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养老

2024-07-06

虚拟养老(精选七篇)

虚拟养老 篇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据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显示,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老年人口的抚养比也是由2011年的12.3%上升至2014年的13.5%,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显得空前严重。怎样改善养老环境、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是摆在政府、社会、家庭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不断完善,虚拟养老院应运而生。

2009年7月,兰州市城关区借鉴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以现代化通信技术和服务系统为支撑,创办西部首家“虚拟养老院”,并在兰州市的各区县进行推广,在破解养老难题、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实现了养老服务水平的新提升、新突破,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在前期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均表明大多数的老年人期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次之,机构养老的最少。虚拟养老院是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的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笔者将以虚拟养老院模式下的社区养老服务为研究的出发点,深入分析养老问题,为虚拟养老院的后期发展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同时该研究在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理论层面上来说,通过对虚拟养老院模式下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可以深入到我国养老保障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地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现实层面上来说,该研究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虚拟养老院的长足发展,积极应对老龄化。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实地调研。实地调研主要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法,亲自接触到社区老人,与其面对面地交流,探求其养老需求和目前虚拟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善养老服务的相关对策。

文献研究。笔者通过对虚拟养老院和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相关文献的研读,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写作打下了基础,在对相关理论概念的阐述及其运用和养老服务模式的讨论等方面是在已有文献的研读、分析、整理归纳的基础上完成的。

(三)相关概念界定

1. 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模式是以社区为单位,对社区中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具体的方式为老年人继续居住在家中,社区里的相关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等等。总的来说,社区养老就是在社区中为老年人提供的一种养老模式。

2. 虚拟养老。

虚拟养老是在社区居家养老基础上的一种创新,以现代化通信技术和服务系统为支撑而建立的一种养老服务系统,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家政料理、娱乐休闲、保健康复、应急救助等专业性服务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四)所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持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按照发生的顺序由低至高分为了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当人们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后就会发展到较高层次的需求。

该理论运用到老年人身上具有特殊性,据此虚拟养老服务的构建也应具有层次性。老年人在得到物质满足后,期待的是精神需求上的满足。因此,虚拟养老服务的构建要为老年人参与社会、贡献社会提供方式,不仅满足其物质需求更要满足其精神需求。

2. 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

罗尔斯的正义论强调“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提出了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即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社会权力,即使不得不产生某种不平等的话,这种不平等也应有利于境遇最差的人们的最大利益,其体现了保护弱势群体和关怀实质平等的思想。这正是虚拟养老服务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

二、兰州市虚拟养老服务问题调查

(一)调查方案与数据采集

本文的实地调研的方法主要采取的是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主要为各社区60岁以上的长期居住于该社区的老年人,调查范围主要为兰州市城关区和安宁区两区,调查的社区包括长风社区、枣林社区等等。调查方式采取的是抽样调查,主要是社区拦截调查。

本次的研究主要包括问卷设计、问卷调查、问卷分析与整理三个阶段,共发放60份问卷,回收的实际有效问卷为58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6.67%。对于所回收的问卷,笔者首先对其进行一定的筛选与逻辑审核,筛选出填写完整且逻辑合理的问卷,对其中卫填写完整的问题根据其逻辑性进行相应的补充,视补充完整后的问卷的有效问卷,之后再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与统计录入工作,完整地录入并有效地统计有效问卷的信息。

(二)受访者社会属性说明

1. 性别结构。

在此次调查的58个受访者中,男性受访者为39人,约占67.24%;女性受访者为19人,约为33.76%。男性受访者多与女性受访者。

2. 文化水平。

此次调查受访者文化程度如表2所示,其中未上过学的约占12%,初中以上学历约占57%,本科及其以上约占到7%。

3. 子女个数。

此次调查受访者均有子女,且仅有13.79%的受访者只有一个孩子,其他的受访者所拥有的子女个数均为两个及其以上,所占比例达到86.21%。

4. 所从事的职业。

此次调查受访者所从事的职业分布大致为农民、农民工、公司职工或企业职工、自由职业者、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工等等。其中公司职工或企业职工所占的比例较大,为62.07%;其次是农民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工,均占13.79%;其他的职业约占10.35%。

5. 居住状况。

对于老年人的居住状况上看,此次受访的58个老年人中大多数是与配偶一起居住,比例到达了55.17%,其次是独居和与孩子一起居住,比例均为22.41%。

6. 经济状况。

从受访人群的调查来说,大部分的老年人月均收入均在3000元以下,其中有68.97%的老年人月均收入在1001元至3000元之间,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占了17.24%。收入来源绝大部分来源于养老金与子女给予的赡养费,其中养老金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2%,子女给予的赡养费占总收入的25%,个人劳动收入占总收入的8%,其他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5%。

三、兰州市虚拟养老服务实施状况分析

(一)大部分老年人对社区虚拟养老服务仍处于不了解层面,参与度不足

兰州市虚拟养老院相关服务自2009年开始,至今已有7年之久。然而在调查中,大部分被访问者,表示只是听说过虚拟养老院,并不清楚虚拟养老院的具体服务,老年人对虚拟养老院的参与度不足。

对问卷进行深入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的社区对虚拟养老院的相关服务项目、服务设施及其相关政策等等知识宣传不到位,虽然自虚拟养老院建立以来便提供了如餐饮服务等等的虚拟养老服务,但老年人大多表示并不知道社区提供的该类服务属于虚拟养老服务;二是居民对社区的信任度不够,且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和居民的交流较少,不仅导致了老年人对虚拟养老服务的不了解,还导致了社区提供的服务出现了老年人的需求与社区的供给不匹配的现象,老年人偏向于娱乐社交活动而社区却提供的大都是日常生活的餐饮服务等等。社区的虚拟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而老年人对社区虚拟养老院的服务又不甚了解共同造成了老年人对社区虚拟养老服务的参与率低的现象。

(二)社区虚拟养老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虚拟养老服务59%的被访问者社区中提供免费体检和餐饮服务,大多数的服务都仅仅局限于对老年人的免费体检和餐饮服务,而老年人由于身体不便需要的家政清洁服务,由于孩子不在身边或独居而孤独希望能多与他人交流活动的心愿却少之又少。虚拟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单一。

通过笔者前期调查以及访问,发现原因如下:一是兰州市虚拟养老服务较江苏省苏州市沧州区的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二是可供虚拟养老院扩大服务内容和形式的资金短缺。每一项虚拟养老院的服务都需要政府进行相应的购买服务,而兰州市的产业单一、经济欠发达,可提供用于购买服务建设、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较少。需要的资金大都是由政府承担,筹资渠道仅限于政府一方,较为单一,从某一方面也导致了政府无力扩大虚拟养老院虚拟养老服务的内容及其形式丰富老年人的老年生活、满足老年人更多的需求。

(三)老年人对社区相关的虚拟养老服务的关注度低

从老年人对社区每月服务的次数调查中可以看到,有61%的老年人表示对此并不清楚,有12%的老人表示社区从没有做过任何的社区服务,两者的比例占总调查人数的73%,从而推断出该社区老年人普遍对社区服务的关注度低。

究其原因如下:一是家庭养老传统思想的影响致使老年人认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并不需要社区或其他人的干预,所以对社区相关服务关注度低;二是由于资金短缺、社区服务人员能力欠缺、利益寻租等等因素使得社区的服务质量较低,且社区提供的一些服务都与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不匹配,老年人需求得不到满足;三是从受访者的社会属性知其中大部分受访者都为公司职工或企业职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工,每月都有一定的退休金,平常基本上可以衣食无忧,且由于是退休职工及其家属邻里关系也较为融洽,邻里沟通也较多,且根据调查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较好可以自理,相互之间自己组织的活动也较多,很少关注社区相关活动;四是社区宣传力度不够,社区管理者与社区居民交流少。

(四)虚拟养老院养老服务经费不足,筹资渠道单一

虚拟养老院虚拟养老服务主要来源于列入政府年度预算的财政投入,这些投入要用于建设和完善相关的日间照料中心,用于建立完善老年人的活动服务设施,用于解决服务过程中产生的行政成本,用于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和工资的发放。兰州市经济结构单一,经济一般,且兰州市普遍存在着“未富先老”的状况,这就更加加重了服务经费不足的问题。由于地处西北地区,无法像东部沿海地区那样引入社会机构、引入慈善基金介入社区进行相关养老服务的提供,虽然有关类似的尝试但当地公益组织社会机构发展较慢所以最终大都以失败告终。在筹集相关服务的资金的渠道上较为单一,仅仅限于政府层面,政府承担的责任较大。

(五)大部分的老年人愿意接受社区虚拟养老服务,对其持满意态度,并希望社区多开展医疗保健服务和休闲娱乐活动

从笔者前期进行的问卷的调查并对老年人的访问来看,绝大对数的老年人对社区开展的服务持满意态度,且愿意继续接受社区的虚拟养老服务。91.38%的被访问者愿意继续接受社区的虚拟养老服务;在各项希望社区开展服务的期待程度上,希望社区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占了28.23%,医疗保健服务占了24.19%。

四、完善兰州市虚拟养老服务对策

从上述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以及前期对受访者进行的访谈,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将从虚拟养老服务的实施状况方面及老年人的需求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的关注度及参与度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虚拟养老服务各个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改善。经笔者前期的调查发现目前兰州市社区虚拟养老服务工作主要是执行虚拟养老院的各项任务,而较少参与虚拟养老院的管理工作,对虚拟养老服务缺乏宣传,大部分的老年人仍然对此不了解,需要加强宣传,鼓励更多老年人积极加入虚拟养老院,改变老年人的养老意识,使老年人了解虚拟养老服务的相关事宜。一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二是组织相关的虚拟养老服务进社区的活动,通过社区宣传栏张贴虚拟养老院的宣传彩页栏进行宣传;三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分步对社区所有60岁的老人购买一次虚拟养老服务,让其事先体验,亲身享受虚拟养老服务,主动加入。虚拟养老院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逐步增加社区参与管理虚拟养老院的力度,这样才有利于发现虚拟养老院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做到供需平衡。

(二)完善服务内容,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虚拟养老院的发展思路是:以无偿援助树立品牌,以有偿自费服务创造利润。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虚拟养老院得以建立。随着老人养老需求的不断多样化,虚拟养老院要注重个体的独立性,通过对老年人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开发,优化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服务的结构,做到虚拟养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平衡。一是建立需求评估机制,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相应评估,做到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和个性化;二是落实服务内容,多开展医疗保健服务和娱乐活动,做到服务匹配老年人需求;三是对虚拟养老服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供其服务技能,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三)加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对虚拟养老院内部的监管,促使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加强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工作业务水平;二是做好加盟企业管理扶持工作,重点做好老年餐厅和老年医疗机构的加盟工作。制定并完善加盟企业的准入标准与加盟企业管理考核制度,结合有效的奖惩办法,进一步调动加盟企业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提高服务人员业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从而增高老年人对社区的信任,促进老年人对虚拟养老服务的参与。

(四)开拓养老资源,提高资源整合效率

面对虚拟养老服务经费不足筹资渠道单一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开拓养老资源提高资源整合效率,以此解决该问题。主要方式如下:一是引入社会组织拓宽资金来源,并继续坚持虚拟养老院引入加盟企业的“公办私营”运营方式,缓解资金压力;二是引入专业的服务人员,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机制;三是开拓更多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的增强社区及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建设。

(五)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虚拟养老在兰州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形成的,在“公办私营”的运作方式下养老服务水平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目前虚拟养老服务业发展仍不尽人意。在完全市场化的局势下,养老服务受老年群体经济水平的影响和收费价格的制约,利润微薄,投资回收缓慢。若要达到较高的服务水平,则收费较高,违背了养老服务业的初衷,政府必须加以引导,通过提供公共场地、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这些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的长期发展。一是建立健全的服务机制,通过市场化运行的机制提升服务的专业化质量;二是完善服务体系,梳理服务流程,普及技术服务,让有需要的老人掌握服务机制,保障每个环节的运作流畅。

摘要:随着兰州市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兰州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虽然兰州市已经在养老服务的发展上做出了众多的努力,在西北率先建立了虚拟养老院服务,但是由于养老服务起步较晚、资金不足、老年人增长较快等原因,依然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且在虚拟养老服务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文章采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法对兰州市虚拟养老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完善兰州市虚拟养老服务。

关键词:社区养老,虚拟养老,养老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3]刘同昌.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岛市老年人入住社会养老机构需求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01(2)

[4]何香莲.“虚拟养老”的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以苏州市虚拟养老院为例[D].2013

[5]马斯洛.激励与个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6]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7]童星.正面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探索养老新模式[J].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2015(12)

虚拟养老院项目计划 篇2

一、项目简介:

虚拟养老院,就是政府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当老年人有服务需要时,拨一个电话给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就会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务企业员工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同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虚拟养老院实现了居家专业化养老。

虚拟养老院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体运营,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通过虚拟养老院的运作模式的探索,最终能够实现降低政府养老成本、减轻子女养老负担、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二、项目背景:

1、中国人口老龄化

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中国政府的最新数据显示,21世纪头10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7%,低于上世纪最后10年一直保持的1.07%的年增长率,因此中国人口正在进入老龄化,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2、传统养老模式不适合

汹涌而来的白发浪潮不仅对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产生了各种影

响,也对传统的养老模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4+2+1”家庭的增加以及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老人养老和子女时间、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愈发凸现,致使家庭养老出现了左右为难的尴尬。而机构养老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由于养老设施、服务人员严重不足,许多地方出现人多院少的紧张局面;另一方面由于收费与管理质量等问题,让一些养老机构陷入了“人去院空”的窘境。

显然,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都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3、虚拟养老院的优势

中国自古就有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传统的养老模式无外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大类。中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约为1%,以相对稳定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和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形成的家庭观念,让绝大多数老人在选择养老方式中对家庭养老情有独钟。

和传统养老方式相比,“虚拟养老院”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投资少,服务范围大,老人不必住在养老院中被动接受服务,在家就可以挑选、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老人从心理上完全能够接受,更具安全感。

由于虚拟养老院的规模化运作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它必将成为今后老年人养老的一种新的趋势。

三、运作模式:

1、政府补贴

政府重视是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条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才能有效地推动养老事业发展。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将加入虚拟养老院的老人们按照经济收入、家庭状况等分类,由政府针对分类老人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

如空巢老人、三无老人等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对这类人群政府部门将每月补贴若干数额的专项资金作为服务费用,老人在享受服务后,相应的费用将在这笔钱中扣除。

有经济收入或生活条件较好的人群,此类人群将自己购买服务,但在购买服务的同时,服务价格将会比市场价优惠一定程度,而这部分优惠,则由政府部门补贴给提供服务的企业。

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老人,比如科研工作者等人群,这类人群购买的全部服务都由政府补贴支付。

2、服务方式

虚拟养老院正式启动后,将设立一个服务专线,如果老人需要服务,只需拨打电话,话务员就会指派服务人员赶到现场。在此期间,虚拟养老院的指挥平台还会记录工作人员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和工作用时,并在服务完成后还要与老人通话,了解服务的满意度如何。

此外,搭配健康监控手环、感应器、摄像头等设备,可以随时采集老人的健康数据,经过无线路由器或手机发送到服务中心的服务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马上启动紧急救援服务。

3、服务内容

 紧急救援

针对老人突发性事件和身体不适,提供各种紧急救援服务。通过终端设备如健康监控手环、感应器、摄像头等将老人的即时信息通过路由器或手机发送至服务器,一旦发现异常状况,马上通知物业保安、老人子女、居委会以及卫生医疗机构、120等等。中心坐席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尽快的根据老人的手机GPS定位信息和历史记录,全方位的通知有关人员赶到现场,从而保障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生活帮助

服务内容包括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健康咨询、送水送餐、订票、就医预定、法律维权、心理咨询等等。主要是通过平台系统整合第三方单位及服务信息,根据老人的需求,进行电话转接完成,从而为老人提供多方位的专业的服务对接。 主动关怀

综合运用电话、短信等通信手段,平台可以根据发送的内容,将天气状况、保健护理、疾病预防、政府的为老政策等等主动的发送给老人,让老人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

四、虚拟养老院结构

1、无线通讯和宽带

鞍山市虚拟养老院将建立在电信公司的移动通讯和固定宽带的基础上。电信公司的CDMA通讯技术,可以减少手机之间的干扰,手机的功率做的比较低,不但使用时间更长,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电磁波辐射对人的伤害。

就安全性能而言,CDMA不但有良好的认证体制,更因为其传输的特性,用码来区分用户,防止被人盗听的能力大大地增强。

电信公司专门为虚拟养老院定制的手机,可以设置一键呼叫、紧急呼救等功能键,方便老人简易操作;超低辐射能够保证老人的健康不受损害;信号稳定、抗干扰性强,杜绝某些特殊地理环境因素下老人无法连通服务坐席的意外。

搭配专门的通讯服务项目,如特定号码不限时长通话、GPS精准定位、健康数据即时监控等,构成虚拟养老院的基础。

2、硬件设备

建设虚拟养老系统所需的硬件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健康监控手环、摄像头、感应器、呼叫器等,辽宁卓远科技有限公司都能够提供,并可以承担对应的安装、维护等工作。

3、软件系统

辽宁卓远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为虚拟养老院开发的软件系统,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应整个虚拟养老院的需求,这部分包括以下三个重要部分:

 网络中心运营管理系统

作为虚拟养老院的核心系统,根据需要应该包括多个子系统,如为老服务应用子系统、呼叫中心及CRM子系统、业务管理支撑系统(即后台管理系统)、接口程序等部分。

通过接口程序,调用或者衔接的相关应用系统还有: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LBS(移动基站定位系统)、SMS(短信接口)或MAS(移动应用服务器)、TTS(语音合成系统)、手机程序(客户端软件)等。 服务业务管理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以对第三方服务业的企业内部服务人员进行高效管理,并充分整合各类养老服务实体,形成为老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管理。达到内部服务资源精细化管理和控制,外部资源有效的调用和补充,建立内外部养老服务资源的充分聚合,丰富服务内容,扩展服务项目,可有效满足客户的养老需求。 养老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有效地详实的记录虚拟养老院收录和服务老年人的情况。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养老院的管理及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将收录服务老年人的情况通过接口程序和网络,自动上报到网络中心运营管理系统中,形成完整、连续、详实的数据报表,有效地提高了政府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管能力,提高了补贴发放的效率。

五、项目意义:

1、虚拟养老院建成后,老人通过一个电话或网络的一个指令就可以在家享受到便捷的上门服务,服务对象和标准也很详实,解决了老龄化社会老人养老和独生子女时间、经济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加上有政府的社会化管理和监督,老人从心理上完全能够接受,更具安全感,人性尊严也得到了保障。

2、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满足虚拟养老院对

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大量需求,需要加大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扶持和培训力度,逐步实现养护队伍专业化。

可由民政部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组织,依托高校、医疗机构、政府相关部门,按照统一的大纲和教材,开展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培训,持证上岗。稳定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对那些没有再就业优惠证但在虚拟养老院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社保补贴,以减轻虚拟养老院的用工成本。同时可在职业教育中,开设居家养老服务相关课程或专业,加快养老护理专业服务人员的培养。

3、虚拟养老院在创建过程中,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始终起着主导、引领、扶持和管理监督作用。养老信息管理系统可帮助政府主管部门实现对养老机构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和监督,可实现全市老龄工作领域的基础数据集中化、业务处理网络化、统计决策科学化、流程监管智能化和养老服务信息化。本着“在管理中提升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的原则,达到对养老机构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业务流程化和数据标准化的目标。

用柔情打造虚拟养老院 篇3

这里,便是“居家乐”虚拟养老院,一家专为老人提供居家生活照料服务的巾帼爱心社会组织——苏州市姑苏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

她们是社区养老工作探索的实践者

2007年10月,苏州市诞生了一个全国瞩目的新事物——“居家乐”虚拟养老院。九年多,为逾1.5万余名高龄老人提供上门生活照料爱心服务超过95万人次,被授予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依托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建设了虚拟养老院一体化综合网络平台,将养老服务与全区万余户不同需求的老人家庭紧密地结合起来。一句句问候的话语,通过电波走进了千家万户,一张张服务工单在电脑网络中形成。巾帼团队的姐妹们用双手和情意,将政府的关心和对老年社会的服务探索落到了实处。她们都是下岗的大龄女工,经过职业岗位技能培训;她们“家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达到81%,“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达到91%;她们将人生价值与政府最为关切解决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她们是体力劳动者,是社区老年人精神生活的贴心女儿,更是社区养老工作探索的实践者。

她们上门走访时,会仔细观察老人家中的大米、食用油、鸡蛋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利用休息时间,为老人免费配送上门。每天中午她们还为行动不便者送餐上门。自开展配送业务以来,她们已为辖区老人免费配送大米累计263.6吨,鸡蛋、食用油等累计2.6万份、爱心午餐6.6万份。

她们为千万个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

“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爱心粮油配送”“爱心配餐上门”“健康关怀问候”“佳节亲情问候”等主题关爱活动,已上升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化、制度化的巾帼爱心助老活动。养老服务中心的姐妹们在亲切的气氛中与老人促膝交谈,就像女儿们来到了父母的身边。她们用手将老人便池里的脏物掏出;烈日下为老人买电扇,寒风中为老人送上热气腾腾的午餐;冬日里为老人洗脚修剪指甲,夏日里为老人洗澡搓背理发……她们如女儿般陪伴弥留之际的老人,让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

她们组建了居家乐爱心互助金,开展爱心互助、爱心接力活动。爱心老人积极响应,捐赠善款,扶助困难老人、帮助困难员工、奖励优秀服务,让爱延续。爱心互助金至今已收到1170人次的爱心捐赠,共45.68万元。

她们始终把“让居家老人舒心,替忙碌儿女尽孝”作为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体现“用心沟通、珍爱老人”的理念。她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既满足了老人的多样化需求,又解决了千万个家庭的后顾之忧。

老人们也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着对这个集体的感谢——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共收到1106封感谢信,197面锦旗,213幅书画作品。2014年10月20日,马寿娣老人的女儿寄来了一封“迟到的感谢信”,信上这样写道:“在我父亲离世近两个月才提笔写信,希望得到你们的谅解。我父母一直被你们的服务感动,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在暮年时,还会受人无偿侍候和充分尊重,为此他们一直叮嘱我要感恩。我父亲走时98岁,母亲离世时也已91岁,他们仙逝往生时,没有一丝痛苦,表情十分平静安详,这使我们做子女的深感慰藉。如果没有你们长期以来提供的优质服务,他们也许不会活得如此舒心、走得如此洒脱……”

她们给予老人的是尊严

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的胡馨茹,虽然已过了退休年龄,但自2008年加入养老服务行业以来,已服务了近百位老人。为潘月珍老人的日常服务,是胡馨茹所有服务的缩影。潘月珍年事已高,胡馨茹为她服务了六年。2014年11月18日早上,胡馨茹照常来到潘月珍家,为老人清理粪便,擦洗身子,清洗床品。忙完后,胡馨茹赶紧回到老人身边,守候在床头,继续照看陪伴老人。九时许,胡馨茹为老人修剪指甲,当剪到最后一个指甲时,潘月珍的手突然瘫软了下来——老人安静地离开了人世。胡馨茹当即打电话叫来老人的儿子,并协助他料理老人的后事。老人的儿子对她感激万分。翌日,老人的儿媳致电居家乐话务中心,不住地称赞:“胡馨茹细心体贴,我婆婆就是她帮忙送的终,临终前老人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真的谢谢她。”胡馨茹似亲生女儿般地陪伴着老人,让老人在干净、安详、尊严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一个个吴侬软语的亲切问候电话,一封封发自内心的感谢信和一面面锦旗,在平凡的老年生活保障工作中,绘出了最为感人的生动画面,映射着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姐妹们的真情和爱心。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无悔奉献助老情,巾帼风采弘美德。她们以实际行动告诉社会,爱不需要华丽的辞藻表达,也不需要做出多么惊人的壮举,真心付出,真诚奉献,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爱心,播撒爱心,人生会更加快乐,生活会更加美好。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用朴实的爱心,为千万老人撑起了一片蓝天。

(江苏省妇联妇女发展部 供稿)

虚拟养老 篇4

针对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带来的养老民生问题, 无锡移动积极响应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发挥自身网络技术和运营平台优势, 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于2014年底正式上线江苏省首个可视化虚拟养老服务系统“和居家”。作为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 该系统是无锡移动在助力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创新上的有益尝试。截至目前, 无锡市已有3.5万户家庭体验到了“和居家”的智能和便捷。

据了解, “和居家”虚拟养老系统以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电视为载体, 老人们只需通过他们最熟悉的“打电话”“按遥控器”的方式, 就可实现与亲友、社区医生、家政服务人员等相关对象的“面对面”沟通, 享受家政预约、健康与法律咨询、健康档案管理等多项服务。

“一键视频”:在电视大屏上看子女的笑脸

目前, 老人和外地子女的沟通方式仍以手机通话居多, 虽然随着4G时代的到来, 各类视频通话软件层出不穷, 但对于老年人来说, 这些软件的操作步骤往往偏向繁琐, 即使勉强学会了操作方法, 因为手机屏幕尺寸大小的限制, 他们也无法完全看清“对面”孩子们的模样。

“和居家”系统突破传统视频通话局限, 让老年人通过手机上简单的操作就能启用高清视频通话功能。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软件在开发时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使用习惯, 操作界面大而简洁, 方便老年人识别, 让老年人只需轻点一下具体联系人, 就能进行视频通话。而如果进一步通过简单的“一键切换”功能, 老人们就可以将视频通话画面瞬间“挪”到电视屏幕上, 从此, “远方的儿子是黑了还是瘦了”, “天气转凉闺女有没有穿暖和了”, 这些问题老人们全都能自己通过屏幕看得清清楚楚。

此外, “和居家”系统还支持双向交流, 也就是说, 子女们可以通过拨打老人的手机进行“回访”, 让他们随时随地都能“常回家看看”。

“电视下单”:在家里享受周全照料

借助“和居家”系统, 老人们不仅可以与远方亲友高清“面对面”通话, 还可以通过遥控器的简单操作, 在电视屏幕上自选居家保洁、买菜做饭、水电维修、粮油配送等便捷的生活照料服务。“和居家”平台的服务人员会根据老人的需求, 筛选可以提供相应服务的优质合作方下达订单, 并安排服务人员上门服务。为了跟踪服务质量, 用户还可在系统上对服务进行评价。

“保姆、小时工随叫随到, 洗衣晒被、修理家电, 服务又快又好。”家住蠡湖街道的张老伯对儿子给他装的这个“高科技”产品赞不绝口, “原先还怪儿子浪费钱, 现在我已经离不开这东西了。”

“远程保健”:在身边有个私人保健医生

“和居家”系统的问世, 给退休以来一直专注保健养生的张阿姨带来了福音。从前, 由于前往市区大医院的路途偏远, 如果遇到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 张阿姨只能靠着“喝水、休息、吃偏方”的土方法将就硬撑。“按理说咱们老年人相比身强体健的年轻人, 更应该时刻关注自身的健康, 可是越是上了年纪, 出门看病、体检就越不方便。”张阿姨说, “幸亏有了‘和居家’系统, 我现在定期去街道社区的健康小屋免费体检, 血压、血糖等检测数据就会在‘和居家’的平台上生成一个健康档案, 就像我自己的私人医生一样, 各种数据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让我可以随时跟踪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做好慢性疾病的预防。如果遇到感冒咳嗽什么的, 还能通过‘和居家’平台和专业的医师进行视频通话咨询, 安全又方便。”

据了解, “和居家”平台还会举办健康讲座, 老人们只需坐在家中, 就能像在讲座现场一样聆听医疗保健专家的讲授。平台还提供各类养生视频, 让想要了解更多保健知识的老人随时可以获取健康资讯。

“在线教育”:在社区建起虚拟“老年大学”

随着社会知识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 很多老人对于“老年大学”的概念早已不再陌生, 但是因为一所实体老年大学对于师资、场地等资源的较大依赖, 真正走进“大学校园”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其实微乎其微。“和居家”系统的多方远程视频通话功能, 为虚拟“老年大学”的建立提供了可能。依靠“和居家”系统, 老年人只需要坐在各自家中就能通过电视屏幕聆听老师的远程授课, 还能与其他的“同学们”进行在线互动。

虚拟养老 篇5

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开办至今已经三年有余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虚拟养老院全体工作人员坚持“初期体验、产生依赖、形成需求、市场运作、产业发展”的工作理念,按照“个体化服务、机构化管理”的工作要求,脚踏实地,尽心尽力,取得了较好成绩。沧浪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作为虚拟养老院的第一个直营的实体服务机构获得了国家民政部颁发的科技成果创新三等奖等一系列荣誉,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参观考察团310批3919人次;收到了加入虚拟养老院的会员(家属)和所在社区的表扬锦旗121面,表扬信447件。截止2011年3月31日,加入沧浪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的会员已从开始450户600人,发展到3565户5800人,完成生活服务工单222817张,人文关怀服务工单30446张,得到了服务老人的普遍认可,基本实现了经济的盈亏平衡。

由于首次开发的虚拟养老院服务系统的原代码结构存在速度慢、功能差,拓展性、兼容性、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无法适应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加上目前全国各地虚拟养老院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种版本层出不穷,虚拟养老院面临着功能提升和服务拓展的发展瓶颈。因此,升级发展目前的虚拟养老院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下一步,如何有效地升级发展虚拟养老院,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经过多次反复认真地研讨,提出升级发展虚拟养老院的基本设想:

一、虚拟养老院发展的目标

虚拟养老院通过研发切实有效的养老服务系统,形成分布式信息平台+集中式管理平台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分布式信息中心,通过高效的居家服务和品质管理使老人在生活服务、商务服务、健康服务上达到满意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形成有效的规模化的养老需求服务计划,真正实现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在集中式的管理平台上,加强跨地区发展、连锁式管理的研究,推动养老服务系统的可复制发展,形成一个有效的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二、虚拟养老院发展的步骤

1.研发虚拟养老院的服务系统

以老人的服务需求为重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确定真实的、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服务需求,形成覆盖老年人生活服务、商务服务、健康服务等多项服务的规模化的养老需求服务计划,全力研究满足分布式信息平台要求的服务系统,实现为老服务质的提升。在此基础上,研究授权式的体现个性化要求的集中式管理平台的服务系统,发展跨地区连锁式管理的为老服务分布式信息平台,实现为老服务量的扩张。

2.深化虚拟养老院的服务内涵

老人的服务是多层次的,根据市场发展和老人需求状况,虚拟养老院已成功实现第一层次服务即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实现“初次体验、产生依赖”的亲情化关系。目前,虚拟养老院正针对三年来形成的琐散、多样的服务需求进行整合深化,积极开展第二层次服务即服务需求项目化管理,为形成服务产品项目化、提升虚拟养老院规范化标准化运作奠定基础。如粮油配送、老人配餐、产品预订等项目已进入尝试和市场可行性调研工作阶段,正逐步为广大老人接受和认可,基本实现了“产生需求、市场运作”。第三层次服务即适时健康管理监测服务,目前正着手项目的初期市场调研、选择寻求合作伙伴,前期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虚拟养老院通过三个层次的服务,不断深化和拓展服务内涵,按照“产业发展”的既定目标,力争在3年内,将虚拟养老院的标准服务打造成全国养老服务的新范本。

3.组建虚拟养老院的服务机构

对按照虚拟养老院升级发展的目标,虚拟养老院的服务机构将有两个方面组成。一是为完成分布式信息平台的任务,需组建类似现在运行的民办非企业(沧浪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各地根据授权,对照实际,组建各地的民办非企业,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可实现模板个性化),有效实现居家服务的派单和服务质量的管控。二是为完成集中式管理平台的任务,需组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服务管理公司,授权发展和管理维护分布式信息平台,研究开发为老年人服务的项目和实现手段,实现虚拟养老院快速发展的良好愿望。

4.完善虚拟养老院的服务条件

对照虚拟养老院的升级发展目标,虚拟养老院将有两个方面的服务条件需要不断的完善。

一是分布式信息平台的服务条件:沧浪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是虚拟养老院在沧浪区的分布式信息平台,沧浪区新城社区服务中心将为其提供服务基地的建设条件,我们要以此为样板,力争建设成标准化的分布式信息平台。

二是集中式管理平台的服务条件: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我们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优势,加强沟通,主动争取,积极推荐,推动虚拟养老院实现连锁式的可复制的跨地区发展。

三、虚拟养老院发展的要求

1.支持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参股的服务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虚拟养老院是经过实践证明符合现阶段我国社会养老发展方向的一种居家养老模式,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调研明确指示要给予重点扶持。由于我国社会养老的特殊性,发改委有关领导强调扶持的主体应当具有国有性质。因此,我们建议开始组建有国有资本参股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待条件成熟后,国有资本可以退出,引进民营资本,实现虚拟养老院的持续发展。

2.加大虚拟养老院分布式信息平台的政策支持力度。根据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组建民办非企业来承担虚拟养老院分布式信息平台的实体运作是一个最佳选择的方案。为更好地保证这一服务实体良性运作,除了完善为老年人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外,我们要在基本设施(全区分布式信息平台以及平台所在街道所设的服务站)、设备的扶持、社会公益性岗位的补助、民政福利政策的援助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的支持方面加大力度。

让老人省心的虚拟养老院 篇6

虚拟养老院平台是镇江市为老年人安享晚年而推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该平台主要利用现代网络通信及信息技术,面向老年人提供緊急呼叫服务和日常生活照顾的居家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

“您好,这里是京口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最近,服务中心陈惠每天都会接到老年人寻求帮助的电话。在接电话的同时,该中心一台电脑显示屏上会自动显示来电老年人的家庭住址、身体状况、易发病史、来电记录、家庭成员及联系方式等信息,让人一目了然。

服务中心负责人由春红介绍,该中心的呼叫系统囊括了京口区范围内47,800多名老年人的基本信息。中心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包括身体检查、家政便民、应急救助等方面的免中介费服务。在系统中,全区所有困难老年人的信息得以汇总,形成了全区为老服务的信息库和智能库。

“1台总服务器,4台电脑,4部电话,构成了区域居家养老幸福网的核心地带——虚拟养老院。从这里发出的紧急呼叫服务能够帮助老年人降低居家生活风险,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便捷。居家老年人一个电话就可以在家享受到便捷的上门服务,加上24小时的全天候接线,为老人们打造了一个安全、便捷、及时的服务网。”该市民政局老龄办工作人员介绍。

事实上,虚拟养老院平台名虽“虚”,可内容却很“实在”,能够为老年人“量身定制”居家养老个性化服务。工作人员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接收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后,会形成工单,并向上门服务人员派去服务指令,最大限度整合了全社会的为老服务资源,有利于实现居家养老的专业化。“我们每天都会接到二三十位老年人的需求电话,目前大多是洗衣服、打扫卫生、换季整理一类的家政服务,还有帮忙买药、简单护理、紧急就医等卫生服务。现在大家熟悉了,老年人也会直接给上门服务的人员打电话,这样更便捷。”新区嘉和养老信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晶介绍。

如今,这样的虚拟养老院平台在镇江全市范围内有7个,覆盖了7个市辖区。

笔者从该市民政局老龄办了解到,2013年该市出台了《镇江市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实施办法》,建立了居家养老信息呼叫服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人住养老机构服务“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在《办法》实施近一年的时间里,“三位一体”服务已覆盖了整个主城区。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该服务补助的人数也由最开始的几百人增加至近3,000人,很好地拓展了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服务功能,满足了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责编/江南

虚拟养老 篇7

该虚拟养老院位于苏州葑门西街。这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虚拟养老院”里没有一个老人, 实际上是该养老院的指挥中心, 葑门街道480户老人的资料都已被录入系统数据库中。养老院可以提供6大类53项服务, 凡是老人所需要的服务, 他们都应有尽有。需要服务的老人可以像进饭店点菜吃饭一样根据自己的需要, 只需一个电话随意下单, 丰俭由人。

该养老院负责人说, 从老人的视角来看, 他们提供的标准化服务是从员工进门前敲门开始的, 按门铃, 每按一次间隔6秒再按一下, 等待10秒再重复。类似的标准化要求, 被一一列入“虚拟养老院服务标准”。据了解, 沧浪区与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共同研发了一套名为“居家乐”的养老服务系统, 通过该系统, 居家养老的老人只需依托一部电话, 就能24小时实现享受标准化服务的梦想。

上一篇:执行网破解执行难下一篇:酯化水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