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专业

2024-07-19

测绘工程专业(精选十篇)

测绘工程专业 篇1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继本科教学评估和质量工程后, 当前高校关注的焦点工作。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改革方向之一就是加强工程实践教育, 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 并最终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完善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在此基础上, 充分吸引企业界的广泛参与, 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 最终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的适应性, 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 实现国际互认。

专业认证制度是由行业协会设置的能力标准体系指导高校的课程设置, 高校的课程设置响应能力标准体系, 并由行业协会提供的组织保障体系对其响应性进行检验。专业认证制度的基础是能力标准体系, 核心是响应能力标准体系的高校课程设置, 组织保障体系对二者的响应性进行检验, 这也构成了专业认证制度的三个核心要素。

中国矿业大学测绘学科于2013年5月接受并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专业认证。笔者有幸参与组织、实施了本次专业认证工作。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专业认证能力标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也是专业认证框架下专业持续发展难以回避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 (1)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已从精英教育扩展为大众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多定位于“厚基础、宽口径”, 与精英阶段培养出的“杰出工程师”相比, 目前教育质量落差较大; (2) 在倡导建立“研究型”大学的背景下, 工程教育与企业界脱节、缺乏行业引导和支持, 培养模式单一, 工程实践环节欠缺, 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工程经历, 工科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普遍偏弱, 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信息化及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愈加明显, 社会对工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素、结构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而也对高校培养人才的工程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上述专业认证能力标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本文以测绘工程专业认证为切入点, 提出借鉴CDIO教育理念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并将基于“注册测绘师”和“卓越工程师”的职业资格培养引入课堂和实践教学, 设置“工程师模块课程”。以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的建设水平及持续发展能力。

二、基于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一)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 切实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CDIO是构思、设计、实现) 及运作的英文缩写, CDIO的基本教育理念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完整生命周期为载体,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工程学习中的各类实践环节。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实践教学是国内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重大探索。测绘工程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工科专业, 不仅注重测绘理论的学习, 同样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高素质的测绘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 相关专业课程的课程实验和工程实践环节和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测绘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引入CDIO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 可从如下几个方面需重点考虑: (1) 加强校企合作, 挖掘校企合作平台的深度融合机制。目前, 已有较多的煤矿企业、测绘企业及知名测绘厂商等与我院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友好合作关系, 下一步需根据测绘行业的特点来夯实双方的合作基础, 其根本途径是, 寻找校企合作的利益链、建立双方灵活多样和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 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工程实训的深度、广度和作为企业“准员工”的角色度。校企合作平台长效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缓解学校教学实习经费紧张的问题, 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走进企业, 深入直观地了解所学理论知识行业中具体应用的机会; (2) 搭建校内多层次的综合型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以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 对现有实验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实训平台进行整合、优化, 对实验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统一规划并进行功能划分, 为学生提供从低到高、从专业、创新到综合能力训练的适应项目化教学需要的多层次的完整平台。优化后的教学平台既保持原来优势, 也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后续发展需要; (3) 设立特色实验室。根据专业需求, 结合专业特色, 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及创新型实验的比例和深度, 并进行全校范围内的实验资源共享。

(二)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职业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不同于学历文凭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密切关联于某一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 全面反映了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遵循的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 以及特定行业劳动者从事这种行业所应具备的实际职业能力和素养。虽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兴起的较早, 但是发展至今一直未能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挂钩。高等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是从业证书申请发放和登记注册过程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在国际上, 专业认证制度体系较为完备的国家基本上都将专业认证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直接关联。就测绘工程专业而言, 尽管不同高校在基础和专业课程设置的数量和名称上略有不同, 但基本上都采用的是“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 (模块) 课程”这一课程设置模式, 课程体系在学分、学时、比例上也大同小异, 区分度不大。参考国际发达国家专业认证制度和体系的经验, 我国在测绘工程专业人才上的培养体系方面, 可以尝试针对测绘行业的某一执业资格 (如“注册测绘工程师”) 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来组织安排测绘专业课程体系, 即大学一年级安排数学、力学类及专业基础课程来进行综合培养, 大学二年级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以专项课题形式 (如地形图测绘、数字摄影测量等) 参与实验、实训, 大学三、四年级进入专业模块课程培养。模块课程的设置要与职业资格所遵循的标准和规范有机结合, 如此的模块课程设置不仅可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后续持续发展提供驱动力, 而且也为将来职业认证与专业认证挂钩做好积极准备。此外, 此种课程设置思路也可保证测绘学科的相关知识以结构层次化而不是零散化、杂乱无章的形式进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从而促进学生对测绘学科知识的整体认知。综上所述, 根据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 可以设置科学合理的测绘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替代原有的学科专业课程, 并根据职业资格的能力要求有所侧重, 分布合理的课时, 搭建新的测绘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三) 将科研能力培养引入相应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信息化及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愈加明显, 社会对工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素、结构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而也对高校培养人才的工程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测绘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急需培养高水平的工程创新人才。但是, 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而学生对不同工程专业的兴趣选择对其工程能力能否养成及持续增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 在高等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 学生的工程能力的培养更应关注其对不同工程专业的个性化选择, 以确保学生能够在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 构建自身的合理知识结构, 促进自身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 (1) 可在本科生日常教育教学中建立“科研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和兴趣选择参与科研导师的相关科学研究课题。通过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或在导师的指导下, 在第二课堂中通过各级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毕业论文 (设计) 、毕业实习、生产实训及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各环节为载体来完成自选或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的工作, 尽早接触测绘学科前沿, 既增加了学生科研认知的深度和广度, 又可在实战中促进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 (2) 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研究制定的工程评估准则对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共提出了11条标准, 总结起来基本上是强调所学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习能力、职业素养与职业责任感。这些基本能力和素养的形成是基于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 (包括整个教育教学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特别是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因此, 在课程设置上应结合现代信息化及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来更多地考虑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如GPS现代定位技术与信号处理领域的交叉融合, 数字摄影测量与数字图像处理及计算机视觉学科的交叉融合, 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与网络信息技术及软件工程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等) , 通过上述不同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 可为学生提供较为先进的测绘学科发展前沿信息, 提高学生对测绘专业的学习兴趣, 增强专业方向对学生的吸引力, 同时, 也为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较为宽泛知识背景, 在此知识背景下, 可使学生对测绘学科及其工程领域的现存问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继而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以促进复杂测绘工程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技术创新。

三、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建设

任何教学改革均需要相对合理教学管理制度来加以保障, 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 (1) 教师层面。明确教师参与并指导工程训练、教改活动等各环节的职责, 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推动教师思想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形成良好的“推动、约束、激励、淘汰”机制; (2) 学生层面。在奖学金评定、推荐研究生加分、竞赛奖励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 形成良好的学生积极参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 (3) 配套文件制定或修订。项目化教学内容、培养计划、实训大纲、实验室开放及管理制度、配套教学文件等的制定或修订, 使改革的成果以规范的、“立法”的形式“内化”为学科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上述措施确保改革成果相对“固化”, 并最终“内化”为教师和学生参与工程实训的自觉意识。

摘要:本文以测绘工程专业认证为切入点, 指出教师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专业认证能力标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提出借鉴CDIO教育理念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将基于“注册测绘师”和“卓越工程师”的职业资格培养引入课堂和实践教学, 设置“工程师模块课程”, 同时重视科研能力, 尊重学生个性化选择。以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测绘工程,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严玲, 闫金芹.应用型本科专业认证制度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以工程管理类专业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 33 (4) :80-88.

测绘工程专业 篇2

学科:工学

门类:测绘类

专业名称:测绘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U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的理论,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摄影测量与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各类地图设计与编制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测绘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儿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训测量、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技术;

3.掌握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和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4.掌握使用各种信息源设计、编制各类地图的理论与方法;

5.具有从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陆地、海洋、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及变形监测.资源(土地、矿产、海洋等)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6.了解现代大地测量、现代工业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测量等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矿山测量学、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地图投影、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以及专业和专业基础课集中实习等,一般安排4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测绘工程专业 篇3

摘要:本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背景,以及专业认证的意义、要求和标准,分析了河南工业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现状和建议采取的发展策略,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和标准,为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制药工程 专业建设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正逐步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迈进,这一发展过程必将伴随着对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倾向也愈来愈明显。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合全球化生产的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如何使各国的工程专业人才执业资质趋于等效,成为当今教育界、工程界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制药工程专业是集药学、生物学、工程学等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培养从事药品生产制造的工程技术类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能力、产品检验等基本技能,是一个实现药物制造、注重实践的过程。如何满足制药产业对制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具有竞争优势的制药专业人才,提升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在我国乃至国际上的专业地位,一直是本专业教师思考和关注的中心问题。

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探索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希望为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确立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现状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办学较早,2002年时已经在生物工程专业下设立了制药工程专业方向,以三大制药中的生物制药为办学特色。本专业具有较好的学科支撑条件:第一,专业教师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第二,具有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第三,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是本校传统优势学科,学院建立了河南省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与保藏工程实验室,设立了发酵—分离—制剂—分析—包装整条生产工程流程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可以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技能训练提供良好条件。

二、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建立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工程教育体系中,技术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内容相对薄弱,而理论性和学术性的内容较多。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也存在类似问题,导致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技术人才短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充分调研已通过认证的高水平高校,学习它们的专业工程教育理念,借鉴它们在认证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及教训;其次,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广泛调研国内外制药行业,了解它们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最后,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跟踪调研毕业五年后的毕业生薪酬、职称与职位晋升、职业满意度等情况,为培养出具有坚实的制药领域理论基础、完备的工程技术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制药业高级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基础,力求把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办成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明显专业优势,在同类教育中有鲜明特色的专业。

三、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建设,遵循这一原则,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可以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适时地调整和补充一些关于前沿技术的选修课,加大实验课程的比重,尤其是综合性设计实践的设置比例,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日常科研和各类竞赛项目。

为了克服校内资源有限的弊端,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制药企业联合,利用寒假、暑假,或是最后一年的实习时间,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真实地接触生产实践,全面了解生产过程,熟练掌握生产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一个从基础到实践的培养过程,能保证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锻炼,为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制药工程是一个涉及生物、药学、工程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学科,教师必须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综合素质。但由于大部分教师基本是“由学校到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教师队伍非工化趋势严重,影响到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此外,我校制药工程专业部分教师科研任务较重,疲于奔命,无法保证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这对于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制药工程专业化人才是一个巨大挑战。

笔者认为,要想培养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制药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我校可以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如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可以从制药行业聘请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既可以对专职教师进行中短期培训,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经验,又可以作为学术带头人,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可以直接把高学历、高职称专业人才请入讲堂,开展实践教育,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制药工程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可以把本校教师送到已通过制药工程专业认证的院校或是技术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制药企业进修,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复合型知识;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还可以提供有利于教师安心工作的软、硬条件,保证教学时间。同时,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还可以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不仅肩负起向学生讲授专业课的任务,也要积极承担学生职业教育的指导工作。

五、结论

对于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来说,制药工程专业认证是一个新的契机,其过程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专业建设的发展过程。我校只有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角度出发,以认证的要求和标准作为指导思想,构建适合我校基本情况的制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才能使我们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成为具备理科基础、工科背景的国际化制药工程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测绘工程专业 篇4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工程教育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行业协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

《华盛顿协议》于1989年成立,现已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互认协议。2006年5月,参照《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做法,我国正式成立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从此拉开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帷幕。2013年6月19日,我国被接纳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

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于2013年申请参加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过专家的评估和现场考查,最终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为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2016年下半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将再次对我校测绘工程专业进行评估。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近3年来,我们一直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的意见对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进行持续改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本文将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具体介绍我校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面的情况。

二、旧版课程体系及认证专家指出存在的问题

2013年我校测绘工程专业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前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该课程体系基本满足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具有鲜明的特色,具体体现在:(1)作为地质院校开设的测绘工程专业,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了解地质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该课程体系包含了普通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基础2门必修课以及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工程物探、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自然灾害学原理、路桥勘测设计、土木工程概论等7门选修课,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地质素养。(2)注重实践教学,不仅建立了全国一流的测量风雨实习场,较好地满足了课间实习的需求,而且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也开设了地形测量教学实习、摄影测量教学实习、大地测量教学实习、工程测量教学实习和GPS教学实习等综合实习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数据处理的能力,所以不仅开设了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概论、数据结构等4门计算机基础课程,而且安排了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2门综合实习,并且还开设了测绘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使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正是由于上述鲜明的特色,我校培养的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在我校名列前茅。

2013年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在审核我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的基础上对我校进行了现场考查,在现场考查报告中认为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存在如下问题:(1)邀请过部分专家参与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修订,但邀请的专家人数较少,代表性不强。(2)没有专门开设地球科学概论、工程力学、工程制图、计算机图形学这四门课程,但其他课程有这些课程的相关内容,基本能够满足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但工程力学、工程制图等课程的相关内容相对偏少。(3)学校图书馆信息中心对全校研究生、本科生开设了文献信息检索公开选修课程,但该课程不能保证覆盖全体学生。(4)支撑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课程偏少。

三、新版课程体系及其特点

2015年学校教务处组织我系教师对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形成了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新版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新版课程体系在征求了我校12个测绘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由全体专业教师经过多次讨论修订完成。与旧版课程体系相比,新版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1.该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的意见。专门开设了地球科学概论、土力学、工程制图、计算机图形学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工程基础知识,使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新开设了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保证该课程能覆盖全体学生,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不断提高科学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增设了专业英语阅读、科技论文写作两门课程,解决了支撑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课程偏少的问题。

2.对原有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保留了旧版课程体系的特色。继续培养学生的地质素养,开设的地质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有地球科学概论、工程地质学基础、土力学、路桥勘测设计、土木工程概论、岩土工程监测等6门课程。

仍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保留了所有的专业综合实习课程。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新版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学分所占比例有所减少,其实所有的实习周数没有丝毫改变,只是由于我校对实习学分的计算方法有所改变,由原来一周的实习算1.5学分改为一周的实习算1学分,导致实践环节学分值下降,实践环节学分所占比例当然也就下降了。

继续加强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保留了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测绘软件设计等理论课与开发和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课。

3.新版课程体系更具有时代特色,紧跟测绘学科发展趋势。新版课程名称更具有时代特色,如测量学和数字测图两门课程整合成数字地形测量学,地籍测量与管理名称改为不动产测量与管理,GPS原理及其应用名称改为GNSS原理及其应用。

“3S”技术各自不断向前发展和不断融合是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新版课程体系在保留了旧版课程体系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图像处理3门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应用、遥感图像解译、地图制图学基础、3S集成与应用、数字地球与智慧城市5门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测绘学科知识,了解测绘学科最新的发展方向,使学生更好地储备工程单位所需的专业知识。

四、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是以最终通过为目的,而是要各高校相关专业认真对照认证标准,寻找专业建设中的不足,建立基于反馈的持续改进机制,紧跟专业和行业发展趋势,提升专业教育水准。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在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的意见,不断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为下一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测绘工程专业导论作业 篇5

班级:***姓名:***学号:***

不知什么原因,我在填志愿时就莫名的选了这个专业,说实在的我对这个专业不是很了解,并不知道它学什么,学了出来会干什么。虽然有点迷茫,但我心中却不是那么担心。上大学之后我才慢慢发现自己是个爱到处跑的人,不喜欢老呆在一个地方。后来听说自己所学专业就业后就是那种到处跑的,当时我就笑了,感觉或许这就是缘分吧。虽然会比较苦,但那又有何妨,只要感兴趣,只要是自己追求的,我,无怨、无悔。

说起来上大学也真快,不知不觉快一学期了,但在这不长不短的日子里,我并没有学到太多的专业知识,但我知道,现在所学都是为以后打基础,所谓欲速则不达嘛。期间偶尔的专业介绍课也都认真上了,对这个专业的了解更深了一些,知道现在大概的职业生涯的方向,现在该做哪些准备,该怎么规划。

测绘工程专业 篇6

关键词:注册测绘师 测绘工程 实验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012-01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测绘事业的迅猛发展,测绘行业也在不断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加快我国测绘市场与国际测绘市场接轨,提高测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促进我国测绘事业的改革,国家测绘局和人事部决定从2007年3月1日开始,在我国测绘行业建立职业资格制度,即注册测绘师制度。为了适应这种制度,必须深化测绘教育改革,根据注册测绘师的从业要求,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关的课程,改善师资力量,增强综合能力,培养和造就符合国家注册测绘师要求的优秀人才。

1 注册测绘师

我国的注册测绘师制度要求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4年,或取得其他理工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6年,方可报名参加注册测绘师考试,并且要同时通过《测绘综合能力》、《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和《测绘案例分析》科目的考试,才能获得注册测绘师资格[1]。

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要求注册测绘师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能力:(1)熟悉并掌握国家测绘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2)了解国际、国内测绘技术发展状况,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工作经验,能够处理较复杂的技术问题;(3)具有组织实施测绘项目的能力[2];(4)熟练运用测绘相关标准、规范、技术手段,完成测绘项目技术设计、咨询、评估及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管理。注册测绘师科目《测绘案例分析》,就是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考查注册测绘师运用测绘学科相关知识解决测绘项目中各种技术问题,体现注册测绘师的综合实际能力和执行能力。

2 测绘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为了适应注册测绘师制度,测绘实验教学的修订也迫在眉睫。由传统的培养专业化人才向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专门人才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3]。

2.1 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形成合理科学的实验教学大纲,规范实验内容。根据注册测绘师的需求,构建知识点规范实验内容,内容要求精避免重复。例如:《测量学》教学中的水准仪认识实验和四等水准测量实验,在以往的教学中,两个实验分别进行实施,为了避免内容重复,将水准仪认识实验直接归到四等水准测量实验,这样不但减少了内容的重復性,而且节约了时间。

加强实验指导书的科学性。实验指导书的科学性应体现内容表述、实验手段、分析方法及学生实验考核等几个方面。例如:内容上应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设置案例分析让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测绘专业知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

2.2 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验教学采用课程讲授、现场指导、手把手教等结合,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增加法律法规、案例分析、课程讨论、自主创新等环节,以启发式、探索式、创新式教学方法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5]。

2.3 改善师资结构

学院的教师要形成以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成的阶梯式教师队伍,目前教师队伍存在的显著问题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绝大多数是硕、博士研究生,虽然学历很高,但缺乏实践经验,工程意识淡薄。所以,由有经验的教师讲授实验课程,中青年教师进行聆听和现场指导,形成学科带头人带领中青年教师的实验教学队伍。

3 结语

注册测绘师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很大程度上引导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发展方向[6]。如何培养我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人才,应参照注册测绘师考试大纲,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建立有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沙从术,赵呈建.基于注册测绘师考试探讨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J].测绘科学,2013,38(5):188-192.

[2]吴启迪.中国工程教育的问题挑战与工程教育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2):4-6.

[3]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与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2):70-73.

[4]孙同贺,闫国庆.测绘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J].华章,2013(19),188.

[5]花向红,汪志明,许才军,等.测绘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想教育,2013(6):58-60.

测绘工程专业 篇7

在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订的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 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各专业补充标准则涵盖了各行各业对各类工程人才的要求, 反映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有利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服务面向的学校发挥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以下将介绍东北大学以国家采矿工程专业认证要求为导向, 以我专业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为依据的毕业要求的建设情况。

一、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对于采矿这个特殊且艰苦专业, 其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毕业要求如下:

(1)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

(3) 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采矿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具有系统的采矿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矿业领域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 具备采矿设计基础和实施采矿工程实验的能力, 并能够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5) 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 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采矿方案的能力, 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 了解与采矿技术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能正确认识采矿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 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 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对于第1~10项毕业要求, 我专业以我校采矿专业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为依据按下表1~10进行评价与实施。

二、毕业生能力的评价

本专业在上述内部评价的基础上以四年为周期由教学督导组成员对10项毕业要求的每一项的达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最近一次全面评价时间2013年11月25日, 结果汇总如表11所示:

测绘工程专业 篇8

为提高我国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 提高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 教育部在全国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 通过认证, 对达到或超过既定教育质量标准的高校或专业给予认可, 并协助院校和专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推进中国教育改革。 (2) (3)

我校于1999年在化工学院设置了制药工程专业。自制药工程专业设置以来, 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制药人才;与时俱进, 不断改进培养方案, 厚基础、强实践、宽口径, 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工为主、理工结合, 依托于我校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和药学等优势学科, 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为促进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推动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改革, 建设更合理的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体系, 加快培养复合型制药工程人才的需求, 保证制药工程专业健康有序和持续发展;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在全国高等学校同类专业中的竞争优势;更好地保障及拓宽制药工程专业的生源质量及毕业生就业渠道。 (4) (5) (6) 2014年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申请了专业认证, 目前正在进行自评阶段, 现场考查拟在2016年进行。在准备专业认证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 从调整培养计划, 优化课程结构, 加强实践环节, 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水平, 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训练, 完善毕业生的调查与跟踪机制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希望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进一步提高并持续改进我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建设, 为制药工程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源动力。

1 我国制药工程专业从业人员及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制药工程专业从业人员情况, 可以发现, 由于人类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 “药品”作为保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商品之一, 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对药的品种、质量、效果等相应地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制药行业在近些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 我国现有制药生产企业5082家, 2014年底已有1200多家企业通过了新版GMP认证, 这些制药企业是今后我国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 (7)

目前我国制药工程人才规模、能力素质与行业需求差距较大。统计表明, 制药企业每年新增职工中有1/3来自经过培训的高、初中生或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尤其在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 制药企业中以大学本科学生为主的技能型人才明显不足。能力素质与行业发展的需求也有差距。和一些其它行业一样, 制药相关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不足, 适应能力较差, 动手能力弱, 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独立满足岗位工作的要求, 学科交叉欠缺, 创新力不够, 国际竞争力欠缺, 尤其缺少学科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8)

2 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根据行业发展需要, 制药专业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规模达115万人, 同时每年需2万名行业高层次、急需急缺骨干专业人才。 (9) 对制药工程教育来说, 怎样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适应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需要, 具有该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 较宽的专业口径与国际视野, 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较高的人文素质与科技素养, 具备在科技界、工业界、行业机构及政府中承担重要工作的能力, 能在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以及药品及其他化学品的工业领域从事制药工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生产操作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工程技术人才, 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3 建议与对策

(1) 以培养目标为切入点, 推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契合。针对制药专业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由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培养目标制定制度、评价制度和质量持续改进制度, 采取有效措施, 把培养目标落实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细化到每位学生身上, 切实提高制药人才培养质量。 (10)

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211学校的郑州大学, 其制药工程专业有着多年的办学历史和经验积累, 拥有药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制药工程与技术、生物化工、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依托于河南省生态化工实验中心、制药工程研究中心在医药和化学工程领域, 聚集了包括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千人计划入选者等精英在内的众多学者, 研究领域覆盖化学药、生物药和天然产物等方面。学校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天方药业、辅仁制药、开封制药等企业联合办学, 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研究应用型制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在制药及其相关领域的生产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和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科技服务等工作或进入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用人单位反映, 经过几年的历练, 我校毕业的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能独立承担药品的技术开发、制药工艺设计与放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等工作。

(2) 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着力点, 推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以课程体系为着力点, 推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 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宽泛、课程体系对学生毕业要求特别是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达成支撑不够等问题, 使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毕业要求、能力达成与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联动, 推进学生能力培养真正落实。

在课程体系方面, 本专业以研究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对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为基础, 邀请企业或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教学的相互交叉, 着眼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各类课程所占比例均达到或超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制药工程专业补充标准的要求, 特别是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 (论文) 及专业基础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远高于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为鼓励创新, 学院和专业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以此作为平台,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我校科技创新平台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在教师指导下申报并获得国家和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二是吸收低年级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团队, 进行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三是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四是参加学生科技社团“新元素科研社”的科技活动。近两年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人数逐年增多, 很多学生在本科四年中都能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如挑战杯、制药工程设计大赛、“三井化学”杯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增加了制药工程课程设计和毕业环节, 以保证学生能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双重能力训练。同时, 学校和学院推出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宝钢教育奖学金、张光斗科技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奇瑞东方之子奖学金等一系列奖学金政策, 并提高奖学金比例, 激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各种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以学生各用户满意度为立足点, 推动国际先进工程教育理念落地生根。更新传统工程教育观念,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 推进传统“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 把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产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等国际先进工程教育理念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中, 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 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 在校学生的意见常常以定期座谈会、网上教评和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搜集, 搜集后将详细记录和对问题的整改措施提交学院和学校教务处。这样学校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感受、学习收获和职业发展需求, 并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能力要求进行教学制度设计、配置教学资源、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完善学习跟踪评价, 真正使学生受益, 让学生满意。建立和完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用户评价机制, 全面了解用户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及能力需求, 并根据社会评价信息和用户需求, 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 不断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更好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5 结语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制药工程专业认证, 我们对照制药工程专业认证内涵, 调整了专业培养计划, 优化课程结构, 加强实践环节, 提高创新能力, 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以期促进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使工程教育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提高国际竞争力, 为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注释

11牛红梅, 汪广恒, 张亚婷.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化工专业改革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2.33 (3) :342-345.

22 罗尧.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成因分析[J].中国建设教育, 2008.4 (4) :3-5.

33 史政海, 张群安.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综合改革加快地方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步伐[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 (12) :192-196.

44 李华, 石晓华.关于制药分离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3.26 (6) :748-750.

55 李华, 梁政勇, 胡国勤, 章亚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育制药工程技术人才[J].黑龙江教育, 2011.60 (2) :42-43.

66 李华, 胡国勤, 梁政勇, 张静, 章亚东.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 2011.28 (4) :24-26.

77 2014年大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之制药工程专业[EB/OL]http://www.myzhi dao.com/zczx/557.html, 2014-05-06.

889 吴岩.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R].2014.6.

浅谈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篇9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黑龙江刘东娜

由于以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测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 测绘学的理论基础、测绘工程的技术体系、其研究领域和学科目标, 正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表现为正在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和动力, 进入市场竞争求发展, 测绘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信息产业。它的服务范围和对象也在不断扩大, 不仅是原来的单纯从控制到测图, 为国家制作基本地形图的任务, 而是扩大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与空间数据有关的各个领域。它必将随着21世纪更加成熟的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未来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技术框架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测绘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 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 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 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 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 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 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 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 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测量人才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

二、当代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 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 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 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 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 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 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 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 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 (GPS、GIS、RS) , 三大能力的提高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 、三大意识的形成 (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 。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技能

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矿山测量, 地籍测量技术;掌握摄影测量 (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和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掌握使用各种信息源设计、编制各类地图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从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 陆地、海洋、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 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及变形监测、资源 (土地、矿产、海洋等) 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了解现代大地测量、现代工业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测量等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二) 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 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 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 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 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 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 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 专业性过强, 学科领域单一, 知识结构面太窄, 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 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 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 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 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三) 教育工作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他们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 共同学习。对于教师而言, 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 不但要传授人类已有的文化知识, 还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创新知识、实践经验, 把学生的创新能力诱导出来, 将他们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教师应以学科知识为基础, 注重自己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主要是指, 在具备丰富的教学专业知识的前提, 如何把自己的知识采用最为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它不应是只通过常规的教具、书本和语言传递的, 还要靠具体的案例和情景来表达。案例的学习和模仿是师生双方的想象力得到刺激, 激发创新灵感, 并在短时间能达到惊人的教学效果。

教育工作者的对象是学生, 对于测量专业, 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 即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 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 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 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 以大工程为背景, 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 比较而言, 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 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 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 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 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 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 (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 和工程文化 (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 地培养, 建立科学的发展观, 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 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 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 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 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 在创造中深入学习, 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四)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 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 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 受实验学时的限制, 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 因此, 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 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 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 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 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 因此, 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 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 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测绘的本质和内涵, 接着介绍了在现代测绘的背景下测绘人才培养所出现的问题, 最后具体从各个角度探讨了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测绘工程,现代测绘,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新洲.对21世纪测绘教育的初步思考[J].测绘通报, 1999.

[2]张晓川, 等.面向21世纪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交通高教研究, 2000.

[3]刘小生, 罗任秀.创新性测绘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四川测绘, 2001.

测绘工程专业 篇10

关键词:纺织工程,专业实习,改革,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体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工程类专业最为重要的实践环节, 是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1,2]。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产品设计内容, 建立更为清晰的专业意识。学生在专业实习中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实际生产技术和相关的专业知识, 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3]。

纺织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程类专业。本校“纺织工程专业实习”是经认识实习后, 在纺纱学、织造学、染整工艺学等理论和实验课程基础上开设的集中实践环节。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学生进一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设计与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和熟悉纺织染等各个工序的工艺流程、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生产设备结构和运行原理、保全保养方法, 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同时, 让学生了解纺织产品设计的基本思路。为了提高专业实习的效果, 我们对实习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 对实践教学环境、教材内容进行了更新与完善。

1. 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提高专业实习质量, 根据本专业“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改革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实习》原来只有纺纱和织造的保全保养实习内容, 由于专业方向的拓展, 增加了染整技术专业方向, 所以实习内容增加了艺术染色和染整设备的运行原理和功能以及操作方法的学习与指导。且将单独的校内实习改为校外实习基地参观和校内实习向结合, 丰富了实习内容。

校内实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纺织设备拆装与操作实践 (包括纺织主要设备安装尺寸、部位、次序、机件名称、机构作用等) 、设备不同机构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实践、生产操作 (开关机、接头等处理) 实践。通过本部分实习实现对专业理论的理解与吸收, 提高学生对工艺和设备的认知能力, 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第二部分为纺织艺术实践, 主要内容为蜡染、扎染、段染、吊染、纤维和织物艺术设计, 以及手工钩编的基本技法和中国结编结实践。通过本部分实习使学生能够巧妙将纺织品设计与艺术设计、染整工艺与艺术设计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和创新能力, 能将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

校外参观主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纺织生产的工艺流程、厂房的布置情况、空气调节方式、设备排列方式、设备的种类与差异以及生产管理方法。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以利于能很好对专业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对生产工艺流程有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扩充其实践视野, 提高了学生对纺织企业的整体认识。

2. 实践教学方式改革

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是国际、国内著名研究型大学都十分重视的本科教学方式[4]。采取教师辅导与学生独立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专业实习过程中根据实习目的和计划安排, 每到一个实习节点, 首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后说出设备的运行原理、机构作用、部件组成;其次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照设备再讲解, 学生亲手安装, 安装后开车观察能否正常运行;再次, 大家根据出现的问题一起讨论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 经老师提示重新安装, 再开车运行, 直至正常运行;最后让学生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体会记到笔记上。同时老师现场对每个学生的表现打分。实现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根本培养目标。

3. 实践环境建设

实习硬件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质量。近几年本校“纺织工程专业实习”一直在分校区实习基地进行, 其设备较陈旧, 已经跟不上最先进纺织企业的设备状态, 这样会造成学生到企业适应工作状态慢。为了解决设备陈旧问题, 我们将实习地点改在校内工程实践中心进行, 对工程中心的设备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在原有的快速小样纺纱系统 (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 、英国的SDL快速纺纱机、日产奥井 (OKAUIS) 分条整经机、单纱浆纱机、有梭织机、剑杆织机、针织机横机、针织圆机、喷墨印花、高温高压染色、丝网印花、针刺无纺布机等一系列设备的基础上, 2013年我院购买了世界最先进的赐来福公司AUTOCONER X5 RM全自动络筒机, 英国罗切斯公司COLORTEC万能染色机、染色分析系统、溢流染色机等设备, 已运行使用。2014年又招标购买了清梳联纺纱系统、喷气织机等大型先进设备, 2015年5月安装使用。实习设备的更新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跟进了最先进的纺织行业需求。

4. 实习教材建设

实习教材对实习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将教材与实际设备对照学习设备的运行原理、操作方法, 以及保全保养和安装知识。

针对原有《纺织工程专业实习指导书》内容不全且陈旧问题, 本专业依据“纺织工程专业实习”大纲, 自编了校内实习教材《纺织工程专业实习指导书》 (2014年1月印刷使用, 21万字) 。教材的内容紧密结合实践教学大纲要求, 包括纺纱和织造设备结构及保全保养知识、染整设备结构与运行原理、艺术染色、钩编结、纤维纱线和织物艺术实践等内容, 共四章。以纺织机械设备的运转原理、保全保养方法为主, 将先进设备工艺流程和技术原理引入到教材中。并避免了与课程教材《纺纱学》、《织造学》、《染整工艺学》课程内容的重复, 使用后反馈较好。

5. 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也是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重要引导。过去我们采用主要以实习报告、出勤、实习笔记、实习后笔试考核记载学生的考核成绩。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创新设计和对设备的认知能力, 我们将考核方式改为以现场考核比例增大 (由原来的10%增加到40%) 。现场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设备的工艺流程、保全保养重点机件、设备运转方式、主要机构的功能、设备安装参数等掌握情况, 以现场问答为主, 同时结合染色作品设计与实践、实习报告、实习笔记、出勤综合考核给予学生成绩。采用分段考核与实习终期相结合, 现场动手能力考核占40%, 实习报告仍占40%, 实习纪律 (含出勤) 和实习笔记各占10%, 取消了实习后的笔试考核 (比例由原来的30%降为0%) , 注重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总结和归纳能力考核。由此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6. 制作录像短片, 提高学习的直观性

由于到企业的参观次数较少, 不能很好的了解生产的工艺流程和生产状态, 我们选择本市有代表性的两家纺织企业——大连一广毛巾有限公司和大连神州纺织有限公司, 制作了生产录像短片。大连一广毛巾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毛巾类产品, 其生产工序包括络筒、整经、浆纱、染色 (筒子染色或织轴染色) 、穿筘、织造、印花、后整理、刺绣、包装等多道工序, 其工艺流程长, 录像短片尤以织造和染整的新型设备、生产状态和毛巾生产工艺流程为重点。大连神州纺织有限公司是以纺纱为主的企业, 其主要生产纯棉纱线, 具有世界最先进的纺纱生产设备, 该企业录像短片从清梳联开始至筒并捻结束的各个工序先进设备及工艺流程均得以展示。通过以上两个短片的学习, 学生可以很直观的了解最先进的棉纺织企业的设备、工艺流程、生产管理方式。提高学生的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

总之,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改革, 使本专业学生通过“纺织工程专业实习”提高了学生的构思、设计、实施、操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为学生的尽早适应纺织生产技术及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曦, 刘耀林, 刘艳芳等.综合性大学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No.03:121-124.

[2]钟山, 蒋红艳, 龙腾发, 邓华.环境工程专业实习现状分析与改革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No.26:252-253.

[3]李青山, 彭桂荣, 谭宝华等.燕山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指导模式探讨[J].教学研究, 2012, Vol.35 (6) :64-66.

上一篇:故障检测技术下一篇:无线网络随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