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的综合评价

2024-07-19

动态的综合评价(精选九篇)

动态的综合评价 篇1

一、量化评价的方法论基础

1.层次分析法 (AHP) 。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 Process, 简称AHP) 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L.Saaty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 该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将与决策有关的问题分解成目标、准则、指标、方案等层次,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进行分析的复杂问题, 是对人们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描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现已在能源矿业、资源环境、工程建设、金融经济等领域成功地得到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把所要研究的复杂问题看作一个大系统, 通过对系统的多个因素分析, 划出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 再请专家对每一层次的各因素进行较为客观的判断, 并给出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定量表示, 进而建立数学模型, 计算出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数值并加以排序, 最后根据排序结果进行规划决策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措施。

2.模糊综合评判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现象的技术, 该法是以模糊集合论为理论基础, 引入隶属度———隶属函数这一概念, 运用数学工具进行量化运算, 从多个因素对被评定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定, 它不但可得出评判对象的评判等级, 而且可得到其隶属于各个等级的具体情况等有用信息。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成功运用关键在于正确规定模糊评价域和合理构造模糊评价矩阵。在进行评判前首先应确定评价因子集U, 评价因子集U表示评价的维度及指标, U可表示为:U={U1, U2, …Un}, n表示评价维度的个数, 也即是准则层的个数, Un还可以进一步表示为Un={Un1, Un2, …Unm}, m表示在Un维度中具体指标的个数;其次根据评判对象的性质确定评判等级V, 例如在评判企业竞争力时, V可表示为:V={V1, V2, ...Vn}={很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差}, 这里n表示等级的个数, 此时n=5;然后就可以根据评价域U及评价等级域V之间的模糊关系, 建立模糊判断矩阵R, 即:

最后将模糊评价矩阵与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因素权值相乘, 将其结果正规化处理, 依最大隶属度原则, 取正规化向量中最大值为评价等级, 从而可方便的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信息。

二、企业动态竞争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真实反应动态竞争能力的原貌及主旨, 我们对动态竞争能力的经典文献进行了重新梳理, 本文从覆盖期刊非常全面的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以动态能力为关键词的论文, 共得到相关文献302篇, 按照动态理论首倡者Teece的分析框架3, 我们重点通读并深入研究了其中的33篇文献。根据经典文献的论述, 我们从市场洞察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组织柔性能力、整合协调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了企业动态竞争能力评价体系, 如图1所示。其中, 市场洞察能力是指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判断力, 主要包括机会辨识能力、风险预警能力两项二级指标;组织学习能力是指企业对环境变化中信息、知识等的获取、利用及演绎的能力, 在这一维度中主要包括运营信息获取能力、经营知识消化能力、经验知识利用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四项二级指标;组织柔性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对环境变化的相应能力, 主要包括组织变革的能力、柔性企业文化塑造能力、迅速相应需求能力三项二级指标;整合协调能力主要是指企业整合、重构各项资源的能力, 主要包括整合组织内部资源能力、整合组织外部资源能力、重构社会关系网络能力、推动关系成员间互动能力四项二级指标。

由图1可知, 一级评价因素域U={市场洞察能力, 组织学习能力, 组织柔性能力, 整合协调能力}, 每一个评价因素又可分为多个评价因子;在这里, 评价等级集采取五级分类, 即V={很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差}, 用于对企业的动态竞争能力进行等级评价。

2.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1) 构造判断矩阵。这里采用T.L.Seaty教授提出的1-9标度法对不同评价指标进行两两比较, 由此构造判断矩阵, 并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值, 确定各层次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必须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 防止逻辑性错误的发生。在确定判断矩阵时, 可以采取德尔菲法 (Delphi Method) 对各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 若经专家反复论证后, 所构造的判断矩阵U如表1所示。

(2) 求各指标权重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在求解矩阵的特征向量及确定各指标权重时, 采用Satty给出的近似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判断矩阵U中每行元素连乘并开n次方:

(2) 求权重:

(3) 判断矩阵每列元素求和:

(4) 计算最大特征值

在进行一致性检验时, 可以用λmax-n的关系来界定矩阵的相容程度, 设一致性指标为CI (consistence index) , 则有:, 通过查找同阶矩阵随机性指标RI (random index) , 就可求解矩阵的一致性比率CR, (CR=CI/RI) 4。

通过上述步骤, 我们求得U1, U2, U3, U4的权重分别为:0.065, 0.324, 0.102, 0.507, (见表1, 详尽步骤略) , 矩阵的一致性比率为0.017, 由计算结果可知, 以上对UI、U2、U3、U4权重设立的过程是客观、一致、合理的。以此类推可得到二级指标U11, U12, U21, U22, U23, U24, U31, U32, U33, U41, U42, U43, U44的权重W11, W12, W21, W22, W23, W24, W31, W32, W33, W41, W42, W43, W44, 分别为0.750, 0.250, 0.159, 0.100, 0.183, 0.558, 0.13, 0.21, 0.66, 0.117, 0.264, 0.565, 0.054, 并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3.动态竞争能力模糊综合评价实施。

(1)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假定某企业聘请10名专家组成评审组, 按照动态竞争能力评价体系指标对企业进行评价, 得出各指标相应的评价结果, 如表2所示:

由表2可得到模糊关系矩阵:

(2) 对模糊关系矩阵进行复合运算, 确定评价等级。将根据AHP法确定的评价指标权重与相应的模糊关系矩阵相乘, 得到评价矩阵B=W.R, 将B作正规化处理, 依最大隶属度原则, 取正规化向量中最大值为评判等级。

同理可得B2=[0.0725 0.3874 0.4711 0.0930 0];B3=[0.27600.4920 0.2320 0 0];B4=[0.1444 0.6394 0.1790 0.0372 0];由B1, B2, B3, B4可以得到Ai,

即将由Ui的权重组成的矩阵Wi与Ai相乘得到最终评价结果M:即M=Wi.Ai=[0.1362 0.54050.2784 0.0506 0.0000];

根据最大隶属原则, 可知该企业的评价等级为较强, 同时通过对评判结果的分析, 还可得出该企业在组织柔性能力、市场洞察能力、整合协调能力方面总体表现出色, 但在组织学习能力方面表现欠佳, 尤其是在知识创新能力、经营知识消化能力表现不容乐观, 需要采取措施加强修炼。

三、结论

目前关于动态视角下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还不完善, 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方法也有待提高, 因此深入研究企业的动态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对企业的动态竞争能力做出科学的评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市场洞察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组织柔性能力、整合协调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了企业的动态能力评价体系,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具体阐释了该评价体系在企业中的应用。通过对企业的动态竞争能力做出科学的评价, 对于企业发现自身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提高自身竞争力与组织绩效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对企业的长线投资者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摘要:动态视角下的企业竞争能力包括市场洞察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组织柔性能力、整合协调能力四个维度,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的竞争能力做出科学的评价, 对于企业发现自身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提高自身竞争力与组织绩效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对企业的长线投资者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动态视角,企业竞争力,模糊评价,层次分析法

参考文献

[1].Teece、Pisano.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18. (7) :509

[2].罗珉, 刘永俊.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架构与构成要素.[J], 中国工业经济, 2009.1

[3].曹红军等.动态能力的维度: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9.1

[4].焦豪, 魏江.企业动态能力度量与功效—本土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9

[5].宋瑞卿, 樊而俊.民营企业管理职业化的重点和难点问题[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12

保险公司动态监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篇2

保险公司动态监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保险公司动态监测指标体系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的发展、创新、诚信、经营、管控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为实施“分类指导、分类监管”提供基础数据和事实依据。

第一类指标:发展类指标(100分)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的发展方向、发展理念以及其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社会影响等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

一、政策执行情况(0-20分)监测要点:

1.是否能够准确把握保监会和上级公司确定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三项功能,坚持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0-10分)。

2.是否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深入研讨国家、地方和上级公

司有关保险业发展的重大政策,使每位员工都能理解和掌握这些政策对于保险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并在经营过程中向社会予以广泛宣传(0-2分)。

3.是否及时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大政方针政策中蕴含的保险业发展契机,积极培育和挖掘潜在的保险市场需求;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汇报、沟通,以获得政策支持(0-3分)。

4.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将有关政策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以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0-2分)。

5.是否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深入研讨保监会及上级公司有关保险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和指导性意见,使每位员工都能够准确把握文件精神,并在经营管控中予以贯彻落实(0-3分)。

二、覆盖面(0-20分)1.保险覆盖率(0-10分)计算公式1(用于人身险公司):

市(州)级保险机构保险覆盖率=××市(州)保险机构承保人次/××保险机构所在市(州)人口数量×100% 省级保险机构保险覆盖率=××省级保险机构各市州级保险机构保险覆盖率之和/××保险机构各市(州)级分支机构数×100% 计算公式2(用于产险公司):

保险覆盖率=××保险机构各市(州)分支机构市场份额之和

/××保险机构各市(州)级分支机构数×100% 指标释义:

“××市(州)保险机构承保人次”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保险机构所在市(州)人口数量”以吉林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为准。

“××保险机构各市(州)分支机构市场份额之和”等于××保险机构在设有分支机构的市州中,各分支机构占当地市(州)的市场份额之和,简单加总即可。

“××保险机构各市(州)级分支机构数”等于××保险机构在省内设立有分支机构的市(州)数,在同市(州)内开设多家机构的按一家机构进行统计,不予累计。

评分标准1(用于成立三年以上人身险公司): 50%以上:10分 10%至50%:7分 5%至10%:4分 1%至5%:1分 1%以下:0分

评分标准2(用于成立不满三年人身险公司): 20%以上:10分

5%至10%:7分 1%至5%:3分 1%以下:0分

评分标准3(用于成立三年以上产险公司): 15%以上:10分 7%至15%:7分 3%至7%:4分 1%至3%:1分 1%以下:0分

评分标准4(用于成立不满三年产险公司): 8%以上:10分 3%至8%:7分 1%至3%:3分 1%以下:0分

2.机构平均保单件数(0-10分)计算公式:

机构平均保单件数=××保险机构监测期承保件数/××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机构数量

指标释义:

“××保险机构监测期承保件数”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承

保的有效保单件数(即承担了保险责任的保单件数),不包括犹豫期撤单的保单,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季报数据为准。

“××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机构数量”包括经保险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省级分公司、市(州)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营业部、营销服务部,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保险公司机构人员情况统计表》(季报)中的“机构数”项目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1(用于成立三年以上人身险公司): 20000件以上:10分

15000件至20000件:7分至10分 10000件至15000件:4分至7分 0件至10000件:0分至4分

评分标准2(用于成立不满三年人身险公司): 10000件以上:10分

5000件至10000件:7分至10分 2500件至5000件:4分至7分 0件至2500件:0分至4分

评分标准3(用于成立三年以上产险公司): 6000件以上:10分

4000件至6000件:7分至10分 3000件至4000件:4分至7分

0件至3000件:0分至4分

评分标准4(用于成立不满三年产险公司): 3000件以上:10分

2000件至3000件:7分至10分 1000件至2000件:4分至7分 0件至1000件:0分至4分

三、保险宣传(0-15分)监测要点:

1.是否具有完备的品牌宣传规划和组织实施部门(0-2分),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介对自身进行宣传,打造专业品牌,以扩大知名度(0-3分)。

2.是否在宣传企业自身的同时,广泛宣传保险的意义和作用,以扩大保险业的影响,增强人们的保险意识(0-5分)。

3.是否积极主动举办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并取得社会公众认可,产生较大反响(0-5分)。

四、重大事件应对(0-5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了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应对预案,以妥善应对各种危机突发事件(0-1分)。

2.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是否及时、周到,并得到有关部门的认

可和客户的认同,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未发生重大危机事件为满分(0-2分)。

3.是否建立隐患事件分析及信息传递机制,及时将隐患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企业形象(0-2分)。

五、行业协作(0-35分)1.与监管部门的配合(0-25分)监测要点:

(1)对于保险公司的机构、高管变动事宜是否及时上报,信访投诉处理是否及时、认真,公司内部大事项是否及时告知(0-15分)。

(2)是否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试点或检查、调研等工作(0-10分)。

2.与行业协会的协作(0-5分)监测要点:

(1)经营活动是否能够自觉遵守共同签署的行业约定或协定(0-3分)。

(2)是否积极支持、参与行业协会的工作,如是否及时缴纳会费,是否按要求及时、认真地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等,以促进行业自律工作的推进(0-2分)。

3.与同业保险公司的协作(0-5分)监测要点:

(1)是否能够就关于行业发展的一些重大事宜与同业公司进行沟通、交流,并达成一致(0-2分)。

(2)是否存在有恶意挖角、诋毁同业等恶性竞争的行为,是否有主动规避同业恶性竞争的制度和措施(0-3分)。

六、其它与发展有关的工作(0-5分)监测要点:

是否开展了除上述工作之外的其它一些促进保险业发展,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工作。

评分标准(简单累计,以5分为限): 该项工作处于计划阶段:1分 该项工作处于实施阶段:2分 该项工作产生较好社会影响:4分

该项工作卓有成效,产生较大、较好社会影响:5分 第二类指标:创新类指标(30分)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在管理、服务、产品、销售等领域开展的创新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价。

一、管理创新(0-6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鼓励创新的制度,并有专人负责落实(0-1分)。2.是否针对不同地域特点或行销模式形成新的管理理念,施行

新的管理方式,并得到有效执行(0-2分)。

3.是否及时总结管理创新方面的经验、典型,并得到上级和有关部门的肯定、支持,并加以宣传、深入推广(0-3分)。

二、服务创新(0-6分)监测要点:

1.是否及时总结服务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并加以推广(0-4分)。

2.创新服务是否得到客户的认可,并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0-2分)。

三、产品创新(0-6分)监测要点:

1.是否主动根据区域或客户特点研究保险需求,并向上级机构提出产品开发建议或经授权开发新产品(0-1分)。

2.是否针对市场需求对现有产品进行组合销售,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0-3分)。

3.是否及时清理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主要通过零保费产品占保险公司投入市场的产品比例予以监测(0-2分)。

评分标准: 占比50%以上:0分 占比50%至20%:0分至2分

占比20%以下:2分

四、销售创新(0-6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专门的市场研究、分析制度,并配备相应人员,根据市场实际探索、推广新的销售方式(0-2分)。

2.是否及时总结销售创新方面的经验、典型,并予以推广,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0-4分)。

五、其它创新(0-6分)

监测要点:除上述四方面创新外的其它创新工作,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如: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保险试点工作;率先提出关于保险业发展的一些新思想、新理念等。

评分标准(简单累计,以6分为限): 创新工作处于计划阶段:1分 创新工作处于实施阶段:2分 创新工作产生较好效果:4分

创新工作卓有成效,产生较大、较好社会影响:6分 第三类指标:诚信类指标(60分)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开展的有关诚信建设方面的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价。

一、投诉情况(0-40分)

1.投诉指数(0-30分)计算公式1(用于产险公司):

投诉指数=(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监管部门投诉次数×60%+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公司投诉次数×40%)/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承保件数

计算公式2(用于人身险公司):

投诉指数=(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监管部门投诉次数×60%+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公司投诉次数×40%)/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承保人次

指标释义:

“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监管部门投诉次数”指监测期内保险监管部门接到的涉及该保险机构的有效投诉次数(即监管部门转办和立案的投诉),以监管部门统计数据为准,但对于经调查核实后属于客户误解的除外。

“保险机构监测期内受客户向公司投诉次数”指监测期内该保险机构接到的客户有效投诉次数(即保险机构内部予以调查处理的投诉)。此数据由公司自行统计,监管部门抽查复核,对于经调查核实后属于客户误解的除外。

“保险机构监测期内承保人次、承保件数”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1(用于产险公司)3‰以下:30分

3‰至6‰:30分至15分 6‰至10‰:15分至0分 10‰以上:0分

评分标准2(用于人身险公司): 万分之一以下:30分

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二:30分至20分 万分之二至万分之三:20分至10分 万分之三至万分之四:10分至0分 万分之四以上:0分 2.投诉处理机制(0-10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并保持投诉处理程序和客户服务热线电话,及时接受客户的投诉和咨询(0-3分)。

(2)是否对咨询投诉处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核实、分析和反馈,并进行整改和跟踪监督(0-1分)。

(3)是否建立投诉处理工作的奖惩机制,并予以兑现、落实(0-1分)。

(4)是否有固定签约的律师事务所或专、兼职法律事务人员,并在变动时及时向监管部门备案(0-5分)。

二、诚信宣传和教育(0-5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诚信教育机制,并在日常管控中加强宣传、贯彻落实(0-1分)。

2.是否建立诚信奖惩制度,并对诚实守信者表彰奖励,对欺诈误导者严厉惩处(0-1分)。

3.是否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并有效落实(0-2分)。4.是否对一些好的诚信宣传和教育经验及时总结,并加以推广(0-1分)。

三、公司信誉度(0-10分)监测要点:

1.是否建立完善的客户回访制度,并建立客户回访档案,有效传递客户信息,以提升公司服务水平(0-2分)。

2.是否被有关部门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单位(0-2)。3.客户对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评价和满意情况(0-6分)。注:对于此监测点,监管部门将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测评。即从保险公司户档案中抽取部分客户的资料,进行访问,然后综合计算其对保险机构的评价情况,最后以此确定该项监测点的分值。

四、其它与诚信有关的制度和措施(0-5分)

监测要点:保险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还施行了哪些诚信建设的制度和措施,产生了哪些良好效应。

评分标准(简单累计,以5分为限): 该项工作处于计划阶段:1分 该项工作处于实施阶段:2分 该项工作产生较好效果:4分

该项工作卓有成效,产生较大、较好社会影响:5分 第四类指标:经营类指标(180分)

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的业务经营能力和业务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同时根据产、寿保险公司的不同情况,将全部指标分为产险指标、寿险指标两个部分,由统研处、中介处负责监测。

一、产险指标(180分)1.保费增长率(0-20分)计算公式:

保费增长率=(监测期保费收入-上年同期保费收入)/上年同期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监测期保费收入”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的规模保费收入,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30%以上:20分

10%至30%:10分至20分 5%至10%:5分至10分-5%至5%:0分至5分-5%以下:0分

2.应收保费率(0-20分)计算公式:

应收保费率=监测期应收保费/监测期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应收保费”口径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监测期保费收入”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的规模保费收入,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8%以下:20分

8%至15%:20分至10分 15%至25%:10分至0分 25%以上:0分

3.综合费用率(0-20分)

计算公式:

综合费用率=监测期(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摊回分保费用)/监测期(自留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00% 指标释义:

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指标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各项目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评分标准: 30%以下:20分

30%至40%:20分至10分 40%至50%:10分至0分 50%以上:0分

4.综合赔付率(0-20分)计算公式:

综合赔付率=监测期(赔款支出+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分保赔款支出-摊回分保赔款-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监测期(自留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00% 评分标准:

50%以下:20分

50%至55%:20分至15分 55%至60%:15分至10分 60%至65%:15分至5分 65%至70%:5分至0分 70%以上:0分

5.承保利润率(0-20分)计算公式:

承保利润率=监测期(承保利润)/监测期(自留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00% 评分标准: 5%以上:20分 3%至5%:20分至10分 0至3%:10分至0分 0以下:0分 6.结案率(0-20分)计算公式:

结案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结案案件数量(件)/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立案案件数量(件)评分标准:

90%以上:20分

80%至90%:10分至20分 75%至80%:0分至10分 75%以下:0分

7.营销员持证率(0-20分)计算公式:

营销员持证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持证营销员人数/监测期内××保险机构营销员总数×100% 注:此指标计算结果以吉林保监局中介监管处统计数据为准。评分标准: 100%:20分 100%以下:0分

8.商业险车均保费(0-20分)计算公式:

商业险车均保费=监测期内××保险机构商业车险业务保费收入/监测期内××保险机构商业车险承保车辆数

指标释义:

“车险业务保费收入”、“承保车辆数”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全省商业车险车均保费水平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达到全省车均保费水平(误差在±50元以内):10分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每100元扣减2分直至0分;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每100元加2分直至20分。9.交强险已赚保费综合赔付率(0-10分)计算公式:

交强险已赚保费综合赔付率=监测期(赔款)/监测期(已赚保费)×100%。其中,赔款=赔款支出+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已赚保费=保费收入-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评分标准: 50%以下:10分 50%至60%:10分至6分 60%至70%:6分至0分 70%以上:0分

10.交强险已赚保费综合费用率(0-10分)计算公式:

交强险已赚保费综合费用率=监测期(经营费用)/监测期(已赚保费)×100%。其中,经营费用=专属费用-摊回分保费用+分摊的共同费用;已赚保费=保费收入-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评分标准: 30%以下:10分 30%至40%:10分至6分 40%至50%:6分至0分 50%以上:0分

二、寿险指标(180分)1.保费增长率(0-20分)计算公式:

保费增长率=(监测期保费收入-上年同期保费收入)/上年同期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监测期保费收入”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的规模保费收入或代理保费收入,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30%以上:20分

10%至30%:10分至20分 5%至10%:5分至10分-5%至5%:0分至5分-5%以下:0分

2.新单保费增长率(0-20分)

计算公式:

新单保费增长率=(监测期新单保费收入-上年同期新单保费收入)/上年同期新单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监测期新单保费收入”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新单业务的规模保费收入,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35%以上:20分

15%至35%:10分至20分 10%至15%:5分至10分 0至5%:0分至5分 0以下:0分

3.新单期缴业务比率(0-20分)计算公式:

新单期缴业务占比=监测期内××寿险公司新单期缴保费收入/监测期内××寿险公司新单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新单期缴业务比率”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准。评分标准: 50%以上:20分

40%至50%:15分至20分 30%至40%:10分至15分 20%至30%:5分至10分 10%至20%:0分至5分 10%以下:0分

4.标准保费增长率(0-20分)计算公式:

标准保费增长率=(本年标准保费-上年标准保费)÷上年标准保费×100% 指标释义:

“标准保费”按保监会《关于在寿险业建立标准保费行业标准的通知》(保监发[2004]102号)的规定折算。

评分标准: 10%至25%:20分

5%至10%或25%至35%:20分至8分-5%至5%或35%至60%: 8分至4分-5%以下或60%以上:4分至0分 5.短期险赔付率(0-20分)计算公式:

短期险赔付率=(赔款支出+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分保赔款

支出-摊回分保赔款-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短期险自留保费-提取短期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00% 评分标准: 45%以下:20分

45%至55%:12分至20分 55%至65%:0分至12分 65%以上: 0分 6.退保率(0-20分)计算公式:

退保率=监测期退保金/(上年末长期责任险准备金+监测期长期险保费收入)×100% 指标释义:

“退保金”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长期险责任准备金”为《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寿险责任准备金与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之和;

“监测期保费收入”指是指1年期以上的人寿保险、健康险等人身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

评分标准: 1%以下:20分

1%至3%:20分至15分 3%至5%:15分至10分 5%至8%:10分至0分 8%以上:0分

7.承保费用率(0-20分)计算公式:

承保费用率=监测期(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支出-摊回分保费用)/监测期自留保费×100% 指标释义:

“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支出、摊回分保费用”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各项目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评分标准: 10%以下:20分

10%至20%:20分至10分 20%至30%:10分至5分 30%至35%:5分至0分 35%以上:0分

8.每元保费现金净流量(0-20分)

计算公式:

每元保费现金净流量=监测期内××寿险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监测期内××寿险公司保费收入

指标释义: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口径与《保险公司现金流量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保费收入”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

评分标准: 0.7以上:20分

0.65至0.7:10分至20分 0.55至0.65:0分至10分 0.55以下:0分

9.营销员13个月留存率(0-10分)计算公式:

营销员13个月留存率=13月前新增人力监测期末仍然在职的人员数量/13月前新增人力×100% 评分标准: 50%以上:10分 35%至50%:4分至10分

20%至35%:0分至4分 20%以下:0分

10.营销员持证率(0-10分)计算公式:

营销员持证率=监测期内××保险机构持证营销员人数/监测期内××保险机构营销员总数×100% 注:此指标计算结果以吉林保监局中介监管处统计数据为准。

评分标准: 100%:20分 100%以下:0分

第五类指标:管控类指标(80分)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的内部管控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价。

一、内控有效性(0-30分)监测要点:

1.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涵盖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0-5分)。

2.是否建立并保持书面程序,对各类风险进行持续有效的识别、计量、监测与评估(0-5分)。

3.业务控制、财务控制、资金控制、信息技术控制是否能得到有效执行,控制措施能否实现控制目标(0-5分)。

4.是否建立并保持书面程序,持续识别、收集、处理、报告涉及保险机构目标实现及经营管理有效运作的内外部信息,以确保经理层能够及时、准确了解业务信息、管理信息、重要风险信息;确保其他所有员工充分了解相关信息,遵守涉及其责任和义务的政策和程序;确保及时、真实、完整的向监管部门和外界报告、披露相关信息;确保在出现紧急情况或重大突发事件时,相关信息能够得到及时报告和有效沟通(0-10分)。

5.是否对内控进行持续性监控,并针对内控缺陷持续改进(0-5分)。

二、管控组织架构(0-10分)监测要点:

1.管控组织架构是否按上级要求建立健全,部门及岗位设臵是否遵循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协调运作的原则(0-2分)。

2.是否明确各机构、部门、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传达至每一名员工,使其清晰的了解其岗位的职责和标准(0-2分)。

3.人员是否到位,是否具备岗位要求的相应知识、经验和技能,以确保其有效履行岗位职责(0-2分)。

4.是否明确各岗位的上下级报告关系,并实行有效措施保证履

行职责需要的信息(0-2分)。

5.管控措施实施是否落实,如是否设有专门部门或岗位负责有关措施的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已执行管控措施进行评估,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0-2分)。

三、合规情况(0-40分)计算公式:

违规指数=监测期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次数×10+监测期内受到没收违法所得、责令予以撤换、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处罚次数×9+监测期内受到10万元以上罚款处罚次数×7+监测期内受到10万元以下罚款处罚次数×5+监测期内受到警告次数×4+监测期内受到责令改正、责令退回所收保费、责令转回财产处罚次数×3+监测期内受到通报批评、监管意见书、监管谈话次数×1 责令改正、责令退回所收保费、责令转回财产与其他行政处罚措施并处时不计入违规指数。

评分标准: 15以上:0分 15至10:0分至10分 10至5:10分至25分 5至0:25分至40分

主题词:保险公司

分类监管

工作规程

通知

内部发送:局领导,办公室,财产保险监管处,人身保险监管处,保险中介监管处,人事教育处,统计研究处。

动态的综合评价 篇3

动态联盟具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分散风险、快速响应等优势的同时, 也有功能上的集成完整性、成员的多元性、地域上的分散性和组织上的非永久性等显著特征, 由此使得动态联盟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加大。为了提高联盟的运作效率, 控制联盟的管理风险, 研究人员从联盟盟员的选择、协调信息的传递、协调机制的建立、利益的分配等角度对动态联盟进行研究。但据Special report:partners (1999) 调查发现, 联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联盟评价的重视不够, 只有31%的企业开发和使用了比较正规的绩效测评, 而且只有1/5的经理人员认为测量指标能够预示联盟的成败。而联盟合作经验和技能的吸取和掌握对以后联盟合作的成功影响很大。由此, 对动态联盟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动态联盟与传统企业绩效评价的区别

传统企业的业绩评价方法植根于工业经济环境,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 传统企业绩效评价侧重于财务结果的分析。

财务指标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 会影响到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状况的实时判断, 在评价效果上, 也难以满足对企业资源整合的能力、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及企业间的信息协调能力等指标的评价, 而这些指标恰恰会影响到整个动态联盟的运作效率。

(二) 传统企业绩效评价侧重于价值链上单一环节的评估。

在此评价体系中或将某一企业作为独立的业绩评价主体, 或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中的某个部门作为绩效评估的独立个体, 对其使用独立的业绩评价标准, 往往忽视了整条价值链上各个主体间的能动影响, 从而动态联盟的经济动因被弱化。

(三) 传统企业绩效评价侧重于对事件的事后评价。

企业对于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偏差, 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控制管理, 无法满足动态联盟对每个业务流程实时评价分析的要求。

(四) 传统企业绩效评价注重内部评估。

企业注重内部评估的直接后果是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被弱化。这影响了动态联盟的建立。

动态联盟具有短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所以在进行业绩评价时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绩效考核办法。动态联盟绩效评价和传统企业绩效评价的区别见表1。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 (BSC) 的动态联盟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一) BSC在动态联盟中的应用分析。

平衡计分卡 (BSC) 理论的核心思想反映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型指标和领先型指标、内部绩效和外部绩效之间的平衡。而且通过平衡计分法可以把组织的战略目标与实现的过程联系起来, 把企业当前的业绩和未来的能力联系起来。平衡计分卡包含财务衡量指标, 它们说明了已采取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同时, 平衡计分法通过对顾客满意度、内部程序及组织的学习和成长活动进行测评的业务指标, 来补充财务衡量指标。这四个方面分别采用一系列指标描述, 通过因果关系相联系, 构成一个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在动态联盟中的应用模式见图1。

1.BSC客户层面的评价满足动态联盟对客户需求的高度关注。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 消费者的偏好差别很大, 而且存在消费倾向的时尚导向性, 创新性的消费理念和产品不断涌现。动态联盟作为一种组织形态, 不但需要对目标客户进行跟踪和研究, 也要搜集、归纳、整理和挖掘其潜在客户的信息和消费潜力。动态联盟的组建主要是针对市场上已经出现的或者潜在的客户需求, 迅速组织具有优势核心资源的企业, 通过组织形式的变革, 提高组织自身的敏捷性, 推出能适合用户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满足客户在成本、交货期、服务和沟通方面的要求。动态联盟的意图在于平衡计分卡将客户的因素作为一个层面来处理, 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作为实现财务和经济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因此, 在对客户层面的评价方面, 平衡计分卡充分考虑了动态联盟的需求。

2. BSC财务评价层面的评价满足动态联盟企业对财务方面的期望。

企业纵向动态联盟是一些相互独立的企业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将其在行业价值链不同位置上的技术和能力共享而形成的暂时性组织。盟员企业相互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 主要通过加强合作, 减少或消除各种经营风险, 降低经营成本, 获取额外的收益, 这也是动态联盟组建的根本经济动因。因此平衡计分卡财务层面的评价能够满足联盟企业对财务方面的期望。动态

3. BSC内部控制层面的评价保证了动态联盟最终绩效预期。

动态联盟企业为了预防其他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 会把流程和控制系统中的关键要素作为评估的指标。平衡计分卡的内部程序层面对考核控制体系和业务流程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从考核体系的设计、构建、实施和改进等方面入手, 从程序化的角度, 规范处理动态联盟战略目标实施的过程。这样能够及时察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与之有关的人员、方法予以及时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说内部程序的考核是有效的监督手段, 可以通过流程的评估达到预防的目的。

4. BSC学习与创新层面的评价满足动态联盟对创新的高度需求。

动态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方式, 其学习功能是推动动态联盟顺利合作和提高盟员企业联盟能力的重要途径。盟员企业在联盟能力方面所做的努力 (主要包括对学习资源的投入、学习方法和组织结构的选择、学习成果的总结和利用等) 将在合作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动态联盟是一种灵活的组织形式, 动态联盟中的盟员企业之间的关系从长期来看是竞合关系, 而不是合作关系。这种竞合关系必然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内容的选择性, 盟员企业需要认识到他们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在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存在各自独立的控制体系的前提下保证动态联盟的有效运行的知识, 而不是其他盟员企业的核心能力知识。盟员企业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保存目前联盟合作的经验, 通过分析和思考, 将其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成果应用到当前和今后联盟的运行中。平衡计分卡要求动态联盟采取相关的学习和创新措施并对它们进行测评。

(二) 应用平衡计分卡建立动态联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Kaplan和Norton强调平衡计分卡仅仅提供了一个思想, 要针对动态联盟的特点进行调整。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中涉及到很多问题。首先, 一定要选择那些意义明确, 可以测量的指标。其次, 动态联盟非常复杂, 通常存在地域差异和系统不兼容使得及时获取评价指标的信息很困难, 甚至不可能。最后, 收集多组织间敏感的绩效信息会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敏感信息的收集要避免。而且在指标选择上, 要以有效性和经济性为出发点, 选择适宜有效的指标。表2给出了以战略目标为导向, 结合管理控制系统各种活动的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动态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示例。

三、动态联盟企业绩效评价模糊综合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用隶属函数来描述差异的中间过渡, 由于可以较好地解决评价中的模糊性, 因而更加适合于评价因素多、结构层次多的对象系统。在建立动态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之后, 就要解决如何评价动态联盟的绩效。在评价体系中, 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指标, 都描述的是联盟企业间接口和匹配关系及活动的要素, 表现定性的内容, 一般很难给出确切的书面描述。因此, 用模糊综合评价分别按财务、顾客、内部作业和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算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确定评价指标集。确定主因素层指标集:u= (u1, u2, u3, u4) , ui (i=1, 2, 3, 4) 为评价指标体系中主因素层中的第i个指标。主因素层由四项管理控制活动构成, 所以u1, u2, u3, u4分别与计划、协调、沟通、决策与执行相对应。

确定子因素层指标集:uih={ui1, ui2, uik}, uih (h=1, 2, …, k) 为主因素层中第i个指标下的第h个子因素, k为子因素层评价指标个数。

步骤二:确定评价集。评价集v={v1, v2, …, vn}, 是对分析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总的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 vj (j=1, 2, …, n) 表示第j个评价结果。

步骤三:确定权重集。主因素层评价指标的权重集为:A= (a1, a2, a3, a4) , Σαi=1, ai (i=1, 2, 3, 4) 表示主因素层各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

子因素层评价指标的权重为Ai= (ai1, ai2, …, aik) , Σαih=1, aih (i=1, 2, …, k) 表示子因素层第h个指标在第i个主因素指标评价中的重要性程度。以上各ai及aih的数值可由层次分析法确定。

步骤四:确定模糊评价矩阵。对子因素层进行评价时, 先建立模糊评价矩阵Ri。Ri是由rifg这样一类数组成的k行n列矩阵, 其中f= (1, 2, …, k) , g= (1, 2, …, n) 。

步骤五:建立模糊评价模型, 对子、主因素层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先对子因素指标层指标uih的评价矩阵Ri做模糊矩阵运算, 得到指标ui对于评价集V的隶属向量:

再对R作模糊矩阵运算, 得到指标u对于评价集V的隶属向量:

步骤六:求出模糊综合评价值。对于评价集中每个评价结果Vj (j=1, 2, …, n) 设定各个权值wi, 用以反映该评价结果的重要程度。据此求出B中各分量的加权平均值计s, 即为模糊综合评价值。

步骤七:专家综合评价。根据专家评价法, 得到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程序层面和学习与成长层面在公司绩效评价中的权重w1, w2, w3, w4, 且w1+w2+w3+w4=1。则该动态联盟的综合评价值为:s=w1s1+w2s2+w3s3+w4s4。

四、结束语

应用平衡计分卡可以把动态联盟的战略目标和组织的管理控制活动结合起来, 通过对日常管理活动的监督和反馈来提高动态联盟的绩效。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模糊综合评价其主要缺点是指标体系复杂, 涉及到动态联盟从组建到运行各个阶段管理控制活动;而且针对不同目标的动态联盟指标选择差异较大, 并需要根据动态联盟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因此, 在实际使用中, 要根据联盟的具体情况, 灵活运用平衡计分卡对动态联盟的绩效进行测评。

参考文献

[1].Goldman, Steven L, Roger N, Preiss, Kenneth.Agile Competition and Virtual organiza-tions:Strategies for Enriching the Customer[M].Van Nostrand Rein Hold, 1995.

[2].王坚强.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及优化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 (7) :115-117.

[3].A Tuma.Configur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virtual production networds[J].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Economecs, 1998, 56-57:641-648.

[4].张青山, 游明忠.企业动态联盟的协调机制[J].中国管理科学, 2003, 11 (2) :96-100.

[5].孙东川, 叶飞.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谈判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 2000, 22 (2) :91-95.

[6].Special report:partners[J].Busines Week, 1999, 25:106-134.

动态的综合评价 篇4

基于动态逆的综合非线性飞行控制方法

在解决非线性飞行控制问题中,动态逆控制方法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控制方法.文中以动态逆控制方法为基础,使用神经网络控制与动态非线性阻尼控制综合的.控制方法进行补偿,以提高非线性飞控系统的鲁棒性.在以某型推力矢量飞机为对象的仿真中,这种方法显示出很强的非线性控制能力和鲁棒性.

作 者:刘志成 朱铁夫 郁万鹏 LIE Zhi-cheng ZHU Tie-fu YU Wan-peng  作者单位:刘志成,LIE Zhi-cheng(海装沈阳局,航空装备处,辽宁,沈阳,110034)

朱铁夫,郁万鹏,ZHU Tie-fu,YU Wan-peng(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5)

刊 名:飞机设计 英文刊名:AIRCRAFT DESIGN 年,卷(期): 29(5) 分类号:V249.1 关键词:动态逆   非线性控制   动态非线性阻尼控制  

动态的综合评价 篇5

个人健康状态指个人处于疾病或健康的情况一种客观事实, 它涉及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外界环境等多个因素[1]。个人健康状态评价是在获取科学的测量数据后, 主观对客观的度量, 是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状态等健康状态指标的系统科学评价。我国目前对个人健康状态评价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相关研究成果较少, 主要原因在于[2,3]: (1) 个人健康状况评价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完整的指标体系非常复杂, 指标的权重分配存在争议较大; (2) 健康状态是一种模糊现象, 健康和疾病之间无法划分出一条明确的界限, 健康状态的转化是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过程, 其评价结论具有模糊性。

鉴于此, 本文提出把动态AHP网络和模糊综合评价引入到个人健康状况的评价工作中来, 利用动态AHP法建立个人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分配指标权重, 利用模糊数学科学描述被评价对象的健康状态。

2、动态AHP网络 (DAHP) 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是美国运筹学家Thomas L.Saaty为了解决从定性到定量分析的决策问题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4]。AHP法将复杂的决策 (评价) 过程映射成一个含有递阶层次的评价结构 (称之为AHP评价树) , 能够有效模拟大脑处理层次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这种特点使其非常适合用来对具有层次结构特性的个人健康状态进多指标综合评价。

2.1 不确定性问题

传统的AHP法评价结构和权重分配方案一经确认就不能更改, 是一种无法扩展和修改的静态评价结构[5]。这种静态评价结构无法满足个人健康状态评价工作实际需要, 考察图1所示的个人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中身体机能评价部分的AHP评价树。

图1中的生命征象节点被设计成具有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和身体外观与整体检查相关的众多子节点。然而这种设计并不一定合理, 实际体检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1) 评价专家在对生命征象进行考察时认为对一些检测项目的考察是必须的 (如肺活量) , 而最初设计的评价树并没有包含该检测项目, 此时需要在最初的设计上补充节点, 这是一种设计不足。

(2) 评价专家在对生命征象进行考察时认为对一些检测项目的考察是不必要的 (如身高、体重) , 需要把这些项目从评价树里面删除, 这是一种设计冗余。

这种设计不足和设计冗余在个人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始设计中是普遍存在的, 这导致了最初设计的AHP评价树和实际需要的AHP评价树在层次结构和权重分配上是不同的, 需要对健康评价建立动态AHP评估网络。

2.2 动态AHP网络

在传统AHP法的基础上, 引入控制条件集, 把静态的AHP评价模型拓展成为一种节点层次结构和权重分配可调的动态层次网络结构, 称之为动态AHP网络 (Dynamic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AHP) 。动态AHP网络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始于根节点, 并成放射状分布的有向无环图, 可以用公式 (1) 来描述一个动态AHP网络[6]。

公式 (1) 中集合A表示一个动态AHP网络;N和C分别表示节点集和有向边集, 二者构成了网络的定性描述部分;V和W分别表示取值集和权重集, 二者构成了网络的定量描述部分;T表示条件集, 决定了节点或者子网是否参与动态AHP网络的权重分配和结果计算。

动态AHP网络可用图2表示, 用圆圈 (或传统的矩形框) 表示节点, 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有向边, 实线绘制部分表示初始节点和初始边, 虚线绘制部分表示补充节点和补充边。节点nk和取值vk一一对应;有向边ck、判断条件tk和权重wk一一对应。若条件t2=0时, 节点n2变为冗余节点, 从n2延伸出的子树完全废弃, 节点n2、n5、n6和n7不参与动态AHP评价;但当t2=0∪t5=1时, 节点n5依然参加n1子网的计算。

2.3 动态AHP网络的计算

引入判断条件集后, 动态AHP网络的计算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动态AHP网络里任意一个节点nk的输入输出状态可用图3表示。

根据动态AHP设计原理, 初始边ck映射的权重wk的动态调整计算如公式 (2) 所示, 补充边的权重不做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权重和子节点取值, 推出动态AHP网络里面任意节点nk取值vk的计算如公式 (3) 所示。

显然, 动态AHP网络的评价树设计包含到了不确定性问题的各种情况, 其计算反应出了节点增加、删除和权重变化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能够很好的满足个人健康状况评价的建模需要。

3、基于DAHP的个人健康状态模糊综合评价

利用DAHP可以动态调整评价结构和模糊综合评价在解决不确定性问题上的优势, 建立基于DAHP的个人健康状态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基本思路是: (1) 建立个人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各指标的初始权重; (2) 根据评价需要输入控制条件矩阵T, 对节点结构和初始权重进行调整, 得到调整后的AHP评价树; (3) 确定健康评价评语集, 建立结果分析隶属度函数; (4) 根据调整后各指标的模糊权重向量A和评价矩阵R得出评价结果矩阵B。

3.1 采用DAHP计算模糊权重向量A

个人健康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涉及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体育学等不同学科内容, 根据WHO的个人健康状况评价因素[7]和前人研究成果[8,9,10], 可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分层次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表1表示个人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采用DAHP计算时的初始权重矩阵W。

指标层的12个指标构成模糊综合评价的因素集U={U1, U2, …, U12}。最后一列综合权重构成模糊评价初始权重矩阵W= (0.048, 0.112, 0.160, 0.140, 0.084, 0.056, 0.060, 0.060, 0.040, 0.040, 0.060, 0.140) 。通过公式 (4) , 利用初始权重矩阵W和控制条件矩阵T求模糊权重向量A。

3.2 评语集和决策集隶属度曲线

结合个人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实际情况, 将评价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 评语集V={v1, v2, v3, v4, v5, v6, v7}={不健康, 基本不健康, 较不健康, 不太健康, 一般健康, 比较健康, 很健康}。

使用图4表示的隶属度曲线进行结果评价解释, 等级参数向量G= (35, 45, 55, 65, 75, 85, 90) 。

3.3 构造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用rij表示指标因素ui在评价vj上的频率分布, 得到综合评价矩阵R。

3.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至此可以获得个人健康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如公式 (6) 所示。

公式 (6) 中*表示模糊合称算子, 本模型中取矩阵乘法。B表示评价结果矩阵, 代表了被评价对象的健康状态在评语集V上的隶属度, 如果∑bj≠1应对矩阵B进行归一化处理。定义一个实数p, 用p从总体性衡量个人健康状态, 称为个人健康状态指数 (Personal Health Index, PHI) [8], 用公式 (7) 计算PHI, 其中G是等级参数向量。

3.5 评价结果的解释

对评价结果矩阵B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解释: (1) bj表示个人健康状况对评语vj的隶属度,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可以用最大隶属度bi对应的评语vi代表评价对象的健康状态; (2) 也可以采用PHI指标反应的个人健康综合信息作为健康评价结果, p在图4中对应的评语就是评价对象的健康状态评语。

4、应用实例

应用基于DAHP的个人健康状态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在安徽省淮南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建设个人健康状况评定专家系统。该专家系统根据输入的体检数据、个人心理健康测评等原始数据, 通过推理机的推理判断, 获得评价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和道德健康情况, 最终得到个人健康状况结论。图5表示了单次输入推理流程。

除了单次评价外, 该系统还可以根据多次输入的健康评价信息, 跟踪评价对象的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从而给出具有连贯性和针对性的保健意见。

以身体健康单因素评价为例, 专家系统的应用示例如下:

(1) 输入健康信息和评价结构信息

健康信息:空腹血糖126mg/dl

信息规范化:attr:[FBG, 126]

条件矩阵T:[1 0 0 0]

(2) 输出推理结论

评价结果矩阵B= (0.14, 0.16, 0.19, 0.21, 0.10, 0.12, 0.08) 。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max=b4=0.21, 对应的评语v4 (不太健康) ;根据PHI指标评价:p=61.1, 对应评语v4 (不太健康) , 两种评价结论一致。

(3) 推理结论的解释

匹配事例库规则CR73.052糖尿病前期, 匹配事例库规则CR73.051潜伏性糖尿病。空腹血糖 (FBG) 指空腹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该项指标大于110mg/dl时, 疑似患有糖尿病。

(4) 获取保健意见

建议另择一日再测定空腹血糖, 以确定诊断。

5、结束语

个人健康评价是一项牵涉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复杂工作, 对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的基于动态AHP网络和模糊综合评价的个人健康状况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选择细致准确, 能够体现健康评价涉及到的各个领域。同时指标体系还能够动态调整, 满足具体评级过程中的不同需求。经过实践证明, 该评价方法的建立即考虑了个人健康状态评价对指标体系动态调整的需要, 又充分发挥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处理多因素复杂问题方面的优势, 为个人健康状况的评价工作提供了一套方便、精确、可靠的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世蓉, 程茂金, 王争艳, 等.健康状态测量及指标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1994, 8 (10) :4-7.

[2]许军, 陈和年, 王斌会, 等.自测健康评价的权重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0, 9 (3) :161-163.

[3]张金华, 许军, 黄季萌, 等.亚健康测量的定量化研究[J].广东医学, 2009, 30 (11) :1746-1748.

[4]Sat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NewYork:McGrawHill, 1980.

[5]方可, 马萍, 杨明, 等.仿真可信度评估中的AHP超越权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1, 30 (5) :584-588.

[6]方可, 杨明.仿真系统校核中的动态AHP网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1, 33 (3) :707-711.

[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onstitution of theWorld HealthOrganization[Z]Geneva:WHO, 1948.

[8]陈善平, 李树茁, 李淑娥, 等.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个人健康状况模糊综合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8 (1) :63-65.

[9]冯丽仪, 许军, 罗仁, 等.亚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建立[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1) :37-40.

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动态综合评价研究 篇6

评价金融发展水平, 首先要对金融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金融发展理论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朔到Gurley和Shaw (1956) [1]的著作, 他们通过建立一种从初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演进的金融发展模型, 证明经济发展阶段越高, 金融作用越强, 从而揭开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Patrick (1966) [2]最早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他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观点分为供给主导与需求遵从两种类型, 认为在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 金融引导经济增长;当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经济变得日益复杂, 经济中的摩擦会对金融服务产生需求, 并刺激金融发展。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 (1969) [3]则在其著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提出了“金融结构论”, 认为世界各国金融的发展总体上能够用两个指标去衡量:一个是金融相关比率, 另一个是金融结构。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在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形成不同的金融结构, 表明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 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具有阶段性的, 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

爱德华·S·肖 (1973) [4]和罗纳德·I·麦金农 (1973) [5]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金融深化论, 他们通过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制度的特殊性批评了现有的货币理论, 形成了关于发展中国家货币和实质资本之间发展的一种新观点。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发挥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就应该放弃“金融压制”政策, 实行“金融自由化”或“金融深化”。这标志着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研究对象的金融发展理论的真正产生。金融约束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赫尔曼、凯文、斯蒂格利茨等人提出的, 他们在《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中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重新审视了金融体制下的放松管制与加强政府干预的问题, 其核心思想就是强调政府干预金融的作用。Levine和King (1993) [6]的研究成果改进并弥补了Gooldsmith研究中的一些不足, 他们运用1960-1989年数据, 对80个国家进行了研究, 在系统控制其他长期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基础上, 检验了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过程, 建立起另外一些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 并对金融发展水平是否可以预测长期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证明了他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LaPorta (1998) [7]等则从法律角度研究金融发展, 表明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传统能够保护投资者权益, 那么它至少部分地决定该国的金融发展水平, 这表明这部分与增长无关的金融发展决定了经济增长。这开辟了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全新角度。

国内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广泛, 张军洲 (1995) [8]、谈儒勇 (1999) [9]、薛斐 (2000) [10]、韩廷春 (2001) [11]、时卫干和孙拥军 (2002) [12]、王志强和孙刚 (2003) [13]、周立 (2004) [14]、李钊和李国平 (2005) [15]等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基本观点都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虽然关于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很广泛, 但对如何比较评价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相关研究却比较少见, 在进行实证分析时, 学者们对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选取大多局限于金融相关比率、M2/GDP等经典指标 (谈儒勇[9], 1999;周立[14], 2003等) , 这些指标很典型但并不全面, 不能完全反映某一地区的金融发展状况。国内有些学者也建立了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李学文等[16], 2007;雷宏[17], 2009;董金玲[18], 2009;管福泉等[19], 2010) , 但包含的指标相对有限, 且实证分析基本都是用一年的数据或几年数据的平均值仅做了静态分析, 缺乏对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动态变迁特征的描述。文章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 从金融发展经济基础、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广度和深度以及金融发展效益四个方面选取33个指标, 构建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利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 对2004-2009年沿海8省市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提供基础性参考标准。

二、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 金融发展水平的概念界定

根据戈德史密斯 (1969) 的观点, 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 金融发展应该表现在金融总量的增长和金融结构的优化两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 金融发展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 地区经济是地区金融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基础指标可以衡量金融发展的环境氛围;金融发展规模是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最直接指标, 也是衡量金融体系实力的最重要标志;金融发展不仅体现在金融资源量的增长, 金融规模的扩大, 还应该表现在金融发展质与量的统一, 金融结构的优化以及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 即金融发展广度和深度的提高;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还应该体现在金融发展效益的提高, 这可以通过金融对经济的贡献度来体现。因此, 金融发展水平应从金融发展经济基础、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广度与深度和金融发展效益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衡量评价。另外, 金融发展水平可以指同一地区在不同时间序列金融发展程度的纵向比较, 也可以指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序列金融发展程度的横向比较。文章所指的金融发展水平是指各省市间横向比较的相对金融发展水平, 而非时间序列方向上的纵向金融发展水平。

(二) 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全面、系统地评价金融发展水平, 以便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 同时为了尽可能确保指标体系的准确性、科学性, 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了科学性、独立性、可行性、系统性、代表性、合理性、可比性等原则, 通过对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 结合金融业的特殊性, 文章主要从金融发展经济基础、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广度与深度和金融发展效益四个方面, 利用解释结构模型的相关分析, 设计得到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 , 其中包括金融发展经济基础等二级指标4个, 下设三级指标33个。在本文研究的过程中, 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 以及统计口径的差异, 文章最终采用的实际测评的指标与最初设计的指标之间存在个别的差异, 但并不影响最终测评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最终采用的测评指标体系包含二级指标4个, 三级指标24个。

三、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测评模型构建

(一) 样本及数据选择

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 样本只选取沿海地区中的8个省市, 利用这8个省市2004-2009年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 所搜集数据的来源主要是8省市2003年到2009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各省市2003-2009年的统计年鉴, 对于部分不能直接得到的数据, 为了尽量保持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全面性, 从而保证测评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相应的研究成果对指标数值进行了科学的处理与合理的替代。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要评价沿海地区各省市的金融发展水平, 因此选用了金融发展经济基础、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广度与深度和金融发展效益4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作为评价金融发展水平的实际测评指标体系, 为了消除量纲对测评结果的影响, 在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时, 都预先对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

(二) 测评模型的选择

由于金融发展水平测评涉及众多指标, 因此需要将反映金融发展水平的多种指标加以汇总, 得到一个综合指标, 以反映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整体情况, 即多指标综合评价。目前,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熵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神经网络评价、灰色关联评价法等。充分考虑数据特征, 经过对比尝试, 文章最终选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四种评价方法分别确定权重, 对沿海省市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 并通过Kendall一致性检验法验证所得测评结果的一致性, 最终通过聚类分析并结合综合测评结果确定沿海省市金融发展水平的梯度分类。

四、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综合测评

(一) 沿海省市金融发展水平测度

由于所依据的原理不同, 各方法得到的最终得分会略有差异, 本文采用Kendall一致性检验法对四种评价结果排序情况进行一致性检验。如果最终得分次序具有一致性, 则说明四种评价方法结果基本一致, 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测评结果具有可靠性, 此时可以将多种方法的得分进行标准化处理, 然后求得标准得分之和, 进而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

本文运用Kendall协同系数对4种评价方法的一致性进行检验。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将两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转化为排序矩阵。将评价结果转化为排序值。其中Xij表示用第i种方法给第j个地区评价的排序值。

第二步, 假设H0:4种评价方法不具有一致性;H1:4种评价方法具有一致性。

第三步, 计算检验统计量并对假设进行检验。

undefined为各方法下地区j的排序值之和, undefined。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度法和层次分析法四种方法, 结合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得到沿海8省市2009年在这四种评价方法下的排序结果 (如表2) , 其他年份省略。

为了验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我们需要对2004-2009年沿海8省市的排序结果进行Kendall一致性检验, 其结果如表3。

2004-2009年四种方法的测评结果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即在置信度为99.5%的情况下这4种方法排序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测评结果是有效且可靠的, 可以将这4种方法排序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2004、2009年四种方法的综合得分情况如表4, 其余年份省略。

注: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得分= (该方法该地区实际值- 该方法所有地区之最小值) / (该方法所有地区之最大值- 该方法所有地区之最小值) ×40+ 60综合得分= (主成分分析得分+熵值法得分+灰色关联度得分+层次分析法得分) /4

(二) 沿海省市金融发展水平梯度划分

本文根据2004-2009年各省市综合得分情况,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年度沿海8省市进行聚类分析, 运行SPSS软件得到聚类结果。根据聚类分析结果, 结合各省市综合得分情况, 文章将沿海8省市划分为四个梯度, 如表5所示。虽然研究区间内各年的梯度划分结果略有差异, 但这种差异仅体现在各梯度内部, 除天津、江苏、山东三省市外, 其余各省市所处梯度均没有变化, 这说明所划分的梯度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第一梯队:北京, 在2004-2009年间,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其金融发展水平都是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 聚类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出同样的结论, 因此文章将北京市单独划归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上海, 在2004-2009年间, 上海市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其金融发展水平都仅次于北京市, 处于第二位, 聚类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出同样的结论, 因此文章将上海市单独划归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广东、天津、浙江, 在2004-2009年间, 广东省的金融发展水平有五年是优于浙江省的, 在原始数据的对比中, 广东省的大部分数据也是优于浙江省的, 因此, 广东省的整体金融发展水平要高于浙江省。天津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不太稳定, 在2004、2006和2008年度, 其处于第三梯队, 但在2005、2007和2009年度均落入了第四梯队。

第四梯队:山东、江苏、福建, 其中, 江苏省的金融发展水平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虽然有四年是排在第四梯队, 但其排名有所靠前, 更是在2007年和2009年升入了第三梯队。山东省的金融发展水平较江苏省滞后, 虽其曾在2005年度升入第三梯队, 但马上就又落入了第四梯队, 而且其排名都在江苏省之后, 因此, 山东省的金融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于江苏省, 福建省的金融发展水平则每年都是处于最末梯次, 其金融发展水平整体较低。

五、区域金融发展特征的动态变迁

(一) 金融发展水平区域特征变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尤其是加入WTO后, 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 沿海各省市的金融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金融发展的规模日益庞大, 金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金融发展的效益不断增加, 金融业发展迅速, 金融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表6反映了我国沿海8省市金融发展水平2004-2009年的发展态势。

近六年内, 北京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始终位列第一, 从原始数据中, 可以看出北京市金融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以及金融发展效益指标中除存贷比外, 均处于前列, 而且大多数位于第一位。因此, 北京市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其金融发展遥遥领先。其主要优势体现在金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比较高, 经济发展基础较好, 体现在其金融相关比率, 保险密度等指标都排名第一位, 这主要是由于北京市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自然也成为大型金融机构青睐的地区, 将其总部设在北京。但其资金运用效率较低, 这点可以从其存贷比的排名较低体现。

在2004-2009年期间, 金融发展水平最不稳定的是天津市, 在2004、2006和2008年度, 其处于第三梯队, 但在2005、2007和2009年度均落入了第四梯队, 几乎每年都会变化一个梯队, 这可能是由于天津市金融对就业增长贡献率、金融对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以及金融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波动较大, 进而金融发展效益波动较大所致。江苏省所处的梯队虽然也有所波动, 但其波动较小, 且整体处于上升态势, 尤其是2006年和2007年其排名连续两年逐年上升, 虽然2008年有所回落, 但2009年又马上上升。山东省整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 尤其是2005-2009年都是处于倒数第二位。

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其金融发展水平的排序基本维持不变, 2004-2009年内其金融发展水平没有较大的波动。上海始终位列第二名, 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其优势因素, 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其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基础, 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其金融发展效益相对较低, 这可能与其金融发展基础较高, 从而其金融增加值的提高相对较缓有关。其次是广东和浙江, 二者金融发展水平相当, 基本处于第三和第四位, 二者的优势因素同样是其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较好, 而且其金融发展效益也较高。福建省的金融发展水平是最低的, 无论是其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 还是金融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排名都是比较靠后的。

(二) 典型区域金融发展特征变迁的动因

在研究中发生明显变化的只有天津、江苏和山东, 但山东只在2005年突然上升, 这可能是数据存在误差或者统计口径的变化所致, 天津市几乎每年都在变化, 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而江苏省金融发展水平在2004年和2005年较低, 其排名位于山东省之后, 而后的四年中其排名有所提高, 均排于山东省之前, 在2007年和2009甚至由第四梯队上升到了第三梯队, 因此, 研究江苏省金融发展水平各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 对沿海省市金融业的发展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文章选择江苏省作为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剖析。

1.金融发展经济基础指标变动分析。

2004-2009年, 江苏省金融发展经济基础各指标在沿海8省市的排名变化情况如表7所示。与2004年相比, 江苏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外商直接投资额两个指标的排名均有所上升, 说明江苏省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有所改善, 对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形成有利支持。

2.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变动分析。

2004-2009年, 江苏省的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在沿海8省市中的排名变化情况如表8所示。与2004年相比, 江苏省的人均金融资产额和金融业增加值/第三产业GDP保持平稳, 保险密度有稍微的下降, 但金融业增加值/GDP上升, 这说明江苏省的金融发展规模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3.金融发展广度与深度指标变动分析。

2004-2009年, 江苏省金融发展广度与深度各指标在沿海8省市中的排名变化情况如表9。其金融相关比率明显上升, 金融机构贷款/GDP指标则先上升后下降, 金融机构存款额/GDP和存贷比无明显变化, 保险深度明显下降。这种变动情况说明江苏省金融深度的增加, 主要应归于其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发展, 因为其保险深度是下降的, 存贷比平稳表明其资金运用的效率没有太大变化。

4.金融发展效益指标变动分析。

2004-2009年, 江苏省金融发展效益各指标在沿海8省市中的排名变化情况如表10, 其金融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 但金融对第三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均有所上升, 这表明虽然其金融业对吸收就业贡献降低了, 但其对拉动第三产业和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上升, 表明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 2004-2009年间, 江苏省金融发展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金融发展深度以及金融发展效益的提高。其中, 金融发展经济基础的提高主要是体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 而金融发展深度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其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发展, 金融发展效益提高的关键是金融业创造增加值能力的提高。虽然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以及金融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均有所下降, 但由于保险本身只占金融发展的一小部分, 而且对就业增长贡献的降低并不能表明其效益的降低, 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的提高, 单位从业人员创造的金融增加值提高了。因此, 这三个指标排名的下降并未影响到江苏省金融发展水平排名的上升。

六、结束语

本文根据解释结构模型构建了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分别评价区域金融发展水平, Kendall一致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各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聚类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了测评结果的可靠性。在2004-2009年间, 北京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始终处于8省市的首位, 天津市、江苏省和山东省变化幅度较大, 天津市的金融发展水平极不稳定, 逐年在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间跳跃, 山东省变化相对较小, 而江苏省的金融发展水平的排名呈现上升之势, 其余省市均无明显变化。目前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和金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 保险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是制约金融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金融发展效益的偏低, 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另外, 沿海8省市金融发展水平的梯队划分结果与其经济发达程度的梯队划分基本吻合, 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

摘要: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建立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构建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测评模型, 采用Kendall一致性检验对2004-2009年沿海8省市金融发展水平的测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 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沿海8省市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梯队划分, 最后针对典型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变迁的动因进行分析, 探明金融发展变迁的关键因素及内在关联效应, 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提供基础性参考标准。

动态的综合评价 篇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管理的不断加强, 体制的不断完善, 以及战略策略的普遍应用, 对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在设置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指标体系注重财务指标, 不免有所偏颇, 故而本文增加了非财务指标。另外, 现有的评价体系中, 所谓动态评价通常仅仅对同一家公司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指标进行纵向比较, 本文将对多个公司进行综合评价, 并且利用移动加权平均的方法体现出远近数据的不同重要, 同时也丰富了TOPSIS方法体系。

二、动态权重业绩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

(一)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本文从财务和非财务两方面建立的指标体系见下表。

(二) 基于TOPSIS法的评价方法

TOPSIS法是从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中, 找到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 然后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 据此作为评价的依据。

(1) 原始数据整理。收集十二家上市公司连续七年 (2019-2015) 的财务指标, 具体简称是申能、华能、韶能、岁宝热电、桂东、九龙、国电、内蒙华电、通宝、桂冠、乐山电力、广州控股。连续七年的整体非财务指标聘请专家对其进行评价, 将定性指标转为定量指标。

(2) 确定原始矩阵。选取M项指标, N期连续期间则第Q家公司的静态指标原始矩阵为:

(4) 确定各被评价对象的动态财务指标矩阵及其动态财务指标加权矩阵。

1、被评价对象的动态财务指标矩阵

被评价对象的动态财务指标加权矩阵:

本文引入时间权重值, 以弥补以往动态业绩评价中由于忽略时间权重值得缺陷, 并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时间权重值。因为即期评价指标的作用要大于其前期的作用, 所以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评价值更为准确。

根据上式计算过后的动态财务指标加权矩阵为下表2:

(5) 计算权重

本文应用AHP方法来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数据由专家进行打分,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然后做一致性检验, 当CI<0.10时各项权重可以接受。

由于越远时间的数据作用越小, 所以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权重值, 期数由远及近。

按照此方法计算的权重如表1。

(6) 计算动态加权矩阵

根据层次分析法 (AHP) 的步骤, 得到相应的组合权重向量r, 得到综合评价动态加权矩阵:

(7) 最终的动态评价结果

1、最优和最劣向量。

2、距离计算。

D+=[0.106, 0.112, 0.162, 0.155, 0.134, 0.140, 0.135, 0.155, 0.120, 0.143, 0.123, 0.104]

D-=[0.137, 0.113, 0.060, 0.088, 0.084, 0.092, 0.084, 0.063, 0.112, 0.086, 0.096, 0.126]

3、排序结果。

V=[0.56 0.50 0.27 0.36 0.39 0.39 0.38 0.28 0.48 0.370.44 0.55]

排序结果显示, 申能第一, 其他依次为广控、华能、通宝、乐山、九龙、桂东、国电、桂冠、岁宝、内蒙华电、韶能。

三、结论

整个评价不仅得到了最终的排序结果, 弥补了原有的业绩评价方法, 还优化了具体的评价体系, 避免了单纯财务评价和均匀时间效应带来的弊端。

摘要:本文从财务和非财务两方面入手, 建立了动态业绩综合评价体系, 利用AHP方法对指标赋予权重, 并且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更科学的权重值, 最后利用TOPSIS方法对其进行评价, 得到了动态综合评价结果, 用于对公司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述。

关键词:AHP,动态权重,TOPSIS

参考文献

[1]周小健.TOPSIS法在医疗效率综合评价中的实证分析.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

[2]谢承华.AHP及其应用.兰州商学院学报.2014.1

动态的综合评价 篇8

作为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研究已经日趋成熟。不管是融合了过程指标与财务指标的平衡计分卡,还是能够精确衡量企业价值创造的经济增加值指标,都已为组织内绩效评价研究与企业管理实践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而在组织间绩效评价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理论框架。现有的组织间绩效评价研究多以战略联盟为背景。而国际合资企业作为战略联盟中唯一具有独立合作主体的形式,组织间互动过程更典型,且在国际商务领域已有丰富的研究文献,被多数研究者设定为研究对象。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设立国际合资企业的目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资源获取、成本节约和市场进入。想要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将国际合资企业建设为知识转移与合作创新的平台。

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出组织间学习的影响因素以及学习效果评价的各个维度,并进一步分析了组织间学习对组织内部绩效的影响,建立起组织间学习绩效的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地,本文借鉴知识管理理论,通过分析组织间知识管理三个阶段的特征及不同阶段各评价指标重要性的差异,向体系中引入动态评估机制,以避免国际合资企业因过度重视对外学习初期获得的短期效益而丧失继续学习的动力,从而构建起组织间学习绩效的动态综合评价机制。

二、文献回顾

1. 评价主体的选取。

由于国际合资企业组织间学习涉及外方母公司、东道国母公司以及合资公司三方,所以研究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评价主体的界定。目前,研究者从目标视角与系统视角两种视角来研究组织间绩效评价(刘晓娜和余文君,2012)。目标视角认为,组织间绩效评价需要衡量双方合伙人的目标实现程度,但双方立场不同,对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也有很大区别(Mohr,2006)。要建立一个同时符合双方母公司和合资企业目标导向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非常困难。而且西方学者多以外方母公司视角研究组织间知识转移,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合资企业对于知识的吸收与运用(黎常,2008)。系统视角则将国际合资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化运营主体进行评价,以合资企业的目标实现程度作为组织间绩效的衡量标准。合资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有自己的经营层与决策层,也需要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对自身的财务与营运状况进行监控与反馈。

2. 组织间学习绩效的影响因素。

在组织间学习研究的早期阶段,关于过程类影响因素的文献较为丰富。Berdrow和Lane(2003)归纳出影响合资企业学习效果的六个因素:态度、控制、战略一致性、培训、知识与资源的适应性、关系。Wang等(2004)从合作双方能力和意愿的角度提出了知识转移的两阶段模型:一是母公司的转移能力(知识基础、外派雇员胜任力)和转移意愿(战略意图、股权结构、关系);二是合资公司的吸收能力(员工素质、培训)和吸收意愿(员工意愿、激励机制)。苏晓华、张书军(2007)和王国顺、郑准(2007)也以合作双方的能力和意愿为基础分析了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

知识特性是组织间学习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应关注的重点。知识根据其特性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初期都以显性知识为主,同时伴随着隐性知识。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看,成立国际合资企业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互补性的资源与知识,因此双方知识的互补性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Zheng等(2013)提出知识互补性通过知识吸收效率、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的调节作用对新产品绩效产生正面影响。

由于国际合资企业建立在双方合伙人的互动关系上,因此关系资本也成为影响组织间学习绩效的重要因素。关系资本是合伙企业间个人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关系嵌入,是双方合作沟通的内在作用机制(Evangelista和Hau,2009),可分为信任、承诺和有效的冲突管理三个方面(黎常等,2009)。

组织间学习建立在双方合伙人的合作关系上,故两个主体间的沟通和控制机制对组织间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在合资企业的实际运营中,管理控制对组织间学习的影响更直接。管理控制表现为战略控制与运营控制(Child和Yan,2003)。合作双方的管理控制与沟通机制密不可分。沟通机制可以是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的,也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常见方式包括员工个人传递、互访、跨部门的战略联盟管理部、工作小组等(Inkpen,1998;谢卫红等,2006;王成等,2010)。

3. 组织间学习绩效的评价。

研究者对于组织间学习绩效的评价标准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异。Lyles和Salk(1996)提出以能力积累作为组织间学习绩效的评价标准,并通过研究证实相对于传统商业绩效,知识获取与能力积累的相关性更强。Anh等(2006)以销售量、利润、市场份额衡量合资企业绩效。黎常(2008)总结出国际合资企业中存在的三种绩效:经济和商业绩效、知识与能力的积累以及母公司合资目标的实现程度。员智凯和李林蔚(2011)则以财务绩效作为企业绩效的度量指标。戴璐和支晓强(2012)的研究则把合伙人投入组织间学习的核心目标——对其能力发展的贡献,作为组织间学习绩效影响企业内部绩效的传导机制,并将合作目标的实现程度设定为综合性评估指标。刘晓娜和余文君(2012)则认为,国际合资企业建立初期应多用过程性指标和合作满意度、组织学习效果等主观性评价指标。

4. 组织间学习绩效评估研究的局限性。

从以上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国际合资企业中组织间学习绩效评估的现有研究还存在很大局限。大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学习绩效的过程因素,而在构建评价模型时只选用单一维度的结果类指标。即使一些研究有意识地构建了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间多对多的综合指标体系,但指标的设定往往不够全面,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也没有得到解释。因此,只有将组织间学习绩效评估维度引入传统的平衡计分卡,实现内外部绩效一体化,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戴璐和支晓强,2012)。而这一点是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传统研究所没有考虑到的。尽管很多学者已经意识到联盟演进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或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不同的设置,但目前对动态评价机制的研究还非常少。

三、组织间学习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文基于系统观的视角,在全面梳理组织间学习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多维度的组织间学习绩效评价模型,并通过组织间学习的核心目标——合资企业的能力积累,将学习绩效与企业内部绩效联系起来,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分析其影响,从而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组织间学习绩效综合评价体系。

1. 组织间学习的驱动因素维度。

在综合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将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统称为学习结果的影响因素。在影响因素的评价体系设计中,以知识特性描述学习内容,对学习过程则以合作双方的意愿与能力为框架设置指标,同时将沟通与控制机制作为中介指标引入体系中。

(1)知识特性。从一个角度看,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的三个维度相互作用,过程变量促进知识的获取,而知识本身的特性也影响过程变量的作用效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学习内容也有主观的一面。合伙人对知识的偏好会影响学习的难度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最后影响学习的收获。本文将组织间知识学习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管理实践中,显性知识多指技术类知识,而隐性知识则为管理类知识。严格意义上讲,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传递的所有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深嵌到组织中且只能通过个人传递的经验性知识。因此,获得隐性知识的难度最大,其价值也最高。除此之外,本文还设立了知识互补性的指标。因为互补性的知识使国际合资企业有更强烈的学习意愿,进而提高学习绩效。

(2)外方母公司知识传授的意愿与能力。在国际合资企业成立的初期,对应组织间学习的知识转移阶段,外方母公司作为优势资源的占有者在合作双方中起主导作用。本文将外方母公司意愿分解为战略意图、信任和承诺三个子维度,将能力分解为知识基础、外籍经理人能力、协助能力和联盟管理经验四个子维度。

外方母公司设置合资企业时的战略意图将直接影响其对组织间学习的投入程度。信任和承诺为关系资本的两个重要方面。信任问题源于合作双方的竞争关系。双方母公司会对行业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抢夺,具体到知识方面,Hamel(1991)提出战略联盟中可产生一种“学习竞赛”,竞赛中学习速度越快,对自身竞争力保护越好的合伙人在合作中取得的优势越大。因此,外方母公司在缺乏信任的时候会采取知识保护措施。而承诺则是外方母公司对建立一个稳定的战略联盟并持续投入资源的认可,是外方母公司意愿的直接表现。

在能力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外方母公司进行知识分享的前提。向合资企业派遣的经理人是组织间学习的执行者,其个人能力对知识传递,特别是对隐性知识的传递有很重要的影响。除了派遣外籍经理人,外方母公司进一步协助合资企业的员工培训、研发建设必然会提升学习效果。另外,外方母公司之前的战略联盟管理经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组织间学习绩效起到促进作用。

(3)合资企业意愿与能力。对于合资企业的评价也从意愿与能力两方面进行。其中意愿可分解为合资目标、员工意愿和激励机制三个子维度,能力可分解为员工素质、培训投入、研发投入、组织结构和文化差异五个子维度。与外方母公司的战略意图相对,合资企业成立的目的决定了其获取知识的意愿是否强烈。而在个人层面,员工学习的意愿决定了其具体的学习效果,因此需要设置突出长期绩效与创新绩效的薪酬激励制度来强化员工的学习动力。

员工学习能力,特别是经理人、核心技术人员的素质以及合资企业的培训投入和研发投入,都是合资企业学习能力的直接表现。同时,设计与组织学习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并合理安排人员,也是提高学习绩效的必要方式。具有扁平化、流程化、网络化、有机柔性和无边界特征的组织结构可以促进知识的识别与组织内部传导(赵文昕,2005)。而在各部门重要职位上选用哪一方的人员,则直接关系到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效果。

(4)沟通与控制机制。本研究以沟通与控制两个变量描述外方母公司和合资企业间的互动关系。实际上,沟通与控制就是知识转移实现的过程。本文将个人传递、互访、工作小组和联盟管理部四种常见的沟通方式作为沟通变量的子维度。另外,考虑到联盟成立初期信任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双方可能会产生冲突,而且从长期来看,外方母公司与本土企业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会影响组织间学习效果,在沟通机制中还加入了冲突解决和文化差异解决子维度。

由于合资企业的股权结构在成立之初就已确定,在经营过程中又相对稳定,本文不将股权控制纳入组织间学习的影响因素中,而只考虑管理控制的两个方面:战略控制和运营控制。战略控制包括资本分配、战略优先性确定、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命等;运营控制主要指对生产及相关活动的控制(黎常,2008)。

不同于其他影响因素,外方母公司对合资企业的管理控制在组织间学习的不同阶段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一般来说,外方母公司只有在战略上可以控制合资企业时,才会因为信任而产生知识输出的意愿,而外方母公司对合资企业的管理参与正是知识转移的主要途径。所以,在知识转移阶段,外方母公司对合资企业的控制程度越高,组织间学习的效果越好。而在转化创新阶段与知识收获阶段,母公司需要给予合资企业较高的自主权。

2. 组织间学习效果维度。

本文对组织间学习效果的衡量包含五个方面:传统经济与商业绩效、知识积累、能力积累、学习目标实现程度和管理层满意度。其中传统经济与商业绩效融入平衡计分卡,与企业内部绩效合并讨论。作为组织间学习的根本目标,合资企业能力积累的实现将最终体现在企业内部绩效中,因此能力积累也就成了合资企业内外部绩效一体化的传导指标(戴璐和支晓强,2012)。包含在组织间学习效果维度的绩效指标是知识积累、学习目标实现程度和管理层满意度。知识积累按组织间学习的三个阶段(知识转移、知识转化、知识收获)进行分类,因为不同阶段知识积累的内容是不同的。同时,将目标实现程度作为综合性指标,将管理层满意度作为主观性指标。

组织间学习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合资企业的能力发展,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本文使用企业内部绩效评价的经典工具——平衡计分卡,将企业能力的积累分解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四个维度并进行评价。财务和客户两个维度代表着组织间学习的经济与商业绩效,如利润率、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本文引用戴璐和支晓强(2012)开发“学习计分卡”时的处理方法,以组织间学习的投入产出衡量财务绩效。客户与市场层面的评价还包括非财务指标。合资企业通过组织间学习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建立起更稳定的客户关系。对于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维度,组织间学习获取的隐性管理知识能帮助合资企业优化内部流程。而组织间学习在组织内部延续,能提高企业组织学习的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构建的国际合资企业的组织间学习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如下图所示。

四、组织间学习动态评价机制引入

目前关于组织间学习绩效的文献均没有引入动态评价机制,少数与组织间学习相关的动态化研究也都按联盟生命周期来划分阶段。联盟生命周期主要反映了合作企业间的关系及企业运营状况的变化,阶段划分有多种方法,但都不能与组织间学习的演进过程完全一致。因此,本文选择从知识管理理论的知识转移、知识转化、知识收获(反转移)三个阶段对组织间学习进行动态评价。评价方法是通过分析三个阶段的特点来定性地指出各阶段的关键指标,使绩效评价更有针对性,也使企业更加重视后两个阶段带来的长期收益。

1. 知识转移阶段。

外方母公司现有知识向合资企业的转移一般发生在合资企业建立初期。为了让合资企业早日平稳运营,母公司会先输出技术、工艺以及制度化的管理方法。因此,知识获取阶段以显性知识为主,合资企业很容易通过观察、模仿和执行的方式掌握知识,但知识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却不高。当然,通过战略连接和个人层面的交流,合资企业可以在收获显性知识的同时领会到一定量的隐性知识。本阶段外方母公司是知识的占有者和战略的制定者,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外方母公司的意愿与能力是决定知识转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灵活的沟通机制可以提升学习效率。

对本阶段的组织间学习绩效进行测量时,最基本的依据是合资企业掌握母公司现有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被动接受的知识还没有在组织中得到改进,对企业内部绩效的贡献还不明显,此时应把评价重点放在目标实现程度与管理层满意度上。但在这一阶段获得的先进技术与市场管理知识对企业成立初期的市场拓展与客户开发是很重要的。

2. 知识转化阶段。

合资企业从外方母公司获得的知识在组织内部要经过“运用——转化——创新”三个过程。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会发现现有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合资企业的内部环境与当地社会环境,甚至是落后而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此时,就会产生对知识进行转化创新的动机。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合资企业内部,受合资企业意愿与能力的影响最大。此阶段合资企业也需要更多的自主权,使其有能力也有意愿对知识进行适时调整。

学习效果指标选择方面,改进后的知识和研发创新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合资企业能力的积累。此时,可以更重视财务绩效和市场表现,并在学习成长模块加入专门的研发产出指标。此阶段隐性知识学习的比重加大,整体的内部流程得到了优化。

3. 知识收获(反转移)阶段。

经过合资企业内部加工的知识逆向转移到母公司,成为组织间学习中知识质量最高的一个阶段。母公司的收获既包括显性知识又包括隐性知识,一部分适用于母公司自身经营,另一部分是适用于其他合资企业的战略联盟管理经验。外方母公司是此阶段的受益者,可以在绩效评价中鼓励合资企业的知识输出,但并不能从整体上控制从合资企业中收获知识的内容与质量。合资企业的知识输出意愿与知识创新的能力是本阶段的关键要素,同样重要的是沟通与控制要素。基于个人的沟通机制在知识反转移中效率最高,隐性管理知识多由外派经理人带回母公司。而高度自治的组织环境中,个人层面的沟通更容易发挥作用。反向知识转移对合资企业的正面影响是长期的。从整体层面看,知识反转移是组织间学习目标实现的一部分,意味着组织内部学习机制的完整建立。

五、结论与启示

组织内部绩效评价是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传统的绩效评价工具在组织间绩效评价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并不适用。本文以战略联盟中最常见的形式——合资为背景,从组织间知识管理的独特视角构建了国际合资企业组织间学习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并创造性地引入动态评价机制,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本研究采纳组织间绩效评价的系统化观点,以国际合资企业为评价主体,先建立起由组织间学习的影响因素到学习效果的基本框架,再以组织间学习的根本目标——合资企业的能力积累为传导机制,将组织间学习效果与企业内部绩效联系起来,使评价结果能够揭示组织间学习的真正价值。

在系统的文献梳理基础上,本文将组织间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为知识特性、外方母公司意愿与能力、合资企业意愿与能力、沟通与控制机制四个方面,从知识积累、学习目标实现程度和管理层满意度三个方面衡量学习效果。对于组织间学习对企业内部绩效的影响,则分别从传统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在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将组织间学习划分为知识转移、知识转化与知识收获(反转移)三个阶段,通过不同阶段各评价指标适用性的分析,构建了组织间学习的动态评价机制。

动态的组织间绩效评价拓宽了管理会计学的研究范围。而以对国际合资企业有战略意义的组织间学习为切入点,可以引起管理者对知识管理的关注,并促使其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研究方法较单一,仅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定性研究,而没有使用基于问卷调查与企业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也没有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验证。另外,本文对组织间学习的财务绩效指标也没有进行深入探讨。未来研究可以从这两方面突破。

摘要:本文借鉴组织间绩效评价的系统化观点,以国际合资企业为评价主体,建立起由组织间学习的影响因素到学习效果再到企业内部绩效的综合评价体系。组织间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分为知识特性、外方母公司意愿与能力、合资企业意愿与能力、沟通与控制机制四个方面。学习效果维度包括知识积累、学习目标实现程度和管理层满意度指标。企业内部绩效的评价采用传统的平衡计分卡。在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将组织间学习划分为知识转移、知识转化与知识收获(反转移)三个阶段,通过不同阶段各评价指标适用性的分析,构建了组织间学习的动态评价机制。

关键词:组织间绩效评价,组织间学习,国际合资企业,动态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黎常.国际合资企业组织学习影响因素及其绩效研究[J].软科学,2008(5).

刘明霞.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研究述评[J].管理学报,2012(3).

刘晓娜,余文君.国际合资企业的绩效评价研究[J].兰州学刊,2010(8).

支晓强,戴璐.组织间业绩评价的理论发展与平衡计分卡的改进:基于战略联盟情景[J].会计研究,2012(4).

动态的综合评价 篇9

1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异状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广播电视节目最为明显的变化反映在对受众的迎合方面。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4次调查报告中显示, 到2014年上半年为止, 我国网民数量为6.32亿, 其中手机网民相比较2013年增长了2 699万, 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网络普及率比较2013年则上升了1.1个百分点。从该数据可见, 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持续攀升, 使用手机和网络视频工具来观看和评价广播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甚至主流趋势。从以往的广播电视节目评估方式和指标选择视角来看, 诸如各类指标分析局限于当前发展区间、调查数据精准度不足、评价指标运用的缺乏动态性及盲目性等等, 在节目评估操作方式方面存在机械性, 在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理念上存在单一化和静止性等问题, 这些显然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广播电视节目评估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所以说, 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传统的评估方式, 如满意度、视听率、成本目标、专家评估等, 已经不能反映出广播电视节目覆盖下所有观众的真实行为和心态, 自然也就无法更好地反映或评估广播电视节目的真正经营状态及价值, 因此亟待更新。

早在多年之前就有研究学者提出网络所存在的“镜像”功能, 可以用来辅助评估方更为便利的收集到受众的真实心理动态信息。从目前的评估方式来看, 网民分布在四面八方, 对其使用视听率、成本目标法, 或者使用传统的收视观感调查和收视行为调查法均无从下手, 网络信息技术及语义分析技术的融合可以辅助广播电视节目评估方轻松快捷地收到并分析网民的收视观感调查和收视行为。由此可见, 在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新市场环境面前, 广播电视节目以新媒体作为终端、以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为目标, 还需要不断地应用新技术来强化自身的评估质量和价值。因此, 以受众满意度为核心的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才显得更为难能可贵。

2 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动态性构建的必要性

2.1 固定评估模式与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提升的矛盾

正如前文分析中所提及到的影响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受众覆盖精准度、播出时间和时段选择、推介频率及力度等各自发展过程中, 同样存在着动态变化表现和趋势。如果使用固定的衡量模式, 漠视单一化、固定化衡量指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进行节目质量的评判, 在经济、社会效益、媒体影响力、社会地位等最大化发展的当前时代, 显然无法保障广播电视节目本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

2.2 动态发展要求与广播电视节目综合竞争提高的矛盾

满意度、视听率、成本目标、专家评估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综合评估而言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视听率作为受众收听情况的数据反映, 可辅助广播电视节目设计和策划方以量化为角度衡量受众对节目的反应, 但是其他几种因素在广播电视节目的改革和发展中, 对节目受众好评率、艺术水准、目标受众到达率、节目经营推广情况等情况方面, 也能起到较为明显和明晰的反应作用。因此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当代评估, 需要设计和构建广播电视节目动态综合评估体系, 并设立多元化的评估手段和标准。

3 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动态构建的方式及策略

3.1 依据节目分类情况, 合理选择配搭考评目标

考虑到广播电视节目类型的差异性, 在进行其动态体系的构建之初建议先分别设定具有针对性的节目指标, 如大块综艺类节目、新闻节目、电视剧、谈话类节目等可以规范于广播类的节目, 其受众面较为宽泛, 作为各电视台争取的目标, 此类节目收视率很容易受到节目时段的影响。因此, 可以将收视率作为衡量节目质量的评估标准。专家评议和满意度可作为辅助评估目标, 以保障其导向性和思想性的正确性。对于包含纪录片、专题片等受众面相对较小的窄播类节目, 从节目内容设置和传播目标来看, 影响其视听率的外界因素相对较少, 因此可以依靠满意度和专家评估作为主要评估目标, 视听率为辅。对于包含老年节目、少儿节目、农业节目等在内的受众具有特殊性的节目, 可使用视听率和满意度作为主要衡量目标, 以防止出现评价主体失察和评估错位的问题。

3.2 合理确定参考指标, 精确计算动态发展趋向

从节目考评的公平性角度出发, 针对视听率容易受到前后播出节目、时段、频道亲和力等的影响, 在视听率自主性能力相对较差的前提下, 可结合节目实际播出情况, 使用动态基准值考评的方式来考评动态综合评估系统的精准性和针对性。此方面可借鉴江西电视台的操作模式。比如按照时段和频道收视率情况制定标准, 排除特殊情况或因播出时间变化而导致收视率出现异常的因素, 之后使用转换公式计算现阶段平均收视率。在目标制定时, 由于每个频道在全年不同时段节目的竞争对手动态发展过程不同, 所以需要按照影响因素、竞争对手、自身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来分别制定出具有差异性的目标值。

3.3 提取评估应用公式, 完善评估指标的完整性

由于不同分类方式下统一节目有可能出现评估效果显示存在差异性的情况。因此, 从最终得分的稳定性角度出发, 在针对具有差异性的广播电视节目实施分类时, 需要从多方面因素角度入手, 慎重考虑并确定评估模式。在同类节目方面的评估, 也建议尝试使用多元化的具有具象化特征的指标进行评估和考评。此方面可借鉴美国PEJ-LO-CALTV优质新闻工程的评估方式, 其在针对地方新闻节目进行质量评估时, 选择新闻社区接近性、新闻价值、新闻话题覆盖面、观点兼容性、消息权威性、经济报道数量、多渠道新闻数量、对新闻把握的专业化程度、对观众非信息诱惑力及节目煽情程度等。在连续几年的技术应用过程中, PEJ取得了极为稳定的成效, 并总结出具有普遍应用规律的评估应用公式, 如需要少短多长新闻, 节目社区覆盖面必须广, 需要多报道社区主要机构新闻, 降低匿名信息应用率, 弱化分支受众报道量, 报道时可以让信息源多停留一段时间, 增加信息真实性, 要派出记者而不仅仅是摄像师, 观众更喜欢现场记者或者主持人的现场信息反馈, 而并非仅仅是数据或者配音画面。美国PEJ-LO-CALTV优质新闻工程所提取的评估公式可以作为我国新媒体视角下广播电视节目动态综合评价研究的评估应用公式借鉴基础, 而从评估应用公式的提取方式的表象方面来看, PEJ卓越的评估成效也表明节目评估系统不应该拘泥在使用一些程式化的固定不变的指标体系方面, 也需要在尽可能健全现有各类主标指标的大前提下, 针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表现特点和本质特征, 进行评估指标的选择性完善。

3.4 科学选定量化指标, 重视相对发展原则

多元化指标的应用可保障评估效果的相对公平性, 在评价过程中拟确保指标的科学和应用简便, 还需从合理量化角度入手, 修正部分客观因素对节目视听率有可能产生的制约或影响, 以保障不同时间、不同类型节目的可比性。如针对不同落地情况的不同频道, 按照其收视率客观存在的情况进行加权处理, 以得到的结果作为基本数据基础进行修正, 黄金时段和非黄金时段节目收视率的差距就是典型的例子。此外, 诸如上文提到的视听收视指标由于容易受到安排时间、节目前后节目内容、本频道亲和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考虑到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可尝试使用季度平均收视率计算方法, 并遵从相对发展原则的要求, 在目标值制定时, 考虑到全天本频道的节目播出市场竞争力的差异, 进行不同目标值的制定等。

综上所述, 由于传统媒体下的广播电视节目本身缺乏对各个影响因素、对手和市场动态发展趋势的考量, 因此, 在当今新媒体视角下, 我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价应该是综合性的、全方位的, 其在考评的结果和精准性方面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考虑到广播电视节目作为一种特色精神产品, 对其进行评估无法绝对地做到公平和精准, 因此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综合性评价的改革方面, 建议将评价对象本身的动态发展趋向及各个方面的动态发展要求纳入进来, 进行阶段性测评, 以利于进一步优化广播电视节目评价的综合动态发展。

参考文献

[1]于进宝.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在广播电视宣传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5 (07) .

[2]李楠.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国好声音》传播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4 (05) .

[3]张传礼, 赵理国.广播电视宣传报道创新模式探索[J].现代视听, 2010 (S2) .

[4]漆亚林.电视综合评价体系:当代价值与理性重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 (03) .

[5]Xianfeng Li, Gang Shang, Zhichong Zhao et al.A Typical TV Audience Rating Model and Its Competition Dynamics Analysis.2010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2010.

[6]陈坚.建立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初探[J].视听纵横, 2013 (06) .

上一篇:桂林米粉下一篇:研究生小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