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管窥一二

2024-07-14

初中物理教学管窥一二(精选九篇)

初中物理教学管窥一二 篇1

一、课堂上要真正做到关注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我们应该注意,每一堂课都会有非常积极的参与者,也会有一些被动的参与者,有的甚至不参与。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不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倾听、思考,还是在神游。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和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积极的活动中来。在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更应该深入到各个小组去,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安排下一步活动。教师还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探究方式,从而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充满活力

为了语文课的情味,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学生的想象、联想,令学生的心神沿着作者的潜思暗构的运思路向,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产生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如历其境的艺术之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那种境界,实现读者与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塑造的人物、编织的故事、论证的事理、抒发的感情在想象中的一致或大体一致,情感上的和谐共振。

三、指导学生更新学法,促进学生发展

首先,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即包括教法和点拨,学生在“半扶半放”状态中读懂此段。通过前两个自然段的学习实践,学生已获得经验,领悟其法。此时,我就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第五小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留给自学空间

只有学生拥有自学的时间和空间才能算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在时间上、空间上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尽量让他们自读、自悟、自得。以前听说某学校只准教师课上讲7分钟,后来又缩减为5分钟、3分钟,虽然这种界定时间的做法较为机械,可是这样的提法在落实的过程中让我们明确了讲与不讲的原则:可讲可不讲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不讲,让学生自学解决;对学生尚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帮扶他通过自学解决。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之后的无限乐趣,激活自身学习的潜能。如在教读课文《我的老师》,我牢牢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尽量让学生去自学、去体会。我先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然后让学生质疑、讨论、自由汇报,最后让他们回忆小学阶段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并讲述有关的一件事情,或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段落朗读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跃跃欲试,朗读就更加生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课堂效果大大提高。

学法两个方面。许多时候,语文课的趣味是从“变改”教学方法中来的。故也有人把这类能够引出“趣味”来的方法归为“趣味教学法”。然而,即使是“趣味教学法”,用久了用滥了,不加以更改,不给予“掺新”,学生也会生厌的。反之,一种古老的教学法,长期以来几乎已处于废弃状态,你偶而拿它用一两次,学生也会感到异常的新鲜。旧教学模式,常以背诵默写为主要学习方式,使学生厌倦,产生厌学情绪。学生要学好语文,先要养成预习习惯,在预习中提出问题,试探性地解决问题。何况,一篇新课文,很多都是学生学过的字、词、句,甚至一些生活场景学生都十分熟悉,教师再翻来覆去地分析,实无必要。其次,学生要敢于质疑。课外提问,课内讨论,学生要主动积极,不能使之留于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意见、看法、观点及口才,使语文知识能真正发挥实质性作用,而不是为应付考试而学。最后,学生还要勤于动笔。教师还应采取一些辅助性教学手段,如教学《月光曲》时播放贝多芬的曲子,学生听后便可将自己的想象记录下来。这样,便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特点是想象力能得到充分发展。

四、教学内容的处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策略

教师要把学生从繁琐的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概念中解放出来,同时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获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要重视学生对基本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其中“积累”是基础,是关键,“积累”达到了一定的数量,量变才能转为质变,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提高,语文素养才能丰厚。教师应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在语言学习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学生接受的知识要真正经过教师的引导

教师不要急于把问题的答案出示给学生,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因为只有学生亲自参与问题的探究,头脑中的印象才会深刻,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中也会发

四、培养自学习惯

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而且良好的自学习惯也有助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向课后延伸。而习惯的形成,唯一的途径是强化训练。首先让学生明确要培养哪些好的自学习惯,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积累、思考的习惯,我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读半小时课外书,并按要求记好读书记载本。每天记载如下内容:日期、书名、作者(译者)、阅读章节、阅读用时、内容简介、精彩回放、读后随感等。一学期下来,学生都积累了厚厚的一本,现在这些本子都成了他们的“掌中宝”,每天都要摩挲几遍才放手。有了这些丰厚的积淀,学生积累了知识,丰富了情感,增长了智慧。这些表现在课堂上,无论是发表见解还是写作文章都要精彩很多。实践证明,任何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训练。所以,我坚持引导学生在语文园地里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给学生自学的一般方法,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读书、思考、讨论的时间,力求使课堂教学出现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地学、独立地学、创造性地学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努力打造出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

科学设计课堂练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学,江苏昆山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课堂练习是教师设计的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的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练习虽不是教学目的,但它贯穿一节课的始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效果,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强化、优化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一、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层次性

大纲指出:“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的扎实训练。”鉴于知识本身的层次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练习设计必须形成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我们应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建立多层次的弹性练习结构,设计适合于各种水平线学生层次的练习。如教学字词时,起线练习为“读读写写”,进而设计一些辨析、选词填空、解释重点字词、巧填字格等练习,让学生完成起线要求后选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练习。由于练习的设计遵循“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原则,学生间练习既有内容上的联系,又有难度上的区别;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的机动性,面向全体,很受学生欢迎。如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

A.摘录描写叶欣进行“高强度,高效率,高风险”工作的句子。(起线练习)

B.你认为叶欣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C.你想对叶欣阿姨说些什么?

这种练习形式体现了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和差异定向、激励上进原则,消除了后进生对练习的畏难情绪,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贴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无疑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的。

二、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综合性

语文教学要求加强双基落实,就是指除了训练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因而,课堂练习的设计不能忽视综合性的技能训练。

1. 听听、说说。

现许多有个性、创造性的精彩结论。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确保让学生接受的知识是真正经过教师引导的。这样,学生得到的就不仅仅是单一的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在联系有关条件和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在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他就能够自己去查资料、去分析,去创造。只有这样,才是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六、要确保小组中的合作学习有效

在执行新课标的课堂上,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已经普遍得到运用,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这种合作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日常听课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课堂的讨论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不管简单的问题还是复杂的问题教师都要求学生讨论,声音越大越说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并且讨论过程中无序混乱,发言者也仅仅局限于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他学生成了旁观者。合作学习的要素是:小组成员间的相互配合、信任,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责任,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评估,并寻求提高

传统语文教学重在教师的讲授,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一堂语文课,学生没有多少机会去阐述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坐享其成的听课习惯养成,也就不愿积极发言了,而一些学生从家长或社会吸取“少说为佳,言多必失”的教训,不敢踊跃发言,这样的教学不仅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使原本活跃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了。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转换角色,多充当聆听者,将课堂这个舞台真正交到学生手中,为他们创设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几分钟谈谈昨天的报纸,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时讯、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以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敢于就教学内容置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围绕教材,旁引博证,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说话的本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进行大量生动活泼的听说训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的流畅性、写作的独创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交际的实际运用能力,促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

2. 读读、画画。

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多彩的画面倍感兴趣,课堂训练中设计一些让他们信手涂上几笔的练习,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学了课文《荷花》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A.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荷花的美景。

B.用彩笔给课文配画,画出不同姿态的荷花。

学生兴趣高涨,欣然提笔,不少学生的笔下跃然而出各种姿态的荷花,有的还画上了蜜蜂、蝴蝶等。让学生读读、画画,在读中求据,画中悟境,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满足了学生求新、好动的心理,还检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呢?

3. 演演、说说。

小学课文中不乏内容生动的故事,课堂教学中有表演小品、演示实验的机会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大乐事。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设置相关的活动。在教学课文《三袋麦子》时,我让学生来演一演,他们情绪高昂,还分别抓住了小猴、小牛和小猪的个性特点,演得惟妙惟肖。这道练习重在让学生自己变成文中的人物,感受直观刺激,从而产生快乐情绪,于无其有效性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要注意教给学生合作讨论的方法,帮助小组建立一些基本规则,如由谁主持,如何发言,由谁记录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讨论前先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把自己的观点写下来,然后在小组讨论时再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其他小组成员倾听,最后形成集体意见在班级交流时发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在知识的巩固这一环节上教师就不用为让学生背了一遍又一遍却记不住而烦恼了。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在学生小组学习时,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的合作效果、认知进程,并依此来调整教学进程。同时,教师在要求小组汇报时也应注意语言的表达,要问:哪个小组来发表一下你们的意见。以此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从《童趣》管窥初中文言文教学 篇2

2010-11-22 12:50:51|分类: 科组成果|字号 订阅

摘要:《童趣》这篇文章是初中新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为了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让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兴趣昂然。在教学中没有必要过深过多地讲授文言文知识,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感知语文材料,更细地品味原汁原味的“童趣”,突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自然之趣、语文之趣。我们的教学越来越轻松,我们的课堂越来越和谐,我们的文言教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关键词:兴趣、朗读、重点、生活

学习了三年多的《语文的新课程标准》,我在初步完成初一语文第一单元的备课任务时,我细细阅读与感悟了第一单元里的五篇文章,梳理了这五篇文章里需要落实的教学点。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第五课《童趣》,我有几点思考,想写出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明确地位,让学生了解文言文

语文教学无论怎样改革,阅读教学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入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教学更是一个既新颖又重要的领域。文言文学习对于初中尤其是处于转折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能让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并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就“海阔天空”,否则就如“牛听弹琴”,甚至“穷途末路”了。

二、消除畏惧感,让学生走进文言文

文言文和我们的时代隔了太久,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太大,不经必要的语言训练,已经很难读懂、看懂和理解,更重要的原因是文言文的作用被广大中学生漠视。再加上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千篇一律是教师串讲译文,学生埋头快速记录,直至搞懂每个字词句之意,并认为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规律。把一篇整体的美文大卸八块,搞到支离破碎,破坏了文本原有的美,使学生学来感到枯燥厌烦。学生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文言文。

我们应该通过教学手段的变化,多种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越过这一“语言障碍,克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知识,富于情感性。无论是现代文教学还是文言文教学,让人文情感走进课堂,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三、培养兴趣,让学生喜欢文言文

有些学生抱怨我们今天不用文言文,干嘛去学“之乎者也”?

《童趣》这篇文章是初中新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有必让我们去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童趣》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紧紧围绕一个“趣”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童真童趣图。无论是视蚊如群鹤舞空、作青云白鹤观,还是以丛草、虫蚁、土砾的“小天地”为“大世界”、观虫斗、鞭虾蟆,无一不是以一颗天真浪漫的童心来观察事物,充满盎然童趣,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文章没有连贯的情节,语言浅淡,比较易懂。基于此,我抓住文眼“趣”让课堂也不自觉“童趣盎然”。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有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导语,“点燃”学生学习兴趣,我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谈起,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童年趣事,并结合自己的知识阅历,联想名人的童年趣事,从而自然地导入课题。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喜欢“出风头”来调动其学习味口,提供成功机会,促进学习兴趣。

如果在教学本文过程中,能让学生在体认作者“情趣”的基础上,与作者发生心灵沟通,不仅感动于作者产生情趣的想像“能力”,更感动于作者充盈于生活、生命中的情趣“意识”,让已被课业负担、名次包袱压抑得麻木了的心灵得到激活,积极发现并感受生活中的情趣,那么,教学将产生它的最大价值:加速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转变与升华。

《童趣》一文充满奇思妙想,意趣昂然,正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没有畏惧情绪的好教材,可充分利用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自然之趣、语文之趣。

四、加强朗读教学,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俗话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得多了,背得多了,文章的意思自然也就理解了。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多朗读,多美读。大声的,动情的,陶醉的朗读是体悟文章思路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新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彻底破除了“知识排点”“训练布线”的编排方式,减化了头绪,强化了阅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学生才能翱翔于语文世界之中。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静读,再让他们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静读,沉入文本,除去浮躁,直接进入真实的原生态阅读,使学生产生独特的感悟。朗读是一个体味的过程,用充裕的时间或范读、或齐读、或自由读、或分小组读、或比赛读等等。同时,我在情感、节奏、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适当点拨,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意蕴。通过静读和反复朗读,学生本能把握语音语调和节奏,能感知本文的故事内容,体味作者充盈于生活、生命中的情趣“意识”,为深入地理解课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突出重点,把握文言文的精髓

贪多求全,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源源本本一大套,这是初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一大忌,因为老师讲得太多使学生产生文言文难的恐惧心理。实践告诉我们:根据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力气用在刀刃上,就能收到纲举目张之效。也就是说,凡是教材关键处,学生困惑处,就要大胆讲,要言而不繁,讲深讲透,使学生一课有一得,课课有所得,得得相关联;同时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45分钟,把课上得集中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童趣》是初中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将影响学生对古文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宜在字词句上过分苛求标准答案。

在教学中,我重视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强调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课堂安排学生“体验生活,述说自己在童年时代有过的与作者一样的感悟”拉近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让课堂生动活泼。

从《贫民富翁》管窥印度一二三 篇3

谈起印度,尽管它是中国的近邻,但国人对它知之不多。在网上问几位同龄朋友,他们对印度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的老电影《大篷车》或者恒河圣浴等一些古老的画面中。我脑海中关于印度的最新内容还是从一位驻印使馆朋友那里听来的,说是当时他住所的门锁坏了,打电话请工匠来修,本来只需一两个小时的工程,却费尽周折等了一个多月。印度人,由此给我留下了这么一个印象:做事效率低、有些懒,但人还都挺善良。心态比较平和:

不过,即使是如我们这些对印度有些了解的人,当去年11月乍听到孟买发生连环恐怖爆炸袭击的消息时,也都大吃了一惊。印度这个被认为对宗教虔诚、心态平和的国家,一个自诩为亚洲民主样板的国家是如何变成恐怖主义的滋生地和袭击目标的。究竟是我们不明白,还是印度变化快?而从《贫民富翁》中,我们再次管窥到印度社会的一些真实状况和微妙心理。

影片中,孟买,这个印度最大的商业城市,有着“印度的纽约”之称的城市街头。镶着钢玻璃的闪闪发光的高楼大厦与肮脏、贫穷、暴力的贫民窟比邻而居,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之间的教派冲突甚至已经发展到动刀动枪、伤及人命的激烈程度。在这种大环境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如果不是具有坚定的人生追求或宗教信仰,在生活重压下,很可能会像主人公贾玛尔的哥哥一样,性格严重扭曲、变得凶狠而贪婪,而最终落得在钱堆里被仇家乱枪打死的悲惨下场。看完整部电影,尽管有着主人公贾玛尔的善良乐观伴随着我们,但影片所暴露出的黑暗面依然触目惊心。

所以,也有专家分析说,《贫民富翁》获奖,与其说是因为在构思新颖上取胜,不如说是因为它有揭露印度社会弊病的勇气。然而,面对这样一部写实主义电影,印度社会的心情很复杂。拿英国《金融时报》的话来说,《贫民富翁》撕裂了印度社会。

得知获奖消息后,印度总统帕蒂尔和总理辛格对获奖影片的演员和音乐家表示祝贺,称他们是印度的骄傲。《印度时报》在回忆奥斯卡颁奖典礼时也骄傲地说:“那晚,世界是我们的。”这的确是印度人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高潮亮相。而印度《快报》更从战略高度认为《贫民富翁》有助于打造印度国家品牌,提升国家软实力。

不过,与这些赞扬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印度国内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2月22日奥斯卡颁奖晚会前夜,印度东北部城市巴特那爆发小规模抗议示威,50多名来自贫民窟的人烧毁了《贫民富翁》导演丹尼·鲍伊尔的画像,抗议影片侮辱了穷人。英国《金融时报》引用印度一知名电影制片人愤慨的话说:“印度不是索马里,我们是世界上拥有核武的国家之一,我们的卫星巡游在宇宙,我们的警察局并不像电影里的小黑室,孟买街头也没有盲童在乞讨。”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美国《华尔街日报》带着讽刺意味说道:“住在贫民窟的人反对‘贫民窟的狗’的叫法,人权活动家反对‘贫民窟暴力、贫穷的描写’,印度教教徒反对影片中对其对穆斯林教徒血腥屠杀场面的描写,而惟一不反对的看来只剩百万富翁了。”

而实际上,即使是印度有钱的中产阶层,对《贫民富翁》也抱着一种矛盾心理。据加拿大《多伦多星报》分析,一方面,作为努力打造印度国际化形象的主力军,他们觉得《贫民富翁》满足了印度需要世界注意的愿望,但同时他们也吃惊地发现。西方似乎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印度,因为他们聚焦的不是印度社会欣欣向荣的一面,而是最丑陋的地方。这与印度对自身的认知存在差距,因为印度一直希望把自己打造成民主的西化的现代社会。不过,文章指出,可能连印度自己都没发觉,近些年来,为了让自己挤进工业化社会的行列,心态平和的印度正变得富有“侵略性”。最典型的是在2001年。印度中部发生贫困农民集体自杀事件,而当时印度媒体却把报道的火力集中在当年奥斯卡提名的一部印度影片。

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模式管窥 篇4

一、合理的设置课堂内容

由于化学最主要的就是实验, 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在互帮互助中促进学生整体的进步,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化学成绩和实际操作能力显著提高, 还能优化课堂氛围, 增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1. 教师应该给每位学生明确的分工。

每个组内都会存在一些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 由于教师没有为每位学生明确分工, 很多较差的学生往往很少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逃避任务, 只依靠成绩好的同学完成任务。这样不仅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反而让较差的学生更加自卑, 拉开了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因此, 初中教师应该在布置任务之前首先考虑每组学生的特点,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布置任务, 争取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

2. 教师要布置合理的任务。

教师让学生进行化学合作学习之前, 应该首先明确需要解决的学习任务, 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设计。对于一些在课本上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教师没有必要安排小组讨论, 这样不仅没有达到学习目的, 反而浪费了上课时间;对于一些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教师应该根据已有的经验, 在课堂上提问学生, 让学生举例回答;对于一些过于简单的任务, 学生完全可以单独完成, 没有必要进行分组讨论。课堂时间毕竟有限, 而有些化学实验必须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 因此, 教师应该把握好课程安排,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合作学习时间。有时候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时间太短, 学生才刚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便开始提问, 让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或者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在安排合作学习之前, 应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 不能因为会占用课堂时间而催促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 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进而改进、解决。

3. 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 吸引学生的兴趣。

一些教师在做实验前就要求每组学生都按照统一的方案来做实验, 没有考虑到一些教学内容中蕴涵着很多不同的因素。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小组做不同的试验, 最后进行演讲展示, 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学到更多不同的知识, 其他小组可以对展示的小组进行补充。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学习更多的知识, 提高课堂效率。

二、合理调整教学方法

在以前传统的实验教学中, 教师一般都会提前帮学生准备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和材料, 这样做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节省了学生的时间, 但是实际上却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 教师一般都会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为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被动的学习, 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并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 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教师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 通过预习, 学生可以大致了解实验的方法、步骤、目的和意义, 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会带着问题听课, 在教师讲解之后,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就会更加有条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实验的关键步骤进行讲解和演示, 重点强调容易出错的环节, 对于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2. 为学生提供亲手准备实验的机会。

由于在做化学实验之前有很多繁琐的准备工作, 例如对试剂的配制、对实验材料的分装、对实验仪器的准备等。教师应该多开放实验室,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实验室参加实验准备, 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在实验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如何准备, 能够大大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 提高动手能力,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化学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化学与实际的生产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理论知识与实际也有很密切的联系, 教师在讲课时可以适当举例介绍一些相关的实际的化学生产过程和方法等, 这样更能够增加教学的色彩,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听课的同时了解更多实际应用的知识。

教师也可以采用提问或者讨论等互动方式来活跃课堂的气氛, 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向教师提出, 教师应该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备课准备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在进行实验讲解时要有意识的对相关的实验知识进行扩展, 做到教学相长,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 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能动性, 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合理的安排课后实验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应该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安排一定时间的课后实验。因为在学习理论课程知识与相关的实验操作时候,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试验技能, 教师可以自己安排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实验课题。教师应该积极给予学生指导,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纠正错误, 在试验结束之后让学生做出总结。

在此阶段, 学校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应该开放实验室, 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 同时也能够提高实验室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但是开放实验室要对教学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 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 完善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明确规定实验室的使用时间等具体的管理措施, 从而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管窥 篇5

一、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环节

经过许多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实践, 把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分为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课前阶段,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预习,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课前作业, 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预习。同时,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中来, 通过探讨以及教师的讲解将其解决;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阶段, 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 找出课堂内容的重点, 并且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去验证。在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对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评估, 锻炼了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为学生的未来增添了更多的可能;第三个环节是归纳总结阶段, 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 帮助学生在物理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概括整堂课的内容。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堂重点进行探讨, 这样学生才能印象深刻;第四个环节是巩固以及反思的阶段, 教师在课堂中要尽量多地设计一些与课堂重点相关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以及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对问题进行反思, 甚至对知识本身进行质疑, 进而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与成长;第五个环节是延伸与发展阶段, 教师通过课堂上对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答, 同时帮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课外实验, 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外体验。

二、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要求

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质上就是把被动的学习转变主动学习, 培养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它需要学生先进行自我观察, 再模仿, 然后进行自我调控。

具体可以从自主学习本身进行分析, 科学的教育领域认为, 自主学习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方面是指通过学生自身做出的行为, 学生自觉地去进行学习或者控制自身去学习, 这个过程是非常有自主性的;纵向方面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己去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 为学习做好一切的准备,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时刻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 尽力去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自主学习是一种考验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 其中可以把自主学习能力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为自主学习制定的学习计划或者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习惯、学生自主学习后的效果。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过:“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 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 , 自己寻找出路, 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 百分之百正确, 他还是学不到什么。”学生如果不能自主地进行探索, 他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物理的教学课堂要求学生要有自主探索的过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尽量多与学生互动, 吸引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 鼓励学生对自主学习进行探索。当然, 教师自身能力也要进行提高, 为学生良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的创建途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建民主的学习情境。实践证明, 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及学习欲望。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为学生创建民主的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思维, 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勇于去探索, 去进行实验。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当今社会缺少的就是创新型人才, 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去尝试各种新型教育方式, 例如多媒体教学、因材施教, 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当然,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成长道路, 为自己理想的未来奠定基础。

教师要引导学会进行自主拓展。物理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探索, 并消化所学知识。物理本身就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组织一些教学活动, 使学生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让学生不断在探索中成长。

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管窥 篇6

一、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以及教学的要求

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质上就是把被动的学习转变自主学习,培养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先进行自我观察,再模仿,然后进行自我调控。

我们可以从自主学习本身进行分析,科学的教育领域认为,自主学习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方面是指通过学生自身做出的行为,学生自觉的去进行学习或者控制自身去学习,这个过程是非常有自主性的;纵向方面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己去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为学习做好一切的准备,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时刻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尽力去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自主学习是一种考验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我们可以把自主学习能力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为自主学习制定的学习计划或者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习惯、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后的效果。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过:“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学生如果不能自主地进行探索,他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在新课标物理教学的要求下,物理的教学课堂要求学生要有自主探索的过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这不仅可以他该学生的探索精神,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尽量多的与学生互动,吸引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对自主学习进行探索。教师自身能力也要进行提高,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环节

经过许多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实践,把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分为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课前阶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预习,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课前作业,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预习。同时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中来,通过学生的探讨以及教师的讲解把问题解决;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阶段,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找出课堂内容的重点,并且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去验证。在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对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评估,而且还锻炼了思维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增添了更多的可能;第三个环节是归纳总结阶段,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在物理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概括整堂课的内容。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堂重点进行探讨,这样学生才能印象深刻。第四个环节是巩固以及反思的阶段,教师在课堂中要尽量多的设计一些与课堂重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以及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来解决这些问题或者练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对问题进行反思,甚至对知识本身进行质疑,使学生有更大的进步与成长。第五个环节是延伸与发展阶段,教师通过课堂上对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帮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课外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外体验。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

1. 创建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建民主的学习情境。实践证明,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及学习欲望。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创建民主的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勇于去探索,去进行实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师生之间要合作去努力,帮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实现学生自主能力的全面提高。对物理教师而言,创设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教师需要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自由发言的平台。课堂应是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畅所欲言的场所,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对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提出表扬;第二点,教师应在实验教学环节创设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可以向学生征求开设何种物理实验的意见,并倡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第三点,也是相对重要的一点,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要采取题海战术,而是让学生以自己相对喜欢的形式做作业。这样,在相对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的欲望将会空前强烈。

2.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当今社会缺少的就是创新型人才,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去尝试各种新型教育方式,例如多媒体教学,因材施教,为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提供有效途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成长道路,为自己理想的未来奠定基础。

教师只要尊重学生个性,并顺着学生个性,帮助学生挖掘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便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有的学生不拘小节,执行能力强,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其布置操作性强,考验动手能力的实验作业;有的学生在学习上有种不服输的尽头,但是却很倔强,那么教师便可以软化自己,以柔克刚,帮助学生挖掘自己内心深处温柔的因子,从而帮助学生快乐成长。

3.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拓展

教师要引导学会进行自主拓展。物理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探索,并消化所学知识。物理本身就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组织一些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不断在探索中成长。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末尾,为学生布置一个思考问题,如在你的家庭生活中,存在哪些不易发现的物理现象?以问题当作一节课的结束可以很好勾起学生自主探究,以及上下一节课的兴趣。

4. 抓紧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抓学生当前年龄段的心理特点,采用一些可以吸引学生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帮助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发生转变,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有更长远的发展。

总而言之,构建初中物理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初中物理教师无法一人独立完成,而是要依靠学生的努力。因此,对学生而言,他们在构建初中物理自主学习高效课堂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与学生一起通过各种方式,为构建高效课堂而努力。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以及对教学的要求、课堂环节以及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措施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帮助教师明确现阶段教学任务,提升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措施

参考文献

[1]吕建英.谈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J].新课程,2013,(10).

[2]李晓州.浅析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J].散文百家,2013,(09).

[3]胡正宝.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学物理,2014,(03).

初中牛津英语口语教学方法管窥 篇7

1. 初中牛津英语口语教学现况和分析

1.1. 初中牛津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落后

初中牛津英语口语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师领读, 学生跟读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教师没有分析准确的英语语境, 学生一味跟读和复读, 没有深层次理解所读内容, 英语口语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初中牛津英语口语教学中师生角色倒置

教师没有准确认识到在初中牛津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教师处在主导地位, 学生就难以得到自我提升, 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3. 初中牛津英语口语教学重点把握不准确

教师主要将英语口语教学重点放在学习词汇和语法上, 没有引导学生了解词语运用语境、英语篇章结构、思路等, 学生在初中牛津英语口语教学中只是学会了词汇和语法知识, 没有达到训练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目的。

2. 促进初中牛津英语口语教学完善的方法

2.1. 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基础知识学习

初中牛津英语口语学习需要从基础知识出发, 打下良好的基础后再进行提高练习。口语训练的基础在于读好, 只有读好课文或者是词汇等, 才能说好英语。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还要注意保证语调、节奏以及重读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 指出学生的不足,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教师要将初中牛津英语口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丰富化, 避免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例如,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标准发音的英文录音, 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发现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语言简单易懂的英文电影或者是听一些英文歌曲, 丰富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材料。

2.2. 教师注意采用英语语言教学

教师在组织初中牛津英语口语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尽量使用英语语言教学, 用英语语言贯穿于口语教学课堂。教师利用英语语言教授英语口语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听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口语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说英语, 能够为学生的口语学习提供大量的学习范例,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 再加上平时的口语学习, 就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英语口语表现力和表达方式。如果教师在英语口语课堂中坚持使用英语语言, 学生就能够从一开始的不习惯, 到最后的适应和形成一种习惯。学生的听力素质得到了锻炼, 口语水平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2.3. 将初中牛津英语口语教学融入教学情境

初中牛津英语口语教学情境主要是指教师创建一个能够帮助学生加强英语口语交际和沟通的环境。例如,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role play活动, 假设顾客在餐厅点餐和服务生对话。在活动开始之前, 教师要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对话内容以及角色分配等, 之后分组进行表演和口语表达, 最后教师做出评估。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在最适宜的环境学到最多的知识, 并且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4.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辅助手段促进英语口语教学

在初中牛津英语口语教学中, 不仅需要教师能够言传身教以及给予学生口语学习指导, 还需要将教学方式进行充实和丰富。因此,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 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辅助手段, 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 通过多媒体教学, 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到更多的英语口语知识, 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3. 总结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管窥 篇8

【关键词】规范;节奏;情感

俄罗斯有句民谚:“语言不是蜜, 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教师教学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关系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对于思想品德这样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来说, 要想改变课堂枯燥、抽象、沉闷的面貌, 教师就必须注重语言艺术, 运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那么, 思想品德课上教师的语言有哪些要求呢?笔者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师语言艺术探究”为微型研究课题, 进行了多年探索, 发现教师课堂语言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淡妆浓抹应相宜——规范性

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初中思想品德专业性较强, 专有名词如公民、人民等不能用其他词语替换, 所以老师能清晰、准确、严密、精练地使用专业术语, 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就能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概念, 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例如, 学习八年级上册《礼貌显魅力》这一课时, 教师在指导学生看图交流后, 就要对礼貌的定义 (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 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讲解得非常清楚, 为后继学习立下基础。又如, 教学《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课时, 就要引导学生理解“人民”和“公民”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将这两个概念讲清楚了, 才能使学生对下一课的“权利”有清楚的认识。另外, 像“集体”、“家”、“义务”、“隐私”这些概念, 教师必须要在学生交流后用最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 为学生的规范用语树立榜样, 打下基础。

二、轻拢慢捻抹复挑——节奏性

教师语言的节奏性首先是语言速度的快慢。教师讲课节奏的快慢,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信息接受的情况, 合理的控制语言速度的缓急。一般说来, 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时速度相对要慢, 便于学生思维能及时跟上;容易理解的地方和教学环节的起承转合处可以适当加快节奏。例如, 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三课《平等尊重你我他》中的《尊重从我做起》这一节过程中, 当讲到“与不同的人交往, 应该如何表达你对他的尊重”时, 由于这是这堂课的重点, 所以就要放慢速度, 在和学生充分讨论后进行讲解。

教师语言的节奏性还包括音调、句式的变换。整堂课放“高音喇叭”学生受不了, 整堂课平淡低沉学生也会昏昏欲睡, 这就要教师处理好音调的轻重缓急。例如, 教学八年级下《自觉维护正义》一课时, 当讲到陆游“白发向人羞折腰”、包青天公正廉明办案时教师声调可以适当提高, 让学生懂得每个人对正义感的推崇。教师的语言句式要随不同教学内容而变换, 该陈述的时候陈述, 该反问的时候反问,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东边日出西边雨——情感性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要让师生实现情感的共鸣, 达到心心相印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用饱含真情的语言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深理透, 思想升华。

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代表性的

文/金霞

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 教学《两代人的对话》一课时, 我让学生举自己与父母因为观念不同而发生冲突的例子, 再说说自己现在对这件事的感受, 理解父母亲的一片苦心。接着我又讲了父亲靠卖血供儿子学习, 而儿子却因沉迷于游戏机而辍学的故事, 让学生谈谈他们心中的感受。因为这个故事非常感人, 学生大多数潸然泪下, 对父母亲的无私关爱会理解地更加透彻。当教师问学生“父母如此爱你们, 你们又该怎样做”时, 学生会说出自己的真心话, 而不是敷衍、走过场。

四、满城箫管尽开花———幽默性

幽默是教学的催化剂, 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能缓和紧张气氛, 可以保持学生大脑兴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一种使师生心灵舒畅的教学环境。

例如, 教学《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课时, 我就引用了各地计划生育经典语录, 如“国家兴旺, 匹夫有责;计划生育, 丈夫有责。”“宁可血流成河, 不准超生一个。”“少生孩子多种树, 少生孩子多养猪!”来说明当时计划生育实行的重要性和执行的难度。这些标语使得“计划生育”的概念生动化, 通俗易懂, 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笑声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天生我才必有用———激励性

俗话说:“良言一语三冬暖, 恶语半言六月寒。”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 使学生产生“我能行”的强烈愿望, 能带着一种高昂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

有位政治教师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 喜欢说“我来到了一片森林” (把学生当成了木头) , 自认为说话很有艺术, 实则滋生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还有位老师的口头禅是“你知道狗熊是怎么死的吗?笨死的!”这种语言可以说百害而无一益, 是要坚决摒弃的。

教师的课堂评价多几把衡量学生的尺子, 就能发现每个学生的与众不同的优点, 多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流, 就会对每个学生多一份真心的爱护、恰如其分的鼓励, 我们的教育就往往能事半功倍。

生动的语言就好比菜肴里的盐, 有了它菜肴才有味道, 但是教师不能因为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夸夸其谈, 离题万里, 甚至说出偏离道德准则的言语。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语言艺术就需要我们教师下“台下十年功”的苦功夫了。

参考文献

[1]刘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艺术.吉林教育.2011 (1) .

信息技术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管窥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教学实践,有机整合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手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等能力。当前,如何在信息技术辅助下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

1 信息技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含义

信息技术下初中数学教学就是将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互联网等)有效整合,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机融合,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来帮助教师进行实际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手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都会得到相应的转变,课堂教学效率将大大提高。

2 当前信息技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随着教师和学生对新教学手段的使用,信息技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教师和学学生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功能认识不足,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所使用的课件都是事先设计好的,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不能很好地融入实际的教学情境中,限制了教学效果的发挥;另外,有些教师太过注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反而失去了整合的意义。

3 信息技术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3.1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很难自发的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学本身较枯燥、抽象,再加上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使得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更加难以对学生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有很多优势,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这些困难能够很好地被解决。教师在讲课的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课件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更为清晰的刻画,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演示,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相等这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多媒体技术中的动画等方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神奇,对进行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3.2 充实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会按照备课内容及进度的安排进行每节课的讲授,主要是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特别是在进行难点及重点的讲解时,教师只能将步骤一一列出,这明显降低了数学教学的效率。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很方便的对知识点进行增减,很好的改善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先做好教学课件,再进行直接的讲解即可。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能够增加知识点的容量、信息量,并提高讲课的速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解多面立方体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件上通过简单的步骤就可以画出具体的图形,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省去在黑板上画图的时间,学生也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到立方体的存在,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使得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得到更多的思考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另外,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利用教师的课件私下进行反复学习和巩固,使学生获得更扎实的学习效果,并且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

3.3 使逻辑思路更清晰易懂

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而且初中数学中所涉及到的几何及空间问题较多,更加深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在传统模式下,单靠文字和平面的简单图形在很多时候都难以将问题清楚的描述出来,但是仅靠背和记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记忆且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下,这些问题能够立马变得简单易解。如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图形软件对知识点进行思维导图,使学生得到思维的整理。在此模式下,图形和文字被共同运用,将主要的文字和图像智能的链接,将文字和图像之间的关系清晰的表现出来,使学生的记忆、阅读以及思维得到协助,从而更好的整理数学知识中的逻辑思路,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知识。

4 实现信息技术下的数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要实现信息技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一方面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的教学软件,以达到良好的多媒体备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从观念上认识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去除其中的落后成分;教师还应该清楚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该充分的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方法,服务于学生,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5 结语

上一篇:新技术探究下一篇:长江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