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发展史

2024-06-18

中国雕塑发展史(精选十篇)

中国雕塑发展史 篇1

几千年之后, 人类的认知能力和生活水平都大幅度提高。这个时期的雕塑以青铜礼器为代表。特别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及上面那些神秘的纹饰令人惊叹不已。青铜雕塑主要通过精湛的铸造工艺表现浮雕或装饰性纹样, 在商代, 青铜的铸造工艺达到了顶峰, 最有代表性的青铜礼器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 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司母戊大方鼎通体高133厘米, 器口长110厘米, 口宽78厘米, 重达832.84公斤, 整体造型雄浑凝重, 既古朴大方又精致美观, 是迄今为止发现最重的青铜器, 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青铜器时代在渐渐远去, 中国的雕塑风格则在激烈动荡、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变得精致且充满动感。在战国群雄中, 以秦国和楚国对其当代和后世影响深远。秦人质朴、尚武, 信奉“制天命而用之”的法家思想, 他们创造的艺术形象亦如秦人那样挺拔、阳刚。说到秦雕塑, 首当其冲的便是在1974年发现的震惊世界的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这是一支由8000个与真人一般大小的陶俑组成的方阵, 用高度严谨写实的雕塑手法, 真实再现了秦军的风采, 让后人从如此直观的角度了解了祖先创造的伟大文明, 是中国雕塑宝库的珍贵遗产。和秦不同, 楚地的艺术与秦国相对, 充满了浪漫感伤的想象。

社会变迁和思想意识的变化与艺术发展息息相关, 在中世纪早期, 游牧民族的入侵持续了将近一百五十多年, 中国被分为多个州, 成百上千人死亡, 南部和北部的国家几个世纪以来都切断往来。平城和洛阳形成了当时最大的王国。俘虏北部游牧民族不只是带来了灾难和毁灭, 也为当时中国的命运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帮助建立与亚洲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关系。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佛教艺术表现的。石洞在中国是代表佛教艺术的领域之一, 这种艺术起源于印度, 早期的宝塔圆形轮廓剪影让人想起印度塔状结构, 它已经渗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其发展形成了在中国雕塑艺术的一个特殊区域。全国开始建设一些巨大的洞穴寺庙, 以及建造佛塔纪念佛教圣人供人们朝圣。在中国, 这些石窟有120座左右, 其中最有名的是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以及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它们被称为中国石雕艺术珍品,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佛教石窟寺建于不同时期的国家的不同地方。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5至6世纪, 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区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 最早由鲜卑人建造。现存主要洞窟45个, 大小窟龛252个, 造像5.1万余尊, 布局设计严谨统一, 代表了杰出的中国早期佛教石窟艺术, 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传世之作。

公元618~907年, 唐的建立使国家无论从艺术还是思想内涵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 盛唐艺术为后人留下了无数难以超越的亮点。在经过隋的积累和铺垫后, 唐代的雕塑风格在雕塑史上达到了巅峰。唐代的雕塑风格以大气华贵、丰腴奔放见长, 洒脱娴熟的技巧造就了唐代雕塑高度的艺术水准。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轨迹, 也留下了大量绚丽多姿的艺术成绩。中国的精神生活已经历了三个世纪的高层, 经历了各种艺术的崛起。建筑、绘画、雕塑和实用艺术, 诗歌和散文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由于城市的发展, 开放的交流精神, 扩大了城市的局限性, 数以百万计的外来居民在贸易和手工业, 更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进和交流, 在城市集中处理各类教育机构创建的诗歌和散文。在10世纪的宫廷画院, 是艺术家们引以为傲的地方。只有那些通过了层层考核的人才有可能获取一个正式的地位。唐代最有代表性的雕塑是位于洛阳南12公里的伊水河畔东、西山上的龙门石窟, 现存有窟龛2345个, 雕像超过10万尊, 碑刻题记2800余品。这些雕像是巨大的, 它容纳了无数的浮雕、雕像和绘画, 当然不能缺少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雕塑家。因此, 洞穴和切割出的雕像建设的设计不仅要精通中国的文化, 也需要迎合当时的统治阶层。很多工匠和艺术家是从印度和中亚邀请而来, 修建和设计这些佛教石窟, 因此它是融合不同国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审美取向雕刻而成的。它的开凿过程历经多个朝代, 尤以唐代造像规模最大, 题材也最为广泛。龙门石窟的建造跨越了整个唐代, 真实反映了唐代的艺术创作的整体风貌, 体现了唐朝的盛世与衰落, 是唐代雕塑的百科全书。

然而, 在同等条件下, 唐宋因文化时期的差异因而有着不同的历史命运。唐与许多国家保持着贸易与文化的交流联系, 不同的国家各色人种蜂拥而至, 对外呈现一个强大的充满创作热情的洋溢着丰富多彩艺术文化的大唐盛世。宋代文化发展存在历史性原因, 因为在10~12世纪的宋代没有像唐代长安那样重要的文化中心, 国家本身占据一个较小的区域。当时的国家致力于征服契丹、西夏、女真, 然后切断其北部地区。唐宋艺术和建筑的风格差异与7~12世纪中国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在宋代的雕像中, 最不容忽视的是四川大足石刻。它始于晚唐, 在宋时达到了高峰, 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主要以佛教题材为主, 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是中国最为出色的古代石刻艺术, 高超的艺术成就, 形式多样且数目巨大,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蒙古人的入侵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破坏, 烧毁美丽的宫殿和寺庙, 大量的艺术珍品遭到抢劫和破坏。忧郁和悲伤的情绪, 使怀旧风格在艺术家之间占主导地位。虽然蒙古统治者力求带给国家杰出的科学家、诗人和画家, 但并非所有人愿意接受他们的邀请。全国各地的艺术家, 主要分散在南方各省避难。回首宋时期的大师们所取得的成就, 这个时期的艺术成就已是垂垂老矣。大同下华严寺是辽代所建, 佛殿中的29尊辽代雕像是这个历史时期的杰出代表, 他们形态各异, 衣着洒脱, 眉宇间的豪气极强地表现了辽人的精神气质。下华严寺的建筑、塑像及壁藏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独特的建造风格享誉海内外, 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辽代艺术珍品, 被誉为完整的“辽代艺术博物馆”。

中除了主要人物形象刻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之外, 身边的侍女表现得千人一面, 毫无个性特征可言。

以上两件珍贵作品, 充分地说明阎立本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写实现实人物方面具有高超的技艺。由于他是初唐极富盛誉的画家, 他的艺术成就无疑对初唐人物画产生重要影响。经过两幅作品的分析, 笔者试归纳其对初唐人物画的发展做出的贡献:第一, 他继承延续了前代的铁线描法, 而又在创作过程中丰富了线条的变化, 使得人物形象更为生动写实。第二, 在传神技巧方面, 注重人物面部表情的深入刻画, 尤其是眼睛和嘴角的刻画, 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使得人物形象倍感真实。第三, 他的作品创作不再有背景描绘, 不再沿袭古代人物画借景言事的做法, 而是强调人物形象本身的刻画, 使人物真正成为画面的中心内容, 加强了人物在画面中的分量。第四, 在构图方面, 采用“主大从小”以小衬大的表现方法, 来充分表现人物的地位、主次等关系。这符合当时人的审美观念。这些基本方法对盛唐、中晚唐乃至后世中国人物画的技法及构图处理都有很大的推动

1368~1644年, 明朝再次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这个时期是非常复杂而矛盾的。15~16世纪的国家正经历着一次次的经济和精神文明的繁荣。再度上涨的城市中, 有新的宏伟的建筑群, 以及汇聚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手工艺产品。但到了17世纪, 帝国日趋没落。终于在1644年, 国家被满族统治, 直到1911年。明清时期, 汉唐时期的恢弘大气已不再, 中国雕塑整体开始步入衰弱期。这个时期最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的平遥双林寺和清代昆明的筇竹寺雕像。双林寺继承了前几朝在雕塑艺术上的优秀之处, 并采用了严谨秀丽高度写实的风格, 内在活力生机盎然, 艺术魅力感人至深。在中国的西南边陲昆明的筇竹寺, 它奉献给世人最珍贵的艺术作品是手法超强写实、建造规模宏大的五百尊罗汉雕像。他们形态各异, 体态富于变化, 表情姿势各有不同, 妙趣横生, 是清代雕塑的代表, 是罗汉雕塑的宝库, 是研究中国式上色雕塑的教科书。

中国雕塑发展史 篇2

关键词:中国雕塑 雕塑艺术 特点 继承发展

一、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数不尽的雕塑艺术精品。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特点与中国的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古代雕塑更讲究传神和写意,追求的是一种雕塑内在的精神世界,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和更多的艺术享受。中国的地理和文化决定了中国南北雕塑艺术发展的不同特点,主要以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决定的,具体表现在雕塑上具有粗旷和细腻之分。所以我国的雕塑具备着很鲜明的区域和民族特色特色。想要对我国雕塑进行深入的研究,那么就必须要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够深入理解我国雕塑,更好地对雕塑进行继承和发展的。

1.造型简约

从中国古代保存下来的雕塑作品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雕塑主要以简洁大方的造型着手。其简约性指的是以最简单的造型特点表达更多的人物特征,简单来说就是以最少的人工制作做好的艺术作品。中国古代讲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并且传统艺术中具有中国优良的朴素思想,这是只有去除了华丽的外表才能体现出来的。传统雕塑一般面部轮廓和五官的造型都看上去很简单且整体,在躯干和衣纹的处理上都没有太多的起伏。而面部的五官也极度的概括例如眉毛就以线来代替,鼻子的造型也非常简单,没有像欧洲雕塑那么强调肌肉和骨骼的结构,这种简约的造型手法正好印证了中国雕塑造型简约的特点。

2.注重线的运用

中国是国画的发源地,国画非常看重线的运用,在雕塑上也不例外。中国古代雕塑对于运用线来表达雕塑体积和特征这些运用的非常好。在古代的雕塑当中,线条是表达美感的重要方式,线使造型美感更加突出,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之所以重视线的运用主要是因为彩陶的影响。在彩陶的制作过程中必须作者自己在陶培外部勾勒出草稿,然后烧制成型。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中国古代雕塑具有了讲究线性美的特征。

3.更加注重思想层面

中国古代雕塑还讲究一点就是形神兼备。不仅仅让人看完给予视觉上的享受,而更多是给予观者形而上的思想感受。因为古代人认为无论是画还是雕塑都是给人一定的思想启发和灵魂的关照。从这些能够保存下来的雕塑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雕塑其给后人更重要的是古人对人类灵魂和生命上的思考。不仅是在雕塑上,在其它的藝术上思想也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方的传统思想是看中普遍并且注重理性。中国的思想则善于在普遍中寻找不同,与西方不同的是,思想往往超过了逻辑和理性,是一种形而上的思维。通过认识事物的外部来关照整个世界。这也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他代表了中国最高的处事目标,并且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最高追求。

二、中外传统雕塑的交流

要提到外国对我国古代雕塑的影响就不能不提到古印度。古印度对中国的艺术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古人对自然都存在一种敬畏之心,但是仅仅靠儒家思想不能够解决那些居多的自然问题,所以给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而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统治他的国家和人民也开始信奉佛教,并且开始大修寺庙和石窟等等。印度的佛像造像有欧洲的影子,但是中国佛像造像却自成一派。中国善于吸取别国优良的造型特点,当印度佛像造像传入我国以后,中国吸取了诸多印度造像的优点并且保留了自身的特点。不仅仅是佛像对佛教来说,在中国所传扬的佛教早已不是印度的本土佛教,而中国的本土文化、儒家的伦理道德都无形的融进了佛教里,所以中国的佛像具有中国本土的认知特点区别于印度的佛像,即使是传来的艺术但也具有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三、中国传统雕塑的发展和弘扬

现代雕塑的发展面临艺术多元化的局面,装置、行为和架上雕塑等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量的城市雕塑涌现出来,国外的新思想、新技术的大量涌入,给整个艺术介带来了很多的希望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这种混乱是前所未有的。并且雕塑家们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越来越关注现实中人的发展状况和发挥雕塑语言特点的同时表现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对世界上流行的各种艺术潮流与风格,广为借鉴,同时又注重结合本民族的实际,从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创作了较多的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范的艺术作品。我国的传统雕塑有他好的一面也就必然有它不利于现代雕塑发展的一面,所以我们就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的将中国雕塑推向世界。 中国古代雕塑之所以能在雕塑发展过程中立足根本推陈出新,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的雕塑艺术具有自生的艺术特点。在对我国传统雕塑的研究过程当中,要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在这个时代只有的认识到自身才能够更好的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

在这个文化快速交融的今天,对中国雕塑发展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必须要吸取我国传统雕塑当中的实用性、写意性和意向性这些优点进行继承和发展。只有更好继承传统雕塑中的这些优点,才不会在艺术大融合的今天找不到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即要尊重传统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艺术的发展是思想转变的过程,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深层文化结构,这些制约着艺术的发展。正是有这些影响,这些肯定积极的因素结合世界各民族艺术之精华,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国特色的雕塑艺术!

参考文献:

[1]蒲松年,主编.中国美术史[M].

[2]楼庆西,著.雕塑之艺[M].

[3]李飞,著,中国传统佛像艺术鉴赏[M].

[4]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M].

论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 篇3

关键词: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审美特征

一、城市雕塑的界定

城市雕塑在中国已发展了20年。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 它是衍生于城市的一种艺术现象, 是城市文化要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城市雕塑, 总体看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文化势态下逐步形成的, 整体受到西方城市建设模式的影响。中国城市雕塑的20年建设, 为繁荣和丰富城市文化作出了时代的贡献并逐步走向成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除城市外的乡村、工矿、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建造的雕塑已超越了城市空间所辖范围, 仍叫城市雕塑是否合适?这种长期不变的城市雕塑称谓能否体现时代精神?

二、城市雕塑的定义和审美特征

城市雕塑意指在城市空间范围内建造的雕塑, 具有城市特有的空间环境因素, 广场、公园绿地、道路结点、街头、居住休闲环境形成的平面空间, 以建筑墙体、道路挡墙等构筑物形成的立面空间, 两大空间类型构成。从宏观上关照城市人的生活理想与生活方式, 构成了城市文化不可缺失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反过来城市文化也就成了城市雕塑的主体构架和思想灵魂。

城市雕塑的审美特性是由古典、现代和当代三个艺术发展阶段的美学审美标准与城市构筑的建筑、道路、广场、桥梁和林木、绿地等空间环境要素决定。古典艺术的形式普遍具有自然属性的美, 强调优雅与和谐, 注重手工艺的表现, 审美意义实用而写实;现代艺术颂扬人的创造精神, 追求宏大叙事, 快节奏, 高技术, 新材料构筑了现代城市的快速、喧嚣、夸张与伟岸。艺术使用的材料和加工手段更先进, 强调对物和形式的颂扬, 造型逐渐装饰简约, 强调独立、显要, 构成了现代主义都市的新图腾;当代艺术在反思古典和现代精神的境遇下, 重新整合, 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尊重历史文明的积淀价值, 从人性的立场, 以关怀大众为主题的艺术思想成为价值主流。

三、城市雕塑的地位和作用

一座好的雕塑就是一座城市精神的象征。如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前苏联的《祖国母亲像》, 象征了这个国家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城市雕塑是美的传达, 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意义, 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街头绿地、社区充满浪漫诗意、生活情趣的雕塑更是民众生活生命的写照。

城市雕塑是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推动者, 它以其进步的思想, 智慧的言说方式引领时代新潮流。

城市雕塑是为特定的城市环境设计和创制的雕塑, 与所在环境结合成有机整体是其基本特征和起码要求。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城市环境, 或者没有处理好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不仅雕塑自身的意义会发生畸变, 而且它所处的城市环境亦会失之完整;甚至, 雕塑还成了城市环境的负担, 非但没有提升城市环境的美学价值, 反而破坏了城市景观。

中国城市雕塑就存在诸多问题。

1. 经验的匮乏

中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有其先天不足, 在雕塑与城市环境其他要素的整合方面, 缺乏应有的经验。城市雕塑唯我独尊, 注重自我表现, 根本不考虑环境因素。

2. 规划的缺失

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中, 没有把城市雕塑的规划建设纳入其中。由于缺乏规划的引导和控制, 城市雕塑的设计建造便成了一种分散无序的事后补白和见缝插针。这不仅使雕塑创作常常陷于被动, 而且建筑和其他环境要素也几乎不可能为照应雕塑再作理想的调整。

3. 专业力量薄弱

雕塑创作对作者各方面素质要求都很高, 由于历史和教育体制原因, 我国目前还缺少高水平的创作群体。

4. 盲目设置城市雕塑

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建设普遍存在攀比成风、盲目冒进的流弊, 如“广场热”“草坪热”“大树热”等;城雕建设也不例外。除了浮雕 (或壁饰) 之外, 雕塑通常都真实占有一定的三维空间, 考虑到适宜的观赏角度、观赏距离等因素, 雕塑对空间的控制和要求远不止于其自身体积的规模, 并非所有城市公共场所都能提供容纳雕塑的适宜空间;另外, 城市公共空间美学价值的提升有许多手段和渠道, 艺术品的使用仅仅是其中一种选择。因此, 对于城市某一具体环境来说, 雕塑的设置并不具备必然性。在不需要雕塑的地方使用雕塑, 非但不能美化城市环境, 反而会使城市环境丧失原有的功能与目的。历史和现实中,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5. 作品西方化

纵观国内所谓的“前卫”作品, 其在思想、理念、方法上无不带有西方艺术的种种烙印和痕迹。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近些年来在这个颇具哲理的思想的指导下, 许多地方的城市雕塑建设都热衷于发掘和营造“地方特色”。一时期“易经八卦”“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乃至“动植物特产”等为题材的城市雕塑如同雨后春笋。本文无意反对“地方特色”, 相反, 我们对此大力推崇和赞扬, 因为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个性。

在全球化条件下, 城市雕塑如何塑造个性或地方性, 仍是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城市、建筑和雕塑工作者的认真思索和身体力行。不过有一条原则我们现在可以提出, 那就是城市雕塑必须力倡“形式美” (形式美是有规律可循的) , 必须与它所处的城市空间环境结合成有机整体;背离了这个原则, 即便再有个性, 再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雕塑都不是成功的“城市雕塑”, 尽管它可能是一件优秀的“雕塑”。

有些城雕具体管理部门在城市重大主题性雕塑招标上。像基建工程招标一样, 请国外策划人来主持甚至大量征集国际雕塑家的作品, 结果创作出来的作品和国情民情大相径庭。同时造成本国艺术家边缘化。这种情况反映了一种盲目心态, 它加剧了由全球化引起的意识形态上的民族文化的本土领地失落。

参考文献

[1]陈秦佐.中国城市雕塑掠影[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6.[1]陈秦佐.中国城市雕塑掠影[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6.

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 篇4

特别是上海昊美术馆的加盟,使得博伊斯的作品不仅在中国能独立呈现展览,而且博伊斯的数百件作品也成为了中国的美术馆的藏品。昊美术馆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收藏并整理了这批来之不易的藏品及相关资料。

博伊斯作为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西方艺术家之一,在世界乃至中国有着非常持久的影响和艺术史价值,甚至可以说博伊斯是整个20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也不为过,他超越了杜尚而成为二战之后艺术转型的关键人物和代表人物。博伊斯的出现和意义在于他出现在特殊的20世纪60年代这一个时代大环境里,它既承接二战的欧洲创伤,又下续冷战的社会风云,因此愈加显示出博伊斯对社会政治文化反思的立场和社会责任。

因此,博伊斯提出的艺术观念以及从事的艺术实践,都处处显示了时代的特征,以及欧洲社会政治文化的新方式。也正因为如此,博伊斯才显示了他在人类历史上作为伟大艺术家的地位和身份,也因此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远播到中国,影响了中国的一大批当代艺术家。

但我们对博伊斯仍然留有很多并未清晰的地方。这就是,博伊斯何以出现、何以成为一个当代艺术史的公共话题和一个经典的艺术实践。特别是在21世纪,作为经典的博伊斯又重新进入人们观察的视野,对此的反思带来新的视角和观照,而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我们如果不能在理解博伊斯的基础上超越博伊斯,则无法确证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立性和时代性,也无以显示中国当代艺术家观察、反映、思考当下世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本次由中国策展人与学者独立策划、组织并实施的“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即是本着中国的当代视角来认识、研究并解说博伊斯,也因此再思考我们的艺术史话语和我们的艺术实践。其意义将具有前瞻的超越性和中国当下的先锋性。历史是在关照中走向前方的,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只有展望了全球的文化视野,我们才会真正地创造与创新自己的艺术与文化。博伊斯将是这一抱负的起点。

浅析中国城市雕塑的可持续发展 篇5

1、城市雕塑从属于城市文化

1.1 概述城市雕塑与城文化关系

城市雕塑应该与城市文化联系起来讲, 因为城市雕塑永远是从属于城市文化的, 城市雕塑是一门特殊的艺术, 它特殊在于它与一个城市的文化密不可分, 城市雕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化, 只有它放在城市文化框架中来进行整体考察, 才能真正解释城市雕塑存在的问题。

1.2 城市工业雕塑是综合性的公共艺术

城市雕塑是属城市公共艺术范畴, 它是公共性的和艺术性的。这里所说的公共性、艺术性实际可以概括为城市文化的综合性, 它包括环境性、公众性、社会性、多元性、公共性。也就是说城市雕塑不仅要满足美化环境的需求, 而且要赋予城市雕塑深刻的文化品格, 使其能够体现时代精神, 反映文化需求, 趣化城市空间的作用。

1.2.1 环境性

城市雕塑是城市建设中起着让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作用, 它不仅是建筑的标志, 也是聚焦大众的视线, 不能简单地靠拿来主义原则, 它必须与城市之间环境气氛相一致。我们应该去清理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 让城市雕塑与文化相匹配。

1.2.2 公众性

城市雕塑是服务于大众的, 强调“以人为本”。这里说的公众性不等同于普及性, 是指从形式上, 内容上, 要适应广大使用者欣赏者的心理及活动特点, 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兼顾创造者的审美意识, 任何只顾及一方面存在的城市雕塑都是不成功的。

1.2.3 社会性

城市雕塑传承着城市的文明, 记录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名人轶事, 优秀的雕塑将成为城市精神、文化、风俗的高度概括, 是整个城市的浓缩。

1.2.4 空间性

城雕的空间性可以说是作为艺术的艺术性的内容。城雕作为一门艺术起着划分空间、控制空间、主导空间的作用, 丰富视觉效果的作用, 这是城雕的一大特点, 作品是为特定的位置创作, 一般不能轻易移动变位, 它必须结合于相应的特定的场所空间结构、性质、功能及尺度比例, 从而与环境紧密的构成有现的整体, 起到划分空间形成多维城市空间的作用, 并还可以成为空间的导引转折点, 加强空间的轴线感、序列感, 极大地丰富空间。

1.2.5 多元性

城雕的多元性也可以归结为城雕作为公共艺术里的艺术性的内容。城雕的多元性包括主题上的多元性, 风格上的多元性, 材料上的多元性。要使雕塑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主题多元化, 即是让城市雕塑的造型、线条、韵律表现人的意志、感触、思考、困惑、探究等的理念活动。风格上的多元性是指城雕创作上, 风格多样化, 有写实的、现代的、抽象的或或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本身就是兼容并蓄的、抽象的、写实的公共艺术形式都是可以生存的。

1.2.6 公共性

作为公共艺术的城雕, 既然是公共性, 那么就应该有公共政策的支撑, 否则城雕就很难成为真正的公共艺术。一个好的城雕是要经过历史检验的, 潘鹤先生就曾说过, 应该做到规范化管理, 用资格证的方法来控制, 哪些不能做哪些人不能做, 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中山大学艺术系主任冯原建议像城雕这样的公共艺术, 在生产之前最好有一个博弈 (有规则的游戏) 过程, 才有可能有助于决策的慎重与科学。

由城雕的综合性可以看出, 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是一个综合性的学, 而中国现代都市的城雕先是付之阙如, 后来在某些地方又泛滥成灾充斥着大量庸俗低劣的作品。作为一种环境艺术, 城雕的发展就议论一面地考虑, 它的方方面面, 使它真正地与整个城市呼应、交融。

2、分析中国城雕发展前景

当今全世界都非常重视建立和改进城市的人文环境建设城市景观。中国也毫不例外加大了对城市规划景观建设, 城市雕塑建设的重视, 雕塑艺术开始在我国城镇开出绚丽的花朵, 尽管仍然有少量伪劣作品, 但整个发展趋势是好的。从城雕的综合性的几个方面说, 我认为中国都是具备许多非常好的条件, 只是在城雕发展道路上, 我们还没有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在一起, 综合性地去操作。从环境上说, 中国有着较强的美术教研基础, 几十年来各大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培养出了不少艺术设计人才、艺术绘画人才, 而我们本国有着自己的人文背景, 和民族地域特征, 只要二者协调和发挥起来, 那将形成我国自己的环境艺术设计队伍。从公众性上说,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它的统一和发展代表着亿万中国人都有着同样的一颗中国心、民族心、上进心, 只要我们的雕塑家都本着一颗真实的心, 抓住地域的民族、文化、精神理念, 那么创造出来的作品一定能与公众产生共鸣。从社会性上说, 我国各城市都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人轶事, 只要我们能挖掘出来, 就能创造出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从空间性说, 国内也聚集了不少公共艺术家、雕塑家、环境艺术、建筑人才等, 我们完全有能力创造出适合各城市景观艺术的雕塑作品。从多元性上讲, 中国近二十年出现了不少风格各异的雕塑家、家实的、抽象的等, 只要他们把城雕的表现风格、主题和材质达到相统一协调, 那么城雕也就符合了作为公共艺术的多元性。从公共性方面说, 这就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政府和市民现已达成共识, 想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观。只要我们国家能把作为公共艺术的雕塑能通过法律的形式纳入到议程中, 变成强制性, 关于整个城市空间建设问题也就可以让中国的城雕告别“城雕垃圾”的年代。只是这方面来说, 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的全民意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

3、结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的不断深入, 城市化建设和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大, 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的挑战的阶段, 我们尤其应在环境总体规划上把好关口。那种不顾环境效果, 脱离历史文化背景、盲目设计、轻率效仿的倾向必需端正。一个城市文化艺术面貌优劣的关键, 不仅仅在公共艺术本身的题材、构思、意蕴和艺术表现水平, 而更在于它能否与该城市的环境相得益彰。对一些历史短暂, 文化薄弱的城市, 首要的任务是先建设和形成自己城市物质的东西。城市的现代化形象是由城市的内容与其美好形式相统一而呈现的, 仅依赖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还需要内在文化的积累, 对城市、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貌、格局的认识, 我们只要把握了城市雕塑的综合特质, 认识并深刻探索, 那我们的城雕艺术是不愁找不着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相信不久的将来, 我国的城市雕塑艺术将走向全新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世界现代城市雕塑》, 唐国文, 2001湖南美术出版社。

[2].《公共艺术元素丛书:公共雕塑》, 温洋, 2006.4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雕塑发展史 篇6

在现代文明中的钢和玻璃, 塑料, 橡胶, 纤维, 广泛使用新材料、纸张等, 构成了一个标志性文化。因此, 他们使用的材料和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雕塑史中, 雕塑家罗丹之后, 大多数形式追求创新的过程, 雕塑在这个中过程跟多的是研究材料, 形状和空间。因此, 在上世纪60年代, 出现了后现代主义雕塑, 产品包装垃圾、雕塑、装置艺术的概念来代表新“雕塑”, 艺术也登上了舞台, 扩大新材料与现代艺术理念。“材料”成为艺术形式, 扩展到社会, 政治, 文化和大众文化中。“材料”由艺术家作为媒介的思想和概念的最直接的表现是有价值的, 新的, 独立的, 体现在发展的过程中, “物”在未来艺术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中国历史发展中, 雕塑艺术发展非常完善, 其主要各种自然材料进行创作, 表现出雕刻的技巧。而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西方雕塑艺术开始传入中国, 中国地道材料思想相应的发生变化。

在当代的中国雕塑创作中, 艺术家非常重视材料与创作观念之间的联系, 将材料作为表现创作思想的主要载体, 通过充分运用材料的肌理以及纹理, 表现出雕塑作品的独特性。

二、中国当代典型雕塑家及雕塑材料分析

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在中国传统雕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同时借鉴了西方一些典型的雕塑创作理念, 是的中国雕塑创作表现出中西方融合的特点, 且中国的雕塑创作在材料选择中, 也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三、隋建国的构成材料观念

作为当代雕塑艺术家的代表, 隋建国的雕塑作品中表现出雕塑造型与雕塑观念的并重, 其在雕塑作品中, 材料选择具有拾来与构成的材料观念。在隋建国的雕塑艺术展览中, 曾经有过直接以大熊猫的垃圾桶作为雕塑作品展览的情况, 表现出其在当代艺术思想影响下对于雕塑理念的认知。而在其雕塑作品《结构》中, 以石头和铁作为主要材料, 通过材料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联系, 表现出作者的创作理念。

四、张永见的橡胶材料

在当代雕塑艺术展览中, 张永见的作品占据很大的比例。其《正午》作品中, 通过重新组合废弃的橡胶, 形成雕塑作品, 表现出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下的雕塑材料观念。《正午》主要表现在中午时分, 强烈的阳光下的事物形态, 其中胶皮因为阳关过于强烈而软化, 具有突出的视觉效果, 因此这种以具有物理特点的材料作为雕塑的主要材料等方式, 能够很好的表现作者创作的思想。且这种以工业原料作为雕塑材料的方式, 受到西方集合材料思想的影响。

张永见的雕塑作品中, 存在很多疑橡胶作为主要雕塑材料的方式, 如《新文物》系列作品, 通过雕塑形象的构成以及标题之间关系, 表新出作者创作者那个潜意识的反叛思想。这种思想通过作品传递给观众, 能够使观众了解到社会环境下一些物品或者一些人类的存在状态, 引起创作者的反思。

张永见通过大量的橡胶材料进行创作的方式, 将艺术与生活联系起来, 改变了以往雕塑作为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 与观众之间实际的距离。且这种以废弃的工业材料为主要材料的创作方式, 结构了中国传统雕塑中大量使用硬质材料的语言特点, 有效的改变了传统雕塑思想以及雕塑的审美观念。

五、展望的金属材料

展望在雕塑创作中, 主要通过对于金属材料的使用, 表现其材料观念。其作品中, 大量以金属对于自然界中的石头进行模仿, 表现出材料复制的特点。如其以不锈钢材料复制太湖的时候, 将不锈钢代表的现代技术与太湖石头代表的文化内涵联系起来, 充分表现出中国发展中科技对于文化的复制以及重现。展望还通过将不锈钢的石头与自然界中的石头放在一起都成雕塑, 将金属镶嵌如石头之中;以不锈钢复制假山等方式的探索。

通过不锈钢材料对于石头的复制, 展望主要传达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 人们与现代科技材料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与自然材料的关系却在不断疏远, 这是得观众在观看展览后, 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另外, 不锈钢材料具有很好的反光性, 以这种材料制作雕塑, 能够在雕塑中充分体现不同光线条件作品的效果, 增加雕塑作品的内空间与外部空间。

六、刘建华的陶瓷材料

作为传统的雕塑材料, 陶瓷在中国传统雕塑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而随着新的雕塑观念的引进, 中国的陶瓷材料在雕塑的使用中也开始发生变化。陆斌的《指北针》中, 通过将陶瓷材料与木材等材料综合使用, 进行抽象的艺术造型, 改变了传统陶瓷材料制作的雕塑的装饰性特点, 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符号, 充分发挥陶瓷具有的历史意义, 引起雕塑在传统与现代的思想影响下的发展的思考。

对于陶瓷材料的使用, 中国很多艺术家进行了大量的尝试, 主要表现为改变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造型, 结构其实用性以及装饰性的特点, 而是运用抽象造型的方式, 利用陶瓷自身具有的文化价值引发思考。

在陶瓷艺术的使用中, 刘建华创新的将陶瓷与身体以及服饰等材料进行结合, 通过陶瓷表现出对于时代文化的思考, 如在刘建华的典型作品《旗袍》中, 以服装掩盖住身体, 将整个作为一种文化的隐喻, 通过这一作品象征时代特点以及当前的文化思想。

七、邓乐的光材料

随着我国雕塑理念的发展, 中国雕塑艺术家在材料选择中, 不要仅仅注重传统材料的选择, 也开始注重一些非材料元素的材料使用。如中国雕塑艺术家邓乐, 在雕塑中大量使用光进行创作, 与西方艺术家使用透光性非常好的钢化玻璃进行创作, 从分展现雕塑的外空间不同, 邓乐主要是通过在雕塑表面凿出空洞的方式, 以灯光照进雕塑的内容, 展示雕塑的内空间, 通过利用光的穿透性, 将光穿过作品形成的观点以及作品的外在形象进行组合, 形成完整的雕塑作品。这种以光作为创作材料的方式, 改变了传统雕塑创作中以可触碰的材料为主的特点, 扩展了雕塑的材料语言, 同时打破了雕塑的体量感。

这种在雕塑中穿孔的方式并非邓乐原创, 我国传统雕塑中就有镂空当时利于光线的穿过, 但是邓乐以特定的光线构成雕塑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方式, 改变了人们对于雕塑材料的认知。

八、其他材料

在雕塑创作中, 我国还出现了以纸张等软材料为主主要创作材料的方式, 其中以施慧的作品比较具有代表性。作为中国最早采用软材料进行创作的雕塑艺术家, 施慧的作品刚问世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作品《巢》系列, 以纸浆与纸片作为主要材料, 通过二者的组合, 充分发挥了这一类材料的韧性, 并利用这一类材料的比较温和的特点, 营造的全新的雕塑作品的视觉体验。

刘天顺与姜晓梅在2003年用铜钱创作了《无题》作品, 其表现出一个太师椅的形象, 通过这种材料的选择, 注重发挥材料具有的文化内涵, 表现出金钱与权力的关系, 属于对于中国雕塑材料的创新应用。

钱思华在《食•色》中, 以大米以及树脂创作出人体的形态, 这种以生活中的材料为媒介进行创作, 同时将材料的内涵与作品主题密切联系等方式, 有利于作者思想的充分表达。

师进滇的《记忆》中, 以钢丝制作出摩托车等作品, 同样属于借助材料的内涵特点, 使材料充分表现出作品主题的方式。

总结

中国雕塑艺术家在注重使用传统材料的同时, 还注重开发新的材料, 将泥, 石头, 金属等传统的材料表现出新的创作方式, 增加材料的表现力。随着中国雕塑创作观念的变化, 中国的雕塑材料也在发生者变化, 但是与西方雕塑在某一个时代具有典型性特点, 并具有一批典型的雕塑家进行同类材料的创作尝试相比, 中国现代雕塑的材料使用方式主要是通过个人探索的形式体现。因此本研究以中国一些典型雕塑艺术家的材料为案例, 分析现代中国雕塑家材料观念的变化。

摘要:在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 艺术雕塑家对于现代雕塑材料的发展, 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体现在雕塑艺术作品的美轮美奂, 更体现在新概念艺术样式的提出和新材料的艺术应用, 从艺术创作来说, 艺术家的创意促进了雕塑材料的发展, 不断衍生融合的艺术形式促进了现代雕塑材料的产生发展。

谈中国城市景观雕塑 篇7

伴随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环境质量的日益改善, 城市景观雕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设计理念的创新, 新材料的运用, 逐渐成熟的风格变化, 都将城市景观雕塑作用到人民生活中。但是, 城市景观雕塑在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不成熟, 无法充分地考虑到城市人文环境和城市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 完善城市景观雕塑的全面性和稳定性尤为重要, 要达到各种不同人群的观赏需求, 成为城市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就必须加强各方面条件的提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呈现出优秀的景观雕塑, 提高城市品味和城市人文环境, 为中国城市文化环境建设增添色彩。

1 城市景观雕塑的概述

城市聚集了大量技术人才和文化娱乐设施, 城市也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因而, 城市反映了人的行为意识, 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协调。

景观雕塑, 是指人工创作的公共设施, 在公共场所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公共景观具有开放性, 互动性, 可观性和艺术性的特点。景观雕塑是以景观作为一个平台的雕塑形式, 形式和内容具有多样性。景观雕塑最重要的功能是创建视图, 以满足公众观看需求。

城市景观雕塑, 是指立于城市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 安放在室外公共环境中, 重点是对景观周围环境的集成。城市本身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而发展壮大的。城市景观雕塑借助材料种类的多样性, 创造出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产物, 反映城市的历史。城市景观雕塑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还要考虑城市文化的特征, 城市规划, 城市建筑形式。

城市景观雕塑是作用于城市空间结构组织的有机要素, 而这一要素应当被重视。城市雕塑是一种识别体系, 它是关于历史文脉, 文化信息的一种传达, 它同样是一个城市的精神象征, 因此城市雕塑可以增强城镇居民的物质文化意识, 影响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使居民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的环境中, 感受城市和城市的艺术脉冲。城市景观雕塑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文化色彩, 调节群众的视觉感受的作用, 作为一个城市的新事物, 新发展, 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2 城市景观雕塑现状的特征性

2.1 城市景观雕塑的现状

近年来, 政府部门加强改善对城市人文环境建设, 各地城市雕塑得到一个全面的发展。城市景观雕塑快速兴起, 而且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和巨大的变迁, 我国城市景观雕塑的数量开始激增, 其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重庆以及广州等各大城市。城市雕塑的类型和主题风格也日趋丰富, 打破了传统的以宣传和纪念伟人为主题的题材, 呈现出多元化的雕塑艺术意象组合形式。一些抽象的、具有装饰性的, 还有大量供游人观赏、拍照的主题景观雕塑都频繁展示。城市景观雕塑已经是城市公共空间里的一个构成元素, 与其所在的空间环境还有其他要素相辅相成的关系逐渐被大众所接纳, 而且成为欣赏和判定城市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尺度。

城市景观雕塑置于城市的公共场所, 具有打破高楼林立, 街道纵横的城市现象特点, 也可分化城市因建筑物繁多而造成拥挤、阻塞和呆板的普遍现象, 甚至可平衡大面积空旷的场景。景观雕塑已逐渐成为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和城市精神文化的承载者。可见, 优秀的景观雕塑设计能影响个体、城市甚至是国家的精神文明面貌。

2.2 城市景观雕塑的特征性

1) 城市景观雕塑的环境性。

城市景观雕塑因置于室外, 其具有不可交换性, 在创作过程中不应局限于造型本身的表现和在艺术的处理上, 更要考虑所处的特定环境空间和城市各种因素协调关系。城市景观雕塑还具有对城市空间环境的感染力、增添城市建筑色彩和人群视觉感观的作用。所以, 景观雕塑也必须统一到城市空间环境并作用于空间环境。

2) 城市景观雕塑的公共性。

城市景观雕塑所在的场所必须是公众开放的空间环境, 因此其具有公共性。城市景观雕塑在公共场所应该作用于公众人群, 不管是从造型还是主题内容上都要满足广大公众的需求及环境变化。城市景观雕塑的公共性决定了作品跟大众需具有互动性。创作应强调观众对雕塑作品的可观性和可触性, 让公众更多的参与, 加强两者的相互作用。

3) 城市景观雕塑的标识性。

在城市景观雕塑满足了大众对其视觉感观的同时, 也能反映时代的进步、引导大众朝新事物发展方向前进。城市景观雕塑对城市整体人文环境影响作用是强有力的, 将城市景观雕塑的艺术思想运用到其中, 推动城市空间形态事物的新发展, 引领出智慧的时代新潮流。

3 城市景观雕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 存在的问题

城市雕塑在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步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题材广泛, 风格独特显著, 多种制作手法、各类材料的不同运用, 颜色变化逐渐成熟, 涌现了一批能够满足城市文化需求, 而且更加贴近人民生活环境的雕塑作品。但总体看来, 现阶段我国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建设状况和制作水平尚未成熟, 与发展较好的国外景观雕塑相比还存在差距, 不能满足大众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散发艺术气息的城市环境的要求。

1) 经验不成熟。

城市景观雕塑真正发展的时间还不够长, 还未能达到一个很成熟的阶段, 在城市景观雕塑的创作过程中如何将城市景观雕塑与城市环境、人文环境、时代等等相统一, 还是没有一个成熟的经验可循。

2) 创意欠缺。

近年来, 城市景观雕塑的建设步伐逐渐加快, 但是在追求速度的同时, 质量就有所欠缺, 进而导致出现部分创意欠缺的雕塑。景观雕塑应该表达独特的造型艺术感, 应该强调和追求其文化历史意义。缺乏新鲜元素的雕塑创作, 是不完整的创意。目前, 另一个需要反思的状况, 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景观雕塑被市场所控制, 雕塑作者的大量作品都被口号式的题材、时间等因素所限制, 出现了模式化的城市景观雕塑作品, 缺乏体验。

比如:兰州市张掖路打造的景观雕塑, 目的是让大众感受甘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兰州独特的民俗文化。已公开的雕塑作品中有一小部分让人称道, 但整体缺乏特色。公开的“飞天神韵”造型比较突出, 但与底座不协调, 因此与整个街道的文化背景难以相融。

3) 缺乏管理和维护。

城市雕塑是体现城市艺术水平的载体, 除了在题材、制作材料、空间大小、还有周围环境都比较融合的前提下, 还应该在外观上不缺乏整体性以及美观性。景观雕塑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 其美观性会随之减少。个别市民的违规行为都将给雕塑造成不定性的破坏。因此, 对雕塑的管理与维护也是城市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3.2 解决方法

当前, 城市公共艺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都以城市景观雕塑为代表。为实现城雕的顺利发展, 必须把维护和管理城雕作为前提, 同时, 城市景观雕塑建设还需有优秀的设计团队、政府部门的规划和支持, 及资金来源。

对城市景观雕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整治方案:

1) 完善对城市景观雕塑的创作经验;

2) 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做出有独特创作的雕塑;

3) 拆除劣质的景观雕塑, 提高雕塑的质量;

4) 加强对城市景观雕塑管理和维护;

5) 不断宣传对建设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意识。

4 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精神文明的发展, 城市景观雕塑的影响力和特点, 以及作用也在跟着发生改变。

城市景观雕塑中的生态雕塑及环保雕塑备受大众关注。无机物不再是景观雕塑的唯一创作材料。生态雕塑是用大自然中一些植物然后再结合无机物质制作出更加新奇的景观雕塑。两者相结合的作品将更具有活力, 更具可观性。环保雕塑在未来城市社会的发展里也相继开发起来,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物品再生或者再利用所制成的景观雕塑。城市景观雕塑把不同形态的物质巧妙的相结合, 然后根据城市周围环境创作出新生代的环保雕塑作品。这将是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中偶然创造出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 城市景观雕塑在中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学科, 是城市提升自身特色品位的重要载体。未来中国的城市景观雕塑发展应该在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历史的同时吸取国外优秀作品的创作经验, 从而充分的运用到我国景观雕塑发展上来, 例如新技术、新模式。城市景观雕塑在这个经济科技以及人民物质文化都飞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将城市景观雕塑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如何把城市景观雕塑建设到更能满足人们生活环境中, 并且使这一建设达到更能融合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需求, 将会是一个新的挑战, 更是中国城市景观雕塑发展道路上遇到的一次重大的机遇。

摘要:简单介绍了城市景观雕塑的内含, 对城市景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结合城市景观雕塑环境性、公共性、标识性的特征, 论述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验不成熟、创意欠缺、缺乏管理和维护等问题, 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城市,景观雕塑,现状,维护

参考文献

[1]胡健斌.日本公共雕塑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5.

[2]何力平.为雕塑凿七个孔:雕塑语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3]陈绳正.城市雕塑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8.

[4]温洋.公共雕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5]王铁成, 刘玉庭.装饰雕塑[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

[6]吴顺平.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1.

[7]陈少明.解读我国城市雕塑的现状与发展装饰[J].装饰, 2003 (7) :6-7.

[8]陈圣谋, 支林.美国现代视觉艺术[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2.

[9]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3.

中国传统佛像雕塑造型研究 篇8

中国文化中传统的佛教雕塑等方面的艺术创造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 在各大佛教圣地、寺院等地方都能看到栩栩如生的佛像雕塑, 让人不禁赞叹中国古代石匠技艺的高超, 塑造的这些佛像是为弘扬佛法, 为佛教修行而为。中国的传统佛像雕塑源于深厚的文化氛围中, 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存在, 历史悠久, 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体系, 这从传统佛像雕塑的作品中都能体现出来, 这是雕塑艺术的精髓所在, 融汇着雕塑独有的特色, 这些雕塑记载着中国文化的演变, 凝聚着民族文化的传承。

1、传统佛像雕塑产生

最早的佛像产生源自于古希腊文化, 其雕塑技艺的传入对中国传统佛像的出现有着深远的意义, 这让中国的传教艺术家和民间石匠都为之震撼, 吸取希腊的人体艺术表现形式, 以人物形象来表现佛。当公元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思想的形成让中国的艺术家们认识到制造和供奉佛像能积累功德, 是高超的修行, 因此建造制作佛像的热潮由此开始。

2、传统佛像雕塑流传

佛像艺术传入中国后, 最先在新疆地区出现佛像, 最早的风格以粗放线条为主, 色彩单调, 风格粗糙。随着佛像雕塑的流传, 受到中国民间工匠的再创造, 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佛像雕塑,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像艺术成为划时代的成就, 这些在《历代名画记》中有所体现, 那时所创造的佛像真实体现人们生活理想、审美情趣, 成为南北朝时代的典型特征。到了北魏时期受政府的保护和提倡, 佛教发展迅速, 此阶段佛像造型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成为里程碑, 有着鲜明时代特征。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明显转变, 让中国佛像雕塑发展上一个新台阶。五代宋之后, 在佛像中还出现许多罗汉雕塑, 此时的佛像已吸收了浓厚的中国色彩, 融合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 已成为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产物。

二、各朝代佛像雕塑造型

中国传统的佛像雕塑因处于不同的朝代而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 面部神态以及服饰佩戴等各方面的造型都有其显著的特点, 这和当时各个朝代的民风民情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佛像雕塑的造型由早期石雕面相丰盈、肢体肥壮等特点在南北朝初期风格转向秀骨清像, 再经由隋唐时期佛像变雍容华丽, 五代两宋的佛像更趋近于世俗化, 更写实逼真, 在元明清时期佛像走近生活, 显示各地的民族特点。

1、北魏时期雕像特征

北魏时期雕塑的佛像最著名的莫过于山西大同云冈, 河南洛阳龙门两大石窟, 其规模巨大, 气势宏伟, 是北魏时期佛像雕塑的代表作。北魏时期受南北战乱的影响, 人们都把解脱苦难的希望寄托在佛教上, 因此那个时代的佛像雕塑都有尊贵无极珍的地位, 让佛像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 无论官民都造佛像保平安。北魏时期佛像的造型不仅有着中国传统的造像基础, 还融入印度佛教的造像艺术, 包括石刻造像、佛寺壁画等。题材多以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及菩萨为主, 其时代特征最显著的莫过于坐着的交脚弥勒佛以及男性观音。此时的佛像比较高大, 像身伴有圣光, 还雕着飞天, 菩萨则以少妇的形象雕塑, 带有宝冠花饰, 整个时期的雕塑雄壮悲丽。

2、隋唐时期雕像特征

隋唐时期佛像雕塑也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新阶段, 这一时期经济繁荣, 佛教兴盛, 佛像的造型丰满华丽, 发型为水波式, 大耳下垂, 神态庄重慈祥, 束腰式台座, 花口形底边, 菩萨的造型则显得雍容华贵, 手持杨柳枝或甘露瓶。关于佛教的内容画面变大, 多描绘大乘经, 技艺更加精湛, 空前繁荣, 最能体现其特征的为敦煌石窟。随着印度密宗传入中国并兴起, 观音菩萨的佛像逐渐丰富, 千手观音在寺院、石窟中被作为主像供奉, 比较著名的有四川安岳卧佛沟石窟、山西平遥双林寺等。

3、宋辽金时期佛像特征

宋辽金时期的佛像雕塑有浓厚的民间气息, 写实性强, 雕塑中出现许多罗汉, 姿态各异, 骨相奇特, 对中国的艺术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佛像造型上运用写实夸张互补手法, 赋予人物鲜明特征, 有很强感染力。最为著名的是杭州飞来峰上的笑口弥勒造像。此时期的佛像姿态随意有个性, 无不刻有浓厚中国色彩, 贴近民族化, 生活化成为中国世俗的审美风格, 已成为我国艺术的产物。

三、传统佛像雕塑造型的分析

中国传统的佛像随着印度佛教的传入奠定了社会基础, 又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供奉, 使佛教雕塑艺术得到发展壮大, 我国古代的工匠以及艺术家吸收外来文化, 并且结合我国的佛教艺术, 再造华夏文明, 形成独特的中国佛像风格, 逐步具备民族化的特征, 佛教的兴盛让云岗、敦煌、龙门等著名石窟相继出现。

1、佛像造型审美特征

我国古代人民为纪念佛陀在他们逝世后为其制作雕塑, 随着时代变化佛像雕塑的造型也不同, 工匠及艺术家们将自己对佛的理解呈现在佛像中, 从早期的朴素到唐朝的雍容再到宋以后的世俗化, 都接受着当时社会背景对其的影响, 体现着当时人们的心态, 造像者的生活经历和精神活动决定着佛像其独特的特征。从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像随着地域文化的熏陶, 佛像开始民族化, 无论从衣服还是面相都已逐步汉化, 在细节上由于地区差异各地的佛像也有各自的特点, 人们按照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塑造佛像, 这些佛像被赋予神性后具有宗教美, 导引着现实生活。佛像经由唐宋元等朝代对佛像的美的观念进行积淀后, 根据造像的不同佛像有不同的面目, 逐渐趋于世俗, 注重传达佛像内心和个性特征, 典型代表就是弥勒菩萨, 完全形成民族的佛像造型。

2、佛像造型的宗教哲学

我国佛教雕塑的造型艺术体现着我国的宗教哲学, 佛教即佛陀教育, 包括圆满融通, 即为顾全大局而消除偏执达到和谐, 弘扬圆融精神能促进宗教文化交融, 促进古代中国文化创新, 在佛像造型上还体现着男女同尊的思想, 在发展性别观念上有进步意义, 不受男尊女卑思想的束缚。佛像造型还注重天人合一, 即天与人由心相连, 在造像时融合外来文化, 在不断汉化的过程中佛教精神传扬佛是人不是神, 人性就是佛性, 这是天人合一的体现, 也体现着佛教精神的物化。自从汉朝统一中国后, 就很重视教育, 因此佛陀教育也开始兴起, 佛法讲细节和我国的儒家道家相融合, 体现圆满的智慧, 佛法则是智慧的教育, 能圆满通达认识自己与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就能被称之为佛菩萨, 佛教宣扬人人都能成佛, 教导人们认识世间真相, 对于顺境逆境都能自己主宰, 佛教还提倡艺术化, 其佛像雕塑的产生所蕴含的意味不言自明, 显示佛学的宗旨。

3、佛像造型的文化传播

文化的传播能体现社会各种情况, 也能反映当时人们的心态, 由此从传统的佛像造型上能看出当时的文化思想, 佛教思想教育着人心向善, 因此佛像雕塑的造型为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也让雕塑彰显出其重要的文化价值。佛像的文化媒介作用能引起文化上的冲击, 还能在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中形成新兴的文化, 带动社会的发展。不论在哪个朝代佛教都起着平息社会动乱, 为人们带来美好向往的显著作用, 能让人们在精神境界中得到解脱。佛像雕塑的文化传播涉及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 其意义深远。雕塑的创作集合了艺术家和工匠们的水平和结晶, 让人们在欣赏佛像时能够达到净化心灵的境界才是佛像雕塑本质的意义。

四、总结

中国传统的佛像雕塑造型艺术给人类留下的不只是色彩斑斓的石窟、壁画等, 更多的是华夏文化的传播, 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 也是巨大的艺术宝库, 它不仅融合了儒家道家的传统文化, 也传载着佛教内在的精神思想, 吸取着中华艺术的精髓, 体现着佛教净化身心的深刻内涵, 是中华民族的精华, 也为我国当代的雕塑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促进了我国雕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佛像的敬拜, 不仅包含着对佛像的尊崇, 还包含着对古代工匠及艺术家们崇高的敬意和怀念。

参考文献

[1]江华.论唐代佛教造像的丰腴化[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

[2]汪娣.敦煌造像本土化探析[J].才智.2010年 (8)

[3]姜宏宇.金代雕塑之社会生活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 (7)

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研究 篇9

摘要:中国古代雕塑也属于中国五千年的优良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国古代雕塑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比较悠久,所以对于它的艺术特点研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探索空间。这篇文章就先讲述了中西方古代雕塑的发展与起源,之后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雕塑的三个艺术特点,这三个特点分别为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中国古代雕塑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的意象性。

关键词: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品;雕塑

中国经历五千年的发展和进步,在中国古代留下很多优良的传统和习惯,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中国古代雕塑的相关发现也是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一种了解和发现。但是由于我国在古代的发展过程中制作或者存在比较少的雕塑艺术品,所以无论是我们的国人还是国外的雕塑爱好者都对于中国古代雕塑没有多少了解。

1.雕塑的起源与发展

1.1西方古代雕塑的起源与发展

我们大家都知道西方的雕塑发展史源自于古希腊,在那个古老的国度生活的人们比较重视人体,他们将人们心目中的神塑造成为能够形象的表现出来的雕像。他们将民族中的神和英雄都形象化,将他们塑造为雕像以便让这些信奉神的人民能够纪念和瞻仰他们的肖像。比如我们比较熟知的外国雕塑:头掷铁饼者的雕像、大卫雕像以及思想者雕像等等,这些雕像都是我们能够在外国刊物和新闻中经常看到的非常出名的雕塑。

1.2中国古代雕塑的起源与发展

然而,由于我们中国人民的社会制度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以及文化差异等等这些因素的出现,使得我国古代的雕塑发展与古希腊有着很多差异。在我国古代生活的人民有着和国外人民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使得我国古代人民重视礼教、相信鬼神传说,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尊崇孔孟之道,相信有神仙和妖怪的存在,所以他们在进行雕塑创作的时候,也主要是将创作原型定位在一些礼教的人物、礼教中的器材以及用于鬼神祭祀用的器材等等这些方面。与此同时,在进行下一代教育的时候也会将这些思想和文化教授给他们,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传统,并且源远流长到现在。

在我国古代的雕塑发展過程中,主要是以实用型的雕塑为主,比如:陶器、玉器以及青铜器的出现和发展。将这些雕塑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就是纯粹的工艺品雕塑;第二类就是关于建筑装饰的雕刻和雕像。我国古代雕塑的实用性不仅仅可以体现在一些装饰雕刻上,在明代的一些器皿艺术和宗教制造雕像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它的实用性。其中对于明代的很多器皿都是随葬物品,在这些随葬物品中主要是雕塑品,并且主要是动物的雕塑,比如: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墓中发现的随葬品主要是唐三彩的俑以及唐三彩的马以及闻名世界的兵马俑。前面说到的这些随葬物品实用性很强,它们并不属于纯粹的雕塑艺术品。

2.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或者比较不同于其他雕塑的性质

2.1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

在我国古代的雕塑中,不仅仅是人物雕塑还是动物雕塑,或者是宗教制造的雕像以及建筑装饰的雕刻,这些雕塑都体现出了一定的装饰性。其中我们可以以云岗北魏朝代的露天坐佛雕塑为例来分析它的装饰性,这个佛像中存在的对称的坐姿以及形象化的佛像袈裟,这些细节都形象的表现出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在我国的佛像雕塑中融合了很多的想象成分,这种想象既是以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为原型又有一种超出生活的神秘感,这样形成的装饰性就会有一种超脱的、非人间的神秘感觉。装饰性除了能够增强佛像雕塑的神秘感,还可以增强佛像雕塑的庄重和严肃,让佛像雕塑更加有气质。

2.2中国古代雕塑的绘画性

中国古代雕塑需要很好的绘画技术和绘画技巧,它们都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所以中国古代雕塑能够很好的流传下来的一个特点就是拥有很好的绘画性。从中国古代的彩色陶瓷时代开始,中国雕塑和绘画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它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影响,相互补充。中国古代雕塑以及中国绘画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开始利用在雕塑上进行绘画、添彩,从而增强雕塑的形象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并且现在我国保存良好的很多雕塑大部分都是经过加彩的雕塑。但是由于受到西方雕塑的影响,我们国家现在的很多雕塑已经不再进行加彩了,只有在民间的雕塑仍然继承着我国优良的加彩技术和加彩习惯。

2.3中国古代雕塑的还拥有意象性

在上面说到中国古代雕塑与绘画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和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中国雕塑的发展和进步,中国雕塑和绘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从工艺美术的范围中独立出来。中国雕塑和绘画是工艺美术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两种装饰的手段和方法,所以中国古代雕塑才和绘画紧密的结合起来。但是随着世界艺术和中国雕塑的发展,中国雕塑开始重视意象性的表现,通俗来讲就是指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并且能够再次展现大自然的风采与魅力。在中国绘画史上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中国画是通过观察自然和各种环境以及人物等等这些事物,将观察的体会以及感觉总结出来,在经过一定程度的想象和发散思维,最后再经过某些程度的加工,最后形成中国画,所以中国画是与事实中的环境和事物有着一定的差距的,但是它确实是以现实事物作为原型进行创作的。中国古代雕塑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思想与中国画的创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且这种观念一直渗透在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可以通过秦始皇陵墓中的秦兵马俑来作为实例进行讲解,秦兵马俑雕塑的创作表现出了一定的真实性并且这种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是高于其他时代的雕塑的,但是这种真实性只是表现在秦兵马俑的头部部分,其他部位都是主要体现意象性的。

参考文献:

[1]唐进.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2]龙红,王玲娟.论中国石窟艺术的设计意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当代中国城市雕塑的文化转型 篇10

关键词:中国,城市雕塑,文化转型

我国雕塑艺术有实物可考的以有近万年的历史, 著名的大型室外雕塑当推商末周初的四川广汉的青铜人像及史书记载的秦都城咸阳宫中的十二金人 (铜像) 、西汉园林中的巨型石鲸、石鳖, 保存至今的有牛郎织女石像和李冰石像。【1】然而, 无论是由数千件等身大的陶像组合成的陵墓军阵秦兵马俑还是西汉霍去病将军墓前的纪念性石雕作品:马踏匈奴;以及六朝到晚唐宋初七八百年来的丰富的佛教雕像艺术:云冈、龙门、天龙山的石窟, 四川大足造像和甘肃麦积山造像, 直至近年来才被注意。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中国其实是一个没有城市雕塑传统的国家。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雕塑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中期后日臻发达, 八十年代初, 公共艺术的研究应运而生;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一个分支, 逐步得到了蓬勃发展。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人们开始在学习西方城市雕塑样式的同时, 探索本土的城市雕塑语言形式;向公共空间开放, 把社会科学、艺术、建筑物和城市设计等各种具体艺术与社会需求一起溶入作品, 切实做到艺术为人民服务。笔者把这一崭新的阶段归纳为当代中国城市雕塑的文化转型。

一、当代中国城市雕塑文化转型的背景

1. 文化转型的国际背景

“冷战结束以后,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介入, 使整个国际文化的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 ”【2】全球信息、商品、科技和人群的频繁流动, 各民族国家间在文化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们揣测着经济全球化是否将带来文化一体化, 文化的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心问题, 文化的地位变得空前的重要, 这为中国城市雕塑的文化转型提供了国际背景。

2. 文化转型的国内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很多人有了出国的机会, 感受外国城市文化氛围, 在看过外国城市雕塑作品的同时, 中国人民一夜长大, 如梦初醒般地认识到雕塑的重要性, “发现先民的伟力、活力、热力、想象力。”【3】

这为中国雕塑打破了传统的门类堡垒提供了条件。

二、当代中国城市雕塑文化转型的具体表现

1. 城市雕塑介入社会文化领域

过去, 中国城市雕塑几乎不被重视, 基本局限于宗教范围或服务皇权, 被绘画所涵盖。现在, 城市雕塑走出了过去架上的、室内的狭小空间;走进人们的生活视野, 成为公共性的艺术活动, 城市雕塑由审美走向文化, 介入社会文化领域;研究雕塑在城市这一公共空间中所需要的材料与形式语言, 探索雕塑在城市这一公共空间中所需要的材料与形式语言, 突破了三维的、视觉的、静态形式, 完成当代城市雕塑文化转型的核心转变。

2. 雕塑家观念的转变

雕塑家改变过去为艺术而艺术的理想, 以艺术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城市雕塑创作过程中, 通过民主的、自由的参与形式与公众产生的互动, 以艺术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我国雕塑家隋建国先生是个很好的例子, 八十年代后期, 隋建国先生还在运用人体语言进行创作, 九十年代, 他的雕塑语言转向对材料的探索, 从《结构》、《地罡》到《沉积的记忆》、《封闭的记忆》还有《殛》, 经过一系列作品的探索, 1997年隋建国先生创作的《中山装》系列中我们看到他的飞跃, 把中山装这样一个日常生活穿着服饰作为一个文化符号, 一种观念, 虽然放大的作品有西方城市雕塑的影子, 但是中山装却是纯正的中国元素;个人和社会、西方和东方、具象和抽象之间的对峙, 通过城市雕塑的造型语言传达, 与城市空间和社会大众产生互动。我们还可以从展望先生的作品中看到其转变,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 他钟情于具象雕塑的创作, 在其1995年开始创作的《假山石系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思想的转变, 他将中国传统的假山石用不锈钢置换, 这里我们已经看不见具象雕塑的影子, 取而代之的是对材料进行探索的观念性雕塑。

3. 雕塑家与公众

过去, 雕塑家只是匠人, 他的责任只是靠他的手艺养活自己, 照顾家人。大多数都只是为达官贵人或宗教服务。而今, 城市雕塑建设的资金来源为社会公共财政或私人投资。养活雕塑家的不再是皇权贵族, 而是纳税的每一个公民。这使城市雕塑的作品不仅仅与雕塑创作者有关, 而是与所有生活在城市这一空间中的社会成员都相关。雕塑家的艺术作品需要接受公众的评判。

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如何才能受到社会共同体每一个个体的喜爱?城市雕塑怎样才能传达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化语言和观念态度呢?现阶段雕塑家以作品和大众进行交流沟通, 彼此的互动并不可少。雕塑家必须了解公众的要求和趣味, 承担起社会责任。用好每一分公民的钱创造出的大家喜爱的城市雕塑。让公众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艺术无处不在。

三、当代城市雕塑文化转型的意义

1.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内涵的象征

城市雕塑不仅生动体现各国文化艺术的相互交汇, 还充分展示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当城市雕塑成为流动空间中的艺术并与建筑共同形成新的环境艺术时, 它已经不再是孤立地表白自己, 它成为环境的构成元素。为了城市雕塑的内部原动力, 担负诠释城市文化底蕴的责任, 城市空间需要利用雕塑的文化工具功能, 这给当代城市雕塑文化转型提供了必要性。

城市雕塑发展到今天, 以美化、优化环境为目的, 因地制宜地构筑环境的整体意义;以人为本, 不断地更新人们对它的理解, 极大地拓宽自己的领地;它传承着城市的文脉, 彰显了城市的个性。

2. 普及艺术知识

城市雕塑作为一种新的永久性的城市艺术的样式, 展现当代公共精神, 承担起社会教育者的角色。城市雕塑需要做好文化准备, 更佳地塑造好城市精神文明, 我们应该坚定地做到提高全民审美水准, 普及艺术知识;潜移默化地帮助大众提高美学修养, 培养大众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艺术品的环境配置的意识, 习惯于保护城市空间中的艺术品;移情城市雕塑, 改变全民美盲的状态。

美国社会学家史蒂文·塞德曼 (Steven Seidman) 认为:“社会学必须恢复其公共教育者的角色, 不仅是为了重建其公共权威, 而且是为了促成公共领域的复兴。……我期待这样一种社会学:不忌惮道德倡导, 坚持人文研究应服务于创造一个更美好世界的最初承诺。这种社会学应该担当起对它所参与创造的世界的责任。”【4】中国城市雕塑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社会学意义上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承担教育的、道德的社会责任。

结语

当代中国城市雕塑以新颖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视角向旧的思维观念发动挑战, 从过去的精英主义的意识中走出来, 强调与大众交流的可能性;探索雕塑、城市环境和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 承载、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和精神品质。它在自己的旗帜上鲜明地写着:艺术在生活之中, 艺术为人民服务;进行着鲜明地文化转型。

参考文献

[1]陈绳正著.《城市雕塑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8年1月版.第39页.

[2]贾方舟主编.《批评的时代》.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3年12月版.第31页.

[3]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12月版.第263-264页.

上一篇:灾害资料下一篇:少儿阅读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