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改革

2024-08-21

教程改革(精选七篇)

教程改革 篇1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的理论

近十多年来, 我国高职教育有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发展, 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扩展。教育理论引导我们努力推广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实践不断修正和完善教育理论。但是, 教育理论还没有完全适应教育改革的进程。我们要对传统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积极吸收其中优秀成分。同时在借鉴国外优秀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时, 一定要契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实际, 认真调查总结, 争取早日实现具有我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理论体系。

(一) 市场为导向。要明确高职的办学理念是市场为导向, 服务社会。我们正在努力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建设所需的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和教学要围绕市场, 保持课程的新鲜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明确高职教育目标后, 即可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以人为本, 倡导学生健康发展为出发点, 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包括学习技能和生存技能, 情商和智商的综合培养, 保证高职学院毕业的学生在未来行业中的发展。

(三) 行动导向教学思想。高职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活动的组织都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 通过多行业的专家论证, 深入一线进行实地调查, 较全面地设计本课程的学习情境,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 工学结合。高职的课程开发要以实际工作结构为框架,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以工作实践为起点, 将每一项目细分, 设置不同的情境。在日常教学中, 结合工作实际, 详实每一份教案, 进行每一情境的教学, 并强化技能训练, 使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份工作同时, 充分掌握工作要领和技能, 能够一毕业就直接走上工作岗位, 实现零距离就业。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设计步骤。

1.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岗位分析。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出彩点在于会计实务操作性强, 比之传统高等教学的学生更容易上手操作, 许多基础性会计工作都是由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去完成, 例如:收银、出纳、明细账会计等。现如今大部分企业都采用电算化进行记账, 所以熟悉软件的模块, 摸清会计处理的方式, 进行大量的训练, 熟练各种业务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优势形成的必要之路。

2.确定培养目标。通过连续多年的毕业生走访调查, 重点筛选了一些重要类型的企业, 以工业企业为主为例,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总账模块, 报表模块, 薪资模块, 固定资产模块等等。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重点培训, 认清问题的主次关联。确立好培养的目标, 制定好相应的教学计划。

3.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项目是能力目标和教学内容基于教学论与方法论进行转换后, 在学习领域框架内设计安排的主题学习单元。具体的教学项目或工作任务,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在多次的集体备课中, 充分讨论和交流, 集体精心设计每一教学项目, 在理论教学后, 进行大量的实践教学, 反复强化训练, 进行全真业务实训, 以巩固教学成果,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深化技能操作水平。

(二) 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采用启发式, 加强课堂讨论, 特别是积极开展采用以案例分析为背景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减少课堂教授时数, 每门课程提出适当的课外学习要求, 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培育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实验,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结合生产实践安排实习,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注重强化学生的求实创新的精神。结合科研促进教学, 科研和教学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 相互促进、取长补短, 相辅相成, 可以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从一些科研任务中选择一些有实用价值的题目在课程中进行实验。鼓励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教学手段, 主要会计专业课程除了配备多媒体课程和计算机网络外, 相应开发网络远程教学课程。利用各种虚拟系统, 模拟系统, 提高教学和实验的效率与质量。

(三) 管理措施改革。日常的教学管理是取得教学成效的保障, 它为教学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状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 努力完善教学管理。重新严格的修订或制定新的教学管理制度, 切记空泛, 必须有一定的执行力。契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通过制度来保障教学管理能够顺利进行。学习和借鉴他校优秀的教学管理措施, 加强交流学习。加强对课堂的巡视, 保障教学的质量, 及时提出修正方案, 为教学作一盏指路的明灯。

(四) 提高高职院校会计师资素质水平。师资水平对于教育来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它关系着整体教学的质量, 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度, 优秀的老师会带给学生一堂堂优秀的课程体验, 所以新课改下, 高职院校必须对教师队伍进行大换血:积极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 鼓励学生从事教育工作, 对骨干性人才给予优厚的待遇。利用好双师模式, 可以让学生对理论和操作同时开始学习, 有利于收集会计领域更多的优秀从业人员。积极寻找挖掘高精尖的会计教师人才。充分利用最近几年的国增、省培项目, 多次派出专业老师进一步学习, 学习优秀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先进教学方法和高职教育理念,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这更好地推进了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五) 培养建设好实习工作。实习基地培养非常重要, 作为教育的最后一环, 是以后工作进行无缝衔接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已新建ERP综合实训室, 这进一步改善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环境。同时, 一直与各个有关联的单位进行协商。在多次的实习生、毕业生走访和合作交流中, 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工作项目和工作情境划分, 修改教学内容和设计, 提高教学成效。

(六) 改革成绩考核方式。基于过去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期末成绩一锤定音, 这样会令学生养成临时抱佛脚的学习习惯, 对会计知识的掌握是一种纸上谈兵的模式。必须采用多种方法组合去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平时成绩占20%, 会计实训成绩占40%, 期末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平时作业、课堂抽查、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会计实训成绩分为老师和学生组合评定;期末成绩由考试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套高仿真的企业一个月的业务工作, 考试难易适中, 考点覆盖全部知识点, 注意知识点的梯度和速度, 注重的不只是结果, 还注重熟练操作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阶段性成果

根据有关学院教学改革文件的精神, 为了充分突出“高职学生重在培养动手能力”的特点, 会计专业教研室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从会计2011级的《会计电算化》期末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 采取了100%实务操作考核。至今取得了下列阶段性成果。

(一) 考核方式具有实践性。考生根据所给资料, 在规定时间里利用“用友财务软件”完成财务核算, 并根据学生完成质量进行量化考核。而在过去的课程训练中往往采取闭卷考试, 并且是由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 这种模式对于培训应用型人才是十分不利的。

(二) 学生反映很喜欢。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考核方式, 没有了读读背背的烦恼, 这样的考试想偷看都没用, 所有的成绩主要都是来自于平时每一次课内课外的练习和总结。同时, 一些平时浑水摸鱼, 不认真学习的人是无法取得优秀的成绩的。采取100%实务操作新办法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喜悦, 充分证明了改革成效。

(三) 教学效果有保障。每年四月份的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明, 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上手非常快, 很快可以独立利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各项业务的处理。通过认真分析归纳, 我们培养的会计人员动手能力非常强, 获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节约了培养成本, 提高效益及社会效益。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 对会计实务操作的能力一直是发光点, 但是同时不能忽略理论功夫的扎实程度, 否则对于未来职业规划的影响是很大的, 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夫则很难学会处理会计信息, 从而上升到利用会计信息为管理为决策提出建议的阶段, 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是所有高职院校从事会计教育工作的老师和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必须要去考虑的问题。

四、结语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老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思维的改变, 教师在课改任务中起的是一个导向性作用, 必须认清最终的目的即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兴趣, 激励信心, 调整积极性。由被动接受学习到主动去学习。总而言之, 高职教育课改要与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水平相契合, 与未来的会计实务工作相匹配, 切记不可泛泛而谈, 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从业人员。

摘要:与时俱进, 不同时代和形势下教学与课程改革永远在进行中。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永恒的话题, 课程改革也是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以行动为导向、注重技能素质的现代高职教育思想引领下, 需要用更新的视角来检阅现行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实施。本文将从教改理论、教改内容和阶段性成果三方面进行阐述, 供各位同行参考。

关键词: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综合实训

参考文献

[1]吴凡, 景诚.ERP视角下高职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体系的构建[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 9

教程改革 篇2

可摘义齿修复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此外, 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是中职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因此, 我们就以尝试编写该课程的实验教程入手, 探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下面将此次编写、开发和开展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实践教程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启发阐述如下。

1 可摘义齿实践教学的现状

1.1 实验课模式陈旧、单一

在我校近几年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实验教学中, 一直沿用几十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教学模式, 即教师以等比例大小的石膏模型操作示教, 约有20人为一组的学生进行观摩。显然这样的实践课模式有诸多弊端, 如:视野太小, 后排学生无法看清教师的示教, 教师亦无法关注到后排学生, 课堂显得很杂乱, 根本不能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较少在讲解过程中和学生沟通, 很多学生最后将实践课定义为“模仿课”,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要点在哪里?”等问题就不得而知了。试想在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又怎会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1.2 实验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

我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教师主要为口腔医学生, 由于专业培养体系不同、自身知识储备偏移等问题, 导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更侧重于对临床知识的讲授, 再加上缺乏科学的实践教程指导、实验条件限制, 往往造成了实验课与理论课不能同步、关联程度欠佳的后果。

2 实践教程的编写工作

2.1 设计现行实验教程使用情况调查表

我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学生可摘义齿实验课现使用的教材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二版《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随书附带的实践指导部分。针对此版实践教材, 我们于2012年4月设计了现行《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实验教材的使用情况反馈调查表, 并发放给我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15名教师, 2010级口技24、25班, 2011级高中口技5班共152名学生, 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市口腔医院、甘肃绿水晶义齿加工厂等用人单位的10名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计177份。

2.2 调查表结果统计

我们回收了全部调查问卷, 将结果进行统计, 见表1。有98.7%的问卷显示希望重新编写《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实践教材, 问卷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5点: (1) 实验课内容与理论课不能同步; (2) 实验课内容应贴近日后工作岗位需要; (3) 应加大实验课的学时数; (4) 应改善实验条件, 使所有实验均能开展; (5) 应增加新的可摘义齿制作技术。

[n (%) ]

2.3 确定编写思路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 教研室组织召开了座谈会, 确定了编写思路, 具体以“能力为主、需用为准、够用为度”为原则;内容以口腔修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注重职业综合能力、职业道德的培养, 体现出“校企结合、学做结合、工学交替”。

3 实践教程的编写特色

3.1 贴近工作岗位的实践内容

此次实践教程的编写是与口腔义齿加工企业合作开发的。首先由专职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考察, 并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对可摘义齿职业岗位进行分析, 确立典型的工作任务, 由任务制订具体的实践模块, 将理论和实践课比例由原来的1∶1.2调整至1∶1.5, 学时数由188增加到210。

3.2 学做结合、考证结合的实践内容

在编写过程中要求每位编者结合本专业特点, 按照可摘义齿真实的制作过程将教学内容设定为工作项目, 并将相应的口腔修复工艺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附在每部分实验当中, 让学生在上实验课之前, 弄清需要掌握的技能, 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另外, 每个实践模块加入了大量的图片、操作流程、考核评分标准、多媒体课件、思考题、实验报告等, 并将一部分课程的教学地点由教室转移到校内口腔门诊部或义齿加工企业的可摘义齿制作生产车间, 让学生可以切身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 进而主动完成实验任务。

3.3 注重职业综合能力、道德素质培养的实践内容

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 我们将部分实践内容的完成形式制订成小组合作并选出代表汇报工作的形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等。最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他们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 从“学会”向“会学”转化, 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1]。陶行知先生说:“教师不只会教书, 更要学会育人。”一本好的教材也不外如此, 不仅需要传授知识, 更要渗透对职业道德的培养。虽然口腔技师不接触患者, 但在实践教程中也设置了一些由于技师操作失误而导致口腔修复体制作失败的案例,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对患者的关爱之心。

4 实践教程应用的效果评价

在后期教材的研究过程中, 我们以2011级口腔修复工艺专业26、27两个班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两班均为60人, 学生入学成绩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带课教师相同, 根据课程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牙列缺损模型设计、弯制卡环教学。其中, 2011级26班学生使用旧版实验教程, 2011级27班学生使用新编写的教程。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教学, 由8名专职教师和2名外聘企业专家对学生完成的修复作品进行评价。调查发现, 27班80~89分、>90分分数段的人数明显多于26班, 见表2。

(人)

此外, 针对新实验教程的满意度, 我们还设计了不记名的调查问卷, 向2011级口腔修复工艺专业26、27班学生发放, 共发放120份, 回收120份, 统计结果见表3。

[n (%) , 人]

5 结语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 我们通过编写《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实验教程对实训课教学进行了改革。利用改进实验教学模式、完善考核办法、制作多媒体课件、与当地义齿加工厂密切合作、开展小组活动、聘请行业专家进课堂等方法,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给实验课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 仅靠一本好的实践教材并不能推动整个专业的发展、示范校的建设。编写实践教材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手段。只有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众多方面共同努力, 才能提高学校声誉、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综合教程》质量评价 篇3

关键词:《综合教程》,教材评价,使用前评价,使用中评价,使用后评价

引言

英语教材指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英语材料, 比如课本、磁带、光盘、教师用书等。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孙平华, 2005) 。具体来说,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英语教材, 有利于教学大纲

和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 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 内容丰富、活动多样的教材, 有利于激活课堂气氛, 使学生时时处于一种好奇的心理状态, 从而激发他们去学习。

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核心部分对教学内容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 一旦选择了某套教材, 就很难轻易再改来改去, 因为教材自身有连续性和彼此衔接性。从这一点上来考虑, 在现有的教材中选择最好的和最为适合于自己学生的教材就更具有重大意义, 因为一套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终生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 外语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了解教材评价的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教材评价能力, 尽力为学生选好教材。

既然英语教材以及教材评价如此重要, 那么, 对于2005年出版面世的《综合教程》来说, 对其做出科学、合理、系统的评价就更显得重要。有鉴于此,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对《综合教程》进行评价, 以期引起各位同仁的注意, 促进我国英语专业教材建设的发展。

教材评价的标准、类型、目的

Tomlinson (1998:7-22) 提出了好教材的特点并依此来评价教材。他认为教材应该形式新颖、题材多样、版式引人入胜、内容备受欢迎, 内容及安排使学生不感到紧张, 能鼓励学生树立信心, 教材要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能够促进学生多投入学习, 学生必须随时准备好获取所学的东西 (遵循可理解性输入的理论) , 应该让学生多接触真实的语言, 学生的注意力应该引向输入内容的语言特点, 应该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如信息差活动、创造性思维活动) 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教材应该考虑到指导的积极作用通常并不能立竿见影, 应该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 (如视觉型、听觉型等) , 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的情感因素 (认知风格、情感态度、兴趣和动机等) , 教材应该允许学习有一个沉默期, 教材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并能鼓励智力、审美和情感的介入以激发大脑的左右半球协调工作, 教材不能仅依靠控制性训练, 教材应该提供学习成果反馈的机会。

Cunningsworth (1995:14) 认为由于教材评价的目的和情况不同, 按照教材使用和评价的时间关系将教材评价分为使用前评价 (pre-use evaluation) 、使用中评价 (in-use evaluation) 和使用后评价 (post-use evaluation) 。具体来说, 最常见而又最难进行的是使用前评价, 这类评价是在使用教材之前作出的评价。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 因此做起来相当困难。它的目的是为了评价教材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使用中评价是指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对教材作出的评价, 比如对某一种使用时间长、反映良好的教材作出评价, 由此决定是否换用新近出版的其他教材。使用后评价是在教材使用之后对教材作出的评价, 这类评价能够对教材的功能作出回顾性的评价, 而且能够对教材使用一段后出现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使用后评价有利于决定是否在将来继续使用同一种教材。

教材评价的目的有很多。一个重要而又常见的目的是为了选用新的教材。另外一个目的是找出正在使用的教材的优缺点,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点, 并通过改编或者从其他已有教材借鉴相关材料来改进正在使用的教材 (ibid:14) 。上文提到的Cunningsworth的三分法主要是侧重于对正在使用的教材进行评价, 本文的评价也是如此。

《综合教程》 (第一册) 的使用前评价、使用中评价与使用后评价

1. 使用前评价

《综合教程》第一册包括16个单元, 供一个学期的教学使用。每个单元的内容构成如下:

Text I (课文1)

Text comprehension (课文理解)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text (课文结构分析)

Rhetorical features of the text (课文修辞特征, 第3、4册)

Vocabulary exercises (词汇练习)

Grammar exercises (语法练习)

Translation exercises (翻译练习)

Exercises for integrated skills (综合技能练习)

Phonetics (语音, 第一册)

Oral activities (口语活动)

Writing practice (写作练习)

Listening exercises (听力练习)

Text II (课文2)

由此可见, 《综合教程》 (第一册) 每单元包含了词汇、语法、翻译、语音、口语、写作、听力、听写以及阅读理解等内容, 涵盖了学生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指的是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基本技能指的是听、说、读、写、视觉和跨学科等能力 (孙平华, 2005) 。这样的内容安排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借助课本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

就课文的主题而言, 《综合教程》 (第一册) 每一单元的课文1包含了以下主题:家庭、伦理道德、惊险经历、未来世界、文化教育、网络技术、社会问题等。依照Tomlinson的观点, 好的教材应该做到其内容备受欢迎,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就此而言, 《综合教程》 (第一册) 不失为一部好教材, 因为它所涉及的主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 为学生的未来学习甚至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教程》 (第一册) 16个单元的课文1的平均长度为796.815词, 即接近800词, 相当于一篇阅读理解文章的长度。关于每一单元课文1的长度的具体信息见表1。

由表1可知, 在16个单元的课文1中, 37.5%的课文其长度在800~900词之间, 这样的课文长度对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从高中毕业, 他们的词汇积累毕竟有限, 课文如果太长 (比如, 超过1000词甚至更长) , 就会抑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进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另一方面, 50%的课文 (第1, 6, 8, 9, 10, 11, 13, 16单元) 其长度在800词以下, 有利于学生强化英语基础, 扩大词汇积累, 逐步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综合教程》 (第一册) 的16个单元, 其所提供的单词和词组的平均数量为33.3125词, 即接近34词。表2给出了每一单元提供的单词和词组数量的详细信息。

由表2可以看出, 《综合教程》 (第一册) 的16个单元中, 56.25%的单元提供的单词和词组的数量少于34, 也就是低于全书的平均数, 而且81.25%的单元其单词和词组的数量少于40。可见, 《综合教程》 (第一册) 在安排每一单元的单词和词组时,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 即有利于学生预习课文, 同时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为学生要完全理解课文, 就必须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依照Tomlinson的观点, 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多投入学习”。

2. 使用中评价

表1和表2使人觉得对于英语专业大一的学生来说, 《综合教程》 (第一册) 并不难。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却发现, 一些学生反映《综合教程》 (第一册) 太难, 学习起来很吃力, 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a.部分课文生词较多, 课文理解不了。

b.练习中的汉译英太难, 学生不会做。

c.综合技能练习中的第二部分, 即单词填空太难, 学生根本看不懂文章, 从而放弃尝试。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何在呢?

依据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综合教程》 (第一册) 供16个教学周使用, 也就是每周一单元。然而,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入学时间较晚, 每周只有三次《综合教程》课, 教师要在一周内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是非常困难的。第二,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 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存在适应问题, 也就是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的问题。第三, 一些学生尚不能合理安排时间, 未能对课文及练习进行认真细致的预习。

Cummins把能力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的人际交流技能 (BICS:Basic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 另一种是认知/学术语言能力 (CALP:Cognitive/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 (Ellis, 1994:198) 。《综合教程》明显是倾向于CALP的, 即发展学生的认知语言能力。《综合教程》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听、说、读、写、译。由此可见, 《综合教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然而, 《综合教程》中是否应该包括听力练习却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因为, 《综合教程》是为了强化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 从而为学生熟练应用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一门包罗万象的课程。而且, 学生也有单独开设的英语听力课程。

《综合教程》 (第一册) 每单元的听写都与该单元的课文1紧密相关, 从而使得学生能获得更多的关于某一个主题的信息。作为一项综合技能, 听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进行自主学习, 从而取得显著的进步。同时还能与英语听力课相互补充, 共同提高学生的听力。由于大多数学生在练习听力时, 只注重听, 而没有或者很少写, 从而使得听力很难有大的提高。而听写练习则要求学生必须边听边写, 从而为提高他们的听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再加上学生课外很少进行听力练习, 在课堂上进行听写练习就显得更为必要。

3. 使用后评价

上面说到的使用前评价和使用后评价, 主要是笔者根据《综合教程》 (第一册) 的教材内容, 依据有关教材评价标准,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 对其作出的初步分析。那么, 学生的使用效果如何呢?笔者结合《综合教程》 (第一册) 的期末考试试卷及学生的成绩做了如下分析:

《综合教程》 (第一册) 的期末考试试卷有以下五部分组成:同义词辨析 (15%) , 词汇选择 (30%) ,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0%) , 阅读理解 (20%) , 汉译英 (25%) 。除了阅读理解的文章来自教材之外, 其他试题均来自教材本身。通过分析, 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学生对《综合教程》 (第一册) 已经接受, 并且他们的英语基础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义词辨析是英语学习者的一大难题, 然而该题学生的通过率为76.33%, 平均分为11.15分 (满分为15分) 高于全卷的平均通过率 (67%) 。这表明, 学生的英语基础确实有了提高。

专科学生英语的灵活运用能力比较薄弱, 单词量偏小。这体现在试卷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为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属于词汇的灵活运用, 该部分学生的通过率仅为37.60%, 比整个试卷的通过率 (67%) 低了将近30个百分点。这表明专科学生的英语灵活运用能力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结语

教材的好坏是决定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将影响一代人, 进而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或正或负的作用。教材建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 没有好的教材, 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

由于《综合教程》2005年面世, 笔者使用此教材时间不长, 因此今后要做的工作仍然很多。比如, 本科生使用该教材后的效果如何?学生在使用完《综合教程》全部四册内容后, 他们的英语能力有多大的提高?这些都有赖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予以解决, 从而对《综合教程》作出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

教材评价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笔者通过本文的尝试, 期待引起其他使用《综合教程》的同仁的注意, 对其作出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评价, 推动我国英语专业教材的建设, 从而提高我国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Cunningsworth, A.1995.?Choosing YourCoursebook.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Oxford:Heinemann, 1995.

[2]Ellis, R.199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Tomlinson, B.1998.Introduction in Tomlinson, B. (ed.) , 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何兆熊, 顾大僖.综合教程 (第一册)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5]孙平华.国外英语教材评价标准综述[OL].www.chinaetr.com, 2005.

音乐社会学教程 篇4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曾遂今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作为“十一五”高等学校国家级规划教材, 《音乐社会学教程》的设计, 基于编著者近10年在高等艺术院校特别是在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音乐教育的教学实践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在2002年, 开始专业性地培养传媒领域中的音乐人才。为此, 开办了专门培养“传媒音乐人” (或称“媒体音乐人”) 的、具有传媒特色的音乐学专业方向。这样的方向将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特殊的音乐工作者。他们将在音乐演出、音像制造、音乐出版、艺术品交流以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领域中从事音乐文化创意与策划、音乐监制、音乐编辑、音乐经纪、唱片制作、音乐制片等音乐艺术传播与管理方面的工作。这些都属于音乐传播专业方向涉及的领域。另一方面, 中国传媒大学也创办了电子音乐创作与制作方向。此方向将培养学生以较扎实的音乐创作功底, 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电子音乐设备进行音乐创作与制作的能力。他们能创造性地、敏锐地、高质量地为广播、电影、电视创作音乐, 并能在文艺团体和唱片公司等单位从事多样化的音乐创作与制作。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专业的学生, 必须具备完整且较全面的知识积累, 才能实现上述的目的。他们在学习期间, 除了完成公共基础课和自然科学技术、新闻传播、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外, 还必须完成音乐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传媒音乐人”除了掌握文、史、哲等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和传媒技术知识外, 还应当在音乐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层面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音乐社会学”课程的开设, 是帮助学生完善掌握以上传媒音乐知识体系的途径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 《音乐社会学教程》的编写在原有的音乐社会学理论著述的基础上, 根据不断变化的音乐现实, 根据突飞猛进的传媒技术动力, 根据音乐社会学观念的新思考、新整合, 也更是根据学生的诉求和教学的需要, 增加了大量新鲜的内容和新的活力。为此, 《音乐社会学教程》更具有今天教学的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和现实性、时代性、前沿性。该教程融入了当今大量具有强烈社会性的音乐传播的内容, 如传播的方式———音乐的商品与市场;传播的规则———音乐的著作权;传播媒介的前沿———音乐的网络传播;传播的受众———音乐“粉丝”现象等等。该教程特别列入“社会音乐生产运行机制中的中国音乐”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几种重要音乐类型”两部分内容。这既是编著者过去的研究成果, 也是从音乐社会学视野, 对宏观的、流动的音乐现象加以整体的把握, 论中带史, 以史促论, 激励学生思考今天, 回顾昨天, 今昔比较, 寻求规律。加入这两部分内容更重要的意义是, 音乐社会学是音乐学学科的深化与发展, 它要充分地扎根于广阔的音乐时空现象之中。音乐社会学, 不是音乐学和社会学简单的相加。音乐, 不是音乐社会学这门学问简单的标签, 而是音乐社会学肌体中流动的血液。

教程改革 篇5

几乎所有学钢琴的小朋友在入门时都弹过《拜厄》、《哈农》这种千篇一律的手指基本练习, 虽不能完全否定这类练习的意义, 但对于小朋友们来说, 每天反复弹没有变化没有趣味的东西着实是一件痛苦而折磨的负担。这类对培养小朋友的音乐性毫无帮助的练习应是辅助性质的, 而不应占主导地位。《拜厄》和《哈农》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下面介绍两套比较有意思的教材《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和供所有教小朋友弹琴的老师们参考。

《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是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征编写的一套最易学习、最具趣味性, 并附有引导性详解的钢琴基础教程。它倡导快乐学习的理念, 能够让学生快速、轻松地掌握弹奏、伴奏、轻松地掌握弹奏、伴奏、弹唱的技巧, 增加学习自信心, 引发学习动机, 满足成就感。因此, 已被译成多国文字版本, 成为世界各国儿童普遍欢迎的钢琴教材。基础:《基础》是《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的核心课本, 集中了重点内容, 以使学习者循序渐进、稳步提高。所选乐曲包括各国古典及现代名曲、民谣。丰富有趣的彩色插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技巧:《技巧》包括许多有趣而又具有效果的练习, 帮助提高手指弹奏的协调能力与灵活性, 可作为弹奏乐曲之前的预备练习。乐理:《乐理》是与《基础》相辅相成的配套教程, 将浅显易懂的乐理知识融入简短的小乐曲中, 寓教于乐, 便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表现音乐。演奏:《演奏》中所选曲目旋律优美、生动, 有许多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各国民谣、流行及改编乐曲, 适合音乐会及比赛使用, 以提高表达音乐的能力, 满足学习的成就感。

《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是使用较早也较多的教材, 自1995年由上音社独家引进出版以来, 已成为我国钢琴初学者的首选教材和市场占有率最大的钢琴启蒙类教程。汤普森钢琴教程以对音乐名作的简易改编为特点, 从“学钢琴首先是学音乐”的战略眼光来看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书中的乐曲都经过仔细的挑选, 尽量简单, 曲子短小生动, 节奏感强., 其中结合了一些简单基本的乐理知识, 孩子较容易掌握., 对琴童小汤这套教材, 里面的旋律简单生动, 插图与乐谱相结合, 很容易让幼儿理解, 并产生兴趣, 比较适合启蒙教学。

《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和《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在美国都是很排名靠前的钢琴入门教学教程。应该说, 教材的引进则更加丰富了钢琴教学内容, 使小孩子不再拘泥于小汤、拜厄等等。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和强化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在幼儿钢琴教学中, 只有注重了兴趣的培养, 我们才能更好的体现快乐教育, 更有效的发挥出音乐教育在幼儿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功用。幼儿初学钢琴, 教材选用很重要。这种兼趣味性和系统性的教材以后会越来越普遍和受欢迎。幼儿教育强调快乐学习, 游戏化教学, 钢琴的教材也需要注重这一点, 我们可以选用富于童趣、形象生动的教材, 这样幼儿会更加喜欢。《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和《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是国内近些年来钢琴老师选择比较多的幼儿启蒙教材, 下面就两部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 以便在教学中能更合理有效地选择应用。

一、趣味性

钢琴教学是从声音角度即效果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 但是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来说要想接受这种教学是不容易的。《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是特别为初学钢琴的学生, 能够正确学习钢琴演奏基础而设计的一套有趣的、内容全面的钢琴教材。精心安排的学习顺序能够平衡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进度;精心设计的全彩插图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程中所采用的乐曲, 除了原作外, 还有大家熟悉和喜欢的各国民歌、流行歌曲和改编曲等。《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这套教材, 旋律同样生动有趣, 简单易于上手, 每首小作品都配以活泼形象的插图, 很容易让幼儿接受并理解,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小汤由于引进较早, 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晚于小汤进入国内, 但它在趣味上较之小汤更加完善。它不但在每个单元, 每首作品中都配以充满童趣的插图, 并且全书还以彩色印制, 色彩丰富, 插图简单易懂, 一看就会, 使幼儿一接触便很快产生浓厚兴趣, 引发弹奏欲望。如识琴的步骤, 是指教师要引领孩子初步认识钢琴的组成:琴箱、琴键 (包括黑键和白键的安排规律) 等, 《巴斯蒂安》 (一) 册中就形象的利用彩图让幼儿很快了解了钢琴的组成。而小汤黑白版虽也有较多插图, 但由于色彩单调, 线条单一, 幼儿往往不能长时间保持兴趣。任何一种学习, 不论它的目的如何, 在其初始, 乃至整个过程中, 兴趣的培养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有了兴趣, 学习个体才会产生主观能动性;有了学习的动机, 才有一个自觉自愿的学习过程。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 不仅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还将影响其潜在的素质和能力的发挥。艺术学习一般分为:初级阶段的“感性与体验”到中级阶段的“理性+感性”的严格训练到高级阶段的“自由王国”三个层次。幼儿钢琴教学无疑是属于初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关键是让孩子入门, 即让孩子对钢琴产生兴趣, 并初步体验钢琴音乐和钢琴演奏。所以其曲目选择更多要考虑到表现的趣味性和情绪的单纯性。

二、系统性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 孩子理性思维能力发育还不成熟, 识谱和理论知识始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也正因如此, 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成了训练幼儿抽象思维一种途径。《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教程采用循序渐进的多调性教学法, 让学生在弹奏多种调性乐曲的过程中, 掌握完整的键盘知识, 并且可以从中学习到各种基础的节奏类型、音程、和弦、音阶、音乐记号和术语。主要的四本核心教程——《基础》、《乐理》、《技巧》和《演奏》, 是相互配合使用的, 为学生掌握每一阶段的音乐基本概念提供了最完整的材料。《巴蒂斯安》是从认识音名开始, 即, CDEFGAB而不是唱do, re, mi, fa, sol, la, si。这就给母语不是英文的小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蒙仕娟 (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音乐系563000)

摘要:学习钢琴对提高智能、开发智力, 增进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等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培养兴趣;唱谱;儿歌伴奏;音乐会

学习钢琴对提高智能、开发智力、增进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等有很大的作用。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去学习钢琴, 去感受音乐, 这是学生及家长都关心的问题。以下就几个问题, 淡淡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要培养兴趣唱谱是关键

兴趣是从喜爱而来, 只要喜欢, 就愿意接受。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是枯燥的, 要解决技术问题需要无数次的重复。如何在枯燥和重复中找出快乐, 这就要多唱。唱是指唱旋律, 唱是能培养学生的旋律感的最佳手段。可把音乐融入学习者生活中, 学习的乐曲是他们经常听的, 能唱的旋律。选择难度适宜的乐曲进行学习,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加强内心的歌唱、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乐曲的理解的培养, 从而避免了学习者在演奏钢琴作品时, 把乐曲弹成了机械的手指练习, 没有把乐曲的音乐弹出来, 没有把乐曲的感情内涵表现出来。通过唱, 能让学生建立相应的节奏感、力度感、调式感、曲式感、风格感等, 从而提高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 增进对乐曲的理解。

二、融入简单的儿歌伴奏提高兴趣

从即兴演奏、伴奏中培养出学习钢琴的兴趣。学习中出兴趣, 兴趣中出勤奋, 在兴趣中学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要学会培养、启发、调动孩子的学琴兴趣, 采取启发式引导、循序渐进, 把相应的钢琴演奏技术与音乐知识渗透到趣味教学中去。

如多用简单的熟悉的旋律配上简单的伴奏, 学生边弹边唱, 在学习中感受节奏。如果太用专业的教学模式套用在学生身上, 很快就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从而产生厌烦情绪, 训练虽然还在继续, 但不是学生真正的喜爱。作为教师, 我们应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对音乐的喜爱, 才能感受音乐带来的欢乐。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强调规范、严谨技术, 更应掌握学习者心理, 采取适合学孩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小孩幼年同步学习英语, 这个问题则不大。因此, 这也给教师在入门教育时如何考虑到国内小孩的特点提出要求。巴斯蒂安中的《乐理》, 其他任何教材都没有像这样在学钢琴的第一天就开始系统学习乐理知识的。即使是不会写字的孩子也可以在这本书上学到很多乐理方面的知识, 并且在书上直接写作乐理作业。但也有弊端, 比如在第三册出现的增三、减三和弦等知识点幼儿就较难理解。《巴斯蒂安》入门教材, 强调通过钢琴学音乐, 移调练习、重视视奏、多弹伴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非常规范, 强调了学习音乐这种思路。《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的特点是:采用中央c入门, 后逐步转入F、G调, 儿童比较容易掌握, 让孩子知道五线谱‘线’和‘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中心音来读谱及能较快地寻找到其他音符的键盘位置。并且对于逐步学习较复杂的节奏、感受内声部及低音旋律、训练手指的触键和跑动、熟悉和理解各种风格均提供了丰富的训练内容。缺点是对低龄儿童还是比较适合的, 使用也比较普遍.但教材不够系统、清晰。由于仅从中央C入门, 在一段时间内往往围绕中央C上下一个八度内达转转, ”容易产生夹臂现象。而且刚入门有点单调, 枯燥, 且一开始就从一指弹奏, 难免造成部分儿童的弹奏手型的缺陷 (如兰花指等) 。

三、实效性

在人类对音乐艺术的传承中, 钢琴的学习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在幼儿音乐教育中, 钢琴的学习也是引领幼儿走进音乐殿堂, 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 丰富幼儿情感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并且重视钢琴学习的音乐性及实用性培养, 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性训练, 也是幼儿音乐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教材曲目, 弹什么曲子向来就是钢琴教学的主体, 其选曲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所以选择能合理有效提高幼儿学习钢琴效果的教材显得更为重要。《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教程和《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在课习者的个性化教学方法, 教师要从信任学习者的角度出发, 采取鼓励、启发的方法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培养家里的音乐气氛促兴趣

多注意培养家里的音乐气氛, 经常听听看看音乐节目, 特别是古典音乐节目更不要错过。多营造一家人在一起欣赏音乐唱片或音乐影碟的机会, 这时不要强求小孩必须有多安静, 坐的多端正。只需做到耳闻目染就可以了。也可常举行家庭音乐会, 让小孩有表演的欲望。

四、多表扬促兴趣

平时上课时多表扬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个学生上课时总坐不住, 总想去喝水或上厕所, 我给他讲这样不好, 并告诉他下次课在二十分钟内尽量不要去做无关的事, 他说可以。结果下周他再来上课时果真做到了, 我马上表扬了他, 当时他感觉非常得意, 我叫他在家练琴时也这样经量不去做别的事。并告诉他妈妈, 当他有点进步时要多表扬, 结果没多久, 妈妈高兴的告诉我, 小孩已改掉上述习惯, 在练琴时只练琴, 别的事都不做了。

五、不定期开音乐会促兴趣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是瞬间艺术, 音乐是表演艺术,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不定期的音乐会的演出, 能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害羞心理, 为充分展示自我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取得良好演奏效果的前提, 拥有强烈的演奏欲望和自信心才能激起学生的热情。

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 舞台表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学生程度的深浅, 多上舞台对提高他们的兴趣都有很大帮助。当勤奋学习的结果, 在得到掌声鼓励的那一刻, 胜过平时老师千百次的嘱托。一次简单的登台表演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虽说有些紧张, 有些失误, 在鼓励下, 在互相倾听学习中, 他会树立信心更有兴趣, 为下一次表演做好充分准备而努力学习。

艺术实践会使学生收获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相信通过钢琴的学习, 在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同时, 也在潜移默化地锻炼和提高了其它的能力。

程安排上, 虽都有转调、移调、各种伴奏音型的掌握及简单曲式分析的知识学习。但是在具体训练方面, 巴斯蒂安的曲目安排更多, 实践性更强, 注重孩子自己动脑动手, 曲目简单通俗, 更适合幼儿表演。同时提出了首调概念, 对于培养孩子即兴弹奏能力有很好的帮助。且巴斯蒂安的视奏训练对于提高幼儿的读谱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为顺利进入下一阶段教程打好了基础。小汤是根据一般儿童的特征编写的, 对于儿童间个体差异的关注则存在不足之处。又由于曲目较少, 常常是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 就已过渡到了下一单元, 不利于幼儿理解记忆。

幼儿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 它着重于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作为美育范畴内的音乐艺术教育, 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于幼儿而言, 他们的心智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 控制力, 毅力都很差, 对于任何事物, 他们都是以兴趣为诱因去探索。我们在幼儿钢琴教学的过程中, 要以兴趣的培养来贯穿始终, 以兴趣的培养来达到音乐感、美感的培养。因此, 教师在选择启蒙教材时应当在众多初级教材中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技术缺陷、风格掌握程度等等情况, 进行慎重选择。并根据幼儿所处的年龄段所呈现出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所有的教学都要围绕激发孩子对钢琴的兴趣这一基本理念来进行, 更好的为幼儿全面素质的培养发展服务。

摘要:钢琴在中国已经成为一样传播中外音乐的重要媒体, 所以钢琴教育在中国, 尤其对于幼儿钢琴启蒙即幼儿初学钢琴的教与学这个领域, 专业的探索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幼儿钢琴启蒙教材《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和《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趣味性、系统性、实效性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 在幼儿钢琴启蒙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钢琴,教材,《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 (修订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波]约·霍夫曼著.《论钢琴演奏》人民音乐出版社.

[3].[美]简·S·巴斯蒂安, 詹姆斯·巴斯蒂安著, 张雄, 朱迪, 陈斌译.《巴斯蒂安钢琴基础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

浅析《普通语言学教程》 篇6

《教程》全书共六大部分:绪论和五编。这部著作论述的问题其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但最有特色、最能代表索绪尔理论和方法的则是“绪论”、“一般原则”、“共时语言学”三个部分。《教程》中包含的语言和语言学理论的要点可归纳如下:

一、区分语言和言语

索绪尔认为, 以前的语言研究虽有不可争辩的功绩, 但并未建成一门真正的语言科学, 未弄清楚语言学的真正对象是什么。索绪尔认为, 绝不可把言语活动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因为言语活动的性质是复杂的, 它同时涉及物理、生理和心理几个领域。他指出, 确定语言学的真正对象是很难的, 摆脱困境的办法是区分语言和言语, 从异质的言语活动分出同质的 (纯心理的) 语言。这样区分出来的语言才是语言学的真正对象。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纯心理的, 它以储存于每个人大脑里印迹总和的形式存在于集体中, 是潜存在一群人大脑里的语法体系。言语是个人的、次要的, 心理一物理的, 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素绪尔认为,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区分语言和言语, 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条分叉路:把语言学分为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教程》把研究重点限定在语言的语言学上。

二、区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索绪尔认为, 必须区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一切跟语言的机构 (组织) 、系统有直接关系的要素叫做语言的内部要素。研究语言内部要素的语言学叫做内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的特性是“它不容许随意安排;语言是一个系统, 它只知道自己固有的秩序” (1980:46) , 受系统的严格制约。一切跟语言的机构、系统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叫做语言的外部要素。研究语言外部要素的语言学叫做外部语言学。外部语言学的特性是不被系统的“老虎钳”紧紧挟住, 研究者在选材、归类、描述时有一定的自由度。索绪尔认为, 离开语言的外部要素是能够认识、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的。很明显, 区分内外语言学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就语言而研究语言”, 即强调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语言的机构、系统上。

三、区分共时和历时

索绪尔 (1980:130) 指出:“历时和共时的对立在任何一点上都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表现在: (1) 两者的重要性不相等, 共时方面显然比历时方面重要;因为对说话的大众来说, 共时态是真正的、唯一的现实性, 而历时态的作用只是帮助人们了解共时态形成的条件背景。 (2) 两者的图景不同:共时态只有一个图景, 即说话人的图景。历时态则有两个图景, 即前瞻的图景和回顾的图景。 (3) 两者的方法不同:共时态的方法是收集说话人的话语素材, 划分出特定语言系统中的单位, 并进而描写单位之间的关系。历时态, 其前瞻图景的方法是简单的历史叙述法 (以书面文献为研究素材) ;其回顾图景的方法是历史比较法 (以亲属语言有关材料的比较为依据) 。 (4) 两者的范围不同:共时研究的对象是特定语言系统的单位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历时研究考虑的是一个要素在时间上替代另一个要素, 这要素不一定是属于同一语言的。 (5) 两者的规律也不同。区分共时和历时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体系的第二条分叉路, 其目的是为了确定语言研究的重点是语言的共时状态。

四、区分能指和所指

索绪尔说:“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提出保留符号这个词语来指认整体, 分别用所指和能指来指概念和音响形象。他把语言符号看作是由所指和能指构成的心理实体, 并指出语言符号最重要的性质是任意性。任意性是指所指和能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 而不是指说话人可以任意 (自由) 选择。例如“树”这个符号, 在它最初形成时, 其所指和能指的联系是任意的, 可是一旦形成并为某个民族共同体所接受使用, 就对全体成员有了强制性, 不能随意改变。此外, 任意性是就语言里的基本符号或根词而言的, 不是指复合词和派生词, 它们是相对可论证的。索绪尔指出: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头等重要的”原则, 它“支配着整个语言的语言学”, “事实上, 整个语言系统都是以符号任意性的不合理原则为基础的”。

五、区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一方面, 在话语中, 词语凭着它们的连贯, 在彼此之间结成了建立在语言线性基础之上的关系, 这些关系排除同时说出两个要素的可能性。这些要素一个接着一个排列在言语之链上。这些长度为基础的组合可以称为语符列。因此, 语符列始终由两个或几个连续的单位构成 (例如:re-lire<重新阅读>;contre tous<不顾一切>;la vie humaine<人生>;Dieu est bon<上帝是仁慈的>;s'il fait beau temps, nous sortirons<如果天气好, 我们就外出>等) 。一个辞项或后一个辞项, 抑或前后两个辞项的对立才获得了它的价值。另一方面, 在话语之外, 有某种共同之处的词语在记忆中相互关联, 因此形成包含各种各样关系的聚合。比方, 法语词语enseignement<教学>会使我们的头脑里不知不觉地涌现许许多多别的词语 (enseigner<教>, renseigner<告诉>, 等等, 或者armement<装备>, changement<变化>, 等等, 或者éducation<教育>, apprentissage<学手艺>)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 它们之间都有某种共同之处。

可见, 这些同为排列与前一种不同。它们不以长度为基础;它们存在于头脑之中;它们是构成个人语言的内部宝库中的一个部分。我们称之为关联聚合或聚合 (rapports associatifs) 。组合的关系是显在的;它以两个或几个同等地出现在实际系列中的辞项为基础。相反, 聚合关系却把潜在的辞项结合在一个虚拟的记忆系列中。

摘要:梳理有关索绪尔的生平, 及语言学形成历程, 并对其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里面的几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说明, 如如何区分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共时和历时、能指和所指以及组合和聚合问题。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言语,共时历时,能指所指,组合聚合

参考文献

[1]索振羽.索绪尔的语言共时描写理论[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3 (02) .

[2]侯文瑜.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3) .

[3]朱葆华.对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几个概念的理解[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1994 (03) .

关于财务管理教程的思考 篇7

优秀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手资料, 怎样才算是优秀的财务管理教材, 既能给予启发和联想, 又能融合企业经营, 还有一定可操作性的, 凝结着精气神的教材才能称为优秀教材。纵观一些财务管理教材内容, 只有概念的罗列和方法介绍, 没有主线和灵魂, 尽管可能在教材结构安排上下了功夫, 但与现实要求相比无足轻重, 本末倒置。如对有关财务管理环境章节, 大部分教材要么缺乏关联, 要么轻描淡写, 要么漫无目的, 要么枯燥乏味, 只有一般性的、条块分割的概念描述, 缺乏相关学科知识点内在关联, 没有内涵丰富的、整体性的框架分析。究其原因大概是这部分知识点不太容易用模型和方法来塑造, 也需要比较广泛的知识背景和对于不同学科的深入理解, 才能提取其精华, 与财务做更好地融合。然而, 面对企业竞争全球化和网络化的环境, 把握环境变化, 寻找盈利机会, 回避经营风险, 发扬经营优势, 改变经营劣势的财务决策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决策。财务管理将如何从全局和战略的角度服务于企业经营, 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又如何体现, 在需要体现更高学术和思想境界的财务管理环境方面, 大多数财务管理教材失语了。

二、具有理财之“道”

纵观一些财务管理教材, 关于“术”的内容可谓浓墨重彩, 而关于“道”的内涵却相对贫乏。关于“道”一般认为是抽象的, 有规律的, 难以把握的哲学、思想和理念。只有思想和理念性的东西, 才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处于财务管理的最高境界。关于“术”可以理解为工具和方法, 适应范围比较窄, 有一定的针对性, 容易把握和理解, 处于财务管理相对低的层次。如对于货币时间价值的认识和把握, 就存在“道”和“术”的两种境界。如果处于“术”的境界, 对货币时间价值的认知, 就会停留在不同时点上现金流现值和终值的计算方法上, 停留在针对具体问题做出简单的输入和输出结果的分析上。如果处于“道”的境界, 看问题的角度和视野将不会局限于现金流的计算方法, 而是将不同时点现金流看成是融资工具现金流的组合和分拆, 从而创造出不同的金融工具。华尔街上的所谓次级债等的金融创新其实就是对于不同时点的现金流进行重新分割和打包, 进行估值和计算, 再卖给投资者以获得更大的杠杆收益。推而广之, 如果一座收费大桥每年现金流可以估算出来, 财务就可以利用桥梁现金流做抵押, 设计出与桥梁现金流相对应的如债券之类的金融产品, 筹集更多的资金再做其他投资, 这就是所谓实物资产的证券化。思想就是就是货币时间价值的“道”, 但大多数教材少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有的只是依葫芦画瓢, 内容大多雷同。

三、具有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是指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的含义。换言之, 可操作性就是从具体的行为、特征和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 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从融资方式选择到现金流控制, 从时间价值到应收账款管理, 都是课程与实践零距离接触的例证, 显示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资本结构、资产组合等财务理论又是诺贝尔学奖的经典理论, 显示财务管理又有很强的理论性。从一些财务管理教材内容来看, 实用性并没有变成可操作性。如企业融资管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但一般教材在融资可操作性方面乏善可陈, 讲的是定义、分类、条件和特点, 如何设计融资工具、如何推介路演和打动投资者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很少, 这反而淡化了财务管理的实用性。

对于具有可操作性有关概念和变量, 一些教材反而认为没有可操作性。如对有关财务管理目标的分析和表述, 就有“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而缺乏可操作性的臆想。如果只是股价波动就断言“股东财富最大化”比较抽象和不具有可操作性, 是不够客观的。事实上, 只要把影响“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变量列举出来, 这一目标的可操作性就已经展现。就上市公司而言, 股价高低直接反映股东财富和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从实现目标的途径或影响因素来看 (见图1) , 有三大要素直接作用于股价变动, 即:预期收益率、预期风险和预期成长性。市场心理因素, 周末恐惧症等是市场条件基于这三大要素的预期, 在短期股价波动性方面作出反应, 特别是对预期风险作出的反应。经济活动水平、企业战略与政策、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最终改变的还是这三大要素的预期。从内在联系来看, 企业战略和经营政策直接影响外界对其收益、风险和成长性的预期。企业战略和经营又受到企业外在环境的影响, 金融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改变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投资项目, 技术开发和利用等。这些列举的要素在不断细化中强化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可操作性。股票投资者根据这样的逻辑框架指导其投资操作, 经营者根据这样的逻辑框架指导, 做出战略策划和经营政策, 实现企业财务目标。

为了保增长, 保就业和扩内需, 中央政府2009年对汽车和家电销售采取了财政补贴的政策, 经济环境的这一变化改善了家电和汽车类上市公司的经营、成长性和盈利, 也改变了投资者的三大预期, 直接推动这类公司股票成为2009年最牛的股票。从经济环境到企业产品和服务, 从预期收益、风险和成长性到股票价格, 这样的“股东财富最大化”路线图是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而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 金融危机改变了人们对公司经营环境的预期, 尽管公司本质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可是市场需求下滑, 公司运营成本上升, 融资困难加剧, 汇率震荡影响着投资人的信心, 改变了投资人对公司盈利、风险和成长性的预期, 公司股票价格下滑自在情理之中。正是有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建立才有了根基, 无论是投资管理、融资管理、股利政策还是营运资金管理, 其理论和实践都或明或暗地与“股东财富最大化”联系在一起, 只是教材没能很好地体现在财务管理内容中而已。

四、具有针对性

针对性是根据实现环境和要求, 有目的地提出相应的方法和解决之道。就一些财务管理教材而言, 除了一个章节描述财务管理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之外, 在其他章节没有提及了。任何财务管理方法、模型和工具的使用一定是有目的的。融资管理不能只是融资概念、融资工具及其特点的介绍, 需要考虑企业经营的现实环境和要求。就融资管理整体而言, 其目标应该是调整好目标资本结构, 以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需要, 保持财务的流动性。在企业经营环境相对稳定, 经营现金流比较充裕和有保障时, 扩大财务杠杆的作用。在经营处于逆境和现金流出现大幅波动时, 做去杠杆化的动作。衡量和控制融资管理目标的指标就是已获利息倍数或资产负债率。然而就具体项目融资而言, 融资管理目标是选择好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使融资成本最小化。就融资性杠杆收购而言, 融资管理目标就是偿还债务, 降低杠杆收购的财务风险。对于投资管理、股利政策和营运资金管理, 都应当有相应的目标和与目标相对应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而不是简单的财务管理方法的描述和介绍。

五、具有与时俱进

企业面临的理财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可惜的是一些教材内容不能踏上时代的步伐, 知识老化, 脱离企业现实的需求。如现金日常管理都出现了电子货币、货币基金和银行现金理财产品了, 教材还在介绍现金管理的锁箱法。存货管理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财务管理却无所作为。在大学大众化教育年代, 介绍经典理论的思想、形成的条件和结论, 以及如何应用既具有针对性, 也是在与时俱进。

就如何改进财务管理教材内容而言, 财务管理总体内容、逻辑和框架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问题是财务管理内容要用新的思想和理念来充实, 需要同企业战略与经营融合起来。财务管理是有主旋律的, 资金和信任就是财务管理的两大支柱, 围绕两大支柱衍生出来的是目标与收益, 利润与现金流、风险与控制, 结构与周转, 流动性与成本等财务管理要素, 这些财务管理要素的分拆和组合, 作用与反作用, 和谐与冲突, 成就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 形成了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尼尔·塞茨:《资本预算与长期融资决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Eugene F Brigham 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Dryden Press1995.

上一篇:网络安全评估下一篇:继电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