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2024-06-18

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精选十篇)

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1

本文将从建立机房技术管理制度的角度,来谈一谈如何对发射机房进行有效的安全播出管理,供同行从业者参考。

1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

和所有现代企事业单位的部门管理一样,发射机房的管理制度应该是一套遵循现代管理科学科学的规则和方法,它可以帮助发射机房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确保机房安全播出保障能力。机房管理制度的编制也应当遵循可操作性、系统性、合法性、平等性四个原则。

制度的可操作性是指,在编制发射机房管理制度时应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业务实际需求和管理规律出发,以现有体系和制度为基础逐步地进行优化和完善。特别要注意的是,编制的安全播出管理制度不能脱离当前管理体系、人员素质、文化习惯的前提来实施彻底式的变革,否则管理制度不仅没有可操作性,还有可能带来较大的管理风险。

制度的系统性是指,在编制制度时要坚持全面、统一的原则,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避免发生相互矛盾的情况,保证制度体系整体的协调顺畅。相互矛盾的制度会使机房员工在工作中失去执行的依据和方向,使安全播出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另外两个基本原则是制度的合法性和平等性。合法性是指制度不能与法律法规发生冲突,否则就会缺少法律效力;平等性则指编制的制度对各级管理层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因职位等方面的高低而有所区别,应坚持责任、权限、利益相一致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的不均衡是推进规范化管理的大敌,不平等的制度必将引起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影响部门正常工作的开展。

2编制机房管理制度的主体

机房主任是发射机房制度建设、执行的责任主体。机房主任对机房管理制度的认同、理解、建设、执行和维系是发射机房制度管理的核心,其对管理制度的认知态度决定了发射机房全体员工对管理制度的态度。机房主任应该高度重视机房制度的建设,也应该去了解、学习如何建设机房管理制度。

机房管理制度应该由机房主任带领部门管理团队进行编制,并让尽可能多的部门员工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发射机房的每一位员工既是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制度的执行者。只有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制度的制定、执行和改进之中,才能达到制定的目的,制度的精神才能够得到彻底贯彻。

机房员工应该充分参与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包括对现有制度的梳理、改进。通过对制度建设的参与,能使员工对机房管理工作的内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间接帮助机房管理团队统一管理理念和提升管理水平,并极大地提升发射机房的整体运行保障能力,更好地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3发射机房管理制度的制定范围

在现代企事业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体系文件分为四个层级: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度建立方式,笔者认为发射机房安全播出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机房管理手册

在发射机房管理制度中,管理手册是机房进行安全播出技术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它在管理制度文件中的地位等同于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手册。

机房管理手册是机房管理者进行安全播出管理的执行依据,管理手册文件应该清晰地阐述机房的整体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明确机房所有成员在各类机房安全播出工作活动中担任的角色和责任。

管理手册文件中应该将“不间断、高质量、讲效益、重安全”作为机房的工作目标,并将来自上级管理部门的安全播出工作原则,直接作为管理手册中的安全播出工作管理要求,例如各类禁止性规定、技术安全原则与要求等。

管理手册文件还应该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本机房各类安全播出工作的管理制度,规定在这些方面的管理要求。这些要求性文件至少应该包括人员安全、信息安全、施工安全、消防安全、值班管理、事故报告、维护检修、设备管理、备件管理、技术档案管理、岗位培训等。

管理手册文件应该将机房主任、值班长、检修组长、班(组)员等机房成员各自承担的角色和责任进行阐述,以明确本机房的运行架构和管理模式。

(2)机房工作程序

机房工作程序文件是机房安全播出管理制度的核心文件,它由多个工作程序文件组成。每一个工作程序文件都对机房安全播出工作中某项具体的工作流程和基本原则进行阐述和规定。一个工作程序的是否建立,一方面取决于上级管理部门是否有管理要求,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机房安全播出管理的工作中的实际要求。

一个程序文件应该让机房成员在执行某项工作活动中清晰地知道:有哪些机房成员需要参与,他们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内容是什么,他们又是以怎样的流程去完成该项工作,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填写哪些活动记录,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避免工作活动失败,这项工作活动与哪些其他的工作程序有关联。

总之,程序文件要明确和清晰地告知机房员工,按照什么样的工作步骤去完成一项具体安全播出工作目标,它涉及哪些部门、哪些岗位、员工分别负有哪些责任。它严格规范了机房员工在安全播出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规范,以确保机房安全播出工作目标的达成。

在机房安全播出工作程序文件中,至少应包括值班交接程序、值班巡视程序、节目调出工作程序、播出故障处理程序、检修工作程序、故障处理程序、播出事故报告程序、发射机指标测试程序、设备器件更换程序等,如程序文件《设备故障处理程序》。目的:对安全播出环节中设备运行发生的故障和故障隐患进行检查、排除、分析、汇总和制定预防措施,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特编制本程序。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直接与安全播出相关的发射机、节传、电力、天馈线、技术网及其附属设施的设备故障处理。职责:阐述各部门、各职务角色在设备故障处理程序工作中的职责。详细程序:阐述设备故障处理的详细程序,包括设备故障的定义、故障处理的一般原则、元器件损坏的判断方法、故障排除过程、故障记录、分析和汇总和预防措施等。流程图:帮助阅读者快速理解设备故障处理程序。相关文件:主要列明在设备故障处理程序执行过程中有可能使用到的文件。使用表:列明在设备故障处理程序执行过程中需要填写的工作记录表单。

(3)操作指导文件

操作指导文件是机房工作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它是指导机房员工完成某项具体安全播出操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包括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和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项工作细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操作指导文件中的作业指导书应该是一系列详尽的工作指导文件,类似于一辆汽车的维护修理教程。一个经过必要培训的员工,在工作程序的允许和指引下,就可以依照操作指导手册完成某项具体的操作行为,例如机房运行维护规程、发射机维护手册、仪器使用手册、指标测试指导手册、操作卡片等。

现代企事业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认为,对工作指导文件的整理、规范、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既是员工的工作指导手册,也是工作培训教材。它是快速提高机房员工个人工作能力和机房整体工作效率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制度文件。但在机房管理的传统习惯中,往往会认为指导手册都属于技术资料,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机房管理制度中并不会对其进行整理、规范。

操作指导文件中的各种工作细则、计划和规章制度,既包括机房管理者自行制定的部门工作细则、要求和工作计划等,还包括与机房安全播出工作有关的、来自上级部门的各类规章制度,作为机房管理工作的参考。

操作指导文件中还应包括机房各类应急预案,作为机房员工在紧急情况下处理突发事件与事故的指导手册。

在进行机房安全播出工作的具体运行维护操作中,只有严格遵守各类规章制度和操作指导书的要求,才能确保操作的安全性、正确性、有效性,也才能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质量。

(4)工作记录表单

工作记录是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所描述过程使用到所有记录的汇总,它是一种特殊的文件。机房的所有安全播出工作行为都应该通过记录文件进行记录,建议对所有的程序文件都建立配套的记录文件,以记录人员操作行为过程。通过严格填写安全播出操作记录,能够确保机房员工在安全播出工作中的行为操作符合相关要求,也能证明操作者真实有效地完成了操作,还能为提升机房运行管理水平提供需要的信息,也能为机房管理层做决策时提供必要的依据。

工作记录文件通常都是以表单(表格)形式存在,而且表格中的表头信息决定了记录文件的填写内容和记录质量。高质量的记录文件应该具有完整性、合理性、准确性。表格中填写信息足够完整才能充分反映安全播出操作人的行为,以方便管理者对其进行回溯、核查、确认;记录表格设计科学、合理、准确可以使表格填写人高效地完成表格填写,减轻表格填写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在表格中,填写项目明确、清晰,表格的项目和内容能够充分反映实际操作的过程,以满足日后对此项工作的检查、复核、回溯。责任人项目中注明要求签名,是落实实际操作和表格填写最终责任的必要形式。

4结语

建立完善BBS网络管理制度 篇2

大学生是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是网络传播的主要受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我校在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方面,结合本校实际,主动建设,按照“主动建设、加强管理、积极引导、趋利避害”的原则,掌握“三个层面”,占领网络主阵地,探索出一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相结合的新路。

(1)班级层面:“网络辅导员”

随着MSN、QQ、个人博客、飞信等新的交流方式不断涌现,个体之间由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转换成为人机界面的间接交流,由一对一的个别交流,变换成为开放性的公开发布。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具备开班会、谈心交流这些基本功,还要学会做一名“网络辅导员”。我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积极运用MSN、QQ、个人博客、飞信等新的交流媒介,比如有些老师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中,将自己一些想法写出来,从侧面影响学生做人处事,提高思政工作的效果。针对大四学生毕业实习期间沟通不便,很多班级建立校友录和自己班级的网站,定期发布一些就业信息,辅导员与学生在网上开展交流,进行就业、党建等方面的指导,进行思想教育。这种多主体交互式沟通克服了传统思想教育的单向型弊端。在网络所构建的这样一个交互式平台上,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出来,并使其认知方式受到一定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2)院系层面: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随着院系上网工程的不断推进,各院系所属网站相继开辟学工在线,比如法律学院网站“学生工作”“党团建设”(学院党校、党支部风采)、“院长信箱”等板块就非常受学生欢迎。国际法学院网站开通“聊天室”,学生与辅导员、专业教师之间开展互动式的交流,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开设网上党校,法律学院党校即将建立自己的博客主页,每一期党校学员利用这一平台,交流思想,党员同学充当评论员角色,在网络上适时引导舆论导向,既锻炼了入党积极分子又让学生党员在这一过程中接受再教育,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

(3)学校层面:构建沟通、实践、活动的平台

政治思想教育进网络的关键在于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换言之,如何保持甚至不断地提高网络的“点击率”是最为实际的问题。在工作

中,我们认为,只有以学生的成长成材为中心,将网上教育、管理和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拉近学生与网络的距离,思想政治工作才真正落到了实处。自韬奋钟声BBS开通运行以来,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设了心理咨询、我的阵地(针对国防生)、法苑钟声、案例讨论、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侦探推理等板块,同时,在BBS上开通校领导在线、相关部门(保卫处、后勤管理处、图书馆、教务处)在线等板块,为学生和教职员工就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提供一个在网上进行沟通交流的、便捷的、互动的窗口。对于学生们提出的带有共性的问题,校领导回复和部门回复将在论坛上做出公开的答复。尤其校领导在线板块运营以来,每两周举行一次,校领导在网络平台上及时答复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发电企业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篇3

【关键词】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电力企业;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样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同时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科学管理体系。现行推行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等办法和运作程序完全符合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要求,这为顺利推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1、电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程序

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需要经过体系建立和体系认证审核两个基本程序。电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程序如下。

1.1管理承诺

电力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做出承诺:自愿接受并带头学习理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标准;遵守法律、法规;保证提供足够的资源来建立和运作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使决策付诸实践。

1.2宣贯与培训

学习与培训是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第一步。培训工作分为2个阶段:(1)内审员培训。是以体系建立、文件编写和内部审核等为主要内容,由外部咨询单位对企业的管理层和工作班子进行培训;(2)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宣传贯彻。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背景知识和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要求全员培训,由企业自己完成。

1.3制定贯标计划

制定工作计划是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和涉及面很广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与此同时,制定计划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落实资源需求。

1.4初始评审

初始评审主要包括调查企业现有的安全健康管理机构、管理规章制度、适用的法律法规、组织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关键是危险因素的识别、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的制定。评审的信息将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的基础。

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包括:(1)确定危险源(哪些因素会导致事故);(2)判断谁会受到伤害、严重程度如何;(3)判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4)确定这些风险如何消除或降低(通过对设施、作业方法、设备或培训的改进是否能够消除或降低这些风险)。以电厂为例,电厂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处作业、高温环境作业、起重作业、压力容器与管道检修、设备动火作业、电气倒闸操作、锅炉炉膛内检修和升压站维护、油系统作业、金属探伤、化学危险品管理与使用、车辆运输等。

根据以上作业活动风险的大小、所覆盖人员的数量等,制订完善的控制措施,以便在作业过程中让员工遵守或督促员工执行。

1.5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设计

企业根据初始评审的结果,确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制订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和管理方案,确定机构和职能分配,确定体系文件层次结构,提出体系文件清单,体系文件的编写、审定与批准。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为企业规定了明确的承诺、目标、职责和程序,它是整个体系的灵魂。

2.1~2.5项又可以称之为体系策划。

1.6文件编写

结合组织初始评审的结果和现有的管理制度,按照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进行文件编写。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一套文件化、程序化的管理机制,因此,文件编写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一般把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文件分为3个层次:管理手册(包含17个要素)、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编写的文件将作为体系运作的依据。

1.7试运行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试运行是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文件予以实施,检验其适用性、充分性和符合性。在试运行期间,企业应进行协调、监督、考核和信息反馈,并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通过对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达到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初步完善。内部审核是企业对其自身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所进行的审核,是对体系是否正常运行以及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等所做的系统性的验证过程,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一种自我保证手段。内部审核一般1年1次。管理评审则是企业领导亲自对体系的现状是否有效地适应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方针要求,以及体系环境变化后确定的新目标是否合适等所作的综合评价。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1次。需要强调的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并非抛开企业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而独创,它只是把企业原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中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检查、监控等活动,集中、归纳、分解和转化为相应的目标、程序和作业文件。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认证程序

在建立了安全生產风险管理体系之后,就可以开始策划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2.1体系认证的基本条件

凡申请认证的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1)认真贯彻执行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已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并运行达3个月以上;(3)在过去2年中,每个年度的千人重伤率和千人死亡率低于同行业水平。

2.2认证申请

符合上述认证条件的企业才能以书面形式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书面材料包括:(1)申请认证的范围;(2)申请人同意遵守认证要求,提供评价所需要的信息;(3)企业的一般情况:如名称、地址、性质、法律地位以及有关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4)企业安全健康工作情况简介,包括近2年的事故发生情况;(5)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等。

认证机构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未通过审查的企业,认证机构会通知申请方进行补充、纠正或重新申请;对通过审查的企业,认证机构确认受理后,将向申请方发放《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审核登记表》,并编制一份审核计划提交给申请方。

2.3认证审核

属于外部审核,它是由国家认可的专门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如国家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证中心)来进行。根据审核的层次和深度,认证审核又分为初始审核和正式审核。对审核组织推荐通过的企业,认证机构的管理(或技术)委员会在1个月内要专门组织有关成员进行讨论,对其是否能够注册进行审定。对审定通过的企业,则批准注册并签发认证证书;如果审定时不能通过,认证机构向其发放《审核结果通知书》,将审定结果通知受审核的受审核企业。认证机构将每年对获证企业进行1次年度监督审核,获证后的第一年监督审核为2次。此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3年,3年后将进行复评,复评程序与正式审核认证相同。

3、结语

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4

近几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 煤炭开采规模随之不断扩大。然而, 煤矿安全事故发生日渐频繁, 威胁到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制约了煤炭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实践分析, 得到产生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有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安全理念树立不牢固、安全红线意识不强、责任体系不健全等。因此, 亟待树立安全发展观, 实现煤矿安全管理, 实现煤矿企业生产效益的稳步提高。

1 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 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煤炭资源支撑。加快煤炭资源开发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煤炭生产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中国煤矿的安全生产, 直接关系到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当前中国一些地区仍频繁发生煤矿安全事故, 危害矿工生命健康, 影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可控制事故、消除隐患、减少损失。要深刻吸取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教训, 迅速扭转煤矿安全被动局面。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置安全于不顾, 始终要明白安全是生产红线, 任何时候都坚决不要“带血”的GDP, 一定要坚守安全生产红线, 实行精细化管理, 责任到人, 落实到位, 严于监督, 才能为生产过程提供有效安全保障。此外, 在煤矿开采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落实严格的奖罚条例, 认真学习领会、对照要求、寻找差距, 同时强化安全措施。只有全面推行人本化、精细化管理, 才能严格规范管理, 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全覆盖, 使职工的职业安全健康及安全得到保障,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措施

2.1 加强人员安全知识学习

主要采用共享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增强煤矿安全生产意识。共享式学习, 是在实景式体验过程中, 使职工在内心感到震撼的同时认同企业安全管理, 认同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树立起“安全就在你我身边”的意识, 从而认真学习安全规程及制度, 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在共享式学习、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和职工形成平等、对话和伙伴的关系, 与员工谈形势、话长远、说事实、讲道理, 使职工坦率而真诚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 让职工充分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及所带来的效益, 从而激发职工学习兴趣, 通过一系列关于安全的故事及游戏, 营造轻松和谐氛围, 使职工从中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 深刻认识安全规程与制度对自身的保护作用。把体验互动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用典型案例、安全故事、互动游戏、亲情帮教、音乐感化、视频特效、心理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引导, 切实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筑牢矿井安全生产基础。除此之外, 让职工了解生产中所面临的形势, 开展安全知识有奖问答活动, 同时让家属协管员进行安全亲情宣讲活动、送亲情卡片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让职工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安全意识, 加大区队职工计分和队务公开检查力度, 促进人员安全知识学习。

2.2 加强技术和设备的管理

加强技术和设备的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可以为生产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现代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离不开设备, 而在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煤矿生产企业中, 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低、设备不规范管理是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如:触电、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等安全事故[1]。当前中国煤矿生产中, 技术和设备安全生产基础不牢固、部分领导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防范和监管措施不到位及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等问题依然存在。

加强技术和设备的管理要做到:a) 要明令禁止使用淘汰的设备、工艺;b) 煤矿应急处置工作要到位;c) 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完善, 不可组织生产;d) 矿井防灭火工作要到位;e) 矿井运输提升设备使用管理要符合规定;f) 煤矿供电系统要可靠, 电气设备管理要严格;g) 矿井瓦斯防治工作要到位;h) 矿井粉尘防治工作要到位;i) 煤矿执行防治水规定要严格;j) 爆炸材料和爆破管理要严格。

通过不定期巡视检查, 确保设备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加强机电运输设备检查, 确保设备正常可靠, 严防机电设备失爆和运输“跑车”事故, 开展安全管理提升活动的同时, 实现设备的高效管控, 实现全年安全生产中的设备管理目标[2]。加强煤炭资源地质勘查,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优化设备配置, 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促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此外, 还应实施奖励机制, 利用典型案例, 推广优秀成果。

2.3 优化生产组织结构

合理的生产组织结构, 可以发挥生产时间间隔的优势, 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例如, 在进行生产时, 要注意组织结构中的岗位设置, 要注意简化, 因为繁冗多余的程序不仅降低办事工作效率, 贻误工作的最好契机, 而且还浪费大量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可实施多层次防护:a) 第一层。设备岗位职工按照设备管理要求, 按时、按标准巡检设备;b) 第二层。班长按照区域负责制, 每天对区域所有设备进行巡查, 检查督促岗位点巡检工作, 及时补位;c) 第三层。机电队包机组人员按照专业分工, 每周对所负责设备进行巡查,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隐患;d) 第四层。区队机电副队长按照包机责任制, 每周对所属区域设备进行巡查。在管理中, 形成质量管理无漏洞、巡检无空白区的设备管理网络。优化生产组织结构, 合理分配人员, 达到岗位职能化;同时合理调配设备资源配置, 提高模块利用率。在科学组织施工的条件下, 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是顺利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2.4 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通过全体干部职工扎实、精细化的安全管理工作, 明确各个部门间的职责, 并树立红线意识,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抓好安全监管, 进一步明确责任, 不断创新监管方式, 重点抓好复工复产煤矿瓦斯和水害综合治理工作。同时积极做好隐患排查和装备升级改造工作, 结合煤矿攻坚战推进情况, 不断提高煤矿的机械化、信息化和质量标准化水平, 确保安全生产。要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按照自查自改、排查、回头看3个步骤, 对井下所有系统、设备开展好全覆盖排查, 对查出的隐患做好整改;要贯彻落实好新的《安全生产法》, 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责任划分等, 推进依法治安;要在强基固本上下功夫, 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 做到安全、规范。此外, 对于影响到本矿安全的水文、地质、危险爆破作业等情况进行责任划分, 进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安全考核长效制度

由于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考核长效制度。要抓住关键环节、要害问题不放, 制定了《生产风险规定》。通过简单明了、易操作好执行的规定条款, 让企业员工充分了解企业安全风险, 监督、参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帮助企业搞好安全生产, 最大限度地保障从业人员及企业周边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实现安全发展。在安全考核长效制度设立过程中, 应提高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感, 因为安全生产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保证。在安全生产带来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形成一个激励制度进行安全考核, 安全检查以不定期突击检查为主, 并实行检查责任追究制, 重奖重罚, 注重实效。调动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煤矿安全监督中建立防控体系, 在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将有煤矿职工经过和工作的地点都列入长效机制覆盖范围。

3 结语

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指出“安全第一”, 要把煤矿工人的安全放在首位。加强煤矿管理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消除生产工作中的事故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对煤矿安全管理提出明确指导方向, 进行安全管理落实, 才能保持安全生产的稳定势头, 构建安全质量管理长效机制, 提高中国煤矿生产效益。

摘要:有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亟待建立, 以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从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入手, 对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陈红, 刘静, 龙如银, 等.基于行为安全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28 (5) :813-816.

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5

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只适用本公司。

三、术语与定义

3.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领导机构,协调解决安全管理部门因权限无法解决的事项。

3.2 安全管理人员是指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

3.3 安全管理机构是指企业内部设立的专门负责安全管理事务的独立机构。

四、机构职责与管理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对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协调组织其安全生产工作。

4.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为了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预防事故和应对事故的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规的要求,设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作为公司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4.1.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是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全权负责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

4.1.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组长1名,由企业一把手担任; 4.1.3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副组长1名或多名; 4.1.4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由各部门经理和主管组成;

4.1.5 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季度第一个月底前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解决上季度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并计划本季度了安全生产工作;

4.1.6 安全专题会由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协调;

4.1.7 安全专题会上提出的工作要求,若会议决定需要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则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相关责任部门制定执行纠正/预防措施,并将落实结果,落实情况在下一次安全专题会报告;

4.1.8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实施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并监督整改,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档案。

4.2 安全管理机构主要职责

4.2.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政策、法令、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

4.2.2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监督完成安全生产指标。

4.2.3组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监督安全措施经费的落实,认真组织力量,保证按指定计划实施。

4.2.4编制各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2.5有计划地组织员工学习劳动防护措施和安全技术,定期向工人进行安全教育。

4.2.6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组织公司经常性开展安全活动。

4.2.7发生事故应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组织调查,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对事故责任者,要严肃处理,同时要认真吸取教训,制订改进措施,预防事故重复发生。

4.2.8负责公司安全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4.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职责

4.3.1 负责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4.3.2 对作业人员违规违章行为有权予以纠正或查处; 4.3.3 对生产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权责令立即整改;

4.3.4 对于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向总经理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报告; 4.3.5 对于不能解决的安全隐患或问题,应立即向总经理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报告;

顾问式经销商管理 建立安全感 篇6

在厂商合作启动伊始,厂商合作说明书明确了双方的分工与责权利,但是,商业上的合作毕竟不是电脑里的自动程度,设定好了之后就可以自动运行的。书面的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大量的人为性因素是左右进度和成效的关键。 所谓人为因素,是大家出于个人层面的利益和感官印象,做出的判断和行为。并且,在实际情况中,人为因素大多为感性层面,当然,这个人为因素有正面也有负面,正面的人为因素是促进,负面的人为因素即是阻挠。 作为厂家业务人员,自然是希望与经销商在合作过程中,尽可能多一些正面的人为因素。但人为因素多是感性层面,是一种感觉,而感觉不是能量化计算出来的,而是通过外在形象、行为做派,乃至是策略运用,逐步营造培养出来。 商业合作的效率,来自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又来自感觉层面的认定,感觉层面的认定,又需要通过逐步的营造培养。那么,作为厂家业务人员,在厂商合作启动伊始,需要在经销商心目中建立哪些感觉呢?常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自己或是团队士气来激励经销商,长期保持“打足鸡血”的状态。 2.通过市场空间和产品利润来利诱经销商,不断告诉经销商他摊上一个八百年以来最好的生意项目。 3.通过前期打款,经销商垫压费用,货物压库来控制经销商,钱入我袋,货进你仓,不卖不行,不听我厂家的就别指望报销费用。 4.干脆不管,一切随缘,能卖多少算多少,运气好的话,不管不问也能把市场做起来。 其实,以上这些常规做法,更多是站在厂家自己的角度,主观想象得来的,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指导思想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因素,例如过于放大了经销商的期望值之后,反而会带来心理落差过大的情况。其实,作为厂家业务人员,在商业正式合作启动的初期,在感觉层面,首先应该给经销商带来的是安全感。 为什么要带来安全感 1.稍有些规模的经销商,其生意经的核心指导思想,不是发展第一,而是安全第一、发展第二,毕竟,当前的商业环境乃至社会环境,给老板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不安全感,在看待自身的生意方面,可以步伐慢一点,可以少赚点,但别亏,更别出事。 2.经销商与厂家接触的初期,多少是有一些新鲜感和兴趣的,但进入常规化的合作状态后,新鲜感没了,兴趣也淡化了,接下来,往往就会考虑一些风险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了。 3.厂家业务人员数以千万计,不可能个个都是正人君子,难免有些偷鸡摸狗之徒,也许厂家本身挺靠谱的,但这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的业务员可不好说。在现实中,也许没有经销商吃过厂家的亏,但绝大多数经销商都吃过厂家业务人员的亏。 如何带来安全感 这个安全感究竟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1.厂家本身的安全感。要向经销商反复说明,厂家本身的稳定度、可靠性,例如在厂家悠久历史、技术储备、行业地位、资金实力、政府关系等方面加以突出。 2.产品的安全感。近些年,一个产品出事,搞垮一个厂家,甚至搞垮一个行业的事件层出不穷。一个个产品,正面看就是一个个利润点,反面来看,也就是一个个定时炸弹,要是哪天响了一个……在这方面,需要突出法规标准、生产品控、原料与工艺、检测检验等方面的优势,来让经销商对产品放心。 3.厂家业务人员个人的安全感。这也是较为纯粹的个人感觉,来自经销商老板或其下属人员对厂家业务人员的个人印象。有些时候,经销商对厂家业务人员建立安全感之后,觉得这个业务人员人品不错,做事稳重、靠谱,会演变为对厂家的安全感,但是,反过来说,即便经销商老板对厂家和产品有安全感,也不见得就会顺带着对厂家业务人员有安全感。 个人印象主要来自个人的外在仪表、工作风格、行为做派、沟通方式等。有时候,还需要主动运用一些策略,通过某类特定的事件来建立经销商对自己的印象。并且,主动将经销商较为忌讳的厂家业务人员中饱私囊、截留资源、刻意阻挠与歪曲经销商与厂家总部的信息沟通、拖延账务报销、做事敷衍糊弄等行为,进行主动说明和区隔,以打消经销商的疑虑。 同时,除了个人人品方面的因素外,厂家业务人员自身的职务流动性过大,也会导致经销商产生不安全感,所以,厂家业务人员应尽量避免在经销商老板面前释放一些涉及到自己职务稳定性的信息,例如抱怨公司的待遇,表示有其他厂家要挖自己过去,或是自己向公司申请要调换市场片区之类。 4.生意质量的安全感。厂家靠谱,产品靠谱,厂家业务人员人也不错,并不能说明面对的就一定是个盈利的生意项目。与经销商老板之间,除了要交朋友,更要帮人家赚钱,否则,单靠感情支撑不了太久的。 这里就需要厂家业务人员定期进行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市场动态分析、竞品情况、当前的销售进度、下游客户的正面反馈汇总等工作,反复向经销商分析和证明,我们双方合作的生意项目,是一个正常的、有利润、具备可持续发展空间且正在积极推进的项目。 在有些厂家的经销商管理策略中,在前期有意识地控制经销商的打款和进货量,保持低押款、低库存,尽量提升回转速度,这也是提升经销商老板对生意项目建立安全感的策略之一。 5.安全感建立的对象。在经销商公司建立安全感,不仅仅是针对老板,还要包括经销商的各级下属人员,乃至是下游客户,让厂家、产品、厂家业务人员、生意项目,在各级人员身上都建立安全感,在这些人员之间,安全感可以得到一定的印证和放大。 这里特别提出的时,在经销商老板下属人员群体中建立安全感时,应选择仓库人员作为突破口,相对难度较低。 安全感与合作成效的关系 厂家业务人员在经销商公司那里的一切努力,最终都是指向业绩。问题是有些厂家业务人员心太急,试图找些捷径,或是直奔主题而去,这往往是心急吃不着热豆腐。这商业合作,有三个基本原则:建立关系,发现需求,进行销售。 建立关系是要首先考虑的,而建立关系的前提,就是建立安全感,有安全感之后,才有可能产生有效的沟通及信任,安全、沟通、信任,这三者之间是一环扣一环的,不要试图找什么捷径,更别想一步到位,得踏踏实实一步步地做到位。

(编辑:袁航market@vip.sina.com)

厂家业务人员在经销商公司那里的一切努力,最终都是指向了业绩,但是,心急吃不着热豆腐。

网络教室的建立、管理及维护 篇7

但由于机房里计算机数量较多,教师对计算机的教学管理便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如下:

(1)无法控制学生行为。

(2)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迅速安静下来。

(3)无法高效率的查看每台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

(4)无法统一管理控制计算机。

为了减轻工作压力,针对上述这些情况,笔者在计算机机房内建立了“网络教室”,有效地解决了上述情况。

1 基础准备

(1)安装操作系统,并确保系统内无病毒存在。学生机和教师机均为windowsXP。

(2)将教师机、学生机连接至交换机。交换机连接至路由器,形成一个局域网[1]。

(3)在局域网内,关闭路由器DHCP服务,为每台学生机、教师机及路由器分配一个固定IP,并设置为同一网段和同一工作组,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将所有学生机分别用Stu01,Stu02…编号作为计算机名。

(4)准备具有“网络教室”功能的软件。笔者准备的是“赛思多媒体网络教室6.0”。

2 学生端的安装与启动

运行“赛思多媒体网络教室”中的setup.exe,选择“学生端”,按照默认设置进行安装,安装完毕重启计算机。重启后,学生端程序会自动运行,并在局域网内搜索教师端程序,如果有教师端程序存在,则与教师端程序连接,并提示“已登陆到教师端”,并在任务栏右下角有一个蓝色图标出现;若局域网内教师端程序不存在或没启动,这些图标变为黑色,并提示“未登陆到教师端”。

3 教师端的安装与启动

运行“赛思多媒体网络教室”中的setup.exe,选择“教师端”,按照默认设置进行安装,安装完毕重启计算机。重启后,点击桌面上的“教师端”快捷方式,启动“网络教室--教师端程序”,填入频道号1,最后点击“登陆”以启动主程序。登陆界面如图1所示。

教师端程序启动后,局域网内的学生端就会自动与教师端进行连接,连接成功后,就伴有音乐声的提示。同时,在教师端界面中显现出学生端动态的桌面缩略图和其对应的计算机名。

我校“网络教室”的教师端界面开启后如图2所示。其中黑色表明没有该学生端未启动,有缩略图的表示学生机已经连接至教师机,并成为受控机。

4 基本功能应用

这套电子教室功能齐全,能解决文章开头提及的许多问题,从而实现机房的统一管理。现就常用功能进行介绍:

(1)监控和操作学生行为。

选择某台学生机作为监控目标,然后执行“屏幕查看”。如图3所示,即可看见学生的操作行为。当有学生在进行不良操作的时候,可以对其鼠标进行控制,如:学生上黄色暴力等不良网站,教师可以在此窗口内直接将不良网页予以关闭。

(2)广播教学。

当对于一个比较难的操作知识进行书面讲解时,学生在操作时不一定能很好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此软件将自己的操作过程向每一台学生机进行全体广播演示,当然,还可以进行一对一广播教学。如图4所示。

(3)黑屏肃静。

当学生讲话影响上机纪律时,可通过教师机锁定相应的学生机对之进行威慑。如图5所示,5-8号机均被锁定,在教师端表现为:被锁定的学生机图标右上角带有S字样,说明此机正处于“slient”状态。而在学生端则是屏幕完全黑屏,并显示“请你肃静!”

(4)学生演示。

该功能可以用于对学生进行作业检查。先选中一学生机,对它执行“”学生演示“”的操作,此时其他学生机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屏幕观看被选种学生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通过这个操作,可以实现抽查学生操作的目的,同时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网络影院。

通过这一功能,教师可向学生播放视频资料。选择全体学生机后,全体学生机都将播放这一视频。在学生机端,只能收看,鼠标及键盘全被锁定。

(6)强制性统一关机和重启指定学生机。

选择一台或几台或全体学生机,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关闭学生机”功能,即出现“关闭学生机”这一功能界面,可实现对指定学生机的关机或重启,还可指定是否提醒关机信息,是否提醒关机倒计时,界面如图6所示。

(7)作业上交。

学生选择自己的文件,执行“提交”按钮,就将作业交至教师机,教师机收到后就可以进行批改。

5 用“远程命令”实现对指定学生机重启或关机

为了实现远程重启或关机功能,在“远程命令”功能内进行了“关机”,“重启”等命令增加,如:增加了“全体重启(或关机)前120秒提示”,即在下课前两分钟给予学生“即将下课”的提示,让其做好下机准备,两分钟倒计时后,便自动关机或重启,不必教师亲自去催促学生下机。命令配置如图7所示。

打开“远程命令”界面,单击“新建”,此时,要求对新命令进行起名,我们起名为“重启(120秒提示)”,命名所在路径输入:“c:windowssystem32shutdown.exe”,命令参数:“-r-f-t 120-c“同学们,下课时间已到,请您作好下机准备,两分钟以后,计算机将自动重启””。

参数说明:-r表示关闭并重启动此计算机;-f表示启动命令执行时将强行关闭其它应用程序;-t 120表示在120秒后将执行计算机重启;-c“同学们,下课时间已到,请您作好下机准备,两分钟以后,计算机将自动重启”表示重启命令执行前在学生机屏幕上的提示语。最后保存此命令。

当要对指定的学生机进行关机操作时,首先选中指定的学生机,然后点击右键,选择“远程命令”,选中“重启(120秒提示)”,最后点击“远程运行”按钮,指定的计算机就会在两分钟后自动重启了。

同理,可增加“关机(120秒提示)”。只需要把r参数改为s即可。

6 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在建立和使用网络教室的一点心得体会。

当然,此软件还有甚多的功能,希望大家能充分挖掘和利用,让教学变得更现代一些、更轻松一些。

摘要:本文通过基本的局域网组网技术、“赛思多媒体网络教室”和shutdown命令,实现了现代化的计算机机房教学和管理要求。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室,局域网

参考文献

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8

1 我国大型水电站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并不大, 但是管理水平却较为滞后, 水电站安全管理方面更是存在着很多弊端, 这已经严重制约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

1.1 政企不分, 缺乏正规公司运作体系

在我国, 国家水利部对大型水电站具有领导权和管理权, 这使得水电站除了国有企业的属性外, 还担负着事业单位的部分职能, 具有公益性任务属性。这种情况使得大型水电站存在着政企不分的问题存在。从人事管理和分配体制方面看, 大型水电站的资产、人员、机构组织无法做到真正的政企分离, 在某种程度上, 我国大型水电企业管理过多依赖于事业单位。尽管近年来我国水电行业改革不断深入, 在人员工资分配、用人制度方面大型水电站也进行了多次的调整与改革。

然而, 大型水电企业的改革效果一直不太理想, 与市场经济体制向相关的各种企业制度没有建立起来, 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缺乏, 此外, 在大型水电站的电力调度与水利调度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1]。在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建设方面, 我国大型水电站的管理职能往往由水电厂代理集团来行使, 但我国每年水电建设项目很多, 这使得水电厂代理集团公司有着极其繁重的生产任务和管理任务, 然而它所承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任务又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合。因此, 服务水平、管理权限和管理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

1.2 企业负担沉重, 发展较为滞后

在我国, 由于大型水电站规模庞大, 相关人员数量较多, 编制规模巨大。如三门峡水电站就有将近4000人的员工编制。此外, 我国很多大型水电站都实行了多种经营的策略, 存在着较多的配套型企业。还以三门峡水电站为例, 电力产业是其支柱产业, 但也发展了诸如铝业、棕刚玉冶炼、水电开发等多种行业经营方面, 这种情况导致企业人员编制庞大, 经营规模较大的特点, 从而导致企业负担沉重, 发展较为滞后。这具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 我国大型水电站经营的扩大化特点, 使得水电站企业员工的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加之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编制制度, 使我国大型水电站的企业员工优越感普遍较高, 这样就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不理想, 大型水电站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2) 我国大型水电企业, 由于企业性质、管理模式存在着较大的特殊性, 使得企业的计划经济因素较多, 往往经营思维僵化, 缺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本运用机制和管理机制, 员工队伍开拓意识淡薄, 竞争精神不强, 依赖、铁饭碗负面思想比较突出, 而且, 在我国大型水电站内部建设方面, 出现了产权结合不合理, 职责不清、管理效率低、人浮于事等不良现象, 企业市场竞争力较为缺乏。

(3) 我国大型水电企业下属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大多困难重重, 这种多种经营模式虽然为大型水电企业走向市场、实现人员分流等方面带来正面影响很大, 但是这些子公司的规模普遍较小, 来自员工队伍的压力和包袱较重, 但是限于规模和竞争力原因, 这些企业往往在经营方面存在很多困难。

1.3 技术改造缓慢, 安全隐患因素很多

在我国, 还有一部分大型水电站建设于20世纪50、60年代, 经过多年投入使用, 这些水电站防汛设备、发电设备老化严重, 技术水平和工作效能也普遍较低, 这些技术方面的严重滞后情况, 已经对我国大型水电站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例如, 三门峡水电站运营时间已经超过40年, 相关设备已经严重老化。如已经运行了40多年的第一防汛设备已经在超期使用, 第二泄洪闸门与第三泄洪闸门又存在很多设备缺陷和技术问题, 伴随着三门峡水电站不断恶化的运行情况, 安全隐患因素已经形成。由此看出, 我国大型水电站, 特别是那些投入使用时间较长的水电站, 技术改造缓慢, 已成为阻碍其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3]

1.4 信息化建设滞后, 安全信息化建设不足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 我国大型水电站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也在加快。然而, 对于那些投入使用多年的大型水电站来说, 信息化改造步履艰难, 十分缓慢[4]。我国水利部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信息化改造的人员和资金投入, 但受各种原因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型水电站的信息化建设还很缓慢, 这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方面, 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对水电站信息化建设的忽视, 这很大程度减缓了水电站建设的信息化步伐;另一方面, 企业员工由于缺乏技术能力, 不熟悉信息化运作手段, 使得水电站信息化缺乏人力支持。特别是老员工, 往往扮演着抵制信息化建设的角色。

2 提高我国大型水电站运营管理效率的措施

在我国大型水电站运用中, 结合实际运营经验, 深入分析我国大型水电站安全管理现状, 探索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建立方式十分必要。

2.1 改革管理体制

目前,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 我国大型水电站也都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 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些制度的管理效果和运行效率却不令人满意。因为它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程度、要求相差甚远。对此, 我国大型水电站应将发展目标放远些, 积极推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实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彻底分离。此外, 在大型水电站企业内部各级公司的管理方面, 企业管理层应给予各级公司以完整、彻底的企业自主权, 从而促使公司的董事会的作用和职能发挥的比较彻底。

2.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我国大型水电站建设和管理, 必须依靠强大的人力资源作保障。所以, 水电站应不断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 加深对员工的培养, 实施长远的人才发展战略, 建立起具有充足数量、优秀素质与合理结构的人力资源队伍[5]。

(1) 建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系。我国大型水电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 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完善水电企业自身的人才竞聘与竞争机制, 通过明确岗位职责, 设计岗位工作目标, 形成岗位竞争局面, 建立能者上岗机制。同时, 也要制定规范、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 对于那些工作成绩卓越、贡献较大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对高层管理者和高级人才, 企业应实行年薪制, 对于一线技术人员, 应该加大培训力度, 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制度。并且对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给予充分的关心与照顾, 尽可能的满足员工的各种合理需求。同时, 鼓励员工创新, 使整个企业都充满创新氛围,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2) 搭建高效、合理的劳动用工平台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企业内部环境。在大型水电企业的管理中, 人才的选拔与任用, 不应该有“门第”观念, 而应该果断打破人才身份限制, 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使大型水电企业内部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

(3) 转变大型水电企业的业务战略, 及时调整人才队伍结构, 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大型水电企业应该根据相关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 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两套精干的队伍:一只队伍要懂经营、善于管理、勇于创新的管理队伍;另一只队伍要技术精湛、爱岗敬业的技术工人队伍。

2.3 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控制企业成本

在我国大型水电企业的管理中, 运营管理往往是被忽视的重要部分。这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其中, 对于企业来说, 预算管理应该贯穿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之中。从实际效果角度分析, 大型水电企业预算管理应该实行全员参与, 并且应共同组织执行的综合性管理系统。

我国大型水电企业的预算管理系统必须具备强大的内部协调性和预算管理性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战略管理目标为核心, 从而建立起一种综合性的预算管理模式, 深入推进公司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控制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 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资源配置功能, 准确的对企业资金进行评估、计算和运用,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 使预算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从而促进我国大型水电企业实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遵廉.电力市场运营系统[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5-36, 247-255.

[2]胡鞍钢.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环境和总体思路[J].会议材料, 2011:15-20.

[3]王黎敏, 市场呼唤水电站专业化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 (12) :52-53.

[4]谢俊光, 杨俊峰.三门峡水电站运行管理模式[J].湖南水利水电, 2011 (2) :45.46.

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9

国家将安全生产作为保障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基本政治任务。明确提出“安全为主、预防第一、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针;相继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为建立矿井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超前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体系,同时相继成立专门的监督监察机构,对从事高危生产的煤矿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使得煤矿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得那些投机取巧、不重视安全生产、唯利是图的煤矿企业无处藏生,并将事故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自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监督机构未设置或功能不全,全国各地的小煤窑乱挖乱采现象随处可见,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对各种矿产资源你争我夺,形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事故灾害接踵而至,对入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的经济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致使全国煤矿企业百万吨死亡率远远超过世界发达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提高,“以人为本”理念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相继出台,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根本扭转,各种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百万吨死亡率的差距,由此可见,法制健全和监督监管对遏制煤矿事故、促进煤矿安全高效发展起到了最根本的作用。

2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大量投入,对促进煤矿安全高效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科技设备设施的出现和利用,逐渐淘汰了原始简单、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煤矿的恶劣条件和环境,使得煤矿各方面的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煤矿安全生产有了质的变化,加强科学管理体制和科学技术培训,使煤矿企业掌握如何合理有效、安全科学地运用各种设备设施及管理的方法;同时,还要配合各种科学手段,将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有效地防止灾害,控制安全事故发生。

3 煤矿企业参与配合,执行和完善相关安全要求和规定是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矿井的基础

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各煤矿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配备各种符合实际的安全生产设备设施,培训各种安全管理,特种作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井下人员,力求达到各尽其责,为建立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高投入并不等于就是高安全,充其量也就是保险系数高一点而已,它仍然只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部分。要真正实现安全高效,还有待这些开拓矿井的执行者通过点点滴滴的设施才能完成。同时在掘进过程中,(1)抓安全要有主动行为,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2)要搞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制度,掌握安全的主动性。要变被动为主动,甚至通过被动实践促进主动行为,其主要体现在:

3.1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综合能力的监督监察管理执法队伍

建立这支队伍,就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使每一处矿山矿井均处于有效安全监督之下,真正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去执行,使每一个企图违章作业者,每一招诡计伎俩都逃不过执法者的火眼金睛,真正做到名副其实,严格执行规程措施,监督各项安全工作到位。

3.2 建立健全安全法制教育、安全技术培训体系

对每个矿山矿井管理者进行严格系统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转变。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法律意识,使每个职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懂得如何掌握和运用法律武器来执行管理,懂得如何运用高科技装备去生产,懂得如何通过再教育去培养和加强自己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技能,使每一位员工能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达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目标。

3.3 把国家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执法队伍保障有力

科技文化日益提高,煤矿生产技术装备日益先进,煤矿管理者与执行者(生产者)思想素质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活动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矿山矿井的安全与提高才能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3.4 把煤矿生产的保证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矿井安全才能有相应的安全保障,有了这样的保障,我们才能顺利的生产,顺利的完成各项任务。

总之,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外,还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规程措施作业,及时排除整改安全隐患,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让每一个煤矿的安全生产达到人人为安全,事事以安全第一,建设一个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而奋斗。

摘要: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实现高效的基础,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障,脱离了安全生产的企业,不要说产生高效,就是在煤炭系统中立足都很难,最终会走向灭亡;只有实现安全生产,才能产生高效安全的企业,才能实现高效安全的企业,才是煤矿企业唯一的出路。针对煤矿企业来说,由于其生产行业的特殊性及生产条件、技术工作和矿井设施的复杂性,因此,保证安全生产更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为主、预防第一、综合治理”也成了如何保证安全生产、建立安全高效的现代矿井的主要课题,特别是煤矿矿井事故的发生,就如何建立安全高效的现代矿井,笔者经过多年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供分管安全同行参考。

建立科学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探讨 篇10

一、当前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 职能分散

首先是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 目前我国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 农业部门管理农作物病虫害, 林业部门管理森林防火, 水利部门管理抗旱防汛, 气象部门管理雷电灾害, 地震部门管理地震灾害, 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地质灾害, 安全生产部门管理矿山灾害, 环保部门管理环境污染灾害, 公安部门管理消防安全和交通事故处理, 卫生部门管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这样, 在发生一种灾害时, 整个管理工作往往被分割了, 缺乏一个主导单位把每个阶段的工作统起来。

2. 职能缺位

由于目前灾害管理的重点是自然灾害, 而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城市灾害 (大面积停电、交通瘫痪) 、工业事故灾害 (核泄漏、化学污染) 等人为灾害的管理职能不到位, 特别是灾后的救助缺位, 使不少受害者无法得到及时救助。同时, 在对受灾者的救助中, 重物资帮助, 轻心理慰藉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有些地方根本没有开展对受害者的社会心理干预工作。

3. 各自为政

首先表现为各涉灾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 这些系统又往往自成体系, 难以资源共享。水利、公共、地震等部门还建立了各自的专业紧急救援队伍, 但相互之间也缺乏必要的合作。由此造成了资源浪费, 导致行政成本增加, 加大了协调的难度。国家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从根本上、制度上来应对公共安全挑战。与公共安全面临的巨大挑战相比, 我们迄今为止的应对措施仅仅局限于部门或者地区性、行业性, 缺乏全局的战略意义的宏观设计和考虑;应对方式仍然是传统的、行政式的陈旧办法, 科学技术的支撑显得软弱无力;应对时间仍然是“救火式”的事后诸葛, 缺乏预见性的事故前的监控措施;应对意识仍然是“被动挨打”, 恐慌无着落的心理, 缺乏主动、科学的防范策略等。

4. 现行的法律相对滞后

一个国家完善的法律制度, 应当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共卫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可以肯定, 2003年的非典不是侵袭人类的最后一个杀手。今后, 潘多拉的盒子还会有恶魔逸出, 杀伤力可能超过非典。所以, 把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纳入法治轨道已是当务之急, 需用完备的法律制度, 为公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抵抗恶魔怪兽的安全绿篱。由于没有关于公共卫生安全应急方面的行政法规 (地方法规) , 当面对非典的空袭, 本来最复杂、最细致、最讲求操作性的政府各部门一系列的具体行政行为, 只得依靠临时号令而展开。由于临时性号令制定紧迫, 难免相互之间出现失调, 个别之处还存有悖于法律的尴尬。由此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的危机管理缺乏立法保障, 综合协调部门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危机发生后, 成立的临时性指挥协调系统主要依靠的是行政协调而不是法律机制, 是领导权威而不是制度保障。这种缺乏法律支持的行政协调, 在面临大规模突发性事件时, 其地位和处境就十分尴尬。这就是为什么稍有危机就必须有领导亲临一线的根源, 特别需要强调危机处理不是光有法律就可以了, 依法行政也是政府在危机应急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危机状态下的公民合法权益往往会被突发性应急举措所侵害, 一旦处置失当, 就可能为进一步放大危机埋下新的隐患。因此, 完备的法规和规章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前提, 只有依法行政, 才能使行政行为高效有序。

二、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战略措施

1. 建立并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一是本着突出紧急救助, 健全救灾应急机制的原则, 在整合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国家抗旱防汛指挥部、公安部消防管理局和国家地震局行政职能的基础上, 组建国家紧急事务管理署, 统一管理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紧急救援救济工作,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防体系, 增强政府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确保社会稳定的能力。国家紧急事务管理署应是一支拥有专门技能和装备的行动力量, 其职能除了实施紧急救援和救助外, 还应承担防灾、减灾、救灾的相关研究、培训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宜。二是本着平战结合、节约资源、快速反应的原则, 以现行的国防动员体制为依托, 将国家为应对战争而建立的国防动员体制与公共安全危机应急体制合二为一, 构建综合性的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体制。这种体制应具备平战结合的特点和应战、应急的双重功能, 既能在战时进行战争动员, 又能在平时进行抢险救灾, 处理公共安全危机。构建这种机制, 可避免机构的重复建设和国家行政资源的浪费, 也有利于提高处理危机的反应速度。目前, 应急应战合二而一的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比如美国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 其前身就是国防动员局, 在“9·11”事件发生后, 该机构发挥了国家应急中心的重大作用。三是本着整合资源, 统一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扩大公共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能范围, 组建国家公共安全管理和救济部, 全面管理各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防灾、减灾、备灾、紧急响应和救援以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构建关系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成败, 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必须提前谋划、迟早实施、重点发展的减灾工程。在未来的公共安全管理中, 谁重视了公共安全体制的建设, 谁就会在同灾害的生死搏斗中赢得主动权。

2. 建立健全应急工作体制、机制与法律和制度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 坚持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指挥机构;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体系;建立健全以事发地党委和政府为主, 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专业救援队伍、专家咨询队伍, 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和预备役民兵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 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体制。包括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应急资源配置与征用机制、奖惩机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乡社会管理机制等, 真正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同时, 为了维护长期稳定的公共安全局面, 防止重大灾难事故的发生, 必须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的法律体系。除了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交通法规、食品卫生法、卫生防疫法、环境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等法规制度之外, 还要建立公共秩序法、反恐怖主义法和社会紧急状态法等法规。在这些法规之上, 建立公共安全法, 以法律总则的形式规范和统辖各项分类法规。只有这样, 才能改变过去那种灾难事件频频发生, 遇到灾难事件爆发慌忙应对, 处理事故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和制度约束的被动局面。

3. 建立国家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上一篇:地理测绘信息建设研究下一篇:银行卡产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