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数判断的基本原则

2024-06-13

罪数判断的基本原则(精选十篇)

罪数判断的基本原则 篇1

判断犬的年龄,主要依靠犬牙齿的磨损和脱落情况,同时还要参考面部表情、体态、被毛情况,以及有无老年毛的发生和老年性眼病的变化等。

1 牙齿的磨损和脱落情况

犬出生后10 d既生出乳齿,两个月以后开始由门齿、犬齿、臼齿逐渐换成恒齿,8~10个月恒齿换齐,但需1岁半以后牙齿才能生长坚实。小犬吞食了换掉的乳齿也无碍,因为乳齿较软,犬的胃肠能把它消化掉,依靠牙齿估计犬的年龄可参考附表。犬的牙齿磨损情况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磨损越重。但也要看到这与动物的食物性质有很大关系,如经常吃软食与经常啃骨头,犬的牙齿磨损情况就不一样,因此只能做为参考。

2 面部表情

年龄在1岁左右的犬,表情活跃,目光有神,好动,2~4岁的犬亲切、近人、精神焕发,大于7岁的老犬,精神萎靡对刺激反应迟钝,不愿多动,眼睛无神。

3 体态

年轻犬活动时身体轻巧灵便,2~5岁时活动有些笨拙,但稳当安全可靠。10岁以上的老犬,举止迟钝,脊背屈弯,走路缓慢。

4 毛的变化

灰白毛的出现(既原来非灰色毛的变灰白毛)首先发生于唇区,下颌区,4~5岁的犬开始见到少数几根白毛。5~6岁时明显增多,以后蔓延到背部、鼻周围、眼睑、眉毛等处,再进一步扩展到额部及外耳道内长白毛,甚至整个头部毛色变白,超过10岁的犬额部,眼睑及头颅的前面有多量白毛,超过13岁时整个头部毛变成白色(也有个别犬10~14岁时毛色仍不变)。对白色、黄色或栗色带白斑的狗,不能用毛色改变作为年龄判断的辅助手段。

5 眼神

判断PPP项目的基本标准 篇2

我国自2014年大力推广PPP项目的实施工作以来,很多政府、企业等参建单位判断PPP项目的标准仍存在很多疑虑。笔者认为:从字面上讲PPP项目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完成项目的建设、运营等工作,双方各获得自己预期利益。但什么样的项目可以采用PPP模式运行呢?界定PPP项目的标准是什么呢?2016年6月8日,财政部等20部委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开展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申报筛选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公布了完整的PPP项目评审标准(下称《评审标准》)。现将本标准解读如下:

《评审标准》开始直接规定了评审的程序:“PPP示范项目评审包括定性评审和定量评审两部分,通过定性评审的项目方可进入定量评审”。

一、定性评价的标准

定性评价的标准主要审查项目的合规性,具体包括参建方的主体合规、客体合规、程序合规三部分。

(一)、对参建方的主体的要求,包括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

1、政府方

PPP项目中的政府方一般由三方组成:授权机构、实施机构和出资代表。授权机构指的是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

实施机构为各级行政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就是说实施机构是政府或其职能部门或事业单位,实施机构是和社会资本签订PPP项目合同的政府方。《评审标准》第1条规定“国有企业或融资平台公司作为政府方签署PPP项目合同的”不作为备选项目,也就是说国有企业或融资平台公司不能作为实施机构。

出资代表指的是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和行业运营公司,例如地方政府的建设投资公司、城市投资公司、土地投资公司、文化投资公司等国有企业。

2、社会资本方

《评审标准》规定“未按国办发〔2015〕42号文要求剥离政府性债务、并承诺不再承担融资平台职能的本地融资平台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方的” 不作为备选项目。国办发〔2015〕42号文第十三条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规定: “积极运用转让—运营—移交(TOT)、改建—运营—移交(ROT)等方式,将融资平台公司存量公共服务项目转型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和运营,在征得债权人同意的前提下,将政府性债务转换为非政府性债务,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腾出资金用于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大力推动融资平台公司与政府脱钩,进行市场化改制,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市场化运营的,在其承担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得到妥善处置并明确公告今后不再承担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职能的前提下,可作为社会资本参与当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通过与政府签订合同方式,明确责权利关系。严禁融资平台公司通过保底承诺等方式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进行变相融资”。也就是说政府的融资平台和政府没有脱钩的国有企业不能作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

(二)对项目的适用领域、运作方式、合作期限的要求

1.适用领域:适用于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领域的项目,包括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PPP项目是公益项目,不是商业项目,经营性用地也不宜作为PPP项目用地。因此,商业项目不能直接作为一个PPP项目来实施,但是可以对公益性质的PPP项目通过一定的结构性安排一些商业项目补贴社会资本的收益,减少政府的财务补贴。

2.运作方式:从现有的PPP文件的运作方式一般为BOT、BOOT、TOT、BTO等分析,PPP项目都带运营的,也就是带“O”。采用建设-移交(BT)方式实施的不能做为PPP项目的运作方式。

3.合作期限:合作期限(含建设期在内)不低于10年。

4.融资:不得采用固定回报、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 固定回报一般表现为收益固定、风险较小、安全性高、偿还期限固定。回购安排也就是项目建设完毕以后,没有运营,给定期限回购完毕。明股实债一般表现在投资方有固定的回报,投资方不参与具体的管理和分红。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21条规定:“政府可以在特许经营协议中就防止不必要的同类竞争性项目建设、必要合理的财政补贴、有关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提供等内容作出承诺,但不得承诺固定投资回报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事项”。采取固定回报、保底承诺、回购安排的项目实则仍是地方政府借债融资,扩大地方政府债务,违背了PPP风险共担、绩效评价等原则,因而不属于PPP项目。

(三)对项目的实施程序的要求

1.规划立项:项目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新建项目应按规定程序完成可行性研究、立项等项目前期工作的;

2.两个论证:按财政部相关规定开展物有所值评价或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

3.政府采购:已进入采购阶段或执行阶段的项目,应按政府采购相关规定选择社会资本合作方的。对于PPP项目,无论采用特许经营还是政府购买服务,均应采用竞争性方式选择社会资本。《政府采购法》中规定政府购买服务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采购来源、询价五种采购方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财库[2014]215号进一步规定:增加了竞争性磋商的采购方式。《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采用竞争方式依法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PPP项目中未采用竞争性选择投资人,往往认定合同无效。因此《评审标准》规定:“未按政府采购相关规定选择社会资本合作方的”不列为备选项目。

二、定量评价的标准

定量评审指标及评分权重如下:

(一)项目材料规范性。项目是否经过各级部门认真审核把关,申报材料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10%)。

(二)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内容是否完整,交易边界、产出范围及绩效标准是否清晰,风险识别和分配是否充分、合理,利益共享机制能 否实现激励相容,运作方式及采购方式选择是否合理合规,合同体系、监管架构是否健全等(25%)。

在实施方案中要充分体现以下内容

1、按照绩效标准支付服务费

政府补贴条件是绩效评价合格。财金[2014]113号第26条规定:“政府有支付义务的,项目实施机构应根据项目合同约定的产出说明,按照实际绩效直接或通知财政部门向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及时足额支付。设置超额收益分享机制的,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应根据项目合同约定向政府及时足额支付应享有的超额收益。项目实际绩效优于约定标准的,项目实施机构应执行项目合同约定的奖励条款,并可将其作为项目期满合同能否展期的依据;未达到约定标准的,项目实施机构应执行项目合同约定的惩处条款或救济措施”。《评审标准》将产出范围及绩效标准作为评审重点。从而使得社会资本获得的补贴及其他收入因为绩效不同而不同,从而避免出现固定回报情况。

2、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伙关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理回报 PPP项目是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类似合伙的合作关系,双方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财金[2014]113号第11条规定PPP项目“在政府和社会资本间合理分配项目风险”。《评审标准》将“风险识别和分配是否充分、合理,利益共享机制能否实现激励相容”作为重要评审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可以承担最低流量、最低供应等风险,保证社会资本不至于因不可预见原因明显亏损。但与之对应,PPP项目应限制社会资本的高额收益作为对冲。

(三)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是否按要求开展并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定性评价的方法和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同时开展物有所值定量评价,定量评价的方法和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的(10%)。

物有所值评估是PPP的基本条件。财金[2014]113号第八条规定:“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工作。定量评价工作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财金[2015]167号《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规定:“应统筹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论,做出物有所值评价结论。物有所值评价结论分为“通过”和“未通过”。“通过”的项目,可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未 通过”的项目,可在调整实施方案后重新评价,仍未通过的不宜采用PPP模式。”而在《评审标准》规定既要定性评价的也要定量评价。”

从现行政府及国外经验来看,政府推行PPP的基本目的是物有所值,也就是政府要合算。目前一线城市推行PPP不力的重要原因就是觉得PPP物不所值。由于基础数据缺乏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物有所值定量分析还有难度,但长远的看,这是必须的。

(四)项目财政承受能力。是否按要求开展并通过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论证方法和过程是否科学(15%)。

有政府补贴的项目要通过财政承受论证,PPP项目项下的政府补贴已被严格限制。财金[2015]57号规定:示范项目“每一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该规定明确了政府支出责任占公共预算支出比例的上限,保证了政府财政支付的能力,确保财政资金支持到位和项目的长期安全运行。

只有通过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证明政府有支付能力时,才作为PPP项目。《评审标准》规定:“未按财政部相关规定开展并通过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不作为备选项目。

(五)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方案论证、组织协调等前期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立项、土地、环评等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所处阶段及社会资本响应程度如何,是否具备在入选一年内落地的可能性(15%)。

(六)项目示范推广价值。项目是否符合行业或地区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否具备较好的探索创新价值和推广示范意义(25%)。

以上条件是PPP项目的客观标准,并不是最高的标准,而是符合PPP政策文件的最低标准。这是判断PPP项目的基本标准,以后国家可能会出台比较严格的PPP项目标准,使我国的PPP项目更加标准化和程序化。

撰写人:于同胜

神州长城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罪数区分的实践判定 篇3

被告人花某,男,45岁,个体户,从事粮食收购业务;被害人郑某,女(已死亡),52岁,个体户,从事“粮票提现”业务(俗称兑粮票子),二人有多年合作经营关系。

2014年1月,花某怀疑在郑某给付的兑粮款中,有两张面值百元人民币是假币,与郑某电话理论未果,遂产生“引她出来,把她弄死,抢她钱”的想法。

2014年1月14日17时许,花某驾车到吉林省公主岭市岭东街附近,给郑某打电话谎称有30万元“粮票子”需要兑现,告诉郑某带足额现金交易,将郑某诱骗到车内。花某用事先准备的“橡胶锤”猛击郑某头部数下,郑某求饶,并许诺给花某20万元作为补偿;花某拒绝,继续用“橡胶锤”击打郑某头部。郑某反抗,花某又用双手掐郑某颈部数分钟,致使郑某失去反抗能力,花某恐其不死,又驾车行至京哈线铁路某处,将郑某拖拽至铁轨上。花某回到车边,将郑某脱落的外衣内32万元现金取走后潜逃。郑某随后被行经的火车碾压。

经法医鉴定:郑某因生前头部遭钝器打击致重度颅脑损伤而死亡(注:死因系“橡胶锤”击打头部,非火车碾压导致)。案发后,被告人花某潜逃至山东省淄博市,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二、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花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理由:花某的主观故意有两个:一个是杀人的故意,一个是抢钱的故意。在花某先杀死郑某后劫取其财物的情况下,虽然花某杀人行为是服务于劫取财物的犯罪目的,但就杀人行为本身来看,其主观上显然包含有杀死郑某的故意。这种故意正是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所要求的故意内容,不能把它与抢劫罪的故意相等同,它是抢劫罪的故意无法包容的,劫财的目的此时成为了杀人的故意动机。主观上杀人的故意与客观上的杀人行为相结合,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构成故意杀人罪。“抢钱”的行为应采用“盗窃说”的观点,“抢”只是花某认识上的错误,花某把郑某杀死后,其财物应视为“死者占有说”,认为郑某在自身死亡后仍继续占有其财物,后续的取财行为侵犯了死者对财物的占有,理应构成盗窃罪,故花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花某的行为只构成故意杀人罪。“抢钱”的行为被“故意杀人”行为所吸收。理由:(故意杀人罪定性分析同上)花某的故意杀人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以后,拿取郑某财物的行为能够被故意杀人行为所吸收,故而不另行定罪。因为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附随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发展所经阶段,或者后行为是前行为发展一种结果,致其中重行为吸收轻行为,而以重行为处断。换言之,当前行为重于后行为时,前行为吸收后行为;而后行为重于前行为时,则后行为吸收前行为。本案中,花某的故意杀人行为已经将后取财的行为包容在内,被故意杀人罪所吸收,故以故意杀人罪一罪处罚。

第三种意见认为:花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故意杀人”与“抢劫”是牵连犯,从一重处罚,即抢劫一罪。理由:花某的主观故意只有一个——“抢钱”。故意杀人只是抢劫罪的暴力手段而已,其目的行为是劫取财物,故构成刑法理论中的牵连犯,应以目的行为定性。根据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法律有明文规定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法律未作明文规定的,则采取从一重处的原则。刑法把杀人罪列为第四章的第一个罪名,而抢劫罪被列为第五章的第一个罪名,前者侵害人的生命法益,而后者主要侵犯财产权利,二者的轻重可见一般。人的生命价值至高无上,法律对于生命法益的保护则是绝对的;而抢劫罪侵犯的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双重客体,从广义上来说故意杀人罪重于抢劫罪。但是本案中,以抢劫罪名定罪会更重,因为两个罪名最高刑都是死刑,抢劫罪中还会涉及到对非法取财32万元作法律评价,可以适用附加刑罚金问题,所以以抢劫罪定罪会更适宜。

第四种意见认为:花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故意杀人”与“抢劫”属于想象竞合,从一重处罚,即抢劫一罪。理由:花某杀死郑某并劫取其财物的案件中,行为人不仅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还实施了抢劫行为,而且其杀人行为针对的犯罪对象只是被害人的人身,抢劫行为针对的犯罪对象则包括被害人的人身以及被害人的财物。属于想象竞合,从一重罪——抢劫罪(致人死亡)处罚。

三、评析意见

笔者认为上述前三种意见分析均有偏颇之处:

第一种意见中:定性为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应是行为人故意杀人行为完毕后,临时起意取被害人财物的情形,而本案中花某供述:“引她出来,把她弄死,抢她钱”,可见花某不是另起犯意,而是预谋之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实施故意杀人行为之后,临时起意拿走他人财物的,应以此前所实施的具体犯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第二种意见中:故意杀人和取财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阶段,但是一个整体的行为,二者之间不具有明显的附随关系,即前行为不是后行为发展所经阶段,或者后行为不是前行为发展唯一一种结果,前一阶段评价为故意杀人,后一阶段完全有被评价为“盗窃罪、抢夺罪、抢劫罪”的可能性。

第三种意见中:这种情形不是牵连犯。牵连犯是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牵连犯须由两个以上的独立成罪的行为所构成,而且各行为间彼此不属于同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如果把杀人行为作为抢劫罪的暴力手段,它就是抢劫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本身不可缺少的因素,不能再把它作为独立于抢劫罪的方法行为来评价了。相反,如果把杀人行为作为独立的杀人罪来看,它就不能再作为抢劫罪的暴力手段加以评价。

笔者同意第四种意见: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杀死特定的被害人的行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剥夺他人生命,而希望或者放任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的发生。抢劫罪的犯罪构成,在客观上是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抢走他人财物或迫使他人交出财物的行为,在主观上是积极追求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想象竞合犯是行为人基于一种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想象竞合犯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一种罪过,客观上实施一个危害行为,并且,该危害行为在侵害一个犯罪对象的同时却侵害了不同的犯罪客体。如果将这类情形认定为想象竞合犯,根据从一重处罚的原则,就会得出以抢劫罪定性的结论。

《刑法》第263条规定的抢劫致人死亡,既包含故意杀人的情形,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持故意的心理态度,也包括实施暴力行为中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只有如此理解才能与刑法类似规定保持一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中规定:“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的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当前投资形势的基本判断与分析 篇4

一、当前投资的现状

要想对2012年当前投资现状做出了解, 在了解了2012年1—2月投资状况的情况下, 主要还是要从之前投资形势尤其是2011年的投资形势着手。2012年1-2月份, 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为21189亿元, 同比增长了21.5%, 增速较去年全年回落了2.3个百分点。而从07年以来的各月投资增速情况可以看出, 除2009年以外, 其他几年投资的增速大多都在24%~28%这一区间之内。2011年各月份与其他年度相同的月份增速相比, 2011年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保持了先升后降的趋势, 1-2月投资增长达到24.9%, 之后增速开始逐月回升, 1-5月增长幅度达到了25.8%的高点后又开始逐月回落, 再之后1-9月完成投资达212274亿元, 增速回落至24.9%。但是从整体上来看, 各月投资增速的变化幅度不是很大, 基本都保持在25%左右的变动幅度。就当前而言, 24.9%的投资增速, 仍是属于较快的增速, 但是无论从名义上还是从实际增长上来看, 2011年以来的投资增速仍然是处在近年来的较低水平, 这也是符合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的。

2011年的投资总体水平上属于平稳增长, 但是投资内部不同的构成部分的增速却存在较大反差。其中房地产和制造业的投资增长速度较快, 然而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速度与之相比则是处于缓慢增速中;中央投资与地方投资之间增速存在着反差, 2011年以来, 中央项目的投资一直处于低速增长, 并且增速还在不断的回落,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 地方项目的投资增长幅度却是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之间存在着反差, 自2006年以来, 在固定资产的投资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的增速明显的放慢了速度, 比重也在下降, 其中除了因2008年底曾一度增速达到了35.2%之外, 其他的年份增速则一直是低于民间投资增速的。2010年增速更是大幅度的回落至18.9%, 而2011年初以来的增速仍在继续下降。而与之相对应的民间投资的增速则是高且稳定的, 2011年以来还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的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与自筹资金的增速存在着反差;在高耗能工业中的电力工业与其他高耗能工业的投资增速存在着反差。

二、影响投资形势的主要因素

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而经济状态反过来也会对投资形势产生影响;而经济又与政治政策密切相关, 所以, 政治政策也会对投资产生影响, 更甚至会对投资方向进行导向。

(一) 政治因素

这里说的影响投资的政治因素主要是指有关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些措施, 还有就是一些大的政治事件等。就如2011年, 因为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所以, 在这个大的政治事件影响下, 各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很高, 这就带动了带动投资的增长;国家在民间投资方面也加大了政策支持, 这就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 也为非公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投资增长注入了新动力;自2009年以来, 国家就开始密集的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区域发展的规划, 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而对这些规划的实施都是需要大量投资项目的支撑的, 所以这就促进了投资的增长。

(二) 经济因素

当今世界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处于复苏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胀水平攀升的状态, 已逐步陷入“滞胀”。而今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较为暗淡, 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增长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加之国内地方政府性债务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 进而对政府的投资能力产生了一定影响;货币政策也是属于经济范畴的, 它从积极转向稳健, 使得投资面临的信贷环境日益趋紧;而相关指标在增速上的放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投资增速的放缓;随着投资总量的越来越大, 固定资本的形成率也越来越高, 这些都制约了投资增速的进一步提高。

三、对当前投资走势的基本分析判断

2011年的投资增速是先升后降的, 相对还是比较稳定的, 而且投资的自主性也增强了, 投资内生力量的作用得到提高。由于处于2012的伊始阶段, 对当前投资形势的判断时机还不够成熟, 所以, 得出的结论也就比较模糊。2011年的投资增速从长期来看是处在平均水平之上的, 而短期来看则又是低于近几年的平均水平的。根据2011年的投资增长在历史投资增长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综合考虑影响投资增长的各种因素, 预计2012年的投资增速可能会保持着缓慢回落的态势。

四、总结

我国现阶段投资的整体发展已经很具规范性, 投资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利大于弊, 但是其本身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又使得投资波动时间具有不固定性。所以在明确当前投资形势的前提下, 对影响投资的因素做出分析并掌握就显得十分必要, 这样才能对当前投资形势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2012年的投资形势才刚刚露出头角, 还需要继续关注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

参考文献

[1]王宝滨.对当前投资形势的基本判断[J]调研世界, 2011 (12)

[2]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发展和投资形势[J]中国工程咨询, 2011 (10)

[3]2011年投资形势分析及2012年走势预测[J]中国经贸导刊, 2011 (22)

罪数判断的基本原则 篇5

在各项调控政策的作用下,2012年3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为96.92,比上个月回落0.97点,跌至连续33个月的新低。目前,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低迷状态。

土地市场现状。一季度全国300个城市共成交住宅用地1534宗,环比减少41%,同比减少46%,成交面积692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3%,同比减少51%。楼面均价为1388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1%,降幅比去年四季度扩大3个百分点。

住房市场现状。3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增至38个,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7%;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152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6%,降幅比1-2月份缩小0.4个百分点。

房地产企业现状。由于商品房市场交易低迷,现金流问题导致一些开发商破产。今年以来,北京、武汉以及四川等地,已有上千家房企从楼市“消失”。其中,北京473家,武汉200家,四川省423家。而锦绣天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瑞达实业投资有限公司、顺德广德业房地产公司等直接向政府申请破产保护。

二、住房市场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基本判断一:严控住房投资性需求,支持自住型住房需求,是今年楼市调控的主方向。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难掩调控政策“一刀切”的弊端,因而地方政府依据各地实际对调控政策进行了适度调整,若不考虑首套房贷利率方面的微调,约有18个城市从不同角度对政策进行了微调;其中,广东佛山、成都、上海等松绑限购和安徽芜湖对购房者减税的政策很快被中央勒令叫停;但马鞍山对自住性住房需求的补贴,常州、南京、吉林等城市放宽公积金使用政策、上调贷款额度等,中央政府则未有表态。

由此可见,严厉调控住房市场投资性需求,支持自住需求成为我国住房市场调控的主方向,这种调控的主方向在未来一年中将不会变动。

基本判断二:限购政策会走向普通商品住房市场的限购,而放开非普通商品住房市场。

不难发现,限购政策的目标是在保障普通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的前提下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即限价政策充分注重住房的消费属性。住房消费属性(即不管是租还是购,一户家庭应有一套住房居住)优先得到满足,是限购政策立论的现实基础。因此,以一户一套住房作为我国住房体系的基本政策取向,其内在的逻辑推演则是,普通住房市场限购可能是未来住房市场的一种核心价值取向。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普通商品住房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在强调住房消费优先性的同时,并不排斥住房资源的投资属性。因此,一户一套住房消费应局限于居民基本住房的需求,这是居民基本居住权以及土地公有制内在决定的,也是我国土地资源极其有限所决定的,这就需要对普通商品住房市场进行长期限购。

而对非普通商品住房,则应发挥其消费属性与投资属性的双重功能,由居民自行选择;显然,发挥住房的投资属性也是解决当前居民资金流动性过剩而无投资渠道的现实需要。当然,放开高档住房市场,取消限购政策,并不等于不调控高档住房市场。吸取国外房地产泡沫崩溃所产生各种问题的教训,需要政府通过税收、金融手段进行调控,防止住房市场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基本判断三:限贷政策会细化为首套住房与非首套住房家庭、在普通商品住房与非普通商品住房的差别化信贷政策。

我国住房体系的价值取向可表述为:“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调控”。而“一户一套住房”政策就是对中端收入人群的支持政策,保障住房资源尽可能地配置到需要居住的家庭,即“限购”政策就是一种支持政策,显然是“一户一套住房”政策的细化政策;当然,“一户一套住房”需要更多与之相配套的细化政策。

因此,在信贷政策方面,需要通过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支持中端人群,调控高端人群,可具体体现为:对购买首套住房的家庭,且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人群,在信贷中,从首付成数、信贷利率等各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其购买自住住房的行为;对购买首套住房,且购买非普通商品住房的家庭,也应从首付成数、信贷利率等各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但应与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人群区分开来;对已拥有自住住房的人群,应限制其购买普通商品住房,也应限制其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若购买非普通商品住房,则可从首付、利率调节其投资行为,促进非普通商品住房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当然,实际运作中,政府在可区分的情况下,可对改善性需求人群给予适度的优惠措施,但应与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家庭区分开来。

基本判断四:住房价格回调后,会走向平稳上升的通道,但房企的超额利润可能会结束。

房价回调是政府的决心,否则政府的公信力将受到民众质疑。另一方面,投机投资性需求的炒作下,房价也确实太高了,已偏离其真实价值,与居民支付能力相去甚远。因此,在“限购”、“限贷”政策的作用,投机投资性需求已被挤出,房价必然回调,与居民真实支付能力相协调,实现其真实价值的回归。

然而,房价在长期来看必会走向平稳上升的通道。一方面,这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必然结果,也是各地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物化到周边房价中的结果,是其真实价值的上涨。另一方面,我国依然面临住房总体性短缺问题。根据国外经验,整体住房市场套户比在1.1~1.2之间,市场房价将处于稳定状态。而有住建部官员透露,目前套户比约为0.8,而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测算的数据显示,2010—2020年,我国需新增住房面积约108亿平方米,以一套住房90平方米计算,约需1.2亿套房;而2020—2030年,需新增住房面积约119亿平方米,约需1.32亿套,到2030年,套户比估计达到1.2。因此,有强劲需求的支持,房价会依然处于上升通道。再者,政府真正以“一户一套住房”为住房市场的基本政策取向,在以普通住房为主体的住房市场,房价必然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相协调,实现房价的平稳增长。

在上述判断基本正确的前提下,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整体上的高额垄断利润可能将会结束。

三、结语

住房市场的稳定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而要实现住房市场的稳定,必须坚持“一户一套住房”的基本政策取向。围绕这一基本政策取向对不同收入人群采取有保有压的政策,是上述判断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也将是宏观调控政策目前以及未来取得成效的关键,理应成为我国未来住房市场的基本政策。

化学平衡移动判断的基本策略分析 篇6

1. 一般思路( 如图1所示)

2. 特殊情况

( 1) 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与其他物质不相混溶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液体的量,对平衡没影响.

( 2) “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恒温、恒压条件( 如图2所示)

2恒温、恒容条件( 如图3所示)

二、典型问题分析

例1 900℃ 时,向2. 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 40 mol乙苯,发生反应:

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表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在前20 min的平均速率为v( H2) = 0. 004 mol· L- 1·min- 1

(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 乙苯) = 0. 08 mol·L- 1,则a < 0

( 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则乙苯的转化率为50. 0%

( D)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 10 mol乙苯、 0. 10 mol苯乙烯和0. 30 mol H2,达到平衡前v( 正) > v( 逆)

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在前20 min消耗乙苯是0. 40 mol - 0. 24 mol = 0. 16 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氢气是0. 16 mol,浓度是0. 16 mol ÷ 2L = 0. 08 mol / L,所以平均速率为v( H2) = 0. 08 mol/L ÷ 20 min = 0. 08 mol/( L·min ) ,( A) 正确. 平衡时苯乙烯的物质的量是0. 2 mol,则消乙苯是0. 2 mol,即平衡时乙苯的物质的量是0. 40 mol - 0. 20 mol = 0. 20 mol,浓度是0. 10 mol / L. 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 ( 乙苯) = 0. 08 mol / L,这说明长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正方应是吸热反应,则a > 0,( B) 错误.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平衡不移动,则乙苯转化率为,( C) 正确; 平衡时乙苯、苯乙烯和氢气的平衡浓度均是0. 10 mol/L,则平衡常数K = ( 0. 10 ╳ 0. 10) / 0. 10 = 0. 10. 如果温度相同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 10 mol乙苯、0. 10 mol苯乙烯和0. 30mol氢气,则此时的 浓度商 =0. 15 × 0. 05/ 0. 05=0. 15 > 0. 10,所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达到平衡前v( 正) < v( 逆) ,( D) 错误,答案为( A) ( C) .

例2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 16 mol充入

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g) + Y( g) = 2Z( g) ΔH < 0,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见表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 Z) = 2. 0 × 10- 3mol / ( L· min)

( B)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 逆) > v( 正)

( 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 1. 44

( 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 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解析: 反应前2 min,v( Y) = ( 0. 16 mol - 0. 12 mol) ÷ 10 L ÷ 2 min = 2. 0 × 10- 3mol / ( L · min) ,v ( Z) = 2v ( Y) = 4. 0 × 10- 3mol / ( L·min) ,( A) 错误.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即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前v( 正) > v( 逆) , ( B) 错误. 由表中数据知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为0. 10 mol,则平衡时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01 mol/L、0. 01 mol / L、0. 012 mol / L,则该温度下K =0. 012 × 0. 012/0. 01 × 0. 01=1. 44,( C) 正确.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 2 mol Z,相当于在原平衡基础上加压,因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不变,( D) 错误. 答案( C) .

例3将Ba 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

2Ba O2( s) 2Ba O( s) + O2( g)

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常数减小 ( B) Ba O量不变

( C) 氧气压强不变( D) Ba O2量增加

关于语文教育特点的三个基本判断 篇7

一、语文是以学生言语操作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言语交往教育

1.语文学科的核心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操作技能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什么是语文本身具有的、且能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的典型特征呢?我们认为, 是语文独具特色的教习目的, 是语文独具特色的教习对象。语文是教习学生言语行为的一门课程, 言语现象、言语作品是语文学科独具特色的教习对象, 而且学生是借助言语作品通过持续不断的言语行为来掌握这种言语操作技能的——由是观之, 语文应该是一门以教习个体言语操作能力为目标的技能性学科,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实际的言语操作技能。用语言学家科德的话来说便是:语文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 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的人。”[1]

与此同时, 由于语言是承载文化的载体, 本身也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以语文又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文内涵。从这一角度看, 语文又并非纯“言语”学科, 它属于“人文科学”这样一个大的学科范畴中。如果从语文学科源起和后来的学科演进发展历程来看, 语文也确属“人文”科学的范畴。因此综合上面两点论述, 我们认为语文学科的性质似乎应该这样来表述:语文是一门以教习个体言语操作技能为目的的人文应用学科。

这个表述有三点要义: (1) 它强调了语文“人文学科”的属性, 彰显了站在“人”的教育的高度而不是仅站在言语学习的高度来教语文、学语文的思想。即语文首先是一门“人”学, 其次才是一门技能之学。语文教学应该首先关注人的培养特别是人格的养成教育等——这是一门学科的教学视界问题。缺少了这一视界, 语文就很容易被沦为“技能之学”的境地, 进而陷入机械教学、机械训练的“沼泽”。 (2) 定义突出了语文教育的独特性。一是教学目标独特性, 即以教习学生个体言语操作技能为目标, 这是语文担负其他学科不承担的独特的教学任务。二是学科教学规律的独特性, 即语文要从“言” (指言语现象、言语作品) 入手, 立足于“言”, “言”中教“文” (人文素养等) , “文”中悟“言”, 最终实现“言”“文”合一。 (3) 定义间接阐述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方略, 那便是:尽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向学生个体的言语操作能力, 但语文教学首先必须立足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只有当包括学生人文素养在内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了, 学生的言语能力才能够获得真正、有效的提高。这是语文教学之道, 也是语文教育成功之道。

2.语文教育是在学生言语交往过程进行的、面向言语交际实际的教育

语文到底是面向学生“群体”还是面向一个个学习的“个体”?语文进行的到底是“语言教学”还是“言语教学”?对此我们的回答是, 表面上是面向“群体”、是“语言教学” (在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下, 教师好像只能教“语言”, 上课、教学设计都要面向学生“群体”) , 实质上则是面向“个体”、是“言语教学”。这样说, 我们的理由主要有三点:

(1) 语文教学指向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个体言语操作。语文活动开展本质上是基于个体对实际言语交际活动强烈的内在需求, 所以, 个体熟练的言语操作技能是学生语文学习最根本动机之一, 用有的学者的话说就是:“语文教育是人为满足‘交往’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活动”。[1]

(2) 学生是以“个体”为单位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群体”学习只不过是学习的“表象”罢了。语文教学最终要通过在个体身上起作用、通过学生个体的言语操作才得以显现其教学成效。而且, 学生参与学习的目的是构建属于自己的言语操作体系, 所以, 学习是“个体”的言语操作, 是“个体”行为。

(3) “语言”和“言语”固然有联系, 但即便是学习“语言”, 其最终的落脚点仍然要落在操作使用即个体的“言语”操作上。以口语表达为例, 有学者在细致分析了人的“口语表达”行为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个体学习“口语表达”其目的并非是为了弄清某种语言的体系或者是发现语言的特定规则, 而是意在正确得体的口头言语表达。

对语文教育而言, 将核心目标定位于学生“言语操作能力”培养意义重大:一是它突出了语文教育目标的独特性;二是它明确了语文科面向学生“个体”言语操作的基本特性;三是它突出了面向学生言语交际的实践性、活动性学习特点。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重静态轻动态、重形式轻功能、重语言轻言语的弊端, 而且我们一直将学生的“言语能力”与“语言能力”混为一谈, 这无疑大大弱化了我们对学生个体言语心理、个体言语行为的研究力度, 由此造成了学生对“语言知识”掌握相对扎实而个体“言语能力”极端低下的教育乱象。于是, “十年时间, 两千多个学时, 用来学习本国语言, 却大多数过不了关”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它自然也便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件“常事”、一桩“怪事”。

二、语文教育是依托文本实施的以“整合学习”为特征的学科教育

语文“整合学习”的特点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指文本呈现形式的“整体性”, 二是学生言语行为的“整体性”。此两点决定了语文教育“整合学习”的特点。

1.文本呈现形式的“整体性”

文本是已经成型的言语作品, 是“由语言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结构性的能指系统。”[2]对语文学科而言, 文本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对象或者作业形式。

文本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思维段落, 它是作者 (或学习者) 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创作完成的。文本蕴含着作者特定的认识、思想、情感, 作者将这些特定的“内容”赋予作品形式, 由此决定了文本要先于读者存在的客观事实, 某种角度上也为教学要尊重文本原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意义脚注。如果从文本结构加以分析, 可以说任何一个文本都由语言层和意义层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紧密结合而成。语言层由语音、语词、句段等组成, 是读者可以直接感知的结构体系, 在这一结构系统之下, 则是一个可以不断生发内容的意义系统, 即意义层。[2]如此看来, 任何一篇选文, 其实都是一个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言——意”综合体, 这个综合体具有如下一些性状特征:

(1) 内容要素的“全息”特点。一篇选文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言——意”综合体, 而任何一篇选文都包含有与其他作品相似的构成要素。为此, 有人曾不无夸张地说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甚至可以从任何一篇文选中学得, 例如当代学者胡立根就认为, 现在的每一篇课文基本上都可以看作语文教材价值体系的一个“具体而微者”。他讲:“一篇课文, 情意、知识、智能三价兼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无所不包;可学‘读’, 可学‘写’, 也可学‘听’学‘说’;可培养逻辑思维, 可培养形象思维, 还可培养直觉思维;可有理性分析, 可有直接感悟;可作积累性阅读材料, 可作理解性阅读材料, 还可作批判性 (创造性) 阅读材料。一篇文章初中可教, 高中可教, 甚至大学还可教。苏轼曾提倡一种‘每以一意求之’的‘八面受敌’读书法。一篇文章何以能‘八面受敌’?关键恐怕就在于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具有多方面价值的综合体。”[3]学习内容的“全息”特点格外突出。

(2) 文本“生命体”特征。对于文本, 曾有人这样以“人”为喻形象地比说:主题是文本的“灵魂”, 结构是文本的“骨架”, 内容是文本的“血肉”, 语言是文本的“肌肤”……但是, 倘若对文本进行机械“剖析”, 人们便会发现此时得到的“东西”恐将难再现“灵动鲜活”, 由此可见文本的“生命体”特征。对此, 王尚文也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他说:龙, 有鳞有爪, 但龙决非鳞、爪以及其他部件机械地组装起来的物体, 它有生命、它有个性、它有灵气。鳞、爪在龙的身上有龙的生命、个性、灵性所贯注的与鱼鳞、鸡爪不同的禀赋、神态。龙鳞龙爪固然有与鱼鳞鸡爪相似相同之处, 但我们没有理由把它们从各自所生长的机体上割裂下来从而只是视为鳞、爪。[4]比喻说理极其恰切。

(3) 文本的“个性化”印迹。任何一篇选文都是作者的艺术创造, 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定的思想情绪状态下, 采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构建的“言—意”综合体, 这样的言语作品从诞生之日起, 其从言语内容到言语形式都打上鲜明的个性化“烙印”, 是“这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的“这么一篇”东西, 是“这一个”, 是不能被其他作品取代的。显然, “个性化”是作品写作独具魅力之处, 也是一篇作品艺术魅力之重要源泉。

2.学生言语行为活动的“整体性”

人是通过语言观念把握自己、认识别人和这个世界的, 言语是观念形成的实现形式。任何言语作品总是凝聚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与经验, 是客体化精神通过文本的形式再现, 是可以触摸的“心动”, 是可以感知的“心跳”。在听读活动中, 由于言语作品是说写主体思维、认识、情感等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化的产品, 因而听读主体也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思维、认识、情感等本质力量才能理解、把握它。也就是说, 主体之所以能够在听读活动中成为某一言语作品的主体, 是由于主体的本质力量能够唤醒、复现原本物化于客体之中的人的认识、情感。[5]

而与此同时, 应该看到, 学生在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时, 他内在具备的所有素养是以“整体”的方式参与其间的。退一万步讲, 或许在言语活动中某些方面的素养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但是“整体参与”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过去我们经常采取一些“分解”策略, 将学生的言语操作需要的技能通过细化的方式加以分解, 比如将阅读细分为词句训练、篇章训练、主题训练, 将写作细分为观察训练、选材训练、立意训练等等, 实践证明这是有违学生言语活动整体参与规律和特点的, 因为毕竟“人是统一的单元, 当他有所活动时, 是整个人在反应……人的每一活动总是程度不同地包含着运动的、观念的和情感的成分。”[6]所以, 任何言语活动, 只要是接触具体的言语活动, 势必会触及言语主体、交际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等全部交际要素, 当然也有赖于言语主体整体素养的参与。

如果理解了内容呈现“全息”的特点和学生身心“整体”参与的学习特征,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肢解课文、机械训练会如此低效了, 也就不难理解语文为什么“抓几个点”、“理几条线”、进行所谓的“单项训练”为什么就不足以取得十分明显的教学成效。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一再证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以“整体”的方式渐次地展开的, 比如整体地感知文本、整体地习得语言、整体地进行言语表达等, 所以, 语文在更多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做一个作品的“消费者”而非作品的“剖析者”, 做一个言语的“使用者”而非言语使用的“评论家”。与此同时, 执教者应该做的是:通过引导对“原生态”作品的整体阅读、感悟, 来引领学生完成对文本意义的复现、解构及其重构。

三、语文教育是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母语教育

强调语文教育是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母语教育, 一是想突出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及其学习环境的开放性, 二是想突出汉语言学习、教学的独特性。

1.母语教育环境与语文学科教育

现代教育研究表明, 学前儿童的言语能力主要是从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习得的。语言环境是儿童言语活动赖以发生的前提条件, 也是儿童言语操作能力形成的关键性要素之一——语言环境为交际双方或多方提供了话题和内容, 为言语交际规定了特定的对象与时空, 也为交际应用提供了舞台和平台。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 儿童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并没有学习太多“有用”的语言知识, 但这却一点儿也不影响儿童口头言语能力的形成发展。这一现象最为合理的解释便是: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言语学习的机制, 一旦我们将这种“天赋”置于某种适宜的言语学习环境之中, 它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促使儿童言语能力的生成发展。此时, 儿童生活在语言环境中, 言语行为就是儿童生活的需要, 言语操作就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 或者说它就是儿童生活本身。此种情状下, 儿童学习言语不仅容易, 而且高效。

有学者认为, 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语文与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为此, 他们特意将前者称之为“学得”, 将后者称之为“习得”, 以示其中的差别。我们认为, 作这样的区分很有必要, 但那只是在进行“外语教学”时才要特别注意的, 进行母语教学大可不必作这样严格意义上的概念区分。有一个例子似乎可以帮助说明我们的这一观点:王尚文有一次问《雪娃娃》的小作者文中的“于是”一词是从哪里学来的, 什么意思?小作者只是茫然地摇头, 答不上来。这说明在很多情况下, 包括成人在内的社会个体, 其言语能力的获得并非是采取了某种特定的方式由老师“教会”的, 而是由于言说者被置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由言说者通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不知不觉“浸染”习得的——这是母语教育的一个优势, 也是进行母语教育必须遵循的一个规律。我们之所以把它称作“规律”, 是因为我们觉得现在的语文教学有必要彻底革除那种游离于学生言语生活之外孤立进行所谓语言文字训练的方式, 以尽最大可能还学生一个丰富的言语使用环境, 让学生在丰富的母语环境中去使用语言、习得言语、掌握语言。从更高的角度上说, 应该看到, 人类面对的其实是一个“语言的世界”, 而人和世界的联系方式之一便是“语言关系”。人既是在学语言的过程中融入这个社会的, 同时人也是通过语言和这个社会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的, 所以, 生活就是学生学习的课堂, 生活就是学生使用语言的舞台。王尚文讲, 读写听说不是别的, “读、写、听、说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 就是人的生活形式”, 可见, 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言习得具有相同的机制”, 语文应遵循与生活习得语言共同的教学规律。[5]

2.汉语“独特性”与语文教育“民族化”问题

语文教育研究涉及面极广, 和汉语“独特性”问题联系最为紧密——汉语作为我们民族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语文课程构成最为重要的内在元素之一, 所以, 汉语“独特性”问题研究并非简简单单一个“语言研究”的问题, 同时也是语文教育研究的一项内容、一个视角、一个基点、一个核心——汉语“独特性”问题研究能够挖掘汉语独树一帜的语言特质、构建特色, 因而它对探求语文独特的学习规律、教育规律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我们以新时期兴起的文化语言学研究为例来略加说明。譬如, 文化语言学的代表人物申小龙就认为:与其他西方语言体系相比, 汉语称得上是“独树一帜”, 而且, 汉语的这种独特性与汉民族独特的文化构成、文化心理、审美趣味、思维方式以及汉民族人对外在世界独具特色的感知表达方式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因此, 汉语言教学不能照搬西方。比如他讲, 汉民族人具有“具象思维”的特质, 这一特质在包括汉语言建构、汉文学创作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鲜明突出的体现, 这与西方语言建构等是有着泾渭分明一般的区别的。他举了一个例子:温庭筠“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一句, 十个字, 六个词语, 传达了六种具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描绘了一幅图景——当一个个语词的具象被诗人艺术地精心安排在一起的时候, 它们内涵的丰富联想和民族情感就组成了连续的有机的画面。未着一个动词而早行旅人的动作自在其中, 未用一字抒情而孤独的心境溢于言表, 对此, 汉民族读者都能够做到“心领神会”, 为什么?因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些词语早已同汉民族悠久的民族生活传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7]“具象思维”让中国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空灵、曼妙、缠绵、跳跃的特点, 同时也造就了汉文学作品那卓然不群、独具韵味的艺术审美特质。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我们的文字。汉字是现今唯存、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符号系统, 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 说它是汉民族一座最为恢宏的“历史博物馆”和“文化大观园”一点儿都不过分。曹明海曾用诗一般美的语言这样评说我们的汉字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质”, 他说:“一个汉字, 往往就是有关人的一个故事, 一种姿态、行为和情致;一个汉字, 往往就是有关人的一种智慧, 一种生存智慧、情感智慧、生命智慧和伦理智慧。汉字形体结构的每一个笔画, 一个线条、一个撇或一个点, 往往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汉字的构成就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完形, 它有外形和骨架、思想和神韵、情感和精神。”“……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 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汉字是表情性的文字, 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情感世界;汉字是象形性的文字, 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形象世界;汉字是审美性的文字, 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审美世界。总而言之, 汉字是有个性的, 汉字会说话, 当你在阅读中与汉字接触时, 每个汉字都会直盯着你, 呼之欲出, 和你对话交流。”[8]由此可以想见汉字其独具的文化特点和魅力, 同时亦可以猜想其教学必然具备它独有的方式与方法。

从教育的角度看, 我们认为, 汉语“独特性”问题其研究落脚点直指的是语文教育的“民族化”问题——一个事关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性问题。对此, 新中国成立后各学科“照搬西方”时语文是走了弯路的, 而且据我们观察, 我们现今的语文教育依然行进在不断“西化”的路径之中。这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一点便是:我们的语文教育至今仍然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各种外来思潮, 而那些富含母语教育规律、经验的文人书札、文论典籍依旧被束之高阁, 老师视之如敝屣, 学者无心去整理, 由此可以想见咱们对母语教育特点、规律挖掘利用的一个程度。这是现代语文教育研究的一块“短板”, 也是制约语文教学成效的一个“瓶颈”。我们感觉, 正视语文教育“民族化”问题, 充分挖掘和利用母语教育独特的规律, 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曾洁, 余应源.“科学世界”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4) :66-71.

[2]李大圣.百年反思——语文育人功能检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25.

[3]胡立根.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特征简论[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 1999 (2) :43-48.

[4]王尚文.语感是言语形式感[J].云梦学刊, 2000 (1) :75-79.

[5]王尚文.语感论 (修订本)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372-436.

[6]陆志平.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师研修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7-8.

[7]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 (修订本)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334-335, 343-344.

罪数判断的基本原则 篇8

关键词:专利侵权,等同侵权,等同原则

专利侵权一般可分为相同侵权和等同侵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完全依照专利权利要求文字所表达的专利技术的相同侵权行为越来越少。通过一定的技术转化进行的等同侵权行为则越来越广泛。专利侵权的判定是专利纠纷领域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在等同侵权的情况下对于是否构成专利侵权的判定则是重点和难点, 国内外在这一问题上均选择用等同原则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等同原则

等同原则是为了克服因文字表达带来的局限性, 强调给予专利权人更全面的保护, 并进而确保专利制度能真正发挥其保护、鼓励创新而被创造的一个重要的专利侵权判定原则。等同原则 (doctrine of equivalents) 是指被诉侵权产品或侵权方法与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方案相比虽有一些非实质性的区别而导致并不形成相同侵权, 但为了给专利权人提供有效的专利保护, 法院仍认定侵权成立。等同原则最初由美国创立并完善, 但是现在已经被各国的专利侵权判定所采纳, 并逐渐成为专利侵权判定中的重要原则。

二、等同原则判断标准的理论延展

等同原则的确立的发展是与专利侵权形态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伴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 与被侵权产品的权利主张完全一致的简单侵权行为被具有更高专业能力的等同侵权所替代。美国通过判例逐渐创立出了所谓的“功能——方式——效果”准则, 具体而言便是要判断被诉侵权产品或方法中的某项或某几项具体技术特征与专利发明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对应技术特征是否以“基本上相同的方式, 实现基本上相同的功能, 达到基本上相同的效果”。如果满足这一公式, 则被认为是构成专利侵权, 如果有其中任意内容未满足, 则都不应被认为是构成等同侵权。但是随着司法实践的深入, 由于这一公式最初的适用案件是机械专利案件, 其在化学、生物、商业方法等领域的局限性便开始暴露。为了弥补这种不足, 美国通过创立“非实质性区别”原则来对其进行了补充。但是到目前为止, “功能——方式——效果”准则仍然是美国等同侵权中最为重要制度。

德国在判断专利侵权的研究中曾经提出过通过“三段论”来解决, 但是以区分专利保护客体、专利的直接保护客体以及一般发明思想为核心的三段论解决方法却并未取得较好的效果, 纵观德国现在的立法, 其与《欧洲专利公约》的内容极为相似, 其都主张判断是否等同就是判断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结合说明书和附图的内容, 是否认为被诉侵权的产品或者方法是显而易见的。德国的这一判断标准的核心在于强调该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对于两种技术进行比较时的判断, 这有别于美国“功能——方式——效果”准则中的普通人的判断标准。按照美国的标准, 普通法官对是否构成等同的判断主要依赖于对“功能——方式——效果”准则的满足, 更加机械化, 较少地考虑到主观性的判断结论。

日本对于等同原则的判断标准问题相对更加全面, 其通过对美国和德国的两种判断标准进行融合, 形成了所谓的“四要件”理论。我国的现行立法与日本较为相似, 都主张等同特征是指与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 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 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 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这一理论不仅解决了美国过于公式化的“功能——方式——效果”准则对于一些问题的僵硬, 也同时解决了德国过于主观化的缺陷。

我国的判断标准可以分为主客观两个层次, 在客观层面上, 以基本相同的手段, 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 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的规定与美国“功能——方式——效果”准则较为相似, 都强调被诉的专利侵权行为在客观上构成了对专利权的实质性侵害。这种规制模式更加便于相关侵权行为的判定, 在操作性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主观层面上, 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的就能够联系到为要求, 虽然增加了侵权判定者的主管难度, 但是却是对于等同原则的适当限制,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等同原则判断标准的现实反思

专利侵权判定中的等同原则最初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但是今年来却呈现严格限缩的趋势。在这一制度最为发达的美国,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于Warner Jenkinson案以及Festo案的判决引发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分别在1997年和2002年对如何恰当适用和限制等同原则作出了最终判决, 在这其中等同原则被进一步反思, 并将其本身的价值与全部技术特征原则、禁止反悔原则、公知技术抗辩、可预见规则和捐献原则等原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促进了等同原则的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对于等同原则适用的反思并非是否定等同原则的价值, 而是在确信其重要价值的基础上, 确保其本质旨趣得以正确地发挥。等同原则的创立初衷是为了专利权人的利益得到全面的保护, 对抗侵权人通过简单的形式修改而得到与专利产品或方法本质相同的侵权方式。但是这种原则天然地容易造成专利权的不当扩张, 过分扩张的专利权其实质上时对社会技术进步的阻碍, 造成专利垄断的社会现实。也正是因此, 各国均在等同原则不断发展的同时, 通过全部技术特征原则、禁止反悔原则等原则对等同原则进行一定的完善和修正, 以达到社会中专利权人和社会公共福利的平衡和协调。

参考文献

[1]侯宇.论对于等同原则的恰当限制[D].北京:中国政法大, 2006.

[2]刘斌斌.论专利制度下的独占与公共利益——以专利的经济功能分析为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 2012.1.

罪数判断的基本原则 篇9

关键词:居民收入,消费能力,经济增长

通过多因素分析, 我国居民整体购买力依然不强, 消费动力仍显不足, 经济增长仍需依靠投资的强力拉动, 居民蕴藏的消费潜力要远大于目前消费能力, 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仍有待于强劲消费能力的支撑。因此, 要客观看待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 尤其要对居民实际消费能力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

一、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速不同步

(一) 人均国民总收入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一半

2010年, 世界人均国民总收入 (GNI) 为9116美元, 其中高收入国家达38517美元, 中等收入国家为3763美元, 中低收入国家为3315美元。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4260美元, 不到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的10%, 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 (46.7%) 。从世界排名看, 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在215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中名列第120位。

(二) 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速不同步

无论是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统计数据观察, 还是从近几年经济较快发展的统计资料看, 均显示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不同步现象。1979-2010年, 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长8.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3%,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3%, 人均GDP增速比城乡居民收入高出1.5个百分点。2011年尽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比GDP高出2.2个百分点, 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比GDP增长率低0.8个百分点 (见图1) 。

(三) 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近几年, 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居民间收入差距。

统计数据显示, 高低收入组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中, 20%高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低收入组的收入之比达5.4∶1;农村居民高、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之比为7.5∶1, 表明高、低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 (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 , 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 为1.8∶1, 1994年达到顶峰,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 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 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200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 2002年继续扩大到3.11∶1, 2009年扩大到3.33∶1, 2010年该收入比为3.23∶1,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

二、消费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从居民消费率 (即居民消费支出占支出法GDP比重) 、人均消费水平和增长速度以及消费规模等分析, 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增速较慢、消费能力不强, 消费规模亟待扩大。

(一) 我国居民消费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居民消费率的高低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 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 居民消费率由1992年的47.2%下降到2010年的33.8%, 为历史最低水平。这一比重不仅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60%的比重, 甚至低于中低收入国家 (41%) 的平均水平 (见图2) 。

(二) 消费还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从世界平均水平看, 1960-2009年的49年间, 最终消费支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71%~75%之间, 且总体上呈微幅上升趋势。1978-2011年的33年间, 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17个年份低于50%, 有21个年份低于60%, 且总体上呈小幅下降趋势。近10年来, 消费贡献率只有2001年和2011年超过50%, 分别为50.2%和51.6%, 其余年份在35.8%~47.6%之间。

与投资相比,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需求一直滞后于投资的增速。1991-2010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22.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8%, 两者的增幅相差6.8个百分点, 其中2001-2010年, 两者的年均增速相差8.1个百分点。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 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由1980年的71.8%下降到2011年的51.6%, 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则由26.4%提高到54.2%, 货物与服务净出口贡献率由1.8%降为-5.8%。可见, 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由投资拉动, 而消费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三) 消费规模与经济规模所处位置不吻合

收入水平不高决定了消费能力不强。由于居民消费规模相对较小, 形成了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与消费总量的比重不相称。2010年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为19.6%, 但消费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偏低, 尤其是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在世界的位次远低于GDP总量的国际地位。据世界银行统计, 2010年, 我国人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为879美元 (按2000年价格) , 而2009年世界平均水平为3625美元。

(四) 城乡间、区域间、居民间消费差距较大

1. 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

1991-2010年,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处于3.1~3.8∶1, 超过收入差距。2010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是3.6∶1, 即一个城镇居民大体相当于3.6个农民的消费。自2000年以来, 城市消费已经连续10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城市消费占总体消费比重近70%左右。从多数耐用消费品的每百户拥有量看, 农村比城市大约落后9年左右。

2. 居民之间的消费差距。

2010年,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高收入户与20%低收入户的消费差距达到4.1∶1,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的差距是3.2∶1。

3. 区域之间的消费差距。

2010年, 低于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 (9968元) 的省份有22个, 且地区间人均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人均消费水平最高的地区与最低的地区之间差距在6倍以上。

(五) 居民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 由于受收入水平、收入差距等影响, 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 平均消费倾向由2000年的79.6%下降到2010年的70.5%, 农村居民表现则相对平稳。

根据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高收入阶层存在明显的高储蓄和低消费倾向, 往往将收入的大部分转化为储蓄和投资;低收入阶层尽管具有较高的消费倾向, 但缺乏相应的购买力。这种消费格局容易形成消费断层现象, 进而导致消费需求相对不足。

不同收入群体居民的消费能力受收入水平的制约较明显, 尤其是从最低收入户看,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均超过100, 城镇居民也接近于100, 表明低收入群体的收支基本相抵。如果缺乏新的收入来源, 收支相抵后往往所剩无几, 难以形成有效的消费能力。而中等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的平均消费倾向相对平稳, 表明这一群体可进一步挖掘的消费空间较大。

三、几大因素削弱居民消费能力

(一) 高房价对居民正常消费影响较大

近年来, 在国家多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强力作用下, 房价过快上涨态势得到初步遏制, 房价终于向下松动, 但总体判断依然是居高难下。高房价不仅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削弱了消费能力, 而且还增强了支出预期, 挤占了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 影响到正常的消费行为, 使巨大的消费潜力不能得到有效释放, 成为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的约束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对准备购房、已购房和租房的居民正常消费均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一是未来打算购房的居民—节衣缩食, 难以顾及其他消费。面对高房价, 这一群体只能紧缩开支, 节衣缩食, 增加储蓄, 积攒未来购房所需资金, 难以顾及其他消费, 为购房而大量增加储蓄必然会挤占正常消费。

二是已购房的居民—大部分收入用于房贷月供而缩减消费。高房价使相当一部分居民选择以贷款方式购房, 每月要面临沉重的还款压力, 少则几百、上千元, 多则上万元, 漫长的还贷期难免成为“月光族”, 不仅会使这一群体的日常消费全面萎缩, 而且将削弱这部分家庭的消费能力。可以设想, 如果一个城市居民每天都要还贷几十元或几百元, 何谈其他消费?

三是租房的居民—高房租加重生活成本。高房价直接催生了高房租。近年来城镇房租不断见涨, 买不起房而租房的居民, 每月要将收入的一部分用来支付不断攀升的房租, 生活成本有增无减, 其消费空间同样受到高房价的间接挤占。

2. 高房价影响到消费转型升级速度。

目前, 我国城乡居民正处在向更高层次的消费升级中, 而居民消费能力是支撑消费转型升级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清除不利于消费扩张的障碍, 而目前高房价至少会在两个方面影响消费升级速度, 一是高房价大大增强了居民的支出预期, 增加了预防性储蓄需求, 使多数人不敢消费、谨慎消费或无钱消费。房价的过度上涨尤其是不少城市的房价偏离了普通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导致众多中、低收入居民在城市住宅资源方面逐渐边缘化, 只能望房兴叹。二是由于高房价改变了不少居民的消费行为, 原先的购置计划如更新或添置家电商品、外出就餐、旅游等被迫取消或延期, 这些均对消费转型升级速度产生一定影响。

3. 透支未来消费将降低居民后续消费能力。

高企的房价已成为无房户或准备购房者的沉重负担。对于工薪阶层, 要想“居者有其屋”, 要么借贷而成为“房奴”, 要么成为“啃老族”, 得靠几代人的储蓄积累及家庭的未来收入才能如愿。这样不仅导致了其后续消费能力有限, 而且还会降低父辈甚至祖辈人的即期消费能力。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 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在居民最终消费结构中, 食品消费占的比例在10%~20%, 而居住支出的比例将会上升到30%~40%。从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上看, 食品消费在居民的支出结构中是逐年下降的, 而居住消费在居民支出结构中是逐年上升的。1990-2010年, 在消费支出结构中, 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比例从54%下降为35.7%, 农村居民从58.8%下降为41%。从居住支出所占比重看, 城镇居民从1990年的7%上升到2010年的9.9%, 农村居民则从1990年的17.3%上升到19.1%。因此, 对于居民来讲, 特别是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农民, 居住支出的压力, 要比食品消费的支出压力大。

因此, 从总体上分析, 高房价仍使较多居民不敢大胆消费。一方面提高了居民的支出预期, 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消费行为;另一方面, 房价的居高不下挤压了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 使巨大的消费潜力不能得到释放, 成为制约提升消费能力的阻力之一。

(二) 居民大部分余钱难以形成即期有效购买力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3302亿元, 年均增长25.5%。从城镇居民个人储蓄率看, 1990年为15.2%, 2000年达20.4%, 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27.5%和28.7%, 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28.6%和29.5%, 表明近年来城镇居民有1/4多的余钱存入银行。从农村居民个人储蓄率看, 1990年为8.8%, 2000年达15.7%, 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11.3%和11.7%, 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11%和13.9%。尽管城乡居民储蓄居高不下, 潜在购买力较强, 但多数储蓄是为了防病、养老、子女教育等不时之需, 并不能形成即期有效需求。

我国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90年的2%提高到6.5%。高价位的药品和医疗服务费使居民家庭的医疗支出增加, 看病贵已成为居民生活的负担之一。

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仍使不少居民谨慎消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 显然偏低。2010年, 我国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额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0.2%, 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健全, 保障水平不高, 居民仍有不少后顾之忧, 直接导致了居民紧缩消费、加大储蓄的力度。

总体上看, 我国新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加快建设过程之中, 但农村社会保障还较为薄弱, 人们对未来的生活保障预期存在着不确定性, 居民对教育、医疗保健和居住三大支出的预期较强, 应对之策就是增加储蓄。因此, 尽管城乡居民具有一定规模的结余购买力, 储蓄率较高, 但并不表明会产生强盛的现实购买力。

(三) 物价上涨对居民消费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近两年来,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物价节节攀升, 2011年CPI涨幅由2010年的3.3%攀升到5.4%, 通胀压力不断加大, 加之促进消费的一些政策效应弱化, 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了一定影响。尽管居民潜在购买力较强, 但在目前通胀压力下影响消费平稳增长的一些不利因素需引起关注, 并加以应对。

商品价格对居民消费需求是一把双刃剑。正常合理或人们可承受的价格上涨有利于消费的增长, 但价格上涨过快, 将影响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正常消费, 也会对部分居民消费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进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较高的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食品价格涨幅较高对其他消费的挤占影响会逐渐显现。

二是工业用品、服务价格和资源价格全面上涨, 会导致居民实际消费能力减弱,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消费信心, 个人消费行为趋于谨慎, 对价格的敏感度提高, 不少中、低收入消费者又回归到捂紧钱包、精打细算过日子, 持币待购行为较为明显。

三是通胀压力和预期对居民消费意愿和行为会带来负面影响。据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第一季度对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 62.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 难以接受”;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 82.5%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 只有17.5%倾向于“更多消费”。因此, 当通胀水平较高时, 人们往往会改变自己的投资和消费行为, 尽可能多地增加储蓄而减少即期消费。为了减少收入降低带来的压力, 人们用于外出餐饮、娱乐、旅游等消费支出的比重会降低, 从而影响到这些行业的营业收入。

(四) 财富缩水直接削弱后期消费能力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物价涨幅较高, 负利率存在较长时间;股票市值缩水、股指连续下跌, 投资者损失较大, 多数投资者普遍感觉个人财富缩水。居民财产性收入减少、持久性收入预期不佳, 使消费行为趋于谨慎和保守, 影响居民大额、持久消费性支出的增长。财富缩水主要表现在:

一看银行存款利息, 自2010年10月20日起, 中国已连续近两年处于负利率状态, 经历5次连续加息之后, 人民币1年期存款利率从当初的2.25%上调至3.5%, 但与2011年CPI同比涨幅5.4%相比, 负利率程度可见一斑。

二看股市, 从2007年10月开始, A股连续下跌, 最大跌幅达60%以上。持续低迷的股市, 在较大程度上挫伤了居民的投资热情, 也对居民财富造成一定缩水。

以上因素导致了居民财富缩水, 财产性收入比重较低。2011年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仅占全部收入的2.7%, 仅比2010年上升0.2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四大收入中的比重是最低的。财产性收入对城镇居民收入的贡献还很小, 不仅低于经营净收入的贡献, 更远低于转移性收入和工薪收入的贡献。

一般来说,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决定的。我国多数居民储蓄是为养老、购房、子女教育等而积蓄, 财富效应的减弱不仅会影响当期消费的增加, 而且会削弱居民未来的消费能力。这在较大程度上使不少居民捂紧了钱包, 逐渐回归到精打细算、量入为出过日子的境况。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四、思考与对策

如何评判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强弱, 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 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并不高, 且消费占GDP的比重一路走低, 有限的购买力受到多因素的削弱, 消费能力有待增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居民消费能力强盛, 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居民境外消费不断升温, 成为全球境外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据世界奢侈品协会2012年1月公布的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底, 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达126亿美元 (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 , 占据全球份额的28%。对后一种观点需要具体分析。

(一) 境外消费快速增长只是少部分人的消费行为, 并不具有代表性

近年来, 中国居民境外消费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国内同类商品价格高于境外, 在境外能买到价格相对低廉的商品;二是人民币加快升值使境外旅游、购物变得更为实惠和便宜;三是炫耀性消费的显富行为。这一群体的消费行为并不能代表大众的购买力, 更不能以此夸大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有关部门要通过加大进口, 降低有关商品的进口关税和价格、净化消费环境等措施, 尽可能地吸引这一群体的购买力。如果我们的消费政策和消费环境能达到或接近境外水平, 相信多数高收入消费者购物是不会选择“舍近求远”的。因此, 要想方设法把巨大的消费潜能尽可能在国内充分释放出来, 让富人的钱为国内经济发展助一臂之力, 使消费更好地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 消费潜力的释放有待于提升消费能力

在人均GDP4000美元之前, 投资在三大需求中处于主导地位。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 人均GDP4000美元之后, 由于居民消费快速扩张, 消费逐渐成为三大需求中的主动力。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和巴西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分别为80%、76%、73%、63%、61%和80%。目前, 我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 标志着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增长的重大转型期, 消费升级速度将加快, 但要实现这一消费跨越仍受众多因素制约, 仍面临收入差距、通胀预期、社会保障、高房价、消费环境等因素的约束。

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 由于我国消费需求空间与潜能巨大, 支撑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和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推动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诸多有利因素仍将延续, 内生动力强劲, 潜在消费需求空间依然较大。

尽管居民消费潜力和优化升级空间较大, 但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 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传统一代和新生一代居民之间以及不同群体居民之间的收支等差距短期内还难以消除, 加之部分居民受传统消费观念束缚和消费环境影响, 相当一部分居民的潜在购买力难以得到充分释放。因此, 要从总体上完成居民更高层次的消费升级, 构建消费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依然任重道远, 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三)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需要多措并举

一是要继续大力增收减负。要扩大内需, 就得让消费者有钱可花, 放心消费, 舍得花钱。而只有当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提高且敢于消费, 才能扩大消费规模, 拉动经济增长。这就要求着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有收入保证才能形成消费能力, 消费意愿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如果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能得到有效释放, 足够支撑未来10~20年我国经济年均8%以上的增速。要尽快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 提高城乡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收入比重;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 对生活必需品实施低税率, 减少重复征税, 降低增值税税率等,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二是要缩小收入差距。缩小行业之间、各个阶层之间居民收入差距, 是扩大居民消费的重点和关键。在城市, 要打破行业垄断, 进一步使收入透明化;在农村, 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

三是要加速保障性住房建设, 降低城镇居民住房支出。要推动以廉租房为主体、经济适用房为补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改革, 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居民的安居问题, 使市场住房供给结构有利于满足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需要, 增加居民住房消费的可选择性;引导居民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选择不同的住房方式, 以降低居民的住房费用支出。

四是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稳定居民消费预期。要继续加大社保投入,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 在合理确定保障水平的同时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 加快建立统筹城乡、覆盖广大劳动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措施, 覆盖到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城乡广大劳动者;积极推动城乡分设、地区分割的社会福利体制均等化, 提高对城乡特定群体 (老年人、非成年人和城乡非就业人员) 的社会保障水平, 积极推进教育、医疗体系改革等, 逐渐减轻或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 判断居民消费能力的强弱, 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误导, 不仅要看收入水平、收入结构, 购买力的有效性和强弱性等, 而且要从居民消费支出的多元化等因素进行分析, 要看到在收入增长的同时, 消费支出也与日俱增, 一些刚性支出也在削弱居民的货币支付能力。

罪数判断的基本原则 篇10

关键词:伴性遗传;常染色体遗传;判断;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12-02

在高中教学中,对于要判断控制某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这种问题一般学生遇到时很难下手。笔者根据教学经验,作了简要归纳,具体如下:

一、显隐性状未知:可采用正交与反交法

1、亲本都是纯合

利用正交和反交的结果进行比较,若正交和反交子一代结果相同,且与性别无关,则属于常染色体遗传,若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且杂交后代的某一性状或几个性状与性别明显相关,则属于伴X遗传。

例1在高等植物中,有少数物种是有性别的,即雌雄异株。双子叶植物女娄菜(2N=24)就是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已知女娄菜的高茎和矮茎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显隐未知)。若实验室有纯合的高茎和矮茎雌、雄女娄菜亲本,如何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解析:取高茎雌性女娄菜与矮茎雄性女娄菜,矮茎雌性女娄菜与高茎雄性女娄菜分别进行正交和反交。即高茎雌女娄菜×矮雄女娄菜;高茎雄女娄菜×矮茎雌女娄菜。

若正、反交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一致,则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不一致,则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

2、亲本之一杂合

同样利用正交和反交结果进行比较,若正交和反交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且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遗传。若正交子一代所有雌性个体表现型为同一种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型为另一性状;反交雌雄个体都有两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约为1:1,则为伴X遗传。

3、亲本既有纯合,又有杂合

也可利用正交和反交结果比较,若正交和反交子一代中性状之比大于1:1,且和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遗传,且数目多者为显性性状。

若正交子一代中,雄性个体表现型全为同一性状,雌性个体表现型全为另一性状;反交子一代雌雄个都有两种表现型,且性状分离比大于1:1,则为伴X遗传。

例2:从一个自然存在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且数目相等,每种体色果蝇雌雄个体各占一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正常生活,性状分离合乎孟德尔定律。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组合选多对果蝇,判断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解析:可作为正交和反交实验。(1)若正交和反交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且黄色为显性。

(2)若正交和反交子一代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且灰色为显性。

(3)若在正交(即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都表现灰色,雌性全为黄色;在反交(即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属于伴X遗传,且黄色为显性。

(4)若在正交(即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黄色,雌性全为灰色;在反交(即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则属于伴X遗传,且灰色为显性。

二、显隐性已知

1、若该生物为XY型性别决定,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可用隐性性状的雌个体×显性性状的雄个体这一杂交组合。

(1)亲本纯合

若子一代雌雄个体均为显性性状,则为常染色体遗传。若子一代雌性个体全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为隐性性状,则为伴X遗传。

例3现有雌性红眼、雌性白眼、雄性红眼、雄性白眼四瓶纯合果蝇,已知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但不知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上,请通过实验探索这一问题。

①你的实验假设是:

②实验步骤是:a、选择杂交实验所用的亲本♀ ♂ ;b、将上述的亲本果蝇进行交配。c、观察记录后代的现状及性别。

d、实验预期及结果分析:如果杂交后代的形状符合实验结果一: ,则证明实验假设正确。如果杂交后代的形状符合实验结果二 ,则证明实验假设不正确。

解析 ①假设红眼基因A和白眼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

(2)应用规律可选择隐性雌个体×显性雄个体杂交。即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杂交,若子一代雌果蝇都为红眼,雄果蝇都为白眼,则说明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即假设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果蝇都为红眼,则A和a位于X染色体上。即假设不正确。

(3)亲本为杂合

同样可为隐性雌个体×显性雄个体这一杂交组合。若子一代雌雄个体全为显性性状或雌雄个体均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为常染色体遗传。若子一代中雌性个体全为显性雌状,雄性个体全为隐性状,则为伴X遗传。

例4: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在研究中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性和不抗性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性状受隐性基因b控制。

(1)若想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探究该抗病性的遗传属于伴X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那么应选的杂交亲本性状为:父本 ,母本 。

(2)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解析:运用上述规律就能很快确定亲本组合为:隐性雌个体×显性雄个体杂交,即抗病的作母本,不抗病的作父本进行杂交。

若子一代中,雌雄个体全为不抗病或雌雄个体均既有不抗病又有抗病,则抗病性状为常染色体遗传。若子一代中,雌性个体都为不抗病个体,雄性个体都为抗病个体,则抗病性状为伴X遗传。

2、若该生物为zw型性别决定,要解答同样的题目。则亲本应选择:显性雌个体×隐性雄个体这一杂交组合,而结果的判断和xy型性别决定的相类似。

以上只是判断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基本方法,对于不同的题目可以参照上述解题步骤,找出对答题有用的信息,这样就达到提高答题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VM理论下一篇:建筑工程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