完善创业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交叉性学科,创业教育牵涉到的学科有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目前,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但课程覆盖面不广,且开设课程门类少,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他们勇于开拓、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高校应当从师资力量、课程设计以及教育模式这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以逐步完善当前的创业教育体系。此外,高校在开展与创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时,将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在创业教育体系方面,高校可以选择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建立一个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平台,也可以将科技创新的有关成果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服务或者产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这不但能够完善高校创业教育,并且能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同时提高创业者的创业环境感知。

在这个创业的新时代,创业环境变得更有利于创业者,许多创业公司规模更小、行动更快且成本更低,博弈的杠杆更有利于创业者,而创业者对创业投入的激情、对创业环境的感知变得更重要。鉴于85后新生代已成为奔波在创业路上的主力军,这一研究希望能引起对新生代创业者更多的关注。

摘要:整个社会对创业的态度已发生变化,85后新生代创业者开始崛起并在创业大潮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创业卷入和创业环境感知,以新生代创业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创业者的创业卷入对创业环境感知、创业绩效及其维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环境感知在创业卷入与创业绩效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基于实证分析提出了对新生代创业的思考。

关键词:新生代创业者,创业卷入,创业环境感知,创业绩效

参考文献

[1]Lodahl T M,Kejner M.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job involvement[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65,49(1):24-33

[2]Kanungo R N.Measurement of job and work involvement[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2,67(3):341-349

[3]Chandler,G N,Hanks,S H,Founder competence,environment,and venture performa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3):77–89.

创业经验创业心得 篇5

一、利用大学社团得到实践锻炼。学校社团的任何一项活动,从策划到最后实现是个综合过程。参与全局,体验全局,可锻炼组织、协作、资源利用等能力。这是锻炼综合能力最基本的途径。

二、利用大学课余和寒暑假打工。现在社会留给学生的打工机会很多,利用打工可充分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市场调研、销售、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各方面能力都可以在打工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得到锻炼,加上相关书籍的对照学习,积累经验是完全可能的。大学生打工实际工作往往都是烦琐的或者重复性强的工作,但不能小看这些工作。例如做销售,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可以观察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观点、对公司产品及市场相关产品的评价等,掌握市场消息、预测市场需求、洞察市场空白,以市场指导生产。如果担任市场销售的学生团队领导,还可以借机向公司相关销售人员讨教经验,申请到生产现场参观等。担任学生领导,可以带领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超额完成任务,积累人员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基础经验。以后,从事相关的项目创业,在市场方面便

有了对照和参考。在其他内容的打工实践中,同样可通过简单的工作综合积累相关经验。

三、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获取实践经验。参与学校科研项目的同学,有更多接触项目导师的机会。项目导师跟社会的接触往往很紧密,在导师那里能学到很多实践经验。参与科研项目,能通过实验充分锻炼动手能力,找出创业金点子,锻炼策划能力。

喜欢创业,所以创业 篇6

有人问夏华,当初怎么会辞掉稳定的工作选择创业?夏华的答案很简单:因为兴趣,因为喜欢。创业之路布满荆棘坎坷,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就无法从中获得快乐,也不可能坚持下去。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的最好理由应该是喜欢,而不是就业困难。

想创业要先受得委屈

《青年心理》:您在很多场合都强调创业者的心态很重要。那么,在您看来,当代大学生创业最缺乏的心理素质是什么?

夏华:很多大学生来我们这里应聘,他们说“我不怕苦不怕累”。这我信,很多人也做到了。但是,他们受不了委屈。而想创业,恰恰要先受委屈,有人说,领导者的心胸是被委屈撑大的,创业者的气魄和胸怀也是被委屈成就的。

我常常给大家打比方:你要到海边看日出,那你就要想办法一个劲儿地往海边跑。路上你可能遇到石头、树枝把你绊倒了,难道你还跟它们较劲吗?你完全可以绕过它,或者摔倒了爬起来再跑,这样才能尽早看到日出。但有的人偏偏就要跟石头过不去,非搬走它不可。结果,别人早就跑到海边看上日出了,他还在跟石头较劲。如果这样的人来创业,必败无疑。只有忍得了委屈,才能成就事业。

《青年心理》:您在创业之初肯定也受过不少委屈。

夏华:吃不上饭、睡在火车站,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我难受的是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当时,我的父亲知道我辞职去做售货员,气得很久不给我打电话。他说:“早知道你要去卖衣服,当初干吗供你读大学?”而在商场做售货员的时候,我都害怕见到熟人,因为有人会问我:“夏华,你是不是犯错误被开除了?”没有人理解你放弃稳定的工作去卖衣服是为了日后的腾飞。这些委屈和不理解只能自己承受,自己消化。

《青年心理》:当时您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态?

夏华:面对父亲的不理解,我想的是:我已经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那就必须做出一个好的结果,对他有所交代。我认为,创业者在这个时候不能给自己留后路。因为创业初期肯定有很多艰难,因为看不到未来,偶尔也会有所动摇。但是,一旦决定创业就要相信这是个必经的过程,必须坚持下去,才能不辜负之前承受的艰辛痛苦。

《青年心理》:很多人是从团队创业开始的,伙伴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组建团队呢?

夏华:我认为对于团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成员之间的互补性,能力、性格、思维方式最好都是互补的。如果一个团队思想高度一致,随便一个人提出什么想法,大家都说“好好好”,那会是多么可怕呀,企业肯定会出现偏差。

所以,大学生如果想创业,在选择团队伙伴的时候要考虑清楚,那些总跟你唱反调的人可能恰恰是最合适的创业伙伴。一个团队中总要有人喜欢向前冲,而有人则在后面拽着,持保守态度。这样,最终的决策才不会被吹到某个偏执的角落。从心理学上讲,这是避免了群体极化思维的出现,有利于创业。

梦想写在沙滩上,目标刻在岩石上

《青年心理》:据说,您在创业之初的梦想就是“有所自己的大房子”?

夏华:是的,这个梦想早就实现了,它的确曾经激励过我。但是,创业者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梦想写在沙滩上,目标刻在岩石上。沙滩上的字,水一冲就走,只有岩石上的目标才是实实在在的。

现在很多大学生,激情一上来就喊着“咱们创业吧”!他们梦想的创业就是开个大公司,开名牌车,住大房子,或者到哪儿哪儿度假。但是,梦想和目标是两回事,只有梦想没有目标,很容易受挫折、打退堂鼓。

目标是实现梦想的工具。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实现了你才更有信心定下一个目标,上更高的台阶。没有人能一下子迈上108级台阶,也没有人能一夜之间实现“大房子、名牌车”的梦想。当时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大的服装企业,缔造自己的服装王国、时尚王国。这很美好,但得靠切实的目标来实现。于是,我给自己分了几步走:第一步,我要有一个自己的牌子。第二步,我的企业要在蓝皮书(当时服装企业的排名)上有一席之地。第三步,我的企业要跻身蓝皮书中的前几名。然后我就按照目标一点一点地做,这才实现了梦想,走到今天。

《青年心理》:您一直提倡“挖井精神”,认为这是创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夏华:是的。很多创业不成功,并不是创业者能力不行,也不是他选的行业不对,而是他没有坚持下来。记得有个漫画:一个人挖井,刚挖一会儿遇到了石头,挖不动了。于是,他放弃这个坑,换个地儿重挖。结果第二次又遇到了石头,他又换地儿。最后,他挖了十几个坑,却一个也没挖出水。事实上,第一个坑只要再深挖一米,他就能见到水源了。可惜的是,我们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就是这个挖井的人。无论什么行业,你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一旦选定了方向,你就不能再改变,而是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我尤其想强调的一点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受网络经济的影响,觉得做个网站、编个游戏就能创业了,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不现实。事实上,社会中80%的就业问题和收入来源还是依靠常规行业,而在常规行业里,创业没有秘方和捷径可言,只有两个字:坚持。

《青年心理》:那么,在“挖井”之前,如何选对地方呢?

夏华:创业需要感性的冲动,更需要理性的思考。选择“挖井”的地方,需要的就是后者。拿我自己举例,我之所以选择服装行业,除了自己喜欢,还因为做过市场调查和理性分析,我认为男装市场变量不大,比较稳定。而且,为了了解服装行业,我坐在西单商场门口观察每个顾客拎出来的口袋,看哪家的衣服最好卖,我就去哪家应聘导购。这是最直接最快捷的学习途径。还有,之所以选择做男装是因为我并非学服装设计出身,女装比较难把握。这些都是“挖井”之前要做的功课。

大学生要在飞翔中定位

《青年心理》:现在很多大学生觉得找工作困难,还不如自己去创业。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夏华:我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现在并非真的就业难,我们企业每天都在招聘,只是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期待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而且,如果仅仅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去创业,那么成功的可能性恐怕很小。

我当初选择创业是因为喜欢,我觉得这种兴趣导向非常重要。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前要想好自己要什么,创业带来的最大收获肯定不是金钱,而是精神享受。创业过程真的很艰苦,如果不是真的喜欢,如果你的价值感和快乐的源泉不是来自于创造价值的过程,那么创业很可能是件自讨苦吃的事情。

《青年心理》:在您看来,大学生创业要避免盲目。

夏华:是的。我觉得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有偏差。我曾经问一个大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创业?他说,就是找几个合伙人凑足资金,自己开一家公司。我们企业培养了好多年的设计师,突然不搞设计了,非要去开小店。其实,一定要做生意才叫创业,成为一个出色的设计师就不是创业吗?设计师也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这也是创业。在我看来,你设立一个远大目标,然后慢慢实现它,这就是创业。所以我常说,我们每个人要有广义的创业精神,而不是狭义的创业行为。

《青年心理》: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只要有创业精神,都会成功?

夏华:当然。我对大学生的建议是,就业要打破一个框框,不要自己画地为牢:我一定要在北京工作,要进500强的公司,一入职就要做什么样的职位。我一直说,要放飞自己,在飞翔中定位。没人想到售货员会是我成功的第一步。所以,即使大学生想要创业,我也建议他们先从基层做起,掌握生产流程,积累一些市场经验再去创业,这样的成功率更高。

而且现在的市场高度细分、高度专业,已经不是十年前我创业的那个时候了。仅凭一腔热情贸然进入,很容易遭受挫折。第一次创业的成败对于大学生,甚至是他身边的人都是很重要的,一旦失败,很可能影响他的自信和未来的发展。不久前,团中央搞了一个青年见习基地,我觉得这对想要创业的大学生很有利,在他们没有很好的市场经验的前提下,最好还是先实习。做好这个过渡,再去创业。

《青年心理》:有人说,学识、见识和胆识对创业者都很重要,您认为应该如何排序?

夏华:大学生肯定具备了一定的学识,这不是最大的问题。创业初期肯定是胆识最重要,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最需要的就是见识。比如我做服装,这不是我的本专业,我能有今天的水准就是因为看遍了世界的好品牌,这些见识就像精灵一样一再指引着我。

《青年心理》:这种见识给您带来好处,是否也带来某些压力呢?

夏华:肯定有的。我现阶段最大的压力就来自于中国品牌的出路,我们希望做出世界顶级的品牌,这就是见识越多,压力越大,就像已知的圆圈越大,你接触的未知领域也就越多。

在了解了很多国际品牌之后,我们有这样的思考:到底是“品牌是目标,赚钱是手段”,还是“赚钱是目标,品牌是手段”?不同的思维决定着不同的发展方向。我希望未来中国品牌在世界上获得话语权和地位,因此目前会舍弃很多利益。这是我新的梦想,一个更深的“井”,所以要不断强化自己,告诉自己这是目标,才不会走偏。

创业心理研究:

1965年,一名韩国留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下午茶时分,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发现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他突然觉得,自己在国内时被一些成功人士骗了。那些人夸大了创业的艰辛,让很多人感到害怕。于是,他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做了研究,并把以此写成的书《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

扩展创业渠道释放创业活力 篇7

蔡成这次是为增添洗衣设备来咨询创业贷款相关政策的。在了解实际情况后,考虑到借款人行动不方便,其爱人又怀孕生产,工作人员便积极与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和邮储银行协调,主动上门服务,采取了多部门联合调查、联合审批的快速方式,缩短了放款时间。在一周内发放贷款10万元,将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残疾人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

今年以来,天津市河东区人力社保局结合开展“促惠上”活动,以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资金保障为抓手,解决创业“短板”难题。该局积极落实创业孵化基地补贴、房租补贴、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扩展创业渠道,释放创业活力。并开通人才、创业两个微信公众号,及时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信息,发布用工招聘信息,解答企业和群众关心的政策问题。通过在政策帮扶上做“加法”,在减负增效上做“减法”,使创业者创得成、留得住、做得大、走得远,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带动就业率。上半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笔1240万元,开展创业培训480人,扶持创业2176人,带动就业4000余人。新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3家,发放相关创业补贴72.67万元。

创业 篇8

1 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1.1 变量内涵与维度划分

1.1.1 创业能力内涵与维度

创业能力是创业者拥有的智力资本, 包括了个性、隐性知识和关键技能, 是创业者成功开创事业或履行岗位职责的综合能力[1]。机会视角的研究者将机会能力作为一种创业能力, 包括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创业评估能力和创业机会利用能力[2,3]。管理视角的研究者有的将创业能力划分为承诺能力、战略能力和组织能力[4]。尹苗苗和蔡莉[5]总结相关研究后认为, 个体层面的创业能力可分为7个方面:创业者特质、机会识别能力、构想能力、承诺能力、机会评估能力、机会利用能力和关系能力。鉴于鲜有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维度的特定研究, 特对正在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 进而将大学生创业能力划分为机会发掘能力 (OEC) 、组织管理能力 (OMC) 、战略决策能力 (SDC) 、资源整合能力 (IRC) 、创新创造能力 (ICC) 和挫折承受能力 (SBC) 6个因子。

1.1.2 创业培养环境内涵与维度

创业培养环境指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形成与提升所面临的成长、教育、支持环境, 是大学生创业能力赖以生成、发展的土壤与养分, 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外部环境因素。杨金石[6]概括指出创业外部环境支持主要有政府支持、创业文化、创业教育、家庭氛围四个方面的内容。尹苗苗和蔡莉[5]通过对文献的梳理, 提出家庭背景、地域因素和受教育情况是影响个体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卢吾[7]指出外部因素包括环境层面和家庭层面两个方面。韩力争[8]将影响创业能力的因素分为社会文化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家庭环境。钟强等[9]将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外部因素称为社会因素, 并将其内容概括为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等四个方面。借鉴已有学者的研究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 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环境分为家庭创业支持 (FEI) 、学校创业教育 (CET) 和社会创业氛围 (SEC) 3个因子。

1.1.3 创业品质内涵与维度

创业品质为个体定型的内在创业的心理与技术状态, 创业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是内在的心理与技术元素的整合、升华的过程。创业品质不仅包括心理品质还包括了技术品质, 具体包括创业意识、个性特征、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创业品质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部因素。杨金石[6]在对以往研究文献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将影响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个体因素分为价值观念、性格品质、专业知识和教育程度四个方面。余长春等[10]提出大学生创业能力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双重影响, 创业知识学习和创业实践是影响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殷开明[11]将创业能力的内部影响因素分为了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三个维度。张玉利等[12]研究得出先前经验对创业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借鉴已有学者的研究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 将大学生创业品质分为创业意识 (ES) 、个性特征 (IC) 、创业知识 (EK) 和创业实践 (EP) 4个因子。

1.2 关系假设

1.2.1 创业品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假设

(1) 创业意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创业意识具有调节、约束和规范个体行为的能动作用, 是支配创业者提高创业素质和能力、实施创业活动的内在动力, 决定着个体对待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态度、行为的方向与力度。强烈的创业意识能引导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选取创业目标并关注其发展动态, 积极主动地朝着自己所选定的目标努力;能引导大学生将创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管理水平和能力, 为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13]。创业意识将促使创业者朝着更高的方向前进, 并且这种积极的成就导向与企业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主动创业意识的个体具有相对确定的创业目标和愿望, 提高了其创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提升创业能力。

因此, 提出假设H11:创业意识积极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

(2) 个性特征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个性特征是指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 包括自觉性、自我控制等。自觉性是主体在规范性与导向性功能共同作用下的自觉自律, 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调节、约束和规范自身的行为, 促使其能在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现象中把握规律性[13]。一个人的生命信念与从事某项活动的倾向是存在显著关系的[14,15], 成功的创业者在自我控制方面的表现要比退出创业的创业者好得多, 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促使人们积极主动地并坚持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良好的性格有利于与外界进行沟通, 其个人网络就会得到加强, 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发展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组织能力方面明显强于那些不成功的企业的企业家[16]。较高的自觉性、自我控制以及良好的性格特点将对个人的创业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 提出假设H12:个性特征积极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

(3) 创业知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按照能力形成理论, 获取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大学生在上学期间积累一些先进的技术知识, 毕业以后才能有自己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是创业能力最核心的表现。国外研究表明, 各种研发活动不仅创造新的知识, 也为知识的吸收利用和创业机会的识别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知识、信息和通过社会关系而相关联的其他资源的积累都可能会影响创业者, 在形成的新的创业机会的时候, 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机会, 从而提升创业能力[17,18]。具有创业专长的人善于把内外部能够利用的知识有效结合起来, 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识结构, 创立自己特有的营运模式, 这样就提升了创业者自己的创业能力。

因此, 提出假设H13:创业知识积极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

(4) 创业实践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创业实践经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特定技术变革环境中, 不同的创业者会发现不同的创业机会, 因为他们拥有不同的先前工作经验。有过创业经验的创业者强化了其发现创业机会的能力, 被解雇和变换过很多工作的员工更有能力创业。Shane在其研究中进一步指出, 创业者在先前工作经验中所积累各方面的知识造就了创业者的“知识走廊”, 使创业者解读出的是与其先前知识密切联系的创业机会。有调查研究表明, 60%的创业者放弃创业的原因是由于“缺乏创业经验的指导”[19]。缺乏实践经验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因此, 提出假设H14:创业实践积极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

1.2.2 创业培养环境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假设

(1) 家庭创业支持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大学生的出身背景、现有经济能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创业能力。不少大学生的家长本身就是成功的创业者, 在创业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思想理念上崇尚创业打拼, 对大学生的创业思想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6]。但不是说, 家庭背景不好就会对创业能力起到一个负面作用。很多大学生出身比较贫寒, 从小就懂得了担当责任, 练就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强的毅力, 加上其本身有脱离贫困的强烈愿望, 这些因素也会使得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大学生在创业能力方面有较好的表现[20]。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促发创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 家庭中轻松、无拘束和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发展。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较晚, 忽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片面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而宽松的家庭环境对培养活跃的创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创业能力[21]。家庭氛围对创业者创业能力的影响还体现在, 家庭成员的性格作风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作风, 进而影响创业者的个性品质。Koh[22]的研究表明, 一个创业者在作出决策的时候, 通常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的, 这些决策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决策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决策者的性格。Cromie[23]的研究表明, 创业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创业者的决策能力表现出了一定的创业能力。

因此, 提出假设H2:家庭创业支持通过创业品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2) 学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虽然不乏丰富多彩的成功的辍学企业家的故事, 但是全球日益复杂的营商环境表明, 创业教育仍旧是创业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企业家受到教育的层次显著比一般人群要高。同样, Robinson和Sexton[24]发现, 企业家比起工薪阶层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教育;他们还发现, 受教育水平和创业后的收入之间存在着积极的关系。

然而, 关于教育水平对创业表现产生什么影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例如, Yusuf[25]提出, 受到的教育和培训水平被视为南太平洋企业家成功的关键因素。Robinson和Sexton[24]发现教育水平和创业之间存在着积极的关系。然而, Jo和Lee[26]在研究了韩国48家新开办的企业以后发现, 教育水平只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 跟新创企业的成长没有直接关系。Dyke等[27]的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和创业各变量间的关系既有正面的又负面的, 甚至在一些技术类的新创企业中受教育程度对创业能力是有负面影响的。在新加坡的一项关于中小企业的调查中, Tan和Tay[28]调查了150家新创的中小企业, 研究结果表明, 受教育水平竟然和销售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受教育水平对创业的某些方面还可能存在负面影响。

尽管研究的结果存在矛盾, 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 普遍倾向于相信教育对创业能力是起积极作用的, 因为教育可以使创业者具备分析能力和技术专长, 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Hood和Young[29]调查了美国100家发展很快的新创企业, 访问了其中的创业者和高层管理人员, 研究表明, 这些人士都认为大多数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学校里面获取的, 学校的教育对创业的影响非常之大。此外, 受教育水平对创业能力的影响可能还体现在新创企业的规模、新创企业的经营方向等方面, 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甚少。可以设想, 对于一个规模较大或者技术含量很高的新创企业来说, 创业者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一些规模小且技术含量低的新创业企业, 创业者所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相对就小很多。综合上面的分析, 可以得出学校的创业教育对创业能力是有积极影响的。

因此, 提出假设H3:学校创业教育通过创业品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3) 社会创业氛围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谈及社会氛围这个外部因素对创业能力的影响, 最主要的是考虑到社会给创业者提供了一个社会网络关系。社会网络理论源于社会资本相关研究。社会网络是一种无形资产, 信任、双向义务、期望与成员之间的共同规范创建了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有多种含义, 广义地说, 网络成员利用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来满足各自的要求, 这就是所谓的网络联系[30]。创业者拥有了网络就拥有了信息等资源。至今为止, 关于网络联系内容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社会网络研究的缺陷也十分明显, 一是因为社会网络很难度量, 二是因为没有实证研究来说明网络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但总的来说, 从创业视角来看, 社会网络促进了创业者对机会识别与开发的能力, 也确保了对奇缺资源的识别、收集和匹配, 因此社会网络对创业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社会氛围对创业能力的影响还体现在资源或政策支持方面。社会资源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 前者包括房屋、办公设备及用品、资本金等;后者包括人才、社会人脉、商标和技术等无形资产。对于大学生来说, 其创业所具备的社会资源十分匮乏, 既缺乏启动资金, 又没有广阔的社会人脉, 因此大学生要成功创业, 来自社会的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社会氛围对创业能力可能的影响还体现在先影响创业者的内在品质, 再通过这些内在素质影响创业能力。创业者本身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 比如社会普遍遵从企业家精神, 这对创业者是有很积极的影响的, 本质上这是对创业者价值观的一种影响;还有社会上对于创业的“容错”状况、对于创业的鼓励情况都会对创业者的创业意愿产生影响。这样看来, 社会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 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 不过, 总的来说社会氛围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是正相关的。

因此, 提出假设H4:社会创业氛围通过创业品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样本

本次调研以江苏省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 选取了25家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 共发放问卷750份, 回收有效问卷673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89.7%, 有效问卷统计情况见表1所示。

2.2 变量测量

2.2.1 大学生创业能力测量量表

由于已有研究对创业能力的因子结构和因子内涵存在分歧, 现有的创业能力相关测量量表对本研究变量的测量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但是并不适合照搬照套。借鉴Chandler和Jansen[31]、Chen等[32]、Man等[1]、唐靖和姜彦福[33]、Sirmon等[34]、易朝辉[35]、吕荣[36]等在创业能力相关研究中关于不同能力测量的内容, 经过上述量表开发程序, 最终形成的大学生创业能力测量量表见表2所示。

2.2.2 大学生创业品质测量量表

大学生创业品质是本论文新界定的概念, 并没有成熟的量表可以借鉴, 本文主要借鉴刘建中[37]关于创业意识研究的内容、杨喆[38]关于个性特征的研究, 以及卢吾[7]、万刘军[39]等关于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研究的内容, 结合创业品质因子内涵的分析和大学生的实际, 遵循规范的量表开发程序, 最终形成的创业品质测量量表见表3所示。

2.2.3 大学生创业培养环境测量量表

大学生创业培养环境量表的设计主要是从家庭创业支持、学校创业教育和社会创业氛围三个方面分别来借鉴相关已有研究的成果, 主要是参照温柔[40]、吕荣[36]、段美[41]研究中相关的题项, 参照各因子内涵的内容并考虑在校大学生的特点, 按照规范程序设计创业培养环境测评量表见表4所示。

3 数据分析

3.1 量表的信度分析

量表的信度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即测量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量对象一贯性的、稳定的真实特征, 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加以表示。其中, Cronbach’sα系数是目前学术界普遍采用的检验信度的方法, 系数越高则内部一致性越好, 系数大于0.7则说明内部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采用Cronbach’sα系数来进行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量表的信度检验结果见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 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其各因子、创业品质及其各因子、创业培养环境及其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均在0.7以上, 说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可以进行效度检验和进入结构方程模型计算。

3.2 量表的效度分析

本文借鉴Anderson和Gerbing的研究[42], 将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相结合来进行效度的检验。将调研数据随机分成两份, 337份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 另336份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

3.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EFA)

探索性因子分析主要用于分析各变量的因子结构。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之前需要先通过KMO样本测度, 确认KMO值应高于0.7;需要进行巴特利 (Baetlett) 球形检验, 确认Baetlett球形检验的p值应为0.000, 方可进行因子分析。经检验, 大学生创业能力测量量表、创业品质测量量表和创业培养环境测量量表的KMO值分别为0.914、0.817和0.855, 巴特利球体检验值显著性均为0.00, 表明各量表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测量量表、创业品质测量量表和创业培养环境测量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分别见表6、表7和表8所示。

注:1) 全部数据样本n=337;2) 提取方法是主成分法;3) 旋转方法是方差最大法

注:1) 全部数据样本n=337;2) 提取方法是主成分法;3) 旋转方法是方差最大法

注:1) 全部数据样本n=337;2) 提取方法是主成分法;3) 旋转方法是方差最大法

通过表6—表8可以看出, 创业能力测量量表、创业品质测量量表、创业培养环境测量量表各因子分别解释了总体量表的75.662%、71.221%和64.402%,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结构。

3.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CFA)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对各潜变量的测量效果进行区别效度和收敛效度分析, 从而确定变量对因子的测量效果、因子之间的差别性。使用LISREL8.70软件对各分量表进行了CFA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结果表明测量项目在其所测量的纬度上的标准化载荷系数均大于0.50, 并在统计上高度显著, 表明各测量项目在其所测量的纬度上具有较高的收敛效度。测量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指标见表6所示。根据Hair和Byrne建议的标准[43,44], 在χ2/df小于5, SRMR小于0.08, RMSEA小于0.10, GFI、AGFI、NFI、NNFI、CFI、IFI大于0.90的情况下, 可认为观测数据与构想模型拟合很好。本研究中, 只有GFI和AGFI指标略低, 但是根据Mc Donald的研究, GFI和AGFI指标大于0.80可认为观测数据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39]。

为了检验区别效度, 分别计算了分量表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及误差, 创业能力、创业品质、创业培养环境各因子的相关系数加减两个标准差后未包含1;两两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85;因子本身的AVE值大于和其他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平方值;每一个因子的AVE值大于各成对因子间的相关。因此, 确信创业能力、创业品质、创业培养环境量表均具有良好的区别信度。

3.2.3 高阶因子分析

本文中创业能力变量包含有6个因子、创业品质包含有4因子, 可以引入二阶因子来简化模型。在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测量模型通过拟合度检测后, 测得机会发掘能力 (OEC) 、组织管理能力 (OMC) 、战略决策能力 (SDC) 、资源整合能力 (IRC) 、挫折承受能力 (SBC) 这6个一阶因子对创业能力的解释力分别为0.82、0.80、0.79、0.83、0.82、0.85, 创业意识 (ES) 、个性特征 (IC) 、创业知识 (EK) 、创业实践 (EP) 这4个一阶因子对创业品质的解释力分别为0.84、0.78、0.80、0.87。按照简约原则, 分别用二阶因子代替一阶因子进入模型。

3.3 结构模型检验

3.3.1 创业品质与创业能力关系的检验

创业品质与创业能力关系子模型的拟合指标见表10所示, 假设检验结果见表11所示。

由表10可以看出, 样本数据与初始模型具有较高的匹配程度;由表11可以看出, 创业意识、个性特征、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均对创业能力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假设H11、H12、H13、H14均通过了检验。其中, 创业实践对创业能力的影响效应最突出。

3.3.2 初始模型的拟合度分析

首先, 求解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 以了解样本数据与结构模型的匹配程度。拟合指标情况见表12所示。可以看出, 样本数据与初始模型具有较高的匹配程度。

初始模型结构方程的模型检验结果见表13所示。可以看出, 家庭创业支持对大学生创业品质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学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品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创业氛围对大学生创业品质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品质对创业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

3.3.3 中介效应检验

如果变量间的影响关系 (X Y) 不是直接的因果链关系而是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变量 (M) 的间接影响产生的, 此时称M为中介变量, 而X通过M对Y产生的间接影响称为中介效应。本文中, 需要验证创业品质对创业培养环境与创业能力的中介效应。本文采用被广泛接受的依次检验法来进行检验, 具体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 测量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其相关系数应显著;第二步, 测量自变量与中介变量的关系, 其相关系数应显著;第三步, 同时将自变量和中介变量代入方程, 测量两者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中介变量与因变量相关系数显著的情况下, 如果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系数较第一步的低且不显著, 则为完全中介, 显著则为部分中介[43]。测量结果如表14所示。

注:*表示1.983.28

通过表14可以看出, 创业品质 (EQ) 在家庭创业支持 (FEI) 与创业能力 (EC) 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创业品质 (EQ) 在学校创业教育 (CET) 与创业能力 (EC) 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创业品质 (EQ) 在社会创业氛围 (SEC) 与创业能力 (EC) 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此, 假设H2、H3、H4通过了检验。

3.3.4 模型的修正

综合前述分析结果, 对初始结构模型进行修正, 添加了路径家庭创业支持 (FEI) 创业能力 (EC) 、社会创业氛围 (SEC) 创业能力 (EC) , 修正后模型的路径系数见表15所示。

注:*表示1.983.28

可以看出, 在影响创业能力的诸多因子中, 创业品质对创业能力影响效应为0.74;在创业环境的3个因子中, 家庭创业支持对创业能力的总效应为0.35, 学校创业培养对创业能力的总效应为0.14, 社会创业氛围对创业能力的总效应为0.32。

4 研究总结

本研究通过构建大学生创业培养环境、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 并在江苏省大学生中开展实证研究, 对模型和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创业意识、个性特征、创业知识、创业实践这4个创业品质因子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创业培养环境通过创业品质的中介作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其中, 家庭创业支持一方面直接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直接效应为0.10) , 另一方面通过创业品质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对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间接影响效应为0.25) , 总影响效应为0.35;学校创业教育通过创业品质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 影响效应为0.14;社会创业氛围一方面直接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直接影响效应为0.10) , 另一方面通过创业品质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间接影响效应为0.22) , 总影响效应为0.32。

家庭创业支持和社会创业氛围的影响效应均大于学校创业教育对创业能力的影响效应, 这是因为从出生到成长为大学生, 家庭和社会长期以来默默地对其产生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式的, 是相对比较稳固的, 难以在短期内转变。学校创业教育的影响效应虽然低于家庭创业支持和社会创业氛围, 但是却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增强学生的创业实践技能等。而创业品质对创业能力的影响效应高达0.77, 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需要进一步对高校的创业能力培养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如何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投身于创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研究如何通过高校与大学生的相互协调共同提高创业人才培养效能。

摘要:在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创业培养环境、创业品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的相关理论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创业品质各因子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家庭创业支持因子和社会创业氛围因子通过创业品质的部分中介效应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学校创业教育因子通过创业品质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需要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投身于创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并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创业新途径:“低门槛”网上创业 篇9

随着网购的人越来越多, 开网店以其准入门槛较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卖家”。然而, 不少怀抱创业热情的卖家在经历多年打拼后, 挣扎后选择了放弃, 而另一些人成功了。那么, 网店创业有什么秘诀吗?怎样才能发展成为一名“大卖家”?近日, 记者采访了福州市的几位淘宝卖家, 并走进他们颇具规模的“店铺”, 深入了解其网店创业的故事。

“80后”创业的成功个案

1985年出生的西西, 早在大三的时候就利用业余时间开了个网店, 产品主要定位在走甜美路线的青春时尚服饰。在毕业时, 西西店里每天都能接到20宗左右的订单, 两年时间已经积攒了不少“老客户”。

大学毕业后, 计算机专业的西西还找到了一份在网龙公司的编程工作, 但她心里始终放不下自己的小店。思虑再三后, 西西毅然辞职, 全身心投入到网店经营中。不久之后, 这位刚毕业的小姑娘就请了一名员工, 专门负责与买家在网上洽谈, 提供咨询服务。

西西的目标很明确, 她抓住了与供应商开展促销活动的契机, 使网店的业务量迅速提升, 从两三个蓝钻突破并占有皇冠地位, 如今已经成为“四皇冠”的实力卖家, 好评度保持在99%以上。目前, 她采用了公司的运营模式, 设计、推广、客服、查件、售后、批发以及投诉等岗位都安排专人负责。

核心竞争力是产品本身

日前, 西西的网店又开始扩招员工, 她面试了近十名应聘者。记者了解到, 如今该店的经营已步入正轨, 如网店页面的设计和更新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原来由西西一手经办的进货等环节, 已交由采购员专职负责;此次招聘是由于仓库扩大, 需要增加人员管理。西西本人则主要参与营销、活动策划等。

西西认为, 网店涉及方方面面, 但核心竞争力还是产品本身。随着行业的逐渐规范及商业化, 若产品本身款式、质量等条件过硬, 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西西告诉记者, 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更有价值, 80%的产品都是特色商品, 是经专门设计好模板后交由厂家生产的。

同在一栋楼租办公场所的小陈也是一名成功的网上卖家。小陈是在2009年开网店的, 其创办的网上店铺目前在淘宝网上成交量近七万件、好评度为99.61%。小陈认为, 产品是最重要的, 经营网店对人的最大要求则是要“嗅觉敏感”。

把握商机脉搏, 可适时转型

“三皇冠”小陈在大学本科时读的是中文师范, 2004年毕业后回到了闽北的一所小学当了一名语文老师。两年后, 小陈又来到福州, 从事保险培训工作。“当时, 我爱人的摄影工作室经营不太顺, 我们攒下的钱都搭进去了。加上工作遇到了瓶颈, 我俩一直想寻找别的机会。”小陈说, “听朋友说开网店是个不错的选择, 投资小。”

小陈的网店经历了几次转型, 这对网店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刚开始时, 网店只是小陈的试验田, 在销售方向上并不太明确。她记得, 仅需七八件商品就可在网上开店了, 于是她买来诸如居家收纳盒等日用品, 拍下照片, 上传至网页, 就开始经营一个小店了。当时, 小陈的销售是被动的, 更多时候是坐等生意上门。在前半年, 每个月才卖出十几件商品, 销售状况并不乐观。

那段时间, 小陈一直琢磨今后的发展方向。爱逛街的她发现, 福州有不少品牌折扣店, 许多衣服不但款式好看且折扣高, 利润空间很大。另一方面, 她从网上了解了更多的资讯, 发现当时上海、成都等地也有卖家在做类似的生意, 且效果不错。于是她便尝试做某几个品牌的代购。第一次转型给网店的经营带来质的突破, 随后她还大胆地尝试“压货”, 即一次性大批量投资换季成衣。到了2008年初, 小陈发现有好多人都在跟风做同类产品的代购生意, 竞争越来越大, 商家间不停地展开“价格战”。她决定再次转型通过代购时积累的人脉和信息资源, 她了解了不少好货源, 还多次跑到上海、广州等地的批发市场了解情况, 后来将店铺的产品转为外贸成衣。

网店也需要策划

有一段时间, 小陈发现一款偏成熟的刺绣连衣裙稳坐排行榜榜首, 成为周销量第一。这种刺绣连衣裙为小陈的网店带来了非常可观的销量。“在货源的选择上, 要切合时下的流行热点和趋势, 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热推某种系列的高端品牌, 是小陈的策划之一。还有大大小小的促销活动的策划, 都大大增加了网店的点击量。”小陈说。

记者了解到, 成功的卖家都很注重策划。正如小陈所说, 开网店的初期阶段靠的是苦力, 只要勤奋, 很多事情都能解决, 因问题本身比较简单;到了“后皇冠”时期, 考虑的问题则是发展方向、营销策划等问题, 因此, 难度大了很多。

在创业实践中培养创业能力 篇10

一、学校自身创业经历为学生创业实践注入动力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淮南乡镇企业职业学校, 创办于1988年。当时, 头上有一片蓝天, 脚下无一寸土地, 手中无钱, 身后无兵, 几乎一无所有。经过20年艰苦创业, 历经淮南乡镇企业职业学校、淮南科技职业学校、安徽工贸学校和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四个发展阶段, 办学层次持续提升,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 设置7个教学系、3个教学部和1个软件学院, 开设32个专业, 面向全国14个省市区招生, 在校生达8300人;校园规划占地496亩。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等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学院的创业史为广大大学生树立了创业的榜样。

“在创业实习和实践中培养创业能力”, 是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历程文化的积淀, 是优良办学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结晶。学校自身创业的经历为学生创业注入了动力, 树立了楷模。一大批毕业生创业成功。学校创业教育中让学生了解创业成功校友的事迹, 传承校友的创业精神, 并以成功校友为榜样, 敢想敢干, 勇于创业。“大三”把学生送到企业工学结合, 实习实训, 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 接受企业熏陶,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创业品质, 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形成承担责任和压力的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经过20年艰苦创业, 不仅创造了近4亿元物质财富, 而且铸就了宝贵的“安工贸精神” (艰苦创业的自强精神, 团结奋进的拼搏精神, 改革创新的开拓精神,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 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 培养的学生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空间。据不完全统计, 前10年毕业的中专生, 有三成已成功创业。沿海各地及淮南本地, 到处都有蓬勃崛起的“安工贸”学子创业群体。早期去沿海办企业的、资产上亿元的不下10人;做贸易的年营业额超亿元的有7人。淮南本地搞地产开发、网络工程及做贸易、开工厂和办学校的, 资产在5000万以上有10多人。近四年的高职毕业生, 不仅走俏人才市场, 而且已有400多人成功自主创业。

二、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培养创业能力

1、根据用人单位需要、把课堂搬到企业现场教学

2004年6月深圳东聚电子集团公司选拔600人提前培训, 作为管理和技术储备干部。这时应届毕业生几乎全部就业, 学院决定动用二年级学生, 先利用暑期两个月集中上完主要专业课程, 其余课程搬到企业现场结合生产实际教学。教务处和有关系 (部) 及时制订现场教学计划, 选派院级和系 (部) 领导及学生辅导员驻进现场管理, 选派10名专业教师轮流驻点上课, 选派优秀党团干部, 在生产现场开展党团教育, 开展党团活动。三个月时间, 学习在现场, 考试在现场。学习、培训、就业双向选择有机结合, 保证了教学质量, 促进了毕业生充分就业。

2、围绕创业能力培养、不断创新培养模式

总结东聚公司现场教学经验, 学院从2005年开始全力推进“2+1”和“1.5+0.5”的培养模式改革, 以苏州“精实”和深圳“东聚”两个订单式培养班为样板, 抓点带面, 采取校企共同培养办法, 制订培养方案, 实施教学指导, 坚持做到五个对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接;关键的技术课搬到生产现场教学, 课堂与车间对接;企业文化引进教材, 学校的思品教育和企业道德规范对接;校企高层互动, 双方领导情感对接, 保证了培养方案顺利实施。教学、生产和科研有机结合, 不仅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而且提高了专业课教师研究和解决一线应用性问题的能力。

3、适应创业能力培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教师必须具有能力。针对学院实际, 从2006年开始, 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赋予新的内涵, 提出了专业课教师“三员化”和公共课教师“多面手”的建设标准。专业教师是教员、教好一门专业课, 是实验员、能指导专业课实验, 是技术员、能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公共课教师要拓宽教学领域, 掌握一门专业技术, 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要求专业教师深入工厂企业参加实践锻炼, 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专业资格认证考试, 参加教育厅和教育部组织的“双师型”师资培训班学习, 并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目前我院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及资格认证考试和“双师型”教师培训学习的已有149人, 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2.33%,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三、坚持创业实践、提升创业综合能力

上一篇:小种群遗传算法下一篇:海上运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