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与创新

2024-08-16

限制与创新(精选七篇)

限制与创新 篇1

由于政府档案工作理念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 以及档案馆建设数字化, 公众对档案信息文化、信息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 档案馆不再仅仅是存放文件的库房, 而正逐步转变成为一个为公众提供包括信息文化和信息服务在内的具有一定程度开放性的场所。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建设不断发展, 城市建筑呈现出高度综合、多元复合的状态, 城市形态更加聚集。档案馆建设用地的选择近城区化, 档案馆自身规模的扩大以及建设量的扩展, 使得档案建筑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了大势所趋。由于档案馆建筑所处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制约条件的增多, 档案馆建筑在实践中的设计理念、布局方式、功能组织方式等也面临着更新与转变。

在限制条件下的创新, 需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包括在建筑设计中对诸多影响要素理性分析, 对建筑的准确定位, 对建筑形象具有地域特征的塑造, 以及化不利为有利——将限制条件转化为建筑创作素材的思维。南京市档案馆、方志馆设计即是我们在具体建筑实践中的一个探索。

1.项目概述

南京市档案馆、方志馆基地位于河西奥体中心的北面, 南邻梦都大街, 西邻乐山路和地铁松花江站, 交通十分便利。基地东面为已建的多层办公楼, 北面为十一层住宅。

建设场地狭窄, 呈长条形, 用地面积为6600㎡, 但经过实际各种退让线后, 可建设的基底面积约为3000㎡。根据任务书要求, 项目为南京市档案馆和方志馆合建, 总建筑面积为41000㎡, 其中方志馆约5000㎡, 设计要求两馆公共资源共享, 由于北侧住宅日照要求, 用地限高35m。

项目面临着四个突出矛盾:

一是用地狭窄, 高度受限, 如何在有限的用地满足建设规模, 同时又能实现开放式档案馆的形象。

第二是与地铁之间的协调, 建设时序不一样, 就近地铁交通是一种便利, 但地铁站带来的一系列附属设施 (2个活塞井、排风井、新风井, 应急疏散口) , 在这样拥挤的地块对建筑布局产生极大的限制。

第三是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地铁东面为已建的多层办公楼, 北面为十一层住宅, 规划沿梦都大街均为多层建筑体量。由于建筑规模的要求以及用地的限制, 建筑高度达到九层, 需考虑其如何与成为沿梦都大街严整界面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是区域中奥体是理所当然的主角, 建筑在做好奥体北侧背景的同时, 表现出作为公共文化建筑的自身标识性, 能有别于周围众多文化建筑的自身的建筑形象。

针对上文所述的几个问题, 方案构思从以下几点切入。

2.设计策略

2.1向下生长, 整合公共空间——建筑总体设计

针对基地建筑高度限高, 用地受限的特点, 转角口结合地铁出入口, 设置较大尺度的下沉广场, 通过下沉广场的设置, 提出双首层的概念, 下沉广场既作为地铁人员的出入的集散广场, 又可称为档案馆的对外展览、会议交流的入口广场, 同时也成为档案文化展示的室外广场, 既解决地铁人员的进入, 又满足公众便捷地进入档案馆的公共区域, 方便利用, 下沉广场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实际功能位于地下一层的空间负面影响。

在总体布置上, 精确定位位于基地北面的建筑主体的位置, 其南面距用地红线10米, 东面距已建办公楼15米, 西面距红线15米, 北面距红线8.5米, 而建筑西南角满足地铁1号西延线要求向后退让, 同时留出南面空间结合地铁出入口作为集中绿地和下沉庭院。办公和货物入口分别设置在建筑北面, 地下车库和非机动车库出入口设置在场地的西北角和东北角。

从地面二层至地下一层是整个建筑开放性最强的部分, 通过上下相连的自动扶梯以及不同的层次的吹拔空间弱化楼层间的隔离, 营造开放共享的城市空间意向, 为新时代的档案建筑赋予新的内涵。

室外文化广场作为档案馆与方志馆对外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中注重场地的整体性、布置的集中性和空间的开敞性。将广场集中设置, 同时采用了许多处理手法和语言元素, 通过对绿化、景观水面、文化雕刻、纹理铺地等的细致刻画, 烘托并强化了建筑气势恢宏的外部形象。

2.2和而不同——建筑体量的协调与变异

建筑定位为奥体中心的城市背景, 甘做配角, 避免夸张变异的形体, 同时遵循规划沿梦都大街严谨界面的要求, 考虑用地的东西西两侧24m高度的多层建筑, 结合内部功能将建筑35m高的体量进行了水平切分, 分为4个层块, 地下一层为对外展览和会议交流区, 1至6层的24m体量内包含1-2层的档案查阅服务功能和3至6层的档案库区。7层为凹入的虚体体量, 8、9层为光洁的玻璃体量, 这样弱化了超过24m的建筑体量, 使之更好地与周围环境融合。

同时上部8、9层体量向西侧错动最大限度地拉开与东侧已建建筑的距离, 减少压迫感, 错动的体量在西侧次入口和下沉广场空间形成了一个大尺度的灰空间, 这样的形体处理既适应了功能的需要, 又通过形体的简单错动使建筑具有动感, 而形成自身的标识性, 功能上上部两层的虚体体量作为档案馆的业务用房和办公用房, 拥有南向面向奥体和长江的景观面, 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在功能设置上, 将外服务用房主要设于建筑的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 包含公众服务大厅、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中心、专题展厅、学术报告厅、多媒体展示中心、开放档案阅览区等对外开放用房, 设有自动扶梯、电梯上下相通。

将档案馆库区用房主要集中于三至六层, 其中特藏库房位于六层, 档案库区接收口位于建筑一层的西北角, 有专用的监控电梯, 通过缓冲间进入库区, 封闭外廊联系各库房。七层设置方志馆资料库、技术用房及行政办公;八层为档案馆业务技术用房, 与库房层之间通过监控电梯相联系;九层为档案馆行政办公。

2.3地域特征与文化特征的表达——材料与表皮的运用

由于建筑的外部体量变化以及组合方式的受限, 对建筑细节的处理就使得在不对体量做过多处理的情况下, 为建筑独特性格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

档案馆、方志馆作为市一级的公共文化建筑需要体现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 并且应具有庄重的外在形象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造型上, 库区的实与需自然采光通风的部分管理办公和业务用房的虚体之间的对比被强化。深色档案库的外表皮以信息二维码为设计原型, 通过石材与玻璃的虚实对比以及深色石材上的深浅颜色对比营造出一种面向未来的信息化气质的表皮, 同时这种意向可以与南京的古城墙、竹简、档案的筒册等产生意向关联。

顶部的两层高的长向玻璃体量采用双层外循环呼吸幕墙, 外墙玻璃设计了一个以“金陵胜景”为主题的城市长卷意向, 面向奥体公园和公共文化轴展开, 以紫金山开始, 河西奥体收尾, 超平的建筑表面提供了多媒体幕墙展示空间。“金陵胜景”主题画卷经过数码像素化的处理, 以不同透明度的磨砂玻璃表现像素化的单元。白天, 不同颜色深度的磨砂玻璃构成长卷画面, 夜晚, 透过磨砂玻璃投射出不同的光照亮度, 将画面以另外一种方式再现。

玻璃体量与底层实体相互错动, 在玻璃体量的底部覆盖由南京历史、文化、地理等代表元素的汉字阴刻肌理以及南京地图所共同组合而成的历史性表皮, 市民靠近建筑便可以仰头观望或者亲手触摸南京的历史和文化。

3.结语

南京市档案馆、方志馆项目通过理性分析项目面临的矛盾, 通过将建筑“向下生长“、充分利用下沉广场整合公共空间, 将建筑体量通过分层错位与周边环境协调, 以及用材料与表皮等细节的处理表达建筑性格特征, 有效地发挥设计师的能动性, 将限制条件下转化为设计的创新点。

建筑设计参加人员:曹伟, 赵卓, 刘钰, 曹晖, 沈国尧

摘要:在限制条件下的创新, 需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包括在建筑设计中对诸多影响要素理性分析, 对建筑的准确定位, 对建筑形象具有地域特征的塑造, 以及化不利为有利——将限制条件转化为建筑创作素材的思维。文章通过南京市档案馆、方志馆设计项目在具体建筑实践中表达自己对限制与创新的理解。

限制与创新 篇2

近年来, 国内有很多学者对于我国的股权激励会计成本核算都有很重大贡献:卢婷 (2010) 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一个全面和详细的分析, 指出《企业会计准则》不够完善, 给企业带来许多自由的空间。《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实施后, 股权激励成本记为费用, 因此股权激励的成本核算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报表业绩是否良好。然而2012年以来, 许多公司采用了“创新型”成本核算方法, 大大降低了股权激励会计成本, 美化了业绩。本文基于深圳市爱施德股份有限公司的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方案, 就限制性股票“创新型”成本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核算思路、可行性等进行分析, 指出这种新型核算方法中存在的疏漏。

二、股份支付政策背景

(一) 股份支付相关政策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第六条:当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将任务完成后, 必须按照权益的结算方式按照股份的形式进行支付, 这是当前对资本进行累加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可行性的权益数量方面应当规定制度与方法对有关的资产责任表进行权益性比对, 同时需要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主要方式加以改进, 以此能够对权益工具完整地进行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五十二条:金融市场中的发展是建立在总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这种估算技术对在有关公允价值方面的确定值, 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必须将差异额度做出全面的预测, 同时需要不断地将金融工具进行优化, 在资金的折算方式中, 体现的作用更为突出。《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第四条规定, 权益股份性质的结算方式是为职工股份进行提供的主要形式, 需要对对价格计量方式做出统一化的管理, 而在对应的股份制方面, 所体现出的有效额是相对于计量模式所做出的一种整体性的评价, 将应有的市场形式的份额及定价按照同等价格交换的方式, 对交易额度的范围进行确定, 同时需要对评估的模型及时进行修复, 使企业在对期权进行评估时, 能够选用一个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模型, 建立模型需要对以下问题进行考虑:期权的行权价格;期权的有效时间;现有的实标股份价格;预算的股份波动频率;预算后的股份利润;期权有效期内的无风险利润率。

(二) 美国股份支付相关政策背景

1995年, 美国颁布了新型的企业会计管理准则, 这则条例对企业的股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具体体现在: (1) 计量。在进行计量时, 一般选用的方法是公允值对股票权进行计量, 将企业股份的预算性成本加入至酬薪费用, 但是如果需用传统的公允值计算方法, 就不能将内在的价值加入至当前的费用计算过程中, 需要将相关的股权中所涉及的因素进行全盘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费用得到有效利用。 (2) 计量日。作为对股票进行授权的日期, 但是这种期股无法真正的得到, 必须将计量日的总成本做出一个完整性的预算, 在薪酬方面, 能够时刻保证薪酬处于一种内在的股息价值, 核定每日的股票成本, 将股票期权渗透至薪酬费用中, 可以将此类持续时间对公允值做出正确的全面的评比, 使得股票能够在公允日抛售。 (3) 薪酬费用分摊。一些企业为了使员工能够获得更高的股票期权收益, 将薪酬费用在每年的年度收益日对所持有的股份进行确认, 如果一些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 企业将会以此重新对股票额进行重新确认, 实现一种内在形式的成本核算。按照所授予的股票权, 企业必须将股息按照一种内部人才奖励机制, 将计划范围内的权益工具进行完整的衡量, 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成本的核算, 其次, 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法。选用此两种方法其中的任何一种都符合规律, 也是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形式的完整体现。美国对企业会计准则的研究较早, 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 对当前会计准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对于当前会计的发展仍然影响较大。

(三) 国际财务机构股份支付政策背景

参考卢婷 (2010) 对国际支付相关政策背景的研究发现, 在2004年, 国际财务机构发布了关于股票支付方式的准则, 在准则中提出了有关股票支付的相关内容。第一, 将对股票期权的内容作为一种重要完善的方式, 将市场的有关价值量作为公允价值方式。如果企业无法对公允价值量进行定位, 那么就需要将其他的价值量考虑在内, 实现权益价值的正确性估算, 将权益性工具作为一种主要的存在类型。第二, 在计量日方面, 规定了对股票发行的授权日期。第三, 需要按照在未来授权的成本的基础上对薪酬费用进行核算。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 都是结合我国的实际, 在参考美国相关规定基础上制定的。

三、“创新型”成本核算解析

(一) 基本方法

国际上通常对于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都是取授予日的股票价格。然而, 目前部分上市公司使用的“创新型”成本核算方式能大大降低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成本。国际通用的限制类型的股票成本预算方法:

限制类型股票的成本=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

“创新型”成本核算方法认为, 由于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附带流通受限的属性, 应当属于没有活跃市场的权益工具, 其激励成本计算如下:

限制性股票的成本=授予日股价-限制性因素给激励对象带来的成本-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

其中, 授予日股价减去限制性因素去给激励对象带来的成本为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

(二) 基本参数

波动率根据2011年5月21日前一年中小板综指的历史波动率确定, 即35.17%;无风险利率根据中国定期存款利率确定, 三对权证根据期限不同所适用的无风险利率, 见表1。

(三) 估值假设前提

具体有: (1) 爱施德将净得利润扣除后, 按照增长率将股权计入到企业的激励政策条件下, 并对比例进行控制。 (2) 爱施德股票的市盈率保持不变, 取授予日前一年2010年的市盈率 (37.6倍) 。 (3) 为测算授予日爱施德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 假设2011年10月1日爱施德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818万股, 授予当日股票收盘价为36.37元/股。 (4) 爱施德股权激励计划拟在授予日的24个月后、36个月后、48个月后分三次解锁, 每次解锁的限制性股票比例分别为授予总量的20%, 30%, 50%。 (5) 由于股权激励计划中的解锁业绩条件将体现在未来股价上, 即按照股权激励计划的解锁业绩条件 (爱施德以2010年净利润为固定基数, 2012年、2013年、2014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均不低于10%) 作为预期爱施德净利润增长幅度, 对解锁日爱施德股票的预期合理价格进行计算。

(四) 计算过程

根据上述方法测算得出各解锁日爱施德的合理股价如下:

爱施德股票的预期合理价格=爱施德每股收益×2010年 (授予日前一年) 市盈率 (37.6倍)

爱施德每股收益= (各年爱施德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2010年爱施德非经常性损益) /爱施德股本总额

各年爱施德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上年爱施德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 (1+相应增长率)

2010年爱施德非经常性损益为3890.92万元。

爱施德股本总额=49330万股+2483.21万股 (包括预留部分) =51813.21万股

(五) 估值思路与过程

授予日爱施德按照17.5元/股的价格向激励对象定向增发818万股股价为36.37元/股的股票, 则在当日激励对象取得了公司支付的兑现权利受到限制的权益工具, 每份未考虑限制性因素的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价值为18.87元。

由于激励对象获授的上述权益工具需在锁定期后方能出售兑现, 并且最终能否兑现取决于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等条件, 因此, 不能简单地将未考虑限制性因素的权益工具价值 (18.87元/股) 作为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创新型”核算方法认为, 限制性股票的限制性因素使得股票的价值降低, 应将这一部分扣除。

在授予日对于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进行估算的过程中, 须考虑已授予权益工具兑现的限制性因素, 该限制性因素将给激励对象带来相应的成本, 即激励对象要确保未来能够按照预期合理价格出售限制性股票所需支付的成本 (以下简称“限制性因素带来的成本”) 。权益工具的限制性因素使得激励对象要确保未来能够以预期合理价格出售限制性股票以取得收益, 则每个激励对象均在授予日分别买入、卖出操作方向相反的三对权证, 即买入认沽权证、卖出认购权证。借助此类条件对权证作出对比, 由此, 上述三对权证的行权时间与股权激励计划的三次解锁时间相同、行权数量与其各期解锁的限制性股票数量相同、行权价格为各期解锁日爱施德股票的预期合理价格。

之所以运用这样一对权证来进行估值构架, 主要是为了让问题复杂化, 使得这套方案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其实根据买卖权平价可以得到, 买入认沽权证、卖出认购权证其实就是一份期货合约, 合约规定在T时刻以价格K卖出当前时刻t价格为St的股票, 这样的一份期货合约的价值如下:

激励对象为了能够在未来能以“合理”的价格卖出股票, 需要购买这样一份期货合约来消除当前无法卖出股票带来的风险, 这份期货合约的价值就是激励对象需要付出的成本, 即限制性因素给激励对象带来的成本。

第一对权证为激励对象买入行权价格为49.00元/股, 到期日期为2013年10月1日的认沽权证;同时, 卖出行权价格为49.00元/股, 到期日期为2013年10月1日的认购权证。

第二对权证为激励对象买入行权价格为53.90元/股, 到期日期为2014年10月1日的认沽权证;同时, 卖出行权价格为53.90元/股, 到期日期为2014年10月1日的认购权证。

第三对权证为激励对象买入行权价格为59.29元/股, 到期日期为2015年10月1日的认沽权证;同时, 卖出行权价格为59.29元/股, 到期日期为2015年10月1日的认购权证。

(六) 估值结果

按照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 (B-S模型) 对上述三份权证的价值进行计算, 根据上述基本参数, 经B-S模型估算确定上述三对权证在授予日的价格及买入、卖出三对权证的差价即构成的期货合约的价格如表3。

单位:元

授予日激励对象获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当等于当日未考虑限制性因素的权益工具价值 (即18.87元/股) 扣除限制性因素带来的成本 (即激励对象为锁定未来合理预期收益而进行的权证投资成本) 得出, 结果如表4。

根据上述计算, 授予日爱施德向激励对象授予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总额为6483.31万元, 该公允价值总额作为爱施德本次股权激励计划的总成本将在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按照解锁比例进行分期确认。因此, 2011~2015年限制性股票成本核算情况见表5。

四、“创新型”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 在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 限制性因素带来的成本为0

限制性因素给激励对象带来的成本可分为时间性限制因素带来的成本与业绩限制因素带来的成本。业绩限制性因素指, 在授予限制性股票时, 公司会附加业绩条件, 激励对象需要达到相应的业绩条件才能售出股票。由于业绩限制因素难以量化, 根据会计的审慎原则一般记为0。而“创新型”成本核算认为时间性限制因素会给被激励对象带来成本, 从而降低股票的公允价值。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 卖空的成本为零。那么激励对象想要卖出手中的受限股票时, 只需要融券买空即可达到目的。从下图可以看到在未受限制与受限制时, 激励对象都可以在无风险的想卖出股票时刻t得到K, 并在解锁日T得到 (1+r) ×K。分析发现, 在股票售出受到限制时, 激励对象想要卖出股票时只需要融券做空他想要卖出的股票, 得到现金K, 在期末T时刻, 将已限制性股票归还, 得到现金流 (1+r) ×K。在股票售出未受到限制时, 随时可以卖出股票, 在期末T时刻可以得到相同的本金与利息。因此, 限制性因素给激励对象带来的成本为0。

以上考虑的是在完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的理论限制性股票成本计算问题。现实市场中, 做空受到诸多限制且成本较高:是否能取得券源;是否拥有做空资质;高额的做空利息成本 (融券目前为基准利率上浮5%) ;保证金的利息成本。在现实市场中, 时间性限制因素确会给激励对象带来一定的风险与成本。

(二) “创新型”成本核算中的假设矛盾

在计算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时, “创新型”成本核算通过市盈率法来估算未来的股票价格走势, 认为股票价格的稳定上涨并且市盈率保持不变。这与B-S模型中关于股票价格走势的假定是相违背的。在计算公允价值时使用了多个模型并且这些模型的假设相互矛盾, 因此“创新型”成本核算存在严重的理论问题。“创新型”成本核算在计算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时, 通过买入认沽权证、卖出认购权证来消除。根据买卖权平价, 等号右端即为期货合约的价格:t时刻签订, 在T时刻以价格K卖出股票, 股票目前价格为St, 无风险利率r。在完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期货合约的价格为零。如果进行上述操作, 本质上就是持有一个期货的空头头寸, 现金流变成授予日以授予价格y买入股票, T时刻以价格K卖出。实际操作时, K为T时刻的估计股价ST。运用市盈率估计股价不符合B-S模型假设, 通过高估解锁日T时刻的股价ST, 从而高估了时间性限制因素带来的成本。

(三) “创新型”成本核算中假设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创新型”成本核算中, 有几项参假设有很大的随意性。首先是市盈率恒定这一假设,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 市盈率是不断变化的, 市盈率保持恒定不符合市场的常态。其次,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也不一定能维持在10%以上, 激励对象不一定能完成此业绩指标, 因此假设也不成立。此外, 上市公司还有可能会进行分红配股等操作, “创新型”成本核算并没有考虑到分红配过等给市盈率与股价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卢婷:《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会计研究》2010年第9期。

限制与创新 篇3

温室气体会产生温室效应, 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恶劣天气增多的重要原因。这在国际社会已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在这样的共识之下, 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协议》, 世界各国一直在极大范围内讨论有关温室气体减排问题, 也都在尽各自的努力来确定未来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1997年, 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议定书对2008—2012年第一承诺期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做出了具体规定, 即整体而言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但不同国家有所不同, 例如,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8%, 日本和加拿大各削减6%, 而美国削减7%。从减排目标的形式上看, 以上的目标是对排放或者说减排做出了绝对数量的控制。2001年, 美国布什政府宣布退出议定书, 并随后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政策新建议, 承诺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将由当时的183吨碳/百万美元GDP下降到2012年151吨碳/百万美元GDP, 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下降18%。这种将温室气体减排与某种投入或产出的测度相联系的排放限制可认为是强度限制。

2009年, 世界又聚焦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大会, 共商京都协议的第一个承诺期到期之后的行动。各经济体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的减排目标, 举例来说, 美国提出到2020年在2005年基础上对温室气体减排17%, 欧盟承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20%以上, 日本把减排目标定为在1990年的基础上对温室气体减排25%, 中国提出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45%, 印度提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温室气体比2005年下降20%—25%。从以上目标的形式来看, 也可以分为绝对限制和强度限制。

也就是说, 在减排目标设定和变迁的十几年间, 主要的国家和地区提出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表现为两种形式:绝对限制和强度限制。而且, 所提出的强度限制的参照指标也主要是与国内生产总值 (GDP) 相联系。在这种情况下, 对绝对限制和强度限制的异同进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所以, 在文章接下来的讨论中, 将分析绝对限制与强度限制的特性, 并分析说明如何选择确定排放限制的目标形式。

一、在确定性下绝对限制与强度限制的等价

考虑一国承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在目标上, 可以设定为绝对限制, 也可以设定为强度限制。

在绝对限制下, 决策者制定一个未来某时点的排放量Q, 即表示承诺在未来的某时点排放不超过Q。在强度限制下, 决策者先选定一个经济总量指标Y (通常是GDP) , 然后以此作为参照再来确定未来某时点排放强度的上限γ。在这里, , 表示排放强度。

如果未来不存在不确定性, 不论是限制还是限制, 在减排效果上是等价的。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在强度限制下, 存在不确定性的是经济总量, 假设决策时拥有的信息集是θ, 决策者对承诺时点的经济总量的预期是Eθ[Y]。如果未来是确定的, 则这就是未来时点的实际经济总量, 即Eθ[Y]=Y, 那么不管决策者是从绝对量还是强度上进行限制, 最终的排放目标是没有差别的, 即

为说明减排效果, 我们更进一步假设无减排计划的情况下未来的排放将达到Qf, 而在实行减排计划下这将表现为期望形式, 用Eθ[Qf]表示。又假设绝对限制下减排为AA, 预期的减排成效为

强度限制下减排为AI, 预期的减排成效为

根据式 (1) , 我们可以得到Eθ[AA]=Eθ[AI]。在确定性下, 预期减排就是实际减排, 所以, AA=Eθ[AA]=Eθ[AI]=AI, 说明绝对限制和强度限制的减排效果是一样的。

二、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而当存在未来的不确定性时, 情况便不同。若我们还从减排效果上考虑, 那么根据式 (2) 和 (3) , 差异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个经济总量方面预期未来总量Eθ[Y]与实际未来总量Y的偏离, 再者是预期无减排计划的未来排放Eθ[Qf]和实际无减排计划的未来排放Qf的偏离。其中, Y是在未来时刻可以观察到的值, Qf在进行了减排计划下是无法观测的, 是理论上进行有无对比时的参照值。在未来不确定时, Y和Qf通常都是会偏离期望值的。

对于Y和Qf两者间的关系, 我们假定是正相关的。这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的, 也就是说, 如不实行减排计划, 一国更大的经济规模就意味着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我们进一步假设经济规模和温室气体排放同比例增长, 这在考虑当今较短的历史时期时是适合的, 即

这里, Y0和Q0表示基准年的经济总量和排放。在这个前提下, 我们使用一个假想的数值例子来进行绝对限制和强度限制的减排效果分析。

假设一国减排基准年的经济总量Y0=y百万美元, 温室气体排放量吨碳当量, 那么在基准年排放强度γ0=yq吨碳当量/百万美元。又假设在所拥有的信息集θ下预期经济总量在未来时点比基准年增长50%, 即Eθ[Y]=1.5Y0=1.5y, 根据前面式 (4) , 相应有Eθ[Qf]=1.5Q0=1.5q。

政策制定者根据以上的情况设定排放限制目标, 假设希望达到的强度限制是基准年强度的60% (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下降40%) , 那么, 吨碳当量/百万美元, 与其等价的绝对限制目标是Q=γEθ[Y]=0.9q吨碳当量。

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我们考虑两个方向的:一是实际增长不及预期, 我们假设实际增长40%;再者是实际增长超过预期, 我们实际假设增长60%。根据以上的设定, 可计算出一系列数值如表1:

为说明不同程度的强度限制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改变强度限制为, 吨碳当量/百万美元, 再次计算各个数值, 作表2。

对以上两个表进行分析:

1. 从排放额度 (Q与γY) 上分析。不论实际与预期是否偏离, 根据定义, 绝对限制都保持为一个固定量, 不随承诺期可能发生的经济不确定性变动。强度限制的排放目标在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时会调低, 相当于紧缩了温室气体排放量, 而在经济增长超过预期时会调高, 相当于放宽了温室气体排放量。

2. 从减排效果 (AA与AI) 上分析。不论是绝对限制还是强度限制, 在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时, 减排效果不如预期水平;在经济增长超过预期时, 减排效果也超过预期水平。两者对比, 还可以发现, 对于经济波动, 绝对限制的减排效果波动较大, 而强度限制的减排效果波动较小。可以说从减排效果来看, 强度限制更能够应对经济波动, 保持较为稳定的减排效果。

注:表中排放量单位:吨碳当量

注:表中排放量单位:吨碳当量

3. 不管排放强度降到基准年的60%还是80%, 这种影响都是对整体的紧迫程度施加的, 并不影响上述两点的结论。

三、结论和建议

从排放额度上看, 绝对限制的目标是刚性的, 如果认为全球在未来一段时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该严格控制在一定量之内, 那么, 绝对限制对达到这样的目的是具有约束力的。这往往是视气候与环境问题重于发展问题时得到的结论, 所要关心的主要是一定量的排放额度在全球的分配问题。

如果认为发展问题和气候与环境问题应该兼顾, 或者发展问题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的话, 那么强度减排确定的排放额度是更具灵活性的。当经济发展较快时, 排放可以允许适当增多;当经济发展较慢时, 排放也适当减少。这能够很好应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受整个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 同时也会因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 强度限制的目标既可以使它们参与到减排中来, 也可以很大程度消除它们对不确定性的担忧。

从减排效果上看, 在经济增长面临不确定的情况下, 强度限制可以使减排保持相对平稳的效果。如果我们认为一国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 (例如, 工业化基本完成的目标, 人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必须要在经济总量上达到一定水平的话, 那么它一定也会产生一定量的排放。强度限制的优势就在于把减排的努力合理分配在发展时期中———经济发展快时, 对应较高减排, 又不致过高;经济发展慢时, 对应较低减排, 又不致过低。而绝对限制可能会过紧造成负担, 或者过松导致努力不够, 这样经历几个时期之后的加总很可能使减排效果与发展进程偏离较大。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 发达国家在达到现阶段的历史过程中, 完成了经济总量上的进程, 而没有付出相应的减排努力。所以对于发达国家现阶段的减排目标, 国际上也一直在讨论怎样才是合理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 根据前面的分析, 要加入到减排目标制定中, 在现阶段采取强度限制比绝对限制更合适。

简单来说, 得到的结论和建议是:首先, 发展中国家现阶段更适宜采取强度限制的目标, 这能够使得更多国家参与到减排中来, 迈出有意义的第一步, 而不必存有过多担心;其次, 采取强度限制的具体标准应由各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 这个标准的宽与严对减排效果影响很大, 所以也应该参照相似国家的目标, 并参考科学研究对排放量与气候环境状况的分析结论;第三, 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阶段, 发展问题不像工业化国家那么迫切, 所以绝对限制和强度限制差别不是很大, 但考虑到其排放量的基数, 不管采取何种形式的限制, 发达国家都应该承担起较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减排责任。

四、留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在本文的讨论框架下, 笔者认为有两个问题可以进一步讨论研究。

第一, 经济规模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关系。本文只讨论了同比例增长情况, 而且为了说理的简便, 只给出了虚拟的数值例子。对于同比例增长的情况, 是可以用更一般化的方式证明前述结论的。而对于其他形式的相关关系, 也是可以进行研究的, 限于篇幅, 这里暂不详述。简单说,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 由于经济结构、技术进步等一系列原因, 等量经济增长本应产生的排放可能是越来越少的。这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

第二, 排放限制可以有其他形式, 比如, 绝对限制与强度限制的混合形式, 或者分段函数的形式。这些形式也各有其特点, 而且可能在一定的环境下, 要优于本文所讨论的两种形式。这个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另外, 进行实例的说明论证可能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参考文献

[1]Sue Wing, Ian.;Ellerman, A.Denny.;Song, Jaemin.2006.Absolute vs.Intensity Limits for CO2Emission Control:Perfor-mance Under Uncertainty.MIT Joint Program on the Science and Policy of Global Change.Report no.130.

[2]丁仲礼, 段晓男, 葛全胜, 张志强.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评估及中国长期排放权讨论[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2) :1659-1671.

限制与创新 篇4

[例句呈现]仔细阅读A、B两组句子,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点。

A.

1.The girl who came this morning is my sister.

2.Those who wish to go to the park must be at the gate by 7:50 am.

3.After living in Paris for fifty years he returned to the small town where he grew up as a child.

B.

1.Mr.Shang, who came to see me yesterday, is an old friend of my father’s.

2.Mary, whose children are at school all day, is trying to get a job.

3.He said that he had never seen her before, which was not true.

4.The college, where he studied for four years, is a famous one.

5.The 8:30 train, which is usually very punctual, was late today.

[小结]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可以发现:A组是限制性定语从句,B组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限制性定语从句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 形式不同

主句和限制性定语从句之间不用逗号隔开,而主句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之间通常用逗号隔开。

2. 作用不同

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先行词在意义上不可缺少的定语,如果去掉,主句的意思就不完整或失去意义。这种从句和主句的关系十分密切,写时不用逗号分开。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宾语的关系代词常可省略,如:

a)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tall woman who is standing there?

站在那边的那个女人叫什么名字?

b) Toronto is a city (that) I’ve always wanted to visit.

多伦多是我常想去参观的一个城市。

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和主句关系不十分密切,只是对先行词作些附加的说明,如果去掉,主句的意思仍然清楚。这种从句和主句之间往往用逗号分开,一般不用that引导。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关系词不可省略。如:

a) Rome,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Italy,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历史非常悠久。

b) Yesterday I met Professor King, who cam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昨天我遇见金教授,他是从伦敦大学来的。

c) He lent me a dictionary, which was just what I needed.

他借给我一本词典,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3. 先行词不同

大多数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往往为某一个词或短语,而特殊场合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先行词也可为整个主句,此时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由which引导。

eg.A middle-aged woman killed her husband, which frightened me very much.

一个中年女子杀害了其丈夫,这事令我十分恐惧。

分析:从语境可知,令我恐惧的内容应为中年女子杀害了其丈夫这整件事,因此先行词为整个主句,此时应由which引导定语从句。

eg.A five-year-old boy can speak two foreign languages, which surprises all the people present.

一个五岁的男孩会讲两门外语,令所有在场的人感到非常惊讶。

分析:从语境可知,令所有在场的人感到惊讶的内容是一个五岁男孩会讲两门外语这整件事,因此先行词为整个主句,此时应由which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4. 关系词不同

限制性定语从句可以由that, which, who (m), where, when, why及“介词+which/whom”等来引导,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通常由who (m), whose, which, when, where及“介词+which/whom”引导。

关系代词whom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宾语时可用who代替whom,但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宾语时不可用who来代替。

eg.This is the girl whom I met in the street.

这是我在街上遇到的女孩。

先行词“the girl”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宾语,可用who代替whom。

eg.A young man had a new girl friend, whom he wanted to impress.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新交了一个女朋友,他想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先行词“a new girl friend”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宾语,不可用who代替whom。

最后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以下两个句子:

a) She has two brothers who are working in the city.

她有两个弟弟在这个城市工作。(其意思是强调:She hasmore than two brothers.)

b) She has two brothers, who are working in the city.

她有两个弟弟,他们在这个城市工作。(而这句是说:Shehas only two brothers.)

下面两个句子只有一个逗号之差,意义却大相径庭。

a) He will wear no clothes which will make him different from others.

他不会穿一些使他显得与众不同的衣服。

b) He will wear no clothes, which will make him different from others.

浅论新闻自由与权力限制 篇5

一、新闻自由限制性权利的历史演变

新闻自由的提出, 是在近代报刊出现之后。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 有志之士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抗争, 争取新闻自由的生存空间。新闻自由也经历了最初的天赋人权的自由观, 到国家法律的限制, 再到主流的社会责任论的演变过程。回溯这一过程, 可以看出新闻自由诞生之后一直在跟不同的利益博弈中, 完成了自身的限制性权利演变, 而这一系列的演变都逃脱不了利益的框架。

最初新闻自由的争取伴随着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 资产阶级为摆脱封建王朝的舆论控制, 争取资产阶级的权益, 利用新闻自由的概念与封建势力进行了反复的较量。在此阶段, 新闻自由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天赋人权、人的理性、人的权利等启蒙思想。弥尔顿发表了著名的《论出版自由》, 指出言论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首要问题, 是“一切自由之中最重要的自由”, 并提出“意见的自由市场”, 强调人们发表不同意见自由的权利, 这一理论又在米尔的《论自由》中阐释完善, 指出真理能够自我修正。洛克对自由作为人类的自然权利作以论证, 卢梭也提出人生而自由的理念。这些理论的提出确立了自由主义的新闻理念, 新闻自由是不受任何力量控制的, 人凭借自己的理性可以发表出正确的理论, 真理是不会被蒙蔽的。

随着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 巩固了统治, 基于自身统治和利益的需要, 新闻自由的限度就开始被强调, 新闻自由不再是资产阶级为斗争需要而扛起的一面大旗, 自由也必须在阶级统治的限度内。各个国家纷纷出台法律, 在保障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强调自由的界限, 无论是英美法系直接以新闻法的形式保障, 还是大陆法系的间接保障, 都在保障自由的同时限制其的滥用。以美国为例, 《第一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会不得规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或出版自由。”强调公民为其言论自负其责, 但是在宪法之外又确立了若干规则, 如“明显而即可危险原则”、“坏的倾向原则”以及其他一些法律佐证, 圈定自由表达的限度, 使这个自由不能超越政治权利允许的范围。

到20世纪30年代, 面对着新闻媒介的现状, 一批学者惊呼“新闻自由是危险的”, 从而开始了“社会责任论”的历程。这种理论认为新闻媒介对新闻自由滥用危及了新闻媒介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要求媒介约束自己的行为, 不能滥用自由, 同时要求政府对媒介行为进行约束。

新闻自由从最初的“天赋人权”的自然权利到各种法律规范圈定内的限制权利, 这样的历史演变流程可以看出, 最初纯粹的新闻自由不过是资产阶级用来斗争的武器, 一旦掌握了政权, 新闻自由还是要居于统治者的权利范围内, 不能做出危及统治的行为, 新闻自由不可能是无限制的自由, “新闻自由必须满足有助于统治者去统治被统治者这一前提。” (1)

二、国家利益框架内的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 不断跟不同的利益进行冲突碰撞磨合, 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媒介新闻自由形态。媒介的新闻自由历来就不是绝对的自由, 都是有限制有范围的自由。对于政权, 媒体作为一种限制性的权力进行舆论的监督, 对于公众, 媒体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竭力尽到代言人的责任。新闻媒介有责任呈现事实真相、满足公众知晓权, 行使新闻自由权利。大部分情况下, 这种权利是受到保护的, 但是一旦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等问题时, 新闻自由就会被迫做出让步。

国家利益是媒体摆脱不掉的一个框架范围, 战争就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状态, 战争是显示国家实力和影响力的行为, 在战争的状态下, 国家的宏大的意志要求本国国民齐心协力, 要求媒体的行为符合国家特殊情况下的部署。但是新闻自由所秉承的信息公开原则与战争所要求的保密本身就是一对的矛盾, 新闻媒介有义务报道战争中的一切事实, 让公民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而战争要求对军事部署保密并且对战争中的一些不利于本国民众情绪的事实进行遮掩, 以利于保持国内的战争情绪。政府和媒体在国家利益的前提下, 相互退让, 达到稳定状态。

但是当权政府和新闻媒体在国家利益问题上的认知是有出入的。这个现象在一系列的事实上都可得到印证, 从《泰晤士报》报道的克里米亚战争引起的阿拉丁内阁的垮台, 到《华盛顿邮报》揭露的“水门事件”, 再到越南战争中美国媒体一致的反战浪潮, 还有《纽约时报》不顾美国国防部的“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曝光“虐囚事件”, 可以看出, 新闻媒介在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并不总是与当权政府保持一致;新闻媒体服从国家利益, 但并不意味着当权者的利益就等同于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超越当权政府权利的, 是关系人民幸福、国家形象等更高层次的标准。仔细看来当权政府理解的国家利益是狭义的、片面的, 主要集中在政府的利益上, 把政府利益捆绑在国家利益上。新闻媒介作为“第四权力”, 在更大程度上维护人民的公共利益, 也只有符合了绝大多数公民利益的行为才算是维护了国家利益。

历来就不存在绝对的新闻自由, 媒体的新闻自由是相对的, 是符合一定阶级利益的和统治的现实条件的。媒体一方面恪守新闻自由的传统, 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以客观负责的态度对社会运行进行监测, 对政府进行监督, 在公共事务上为公众做好代言, 另一方面碍于现实和生存条件的限制, 在涉及国家的议题上又不得不自觉服从国家利益, 在国家的大框架内进行媒体活动。■

参考文献

模糊限制语与外语教学 篇6

在言语交际中语用含糊现象很普遍,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常常使用模糊限制语 (hedges)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Lakoff于1972年首次提出“模糊限制语”, 她把模糊限制语定义为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1]根据何自然的理论, 模糊限制语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另一类是缓和型模糊限制语。[2]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又可分为程度变动语 (如:sort of, almost, really, somewhat, to some extent...) 和范围变动语 (如:about, roughly, approximately...) ;同样,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也可分为直接缓和语 (如:I think, probably, wonder...) 和间接缓和语 (如:according to, it is said, people say...) 。

说话人使用模糊限制语尽管有时是迫不得已的, 但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实施语用策略的一种手段。合理使用模糊限制语有助于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本文拟从“合作原则”与“面子保全论”的角度简析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并阐释模糊限制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首先, 在一定的场合使用模糊限制语是进行会话合作的。根据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说自己认为是真实的话, 不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会可能会遇到一些表达很可能正确但又不能或不便那么明确说出的情况, 此时借助一些模糊限制语, 可以避免说错话。如: (1) A:When will she come back?B:Perhaps next Friday.如果B确实不知道A回来的具体时间, 而又不想乱说瞎猜, 也不想故意违背合作原则直接说不知道。于是, B只好模糊地回答大概的时间, 这表明B没有讲缺乏把握的话。

其次, 人们经常使用模糊限制语, 是为了使话语委婉, 显示出对他人客气礼貌, 从而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Brown和Levison认为, 礼貌其实是一个面子问题。“面子”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挣得的那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 它可分为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两类。[3]许多言语行为从本质上说对面子构成了威胁, 为了达到交际目的, 避免关系恶化和难堪的局面, 在言语交际中需要讲究礼貌, 既要尊重对方的积极面子, 又要照顾到对方的消极面子。在这些言语行为中, 模糊限制语可以起到缓和的作用, 例如: (2) A:Can you spare me an hour this afternoon?B:I’m afraid not.在这句话中, B使用了直接缓和语I’m afraid, 委婉地拒绝, 减轻了对A积极面子的伤害程度, 让A更容易接受。倘若B不使用I’m afraid, 而是采取直接拒绝, 那么就会使A很难堪。又如: (3) A:I’m wondering if I could use your bicycle this afternoon?B:Of course.这是一个A向B借自行车的请求, 根据Brown和Levison, 请求这一行为涉及到听话人的行为受到说话人的干扰, 本质上威胁到听话人的消极面子。使用I’m wondering, 符合得体准则, 减少了强加的程度。同时可以给对方留有余地, 即便是受到婉言拒绝, 也不会造成难堪的局面。再如: (4) A:John has done well on the exam, hasn’t he?B:It is said that he has just passed it.根据礼貌原则, 在交际过程中要尽量表达与对方的相同观点, 尽量避免分歧。但此句表明B不赞同A的观点, 说话人的话语威胁到了听话人的积极面子, 但又不得不表示异议。这时, 用it is said作为间接缓和语, 可以缓和持异议的语气。

第三, 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模糊限制语, 可以巧妙地维护说话人的面子。上面提到的面子是从听话者的角度而论, 顾及对方的面子就是对听话者表示礼貌;同时作为“典型人”的说话者也有面子之需, 能选择一定的手段来满足面子需求。例如: (4) A:What’s wrong with you?B:I’m afraid I’ve got a cold.对话表明B身体不适, 但由于对医学方面知识的缺乏, 不能准确说出自己的病情, 用I’m afraid巧妙地掩饰了对这方面知识的欠缺。相反, 倘若说话者直接承认自己的无知或知识的不足, 就会威胁到说话人的积极面子。但通过使用I’m afraid, 显然降低了面子的威胁程度。还有当说话者 (如:律师、医生、科学工作者等) 因身份或面子需要勉强发表看法时, 模糊限制语可以帮助他们体面地应付过去。

二、模糊限制语对外语教学的意义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的言语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说话不当, 势必会影响学生对老师的看法, 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外语学习是一个漫长又艰巨的内在化过程, 学生所使用的是一种过渡性的有系统性的中介语, 既不是母语的对等物, 又不是目标语。这种语言避免不了有很多的错误, 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4]面对这些错误教师应该如何给以正确的评价, 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当然, 教师在适当的场合使用一些模糊限制语, 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我们也知道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在学习当中通过不断获得成功, 得到一定的满足与需要的乐趣, 从最初的求知欲望逐步发展而来的, 从而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看不到自己成绩的提高, 经常受到老师直接的指责或批评, 就会引起退缩和回避, 最后甚至导致学习动力消失。在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作出评价时, 拒绝学生的邀请时, 回答把握性不大的问题时, 或者表示不赞成时, 在这些场合如果教师适当地使用模糊话语, 能够大大地改进教学效果。

首先, 教师在合适的场合使用模糊限制语, 能增强话语的真实性, 避免胡说乱讲。当老师描述一个不是典型的情况时, 常常会使用模糊限制语使话语得到不同程度的修正。譬如, To some extent, I agree with you.The book is more or less hopeful.John has almost finish his homework.This word is usually used as a verb, sometimes it is used as a noun...在添加了模糊限制语后, 可以模糊地反映实际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于话语的典型情况, 使描述更接近客观现实, 避免了话语过于绝对或说话武断。同样, 在教学中, 可能会遇到说很可能正确但又不能或不便那么明确说出的话语, 此时可利用一些模糊限制语, 从而避免胡说, 反而这些模糊限制语的规约含义使话语与客观事实更加符合, 增强了准确性。

其次, 教师使用模糊限制语, 能够创造礼貌友好, 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话语的礼貌得体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维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I’m afraid I can’tagree with you on this.According to the text, I don’t agree on thispoint.常常出现在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的情景中。倘若老师对学生表示不赞成, 就违背了礼貌原则, 但是作为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又必须指出。老师使用了I’m afraid, according to...委婉客气地表达异议, 语气比较缓和, 降低了对学生的面子威胁程度。一些表示程度变动的模糊限制语像a little bit, somewhat等能削弱对学生批评的锋芒或抵触, 缓解紧张气氛。如:your writing is a little bit long.A little bit这个模糊限制语, 大大减弱了批评的语气,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还有老师可以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来拉近师生关系, 避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如可以在话语中使用一些直接缓和语, 如:as far as I know, It’s hard to say, I think, I believe等, 这样一来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不一定是权威, 让学生自己有发表意见的余地, 有利于教学互动的开展, 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 教师可以利用模糊限制语帮助维护自身的面子。老师也并非圣人, 也有自己不熟悉或不了解的知识。在教学当中遇到这方面的问题, 又因身份或面子需要勉强发表见解时, 老师可借助模糊限制语, 帮助他们应付过去。例如:A:What does this word mean?B:Maybe it means X.当学生询问时, 万一老师也不知道该单词的意思, 只能根据语境猜出大概的意思, 而且把握性不大时, 老师使用了模糊限制语maybe..., 总比回答说:“不知道”, 要大大降低对老师面子的威胁程度。

最后,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 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语用知识。人们在言语交际中,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适当的场合需要使用相应的模糊语言, 这是一种语用能力。这种模糊语用能力包括理解和懂得在何种情况下如何得体地利用模糊语言进行交际, 既要能识别他人使用模糊语言的交际意图, 又要恰当地利用模糊语言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在英语学习中, 学生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 而且还要学习包括模糊限制语在内的语用知识。教师本来就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源泉, 从老师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 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接触, 学习模糊限制语的实施策略。

结语

作为模糊交际的一种重要语言表达手段, 模糊限制语具有会话合作、表达礼貌及维护说话人面子的功能。借助模糊限制语, 可以使教师语言表达客观准确, 对学生表示礼貌客气, 维护教师的面子, 以及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模糊交际策略, 从而帮助外语教师更好地发挥作用。

摘要:在言语交际中语用含糊现象很常见,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本文从“合作原则”与“面子保全论”角度分析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并提出了模糊限制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Lakoff.G.Hedges:a study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logic offuzzyconcepts[A].Papers from the Eighth Regional Meet-ing Chicago:ChicagoLinguistics Society1972.

[2]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摘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新闻播音的客观限制与主观选择 篇7

作为传播新闻资讯的主要途径, 新闻播音在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间始终扮演着不容替代的角色, 在新时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程中新闻播音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推进新闻播音的与时俱进意义重大。这就对新闻播音主持人的播音方式、价值判断和立场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期的新闻播音首先需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 作为一门艺术, 播音工作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特别是党和国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 新闻播音需要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努力探索多元化的播音方式。除了主流的“联播体”播报方式外, 新闻播音还要探索加入一定程度的娱乐成分, 探索“说新闻”、“聊新闻”、“评新闻”的不同播音形式, 让观众在感受亲切的同时能够体会到主持人明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取向, 从而推动新闻播音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在当前我国的新闻播音事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播新闻”还是“说新闻”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播新闻”以其规范、庄严的形式更多地能够在大型、重要和正规场合的新闻播报中发挥作用, 而“说新闻”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的播报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 新闻播音的客观限制与主观选择

1.1 新闻播音的客观限制

客观是新闻播音主持人的首要标准, 在播报新闻事件过程中主持人要处理好政策分寸和褒贬尺度, 要始终把握自身作为国家和政府宣传员的角色, 将自身的态度恰如其分地融入到播音中, 从而实现对观众的感染和引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新闻播音不能让个人感情影响新闻事实, 必须用客观的感情基调将客观的新闻事实完整准确地播报出来。

把握客观性原则首先需要播音员准确理解新闻内容, 在将新闻内容准确、客观传达给观众的过程中将个人的倾向性隐藏起来, 通过自身播音技巧的合理应用, 以新闻内容为依据操控播音语气, 并将新闻的内在语合理表达出来, 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1.2 新闻播音的主观选择

新闻播音的客观限制和主观选择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矛盾体, 但是二者存在内在的统一性, 那就是在保证新闻播音客观的基础上强调主持人社会责任感的发挥。从这个角度来看, 新闻播音主持人要首先将新闻的发生背景做到充分了解, 将新闻事件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等准确地掌握, 从而提升对新闻事件播报时完整度。播音员在新闻播音中的主观选择必须要以新闻事件本身为参考系和出发点, 通过对新闻背景的掌握加深自身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在新闻播音中能够深化新闻的主题, 同时以举重若轻的播音技巧提升新闻播音的内容丰富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是其在新闻播音中进行主观选择乃至主管评判的基础和前提。新闻播音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任务, 因此播音员必须要根据新闻内容准确地运用播音语气和播音技巧, 将正确的价值判断传达出来, 从而传递出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冷静和价值评断, 以此推进对公众的舆论引导。

2 平衡新闻播音客观限制和主观选择的途径

2.1 主持人自我调节

新闻播音主持人在面临客观限制需要做出主观选择时需要始终把握一个原则, 那就是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主持人的自我调节首先也就是要不断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备良好社会责任感的新闻播音主持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播报和评论, 从而实现引发观众的共鸣。特别是一些新晋的新闻播音主持人更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影响观众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积极主动进行自我调节, 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2.2 加强行业自律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自身内部的规范和要求, 对于新闻播音行业来说, 行业内部的自律对于平衡主持人客观限制和主观选择的矛盾更加重要, 这种行业内部的自律行为是构建职业道德的基础。新闻播音主持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 只有做好自身工作, 为公众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真正发挥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正能量”。因此对于那些只顾个人表现而置大局于不顾, 宁愿牺牲社会影响也要实现自身“出位”的行为进行行业内部坚决地抵制和严惩。

2.3 完善外部监督

一名合格的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必须要更加客观准确地实现自我定位, 对自己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岗位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并自觉接受来自于群众和媒体的外部监督。随着新闻播音行业的深入改革发展, 公众对于作为公众人物的新闻播音主持人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 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社会影响也在日渐加大, 在此背景下很多新闻播音节目都开通了相关的短信平台、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与观众实现实时互动, 这对于新闻播音主持人的外部监督形成了较为便捷的环境。因此, 主持人要更好地起到对社会公众的表率作用,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从而真正将提升节目质量、服务广大观众当作自身的终身追求。

3 结论

新闻播音主持人在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受到主观能动性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是完全可能且正常的, 在此过程中主持人要充分摆正心态, 通过自我调节与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积极面对, 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发挥自身的主观选择能力, 在客观限制与主观选择的辩证统一中实现新闻播音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新闻播音行业承担着传递新闻信息、为大众传播资讯和文化的任务, 因而新闻播音主持人的个人素质、工作状态等都可能对播音效果和受众感受带来直接影响, 从而对新闻效应产生影响。同时新闻播音在很多时候可能面临来自于客观的限制和主观选择二者的矛盾, 因此推进矛盾的解决提升新闻播音水平是我国新闻播音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我国新闻播音现状出发, 探索如何更好地平衡新闻播音中的客观限制与主观选择, 以期为促进我国新闻播音主持人工作及新闻播音工作质量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新闻播音,客观限制,主观选择,平衡

参考文献

[1]武芳.新闻播音方式的新思考[J].中国报业, 2013 (4) :78-80.

[2]刘克.新闻播音的态度把握[J].新闻三昧, 2009 (6) :47-48.

上一篇:微生物改良技术下一篇:下行风险定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