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

2024-09-05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精选九篇)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 篇1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的创立者。当时党的组织结构与现在共产党的结构是有差异的。那时的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 组织结构较为松散, 只有中央和较大的地方支部的领导成员相对稳定, 有些是职业革命家, 而党员是以大选时投该党议员的选民人数计算的。恩格斯多次谈到德国社会民主党拥有几百万党员, 指的就是投票选举该党议员的选民人数。这种情形下的党内不同意见的交流十分重要, 民主讨论是基本的党的活动形态。党的基本理论由相对稳定的党纲确定, 党的策略原则由每年一度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领导机构需要更多地考虑党内的多数意见, 除了非常时期, 一般情况下若党的领导机构直接干预党的报刊工作, 会受到抵制或遭到党员们的批评。

一、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都要遵循“党的精神”

早期的“共产党”一定程度上如《共产党宣言》所说, 是作为“幽灵”存在的, 组织不完善, 成员很少, 而且流动性大, 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为这个党制定了纲领和策略。所以, 凡是被外界视为党的报刊的媒体, 他们都要求遵循“党的精神”, [2]不管这时的“党”是否成型。在这里,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党的精神”有些接近我们现在所说的“党性”, 标准是党的纲领、章程和策略决议, 但是这个概念的主语不只是党的报刊, 也包括党的领导机构。

维护党 (尽管早期党的形式是无形的, 但作为“幽灵”的存在则为社会公认) 的理论的纯洁性和党的荣誉,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谈到的问题。他们都要求党内的人和党的出版物按照“党的精神”讲话, 在党形成的过程中, 恩格斯就指出:“党的出版物是做什么的呢?首先是组织讨论, 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 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3]他多次批评“交往超出了党的政策和党的荣誉所允许的限度”[4]的事情。1859年, 德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人拉萨尔没有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商量, 便出版了一本关于国际形势的小册子。尽管那时不存在任何形式上的“党”, 但外界一向把拉萨尔与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看作一个“党”, 所以马克思向拉萨尔指出 (向恩格斯转述) :“今后在这样危急的关头谁要想代表党讲话, 只能在下面两者中择其一:要么他事先同别人商量, 要么别人 (一种婉转的说法, 指你和我) 就有权撇开他而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5]

在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成熟以后, 党的报刊和党的公开会议是党的外在形象, 恩格斯曾说:“党本身正是像它在报刊和代表大会上让公众所看到的那样。” (34卷263页) 在谈到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报时, 他说:“《社会民主党人报》是德国党的旗帜”。 (22卷90页) 正由于这个原因, 他和马克思不惜笔墨地纠正党报上不断制造的理论上的灾难, 批评党报上那些不学无术的市侩幻想、又臭又长的奇谈怪论和最浅薄的胡说八道 (参见34卷281、282-283页, 33卷638页) , 以维护党的荣誉。

党的领导机构所以拥有领导权力, 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 由全党的多数赋予的, 它的基础是全党的信任。这种权力表现为一种精神力量。就此马克思曾多次讲过:“只要总委员会不再是国际工人协会的多数人的代表者, 那么即使我们承认总委员会有黑人酋长或者俄国沙皇的权力, 这种权力反正也会是虚幻的;总委员会没有军队, 没有预算, 它只是一种精神力量, 如果得不到全协会的赞同, 它将永远是软弱无力的。”“难道它的权威不是纯粹道义上的吗?”党的领导机构能够实现领导, 在于它真正为工人运动服务, 恩格斯就英国的社会民主联盟讲过:“社会民主联盟并没有为这里的运动的普遍发展做许多事情, 因而也就没有资格进行领导”。[6]

1879年, 德国社会民主党国会党团授权议员马克斯·凯泽尔在国会里发言赞成保护关税。党员卡尔·希尔施在他主办的刊物《灯笼》上批评凯泽尔违反了党的纲领和策略。但是希尔施却遭到党团领导人的批评, 说他批评党团违反党的纪律。为此, 马克思和恩格斯致信德国党的各主要领导人, 他们指出:“既然那些首先应当维护党纪的人通过了这样的决议, 十分严重地违反了党的纪律”, “那么我们认为, 希尔施恰恰有充分权利像他所做的那样, 给凯泽尔以有力的打击……他把凯泽尔的卑鄙言论以及更加卑鄙的投票行为公诸于世, 从而挽回了党的荣誉。”[7]在这件事情上,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为党的内部思想交流制定了基本原则:党的领导机构对党的报刊有监督的权力, 但是党员和报刊也有依据党的纲领和策略对党的领导进行批评的权利。在这个意义上, 共同遵循党的纲领和策略高于具体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

1885年,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机构国会党团的多数, 准备投票赞成津贴德国通往非洲、亚洲和澳洲的定期轮船, 而这显然与德国的殖民政策有关。党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部发表了许多党员来信, 表示反对党团多数的做法, 因为它违反党的纲领和策略。党团通过一项声明, 认为党的机关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对党团采取反对态度。恩格斯支持报纸编辑部, 他后来总结说:“《社会民主党人报》决不是党团的简单传声筒。当1885年党团的多数倾向于投票赞成航运津贴的时候, 该报坚决支持反对意见, 并且甚至在党团的多数用一道现在连它自己也觉得不能理解的命令禁止该报采取这个方针以后, 还是坚持自己这样做的权利。”[8]

二、“党内自由发表意见”的原则

早期的党很弱小, 斗争环境恶劣, 要求服从领袖的独断有其道理。当党壮大了, 处于和平环境, 恩格斯及时指出:“党的发展有这样一条规律:当党壮大到一定程度时, 党在少年时期不得不采取的那些行动本身, 就显得不合时宜了。”“一个大党的纪律无论如何不可能像一个小宗派那样严厉”。“党正在超越迄今存在的严峻纪律的框框;在拥有二三百万党员和不断流入‘有教养的’分子的情况下, 要求有比至今给予的更多的行动自由”。[9]

1885年以后, 恩格斯开始使用“党内自由发表意见”的概念, 认为它是党的发展和教育新成员的必要条件。他把这称为“党内同志惯用的‘自由发表意见’的原则”。[10]这是由于恩格斯已经看到:“每一个党的生存和发展通常伴随着党内的温和派和极端派的发展和相互斗争”。这种情况下, 还像早期那样要求“绝对服从”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只能通过交换意见达到思想的统一。所以, 恩格斯指出:“党已经很大, 在党内绝对自由地交换意见是必要的。”[11]

党的报刊不仅是传播党的纲领的媒介, 也是党内交流思想的场所, 这个原则在国际工人协会时期就已经确定了。1869年, 马克思在一份国际的文件中规定:“国际工人协会所确定的行动一致, 通过各国支部的各种机关报刊所进行的思想交流, 以及在全协会代表大会上所进行的直接讨论, 也将逐步为整个工人运动创造出共同的理论纲领。”[12]

党内自由交换意见可分为理论讨论和对领导人、党的具体纲领和策略的批评两类。在党的理论方面, 讨论的传统是国际工人协会时期形成的, 恩格斯作为国际的通讯书记写道:“讨论各种不同意见不仅是必然的, 而且是必要的。”由于理论问题与现实斗争有一定距离, 为了党的理论发展, 超出组织章程中已有概念的讨论是被肯定的。所以, “讨论理论问题, 总委员会则最热切地希望超出所规定的界限”, “总委员会发表的任何一个文件都无不超越第一条 (国际组织章程第一条) 的界限。但是总委员会能够超越协会正式纲领的界限, 仅仅是在情况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限度内。”[13]

当党的领导人害怕理论上的不同意见的时候, 恩格斯指出:“你们———党———需要社会主义科学, 而这种科学没有发展的自由是不能存在的。这样, 对种种不愉快的事, 只好采取容忍态度, 而且最好泰然处之, 不要急躁。在德国党和德国社会主义科学之间哪怕是有一点不协调, 都是莫大的不幸和耻辱, 更不用说分离了。”[14]

在要求党员和党的报刊对党的领导人进行自由批评方面, 恩格斯是毫不含糊的。由于早期工人运动中形成的党的领袖的特殊地位的传统, 往往会产生一种恩格斯所说的相反的情形:“党由于报刊和宣传而变成了为这些领袖提供黄油的奶牛”。而有的领袖的“生活圈子是由某些微不足道的小集团组成的, 他们把在那里听到的东西当作是人民的声音。”鉴于这种情况, 恩格斯一再强调:“任何一个身居高位的人, 都无权要求别人对自己采取与众不同的温顺态度”。“要使人们不再总是过分客气地对待党内的官吏———自己的仆人, 不要再总是把他们当做完美无缺的官僚, 百依百顺地服从他们, 而不进行批评。”[15]1889年, 当恩格斯得知丹麦社会民主党对进行批评的党员报复时, 他指出:“批评是工人运动生命的要素, 工人运动本身怎么能避免批评, 想要禁止争论呢?难道我们要求别人给自己以言论自由, 仅仅是为了在我们自己队伍中又消灭言论自由吗?”[16]

投放恩格斯骨灰的英国海滨

三、党内思想斗争公开的原则

在共产党的早期, 作为一种雏形的、不完善的和受到迫害的组织, 不公开党内思想斗争是一种通则, 并且人们特别重视外界对党的具体评论。1870年以后, 外部形势变化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转而主张公开进行党内的思想斗争。

反对公开的主要理由, 是担心敌人利用。为此恩格斯多次批评了过分看重敌人评价的陈旧观念, 他说:“任何斗争都包含有不能不使敌人在某种程度上称快的因素, 不然就会以别的方式使自己本身遭到肯定的损害。”[17]有一次, 倍倍尔谈到他的经验说:“敌人赞扬你, 这就不妙了;敌人咒骂你, 一般说来你的路走对了。”恩格斯则说:“每遇到问题, 往往听见你们拿敌人的话作论据, 我不由地要说, 对我们来说, 敌人是不值一提的。其实, 我和马克思早在1848年就说过:我们作了什么样的蠢事, 以致敌人称赞我们?你看, 你也完全是这样。”[18]

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在发展中会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和暴露出弱点。早在1848年《新莱茵报》的第2号上, 马克思就宣布过:一般机关报“对于它在原则上同意的党派采取热烈支持的态度, 无条件地相信这个党派的力量, 时刻准备用实际力量来维护它的原则或者用原则的光辉来掩盖实际的软弱无力。我们将不以这个要求为满足。我们将不用虚伪的幻想去粉饰所遭到的失败。”恩格斯1891年再次重申了这个原则, 他说:“不能只承认运动中令人愉快的方面, 有时也容忍暂时的、使人苦恼的事实。”[19]恩格斯逝世前夕, 对一位德国党的同志说:“党内的分歧并不怎么使我不安;经常不断发生这类事情而且人们都公开发表意见, 比暮气沉沉要好得多。”[20]显然, “公开”是恩格斯在权衡利弊后作出的选择。

正是基于对公开党内斗争条件的认识, 1891年, 恩格斯支持党刊《新时代》发表马克思批评党的纲领文章《哥达纲领批判》, 不惜公开党内的矛盾。随后党内的“青年派”又挑起争论, 倍倍尔认为这种争吵公开出去是家丑外扬。恩格斯则认为:“我不知道, 你们今后是否能够做到对这类问题进行公开讨论。我认为这样做比较好, 尽管会带来某些危害和个人极大的烦恼。”[21]

四、党的领导机构对党的报刊实行道义影响的原则

鉴于1885年发生的德国党内的“航运津贴事件”、1891年公开发表《哥达纲领批判》的事件, 恩格斯进行了思考。“航运津贴事件”发生在“反社会党人非常法”时期 (1879-1990) , 党的机关报不以机关报的名义出版, 虽然涉及党的领导机构与机关报的关系, 但讨论仅限于党内;而在和平时期, 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公开对立, 便有分裂党的危险。因此, 他在党的领导机构阻止党刊公开发表《哥达纲领批判》的事情发生之后两个月, 提出了党的领导机构对党的报刊的领导方式问题。他对德国党的领导人倍倍尔说:“执行委员会和你本人对《新时代》以及所有出版物保持着并且应该保持着相当大的道义上的影响, 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 你们也应该而且可以以此为满足。”[22]所谓道义影响, 即非强行政控制。这显然是对国际工人协会传统的继承。当时马克思就认为国际领导机构的权威是纯粹道义上的。这样做既保持了党的领导机构对党的报刊的监督职责, 也给予报刊更多的活动自由。在以后的论述中, 他多次使用了“道义影响”这个概念。

在这种领导形式下, 党的领导机构要避免直接干涉党员的写作。1891年10月, 党员爱德华·伯恩施坦修改他写的《拉萨尔全集》引言, 接到各位领导人的来信指示。为此恩格斯批评说:“你们不应当为拉萨尔的事再接连来信烦扰可怜的爱德。这使他非常着急;一方面, 你们要求这样做, 另一方面, 他认为自己有责任那样做, 因而使得他不知所措;这只能损害事业, 而且终将弄得他自相矛盾起来。”[23]

德国社会民主党进入和平时期以后, 恩格斯把党的报刊划分为正式的非正式的两种。目的是为了使党内交换意见更自由一些。他反对把所有党领导的团体和党员个人办的报刊都变成党的正式机关报刊, 而把这样的决定比喻为俾斯麦对铁路、邮电实行的“国家社会主义”。就此, 他于1892年特别向党的领导人提出创办一种在党的领导机构道义影响下的专门用于争论的刊物。他说:“你们在党内当然必须拥有一个不直接从属于执行委员会甚至党代表大会的刊物, 也就是说这种刊物在纲领和既定策略的范围内可以自由地反对党所采取的某些步骤, 并在不违反党的道德的范围内自由批评纲领和策略。你们作为党的执行委员会, 应该提倡甚至创办这样的刊物。这样, 你们在道义上对这种刊物所起的影响, 就会比对一半是违反你们意志创办的刊物要大。”[24]在这里, 恩格斯最大限度地提倡党内的自由交换意见, 同时也为这种意见交流提出了必要的界线, 即在党的纲领和策略范围内, 或者再进一步, 在党的道德 (公开的, 不诽谤和侮辱他人, 不涉及人身攻击和侵犯隐私等) 的范围内批评纲领和策略的某些步骤。

恩格斯赞成党的正式机关报的编辑部工作独立, 就此他与党的主要领导人倍倍尔交换过意见。倍倍尔告诉恩格斯:“所有的报纸, 包括由我们出钱办的报纸都是独立的。我们从未热衷于干涉报纸的领导”, “除《前进报》 (党中央机关报) 外, 我们没有对任何报纸实行过国家化;甚至连本来掌握在我们手里的《汉堡回声报》 (德国社会民主党最大的地方机关报) 也和其他报纸一样自由。”[25]恩格斯曾把德国党的报纸工作经验告之法国工人党的领导人, 他说:“汉堡的编辑部完全是独立的, 而且根本不知道柏林在搞些什么, 反之亦然”。[26]

恩格斯关于党内精神交往的原则, 都是为了扩大党内交往的自由度。但这不是目的本身, 而是为了通过党内思想的自由交流而巩固党, 使党适应新的斗争环境。如果留意的话, 他的原则是以“党”作为最大限度的。如果离开了共同遵循的党的纲领和策略, 那么自由本身对党内交往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恩格斯说:“为了不致蜕化成为宗派, 我们应当容许讨论, 但是共同的原则应当始终不渝地遵守。”如果讨论的问题与党的理论基础完全背离, 就不是自由讨论的问题了。恩格斯说:“这里涉及的是任何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内根本不容讨论的问题。在党内讨论这些问题, 就意味着对整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提出怀疑。”[27]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党的精神领袖, 对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组织内部的思想交流十分重视, 他们确定了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遵循“党的精神”的原则, 同时也确定了“党内自由发表意见”的原则以及党内思想斗争公开的原则。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 总结了党内思想交流的经验, 提出了党的领导机构对党的报刊实行“道义影响”的原则。他们的目的在于通过党内思想交流而巩固党, 使党适应新的斗争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生态思想探析 篇2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生态思想探析

“生态”一词首先由E・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生态”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且是在自然科学意义上使用的名词。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将自己著作中的某一部分冠以“生态”或“人口”等具体的标题,对他们的生态环境思想的研究,是对他们著作中有关思想所作的概括和提炼。

作 者:李湘德 殷志强  作者单位:李湘德(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政教室)

殷志强(东南大学哲学系)

刊 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年,卷(期): 16(3) 分类号:A811 关键词:人口   生态   协调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生态思想;综述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35-02

近年来,伴随着环境伦理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国内迎来了新一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热潮。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自然观和实践观,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进行的批判性考察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为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供了科学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的内容以及在其全部思想中的地位,乃至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具有生态思想,国内外的学者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本文利用获得的文献资料,梳理出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有关论述并加以简要综述,试图从整体上展示当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的现状和大致脉络。

一、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具有生态思想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不是生态学家以及是否具有生态思想,中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部分西方现代生态主义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赞扬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战胜自然,支配自然,发展生产力,主张“自然的人化”。由此可以认为,他们是反生态主义的。与此相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则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存在内在的关联,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生态思想。然而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一直存在着的争论。

杜秀娟教授在《一场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的争论——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一个视角》一文中梳理了西方主要学派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态度。

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承认马克思恩格斯是生态学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自己的系统的生态学思想。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有些生态学思想,但生态学根本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关注的内容。

本·阿格尔是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在马克思关注的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曾涉及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北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奥康纳反对把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态学完全对立起来,同时他也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没有更多的涉及关注到生态问题。德里格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在宏观上涉及了社会-自然关系,但没有在对资本-劳动关系的研究中更多地考虑到生态的方面。

总而言之,西方部分学者或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根本不具有生态思想,或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包含有生态思想,但在其总体的理论框架中是次要甚至是微不足道的。生态思想不是马克思理论的主流,而且也没有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也有许多的学者主张马克思恩格斯是生态学家。他们认为生态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有机组成成分,马克思恩格斯是最早的生态社会主义者。

豪沃德·帕森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论生态学》一书中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的理论中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压迫到共产主义的统一。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其2000年出版的《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一书中肯定了马克思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肯定了马克思是伟大的生态学家。

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对,中国学者更多地倾向于马克思恩格斯具有生态思想,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和基础。

何福平教授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与路径选择》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世界观指导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破坏生态行为的批判为我们提出了警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当前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李怀涛博士的《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一文认为,马克思确立了以实践为中介的自然观,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科学的生态观。

葛恒云教授《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一文认为,马克思哲学中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的意蕴。实践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马克思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并且突出了解决这种对立的途径,其中有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

张渝政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中认为,由于时代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生态问题还没有突出到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地位,因此马克思恩斯没有就生态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的理论分散在他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哲学等理论体系中。文章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制度与生态问题等几个方面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正如张渝政教授文中所指出的,由于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就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的理论是零散地存在于他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哲学等理论体系中。因此,梳理、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就成为当今学者无法回避的任务和使命。一些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

余维祥副教授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探微》一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把人与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人类通过实践这一中介与自然发生关系,按照自身的需要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李怀涛博士《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文章,将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自然观分开来考察,指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赞同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确立了人类学的自然观。青年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自然观体现了深刻的生态思想,但他的人类学的自然观终究把自然归结为人化自然,偏重于人的单方面作用于自然的活动。到1845年,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想的革命性变革,确立了实践作为自己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石,根本扬弃了旧哲学主客分离的思维模式,以实践为中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由此出发,他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资本主义物质变换裂缝进行了生态批判。

李崇富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实践观中都包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即自然辩证法,即研究自然界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人同自然界具有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实践关系”、“理论关系”和“价值关系”。恩格斯论述了人类历史上由于实践的盲目性而导致自然界报复的教训,从而表达了深刻的生态思想。恩格斯指出,人类在实践中“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的时候,“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考察,从而发现剩余价值理论的同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质也做了深刻的揭露。

刘丹、马晓辉在《马克思物质循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从考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物质循环理论入手,指出物质循环理论实质上是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早思想渊源。文章研究了马克思“物质变换”与“物质循环”理论,通过马克思“物质变换裂缝”理论以及“生产排泄物”问题,指出其中已经包含了生态经济循环的意义。毛新博士在《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文中同样研究了马克思“物质交换”及“物质循环”理论,指出其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仙娥、万冬冬的《<资本论>中生态思想的逻辑蕴涵与当代价值》考察了《资本论》中的资本逻辑,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异化、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经济根源以及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重要生态思想。

范燕宁、马芹《论马克思生产力思想的生态维度》从分析马克思生产力思想入手,指出马克思生产力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生态要素对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科学论证,包含着对生产力反生态发展的社会根源的揭示以及对生产力资本化所带来的生态异化的批判,更有着对未来生产力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的生态价值诉求。从而反驳了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反生态的指责。

余维祥副教授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三重维度及其意义》一文,从世界观、价值论和社会制度三个维度,分析了马克思三大理论的生态思想。文章认为,唯物主义世界观主张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是生态唯物主义。生态唯物主义为今天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提出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批判了工业化对自然造成的破坏,导致了生态失衡,从理论上解释了今天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三、结语

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突出,生态研究必然会进一步深入,国内外投入到这一领域的学者也将越来越多。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到,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在初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时需要加以鉴别,更多的吸收有用的成果,为我所用,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和社会主义生态学发展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杜秀娟.一场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的争论——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一个视角[J].社会科学辑刊,2010,(4).

[2]何福平.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与路径选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1).

[3]李怀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

[4]葛恒云.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

[5]张渝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6]余维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探微[J].生态经济,2010,(9).

[7]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1,(1).

[8]刘丹,马晓辉.马克思物质循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学刊,2011,(5).

[9]李仙娥,万冬冬.《资本论》中生态思想的逻辑蕴涵与当代价值[J].学术交流,2011,(9).

[10]范燕宁,马芹.论马克思生产力思想的生态维度[J].广西社会科学,2010,(3).

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探析 篇4

一、平等的含义

平等是一个指向性相当广泛的价值观, 它涉及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领域, 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追求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开始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 是一种人类向往的美好社会的理想。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200多年来, 平等作为一种基本原则被大多数国家以宪法的法律成文形式确认下来, 都宣称平等的价值并承诺对个人权利不分种族、肤色、语言、宗教和政治等任何区别的平等保护。然而, 对这一普遍认同的价值理想的内涵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从未达成一致的见解。

二、资产阶级的平等观

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是形成于启蒙运动时期, 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等级特权斗争的产物。资产阶级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 前身是市民阶级, 在当时是封建等级中的一级。恩格斯说:“在封建的中世纪的内部孕育了这样一个阶级, 这个阶级在它进一步的发展中, 注定成为现代平等要求的代表者, 这就是市民等级。最初市民等级本身是一个封建等级。” (1) 15世纪末, 海上新航路的发现和开辟, 是商品交换得到了飞快发展, 导致封建社会的迅速瓦解, 使得原来手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而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工场手工业, 然而封建社会的落后封建制度成为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资产阶级为了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需求, 迫切要求废除这种落后的政治制度, 打破这种经济、政治上的不平等待遇, 最终提出自由平等权利的要求, 产生资产阶级的平等观。

资产阶级平等观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主张人的基本权利, 强烈批判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他们认为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是破坏自由和平等的根源, 人是生来平等的, 任何人都不享有多于他人的权利, 这是“天赋权利”, 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不可让渡、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封建制度破坏了这种自然法则, 剥夺了人们的基本权利, 因此应该废除封建专制和贵族特权, 保障人们享有基本的人权上的平等。第二, 提出契约论, 主张政治法律上的平等。社会契约论是一种缔约者权利转让与获得的协定平等。人们在缔结社会契约的时候, “每个人都把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了整个集体, 那么每个集体成员就可以从集体那里获得自己所让渡给别人的同样的权利, 得到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 并且以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 (2) 。第三, 承认私有制是造成不平等的源泉, 但允许财产的不平等。资产阶级已经认识到私有制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根源, “人人平等是一种自然状态, 不平等是由于私有制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但资产阶级认为私有财产是自然权利中的基本权利, 个人的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第四, 在劳动力市场上, 工人和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家是平等的。资产阶级认为, 在商品流通领域里, 工人作为劳动力是一种商品和资本家作为一种资本两者之间进行的是等价交换, 是平等的。但实际上, 这种平等只是形式上的平等, 是维持满足资本家利益的剥削关系下达成的虚假平等, 在实际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就如孟德斯鸠所主张的以出身、荣誉、名位和财富作为分配政治权利的标准一样是极其不平等的。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

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是科学社会主义时期的平等观, 是无产阶级的平等。资产阶级平等是指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与无产阶级丧失财产的平等, 是资产阶级雇佣和剥削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出卖劳动力的平等。因此,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 无产阶级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 这就使得无产阶级要求平等, 而且他们所要求的平等不仅是形式上消灭特权, 而且实质上要求消灭阶级本身。“从消灭阶级特权的资产阶级要求提出的时候起, 同时就出现了消灭阶级本身的无产阶级要求, 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就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3) 。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建立在最终没有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基础之上, 它不仅要求法律形式上的平等口号, 而且要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权利和地位的平等。

(一) 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发展历程

1. 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萌芽。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谈道:“平等, 在这里就其非政治意义来说, 无非是上述自由的平等, 就是说, 每个人都同样被看成那种独立自主的单子。” (4) 马克思看来, 在当时自由的价值是最高的价值, 而平等只是为了说明自由的平等。马克思在1843年创作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写道:“历史的发展使政治等级变成社会等级, 所以, 正如基督教徒在天国一律平等, 而在人世不平等一样, 人民的单个成员在他们的政治世界的天国是平等的, 而在人世的存在中, 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却不平等。” (5) 马克思认为民主制的思想认识和宗教的神学认识在形式上和方法上如出一辙, 都把平等看做思想上的信仰, 而不当成现实中的行为。此时, 马克思只是从政治领域的视角把平等作为自由的附属品进行论述。

2. 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发展。

从1848年到1876年这一时期, 马克思对平等的论述已由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由自由的附属品到对平等的单独论述。在1867年《资本论》中,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 揭露了资产阶级平等观的虚伪本质, 指出资本主义自由和平等, 只存在于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 但是在其他领域里, 平等根本不存在, 甚至完全彻底消失。在资本主义社会, 平等仅是法律上的平等, 实质上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 “简括地说, 就是把不平等叫做平等”。

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并按这两个阶段将共产主义社会的平等划分为初级阶段的平等和高级阶段的平等。初级阶段的平等在本质上还是不完全的平等, 是“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平等。“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只能是形式上的平等”, 而实质上, “这个平等的权利还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 (6)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完全的平等, 是“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的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 在迫使人民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势已经消失, 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得到全面发展, 生产力也增长起来, 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 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 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7) 。

3. 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成熟阶段。

恩格斯在1876—1875年写成的《反杜林论》中详细地论证了无产阶级平等观, “从资产阶级由封建时代的市民等级破茧而出时起, 从中世纪的等级转变为现代的阶级时候起”, 资产阶级就由它的影子, 即无产阶级经常地和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同样地, “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 也有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伴随着……无产阶级抓住了资产阶级的话柄: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 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 它还应当是实际的, 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 (8) 。恩格斯严厉抨击了资产阶级单纯的政治法律上的平等概念, 提出了社会、经济事实上的平等, 认为真正的平等应该是全面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平等。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论述了实现平等的途径, 即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 首先争得政治上的统治, 消除虚伪的资产阶级平等, 为实现真正的平等创造条件。“因此, 平等要求在无产阶级口中有双重的意义, 或者它是对极端的社会不平等, 对穷人和富人之间、主人和奴隶之间、骄奢淫逸者和饥饿者之间的对立的自发的反应”。“或者它是从对资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反应中产生的, 它从这种平等要求中吸取了或多或少正确的、可以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成为用资本家本身的主张发动起来反对资本家的鼓动手段。”“在上述两种情况下, 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9)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内涵

1. 平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的时代对平等的认识和要求也不同。

无论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还是无产阶级的平等观念, 都不是根本不变的永恒真理, 而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 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 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 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 而这种历史关系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 (10) 。原始社会, “在个人权利方面平等, 不论酋长或军事首领都不能要求任何有越权……自由、平等、博爱, 虽然从来没有表达为公式, 但却是氏族的根本原则” (11) 。到了奴隶社会, “最多只谈得上公社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 妇女、奴隶和外地人自然不在此列” (12) 。封建社会是世袭专制和神权的平等, “他们过去不管在经济上怎样厉害地依附于地主, 但在法律上是同他们的地主平等的, 现在他们在法律上也成了地主的臣属了, 经济上的屈从取得了政治上的认可” (13) 。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平等的商品所有者之间进行的公平的等价交换。可见平等不仅是一个历史范畴, 而且在不同的时代, 对平等的要求会不同。

2. 在阶级社会中, 资产阶级提出的平等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因此对无产阶级来说, 仅仅是形式上的平等, 而不是实质上的平等。

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消灭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 但在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并没有实现事实上的普遍平等, 而是用资本特权代替封建特权。这种特权是通过经济上的不平等表现出来的, 资本家通过商品的形式购买劳动力, 在劳动力买卖的过程中, 作为劳动力的工人和资本家表面上看起来是平等的关系, 是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 但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 生产资料归资本家个人所有, 工人没有生产资料所有权, 他们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是不平等的, 此外, 在他们所创造出的产品分配上, 他们也是不平等的。因此, 工人实际上是被资本家剥削、奴役、压迫的对象, 资产阶级的平等权利只是阶级内部的, 而在本质上是虚伪的, 片面的。

3. 无产阶级平等的实质是消灭阶级。

它要求的平等不仅是形式上的平等, 而且要求实质上的平等, 要求政治、社会生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平等。恩格斯指出, 当资产阶级从封建社会的市民等级中脱胎而出的时候, 无产阶级也相伴而生。同样的, 当资产阶级提出消灭封建特权的平等要求时, 无产阶级提出消灭阶级本身的平等要求。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致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中央局》中指出:“各阶级的平等, 照字面上的理解, 就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拼命鼓吹的‘资本和劳动的协调’。不是各等级的平等———这是谬论, 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相反的是消灭阶级, 这才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真正秘密。”因此, 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不是在阶级范围内争取阶级之间的平等, 而是要用消灭阶级代替阶级的平等。

无产阶级要求的平等不应该是表面的而是实际的, 不仅是法律上的平等口号, 还应是实际生活中真正的平等, 不仅要在政治领域中实行, 还要在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中实行, 保证人们平等地成为国家的主人, 平等地享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平等地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 平等地参与社会劳动和分享劳动成果。

4. 每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 都有优于其他民族的地方, 因此各民族之间应该是平等的。

明确指出反对民族歧视, 坚持民族平等是实现各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认为各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都是人类大家庭的一员, 共同创造了人类社会。并且每个民族的产生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底蕴, 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俗习惯, “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民族” (14) , 它们都为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 因此, 一切民族应不论其大小, 都处于平等的地位, 享有平等的权利。

由于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民族特征上的差异, 同时各民族的发展有先进和后进的差别, 这一切都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的, 决不能成为民族不平等的根据。民族不平等是由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造成的, 它是人类社会前进的一种障碍。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才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它符合各民族共同发展、消除民族差别、最终实现民族融合这一历史发展规律, 符合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然而, 在阶级社会, 由于民族之间不平等的存在, 必然加剧民族之间的矛盾, 导致民族之间的敌视和斗争, 使民族问题越来越复杂, 成为不可解决的一种社会矛盾。因此, 处在社会最底层受压迫最深的无产阶级要最终解放自己就必须解放全人类, 就必须彻底解放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与人民。然而, 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就必须实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但是, “国际合作只有在平等者之间才有可能” (15) 。而且民族平等实现得愈彻底, 则民族团结愈有基础, 最后才会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必将出现民族的大融合, 迎得共产主义的到来。由此可见, 正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利益, 决定了无产阶级必须反对民族歧视, 必须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四、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以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现和谐社会指明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 1962.

[2]江德兴.马克思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3.

[3]何怀宏.平等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

[4]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上海三联书店, 2005.

[5]任春雷.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马克思的平等观.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6]毛娟.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平等观的论述.法制与社会, 2003 (3) .

[7]李纪才.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社会主义研究, 2008 (3) .

[8]张成山, 江远.马克思平等观的当代认识.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8 (6) .

[9]万军.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科学社会主义, 2006 (2) .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 篇5

“灌输论”思想是伴随着科学世界观的诞生而萌发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在建立科学世界观方面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正是在这篇光辉文献中,“灌输论”思想萌芽破土而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15-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l995。)在这里,“头脑”与“心脏”的结合,就是“精神武器”与“物质武器”的结合,就是德国哲学家与工人的“联盟”,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何实现这种结合,“思想的闪电”怎样“彻底击中”尚未被理论武装起来的、处于自发状态的“素朴的人民园地”,这就蕴含着社会主义理论需要从工人运动外面灌输进来之意,这可以理解为对“灌输论”思想的最初表达。

马克思、恩格斯在同魏特林的平均共产主义理论做斗争的过程中,进一步表达了这一思想。德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魏特林从其粗糙的、纯粹出于阶级本能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出发,反对制定科学共产主义纲领,反对组织无产阶级政党和向无产阶级进行理论教育,固执地认为:“我们有能力实现共产主义;因此,让我们切实地为此工作吧;光靠宣传是全然无济于事的。”(庄福龄主编《马克思主义史》,第l卷,l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他还荒谬地声称,马克思、恩格斯是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不是通过自己的困苦走向共产主义的,因而是不可信赖的。对魏特林的这些错误言论,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和耐心的帮助,他们希望魏特林懂得:如果不给工人阶级以严格的科学思想,那就如同传教士所玩弄的空洞而无知的把戏没有什么两样;如果不给工人阶级以科学的行动依据就鼓动工人革命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拯救工人脱离苦海,反而会把他们引向毁灭的深渊。但魏特林执迷不悟,不仅不改正错误,反而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同流合污,共同对抗马克思的科学革命理论。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决定从思想上彻底清算魏特林空想社会主义的消极影响。这一任务是在《共产党宣言》中完成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和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强调了科学理论对于工人运动的意义,进一步表达了“灌输论”的思想。他们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2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l995。)“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30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在这里,他们明确地表达了共产党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教育、党是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的思想。他们还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社会主义理论需要从工人运动外面灌输进来,因为“贫困”不能产生“理智”,社会主义不能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它最初只能由“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了” 的“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28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提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同蒲鲁东主义者的斗争中再次表达了有关思想。在第一国际筹建之时,蒲鲁东主义者就竭力阻挠国际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主张把国际建成一个国际信贷和合作社之类的组织。他们在第一国际伦敦代表大会和日内瓦大会上先后抛出了“不让脑力劳动者参加国际”的建议。这一建议遭到了马克思领导的国际大会的否决。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马克思告诫工人阶级:“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2卷,606-60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再一次强调了工人运动与科学理论结合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还指出,蒲鲁东主义者仇视革命理论,“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排斥一切文人等等上面”的行为是“荒唐的”(马克思:《致恩格斯(1865年2月25日)》,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1卷,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指出国际委员会“坚决反对只有工人才可以被任命为我们协会里的负责人员的原

则”(《马克思:《总委员会关于巴黎支部中的冲突的决议》,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6卷,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强调革命理论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和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此外,恩格斯在1880成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深人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3卷,76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段话明确指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唤醒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 篇6

摘要:社会保障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有其重要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有其深刻而丰富的内容,对于我们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42-02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建立是人类社会对资本主义社会压迫制度的革命性变革。西方的社会保障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这些重要主张为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客观上为现代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先导,甚至可以说,这些思想是现代社会保障最基本、最深刻的思想渊源,但他们的理论在历史观上存在着唯心主义的缺陷,针对这一不足,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为社会保障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审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正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1]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保障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外部条件。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作为自己的利润来源。马克思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226。生存是人类的最基本的需要,社会保障首先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最基本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争取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需要。同时,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而且是多层次的。资本主义发展逐渐不能满足这些需要,从而使资本与劳动者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因此,必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再生产,缓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基本内容

1.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以社会再生产理论为研究基石,社会保障是社会再生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指出,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生产资料总会处于“会遭到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之中”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活资料和劳动力由于社会环境变化也容易处于遭到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之中。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对劳动者的需求存在竞争关系,资本所有者为了取得生产利润的最大化,最大程度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工人不仅生产条件简陋,而且超负荷劳动成为常态。这极大影响了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毕竟“大工业在瓦解旧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家庭劳动的同时,也瓦解了旧的家庭关系本身”[3]536,农业社会中人身依附保障的瓦解和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要求必须通过保障社会化,将“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充当保险基金”[3]990,因此,维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多层次的需要,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障的功能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保障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摊损失”职能。通过设立固定的社会保障基金,资本家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平均分摊损失。社会保障把个人的风险及损失分摊到整个社会,由社会承担。二是“补偿和恢复”功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写道:“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4]社会保障可以使劳动者提升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从而为劳动力市场运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

3.社会保障的实质

马克思指出:“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1]“每一个生产者,在做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5]304。因为“分配方式本质上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有多少,而产品的多少当然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从而分配方式也应当改变。”[6]432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当代价值

1.社会保障必须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维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多层次的需要,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百姓。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建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一些影响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就业压力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社会养老服务明显不足。能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社会建设的重点,推进社会保障的制度性安排,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基本需要,也就抓住了社会保障的关键。

2.社会保障必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目标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必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这是基于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国情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科学判断。全覆盖就是要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城乡所有居民,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基本就是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多层次就是要以社会救助为保底层、社会保险为主体层,积极构建以企业(职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就是要立足制度的长远发展,统筹协调,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3.社会保障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价值取向就是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必须加快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建设。由于收入分配及相关领域体制改革还没有到位,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不断下降、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我们只能通过制度改革缩小差距,而这正是社会保障的题中之义。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促进社会保障的公平,首先要保障每个劳动者都拥有参加劳动的公平权利。使全体人民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更好地平等参与、平等竞争、平等发展、平等享有。而且“每一个生产者,在做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保障分配的相对公平,同时,合理配置社会保障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好城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具体的、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与一定的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5]30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正义的维护和实现,还不得不带有个体的差异性。因为“分配方式本质上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有多少,而产品的多少当然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从而分配方式也应当改变”[6]432。因此,不能无视生产力水平、现实经济结构和社会条件要求所谓的“绝对公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 篇7

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来源

生态农业,即在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管理手段、传统农业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强调的是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关系,追求的是农业的无公害化及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形成于19世纪,虽然马克思从没使用过“生态农业”这个概念,但是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雇佣劳动与资本》、《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都谈及了农业生态问题[1]。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疯狂扩张的时代,当时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步伐加快,机器大生产造成的生态恶化、社会基本矛盾已经充分暴露。马克思恩格斯目睹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对资本主义农业生态问题进行了猛烈抨击,其思想理论也折射出生态农业思想的光芒。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方法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利用生态学分析方法将自然和历史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从而明确了人类与自然、自然与历史的关系,主张立足于土壤中有机物质、植物、畜牧、农产品加工循环,形成大循环农业。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继承和发展了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思想,对自然界复杂的进化现象作出了科学解释,就人的自由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给出论证。李比希农业化学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840年,李比希的农学专著《农业化学》出版。以农业生产研究为基础,作者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农业生产与化学的关系。在他看来,资本家涸泽而渔式的谋利方式,必将给土地、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后果,引发农业危机,而靠农业化学并不能解决农业危机问题。因此,解决土地、自然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合理进行农业生产。受李比希农业思想影响,马克思发展了资本主义农业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得出了以下结论: 资本主义农业是积累形成的,资本的急剧扩张则是通过竞争完成的,长此以往,必将损害农业系统的正常运转,导致自然生态退化[2]。

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的内容

2. 1 基于循环经济之上的农业发展

在循环经济、农业科技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的主要观点。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关键,而劳动和科学技术则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废弃物可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再利用。换句话说,工业废弃物可以通过劳动加工转化为新的生产要素,这无疑是节约资源的好方法。为此,马克思积极主张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运用农业化学、机械技术实现生态农业的主张。此外,马克思还积极主张利用科学技术方法来改良土壤肥力。总之,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在农业发展还是在农业环境改善中,科学技术始终是不容忽视的力量。

2. 2 城乡一体化思想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城乡对立关系不断明显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不应是对立的,而应是和谐发展的。马克思认为,城乡对立使得生态系统新陈代谢断裂,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城乡资源分配不合理,农村土地被占用,废弃物堆放,工业产品抛售,是造成农民生产萧条、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扭转城乡关系,重新进行生产资料分配。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也谈及了城乡对立造成的不良后果,并提出了消除城乡隔绝与对立的方法,即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修复城乡之间断裂的物质和生态链条[3]。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认为,只有在超越资本主义城乡对立状况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土壤肥力危机、垃圾污染等问题,才能实现生态循环链条的有效对接和发展。今天看来,这就是早期的城乡一体化思想。

2. 3 关注食品安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在利润追逐上如蝇逐血、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抬高物价,是资本家常用的赚钱方法。正因为如此,用颜料和酒精制成的葡萄酒、掺有褐色黏的可可、带有树叶的茶叶等假冒伪劣产品尤其是掺假食品才泛滥成灾。食物污染、食品造假、劣质产品会给消费者的身体和生命带来严重危害。对于穷困的无产者来说,由于经济原因,他们获得粗糙、伪劣食物的概率更大,腐烂的鱼肉、变质的饮料会给无产阶级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此,马克思明确指出了食品污染的危害,提出了关注食品安全的建议。

2. 4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假设

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活动形式的一种,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的社会化和工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扩大了城市劳动力需求。在农村劳动力剩余而城市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可避免地会朝城市方向流动、转移。原先那种原始的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也因此转变为间接关系,而这种间接关系的加强,反过来又会给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造成一定影响。为了解决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讨论了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关的问题,就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模式、途径和条件进行了全面论述、科学设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他们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构想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 5 从制度层面解决农业生态问题

鉴于资本主义在自然、生态方面强大的破坏能力,马克思主张从制度入手来解决农业生态问题。马克思认为,生态问题不过是社会问题的一个侧面,要想根除这一问题,首先要克服人与自然的异化,以全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实现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资本的天职就是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它的血腥与贪婪与生俱来。资本家在生产和交换中,考虑的完全是利润问题,从不考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这是造成生产和生态矛盾的关键。显然,在资本主义制度根本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情况下,只有扬弃这一落后的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制度,才能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此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制定了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社会化解决方案,即走社会变革与生态革命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制度的完善来消除人与自然的对抗。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具有人民性、批判性、科学性、前瞻性等特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站在民众的立场上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他们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是深刻而全面的。他们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关注食品安全的建议带有生态农业的光辉。如今,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生态农业寻找新的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积极的理论指导。

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的当代价值

3. 1夯实了中国共产党生态农业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各代领导集体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切实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我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的壮举,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第三代领导集体狠抓环保制度建设的魄力,第四代领导集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制定,都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息息相关。几代领导集体对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重视更是如出一辙。

进入21世纪后,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我国农业在实践、检验和创新中不断进步。与此同时,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中论及的节约思想、生态思想、循环再利用思想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指导。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最终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理论资源,为我国生态农业乃至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今,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方法日渐成熟、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农业科学成果转化,培养新型农民,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耕地保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成为农村综合治理的重点; 政府生态指导思想也实现了系统化、理论化[4]。依靠科学发展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物质循环利用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导思想。党中央也一再强调通过各种手段统筹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坚决带领民众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正确指引,夯实了党和政府生态农业理论基础。

3. 2 推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过度开采、供求矛盾尖锐等。如我国农业用水每年缺水量高达3 000亿m3,每年有3亿多亩农田因干旱而减产; 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由于肥力投入不足,缺磷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 。在严重的农业危机面前,我国政府加快了生态发展对策思考,逐步加大了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引导和资金投入。国家一再督促各级政府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大力推进制度改革,完善生态农业发展政策,加大农业投入,施行农业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在政府指导下,相关部门结合农村工作和生活实践,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科学知识培训,引导农民正确认识生产与生态环境问题,教育他们掌握新技术,开展生活农业建设。为了加大生态农业教育、宣传力度,宣传部门还与农业管理部门、农机企业等多次携手开展生态农业知识讲座,确保我国生态农业宣传能为切实农业建设提供服务。针对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政府也加大了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致力于推动生态农业发展,重点建设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及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的工商业经济开发区,力图通过典型宣传、典型塑造、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中国化提高公众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水平和参与热情[5]。

马克思理论以实践性著称,其博大精深、继往开来在其生态农业思想上得到了体现。如今,农业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必须要认真面对且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有必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我国生态农业制度建设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只有这样,我国农业发展才能尽快走出困境,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刘思华.理论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3]刘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太谷:山西农业大学,201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马克思恩格斯视阈下的生态和谐思想 篇8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与生态和谐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非常丰富,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的,辩证的,人类借助自然这个载体从事实践活动,即劳动,并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但是,自然有其自身的生态系统,有着自己客观规律性,人类必须在自然规律的制约下劳动,尊重客观自然规律,不然的话就会造成自然生态危机,自然就会报复人类。

(一)人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首先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还告诫我们,“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也说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4]正是从这个角度说,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同自然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自然生态系统是人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和首要条件,只有自然生态和谐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生态和谐。

(二)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和反作用

恩格斯指出,人们只看到“在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却忽视了“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结果”[5]。因此,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所允许的限度,否则就会如马克思所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恩格斯还曾经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以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化为例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7]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规律制约,不能超越自然经济文化等发展客体的制约,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和客体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才能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理想目标。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命题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一百多年前,提出了一个独具慧眼的命题,“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8]所谓两个和解,也就是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既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又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共同达到一种生态和谐状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两个和解是人类的历史使命。人类要为此而奋斗。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求解这个命题的呢?他们认为,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统一是达到两个和解的条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非常深刻地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9]这说明的正是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统一。这种统一完成了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命题的求解。

在这里,马克思将自然—人—社会看作一个统一的系统,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去把握自然环境问题,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将自然、人、社会割裂开来的弊端。我们从中可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和人与人的矛盾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不能抛开社会关系来认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的力量”。[10]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之关系的思想与生态和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11],并由此阐发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理论,对理解当代生态和谐有着深刻的意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其中,生产力代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从经济运行的层次来讲的;而生产关系则是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从经济制度的层次来讲的。按照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同时,反过来讲,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会促进生态和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理论表明,任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是辩证统一体,在一定的秩序和规划中,发挥着各自的职能。其中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影响决定着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所以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在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了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12]恩格斯也认为,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13]

三、马克思、恩格斯“劳动异化”理论与生态和谐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桥梁是劳动,劳动是中介于自然与社会交错关系中的人类活动,它从事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结果的角度看就是生产劳动或生产活动,即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具体实践活动则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是否能够和谐相处。而劳动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即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生产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劳动性质的不同,进而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即:生态和谐与否,不仅仅与生产力有关,由于劳动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所以也与生产关系有关,因而,生产方式是决定生态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所批判的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出现。而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性质则完全改变,“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还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着,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力量同他相对抗。”[14]马克思将这种“对立”现象归之为“异化”,即劳动本身产生了异化。一旦“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5]即在异化劳动中,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16]

同时马克思认为,文明并不一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对抗过程”,人类完全有可能在与自然的和谐中求得进步和发展。人类文明之所以同自然生态发生“对抗”,无法“和解”,其原因在于资本家追求高额利润,不顾一切地掠夺自然。“生产上利用的自然物质,如土地、海洋、矿山、森林等等,不是资本的价值要素。只要提高原有劳动力的紧张程度,不增加预付货币资本,就可以从外延方面或内涵方面,加强对这种自然物质的利用。”[17]

恩格斯指出,“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一个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的或买进的商品时,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人们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为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18]

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异化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想消除劳动异化,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思想与生态和谐

马克思还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9]“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20]正是这种永恒的必然性,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永恒的支点。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进行生产劳动。人类通过劳动,一方面从自然界获得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另一方面又把消费中不需要的废弃物返回自然,从而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循环。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 篇9

【关键词】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宫崎骏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生态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并总结了前人关于生态理论的优秀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一般生态系统是由人——社会——自然所组成,而且重点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态思想,这些生态思想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人靠自然界生活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了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从肉体上人靠自然界生活的生态思想。“……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在这段话中表达了深刻的生态思想,即“人靠自然界才能生活”的思想,人和动物、植物一样,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依赖于自然界,不能脱离于自然界,我们的衣、食、住、行,其中的任何一样行为,如果离开了自然界,都是无法进行的。并且,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规模扩大,对大自然的依赖愈发显著。所以,如果外界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将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影响,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界,正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

2人必须尊重自然马克思认为,在适应自然的方式上,人和其他生物有本质的区别,其他生物并不能有效的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只能被动的适应,它们的生存完全依赖于自然界;而人在自然面前却是一种能动的存在,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作用于自然,驾驭环境,从而改造自然,有选择和创造自己命运的自由。人类适应自然体现了人类的受动性,改造自然体现了主动性,二者有机统一不可分离。但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绝不是随心所欲的。马克思在《手稿》中非常明确的表明“它(人)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这说明了现实中的人,并非是什么神奇的存在,只不过是拥有意识的、高级的自然界。因此,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必须以尊重和理解自然为基础,不能仅凭自我意识违背客观规律。尊重和理解自然,实质上就是尊重和理解人类自己,因为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不是一般人意识中的简单的外部世界,而就是人类本身,就是人的存在。

3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然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界,就更应该对自然界产生敬畏之情。我们可以找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一个平衡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于这一点,恩格斯曾借用数起人类破坏自然后自食恶果的事件,阐发了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的思想。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对此也有他独特的见解:自然对于人来说并不是外在性的资源库与垃圾场,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存在形式,就是另外一个人,就是人本身。这不仅是在理论上,更是在感性活动中人的感性地展开的真理。既然自然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性存在,所以我们必须把自然当做人本身来对待,而不是斯宾诺莎所说的与人无关的实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生态思想中,二人科学地回答了何为人的本质,精确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首先,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其次,人对自然也存在能动的改造。人和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应成为我们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更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对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人类过度的破坏自然界,无节制开采资源、污染环境,最后只能导致人类自己承担所带来的无法想象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要适应自然,建立有利于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还要顺从自然,尊重自然界中的各种规律,并在其所允许的范围内获取自由。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在宫崎骏作品中的体现

作为日本动画创作领域的顶级代表,宫崎骏所创作的作品以在儿童喜欢的同时也受到成年人欢迎的、具有独特思维观点和深刻教育意义的动画片而扬名国际。宫崎骏的作品中也渗透着浓厚的生态意识,在他的作品中,从开始到结束,无一例外地表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他认为,人类只有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有价值。

1人必须依靠自然才能生存

动画作品《天空之城》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借用了19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为大背景,男女主人公在一个意想不到的环境下相遇并一同寻找女主人公的故乡——飞在天空上的国度——拉普达的故事。

女孩儿希达随身携带的飞行石是一种蕴藏在大自然中,自身携带着能使人翱翔天空的超强能力的石头。但是,这种奇特的石头一旦被开采出来,自身所携带的超强能力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除非拥有高度的科技力量,否则根本无法将其制成人工晶体,更不要说借用它的超强能力在空中翱翔。而雷帕特人曾经成功实现了这一梦想,他们的成功,使其在雷帕特岛上建立起了高度文明。在影片中,曾经显赫一时的雷帕特城再次出现时已是已经变成了难以想象的废墟,人们只能遗留在废墟中的飞行石和机器人,以及堆积如山的财宝来回忆昔时的盛世之景。很显然,虽然宫崎骏花大手笔在介绍雷帕特文明产生与发展,但是他的本意却并非如此。他希望的是通过盛世文明與……废墟之间的强烈对比来震撼观众的心灵。影片结尾的地方宫崎骏借女主人公希达之口道出:“我终于明白拉普达为什么会亡国了,……无论他们有多么强大,只要离开了土地就无法生存。”

正是由于在工业社会中,人类不是利用工具来认识并谐和自然,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违背自然规律,脱离自然,破坏自然,在对抗中以达到自己财富的增长,使自然资源不断耗尽。大自然是无私的,她赐予了人类发展所必须的物质材料,可是人类往往是贪婪的,他们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对自然采取的无节制掠夺,正是人类在发展道路上给自己设置的最大障碍。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想到数百年前的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开始对自然资源的大肆掠夺,资本主义生产在对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废物,给自然带来了不可恢复的伤害。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欧洲的经济带了巨大的前进,但是我们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肥沃的土地贫瘠化、苍翠的山林荒芜化、丰富的矿藏枯竭化……这些无一例外都是人类脱离自然而带给造成的重大的自我伤害。

1自然界需要人类的尊重和理解

在影片《幽灵公主》中,看着主人公阿席达卡努力寻求人类和山林和谐相处之道时,我们不禁感慨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努力求得和谐共存,这也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人类与自然,并不是毫无关系的两个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是无法割裂的关系。在作品的结尾,死一般寂静的山林在清脆的伴奏声中渐渐苏醒,眼前展现一幅到处充满生机的画面,虽然看似一切都回复了原貌,但实际上大家都面对着一个已经被改造过的世界。阿珊惋惜地说:“虽然复原了,但是这里已经不再是麒麟神的山林了。”而宫崎骏却表明了不同的想法:无论怎样,让我们勇敢的生存下去。自然如母亲一般孕育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灵,我们对待母亲应该像个孝子,而不是欺凌压榨母亲成为逆子。影片的最后,女总督说:“我错了……”——这句“我错了”,给人们带给了一线希望——即使是旧世界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可能在对世界进行重新建设的过程中得到改善。

对于此点,马克思曾引用彼得罗·维里《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一段话来说明人对自然改造只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而“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2人与自然平衡发展

影片《风之谷》,又是一部以工业社会为背景的作品。曾经无比辉煌的现代工业社会,在一次被称作为“七日之火”的灾难中遭到了彻底的破坏。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所谓的“七日之火”恰恰是人类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创造出来、原本作为用来侵略他族的工具,却没有想到最终遭受灭顶之灾的却是人类本身。因为“七日之火”带来的破坏,“腐海”散发出的剧毒气体充斥着整个世界,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带着防毒面具才能抵御剧毒气体的伤害。但是,风之谷确是一片远离毒气的圣地,因为山谷中的一切事物的动力之源都是风力,由于海风的吹拂,“腐海”产生的有毒气体无法进入山谷中,人们得以在这里快乐的生活——人类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过着幸福简单的生活,重新回到了与自然和平相处的境地。

作为风之谷的公主,年轻的女孩娜乌西卡一有空就驾着飞翔机在山谷和森林上空翱翔。她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找到让人类能够活下去的途径,寻找消失了的美丽的世界。将来的人类必然会为今天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承担后果,为了种族的延续和后代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要不断地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且在这种反思中去重新认识自然,然后去理解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根说过“人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

当娜乌西卡发现,被人类认为是污染来源的“腐海”却是自然的守护者,而真正的污染源头却是人类自己,这样的结果无疑给了自以为是的人类当头一棒,人类在感觉到无比讽刺的同时去又夹杂着一丝恐惧——人与自然一定要相互残害吗?真的没有办法友好相处吗?“腐海”默默地承受着人类带来污染与破坏,还要忍受着人类无端的猜忌与诬陷,却把最美好的世界沉淀在底层。在影片的末尾,受到人类友好对待王虫利用自己的触须发出一片耀眼的光芒,在这一片“金色草原”上,失去生命的娜乌西卡重新复活!这样的一个喜剧结尾,没有给大家带来悲观和绝望情感。宫崎骏以此来寄希望于人类文明的再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不可否认,在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支配自然”或“統治自然”,但是,自然不等同于奴隶,人类不等同于主人。我们应当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要把自然与人类放在同等的高度,将自己真正划归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努力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结语

上一篇: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研究下一篇:初中数学自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