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大学

2024-08-07

山西大同大学(精选十篇)

山西大同大学 篇1

2011年, 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 第13个学科门类由此诞生。而音乐与舞蹈学也成为了艺术学下设五个一级学科中的一个, 舞蹈学升级为一级学科, 可谓舞蹈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因为这样一种系统、完整且具有历史观点的科学学科是以“舞蹈”为研究对象展开的, 舞蹈的专门性研究就此生发。说到舞蹈学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先生, 舞蹈学作为学科这一概念的提出可溯源到1986年吴晓邦先生的著作《新舞蹈艺术概论》, 此书为舞蹈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带来诸多灵感与启示。舞蹈学各学科的建设离不开舞蹈基础理论的奠基, 例如对舞蹈本体或本质问题的探索以及舞蹈与其他姊妹艺术的联系还有舞蹈与人文社科有何关系等等, 对基础理论的探讨要涉及到科学性和理学性的思维模式, 只有对舞蹈问题具有正确合理地认知, 才可能具有引领性的舞蹈观, 根基的良好直接关系到舞蹈学在未来能否健康的持续发展。由此说来, 舞蹈学学科的科学建立过程, 是在容纳和吸收诸多姊妹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基础之上, 从而逐渐形成的完善的系统体系。

舞蹈学的研究大体上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舞蹈理论, 理论包括了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基础理论涉及到对舞蹈起源、舞蹈本质、舞蹈和生活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例如舞蹈美学、舞蹈生态学、舞蹈 生理学、舞蹈心理学等;舞蹈应用理论是对舞蹈具体问题的探讨, 例如舞蹈创作理论、舞蹈教育学等。第二部分为舞蹈历史。舞蹈历史的各个著作是周全且调理的, 不仅跨国家、跨时代也跨舞种。例如西方芭蕾舞史纲、西方现代舞史纲、中国近现代舞史纲、古代舞蹈史、中国舞剧史、中国民族民间舞 史等等。除学科的横向扩展以外, 舞蹈学学科的建立也需要全面的历史观点。只有全面性的眼光, 才能引领着我们在看到过去舞蹈学体系不足的同时也要有前瞻性, 客观评价舞蹈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从而科学预测学科的前景。第三部分为舞蹈实践。好的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 舞蹈是肢体的艺术, 若没有对身体的实践学习, 那么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 所以说舞蹈实践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学生对舞蹈实践的掌握直接来自于老师的教授。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职能, 作为无法明确区分对错的舞蹈艺术而言, 教师如何能够有效率地更好地教授学生, 似乎绝非易事。所以优秀的教师在这一环节上起到了无法比拟的作用。第四部分为舞蹈鉴赏。鉴赏是与大众联系最为紧密, 也是综合了舞蹈历史、舞蹈理论和舞蹈实践为一体的研究方向。具备舞蹈的鉴赏能力, 是对每一个舞蹈学所培养出的人才的基本要求, 我们通过对舞蹈批评学、鉴赏学等知识的学习, 逐步树立起对舞蹈鉴赏的科学认知。

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学科扩展都对培养舞蹈演员、舞蹈理论人才、舞蹈编导、舞蹈艺术管理人员、舞蹈编辑或编剧等专门人才大有裨益。舞蹈学建立的目的之一, 就是为了培养对社会有用的舞蹈专门人才, 所以人才培养的方向必是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 学校应该十分注意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时走向。舞蹈学所涉及的诸多门类学科融合着对人文素养的培育, 不仅要求舞蹈学人才掌握丰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还要求在精神上去丰富人格, 培养出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具有品德优良、视野开阔、知识面广泛、基本理论扎实全面的人才。

二、山西大同大学舞蹈学系的成立

(一) 学科建设概况

山西大同大学自1988年起开始举办本科教育, 2009年开设了音乐学 (舞蹈方向) 的本科教育。舞蹈学专业首次招生时间为2014年, 招生人数30人, 预计在未来五年内, 招生达到340人。招生人数以及教学规划, 是参照前期周密详尽的调查结果而制定的。学校通过对山西省内的119个县市及大同市教育局人事科的调查, 发觉本地中职、中小学校高素质的舞蹈教师缺口较大。我省大部分中小学很少有专业的舞蹈教师, 绝大多数舞蹈教师多以兼职为主, 且大都未经过系统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舞蹈艺术实践锻炼。培养应用型的舞蹈教师、舞蹈表演者便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之一, 努力培养出具有舞蹈学专业背景和能力的毕业生, 以适应市场竞争力的需求。

作为山西北部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 又地处文化底蕴丰厚的大同市, 面对地区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培养舞蹈专业适用型人才已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当务之急。多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 使大同大学已经形成了能够胜任舞蹈学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音乐学院现有教师70名, 其中舞蹈专业教师13名, 教授3名, 副教授3人, 讲师2人, 助教5人 (具有研究生学历) , 外聘教师3名。学校基本具备舞蹈学专业教学设施, 现有大排练厅4个 (面积为560平米) , 小练功室2个 (面积为200平米) , 为开设舞蹈学专业, 正在改建中的独立舞蹈教学楼, 三个大排练厅及其他中、小练功房10余个, 面积约4000平米。硬件设施逐步完成的同时, 积极联系大同市及周边地区的中职、中小学、文艺团体、文化艺术馆及相关企业等作为舞蹈学学生的实习基地。

(二) 学科教学理念

我校舞蹈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水平的、具有舞蹈基础理论知识的舞蹈艺术专业人才, 同时还可以从事各类包括舞蹈教学、舞蹈研究、舞蹈编剧创作、舞蹈策划与管理等工作的舞蹈艺术高级人才。术业专攻、因材施教, 是我们具体实施教学过程所遵循的理念。每一位来学校学习的学生都对舞蹈有不同的兴趣点, 教学若只是一味推进课程而不关照个体的发展, 那么也不会适应新时代文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例如, 一些学校对舞蹈学系的本科生过于强调技术的突破。教学手段高难, 极力追求实践性的技术技巧。学生们对舞蹈的理解仅限于是一种使肢体可以达到极限的认可, 那么走出校园以后该如何迅速转换角色成为有思想的舞蹈从业人员呢?对于形式新奇的追求要根据现实而定, 例如, 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文化舞蹈课程, 把以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创作的云冈系列舞蹈引进课堂, 讲授《云冈长袖飞天舞》、《云冈六臂神舞》等。这一系列课程的开设可谓是一种新颖的理念和创新, 然而我们的授课是建立在对舞蹈艺术和云冈石窟舞蹈研究的基础之上而形成, 是汲其优长, 避其所短, 反复研习的结果, 并且与地方文化需求紧紧相扣。在探索过程中, 我们参照了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 寻找到适合本学校自身发展的轨道。大学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我们培育出来的学生是否能够符合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

结合舞蹈学研究发展的四大部分看, 舞蹈学的教学理念必须将四者合理结合在一起, 培养学生对于舞蹈技术技巧和表演能力的掌握、理论知识和历史的学习、对舞蹈的鉴赏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科学地舞蹈等, 同时注重实践, 使其与社会自然接轨。

三、山西大同大学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一) 总体介绍

大同大学舞蹈学系学制与授予学位情况如下:标准学制是四年, 弹性学制为四至六年;授予学位是艺术学学士学位。

专业课程分为四大类, 总学分为181学分。这四大类是: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 专业教育平台课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和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分。专业教育平台课和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属重点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分为必修课、任选课、方向课三类。必修 课一共1556个学时, 72个学分, 占总共学时比例的一半多;方向课有108课时, 6个学分;任选课学时数为128课时, 8个学分。而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的必修课学时设置是838课时, 几乎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一, 一共44个学分, 学分比例为总学分的26.99%;其中的选修课学时为136, 共8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有25个学分, 共占比例15%。这些学分算下来, 课内实践有35个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7学分, 专业教育平台课28学分) ,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25学分, 实践教学总计60学分, 占专业总学分的36.8%。

(二) 四类课程具体内容介绍

1.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有五类课程, 分别是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和其他。政治课涉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设立有助于学生对时政的学习认知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全面了解, 保证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与社会和时代脱节, 这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必须认真学习的部分。英语课为大学英语, 这门课不仅是社会人才需要所必备的, 更是能够良好运用专业知识所要求掌握的。作为沟通中外文化的舞蹈学系大学生, 应该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外语水平达到借助工具书能查阅外文资料和撰写外文摘要的标准。计算机基础课和程序设计课让学生能运用计算机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 具有现代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其他类所涉及的大学语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安全教育等辅助学生对职业的认知, 以及对未来就业的合理规划。

2.专业教育平台必修课。第二部分的专业教育平台必修课教学计划独具大同大学的特色。课程包含了舞蹈专业的学生所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课程, 包括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中国舞蹈史与名作欣赏、外国舞蹈史与名作欣赏、舞蹈训练学、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和民族民间舞蹈课、舞蹈形态学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云冈石窟舞蹈艺术赏析与实践以及舞蹈排练与实践课等。 这一部分课程的设置是较为完整的, 目前所开设的这些专业学科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目的, 使学生系统掌握从事舞蹈教学和舞蹈普及工作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对于舞蹈其他姊妹艺术的了解尤其是与舞蹈最密切相关的音乐知识, 被看做是很重要的课程, 基本乐理知识帮助学生对音乐形成一定的基本认知。习舞之人对音乐的娴熟把握有助于其不论在编创环节还是排练方面的良好进行。舞蹈成为一门学科而出现必然伴随着成熟的理论体系, 就业的现状也影响着教学方式。中国舞蹈史与名作欣赏、外国舞蹈史与名作欣赏、舞蹈训练学、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等课程的设置是在进行了舞蹈实践课教学的基础之上开展了对于理论的一系列把握, 对中外舞蹈名作的赏析在带给学生连贯舞蹈发展框架的同时, 也逐步训练其对舞蹈作品的赏析能力。舞蹈训练学的开设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 对什么是科学的训练法有清晰的认知, 让学生认识到舞者身体的各个组织如何合理的协作从而如何可以达到更好的利用……

3.专业教育平台方向课。这部分教学计划, 依然结合了地方的特色教学。其课程包括:山西民族民间舞赏析、中外传统舞蹈文化、中外舞蹈思想概论、汉唐古典舞、欧美芭蕾舞史、现代舞。除了对于中外舞蹈的学习之外, 我校更增添了山西民族民间舞的赏析, 来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一大亮点。山西省作为我国的文化强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各地民族民间舞种类数不胜数, 并且各具特色, 作为山西省的高等院校, 我们应当让学生们对本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那些被列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舞蹈例如:大同地区的“踢鼓秧歌”, 朔州地区的“喜乐”、“丰收舞”, 还有晋中地区的“寿阳竹马”、“土滩秧歌”等。通过学习, 也为学生们的就业带来一定优势, 基于对本省文化的了解, 可以更好融入到教学或工作环境中。

(三) 对云冈石窟舞蹈艺术赏析与实践课设置的详细解读

大同云冈石窟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深刻, 承载着传统的文化历史价值, 是中国佛教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将这一优秀历史文化以舞蹈的形式发扬光大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针对大同云冈石窟独特的艺术形态, 我校专门开辟云冈石窟舞蹈艺术实践和赏析课程, 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大同云冈石窟雕刻的各个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 并且教师呕心沥血对石窟舞蹈艺术进行挖掘和创编, 形成了众多专家和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核心课题之一。

云冈石窟中有许多造型独特的舞蹈形象, 既富有时代特征, 又具有民族特色。石雕上的舞者或独舞或双人舞, 穿插在乐队之间。他们体格健硕, 或托掌吸腿, 或回首反击, 姿态劲健古拙, 皆为杀缚之势, 弯曲的肢体略含僵意, 透视出强烈的生命意蕴。飞天造像是云冈舞蹈艺术的升华, 也是人间舞姿的艺术再现, 石窟中所见双飞燕、吸腿跳、倒踢等动作, 至今仍用于戏曲舞蹈和民间舞蹈中。飞天舞伎有徒手舞, 也有道具舞, 姿态性都很强。第7窟拱门弧面上一飞天, 挺胸跃起的造型, 恰似“倒踢紫金冠”的动作, 充满生力。第9窟前室西壁飞天, 双手高举, 托莲, 挺胸、塌腰, 微拧身, 稍低头, 嘴角含笑。第16窟南壁西龛佛像背光内浅浮雕一组舞人, 上身袒裸, 叉手冲胯, 贴体大裙摆出弧线, 使得形体的线条劲健挺秀, 构成舞姿内在韵律的强烈对比。这种近似于三道弯式的形体曲线, 反映的是犍陀罗造型艺术的特色。第6窟西壁上层天宫伎乐列龛中, 一舞伎“进蹈安徐”, 舞姿婉约, 与同窟东壁举止轻飚的龟兹弹指舞伎形成鲜明的对照。清歌妙舞, 多出西凉, 安徐、闲雅是西凉乐的风格与特色之一等等。

云冈系列舞蹈的创作过程与内容是这样进行的:

1.云冈系列舞蹈创作整合于2002年, 是在50年代山西省歌舞团《云冈乐舞》, 80年代大同市歌舞团《云冈九阙》等的基础上创作整合而成, 已创作完成《云冈长袖飞天舞》、《云冈凤箫神舞》、《云冈莲珠纹舞》、《云冈六臂神舞》等。

2.《云冈长袖飞天舞》是从云冈飞天中提炼的长袖飞天, 从动作设计, 技巧运用以及时代感中, 把云冈石窟中飞天的形象, 用长袖舞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 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以汉化佛教的飞天, 注入新的艺术生命, 用长绸子缭绕于天人臂膀之上, 飘带弯曲飘逸,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造像风格。舞长袖、步轻盈的云冈长袖飞天舞, 是云冈系列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云冈长袖飞天舞》曾荣获以色列第十九届国际民间艺术节最高奖“舞蹈节日杯”和中国第六 届民间艺术节金奖。

3.《云冈凤箫神舞》云冈石窟伎乐天手持凤箫, 时而翻转, 时而跳跃, 营造出一种满壁风动的艺术效果, 表现了佛门仙境的盛况, 体现出崇敬祥和的氛围, 美不胜收。

4.《云冈六臂神舞》云冈石窟造像精美, 鬼斧神工, 其中更以六臂神造像享誉海内外, 以六臂神造像创作的云冈香音, 薄纱轻盈, 舞姿翩跹, 仿佛使人进入美妙的佛国仙境。

对云冈石窟舞蹈艺术的挖掘和编创所处在一个多元的时代, 在文化的全球性播撒和本土文化冲击以及社会主义进程推进之需要的时候, 深入拓展、挖掘民族艺术是应当也是必须的。中华民族优秀的舞蹈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将这样的舞蹈面向全国乃至世界, 才可以使各国人民了解和认识属于中国文化特有的舞蹈艺术, 艺术修养从而提升, 审美感受得到满足, 让我们中华民族舞蹈艺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同大学舞蹈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从挖掘地方文化精髓的视角出发,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教学,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云冈舞的发生、起源以及形成, 并从中学习和体会云冈舞蹈作为一门学科的意义和价值, 从而更加完善和促进云冈舞学科的形成。开设云冈石窟舞蹈艺术赏析与实践这一门课以及进行相关的排练课程, 可谓是一种文化创新的尝试, 尤其是对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云冈石窟舞蹈艺术的认知, 更应该作为当地大学的特色推广出去。如今的文化推广是互动形式的, 在推广地区文化的同时, 实则吸收了其它地方的悠长, 例如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 选择性地借鉴敦煌舞蹈艺术的方法和经验, 建立起适合于云冈石窟舞蹈艺术的发展体系, 让学生们感受到大学四年每一节课的价值, 带着自身的感悟走出校园面向社会, 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成为传播文化和艺术的合格使者。

以上课程的设置正是对:“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 具有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和专业辅导能力, 能够胜任在地方专业文艺团体和社会基层单位从事舞蹈教学与表演及普及工作”的完美诠释。

四、大学教学现状与就业情况分析

(一) 就业现状分析

大同大学舞蹈学专业的建立, 是在大学毕业生面对社会的就业情况出现瓶颈的阶段。当前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似乎与社会的需求有些许脱节。具体体现在, 用人单位对舞蹈人才的能力持有怀疑态度, 这与其在大学阶段的教学有关。舞蹈教育在向一个高精尖的趋势发展, 对舞蹈专业发展的本身而言是一件好事, 从另一方面看, 对毕业生的就业是有弊端的。曾经舞蹈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只注重技术技巧方面的, 而对于只会技术技巧的学生来说, 思想层面的修养几乎不具备, 会直接影响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因为好的舞蹈作品是必须具有内在思想的, 理论和文化的缺失会让好作品逐渐消逝, 只有技术技巧的舞蹈作品就与杂技和艺术体操没有任何区别了。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让其在工作岗位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心应手, 那就注定不能够只有会跳舞这一项能力。例如就业岗位要求毕业生可以独立编排舞蹈, 可以从不论是动作的编创、音乐的选择、题材的确定还是灯光、舞美、道具、服装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了解;再例如, 综合类大学培养的舞蹈人才, 同样不能与专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的表演实力对等, 我们若还不提高教学能力, 那么会陷入被动的局面之中。在如今的人才需求市场上, 复合型人才才是受大家所欢迎的。再者, 待毕业生上岗后, 由于从来没有在大学期间进行过缜密的思维训练, 那么也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内容, 大学期间理论学习的缺失, 也使得他们无法独立完成有逻辑的提纲挈领的教学大纲。在授课过程中, 过分强调了审美能力, 可以敏锐捕捉到学生的不足, 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略显词穷和不具说服力以及没有理论作为支撑。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后, 一些院校开设各类理论课程, 去丰富学生们的舞蹈理论知识, 但是大部分都是应用理论, 而非舞蹈基础理论的课程。如今, 舞蹈学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完善和协调着应用理论和基础理论的关系, 已经将基础理论建立的更加完善和全面。

(二) 大同大学的美好愿景

大同大学的舞蹈学专业也是在一个具有良好前景舞蹈学大发展的时刻, 扩展学校艺术专业, 适应社会需求, 成立和发展的。舞蹈的技术与各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全国其他各大院校的宝贵经验给我们带来很多借鉴。大同大学从中吸取经验, 制定的培养目标。紧随社会需求的。基于社会对舞蹈专业毕业生要求的全面提升。可以看出, 现在社会的需求趋势, 从而学校应该积极调整人才培训的战略战术, 做到教育顺应时代, 舞蹈教育多元化发展。我们所培养的舞蹈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舞蹈专业基础知识, 还掌握了基本舞蹈理论和基本的教学技能, 这才是所谓的一专多能的舞蹈高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晓邦.舞蹈学科研究.

[2]汤虹.影响舞蹈学生素质三因素[J].教育文汇, 2002, 12.

[3]刘青弋.体现:舞蹈文化研究的根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1, 4.

[4]欧建平.舞蹈人类学引论[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5, 4.

[5]岳春.简论高师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J].消费导刊, 2007, 2.

[6]刘青弋.对应新世纪: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学科定位与学科建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2, 1.

[7]殷亚昭.再议吴晓邦与舞蹈学科[J].艺术百家, 1999, 2.

[8]吕艺生.舞蹈重返大众视野的时代意义[J].艺术评论, 2007, 8.

[9]邬惠娟, 吕炳丽.开辟新途径, 建设有特色的师资培训体系——民族院校舞蹈学专业教师培训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1, 1.

山西大同大学武术队 篇2

一、活动名称:武动人生(精编版)

二、活动背景:为庆祝大同大学武术队在省锦标赛取得优异的成绩,弘扬国粹,进一步扩大在全省高校广大青年大学生中的影响,加强对中国武术的认识,我校将隆重举办“武动人生”大型主题活动,借此机会,宣扬中华民族国粹——武术,使更多的人了解武术、喜欢武术,并够参与武术运动。另外,本次活动得到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相信,精彩的活动将不负众望,大放异彩。

三、活动目的与意义:

1.以具体行动响应院教育理念,丰富校“社团文化月”内涵,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激发大学生做事热情,锻炼大学生组织、沟通、协商合作、艺术欣赏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2.展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全校师生健身热情,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3.为我们俱乐部与云冈武校及其它高校和本校的相关社团组织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4借此机会宣传我武术俱乐部,让更多人了解我们,促进我协会的发展壮大。

四、活动内容

1、时间:2011年11月5日19:00

2、地点:体育学院武术健美操房

3、活动前期准备:

⑴武术队:从开学起,加强对队员的训练力度,并从体育学院请专业老师进行武术指导。加强对拟定表演节目的训练。

⑵外联部:a、从3月中旬开始积极与各商家联系,于10月27日前确定拉赞助情况。

b、日常活动中,加强与校外组织或社团(如云冈武校等)和本校社团的交流。并于11月初配合社团主要负责人邀请他们友情出演一些节目,丰富本次活动的内容。

⑶后勤部: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联系,于4月20日前确保表演当天能借到表演要用到的一些设备,如地毯、桌椅、音响、电线等。1号前,由采购小组到超市或其它地方采购活动当日需要物品,如办公用品、矿泉水等。

⑷宣传部:

a、27日前制作并准备好活动宣传资料,如横幅、展板、海报等。并于表演前5天张贴或悬挂出来。

b、活动前一周前购买并填写请柬,确保在活动前5天发放到被邀请人手中。

c、在活动前一个星期内,通过校广播站以点歌形式预祝表演成功,以此进一步宣传。

⑸财务部:负责处理好本次活动的资金预算,将商家的赞助合理的应用,积极的处理好宣传工作,尽量达到双赢的局面,积极配合各部门的工作。

4、经费预算

考虑到本次活动需要一定的费用,为便于管理,特列出清单如下:

1、文化宣传衫

×5 =200

2、水

20*2 = 40元

3、宣传单

300张 =27元

4、横幅

18元

5、交通费电话费35元

6、租用音响一晚上 80元

7、节目单及策划书等打印费及办公用品 20

合计:共420元

五、活动后工作

1、活动后扫尾工作

(1)听取各方面人员对本次活动的评价及意见,为以后的表演积累经验。(2)与赞助商家再次沟通,感谢商家的鼎立支持并听取宝贵意见。(3)活动结束后组织会员对全院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问卷,了解本次活动的影响力和不足之处。

2、活动后总结

(1)宣传项目总结;(2)人员安排总结;(3)活动流程总结;(4)活动质量总结;(5)活动效果总结。

山西大同政府采购开通网上询价采购 篇3

网上询价采购是指大同政府采购中心在接受采购人委托的询价采购任务后,网上完成采购人的采购需求。通过互联网发布询价采购信息、网上接受注册供应商报价、网上确定中标供应商和网上公布采购结果等全部采购过程,网上询价采购一般适用于单项采购金额为2万元至20万元之间的电子信息类标准产品等货物类项目的采购。大同政府采购中心通过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发布网上询价采购供应商资格招标公告,向社会公开征集29家供应商参加,以招标和择优评定的方式最终确定18家供应商作为大同政府采购中心2009年度网上询价采购注册供应商,注册资格一年一定。

大同政府采购中心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的法定程序,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特别邀请大同人大、政府法制办、治理商业贿赂办公室、精神文明办、纪检委、审计局以及财政局的相关领导对招标过程进行监督,同时邀请新闻媒体进行报道,进一步宣传了政府采购工作,使采购工作高效、透明。

浅析山西大同“浑源扇鼓” 篇4

一、“浑源扇鼓”的历史渊源

“浑源扇鼓”是民间曲艺形式之一, 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 它的出现可谓是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据传浑源引进扇鼓, 便是在明末清初, 当时浑源的小手工业相当发达, 带来了商业集市的兴起和繁荣。当时城内街道狭窄, 每到正午街上人头攒动, 熙熙攘攘, 摩肩接踵, 热闹非凡, 故有“旱码头”之称。鼓乐弹唱均与祥和富有结缘, 浑源当时有八大富户, 他们代表着浑源的经济主流。这些富户大部分以经商为主, 由于商品的销售流通, 走南闯北, 见多识广, 富户子弟外出归来带回一面白皮扇鼓, 在街头敲打, 吸引了众多百姓围观, 富家的公子、少爷们的无聊消遣, 正是“浑源扇鼓”引进的开端。许多人看着扇鼓好玩, 浑源的皮匠们便对扇鼓进行模仿制作, 于是扇鼓就逐年增多, 每逢春节, 街上的嘭嘭声此起彼伏, 美其名为迎春, 故人们称之为“迎春鼓”。

二、“浑源扇鼓”的艺术特征

(一) 旋律独特的曲调

“浑源扇鼓”被文艺界专家评论为“浑源扇鼓”有四美即画面美、造型美、音乐美、演员美。提到音乐美, 就离不开“浑源扇鼓”旋律独特的曲调, “浑源扇鼓”以民间流行的“莲花落”作为主调, 然后揉进时代的音乐民歌小曲, 这样既有主曲调, 又不显得单一, 还富有新意, 使得“浑源扇鼓”在曲调上经得起历史的磨炼, 做到永无过时之感。主要曲牌有“莲花落”、“放风筝”、“画扇面”、“鼓子腔”、“比老茧”等。“浑源扇鼓”面世至今, 定型的曲牌并不多, 也不是特别严谨, 但艺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需要日后一代人或几代人才能逐渐完善。就如今的“浑源扇鼓”而言, 它的灵活性是它与其他曲种不同的一个特点, 它的曲调不是一成不变的, 能够容下众多音乐素材的融入, 广集精华, 博览群艺。

(二) 变化多样的鼓点

“浑源扇鼓”是单手击鼓, 左手持鼓, 右手握锤, 因此对鼓点的变化产生了局限性, 不易打出花点和碎点的效果, 但设计者将鼓键用有弹性的薄竹制成, 就像“扬琴键子”一样, 这样就会产生一击出多点的效果, 发出“嘟儿”音, 它们构成了“浑源扇鼓”变化多样的鼓点, 是扇鼓表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 日益丰富的舞蹈动作及队形

扇鼓表演多用于节日、丰收、婚嫁等喜庆、欢乐活动的场面, 人们通过模仿各种民间玩艺的动作舞步, 在实践中摸索, 舞姿也逐渐丰富起来。70年代中期, 经过一系列的挖掘整理, 重新编排设计, “浑源扇鼓”成为一种固定的文艺形式, 内容日益丰富, 表演形式上也更加多样, 单人舞、双人舞和团体舞, 单舞独唱, 双舞对唱, 合舞合唱。但舞蹈仍多以专业团体形式进行表演, 大多为固定场合的演出, 又在其中加入了队形变化, 舞蹈动作也变的柔美简单起来。“浑源扇鼓”团体表演时演员手持扇鼓、随唱击鼓表演, 边舞边唱, 队形灵活多样, 一般常用基本队形有二龙出水、蛇蜕皮、单闷葫芦、溜场、二堵墙等。

(四) 制作精美的道具

道具由扇鼓和鼓键两部分构成。鼓键用有弹性的竹片制作而成, 长约45—50厘米, 宽2厘米左右, 尾端系上红色彩穗。

扇鼓轻巧美观, 构造简单, 不像一般大鼓那样鼓突双面结构繁复笨重。制作时先用宽2厘米, 厚0.5厘米的铁制成圆环, 直径大约为35—40厘米, 再用轻薄的羊皮蒙在鼓的一面。浑源养羊众多, 盛产羊皮, 对羊皮的制作有极为精湛的工艺, 优质的羊皮薄如纸白如雪, 但坚韧耐用, 与牛皮大鼓凝重的鼓声相比, 羊皮鼓鼓声清脆洪亮, 因此“浑源扇鼓”又称为羊皮鼓;钳上长把, 约30公分, 鼓柄上嵌有连环, 环尾坠五彩丝穗, 制作扇鼓时要让鼓圈与鼓柄在重量上保持一致, 舞动时才可以保持平衡。鼓面涂上多种颜色的水彩式广告色, 使鼓音变的清脆, 另一面蒙上纱绢, 或绘画, 或刺绣, 使图案更加美观好看。“浑源扇鼓”的精美体现在鼓面和鼓形上, 犹如团扇一般手执轻摇, 再加上鼓面绘制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又或小桥流水人家等风景图, 更好似一件艺术品。

三、“浑源扇鼓”的研究价值

民间艺术是各民族的祖先们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是深入了解各民族文化传统的一本“百科全书”, 它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价值和作用。“浑源扇鼓”植根于民间, 服务于人民, 是老一辈文化艺术工作者精心挖掘、整理、创作的成果,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 极具地方艺术特色。它与民间独特的旋律相伴, 亦歌亦舞, 形成了地方色彩浓郁, 集说唱、击鼓、舞蹈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较深的文化、艺术价值。

“浑源扇鼓”是恒山地域文化宝藏中的一朵奇葩, 它是北方各民族文化融合所形成, 渊源上可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浑源扇鼓”本出自于民间, 是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它风格鲜明, 朴实无华, 饱含真情实感, 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历经民间艺人和广大群众的创造挖掘, 融入了当地民歌,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有多种特殊功能, 是新春佳节祈福辟邪的工具, 是农耕之际的消遣, 是男女老少皆宜的一项娱乐活动, 手舞足蹈, 载歌载舞, 用独特的形式体现人民精神风貌与生活习俗, 也体现了多种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深厚内涵, 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都体现和传承着当地的传统文化, 是研究当地传统文学、民乐、说唱、舞蹈、戏剧等学科发展史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浑源扇鼓”是民间曲艺形式之一, 集击鼓、说唱、舞蹈为一体。击鼓声悦耳, 曲调旋律动听, 舞蹈动作优美, 其台步轻快, 动作优美, 画面整齐。“浑源扇鼓”采用当地莲花落, 民间小调和地方戏唱腔, 精心设计鼓点、音乐创作而成, 在表演时, 除了具有浓郁的造型和表演色彩外, 还带有评书说唱的风韵,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 充分体现了自己的独特魅力和艺术表现力, 属于典型的民间文化艺术,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专家学者的赞许。

虽然“浑源扇鼓”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受人称赞, 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但“浑源扇鼓”目前也处凋零之势。因浑源地处山区, 交通不便, 其发展局限于相对范围小的县区, 推广、传承难以得到扩展。“浑源扇鼓”现有代表性传承人已进入中老年, 许多艺术技巧濒临失传, 虽对其做了进一步研究、整理, 但许多老前辈靠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处于后继乏人的状态, 这一文化遗存亦前途堪忧。“浑源扇鼓”虽然得到了县政府抢救性保护, 相关资料已建档保存, 但仍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同时加强人才和传承人的培养, 切实使该项民间艺术得到更强有力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浑源县志编纂委员会.浑源县志[M].方志出版, 1999 (8) .

[2]李元喜.浑源扇鼓[M].中共浑源县委老干部局, 恒山文化研究会老干部分会出版, 1999 (8) .

[3]王九筛, 田彩凤, 李华平.山西民间舞蹈学[M].昆仑出版社, 2006 (10) .

[4]宋晓奇.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M].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8 (7) .

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 篇5

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

本文从概况、功能划分、建筑设计与装饰、管理等方面向读者介绍了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方面的一些情况,并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的办法.

作 者:崔爱军 Cui ai-jun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大同山西,037009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35)分类号:G258.9关键词: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 新馆 设计 管理 建设

体验台湾大同大学工业设计教育 篇6

关 键 词:大同大学 工业设计 教育 特色

2012年秋季,本人被选拔为华侨大学赴台湾高校免学费交流生,前往台湾大同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学习交流。大同大学具有鲜明的产学合作办学特点,素以培养面向台湾发展所需的设计师、工程师、科学家和事业管理者著称。该校工业设计系成立于1973年,是台湾最早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学校,设有工业设计学硕士点和设计科学博士点,并拥有商品开发服务中心。从该系毕业的校友有众多活跃于官、产、学各界,有担任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要职,有担任台湾科技大学、实践大学、云林科技大学等多所台湾高校设计院系的所长、系主任和教授。不一而足,对台湾工业设计的发展贡献显著。

通过在大同大学工业设计系的学习交流,本人深刻体会到其在工业设计教育上所体现的激发创新潜能、务实致用、多元交流等鲜明的教学特色。

1、激发创新潜能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这是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 ICSID)于2006 年对工业设计的最新定义。可见,创新是工业设计的突出特征, 也是现代产品设计成败的关键,它要求工业设计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上。大同大学的工业设计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敞开想象、畅所欲言,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大三上学期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为例,老师首先针对给定主题进行阐释和解析,随后带领同学们欣赏许多世界顶尖创意大师的相关作品。在同学们对主题充分认知和资料扩充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发散和课堂互动。 其中,互动环节尤为令人印象深刻:三秒钟快速提案法,即每人只有三秒钟时间思考,在快速提案的过程中抓住灵光一显的创意,目的是避免长时间深思熟虑后伴随而来的自我否定,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每一个细小创意点。这样自由而又紧张的氛围,让同学们在思维碰撞中火花频现,互相激发,互相促进。在大量的自由创意后,随之进行便签法,全班同学各自组队,对给定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将刚才快速提案的相关要素和设计思维写在便签纸上,贴满白板(见图1)。在讨论结束后进行要素分类,根据便签的数量确定产品设计走向,由此开始产品设计阶段。在整个课堂互动环节,教师作为一个示范者和引导者全程参与,了解同学们的思维走向,及时指导,适时鼓励,因材施教,充分尊重个性,学习氛围轻松,学习成效高。

2、务实致用

大同大学由关系企业大同公司创办,其教育特色是理论与实践並重,按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学生将来就业时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强。这种务实致用的能力培养首先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从大同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地图可以看出(见表1),课程针对性强且实用,课程顺序合理。

学生从一年级下学期就开始循序渐进地接受专业课的学习,低年级的课程安排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交替进行,且在二年级上学期就开始安排产品设计课程,这种课程顺序使学生能更早地形成对本专业的认知,更加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四年中各类必修的设计课程数量多,如产品设计一、产品设计二、产品开发一、产品开发二、专题设计一、专题设计二、人因设计。此外,还有造型设计、基本室內设计、包裝设计、产学设计实务等设计类选修课,学生在四年中受到了大量的设计实践训练,提高了学生将来面对具体设计项目的应对能力。专业性课程呈现多样化,且实用性强,其中系定必修课29门,专业选修课21门,专业选修课的数量远远超过内地高校同等专业,大量的选修课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使学生极大地拓宽了专业视野,也扩展了将来的就业空间。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同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和实践机会多,一年级就设有工厂实习课程,后续还有职场实习、草模制作、模型制作(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等实践性课程,其他课程很多也含有实践环节。老师们在教学中会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以对设计形态、材料和结构等进行各种尝试和比较。即使在学生自身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导师帮助,寻找台湾当地工艺师进行合作和交流,从而验证设计创意的可行性,强化学生设计实现技能的训练。同时,产品方案的平面化体现也尤为重要,摄影技术和平面设计是优秀设计师的必备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为了更好的实现务实的教育理念,系里设有工厂化的实践环境,有制作车间和专业摄影室,提供镭雕机、切割机、铣床、砂磨机、真空成型、专业摄影器材等设备供学生使用。台湾学生在平面设计、设备操作和动手制作等能力上明显优于陆生,这得益于他们前期受到的大量实践训练,而内地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设计方案大多只停留在电脑模型阶段,使得学生对于产品方案的完整性,操作性和可行性难以验证。其实,这种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早在包豪斯的教学体系中已明确提出,大同大学工业设计系就是秉承这样的理念,重视实务与理论并重的教学特色,这样的培养原则能够帮助学生从实务中验证理论,实际体验设计过程,很好地促进我们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大同大学独特的工业设计教育模式,与本系教师的教育背景和业界经验息息相关。大同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大多数具备留学背景,这些老师都曾获得美国、英国、日本、法国 、荷兰等工业设计发展较早国家的博士或硕士学位,借鉴了欧美、日本工业设计教育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将世界前沿的设计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材料的特性,讲求人性、自然、简约、情感的设计理念,注重取材于人文哲学与传统文脉的设计元素,探寻能够代表台湾特色的本土设计。通过笔者亲身体会,台湾设计如今的国际化水平在亚洲位列前沿,已然超越功能主义,追求精致生活、本质设计和情感交互。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益发崛起,创新与传统并进,这样的设计特色落实到教学之中,已为台湾培养出许多享誉世界的本土设计师。除此之外,大同大学工业设计系的许多老师至今仍活跃在业界,有的是知名公司特聘设计师,有的拥有自己独立的设计团队,有的为政府项目特聘设计顾问,他们保持着最敏感的设计触觉和最务实的设计思维,能够深切了解社会所需设计、企业所需人才以及大学生所需就职竞争力。教师在业界的人脉也能够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校企交流空间,如更多的参观、实习、就业等机会。

nlc202309041038

笔者在大同大学交换期间,产品设计课程的流程就是严格按照企业产品开发流程进行,分为头脑风暴、创意构思、产品设计、设计执行、产品发表5个阶段,从前期市场调研、品牌文化、产品策划、生产制造、销售推广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在每一个设计方案结题之时,学生需展示和汇报自己的设计成果(见图2),评审团是由任课老师、院系主任、校外学者、企业设计师组成。学生在成果汇报时要求身着正装,精心打扮,上台陈述自己的创意构思和设计理念,专家评审团对学生的设计专案进行提问、评价和评分。发表会过后的作品展览会,更能促进本系师生与其他院校、专业设计团队、知名企业进行专业交流。作品发表会和成果展示环节极大地锻炼了学生方案陈述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这是学生将来入职后不可或缺的必备能力。同时,通过专家的提问和评析,学生能够更深切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优与劣,丰富和提高了学生解决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作品组成的大型展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设计自豪感,为各高校的设计专业提供更丰富多元的交流机会,为企业、设计团队提供更加直观的选拔人才的平台,引导学生朝着更高的学习目标、以及更精益的专业能力发展。

3、多元交流

设计应该建筑在广泛的知识基础以及专业的美学能力之上,课堂学习固然重要,但多元化的课外经历和丰富多彩的美学欣赏,更能拓宽学生的专业视域。

在大同大学的学习期间,学校与系部时常举办展览和演讲,并经常邀请业界著名设计师或者合作企业莅临课堂指导。在课堂之外,老师也会通过新锐的网络媒体,例如facebook、twitter等平台,与学生们密切交流,频繁互动,分享最前沿的时尚动态和设计资讯,并邀请同学们观摩、参与自己的设计项目和所承办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台湾期间有幸受导师之邀,共同参与《台湾百位新锐设计师》的采访活动(见图3)、《创设计》台湾设计年鉴的编辑工作、以及台湾设计师周的策展工作,极大地开阔了专业视野,加深了对设计的实际体验。

此外,大同大学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它位于台北市中心,与台北市立美术馆毗邻。课余时间,老师常常会带领同学们前去美术馆参观、采风,还为我们导览解说。

在疲于模仿北欧与日式设计之后,台湾设计师迫切想找寻属于台湾的设计特色和设计价值。因此,台北市政府近几年来致力于发扬台湾本土设计,积极申报2016世界设计之都,全力推动台湾与国际间的艺术交流。各种设计展会、创新赛事,讲座演说等艺术活动层出不穷,政府还邀请众多世界顶尖设计师莅临台北指导,笔者在台交流期间有幸聆听了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和荷兰著名设计师的讲座,并与他们进行了有关专业方面的交流,受益匪浅。

四、结语

台湾的工业设计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趋成熟,教育模式能较好地与国际接轨,培养的人才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视野上更显特色。尽管只有短暂的一个学期学习与交流时间,但课堂内外的见识难以学期计量。

浅谈山西省大同市关口局建设 篇7

1.1 各关口局现状

1.1.1 固网关口局现状

目前,山西联通固网已经完成了利旧DC2长途局退网设备升级改造为关口局的建设,实现了所有地市双关口局的设置。各地市一对关口局对本地固网侧一对智能汇接局开设网内互联中继电路,与联通移动网独立关口局或兼做关口局开设网间互联中继电路,与其他运营商的关口局开设网间互联中继电路,完成联通固网用户与联通移动用户间、它网用户间的来去话务转接。

1.1.2 移动关口局现状

山西联通移动网在全省除晋中、长治外的九地市本地网共建有独立的综合关口局13套(华为9套、中兴4套),用以疏通本地联通移动网与本地它网(含移动、电信以及联通固网等)的互联互通,其中太原、临汾、运城、大同四地市分别设置有1对独立综合关口局,其余5个地市分别设置有1套独立的综合关口局,晋中、长治目前采用设置在本地的MGW设备兼做IGW设备。

1.2 现网关口局存在的问题

1.2.1 联通固网关口局:

固网关口局目前从网元设置、端口容量、组网结构等方面来看均较为合理,可以满足当前业务发展的需求,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各地原DC2 (目前已经改造为兼做固网的独立关口局)入网时间较早,运行时间基本都在十年以上,即将进入故障多发期,早期建设的TDM关口局还存在机架多、耗电大等缺点,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相关要求,长远来看会增加企业的OPEX支出。

1.2.2 联通移动关口局:

1.2.2. 1 部分地市的单关口局和兼做关口局设置不满足山西省通信管理局在2007年下发的《关于加快全省网间互联第二关口局及第二物理路由建设的通知》中的相关要求。

1.2.2. 2 移动关口局目前实占率较高,其端口配置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互联互通话务转接的需求,且集团已经明确禁止再进行大规模的TDM关口局扩容建设。

1.2.2. 3 目前山西移动部分地市存在机房搬迁的情况,现有的关口局配置不能满足搬迁倒接的需要,且搬迁投资较高。

1.2.2. 4 现有的TDM关口局不满足移动核心网语音IP化改造的需求关口局的软交换化和IP化是全网IP化的基础和前提。

1.2.2. 5 不满足网络融合的需求,随着重组的深入进行,网络融合已经成为山西联通的建设重点,现有的TDM关口局不支持融合类业务的互通需求(视频互通)。

2 关口局发展趋势及建设原则分析

2.1 关口局技术发展趋势

2.1.1 关口局设置的独立化和软交换化

中国联通集团最新的建设指导意见已经明确提出,新建的关口局应采用软交换设备建设,网间互联互通的监管是通信管理局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实现网络结构清晰、有效隔离故障,关口局独立设置的需求也更显迫切。

2.1.2 关口局支持IP/TDM双承载

山西联通移动端局层面已经实现了全部软交换化,随着IP承载B网的建设到位,全网的语音IP化改造也即将启动,新建软交换关口局和移动网内的软交换端局间采用IP承载话音,同时对网外其他运营商关口局暂时还只能采用TDM承载话音,故新建软交换综合关口局需要支持TDM/IP双承载,即支持语音在IP和TDM间的转换,兼做IW-MSC设备。

2.1.3 关口局建设满足移动固定融合的趋势 (FMC)

移动固定融合是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山西联通也高度重视移动固定融合建设,山西联通在区域内拥有最完善的IP数据网络、庞大的移动软交换网络和固网NGN网络,因此,关口局建设如果符合FMC的架构,符合山西联通长远发展的利益。

2.2 关口局建设原则

综合关口局建设需要遵循四个原则,最优投资原则、积极稳妥原则、平滑演进原则和利于维护原则。以下结合山西联通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描述。

2.2.1 最优投资原则。综合关口局建设应该具有先进性、前瞻性,在关口局建设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提高投资的效益。

2.2.2 积极稳妥原则。新建入网的综合软交换关口局,要尽量减少对现网的冲击和影响,降低网络运行风险。

2.2.3 平滑演进原则。满足山西联通2G/3G网络语音IP化改造的要求,同时支持今后向IMS架构演进的能力。同时关口局Server和MGW设备可以平滑升级为MGCF和IM-MGW设备。

2.2.4 利于维护原则。利于网络维护和管理,方便业务开展,提高网络安全性。

3 关口局建设组网方案

根据确定的关口局建设原则,山西联通本期综合软交换关口局应采用大本地网方式进行建设,即在省中心集中设置DS设备,在各本地网设置DM设备,集中设置的DS采用分区方式控制所属的DM设备。

山西联通根据当前的业务发展需求,并结合各地市移动机房搬迁的需要,适时提出了建设全省软交换综合关口局项目,本项目采用大本地网方式设置,全省共设置三对DS,除太原本地网设置两对DM设备外,其余各地市每本地网设置一对DM设备。其中DS设备全部在省内太原集中设置,DM设备分散设置在各本地网。

本期在各本地网新建的DM设备与互通各局向间的话路可以选择采用IP (主要是对本网侧移动网的MSCS设备或长途汇接的TMG间) 或TDM承载方式,对以上两种承载方式从技术成熟度、应用情况、传输资源占用、语音质量、QOS保障、建设成本、网络演进等七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语音基于IP承载最节省投资,同时也符合网络发展的方向,中国联通集团建设的基于软交换架构的长途汇接网的良好运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目前集团公司建设的IP承载B网已经覆盖到C3级城市,即在每个地市分别建有1对AR路由器设备,集团公司也将会适时启动省内移动核心网语音IP承载改造工程,考虑到其目前还处于设计、试验阶段,实施范围、实施周期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在关口局建成入网时,语音仍然维持采用TDM承载的方式。

随着本地网内端局语音IP化改造的实施,关口局DM设备与完成IP化改造的MGW设备间话路可以考虑采用IP方式,在CMN建设到位的情况下,其与省网的TMG间语音也可考虑承载在IP网上,对其它运营商侧各互联关口局维持采用TDM承载方式。在关口局完全入网运行后,其还可以考虑兼做本地网内的IW-MSC设备,即负责IP化的MGW设备与TDM MGW间语音的IP-TDM转换。

4 关口局安全策略

山西省大同市农村人居环境调查 篇8

1 大同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1.1 完善提质工程进展顺利

1.1.1 路、电、水、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开展以来, 全市共完成交通建设里程159.5km、投资2.5亿元, 完成乡镇客运站建设4个, 建成农村客运站76个, 占乡镇总数的77%, 农村客运基本实现“全覆盖”。造林绿化完成2.859万hm2, 占总任务的100.1%。完成了新农村电气化县1个 (左云县) , 电气化乡 (镇) 6个, 电气化村120个。83处饮水工程建设全部完工, 完成投资0.23亿元, 3.74万人吃上安全放心方便水。

1.1.2 教育、卫生等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投入0.67亿元, 推进了天镇县、大同、浑源三县和开发区内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 投入资金0.22亿元, 改造农村幼儿园25所;1 964名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享受参加新农保缴费补助政策、163名老年退岗乡村医生享受退养补助政策, 61名乡镇卫生院医师参加了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培训少儿艺术教师44名、舞蹈教师52名, 培训乡镇、村文化员800多人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参保95万人, 征缴养老保险费1 785万元。完成73个照料中心的建设工作, 27个已开始运营。

1.2 农民安居工程稳步推进

1.2.1 采煤沉陷区治理有序推进。

总投资2.9亿元, 涉及南郊区口泉乡白洞等七个村, 2 405户、5 654口人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已经开工, 《大同市采煤沉陷区治理综合规划 (2014—2020年) 》已经编制出台, 正在进行“三通一平”和给农民发放征地补偿款工作。

1.2.2 农村地质灾害搬迁整治顺利开展。

大同市农村地质灾害搬迁规划 (2014—2020年) 已经完成。天镇县夭沟村搬迁工程进展顺利, 浑源县落子洼村搬迁工程已开始进入立项准备阶段, 其他四个较小的搬迁村搬迁工程也在逐步推进中。

1.2.3 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住房抗震试点成效明显。

4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已全部完工, 投资9.55亿元;7 740户农村住房抗震改建试点任务全部完工, 已下达省市补助资金2.23亿元。

1.2.4 易地扶贫搬迁稳步推进。

涉及天镇、大同县、浑源县3个贫困县和南郊区1个非贫困县的1.06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经完成。

1.3 环境整治工程推动有力

1.3.1 农村生活污水防治有序进行。

南郊区西水磨村等18个村的生活污水防治工程获得批准, 并下达省级补助资金679万元, 《农村生活污水防治规划编制》已经完成。

1.3.2 乡村清洁工程成效显著。

完成投资9 581万元, 建立起乡村清洁工程资金保障体系。配备农村清扫保洁人员6 637名, 乡镇监管人员585名;建设密闭式收集池936个, 简易垃圾填埋场557个, 垃圾中转站17个, 创建达标村1 182个, 创建保洁文明户10 000户。

1.4 宜居示范工程开局良好

32个省市级、21个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完成投资12.663亿元, 涌现出许多改善人居环境的先进典型, 如:灵丘县车河村 (生态旅游示范村) 、阳高县大泉山村 (红色旅游、危房改造示范村) 、大同县营坊沟村 (生态旅游示范村) 、南郊区杨家窑村 (美丽宜居、工矿一体示范村) 等。

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大同市有9个农业县区, 6个是贫困县区

尽管有一些村生态环境优美, 村容、村貌整洁, 适合打造成省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但由于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 无力自建。

2.2 部分县区存在县、乡、村干部群众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2.3 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在大同市完全推广存在很大的困难, 农民普遍积极性不高

一是水系不像南方那样发达, 很多村庄上下水都没有, 不具备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条件;二是基层干部群众对农村生活污水防治项目的理解认识不足, 造成工作实施难度较大。有些村干部认为在农村开展污水防治项目没有必要,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不够充分, 对此项工作缺乏紧迫感, 消极应付。另外, 村民随意泼洒污水已是多年形成的习惯, 没有造成污染危害, 所以认为没有必要收集, 造成了污水收集项目的实施困难。三是个别县 (区)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覆盖率低, 市政污水收集管网与乡村衔接困难, 能收集到污水的村庄数量很少。选取的村庄与污水处理厂或市政污水管距离很远或高差悬殊, 无法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四是政府配套资金跟不上, 仅靠省补助资金, 达不到项目要求, 项目难以实施。

2.4 资金紧张

大同市9个农业县区, 有6个是贫困县, 个别县区财政十分紧张,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资金基本上要求县区配套, 由于配套资金落实困难或者到位迟, 会影响工程进度。

3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对策

3.1 整合政策、项目和资金

市县各级要尽量把国家、省市县政策、项目和资金捆绑起来, 集中使用, 发挥政策整体效应, 发挥资金引导带动作用。例如:阳高县和富新村、天镇县夭沟村等移民搬迁新村由县政府统一协调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 在不改变资金投向的前提下, 将部分资金捆绑起来, 统一使用, 完善配套了基础设施, 初步建设了一批可示范、可带动、可复制的美丽宜居示范村。

3.2 加强协调, 按月调度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实行项目化管理, 按照“对标一流定目标, 一事一表做计划、按月调度抓落实、活力曲线抓考核”的总体要求, 及时掌握工作动态, 处理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要确定专人定期将调度情况梳理总结后报有关部门和领导。

3.3 加大宣传, 营造氛围

为加强信息沟通交流,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县区人居办和市直有关单位都要明确信息宣传职能科室和具体承办人, 负责信息收集上报和对外宣传联系, 定期上报。信息报送工作要实行季度通报制度, 每季度通报一次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信息宣传情况。信息报送、采用情况和宣传工作情况要纳入年终工作考核范围。对于迟报、误报、不报的单位, 要全市通报批评。

3.4 强化督查, 严格考核

各县区、市直各成员单位都要建立督查考核工作制度, 采取日常监督、专项检查、重点督查和年度全面考核的方式进行。督查考核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检查、分级考评, 市直各成员单位具体负责本系统改善人居环境监督检查考核工作;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县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督查考核工作。市农村人居办要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重点督查, 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面督查, 年终全面考核, 并打分排队, 择优奖补, 考核结果通报全市。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大同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 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对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浅析山西省大同市的特色旅游开发 篇9

目前, 中国的旅游市场日趋成熟, 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求特色成为旅游者选择旅游产品的趋势之一。为此, 各地相继发掘本地特色资源来满足这一市场需求。在这个大环境下, 大同也在积极挖掘自身特色, 来满足市场需求, 从而使大同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为大同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 大同有发展特色旅游项目的有利条件。首先, 大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有着2300余年的建城史和1600多年的建都历史。数千年的历史变迁, 百代人的辛勤劳作, 在大同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次, 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大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 明确提出了努力把大同建成旅游胜地的目标;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 大同市被确定为全省两个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省旅游中心城市、我国北方旅游胜地、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三者合一应该说就是今后大同旅游发展的走向。

二、山西省大同市的特色旅游项目

1、宗教、古建游

大同是一座塞上古城, 已有24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曾为三代京华, 北魏都城, 辽金陪都, 两朝重镇 (明、清) , 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为大同留下了为数众多的名胜古迹, 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300余处。其中, 云冈石窟为我国现在规模最大的石窟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云冈石窟;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建设面积之宏伟, 殿顶鸱吻之高大, 为全国佛寺之最;下华严寺辽代雕塑, 是辽金时期雕塑艺术的“海内孤品”;善化寺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辽金寺院;九龙壁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龙壁;悬空寺是我国唯一的高空绝壁建筑, 也是我国罕见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 还有得胜长城古堡等等, 这些都是游人了解大同历史的活化石,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生态游

大同还有着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 大同自然生态资源森林、山川、湖泊、溶洞、石林、火山、温泉、寒泉、草原都具有独特的黄土高原风光。比如空中草原, 桃花山溶洞、雁北湖、天镇、阳高、浑源温泉、大同生态博览园, 都能为游人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产品。

3、工业游

大同是著名的重工业能源基地, 是著名的煤都。市委、市政府、旅游局和同煤集团精心打造了一个体现煤都文化的特色旅游项目“大同煤炭井下游”。它是大同市晋华宫矿充分利用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的地理优势, 利用井下开采完的边角工作面设计开发的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色工业旅游项目。主要景区建设在300米地下, 呈现在游客眼前的是距今1.4亿年之久的侏罗纪煤系。景区内, 依次布置有原始采煤、炮采、普采、高档普采、综采以及综合掘进六个工作面, 工作面全部采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工具设备进行布置, 让游客更真实直观地了解各个时期采煤业的发展。此外, 还有蒸汽机车游, 这是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在举办“中国历史蒸汽机车巡回展”的基础上, 和我国制造的最后一台主型干线蒸汽机车出厂以后, 逐步兴建发展起来的。曾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铁路教育基地”、“山西省德育教育基地”。

4、特有的民风民俗游

大同地区在古代一直处于我国北方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相接的地带, 民俗风情别具一格。如庆贺大年, 祭祀节日, 岁时节日, 民间艺术表演, 游乐节日等。此外大同的饮食文化也是独具特色, 大同地区, 风高气寒, 草水开发殊迟, 而结果颇繁。地方风味特别浓厚, 品种繁多。如:红豆稀粥黍子糕, 谷面糊糊山药蛋, 稠粥莜面搅黄糕, 荞面圪圪搅拿糕, 抿豆面, 擀豆面, 油炸糕。如今这些佳肴很受四方宾客的欢迎, 可谓是美食之乡。

5、航空滑翔游

大同航空训练基地用滑翔、跳伞、航空作为教学训练基地来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 由于塞北高原气流条件好, 地域开阔, 滑翔容易创造好成绩, 激起了国际滑翔爱好者兴趣, 曾纷纷来大同基地练习和竞赛。

大同的特色旅游可谓丰富多彩, 但是值得强调的是大同的特色旅游应该进行深度开发, 不能浅尝辄止, 此外, 也应该突出大同这座历史文化的主题形象, 即, 历史性、文化性占主导地位。这样, 一个主题形象鲜明、特色突出的大同会以更加崭新得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塞上明珠 魅力大同 (市长讲话) .大同市旅游网 (http://www.dtly.com.cn/p_show.asp?p_id=546)

[2]、《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辞典》编委会,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辞典[M] . 上海出版社, 1985

[3]、姚宾, 名城大同[M].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1

[4]、大同市乡土教材编委会, 大同市乡土教材[M].新华出版社, 1994

[5]、段友文.汾河两岸的民俗与旅游[M].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2.

[6]、马文忠.大同民俗与谐音[J] . 语文研究, 1983 年2 期.

山西大同大学 篇10

1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化发展

在国家政策扶持下, 大同县新型经营主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其中, 2013年大同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经营土地面积为4 638.667hm2, 占集体所有土地总面积的比重6.23%;2013年大同县的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为1 394.533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1.88%。从目前来看, 大同县的家庭农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1.1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化发展基础

大同县地处山西省北部、大同市东部, 属大同市近郊。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带, 春季风大干燥、夏季雨集中、秋季温差大、冬季寒冷少雪。全县国土总面积为2 243万hm2 (1 503km2) , 辖7乡3镇共有175个行政村。截止2012年底, 全县耕地面积42 333hm2, 其中水浇地1.733万hm2。全县总人口18.2万人, 农业人口为14.1万人。大同县作为传统农业县, 农业收入在经济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 根据2013年数据显示, 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00 850.6万元, 农业总收入为58 269.15万元,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比重为57.78%。

1.2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化发展特点

1.2.1 家庭农场发展呈现出一定规模, 流转经营土地面积比重较大。

2013年, 大同市各县区通过认定的家庭农场有680个, 其中, 大同县通过认定的家庭农场有470个, 占大同市的69%, 大同县的家庭农场发展速度迅猛。

1.2.2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分布不均衡。

大同县家庭农场在大同县空间分布不均衡, 巨乐乡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为367.333hm2, 为大同县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最大的乡镇, 倍加造镇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为26.667hm2, 为大同县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最小的乡镇, 见表1和图1所示。

大同县流转经营土地面积占经营总面积比重为33.03%, 其中, 吉家庄乡流转经营土地面积占吉家庄乡经营总面积比重为93.33%, 为大同县流转经营土地面积占经营总面积比重最大的乡镇, 见表1所示。

1.2.3 家庭农场经营主要分布在耕地, 其他农用地也略有分布。

大同县10个乡镇家庭农场经营主要分布在耕地上, 草地、水面和其他也略有分布, 见表2所示。1.2.4家庭农场行业分布不均衡。大同县家庭农场的发展呈现出行业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家庭农场有75个, 占大同县家庭农场总数的15.96%, 以畜牧产业为主的家庭农场有209个, 占家庭农场总数的44.47%, 以渔业产业为主的家庭农场有0个, 以其他产业为主的家庭农场有12个, 占家庭农场总数的2.77%, 以种养结合产业为主的家庭农场有7个, 占家庭农场总数的1.49%。而在集中分布的行业内由于经营模式的单一导致规模经营无法快速发展, 粮食产业超过13.333hm2的家庭农场只有16%。见表3所示。

单位:hm2

单位:hm2

单位:hm2, 个

单位:万元

2 家庭农场经营集约化发展

2.1 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力度不大, 分布不均衡

大同县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为320.1万元, 大多以农场主自主投入为主, 主要分布在周士庄镇、倍加造镇、许堡乡、党留庄乡、峰峪乡五个乡镇。

2.2 家庭农场劳动力投入以自身劳动力投入为主

对大同县家庭农场劳动力数量情况进行分析, 可以了解到在2013年大同县家庭农场劳动力总数1 522人, 其中家庭农场自身劳动力投入为1 297人, 常年雇工劳动力投入为225人, 雇工劳动力占总的劳动力数量的比例14.78%, 以农场自身劳动力为主。见表5所示。

单位:人

单位:元

2.3 家庭农场单位耕地面积上投入不高

对大同县家庭农场单位耕地面积上投入水平进行分析, 可以了解到在2013年大同县家庭农场单位耕地面积上平均投入为176元, 家庭农场单位耕地面积上投入水平分布不均。见表6所示。

3 家庭农场经营商品化发展

3.1 年销售农产品总值分布不均衡

2013年大同县年销售农产品总值为3 883.6万元, 主要分布在倍加造镇、许堡乡、党留庄乡、杜庄乡、巨乐乡、峰峪乡6个乡镇, 年销售农产品总值分布不均衡;大同县家庭农场人均劳动力销售农产品产值只有2.5万元。

3.2 家庭农场品牌认定比例小

大同县家庭农场拥有注册商标的只有周士庄镇的4个农场, 相对于全县470个家庭农场总量来看, 比例只有0.85%。2013年全县被县以上农业部门认定为示范性家庭的只有11个, 占总数的比例只有2.34%。而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家庭农场数更是为0, 作为经营商品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大同县家庭农场品牌营销发展程度将间接影响整体产业的快速发展, 并最终影响销售农产品总值。见表7所示。

4 建议

提升大同县家庭农场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发展水平, 更好地发挥家庭农场自身优势, 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1 促进规模化发展

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 加快大同县土地承包经营全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 同时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在此基础之上,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确定适宜的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合理的流转价格, 一方面保证兼业户愿意长期出包土地的利益, 另一方面使家庭农场经营者能够看到长期稳定收入并增加进一步投入农业生产的信心。并加强后续保障工作,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 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的规范与管理, 及时并有效的调解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所存在的土地纠纷。其次, 切实解决大同县家庭农场规模经营面临的土地分散状态, 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土地流转, 在保证农民自身利益的基础之上通过相互置换、租种等手段把土地调整连片, 促进规模经营, 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优化资源配置, 让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其经营优势。

4.2 强化集约化经营

家庭农场经营的集约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和劳动力的集约化。从信贷扶持力度和增加信贷主体两方面进行改善。农村金融机构首先要把规模经营主体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 并积极为规模经营主体提供担保便利, 提高信贷额度上限。与此同时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构, 为家庭农场融资解决抵押和担保问题, 给家庭农场在自己、风行等方面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主要解决信贷主体数量少, 方式缺乏的困境, 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 释放民间金融自身拥有的信息优势和成本优势。为家庭农场提供更多的选择来促进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的解决。大同县家庭农场应以培育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主, 培育高素质、高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家庭农场主, 利用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 对家庭农场主开展职业能力培训, 使其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优质带头人, 以点带面, 带动家庭农场整体产业的发展, 能够更好的整合人力资源, 实现经营的集约化[7]。

单位:万元

单位:个

4.3 提升家庭农场年销售农产品总值

加大财力物力投入, 逐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为家庭农场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依托农业信息网等农业信息系统为家庭农场提供优质的市场信息服务, 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 满足家庭农场经营活动的需要。增加农资购买渠道, 农产品销售渠道, 以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和模式不断提高家庭农场商品化的发展。鼓励、支持家庭农场进行绿色食品认证, 标准化生产基地申报等, 逐渐创立自主品牌[8]。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Z].2013-01-31.

[2]董亚珍, 鲍海军.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重要形式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10) :95-98.

[3]朱博文.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农场经济管理, 2004 (11) :21-24.

[4]岳正华, 杨建利.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7) :420-424.

[5]屈学书, 矫丽会.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和条件分析[J].经济问题, 2014 (2) :106-108.

[6]楚国良.新形势下中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3 (6) :22-26.

[7]汤文华, 段艳丰, 梁志民.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研究[J].求实, 2013 (11) :94-96.

上一篇:环境科学及工程下一篇:国际化教学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