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探究

2024-07-14

新技术探究(精选十篇)

新技术探究 篇1

1 简单介绍烟塔合一技术

烟塔合一技术, 顾名思义, 就是将火力烟囱与冷却塔合二为一, 将烟囱取消, 可以利用冷却塔的热湿空气对脱硫后的净烟气形成一个环状字幕, 然后对其形成包裹和提升, 达到增加烟气提升高度的目的, 最终使烟气中的污染物扩散。最早应用烟塔合一技术的是德国,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投产, 建成了第一座烟塔合一火电厂, 并且对一批老机组超烟塔合一的方向进行改造。实践证明, 烟塔合一技术的应用, 有效提高了火力发电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不仅如此, 还简化了传统的火力厂的烟气系统, 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火力厂的资金投入及系统运行的维护费用。目前, 烟塔合一技术逐渐被我国各地的火力厂所接受并且应用, 我相信, 该技术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2 对于水资源的利用

近些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对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多, 水价更是一路飙升, 如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将不同深度处理的城市用水进行处理后重复利用, 就会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用水问题, 还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与其它的资源相比, 水资源价格较为便宜,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将水资源作为杠杆使城市中水成为打通新水源的有效途径。电厂正常运行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而城市中水的价格恰好符合电厂的接受能力, 城市中水的水质也可以满足电厂的用水要求, 是电厂用水的最佳选择。实践证明, 大力应用城市中水不仅可以节约地下水资源, 还可以使电厂节约资源和投入, 可谓是一举两得。

3 解析冷空技术

电厂冷空技术指的是发电厂采用翅片管式的空冷散热器, 直接或者间接的对环境空气进行冷凝排气。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 火力发电厂机组的参数、容量逐渐增加, 这些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和水资源, 然而, 我国的水资源并不充沛, 人均占水量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属于贫水国家, 不仅如此, 我国的水资源分配的也极度不平衡, 一些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 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生活用水,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有一些地区, 虽然生产煤炭, 但是却因为缺水影响了煤炭资源的开采,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大力应用冷空技术可以有效的缓解这种情况, 可以在“富煤穷水”或者干旱地区应用这种技术, 实践证明, 尽管水资源的贫乏使将丰富的煤炭就地转化成为电力的工作更加困难, 但采用空冷机组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矛盾。

4 CCS技术

近些年,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环境遭受了巨大的伤害,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 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要想有效的缓解温室效应, 就要从源头抓起, 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CCS技术非常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及资源现状。

CCS技术即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 即利用化学吸收法、富氧燃烧法等将二氧化碳从烟道中分离出来, 然后利用各种封存方法将二氧化碳封存于海底或者是地下, 以达到减少碳排放、抢占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目的。

5 IGCC技术

IGCC技术就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是当今世界上备受关注的发电技术, 该技术具有新型、高效、洁净的特点, 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发电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煤气化技术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相结合, 既能体现出煤气化技术的环境友好特点, 又能体现出后者的高效特点, 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的清洁性、高效性、适应性, 易于实现多联产等优点, 最重要的是该技术能够满足我国提出的二氧化碳零排放、氢能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目标, 可谓是是21世纪洁净煤发电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主要流程是将煤或者是一些含碳材料经过气化生成中值合成气, 再经过脱硫、除尘等净化工艺形成纯净的合成气, 最终供给轮机燃烧, 还可以将燃气轮机排气的余热进行回收, 最终供给蒸汽轮机发电, 实现循环发电过程。

6 简单介绍水电联产海水淡化技术

水电联产, 顾名思义, 指的就是海水淡化水和电力联产联供。由于海水淡化的成本取决于消耗的电力及蒸汽的成本, 而水电联产可以有效的利用电厂的蒸汽及电力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动力, 最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7 小结

通过对上文的论述可知, 对电厂新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我国整体电力事业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电力已经成为支持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就意味着推动我国其他各项事业的进步, 我们电力工作人员任重而道远。我们既要认可近些年来我国在电力事业方面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喜人进步, 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我坚信, 天道酬勤, 只要我们广大电力工作者恪尽职守, 无私奉献, 对我国的电力行业充满信心, 斗志昂扬, 一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现阶段的电力技术应用状况, 促进我国电厂新技术的推广, 有效提高我国电厂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不断将我国的电厂新技术进行推广, 提升电厂技术水平, 使我国的电厂技术走出中国, 走向世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国家对电厂新技术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 使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近些年, 我国的电厂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很多新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因此, 对电厂新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针对我国现阶段的电厂新技术进行研究, 浅谈几种电厂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希望可以以此文章促进我国电厂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电厂,技术

参考文献

[1]马小军.美国固体照明技术进展概况[J].半导体技术.2006 (01)

[2]张凯锋, 戴先中.电力系统分散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 (19)

探究课教案——信息技术 篇2

今天Ms Zou 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探究课,是关于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技术。Ms Zou拿着手机问:这是什么? 孩子们纷纷回答是手机。

Ms Zou:手机属于电子产品,也属于信息技术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呢? Ms Zou: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可以称作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有谁的爸爸妈妈是做IT的? Barbie: 我爸爸是做IT的。Ms Zou:你爸爸很厉害哦。

Ms Zou: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信息技术有哪些呢? Mille: 电脑 Sunny:平板 Vission: 手机

Ms Zou:手机、电脑的功能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呢? Mickey:打电话 Shirely: 视频 Leo: 看动画 Jacob:学习Andy: 玩游戏

Ms Zou: 都回答得很正确哦,手机、电脑不仅可以玩,还可以学习,希望你们能好好利用信息技术学知识。

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分析一下信息技术的优点和缺点,通过作画的形式画下来。宝贝们分成四组,各自讨论自己的想法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手机、电脑不光是用来玩,也可以用来学知识,看我们的小朋友们,都在认真的跟着Ipad学英语配音呢。

路面基层施工新技术探究 篇3

【摘 要】路面的基层是关系到道路平整度与坚固程度的基础,这个层面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行驶体验的舒适性,而且还影响着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因此路面基层施工是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的基础性环节。

【关键词】路面基层施工;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刚性基层;行车荷载

0.引言

道路既是经济的先行者,也是经济的拓展者,还是经济的受益者,道路既能够激活一片区域经济,更能够通过道路这条长长的触角将经济延伸至道路所及的任何地方,同时,道路也受益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更加刺激了人类对道路的需求。我国的经济发展、车辆数量的激增使得人们对道路的需求与日俱增,虽然我国近年来已经在道路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骄人的业绩,但是这些成绩相对于飞速增长的经济与车辆的数量还是略显不足。随着人们对路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路面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施工工艺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道路的方方面面的需求。我国的路面按照使用的施工材料大致可以分为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两大类。细分到路面的基层又可以据其模量的不同分为柔性、刚性、半刚性等种类。道路的基层与面层一起承受车辆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向下传到路基。下面就针对一种较新式的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水稳碎石基层进行详细的阐述。

1.水稳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即指以碎石为骨料,渗和一定的胶凝材与适量的灰浆经加水搅拌后压筑成的道路基层。由于基层对于路面的质量影响极为重大,因此必须对基层的施工质量严抓不懈。

1.1施工机械的选择

水稳碎石基层与其他路基的施工过程大同小异,因此其所使用的工程机械也大致类似。需要的主要工程机械为:用于水稳碎石混合料搅拌的粒料拌和站、用于运输的自卸汽车、用于摊铺的多功能粒料摊铺、用于压实基层的钢轮振动压路机以及用于最后在竣工前收面时细碾的胶轮压路机。

1.2试验路的铺筑

由于道路施工的工程量巨大、投资金额巨大,因此,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必须对原料、工艺、施工技术等进行试验性的检验,这时就可以铺筑一条较短的供试验用的路面。进行试验路的铺筑的施工步骤主要包括如下个方面:

(1)与正常施工一样,在铺筑之前必须保证基底的平整,以及各路型参数的正确性,以便开展后续工程。

(2)对基底的表面进行处理,清除基底的杂物等以免影响铺筑的正常进行。

(3)要根据道路设计的参数对预铺的道路进行放样标定,由专业的测量人员为预铺道路定出基准线、边线、中轴线、高程等控制点位,并将这些点位与标高用钢线拉直以指示工人与摊铺机。

(4)按照预铺工程的设计方案组织施工的各项工作安排。包括摊铺的厚度、摊铺中的行进速度、摊铺的宽度控制、摊铺后的压路机的碾压遍数以及速度等。

(5)在碾压完工之后就可以对预铺试验道路进行检验,主要的检验指标包括其压实度、厚度、高程、路拱、边坡、平整度等。

(6)验收指标决定了下一步正式施工的各项参数,如果试验路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则可以立即进行大规模施工,如果结果不满意,可以对施工中的材料、工艺等进行调整,以制订出满意的施工方案。

1.3水稳碎石基层规模施工

(1)正式开始大规模施工之前,必须首先对路面的基层进行支模,支模应以放样标定的边缘线为准。支模过程所使用的模板可以采用钢制模板或者是木制模板,在支模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支模的高度要比设计标度略高为宜。而且模板的周围必须使用钢钎钉入地下将模板牢牢固定,不得出现松动等情况。

(2)支模完工后必须对支模围护内的下承层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在施工之前还要进行喷水润湿。注意洒水的水量以水体表面湿润无积水即可。切忌不可过湿。

(3)湿润的同时就可以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的抖和与输送,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必须严格按照配比投料,水量与投料量必须精确而且所有的料必须一次加足,不得随意添加。如果运输路途较远,运输车必须配有搅拌装置以免骨料离析。

(4)摊铺机必须按照工程施工计划规定的速度运行,摊铺机摊铺平整以后,钢轮碾压机即可入场碾压,钢轮碾压机碾压完成以后,必须测试其压实度与强度。压实度与强度不足时应立即洒水湿润并进行再次碾压,直至其高程、压实度、强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收面可采用胶轮压路机再次碾压,对碾压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必须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密实度。而且基层的表面不应出现轮迹、裂缝等质量缺陷。

(5)碾压全部完工以后,必须对基层进行检测,主要的检测项目包括含水量与水泥剂量等重要指标。养生满七天以后,取用取芯检测法检测基层的强度,对比对规范的要求进行工程质量合格与否的判定。

(6)养生。基层施工完成后需对表面用茅草或毡布覆盖,并在覆盖物表面洒水进行养生。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2.振动成型抗裂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振动成型抗裂水稳碎石基层是指混合料采用振动成型,通过优化集料级配,降低水泥用量。

2.1抗裂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流程

抗裂水稳碎石基层的施工主要流程如下:

(1)原材料试验与选择。

(2)确定拌和场地。

(3)采用振动成型法进行水稳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4)施工准备。

(5)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

(6)抗裂水稳碎石基层的碾压采用高强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7)对施工接缝进行处理。

(8)覆盖养生。

(9)现场取芯进行强度检测。

2.2拌和场地的选择

要根据施工现场以及料厂的位置选择拌和场地,尽量降低运输费用。

2.3接头处理

摊铺过程如不得不中断,那么应设置接缝。紧靠混合料末端设置方木两根,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压实高度相同。

2.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严格控制生产配合比,对进场集料在拌和前要进行含水率测定。

3.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工艺

级配碎石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作为一种普遍的筑路材料,用于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碎石用于柔性基层当中,主要优点如下:

(1)它可以吸收应力,起到防止和延缓反射裂缝的作用。

(2)级配碎石基层具有排水的效果,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起到一定的作用。

3.1施工准备

施工前对作业面进行清理,清楚表面的杂物、浮灰、积水等。撒布碎石前要在作业面撒布乳化沥青,洒布量按要求控制。

3.2混合料的拌和

拌和前,应对场内集料含水量进行检验,要求外加水量与集料含水量之和略高于最佳含水量。正式生产过程中,要定时抽检混合料的配合比和含水量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变化应及时调整。

3.3混合料的运输

运输车辆装料前要对车厢进行清扫,保证车厢干净无杂物。运输时间尽量缩短,避免厢内混合料发生离析。

3.4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前应对摊铺机、料斗、传感器等各部分进行检查、试运转。提前调整摊铺机传感器,使其满足路拱坡度的要求。

3.5混合料的碾压

摊铺机后面应紧跟压路机进行碾压。压路机采用双轮或三轮钢轮压路机进行初压和复压,胶轮压路机进行终压。一次碾压长度不宜超过80m。

3.6纵缝处理

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纵向接缝。如摊铺机的摊铺宽度不够,有条件的可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同步进行摊铺,两台机器相距5~8m,无条件的分两幅进行摊铺,在一幅上摊铺一段长度后再到令一幅摊铺,最后一起进行碾压。

4.结语

本文根据以往路面基层的施工经验进,对几种常用路面基层的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并对几种新技术进行探讨,提出了几种路面基层新技术的施工工艺,以期对路面基层的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封彦珠.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128.

[2]程建军.振动成型法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与质量控制[J].科学之友,2010,6:19-21.

探究干部培训应用新技术 篇4

凯文·凯利认为“新技术是一种力量, 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灵”[1]。张际平 (2012年) 认为新技术具有历史性、动态性、前瞻性, 不同时代背景下新技术具有不同的内涵, 其在不同研究和实践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2]。海涅克认为, 任何事物的根本是要抓住它的根基;新技术的根基就是“新”。“新”既是发展创新的结果, 也是发展创新的原因, 新技术的创新活力是与生俱来的。

由新技术引发的改革创新正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截至2013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 20%的人每天查看100次手机, 34%的人起床第一件事看微信[3]。在教育领域, 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驾驶培训、医师培训等, 应用移动互联网进行非正式学习等。北京大学先后与Ed X、Coursera和学堂在线3个MOOC平台进行课程开发, 并提出“以MOOC建设引领国内高等教育改革”[4]。“可汗学院”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风靡全球, 每个月会向600多万学生提供教育, 这一个数字比美国哈佛大学自1636年创立至今所培养的学生总数的10倍还要多, 且还在以每年400%的速度继续增长[5]。

干部培训属于教育, 新技术在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5方面的应用已形成丰富的理论与成功的实践经验, 并形成如教育技术学、学习科学与技术等的学科体系。干部培训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 指出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 加强网络培训基础设施建设, 规范干部网络培训管理, 适应干部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干部培训应用新技术既有理论背景, 又有政策指向, 然而干部培训应用新技术的专门研究较少。

本文对于为何在干部培训中应用新技术、哪些新技术适用于干部培训、如何将新技术应用到干部培训3方面问题进行初步论述, 最后依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提出新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以期抛砖引玉。

2 干部培训中应用新技术的原因分析

后信息社会, 新技术在各领域的信息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文运用系统要素分析法着重分析干部培训应用新技术的领导干部、培训、新技术三要素。

2.1 领导干部全面发展的自身需求

干部全面发展需求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从技术与人的关系角度, 应用科学技术可促进人的全同发展。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6]。其二从应用实践的角度看, 在学习中应用新技术是干部自身技术素养自然迁移应用的要求。如前言部分提到, 新技术已融为人们生存的一部分, 应用技术去解决问题已成为一种习惯。在培训课程中, 学员可以用“印象笔记”去记录精彩课堂, 用“Mind Mapper”进行课程结构整理, 用PPT总结课程, 通过微信、QQ等聊天软件在线交流观点。

2.2 干部培训创新发展的要求

干部培训需借鉴技术来完成改革创新, (1) 新技术可以促使教学方式及手段多样化, 如在初具规模的干部网络培训、干部体验式培训、混合培训模式、多媒体教学; (2) 新技术可以革新学习观念、学习目标, 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终身学习实现形式已得到广泛认可, 信息对等的时代, 学会学习非常重要; (3) 新技术可促使培训内容丰富化、多媒化, 如微课程、精品课程等; (4) 新技术可以使学习工具智能化、数字化、方便化, 如电子书包、电子课本、各类学习类应用软件等。

2.3 新技术拓展应用领域的需要

李艺等人认为“教育和技术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双方都会因为对方的作用产生相应变化”, 换言之, 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是辩证的统一。新技术应用于干部培训过程中, 会产生新的技术形式, 如专门针对党校管理的党校管理系统、党校一卡通系统、专门针对干部培训的电子书包等。另外, “领导干部在党内和社会上处于重要位置, 具有强大的行为导向和风气引领作用”。干部培训, 是意义重大的培训领域, 新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 有助于新技术的传播与应用。干部培训对象参与相关技术发展的政策制定, 让领导干部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 可以从侧面推进新技术应用。

3 哪些新技术适于干部培训

究竟哪些新技术适用于教育领域?张际平等人 (2012) 研究认为新技术包涵“移动设备和移动应用、电子交互技术 (包括多点触控技术、交互白板等) 、多屏显示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手势交互技术”[7]。地平线报告是教育领域中影响最大的新兴技术研究与预测报告, 2014年报告公布六大新兴技术分别是:翻转课堂与学习分析 (未来1年期) 、三维打印与游戏和游戏化学习 (未来2~3年) 、量化自我与虚拟助手 (未来4~5年) 。

现今干部基础信息化建设已经初有成效, 如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应用了一套基于云服务理念架构的学校管理系统, 实现培训过程管理及学员管理的信息化、流程化, 并将信息化管理工作实施IT外包。干部培训应用新技术程度并不高, 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普及以来的技术, 对于干部培训都属于新型应用空间。

新技术的网络化、个性化、体验式、智能化等特性, 根本地改革培训方式。 (1) 泛在、智能化的培训学习环境。如通过开发设计移动客户端、微信公平号实现学员管理、学习资源提供等, 通过物联网将各种传感器与教室设备相联, 现实自动化环境控制, 如温制、光制等, 为学习提供知舒适环境。 (2) 个性化的学习设计。学习分析技术是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一种对于学习数据处理的技术, 通过相关数据可以全面的挖掘学员的学习特征、学习方式, 为个性化培训提供依据。 (3) 虚拟现实使培训学员打破时空及感官的局限性, 真切的感知学习内容;三维打印技术, 是一种新型快速成形技术, 可以为某些业务培训提供方便。综上所述, 比较适用的新技术有移动学习技术 (包括移动设备及移动应用) 、学习分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技术、翻转课堂、三维打印技术等。

4 干部培训应用新技术建议

在干部培训中应用新技术, 既有必要性, 也有可行性。应用方法需视具体应用场景而定。下面就培训学员、组织者、培训机构3个方面提出, 结合工作实践提出策略性建议。

4.1 提升学员的技术素养, 转变学习策略, 是应用的前提

首先转变学习观, 牢固终身学习理念。不仅要抓住培训学习机会, 还要善于通过其他学习资料来拓展视野, 优化知识结构, 如高校的网络公开课、国家的精品课、国外Moocs等。其次革新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角度。传统的干部学习都是接受式、复述式及指令式, 学习效率低下;新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活动, 学习者要转变角色, 运用新技术提供的学习支持环境、认知工具, 进行主动学习、建构学习、合作学习, 使学习者身心投入到学习信息的处理之中, 开展学习思考、交流, 以达到学习目的。最后紧跟时代发展, 提升技术素养。对于新技术、新理念, 学员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多加实践, 多看技术方面的信息, 多听泛IT类课程。此外, 学员要提高学习方式的元认知能力、学习技术与理念素养, 尝试用不同视角去解决问题, 对于干部培训的新技术应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2 提升培训管理者的理论水平, 转变工作思路, 是应用的动力

培训管理者要紧跟时代步伐, 要有技术前瞻性。培训管理者从培训设计、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方面, 关注技术应用。这种应用不一定是宏大的, 微创新对于培训效果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如班级管理中, 运用“微信+问卷星模式”进行培训评估, 将评估标准输入到问卷星, 自动生成二维码, 学员用微信“扫一扫”功能在课程结束后, 及时扫二维码对课程进行评价, 既提升学员的学习体验又提高评估的有效性。二要深入研究干部培训规律, 加强干部培训理论创新学习及研究, 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4.3 创新培训模式,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培训机构的培训服务是基础

培训效果需机构系统提供细致服务。 (1) 稳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 为新技术应用提供土壤。培训空间的WIFI等网络设施一定要稳定, 因为新技术使用场景大多要应用到网络。 (2) 搭建好信息化应用平台, 为新技术应用提供保障, 使培训传播培训内容同时锤炼相关人员的技术素养。 (3) 创新培训内容, 为新技术应用提供营养。海关总署党校的领导干部的知识更新培训班上, 培训管理者会安排“学习型组织建设”“创新学习”“信息化学习工具”“思维可视化”等课程, 以提高海关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与技术素养。 (4) 加强培训管理者或兼职教师的培训, 是新技术应用的捷径。 (5) 制度保障, 为创新者提供精神支持以避免一定程度的风险。

综上所述, 干部培训应用新技术, 涉及到培训各个环节, 不同角色, 只有敢于创新, 勇敢尝试才能促进培训的发展。创新不分大小, 需鼓励微创新, 在量变中追求质变。

5 应用新技术的原则

干部培训应用新技术, 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 要注重实效及质量, 需坚持实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理论先行原则。

5.1 实用性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的众多实践表明, 新技术顾然有活力, 但是在应用一定要实用、适用。如能去现场体验的不一定非要去虚拟现实技术手段去解决。

5.2 经济性原则

应用新技术, 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要大量资金支持。要根据自身情况, 来考虑是否要引入新技术。一些旧的技术, 在不影响培训效果的前提下要尽量延长期使用寿命。

5.3 理论先行原则

应用新技术前, 培训管理者一定要进行研究, 要有过硬的理论支持。从未有先例的应用, 要小范畴的试用, 反复论证后, 才可扩大使用范围。

由于技术元素, 在各类决策的话语权越来越来重。新技术发展为干部培训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与资源, 在优化培训效果, 提升培训体验方面, 值得干部培训从业者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凯文·凯利.科技想要什么[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1.

[2]张际平, 许亚锋.新媒体、新技术体验学习的设计与实践[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 (6) .

[3]万琦.指尖上的网民——中国移动网民分析报告[J].互联网周刊, 2013 (20) :20-23.

[4]李晓明, 刘增辉.北京大学:以MOOC建设引领国内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 2014 (8) .

[5][美]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

通信技术探究论文 篇5

一、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大企业由于规模大,资金充足,已经认识到了会计管理的重要性,对会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技术有限,尽管意识到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但这些也不能成为中小企业不去完善会计管理制度的理由,为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必须平衡技术资金问题,尽量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尽量让企业会计运行方面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会计管理制度进行解决。

2、会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一个企业有好的管理者才能更好跟快的实现价值,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小企业资金不足,这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的现象,正是由于这一点,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于会计管理人员的要求不是很高,而管理人员的低素质也导致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很多中小企业对其会计管理人员不进行相应的培训,也不注重会计管理人员自身的学习能力,使得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比较落后。这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会计核算方法简单

会计方法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是全面履行会计职能的关键。而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方法非常简单,忽略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只重视核算,记账等,却忽略了会计监督和分析。另外,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表明,会计工作中对很多的原始数据控制不严格,出现很多的坏账,死账。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非常严重。

4、现代管理手段缺乏有效的利用

现代管理手段是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要求标准。然而,现在很多的中小企业,没有使用这些会计管理软件,甚至很多小企业还沿用那些古老的会计管理工作,手工记账,没有从那些繁琐的手动操作转化为联网操作。另外,很多使用了相应的软件,但对于实用会计软件的利用、开发及网络技术的应用还相当欠缺。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发展,经常会导致信息不准确,不及时,甚至出现失真的现象。这些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都非常不利。

二、中小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策略方法

1、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不论规模再小,资金和技术如何不足,都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管理制度,这是一个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会计管理制度完善了,才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根据制度有针对性的解决。同时,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约束企业人员的行为,控制企业的有效运营,实现企业的目标。

2、完善会计核算方法,加强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核算方法的完善要从会计基础工作着手,根据会计法的.要求,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真实,客观,及时。做好会计核算是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基础。另外,会计监督职能的加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会计管理人员要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注重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过程管理,以此来提高产品的盈利率。第二:经营业绩考核也是会计监督职能的范围,也就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等方面的监督。第三:加强对物质利益分配的监督,有效地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

3、运用现代化手段,为会计工作服务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小企业也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多大型企业已经使用国外的一些先进的会计管理手段。中小企业要想让自身变得更具挑战性,灵活性,也必须运用现代化手段,为会计工作服务。具体做法是:第一,改善硬件设施条件,配置电脑,以及相应的会计管理所用设备,以满足现代化会计管理的需要,这不仅是固定资产的投资也是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增加砝码。第二:要求会计人员和计算机管理人员同心协力,尽可能的开发应用软件,做到应用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第三:在企业内部建立会计信息网络,为企业服务。

4、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提升中小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素质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定期进行培训。培训是培养会计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管理水平知识也不断的增多,国家不断的会发布一些新的会计管理方法,作为中小企业来讲,必须定期的对其会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才能提升中小企业的会计管理能力。

第二: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对其会计理论知识,会计制度,计算机操作能力等进行考核,通过这种方式督促会计人员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

大树移植技术探究 篇6

[关键词]大树;移植;技术;探究

移植胸径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胸径15cm以上(或高度6m以上)的常绿乔木。冠幅3m以上(或高度4m以上)的灌木,地径5cm以上(或树龄超过20年)的藤本。属于“大树移植”。

大树移植可以迅速达到绿化、美化的园林效果,也是保护在城市改扩建工程中的古树名木和已有大树的有效手段。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建设之中。“大树进城”已成为一种时尚。大量引进大树对城市和农村都隐藏着极大的生态风险,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现在来探讨一下大树移技术。

一、选择大树

大树移植应选择苗圃培育的经过多次移植的“熟苗”,尽量不要选择没有经过移植或者在农村散生的“生苗”。其苗木往往主根明显,入土很深,挖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其根系造成极大的损害,也很难带住土球,移植成活率极低。在树种选择上则尽量选择浅根系的乡土树种。大树移植较易成功的树种有:国槐、臭椿、银杏、悬铃木、樱花、刺槐、大叶女贞、雪松、白皮松等,不易成活的树种有:龙柏、云杉、冷杉、核桃、柿树等。在树体选择上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大树。同时对大树生长地和移植地的立地条件进行评估,避免两地立地条件异过大。大树生长地应地势平坦,交通方便,便于机械作业。

二、前期准备

移植大树应该提前1~2个生长季对其进行“段根缩坨”处理。经过这种处理促进数目侧须根生长,使大树在移植前形成大量可带走的有效吸收根。移植的大树在挖掘前4~5d充分灌水。在不影响观赏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对树体进行修剪。一般来说,落叶乔木易发枝的剪去树冠的1/2,不易发枝的剪去树冠的1/3。常绿树一般只剪去影响观赏的重叠枝、病虫枝和老弱枝,这样便于吊装运输,同时减少大树的枝叶量,与地下根系保持平衡。对于较大的修剪伤口用杀菌剂处理后蜡封,对观赏面和阴阳面进行标记。

三、移植时间

一般来说大树移植应该选择蒸腾量小,水分代谢平衡,有利于根系及时恢复生长的时期。早春气温逐渐回升,土壤水分充足,树木根系在较低温度下可开始活动,有利于水分代谢平衡。秋季气温逐渐降低,蒸腾量小,是土壤水分稳定,土壤温度尚高,大树定植后根系还能迅速恢复生长。因此,早春和晚秋是大树移植成活率较高的时期。

四、定植技术

定植前按照设计要求开挖种植穴,种植穴直径应大于土球直径40~50cm,深度大于土球高度20~30cm,四周光滑。挖掘完成后在底部垫20~30cm的种植土,然后把种植穴杀菌消毒,大树运到必须尽快定植。先将树冠的绑扎物去掉,对于吊装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枝干损伤消毒处理。起吊大树进入种植穴,扶正树冠,调整大树朝向和种植深度(注意大树种植一定不要过深,保持原来深度即可),合适后填入一部分土,固定大树后去除土球包扎物,然后分层填土压实。填土至2/3处立支撑,一般用三柱式或四柱式。支撑牢固后浇水,水一定浇透,然后填土埋住全部土球。

五、养护管理

要使大树在移植后成活并回复生机,需要细心的养护管理。在移植后1~3年里日常养护管理十分重要,尤其是移植一年内的养护管理,这是大树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1.树干包扎喷水保湿

定植完成后用草绳把大树主干和一级分枝近主干处包扎,避免强阳光直射和干热风吹袭,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炎热的夏季又可往草绳和树体上喷水,调节树干温湿度,喷水一定要均匀,避免水滴下使根部积水。比较有效的办法是给树体输液(打吊针),既能给树体补充水分,又可避免喷水过多使根部积水。

2.搭棚遮荫

夏季气温高,树体蒸腾作用强烈。为了保持树体水分平衡,应及时搭棚遮阴减弱蒸腾。但注意不能遮阴过严,一般遮阴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散射光,保证树体的光合作用。荫棚距离树体一般50cm左右,保持棚下空气流通,防止日灼危害。

3.土壤水分管理

大树栽植后根部一定要有良好的透气条件。新植大树根系受到了一定的伤害,吸水能力减弱,因此土壤保持湿润即可。水量过大反而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能,抑制根系的呼吸,对新根生长不利,严重的还会导致根系腐烂死亡。因此对大树的浇水一定要慎重。定植第一次浇水后,隔一天浇第二次水,以后是天气情况和土壤含水情况严格分析,谨慎浇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树穴积水,浇水后填平种植穴,使其略高于周围土面。地势低洼易积水的要挖排水沟,保持不积水。

4.病虫害防治

大树移植后,其生长势降低,对病虫害的抗性降低,新环境潜在的病虫害也给大树造成威胁,所以要经常检查,以预防为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树种特性,及时防治,对症用药。

5.施肥

大树定植初期每隔半个月左右可进行根外追肥,有利于大树恢复生长势。可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肥料制成0.5%~1%的溶液,在早晚或阴天向叶面喷施。根系萌发后可勤施薄肥,促进大树的恢复生长。

6.防冻处理

新植大树易受低温危害,入秋以后注意减少氮肥施用,同时,增加施用钾肥。根据树木生长情况逐步除掉遮阴棚,提高光照强度,曾加树体光和作用强度,提高树体根系和枝条的木质化程度,提高大树本身的抗寒能力,并及时对树干涂白。冬季寒潮来临前,采取覆土、覆盖、设置风障等方法加以防寒保护。

压力容器射线探伤新技术探究 篇7

关键词:压力容器,射线,新技术

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有大量的焊缝。为了保证产品的焊接质量, 必须进行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着色探伤等无损检测, 其中射线探伤最具权威性。主要原因是射线探伤具有直观性和长期保存性等优点。X-射线以其穿透力强、可以实现产品的非接触式无损探伤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等焊接质量的探伤。传统的胶片探伤, 它是一种化学处理过程, 至少需要20~30分钟方可给出探伤结论, 同时还存在着大量胶片的保存、过期胶片以及胶片处理化学药水的废弃等环境问, 并且由于技术本身的限制无法实现传输带式的自动批量探伤和工件质量的自动判读。所以改进射线探伤技术、发展射线探伤的新技术是非常必须的。

1 图像识别技术在压力容器射线探伤中的应用

在传统胶片射线探伤过程中, 人工评片工作量大, 速度慢, 因此常常造成误判、漏判, 从而导致严重后果。应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 可有效克服人工评片引起的漏判或误判, 使评定工作客观化、规范化, 具有显著的效益。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求, 出现了另一类问题, 就是不要求其结果输出是一幅完整图像的本身, 而是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图像, 再经过分割和描述提取有效的图像特征, 进而加以判决分类, 可以认为对图像进行区别、分类就是图像识别。图像识别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研制能够自动处理某些信息的机器系统, 以便代替人完成分类和辨识的任务, 其基本过程如图1。

1.1 特征参数的选择

焊缝内部常见的缺陷主要有以下6种:裂纹、未焊透、未熔合、条状夹渣、球状夹渣、气孔。焊接缺陷可以通过其特征参数加以区分, 常见的特征参数包括:周长 (C1) , 长径 (C2) , 短径 (C3) , 面积 (S) , 细长度 (F) 和等效面积 (A) 。其中长径和短径定义如下:

设缺陷区域边界上任意2点P (m) , P (n) 之间的距离为Lmn, 则Lmn的最大值为缺陷区域的长径, 即C2=max{Lmn}。设缺陷边界上垂直于长径的任意2点之间的距离为Emn, 则Emn的最小值为缺陷区域的短径, 即C3=min{Emn}。细长度F及等效面积A的定义如下:

1.2 特征提取

对图像的形态特征参数进行提取, 经常用到的方法是数学形态学。数学形态学是1种应用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的新的方法, 常用它来处理与形状和结构有关的问题。轮廓跟踪是一种基于点相关的图像分割法, 它的计算通常分为两部分, 先对图像点进行检测运算, 然后再作跟踪运算, 可以得到焊接缺陷边缘点像素的坐标值。缺陷检测出来后, 我们就可以在图像上利用鼠标定位, 对其进行定量。测量结果以像素L/pixel为单位, 需要转化为以长度单位L/mm。测量的结果与当前扫描分辨率scan2ppi和图像的放大倍数fzoom有关。根据公式, 可将长度单位转化为像素单位, 然后对其中的缺陷特征参数进行统计。面积的测量可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像素统计得到, 然后将像素单位转化为面积单位/mm2。

2 数字射线探伤技术

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Image Intensifier (图像增强器) 系统, 到20世纪80年代的Computer Radiography (CR) 探伤系统, 90年代, 一种新型的射线成像器——大面阵非晶硅X射线数字探测器 (Amorphous Silicon Digital X—Ray Detector) , 经过了长达三、四十年的发展, DR技术因为可以和胶片相媲美的探伤质量, 以及较高的探伤效率和可以实现在线探伤等优点, 在某些工业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2.1 数字探伤系统组成

探测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 直接决定着系统成像的质量。国际市场上技术比较成熟的是美国的Varian公司的非晶硅平板探测器 (Amorphous Silicon Digital Panel Detector) Paxscan4030和2520。相对于传统胶片而言, 该系统不仅实现了秒级、亚秒级的探伤效率。即时即地的给出探伤结论, 并且可以实现缺陷的远程判读, 所有判读结果均实现权限化的管理, 保障了探伤结果的不可更改性。

2.2 数字曝光曲线

由于探伤中引入了数字化探测器, 它与胶片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不能采用传统的方法建立曝光曲线, 本文基于优化理论, 以IQI灵敏度为优化函数, 优化各制约变量建立优化响应曲线, 为曝光参数的选择提供简单快捷的参考。只需输人压力容器探伤的厚度, 便可在曲线上找到最佳的透照参数, 例如透照管电压、曝光量、焦距、射线滤波参数、放大比等。

2.3 图像处理

尽管可以通过参数优化得到高质量的原始图像, 但在成像过程中, 缺陷信号在逐级转换中会降质, 所以后续的图像处理手段是必须的。

噪声是造成缺陷图像降质的重要因素, 一般采用平均图像的方法降低噪声, 改善了缺陷图像的质量。

3 实际效益

与胶片相比, 数字照相可明显减少曝光, 处理时间和消耗成本也低, 没有化学废弃物, 而且数字图像可以通过放大来提高缺陷的检出率。通过射线探伤曝光参数仪提供的参数对底片进行曝光以后, 就可以大胆地使用自动冲片机进行冲洗了, 还可以保障在这次工作中得到的所有底片都有相同或相似的黑度值。

4 结语

煤矿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探究 篇8

一、新测绘技术在煤矿测量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 由于对煤矿测量工作的失误, 煤矿事故在各地频频发生。煤矿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对煤矿的安全作业具有重大的意义。而新测绘技术的出现使煤矿测量技术迈向了新的高度, 它不仅使煤矿测量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科学型的转变, 而且它通过应用“3S”技术、全站仪、惯性测量系统等一系列数据获取高精密性、数据传输及时便捷性、数据全天候动态跟踪性实现了对煤矿开采的科学管理, 使煤矿作业更加安全、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二、当前新型测绘技术概述

1 GPS 技术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 它是由24颗环绕整个地球的卫星组成, 在任何的时刻, 任意的一点, 都能够同时被4颗卫星所观测到。GPS在工程测量的应用首先在于它能够准确地确定经纬度, 能够绝对准确地确定工程将要进行的地点。它的作用是, 不仅能够提供基本的平面测量, 还能进行高度测量, 那么工程测量的结果将是一个非常精确的三维的模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点, GPS技术广泛应用于需要对空间进行研究的领域比如说大气监测方面, 而在救援失事飞机和船舶方面更是有别的技术无法取代的优势。

2 3S技术

3S技术是指卫星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GS。这里主要说后两者, 因为GPS就是GNSS的重要组成部分。GIS技术其实严格来说对于工程测量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因为它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在工程测量中还需要结合GPS和GS等技术。它的特点是数据库内容庞大, 图像的处理能力很强, 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 能够使得测量结果尽快出图, 对工程设计环节和工程进行环节的进度都有很大的提升。RS技术的特点是能够及时、准确、客观收集从地面到空间的数据。结合GPS能够迅速生成目标工程区域的三维立体图。

3 现代的摄影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

现代摄影技术能够为工程测量提供直观的视觉依据。在工程测量中, 由摄影得来的数据一般来说客观性和准确性比较高。现代的数字摄影技术也能够迅速地绘制各种地图, 对于提升工程测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摄影技术大大解放了测试人员, 使得很多恶劣环境也能进行工程测量活动。网络通信技术贯穿于整个工程测量活动, 它能够及时地获取和输入信息, 给工程测量带来各种保障。

三、测绘新技术在煤矿测量中的应用

全站仪的技术特性集经纬仪和测距仪的优点于一体。全站仪在测量过程中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呈现, 其操作便捷、功能稳定、数据结果可通过数据采集记录电子手薄采集到室内计算机系统中实现数据处理、图形绘制等一系列一体化作业。地面控制测量、地形地貌测量等可通过全站仪的技术特点进行精确测量, 同时也可应用于矿井下测量工作。在今后煤矿测量中, 因其测量的精确化、智能化、数据数字化使其成为煤矿测量工具的主要发展方向。全站仪与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可建立煤矿区域的三维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等煤矿测量数据处理系统。目前, 在各矿区的测量工作中, 以全站仪为主导的测量工具正在逐步的替代传统的测量工作, 不仅大大增加了测量的准确性, 更使得测量数据的获取更加全面, 测量结果的处理更加智能化、数字化。

GIS技术在煤矿测量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矿山区域地理地形图的快捷绘制。GIS通过与GPS定位技术的结合, 在矿区地形图的绘制过程中不仅可以整体的绘制矿山的地貌地图, 而且通过GPS对区域具体位置的定位与GIS地理全貌的数据分析整理, 使得煤矿区域中具体的地理地貌图形在煤矿测量中有更加清晰、更加精确的定位和描述;二是优良的煤矿测量数据管理系统。不仅使测量数据方便进行存储、整理, 更使得测量数据的查询更加的数字化、人性化, 提高了测量数据处理的工作效率;三是GIS技术应用到监控系统过程中。特别是应用到井下煤矿作业的监控系统当中, 不仅可以实时的、动态的监控井下的煤矿作业, 而且可以对矿井以下的地形地貌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可视化监控。这一系统的诞生和应用, 创造了煤矿监控系统的新型管理模式, 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GPS定位技术的升级----ISS, 即惯性测量系统惯性测量系统与GPS系统的区别在于:避免了GPS系统信号限制的局限性。惯性测量系统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地理地貌的条件下, 利用惯性导航的原理, 对距离、经纬度、重力感应、高程、方位角及垂线偏差等数据进行测量, 主要应用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检测地表的沉降和几何形变;二是对煤矿以及周边区域的地震预防和监测;三是对矿井下管道进行位移监测;四是弥补GPS技术缺陷, 同GPS定位系统组合成高精度、全角度、全天候的定位系统,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两种系统的优势互补。通过使用惯性测量系统和定位系统的结合, 其导航和定位的精确度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明显的有很大提高。

在未来, 这些新型测绘技术的应用应当充分注意到下面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要提升测绘信息的反馈速度, 及时地给出测量数据, 这样对工程测量的效率, 对整个工程的效率都有所提升其次是测绘行业并没有相关的标准, 当前并没有因此出现混乱, 但是随着测绘技术的广泛应用, 而工程测量对建筑质量起到的作用很大, 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必须要尽快建立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确保测绘行业健康发展。再次, 现代测绘技术对于地表或者水面的测量比较精确, 但是对于地下或者是水下的测量技术并不成熟, 要对这方面重视起来, 多方位、多层次地研究技术进步, 将工程测量技术提升到整个地球的维度。最后是由于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成本比较高, 还不能普及, 例如在一块地址不太好的地区建筑高层住房, 施工单位不愿意花费较大开支去引用先进的测绘技术。所以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测绘技术应当研究如何降低使用成本, 普及到民用领域。

四、结语

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 科学技术也是在不断进步的, 传统的测绘技术必将遭到淘汰, 新型的更为智能的测绘技术将会替代传统的粗放式测量手段。新型的测绘技术不仅能够大大解放测绘人员, 减少其工作量, 还能够进行很多人力无法完成的测量工作, 并且在信息的手机和处理方面都有着人工无法比拟的优点。在未来, 新型测绘技术在煤矿测量中的应用还会越来越多, 也会有更多的新型技术出现, 从而进一步保证煤矿测量的效率和准确。

参考文献

[1]王振生.探析全站仪在煤矿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 (13) .

[2]魏祥平, 任志强.全站仪在井下测量中的应用[J].江西煤炭科技, 2008 (2) .

[3]乔德广.测绘新技术在煤矿测量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 2009 (8) .

机械制造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探究 篇9

1 机械制造工艺的新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1.1 精密切削技术

一直以来高精度的获取习惯的方法就是利用直接切削, 可是, 把机床等因素影响商品的程度降低到最小化, 则是商品实现高水准与高精度的必经之路, 那么尽量的降低就是必要之举。而更为先进的精密控制技术等科技则是机床具备抗震和小热变形以及高刚度功能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除此以外, 有效的方法还有把机床转速增强, 而现今超精密加工机床功效达到每一分钟几万转。

1.2 模具成型技术

利用模具制造加工零件在当今汽车等很多商品中达到一半以上。而就模具深加工而言, 模具器材加工精度如何增强则是主要环节, 同时在对一个国家科技水平评估中, 其属于关键标志。而模具实现微米级精度依靠电解加工技术就可完成, 工件表层质量问题能够被处理得很好, 与加工复杂腔型器件要求能够吻合。

1.3 超精密研磨技术

加工集成电路基板硅片通常用超精密研磨技术, 其表面粗糙度具有很高要求, 其加工需要运用以往传统研磨等技术很难实现, 原子级抛光技术是满足其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实际需要是技术诞生的催化剂, 基于这种背景各种先进超精密研磨技术不断应运而生, 如把其在弹性发射加工中应用形成的非接触性研磨等。就很大程度上来说, 新型研磨办法和原理是超精密研磨技术发展的推动力。

2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探究

气体保护焊和搅拌摩擦焊及螺柱焊等焊接工艺为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中常见几种工艺:

2.1 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

电弧是多数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中与气体保护焊相关的热源, 该焊接工艺当中, 气体是保护被焊接物体的介质。它具有非常简单的运行原理。在焊接过程中, 气体保护层产生在电弧周围, 该保护层的作用体现在成为电弧分割空气的熔池及促使功能, 也就发挥有害气体影响焊接程度能够进一步被有效减轻。在大多数情况下, 保护焊接的气体选为C O2。价格实惠是其作为保护气体主要根源, 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效益。这是其被广泛的使用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关键所在。

2.2 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艺

在20世纪, 在车辆、飞机等诸多机械制造行业中, 该工艺就被广泛应用。同时, 该技术也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在我国, 该工艺运用已经达到成熟阶段, 其主要优势体现在在焊接过程中, 产生非常少的消耗性材料, 同时可以忽略不计焊剂等因素。在焊接铝合金时, 此工艺能够焊接800m焊缝, 同时需要较低的焊接温度。

2.3 螺柱焊焊接工艺

该工艺是将螺柱的一端接触到管件或者板件的表面, 到接触面发生融化为止, 进一步把一定的压力添加到螺柱上, 这是完成焊接的焊接工艺方式。储能式和拉弧式为此焊接工艺主要焊接方式。因为储能式焊接时, 具有较小的溶深, 主要用在焊接薄板方面。拉弧式在重工业的焊接上应用较多。两者相同点较多, 都是单面焊接, 优势体现在不需要打孔和钻洞等。使用该焊接工艺和漏气漏水等情况不会发生为最重要表现, 因此其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

3 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

3.1 集成化

就微机设备技术晋级而言, 极具代表性标志体现在集成化上, 在现代微机技术上属于新飞跃与新进步, 同时计算机系统各项不同功能也被其所代表, 以往的分割状态被扭转, 形成如今融为一体状态, 在有机的整合各个单独部件与功能基础上, 作业功效具备整体性, 这种效果比零散部分的作业功效总和远远的超出, 着就是集成化主要原理。这也正是集成化使广大民众生活与生产得到彻底改变关键体现, 由于交流新时代信息相对信息的处理办法是较为复杂的, 这是引发广大民众使用计算机多种功能的促进动力。这一因素的存在决定了集成化使用优势至今存在。因此, 大家在改造与革新制造化机械运用同时, 必须充分的考虑到该技术运用的独特优势。

3.2 智能化

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早已经逐步被渗透智能化技术, 非简单化机械程序运行是智能化技术显著特点, 从思维方式和逻辑性角度, 其能够实现对人类大脑运行形式进行较好的模拟。如此的机械性技术对于我们人工而言, 面临的前所未有挑战, 这是不容置疑的, 同时对于机械化未来发展而言, 这正是目标之一。

在没有使用智能化技术以前, 机械设备在被我们运用时, 我们时常对机械的速度和精度赞叹不已, 根本不敢想机械会具有逻辑性能力, 更不用说具备分析综合性能力了, 因为我们大家清楚了解固定式的程序指导着机械运用, 机械与人们的操作是不可能实现互动的, 被动把指令接受是其唯一能做的, 而今我们的观点被智能化技术彻底改变, 这使我们叹为观止智能化技术机械作业能力, 感慨其神奇, 同时在各个不同领域和行业应用这一技术, 对一部分人工作业进行替代, 目前我们在运用智能化技术上已经处于成熟完善期, 在各个不同行业和领域中已经广泛运用的智能化人工效能机械很多, 对广大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正在潜移默化的慢慢地发挥着改变作用, 而运用智能化机械技术人性化一面和设置的“以人为本”理念, 人们也逐步体验到了。

当前, 机械制造领域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制造单元, 即可将控制成本降低, 同时也能对自动化的生产过程给予支持, 使劳动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实现了运作系统的灵活化和小型化, 形成了一个有效和简单的流水线, 具有极强的可操性和实用性。

3.3 清洁化

在现今不断深入社会环保概念背景下, 一定程度影响到机械制造行业观念, 而体现得最为典型的就是清洁化这一技术, 而所说的清洁生产指的就是:在各个环节机械产品中延伸运用综合性预防机械制造环境策略, 使其成为带给人类和生态环境的污染风险有效减低的促进因素。同时提高利用有限资源的效率,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效率是清洁化产出根本性目标体现。综观机械生产所有环节, 自投放产品原材料开始直到成品产出整个过程都需要全面运用清洁化生产, 简而言之, 就是需要把清洁化生产贯穿于机械生产所有环节之中。其中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对一些有毒性原材料进行替代, 对短缺的资源进行替代, 使用二次能源, 使用再生性资源, 对优化工艺进行革新, 对机械设备进行革新, 与生产环节隔离所有生产排放物和有毒物体都被包括其中。在产品整个生产周期, 都能找到清洁化生产的身影, 也就是产品生产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由清洁化涵盖构成的, 也就是说自设计产品结构开始, 经过产品生产和产品包装, 以及产品运输和产品流通, 还有产品销售和产品的报废等环节, 自选择原材料开始, 到最后一步处理产品整个过程清洁化生产都被包含其中, 一切资源利用达到科学化和合理化, 并且能够使我们人类负面影响生态环境降低到最小化。

4 结束语

就目前我们人类生产与生活来看, 最为重要的工具就是机械设备, 以新时代工作者珍贵身份呈现在人们面前, 并且产品是由机械所制造出来, 在我们人类生活工作方方面面都能够寻找到踪影, 而且其影响力日益提升, 而机械制造极为重要的影响到我们人类, 对于那些生产环节尤其突出。

因此, 把机械制造工艺技术全面增强就成为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推动机械设备质量与技术实现新的发展, 跨越质的飞跃, 这是使机械更好服务人类, 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提升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唯一有效途径。

摘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机械制造工艺所发挥出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近几年人们关注机械制造新工艺的新技术的普遍性日益提升。该文把研究对象确定为机械制造工艺新技术, 首先对其应用现状进行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究, 以期为大家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技术,机械制造工艺,现状,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媛.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 2011.

[2]王团.刍议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3]王洋.浅析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 2011.

[4]高贺云.浅谈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才智, 2011.

煤矿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探究 篇10

要想做好煤矿开采工作, 必须有过硬的测绘技术。精湛的测绘技术可提高煤矿开采安全性, 成为煤矿测量的后盾。在煤矿测量过程中, 要尽量避免出现差错, 这样可有效控制煤矿开采中事故的发生。因此, 将新型煤矿测绘技术应用到煤矿测量中是确保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同时也是科技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1 煤矿测绘中对GPS技术的应用

GPS (全球定位系统) 技术经多年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 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 人们也将其应用到了煤矿测绘中, GPS技术具有高精准度、高自动化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等特点[1]。从目前情况来看, GP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各大煤矿测绘中, 是煤矿测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新型测绘技术。

煤矿测绘中对GPS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GPS系统可在煤矿区域建造出一个相对全面的控制网, 通过这个网, 人们可对矿区中各种事物实现监测。监测过程中主要监测矿区是否发展沉降, 下一巷道是否发生了弯曲, 同时也实现了对矿区周边环境的检测, 确保开采工作顺利进行。对矿区设备的监测实现对矿车的调度和定位监测。与传统技术相比, GPS系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a) 利用GPS技术可完成立体建模, 形成一个三维直角坐标系, 通过这个坐标系, 可实现对矿区中所有事物的高精度监测;

b) 监测过程中将GPS系统作为中心, 可实现以GPS系统为圆心, 半径为15 km范围的监测, 这种监测方式大大缩短了监测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c) GPS是一种新兴起的高科技技术, 在检测过程中利用电磁波完成测距, 在精准度上要远胜于传统测量方式[2];

d)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 GPS操作系统操作十分简单, 甚至有人将之称为“傻瓜操作系统”, 在应用过程中只需对程序进行合理设定, GPS系统就可自动运转;

e) 传统测量方式主要通过人力完成,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极易受天气干扰, 测量过程中测量值可能会存在较大偏差, 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测量无法顺利开展, 而利用GPS技术则完全不用担心天气问题, 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准度, 还避免了因为天气问题无法开展测量工作而对工期造成影响, 从而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3]。

2 煤矿测绘过程中对RS技术的应用

RS技术即遥感技术,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诞生了。RS技术是一种探测技术, 通过传感器对远程探测目标发射或辐射的电磁波进行收集, 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然后将处理结果组成图像, 从而实现对地面上各种景物的探测和识别。RS技术最早被应用到航天航空领域中, 而近几年随着技术的成熟, 其造价逐渐降低, RS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了煤矿测绘系统中。

在煤矿测控中对RS技术进行应用, 最主要的原因是通过RS技术可大规模完成同步观测, 这种形式的观测不仅具有较高的实效性, 且具有很好的经济性。RS技术在煤矿设备中的应用很多时候与GPS技术可互补, 在测绘应用上, 两种技术各有千秋, 因此在实际选择过程中, 应依据矿区实际情况而定, 不能简单地依据经验判断哪一种技术更加适合矿区。RS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a) 应用RS技术可利用卫星实现对矿区周边地区的大范围监测, 一旦出现突发情况, 可及时将情况反映给上级[4];

b)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RS技术进行应用可对矿山地表产生的沉降度进行观测, 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这也是RS技术被人们所亲睐的一个重要原因;

c) RS技术可实现在开采煤矿过程中对煤矿开采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监测, 从而有效地对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危害进行有效控制, 使其降到最低, 实现环境保护, 从而到达友好开采的目的;

d) RS技术的应用可同GIS (地理信息系统) 技术实现互补, 监测矿区对土地的使用程度, 整个煤矿区的开采变得更加合理, 使周边地区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成为可能。

3 煤矿测绘中对RTK技术的应用

RTK (实时动态控制系统) 技术在煤矿测绘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能对2个监测站的测绘工程进行有效处理, 同时提高观测精准性, 从目前技术来看, 观测精准度可精准到厘米。从中国的煤矿分布情况来看, 煤矿一般都分布在郊外, 这样精准的测量给煤矿测绘工作提供了便利, RTK主要对煤矿区域内的动态和实际情况进行全程监控, 其是比GPS技术更加高级的一种测绘技术, 给工程放样和地形测图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同时RTK对郊外测绘也有着巨大帮助, 煤矿测绘中对RTK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a) 测绘井田区的地形图。在测量时, 对RTK测绘技术进行应用, 需加设1台接收仪, 快速完成测绘工作, 在测绘工作中可对一些需进行精密测绘的地方进行测试工作, 确保测绘工作精准性[5];

b) 工业场地的测绘。在测绘煤矿产区时, 需对测绘区域内使用的各种设备进行1次扫描, 扫描过程中很可能因为存在较高的建筑物而导致信号差, 这样将会导致GPS在工作中存在许多不便。为改善这一状况, 发明了室内接收机, 室内接收机的应用专门实现对煤矿产区内建筑物的测绘, 这样大大减少了测绘过程中的不便, 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质量[6]。

4 煤矿测量中对全站仪测绘技术的应用

全站测绘仪的操作十分简单, 将全站仪应用到煤矿测绘中, 有助于提高数据精准性。此外, 利用全站测绘仪测量距离时, 选择的仪器应具有较多辅助功能, 能对矿井内温度和气压进行适当修正, 降低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全站测绘仪进行应用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测量:

a) 角度测量。在煤矿测量过程中, 角度测量是比较重要的一项, 全站测绘仪正好弥补了传统测量方式无法实现角度测量的不足, 快速简单地收集到精准资料;

b) 坐标测量。放置好测量仪后, 还应使后视和前视就位, 然后在全站仪上选取适当坐标, 完成输入测试点的工作, 然后对测试点进行确认, 最后完成对坐标点的测量;

c) 放样工作。放样就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 选取具有标志性的点位, 然后通过该点位实现对煤矿的测量和监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想达到精确监测的目的, 就必须依据设计图纸对标志性点位进行计算, 然后利用全站仪技术实现对坐标所在地的确定;

d) 定向测量。在实际工作中要实现矿井内部巷道贯通, 必须对全站仪进行合理控制, 控制方向实现定向测量, 从而确保控制中心在方向上不会出现错误, 通常情况下, 为使测量精准性得到提高, 可通过标定方式对腰线和中线进行处理。

5 结语

随着人们煤炭需求量的增加, 煤矿开采环境也越来越差, 为提高煤矿开采安全性, 必须在煤矿测量工作中利用新型测绘技术, 提高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及应用能力, 降低测量过程中能源损耗。但在测量过程中要想真正提高数据精准性, 煤矿企业必须聘用专业技术过硬的测绘人员, 应用新型测绘技术, 为煤矿开采人员提供安全工作环境, 从而促进煤矿企业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人们煤矿开采需求量的增加, 传统测绘技术已无法满足煤矿测量需求。面对这一情况, 必须对煤矿测量中应用的测绘技术进行改革。基于此, 针对煤矿测量中常用的几种测绘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 希望对中国煤矿测量中测绘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煤矿测量,测绘新技术,遥感技术

参考文献

[1]胡洪涛, 郑险峰.煤矿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探究[J].科技风, 2012, 10 (22) :130-132.

[2]于智勇.浅析煤矿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2 (7) :101-102.

[3]冀华平.探讨煤矿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 2011, 9 (21) :73-74.

[4]张应学.GPS在矿山测量中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0 (13) :31-33.

[5]赵军.试论“3S”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2010, 6 (5) :19-20.

上一篇:学生需要赏识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管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