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失业问题

2024-08-30

农民失业问题(精选九篇)

农民失业问题 篇1

我国农村人口7.37亿, 占总人口总数的56%。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到城镇或城市就业, 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所谓的农民工, 既包括那些跨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 也包括在原籍居住地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 2006年, 农村外出从业农民工达13181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5%左右。

农民工进城就业一方面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为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繁荣做出巨大的贡献。据世界银行1997年的估计, 在1978-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9.4个百分点中, 劳动力部门转移的贡献占1.5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参与多种经济活动的现象快速增加, 并逐步呈现出跨产业、跨区域的特征。2004年以来, 农民外出就业的政策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外出就业农民数量从1983年的约200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32亿人, 23年增长了近66倍, 年均增长20%左右。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从业人员的68%, 在建筑业、采掘业中占到近80%, 在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这一比重达到50%以上。

农民工入城就业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直接意义。世界银行调查报告估计, 2004年农民工汇回家的款项总额为1690亿~3000亿元人民币, 2005年为1910亿元~3300亿元人民币, 未来5年~10年内仍将保持增长。农民工汇款占收到汇款家庭收入比重的20%~50%。

农民工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但是农民工失业问题却依然存在, 且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城市农民工的失业问题, 促进农民工就业、生活与社会保障, 已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

二、农民工失业与失业保障现状

关于农民工的失业以及失业后保障的状况有一些学者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调研。结果都揭示了农民工失业现象比较严重, 失业后一般很少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方面的救助, 生活艰难, 令人忧虑。

1. 失业率高、持续时间长

进城农民工工作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 不稳定, 失业现象比较严重, 比城镇居民的失业要严峻的多。虽然在不同的城市, 农民工失业率会不尽相同, 但根据以前学者们所做的调查, 结果显示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失业率很高, 有的城市高达80%以上。

2. 失业后生活无保障

调查显示, 失业后农民工生活艰难, 其状况令人堪忧。农民工在失业后, 只能靠自己过去的积蓄生活, 其次就是借钱和得到亲朋好友的资助, 靠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最少。他们很少得到劳动单位或地方组织的帮助。城市农民工工资水平低且很少提高。而且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2007年, 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4932元, 月平均工资水平为2078元, 比进城务工农民高出近一倍。但由于工资较低、拖欠工资严重, 失业农民工积蓄很少, 维持生活非常艰难。

3. 关于农民工失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没有完整的针对农民工失业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 农民工失业后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二是政府在农民工失业保障和就业服务方面没有很好的发挥其主导性的功能和作用;三是农民工缺乏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四是对农民工的失业及其权益保障缺乏社会关注和支持。

三、政策建议

1. 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及社会保险制度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优先解决基本保障问题, 当务之急是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立必要的工伤保险及大病医疗等救助、补贴制度。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立法工作, 依法加大对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处罚力度。抓紧修订《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对各种工资支付行为加以规范, 研究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预警制度、欠薪保障制度等。

2. 建立完善就业促进制度, 规范城乡劳动力市场

首先要大力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改革劳动就业制度, 促进城乡平等就业, 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工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就业优惠政策 (从企业和农民工两方面) 。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和培训体制, 增加职业介绍和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加强对农民工就业的指导和服务, 提高职业介绍机构的数量和质量,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就业服务是对农民工失业救济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3. 提供政策支持, 为农民工返乡提供创业机会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 营造良好创业环境。搭建农民工回乡创业服务平台, 提供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土地使用等手续的“绿色通道”, 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政策咨询, 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 组织政府部门与农民工创业者进行结对帮扶, 帮助农民工解决创业中的困难, 帮助农民工把创业做大做强。二拓宽融资渠道。政府可在扶贫、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切块安排一部分资金专门扶持农民工创业。为下岗职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一样, 建立农民工创业担保基金, 为其贷款提供担保。

参考文献

[1]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农民工失业保险存在问题与对策 篇2

农民工是社会中一个较为尴尬的群体,他们像一个夹心层,处在城镇职工和乡村农民之间。农民工是城市化的产物,他们从农村涌入城市,从事的多半都是社会上最苦、最累、最危险的职业,然而,与他们从事的高危高压职业相对的是,很大一部分农民工都游离在社会保障体制之外,不论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还是失业保险。

失业问题是短期内困扰农民工的最主要问题。由于农民工自身的一些特定因素,比如文化水平偏低,缺乏职业技能技术,缺乏就业信息,流动性较大,工作多局限在中小企业等,使得农民工成为城市中失业比例最高、失业最为频繁的群体。

由于农民工收入水平偏低,一旦失业,断绝了生活来源,便极有可能陷入绝对贫困。加上脱离了亲人朋友孤身在城市打工,缺乏可以依靠的对象,因此很有可能造成其生活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报复社会的情绪。因此,为农民工构建一张保其生存的失业保险网是极为必要且至关重要的。然而,我国现今在农民工失业保险方面的制度却很不健全。

一、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性问题 1.法制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中国一共颁布了四部有关失业保险的办法、规定、条例,分别是:第一,1950年《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主要覆盖对象为公私企业及事业单位在解放后失业的工人、职员和知识分子,后扩大为全体登记失业人员;第二,1986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覆盖范围是国营企业四类人;第三,1993年《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覆盖范围是国营企业九类人;第四,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覆盖范围是城镇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虽然在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中对农村合同制工人的失业保险有了一定的规定,然而相关规定是否适用还有待斟酌。针对农民工失业保险的文件都局限于一些通知、意见,权威的法律条文仍是空白。

2.现有制度与实际情况的不适性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失业前所在单位及个人参加失业保险;(2)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3)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4)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然而对农民工来讲,很多行业就业不稳定,尤其是从事建筑行业等季节性的职业,很少有农民工能够在同一个工作单位工作一年以上,按照规定,这样农民工在失业之后就很难得到失业保障金。《失业保险条例》明显偏向于城镇职工,很多规定都不符合农民工就业的特点,使得农民工参与失业保险存在种种困难。

3.待遇的不平等

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如果农民工满足申请失业保险的要求,而且务工的企业也为其缴纳失业保险,那么,农民工失业后可以领取一次性的补贴。然而城镇职工的失业保险待遇领取却是按月发放。一次性发放的金额较低,且短视效应往往会使农民工很快花光补贴,再次陷入贫困。

4.转移接续困难

目前国家缺乏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失业保险条例和规定,各省市对于农民工失业保险的实施并不同步,有的地区并未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同时,对于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的各地区,参与失业保险实施的办法并不一致。农民工在就业所在地缴纳失业保险金,由于保障水平较低,一旦失业返回家乡,就要面临失业保险金无法区域对接、城乡对接的情况从而被迫承担失业风险。

5.配套措施缺乏

农民工进城务工,但由于没有城镇户籍而无法获得所在城市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种种制度壁垒造成农民工失业后的绝对贫困。他们在劳保、社保、医保等方面不能完全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将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群体排斥在外;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适用对象也限于城镇最低收人家庭,而将农民工群体排除在外。

6.失业保险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失业保险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二是促进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三是预防失业。目前的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主要是对失业者提供一次性生活补助,缺乏相应的失业预警机制和就业促进措施,再就业的功能相当弱,没有预防失业的功能。

(二)意识观念问题

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中央和地方政府往往更为重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尤其是边缘化的农民工群体的失业保险问题则被搁置到次要位置。政府对农民工失业问题的关注度直接关系着这一制度的发展,迟滞的法律建设和缺失的制度构造都和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有关。

2.农民工意识淡薄

由于对失业保险制度的认识不足,多数农民工群体并不了解失业保险,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失业保险的存在,直接造成了参保率低、覆盖面窄的情况。同时,农民工收入水平低,更愿意把钱寄回家乡,参保意愿薄弱。再次,由于农民工缺乏维权意识,企业不为其缴纳保费,多数农民工也不会去主动维权,变相鼓励、纵容了用人单位逃费、欠费。

政府、农民工以及企业对失业保险认识不足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失业保险覆盖面窄,拓面困难,保险金征缴不规范,逃费、欠费现象猖獗等,严重阻碍了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二、完善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程度和工作的流动性情况,将农民工划分为三类,并针对不同类别的特点制定适宜的失业保险政策。根据农民工的分类不同,对第一类已经城市化的农民工,可以直接并入城镇居民失业保险体系,与城镇职工享受同等的权利、义务和待遇;对第二类大量流动的农民工,可以建立一个全国通用个人账户,如社保卡,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农民工社会保险网络系统,将参保人缴费数据都记录在卡上。实行全国范围内农民工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第三类是季节性的农民工,多数离乡不离土,可考虑将其挂在户籍所在地的社保部 门,向其缴纳失业保险费。

(二)实行弹性缴费标准

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工作不稳定,在一个单位很难工作一年以上的特点,将缴纳时间由至少满一年变为弹性制,设置为3个月、6个月,9个月,一年,及一年以上等不同的缴费时段,农民工可根据自身收入情况自由选择,当其负担能力较低时,可选择低费率;当其负担能力提高时,可选择高费率。在农民工失业后,可根据企业为其缴纳保险费的期限,领取不同比例数额的失业补助金,缴费年限越高,领取的比例随年限递增。

(三)提高失业保险的促进再就业功能

1.通过调整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和给付标准促进再就业

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过长,不利于激励失业农民工寻找工作的积极性,可考虑将农民工享受失业保险的期限规定为1年。将农民工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规定为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水平,同时采取待遇随时间逐级递减的办法。在开始领取时待遇水平较高.以后每间隔一定期限逐步降低待遇,以激励农民工积极寻找工作。

2.为失业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就业培训和再就业奖金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建立规范的中介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充分可靠的用工信息,减少人员流动的盲目性;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有效合作,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工培训网络;对快速再就业的农民工发放再就业奖励津贴,鼓励失业农民工积极就业。

(四)明确失业保险三方责任

1.政府责任

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失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增加鼓励农民工再就业的资金补助,同时,要针对农民工的特点,研究制定切合农民工实际的失业保险法律法规,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统一征缴条例和发放水平,保证制度的转移接续。最后还要加强农民工失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对农民工进行普及教育,加强他们的维权意识。加大对企业逃、漏、欠、拒缴的打击力度,可采用银行强制划拨、增加滞纳金等措施,确保农民工失业保险资金的充裕和安全。

2.企业责任

企业要明确自身的缴费责任,按时足额为农民工缴纳失业保险。政府可对缴纳情况良好的企业进行政策优惠或者资金奖励等,鼓励企业积极为农民工投保。

3.农民工个人责任

农民工应该主动学法懂法,主动了解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自身的参保意识,对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举报不为其缴纳保费的企业,拒绝与企业串谋。

(五)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专门账户

农民失业问题 篇3

(一) 特殊的气候原因。

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 属中温带气候区, 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 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由于昌吉地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 冬季寒冷, 无霜期短, 使昌吉地区一年只能从事一季农作物的种植。在每年的十月中旬左右昌吉大部分地区秋收已经结束, 一直到下一年的四月下旬才能进行春耕。在这漫长的时间里, 许多农民成了季节性失业者。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相比昌吉地区的无霜期要更短, 所以能用于耕种的时间也更短, 季节性失业情况更加严重, 具体表现在季节性失业的时间更长, 季节性失业的农民所占的比例更高, 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加严重。而且昌吉地区的冬季寒冷, 不适宜从事农业劳动。

(二) 农民自身素质与意识导致农民季节性失业。

根据调查发现, 季节性失业的农户文化水平普遍很低, 在所有接受我们调查的农民中有49%的人只上到初中, 有37%的人只上过小学或没上过学。农民的文化素质低, 思想意识狭窄是季节性失业问题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风。根据笔者在昌吉州呼图壁县芳草湖农场十几年的观察与思考发现当地大多数农民对季节性失业问题反应麻木, 他们认为冬季就应该休息, 许多成年男子认为冬季就应该喝酒、吃肉、打麻将。新疆许多农村地区地广人稀, 生存压力较小, 加上长期文化落后使当地形成了懒散、进取心弱的民风。

(三) 农民收入增加导致农民不愿在农闲时间参加工作导致季节性失业。

根据统计资料, 2002~2011年新疆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新疆农村消费水平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新疆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305.0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 139.03亿元。新疆居民消费水平从2002年的1, 525元增长到2011年的4, 495元。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季节性失业的农户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如果农民在半年的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的收入能够满足他们的生活、生产、对子女的教育等需求, 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在秋收以后到来年春天播种之前这约半年的时间里选择赋闲。

随着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技术的进步, 新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快速提高, 自然条件对新疆农民季节性失业问题的影响程度会有所降低。随着新疆农民在与外界交流中慢慢的开阔眼界, 思想意识也会逐渐改变, 因此地方文化方面的因素对季节性失业问题的影响也会减弱。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方面的因素对季节性失业问题的影响也会慢慢减弱。但是农民的收入增高却会增加季节性失业的农户在新疆农村所占的比例, 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会在以后成为导致新疆农民季节性失业率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只有政府增加对新疆农民季节性失业问题的关注, 出台相应的支持农民在冬季从事畜牧养殖、鼓励农民在冬季外出打工、对农民进行农产品种植技术以外的其他的技能培训等政策才能适当减弱农民收入增加对季节性失业的农户所占的比例。

(四) 少数民族农民季节性失业的原因。

因为宗教文化差异, 不愿在农闲时间外出工作导致季节性失业, 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文化与城市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更加封闭更不愿意在冬季农闲时外出工作。由于新疆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方式落后、生活方式传统, 与城市的差距大, 使很多少数民族农民无法适应在城市里打工的生活。语言不通不愿意外出打工导致季节性失业, 语言不通是少数民族农民不愿外出打工的最主要的原因。由于教育落后很多少数民族农民并不会说汉语, 使他们不愿意去大城市打工。而且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农民即使愿意在冬季农闲到城市里打工也找不到相对满意的工作。

二、昌吉地区农民季节性失业对当地社会造成的影响

(一) 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民失业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瓶颈, 是造成农民收入低、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在昌吉地区, 夏季秋季农民的生产率并不低, 机械化程度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说明在农忙季节昌吉地区是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农民失业。但到了冬季昌吉地区农民的季节性失业的农户所占的比例是很高的。所以昌吉地区的农民主要失业情况是隐性失业, 而且最主要的就是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造成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浪费, 自然对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是十分不利的。虽然现在昌吉地区农民季节性失业问题对昌吉地区的经济发展还不是很明显, 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农业化生产的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农业生产率会快速逐步提高, 农村劳动力会出现大量富余, 农民隐性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 季节性失业将成为制约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农民的收入与季节性失业的农户所占的比例是正相关的, 因为随着昌吉地区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在寒冷的冬天工作, 季节性失业对农民增收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严重。

(二) 对当地社会治安的影响。

由于大量的农民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不工作, 尤其是青壮年男子长时间处于赋闲状态自然会对当地的社会治安产生不利影响。以芳草湖为例, 每到冬天就会有很多的农民围在连队的商店里通过打麻将、扑克赌博。而且近两年在芳草湖出现了很多棋牌室, 在冬天许多农民在棋牌室里从事非法的赌博活动, 有的甚至会输光一年的收入, 还有人成了职业的赌徒以赌博为赚钱养家的事业。在冬季大量的农民参与赌博给农民的生活增加了许多的不安定因素。

三、解决昌吉地区农民季节性失业问题的建议

(一) 从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考虑解决农民季节性失业问题

1、鼓励农民兼业经营。

兼业经营是相对一些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而言的, 自从我国实现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 每个农户成为最小的生产单位, 劳动力富裕的农户可以根据各自的家庭情况来组织生产。为增加收入农户会让一些家庭成员外出务工, 另一些则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有些家庭则会让家庭成员在农闲时期从事非农生产, 到农忙时回来帮助家里从事农业生产。农民兼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村的劳动力利用率, 降低季节性失业农民的规模。

2、鼓励农民在农闲时间从事畜牧养殖业。

从近期来看, 解决新疆的季节性失业问题最应该增加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在冬季发展农村的畜牧养殖业, 使农民在冬季也有自己的一份事业, 从而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政府应该鼓励农户在冬天从事畜牧养殖, 并对在冬天从事畜牧养殖的农户进行金融支持、技术支持, 使它们能够形成规模、获得好的效益。通过在冬天从事畜牧养殖而获得可观的收入的农户会影响其他农户的选择, 会使更多的农户愿意在冬天工作。

3、组织农民在当地从事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

手工业经营形式灵活, 经营时间不固定很适合昌吉农民在冬季从事。在冬季农民可以在自己家里从事手工业生产, 如地毯编织、玉器雕刻、十字绣等都是非常适合的选择。

4、组织技能培训, 鼓励农民在农闲时间到周边城市或小城镇打工。

从长远来看,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让农民富裕的前提, 是让农村具有“造血功能”的必经之路。我国没有足够的农民从土地上永远地走出来, 农民增收问题就不会走远。因此,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是农民致富的必经之路。政府应该组织青壮年农民入城务工, 因为青壮年传统的乡土观念比较单薄, 对城市里的生活有着向往与追求。与父辈相比青壮年农民受教育程度要高得多, 他们的知识水平与文化程度较高使他们容易通过培训获得能适应城市生活的劳动技能。

5、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

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及后续的加工、生产、销售能延长农业的产业链, 增加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如果地区能够在冬天把秋天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不但可以降低季节性失业的人数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6、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增加对农民的金融扶持。

在对待季节性失业问题时应该以农户为单位, 把每个农户都当作经营者, 为他们提供小额贷款支持他们发展因没有足够的资金而不能发展的产业。农户获得贷款的支持才能快速地发展畜牧业等农副产业和非农经营生产。

(二) 从提升季节性农民生活质量方面解决季节性失业问题。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在农闲季节组织农村基层文化活动, 农村地区无论农民土地丰裕与否, 经营农业都存在季节性失业, 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既然无法让所有人在农闲季节从事生产劳动, 就应该通过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在农闲季节组织农村基层文化活动来改善赋闲在家的农民生活质量。

在冬季因组织农民参与集体文化娱乐活动, 引导农民从事健康的个人娱乐活动与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组织农民群众参加舞龙、舞狮、篮球、足球、滑冰、滑雪等集体体育活动, 组织农民参加集体读书、看科技宣传片等学习活动, 组织农民参加戏曲、舞蹈等文化活动。通过集体活动丰富农民的冬季生活, 让他们与城镇居民一起共享国家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龚东华.浅谈农村隐性失业人口的统计方法[J].现代商业, 2008.2.

[2]刘俊威, 曹永峰.欠发达地区农村弱势群体非农转移之路——安徽省庐江县5个村民组实证分析[J].调研世界, 2011.9.

农民工失业保险案例分析 篇4

我是一名农民工,于2008年10月25日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后,我发现与我同时进入公司的其他员工均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唯独我没有。我向有关人员质询,被告知《失业保险条例》第二条仅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应依照条例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人员依照条例的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而作为农民工的我不在其列,故不能享有。请问:农民工就真的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吗?

农民工并非绝对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而是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农民失业问题 篇5

一、我国失业问题现状

就全国而言, 2009年底,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已达到921万人, 相应的统计失业率为4.3%, 2010年底统计数据稍有下降,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根据我国国内经验,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下, 3%左右的失业率和3%左右的通货膨胀率是社会可以承受的, 4%的失业率和4%的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调控的警戒线。一旦超过这个警戒线, 将会为我国的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极大困难。然而就目前事实而言, 我国确实正在经历这样一个失业率和通胀率都已超过警戒线的时期。同时, 在此我们需要明确的是, 我国的失业率中统计在册的只是城镇登记居民人口, 各类农村人口是不在统计范围之内的。也就是说, 从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目前公布的失业率是低于实际水平的。

以下是2009年全国各主要地区代表省市的失业情况。东部地区:北京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 登记失业人员8.2万人;上海相应数据分别为4.3%和27.9万;广东为2.6%和39.53万;江苏为3.2%和40.7万。接

下来是中部地区:河南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登记失业人员38.5万;湖北省数据为4.2%和55.33万;湖南省为4.1%和47.8万。最后是西部地区:同年四川省相应数据分别为4.3%和36.3万;甘肃省为3.3%和10.3万;新疆为3.8%和11.9万。从宏观上来看, 摆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一个庞大的、亟待解决的失业问题。

二、失业问题原因分析

制度是经济单元的“游戏规则”, 是各类经济组织在活动运行过程中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原则。概括地讲, 制度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各种合同制度。非正式制度主要是指社会习俗、习惯行为、道德规范、思想信仰和意识形态等。在一个社会制度体系中,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不可分割, 相互依存、作用, 共同影响一国的发展。当各项制度合理而完善时, 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为人们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激励系统, 从而为合作的实现创造条件, 能有效减少外部性。反之, 则会对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阻碍。因此, 从制度层面来对一个国内问题进行分析, 并由此思索制度的演进与变革也就具有了现实意义。失业问题也毫不例外。

(一) 户籍制度不合理,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大致经历了1958年前的自由迁徙期、1958年至1978年的严格控制期和1978年以后的半开放三个阶段。在世界上, 实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国家并不在少数, 只是在管理上的手段各有不同。但是我国在户籍管理制度上附加了各种各样的行政的、经济和福利的差异及其他不同程度的人为、非人为不公平措施。在我国现阶段的户籍管理制度中, 将现行人口身份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并且在两种户口的转移和福利保障方面实施不同的待遇, 严重阻碍了地区间的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保障也越来越好, 大批的务工人员选择城市作为自己的工作地区。然而, 由于户籍制度和社保制度的双重作用, 使得前来务工的非本地成员或者非城市人口, 无法得到相同的待遇和福利保障。随着城市生存压力的进一步增大, 住房、医疗、教育等也成为令人头疼的重大问题。地区间的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无法得到有效实现, 造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失业。

(二) 经济体制不健全, 就业环境差异大。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正式确立的。由于原来经济基础的薄弱以及至今较为短暂的发展时间, 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十分充分, 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这也就使我国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有关失业的问题。

第一, 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 积极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逐步缩小一二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但是, 就目前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对比不难发现, 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我国现在产业比重体系中, 虽然第一产业的数值不断下降, 第二产业相对稳定, 第三产业不但上升, 整体局势渐趋合理, 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远远不够。截止2009年底, 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中, 三大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38.1%、27.8%和34.1%, 一二产业就业人数仍占较大比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率的提高将会造成一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从中转移出来, 而目前我国发展水平欠佳的第三产业又无法将其全部吸收消化, 就造成了大批的失业人员。我国现有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滞后, 也就极其现实地成为阻碍我国各类人员就业的瓶颈因素。

第二, 就业环境对比明显, 差异大。从全国范围来看,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和先导地区。优良的投资环境和高速的经济发展水平, 不断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也为地区吸引了大批的人才和就业人员, 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而中西部地区, 由于各项保障和基础设施的落后, 投资环境相对恶劣, 对资本的吸引和消化能力不足, 技术传播途径不发达, 致使当地促进经济发展的资金技术动力不足, 就业岗位少, 不仅无法充分解决本地人员就业, 更无法“笼络”外界的优秀人才。一面是环境优良却扎堆聚集的高竞争压力人群的自愿失业;一面是发展不足也无人问津而带来的非自愿失业。

第三, 就业机制不健全。我国现在尚未建立起完整而系统的就业网络服务机制, 没有全面服务的就业机构, 这就带来了个人在就业过程中对于岗位的搜寻的交易成本以及未获得工作之前的短期失业。所以, 伴随着》转169页

摘要:促进就业是大多数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之一。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 失业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我国由于前期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与现今形势共同作用, 失业问题也十分突出。制度作为发展环境的集中体现, 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各项问题。本文就试从制度角度对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探讨, 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失业,失业现状,失业原因,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 2010年7月第6次印刷.

[2]、马春文, 张东辉.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2010年4月.

[3]、厉以宁.失业和通货膨胀 政府调控的警戒线[N].2010年1月26日人民网.

失业保险预防失业问题研究 篇6

一、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发挥不足

《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颁布实施16年来, 一方面是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却是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发挥不充分, 从其中的紧张关系可以窥见失业保险预防失业能力显著不足, 因而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1.增加政府公共事务财政支出。实践中, 失业保险保障生活功能已经得到较好发挥, 促进就业功能也有了一些制度和资金支出的安排, 如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 而失业预防这一功能却还明显缺位。如果失业保险中没有失业预防这一环节, 用人单位在遇到暂时的困难时就会不得不裁减人员, 造成劳动者失业, 这不仅对劳动者本身是较大伤害, 对于政府及失业保险基金也是不小的负担。如果失业保险基金帮助用人单位支付拟裁减人员以一定的补贴, 政府财政及失业保险基金对这笔支出则是可以承受的。而一旦劳动者失业, 失业保险基金不仅要按月支付给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 同时还要支付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抚恤金、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等其他失业保险待遇。这笔支出数量将远远大于支付给企业的不裁员或少裁员补贴与对劳动者的培训补贴之和。

2.潜在地威胁到社会稳定。大量的失业劳动者流入社会, 其与所在的家庭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失业相关者”人群, 他们在遭受物质损失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极易产生烦躁、悲观、仇官仇富等负面情绪, 增加了暴力犯罪的几率, 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点。

3.用人单位的参保积极性受到影响。当长期缴纳失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面临外部风险时, 比如人民币升值压力、外贸摩擦、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效率提高等, 失业保险制度就应当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帮助用人单位抵御风险, 稳定就业岗位, 防止规模性失业, 而当前的失业保险制度没有对其予以支持的功能。还有一些用人单位长期缴费而不裁减人员, 也得不到失业保险的支持, 这也影响了用人单位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4.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用人单位参保缴费积极性受挫, 使得劳动者依法应当享有的社保、在职培训等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损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在岗职工技能的提升。

二、多重因素造成预防失业功能弱化

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与失业保险制度理论储备不足、顶层制度设计缺失、立法缺位、经办人员工作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不多密切相关。

1.理论储备不足。在我国现行的五项社会保险制度中, 失业保险是最早开展失业 (待业) 保险经办工作的。然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和民众对社会保险事业高度重视, 与民生息息相关、社会成员关注度较高的养老、医疗保险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社保领域的专家学者往往言必称养老、医疗保险, 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向纵深处发展, 而对失业保险等领域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造成失业保险相关制度的理论储备明显不足。

2.顶层制度设计缺失。《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颁布实施、《河南省失业保险条例》2001年颁布实施以来, 一直未进行修订, 对新形势下对失业保险制度的需求未进行有效呼应, 顶层制度设计和立法的缺位导致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业务经办工作只能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内进行,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只能按照严格的规定执行, 否则便于法无据, 得不到法律的允许和保障。

3.经办人员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不多。多年来,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不多, 囿于传统的经办模式和经办方法, 对《社会保险法》等赋予的权力不敢、不想行使, 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较为匮乏, 也使得失业保险保障生活、促进就业、预防失业三大功能的发挥极不均衡。

三、促进失业保险更加积极地预防失业

针对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促进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的积极发挥。

1.充分重视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各级决策者、经办机构、用人单位要高度重视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作用, 切实增强稳定就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充分评估因失业带来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 把稳定就业与扩大就业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谋划工作、开展工作。

2.促进失业保险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失业保险法律法规规定了失业保险保障生活、促进就业的功能, 未对预防失业作出明确规定。尽管党的文件对预防失业有最新规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要“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 , 但尚需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 并细化、转化为国家法律法规。所以, 要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失业保险制度顶层设计:一是将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性补贴和培训补贴等预防失业经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二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制度;三是对连续参保缴费且未规模性裁员的用人单位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四是修订当前的失业保险法规。

3.着力经办工作机制方法创新。各级经办机构要克服等、靠、庸、懒思想, 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对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统筹考虑、科学安排, 在经办工作中既重视具体操作的合理性, 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充分顾及用人单位困难、为用人单位着想, 开展失业预防试点工作, 探索增加社会保险费补助或工资补贴、在职培训费补贴、失业人员就业安置补贴、失业预防费用支出等项目, 并将这些项目列入失业保险基金支出, 实现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保障生活支出、促进就业支出、预防失业支出预算化管理、据实列支、比例控制和总额控制。

中国失业问题理论解析及实践 篇7

马克思主义认为, 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竞争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对社会劳动力的使用将会是按计划进行的, 因而最终在社会主义不存在失业。其理论逻辑如下: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 它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及其他办法, 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 使社会内部分工发生革命, 不断地使工人从一个部门、行业转向另一个部门、行业, 从而造成了劳动力的流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劳动力流动是有计划的, 它不仅要求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数量和质量上, 而且要求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保持一定的比例相互适应。马克思写道:“一定量的生产资料, 必须有一定数目的工人与之相适应;也就是说, 一定量的已经物化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 必须有一定量的活劳动与之相适应。这个比例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是极不相同的, 甚至在同一产业的不同部门, 也往往是极不相同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由于实现了劳动力的计划配置, 使得经营者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变化调整它们的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 所以也就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时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公有制的建立使生产和消费变得非常容易估计, 按需求调节生产也变得不再困难;最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社会拥有极其丰富的生产力, 只要合理组合起来, 就能迅速地提高生产力水平。所以根据以上的理由,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就消除了失业存在的条件。马克思的观点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特别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的赞同。前苏联经济学家柯斯津写道:“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全可以使工作岗位结构和劳动力资源构成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平衡。”一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甚至也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失业, 如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斯蒂格利茨指出:“在过去, 工人的社会保障主要是由企业提供, 包括教育、医疗、养老金, 甚至住房等。过去没有失业, 所以也不需要失业保险。”在实践中, 斯大林甚至于1934年宣布“前苏联消灭了失业”。

众所周知, 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 在当前我国不仅存在着失业, 而且失业问题还相对比较严峻, 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在5%左右, 农村还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传统理论和现实差距巨大, 如何正确理解当前的中国失业问题也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社会主义存在失业———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劳动力理论思辨

马克思主义得出社会主义没有失业的结论, 显然是指生产力极大发展了的社会主义, 是社会主业的理想状态。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但与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社会主义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应用动态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此问题, 不应该把社会主义看成是静止不变的事物。我们应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构建的过程、看成是一个逐步完善并最终向理想不断逼近的过程。现实的社会主义在生产过程中、在演进过程中仍然具备出现失业的条件, 其理由如下:

1. 生产力的发展和机器大生产的普及同样造成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下降

李嘉图指出“用机器来代替人类劳动, 对于劳动阶级利益往往是有很大害处的”。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李嘉图的思想, 他指出机器的使用, 资金有机构成的提高, 会直接排挤了一部分工人, 使其成为失业者, 机器的改进又意味着更多的机器劳动者将会受到排挤, 这一点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尤为突出。

当然, 马克思也认识到机器的应用必然排挤工人, 但是它可能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

(1) 机器生产的产品增加, 消耗的原料也就增加, 所以原料的生产部门就业就要扩大。

(2) 随着机器生产在一个工业部门的扩大, 给这个工业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那些部门的生产首先会增加。

(3) 机器参加了产品生产中的一个过程, 就会引起其他过程劳动需求的增加。

(4) 机器生产会使社会分工扩大, 因而使社会生产部门愈来愈多样化。

(5) 大工业造成新的世界市场, 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 运输业对劳动的需求增加。我们看到现实的社会主义, 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 机器的使用, 生产社会化的提高还不足以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 机器代替人成为了现实。

2. 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

以中国为例, 在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条件下, 在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中, 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分别以国家、私营业主或资本家等形式出现, 而工人只拥有对自身劳动力要素的所有权。这与马克思描绘的社会主义差别巨大, 马克思描绘的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完全公有,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直接结合的。只要有多种所有制的存在,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背离, 就必然存在着失业。

3. 现实中社会主义采用市场经济的形式

还以中国为例, 我国目前正在努力建立市场经济制度, 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必然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 按照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配置生产要素。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种形式能否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 能否协同加入生产过程, 这要受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影响。在现实的社会主义中, 显然无法保证这两方面的完全平衡。市场是时刻变动的, 总会有一部分生产要素游离出来,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之间就会产生失衡状态, 也就是出现失业。同时我们看到, 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由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随时会出现一些部门和行业、地区处于收缩时期, 另一些部门和行业、地区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扩张, 伴随着这种缩张, 一些旧的部门将被淘汰, 已被淘汰的必然游离出大量的劳动力, 而新兴的产业部门的迅速发展, 客观上要求不断对劳动力进行调整和再分配。这种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的流动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一个寻找、匹配的过程, 有时这一过程还很长, 在此过程中就会出现失业。

三、中国当前失业问题严峻的现实原因

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 改革开放的实行也已30年,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失业问题日益成为我们面前的“拦路虎”。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2%, 逐年攀升至目前的5%。如何理解一方面经济在发展, 另一方面失业在加剧的“矛盾”状况呢?本人以为, 中国当前的失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劳动力要素在短期内供给巨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 由于国家对人口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错过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绝佳机会。中国人口此后迅速增加, 1952~1980年的28年间, 人口增加4.2亿, 由5.7亿人增加到9.9亿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虽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使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已经较大, 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依然很多。60~7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 在80年代以后陆续进入就业年龄。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80年代的50%, 上升到90年代的60%左右。而80年代就业人口增长率与劳动力人口增长率基本相当, 虽存在失业, 但还不严重。90年代劳动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25%, 而就业人口年均增长率只有1.07%。按此计算, 在全国范围内, 今后几年中, 每年新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为1 300万左右, 这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数量, 此外还有1 0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需要解决再就业问题, 有1 500万~2 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因此目前我国的就业矛盾非常突出。

2. 不合理的最低工资水平

中国劳动法规定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最低工资标准是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基本生活及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的重要措施。最低工资水平的制定, 本来对保障劳动者利益是件好事, 因为物价水平的提高, 最低工资水平逐年提高本也无可厚非。但现在各地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时, 往往不顾当地经济发展的实情, 纷纷互相“参照”, 有一定的攀比因素作怪。最低工资标准比别的地方低, 当地政府甚至当地老百姓感到面上无光。若最低工资标准制定不当, 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如果当地政府单纯从提高职工福利的角度出发, 不顾社会生产的实际情况, 制定的工资标准远高于市场自发达成的均衡工资水平时, 一方面, 大量的劳动者会看到最低工资很高, 对他们很有吸引力, 这样可能导致原来看到市场的工资水平太低, 想从劳动力的大军中退出的人重新参与到工作的找寻中, 即过高的最低工资人为地刺激了劳动力的供给, 有使劳动力供给大幅增加的可能;另一方面, 由于最低工资水平太高, 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可能会相应的增加机器的使用, 来代替已经大幅升值了的劳动力, 或者企业干脆在原有的规模上直接减少劳动力的雇佣, 最终都将使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 即失业问题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合力推动下加剧了。最后最低工资还有个弊端常不为人所注意:一般情况下最低工资随时间的推移是逐步调高的, 在经济发展良好时还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遇到经济下滑时, 客观上本应要求最低工资也应下调, 但由于最低工资刚性或法规刚性, 下调最低工资标准非常困难, 它又会反作用于经济, 一方面导致企业用工成本难以压缩, 另一方面造成大量人员失业。

3. 结构性失业

(1) 制度安排与调整。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转移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主要是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保障制度。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的以城乡分割和限制劳动力区域间流动为特征的户籍制度最明显的特点是将大量农村劳动力限制在农村, 形成了当前中国结构性失业大军中最为庞大的群体, 同时区域间限制性户籍管理办法也不利于劳动力自由地按市场要求进行配置。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大量公有制企业一方面承担着社会生产的任务,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承担吸纳社会劳动力的重任, 而这种制度安排很多时候是与市场脱节的, 造成了公有制企业对劳动力的过量吸收、企业效率普遍低下。中国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增长过快, 加上政策方面的失误, 未能充分挖掘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就业量增加的巨大潜力, 于是造成了社会实际就业人数明显增加的同时, 却在第一、二产业内部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 形成了我国所特有的以隐蔽形式出现的结构性失业。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 各项制度的改革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在低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公有制企业员工向非公有制企业转移过程中, 这种结构性失业也就不断显性化。

(2)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不断调整变化的, 是个动态的过程。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比较突出, 产业的设置与布局往往是行政命令, 脱离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从而造成部分行业恶性竞争, 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另一些行业由于得不到政府的支持或批准, 尽管市场非常需要, 但也得不到发展。在此背景下,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就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可以将现有产业划分为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三种。在市场条件下, 那些不符合社会需求的衰退型产业, 由于企业的产品供大于求, 企业效益降低, 必然会降低员工的工资水平或直接减少对员工的使用, 该产业部门的劳动供给就会大于劳动需求, 劳动力从而自动或被动退出, 向新兴产业或成熟产业转移。成熟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基本上稳定, 吸纳其他行业的劳动力能力有限。只有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对增加, 但问题在于衰退产业的劳动者本身素质很难马上适应新兴产业部门的要求。因为衰退产业大多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含量要求不高, 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较低, 而新兴产业多属于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 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很高, 显然劳动力要想从衰退型产业直接转移到新兴产业难度很大。这种从衰退或成熟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不符合新兴产业的劳动力需求, 就决定了很大一部分人员失业将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然结果。

4. 周期性失业

近期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 已由开始的只影响金融领域扩散到影响实体经济, 并且这种影响还在持续着。由于美国的经济地位及中国的外向型经济特征, 中美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更是举足轻重, 所以这种影响也就在中国明显地表露出来了。目前中国经济虽没有像学界断言的欧美经济已走向衰败那样严重, 但经济增速的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奥肯定律表明,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量和就业率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显然近期中国的失业率增加也就是情理中之事了。

四、解决当前失业问题的对策

从前文的理论和实践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社会主义条件下, 也存在着失业, 但这不等于说社会主义国家的失业等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 也不等于说中国目前的失业等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失业。解决失业问题应是社会主义在不断完善过程中的应有之意, 社会主义国家更应重视失业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在解决失业问题的速度、范围和方法上都具有资本主义国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从我们国家来看,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不同的场合下论述了解决就业问题在中国的重要性。2001年11月,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加明确提出, 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温家宝总理在《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中也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用更大的精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1.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在当前劳动力存量不可能在短期减少的情况下, 努力降低或延缓劳动力增量无疑是一个上上之策。有很多人对当前的高校扩招颇有微词, 反对者众, 认为在中国培养那么多的大学生纯粹是种资源浪费, “毕业等于失业”成为他们的口号。事实上, 中国的劳动力水平即使到今天依然非常低, 有数据表明, 中国接受教育的时间, 农村平均为5年, 城镇平均为8年。在现有劳动力中, 高中文化程度的不到14%, 大专水平以上的只占2%, 不要说和发达国家相比, 就是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 我们的教育依然有很大差距。增加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 起码有以下几点好处: (1) 直接减少或推迟有劳动能力的人进入劳动力市场, 缓解劳动力供给的压力; (2) 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可以减少因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失业; (3) 通过教育, 可以提高劳动者的长期工作效率,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进而带动就业的增加。

2.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及服务业

从各国经济发展来看, 中小企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一般都占总就业人数的65%~80%左右。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 大、中、小型企业的人均固定资产分别为10.29万元、5.11万元、2.48万元, 按同样的投资额计算, 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为大型企业的5倍多, 按同样的产值计算, 中小型企业使用的劳动力为大型企业的1.9倍。另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 在中国1 000万下岗工人中, 再就业的有600万, 其中又有253万在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中就业。但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定的困难, 如中小企业普遍遇到的融资困难问题, 中小企业的倒闭率高问题, 都需要国家花大力气加以指导和扶持。

目前我国的服务业就业比重与发达国家甚至其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显著差距, 并且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协调, 而第三产业却又具有较强的就业吸收能力。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打破服务行业的垄断, 对电信、交通、电力、医疗、金融等服务行业逐步实施开放式的准入制度, 鼓励民营经济进入, 加大、加强竞争力度。

3. 在动态中坚持比较优势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与我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方向关系巨大———我们从我国的比较优势出发,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践证明, 谁坚持走这条路线, 不光经济发展了, 就业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诚然, 我们说的坚持比较优势, 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条件具备时完全可以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前我国实际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 两个人的活儿五个人做比比皆是, 就是因为我们走的是“追赶型”战略, 优先发展了重工业, 而重工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差。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就业弹性系数一直在下降, 与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有关。全国各地又纷纷开始上大的项目, 重化工业重新受到了青睐。其背后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是“霍夫曼定律”, 即霍夫曼认为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必然要过渡到重化工业的发展。我们认为, “霍夫曼定律”仅仅是对20世纪30年代前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 现在所处的发展时期, “霍夫曼定律”是否适用、何时适用都还值得商榷。

参考文献

[1]乔榛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专题[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炳申, 徐林清.经济增长和失业率攀升[J].广东经济月刊, 2003 (11) .

[3]李薇辉, 薛和生.劳动经济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当代大学生失业问题浅析 篇8

大学生失业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在毕业以后的半年内没有找到工作岗位, 而且没有继续接受教育或培训, 且正在主动寻找工作的经济社会现象[1]。随着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长, 从1998年开始, 我国每年将有100多万高校毕业生加入就业的行列, 但从就业信息看, 社会需求并没有太大的增加。从全国的情况来看, 2007年全国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 与2006年基本持平;而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495万人, 比2006年增加82万人, 增幅20%。从湖北省2007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看,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突破30万人, 其中研究生2.74万人, 本科毕业生12万多人, 高职高专毕业生16万多人。由此看来,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首先, 由于新增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有限, 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一定困难,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失业现象, 这也是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的结果。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竞争导致优胜劣汰, 失业现象是必然存在的。其次, 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大学生过剩, 高等教育在实质上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 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 我国受高等教育人数比例还是相当低的, 尽管上大学可能陷入失业的困境, 但是不上大学的失业率更高, 这是因为高等教育收益率并未降低。再者, 失业的存在并不代表社会人才需求处于饱和状态, 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 失业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即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2]。笔者认为目前结构性失业占主导位置。

二、失业原因分析

(一) 大学生自身原因

从能力上看, 大多数学生具备专业知识与工作学习能力, 仅少数学生由于专业知识掌握不牢靠, 或人际交往能力差, 学习、接受新生事物相对比较慢, 或是部分学生重知识学习, 轻动手能力培养, 造成出了校园因适应不了工作而失业。

从价值取向上看,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行动较为独立, 对自己的人生思考也更多, 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并未急于就业, 而是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 在对市场进行考察的同时不断地对自己重新估价。在失业现象中, 大量存在着“自愿性失业”, 或“选择性失业”。他们愿意工作并且具备劳动能力, 但是对已有的工作机会不满意而宁愿选择失业, 继续寻找工作[3]。大学生有这样的选择是基于多方面考虑的。我国是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社会, 地域上划分为农村与城市, 进而劳动力市场也被划分为城市劳动力市场与农村劳动力市场。由于两大地域间的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平衡, 其劳动力市场间的差异也就较大。有能力的学生必然会选择大中型城市谋求发展。这样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就聚集了大批的就业者,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人才匮乏。不光是地区性扎堆现象突出, 高薪、福利待遇好的稳定单位也出现井喷, 一些私企、民企等小企业门可罗雀招不到人, 更不用说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西部地区了。大学生不愿意先去农村或西部地区工作, 一是怕吃苦, 二是担心一旦进入较为低等的就业环境就难以攀升到高等的就业环境, 阻碍今后的发展。所以, 当代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并不是无法就业, 而是对将来教育收益最大化进行取舍的结果, 他们更着眼于未来获得的收入, 而放弃目前低于自己期望值的工作。

(二) 社会制度原因

基于我国社会二元构成, 户籍制度的管理也是城市和农村分离的二元管理, 且户口的变迁很困难。而户口在我国与一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权利相关, 使得大学生都不愿意去农村艰苦地区工作, 费尽心思也要留在城市从而获得大中城市的户口。经济发达地区就出现了人才供大于求, 并造成用人条件盲目拔高的人才高消费问题;而不发达地区却招不到相应的人才, 出现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这种状况在短期是无法解决的, 因为整个社会的观念导向就存在问题, 城乡歧视, 城乡发展矛盾始终存在, 而个人谋求更好的发展也无可厚非。在社会制度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者提供更多优惠条件的情况下, 整个职业追求的导向还是大中城市。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次就业终生在岗的比率大大降低, 就业的趋势走向短期就业或多次就业, 这有利于人才流动, 调整资源分配。而我国的户籍流动困难使得大学生担心一旦去了基层或是欠发达地区难以有再次选择、谋求更高发展的机会, 因而宁可选择暂时失业等待更好的工作机会。

另外, 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原因之一。城乡二元化的保障制度, 不同发展地区间的保障水平都是不同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考虑到就业风险、就业保障等问题就会放弃一些经济不发达, 保障制度不完善地区的工作, 自愿失业。近年来, 国营企业、党政机关、科研单位、外资企业等发展稳定, 福利待遇保障机制完善的单位受到学生青睐, 挤破门槛, 而私企、民企等保障不健全的单位在学生中反响并不热烈。效益好、保障好的工作机会总是相当有限的, 有更多人参与竞争的时候, 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因此而失业。

(三) 文化传统原因

对失业现象进行分析时, 也须注意到失业人群主要集中在低阶层这一现实。考虑到教育能促进个人向上流动, 低阶层的人也就有必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实现自我的提升。然而社会本身就具有的复杂性, 使得这一途径并不是阳光大道毫无阻碍。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 提倡集体大家庭主义, 这也导致了中国人有关系的取向, 有时候办事依靠的是人际关系的亲疏, 俗话说有熟人好办事。而关系所带来的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能力, 带来的是类似于权利、地位、财富、机会、信息等资源, 这也反映出了中国“关系文化”原因所造成的就业不公平, 使得一部分学生因得不到公平的就业竞争机会而失去本该可以得到的工作。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就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过社会资本的概念, 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现有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 这些资源与相互熟悉或认识的、或多或少制度化的持久的关系网息息相关……一种‘资格凭证’使他们得到信用, 这里的‘信用’包含了广泛而多样的意义”[4]。社会资本在大学生求职中的作用越来越深, 已是不可忽略的事实, 社会资本的多寡直接影响着个体调动资源的能力, 在中国这样重视关系与权力关系的社会中, 人们的行为对社会资本有着一定程度的依赖。对于一个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来说, 社会资本越多, 所能活动的空间就越大, 流动的可能性就越大。有关系和没关系, 或是关系的深浅都影响到事情的成功与否。家庭条件好, 家里有权有势, 或是在关键部门有熟人的学生往往不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有的学生甚至一毕业就能顺理成章地进入父母或是朋友介绍的好单位, 在我们身边的确有这些不可否认的事实存在。在学生本身能力等同情况下, 若是一方家庭有关系者, 则有关系的一方能得到就业的机会而导致另一方被排挤失业。所以, 来自农村或是家庭条件差, 处于社会低阶层的弱势学生群体失业率偏高。当然这并不表明弱势群体就一定失业, 更多的时候个人的能力还是主导性因素, 如果整个社会都是靠关系来运转的话, 那中国也不会有如此快速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第一, 自愿性失业现象的存在, 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 不是大学生就业难, 而是择业难。这也是大学生的一种投资行为, 应当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大学生应当降低过高的就业期望值, 积极主动地了解就业市场的信息, 并尽早在学校里对自己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 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而且要准备吃苦受挫, 乐于从基层干起, 锻炼自己的工作交际能力, 尽快地融入到社会。高校方面应该注重对学生就业指导, 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 并建立社会用人单位与学校学生之间健全的信息沟通渠道, 帮助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

第二, 加大力度改革我国现行户籍制度, 取消户籍制度中不利于就业的限制, 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为人才的优化配置创造条件, 逐渐淡化城乡、户籍之间的差异, 实现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放宽对大学毕业生户籍的控制, 逐步过渡到让市场机制来调节大学生就业。

第三,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保障制度。尤其要完善在农村就业的大学生的社会保障, 提供能够落实到位的优惠政策, 鼓励毕业生支援农村, 并解决好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使得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差别不大的待遇, 吸引人才流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促进地区发展。另外, 要加强学生在私企、民企的权利保障, 使他们能够放心地工作。

第四,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非知识能力的培养, 如社交能力、心理受挫能力、思维能力等。使学生认识到社会资本的重要性, 鼓励他们多参加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广泛地交朋识友, 扩大社交圈子, 在重视学习知识的同时, 也要搞好各种人际关系, 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桂云, 邓晓丹.大学生失业原因透析与市场化就业取向[J].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 2007, (6) .

[2]金敏.准确把握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实质[J].职业圈, 2007, (20) .

[3]吴克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江苏高教, 2004, (2) .

关于失业统计若干问题的研究 篇9

关键词:失业,统计,建议

一、针对现行失业统计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工作时间”定额低

我国定义的失业时间标准, 是指一周内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不足1小时。美国定义的失业时间标准, 是指在调查周工作内少于15小时。法国定义的失业时间标准, 是指在调查周工作内不满20小时。这样比较, 显然我国规定的失业时间标准太低, 一周只工作1小时, 其收入显然是不能维持个人的正常生活。

2.统计范围狭窄

(1) 不包括城镇非常住人口。我国失业人口的标准是按照常住人口登记的, 而每年农村的流动人口就有数千万人次, 如果不统计这部分人的流动率, 将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2) 没有把乡村人口纳入统计。我国的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70%, 这一群体的失业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反馈, 失业统计的数字就是不准确的。因此, 在进行统计过程中要注意这些问题。

(3) 年龄界限僵化。我国的失业统计年龄与国际一致, 规定为男16~50岁, 女16~45岁, 在这个年龄之外的人都没有统计进去。这使得城市登记失业的人数与实际的失业率数值偏差较大。

3.失业指标设计不完整

(1) 反映内容不全面。就业不足的统计是指有工作的意愿, 但是在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足20小时。按照这一标准, 我国就会出现富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情况, 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隐性失业, 即形式上就业而实际上并未就业。

(2) 失业指标设计不合理。我国的失业率指标和失业人数, 是按照性别、年龄等进行区分的, 缺乏广泛而深入的指标体系。实际上, 我国地区间的发展速度不同, 失业水平不同, 但是失业统计指标缺少这些数据支持, 这就使得失业统计的价值大打折扣。

4.失业率统计在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时效性。我国失业统计资料是以年末最后一天的失业人员计算的, 这样计算不能反映真实的失业情况。发达国家的失业率, 如英国、美国是每年调查一次, 我国与此相比显然存在差距。

(2) 登记失业不完善。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仅仅局限于当地的就业机构, 这就不能将失业群体比较全面地统计、计算其中。暂时失业、下岗人员、未及时统计就业的人员就会被遗漏, 导致数据结果与登记存在误差。

二、我国失业统计制度的改革措施

1.有效界定失业的口径

(1) 提高工作时间的定额。仅仅用1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确定是否失业的定额太低, 建议按照正常的工作时间来进行定额, 也就是按每周工作5天, 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 应把调查时间限定少于13~14小时定为失业的标准。

(2) 放宽年龄的界限。应把60岁或65岁以上退休人群纳入统计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很多适龄退休人员都有继续工作的意愿, 也具备这种能力, 因此, 应放宽统计失业的年龄。

2.统计失业的具体操作方法

(1) 城镇和农村实行两套制度。建议在城镇实行全面的失业抽样统计制度, 采用住户抽样的制度, 这样能以最少的经济投入取得最佳的统计结果。在农村实行对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者、乡镇企业者进行抽样调查, 计算其中的失业人数和准确的失业率, 可以通过计算隐性失业的方法来推算失业人数。

(2) 检测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检测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好处颇多, 这样可以使数据统计更完整, 便于在宏观上进行指导, 避免出现疏通不准确和因失业人口过多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区别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标准是在调查的小区内居住时间是半年以上, 或者是居住时间不满半年, 或是个人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可以通过以时间期限、地理范围为抽样标准, 抽取管理得比较完善的、规范的小区, 以此统计其流动人口的失业率, 再通过观察比较对本地区的失业人口现状进行指导。

(3) 利用互联网统计数据。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 流动人口信息随时记录在案, 可通过互联网上登记的失业指标进行抽样调查, 这样既可以免去重复登记的困难, 也可以全面了解各个县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失业人口的现状和比重。

(4) 对隐性失业人口做补充登记。我国农村和城镇普遍都存在隐性失业人口, 他们的工作方式多样, 但是效率低下, 工作地点和工资水平不固定, 部分农村地区的边界产出甚至会出现负增长。可见, 这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估算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例如, 估算隐性失业人口时, 可以采用有效工时推算法。有效工时是指占总工时的比重。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估算。一是抽样估算法, 就是通过对部分农村地区进行抽样, 用抽样得到的结果来推算整个农村的隐性失业率。这项工作需要由国家的权威部门来完成。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就曾在1994年用这一方法估计当年的失业人数为1.1亿, 其隐性失业率为25%左右。二是国际对比法, 就是在产值比重相当的历史条件下, 找出一般劳动力的劳动比重标准, 再将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标准与之相比较, 多出来的就是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三是模型推算法, 利用模型可以使抽样的方法具体可行, 这可以作为日后农村抽样结果的理论依据, 为进一步统计失业工作奠定基础。

3.针对不同行业应有不同的统计标准

在现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逐步完善发达地区的失业统计系统, 如在调查范围、调查频率上与国际保持一致和接轨。针对不同的行业, 制定不同的失业、就业标准, 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 在对失业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从而实现对失业问题有效解决的宏观指导作用。

4.继续加大调查统计的频率

现阶段我国对外公布的统计结果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 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具有滞后性, 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不大。我国针对流动人口失业情况的调查, 通常其调查对象是在该地区居住时间少于半年的流动人口, 时间界定也是不明确的。因此, 建议可以每个季度都进行一次调查, 以最新的统计数据来对失业人口和社会问题进行更好的指导。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现行失业统计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提出了改进我国失业统计制度的相关措施, 以期和国际接轨, 在失业人口统计过程中得出更加真实、有效的第一手数据。

参考文献

[1]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 2014.

上一篇:广电集团新闻管理下一篇:学生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