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焦虑

2024-08-03

脑卒中后焦虑(精选十篇)

脑卒中后焦虑 篇1

关键词:空巢老人,脑卒中,焦虑,抑郁,护理干预

脑卒中后抑郁 (PSD) 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 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 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1], 其发病率为25%~60%。据统计, 在有2个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中, 一对老夫妇单独生活住户占42%[2], 但是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整体上低于非空巢老人, 其主要表现为以焦虑、抑郁为主的空巢心理。如果空巢老人发生脑卒中后护理和治疗不及时, 除生活质量会大大下降、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延长外, 长期患病缺乏信心、加之高昂的医疗费用等, 均可导致其抑郁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因此, 加强空巢老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2011年符合标准的年龄为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65例, 男35例, 女30例;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证实并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 且排除精神异常、酗酒及肝肾功能异常, 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无其他脑器质性疾病、重大疾病等所致的抑郁患者。

2 护理对策

2.1 优质护理

(1) 成立由各级护理人员组成的护理小组, 全天陪护在患者身边, 为空巢老人住院期间提供全程服务, 全面评价其健康状况和需求, 进而采取优化服务模式等措施, 提高空巢老人护理质量[3], 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及安全感, 减少焦虑、抑郁情绪。 (2) 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提供“最需要”的, 消除“最担心”的, 避免“最忌讳”的[4]。一方面, 让患者置身于优雅、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中, 天天面对笑容可掬的护士, 心情舒畅, 消除因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 通过团队心理治疗和专业人员的讲授, 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康复、锻炼等知识, 并且提高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缓解其抑郁情绪, 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主动锻炼。

2.2 心理护理

脑卒中后, 由于事发的突然, 除肢体活动、语言表达差外, 对亲情的渴望、康复的不确定性、对医疗费用的担心等都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 心理因素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起很大作用。护士应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并且用爱心、细心、耐心来鼓励患者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针对沟通困难、语言表达差者, 可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 这样既有利于与患者的沟通, 又能增加亲切感, 让患者把压抑在内心的想法、情绪倾诉出来。在了解其家庭关系、经济情况的基础上, 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尽可能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 以消除其恐惧、焦虑心理。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以保证良好的睡眠;护士应尽量多地陪伴患者, 在做好各项基础及生活护理的同时, 反复讲解先进的治疗技术和乐观前景, 让患者认识心身疾病的本质, 鼓励患者多与治疗成功及乐观的患者接触、交流, 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 消除其畏惧、绝望的心理。

2.3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对于空巢老人脑卒中患者治疗、康复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如饮食、休息、药物等知识指导, 在医疗制度允许的情况下, 可让患者对自己的治疗、护理计划, 病情检查结果等有所了解, 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向患者传授相关知识, 做好三级预防, 提高防范意识, 减少患病率。

2.4 松弛治疗

加强自我放松训练, 对于减轻焦虑情绪十分有效。松弛治疗近年来被医学界所重视, 其基本目的是进入一种广泛的松弛状态, 引起一种特定的生理状态, 降低身体的代谢率, 减少觉醒。松弛治疗对于慢性失眠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由患者自己完成, 应用较为方便。

2.5 功能锻炼

能否积极配合治疗或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是肢体功能恢复的必要条件。 (1) 康复锻炼对患者肌力、关节活动度、肢体功能恢复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康复锻炼本身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调节其负性情绪, 增进正性情感, 从而让患者摆脱悲观、绝望、抑郁的情绪, 促使患者进入躯体、心理健康的良性循环中去, 进而改善其抑郁、焦虑和困惑情绪。 (3) 康复锻炼能增强体质, 加重躯体疲劳感, 对睡眠十分有利, 但运动量不宜过大, 过度疲劳反而会影响睡眠。

3 结果

护理人员通过细心观察, 采取准确、可靠有效的护理措施, 本组空巢老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除2例疗效不满意外, 其余效果显著。

4 讨论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 特别是空巢老人, 脑卒中后活动能力下降, 严重影响其心理及情绪。负性心理及情绪又会加剧老年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的发生, 严重影响他们的感知、思维甚至行为。了解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水平,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心理变化, 从而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 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

参考文献

[1]唐胜修, 徐祖豪.针刺干预中风后抑郁状态的发生[J].广西医学, 2002, 24 (1) :141-142.

[2]郑晓瑛, 陈立新.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及政策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2006, 9 (23) :1919-1923.

[3]于卫华, 于梅.空巢老人围术期全程托护临床实践研究[J].护理研究, 2010, 24 (1) :44-46.

脑卒中后焦虑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4月~4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脑卒中后偏瘫的诊断标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平均年龄(61.38±6.84)岁;对照组男29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47±6.9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药物护理、心理引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① 心理干预

依据患者实际的心理状态和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联系,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引导患者主动表达自己,耐心解答患者各项疑问。

② 体位干预

辅助患者摆出利于恢复的体位,如呈仰卧位时,应在患者头下垫枕,同时在肩部两侧以及侧臀大腿处各垫一枕,确保肩关节得到支撑、骨盆得到屈伸。

③ 生活能力干预

帮助患者树立自我护理的意识,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方法和技巧,使患者意识到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引导患者开始进行自我护理,嘱咐患者养成每天记录的习惯;护士定期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和能力进行考核,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自我护理过程中的问题;随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及时修改自我护理方案。

④ 锻炼干预

包括语言功能锻炼,患肢功能锻炼等,针对患者恢复状态制定具体的锻炼方案,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1.3 观察指标

选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患者的ADL能力进行评定,选用简化Fugl-Meyer(Fugl-Meyer assessment,FMA)运动功能量表[3]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选用生活质量量表(QOL)[4]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即观察组患者ADL能力以及运动能力恢复更显着,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物质状态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脑卒中好发于老年群体,不仅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极大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脑卒中发病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功能障碍的关键。相关研究指出[5],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致残率,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减少患者病痛。本次研究中,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以及心理功能、物质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着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显着,能够显着提高患者ADL能力、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生活状态,对于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乐芳,周 艳。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8(36):25-27.

[2] 徐 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14(29):3318-3319,3324.

[3] 李金萍,刘增军,丁海敬,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3(7):747-749.

[4] 汪 莉,张燕燕,张 千,等。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3(10):890-892.

常焦虑易引发脑卒中 篇3

还有一位女士,在孩子快要高考的前半年,出现了紧张和不安情绪。一会儿考虑孩子能否考上大学,一会儿考虑孩子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好,总之,想得很复杂。结果整日吃不香,睡不好,夜里多梦,白天头昏脑涨,无精打采。在孩子高考的前三天,她发生了脑出血,经抢救生命虽然保住了,却落下了瘫痪和不会说话的后遗症。孩子也没有考上大学。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上述两例病患并非偶然,有因果关系。情绪不稳定可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经常有焦虑情况的人更易发生脑卒中。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许多脑卒中患者的发病与情绪激动有关,尤其是经常产生愤怒、恐惧、焦虑、兴奋、紧张、悲伤、嫉妒等情绪的患者,常常在这些情绪剧烈发作时或之后发生脑卒中。经医学证实,这些情绪的经常刺激,能够引起大脑皮质和丘脑下部兴奋,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导致全身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上升,使脑血管内压力增大,容易在已经硬化、失去弹性、形成微动脉瘤的部位破裂,从而发生脑出血。

脑卒中后焦虑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0例。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临床检查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偏瘫、中枢性面瘫、感觉障碍、偏盲、语言障碍等,符合CT、MRI上相应病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6分,≤22分;病程14d~45d;均无严重心、肝、肾等疾病。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1) 心理护理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7.2±9.4)岁;病程:14d~45d,平均病程(28.5±7.8) d;脑梗死26例,脑出血4例。 (2) 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66.7±8.9)岁;病程:15d~42d,平均病程(30.4±8.1) d;脑梗死28例,脑出血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脑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监测生命体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进行饮食指导,劝诫烟酒;向患者讲解床上大小便的必要性,训练床上大小便,必要时予以缓泻剂;指导家属重视静脉血管的保护;宣教脑卒中的相关知识,教会家属与合并偏瘫、失语患者沟通方法,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进行体位的变化及床上活动训练指导;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功能锻炼。

心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即:根据患者不同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不同的心理压力制定不同的心理干预计划。干预内容包括:感情宣泄法来增强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脑卒中患者对预后有恐惧感,担心遗留肢体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合并症状,并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向患者讲解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病情,不利于功能恢复,使患者对负性想法进行认知重建。向患者说明康复训练对疾病的重要性,康复训练可能恢复功能及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心理护理组患者入院后连续干预7d,每日1次,每次15~20min。两组患者于入院第一日及入院第14日进行症状自评量表焦虑、抑郁和躯体化3个因子及状态焦虑量表20条进行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抑郁、焦虑、躯体化评分比较,心理干预组干预后抑郁、焦虑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抑郁、焦虑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对同组入院第1d比较,#P<0.053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指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脑血管疾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了人类的三大死因。大量研究[4]显示,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及其复杂的心理应激反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紧张、恐惧。脑卒中致残率高达75%以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对患者构成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是生理上的,而且也强烈的表现在心理上。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由于心身疾病的治疗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更加密切,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因此,对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脑卒中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效果进行检验,干预后抑郁、焦虑均好于高于干预前(P<0.05)。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脑卒中患者如何面对脑血管疾病;如何应对脑卒中诊治所带来的影响,使其心理发生积极的变化。本组研究依据认知治疗的原理,在心理干预中对情绪压抑、性格内向、有不幸生活遭遇者,讲解情绪对机体生理功能、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给脑卒中患者提供安全感,对其困境的解脱感到有希望,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信心增强,进而使其主动加强功能锻炼,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组患者入院后连续干预7d, 每日1次, 每次15~20min。两组患者于入院第一日及入院第14日进行症状自评量表焦虑、抑郁和躯体化3个因子及状态焦虑量表20条进行评估。结果 心理干预组干预后抑郁、焦虑均低于干预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干预后抑郁、焦虑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脑卒中后患者存在抑郁、焦虑不良情绪,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护理,抑郁,焦虑

参考文献

[1]肖文利, 何谷芬.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急性期住院病人焦虑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1, 9 (12) :3322-3323.

[2]赵秀雯.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0) :184-185.

[3]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0.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 篇5

(广东东莞石龙博爱医院广东东莞523320)【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7年5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4例脑卒中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脑卒中后癫痫的总发病率为8.14%,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的发病率最高为22.89%,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例的早发性癫痫发病率均明显低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皮质层癫痫发作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皮质层下,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发病部位与癫痫的发作密切相关,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病率最高。治疗原则应在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早期控制癫痫发作。【关键词】脑卒中;癫痫;临床分析【中国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085-01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feature and treatment method of epilepsy secondary to stroke. Methods select in May 2007-August 2011 of our 98 cases were stroke cases,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epilepsy secondary to stroke incidence was 8.14%, among whic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fter the incidence of epilepsy up to 22.89%,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cases early onset of incidence of epileps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ases, cortex layer seizure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below of cortex, the contrast of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P < 0.05). Conclusion type of stroke and stroke onset posit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epilepsy seizures, the site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eak incidence epilepsy. Treatment principle should be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based on reasonable use of antiepileptic drug early control seizures.【Key words】stroke; epilepsy; clinical analysis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文献报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1]。而脑卒中导致成年人发生癫痫的常见原因,一些脑血管疾病是以首发癫痫而起病的,尤其是60岁以上新发癫痫病病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可发作于脑卒中后的任何时间,根据卒中后癫痫发病时间可分将其为卒中后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其对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大[2]。为进一步研究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规律,为以后治疗干预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我院选取收治的1204例脑卒中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5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4例脑卒中病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2.6±12.7)岁。其中524例发生于皮质层,680例发生于皮质层下。其中789例为脑梗死,332例为脑出血,83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98例脑卒中病例出现癫痫发作。所有病例均没有既往癫痫发作史,排除由代谢障碍以及电解质紊乱所引发的癫痫发作病例。1.2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同时结合头颅CT、MRI以及腰椎穿刺确诊。脑卒中后癫痫的诊断以及分类标准:参照1981 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发作制定的诊断标准,在首次发生脑血管病后即刻、住院期间以及随访期间发生2次以上(包括2次)的癫痫发作,且排除其它病因所致的癫痫发作即可确诊。1.3 癫痫发作类型:参照1985年全国癫痫病学术会议分类标准,本组34例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39例为复杂部分发作,13例为单纯部分发,12例为癫痫持续状态。另外根据发作时间可分为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早发性癫痫发作在脑卒中发病2周内出现,迟发性癫痫发作在脑卒中2周后出现,其中早发性癫痫67例,迟发性癫痫31例,早发性癫痫以全身发作为主,迟发性癫痫以部分发作为主。而脑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为全身发作,脑梗死主要为部分性发作。1.4治疗方法 :对于脑卒中后癫痫的治疗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按照癫痫发作的不同类型合理给予抗癫痫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对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以及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例应及时给予注射地西泮静脉可迅速控制病情。对早发性癫痫病例短期应用抗癫痫药物后,癫痫发作可随脑卒中病情的好转而得到有效控制;而对迟发性癫痫病例,停药后易复发,需长期服药观察控制。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癫痫发病率:本组脑卒中后癫痫的总发病率为8.14%,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的发病率最高为22.89%,依次为脑出血、脑梗死。见表1.表1各种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2.2 癫痫类型分布: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例的早发性癫痫发病率均明显低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种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病例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各种脑卒中后癫痫类型分布[n(%)]2.3 癫痫发作与脑卒中部位:皮质层癫痫发作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皮质层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脑卒中部位与癫痫发作分析[n(%)]3 讨论3.1 癫痫发病机制:很多研究表明脑卒中后癫痫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出血所引发的弥漫性脑血管痉挛使脑部缺血缺氧所导致,颅内高压、血肿、脑水肿及代谢紊乱等刺激使神经元异常放电会导致癫痫发作[3]。早发性癫痫发作的机制可能为:脑出血血肿刺激皮层运动区,引发脑局部发生低糖、低氧、低钙以及代谢紊乱刺激神经元放电过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脑出血引发弥漫性或者局限性脑血管痉挛,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脑组织缺血缺氧,会引发钠离子大量内流而改变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而迟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很可能与脑膜脑瘢痕形成以及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有关[4]。另外激素水平改变、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的紊乱等均会引发癫痫发作。总之,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基础与脑卒中早期缺血缺氧、脑代谢紊乱以及改变神经元细胞膜稳定性等相关,而癫痫发作很可能与神经细胞膜生理特性改变、神经元丢失以及神经元活动同步化等相关。4 总结

通过对本组资料结果进行分析显示,相比于其他类型脑卒中,蛛网膜上腔出血后癫痫的发病率最高,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例的早发性癫痫发病率均明显低于蛛网膜上腔出血病例,说明癫痫发作与脑卒中类型密切相关,另外皮质层癫痫发作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皮质层,说明脑卒中发病部位与癫痫发作同样具有相关性。对于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有文献[5]报道脑卒中发病后立即短期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可降低早期癫痫发作的可能。所以应在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癫痫发作类型早期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从而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有利于患者康复。参考文献[1]李小龙. 我院623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2010,4(4):23.[2]蔡興球,蔡兴红.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学,2008,1(2):7.[3]邱金华,裘品丹,等.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5(l7):548-549.[4]郭晖, 邵春香, 常海. 脑卒中后癫疒间86例分析[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6(22):463-464.[5]朱守莲.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12(36):9.

脑卒中后焦虑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入组标准:(1)脑卒中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2)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 F06.4器质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标准分≥14分;(4)患者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2)明显智能障碍;(3)严重精神病性障碍如幻觉/妄想状态、兴奋躁动及木僵/缄默状态;(4)失语、失用、认知障碍患者影响沟通及测评;(5)合并癫痫、青光眼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6)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病史、有情绪障碍和其他精神疾病或家族史;(7)对帕罗西汀过敏。

按上述标准共入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常规治疗加抗焦虑治疗组(B组)、常规治疗联合抗焦虑药物及团体心理治疗组(C组)3组各30例。A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5.8±7.3)岁,病程(10.8±2.8)个月;B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6.8±8.1)岁,病程(11.6±3.4)个月;C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6.3±7.8)岁,病程(11.1±3.1)个月。3组间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家庭支持、病程、焦虑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工具

由2名具有心理评估资质的医师采用HAMA、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SR)、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AF)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水平、生活满意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正式评分前进行一致性培训,2名心理评估医师不参加患者的分组及治疗工作。

HAMA由于其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实用性,在国际上应用广泛,是精神科临床中常用的量表。其包括14个反映焦虑症状的项目,主要涉及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两大类因子结构。HAMA总分能较好地反映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用于评价焦虑和抑郁障碍患者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对各种药物、心理干预效果的评估。按照我国量表协作组提供的资料:总分超过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小于7分为没有焦虑症状。一般来说,HAMA总分高于14分提示被评估者有具临床意义的焦虑症状。

LSR由美国Neugarten等人编制,包含有5个1~5分制的子量表,包括对过去、现在、将来生活的评价及展望,是衡量生活满意度最常用的工具。

NAF评判神经功能缺损程度:0~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为重度。

1.3 实施方法

1.3.1 常规治疗方法

对急性期患者予积极控制颅内压、血压及并发症处理。视病情予溶栓、抗凝及颅内血肿穿刺等处理。在生命体征稳定48 h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康复治疗,采用运动疗法、作业治疗等物理疗法治疗,应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功能性电刺激与超声脑血管治疗仪等器械促进患者功能康复,防治卒中并发症及可能出现的后遗症。

1.3.2 抗焦虑药物治疗

B、C两组患者均予抗焦虑药物帕罗西汀20 mg每天早上1次口服治疗。

1.3.3 团体心理治疗

团体性质定为结构式,每组5~8人,每周治疗1次,共8周。每次1 h。治疗由2名有团体心理治疗资质的医师担任。在治疗过程中综合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治疗活动在神经内科心理咨询室进行。治疗步骤如下。

1.3.3. 1 团体初创阶段(第1次)

该阶段主要目的在于初步建立起医患之间及患者之间良好的关系及信任,便于后续阶段深入沟通。首先由领导者介绍自己的身份、资质以及建立PSAD团体的目的、性质、活动的形式,取得团体成员的信任。然后让团体成员简要地自我介绍,如介绍自己的姓名、病情等,彼此互相熟悉,通过共同设计团体名称、滚雪球、倾诉烦恼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成员之间的认识和沟通,建立起安全、信任的良好治疗关系。

1.3.3. 2 团体过渡阶段(第2~3次)

该阶段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解千千结等活动进一步建立信任环境,提高团体的凝聚力与参与度。在这个阶段,主要采取患者自我讲述的方式进一步介绍自己现在的病况。通过患者的自我讲诉过程,使其在潜意识中逐渐明白自己的现状,同时可以引起其他患者的感情共鸣,产生“原来还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的亲近感,使得每位患者的孤独感得以削弱、安全感及归属感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这一阶段进一步拉近了患者间的心理距离。

1.3.3. 3 团体工作阶段(第4~7次)

该阶段主要目的在于协助团体成员利用团体解决自己的深层次心理问题。在此阶段,我们鼓励每位患者讲诉自己患病后的心理感受及在这种感受下生活上和身体上的变化、家人的反应、恢复情况等,通过讲述使其焦虑情绪得到释放。通过“突破困难”等活动帮助患者觉察自己的焦虑情绪,同时从专业角度向患者解释焦虑等情绪产生的原因、情绪对躯体功能及康复的影响,使患者更深一步认识到自身焦虑情绪的存在、弊端及心理上的反省。通过这一阶段,让其能够认识到身体某些功能短期内不能恢复,焦虑只会伤人伤己,积极向上才对康复有利,并且接受卒中后家庭、工作和社会角色的改变;同时还通过由团体心理治疗师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及焦虑情绪”的专题讲座及通过改善情绪之后获益较大患者的讲解,帮助患者树立重归社会的信心,促进其自我成长。

1.3.3. 4 团体结束(第8次)

该阶段主要是总结阶段。由团体成员总结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在每位成员讲述后治疗师肯定成员的改变与成长,给予其心理支持,鼓励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团体中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解决好在离开团体、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后的种种复杂问题。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组内、组间的对比。统计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q检验等,所得数据用±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

基线时3组间HAMA总分及精神性、躯体性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A组上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3组治疗后HAMA总分及各项因子分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分及各项因子分改善较B组更为明显(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3组LSR、NAF评分比较

治疗前3组间LSR及NA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A组LSR、NAF评分无明显改善(P>0.05),而B、C两组LSR、NAF评分均有改善(均P<0.05),且C组改善效果优于B组(P<0.05)。见表2。

a与治疗前比较,P<0.05;b与A组比较,P<0.05;c与B组比较,P<0.05

a与治疗前比较,P<0.05;b与A组比较,P<0.05;c与B组比较,P<0.05

3 讨论

关于PSAD的发生机制,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神经生物因素来说,PSAD的发生可能与特定神经损害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关。如有研究认为,其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能与皮层和前部损害有关,其严重程度与病灶至额极的距离呈负相关[8]。在PSAD的神经生化研究上,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原发性内源性学说”,认为PSAD与大脑区域受损引起这些部位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5-HT)能及GABA神经元通络的损伤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四大神经递质5-HT、肾上腺素、多巴胺及r-氨基丁酸(GABA)之间的失平衡是导致焦虑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9]。除了生物学因素外,有多项研究提示社会心理因素也在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常常发现,多次卒中、预后评价差、家庭负担重且社会支持不良的脑卒中患者更易出现焦虑,这些患者往往功能缺损较重,如无良好的社会心理支持,在卒中发生后很容易产生负性的认知或情绪,促发其焦虑的发生。

目前针对卒中后焦虑障碍的治疗,除了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外,还常采用抗焦虑药物治疗及个体心理治疗。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及临床实践显示,抗焦虑药物治疗及个体心理治疗确实有效,但目前我国心理治疗师资源严重不足,个体心理治疗很难大范围展开。目前在医院中开展PSAD团体心理治疗还较少报道,本研究则尝试了对PSAD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联合药物及团体心理治疗的方法,以期望找出更加有效且可行的治疗方案。

通过与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加用抗焦虑药物这2种治疗方式疗效的比较,我们发现:治疗后A组焦虑障碍、生活满意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焦虑障碍、生活满意度及神经功能缺损得以改善,疗效优于A组。这提示我们针对PSAD,单纯的常规治疗可能无效。B组评分的改善是由于使用抗焦虑药物而缓解了焦虑情绪及躯体不适,治疗及康复的依从性提高,从而使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满意度得以改善;还可能由于帕罗西汀能提高突触间隙5-HT的浓度,并促进5-HT突触的传递作用,甚至促进突触的形成,帕罗西汀通过上述这些机制来改善神经运动功能,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10]。采用了团体心理治疗的C组焦虑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降低,卒中后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水平提升,疗效最优。我们分析可能是由于抗焦虑药物和团体心理治疗的共同作用所致。团体心理治疗的组织形式可以让同样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使参加者产生“不再孤单”“原来还有这么多人陪着我”的感觉,自然而然地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及信任感,而这些感觉也是让患者勇于自我袒露心声及自我剖析的良好环境催化剂,同时也是团体心理治疗较个体心理治疗的优势所在。在充满安全感的氛围下,通过被保护的“倾泄诉情”,缓解了个人内心的痛苦[11],使得患者以积极心态应对疾病,焦虑发生率明显降低,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治疗满意程度得以提高[12]。通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让相互支持理解的氛围愈加浓厚,而逐渐深入的剖析可以让患者发现自己的不足,重新认识自身,从而从根源上走出焦虑的心理误区,摆正心态,迎接新的生活。本研究提示我们,从神经生物学及社会心理机制上同时着手治疗PSAD可能更加有效,同时也间接证明了目前关于PSAD发生机制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常规治疗联合药物及团体心理治疗比单纯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加用抗焦虑药物疗效更好。在目前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一联合治疗方法首先具备疗效的保证性,其次无论是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情感交流上来说,较易为“有种种顾虑的患者”所接受,且节约人力、物力,实施方便,值得在临床一线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菁,罗瑜,杨国平.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18-1319.

[2]金歌,娄小平,张阳.艾灸不同穴位对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2):736-739.

[3]李金江,庞英,唐丽丽.团体心理治疗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开放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志,2014,28(9):657-662.

[4]CHEN J,NAKANO Y,LETZUGU T,et al.Group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Japanese patients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preliminary outcomes and their predictors[J].BMC Psychiatry,2007,10(7):69.

[5]田志林,李秀珊,王东新,等.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2):1783-1785.

[6]METTERNICH B,SCHMIDTKE K,DYKIEREK P,et al.A pilot group therapy for functional memory disorder[J].Psychother Psychosom,2008,77(4):259-260.

[7]YALOM I D.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李鸣,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40.

[8]苏占清.脑卒中后焦虑障碍[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3(5):369-374.

[9]MILLAN M J.The neurobiology and control of anxious states[J].Prog Neurobiol,2003,70(2):83-244.

[10]薛子红,平启年.帕罗西汀对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128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24):37-38

[11]BILGI E,BINGOL A,OZDEMIR H H,et al.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group psychotherapy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with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depression[J].Arq Neuropsiquiatr,2015,73(2):90-95.

脑卒中后焦虑 篇7

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焦虑,脑卒中

卒中后焦虑为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 有研究表明, 近年来脑卒中后焦虑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我国的发病率达34.2%[1]。脑卒中后焦虑可延缓神经和认知功能康复, 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 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2010年4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脑卒中后焦虑患者200例, 笔者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脑卒中后焦虑患者200例, 均经头颅影像检查确诊, 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关于焦虑症的标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治疗组男53例, 女47例;年龄38~76岁, 中位年龄49.7岁;缺血性脑卒中68例, 出血性脑卒中32例。对照组男51例, 女49例;年龄40~75岁, 中位年龄48.8岁;缺血性脑卒中65例, 出血性脑卒中35例。2组性别、年龄和基础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分别于每天早、午餐后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口服。服药1周前停用其他抗焦虑药物, 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分别对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

1.3 疗效评定标准 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D) 为标准, 痊愈:HAMD减分率≥75%;显效:HAMD减分率为50%~74%;有效:HAMD减分率为25%~49%;无效:HAMD减分率<25%。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6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 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近年,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2]。脑卒中后焦虑有较高发病率, 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 其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脑卒中后焦虑多伴有抑郁, 主要症状有情绪低落、烦躁、入睡困难和郁闷等, 是一种负面情绪反应, 由失败或失望导致, 可延缓神经和认知功能康复, 提高脑血管病的病死率, 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3]。因此, 应高度重视脑卒中后焦虑的发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一种复方制剂, 由化合物盐酸美利曲辛和二盐酸氟哌噻吨组成, 美利曲辛属抗抑郁剂, 低剂量时有兴奋作用, 氟哌噻吨属神经阻滞剂, 小剂量应用能抗抑郁、焦虑, 2种药物组合应用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的双重作用。

脑卒中后焦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导致脑血管疾病病死率增加, 在躯体和精神上给患者带来痛苦, 甚至加重患者的家庭负担。脑卒中和脑卒中后焦虑关系密切, 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 对提高治疗质量及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结果表明, 经5周的治疗后, 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朝辉, 宋景贵, 王振英, 等.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5, 11 (1) :79.

[2]李叶芳, 李伟锋, 夏锋, 等.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5) :792-793.

脑卒中后焦虑 篇8

关键词:脑卒中,焦虑,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护理干预

近年来, 脑卒中患者与日俱增, 其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 极易引起患者的焦虑、忧郁等情感障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影响患者早期的康复和治疗。我科对脑卒中患者焦虑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4月—2012年4月, 我院共收治脑卒中患者92例, 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男48例, 女44例, 年龄40岁~50岁11例, 51岁~60岁32例, 61岁~70岁30例, 71岁以上19例。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8例, 中学52例, 大专16例, 本科及以上6例。疾病诊断:缺血性脑卒中58例, 出血性脑卒中34例;疾病伴随症状:头痛头晕38例, 肢体麻木或无力28例, 截瘫或偏瘫10例, 其他16例。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医院焦虑忧郁表》 (HADS) [1,2], 测定患者的焦虑和忧郁值。HADS评价指标, 各项相关指标总分≥8分可诊断为焦虑, 测评时间于患者入院后2 d~3 d。入院后, 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 于出院前测评。测评方法采用研究者自设问卷调查表。由1名护士进行调查, 用统一指导语指导患者填写问卷。在做好解释工作后, 患者按表内容逐项填写, 问卷填完后当场收回。

1.3 焦虑的相关因素

1.3.1 角色功能的改变

脑卒中患者由于发病急骤, 大多数都是一夜醒来就出现肢体麻木、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患者从一种健康状态突然转变成患者, 不但不能行使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还丧失了日常活动能力, 产生了一种无用、孤独、无助的感觉。

1.3.2 社会功能缺陷

脑卒中的典型表现为肢体偏瘫,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他们自己不能走路, 同时伴有大小便障碍, 生活不能自理。特别是中年脑卒中患者, 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 患病后, 常有“灭顶之灾”之感, 担心今后能否站起来, 担心今后的生活来源, 担心增加家庭开支, 有的患者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放弃治疗。

1.3.3 人际关系的冲突

患者发病后, 由于运动障碍、言语障碍等表现, 变得孤独、敏感, 不愿与人交往, 看到有亲朋好友前来探视, 或采取避而不见, 或乱发脾气, 喜欢独处, 使自己处于一个封闭状态。

1.3.4 怀疑、对抗心理

因长期易复发的疾病过程常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 表现为对医护治疗方案、医技水平持怀疑态度, 以各种理由拒绝用药, 百般挑剔医护人员, 一旦违反其意愿就乱发脾气, 对康复信心不足。

1.4 护理干预

1.4.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给患者以安全感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有效护理干预的基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往往影响着护患关系的进程。因此, 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态度,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 耐心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以及治疗和护理的必要性。用同情的态度倾听患者的诉说, 当患者情绪过分激动哭泣时应给予安慰。情况允许时可用恰当的肢体语言, 如轻拍患者的肩部, 轻轻握住患者的手, 稳定其情绪, 缓解其心理压力, 增强其安全感, 增强交流效果, 消除陌生感, 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临床实践证明:医护人员对待患者态度的好坏与治疗的效果密切相关。

1.4.2 建立社会、家庭的关怀与支持

良好的社会与家庭的关怀和支持对健康起着间接的保护作用, 可稳定患者的情绪,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 宣传目前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新形势, 帮助患者申请社会救助。劝导家属和亲属多关心、安慰患者, 适当地给予经济、物质等方面的支持, 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消除患者焦虑情绪, 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

1.4.3 认知疗法

即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与其不良的认知方式有关[3]。认知疗法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使患者学会区分信念与现实, 并能改变歪曲的认识, 重建一种理性的正确认知[4]。患者常因漫长易复发的疾病过程而出现消极的负性情绪, 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患者, 了解其内心感受, 讲解负性情绪的原因及危害, 教会患者正确地认识自我, 认识到目前的状态是一种病态, 既有病理因素, 也有心理因素, 只要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配, 配合药物及康复训练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鼓励家属和亲友常来探视, 把愉快的信息传递给患者, 帮助患者得到更多的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让患者感觉到自己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 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担负着神圣的责任与权益,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

1.4.4 及时沟通, 建立信任关系

护理人员要经常探望患者, 用同情和理解的态度主动与患者沟通, 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 及时给予心理宣教。对于患者的无端指责, 要有一定的忍耐力和自我控制力。对患者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并尽量满足, 取得患者的信任。有研究指出, 信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 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1.4.5 心理康复

心理康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康复护理的效果。护理人员要耐心讲解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患者制订适宜的康复训练计划。规范的康复训练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循序渐进的系统的康复训练,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 要及时讲解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邀请自理能力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 耐心讲解疾病的康复过程, 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开导患者。鼓励患者与同种病例的病友接触交流, 认识生存的价值, 提高应对能力, 使患者主动进行功能训练, 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2份, 回收问卷89份, 有效问卷86份, 有效率93.4%。干预前后2组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情况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由于角色功能的转变、社会功能的缺陷、人际关系的冲突等常会产生神经心理学症状, 表现为焦虑、恐惧、失眠等。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是机体适应社会环境过程的一种反应, 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必须针对各种心理因素进行有目的的护理干预。通过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 能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 发挥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 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主观躯体症状, 提高护理质量, 消除焦虑状况,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向东, 王希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13 (增刊) :223-226.

[2]郑磊磊, 王世玲.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综合性医院中的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 2003, 15 (5) :264.

[3]王长虹, 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75-78.

脑卒中后焦虑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9月入住我院病房的89例脑卒中患者。入选标准:(1)首次发病,经脑CT或MRI检查证实,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急性期存在神经功能缺损。(2)无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缺损,能配合临床体检及心理测试。(3)既往无焦虑或者抑郁症史,近1年内无重大精神创伤史。其中,男47例,女42例;年龄38~86岁,平均(63±13.39)岁;病程2~68个月,平均(29.36±18.00)个月。

1.2 抑郁、焦虑、PSCAD的诊断标准

1.2.1 抑郁症的诊断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项版本进行测试,其中总分>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总分>20分可能是轻或中等程度抑郁,总分<8分就没有抑郁。所有抑郁病例均参照ICD 10标准确诊。

1.2.2 焦虑症的诊断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24项版本进行测试,其中总分>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总分>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总分>14分肯定有焦虑,总分>7分可能有焦虑,总分<6分属于没有焦虑。

1.2.3 PSCAD的诊断

对HAMD>8和HAMA>14的患者再由两名精神科医师参照ICD-10“F06.4器质性焦虑障碍”与“F06.32器质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评定,既符合ICD-10“F06.4器质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又符合“F06.32器质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者,诊断为PSCAD。

1.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标准

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定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最高分45分,其中重型:31~45分;中型:16~30分;轻型:0~15分。

1.4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调查前均被告知该研究的目的及对病人的影响,经过知情同意后并签具知情同意书。然后由经培训的研究人员填写表格资料,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能力、性格特征及所患具体疾病。入院后第15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和汉密顿抑郁量表、焦虑量表测定,由指定的两位研究员进行分别评价,结果取平均值后记录。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单纯抑郁、单纯焦虑、PSCAD的患病率,并分别对其进行可能影响因素(性别、学历、年龄、经济能力、性格特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和抑郁之间比较运用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卒中后抑郁症/焦虑症和PSCAD的发病率

89例脑卒中患者中有46例发生抑郁症,发病率为51.69%,其中,轻或中等程度抑郁42例,严重抑郁4例;35例发生焦虑症,发病率为39.33%,其中,可能为严重焦虑者2例,肯定有明显焦虑者6例,肯定有焦虑者20例,可能有焦虑者3例;34例发生PSCAD,发病率为38.20%。

2.2 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的相关性

脑卒中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有比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732,P<0.01。见表1。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2.3 抑郁/焦虑/PSCAD可能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对6项抑郁/焦虑/PSCAD症状可能影响的因素(包括性别、学历、年龄、经济能力、性格特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如下:学历与单纯抑郁、单纯焦虑、PSCAD存在统计学关联,高中以下学历为其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76(95%CI 1.003~2.637)、2.667(95%CI 1.007~3.709)、1.298(95%CI 0.153~2.528);神经功能缺损与单纯抑郁、单纯焦虑、PSCAD存在统计学关联,中、重型神经功能缺损为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598(95%CI 2.051~16.997)、9.462(95%CI 2.310~11.879)、1.817(95%CI 0.310~5.879);性格特征与单纯抑郁、单纯焦虑、PSCAD也存在统计学关联,OR值分别为3.603(95%CI 1.003~4.637)、43.513(95%CI 30.007~52.709)、7.217(95%CI 5.153~8.528)。年龄为PSCAD的危险因素,OR值为1.174(95%CI 0.819~6.625),但与单纯抑郁、单纯焦虑无统计学关联;而性别、经济能力与抑郁/焦虑/PSCAD均无统计学关联。见表2~4。

3 讨论

近10余年来,脑卒中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已引起国内外临床医师的关注,PSCAD在20世纪90年代精神病学领域中亦被广泛关注[2],但对PSCAD的研究报道[3]甚少。本次研究89例脑卒中患者,抑郁/焦虑/PSCAD的发病率均在35%以上,且焦虑和抑郁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随着神经影像学以及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对于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单纯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或社会心理学机制发展为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社会-心理-生物学机制,机体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相互调节、相互制约,共同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4],因此研究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在促进脑卒中预后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生与患者的文化程度有很大关系: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多数能在医务人员的分析指导下较客观地评估自我病情和制定康复目标,能较理性地接受各种治疗方案,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康复训练;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理解能力差,情绪波动大,容易发脾气或者气馁沮丧,不愿意配合医院的相关治疗。笔者还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单纯抑郁、单纯焦虑、PSCAD的发生作比较,发现均呈正相关性,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危险因素:躯体症状越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就越高,分析可能与生物病理基础直接引起情感障碍有关,重度的情感障碍又会反过来妨碍躯体功能的恢复。可见,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互为因果。另外发现,性格特征与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关系密切:性格开朗,平时愿意与人沟通的患者,多数能及时听取医务人员的的建议和接受家人的劝导与关怀,因此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生率较低或者程度较轻;相反,原来性格孤僻的患者就更容易产生沮丧、自我放弃的情绪,不愿配合治疗,影响康复进度。年龄与PSCAD相关,但没有发现性别、经济能力与焦虑、抑郁或者PSCAD有相关性,这与很多研究[5]结论不尽相同,这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采用的调查工具、研究所在地域等的不同。

朱春丽等[6]人研究证实,心脑血管病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发生率达65.6%,出现高峰期在病后13个月左右。多数学者认为一旦确诊卒中后情感障碍,就要药物配合个体化心理治疗,只有积极的情绪基础和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才能减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生,从而促进躯体疾病的康复[7]。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满意[8]。随者医学模式的转变,卒中单位[9]的成立及对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研究增多,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荫华.要重视脑卒中后认知和情感障碍的评价及康复[J].中国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04,6(12):361-363.

[2]袁勇贵,吴爱琴,张心保.焦虑和抑郁合病的生物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3):143-148.

[3]黎四平,冯铁桥,王建坤.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4):48-50.

[4]杨玲俐,张志珺.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8,16(4):297.

[5]吴丹红,李宗兰,沈向英.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1):108.

[6]朱春丽,张兆辉,黄显雄.综合干预对潜江地区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9):1039-1040.

[7]吴春霞,张敏,牛延良.卒中后抑郁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89-90.

[8]陈艳红.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护理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370-1371.

脑卒中后“脊髓功能重塑”的设想 篇10

关键词:脑卒中 脊髓 功能重塑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09-02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尽管脑卒中的死亡率随着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的不断提高而显著降低,但其致残率仍然很高。而在临床上,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但脑卒中的康复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明确。

目前认为脑卒中的康复机制主要为神经系统重塑理论。因脑卒中的损伤部位在脑,因此目前学术界对脑卒中康复机制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高位中枢(脑)。而对恢复期脑卒中的临床药物治疗也主要采用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的药物。但是,大量的临床观察却发现:对于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单纯使用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的药物可以改善認知功能障碍,却对患者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疗效较差;而康复训练(如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后,却能很好的促进患者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

如果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机制主要发生在大脑,那为什么我们用了大量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的药物对肢体功能的恢复疗效却较差?会不会有这么一种可能性:即康复训练与药物的作用机制其实并不完全相同。

我们知道:人体中运动传导通路中支配四肢骨骼肌运动的主要是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由大脑的锥体细胞轴突集中而成,下行至延髓锥体,在锥体下端,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最终终止于脊髓前角细胞,最后支配躯干及四肢骨骼肌的运动[1]。当脑卒中后,脑功能受损,脊髓功能亦受到抑制,从而使肢体产生瘫痪。因此,脑卒中后,脑、脊髓功能恢复对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1994年,日本铃木俊明[2]发现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瘫痪肢体的F波比非瘫痪肢体其出现率、振幅F/M比明显增高,并受肌张力、腱反射高低及运功功能分级影响。之后,李氏[3]发现实验性大鼠内囊出血后瘫痪肢体腓肠肌F波的波幅显著升高,F波潜伏期明显缩短。蔺氏[4]发现BrunnstromⅠ—Ⅱ级患者患侧肢体正中神经的F波参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Brunnstrom Ⅲ—Ⅳ级患者患侧肢体正中神经的F波参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Brunnstrom Ⅴ—Ⅵ级患者患侧肢体正中神经的F波参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动态情况下增高明显。而F波是末梢神经接受最大电刺激,从肌肉诱发出来的后期合成活动电位之一,是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反映,对F波的研究已经被作为衡量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一种手段[5],因此F波的变化,提示脑卒中后脊髓前角细胞发生功能改变。而蒋氏[6]则发现大鼠内囊出血后1周,脊髓灰质前角缝隙连接蛋白Cx32显著升高,神经元间缝隙连接的增加将导致神经元间同步化放电,引起脊髓运动神经元池活动强化,导致脊髓前角神经元对所支配肌肉的冲动增加。

由此可见,脑卒中后除了脑功能发生功能重塑外,脊髓在此期也很可能出现了功能重塑。脊髓节段由于功能重塑,很可能出现了形态学及功能的变化。由于功能是以形态学改变为基础的,故这种变化很可能表现为:如前后角细胞神经元增多,兴奋性改变;神经递质增多;神经信号通路改变等一系列变化。

我们猜想,虽然脑功能受损后,下传的神经冲动减弱,但功能重塑后的脊髓能增强这种减弱的神经冲动,使原本减弱的神经冲动信号能在脊髓节段被放大,从而促进肢体恢复运动。即脊髓做为中枢神经系统低位中枢,部分替代了受损部分的脑功能,对身体骨骼肌加强了支配。

而如果脊髓功能在此期出现过度的形态学增长及功能由低下转为亢进,则会引起对所支配肌肉的冲动过度增加,使瘫痪肢体由弛缓性瘫痪转为痉挛性瘫痪。

而康复训练与药物在康复机制在可能存在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药物只是单纯改善脑功能,而康复训练则同时对脑及脊髓产生了重要作用。康复训练通过不断地刺激肢体,各种感觉输入通过感觉传导通路必须经过脊髓,而后传入脑,这个过程中不断刺激脊髓的功能重塑;而部分利用牵张反射设计的训练,由于牵张反射是脊髓固有反射,则更有可能直接刺激脊髓的功能重塑。康复技术很可能发挥的机制是起到促进脊髓形态学及功能的恢复,抑制过度的形态学增长及亢进的功能,即起到调节的作用。

例如刘氏[7]发现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脊髓前角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有不同影响。

为了验证该设想的合理性,我们可以做以下的实验研究:目前国内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正常大鼠脑组织内很少表达。在大鼠脑梗死后1d时梗死灶周围BDNF阳性神经元均明显增多;3d时有更多BDNF阳性神经元表达;随时间延长,BDNF阳性神经元减少,在7d时梗死灶周围仅有少量BDNF阳性神经元;10~14d时梗死灶周围偶见BDNF阳性神经元[8]

而我们则可以选择观察脑卒中大鼠模型(MCAO)不同康复时期(如造模后第1天、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脊髓前角细胞BDNF表达的变化,如果大鼠在康复中后期前角细胞BDNF出现明显增多,甚至过度增多,说明脊髓出现形态学重塑,那就能较好支持设想。然后我们对MCAO大鼠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如网屏训练、转棒上转动训练及平衡木训练等),观察康复技术是否能调节BDNF的增长。

如果“脊髓功能重塑”设想能成立,那么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上,除应用改善脑功能的药物及康复治疗外,还应加用促进“脊髓功能重塑”的药物,并针对脊髓加强康复治疗。

“脊髓功能重塑”只是笔者的设想,尚需更多的实验研究以证实。我们提出该设想是希望能为研究脑卒中康复机制提供新思路,并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柏树令,应大群.系统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17

[2] 铃木俊明.脑卒中偏瘫患者安静时F波的特性[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4,14(3):140

[3] 李书林,曾琳,蒋晓江,等.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F波和脊髓前角血流量的改变[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1):9

[4] 蔺勇,李鹏,刘世文.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正中神经的神经生理学变化[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4):220

[5] 吴原,岩永书朋,矢野直次.磁刺激对脊髓前角细胞兴奋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41(9):156

[6] 蒋晓江,李书林,姚国恩,等.实验性内囊出血后脊髓前角缝隙连接对肌痉挛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3,11(1):46

[7] 刘小红,包修风,冯慎远,等.不同强度训练后大鼠脊髓前角细胞线粒体的定量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4):386

上一篇:计算机操作下一篇: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