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

2024-08-14

综合评价(精选十篇)

综合评价 篇1

一、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的背景

为什么要进行“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其实,“综合素质评价”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从1999年中央作出推行素质教育决定之时就已经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变评价制度。当然,当时针对的是高考问题,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也提出了要开展素质评价。在之后的课程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更加清晰。2006年,教育部进行全国初中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求中小学实施综合素质

评价,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取代传统的成绩报告单。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是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一种全新评价方法,通过记录学生各学科成绩、到校出勤情况、体质发展、参与研究性学习成果、社会实践时间和内容等,试图全面、详尽地反映一个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过程和成长经历。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校、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点,学生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试图多角度、多维度测评学生综合素质。在随后进行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教育部始终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按照原先的政策意图,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有望成为学生升学、就业的一个参考依据,并引导学校、学生重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然而,现实情况并不符合预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在升学中的作用微乎其微。首先,高中招生和高校招生仍以分数为主,几乎不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绝大多数中小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填写和指导工作不重视(重视程度逐年递减),教师及

学生填写的认真程度降低了,最终导致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没有太多内容、没有个性特色,诚信度、有效性均不高,由此,高校更加不信任手册内容,也更不会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的参考依据。于是,综合素质评价陷入恶性循环……

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几个关键难题

对于上海市2014级高中新生来说,综合素质评价将在他们毕业时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目前,上海市各个高中都已紧锣密鼓开始实践并着手填写电子表格。为此,在大力推进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的当下,我们必须加强研究,保持冷静,认真思考并总结使用手写版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训,扎实做好新一轮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为此,笔者认为需要认真审视如下几个关键难题。

(一)概念混淆,工作意义和责任主体不清

很多人容易把高校招生的综合评价与对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混淆起来。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与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有联系,但还不完全是一回事。综合评价是高校的事,高校招生实行综合评价是打破高考唯分数论的重要突破,是高校招生录取时在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以面试为主要形式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招生录取方案。因此,综合评价强调的是评价要素的组合方式,实际上,这是国家的考试招生制度。当前倡导的综合评价是指高招阶段引入综合评价后,在高考录取时,高考分数不再是唯一标准,还要参考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还应包括平时的学业水平成绩和高校对学生的面试考评。最新的高校招生综合评价方案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631模式”,从试行的效果来看,得到了非常正面的反馈。然而,简单的几页个人材料和5~10分钟的面试真的就能判断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科学选材吗?材料和面试充其量只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外显表现,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成长状态。如果仅把这看作综合素质评价,那么就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

本文讨论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高中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这是由教育部门设计,立足于学生成长、学生发展的一种比较客观、科学的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由高中学校负责进行,是学校责无旁贷要做的工作。因此,综合素质评价应是中学日常的教育行为,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林林总总,反映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由此,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主体就是中学内设的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及相关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强调中学真实地记录学生的表现,然后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后给予学生更科学、更全面的素质评价。正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谈松华指出:综合素质评价不应仅停留在“考试招生制度中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而应是“学生成长中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总而言之,综合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是两个针对不同主体的制度设计。在中国现实的情况下,无论是高校的综合评价还是中学的综合素质评价都还很不成熟,处在一个探索过程。要使这些制度设计真正能够成为一种成熟、可靠、有效的制度,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对高中学校来说,综合素质评价应包含哪些要素?哪些综合素质能反映学校特色?哪些素质评价最能让大学认可?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度如何保障?从高校来讲,为什么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参考?如何平衡不同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校究竟怎样利用中学的综合素质评价?……所有上述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都依赖于一个前提:厘清基本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大胆地去探索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才会使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日臻成熟。

(二)功利主义盛行,评价改革阻力大

当前,高中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功利主义盛行、教育行为短视,在教育公平名义下的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简单评价仍大行其道。长期以来,基础教育教学体系是架构在以高考、中考为龙头的环环相扣、层层相连的“严密组织”之中,用“结果制约过程”一直是其思考和运作教学体系的惯例,并且成为一种“社会标尺”,使得素质教育难以真正落实。因此,要撬动评价这颗最重的砝码就要挑战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和行动惯性。从综合素质评价在中学遇冷可窥一斑。如果中学从功利的视角定位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大学的综合评价,以便让学生更好地通过大学筛选,那么在当前背景下,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可以说基本没有价值效益。因为综合素质评价能够发挥作用之处就是在高校自主招生环节。现在的“985”工程大学的自主招生比例都控制在5%,相对前两年还有所收缩了。实际情况是:在招生比例较大时,这些高校自主招生时都没有使用中学提供的综合评价,或者说都不参考综合素质评价,那么,在招生规模缩小的背景下,高校更不会去看中学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当然,对自主招生的认识,我们仍有误区。上海市就将相当大的比重放在高职高专的自主招生上,而学生平时学业成绩和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只是人们因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对综合评价在高职高专升学中的作用的宣传明显不足。

高校招生部门即使从功利的角度也极易发现,组织很多人力、物力去看那么多材料、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耗时耗力,单从选拔的角度看效能太低。顶尖高校的自主招生,注定是百里挑一、万里挑一。高校怎么挑?就是选学科基础扎实、特长突出、有创新潜质的好苗子。这些人相对来说如鹤立鸡群,还是比较好发现的。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基本能在全国性的学科竞赛获奖,高校拿到获奖名单就行了,哪几个学生在哪几个学校一目了然。要想发现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可以关注全国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评比等比赛,还有ISEE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丘成桐数学奖和物理奖等,这些都是公认的好平台,区分度很高,评奖操作也越来越规范,获奖学生素质相对较高。在这个意义上,顶尖大学的自主招生其实不需要中学提供综合素质评价,既然如此,中学何必费劲去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呢?所以,很多中学采取的是简单填个表格、完成任务的敷衍态度。

(三)评价工作细致烦琐,教师工作压力大

从操作层面来看,首先是谁来填写和评价的问题。一开始当然是学校(教师)填写,学校填有助于确保规范性。对很多中学教师及中学生而言,“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在每个学期或每个学年的期末,学校组织的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测评和评价任务。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分为六个维度(不同的地区或学校其结构略有差异),分别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这六个维度又分别被分为若干个项目。评价常用等级制,分别为A(优秀)、B(良好)、C(一般)、D(合格)、E(须努力),但关于学业能力沿用百分制的较多。除了评分,被测评学生还要自行撰写“自评”,同学之间要写“互评”,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也要为学生撰写“师评”(考虑到班级规模和任课班级数量,最近几年绝大多数任课教师的“师评”基本没有进行)。总而言之,学期末很多人因为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填写而忙忙碌碌。以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以纸质形式为主,填写工作给教师带来极大的负担。现在个别发达地区正在逐渐建立电子化平台,实现手册内容的电子记录和设置访问权限,但对很多教师来说,电子化的操作要花去他们更多时间。时间短、任务重,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也不够,评价难免草率。也有学校教师不太重视综合素质评价,很多应由教师完成的工作也会分配给学生或学生干部完成,这样评价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自然大打折扣。

然而,教师(学校)的压力绝不仅限于辛苦,而是来自学生、家长、社会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质疑声。无论是评语、等第或者是按照某种规则量化后的分数,都是学校或教师的个人行为。有的在校学生或家长认为,这些评价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人认为评价有很大的主观性,很难做到评价的客观和中立。一旦这一评价结果与升学挂钩(哪怕是非常软性的参考),教师必然会面对家长的质疑。有的学生成绩很优异,若因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过差,影响了升学甚至前途,家长存在质疑将不可避免。也有教育学者认为有些评价要素并不合理,缺乏科学性,测评过程在某些学校往往不透明、不公开。在诸多压力之下,“不做不错”很容易成为教师和学校的选择,评价结果的千篇一律成为常态。

新一轮的综合素质评价,充分考虑到教师的评价困境,采取了较温和的策略。如,上海版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是电子版,较原来的手写版适度简化,强调纪实性,要求教师或学校真实地记录(主要是填写六张涵盖各方面素质的表),即用翔实的事例描写,不需要总结性评价。然而,这无疑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很难用简单的分数和等第完成评价。此外,新一轮的综合素质评价为了确保诚信,规定这样的纪实评价一定要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统一来填。表面上看,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只是增加了教辅人员的工作量。实际上,由于教务部门和学生部门的所有数据都由一线教师提供,所以教师工作任务很难有实质性减轻,更像是多了一道审核关。于是,对学校及教师来说都是加重负担。在实行绩效工资背景下,教师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积极性若无法保障,这一工作将无法推进。

最致命的是,格式基本统一的表格,许多社会实践、志愿活动都必须去指定的场馆等要求,使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几乎很难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也无端牵扯了学生及学校有关部门的大量精力。原先高校不喜欢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担心其信度不够、区分度不高。但现在,如果高中学校基本不进行定性评价,教师和学校不积极推荐,那么,综合素质评价表就会千人一面,那又有何意义?而且人们会有一个疑问:既然综合素质评价权还是交回给高校,那么,试行基于高考的高校申请制不是更合理吗?高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递交个性化的申请材料即可。现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申请学生信息登记平台,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填写。

三、解决策略及前景展望

虽然上述困难既有传统观念和诚信社会等背景因素,也有学校认知和实际操作中的困难,但我们仍然发现很多改变正在进行。无论是政府层面正在大力推进的特色高中建设、教育家办学和高中校长职业化,还是高校层面推出、中学积极响应的大学先修课程评价和各类学科营为主导的自主招生改革,中学层面推进的多元选择、个性化课表、导师制和教师激励计划,抑或是社会层面最近流行的“互联网+”方式、出现了像“校内外”这种专业致力于学生成长记录的网站平台。这些工作都为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创建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将为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新的问题解决思路。

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如何顺利落地并切实发挥对基础教育的政策导向作用,关键在高中学校。如何让高中学校充分理解综合素质评价对学校自身发展的意义,充分调动高中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积极性,切实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等,都是教育当前面临的艰巨课题,也是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成功推进的核心动力。

如何调动高中学校的积极性,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明确三大基本理念:其一,政府要为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创造条件,使宏观决策更好地为微观实施服务;其二,把综合素质评价的权利真正还给学校,激发学校改革和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在动力;其三,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此,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一)改革传统的学校评价模式,推行政府科学评价

在中学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质就是推进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改革,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营造一个科学的学校评价制度和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新一轮的综合素质评价,其实就是政府引导中学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或者说要激发中学自身搞好素质教育的内在动力。而要激发中学的内在动力,教育主管部门就要改变原来单一的以升学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

中考、高考都具有很强的选拔性,是高利害的考试。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家长都已经认识到一元化的分数评价对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危害(很多人用脚投票,选择国际高中和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上升)。事实上,就上海市而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给予上海市高中的自主招生的比例较高,优秀学生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很多高中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然而,由于教育行政部门不发布高中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意见,所以普通学生家长比较难发现与自己孩子个性发展匹配的学校,社会就会放大以升学率、以高考分数论英雄的效应。校长们都很清楚:虽然分数是硬道理,但教育终究是为了人的全面成长。只要政府能明确办学导向,坚持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全面评价,那么,综合素质评价就能得到重视。如果政府评价导向不清,对学校特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中学就很难有改革动力。

目前而言,一种可行的推进策略就是把综合素质评价与特色高中建设挂钩,与学校的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挂钩。换言之,今后,所有要评特色高中、示范高中的中学必须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而且这些指标能体现学校特色,能把学校所提倡的素质教育都变成可考核的指标。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已试行多年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应该说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但如何推广到高中学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借助互联网,搭建学生自主记录的网络平台,加强社会监督和教育督导

目前,高中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正演变成学生成长记录册的电子版,这种记录从长远来说有助于探索人才成长的规律。然而,这样的档案记录式的综合素质评价也有明显弊端,相当于把评价权扔回给了高校,而且对高校科学选才意义不大;不仅高校希望看到的学生的多维评价没有体现,而且与综合素质评价设计时的校本评价、常态评价、过程评价的本意不符,很难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功能,失去了评价的本真意义。

综合素质评价,重要的前提是有记录、有展示、可评价。成长记录怎么写?可以解放教师,直接让学生填写,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自己填。当然,其中应有公开和私密的区分,需要分别设置一定的权限,这里一定要解决好一个安全性监管的问题,让政府、学校、学生放心,否则这个事情肯定做不下去。至于要用什么机制保障信息安全,如何科学地进行分级权限的设计,这需要严密的逻辑体系设计,有待持续探讨。通过互联网,学生一方面可以记录、展示自我,实现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和教师或校长一样参与评价,尤其是参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因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常常要超过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只要学校有较健全的公示制度,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社会监督和教育督导来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可靠性。

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出一个链接中学和高校的第三方的综合素质平台,来加强学生个性化展示也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让学生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成长过程、成长感悟以及成长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写实性地记录下来,让高校看到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特点。我们应该要相信学生,也要相信技术,也许这种三年过程中的写实记录相比一学期一次的学校记录诚信度更高。也许我们真的可以做到:让综合素质记录和评价的过程都成为社会诚信教育的过程。

高中综合评价自我评价 篇2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不仅影响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方式,而且影响社会中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影响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合理程度。如何写一份恰当的自我评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综合评价自我评价(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综合评价自我评价1

时光飞逝,转眼间高中生活就要结束了,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留恋,三年间,作为一名学子,我收获了好多好多,高中生活让我的人格与学识进了一大步。进入高中,我对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因为我可以用我所学的高中知识来圆我的大学梦。我倍加珍惜高中生活,在教学课堂上我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处理问题严谨周密,得到了

差的我,向着我的目标前进,在学习生活中,我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探讨问题,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再交流与合作中使我懂得了团结精神。

再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中我积极参加,并在其中期带头作用社会实践帮助我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并把我所学得知技能得以应用,使我各项能力有了更大一步提高。使我的素质有很大提升。在艺术课上学会了欣赏生活。体味生活,使我的高三生活及其充实。我爱高三生活,充实快乐。

高中综合评价自我评价2

一、我认为自己对待学习有良好的态度,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对各门学科都具备较高的探知欲,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想尽办法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学习态度端正,十分热爱学习。

二、我认为自己能积极主动、按时按量的完成分配到的社会实践任务。按照任务要求,在小组内与其他组员进行讨论,随后整理出所需数据,并及时向组长汇报。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在多方面使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性格开朗大方,对待同学主动热情、对待老师尊敬有礼。

三、课上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按照老师的要求背诵每一天的学习重点。当自己的应用能力还是有些差,应该多多关注一些新闻,开阔自己的视野。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勤奋,追求科学,思想健康向上。与他人团结互助.约束自己的行为.尊重身旁每一个人的想法.可以很快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我在与小组合作交流时都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见解独特,也会接受同学的批评与建议!和同学一起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

四、我是一位正直坦率,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学生。并且性情开朗,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学习刻苦,有顽强的斗志。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老师指出的错误能虚心接受!能处理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积极参加班集活动,组织能力强。书法方面有特长!是一名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学生!

高中综合评价自我评价3

该生遵纪守法民主与法制意识强,能运用法律来保护他人和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校纪校规,无违纪记录;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在学习方面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认真负责有很强的责任心;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对待老师有礼貌,对同学很友善,学习上能合理的分配时间。

能自我督促和自我规范。劳动积极细致。有一定的审美知识,对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具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运动心理,懂得各种体育活动的要领,能按体育活动要领进行科学锻炼。善待他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与人交往大方、得体,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性格开朗大方、待人热情。在生活中遇到小挫折时,能以 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不放弃。该生是一名综合素质优秀的高中生。

高中综合评价自我评价4

思想品德方面能够以学业为重并付出不少努力,能够就读本地的重点高中得益于以往在学习方面的勤学苦读,再加上高中三年的学习将决定着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因此我很早便对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是希望充分利用三年的学习时光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身为学生自然在思想方面要有着较高的追求,即在思想品德方面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做到全面发展,毕竟除了学习成绩的提升以外个人素养也很重要,所以我注重道德的提升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无论是尊敬师长还是刻苦学习都彰显了自己作为高中生的品性。

学习成绩方面能够明确高中阶段的奋斗目标,即努力学习各类知识并做好课后复习工作,虽然有时也会因为贪玩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的状况出现,但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以后能够及时改正思想上的弊端,重新将精力放在课堂之中并做好相应的笔记,这种知错就改的学习态度对自己的高中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即便是课后或者放假期间也会做到自主学习,维护好课堂秩序并通过做笔记的形式来强化自身的记忆力,这种勤奋学习且不好高骛远的做法为自己的成长带来不少帮助。

体育方面则由于自身的不重视导致自身体质较差,说来惭愧的是我平时本就不太喜欢上体育课,节假日期间更是很少出门并将精力放在课本学习之中,这种做法导致本就孱弱的体质很少得到锻炼,可以说我在校期间唯二的锻炼便是广播体操和体育课的跑步,对于想要成为优秀高中生对我来说这种做法无疑是不够全面的,所幸的是我还有时间来改变自己从而需要不断努力,至少我已经认识到体质差对自身成长造成的不良影响,所以我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并更希望在体育方面有所建树。

通过对综合素质的评价让我对在校三年的学习进行了全面梳理,我会牢记这份经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涯,期待在将来步入大学以后能够成长为更优秀的人才。

高中综合评价自我评价5

时光荏苒,半年已经过去了,在这半年中我不仅学会大量知识,而且学会了许多做人准则,我树立了高中学习自信心,懂得理解他人,学会了换位思考。这个学期,我学到了许多,各科成绩均有长足进步,得到了每一位任课教师充分肯定和表扬。除了知识上提升以外,我还知道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效率。这些进步都离不开老师谆谆教诲和同学悉心帮助。我相信我会在以后高中学习生活中更上一层楼!

高中综合评价自我评价6

我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好帮手,同学好朋友。我高中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各种课内外活动。

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好孩子,邻居好榜样。

综合评价 篇3

本文通过对物探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论述了物探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全面开展物探项目后评价,对于掌握工程实施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高项目质量、提高管理、决策水平,进一步改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重点论述了国际物探项目后评价与国内项目后评价的不同之处.抓住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展开评价,注重研究和发现系统性、规律性和反复出现的问题,对海外项目后评价的侧重点、内容及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指导海外物探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项目后评价发展及现状

项目后评价(Post Project Evaluation),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合同约定的设计、采购、建造的全部工作量,并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后,对项目的预定管理目标、合同执行过程、结果、经济效益及项目发起人的收益和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的评价,是一种对投资过程全面、系统、客观分析和总结的活动。19世纪30年代项目后评价在美国诞生。到20世纪70年代,项目后评价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尤其是应用于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国际组织资助的项目管理结果评价中。我国项目后评价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30多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后评价体系。在我国,层次分析(AHP)法及模糊数学被用在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招投标、质量管理和成本分析评价中,却鲜有应用在项目管理的综合后评价上,对于国际项目综合后评价更是少见。

物化探工程在油气工程勘探各阶段中,开始于最前沿,又贯穿于勘探、开发的整个过程中,是油气勘探的“尖兵”,又是地质家的“眼睛”,对油气勘探开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地质家的话来说就是成也物探,败也物探。因此,深入全面开展物化探项目后评价,对于掌握工程实施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高项目质量、提高管理、决策水平,进一步改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亦是企业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具体来说,投资项目后评价是在对已完成项目的目标、执行过程、效果和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和评价投资项目决策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目的是改善投资管理和决策水平,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为投资决策者进行新项目决策时提供参考。国际物探项目后评价与国内项目后评价相比有其特殊性,要抓住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展开评价,注重研究和发现系统性、规律性和反复出现的问题,对海外项目后评价的侧重点、内容及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构建了项目综合评价模型,以期指导海外物探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国际物探项目后评价

海外项目的核心目标是经济效益,因此海外物探项目在投资安排上,则以“满足甲方”要求为原则,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降低投资风险。

经济效益是工作量、投资、生产成本等生产要素、技术和管理的最终体现,是海外项目后评价的核心。应充分认识到海外项目即使工作量、施工方法和参数、投资等其他要素都相同,不同国家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海外项目需对设备利用率、成本回收进行认真分析,需对合同中重要经济条款进行总体评价,分析哪些经济条款更有助于项目经济效益的提升。

海外项目一般多集中在政治环境严峻或种族问题突出的地区,如中东的伊拉克、非洲的苏丹等国家。项目建设与执行过程中常面临恐怖袭击或反政府武装破坏的危险,因此如何保证海外项目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设备资产免于破坏,是海外物探项目面临的一个重点任务。海外项目后评价应该注重对项目在建设及生产运行过程中实施的防恐与安保措施进行评价,总结有效经验为后续项目提供借鉴。海外项目的后评价侧重于商务和投资效益评价,工程评价内容相对简化。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前期工作评价、管理及风险控制评价、投资及财务效益评价、影响与可持续性评价等。

对与经济评价有关合同条款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合同签约方及责权利、税费等主要商务条款。说明项目的评价范围、项目评价期及评价方法,若与可行性研究不一致,应说明原因;后评价时点前采用实际发生值,时点后的评价参数采用预测值。列出项目评价期、工作量、价格、基准收益率、内部收益率、折现率和成本费用等主要评价参数。

结合合同,编制盈利能力分析所需表格,一般应包括利润表、项目现金流量表等;将项目的盈利能力指标与可行性研究进行对比,如果相差较大(±10%以上),从评价方法、价格、工作量、投资、成本等方面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

对不确定因素发生增减变化时对项目财务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找出敏感因素;可选择对项目效益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情景分析,说明在不同情况下项目的投资效益情况和抗风险能力;根据合同条款结合施工设计,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经营对策和建议。

海外项目不确定性因素众多,对项目进行后评价时,要重视各种关键参数对比,比如勘探面积、面元尺寸、覆盖次数、排列长度、观测系统设计、检波器接收因素等,应对项目每个关键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其对项目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程度。

后评价常用方法主要包括对比分析法、调查法、层次分析法、逻辑框架法、成功度分析法以及因果分析法等。对于物探项目后评价内容的不同特点,应该选择正确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

由于评价指标计量单位不同、指标也有主客观之分,因此,在评价结论汇总时,需要解决多指标评价结果汇总问题。可采用计量分值法对计量单位不同的客观指标进行综合。将每一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求其计量分值,并将计量分值进行汇总。可采用模糊判断对主观指标的求值和汇总。首先每个指标的评语和对应评分都为5级,评语集和对应评分集分别依次代表“很好、好、一般、较差、差”和分值100、80、60、40、20。其次,分别求出各下层指标模糊判断矩阵R;然后,利用模糊矩阵运算原理,分别求出各下层指标Pi的评价结果。最后,再将上层指标的评价结果值合成,得到后评价结论值。数值越大表示评价对象所得的评价分值越高。

由于物探工程项目后评价具有复杂性,因此在对特定项目进行评价时应结合各种评价方法。如:使用逻辑框架法,对物探工程项目进行顶层整体分析;使用对比法,发现物探工程项目实施前后的变化和差异,发掘产生这些变化和差异的原因;使用成功度法和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可对项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系统分析,得到综合评价结论。

国际物探项目后评价综合评价模型

国际物探项目管理综合评价模型(SQ-TCL)主要是借用AHP法,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综合评价目标分解成4个子评价目标,即SF(safety control,安全控制)、O(O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T(Time Manage,進度管理)、C(Cost Control,成本控制),每个子评价目标再分解成5个评价准则,每个评价准则再分层为3个评价因素。通过考虑专家权重的综合评价法评价国际物探项目管理的主要子评价目标,通过数学公式将子评价目标的成果集结在一起,通过模糊数学运算得到国际物探项目管理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 篇4

借鉴以往房地产企业文化的评价方法[1,2,3],并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实际, 选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房地产企业文化进行评价,以帮助房地产企业决策者和外界人士对房地产企业的文化建设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措施,以促进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实现房地产企业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1房地产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房地产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千变万化,但是房地产企业文化的结构要素是不变的,这就为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通过评价体系了解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后,可以提供实施动态调整的决策依据,这也为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性。 建立房地产企业文化评价体系的突出作用,表现在它为房地产企业建设独具特色的房地产企业文化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衡量标准, 为外界或房地产企业自身对房地产企业文化进行评价提供了依据。 它不仅有助于房地产企业认识自身的房地产企业文化发展状况, 还是外界对其进行评价的验证尺度。

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 提出房地产企业文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该体系融进了房地产企业文化创新、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指标, 使房地产企业文化评价的指标体系更全面、更具实用性,更能突出房地产企业文化对于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2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房地产企业文化综合评价模型

(1)建立评价因素集[4]

评价因素集是指房地产企业文化综合评价指标的集合,由于该评价指标分为3个层次,故评价因素集具有层次性,即有:

U=(u1,u2,…,ui,…,um)Ui=(ui1,ui2,…,uij,…,uin)

(2)确定权重集

在评价因素集中,各因素对评价模型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需赋予不同的权重以区别各因素对评价模 型的影响 程度的差 别。

权重大小的确定通过向专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运用AHP方法得到。

(3)设立评语集

评语集为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无论评价因素集包括多少个层次,评语集均为一个。 本模型评语集为 μ={很差,差,较差,一般,好,较好,很好},简记为 μ={μ1,μ2,μ3,μ4,μ5,μ6,μ7}, 为了使综合评价结果优劣程度更容易区分,评语等级采用加权向量 μ={30,40,50,60,70,80,90}。

(4)计算隶属度

指标的隶属度可以利用表,通过模糊评价统计得到。

(5)计算加权平均型算子

(6)计算综合评价集

在多极模糊综合评价问题中,评价从最低层次开始,逐步上移。

评价集,公式为:

, 式中Ri,为评价因素ui的单因素评价矩阵,由评语等级隶属度构成,即

矩阵行数n为ui下含评价因素的个数,矩阵列数p为评语集中元素的个数。

在此基础上,再按第一层评价因素ui作最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求出综合评价集B, ,公式为:

(7)综合评价集的参数和等级评语

定义每一级综合评价集的参数为:

式中为加权变量的第j个分量。

对于每一个 λ 均存在一个(1≤i≤p),使得 λ∈(μi-5,μi+5), 从而确定 λ 属于 μi等级的评语。

(8)评价结果分析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为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决策者提供依据。

3实例应用

通过专家评价方法对A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打分, 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U1精神文化(0.202),U2制度文化(0.128), U3行为文化 (0.125),U4物质文化 (0.106),U5核心竞争力文化 (0.255),U6创新文化(0.184);U11价值观(0.426),U12房地产企业哲学 (0.234),U13房地产企业精神 (0.233),U14房地产企业风气 (0.107),U21管理制度(0.262),U22组织制度(0.245),U23人事制度 (0.234),U24领导制度(0.259);U31领导行为(0.301),U32员工行为 (0.112),U33榜样行为(0.185),U34房地产企业礼仪(0.312);U41公司形象(0.350),U42公司产品(0.320),U43员工服饰(0.330);U51战略能力(0.425),U52管理能力(0.250),U53支持能力(0.325);U61组织创新(0.236),U62观念创新(0.438),U63制度创新(0.326)。

采用专家调查法, 利用房地产企业文化综合评价模型对A房地产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评价,数据收集整理结果如下。

(1)第二级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2)第一级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3)综合评价结果

该房地产企业模糊综合评价集

综合评价集参数 λ=61.37∈(55,65),总的评语为“一般”。

(4)评价结果分析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 篇5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篇1

1、学习目的明确,有理想,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努力尝试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学习态度端正,能主动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有目的的收集与整理使用信息,有独立学习与研究问题的潜力,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虚心请教。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完成作业,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明确,有理想,与同学能够完美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恰当,会从失败中找经验。

2、有适合自己的科学的锻炼方法,有科学的保健意识,身体状况,卫生习惯良好,能够承受务必的压力。每一天坚持锻炼,正确应对挫折坎坷。热爱运动,身体健康有科学的锻炼方法和务必的运动技能。热爱运动,身体健康,心态用心向上。

3、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状况的学习方法,用心思维,分析解决问题潜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4、有法律意识,公德意识,本人诚实守信,环境意识,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有爱心乐于帮忙他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群众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维护公共设施和公共卫生的状况。乐于参加群众活动,能够为实现群众目标付出努力。品德优良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尊重并理解他人。品德优秀,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5、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一样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潜力。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篇2

在本学期中我能尊敬各科老师,见到每位老师主动问好。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公共卫生,积极协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团结同学、能按时完成各项作业,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本学期中我想参评的是卫生之星和进步之星。在新的学期里,我要继续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改掉上课不专心、写字慢不认真的环习惯。努力争取在新学期里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在学习方面,我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严谨对待各课测验,从不作弊。语文课,刁老师说我上课专心了,比以前积极举手发言。课余时间,我能阅读大量有益的课外书籍。但有时上课,我还会走神,不能做到全神贯注听课。妈妈说,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品格和成绩。所以,在生活中,我正在努力改正丢三落四,做事没条理的坏习惯。

接下来的时间,我会全力冲刺,在每个考试课目中找出自已的薄弱环节,系统地进行复习,合理安排好时间,做好劳逸结合,以最佳状态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篇3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四年级就快结束了,在这一年里,我们都有着很大的变化,学校里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都毕业了,这几天,我总结了开学时,课到一半时和快考试时的想法,写了一个自我评价。

在学习中,我觉得语文学得还不错,挺轻松的,但是,数学和英语学得却不太好,我下不知道为什么,家里数学的东西有很多,而且,英语我还在外面学着呢!语文的东西呢?外面不但没有学,而且家里的资料除了薛老师让我们去查的和语文书上的东西以外,其他的几乎没有!可我学得最好就是语文,数学和英语都不太好。

这个学期我觉得比上个学期认真多了,做作业速度快,上课发言积极。还有,我现在丢三落四的毛病比上学期好多了,现在只是丢一些小东西,而且不经常丢。但是我还些小缺点,字写得很难看,但是我如果能再认真一点,我的字一会写得很好的。可是跟好的比,我还是不足挂齿的。但是我会努力,争取字写得超越那些人。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3篇】相关文章: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范文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范例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

4.有关中学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

5.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自我评价

6.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自我评价

7.学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

8.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

多项综合 完善评价 篇6

一、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的必要性

首先,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是思想政治课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一环。思想政治课的评价,几乎一直延用传统模式的考试,以考试为主。重分数、轻思想素质和行为表现,这会忽略了思想政治课本身的课程特点。思想政治注重的是学生认知和情感,并影响行动。因此评价本学科既要考查知识和能力,也要考查学习态度和行为情感,更要把认知同行为联系起来。

其次,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是相互依赖的两个方面。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引导他们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促进能力和觉悟的提高。加入注重过程的评价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主题地位,形成学生主人翁的意识。所以,评价方法要能够从多方面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

二、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的评价方案

注重了实践教学环节,并通过实践教学,发掘学生的发展性潜力,所以,在具体评价时,相应采用建立以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案。具体从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内容进行评价。从评价的参与者主体及所占的比例权重中可以看出,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评价,见表一传统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比较表。

三、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的模块实施

思想政治课评价目标的内容,应该是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的统一。在制定考核目标的具体内容中,要使多数学生能接受,要使教师容易掌握,容易操作,运用简便。

第一,制定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的模块

在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具体操作中,笔者针对知识,能力,觉悟三个项目采用分模块法,进行具体实施。评价的三个部分的具体操作如下。(见表二)

1、知识结构的评价

知识方面,它涉及学生对教师依据大纲教材而传授的学科知识的回忆或再认,占总评比例的45%。本部分继承了传统评价,即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业成绩)进行评价。

2、能力方面的评价

表二:

在进行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学习、应用能力的评价。这一部分所占权重比例达40%。考核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辨别是非能力、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笔者就把演讲,发言,辩论会,社会实践、小论文等评估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评价。这部分能力的评价,最能直接体现出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发展进步情况。

3、觉悟方面的评价

觉悟方面的评价则体现在认识问题和行为表现两方面,做到知和行的统一,以及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态度,社会调查的态度,关心时事政治的态度等,这一部分所占权重比例15%。据此笔者确立课堂学习的态度(纪律)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关心时政的态度,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态度等)方面为评估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把制定的评价内容及方法公示在前

一般情况下,笔者在开学的第一节始业课上,就把制定的"综合评价"内容交代在前。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白思想政治课评价是从多种角度,多个方面来评估学生的。利用评价内容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律能力,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积极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能较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第三、成立考核小組确定考核成员,组织考核成员学习并熟悉考核条例,公正、公开、真实的考评。每节课都要认真记录,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并及时向全班学生通报。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对机械水质的评价 篇7

关键词:水质评价,神经网络,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机械已经几乎取代了手工, 随之而来的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社会发展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 必须将机械生产中的污染治理好, 其中较为主要的是水处理。在处理之前需要对所有的污染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评价, 才能够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良好的评价模型, 但是常常在确定权重上, 主观性比较强烈。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确定指标权重的新方法, 结合实例, 得到的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比较良好。

1 机械工厂附近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的综合评标方法。对于模糊综合评价向量, 即综合隶属度, 可用如下公式:

其中, A为输入, 代表参加评价因子的权重经归一化处理得到的一个1×n阶矩阵;R为模糊变换装置, 是通过单因素评判得到的隶属度向量, 是一个n×m阶的模糊关系矩阵;B为输出, 代表综合评判结果, 是一个1×m阶矩阵。

1.1 选取影响因素

对不同类型机械工厂水质周围进行数据采集, 并加以统计、比较以及主要成分提取。利用不同机械工厂附件的水质特点以及检测数据, 有选择性地选取因素对水质等级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对不同机械工厂的水质选择, 结合已有的水质评价标准, 本文选取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在各机械工厂周围共设置6个采样点, 对各个采样点针对上述5个影响因素进行统一采样。

1.2 建立评价标准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要求, 结合工厂周围水质采集数据, 将所需的评价标准分为5个等级, 建立水质评价等级集合:F={I, II, III, IV, V}。

1.2.1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R

确定每一个评价因子隶属于不同评价等级的隶属度, 就是不同因素在不同等级下的评分。通常对于不同水的用途特征, 利用隶属函数求得隶属度。

中线性隶属函数为:

式中, x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实际测量值, xij为第i个评价因子所对应的第j等级的标准评价值。通过已有的隶属度函数求出每个单项指标对于各级标准的隶属度, 对于n个评价因素与m个等级的隶属度关系, 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R

选取采集点1为例, 根据已有的各个影响因素的隶属函数以及采集所得数值, 求出各影响因素对于各等级水的隶属度, 形成模糊矩阵1R。

1.2.2 建立评价因子的权重矩阵A

在模糊综合评判中应考虑各个指标之间高低有所不同, 这些影响因素在总的水质污染中的贡献率不同, 需要对每个参与评价的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在以往的权重确定的过程中, 往往很大程度上人为因素影响程度过大, 且很多时候会造成离差太大。很多时候, 确定的初始权重会随着影响因素的改变会变得不适用, 考虑到对于水质的多因素分析涉及到多个方面, 必须建立权重的学习机制, 而人工神经网络自身具有很强的自组织、自适应的能力, 因此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作为确立各项影响因素的基本方法。

1.2.3 模糊综合评价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可以得出采集点处的综合隶属度:

上式计算可以得出, B的值为[0.3260 0.0820 0.1582 0.0938 0.3500]

2 结论

水污染是一项很严重的问题, 处理好水污染必须对水质进行合理的评价。本文主要利用模糊综合评价, 在确定权重时候加入神经网络确定权重法, 很好地对水质进行了评价, 为水质进行SBR, MBR, 氧化沟等等工艺处理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凌敏华, 左其亭.水质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及其研究应用[J].人民黄河:2006, 28 (01) :34-36.

[2]孙会君, 王新华.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1, 20 (3) :84-86.

[3]万金保, 李媛媛.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鄱阳湖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上海环境科学, 2007, 26 (05) :215-218.

[4]金菊良, 魏一鸣, 丁晶.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水利学报, 2004 (03) :65-70.

科学评价综合提高 篇8

一、立足课标, 准确定位

1.《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中的“总目标”部分明确提出: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在“阶段目标”的“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一项中又提出: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读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声调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所以,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 汉语拼音教学的准确定位是:帮助认读汉字和学习普通话。

2. 汉语拼音教学的定位, 也就是学和用结合的体现, 更是紧

扣教学目标的体现, 所以, 汉语拼音教学评价的着眼点也就在于此。《语文课程标准》里关于汉语拼音的评价有这样一段话: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 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二、把握口试, 辅以笔试

1. 科学把握课程标准, 合理定位测评高度

课程标准中对于汉语拼音的目标定位合理, 相对以往教学目标, 定位较低。首先, 从内容上看, 只侧重于声母、韵母和音节的正确读写, 难易适度;其次, 从形式上看, 由读写声母、韵母到音节, 由看图画读音节到想一想读音节, 结构安排由浅入深, 由难而易, 层次分明, 极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测评状态。

2. 遵循身心发展规律, 充分调动全员参与

根据学生身心及年龄特征,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 所以, 我们的测评也应从这儿入手, 一改以前固有的样式, 而是趣字当头, 趣意盎然。

3. 着眼综合能力提高, 调动多种感官运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性。所以我们的测评也应从综合性方面入手, 笔试与口试融合了听、看、读、写、想等多种能力的考察, 让学生动耳、动眼、动口、动手、动脑, 调动多种感官, 提高综合能力。

《综合教程》质量评价 篇9

关键词:《综合教程》,教材评价,使用前评价,使用中评价,使用后评价

引言

英语教材指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英语材料, 比如课本、磁带、光盘、教师用书等。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孙平华, 2005) 。具体来说,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英语教材, 有利于教学大纲

和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 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 内容丰富、活动多样的教材, 有利于激活课堂气氛, 使学生时时处于一种好奇的心理状态, 从而激发他们去学习。

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核心部分对教学内容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 一旦选择了某套教材, 就很难轻易再改来改去, 因为教材自身有连续性和彼此衔接性。从这一点上来考虑, 在现有的教材中选择最好的和最为适合于自己学生的教材就更具有重大意义, 因为一套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终生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 外语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了解教材评价的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教材评价能力, 尽力为学生选好教材。

既然英语教材以及教材评价如此重要, 那么, 对于2005年出版面世的《综合教程》来说, 对其做出科学、合理、系统的评价就更显得重要。有鉴于此,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对《综合教程》进行评价, 以期引起各位同仁的注意, 促进我国英语专业教材建设的发展。

教材评价的标准、类型、目的

Tomlinson (1998:7-22) 提出了好教材的特点并依此来评价教材。他认为教材应该形式新颖、题材多样、版式引人入胜、内容备受欢迎, 内容及安排使学生不感到紧张, 能鼓励学生树立信心, 教材要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能够促进学生多投入学习, 学生必须随时准备好获取所学的东西 (遵循可理解性输入的理论) , 应该让学生多接触真实的语言, 学生的注意力应该引向输入内容的语言特点, 应该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如信息差活动、创造性思维活动) 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教材应该考虑到指导的积极作用通常并不能立竿见影, 应该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 (如视觉型、听觉型等) , 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的情感因素 (认知风格、情感态度、兴趣和动机等) , 教材应该允许学习有一个沉默期, 教材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并能鼓励智力、审美和情感的介入以激发大脑的左右半球协调工作, 教材不能仅依靠控制性训练, 教材应该提供学习成果反馈的机会。

Cunningsworth (1995:14) 认为由于教材评价的目的和情况不同, 按照教材使用和评价的时间关系将教材评价分为使用前评价 (pre-use evaluation) 、使用中评价 (in-use evaluation) 和使用后评价 (post-use evaluation) 。具体来说, 最常见而又最难进行的是使用前评价, 这类评价是在使用教材之前作出的评价。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 因此做起来相当困难。它的目的是为了评价教材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使用中评价是指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对教材作出的评价, 比如对某一种使用时间长、反映良好的教材作出评价, 由此决定是否换用新近出版的其他教材。使用后评价是在教材使用之后对教材作出的评价, 这类评价能够对教材的功能作出回顾性的评价, 而且能够对教材使用一段后出现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使用后评价有利于决定是否在将来继续使用同一种教材。

教材评价的目的有很多。一个重要而又常见的目的是为了选用新的教材。另外一个目的是找出正在使用的教材的优缺点,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点, 并通过改编或者从其他已有教材借鉴相关材料来改进正在使用的教材 (ibid:14) 。上文提到的Cunningsworth的三分法主要是侧重于对正在使用的教材进行评价, 本文的评价也是如此。

《综合教程》 (第一册) 的使用前评价、使用中评价与使用后评价

1. 使用前评价

《综合教程》第一册包括16个单元, 供一个学期的教学使用。每个单元的内容构成如下:

Text I (课文1)

Text comprehension (课文理解)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text (课文结构分析)

Rhetorical features of the text (课文修辞特征, 第3、4册)

Vocabulary exercises (词汇练习)

Grammar exercises (语法练习)

Translation exercises (翻译练习)

Exercises for integrated skills (综合技能练习)

Phonetics (语音, 第一册)

Oral activities (口语活动)

Writing practice (写作练习)

Listening exercises (听力练习)

Text II (课文2)

由此可见, 《综合教程》 (第一册) 每单元包含了词汇、语法、翻译、语音、口语、写作、听力、听写以及阅读理解等内容, 涵盖了学生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指的是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基本技能指的是听、说、读、写、视觉和跨学科等能力 (孙平华, 2005) 。这样的内容安排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借助课本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

就课文的主题而言, 《综合教程》 (第一册) 每一单元的课文1包含了以下主题:家庭、伦理道德、惊险经历、未来世界、文化教育、网络技术、社会问题等。依照Tomlinson的观点, 好的教材应该做到其内容备受欢迎,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就此而言, 《综合教程》 (第一册) 不失为一部好教材, 因为它所涉及的主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 为学生的未来学习甚至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教程》 (第一册) 16个单元的课文1的平均长度为796.815词, 即接近800词, 相当于一篇阅读理解文章的长度。关于每一单元课文1的长度的具体信息见表1。

由表1可知, 在16个单元的课文1中, 37.5%的课文其长度在800~900词之间, 这样的课文长度对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从高中毕业, 他们的词汇积累毕竟有限, 课文如果太长 (比如, 超过1000词甚至更长) , 就会抑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进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另一方面, 50%的课文 (第1, 6, 8, 9, 10, 11, 13, 16单元) 其长度在800词以下, 有利于学生强化英语基础, 扩大词汇积累, 逐步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综合教程》 (第一册) 的16个单元, 其所提供的单词和词组的平均数量为33.3125词, 即接近34词。表2给出了每一单元提供的单词和词组数量的详细信息。

由表2可以看出, 《综合教程》 (第一册) 的16个单元中, 56.25%的单元提供的单词和词组的数量少于34, 也就是低于全书的平均数, 而且81.25%的单元其单词和词组的数量少于40。可见, 《综合教程》 (第一册) 在安排每一单元的单词和词组时,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 即有利于学生预习课文, 同时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为学生要完全理解课文, 就必须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依照Tomlinson的观点, 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多投入学习”。

2. 使用中评价

表1和表2使人觉得对于英语专业大一的学生来说, 《综合教程》 (第一册) 并不难。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却发现, 一些学生反映《综合教程》 (第一册) 太难, 学习起来很吃力, 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a.部分课文生词较多, 课文理解不了。

b.练习中的汉译英太难, 学生不会做。

c.综合技能练习中的第二部分, 即单词填空太难, 学生根本看不懂文章, 从而放弃尝试。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何在呢?

依据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综合教程》 (第一册) 供16个教学周使用, 也就是每周一单元。然而,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入学时间较晚, 每周只有三次《综合教程》课, 教师要在一周内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是非常困难的。第二,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 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存在适应问题, 也就是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的问题。第三, 一些学生尚不能合理安排时间, 未能对课文及练习进行认真细致的预习。

Cummins把能力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的人际交流技能 (BICS:Basic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 另一种是认知/学术语言能力 (CALP:Cognitive/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 (Ellis, 1994:198) 。《综合教程》明显是倾向于CALP的, 即发展学生的认知语言能力。《综合教程》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听、说、读、写、译。由此可见, 《综合教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然而, 《综合教程》中是否应该包括听力练习却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因为, 《综合教程》是为了强化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 从而为学生熟练应用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一门包罗万象的课程。而且, 学生也有单独开设的英语听力课程。

《综合教程》 (第一册) 每单元的听写都与该单元的课文1紧密相关, 从而使得学生能获得更多的关于某一个主题的信息。作为一项综合技能, 听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进行自主学习, 从而取得显著的进步。同时还能与英语听力课相互补充, 共同提高学生的听力。由于大多数学生在练习听力时, 只注重听, 而没有或者很少写, 从而使得听力很难有大的提高。而听写练习则要求学生必须边听边写, 从而为提高他们的听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再加上学生课外很少进行听力练习, 在课堂上进行听写练习就显得更为必要。

3. 使用后评价

上面说到的使用前评价和使用后评价, 主要是笔者根据《综合教程》 (第一册) 的教材内容, 依据有关教材评价标准,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 对其作出的初步分析。那么, 学生的使用效果如何呢?笔者结合《综合教程》 (第一册) 的期末考试试卷及学生的成绩做了如下分析:

《综合教程》 (第一册) 的期末考试试卷有以下五部分组成:同义词辨析 (15%) , 词汇选择 (30%) ,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0%) , 阅读理解 (20%) , 汉译英 (25%) 。除了阅读理解的文章来自教材之外, 其他试题均来自教材本身。通过分析, 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学生对《综合教程》 (第一册) 已经接受, 并且他们的英语基础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义词辨析是英语学习者的一大难题, 然而该题学生的通过率为76.33%, 平均分为11.15分 (满分为15分) 高于全卷的平均通过率 (67%) 。这表明, 学生的英语基础确实有了提高。

专科学生英语的灵活运用能力比较薄弱, 单词量偏小。这体现在试卷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为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属于词汇的灵活运用, 该部分学生的通过率仅为37.60%, 比整个试卷的通过率 (67%) 低了将近30个百分点。这表明专科学生的英语灵活运用能力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结语

教材的好坏是决定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将影响一代人, 进而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或正或负的作用。教材建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 没有好的教材, 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

由于《综合教程》2005年面世, 笔者使用此教材时间不长, 因此今后要做的工作仍然很多。比如, 本科生使用该教材后的效果如何?学生在使用完《综合教程》全部四册内容后, 他们的英语能力有多大的提高?这些都有赖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予以解决, 从而对《综合教程》作出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

教材评价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笔者通过本文的尝试, 期待引起其他使用《综合教程》的同仁的注意, 对其作出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评价, 推动我国英语专业教材的建设, 从而提高我国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Cunningsworth, A.1995.?Choosing YourCoursebook.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Oxford:Heinemann, 1995.

[2]Ellis, R.199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Tomlinson, B.1998.Introduction in Tomlinson, B. (ed.) , 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何兆熊, 顾大僖.综合教程 (第一册)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5]孙平华.国外英语教材评价标准综述[OL].www.chinaetr.com, 2005.

综合评价 篇10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2006年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的, 6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 积累了不少经验, 但同时也存在着其他省市同样遇到的评价有效性差的难题。本文在简介浙江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和特点的同时, 分析影响综合素质有效评价的因素, 探索实现综合素质有效评价的关键途径。

一、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与特点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浙教基[2006]242号) , 浙江省是以高中学生成长记录为基础, 通过综合评语、课程修习与学业评价、项目测评等手段对普通高中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6年的实践表明, 浙江省的综合素质评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评价内容全面, 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1) 综合评语:主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质、情感态度、合作精神、日常表现等方面进行定性描述, 也为后续教育提供参考。

(2) 课程修习与学业评价:主要如实记录学生高中课程的修习状况、所获得的学分、学业水平考试等第。

(3) 项目测评:主要对能够体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4个项目进行定量测评。各项目测评范围如下。

(1) 审美与艺术:高中艺术领域的课程修习情况测评;参与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与艺术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情况。

(2) 运动与健康:高中运动与健康领域的课程修习情况测评;体质健康监测;参与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有关体育类教育教学活动情况。

(3) 探究与实践:高中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参与情况与结果评价。

(4) 劳动与技能:高中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中有关动手操作部分内容的测评;参与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与动手技能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情况。

2. 学生成长记录完备、详细, 并依托浙江省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 从技术上实现了全省统一管理

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 全程、全面记录学生在高中阶段各方面的成长状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记录内容

(1) 课程修习记录:主要记录学生在必修和选修课程中修习的模块名称、学时、模块测试成绩、学分。

(2)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主要记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研究性学习记录包括课题名称、成员组成、课题成果、本人在课题所承担的任务, 以及本人、他人及指导教师的评价。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记录包括服务 (实践) 内容、地点、时间及本人、他人及指导教师的评价。

(3) 素质发展记录: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基础性发展目标, 从品德与素养、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等维度, 以班级为单位, 真实、客观地收集和记录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情况, 如学生在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参与情况、获奖情况、活动评价等。

浙江省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是浙江省实现中小学管理现代化的硬件基本建设之一。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浙江省在此平台上又建立了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记录系统。全省普通高中任课教师每学期直接在此全省联网的系统上记录学生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修习的成绩、学分以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获奖等各项情况。这样, 浙江省对高中学生的成长记录做到了全省统一管理。

3. 全省联网的高中学生成长记录系统与高校招生录取平台实现对接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的成长记录系统会自动生成考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并提供给高校招生录取平台。全国各高校招生人员在录取时不仅能看到考生的高考分数, 而且能看到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等第、综合评语、选课和获奖情况等信息。

4.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详尽, 评价标准清晰而准确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 为了给新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门着手制定了详细的《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 长约70多页, 几十万字, 涵盖综合素质评价所有范围, 对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中各项操作环节的评价标准都作了清晰、准确且严格的规定。

5. 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完备, 组织严谨, 培训到位

浙江省在全省各普通高中学校建立健全了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机构, 实施制度完备, 保障严谨有力, 职责分明。而且历时几年, 分期、分级的培训, 保证了综合素质评价的顺利、规范实施。

从上文可以看出, 尽管综合素质评价在实施中还可能存在教师记录工作量大、测评项目成绩等第合成烦琐、电子成长记录系统登录困难等问题, 但评价体系完备、操作细则严谨、教师培训充分、联网系统先进已成为浙江省综合素质评价的突出特点。

二、影响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性的主要原因

浙江省一直是全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做得较好的省份, 制度设计完美精细, 实施严格。但即便如此, 普通高校目前在浙江省招生录取中仍基本不采用综合素质的质性评价内容。全国情况也是如此, 除个别省市的高校招生录取时, 至多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中的学业水平考试等第。这有两个原因。其一, 各校情况不同, 学生的成长记录及成绩无统一尺度。其二, 高校对学生质性评价的真实性无法判定。也就是说, 公平公正性难以落实。表现在教师综合评语参考价值不大, 学生在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中不乏作假行为等。多年过去了, 新课程改革进入了深化与攻坚阶段, 而综合素质评价的瓶颈却迟迟不能突破, 甚至在一些学校, 综合素质评价处于空转状态, 究其原因,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被过分夸大

一些学校从本位主义出发, 在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假、大、空”现象, 形式主义现象比较严重, 综合素质也成了一个“筐”, 什么东西都往里装!有些学校课改初期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热情很高, 除了使用全省统一的电子成长记录系统以外, 还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成长记录册, 大大小小的自评、互评、组评、班评一应俱全, 搞得学校教育好像一切都是为了评价, 学校就是监督和记录学生行为对错的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学生追求“假大空”的行为, 个别家长甚至动用社会关系有意制造对自己孩子有利的标志性事件以获得综合素质评价的高等级, 使评价制度助长了学生人格的某些缺损。还有一些学校针对音乐、体育等测评项目进行考试专项训练, 导致“你考什么, 我学什么”“你评什么, 我教什么”。

众所周知, 智能评价必须在实际或类似实际的情境中才能真实有效, 而把一切纳入不断的考试及评级中, 制造一个无处不在的监督与被监督的时空的做法, 虽然在很有限的时空内可能会带来某些功利主义的好处, 但却要付出公民道德下降的代价。而且这看起来好像各种智能测评面面俱到,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实际上则劳民伤财, 使学生优势智能不优, 劣势智能仍劣。其实, 非源于内驱力 (兴趣、爱好和信仰) 的任何外来评价的功能都是有限的, 人们不必对任何评价, 包括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盲目崇拜与迷信。

2. 综合素质评价陷于表面化和形式化

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防止“应试教育”盛行, 人们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导致学生诸多智能缺失而推进的。它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 针对传统智能理论的一元化弊端倡导“评价多元”, 针对以往智能理论的知识化倾向倡导“评价智能”。然而在实践中, 综合素质评价往往成了区别于传统纸笔考试的标签, 其功能仅是用来区别新课程改革与否的标志, 其内涵被理解得浮于形式和表面了。在社会上和教育界甚至把综合素质等同于“琴棋书画”者也大有人在。这种做法已经将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降格到了模仿和操作的层次, 是对多元智能理论的断章取义和在实践操作中的以偏概全。智能的本质和核心是思维, 教育中若只注重表面和形式化的东西而忽视和遗忘了思维, 就等于失去了假设和创造, 失去了个性和自我, 也就谈不上什么综合素质的发展了。

3. 综合素质评价在诚信缺失面前裹足不前

综合素质评价由于其多元性、动态性和发展性, 评价操作中必然存在着相对性与模糊性。原因有两个。其一, 过程性评价不易把握, 弄不好可能会使过程性评价演变为终结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变成甄别性评价。其二, 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 乃至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 各方面素质及其发展情况并不一样, 倘若用同一刚性标准去衡量, 评定结果与实际情况就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因此, 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质性评价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将不可避免被大量采用。然而, 由于目前我国公民的信用体系未能有效构建, 诚信环境尚不理想, 而综合素质评价一旦与高校招生紧密挂钩, 有人担心, 一些中学会为了升学率而美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学生、教师和家长也会为了短期利益而“各显神通”, 使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性受到质疑。浙江省在制定高校招生相关政策时也特别担心这一点而谨小慎微, 高校录取时也基本上不采用综合素质的质性评价部分。正因为大家普遍认同这个理由, 所以综合素质评价推进多年, 高考“一考定终身”仍是绝对主流, 综合素质评价在某种角度上说仅仅是评价改革的“装饰品”而已。

三、实现综合素质有效评价的关键途径

浙江省在近几年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 要使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能可信可用, 必须下定决心进一步深化改革, 攻坚克难,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评价。以下3条则是最关键途径。

1. 下决心构建有效的社会诚信体系

在历史悠久的“关系本位社会”里, 建立起普遍的信任关系, 光靠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要求及教育监督是远远不够的, 何况影响综合素质评价真实性的根源很可能来自学校内外部的违规甚至腐败。因此, 需要通过法律来协调和规范各自的行为, 即综合素质的评价实施、中学学业成绩评定办法的制定、考试诚信体系的运行等, 这些必须依赖于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强制力, 有相应的约束机制作保证。如, 对综合素质评价中的综合评语部分, 法律法规可以要求写评语的教师签署诚信承诺, 一旦确认其在高校录取中有作假行为, 便永远被记入黑名单 (有高影响度的诚信档案) 中, 不得撤销。对严重弄虚作假的学生, 可以给予退学处理并记入学生的成长档案, 对学校的要求也应有严格的诚信约束。这在国外已司空见惯。如, 美国高校招生工作人员与中学的接触非常多, 如果中学提供的评价不实, 一旦被招生人员发现, 中学就会名誉扫地, 所获评价大打折扣, 同时背负违约的巨大成本。总之, 使违约者付出的成本大于违约的潜在收益, 就会使评价各方信守各自的承诺。

2. 提高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自主权

这几年浙江省和全国各地的实践都已经证明, 教育行政部门采取的制定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 由学校按统一标准组织实施的做法是不现实的, 这违背了多元智能标准的多样性原则。虽说行政部门可以组织专家评定考核和调控, 但这些监控和指导都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笔者认为, 教育行政部门试图将面广量大的学校对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学生应承担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是力不从心的。有鉴于此, 政府不如仅制定若干原则,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成长记录电子档案中设置几条操作性强的控制线, 把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案制定及实施权直接下放到每个学校, 让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自行组织与实施评估, 政府只要评估各校实施方案的合理性, 建立各校评价实施的责任备查制度, 承认不同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的差异性即可。这样政府就可能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培育和维护有效的社会诚信体系上, 把注意力放在监督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是否公正、是否公平上, 从而促使高校与中学基于长期的共同目标各尽其责, 尽快提升“自我洁净”能力, 让中学依靠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含金量”来维持长期的声誉, 最终使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逐步得到提高, 并在此过程中反过来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

3. 简化评价过程, 侧重质性评价

综合素质是指多元智能, 我国高中课程中的八大学习领域涵盖了对学生各种智能的培养。笔者认为, 要建立精准的数学模型, 针对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设置众多的测量点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若在过程性评价中无视学生各种智能成长的阶段性和非匀速性, 过多设置测评点, 刻意让学生每时每刻处于被动压抑的被考评之中, 必然会陷入“学习只是为了评价”的泥潭, 测量“准星”也将偏离预设“靶心”, 使测评效度、信度大打折扣, 势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染上严重的功利主义的“顽疾”。况且, 学生综合素质呈现的复杂性, 必然会增加评价的艰巨性, 恰当的测量点的确定、多样的测量手段的选择, 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毫无疑问, 过程性评价相对于定量评价必然要费时费力。更重要的是, 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如何获得广大一线教师的坚定支持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切实减轻教师的评价操作负担, 要掌握分寸, 慎选测评点, 不可面面俱到, 因为毕竟教师的工作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因此, 鉴于我国已有高考制度,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也已正常建立, 综合素质评价没必要对学生的平时成绩锱铢必较, 应该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业水平纸笔考试以外的质性评价上, 放在“勾勒”出被测评学生的主要特征、爱好特长、智能特色上。一方面, 要简化评价过程;另一方面要防止学生功利应对测评。例如, 加强综合评语的功能, 使之具备教师推荐信的作用。很多情况下, 模糊的不刻意的质性评价要比预设标志性事件的贴标签式的评价更客观、更合理。

浙江省6年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给后续的深化课程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这些实践与思考的基础上, 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门已组织力量广泛调研和反复论证, 并正着手研究改进全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平台。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性必将有实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航天测量船下一篇:教师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