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习惯班级文化

2024-08-29

学生行为习惯班级文化(精选八篇)

学生行为习惯班级文化 篇1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 它指的是所有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产品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 它专指艺术、语言、文学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包含在艺术和知识过程中, 同样也表现在日常行为中。美国人类学家吉尔兹将文化比作人类给自己编织的一张网, 它有助于规范“网”内成员的行为内容与行为方式, 它对所属群体成员的行为具有预知和导向的功能。而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则认为, 因为文化汇总了人类群体成员的日常生活方式, 所以, 必将对该群体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二、中层文化的规范与激励功能

“无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着规范的作用。而这些规章制度只有在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及大部分学生认可的前提条件下, 学生才能从被动的约束到自觉遵守。在每个学期初, 我都会与学生一起讨论上学期存在的不足, 以及本学期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 一起制定了本班的班规。因为班规是学生自己制定的, 一旦有人没有遵守, 马上就会受到其他同学的指责。

激励就是激发干劲, 从而更加主动、自觉、积极地去做某件事情。这就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结合学校的主题活动“文明向前冲”和本班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我们班级制定了“棒棒糖银行”的奖励与惩罚制度。通过每天的作业、课堂积极性、课间的纪律……这些常规的活动, 以及三月份的英语手抄报和掰手腕比赛, 四月份的阅读和歌唱比赛, 五月份的演讲和跑步比赛, 六月份的读后感和小发明创意比赛等班级特色活动, 每次活动表现优秀者可以获取“棒棒糖银行”发给他的奖金,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获得的奖金参加每个月的班级拍卖会来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蔬菜、零食。

这个活动就好像是一个模拟的“小社会”,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 孩子们总是会很认真地完成学校布置的每一项活动。更让人高兴的是, 他们对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的“资金”会无比珍惜。在拍卖会上, 他们开始懂得控制自己购买的欲望, 先考虑清楚, 这件商品是不是对自己有用处, 然后再选择性地进行购买。通过外部的激励,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每次活动中。当他们拿到自己的奖金, 在激动的同时, 也懂得了金钱的获得是需要依靠勤劳与智慧, 是来之不易的。

三、深层文化的导向功能

导向就是引导方向, 使一件事情朝着某个方面发展。班级文化是全班同学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引导着全体同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一个班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 限制什么;喜欢什么, 讨厌什么都应十分鲜明, 这是保证正确方向的前提。

首先, 名言警句就是一种理想的导航工具。在美化教室的同时, 根据不同时期具体情况, 贴出名言警句, 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首先, 我们会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充分讨论本周名言的含义, 然后写在黑板的一角, 并利用课前三分钟或早读, 引导学生朗读、记忆, 以达到让学生与更多的名言警句同行, 与更多的伟人对话的目的, 纠正着学生的人生航线。在这种浓浓的教室文化氛围中, 培养了学生品质, 陶冶了学生情操, 鼓励了学生的意志, 坚定了学习信心, 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

其次, 老师的公平公正、温柔有礼、诚信……对学生的待人态度、行为习惯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就说明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长远的。班主任比起学生来讲, 从受教育的程度、社会的阅历、文化的内涵、对事物的把握和理解等各方面都远远高于学生。因此, 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最后, 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 我要求学生做到什么, 就努力先用同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不迟到, 我会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学校;要求学生守信, 我从来都不会找各种理由来推脱自己曾答应过学生的事情;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 我首先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我还和学生一起写日记, 并且经常和学生一起分享。老师的以身作则, 成为了学生学习最直观的榜样。孩子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文化素养的感染, 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去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育, 自然而然, 他们就能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

总之, 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 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暗示作用。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应特别提升自己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把握, 通过浓浓的文化氛围去陶冶学生, 从而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鹏.校园视觉文化中隐性价值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叶澜, 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3]瞿广顺.班主任专业化及班级建设纵横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5。

班级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篇2

2、成分发扬民主管理。在班级的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我和孩子们共同商量,制定班训、班规。孩子们自己制定的班规富有童趣,诸如“上课眼睛亮,耳朵灵,声音响”,“早上一来就读书,课前准备要做好”等等。孩子们自己制定的制度,遵守得格外认真。他们并没有觉得老师约束了他们,而是自觉地去遵守,去维护。

3、重视发挥小干部的带头作用。小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干部的言行时刻影响着养成教育的顺利实施。我鼓励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班集体的管理中来,在设立小干部工作岗位的同时,注意“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在班干部之外又设立许多岗位,比如“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教室的图书室,“展示台长”负责管理教室的展示台。虽说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行为规范队长”能行使职责,对不文明的言行作出批评;“爱心小队长”能主动关心生病的同学;“学习小队长”能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孩子的行为得到了很大的转变。

学生行为习惯班级文化 篇3

一、教师引导性管理

当今社会,网络、电视等现代因素开始越来越多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今天的孩子,更有主见,更加独立,单靠简单的说教已很难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是善于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楷模,行动的典范,他们总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会自觉不自觉的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教师自身必须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亦步亦趋,天天向上。二是善于言传。这里说的言传不是简单的说教,不是照本宣科,每天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挂在嘴边。教师要学会“以理服人”,如春风化雨般,润物于无形之中。例如,有的学生故意破坏桌椅和学习用具,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爱护公物是我的责任》、《学习的好帮手》等主题班会活动。之后,学生都能自觉地爱护公共财物,爱惜学习用具。三是善于评价。新课程强调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通过评价激发其内动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日常表现,教师要善于发现点滴进步,特别是对那些有“问题”的学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真诚、热情地鼓励。让他们在鼓励中體会到热烈的关爱,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享受自己的成功,增加自己的信心。对学生的缺点,教师更要善于进行客观地描述,是什么现象就说什么现象,不要“上纲上线”扣帽子。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同时,指明问题,让孩子知错能改。

二、学生自我管理

现在的孩子,更加注重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越是中高年级,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强。这种逆返心理,与整齐划一的教育格格不入,矛盾重重。因此,只有在班级管理中更多地融入学生自我管理,激发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一是建立制度。只有制定出一套完整可行的学生自我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生自我管理行

得通、管得主。在实践中,应重点运用好三种制度,即班干部责任制,小组管理制和个

体评价制。充分发挥小干部管事,小组成员

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和人人都有责任、人人

都是主人翁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学习榜样。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这就是说,具体的形象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感染力与说服力,易于为他们模仿与接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对榜样一开始模仿其言行,一旦他们理解了,他们就会“由表及里”地向榜样那样学习、生活、工作,就会沿着榜样成长的道路奋进不止。例如:我在班级中设立了“比比谁最艳”的评比栏,每周定期对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月末评选出“习惯之星”、“卫生标兵”、“纪律之星”等来激励孩子们,同时也帮助他们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榜样,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家校共同管理

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要掌握情况。每一个孩子家庭状况不同,直接导致孩子的习惯、性格、能力的不同。只有细致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掌握孩子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心理氛围、经济社会地位等资料,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二是勤于沟通。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状况,就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对策。通过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听取家长的建议和要求,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要特别注重做好对后进生、富裕家庭子女、贫困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其他特殊家庭子女的家访工作,及时与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对策,以教师的“真情”和“爱心”赢得广大家长的支持和积极配合。三要传播理念。虽然,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能立足于社会并事业有成、功成名就。但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充分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科学、合理的教育孩子。因此,应该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机会,让家长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知识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向家长传播现代教育理念,使家、校教育同步,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总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影响学生、鼓励学生,才能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使学生的认识和实践齐头并进,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学生行为习惯班级文化 篇4

关键词:职校特点,行为习惯,环境文化,自我教育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有组织、相对稳定的地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班风和校风, 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成, 班主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环境文化为核心

科学健康, 与时俱进的优秀校园文化, 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成才追求、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校园环境文化的熏陶作用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为营造高品味的师生成长环境。首先, 班主任应该围绕“净化、绿化、美化、人文化”, 在班级精细化管理上做文章, 打造“人文班级、书香班级、绿色班级、多彩班级”, 这样才能达到“与无声处育人, 在氛围中熏陶”的效果。其次, 班主任要注重环境熏陶, 增强育人功能。充分利用醒目的标语, 校园文化长廊, 阳光提示标语牌,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 形成自己管理独特的班级风景线。利用名人画像, 名人名言, 人文警示语, 学生自己书画等让每一堵墙会说话, 每一个细节都富有生命力。全方位的布置, 无不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启发、引导和熏陶, 挖掘学生的潜能, 贴近学生的心灵。再次, 凝聚校园精神, 凸显文化内涵。积极加强软文化建设, 从三风校训、校歌校徽建设着手, 凸显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 形成班级精神, 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这些理念为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最后, 提升品位求特色, 营造班级书香文化。班主任应该每周设立读书日, 开展三读四落实, 早读午读晚读, 落实内容, 落实检查, 落实考核, 努力构建学习化、人文化、书卷气的班级生态, 用高品位的文化影响和引领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要求学生每期读一篇名著, 写一篇读书笔记, 组织阅读知识演讲比赛, 读书征文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共享读书成果, 实现同伴联动, 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爱学校的情怀, 使学生充分享受书香的浸润, 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以自我教育为重点

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职业学校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动态变化时期, 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这个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思想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命运。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习惯不是一天就养成的, 它是通过后天积累, 慢慢地形成的,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恒心和毅力。班主任要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相关制度, 制定系统性的可行的计划, 设计具体活动, 通过具体实践逐步形成。

首先, 制定具体目标, 明确行为要求。学校常规教育, 如军训、行为规范、学校管理条例、评比办法、星级条件等, 同时制定班级目标、宿舍目标和个人目标, 各学科的近期目标, 德育课上要求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告诉学生实现的条件和要求, 明确行动细节, 这样才能达到做有标准, 学有样子, 行有章程, 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奠定基础。

其次, 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要通过学生自我磨炼, 自我约束, 自我教育, 自我完善以及同学们的监督。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 让他们自己制定班级制度, 人人参与管理, 把班级各项事务细化到每一个人, 做到事事有人干, 人人有事干的无盲点管理。对于那些缺少恒心, 出现反复的学生要求他们及时反省, 利用班会进行讨论, 与他人进行对比, 发现自己不足, 使学生懂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自我控制,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加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再次, 家校配合, 创造良好的行为的养成环境。由于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强, 班主任要及时教育学生要独立地生活;要找家长谈心, 通过开家长会、电话交流、短信平台、家访沟通等方式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家校配合, 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 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青年志愿服务、爱心捐助、专题教育、模拟法庭、参观劳教所、学雷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 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观,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心,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加强自身修养, 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以法制育人为根本

学生行为习惯班级文化 篇5

【论文关键词】 班级管理 中学生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最棘手的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问题,特别是新生,当务之急是狠抓习惯养成教育,它是班级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石。它的成功与否体现教育的成功与否。为此,我校试图通过知行结合,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并巩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从某种角度来说,比获得知识更重要。记得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坐度过,学校这个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为此,我校非常重视在新生入学前的教育。学校安排老师让学生学习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手册,安排学生看有关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相关视频,在校本课程里也安排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等课程。还定期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开校会,让学生体会到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班集体是学生活的基本单位,良好的班风的班集体,能带给学生多方面的正面教育,防止各种不利因素的滋生,对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语重心长地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可见,加强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一、用制度规范学生行为,用制度引导学生行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以教育部颁的新《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规范学生言行,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守则》从大处着眼,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本要求:而《规范》则从小处着手,对学生提出了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二者都体现了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它们将对学生养成教育、信念教育、身心教育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我校在开学初先对新生开设一系列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的相关课程,增强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在班上,由班主任跟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并由学生组织有关班级活动。

二、重视道德践行,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把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个故事让我们想起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的话:“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道德行为习惯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它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重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提高他们的综合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平时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著名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人道”。当代教育改革中,就是要求我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而非社会工具来进行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想学生所想。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就是通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要求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再繁琐,也要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很多同学在过后都觉得通过参与,自己是这个班的一份子,或者说是班级真正的主人。此后的班级管理中,我经常以此例告诫自己,注意与学生交谈时的用词,随时分析学生的行为动态及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经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我从上个学期都计划好每天找几个学生谈话,及时表扬他们的优点,及时提出他们的缺点并要求其及时改正。多表扬行为表现比较好的同学。比如:有次吴湛威同学在擦完黑板后就顺手把抹布折得整整齐齐的,后来我及时表扬了他,后来我发现其他同学都仿照他,把讲台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多数学生与入学时比较积极性提高了,团体意识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提高了,各方面都发生的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重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力保障。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就要以学生为本,体现新德育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转变德育教育观念,完善德育方法,改变德育途径。我校这些方面入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一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区、校、级组、班级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受到教育。好玩,爱动是孩予的天性,在活动中引导他们自我教育。各班开展演讲式、演戏式、辩论式、调查报告式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到受教育的乐趣,在德育事件中形成道德规范,提高思想素质,丰富人生阅历。在生活中,老师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展现自我、完善自我,逐渐健全自己的人格。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对学生进行我教育的目的。如高二(5)班开展的《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学生自己排演小品和自行组织节目,最后让学生们“讲讲自己文明礼仪上上的丑事”,大部分同学都勇于献丑,并能认识到自己错在何处,思考今后该怎么做。又如初二(3)班的“感恩父母”主题活动班会,通过开展分组讨论如何孝敬父母,培养了同学的孝心和爱心,增强了学生热爱父母和体谅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怀。

五、注重细节,遵守习惯养成规律,循序渐进的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要求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从小处着手,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作为班主任,我在工作实际过程中也带着耐心和细心,不怕苦、不怕累,认真细致地观察班上每一位学生,“察其言,观其行”,对学生言谈举止、社会交往、遵规守纪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等,从中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作为教育学生的切入口。一方面,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表扬和赞美,尽力为学生提供发挥自己特长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防微杜渐,发现学生的错误和坏习惯,及时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由于每个人生活的客观环境和家庭条件、以及父母的教育不同等原因,在我们身上,避免不了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养成,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却它们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六、多认可学生、赞美学生,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陶行知老先生用四块糖教育了学生,改变了学生。我们也试着用四块糖的方法教育学生,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需要老师、家长的认同、赞美,他们更需要榜样,示范力量的引领,这样养成教育才会持久稳定地深化下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那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更要反复教育。运动健儿通过反复重复一个动作,能拿金牌,我想我们的差生通过反复教育也能变得优秀。只要教师善用激励机制,多鼓励,多用正面事例引导,将会促进他更加努力,因为老师的一丁点认同、赞美,学生都会认为是一种骄傲、一种荣耀。为此,学校及班级制定了《文明班级评比细则》、《文明寝室评比细则》、《课堂之星评比细则》、《 学习进步之星细则》,采用月评选制,在校会中公布,对文明班颁发流动红旗。竞争这些荣誉的过程,就是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过程。通过一年来的自我督促教育,校园环境变化很大,垃圾不再流浪,语言不再难听,礼貌用语也经常在校园回绕,学生们也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人生目标。

学生行为习惯班级文化 篇6

关键词班级 管理 习惯 培养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意义:

1、它为学生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它是种种错误甚至罪恶的深渊。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使人终生受益。总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

行为习惯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系,它不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尽人意的事都是由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造成的。现在的中学生迟早要走入社会,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国的社会风气。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必须抓紧搞养成教育。行为习惯的好坏是一个国家文化程度的标志之一。抓好养成教育,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声望。因为外国人来到中国,首先接触的就是我们的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德育习惯的形成是我们品德教育的结果,它在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认识而没有养成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教育的“质”的指标。

二、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

1、良好习惯的内容要规范化。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内容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最基本的,经过筛选,把最重要的一些要求制定成为规范,要求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做到,并逐步养成习惯。中学试行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目的在于加强对中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的训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便是我们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实施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规范化的内容,要让学生人手一册,烂熟于心。

2、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内容要细目化。

《行为规范》虽然内容较多,在班上我还实际情况把原则的条文分解成实在的、具体的细目,便于实行。例如,“尊敬老师”这一条。对于中学生来说,“尊敬老师”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样做才叫尊敬老师呢?我们可以把“尊敬老师”分解细目化,使之更具体、形象、直观,可以分解成:〈1〉、看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并说“老师好!”〈2〉、回答老师的问话要起立,语气要和气、亲切。如果答不上问题,要说“对不起!”〈3〉、有事、有病要向老师请假,不无故旷课。上课迟到要先喊“报告”,未经老师允许,不擅自闯入教室。〈4〉、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插嘴,不东张西望,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5〉、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书写工整。〈6〉、接受老师的批评不顶撞,态度要诚恳。即使老师的批评错了,也要耐心的解释,不许侮辱、责骂老师。这样更贴近生活,更形象,更易于学生接受。

三、操作要得当。

1、要“反复抓、抓反复。有这样一个科学实验,当把一只青蛙放到热水中时,它会立即蹦出来。但是,如果把青蛙放入冷水中,然后慢慢把水加热,那么,它会怡然自得地呆在水中而浑然不觉水温的变化。等水温逐渐升高后想逃出却为时已晚。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未曾逃离“冷水中的青蛙”的命运!如果变化是逐渐的,我们也常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免不了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它们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养成,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正如心理学所指出的,人的意识有潜意识和显意识之分。显意识是人清醒状态下的知觉活动,而潜意识则是在显意识之下,静静等待。人类的许多奥妙,就存在于潜意识之中。

因此,要改变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曲折的过程,特别是像我校的部分学生,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性要在短期内改变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反复抓、抓反复”,留给学生一个“反复”的空间。

2、必须有检查。班级管理中,学生很容易钻空子。如果有了计划而不能有效地实施,那么,对学生的教育就无从谈起,更会导致今后的班级管理无法进行下去。针对我班的具体情况,我将班干部分为两组,一组负责检查学生是否能认真执行规范,并及时记录和反馈;另一组负责搜集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3、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军训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义务劳动可以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设施的思想。

4、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5、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中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以班级文化建设引领学生行为发展 篇7

一、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主要分为整体建设和分别针对教职工和学生的这三部分,关键在教师,但核心却在学生。因为他们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因此,作为学生呆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班集体,自然成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传统文化是人类进步所创造的灿烂文化遗产,它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得以强大、中国人民建设自己国家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传统文化涵盖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内容极其广泛。

在校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不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及其丰富内涵和魅力,使学生获取在当今生活中依然充满活力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现象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借此使学生更深地了解我们祖国的文化传承和优良传统,从而加以继承和发展,进而消除当今弥漫在校园甚至整个社会中的负面消极、低靡颓废等情绪,使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建立正确的文化观,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从校园到社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从而促成和谐社会。这样看来,传统文化教学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但如此,对社会也将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二、要重视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学校文化其内涵极为丰富,优秀的学校文化应该包含爱心、科学、民主、个性、责任、奉献、创新、和谐、自信、诚信、关怀等有关人类和谐发展的文化因素,其表现形式更是复杂,从时间上看包括历史、现在和末来的发展序列;在空间上看有校园环境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教室文化、学生寝室文化、教师办公室文化等;从存在方式上看有外显与潜藏两种不断转化的动态形式;从文化层次上看,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相互渗透的内容,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建设的基础,“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发展的根本。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师生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校风、教风、学风的成熟与发展,是学校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因素。

三、要重视激励教育和文化活动

当前,由于网络文化的多样性,特别是网络上一些消极的东西的传播和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导致一大部分学生,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抵抗消极诱惑的能力较弱,使得这些学生对本来枯燥的学习更感到厌倦进而逃避。而作为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面对这些只能是采用耐心的说教和引导,效果还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决这些问题,实践证明:适合青少年年龄特征而又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体、美方面的文体活动,不仅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参与和运动的美感体验,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文化的沁润,还会自觉转移学生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的注意力,而且还能起到抵制各种消极腐朽文化的影响。

四、要注重培养和挖掘各类先进典型

榜样的正能量能引领班级文化建设走向更高层次,在每一个班集体当中,只要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能够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各方面的积极典型,比如品德优秀的、学习刻苦的、热爱劳动的、积极锻炼的、乐于助人的、积极探索的,热爱环境的积极典型等。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只要不把眼睛紧盯在学习优秀的学生身上,也多关注一下这些学生。相信班上的学生一定会朝着全面发展的路线健康发展的。

五、要注重评价体系的建设

有效的评价直接关系到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和长期开展,必须做好方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谈到班级文化,就不能不说学校文化建设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办法,因为班级文化是学校总体文化建设指导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影响着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的效果,也受到学校总体文化评价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想使班级文化建设取得积极而长久的效果,学校就必须从班级工作的日常管理和阶段性考核入手,把班级文化建设纳入班集体和班主任的考核考评中,并把培养和挖掘班级文化建设有亮点的班级或年级作为学校工作的新常态,我们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定能收到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收到的神奇效果。

摘要:<正>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应该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以良好的的文化氛围来影响和塑造师生美好的心灵,健康的情趣,进取的信心,向上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和勤奋、敬业、乐学的精神。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学校教育过多地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品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导致学生行为出现偏差。如何才能有效补上这个短板,笔者认为应从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做起。一、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主要分为整体建设和分别针对教职工和学生的这三部分,关键在教师,但核心却在学生。因为他

学生行为习惯班级文化 篇8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养成,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积千累万, 不如养成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由于现代社会的不良现象、家庭文化不良冲击、父母的教育方式等, 都会导致学生懒惰、攀比、任性、自私、不学习、不劳动、扰乱社会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学生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行为习惯的社会性表现是整个国家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 要从小就培养小学生, 使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如此漫长的“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过程, 不仅是学校的责任, 更是为人父母对社会与国家的重大使命。

从微观角度看, 当今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和社会, 都有着重知识、轻能力, 重小学生智育的培养、轻学生社会实践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重学校教育、轻家校联合培养小学生的倾向。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 而忽视其他方面教育;家长们也容易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 其他都位居次要地位。这就促使没有正确行为习惯与认知能力的小学生走进了误区, 不仅影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更不利于他们健康快乐的发展, 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与作风, 也为当今倡导的实施素质教育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家庭因素主要为家庭环境, 通常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主要方面。物质环境一般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职业状况、基本生存条件、医疗保健条件等, 经济状况在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区分度, 所以本研究选取经济状况作为物质环境因素的代表;家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沟通方式、父母对小学生的教养方式及家庭矛盾的解决方法、责任与义务等方面。这些都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密切的关系, 因而在笔者自编的《小学生家庭经济文化背景与行为习惯养成调查问卷》中也都有明确的体现。

本研究选取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和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的河北省, 从选取的10所小学中 (每个省份五所) 选取2-6年级各30名学生做问卷, 也即每个学校发放问卷150份, 总共发放1 500份, 回收率为83.9%, 有效率为81.6%;从两个省份各选取两所小学进行实地观察, 并对个别家长和教师、学校领导进行访谈。

(一) 家庭经济因素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1. 经济因素对小学生生活行为习惯的影响

经济因素主要涉及家庭经济消费观对学生的影响。笔者在实际观察中发现, 某些家庭能给小学生较高的物质生活条件, 有些小学生就互相攀比零用钱, 甚至用钱的多少来衡量人的关系亲疏, 这些现象在学校门口的商店内比较明显。个别小学生沾染了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追求享乐的不良风气, 更有甚者出现了说谎、偷窃等现象。从对午饭时间的观察看, 小学生对饭菜、烫、饮料和饮用水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这也间接反映了家庭教育状况。

2. 经济因素对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 家庭经济如果极端困难, 不能为子女提供正常或必要的学习条件, 就会严重影响子女的教育和身心发展;家庭经济如果极度宽裕, 超过了满足子女正常学习的需求, 对于子女的学习和教育而言, 就不再产生有益的影响或发生积极的作用[1]。前一种规律在我国确有普遍的适用性, 而后一种过于优越的家庭条件, 反而容易养成子女养尊处优的品性。目前,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都能满足子女正常学习的一般需求, 因而家庭经济因素对教育所产生的实际差异影响并不是特别显著。

就在这不显著中, 笔者试图调查出差异, 经过问卷结果分析, 发现在成绩达到中上等 (约占班里的1/3) 及其以上的小学生中, 家庭经济状况很好的占31.8%, 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占48.3%, 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占19.9%。由这一数据可以分析出: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小学生, 学习成绩较好的比率最高。

3. 经济因素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的影响

人际交往与经济不能截然分开。小学生虽然尚未涉足具体的经济, 但是家庭的经济情况直接影响到其交际范围。如经济状况较好的小学生在和其他学生交往时, 就表现出优越与自信。笔者通过访谈得知, 这类小学生普遍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而且已经懂得好的家庭条件使得他们很有面子。他们大都掌握两三门特长, 比如美术、器乐、声乐、英语等, 这都需要较好的经济条件给予支持, 甚至家长经常带他们出去旅游、参观、参加重要活动, 增加了小学生的阅历和见识, 这些都构成了小学生自信和优越的潜在条件。而那些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小学生, 在和经济状况好的小学生交往时, 普遍会有无形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 外在表现就是拘谨, 不自然。

(二) 家庭文化因素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家庭文化是影响儿童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特征和对子女教育方式的不同也就构成了多种多样的家庭文化, 而这些也正是构成不同家庭文化的重要因素。

1. 家庭文化因素对小学生生活行为习惯的影响

生活行为习惯体现在细枝末节中, 小学生是否做家务、做多少, 就是有力的体现之一, 这也就表明了家庭文化和家长教育对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影响。在问卷调查中, 选择偶尔做一点家务的学生比例最高, 占到69.3%。虽然这个百分比较高, 但题项只是偶尔做一点, 并不是天天做或经常做, 几乎每天都做的同学只占到23.5%, 这个比例也包括了“有酬家务”, 即家长付给孩子钱。有勇气承认自己“从不做家务”或“想做就做, 不想做就不做”的小学生只占到7.2%。笔者通过对家长的访谈发现, 应该远不止这个百分比, 只是小学生碍于内心的羞愧选择了“偶尔做一点家务”。进一步从内容上分析, 小学生做家务主要是以扫地和擦桌子为主, 占到72.6%的比例, 而洗碗、擦家具、整理房间、洗衣服位居其次, 擦玻璃、买菜、做饭几乎为零。这就从侧面体现出家庭对小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的锻炼和重视程度。

2. 家庭文化因素对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影响

家长文化程度是影响子女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高学历的家长一般更重视孩子的学习和学习方式的培养, 尽可能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使孩子热爱学习。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家长, 就不可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具体指导, 并且一般不会尽力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针对这一差异, 本研究以问卷的形式展开了具体调查。

从对小学生家长在休息时间喜欢的活动调查发现, 51.2%的家长喜欢上网, 其次是出去逛街等娱乐活动, 而喜欢带孩子去儿童科教娱乐场所的只有8.1%, 会在家看书的家长只占6.4%。由此看来, 大部分家长都没有以身作则地创造良好的家庭读书和学习氛围。进一步分析发现, 家长喜欢休息时间读书的以教师为多, 而带孩子去科教娱乐场所的工人、销售员等基层工作者和外来打工的家长所占比例就很少。并且, 家长学历程度越高, 休息时间喜欢看书的比例越高;学历在高中、中专及以下的几乎不看书。

3. 家庭文化因素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

父母文化程度可谓是小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奠基石。一个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家庭与一个普通的低学历家庭平时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为人处世作风、态度是不相同的, 这都会映射到小学生的潜意识中, 即使今后花再多的经历与经费也难以改变因父母文化程度差异而造成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不同。

家长的职业 (1) 也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一项调查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家长的职业对学生交往观念的影响。认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 个体工商业者子女最多, 为66.7%, 干部子女次之, 为60.2%, 职工子女为百分之57.3%, 农民子女只占55.9%。这与从事个体工商业的父母重视和气生财, 当干部的父母重视“领导关系, 群众威信”, 一般职工、农民家长相信“凭力气干活、靠技术吃饭”的生活态度基本吻合。[2]

生活中的细节往往更能体现家庭文化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以“家里来客人, 是否会主动打招呼”为例, 选择会主动打招呼的只占14.7%, 家长提醒时会打招呼的占56.7%, 不会打招呼的小学生占25.6%, 选择躲避的只有3%。从中可以看出, 很少有小学生会主动招呼家里访客, 说明大部分家长没有对子女待人接客等人际交往行为进行专门教育, 对孩子的关注也没过多放在这方面。

三、小学生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的改善思考

(一) 家庭经济背景的改善思考

1. 改变生活习惯, 崇尚节俭美德

家庭经济消费习惯是对孩子的一种无形教育, 能让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小学生明白何谓正确的消费观念。并且父母应当把经济消费看成是培养子女节俭美德的教育, 让小学生明白钱来之不易, 节俭既是光荣又是自豪的, 互相攀比、摆阔享乐都是应该被鄙视的。同时还要让小学生知道, 虽然现在用钱可以买到饭菜、饮料、玩具等, 但由于我国资源缺乏、耕地不断缩小, 如果不节俭不保护, 不远的将来即便有钱也买不到这些物质资源。当然也没必要用“新三年, 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传统节俭方式教育现在的小学生, 只要让他们懂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就好。

2. 改变消费方式, 增加学习投入

现代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家长的劳动报酬。既然职业与工作不容易改变, 那么能改变的只有家庭消费方式。哪方面多一点支出, 哪方面少一些消费, 都会给子女带来潜在影响。面对独生子女的现实状况, 以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口素质的提高, 孩子将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所以提倡家长改变已有的消费方式, 特别是无意义的消费方式, 把节省下来的资本用于子女的学习。

3. 改变交往范围, 转换经济资源

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当今时代, 一切人与社会的行为都相互交融, 人与人的接触日益密切, 所以交往行为应该作为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从小培养。而担当这一重任的不只是学校, 更应是小学生的父母及所处的家庭环境。面对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的优越感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的自卑感, 根本的改善措施就是增进两类学生和家庭的交往次数, 让他们彼此了解与合作, 增进友谊。

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父母, 应当尽量合理转换经济资源, 改善消费支出, 把更多生活结余用于孩子的特长学习, 使他们有一技之长, 增强自信心。或者给小学生增添新的学习用具、课外读物, 甚至衣服玩具等, 让孩子们从心理上缩小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的差距;并尽可能多地带孩子去省市图书馆、博物馆、公园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已免费开放, 为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提供了便捷) , 增长他们的见识。

(二) 家庭文化背景的改善思考

1. 改善家庭生活行为习惯, 树立以身作则意识

要想改变子女的生活行为习惯, 父母首先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 改变家庭文化, 然后再对孩子稍加指导, 便可立竿见影。比如, 小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分子, 理应承担少量的家务活, 而不能养成不劳动的懒惰习气。也要给孩子自己的空间, 他的房间由自己来布置和打扫, 养成爱干净、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另外, 不要随意给子女零花钱, 要让他们懂得只有付出努力、通过劳动才能获取报酬, 他们额外的家务劳动或帮父母做事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更为重要的是, 全家应该共同制订一份“家庭准则”或“现代家规”, 并张贴在明显的位置, 内容包括基本生活习惯的要求, 比如早上起床时间不得超过八点半, 房间不保持整洁要额外打扫客厅和厨房以示惩罚等, 以明确指标的形式加以约束。

2. 鼓励参加家长学校, 提高家长文化素养

虽然家长的学历和职业较难改变, 但完全可以通过再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使自己的水平能达到辅导小学生学习或给予指导的程度。从侧面看, 家长的主动学习也为子女提供了榜样, 改善了家庭学习氛围, 使得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得到进步。

家长还要尽量参加家长学校, 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了解一些小学生心理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真正理解、关心孩子, 更要与他们成为朋友, 从他们的角度解决遇到的困难, 从而推动子女的进步。从宏观层面看, 这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 也利于下一代的教育和发展, 为国家储备众多高素质的后备军。

3. 主张民主参与, 锻炼交往能力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交往能力, 家长要首先做到适度开放、热情好客, 并鼓励孩子主动招呼客人。也欢迎孩子带同学来家里玩、复习功课, 并协助子女接待同学, 同时教他如何择友。相应的也允许孩子去亲戚、同学家做客, 以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且尽可能带孩子走访不同职业背景的家庭, 使他们对不同的环境有更多的体会和了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行为、正误判断能力, 民主参与能极好地锻炼其交际能力, 所以家里的大事小情尽量让孩子参与和讨论, 真正把他当做具有知情权的小主人。家长也要经常关心孩子与他人的交往行为, 并观察他的喜怒哀乐, 当遇到孩子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 协助他化解其中的矛盾, 让他学会正确处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勇, 王亚锋, 张艳红.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情况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8, (1) .

上一篇:注册资本变革下一篇:会计属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