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2024-07-28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精选十篇)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篇1

1 工程概括

某住宅建筑高度为70.00米, 地下1层, 地上24层, 标准层层高2.9m, 地上建筑面积11423.7m2。原方案的-1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梁

钢骨混凝土柱结构体系;地上部分采用圆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钢框架采用Q345B钢。楼梯间、电梯井和A6户型设计成钢骨混凝土剪力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标准层楼板厚度12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做填充墙。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基本风压0.5k N/m2。

鉴于地下部分为停车库, 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文只对±0.000以上部分进行分析讨论。

经过设计计算, 原来的方案型钢用钢量共计299.2t, 钢筋混凝土用量是1933.5m3。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1) 钢框架部分设计偏于保守, 梁柱应力比富裕度较大, 设计偏于安全。

(2) 混凝土剪力墙设计不合理, 结构抗侧刚度过大。结构变形远远小于1/800的规范要求[1]。

另外, 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 电梯间、楼梯间剪力墙中暗含的钢框架导致钢筋绑扎复杂。暗钢框架梁HN200×100在混凝土剪力墙中的布置为例。混凝土剪力墙厚200mm, 内置梁HN200, 剪力墙配置直径22mm的钢筋。去除25mm厚混凝土保护层, 型钢和钢筋之间无缝隙, 混凝土无法浇注和振捣, 不满足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现场只能将型钢两侧翼缘各切去25mm, 只保留腹板和局部翼缘, 不仅导致暗含钢框架无法发挥增加结构延性的作用, 而且减缓了施工进度, 与纯混凝土剪力墙相比, 延长了2/3的工期。

根据以上问题, 在保持建筑方案的情况下, 对原结构方案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方案。并对两个方案的经济性和技术性对比分析。

2 结构优化设计

2.1 结构方案布置

优化方案仍采用圆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布置柱网应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 经济要求和结构体系等因素。因此建议保留外墙角柱, 去除室内隔墙交角处的钢柱, 将柱网尺寸加大至7.2m×8.5m之间。并根据楼层变化, 合理调整钢管柱的截面尺寸, 增加室内使用面积。实现A4和A5两户型的室内大空间布置, 方便业主的二次开发利用, 改善空间效果。

清华大学曾做过一批无边框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在轴压力和水平反复力作用的试验, 发现试件的破坏多为剪切破坏, 弯曲变形和滑移变形所占比例较小。可见暗含钢框架对结构抗震性能贡献不大, 而且钢骨混凝土钢筋绑扎复杂, 施工有难度。因此优化方案中去除了暗含的钢框架。依据国家规范关于高层建筑平面布置, 抗扭性能的规定, 没有对混凝土剪力墙的平面布置进行调整。仅适当调整混凝土剪力墙厚度, 合理降低结构自重。经过计算分析, 得到框架部分构件和剪力墙合理的截面尺寸。

2.2 优化方案分析结果

比较各计算数据, 优化方案中构件应力比较大且幅度减小, 富裕度也相应降低, 构件承载力得以充分发挥。

同时, 以两方案中相对应位置处GKZ-2与Z-2的强度和稳定性验算结果显示, 优化方案中钢柱截面尺寸略有增大, 而构件承载力得以充分利用。同时, 优化方案X方向和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1/800, 满足相关要求。

优化方案各项控制指标与原方案相比大体相同, 建筑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和结构延性均符合规范要求。去除暗含钢框架, 并适当减薄剪力墙厚度, 对整体结构抗侧刚度影响不大。两个方案的自振周期较为接近。而且前两个周期均为平动周期, 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3 经济性分析

钢结构造价包括钢材费用, 制作安装费用和防火涂料费用, 三者分别占全部费用的45%, 35%和20%。经过上述技术分析, 优化方案的经济效益表现在如下方面:

3.1 减少钢筋混凝土用量:

钢管混凝土柱个数的减少, 混凝土剪力墙厚度的合理调整, 楼板厚度的减薄, 使混凝土共减少244.7m3, 共计611.75t, 节约24.47万元。同时, 降低现场浇筑量和湿作业的劳动强度, 有利于缩短工期。

3.2 降低单位用钢量:

框架部分优化, 钢柱数量减少和暗含钢框架的去除, 使得单位用钢量降低。地上部分节约用钢量4.25kg/m2, 共计48.55t, 按照目前钢结构市场价格每吨6000元计算, 直接经济效益29.13万元。

3.3 减少梁柱节点:

柱网尺寸的增大和暗含钢框架的去除, 使得地上部分梁柱节点一共减少1164个。钢结构制作安装的技术含量较高, 相应的劳务费也高。梁柱节点的减少, 大大降低工厂加工和现场施工的工作量, 框架部分工期减少一半, 约50天。

4 结论和建议

4.1 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工程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理论和实践上的完善。

根据计算分析结果, 去除暗含钢框架, 合理调整剪力墙厚度, 建筑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和结构延性均符合规范要求, 对整体结构抗侧刚度影响不大, 共减少混凝土611.75t, 节约24.47万元。

4.2 合理柱网布置对单位用钢量具有显著影响。

结合建筑功能要求, 调整柱网尺寸, 使构件承载力得以充分发挥并且单位用钢量降低, 地上部分每平方米节约用钢量4.25kg/m2, 共48.55t。

4.3 优化设计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混凝土和型钢费用共节约53.

6万元。而且优化设计后的结构趋于合理, 使之更加方便施工。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提高住宅空间使用率。

摘要: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目前在高层钢结构住宅领域应用较多。但已建或在建的部分高层钢结构住宅成本居高不下, 设计偏于保守, 困扰其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 在设计源头上降低成本, 明确结构布置对成本的影响。本文利用MTS多高层钢结构设计软件, 对某小区24层钢结构住宅的结构方案进行优化。通过调整柱网布置和剪力墙设计, 在降低结构主体造价的同时, 还增加用户使用空间, 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JGJ3-2002,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65.[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JGJ3-2002,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65.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篇2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认为城市化的发展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轴心(注:周振华.经济增长轴心转移:中国进入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阶段.经济研究,1995;1)。世纪之交,国家提出的“十五”发展计划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也被列为基本的发展战略之一。因此,城市化发展问题又一次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多数研究者分析和论证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滞后性,力陈城市化发展滞后的种种弊端和危害,主张克服制度障碍,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进行中外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固然可以为我们分析中国城市化发展提供若干方面的有益参考,但归根到底,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是由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等内在因素所决定的,忽视这一基本出发点而翻来覆去论证城市化的滞后,便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理论研究的意义,甚至可能误导城市化发展战略,不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的社会实践。进一步说,仅仅分析城市化发展滞后是远远不够的,它要求我们分析城市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如何通过我国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的优化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2 低度?适度?过度?标准的迷失与误导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研究,从来就是一个充满混乱和争议的领域。90年代以来,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判断是见仁见智,是滞后(低度)发展?还是适度发展?亦或是过度(超前)发展?各种意见都曾出现在不同的研究成果之中。表1仅仅是笔者所见各种文献中部分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

从已有的研究不难看出,众多研究者的主流倾向是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是滞后的,与之持相反意见的“发展超前论”者所持的理由,其实在滞后论者那里或多或少地都有所提及,如统计口径问题,隐性城市化问题、流动人口问题等等。对同一现象,之所以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是因为在如何认识中国城市化水平这一问题上,我们陷入了迷团之中。具体说来,我们认为在评价中国城市化水平问题上,有如下几点不应该忽视:

表1 90年代以来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的不同意见

研究者 时间 分析依据 基本结论

一发展滞后论

辜胜阻 1991 IU比、NU比,亚洲模型 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10多个

百分点

杜辉 1992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偏差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余立新 1994 钱纳里模型、经济计量模型 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约15个

百分点

俞德鹏 1994 城市化发展经验数据的“大 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约10个

国模型” 百分点

付晨 1995 114个国家人均GNP水平与城 城市化水平提高幅度差距为

市化水平的国际比较 7个百分点

孙立平 修正后的人均GDP及其城镇 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于

化水平的国际比较同等发达程度国家13至33个

百分点

叶裕民 中、日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

比较化水平与1965年的日本相比,

城市化发展的差距为38.2个

百分点

周一星 1999 人均GDP与世界下中等国家 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12至14

及平均水平的比较个百分点

孙永正 1999 中国城镇化率、农村人口与 城镇化至少滞后于工业化水

农业劳动力比重差异与世界 平10个百分点以上

中低收入国家组的比较

与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相比 城市化水平比世界城市化平

较 均率低12个百分点

王茂林 2000 工业人口比重与城市化比重 199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应

国际比较 该达到43%左右,滞后约17

个百分点

二、基本适度论

刘连银 与印、巴、泰等经济发展水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这些国

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家基本相当,并没有滞后

刘勇 1999 中国的发展水平与“世界平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

均模式”相比较 展基本相符,仅稍显滞后

郭克莎 4001 人均GNP与城市化水平关系 中国的城市化并没有严重滞

的国际比较、城市化与非农 后,城市化与人均收入水平

就业关系比较 和非农就业比重基本相适应

三、发展超前论

陈阿江 1997 把已经城市化了的农村人口 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

统计进城市人口

董黎明 1999 90年代中国城市的“超常规 中国的城市发展脱离了经济

”发展 发展现实、城市发展过快

邓宇鹏 1999 把乡镇企业和乡城流动人口 19中国的隐性城市化率

算入城市人口 加上公开的城市化,实际水

平超过60%

首先,拿不同时期、不同发展背景下,不同国家工业化、非农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互动历史资料来说明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固然没有问题,但套用其经验数据则有可能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

一方面,人均收入从400美元到800美元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出现在100多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所谓多国模型中发展中国家的资料,也是30~50年前的,不考虑时空背景,仅仅从人均收入(而且是以汇率变化十分频繁的美元作为计量单位)这一指标,用此时的收入水平来套用彼时的社会经济结构,试图说明某个国家城市化水平应该在某个水平,是十分缺乏说服力的。部分学者虽然考虑了收入的不可比性,采用实际购买力评价(PPP)方法来进行论证,但也存在同样的缺陷,更不用说PPP方法本身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今日中国在实现工业化时的全球经济背景和条件也是不一样的,这些将直接影响到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对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取舍。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需的巨额初始资本有相当大的部分来自外部渠道:一是通过殖民扩张,在殖民地进行搜刮,获取巨额的扩张红利,刺激了国内工业的发展;二是通过索取巨额的战争赔款,加速其原

始积累的进程;三是引进外资。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一没有发达国家当年所具有的优越资源条件,不可能从其它的国家和地区掠夺到大量的资源为己所用,以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发展民族工业;二来它们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决定了它们只能成为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市场。这些因素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和其它非农业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要用比发达国家更短的时间实现城市化,困难很大。特别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空间发展工业以带动城市化,这些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常常出现过度发展第三产业,从而形成过度城市化的现象。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利用其特殊的地理及政治经济因素,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制造业外移中分得一杯羹,在较短时间里,实现了工业化、非农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中国长期基本上被排斥在世界经济市场之外,国内经济结构又与一般较小的发展中国家不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自然既难以用发达国家的既往历史模式来套用,又难以用当今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格局来衡量。

其次,就IU比(I=工业化率,U=城镇化率)和NU比(N=非农化率)的分析角度而言,一般情况是,IU比最开始大于1,随着经济发展程度提高,特别是服务经济成分提高,IU比逐步降低。这就是说非农化劳动力中的大部分被第三产业所吸收,城市发展的动力的重心由工业变为服务业。中国的IU比和NU比一直高于世界一般水平,根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服务业发展的滞后;二是非农产业,尤其是大量农村工业分散地在城镇以外的区域发展。造成这种发展格局,既是过去制度选择造成的结果,也是发展中大国所存在的合乎逻辑的现象。类似的情况在印度也存在。作为人口众多、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当的大国,印度与我国的IU比和NU比有相似的情况。因此,我国的IU比和NU比高于其他国家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能以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来判断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多少个百分点。

再次,从“隐性城市化”的角度来论证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是试图克服目前人口流动和迁移的某些政策障碍的后果和统计资料口径混乱等因素而把握城市化水平。应该说,这种分析方法提供了一种参考性思路,但以此来说明城市化滞后,则存在难以克服的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居住于农村的情况十分普遍,NU比大于1的现象是一种常态。按照“隐性城市化”的定义和计量方式,即使最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也可以计算出一定的“隐性城市化”水平出来,虽然通常人们不会去这么做,但理论上是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这足以说明,“隐性城市化”的方法不能正确把握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的程度。

虽然我国的城镇行政区划体制混乱和城乡人口流动二元性的特点,使人们从统计意义上把握城市化水平较为困难,但这个问题是可以克服的。参照一般经验,我们可以把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分成三类:一类是城镇建成区内的市镇非农业人口;二类是分布在城镇近郊、融入城镇社会经济活动、使用城镇基础设施、享受城镇文明的部分农业劳动人口。这类人口,依多数学者意见,按城镇人口的30%计算为宜;三类是以流动方式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的流动人口。这部分人口,部分是呈钟摆型在城镇与农村之间进行流动,部分是长期在城镇中务工经商。根据一系列典型调查,第三类人口中的一半以上人口也可以视为城镇人口。以此标准进行计算,90年代末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应该为37%左右,大致领先于按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口径计算的城市化率6个百分点,而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基本吻合。

除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为抑制城市发展的现象,如中国20世纪60~70年代,朝鲜以及柬埔寨的红色高棉执政时期,任何一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都是其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城市化发展水平也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相适应的。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与其它国家有别的特征,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中的结构出现偏异的结果。过多地研究和争论中国的城市化是滞后发展、适度发展亦或是超前发展,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相反,我们研究的重心应该放在如何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改善着手,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3 城市化偏差还是非农化偏差?经济结构与城市化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把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归咎于城乡隔离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特别是户籍制度。认为城市化发展落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在于制度因素阻碍了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从而产生了“城市化偏差”。按照这种思路,只有把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不利于人口流动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应该从根本上予以废除,城市化偏差才能加以矫正。

客观地说,长期以来形成的阻碍人口流动的制度因素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延缓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但这并不是所谓“城市化偏差”的唯一原因,甚至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事实上,经过近的改革与发展,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影响人口流动从而阻碍城市化发展的制度因素的作用已经大大降低。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逐步放宽了乡城人口流动的限制,如吸收农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落户、实施蓝印户口制度等等,但城市化水平提高有限,甚至在90年代以来步伐趋缓。如1979~1988年,我国市镇人口年均增加1140万人,城市化率每年上升0.79个百分点;1989~,市镇人口每年只增加928万人,城市化率每年上升0.46个百分点。而在城市化速度放慢的90年代,前半期城市化发展速度又明显高于后半期。如1989~1993年,市镇人口每年增加938万人,城市化率每年提高0.47个百分点,而后半期的1994~19,市镇人口每年增加918万人,城市化率每年只增加0.45个百分点。(注:课题组.关于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0;3)应该说,十多年来,乡城之间的壁垒是在逐步松动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乡城流动人口以各种不同方式进入到城镇,其中的相当部分已经融入城镇,成为城镇人口。在许多地方,可以说是城门大开,户籍制度名存实亡。过去政治经济制度下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政治经济利益已经消失殆尽,客观上并不构成继续阻碍城市化发展的重大障碍。户籍制度等造成的城市化发展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补课”完毕。时至今日,城市化水平仍然出现“偏差”,且城市化从绝对人口增加到相对速度都有所下降的事实,说明把城市化滞后及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于体制因素是缺乏充分的说服力的。实际上,有些地方倒是利用户籍制度政治经济利益的幻觉所遗留下的剩余影响,试图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典型的事例就是通过卖户口的方式筹集资金来进行城镇建设。其结果难尽人意,这恰恰从反面证明户籍制度已经不构成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国城市化发展之所以呈现出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同的发展模式,问题不在“城市化偏差”,而在于“非农化偏差”,尤其是“工业化偏差”。这就是说,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结构之间呈现出的与其它大多数国家不同的特征,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其它国家的差异。中国经济结构的特异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从产业的角度来看,非农产业发展对非农就业的拉力不足,从而对城市化发展的拉动弹性过低,我们可以称之为产业结构偏差;二是非农产业在农村地区的分散发展,限制了供给和需求在地理空间上的聚

集过程,从而造成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不足,我们可以称之为非农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偏差。

就非农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关系而言,我们可以分别从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表2利用序时统计年鉴资料对我国非农化与城市化发展轨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偏差所在。显然,方程(1)说明我国城市化与非农产值之间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而方程(2)和(3)则又说明在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我国的非农化和城市化之间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在1952~1979年,非农化对城市化发展的解释力较低;相比较而言1980~,非农化对城市化的解释力则十分显著。数据的实证分析支持了这样的结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缓慢,原因在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没有在经济产出结构变化的同时实现城乡结构的同步变化。

表2 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化发展的回归与相关分析

内容 回归方程 拟合度(R[2]) 相关系数(r)

城市化与非农产值

1952~1999 U1=-17.8+0.56N1 …………(1) 0.797 0.895

1952~1979 U2=2.49+0.23N2 …………(2) 0.604 0.787

1980~1999 U3=-22.04+0.64N3…………(3) 0.901 0.952

城市化与非农就业

1952~1999 U4=8.11+0.42N4 …………(4) 0.822 0.909

1952~1979 U5=14.28+0.12N5 …………(5) 0.147 0.423

1980~1999 U6=3.85+0.54N6 …………(6) 0.951 0.976

从就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来看,上述特点更加明显。方程(5)说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非农就业的增长对城市化几乎谈不上有什么贡献,而改革开放后的非农就业的增长与城市化的发展呈现极强的对应关系,非农化对城市化的弹性大大提高。

归根到底,城市化只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化的一种外在性表现。它的水平高低,是由前者决定的。中国非农产值和就业的扩张没有产生相应的城市化拉动力,原因有三:一是非农经济的重型结构抑制了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二是广泛存在于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造成了非农化与城市化的脱节与背离;三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畸形限制了城市本身的辐射与吸纳能力。

在经济结构方面,90年代初,就有研究者分析我国工业的重型发展结构严重阻碍了城镇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据一项研究表明,从1952~1987年的35年间,我国的工业资本积累应该吸纳的劳动力就业量为1.7亿人,而实际吸纳的劳动力仅为8000万人,不到应当吸纳劳动力的50%。(注:课题组.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及国民经济的宏观协调.中国农村经济,1990;5)产生这种特殊的非农经济结构的原因:一方面是当时以工业为主导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另一方面则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强调先生产、后生活,按照当时的说法就是要建设生产性城市而非消费性城市,由此导致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轻型工业和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有了显著增强,但这方面具有的潜力远未充分发挥出来。由于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结构问题较为突出,吸收劳动力就业能力最强的城市服务功能难以发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受到产业结构的制约。

导致中国城市化发展与非农就业增长之间出现严重偏差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非农就业广泛地分布于广大农村地区,没有有效地向城镇集中。我国的NU比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在90年代仍然呈上升态势,集中说明了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及我们努力方向所在。90年代以来,各地为实现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集中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遍布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各级开发区的设立,就是为了筑巢引凤。在一些地方,开发区吸引了一批投资项目,但总体来看,对引导乡村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仍然效果有限。

中国的乡村非农产业难以向城镇集中,其根源是多方面的。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对乡村非农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的需求大多来自于当地农村社区的农民,一定社区圈子里的相对较稳定的需求使得小规模、低水平的非农产业企业得以维持。从供给方面看,把企业分散地布置在乡村,有利因素也不少。一是企业可以大大降低其生产经营成本。如有些企业本来就是就地取材,就地销售产品,把企业办在家门口,符合经济原则。二是可以以临时工的方式极为方便地从大量的闲散乡村劳力中招收工作人员,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种对企业员工非正式的录用和管理模式,极大地降低了企业人工成本。三是企业用不着为员工提供食堂、宿舍等设施,省却了管理者的许多麻烦。四是企业使用的土地及其它资源都是自己或本村的,就可以不用或很少交纳各种费用。五是可以较为方便地逃避有关部门的监管,省却五花八门的各种正当和非正当的费用。

当然,乡村非农业企业难以向城镇集中,还存在另外一个体制性障碍,那就是农村社区的基层行政管理者并不热心甚至反对所管辖的区域内的非农企业向城镇的集中。对他们来说,在辖区内兴办了多少非农企业,是其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基层干部们的小金库或招待基地,他们享有“控制权”利益,自然不希望非农企业向辖区外的地方集中。

狭隘的目标市场定位、与低收入和低下的购买力相适应的产品和营销方式、非正式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和不计成本的外部收益,使得非农产业在农村分散经营的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大大降低,而在城镇生产经营可能具有的诸如人力资源、技术、信息、管理、交通、市场等优势大打折扣,对它们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这就是中国NU比一直居高不下进而导致城市化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4 头重脚轻还是头轻脚重?城市结构与城市化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迟缓,还有另外一个不得不注意的重要原因,那就是我们的城市结构偏差。具体说来就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城市化发展过分地强调中小城镇的作用,把中小城市的发展看成是吸纳乡村人口的主要渠道。偏向中小城镇发展而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化战略,客观上抑制了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长期以来,我们通常的统计方法,是把100万人以上的城市列为特大城市,50~100万人口的城市列为大城市,20~50万人口的.城市列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的列为小城市。90年代以后,把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又划分为100~200万人的特大城市和2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在这种划分方法之下,中国的城市结构有所谓“头重脚轻”之感,即大城市多,小城市过少。从1952~1980年,特大城

市数量年均增长2%,大城市年均增长4%,中等城市年均增长4%,小城市则年均减少0.33个百分点。为了改变这种结构,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战略措施,使得小城镇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大中城市。根据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计算,从8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小城镇年均增长8%,中等城市年均增长6.5%,而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年均增长仅为3.5%。

这种不平衡的增长格局是刻意抑制大城市发展,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的结果。但中小城镇由于其城市经济规模有限、经济结构单一、城市功能欠缺,无法形成对劳动力的巨大吸纳能力。现代城市中对吸纳劳动力就业最有前途的服务部门,只有在一定的经济规模和相应的经济结构上才能形成和发展,在中小城镇中是很难形成这些部门发展的环境的,因此,我们的小城镇偏向的城市化战略压制了现代社会城市中最有活力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也阻碍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这就是说,表面上,从城市数量的角度,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头重脚轻”的问题;但数量庞大、结构单一、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低下的小城镇又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障碍。这种“头轻脚重”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速度。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城市化的进程及人口区域分布格局变化的基本动力在于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愈来愈突出。以美国为例,70年代中,最大的20个城市里有7个人口流失。80年代以来,虽然从整体上扭转了人口流失的态势,但情况仍有差异。以纽约、波士顿、费城为代表的城市,在发展金融业、高科技产业方面进展较大,人口增长也由负转正,并且增长速度较快;而像明尼波斯、堪萨斯城等本来以服务业为主的都市则无论在70年代中或70年代以来,都保持较高人口增长率。反之,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或集中于制造业的城市,如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等历史上的重要工业基地的城市,仍处于人口流失或低增长状况。一些城市人口在萎缩的同时另外一些城市人口却在快速增长,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在于这些城市是否适应了后工业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大趋势。(注: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77)从发展趋势上讲,过去以制造业为龙头的经济结构将转变为以服务业为龙头的经济结构,所谓的Fire行业(Finanee,InsuranceandRealEstate)、高技术行业将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场所。在这场新的转变和竞赛中,谁转得快,谁就会继续增长,城市人口不但不会流失,反而还会增加;反之就会一步步没落下去,人口不可避免的流失。表3突出反映了美国不同经济结构的城市地区兴衰的格局。

表3 美国不同主导产业类型的市区人口变化率(1970~1990) %

都市主导北部 南部 西部 全美

产业类型 1970 1980 1970 1980 1970 1980 1970 1980

~80 ~90 ~80 ~90 ~80 ~90 ~80 ~90

制造业 0.9 0.6 13.5 5.7 -- -- 2.9 1.5

商业、金融业 -0.2 4.4 26.1 22.9 20.4 23.3 10.9 14.5

政府、军事部门 8.2 6.9 16.1 16.4 28.1 20.0 20.0 17.5

医疗、教育部门 8.3 7.1 24.1 17.4 43.1 22.9 16.6 12.2

娱乐、休闲 17.8 15.6 60.9 48.5 66.5 51.7 57.6 46.6

石油、矿产 0.6 -9.4 19.4 2.9 40.2 -14.8 12.6 -2.4

其它1.9 3.7 16.2 9.6 29.0 26.7 14.1 10.6

合计0.8 3.0 22.0 17.4 22.7 23.9 10.0 11.6

资料来源:WilliamH,Freg,AldenSpeare,Jr,.TheRevivalofMet-ropolitanPopulationintheUnitedStates:AnAssessmentofFi-ndingsfromthe1990Census.PopulationandDevelopmentReview18,No.1March

1992.

美国城市发展的经验,一方面再次印证了本文前述的经济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同

时,它也给予了我们强烈的启示:结构单一,不具备产业支撑,尤其是缺乏现代经济内涵的小城镇,其发展空间必然受到很大制约。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是由核心城市及其辐射地区形成的大规模的城市圈带。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和质量要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象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城市圈带的形成与发展。

5 结论与政策含义

以上分析说明,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仅仅废除户籍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从调整经济结构、非农产业布局、优化城市结构等方面着手。

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前者是后者发展程度的决定因素而不是相反。具体的说就是要改变非农经济的重型结构,大力发展轻型工业、城市服务业并合理引导新型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它们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潜力。这样不但适应了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变的需要,同时也打破了原有产业结构对城市化发展的制约。

推进农村非农生产经营企业适当向城镇集中,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之一。为达此目的,必须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降低非农企业在分散经营时由于不规范性和无偿利用外部收益而具有的种种比较优势,破除阻碍它们向城镇集中的体制性障碍;二是创造适宜环境,扩大非农企业在城镇生产经营所具有的优势。由此强化促成非农企业向城镇集中的推力和拉力。

突破“大、中、小”旧有思路束缚,建立城市体系发展的新思维,是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人口普查与多个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多年来大城市在我国流动人口的吸纳及城市化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为控制大城市的发展显然是违反市场原则及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发展格局来看,在商品经济发展最快、市场机制发生作用最显著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一些大城市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为数众多的中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果我们积极引导和规划,把这两个区域的大城市发展与中小城镇的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的城市圈带,则在下一个世纪,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内容将有巨大的提高和改善。要向这个方向发展,必须跳出既定的“大、中、小”思维框框,让市场机制决定城市发展资源的流向。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2 杜辉.略论我国工业化升级转换中的战略选择.经济研究,1992;4

3 余立新.排除认识障碍,加快城镇化发展.人口研究,1994;1

4 俞德鹏.中外城镇化进程的定量比较.人口研究,1994;2

5 付晨.农村城市化滞后的症结与对策.经济体制与改革,1995;3

6 孙立平.中国的城镇化是滞后还是超前.探索与争鸣,1996;5

7 叶裕民.中国城镇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5

8 周一星等.改革开放近20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1999;12

9 孙永正.城镇化滞后的八大弊端.城市问题,1999;6

10 孙永正.城市化内涵、进程和目标水准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12

11 王茂林.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2 刘连银.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南民族学院学报,;4

13 刘勇.我国城镇化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时报,1999-04-14

14 郭克莎.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之我见.光明日报,2001-08-21

15 陈阿江.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检讨与战略选择.南京师大学报,1997;3

16 董黎明.90年代中国城市超前发展战略透视.城市,1999;3

17 邓宇鹏.隐性城镇化及其成因.中国经济时报,1999-09-29

18 王桂新.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9 王嗣均.中国城市化区域发展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0 钟水映.中国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与对策.人口与经济,2001;6

21 WilliamH,Freg,AldenSpeare,Jr,.TheRevivalofMetropolitanPopulationintheUnited

States:AnAssessmentofFindingsfromthe1990Census.Populationand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篇3

关键词:实体经济结构银行结构经济增长

一、文献综述

齐美东(2008)将银行业结构定义为,构成银行业的卖者(银行)相互之间、买者相互之间以及买者和卖者集团之间诸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简单来说,银行结构反映了银行业的垄断和竞争关系。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金融市场,特别是银行结构对一国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令各位学者的意见产生分歧的是,经济增长依赖于垄断的银行结构还是分散的银行结构。Guzman(2000)就类似的讨论内容划分为两类: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前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是Petersen和Rajan、Zingales,认为垄断的银行市场结构会通过选择利率水平和信贷配给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麻烦和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然而,一般均衡模型认为垄断的银行结构所带来的成本很有可能超过它所带来的好处(Guzman,2000;Cetorelli and Peretto,2000)。

学者们之所以争论不休大多是因为忽略了金融结构(这里特指银行业结构)与实体经济结构的匹配问题。所谓实体经济结构,是指要素禀赋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产业结构。林毅夫、章奇、刘明兴(2003)认为,银行体系对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作用,只能通过它是否满足了实体经济的需要来判断,即二者是否匹配,而不能将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割裂开来,抽象的讨论金融体系的作用。

那么,怎样的银行业结构才算做是与实体经济结构相匹配呢?林毅夫、姜烨(2006)认为,以资本较为雄厚的大型企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结构应当配备较集中的银行业结构,以劳动力为优势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结构应当配备较分散的银行业结构。原因有二:从规模经济来看,大银行给大企业贷款有利于降低单位贷款处理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从信息优势来看,中小金融机构(如中小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有信息上的优势(林毅夫、李永军,2001)。

除了在理论界争论不休之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林毅夫等人通过对全球制造业1980-1992年数据的经验分析,证明了一国银行结构必须要与实体经济结构相匹配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即实体经济中大企业比重越大,银行结构越趋于集中。王红(2005)通过1986-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显示我国较高的银行集中度对经济增长有负的影响。苏国强(2007)、马钦玉等(2008)也认为我国银行结构表现出的较垄断的特性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而秦凤鸣(2004)则认为合意的银行业结构既不是自由竞争也不是高度垄断,现在很多国家在这方面表现出了趋同性。林毅夫、孙希芳(2008)克服银行业结构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运用1994年启动的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政策因素构造了工具变量,最后得出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上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还未有学者将某省份作为对象来研究实体经济结构、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将选取湖北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1985-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该领域的实证分析,试图得出湖北省实体经济结构与银行结构是否匹配的结论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模型与数据

1.模型及变量的设定

我们以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为基础,利用湖北省1985-2007年有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基本的计量模型为:

在该方程中, 是截距项, 是残差项。GDP为湖北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L为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用以表示劳动投入;K为资本投入,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表示;BS是银行结构,本文选取四大国有银行的本币存款余额与所有银行本币存款余额的比值来表示,用公式表示是: ;ES是表征实体经济结构的变量,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业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值表示,比值越大表示该实体经济结构是以国有大企业为主体的。

除上述变量外,根据林毅夫的研究模型,我们还使用了BS*ES这一交叉变量,其目的是为了研究经济结构与银行结构的匹配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数据的选择

有关表征实体经济结构变量的数据是选自1985-2008年《湖北省统计年鉴》,《湖北经济辉煌15年》,有关金融数据选择2006年《湖北省金融年鉴》、1985-2008年《中国金融年鉴》,还有一些缺失的数据来自高校财经数据库(www.bjinfobank.com)。将这些资料汇总,计算、编制出湖北省1985-2007年有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在此特别说明,2000年~2002年的中国工商银行、2003年的中国建设银行以及2006~2007年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在湖北省的当年存款余额无法得到,故适当使用趋势预测法结合指数模型预测法进行了合理预测。

四、计量结果和分析

1.计量模型的建立

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1

表1

Dependent Variable: LnGDP

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1985 2007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

C-5.2437763.280197-1.5986160.1273

Ln(L)1.1554400.4827162.3936250.0278

Ln(K)0.5804790.0780137.4408020.0000

BS1.9968491.0288031.9409440.0681

BS*ES-2.1801401.200763-1.8156290.0861

R-squared0.990069Mean dependent var8.172130

Adjusted R-squared0.987862S.D. dependent var0.900556

S.E. of regression0.099217Akaike info criterion-1.593348

Sum squared resid0.177193Schwarz criterion-1.346501

Log likelihood23.32350F-statistic448.6154

Durbin-Watson stat1.017322Prob(F-statistic)0.000000

表1显示BS和BS*ES两个变量未通过t检验,但是这四个变量联合起来对GDP 的影响程度却高达0.99(R²),除此之外,相对于单个解释变量对GDP的回归而言,上述模型中Ln(L)和Ln(K)的参数值被改变较大,所以认为该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客观上存在优于现存模型的模型。

下面,采用逐步回归法改进模型,根据新加入的变量如能明显改进原模型的R²就将其保留这一原则,最后确定了Ln(K)和Ln(L)为模型的基础变量。在此基础上,当加入BS时,虽未明显改进R²,但却未对模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可以保留BS。但当加入BS*ES变量时,模型的R²显著减小,且原模型中显著的Ln(K)和Ln(L)变量也不再显著。另外,当单独做LnGDP和BS*ES的回归时,该解释变量也没有通过t检验(如表2),因此,模型中应剔除该变量。

表2

Dependent Variable: LnGDP

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1985 2007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

C12.184190.42550228.634880.0071

X-9.0466380.941146-9.6123610.1530

R-squared0.814811Mean dependent var8.172130

Adjusted R-squared0.805992S.D. dependent var0.900556

S.E. of regression0.396662Akaike info criterion1.071475

Sum squared resid3.304151Schwarz criterion1.170214

Log likelihood-10.32197F-statistic92.39749

Durbin-Watson stat1.101465Prob(F-statistic)0.000000

综上所述,模型最后的形式为:

2.对模型结果分析

保留了BS变量,说明银行结构对经济增长有一定贡献率,而BS*ES变量的剔除则说明实体经济结构与银行结构并不匹配,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分析,这一点并不难理解。

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湖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工业的支柱作用非常明显,其实体经济特性是资本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我国中部地区以冶金、机械、纺织为主干,轻工、化工、电子、建材具有一定规模,门类较为齐全,配套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因此,湖北省一直以大力支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为主要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说,湖北省的实体经济结构是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的,这一点也可以从国有工业企业对GDP的贡献率看出来(如表3,显示2004年湖北省17个市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达到0.97126,大于非国有企业与GDP相关系数0.7123。

表3

综上所述,湖北省的基本情况是银行集中度虽仍然较高,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仍然超过50%,但是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表明银行结构是日趋分散的。而实体经济结构却仍是国有大企业占主导地位,说明湖北省的实体经济结构与银行结构不匹配,未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五、政策建议

我国近几年倡导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但是在湖北省却呈现了二者不同步的现状——银行集中度下降,中小银行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而实体经济结构却未与银行结构匹配,国有大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贷款难、难发展的瓶颈。因此,作者建议湖北省应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立足比较优势——资本,培养竞争优势——劳动力,从而使银行结构与实体经济结构相匹配,促进我省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王红.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05.

[2] 秦凤鸣.中国银行业结构的合意性[J].金融研究,2004.

[3] 林毅夫、姜烨.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J].金融研究,2006.

[4] 林毅夫、孙希芳.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

[5]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

[6] 林毅夫,章奇,刘明兴.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J].世界经济,2003

[7] 马钦玉,邱真.我国银行结构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2008.

[8] 苏国强.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J].时代经贸,2007.

[9] Guzman,Mark G (2000):”The Economic Impact of Bank Structure: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Economic and Financial Review , Second Quarter,2000.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篇4

关键词:产业结构,相对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

一、研究目的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一个经济体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 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该经济体的增长方式。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业的绝对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而相对劳动生产率却不断下降, 这显然不是一个稳健的结构变化过程, 任由其发展, 可能会损害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因此本文将利用面板数据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进行基于相对劳动生产率层面的分析。

二、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原理

通过对经济增长的计算, Romer (2000) 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 (含经济制度的变迁) 贡献的, 而短期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所贡献的。然而, 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在一定产业结构中组织在一起进行生产的, 对于给定的资本、劳动和技术, 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生产。因此, 如何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模型设定

(一) 理论分析

现设定不同产业结构对生产影响的函数为:Yit=F (X1it, X2it..., Xkit, A) , 其中Yit表示样本i第t年的总产出;Xmit, m=12, …, k, 表示样本i的第m次产业在第t年的产出量;A表示经济制度和技术水平。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讲总产出量恒等于所有产业的产出量之和, 然而在一定经济制度之下, 有的产业之间会出现极高的共线性, 或有的产业自身对总产出没有显著的贡献, 但与其他产业合在一起却对总产出有极大的解释作用, 对于这部分产业我们视其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 而非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为此对上述函数进行相关的数学处理可得:InYit=B0+B1InX1it+B2InX2it+...+BkInXkit+E, 为了简便起见, 可以将产业结构简单地划分为三次产业, 也即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二) 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以劳均GDP (以perGDP表示) 来度量, 这与库兹涅茨研究中的劳均产出相一致。反映产业结构变化的指标有:农业产值与就业份额 (以SHY1、SHL1表示) 、工业产值与就业份额 (以SHY2、SHL2表示) 、服务业产值与就业份额 (以SHY3、SHL3表示) 。考虑到三次产业相关份额加总之和为100及由此导致的严重自相关性, 本文主要取农业和服务业相关指标表示结构变化。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式中, i表示地区下标, i=1, 2, ..., 29;t表示时间下标t=1, 2, ..., 27。由各项指标看方程拟合良好。

四、模型分析

估计结果显示, 1982年~2008年, 农业产值与就业份额与劳均GDP呈反方向变化, 而服务业产值与就业份额与劳均GDP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从总体上看, 农业产值份额每降低一个百分点, 劳均GDP的增长率则提高2.78%;而农业就业份额每降低一个百分点, 劳均GDP的增长率则提高1.19%;因此, 劳均GDP的增长率对于农业产值份额的弹性大于对农业就业份额的弹性。也即是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一个百分比, 比就业份额下降一个百分比更能促进劳均GDP增长率提高。由此可见农业的绝对劳动生产率较相对劳动生产率而言对GDP的贡献更大。结合各省的农业产值数据, 可以清晰地说明与农业的绝对劳动生产率在稳步地提升相比, 农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乏力 (农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通过农业就业份额的降低来加以衡量) 。这一过程显然不是一个稳健的结构变化过程, 任由其发展, 可能会损害经持续增长的潜力。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 缩小第一产业 (主要是农业)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也即是在绝对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不断降低农业产值份额, 与此同时, 增加第二产业 (工业) 和第三产业 (服务业) 就业容量, 尤其是需要扩大服务业的就业份额,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经济规模, 促使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如果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一定限度, 就会导致经济衰退。因此, 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前提, 单方面强调发展第三产业, 只会使经济达到短期的经济增长, 而后步入长期的经济衰退之中。

政府应该鼓励各种资源投入农业生产, 在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及非农就业的同时, 继续推进农民工进城就业。可考虑把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服务的范畴, 逐步实现城镇公共服务主体的均等化, 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进城落户的制度性障碍。加快城市高劳动力需求的第三产业发展, 为农民工提供充足的非农就业机会。回归正常的工农业结构关系, 巩固和提高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2]Kuznets, Simon.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Agriculture:Notes on Measurem ents[J].in:Agricultur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dited by Carl Eicher and Law rence Witt, New York, McGraw-H ill, Inc.1964, pp.102-119.

[3]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 (上卷) :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地勘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篇5

地勘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文章对地勘单位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内容及其需要采取的.策略,以及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作 者:陈国栋 CHEN Guo-dong  作者单位:贵州省地矿局 刊 名:中国地质矿产经济  PKU英文刊名:CHINA GEOLOGY & MINING ECONOMICS 年,卷(期): 13(8) 分类号:F407.1 关键词:经济发展   结构   优化  

经济结构与发展战略 篇6

这本书是从经济结构角度来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主编写的“代序言”,是全书的基调。第二部分,着重分析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制定经济结构对策的总的原则。这一部分从理论上探讨了战略目标的选择及有关的指标体系,战略目标同经济结构的内在联系,进而论证了决定战略目标和经济结构的因素,以及经济结构合理化的三原则:目的原则、效益原则和平衡原则。第三部分分别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教育科学结构、就业结构、企业规模与企业组织结构、地区结构、积累和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国际交换结构、所有制结构诸方面进行了较详细、具体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同时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之精华,提出了很多值得重视的理论观点和新的政策建议。例如,关于制定科学的速度分布对策的三条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关于建立中国式集约经营的农业结构,关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工业,关于开发新型材料,关于建筑业作为一个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关于就业趋势和规模的预测,关于全国性公司与规模经济效益的关系,关于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关于正确对待消费领域的三个差别,关于发展对外贸易的途径等等,都体现了理论性、现实性和政策建议性相统一的鲜明特点。

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紧密环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最根本任务。全书抓住我国经济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着眼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结构和体制,从是否有利于促进四化和生产力发展出发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对策建议。

该书的第三个特点是面向未来。由马洪和孙尚清主编的《中国经济结构的研究》(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出版),着重于总结建国三十年经济结构各方面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它的续篇,《对策》一书重点则是把对今后经济发展的预测同论证经济结构对策联系起来。预测是按十二大确定的两个阶段(即到一九九○年和到本世纪末)进行的。

该书的第四个特点,是把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较好地结合起来了。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学一直局限于研究生产关系,加上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使得关于经济问题,包括对一些急待解决的经济问题的研究,往往陷入空泛的议论。而《对策》一书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不是离开资料和具体数据的分析立论。例如,在就业结构一章中,作者通过对一九八二——二○○○年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和各部门职工自然减员情况的预测,提出了对到本世纪末就业人数时间分布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一九八二——二○○○年就业规模及其结构的变化趋势。

这本书是个较大的工程,牵涉问题复杂,难度大,需要多学科学者们的通力合作。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完成的这样一本专著,难免个别的章节有研究不足、资料欠缺、说服力不强等不足之处,但该书的问世表明作者们的工作是有效率的,也是难能可贵的。人们希望,这个科研群体能够得到发展,并在今后拿出具有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篇7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与此相对应的经济结构包括众多彼此关联的子结构, 其中产业结构是其基本的结构形态, 产业结构的形态决定了一国经济增长的格局。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内部诸因素的发展变化, 另一方面是与其相关的各经济子结构的发展变化。

1. 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

投资结构是投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投资在各产业部门的分布是改变已有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 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首先, 投资使各产业获得了一定的资金或实物, 产业之间会产生互为引致的需求, 因而调动了现有产业生产能力的发挥, 资金在现有产业组织内部的结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现有产业的生产能力;其次, 投资使各产业的原有生产要素与新增资金发生了全新的组合, 从而改变了现有产业间的生产能力的结构状况。另一方面, 投资又是来自于现存产业的产出, 因而投资结构又受到产业结构的制约。

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是指人力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 反映了各产业的生产能力。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就业结构的变化互相制约。首先, 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收益水平。由于产业之间存在收入、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相对差别, 这种差别对就业人员具有不同的吸引力, 形成了产业结构的就业导向;其次, 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要素构成。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 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吸收能力也不同, 对就业人员吸收多而要求低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对就业人员吸收少而要求高的通常是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第三, 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生产效率。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生产效率, 一般地, 在同样产业规模下, 生产效率低的产业对就业人员的吸收能力弱, 生产效率高则吸收能力强。

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 就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表现在就业结构、投资结构、产值结构等各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按比重由高到低呈现从“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同时, 各产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北京市1990年~2007年各产业产值所占总产值的比重的变化趋势也同样符合这一规律。

三、北京市经济结构关联的实证分析

PLS路径分析是一种用来分析多个指标变量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结构的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允许潜变量的存在, 用于测量潜变量之间以及潜变量与显变量之间的直接影响以及间接影响关系, 解决了一般回归分析所不能处理的难题, 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根据宏观经济运行规律, 投资状况对产出和就业状况有直接影响, 而且还通过产出对就业有间接影响。本例将北京市的固定资产投资 (包含房地产) 、产出、就业状况作为隐变量, 将它们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比例作为显变量, 通过建立PLS路径模型来分析各隐变量之间、显变量与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由于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就业结构均为比例数据, 需要进行logratio变换以展开数据的范围, 以克服其中的相关性。将北京市1990年~2007年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产出结构及就业结构的比例数据展开后, 运用PLS路径分析法进行分析。根据运算结果可以判断北京地区的投资情况对GDP产出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921, 产出情况对就业情况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958, 投资情况通过GDP产出而对就业情况的间接影响系数为0.921*0.958=0.882。上述模型的各内生隐变量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852与0.916, 能够较好地拟合观测数据。经过检验, 各路径均显著, 各内生隐变量具有很高的拟合优度, 说明这一模型对于原始数据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由于投资、产出与就业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可以构造隐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对本例, 构造隐变量间的多项式回归模型, 得到北京市就业 (ζ3) 与投资 (ζ1) 、产出 (ζ2) 的关系为:ζ3=-0.241+0.239 (ζ1) 2+0.885ζ2, 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2.85、5.32、13.76;F统计量=151.87, 调整确定系数, DW=1.88。

此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数据, 各系数及整体模型都通过了检验, 具有统计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北京市就业状况受到投资状况与产出状况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联程度。

参考文献

[1]李悦: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

[2]BAYOL M.P. (2000) , “Use of PLS Path Modeling to Estimate the European Consumer Satisfaction Index (ECSI) Model”, Statistica Applicata–Italian 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

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 篇8

关键词:经济结构,教育深化,产业经济学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日益朝着服务化方向加速调整, 理论上, “大学扩招”通过有效增加高素质劳动力供给方式, 能够适应中国新常态下结构变化对高层次劳动力就业的更多、更高需求。但现实情况不然, 中国的“教育深化”现象日益突出, 也即, 受过更多更好教育的劳动者, 似乎正越来越难找到理想工作, 工资也相对不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育深化”现象实际上反映的是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高等教育模式不相容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 2014年2月26日,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同年3月底,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也明确释放了“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的信号。不难发现, 这意味着酝酿高等教育格局重构成为决策层解决中国就业难问题的现实选择。

作为一门实务性强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专门以“产业”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学。学习产业经济学除了可以满足分析和研究国家政策的需要外, 还可以满足工商企业分析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需求, 实施更为有效的竞争战略。作为其的应用, 各大型公司一般都设有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 利用产业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有行业情况, 然后帮助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这些企业需要大量产业经济学专业人才, 但现实情况是, 这种实际部门对人才的需求和产业经济学人才供给并未形成无缝对接, 从而导致彼此间相互制约, 而非相互促进。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主要的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产业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 大学阶段产业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产业经济学教材建设落后。

我国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主要由西方传过来, 既脱离中国国情, 又未能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的现实需要, 教材建设落后。首先, 西方产业经济学不重视研究除产业组织理论之外的产业和经济问题, 而实际上, 在以科技进步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经济运行中, 产业结构、产业联系、产业布局、产业开放等问题越来越重要。其次, 西方产业经济学理论, 很难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仍处于较低水平且与西方国家的国情存在重大差异的中国经济。因为, 西方国家的学者们坚信, 其高度发达的市场可以通过“看不见的手”自动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这决定了西方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及政府相应的政策问题。中国将在相当时期内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由于转型升级过程中市场发育不充分, 功能不完善, 产业结构的非均衡问题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 在微观和市场层面上基本上通过市场机制得到自动解决, 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和非政府机制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的作用。最后, 我国产业经济学教材更新较慢, 未能随着社会经济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修改, 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需要不完全能衔接上。

2. 产业经济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产业经济学教学中, 学生和教师普遍反映课程内容偏理论讲解, 实际操作的部分不多, 学生似懂非懂, 教学效果不理想。近年来, 为了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我国对于学科设置进行了改革, 这有益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 总学时数既定, 学习内容的安排必然具有替代性, 过多的理论学时, 势必导致相关实践学时的不足。更重要的是, 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重视, 即使在一些财经类院校, 其本科阶段甚至不开设这门课程。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培养的所谓的产业经济学专业人才, 在实践中很难适应具体工作的需要, 这既由产业经济学特殊性决定, 又与产业经济学教学局限性密切相关。

3. 产业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教学研究落后。

目前, 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产业经济学使用的教学模式, 基本上仍然沿袭传统的“填鸭式”, 也即老师只负责讲和学生只负责听, “各负其责, 互不干扰, 完成任务”的教学模式。实际上, 从性质上, 产业经济学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有较大区别。产业经济学更强调学生对现实经济运行的深刻领悟、洞察和逆向思考能力, 它要解决的不仅是“怎么样” (What) 的问题, 还要解决“为什么” (Why) 和“怎么办” (How) 的问题, 追求以充分有效的现实证据支撑产业经济学分析和研究结论。

二、我国大学产业经济学教学实践改革的建议

1. 产业经济学教材建设的改革。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时效性、应用性和地域性很强的课程, 产业经济学教材的中国化问题必须尽快得到解决。社会经济生活在不停地变化, 为适应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对产业经济学人才的需要, 产业经济学教材应持续修订, 将适合中国国情的和要求学生必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作为教材核心, 以此为基础, 再根据产业经济理论各方面的变化, 对教材的内容随时进行更新和补充。比如中国的产业经济学教材, 必须与时俱进反映中国政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和理论, 不仅要重视对传统产业组织的研究, 还必须囊括诸如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开放和产业政策等反映中国特色国情的内容。

2. 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产业经济学课程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激发学生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企业发展的了解和思考兴趣, 使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可以在讲授产业经济学相关内容的同时, 组织学生以产业发展和上市公司问题导向开展专项调查。学生也可以上网查资料, 其调查结果及心得体会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给教师。

3. 产业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鼓励教师在教授产业经济学的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实地考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及互动教学等教学方法。实地考察教学针对性强, 生动、直观, 可以强化课程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的产业经济学内容的理解;互动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真实产业经济学场景。另外, 可以采用流程图和相关文字叙述来讲解产业经济学报告。因此, 在产业经济学教学中, 特别要重视启发学生怎样利用产业经济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和批判能力。

4. 产业经济学师资建设的改革。

目前, 我国高校中从事产业经济学教学的教师大多有较高的学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 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教师的产业经济学实践水平普遍较低, 这也是长期以来高校中产业经济学课程常常令学生感到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 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学师资的实践水平。比如考核上, 对于从事实践性很强的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工作量的考核, 可以适当压缩课堂教学的工作量, 转而要求具有一定的实务工作量;师资培训上, 产业经济学教师每隔几年应有一段时间到校外开展社会实践的机会, 比如到政府产业研究机构、大型企业参与实践;师资建设上, 产业经济学教学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专家、政府发改委官员开设专题讲座, 以弥补常规理论教学的不足, 开阔学生视野。

三、大学产业经济学教学研究平台的改革建议

真正能使我国大学产业经济学教学效果有质的改变, 还要靠产业经济学教学科研的加强。目前, 相对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 我国产业经济学教学研究内容的范围要窄得多,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 加强产业经济学教学研究平台建设。

当前产业经济学类专业期刊数量很少, 除《中国工业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以外, 专门刊发产业经济学类研究文章的CSSCI期刊 (尤其是知名期刊) 不多, 而在这些期刊中, 刊发产业经济学教学类研究文章的更是凤毛麟角。这无疑降低了产业经济学专业教师从事产业经济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 从而导致产业经济学教学研究人员的缺乏。这种局面如不加以改善, 将会导致产业经济学教学研究的平台越来越少, 跟不上时代要求, 导致产业经济学教学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水平上, 很难得到提高。

2. 加大产业经济学教学研究资助。

导致产业经济学教学研究缺乏的另一个障碍是缺乏相关资金的资助。国家在研究经费的分配中一直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 从“贫瘠”的人文类项目资助中再分一部分资金给教学研究项目, 更是难上加难。经费不足, 致使很难开展产业经济学教学研究所需的问卷调研、案例研究和项目研究等, 很难产生较高质量的产业经济学教学研究成果。因此, 各级研究经费提供部门, 尤其是产业经济学专业主管部门、管理机构和专业学会, 应适当选择一些产业经济学教学研究项目进行资助, 在经费上给予倾斜。

3. 加强产业经济学教学研究的跨行业交流与合作, 实现产学研政的结合。

产业经济学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关。近年来的实践已经向产业经济学教育者和实务界、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了挑战。学校可以和产业经济学行业组织, 以及实务界和政府主管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合作, 发挥各自优势, 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产业经济学教育者需要考虑今天的产业经济学课程, 以及教学方法对未来的学生服务社会的质量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产业经济学教育者还需要考虑如何在产业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反映近年来产业经济学实践的变化, 尤其是近年来的产业经济学失败案件和新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 产业经济学实践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趋势。为解决这些问题, 要求产业经济学教育机构必须积极地和产业经济学行业组织, 以及实务界、政府主管部门实施跨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产学研政的结合才能实现产业经济学教学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尹凤哲.产业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措施探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5) :92-93.

[2]柯颖.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S1) :168-169.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篇9

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外部空间结构, 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寻求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的完善, 城市外部空间结构主要寻求地区之间城市关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合作。在城市竞争已经成为地区竞争的标志的背景下, 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已经成为目前地区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抓手。对于国内外发展形势进行分析, 在调整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 不光要调整内部结构, 还要注重外部结构的调整。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外部空间结构协调进行调整已经是任何城市在发展中必要的选择路径。根据城市化发展规律, 30%~70%是一个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 其中50%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30%~50%是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时期, 50%~70%是城市化减速推进的时期。按照这一规律来看, 我国已经超过50%这个转折点, 这就意味着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中国的城市建设将由过去的加速推进转变为减速推进;应该说快速的城市建设, 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 但与此同时, 伴随着快速的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第一,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出现各种矛盾。城市空间无序开发、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公共服务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 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等, 这些矛盾与问题严重制约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 城市外部空间环境迫使城市进行区域合作。为了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作为单体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自身的资源优势会不断丧失, 要主动寻求与周边城市的区域合作, 形成错位发展, 其中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指标涉及很多方面, 外部竞争力也是一个方面。因此, 基于理论与现实的要求, 对于任何一个城市, 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 除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之外, 还要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

2 丹东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历程分析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从紧凑式走向组团式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社会, 区域合作日益加强、全球化不断推进, 丹东城市空间发展进入加速扩张时期。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 丹东城市历史扩展过程中比较紧凑, 土地利用效率较高。随着各大项目的不断推进, 未来仍然需要土地指标做支撑, 而丹东可利用的土地指标有限, 因此, 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要求丹东在未来发展中, 空间布局要集约化, 要提高每寸土地的投资回报率。城市空间的调整从之前的紧凑式发展转变为组团式发展, 因此, 丹东市规划主要分为四大组团:一是丹东新区组团。该组团是未来丹东重点发展的组团, 主要划分为五大园区, 分别为口岸物流园区、商贸服务业园区、仪器仪表园区、环保产业园区、振兴产业园区, 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是仪器仪表、依托港口的现代物流业等, 未来新区组团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承接丹东老城区的产业与人口转移。二是东港组团。该组团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 形成临港产业体系, 主要划分为再生资源循环纺织园、装备制造园、临港产业园等, 重点发展的产业主要是装备制造、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三是前阳组团。主要划分为现代物流产业园、纺织工业园区、县区项目示范区、装备制造工业园等, 重点发展的产业是纺织服装, 在丹东市所占比重较大, 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集散地。四是大孤山组团。主要划分为港口核心区、新型能源产业区、精密铸造园等, 重点发展海洋红港区, 依托港口优势发展临港产业以及精密铸造产业等, 其中海洋红港口成为丹东未来新的东北东部澄海通道, 发展的潜力很大。组团之间通过绿化和廊道体系分隔, 规划出三湾, 进而实现了沿江沿海整体城市功能的优化。

2.2 城市外部空间结构调整——从圈层蔓延走向轴向拓展

丹东的地理位置是“三沿” (沿边、沿江、沿海) , 如何将“三沿”区位价值转化为“两带”经济优势, 是各届领导关注的问题, 不管是辽宁沿海经济带还是东北东部经济带, 主要的是寻求区域合作, 重点发展沿江沿海经济带, 这是丹东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为此, 在丹东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中提出一个战略举措是“西进东联”战略, 进而提高丹东的对外开放水平, 做大丹东的经济总量。应该说西进东联战略是顺应世界发展规律, 也是适应丹东发展的需求。通过合作的力量把自己做大做强, 进而加强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合作。除了与大连、与东部城市合作之外, 还需要向北拓展, 因此, 丹东规划出三个经济区。以丹东市区、东港市区为核心, 包括五龙背、楼房、虎山、九连城、金山镇、同兴、前阳、汤池在内, 形成南部经济区的核心区。这一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紧密联系, 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产业及结构升级, 规划人口规模百万以上的带形城市, 成为第二、第三产业发达, 功能完善, 门类齐全, 分工协作的都市经济发展区。北部经济区包括以凤城为核心的市域乡镇。这一地区今后要以加强资源深度开发为重点, 发展煤炭、建材、机械等地方性工业的同时, 发展板栗、山楂、柞蚕、中药材、烟草等农业经济作物, 走工、农协调发展之路。东部经济区是以宽甸县属区域为范围 (不包括虎山镇) 。这一地区今后发展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和矿产资源优势, 发展硼石开采与加工为重点的硼化工业的及菱镁石、理石、石灰石开采加工的建材工业, 水电业, 旅游业, 形成东部特色产业区。

3 丹东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3.1 首先要理念新:一切为了市民的幸福生活

顶层设计固然重要, 理念也重要。人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策的设计, 应该是要从实际出发的, 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念作为指导的话, 政策的设计很有可能是零散的, 各项政策之间是相互重复的。在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过程中, 要有科学准确的城市发展理念做支撑。对于目前丹东的发展现状, 不管是建设外在的“大气”, 还是内在的“秀美”, 未来丹东拉大城市空间, 做大城市骨架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市民的幸福感, 只有将市民的幸福福祉与空间调整紧密联系, 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

3.2 关键是内涵新:港城一体化重点推进

依托港口发展城市是世界各个港口城市发展中总结的规律, 港口和城市在发展中是一个共同体,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城市为港口提供腹地需求, 港口为城市提供产业支撑, 所以任何一个港口城市不能剥离港口而发展。丹东港在城市空间调整中非常重要, 近几年丹东港口发展迅速, 带动丹东产业高度集聚, 临港产业发展成为集群, 使得城市空间向港口扩展, 城市沿江沿海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上是普遍规律, 因此, 充分利用港口资源, 发展临港产业是丹东未来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

3.3 重心是产业新:现代产业引领产业体系高端化

没有产业的城市就没有灵魂, 城市空间调整离不开产业支撑。目前,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 丹东的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工业结构得到了不断的调整, 呈现“两低一高”的特征, 分别是第一产业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 第二、三产业低于辽宁省平均水平。因此, 调整经济结构首先要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对于丹东的产业体系来讲, 产业要转型, “转什么”、“往哪里转”、“怎么转”?本文认为丹东产业转型要紧扣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个关键要素, 促进产业合理转型与城市内外部空间结构调整紧密结合, 进而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 比如现代化农业、现代物流业、养老产业、休闲旅游产业等产业体系, 进而为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提供完善的经济基础。

3.4 根本保障是制度新: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各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 都是盯着国家项目不放, 但是, 在开展区域合作方面, 很多相邻地区是竞争对手, 不是合作伙伴, 甚至在与周边城市开展区域合作方面存在相互排斥和恶性竞争等问题。因此, 丹东未来发展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 重视开展多层次的国内区域合作, 比如:与辽宁省内其他地区的有机联动;与东北其他省区的协同互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深合作。

参考文献

[1]许彦曦, 陈凤, 濮励杰.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 2007 (3) .

[2]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篇10

本文根据我国1978~2009年的数据利用协整分析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如果存在协整关系, 则建立协整方程, 并构造误差修正模型, 从而揭示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最后利用Granger非因果性检验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性质进行检验。

二、变量与数据

通过宏观数据人均GDP () 反映经济的增长, 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率 () 即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率 () 即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两个指标来反映产业结构在国民经济中的状况。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不改变原来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 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 所以分别对人均GDP () 、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取自然对数, 分别用、表示取自然对数后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率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率。

三、实证分析

如果直接对取自然对数后的数据进行回归的话, 很可能会造成虚假回归, 从而影响分析的准确性, 所以在进行协整检验前, 先检验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使用ADF (AugmentDickey-Fuller) 检验, 检验其平稳性。结果表明, 各序列经1阶差分后成为平稳序列, 所以各序列为1阶单整序列。经检验时间序列lnY、lnX1、lnX2为二阶单整序列, 虽然其自身不平稳, 但如果其某种线性组合平稳, 这种线性组合反映变量间长期稳定的关系, 称其为协整 (Cointegration) 关系。使用Johnansen检验对多变量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由于Joh ansen协整检验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 所以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 必须首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由于在建立VAR模型结构的时候, 需要确定变量的滞后区间。本文采用SIC信息量来决定滞后阶数。经过多次实验后确定, 滞后阶数取2时最好, 且在此情况下, 各方程的拟合优度最好。

(一) VAR模型的建立

下面建立VAR模型。通过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我们可以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对人均GDP的冲击的响应进行测算。使用AIC准则和SIC准则确定模型的滞后期, 使AIC值和SIC值达到最小, 经检验最佳滞后期为2。使用Eviews5.0建立VAR (2) 模型, 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出, 三个回归方程的调整后的拟和优度分别为0.998749、0.975297、0.991703。估计方程为:

其中Y= (lnY, lnX1, lnX2)

(二) 协整检验

下面对其进行Johnansen检验。从以上的分析可知, 无约束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2。检验结果显示, 有一个统计量在5%的水平下大于临界值, 有一个原假设被拒绝, 即存在一个协整向量, 说明lnY、lnX1、lnX2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标准化的协整向量 (1.000000-0.8898954 1.829995 17.43289) ·。

(三)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VEC)

VEC模型是带有误差修正机制的关于△Yt的VAR模型, 增加△Yt-1滞后项的目的是吸收цt中的自相关成分, 使其变为白噪声。通过协整检验可知, lnY、lnX1、lnX2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下面使用Eviews5.0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AIC的值是-12.03846, SIC值-10.72207。

从长期来看, 当短期发展偏离均衡时, 长期修正项会做出调整, 使其发展恢复到均衡状态。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每增加8.8990个百分点, 人均GDP就增加一个百分点, 而且弹性较大;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每增加1.83个百分点, 使人均GDP下降一个百分点, 说明我国现在第三产业就业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增加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协调关系还需要调整。目前, 第三产业应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知识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 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比较少的劳动力, 而且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尚有不合理之处。

(四) Granger非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证明我国人均GDP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与从事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协整方程只是反映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并不能说明它们之间的回归关系, 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 还需要进一步验。本文采用恩格尔 (Engle) 和格兰杰 (Granger) 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

结果显示,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是人均GDP的增长的Granger原因, 而人均GDP的增长不是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的原因;人均GDP的增长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增加的Granger原因, 但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增加不是人均GDP增加的原因;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增加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的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四、结论

第一, 我国的人均GDP增长与第三产业产值所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之间存着唯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另外, 通过利用我国的具体数据, 印证了钱纳里等人的“把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进程理解为经济结构全面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最恰当不过”。

第二, 人均GDP的增长不是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的原因, 即在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并不是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 否认了库兹涅茨的收入影响论。

上一篇:发展为主 教育为本下一篇:躁动的文化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