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方院校

2024-07-08

西部地方院校(精选十篇)

西部地方院校 篇1

关键词: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培训途径

继2007年启动新一轮质量工程建设之后,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简称“本科教学工程”) 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了“本科教学工程”。“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关键,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被列为“本科教学工程”重点建设的五个内容之一。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传统的师资队伍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可见,创新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为科学把握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培训的现状,在广西7所地方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总结出目前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培训的现状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模式的建议。

一、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调查问卷的样本描述

为准确把握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以广西工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河池学院、贺州学院等7所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就教师五年内参与师资队伍培训的情况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答卷,发出问卷1618份,收回1263份,回收率78.1%。答卷中正高级职称85人,占6.73%;副高级职称272人,占21.54%;中级职称587人,占46.48%;初级职称223人,占17.65%;未定职称96人,占7.6%。30岁及以下429人,占33.96%;31-35岁314人,占24.86%;36-40岁212人,占16.79%;41-45岁149人,占11.8%;46-50岁88人,占6.97%;51-55岁42人,占3.33%;56-60岁20人,占1.58%;61岁以上9人,占0.71%。问卷涉及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培训的内容、培训的需要、培训的态度、培训的效果和培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

二、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质量建设过程中,已经意识到师资队伍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培训活动。运用现有的培训模式开展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资队伍的质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的现状

1. 培训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从统计的情况可以看出,近年来,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广西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中,有94.31%的教师参加过培训,仅有6.69%的教师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师资队伍培训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覆盖面也比较广。从职称和年龄情况来看,培训活动覆盖了初、中、高级各职称段的教师,各年龄段的教师都参加过相应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为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广西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实力不断提高。

2. 培训方式渐趋多样化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对师资队伍培训越来越重视,培训方式渐趋多样化。目前,采取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省内培训和省外培训相结合、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相结合、能力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开展各类层次的培训。为拓展师资队伍培训领域,广西地方本科院校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以提升学历和能力为目的的培训方式趋于多样化。其中,参加岗前培训教师占18.19%,参加学术会议教师占15.01%,攻读学位教师占11.78%,参加研究生课程班教师占8.6%,参加短期研讨班教师占7.48%,参加教育技术培训教师占5.45%,参加高级研讨班教师占4.5%,参加骨干教师进修班教师占4.3%,参加外语培训教师占3.34%,国内访问学者占3.11%,出国进修访问教师占2.12%,省内访问学者占1.31%,参加其他培训教师占8.11%。通过这些举措,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3. 教师对教学和科研能力培训的需求不断上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培训的需求在不断地扩大。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面临着资源相对不足、培训机会相对稀缺的困境。他们对师资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方式都提出了相应的需求。通过对广西地方高校教师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培训内容的需求情况看,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培训需求最大,占25%;其次是科研能力培训,占23%;现代管理理论和学习学位培训各占13%。从培训方式的需求来看,认为出国进修学习效果较好的占37% (其中,出国攻读学位的占10%,出国进修访问的占18%,而出国合作科研的占9%) ;国内培训进修占63%,在国内参加培训各种类型中,倾向系统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4. 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在注重对教师开展基础培训的同时,还把高层次培训作为重要培训内容不断强化,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在被调查教师中,认为通过培训开阔了视野的占19.34%,提高了科研能力的占17.88%,更新了知识结构的占16.59%,提高了教学能力的占15.27%,掌握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占13.8%,提高了实践能力的占9.1%,提高了学历学位层次的占8.02%。同时,培训的质量也得到大多数教师的认可。认为培训很有成效的占12.51%,成效较好的占57.13%,成效一般的占10.61%,没有成效的占8.32%,不清楚的占6.43%。

(二)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培训的针对性不够强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指高校教师个体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高校教师素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教师培训时,往往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的培训内容与教师迫切希望接受的培训存在错位现象,学校组织开展的一些培训方式与教师的期望也存在一定差距。在调查中发现,教师认为排在前六位最有效的培训方式依次为攻读学位、国内访问学者、出国进修访问、参加学术会议、骨干教师进修班、高级研讨班,而近五年教师参加的排在前六位的培训中仅包含攻读学位和参加学术会议,国内访问学者、出国进修访问、骨干教师进修班、高级研讨班等四种高层次培训由于受到经费和名额的限制,青年教师参加的机会较少。

2. 培训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机制

虽然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重视对教师开展培训,但欠缺有效的培训机制仍然是制约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被调查的教师中,认为培训工作缺少总体规划的占19.26%,缺乏激励机制的占17.52%,不了解教师培训需求的占15.32%,培训经费不足的占21.64%,领导不够重视的占11.51%,教师编制紧张导致无法安排的占10.91%,教师个人没有积极性的占3.84%。

3. 培训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关于教师在培训中遇到的主要问题,25.15%的教师认为培训经费短缺,23.97%的教师认为工作任务重导致没有时间进修,19.7%的教师认为没有部门安排,13.71%的教师认为不了解相关信息,9.2%的教师认为家庭负担重,8.26%的教师认为进修会影响个人收入。究其原因,目前广西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培训方面缺少制度、经费、待遇等保障措施,大多数教师在思想观念上仍然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主动参加培训的动力不足。

三、创新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路径的对策

(一) 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培训目标的明确和建立,直接影响师资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它既是培训工作的基础,也是评估培训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决定了培训工作的价值取向。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师资培训规划、明确培训目标时,首先,要处理好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关系。学校师资队伍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整体的优化取决于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优化与协调。因此,作为学校,要结合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制定培训总体规划,对培训教师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培训规划应包括总体目标、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三个部分,总体目标要实现师资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近期目标的实施要细化具体、便于操作,长远目标的实施要体现导向性、指导性和稳定性。作为教师本人,培训目标是通过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系统学习,实现两者的互动和整合,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在实现培训目标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理论和最新学科专业知识的交流、传授,另一方面又要善于从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出发,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析,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互动、转化和整合。其次,要实施“岗前、岗中和高层次”的教师分层培训目标。“岗前”师资培训工作以新入校青年教师和助教为主要对象,以适应教学、科研岗位要求为内容,以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为培训目标,通过培训达到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岗中”师资培训工作以硕士和讲师为主要对象,以增加扩充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培训目标,主要形式有:参加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主的学历学位培养;参加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内容的短期研讨班、骨干教师培养进修班或者单科培养;参加以科研课题为内容的国内外访问学者培养。“高层次”培训以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为主要对象,通过开展科研和学术交流,以跟踪、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理论,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为培训目标。主要形式有:结合所承担的科研任务,作为国内外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参加以学科前沿内容为主的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高级研讨班、交流讲学等高层次培养。

(二) 进一步创新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培训模式多元化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受经费限制不可能大批量地选派教师长期脱产进修学习,加上教师本身承担着较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客观上导致教师难以抽身外出学习“充电”,因此,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因地制宜,着力构建在职进修、脱产学习、出国深造、学术交流“四位一体”的师资队伍培训模式。

1. 在职进修———师资培养的基本途径

(1) 举办校内培训班。学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本校教师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定不同的培训内容,通过举办外语培训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等,使更多在岗教师以不脱产或利用业余时间的方式参加培训,既增强培养的针对性和计划性,也能有效解决工学矛盾。 (2) 听课进修。教师通过在校内外进修研究生的某些课题,用“零存整取”的方法学习硕士生或博士生的课程。 (3) 举办校内读书班、讨论班、开展学术讨论活动。通过由教研室组织或教师自行组织开展这些活动,既能扩大教师的参与面,又能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工作实际。

2. 脱产学习———师资培养的重要途径

(1) 选送青年教师参加助教进修班,学习研究生课程,深化基础理论知识,补充任教中的不足,提高业务水平,使之胜任高校教学工作。通过推荐青年教师报考定向博士、硕士研究生、研究生班、第二学位,参加系统学习,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扩充专业知识面,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理论知识结构。 (2) 选派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进修或做高级国内访问学者,在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导下从事科学和科研工作,既可以活跃学术思想,开阔眼界,提高学术水平,又可以密切结合工作实际,快出成果。 (3) 实行学术休假制度,对于已连续多年工作量饱满且在教学、科研工作成绩显著的中老年教师,可以休学术假半年至一年,使他们集中精力,深化理论,总结经验,著书立说,更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

3. 出国深造———师资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严把教师选拔关。学校在选拔教师出国时,要坚持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外语能力、健康状况等四个方面都合格的标准,使他们出国后能较快适应国外的学习与工作;要做到选派工作与学科发展、教研室建设相结合,要兼顾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要优先选派重点学科、薄弱学科、空白学科的教师出国进修,以期进一步开拓新领域、新学科的知识内容的学习;出国前要进一步摸清相关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有重点地学习国内急需发展的,回国后有条件开展工作的内容;出国攻读学位的教师要侧重在青年教师中挑选,中年教师则应侧重以出国短期考察、学术交流、科研协作为主。 (2) 对在国外进修教师加强过程管理。在教师出国进修期间,学校要加强与他们的业务联系,适时调整进修计划和内容;人事部门和相关系 (院) 要主动关心、关注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以及他们在国内的家属,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3) 要注重发挥归国教师的作用。教师学成回国后,学校一方面要积极安排他们进入教学第一线,鼓励他们用国外的最新学术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为他们创造必要的科研条件,帮助他们选择紧密围绕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的课题,让他们在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4. 学术交流———师资培养的必要补充

(1) 举行各种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会、学术研讨会等,借助这种知识密集、学术思想活跃、信息交流量大的学术传播活动,达到教师间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深化知识的目的。 (2) 加强横向联系,积极开展校际合作,更要开展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乃至国外有关单位之间的科技合作,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3) 借助图书资料、学术刊物、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软件等物品开展思想交流,积极传播和普及当今世界最新科技成果。

(三) 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实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考核评价是师资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训决策的基础,是实现培训目标和扩大培训成效的一个重要步骤。没有考核评价就难以实现公平竞争,不能有效地激励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对培训活动、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评价,通过考核评价实现教师培训由“要我培训”的被动状态向“我要培训”的主动状态转变。学校在制定考核评价制度时,既要考虑到公平又要以人为本,考虑到教师教学、科研的特殊性,制定出科学、实用的考核评价标准,为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一是将培训列为重要考核内容。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高校评估标准及指标体系时,要把师资培训工作作为评估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学校要明确教师岗位职责,规定教师任职期间享有进修提高的权利和应尽义务,对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考核,把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取得学位与考核、职务聘任、提高待遇等联系起来,并作为聘任的条件之一;对没有经过相应培训的教师不得聘任高一级职务,由此调动教师参加培训提高的积极性。二是明确考核的主要指标。对受训教师在培训前后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掌握方面有多大程度的提高,可通过科研量和教学评估来衡量;对受训教师经培训后在工作行为上的变化,可通过受训教师自己或其领导、同事、所教学生来进行评定;对受训教师的行为给学校师资结构或系 (院) 相关方面的变化,可通过教师学历学位构成、教师整体素质等指标来进行评定。三是要明确奖惩措施。学校要与受训教师签订培训协议,根据培训目标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结合考核聘用、选拔、培训经费分担、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协议管理。对于那些没有按照协议规定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师实行经济赔偿制,即由本人全额承担进修费用;对于那些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达到培训目标要求且品学兼优者,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四) 建立健全培训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进修,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建立系统的保障机制。一是建立进修保障制度。学校要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紧紧围绕本校师资队伍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坚持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保障措施,进一步确立培训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优先发展地位。二是设立进修保障编制。学校要增加专任教师在基本教育规模中的编制比例,并在此基础上专门设立进修预留编制。教师外出脱产进修期间,学校仍然保留教师的编制,以保证进修工作的有序进行。三是设立进修保障经费。学校一方面要多渠道筹措师资培训经费,积极争取和鼓励社会、企事业单位和海内外校友捐赠设立师资培训专项基金,做到专款专用;积极扩大与所属区域内企业的联合及国内外培训机构的联合等,大力发展各种产业,以产业促培训,探索一条自我发展的师资培训新路子。另一方面,按照“效益共享,责任共担”、“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逐步建立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共同承担培训费用的新机制。学校要根据本校师资队伍培训的总体规划,研究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经费投入比例,有所侧重地抓住制约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实现培训经费收益的最优化。四是完善进修待遇保障。学校要切实安排好培训教师的生活待遇和工作待遇,解除其后顾之忧,创造一个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培训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黎荷芳.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举措[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3) :50-51.

[2]蔡亮.广西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1) :84-86.

[3]蔡亮.高校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和考核评价机制的构建[J].教育探索, 2010, (5) :106-107.

地方税收与西部大开发 篇2

1995年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当前又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那么税收政策在地区经济差距方面具有什么作用?在理论上,供给学派认为较高的边际税率,妨碍经济活动的水平和增长率,因而主张大力削减边际税率。我国在统一税收政策,不再采取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地方不能越权减免中央税情况下,西部地方政府能否通过适当的地方税政策,促进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以新财税体制为基础,对1994-地方税的边际税率与各地区经济增长进行了横截面回归,发现降低边际税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对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财税政策启示。

地方税收的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

确定各省地方税的平均税率或有效税率比较简单:首先计算出每个地区历年税收收入占其GDP的比重,然后在样本期内取宏观税员的平均值。至于估计各个地区的边际税率,必须以其真实税收收入T对真实GDP进行回归:

T=βo+β1GDP+ε(1)

其中ε是误差项。税收对GDP的导数或斜率β1,就是边际税率。它近似衡量了GDP增加对税收增加的影响,因而是给定地区的平均边际税率。截距项βo一般应为负,其经济解释是一部分GDP没有纳税。截距异于0,也为检验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显著不同提供了基础。

由于1994年中国实行了新的财税制度,因此不宜跨1994年直接估计(1)式。但如果我们只对1994-的数据回归,发现由于样本时期太短,估计效果不甚理想,只有贵州、吉林、山东和上海等8个省市的截距显著为负,有些省份的截距为正,这种模型结构不同也使地区之间缺乏可比性。为了提高各地区边际税率的稳定和显著程度,增加后面进行增长回归的自由度和可靠性,我们必须扩大样本区间和适当利用以前的信息,为此在方程(1)中引入哑变量D,以考虑制度变革因素。但我们令虚拟变量D在1994-19为O,1994年以前取1,这样,GDP的系数就表示1994年后的边际税率。后面的结果将会表明,这样做既使地方的边际税率显著异于平均税率,而且使各地区的边际税率相互可比。

由于缺乏中央税收的地区来源结构数据,我们只能利用地方财政的税收收入数据,估计各地区地方税的边际和有效平均税率,主要分析地方税收政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税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经济年鉴有关各期和20中国统计摘要。各地区的GDP、人均GDP和税收收入,都是经我们计算的以1990年为100的全国GDP平减指数调整后的真实变量,经济增长也指真实GDP的增长。因为我国1983年开始“利改税。,我们利用各地区1983年-1998年的数据估计加入哑变量的方程(1)。回归效果比较好,可决系数平均为O.88,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哑变量和边际税率的`系数均相当显著,且具有预期的符号,常数项全部为负,尽管个别省份不显著,而且通过了系数整体显著的联合检验。为节省篇幅,我们这里只列出估计的各省边际税率

其中估计的截距为员比较符合实际,因为我国GDP的许多组成部分,如某些个人收入没有进入税基,它们是不交纳税收的。这些说明我们对1994-1998年地方税边际税率的估计总体上异于同期的平均税率,这可以从边际税率对平均税率的回归中看出来:

MT=0.003+1.436AT(2)

(0.136)(7.371*)

R2=0.685,调整后

R2=0.672,F=54.330*,

DW=2.118

其中,MT和AT分别指1994-1998年地方税的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括号里的是t-统计值(下同)。从(2)式可以看出,边际税率总体约是平均税率的1.44倍。边际税率大于平均税率,说明我国1994年的税制改革总体上是累进性的,这也与我国近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步提高和国外税制情况吻合。但分地区看,西部地区的累进程度最大,边际税率约是平均税率1.7倍,中部和东部基本相等同为1.4倍。&n

西部地方院校 篇3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教学质量 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83-01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核心人物。自从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地方本科院校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许多学者提出要改变传统精英教育时代的教学质量观,树立与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相适宜的新的教育质量观。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地方本科院校担着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能。吉林西部地区人口众多、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一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想为吉林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把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必须积极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 吉林西部地方本科院校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高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生师比、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手段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吉林西部地方本科院校在原来师资力量比较弱的情况下,生师比例已经严重超过了教育部的指标,普遍出现师资力量紧缺的情况,加重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与研究;其次,教学质量缺少有效监督管理,原有教学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很好地应对学校规模增大和学生数量增多的新局面,导致学校领导抓教学质量的精力投入不足;再次,学校对教师业绩考评比较偏重科研和论文,导致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学课程投入的精力不足。因此,随着高校改革形势的发展,吉林西部地方本科院校构建一套适于自身发展需要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2 吉林西部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机构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是以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为前提的。地方本科院校没有设置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机构,使得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显得非常薄弱。地方本科院校应在全国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标准细则,构建地方特色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2.2 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质量意识薄弱

一部分教师工作态度不够认真,疏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是一般性地应对本科教学任务;一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缺乏质量管理的意识,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导致教学质量管理乏力。

2.3 缺少教学质量相应的约束机制和奖惩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虽然在教育事业发展中也重视教学质量,但是,的确没有体现出对高质量的褒扬和低质量的批评,更没有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体现出教学质量高者优先的原则,这就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对教学质量的重视以及在质量管理上精益求精。

3 加强吉林西部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的策略

3.1 加强运作策略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需要各个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主要表现在加强工作规范和定期实施管理两个方面。加强工作规范是指,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必须调动教、学、管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确定管理目标,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定期实施管理是指及时布置、反馈和研究教学情况,有目的、有重点抓好期中教学检查,开展教师教学观摩,听取学生意见,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提高。

3.2 加强督导策略

地方本科院校应建立教学质量督导小组,主要针对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工作、教风、学风等进行督导,并加以指导。对有关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决策参考。学校选聘一些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有丰富教学经验,熟悉教学规律的老教师作为督导。督导本着全面促进,重点指导相结合的宗旨,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采取随机听课和有准备听课等方式,检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并定期与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座谈、交流,对学校各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意见反馈,配合学校进行多方面的教学质量评估。

3.3 反馈策略

学生是教学质量的载体,他们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最有发言权,通过管理意见反馈箱、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及时获取学生对教学环境、教师教学行为及教学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和意见,促进教学环境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可以通过教学检查、教学信息反馈会或其他渠道收集教学信息,反馈给有关学院或部门,对教学问题及时解决。

4 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迈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将受到严峻考验。吉林西部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能,如何对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管理,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是吉林西部地方本科院校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森.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的理论模式与实践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2]陈晓波.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D].南昌师范大学,2011.

西部地方院校 篇4

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其消费观念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起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规范他们的消费行为,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合理使用有限的经济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笔者选取陕西四所地方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8份,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基本反映出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在分析大学生消费误区及其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教育引导的对策。

1 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消费现状

1.1 消费结构分析

在大学生的消费领域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是基本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消费;休闲娱乐消费和人际交往消费的内容和形式变化发展迅速,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讯消费上涨较快;健身、美容和考证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点。

1.1.1 基本生活消费

大学生基本生活费在静态上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而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趋势。调查表明大学生用于基本生活方面的月消费在300-500元的占72.6%,500-800元占15.6%,800-1000元的占8.7%,1000元以上的占3.1%。

1.1.2 学习消费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费。本科生3500元/年,专科生4000元/年,艺术类7000元/年。(2)杂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考研复习资料,以及购买报纸、休闲刊物等,约500元/年。(3)考证消费。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应用型人才的走红,各种“考证热”成为大学校园的消费新热点,包括为考证而支付的辅导材料和辅导班费用,一般开支超过1500元。另外,“律师资格证”、“会计资格证”等另一些“考证热”也日见升温。(4)电脑消费。约7%学生拥有电脑,一台新电脑的价格一般在3500-5000元,而二手电脑则为几百元到1500元左右。

1.1.3 休闲娱乐消费

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休闲娱乐消费的主要内容是上网、打台球、遛旱冰、周边旅游消费等,约1000元/年。

1.1.4 人际交往消费

(1)人情消费。主要是过生日、当了学生干部、入党、评奖学金、比赛获奖请客送礼等。所有调查对象都有此项消费,一般每年在500元左右。(2)感情消费。调查显示,6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谈过恋爱,支出每年平均超过600元,有的高达数千元,而且出现女生恋爱支出超过男生的情况。恋爱费用的来源为:从生活费中支付、自勤工俭学收入、奖学金。大多数是从生活费中支付,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1.1.5 通讯消费

学生公寓安装了电话,98%的学生拥有手机,与亲人沟通和朋友聊天是学生交流的基本方式,通讯消费一般每月50元左右。

1.1.6 减肥、健身、美容美发消费

由于爱美和专业、就业的需要和时尚导向,部分女大学生为了保持身材苗条通过药物或健身减肥,为了追求淑女形象美容;个别男生为了保持身体强壮购置健身器材健身;追求时尚烫发染发等。这类消费每月50元左右的占50%,50元到100元的占26.3%,100元到200元的占15.5%。在200元以上的占8%,且人数费用呈增长趋势。

1.2 消费行为特点

1.2.1 消费结构成明显多元化趋势

除生活消费外,休闲、人情等消费构成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内容,这是当今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在大学生生活观念上的反映,他们的消费走向多样化是必然的。

1.2.2 消费呈现阶段性特征

随着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其消费也呈阶段性:大一学生主要侧重于学习、娱乐休闲、文体活动等消费;大二逐渐转向学习消费,参加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大三大四的消费主要集中于就业或准备考研等。

1.2.3 消费不够理性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易受媒体宣传诱导或同学影响而产生随机消费、冲动消费、攀比消费、奢侈消费。

1.2.4 热衷于追求时尚

大学生对潮流有敏锐的领悟力,关注流行,追逐时尚,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进入网络电子时代,包里有银行卡、信用卡、上网卡、电话卡、公交卡、就餐卡等等,被称为“卡一族”。二是喜欢最新潮的物件,MP4、手机、电脑成为消费中较大的一项开支。三是广告影响明显,尤其是各类明星代言的品牌深受亲睐,调查显示,76.5%的大学生对消费对象的选择来自广告。

1.2.5 消费差异明显

由于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不同,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不同。一是个体消费差异大,高消费与贫困生同时出现在大学校园,调查显示,21.5%的学生月支出不足500元,同时有3.1%的学生月支出1000元以上。二是在社会活动消费和业余爱好消费方面,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差异也很明显。三是性别差异,男生每月伙食支出比女生多100—200元,人际交往支出一般要比女生高,而女生在化妆品、服饰上的支出则比男生要多一些。四是年级差异,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消费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是人际交往消费、恋爱消费明显增多,特别是毕业生就业求职方面的消费和聚餐消费明显增加。

2 大学生存在的消费误区及原因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消费存在以下误区:

2.1 炫耀攀比消费

受社会不良消费观念的影响,加之自身的不成熟,大学生炫耀性非理性消费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学生追求的不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要向他人传达某种优越感,因此,在消费过程中不顾自己的支付能力,出现炫耀攀比消费现象。

2.2 个性时尚消费

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不断增多的消费品以及导购广告,很多大学生在消费时并不太注重产品的功能,而更多追求的是商品的独特性和时髦性。

2.3 盲目消费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从小生活无忧,再之生活经验有限,消费随意性强,缺乏独立生活应有的理性和冷静,消费计划不明确,见着好看或好玩的就买,往往是有钱时就花,前松后紧。

2.4 过度人情消费

大学生正置青春年少,生活丰富多彩,喜爱交友,但有些大学生没有正确把握人际交往原则,靠消费来维系人际关系。不顾自身实际,人情消费已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生活负担和精神压力,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通过调查和与学生的交谈,造成大学生消费误区的主要原因是:(1)家庭教育的缺失。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是否进行相关消费、理财方面的教育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但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方式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3.2%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进行过相关消费、理财方面的教育指导,偶尔指导的43.6%,很少指导的33.2%。一方面,由于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不愿意让孩子接触金钱,而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必然导致孩子缺乏经济意识,盲目消费,不会理财。另一方面,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更多扮演的是一个有求必应的角色,自己再苦再累也不愿亏了孩子,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感恩教育,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助长奢侈浪费。(2)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市场日益繁荣,为大学生的消费扩大了范围、拓展了空间。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方式、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大大刺激了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期望。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的自发性导致大学生消费行为非理性因素的增多。(3)大学生自身尚未构建合理的消费观念。当代大学生从整体上讲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和创伤,强调个性化,忠于自己的心理感受,容易盲目消费、超前消费及品牌消费,如一些学生“有钱就有面子”的观点,试图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4)同龄群体的影响。同龄群体之间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兴趣爱好、对着装发型的看法等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某一时期大学生中流行染发,看着自己周围的同学都染了,认为可以彰显自己的个性,于是很多同学都跟着染。

3 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对策建议

3.1 加强消费观念教育及理财教育

由于理财教育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都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迫切,应将消费观念教育及理财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把消费观念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范畴。如在人生目的、人生责任、人生价值的教育中渗透消费观念教育,强调适度消费,反对无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勤俭节约这一传统消费美德,反对享乐主义消费观,强调理性消费,反对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的病态消费: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反对和杜绝违德违法的消费行为;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消遣性消费等等。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经济能力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消费与节俭的关系、顺境与逆境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家庭的关系等。第二,利用选修课或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或者校外专业人士,开展投资理财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金钱,提高其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等基本的理财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指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第三,利用学生会组织,定期开办一些小市场,让学生把不需要的文具、工艺品、书籍等拿到这里出售、交流,培养商品意识和商品经济概念。第四,鼓励学生外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参加一些公益慈善活动,使其切身感受到金钱的来之不易,以及帮助别人的快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第五,根据情况设立各种消费咨询与指导部门,对学生的日常消费提供咨询和指导,培养科学理财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消费。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消费风气

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学生会以及学术团体对大学生消费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应鼓励他们组织各种各样的消费教育活动,如树立学生中的优秀典型,开展消费问题讨论会、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与鉴赏、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注意力,减少不良消费的时间空间。另外,还必须不断增添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体系,把社会实践、农村调研、科技扶贫、义务劳动、捐助救助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课题,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素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第二,应规范教师的消费行为。教师的消费行为对大学生的“示范效应”非常明显。在全社会共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高校教师都应该身体力行,为大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消费环境和氛围。第三,净化高校周边的小环境。校园内外的消费环境主要是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需要过于繁华。高校应与各相关部门联手进行清理和整顿,坚决从源头上消除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诱导因素,使高校周边能够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休闲的理想去处,使得大学生在正确观念的指引下进行消费。

3.3 形成合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

造成大学生消费误区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学校教育环境、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俗等,因此社会、学校、家庭要形成合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使他们形成“俭而有度、合理消费”的观念和艰苦朴素、可持续性消费的作风。父母必须对子女的消费情况有所掌握,及时纠正那些不应有的消费。对子女在每一个学期的花费数量,家长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费用方进行“预算”和“总量控制”。学校要把消费教育列为日常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能力和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的意识,养成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让大学生分清什么是正常消费,什么是盲目攀比。根据情况设立各种消费咨询与指导部门,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提供咨询和指导,培养他们科学理财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

摘要: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对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当前,大学生消费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加强消费观念教育及理财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消费风气,形成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的合力,是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健康消费的基本对策。

西部地方院校 篇5

【关键词】辅导员 西部高校 法律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32-02

法律素质是公民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的综合体现,是公民内在观念范式和外在行为方式的统一,要实现依法治校离不开学校管理者的法律素质的提高,所以辅导员的法律素质就成为依法治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构建辅导员法律素质的价值,是对辅导员法律素质存在意义的追问,对其工作中一些必要的法律方面做更好的分析和思考,不仅对做好辅导员工作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可以合理地避免工作当中不必要的纠纷与矛盾这是适应当前新形势下高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客观要求的。

一、提高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公共课来进行,课堂外主要是通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而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一般都是由辅导员负责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讲,因此对辅导员自身的法律素养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随着法治化不断推进,国外先进的人本管理理论在中国的流行和发展,也要求高校管理方转变职能,从管理向服务的理念进行转变。由此,辅导员也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从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提高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素质和自觉性,有利于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

而辅导员法律素质提升也对所管理的大学生个体的存在和发展所产生作用。首先,对于辅导员来说,提高法律素质,对于全其面发展个人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具有重要价值,法律素质对辅导员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规范和制约作用。在工作中,具有较好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也有助于规范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未真正形成,其法律修养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辅导员指导,只有辅导员自己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引导学生合法处理身边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法律素质。

二、西部地方高校辅导员自身法律素质现状的分析

高校依法治校的目标也要求辅导员既要立足法治社会公民的身份,也要立足岗位职责去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当前,对辅导员法律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加大了政策的支持; 在地方,有省级部门组织的高校教师培训,总的来说,西部地方院校辅导员整体的法律素质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由于辅导员工作繁杂,时间有限不可能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加上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了一部分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但法律素质基础层次不齐。现在随着西部地区的大发展,西部地方高校在招聘时也提高了门槛,但学科背景却没有限制,在正式工作之前虽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培训,但是培训内容更多的是倾向于心理和就业指导,法律素质的提高更多的是依靠自学,这使得学习缺乏深入性和有效性,即使有相关的法律素质的培训由于时间的限制也不系统。

第二,高等教育法制不断健全,但仍有很多不规范之处。有的规章制度设定内容不规范,如对学生的知情权申诉权规定的不明确; 有的规定过于具体不能涵括现实生活中新出现的具体现象,造成管理缺乏依据; 规章制度的形式不规范,比如有的是以规定、制度的形式颁布,有的则以通知、意见的形式颁布。由于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法规是高校法制建设的依据,这些不规范之处必然会给高校学生管理造成困扰。

第三,法制观念淡薄,辅导员与学生法律素质的教育没有形成有效的交流和互动。近些年来见诸报端的大学生恶性犯罪行为使得高校不得不反思学生管理中的法制教育问题。其次随着公民法律素质的普遍提高,大多数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但也存在辅导员不能以法律法规校规校纪来应对学生事件的问题。

总之,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辅导员的法律素质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辅导员法律素质的现状和学生管理的现实需要,去探索提高辅导员法律素质的对策。

三、高校辅导员法律意识现状原因的分析

一是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上,中国人一般都不太愿意用法律解决问题,处理与别人的关系更多的是以人情世故作为准则,以情代法比较普遍。同时中国当代法律基本制度是近代受西方影响建立起来的,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其深厚的根基绝不是任何力量在短时间内可以改变或清除的。辅导员作为社会一员同样深受传统法律文化影响对现代法律制度存在莫名的距离感。

二是受我国法律法规及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约束。目前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很多现行的法律法规颁布时间较久,加之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深化法律法规和高校学生管理很多地方已经不协调许多法律规定已经不能有效解决出现的现实问题 校规作为校方和辅导员管理学生的主要工具,如果合理地利用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受教育权,但是如果盲目地不合理地利用校规处理学生问题则容易侵犯学生的权利况且高校现有的一些内部规章制度通常是多年以前制定的,并没有随着形势的变更与时俱进地予以修改,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正因为如此辅导员作为校规的基层执行者。面对出现的部分学生问题时常无法找出合理合法的处理办法。

三是高校管理者对辅导员法律素质培养不够重视。尽管近几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高校与学生纠纷逐渐增多,但高校管理者目前仍然没有重视对辅导员法律意识的培养,虽然现在辅导员学历越来越高,政治素质业务工作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总的说来辅导员队伍中真正了解并懂得法律知识的人并不多,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与其他人无异追寻的仍然是感性思维很少动用法律。endprint

四是辅导员法律知识的欠缺。尽管每位辅导员在大学都学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上岗前和上岗后也会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的培训,但是这些简单的法律知识并不足以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所产生的种种问题,而且上岗后的培训并不是系统的法律培训且不能与辅导员工作紧密结合,这些培训和辅导课程大多还是停留在依法治校等理论教育层面,并不能引导辅导员联系实际,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法律知识学习的缺失不仅在于高校管理者的重视程度而且在于辅导员自身的法律意识问题。

四、提高辅导员法律意识的途径

辅导员的法律素质问题实际上属于高校管理者的职业素质范畴,笔者认为应将提高辅导员的法律素质纳入法治建设范畴,树立为了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理念,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去探索相应的完善举措。

第一,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当归整和协调教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适时地制定相关事宜的法律法规,从而使高校法治建设有法可依。建立高校校规校纪的合法性审查机制,从而使高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合法化 建立健全学生权利的诉讼保障机制,从而使高校的管理权具有可诉性。

第二,高校应颁布专门的校规校纪的制定规章,使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有明确的规制举措; 建立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为校规校纪的制定提供技术审查; 建立校规校纪的合法合理合情的论证机制,进行校规校纪定期的解释与修订工作; 加强对校规校纪的执行监督检查机制; 加强学生和教师对校规校纪的学习机制。

第三,建立辅导员法律素质培训的长效和系统机制。辅导员在提供一般法律素质的同时,也应当提高在学生管理方面的法律素质。既要注重辅导员自身的不断学习,也需要政府和学校对辅导员开展定期性的专题性的适时性的法律培训。

第四,完善学生工作法治化的内在机理。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尊重学生的权利,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工作机制。通过学生自主制定班规班纪舍规舍纪,提升学生的法律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在学生事件处理过程中,正确对待情理法的关系法是情和理的表达,辅导员不能僵化地适应规章制度,在学生事件的处理时应当有理有据,但不能徇私枉法徇情枉法。

总之,高校是人才培养之地,从见诸媒体的学生事件教师事件的报道来看,高校的人事物往往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要想使高校的行为发挥最大限度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高校的法治化势在必行,也需不断改革和完善。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法律素质的提高对学生可以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对高校法治建设也至关重要,所以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不能因为强调大学生的权利保护而忽视或者放松对大学生的管理,也不能片面强调维护教学管理秩序而漠视大学生的合法权利,只有在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允许的范围内加强大学生的管理,充分发挥辅导员法律素质的实效,努力实现辅导员工作效果的最佳化。

参考文献:

[1]杨明彦.辅导员应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J].文教资料.2011(13).

[2]马驰.论高校辅导员工作法治化[J].前沿.2009(03).

[3]冯维波.高校辅导员法律意识的培养[J]. 教育评论. 2013(05).

[4]时名早.论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构建[J]. 教育评论. 2012(01).

[5]隋秋敏.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法制化建设[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作者简介:

西部地方院校 篇6

(一) 专业历史沿革

四川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于2003年首次招生, 当年招生人数108人, 学制四年。2005年金融学专业升为重点本科专业, 同时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当年招生79人, 基本稳定在两个小班的招生规模上。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根据学校安排逐年进行优化调整, 严格执行专业计划进行教学组织。2008年金融学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国际金融被评为校级优质特色课,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从2005年开始采用双语教学形式, 2010本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现已毕业学生392人, 在校生573人。

(二) 现有特色和优势

金融学专业定位于为西部地区企业, 各类金融机构, 各级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以及高等院校培养经营管理、金融财务、市场营销、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和适用性培养, 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 重点加强案例教学法。从教学方面分析:

1. 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

一是课程设置上坚持宽口径, 大基础。除开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政与税收、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经济法、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实务、农村金融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学、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企业会计等专业必修课程外, 还开设农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投资学、审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调查与预测、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项目评估、经济学综合实验、世界经济概论、会计电算化、个人理财等专业选修课和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生就业指导、心理学等全校公共选修和选读课。本专业教育主要以金融、证券和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 以农村金融保险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为特色, 以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农 (林) 业科学基本知识为补充, 使学生不断的接受调查、统计、咨询、策划、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市场分析、计算机、专业英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了解金融运行机制, 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金融、证券和保险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了解金融学的学术动态;培养具有较强的经济金融理论、数量分析能力和一定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的操作技能的基本能力。二是课程设置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暑期社会实践等, 一般安排15个学分左右。

2. 教学手段的特色。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建设课程网络教学环境。注重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丰富和生动教学内容。本专业的所有教师都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幻灯片制作方法, 把多媒体教学运用到课程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使用率100%。省级精品课程《管理学》和《金融学》、校级优质特色课《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以及双语教学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还把课程教学的大纲、教案、课件等内容挂在网上, 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了课程资源的网络交流和共享。同时通过经管学习在线网络平台, 教师把自己制作的课件、案例以及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放在网上, 供学生课余学习。

3. 教学方法的特色。

经过逐步探索, 本专业的课程已逐渐由原来以教师为主的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和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教学方法由单纯的讲解式向多元化发展, 启发式、自学+重点讲解和答疑、案例教学、小型报告会、辩论赛、模拟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 激发了学生、教师的双向信息交流, 教与学互动, 相得益彰, 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以及查阅整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书面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课程建设的特色。

一是以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和校级优质特色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 带动本专业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建设。二是安排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近年来安排学生参与“政府补贴条件下西部地区农户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需求及其扩大的对策、“农村金融与农民增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战略、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中国的实践、金融啄序理论框架下的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研究等研究项目, 让学生接触实际, 触摸经济、金融学前沿知识。通过对课题进行实地调查, 同学们反映收获很大。三是近年增设了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专业发展动态》和《学术活动》, 由本专业教授或邀请同行进行学术讲座, 以增强学生对学科前沿和研究动态的了解。四是实施本科导师制。由教师个别地指导学生进行调研或介入教师的科研项目, 完成专业文献综述及毕业论文写作, 让学生直接接受老师针对性强的指导, 对学生成长、能力锻炼、个人素质的提高十分有益。五是积极参加各种大型学术性活动。如2006年以来, 每年都积极本专业学生参加世华财讯组织的《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 并取得较好成绩。2008年组织本科生参加“四川地震灾区灾情评估、灾后重建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并发表学术论文2篇。

5. 教学内容改革的特色。

本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有以下特色:一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按照现代经济理论体系改革, 基本形成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教学体系。二是加强了金融学理论及定量方法的应用。把金融学理论和定量方法融入对企业经济和现实的分析中。如《计量经济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统计学》等借助于spss、eviews等软件, 学生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如实验室的市场调查数据分析处理、财务管理软件、银行实务模拟实验软件、证券投资方面的软件都根据环境变化、信息的更新而不断改进和完善。四是增加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大部分的骨干课程都开设了实践教学课以巩固理论知识, 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训练, 引导学生把书面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弥补书面上知识的不足。主要的实践教学课程有:会计学实习、金融商品交易、金融业务、农村金融、金融风险管理、中央银行业务、证券投资实务、寒暑假社会实践以及毕业实习等。

二、金融学专业面临的挑战

(一) 金融学学科发展给本科教学带来的挑战

过去100年, 金融学科理论的发展从古典走向现代, 主要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其一, 分析工具的转变。现代金融理论越来越多地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法, 侧重于定量分析, 对问题进行较严格的科学论证。其二, 问题研究层面的转变。现代金融理论在宏观层面之外, 越来越多地从微观层面对金融进行研究, 成为指导微观金融企业行为的重要手段。其三, 研究领域的转变。古典金融理论的研究集中于经济金融领域, 而现代金融理论的研究已跨出这一领域而走向多学科融合以及工程化。另外, 当前金融理论研究面临最为显著的三大世界性的前沿课题:一是宏观层面上的金融问题, 即全球金融一体化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二是微观层面上的金融问题, 即金融工程问题;三是上公司金融运作问题。

纵观现代金融学的发展方向, 其核心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实现资本最优化配置的金融资产价格, 着重资本市场研究, 将投资学和公司财务密切结合才是现代金融学的生命。四川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 面临的挑战;一是宏、微观金融课程的比例不尽合理, 明显偏重宏观金融教学。二是金融行业的方向性不强。与国内许多高校一样, 主要以“货币银行学” (或金融学) 和“国际金融学”两大代表性课程为主, 基本属于西方学界的宏观金融研究内容。涉及到微观金融领域的课程, 主要是证券投资、财务管理、金融市场学和金融风险管理, 课程比例不足, 现有教师的知识体系较为老化, 新的课程如金融工程或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等无法开出。受传统观念影响等, 课程体系未按照银行、证券、保险、金融工程等开设方向。

(二) 金融本科教育培养观念受到人才市场层次结构的挑战

在精英教育阶段, 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是朝“学术型人才’方向培养的,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级专门人才”。随着高校的扩张, 就业压力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临的现实问题。从金融人才市场层次结构来看, 金融职业就业岗位需求量和层次结构是一种金字塔型结构。塔底是前台、后台等一线岗位的简单体力、技能型应用岗位, 中间是一般管理岗位, 塔尖是创新和学术研究型工作岗位。越往上岗位越少, 应用型人才是人才市场层次结构发展平衡性的基石和人才需求的主要类型。但是包括本校在内, 金融学专业历来属于高分录取的热门专业, 如果一味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明显不符合教育消费的“投资回报率”, 但高端或管理岗位的人才需求是有限的, 一味注重高端或接近管理岗位的培养模式无疑难以与目前的人才市场层次结构相匹配。

(三)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对本校金融学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解决“三农”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村经济, 而农村经济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农村金融的扶持有关。近年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扶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在迅速发展。作为农业院校来推动和加强金融学科发展, 对四川省、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金融企业提供人才, 促进农村金融企业人才素质的提高, 提升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均与传统金融业有一定区别。

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对金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金融学学科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两大主题, 从教育理念、科学研究导向、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从整体来讲, 金融学学科建设应以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指导, 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 在科研方面, 在提高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的同时, 侧重于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 从定性研究转向侧重于定量应用型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 实施和强化素质教育, 从原来侧重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向侧重于实际应用型人才转变;从培养金融专家型人才向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通用型人才转变;从培养单科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按照“质量第一, 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 全面发展的思路“, 培养深厚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强的金融专业技能, 能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 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金融事业特别是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四) 转专业热和本专业软硬件条件的矛盾

由于本校在转专业方面相对比较灵活, 学生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可以根据专业兴趣和成绩进行转专业。由于种种原因, 近年来选择转入金融学专业的人数持续增加, 转专业学生在补修学分、教学组织方面带来新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学生的大量增加使得本科论文的指导教师不足, 由相近专业的教师指导。同时由于同一年级学生的增加给实验室容量、校外实习基地的容量带来一定挑战。

三、金融学本科专业建设目标、思路和措施

(一) 专业建设目标

以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现代企业发展的人才要求为导向, 紧跟金融学专业发展趋势, 从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理念出发, 通过四年建设, 使本专业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 专业建设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 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按照“质量第一, 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 全面发展”的思路, 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创业能力, 通过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积极创建精品课程、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教改保障体系和建立实践课程体系和订单式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为社会经济发展, 尤其是为四川经济建设和现代金融发展培养一批复合型优秀人才。

(三) 专业建设措施

1.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积极变更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传统课程进行压缩与调整, 增设选修课程、综合课程、实践课程, 金融商品和交易实验课程等, 注重开发隐性课程, 从而形成立体多元的课程体系的平台, 构建综合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程四大模块。大一开设综合基础课程、大二、大三开设专业课程, 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 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围绕着学生的个性需求分为三大块:针对学生考研需要加强考研辅导课;针对从事工业、商业企业财务和服务业管理的学生加强财务会计及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理论的学习课程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培训等。

2. 积极创建精品课程。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认真研究教育教学理论, 探索教改新途径。确立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认真备课, 精心讲授, 认真批改作业, 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更新教学方式与手段,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采取灵活多样的启发式、互动性、辩论式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 各课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个性风格, 创造性地设计符合自己课程特征的主体性教学子模式, 构建出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变通性的主体性教学模式系统, 如辩论式、学者式、专家式等教学模式。本专业通过教学研究与改革, 争取在今后五年内培育出1-2门省级精品课程, 两门校级精品课程, 多门校级优质课程, 为专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加强学科建设。

以专业建设为目标, 认真梳理所属学科方向的师资、教学、科研情况, 有针对性地引进培养人才, 加强教改力度, 确立科研方向和特色, 使该专业形成更多的优势方向。首先, 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促进四个方向 (银行、证券、保险、财税) 学科带头人的产生, 从而形成学科优势, 为今后设立不同的专业方向奠定基础。其次, 稳定科研方向, 改变科研支离破碎的状况, 变随意性为目的性, 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 争取在科研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再次, 争取高层次科研立项, 在做课题的过程中, 集结队伍, 提高水平。最后, 锐意教改, 更理性的对待教学工作,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层次。

4. 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

倡导师生树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要求和鼓励教师刻苦钻研业务, 不断提高知识和理论水平,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在学生中建立学术信任、思想信任和道德信任。逐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端正学习态度,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跟上时代的发展,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5. 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

在对学生评价方面, 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体系, 坚持“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原则, 建立了评价主体与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动态化师生评价体系, 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6. 完善教学监督管理体系。

建立教改驱动下的动态化、自律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使教学改革有章可循。推广教学督导体系和学生意见反馈体系, 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建立教师工作的评价奖励体系, 尊重教师的劳动,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发掘教师潜能, 激励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立体多维的学生管理体系, 打通课上与课下、书本与社会、知识与能力、继承与创造界限, 发挥教育教学的最大效能。

7. 建立教改保障体系。

成立以专业主任为主干、教师全员参与的项目课题研究组, 实行“项目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三级管理制度。积极引进人才, 促使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学历层次逐年提高。大量购置图书和音像资料, 丰富图书资料, 组建学生阅览室, 建立电子阅览室, 多媒体教室等, 改善教学条件。建立足够数量的实习基地,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

8. 建立实践课程体系。

不断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 同时聘请校内外银行家、学者到学校来讲学, 开展学术交流, 拓宽学生视野, 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举行金融模拟投资、保险实务、银行实务、金融法律等对抗赛、征文比赛, 提高学生的金融实务技能, 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活动, 将作为试验性的教学内容逐步列入教学计划,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9. 以就业为导向, 尝试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来说, 提高了学校定位和专业定位的准确性, 建立起完善的以市场、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开发与调整体系。“订单式”培养模式要求金融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培养目标, 注重企业对教学过程的参与, 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街接, 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吻合, 促进了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化, 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使学校的教学改革有了动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和学生的就业, 使培养方案的各环节设计更趋合理, 街接更加有序, 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更加有效。对于金融企业而言, “订单式”培养模式, 一是宣传了金融企业的形象, 扩大了企业的影响, 宣传了企业的文化, 增强了订单班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二是金融企业的人才资源得到开发和储备, 变被动接纳毕业生为主动挑选毕业生, 变事后招聘为事先定制;三是金融企业提前介入教学、培养过程, 可以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内容, 缺什么补什么, 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四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和顶岗实习, 学生一录用就能很快适应岗位, 省去了金融企业对新员工岗前培训的时间和费用, 节省了企业人才使用的成本和费用。对于学生而言, 首先, 各金融企业在组建订单班时都有明确的标准, 因此, 入选的学生目标明确, 学有动力, 变过去被动地要我学为现在主动地我要学, 同时明确标准后, 学习针对性强, 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 订单班学生可以有效利用学校和金融企业两个育人环境, 双方育人师资, 特别是企业实战环境的实践教学, 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缩短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和社会人转变的过程。第三, 就业方向的明确, 避免了学生为就业而分散精力, 保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有效地利用了学习时间。最后, 订单班学生上岗后上手快, 适应能力强, 有较强的业务发展潜力, 有利于今后人生发展。

1 0. 加强从业资格培训,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目前, 我国已经开始实行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制度, 相继推出了证券、期货、银行、保险等相关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以及理财规划师、CFP、QFP等金融类职业证书, 这是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资格认证, 按照国际惯例, 参照国际标准, 结合中国实际, 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培训, 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成为金融类学生就业的“第二通行证”。为此, 普通高等院校应结合自身专业特色, 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相应培训, 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证书, 增强就业能力, 进一步缩短就业与金融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1 1. 严格控制转专业规模, 进行双学位教学的尝试。

为了满足其他专业学生对金融学专业知识的需求, 在严格控制转入学生规模的同时, 可以尝试进行金融学双学位试点。一方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解决相关专业教师工作量不足问题。参加双学位教育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各必修和选修环节的同时, 需完成金融学专业的主要必修和实践环节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 (含实践) 、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 (含实践) 、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含实践) 、金融企业会计、农村金融学 (含实践) 等, 修完规定的学分, 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摘要:金融学学科发展给本科教学带来挑战, 金融本科教育培养观念受到人才市场层次结构的挑战,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学本科专业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按照“质量第一, 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 全面发展”的思路, 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创业能力, 通过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积极创建精品课程、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教改保障体系和建立实践课程体系和订单式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西部地方院校 篇7

一、发展现状描述

研究者首先设计了《陕西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现状调查表》, 由研究者所在学校以公函形式委托上述院校协助调查;调查工作得到这些院校的大力支持, 调查所获信息真实可信。调查结果显示, 陕西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外延发展较快。截止2012年6月, 上述6所院校的校园总面积为5337亩, 校均面积889.5亩;在校全日制学生总数73823人, 校均学生规模12305人。二是转型任务初步完成。上述院校都以当地师专为基础, 合并教育学院、职业大学、电大, 甚至农校、师范等中专学校升本, 升本之后面临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或综合性院校的转型, 截止2011年底, 本科专业校均36.5个, 占到专业总数的2/3以上, 本科生约占学生总数的4/5, 本科教育已经成为主体;各校的学科门类分别达到7—9个, 多学科、综合性院校的学科框架初步形成。三是教学质量得到基本保障。各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普遍建立了质量监控保障体系;重视教研教改, 拥有一批教改和质量工程项目;学生就业状况良好, 毕业生得到社会认可。四是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在学校领导层已形成共识,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初见成效。五是教育国际化正在起步。有5所院校成立了国际合作交流的专门机构;4所院校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其中3所院校与国外合作高校实现了教师、学生的交流互派;2所院校取得接受国外留学生资格, 并有了一定数量的留学生。六是办学特色初步彰显。榆林学院根据地区特点, 立足能源、化工, 实现学科结构转型, 创建办学特色, 有力推动了学校发展;安康学院依托陕南的人文、自然禀赋, 发展优势特色学科, 初步形成了以汉水文化研究为重点的文学、以秦巴资源保护与开发为重点的理学、以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为重点的农学等优势特色学科方向, 积极发展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结构。

二、制约因素分析

1. 地域条件不利。

陕西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 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而上述院校又远离省会城市, 这些先天不足给学校发展带来诸多限制, 概括起来有“三难”:即发展融资难、人才引进难、学生就业难。调查发现, 陕西新建本科院校的资金来源单一, 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和学费住宿费收入, 校办产业和社会捐赠等几乎空白。由于地域限制, 高层次人才引进难, 尽管各校都实施了人才强校战略, 但实际引进效果不佳。地域劣势还给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大压力, 与发达地区、省会城市相比, 这些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更少, 就业成本更高, 就业质量更难以保障。

2. 办学资金短缺。

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发展任务重, 资金需求量大, 而财政投入有限。近年来虽有较大改善, 但与发展需求相比仍严重短缺, 这些院校的财务状况总体上都比较困难, 负债比较普遍, 截止2012年6月, 6所院校中的5所有金额不等的负债, 其中E校负债高达2.33亿元。由于资金短缺, 教职工收入偏低, A、C、F三校与当地中小学教师勉强持平, B、D、E三校均低于地方, 其中D校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同职级、职称人员1.8~2万元, E校低于当地大约0.8~1.5万元。

3. 硬件建设滞后。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规定, 综合性本科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的5项硬性指标如下:生师比18:1,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不低于50%,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不低于14平方米,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 生均图书不低于100册。调查显示, 被调查的6所院校中, 基本办学条件4项合格者2所, 3项合格者1所, 2项合格者3所, 没有5项指标全部合格的学校。从单项指标看, 生师比、图书两项欠账最多。

4. 师资力量薄弱。

一是数量总体不足。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规定, 上述6所院校的生师比虽都控制在22:1这条“限制招生”的红线之内, 但其中5所学校未达到18:1的“合格”要求;二是结构不合理。专任教师中的博士比例很低, 最高为9.4%, 最低仅1.9%;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 有1/3的学校没有达到30%的要求;教师年龄结构呈倒T型, 青年教师多, 富有教学经验的中年骨干教师少, 严重影响教师梯队建设;三是学科带头人匮乏, 缺少学科专业建设的领军人才。师资薄弱导致学科薄弱, 截止2011年底, 6校共拥有省级重点学科 (二级) 12个, 校均2个;共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9项, 校均不足5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 校均50项;2009—2011年, 年校均到账科研经费不足200万元。

5. 内部治理失衡。

根据《高等教育法》规定, 我国大学内部实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四项基本制度, 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学术力量薄弱, 民主进程滞后, 实际上学术权力虚化, 民主监督缺失, 行政化倾向更为突出。调查显示, 6所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很少有普通教授;中层行政机构臃肿, 领导职数偏多, 绝大多数院校的处级领导在百人以上。由于行政权力主导, 教授、博士都倾向担任行政领导, 很难在学科建设方面发挥领军作用, 高层次人才既匮乏而又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发展策略研究

当前,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正处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阶段, 面临教学质量建设和基本办学条件建设的双重任务, 后续发展面临更加严峻挑战。笔者认为, 破解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制约瓶颈, 关键是要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强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大力实施地方化、特色化发展战略, 充分挖掘校内外两种资源, 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以质量和特色换取发展空间,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学校质的飞跃。”

1. 突出发展主题, 坚定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新建本科院校正处于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过渡阶段, 必须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把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个发展主题, 合理确定办学规模, 自觉转变发展方式, 坚定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2. 着眼持续发展, 强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这是著名教育家梅贻琦的名言, 尽管现代大学也需要“大楼”, 但“大师”的重要性仍是不言而喻的。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工程。要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 通过建立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校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以及绩效分配向贡献突出的高层次人才大力度倾斜等多种方式, 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利益留人, 保持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 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中的领军作用, 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 整体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 对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实施重点培养, 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3. 聚焦办学特色, 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一所学校的竞争力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 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 办学特色是最具现实性的竞争力, 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怎样培育学校特色?首先, 要坚持地方化。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相连的命运, 在地方资源的占有上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 便于建成地方的人才智库和科技创新中心, 便于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容易在学校发展与地方发展中形成“双赢”的联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只要立足地方, 服务地方, 找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走地方化发展之路, 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变不利为有利。其次, 要推进国际化。大学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是大学办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 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只有大力推进国际化, 才能把握学校未来发展先机。第三, 要实行错位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特色在于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 因此应当坚持错位发展;如果效仿他人, 就永远没有特色。构成学校特色的因素很多, 但最主要的还是学科特色、专业特色, 还有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特色等。特色的凝炼要考虑社会需求、学校传统、现实基础等因素, 一旦认准方向和目标, 就要在人、财、物上大力倾斜, 重点扶持, 甚至举全校之力推进。

4. 继续完善保障条件, 打牢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

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而办学条件 (各种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 则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办学条件的改善又主要取决于办学资金的增长。因此, 首先要争取政府更多的资金支持, 不断提高生均拨款经费;同时, 可通过争取省地共建、校企合作等途径, 积极争取当地政府、企业的资金支持;还可通过盘活校产、扩大继续教育培训、举办校办产业等方式,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其次要综合使用区域资源, 建立“为我所用”和区域内“资源共享”机制, 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第三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努力克服行政化倾向, 强化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 鼓励和引导优秀学术人才安心学术;要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减少管理层级, 实行扁平化管理, 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效益。

5.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对新建本科院校出台扶持政策。

一是建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基金, 专项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 发挥基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 推进新建本科院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在重点学科、科研平台、质量工程建设、科研立项、教师职称评审等方面实施照顾性政策, 通过必要扶持, 促进这些院校办学实力不断提升。三是以制定高校章程为契机, 加强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监督指导, 全面落实高等院校的四项基本制度, 加强学术权力和民主监督, 切实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四是加强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策略研究, 推进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化发展。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为区域内新建本科院校搭建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 构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联袂发展的区域性联盟, 推进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大学办学特色的创建[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1)

[2].胡景乾, 屈咏梅.地方院校实现校地互动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6)

[3].唐景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面临五大难点[N].中国教育报, 2012.03.19 (5)

[4].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1)

[5].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 2012 (10)

[6].王一兵.中国大学的国际化[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4)

西部地方院校 篇8

高校主动融入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高校主动融入地方区域创新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前提, 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动力和保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紧紧抓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 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 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发挥了基础和生力军作用, 加快了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同时, 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紧紧抓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既是全社会提高自主创新的中心任务, 也为高校发挥大学功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西部地方高校在为地方创新与发展中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西部地区的创新和发展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科技和智力服务的支持, 这就决定了直接服务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将发挥区域外高校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 吉首大学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环境, 牢记地方大学使命, 立足民族贫困山区, 艰苦奋斗办学, 坚持服务地方, 服务基层, 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自身特色的西部民族地方高校的发展之路。

1.西部地方高校为湖南民族贫困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多年来, 吉首大学立足湘西, 为地方培养人才。在学科专业上, 设置和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在招生上, 确保民族地区招生计划的落实完成, 坚持开办少数民族预科班, 解决少数民族考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模式上, 把时代精神、地方人文资源和学校艰苦奋斗的办学传统融入人才培养规格中, 形成了吉首大学学生的独特的精神风貌与能力素质。学生毕业后能够扎根基层, 服务西部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事业, 真正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永久牌”的专门人才。事实证明, 吉首大学的毕业生虽然遍布全国各地, 但大部分像种子一样播撒在湖南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薪传文明之火, 兴建富民之业。据湘西自治州2006年7月不完全统计, 在湘西州工作的吉首大学毕业生有30000余人。全州各类学校教师总数26937人, 吉首大学毕业生16398人, 占60.87%, 其中中学教师占75.5%。全州医疗卫生部门医务人员7643人, 吉首大学毕业生3585人, 占46.9%。行政事业单位科级以上干部11493人, 吉首大学毕业生为5174人, 占45%。全州8个县、市处级干部1082人, 吉首大学毕业生597人, 占45.4%。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 湘西州人口中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分别比周边的湖北恩施州、贵州铜仁地区高6.1%和26.4%。

2.西部地方高校为湖南民族贫困山区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提供源动力。湘西及周边地区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 但由于交通闭塞、科技落后, 开发与利用程度低, 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导致经济落后, 百姓贫困。为此, 各级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扶贫”活动, 山外面高校也实施过“科技咨询”之类的“送温暖”项目, 但由于这些举措难以持久, 力度有限, 所以它产生的实际作用是短期和有限的, 无法取代本地高校的地位与作用。

多年来, 吉首大学坚持以促进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和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作为科技研究与创新的价值取向, 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面向地方找课题, 课题研究为地方创新与发展服务。“十五”期间, 学校教学科研人员获得的440余项各级科研课题 (其中国家自科、社科基金课题31项) , 绝大多数是以民族贫困山区为研究对象, 几乎涵盖了湘西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社会科学研究主要以区域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为重点, 通过地方人文历史资源的发掘、整理、研究, 弘扬民族传统, 激发民族自信心, 并通过这些研究寻找与经济发展对接的有效途径。一些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如沈从文研究, 接待了美国、日本、瑞典、韩国等多批国外学者访问, 承办了多次沈从文研究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 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研究基地;凤凰历史文化研究使该县旅游产业异军突起, 并且带动了湘西的产业结构调整, 形成了新兴产业。学校专家教授倡导和参与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并使湘西州成为全国目前唯一的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单位。其他如民族学研究、民族经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研究等多项成果被各级地方政府决策所采纳。自然科学研究以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为重点, 坚持创新研发, 取得了一批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成果。如学校科研人员经过近十年努力培育出来的高产优质品质——“米良1号”美味猕猴桃, 被评为猕猴桃“全国四强”之一, 国家农业部、国各院扶贫办将其作为扶贫开发推广品种向全国14个省 (市) 推广。总之, 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 学校为地方科技创新提供源动力。

3.西部地方高校为湖南民族贫困山区社会进步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吉首大学作为湘西人才聚集地和文化辐射中心, 积极发挥在当地引领先进思想文化的作用。作为一个拥有包括近400位正副教授和近370余位博士、硕士的高素质人才聚集地, 构成了湘鄂渝黔四省 (市) 边区思想文化的高地。一批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成为当地政府和企事业的特聘专家、顾问, 积极为地方的社会进步献计献策, 主动利用自己的学术专长参与地方各项社会事业, 发挥了直接的智力服务作用。吉首大学作为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知识创新和思想文化的聚散中心, 对地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辐射力不断增强。因为吉首大学的存在, 不仅给神秘湘西增添了文明和美的色彩, 提升了所在城市的文化品位, 而且随着学校声誉的不断提高, 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 外界因为了解吉首大学的变化而更为客观地认识了今日湘西。同时, 学校加强了与地方的互动交流, 走出去, 请进来, 围绕地方需要开展各种沙龙、讲座、培训、演出等活动, 依托学科建设创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实习基地, 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 推动了当地的社会文化变迁。学校积极探求“文化扶贫”“科技兴农”的新路子, 着力构建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 每年选派优秀的师生组成“三下乡”服务队深入乡镇农村, 用科学文化知识直接服务农民群众, 连续5年获团中央表彰;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行动计划”, 选派优秀学生到村委会挂职, 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直接为村寨发展献计献策, 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献智出力, 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事实证明, 有了吉首大学, 湘西的发展加快了;有了吉首大学, 湘西百姓变富了。吉首大学在推动地方社会进步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其他高校不可替代的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作用。

结束语

从吉首大学的探索和实践看, 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特殊的历史使命, 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西部地方高校只要立足当地, 科学定位, 充实内涵, 强化特色, 面向基层, 服务社会, 就一定能增强自身功能, 为西部地方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燕祥.教育的功能与效能[M].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5.

[2]蒋国华.教育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当代教育论坛, 2002, (1) :46-50.

[3]董昭江.大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2004, (4) :7-9.

[4]柯森.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初始阶段的行动纲领[J].高教探索, 2000 (3) .

西部地区绿色专利地方保护立法探析 篇9

一、西部地区绿色专利地方立法保护的重要性

(一) 绿色技术与绿色专利。

绿色技术尚未形成统一定义, 欧洲专利局将其定义为适合环境的技术, 而绿色专利是指“有关环境质量, 节约能源, 或是温室气体减排的专利申请。”另有观点认为, “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可见, 界定绿色技术与绿色专利的分歧在于到底是“无害环境的专利”, 还是“因具有环境有益性”而获得的专利技术。

本文认为, 绿色专利就是技术方案能够满足有益于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专利。理由在于, 无害环境的技术未必有利于环境改善, 甚至与环境保护没有直接关系, 而有益环境的技术必然无害于环境改善。在环境保护成为全人类共同义务的时代背景下, “无害于环境”是对所有专利技术的基本要求。或者说, 有害于环境保护的技术不应受到专利保护。对此, TRIPS协议第27条明确规定:“对危及人、动植物生命和健康, 或严重破坏环境的专利, 政府可以拒绝发证”。这就是专利保护中的环保例外权, 它明确规定了专利技术的环保审查原则。

(二) 西部地区加强绿色专利地方立法保护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 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但同时西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所以, 加强地方立法, 推动绿色专利战略实施无疑是以可持续方式建设西部生态环境, 实现“美丽西部”和谐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推进“美丽西部”建设进程, 也有助于促进西部实现跨越转型, 推动富裕西部建设进程, 更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 推动和谐西部的发展。

二、西部地区绿色专利地方立法保护现状与问题

我国尚未建立起专利法律制度对绿色技术的特别保护制度, 地方立法中对此关注也甚少, 这与当前无论是国家还是西部地区鼓励绿色技术发展的政策不适合。就西部地区而言, 加强地方立法激励绿色技术的创造与实施无疑更为紧迫。

(一) 立法现状。

通过对陕西等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专利保护地方法规检索, 发现大多都制定了专利保护条例或专利保护与促进条例。从时间上看, 有些地方专利保护条例是近两年刚刚经过修订, 其中有个别省市的地方立法中专门提到对新材料、新能源等节能环保型绿色专利技术的保护, 当然很多省市自治区地方立法中没有对绿色专利保护进行明确规定, 甚至有些地方立法仍处于十年前制定的状态。

(二) 主要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 在地方立法中普遍重视不够。绝大多数省份没有在地方法规中明文提出对绿色专利保护。目前只有《云南省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规定了对绿色专利的保护措施。有些省市自治区法规仅笼统规定对涉及公共利益专利的保护, 如《陕西专利管理条例》第六条, 陕西省人民政府对产生较好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优秀专利项目和获得国家奖励的专利项目的单位以及发明人、设计人给予奖励。如果将环境保护也理解为一种公共利益, 那么这些地方性法规也可算是规定了对绿色专利的保护。但是公共利益的概念毕竟太大, 绿色专利与公共利益有相同点, 也有不同点, 仅以对公共利益保护尚不足完全体现出对绿色专利的保护。

其次, 现有对绿色专利保护的规定不仅少, 而且尚局限在激励创造环节, 没有从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专利战略实施角度给予绿色专利以系统的保护。绿色专利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出静态的技术成果, 更在于技术成果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从而实现其价值, 不能忽视运用、保护、管理环节对绿色专利技术的制度规范与支撑。需要指出的是, 有些省市虽然制定了一些有助绿色专利实施的政策, 如四川提出要建节能减排专利申请“绿色通道”, 但该规定没有被制定为地方性法规, 尚未通过地方立法形成促进绿色专利实施的长效保护机制。

三、西部地区绿色专利地方立法保护制度设计

(一) 建立绿色技术专利快速申请资助与帮助制度。

国际上专利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对绿色专利的快速申请制度设计, 除美国的“新加速审查程序”、英国的“绿色专利加速审查专案”外, 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也都通过相应制度规范, 缩短了对绿色专利的申请周期。韩国知识产权局通过修改其《专利法》, 于2009年7月开始实施了一套快速审查体系, 对于“绿色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 “尤其是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减排或者政府研发经费资助的专利申请项目, 将在1个月内审查完毕并于4个月内宣布审理结果, 与以前的3个月审查期以及6个月的审理期相比速度快了1.5~3倍”。

我国近年来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与授权呈现增势。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08年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据, 在环境技术领域, 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占全部申请的比例超过80%。但依据我国《专利法》, 目前发明专利的授权时间一般为36~48个月, 如果在专利申请后提出提前公开申请, 并在申请公开进入实质审查阶段提出提前审查请求并均获得批准, 授权时间可缩短为12个月。

我国专利申请与审查均由国务院专利部门统一管理, 对此地方立法中无权予以规范。但是, 西部地方立法可以对本省内的绿色专利申请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如为绿色技术申请专利设置特别通道;再如为鼓励绿色专利申请, 可以通过资助费用, 为申请者撰写申请文件提供帮助等方式促进绿色专利的快速申请。

(二) 加大对绿色技术专利人的激励。

绿色技术专利涉及到环境保护的改善以及地方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同时绿色专利技术相对于非绿色专利技术而言, 提升了专利权获得的“门槛”, 增加了研发费用, 因此应当通过公共财政予以更大的鼓励支持。建议借鉴《云南省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扶持现代生物、光电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核心技术专利的创造与运用”之规定。鼓励西部省份根据本省环境保护重点发展领域的要求, 通过奖励、优先晋职、政府采购、优先融资等方式促进绿色技术专利创造与运用。

(三) 增强绿色技术专利的实施效率。

目前, 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绿色技术专利的管理体系, 绿色技术专利与其他专利没有很好的区分。这就使得研发人员在信息检索中、审查人员在对绿色技术专利的审查对照中、绿色专利指标统计、绿色专利项目实施效果追踪等方面带来很多困难, 既不利于人们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创造, 也不利于管理部门对绿色专利技术实施效果的掌握、追踪。一是在地方立法中, 各省专利管理部门从地方实际出发, 建立和完善专利信息共享平台, 在专利预警、专利引航、检索评估等方面为企业等创新主体提供帮助。以专利数据分析有效跟踪国内外创新主体在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趋势, 了解国内外企业掌握的绿色技术优势和薄弱环节, 分析相关技术的成熟程度及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 为地方企业提供有效绿色专利分析与预警信息;二是规范并制定统一的绿色专利标志, 对绿色专利进行挂标。在全国尚未形成一致的绿色专利标志之前, 各省可以探索由地方立法规定绿色专利的挂标条件、适用范围及优惠政策。同时, 加大对挂标绿色专利的社会宣传, 引导社会公众形成对绿色专利技术产品的消费偏好;三是完善促进绿色专利价值实现机制。通过税收优惠、提供信贷等方式, 为企业推广绿色专利应用提供渠道。

参考文献

[1]Maureen Beacom Gorman.What Does It Mean to Be Green:A Short Analysis of Emerging IP Issues in“Green”Marketing[J].John Marshall Revie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2010.9.

[2]周莹, 邱洪华.日美汽车企业绿色技术专利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情报杂志, 2010.2.

[3]陈琼娣, 胡允银.“绿色专利”制度设计[J].中国科技论坛, 2009.3.

西部地方院校 篇10

(郑州轻工业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

随着2011 年12 月23 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制定的《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我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正式付诸实施;2011年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 年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有了纲领性文件。这两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对于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所开设的法学本科专业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能够紧密结合这两个国家规划,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学校实际又能适应中西部地区社会发展要求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之路,这些院校的法学本科专业教育将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否则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本文拟在分析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法学本科专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给出符合中西部工科高校实际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及配套措施。

一、直面现实,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法学本科专业教育概况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为各个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法律专业人才,“十一五”期间,地方高校累计培养的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占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3 以上,为我国法制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经过这些年的教育改革,特别是2000 年以后的10 多年,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都陆续开设了各层次的法学专业教育,其中本科法学教育办学规模从逐年扩大到逐渐递减,近几年已基本稳定。截至2012 年,河南省近20 所地方工科本科高校中,只有河南工程学院没有开设法学专业,本科招生人数除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超过150 人,其余都维持在150 人以下。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的法学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办学层次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或专业法学教育高校相比,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的法学本科专业同其他地区工科高校一样存在着相似的缺陷:培养目标单一,定位模糊,没有将法学教育与学校的办学实际以及社会的需求特别是当地的社会需求相结合,导致培养的学生没有特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钩,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忽视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其他社会科学知识。由于地方工科院校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自身在素质上存在以上缺陷,加之前几年各高校在招生规模上呈几何级数增长,结果导致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低。《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专业为2012 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薪资较低的前10 个专业,均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毕业生毕业3 年内专业对口率为55%,排名倒数第1。这种僵化的、与社会需求严重不符的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改变。

二、准确定位,制定符合中西部工科高校实际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采用分类培养的模式将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划分为三类: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作为重点;把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突破口;把培养西部基层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着力点。从该计划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卓越法律人才的最终培养目标是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而涉外法律人才、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最终目标的途径。该计划的分类培养模式与之前单一、僵化的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也为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指导。

既然卓越法律人才可以分层次、分类培养,那么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现阶段目标定位就应该是能适应地方基层工作,特别是有中西部地区特色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其理由如下。

一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建设的要求。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目标定位,除了考虑行业分类特色以外,还应考虑地域特色。否则所谓的卓越法律人才仅仅是集中在教育部直属的法学名校中培养,对中国缺乏法律专业人才的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法制建设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2]

2012 年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此前国家还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原经济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今后10 年会得到国家各个方面的支持,其发展潜力会逐步显现。作为涵盖河南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实务型人才,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在国家强调依法治国和民众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的条件下,对符合地方实际的实务型法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因此,在现阶段,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对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可将其定位为培养能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服务的行业基层卓越法律人才。

二是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办学的现实条件使然。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开办法学专业最初的定位就是作为学校的支撑学科,完善学校学科体系的建设。这种定位就决定了法学专业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学校不可能对法学专业在师资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目前我国地方工科高校法学师资队伍的现状是专任教师严重不足,外面的优秀人才引进不来,本校的优秀教师又不断跳槽。以这些年在河南省地方工科高校中法学本科教育发展较好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法学院现有法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3 个专业,专职教师35 人,其中法学专职教师不到15 人,且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非常低。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的法学专业师资队伍基本依赖本校培养,这种培养途径很难在短期内使师资质量有质的飞跃。

此外,与传统政法高校、综合性大学法学院系相比,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在需要学校支持的图书资料、学术氛围以及与法学教育相关的社会关系资源等软件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由于受学校财力和国家支持不足的影响,在硬件建设方面也非常滞后。鉴于软硬件的缺失,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要在短期内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和涉外法律人才显然不切实际。在现阶段这些高校只有直面现实,积累经验,丰富资源,改善条件,逐步提高,为西部大开发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服务基层的法律人才。现实也反映出这种培养目标的可行性。以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为例,自2000 年开始有第一届法学本科毕业生以来,先后有100 多位内地生源的本科生主动到西藏的阿里、日喀则、昌都等条件艰苦地区的基层司法机关工作,这些地方是重点高校的法学专业毕业生一般不会选择的去向。西南科技大学的法学本科生除了有30%的本科毕业生考取各大学的研究生继续深造外,其余的70%都选择了在中西部基层部门或法律实务部门就业。由于地方工科高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高校所在地的省份,学生毕业后再回到各自家乡或者与家乡相近的其他中西部地区工作几乎不需要适应期。

三、配套改革,尽早培养出体现中西部工科高校特色的卓越法律人才

1.优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

既然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将法学本科专业教育定位在培养中西部各法律实务部门以及基层部门急需的优秀法律职业人才,就需要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幅度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在保证理论教学、提高学生法学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和其他实践能力。2013 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新的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该方案并没有体现出“卓越计划”提出的分层次、分类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目标的特点。这就要求中西部地方工科院校借此时机主动求变,大幅度调整、完善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想与中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更具针对性。

首先,大幅度调整现行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我国现行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部统一制定的,针对我国所有高校的法学专业,未考虑各高校及其法学教育的特点,很多高校为了适应政策而丧失了自己的特色,最终导致全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同质性和人才类型的单一性。

各高校在制定自己的法律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结合本校法学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面向国家或者某些地区、某些行业、某些人群,确立特定服务的定向性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来说,现实的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是培养面向中西部地区基层的法律人才。针对这一特定目标,在开设课程时,就要切合实际,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科目,如一些学生毕业后到中西部基层部门工作时很少用到的国际法课程可以合并在其他课程中或改为选修课,压缩学时;此外应该在公共基础课或任选课里适当增加有关公共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因为基层法律职业人才直接面对基层人民群众,应具备一定的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加强法律实训体系建设,增设非专业实践体系。现有的法学专业实训体系一般包括专业见习、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专业见习是指为以后的专业实习做准备而提前进行的准备工作,时间一般在1 周左右;课程实训主要是指以诉讼法为基础、针对诉讼法程序所进行的实训工作;专业实习就是在完成基本的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基础上,去校外实务部门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法学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其体系设置要突出为基层服务的理念,应在技能训练内容上作出修正,不能只限定在法律技能内的培养,还要增加其他社会技能的培养,如纠纷调解能力、心理辅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重要保障,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法律人才培养就成了无本之源。因此必须打造一支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理论储备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的法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任教师以及优秀的校外兼职教师的培养和建设一直不足,原因主要有:一是作为工科高校,学校对文科专业的支持力度不及工科专业,在人才引进上也是如此;二是这些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发展前景不明,又由于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很难吸引优秀的高层次法学专业人才前来执教;三是这些高校的法学专业社会影响不大,与法律实务部门联系不密切,没有充足的社会资源,很难建立一支实务经验丰富的外聘兼职教师队伍。

要改变中西部工科高校法学专业师资队伍薄弱的现状,学校应对法学专业加大支持力度,还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政策,如“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计划等,加强自身教师队伍培养。“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是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实施的一项西部地区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从西部地区选派一批中青年科研骨干到中央国家机关所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为期1 年的研修以提高其素质。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政策来提高专任教师的素质能力。

此外,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应以现有师资资源为基础,建立与地方法律实务部门双向互通的联合培养机制。一方面,法学专业教师要走出校门,去法律实务部门历练。实践表明,这些法律实务部门还是非常欢迎具有较高理论知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提供专业指导的。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可以出台一些规定,鼓励和引导专职教师走出去,比如将专职教师具备实践经历作为“卓越法律人才”教师培养计划的一项重要指标;专职教师在校外法律部门从事的实务能力培训可以折抵教师的教学课时等。另一方面,学校应打破常规,外聘一批在法律实务领域具有突出业务能力的优秀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弥补校内专业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指导的不足。学校只有与校外法律实务部门加强联合、优势互补,才能培养出一支兼具深厚专业理论知识与较强实务能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2009 年,山东理工大学与淄博市律师协会联合创办淄博律师学院,挂靠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这是全国成立的首个律师学院。双方在教学、科研、就业实习基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培养法学专业本科生。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法学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应主要以外聘优秀律师从事常态实践教学为主,并与外聘优秀法官、检察官做专题指导相结合。对外聘教师的选拔不要过于机械,要以其是否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理论知识为标准,不要过多地关注其职务、职称等。

在非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与学校其他文科专业相结合,借助与法学专业相近的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的师资队伍。

3.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基层服务职业技能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本、专科生教育应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理论深度的培养属于研究生教育的范畴。法学本、专科理论教育应当立足于通识教育,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在总学时上至少应占法学教学总量的40%以上,把各种实践教学强制性地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充分利用案例教学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来源于以英美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是指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普通法系国家受普通法系司法传统和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认为法律的生命是实践而非理论,因此普通法系国家的学者对法学理论的研究不是很关注,对案例和由案例引起的立法实践却相当重视。普通法系国家在进行法学教育时,特别注重对学生“律师式”思维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里,由于案例教学方法比较适用“律师式”思维的训练,故而运用得非常广泛。教师在前一节课堂教学结束时先将下节课将要学习的与理论知识相关的案例(可以不局限于法律案例,可以包含社会上各种类型的热点事例)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后先熟悉,在下一节正式上课时再结合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扮演案例中的各种角色,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通常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进行激烈辩论,从论辩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探索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诊所式法律教育是近年兴起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法学等应用型学科。鉴于各高校法学专业基本上都建有模拟法庭,法律实务部门也希望加强与高校的联系,法学教育的校外实习基地也逐渐增多,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正好可以与这两种资源紧密结合。一般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有两种。一是真实案件的法律诊所。这种形式主要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来操作,其过程是:通过专业实习等方式,带领部分已经完成大部分理论知识储备的高年级学生参与到教师所承办的真实法律案件以及法院的真实案件庭审中,学生通过参与这些真实案件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二是模拟的法律诊所。模拟的法律诊所与真实案件的法律诊所类似,区别就是学生所参与的案件是虚拟的,所面对的当事人也是一种角色扮演。在模拟诊所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出虚拟案件,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与案件有关的资料,然后借助于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来训练学生各方面的法律技巧,这样也能提供给学生与在真实案件法律诊所一样的学习机会。

第三,坚持和完善校外实习制度。学生实习制度形同虚设是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通病,这直接导致了所培养的法学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实践教学作为融合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际的重要形式,对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发挥着重要作用。[4]要培养面向中西部基层的实务型法律人才,必须增加实习学时,推行和完善校外实习制度。

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做法值得一提。郑州轻工业学院法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时间最初仅有4 周,后增加至8 周;在实习时间安排上也作了调整,与暑假相衔接,以方便学生在实习时间结束后,可以利用即将到来的假期继续进行实习;还增加了1 周的专业见习。为了保证实习质量,不允许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因为这样既不方便管理,学生也很容易作假蒙混过关。学校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有指导教师全程监控。实习期间每天要求写实习日志,实习结束后需要写实习总结。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尽早了解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部门的运作程序和工作内容以及思维方式,让学生尽快体验到法律实务工作者的角色感,减少他们对将要从事的职业的神秘感,使学生在“工作”的状态下得到专业的训练。近几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毕业生考取司法资格证的人数逐年递增(如2012 年有34 名四年级学生报考,12 人通过了考试),这从侧面反映了实习的重要性。

为了适应面向基层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要扩大校外实习单位的范围,除了公检法等传统的法律实务部门,还可以选取一些基层的其他社会部门,如街道办事处、社区、社会公益机构、中小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以丰富学生的相关非专业技能。

总之,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要抓住难得的机遇,结合自身的工科优势背景,使法学本科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相契合,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从而使法学专业成为中西部工科高校中一个独特的优势专业。

[1] 林蕙青.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结合点[N].中国教育报,2011 -04 -02(1).

[2] 廖斌.地方高校培养卓越法律本科人才探析[J].河北法学,2011(12):14.

[3] 朱美宁.地方性高校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81.

上一篇:无形资产指数下一篇:营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