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理论

2024-07-08

扩散理论(精选十篇)

扩散理论 篇1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 是传播学中具有历史地位的重要理论。本篇论文试图理清罗杰斯理论的主要内容, 对他提出的一些关键性的概念进行解释, 试图将这个经典的理论做出自我的解释。

罗杰斯认为的“创新”指的是“个体所认为的新的事物, 包括观点, 行为, 实践, 物体等”。而“扩散”此处指的是一个传播创新的过程。当一种创新持续了一段时间后, 经由不同的方式在社会中产生影响并广为传播, 就可以说创新经过了扩散。罗杰斯认为, 在整个创新扩散过程中, 创新是主体, 传播是扩散方式, 时间是必要条件, 社会是载体, 这四点是整个过程的重点。在整个理论中, 他探讨了影响采用速度的创新特征, 受众得知关于相关创新的渠道, 影响个体态度改变的因素以及社会系统中的文化传统对个体接受创新的制约等问题。在下面的章节中, 将详细地阐述这些问题。

1 创新的特征与采用速度

罗杰斯指出, 创新的采用速度取决于创新特征。创新想要快速扩散需要几个要素。第一就是相对优势。所谓“相对优势”即“和创新前的方法相比较, 创新后的方法拥有的独特优点”, 这些优点是之前方法没有体现出来的, 但却正是创新的优越性所在。第二是相容性。顾名思义就是这项创新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和现有的价值体系, 可能应用到这项创新者的需求相契合。这是从人们所能接受的角度来说, 这项创新是否在人们所认可的文化传统之内, 又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第三是复杂性。是指这一创新投入使用后的学习成本和理解阈值。过于复杂或高端的创新对使用者的要求过高, 是十分不利于其快速扩散传播的。第四是可试性。可试性可以理解为创新的可试验性。指在一定条件要求下, 某项创新是否可以被亲自测试。如果一个创新的可试性好, 测试者可以直接通过动手来测试下这项创新, 亲自感受一番, 那么就可以评估创新带来的优点或敝处, 测试者对这一创新就会一个直观, 理性的认识。最后是可观察性。它是指创新的成果是否清晰可见, 有多大的部分是可以被人直接观察到的。而所说的成果就是指采用这项创新带来的影响。在后面的章节中, 会进一步来探讨“创新的结果”, 因为罗杰斯也认为, 对于结果的研究, 是现在扩散研究的学者忽视的领域。

罗杰斯认为, 以上五个因素均与创新的扩散速度成正比。如果一项创新, 具有很大的相对优势, 拥有良好的相容性, 简单易用, 可以试验, 成果清晰可见, 那么这项创新的扩散速度会是十分惊人的。

2 传播的渠道与创新决策过程

2.1 大众传媒与人际传媒

传播作为扩散的方式, 罗杰斯认为其渠道主要有两种, 即人际和大众两种模式。他认为, 就受众能够得知一项创新而言, 大众传媒无疑是最快速, 最有效的方式。所谓大众传媒, 即“通过大众所掌握的传媒工具, 将最初单人或少数人的信息快速批量式传播, 可以对薄弱观念的转变产生影响”, “他们能够使少数人的知识被大多数人接受”。而人际传播是另外一种渠道。它是指“通过多个人 (人数至少为2) 以谈话的形式进行直接的交流, 双方都是信息源和汇, 这一渠道的信息具有双向性和反馈性, 对个人强硬观念的改变起作用。”

2.2 创新决策过程

所谓创新决策过程, 就是当受众得知一项创新后, 选择是否采用这一创新的过程, 罗杰斯指出, 这一过程一般由五个步骤组成:第一, 对创新的第一印象;第二, 对创新所持的态度;第三, 考虑是否接纳创新;第四, 做出决策;第五, 最终确定决定。可以用认识, 说服, 思考, 决定, 确实五个词概括。而一个决策者的决定也会反过来影响其他人的决定。

2.3 传播渠道的适合性与有效性影响个体对创新的态度

罗杰斯认为, 传播渠道的适合性与有效性会影响个体决定采用还是拒绝创新。在决定是否采纳创新的不同步骤中, 在认识阶段, 大众传媒起到了主要作用;在说服阶段, 又是人际传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这里, 他又提出“相异性”和“相同性”两个概念。“这里的“异”与“同”指的是在人际传播过程中的两个或多个人在某些特征上的相异或相似程度, 比如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罗杰斯指出, “相同性”会有助于扩散。因为在人际传播中, 这样的类同会使得传播更有效。反之, “相异性”会阻碍扩散。这里与施拉姆的“共同经验范围”有些类似。施拉姆认为, 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 共同的经验范围越大, 传播将会更容易, 也更有效。罗杰斯所谓的“异”与“同”其实就是指共同经验范围的异与同, 不过换了一个说法罢了。

2.4 不同传播媒介的时间顺序与创新决策过程

通过总结和继承赛尔、考坡等学者的思想, 罗杰斯对传播渠道的时间顺序进行了一些讨论。他认为,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创新的采纳率, 必须按照最合适的顺序提供传播渠道, 合适的时间顺序应该是:先通过大众传媒的形式在认识阶段将基本信息注入到大众的意识, 从大众逐渐过渡到个人。通过合理的顺序, 大众传媒在认识阶段为民众提供了对创新的基本认识;在说服阶段, 又有人际传播方式提供帮助。

2.5 创新思维与采纳者分类

罗杰斯提出“创新思维”这个概念。所谓“创新思维”, 是指相对于大部分人, 少部分个体和小群体在多大程度上提前采用了创新方法。他按照“创新思维”为标准, 将采纳者分为五个群体:创新者、早期采纳者、中期采纳者、晚期采纳者、迟钝者, 并且认为不同时期的采用者与他们的社会地位, 接触大众媒介的机会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晚期采用者, 一般都是不接触大众媒介的人, 只能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获知新观念, 而早期采用者, 很多都是具有媒介使用权的人, 他们通常都在人际传播中, 充当着意见领袖的角色。

3 创新的结果

如果说之前罗杰斯所研究的都是创新的特征, 扩散的过程, 那么“创新的结果”则是指一项创新在扩散开来之后, 个人或者社会系统采用或不采用所带来的影响。罗杰斯指出之前的扩散学对于结果有所研究, 但并不广泛。他认为基于三个原因, 研究创新的结果是很复杂的。首先, 创新代理人总是认为创新带来的结果是正面的, 忽视了它可能引起的负面的结果。这样的偏见导致在做访谈或问卷中的数据不够客观。其次, 采用创新带来的影响是超越时间段的, 需要研究人员长年累月地跟踪调研, 加大了研究的难度。再次, 怎样定义结果是好还是不好, 对结果到底要怎样测量, 之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 根据文化相对主义, 同样一项创新, 同样的结果,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 就有好与不好之分。罗杰斯也认为创新结果要放在采纳者的文化背景中来判断, 与社会大系统结合起来。这样的话, 对于结果好坏的判断就更加复杂, 要放进去考虑的因素很多。

参考文献

[1]Jim Jordan, Steven Pile.社会变迁[M].蒋宜臻, 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2006.

扩散理论 篇2

M. Allen, C. Rosenberg, C. Keller, B. Setser和 N. Roubini建立了一个标准的因子模型来重新考虑关于金融传染的研究。文中将传染定义为金融冲击线性传播机制的结构性变化,得到的结果是“只存在相依关系,不存在传染”。Dobromi Serwa和Martin Bohl对欧洲股票市场~之间的七次大的金融冲击进行了危机扩散的研究,文中用异方差调整的相关系数来区分危机扩散、相依关系以及金融市场的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中东欧发展中股票市场相对西欧发达的股票市场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传播。Francesco Caramazza,Luca Ricci 和Ranil Salgado 研究了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扩散问题,检验了金融关联关系在危机传播中所起的作用。文章中应用截面probit回归模型对41个新兴市场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墨西哥危机、亚洲危机以及俄罗斯危机中,关联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uiteretal构造了一个“中心-周边”模型来解释1995年发生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当中心国发生危机后,某些周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单独放弃了与中心国的汇率平价,就产生了金融危机的局部扩散。同时,产生的产业联动效应,即“存货的加速原理”和产业的“结构性震荡”发生作用,又对金融危机的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市场传导机制

Kodres和Pritsker则指出,如果两国资产运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则金融危机会通过跨市场的套期保值迅速地传播。投资者在某个市场受到冲击时,会重新调整他们的证券组合,从而把冲击扩散到其它市场。Kaminsky和Reinhart提出了共同贷款人效应,认为当某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共同贷款人(某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 往往会大幅收缩与此国经济结构相似的其他国的贷款,拒绝展期或延长任何已到期限的贷款,并撤回高风险项目的资金,导致这些国家同时发生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Dasgup- ta应用均衡选择技术研究了银行同业存款交叉持有如何导致金融危机。在一些银行经营不善时,这些银行将面临超额流动性需求的冲击,如果整个市场的超额流动性供给小于超额流动性需求的差额较大,通过“外溢效应”将可能引发整个市场的危机,危机的传导是通过相互存款的提出引发整个市场的短期流动性不足而进行扩散的。Calvo,Guitlermo和Enrique G. Mendoza提出一个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内生流动性模型。在该模型中,在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消息灵通的投资者接到一国经济基本状况变动的信号,受流动性冲击的影响,被迫出售他们的资产。消息不灵通者的.反应速度较慢,但最终会依据信号显示机制作出反应。流动性冲击的结果是两国的资产价格变动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Dasgup ta运用carlsson和van-Damme的方法论证了金融危机传导与不同金融机构间的资本关联机制。Kiyotaki&Moore也提出了扩散通过贷款人与企业家之间的信贷链传递,而资本关联是扩散的渠道的观点。张志波、齐中英运用VAR系统方法,提出了通过分析危机前后各国市场波动性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变化、以及被传染国家对危机发源国的冲击响应的变化,来检验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新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实证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

三、金融中介传导机制

Goldfjan&Valdes从给国外提供流动资产的金融中介入手解释金融危机的扩散问题。当金融危机发生后,投资者对存款的提取,减少了金融中介的流动性,迫使金融中介机构收回给其它国家的贷款或没有能力给其它国家提供新的贷款,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危机。而Itay Goldstein&Ady Pauzner则在一个两国模型中论述了危机的扩散是由于投资组合在不同的国家间被分散化而引起的。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投资者会对其他与该国邻近或贸易联系密切国的资产进行调整,从而影响这些国家资产的稳定性。Kyle&Xiong把扩散作为财富效应的结果来描述,Schinasi&Smith在此基础上对危机扩散和投资组合分散化、杠杆等特定渠道进行分析,认为投资组合分散化和杠杆可以有效的解释危机扩散机制。Goldstein&Pauzner提出即使两国的基本面是相互独立的,每一个国家也可能遭遇自促成危机,这种危机是由代理人担心其他国家的代理人抽逃投资,而抽逃其在该国的投资所引起的,从而引起市场预期更为悲观。Calvo&Mendoza指出单个国家中收集信息的高成本可以导致理性传导。出自成本收益考虑,理性投资者也会跟随市场,使传染可能性增加。Kaminsky, Lyons&Schmukler提出了一些统计资料表明国际共同基金是金融危机扩散的主要渠道之一。Forsbes&Rigobvn提出了扩散机制区分为危机随动机制和非危机随动机制。范爱军强调了国际游资的冲击,强调游资在金融危机扩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一国为抑制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国际游资就会大量涌入,迫使该国被动增加货币量,加重通货膨胀,从而引发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而且会通过金融市场中的投机运作把危机扩散到其他国家。

参考文献:

扩散理论 篇3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扩散媒介 ;扩散动力 ;增幅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3.3

Abstract From the theory of multidimensional non steady propagation of "smoldering",the dynamic increase model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iffusion media was constructed. The model contained the factors,including retention rate,effective transmission rate and potential use coefficient of diffusion media.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in the same fund,the most easily accepted media combination of the farmers with low education level was the expert lectures + paper media + demonstration base. But in regions with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the choice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the distance education platform and Internet were gradually playing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medium diffusion ;diffusion dynamic ;model of increase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农业技术扩散及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农业后劲、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仍然存在技术脱节、推广体制落后、扩散媒介陈旧、扩散机构缺失等限制因素,制约了农业科技水平和成果转化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破解农业技术的创新扩散问题,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

在农业技术传播五要素(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效果)中,媒介作为内容的载体及传播的重要环境因素,是传播者与受传者沟通的桥梁。媒介的选择是否良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科技推广的效果。传统的农业技术扩散媒介有示范基地、专家讲座、报纸书籍等纸质媒体、广播等,随着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视网、手机网、互联网、远程教育平台等新兴扩散媒体不断涌现,在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学者们对农业技术推广或扩散的媒介进行了较多研究,方文明等分析大众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其提出对策建议,并研究了新媒体应用于农业技术传播的几种模式[1-2]。王经莹分别选取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为代表,对不同介质的大众媒介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及其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同时探讨了大众媒介的发展路径[3]。古稳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了视觉传达设计在农业科技推广上的应用[4],周敏等、李兆锋阐述了多媒体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应用,陈媛媛等论述了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快速发展下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罗演等更是阐述了Web 3D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前景[5-8]。卢红玲等还对湖南省目前常用的几种推广媒介进行了绩效评价[9]。目前,大多研究仅局限于将扩散媒介作为技术扩散的工具,而关于不同的扩散媒介在不同扩散主体、不同外部环境、不同扩散受众中特有的扩散动力增幅机制,却鲜有研究。因此,笔者采用基于多维非稳态传播的原理,构建农业技术扩散媒介的多维非稳态扩散动力增幅模型,对传统的示范基地、专家讲座、纸质媒体等媒介和以新兴的电视网、手机网、互联网、远程教育平台等扩散媒介作为技术扩散网络的小世界网络特性及其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扩散动力、效果增幅机制等进行研究,以期为在扩散主体、扩散受众及扩散环境不同时对扩散媒介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1 扩散媒介的多维非稳态扩散动力增幅模型构建

扩散媒介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并不能直接进行技术扩散,而是作为载体发生作用。农业技术由扩散主体扩散到受众的过程中,必须依靠扩散媒介进行扩散,扩散受众一般并不能马上采用新技术,可见扩散媒介的保有率、有效扩散率、潜在采用数等对扩散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借鉴“阴燃”的多维非稳态扩散原理,构建扩散媒介的多维非稳态扩散动力增幅模型。

“阴燃”是在多孔介质内发生异相反应并能自维持进行的无焰缓慢燃烧形式,其中包括许多复杂的热物理和化学过程(如流体流动、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过程、表面化学反应等),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决定了“阴燃”反应的最终特性,其扩散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根据信息传播的自身特点,笔者构建了信息依托媒介在受众中的传播示意图(图2)。

nlc202309031450

为了简化计算,对模型引入如下假设:

(1)技术信息(X)在多维媒介和受众内的流动是层流,所讨论的问题是多维的。

(2)扩散媒介(Mi)与农户的信息交互同时发生,但扩散媒介的保有率(Bi)不同,即每百户农民对各种扩散媒介的保有率不同;各扩散媒介对农户的有效率为(Hi);由于技术扩散至受众后,受众不一定立即使用(“S”型扩散曲线),即潜在采用系数(Qi)不同。

(3)多维媒介技术信息承载量(Ci)不同,因此起始压强不同。

(4)对单一区域而言,受经济水平、农民文化素质的影响,各系数存在明显的变化。

因此,X0=ΣMi·Bi·Hi·Qi·Ci。

当采取不同的媒介渠道,即原始媒介(Mi0)增加至(Mit)时,技术信息传递效率(Xt)为:Xt= ΣMit·Bit·Hit·Qit·Cit,则扩散媒介的多维非稳态扩散动力增幅模型为:Xt=ΣMi(t-0)·Bi(t-0)·Hi(t-0)·Qi(t-0)·Ci(t-0)。

2 扩散媒介的多维非稳态扩散动力增幅模型实证分析

为验证本模型的有效性和可用性,本研究选取多个地方进行了实证分析,下面以A地为例进行阐释分析,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由于A地处于粤北山区,互联网采用率极低,每百户中只有2户拥有电脑,且主要功能为玩游戏,因此,其有效率极低,虽然信息量较多,但扩散效果并不好。此外,虽然手机和电视已极为普及,但相关节目和信息较少,扩散效果不好。

当分别向各种媒介投入3 000元资金后,基本数据如表2所示。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当分别投入3 000元后,专家讲座和纸质媒体的扩散效果分别提高了108和200,示范基地的扩散增幅达14.4。虽然远程教育平台和互联网的扩散效果也提高了1.5和5倍,但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水平,适于当地的最佳扩散媒介组合为“专家讲座+纸质媒体+示范基地”。

本研究在多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经费相同的情况下,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最易接受的媒介组合仍为“专家讲座+纸质媒体+示范基地”。但经济水平不同的区域存在明显差异,对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而言,远程教育平台和互联网正逐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小结

本研究借鉴并发展了两步反应动力学机理,建立了扩散媒介的多维非稳态扩散动力增幅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信息在受众间的保有率和有效扩散率,也考虑到信息在多孔载体中的潜在采用系数的变化。本研究利用该模型在广东省多个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经费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粤北地区,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最易接受的媒介组合仍为“专家讲座+纸质媒体+示范基地”;但在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远程教育平台和互联网等数字化媒体正逐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构建的扩散媒介的多维非稳态扩散动力增幅模型系数简单易得,可通过简单的入户调查获得,在周边区域具有极高的普适性。综上,可在技术扩散前进行简单调查,通过模型确定何种扩散媒介能获得最大的扩散效果增幅,进而达到扩大扩散效果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方文明,吴奕敏,江晓庆,等. 大众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推广中的优势和发展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5):217-220.

[2] 方文明. 新媒体传播农业技术的发展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4):203-205.

[3] 王经莹. 大众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及对策研究——以江西省为例[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4.

[4] 古 稳. 视觉传达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应用分析[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5] 周 敏,穆 青.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J]. 园艺与种苗,2012(6):62-64.

[6] 李兆锋. 数字媒体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13,33(4):236-237.

[7] 陈媛媛,刘新春. 论自媒体时代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招式[J]. 商,2014(7):159.

[8] 罗 演,黄红星,李静红,等. 基于Web 3D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前景分析[J]. 农业网络信息,2014(5):25-29.

[9] 卢红玲,刘青山,高国赋,等. 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及传播媒介的绩效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2014(19):72-76.

扩散理论 篇4

“星座文化”的含义

西方星象学也叫占星术, 是星象学家观测天体、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各种变化后做出解释, 来预测人世间各种事物的一种方式。中国的“星座文化”并不是西方星象学的原版复制, 而是港台及内地大众媒介嫁接、加工之后的成果。在大众媒介的启蒙、传播与煽动下, 星座在中国已经远远超出它本身所代表的一种占卜方式, 发展成为一种体系完备、自我生长的中国“星座学说”, 甚至在各种媒介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星座文化”。

“星座学说”移植了西方星象学中“十二宫”的概念, 并对应十二个阶段的产生日期, 抽取太阳星座的概念, 用最简单直白的形容词来定位和表述十二星座的人格特质、风格特点、个人喜好等, 最终将十二星座符号化为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星座学说”还有更高阶层的体系囊括太阳星座、月亮星座、上升星座、十二宫、宫位、相位等完整的理论。

本文中的“星座文化”是指以西方星象学为基础, 以出生日期为根据, 对应地划归某个星座名称中, 由此得到该个体的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 据此来预测该个体一段时间内工作、生活诸多方面的发展趋势。这种文化现象以星座概念为核心, 与血型、生肖等其他概念融合, 生出种类繁多、生命力旺盛的中国“星座文化”。

“星座文化”在中国的创新扩散

创新扩散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由美国学者罗杰斯提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创新是指一种新思想、新产渠道, 在某一社会团体成员中传播的过程, 它是一种特殊型的传播。扩散研究的是社会中创新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并能在社会体系中得到推广的研究。一般包括四个元素:创新、传播渠道、时间、社会系统。 (2) 只要被采用者是新观念, 新的行为方式或事物都可称为创新。“星座文化”源于西方, 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新事物、一种新观念, 属于创新, 具备了扩散的条件。

“星座文化”扩散的社会系统。创新扩散理论指出, 创新之所以可以得到扩散, 依赖大环境的存在。“星座文化”在中国扩散的社会系统可以从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来看。

从经济环境来看, 20世纪90年代, 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转型,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流话语支配了社会生活和它的发展方向, 也为商业文化的生长、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合法性。“星座文化”历史悠久, 兼容性广, 娱乐性强, 而且带有一种西方神秘的色彩, 切合了商业文化的特征, 它能够被迅速传递、广泛复制, 从而赢取巨大的经济利益。为了赢得消费者, “星座文化”挖掘了人性中更深层次和更丰富的内容,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 推广着一套星座与个性相关的信念, 促使“星座—个性—标志产品”心理联结, 从而促进了星座产品的热销。如今有星座标志的产品琳琅满目, 矿泉水、配饰、手机、家具, 甚至连餐巾纸上都印有星座信息, 各种休闲娱乐场所更是将“星座文化”打造为休闲的一大亮点, 从而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从人文环境来看, 中国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星座文化”在中国扩散的内部原因。一方面, 星象学与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极为相似, 只是推算方法不同而已 (3) , 五行学说在中国已经打下了深刻的文化心态, 这使得“星座文化”在中国的扩散传播也有了浓厚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 “尊天认命”可以说是中国的传统心态, 中国人的人生与生活, 似乎与“天”和“命”难辨难分, 社会传统文化的浸润, 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个人的心理, 尤其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失败、寻求心理慰藉的时候, “星座文化”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种心理需求。

“星座文化”扩散的采用者。

1.“星座文化”的革新者。1979年,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物质和精神国门被打开, 各种新思想、新事物被引进中国。星象的《星座·爱情·婚姻》, 内地于1982年引进了这本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的该著作的台湾版。1989年内地正式翻译出版这本著作, 由陶宁等译成《生辰与个性》, 星象学才算真正在中国内地产生影响。随着书籍出版物对中国受众进行西方星象学的启蒙, 报纸杂志随之迅速跟进, 从介绍异域文化和奇闻趣事的角度进行报道, 成功掀起了关注星座文化的热潮。占星师、星座专家、少数星象学翻译引进者和简化介绍者成为“星座文化”的革新者。

2.“星座文化”的早期采用者。中国内地大众文化中断50年之后的再次启动在港台消费文化“反哺”中实现。 (4) 1990年~1995年西方星象学开始融合港台地区本土文化, 出版了一批结合星象学与中华传统属相、姓名的星座读物。港台流行文化在这个阶段迅速渗进内地, 内地的“星座文化”迎合了港台方面改造星象学的潮流, 开始融合属相、血型、面相、姓名等中国元素, 艾丽嘉《1993年的你:星座运程》是内地第一本星座运程类读物 (以往内地只有属相运程类读物 (5) ) 。这一阶段, 书籍杂志、电视等大众媒介开始大量关注明星的星座特征, 十二星座开始在内地流行。因此, 在港台文化的“反哺”过程中, “星座学说”的介绍者、引导者和改造生产者, 以及明星等对“星座文化”的传播, 成为“星座文化”的早期采用者。

3.“星座文化”的前期追随者。1996年之后, “星座文化”以极快的速度在内地蔓延。同时, 大众媒介慢慢找到了星象学的普适性、适应性内容和改良推广的方法, 开始挖掘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经济效益。2000年杨尚英主编的《星座谜语》和方扬瑜著的《星座宝宝教育指南》开始将星座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无孔不入地深入受众生活的方方面面。2001年以新浪星座频道开创为标志, 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始提供星座方面的资讯, 形成一股新热潮。伴随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 网络中星座迷群体迅速集结并开始交流, “星座文化”抓住了青年受众群体, 如大学生、白领阶层等, 他们追星、追随偶像, 对新鲜事物容易接受, 成为“星座文化”的前期追随者。

4.“星座文化”的后期追随者和落后者。后期追随者一般为前期追随者身边的朋友、家长等, 他们具有怀疑精神, 只有大多数成员都在采用“星座文化”时才会采用。落后者是指保守传统的那群人, 习惯于因循守旧, 对新鲜事物吹毛求疵。他们主要是一些年纪较大的长辈和大量社会游离分子, 即对“星座文化”不闻不问的我行我素者。

“星座文化”扩散传播的渠道。“星座文化”在中国内地的扩散传播过程中, 大众媒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百度网站上输入“星座”, 产生了1000万个网页, 搜狐、新浪、网易等众多知名网站设有星座站点, 包括详尽的“星座”知识, 如每日运程、星座配对、星座名人、星座时尚等栏目。随手翻开各类都市类、时尚类杂志, “本周运程”、“星座专栏”等即可映入眼帘。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如《鲁豫有约》、《可凡倾听》、《非常静距离》等中, 经常可见主持人对访谈明星的星座进行解读, 介绍星座特征。近两年兴起的相亲类节目如《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爱情连连看》等节目, 更把“星座”看做相亲的必要条件之一, 其他各种涉及星座的电视娱乐节目更是数不胜数。有关星座的书籍琳琅满目, 不少专门介绍星座常识个性》、《2010星座运程解读》等, 花色的封面和神秘的书名, 已经把星座书籍推入畅销书行列。行行色色的广告大量利用星座来吸引消费群体, 赵薇拍摄的“欧新·星座手机”唯美的广告镜头吸引着消费者。网络、广播、电视、手机、杂志、书籍等正不断地向受众推广一套星座与个性相联系的观念, 促进“星座—自我”的心理联结。

“星座文化”属于一种青年流行文化。青少年接触“星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周围群体中一些潜在规范的影响, 群体规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当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规范发生冲突时, 他就会面临巨大的群体压力。 (6) 知道相关的星座知识, 参与“星座文化”的群体讨论, 可以获得一种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感受到群体支持的力量, 而如果不能像周围朋友那样接触“星座文化”, 就会显得越来越不合群, 从而被群体所排斥。

理性回归———“星座文化”在中国扩散的反思

“星座文化”在中国的流行, 一方面是因为大众媒介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传播造成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青年群体特殊心理需求及我国现阶段特殊的社会文化心理导致的。当越来越多的“星相”、“占卜”、“运程”充斥着各大网站、杂志、广播、电视娱乐节目时, 青少年开始把这些大众媒介“权威”的预测当成自己的判断标准, 小到服饰的选择, 大到工作的取舍。有关教育专家对此表示忧虑:“星座文化”并不单纯是一种流行文化, 它所传递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对青少年人生观以及信念体系的形成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星座文化”和中国的民俗文化一样, 都属于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星座在西方已经被符号化, 就如中国人对十二生肖的态度, 经过长时间的“民俗化”, 到现代仅仅把它视为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作为权威的象征, 大众媒介不可推卸其应有的社会责任, 必须坚持正确导向, 注重社会效益和媒介文化品位, 对“星座文化”进行正确的解读和传播, 尤其是网络这一媒介平台, 应该杜绝过度、泛滥地传播“星座文化”, 努力构建一个健康的媒介文化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参考文献

[1]贾璐:《借双慧眼看星座》, 《时事 (时事报告高中版) 》, 2005 (4) 。

[2]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辛欣译:《创新的扩散》,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版, 第2页。

[3]张君:《“星座迷恋”文化现象探析》, 《广西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年第30卷, 第276页。

[4]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第174页。

[5]艾丽嘉:《1993年的你:星座运程》,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1993年版。

和谐文化的扩散特征 篇5

[关键词]和谐文化;时间扩散;空间扩散;等级扩散

[中图分类号]G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1-0028-03

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但是我国的城乡精神文化水平提高缓慢,发展滞后,与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强烈反差。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的执政理念,和谐文化建设的命题也相应提出,和谐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和”不仅是我国古代先贤的思想理念,也是我国古典哲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还是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对于社会发展与和谐文化的传播来说,智慧的选择就是社会达到天和、人和、心和的三和境界,促成生态、世态、心态的三态平衡[1],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社会先进文化能否快速、有效地扩散并被大众所接受,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对和谐文化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对于正确引导和谐文化的传播极为重要。

一、和谐文化时间扩散

(一)起源与发展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的传播在政治因素主导的作用下,利用现代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介,如互联网等在全社会迅速传播开来。和谐文化的传播是和谐文化从文化创新者向大众进行传播并被大众接受的动态传播过程。其传播在时间轴上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和谐文化由高层次文化源头进行创新,对我国传统和谐文化要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中心位于北京,通过多样的媒介方式向外扩散。主要表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电视、网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例如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均明确指出和谐文化的概念、内涵和意义,并且突出强调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对如何建设和谐文化做出具体部署。这一阶段还表现为高级学者对和谐文化的一系列概念和内涵的深度解读,以高校教授发表和出版的以和谐文化为主题的实体和网络的文章、书籍为主要形式,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哲学研究室主任张小平主编的《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阶段和谐文化的接受者主要为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工作者,普通民众尚处于了解和兴趣阶段。

第二阶段。和谐文化传播到基层文化工作者和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之后,由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工作者“双管齐下”,对和谐文化进行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社会环境因素较好的社会公众群体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个人将作为早期接受者,并成为“示范者”,扩大和谐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型的传播和谐文化的全国巡讲、政府和民间和谐文化传播组织的建立。例如2007年由人民网、和谐中国网等主办的“和谐中国万里行”活动的开展,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2009年)的建立等均推动了和谐文化在全社会的进一步传播。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反映社会、家庭等和谐的个人事迹,早期接受者所产生的示范效应(道德提高所产生的社会环境的和谐),使更多民众开始对和谐文化的传播效果建立了自己的评估标准,和谐文化传播进入民众对和谐文化的评估和实验阶段。

第三阶段。在大量先进事迹、政府及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影响下,和谐文化的传播完全进入基层,由基层率先理解和谐文化的民众以及和谐文化的模范人员向其他民众传播,掀起和谐文化的基层学习热潮。这一阶段的主要传播方式为基层人员的“言传身教”,主要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和谐文化进社区、和谐文化下乡、村镇道德模范评选等基层民众自发组织的活动。

(二)和谐文化的扩散类型

和谐文化的传播方式明显地表现为传染扩散和刺激扩散。第一、二阶段表现为传染扩散,对于高层的和谐文化理论,地方借助现代传播媒介自主地、直接地接触和谐文化理论,主要传播内容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视频、音频讲话和文字读物;第三阶段在传染扩散的基础上增加刺激扩散,表现为和谐文化理论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的变异。和谐文化理论直接向普通民众传播存在障碍,因此基层文化工作者对于和谐文化的理论内容进行表现形式上的变革,保留了和谐文化的精髓,改变了和谐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使其更适于在基层传播,如民众自创的和谐歌、和谐快板、八荣八耻歌等各种宣传和谐文化的艺术文化活动都能让民众直接接触和学习[2]。

二、和谐文化空间扩散

(一)距离因素影响不明显

和谐文化的空间扩散,发源地是北京,但是其传播的主要媒介为电视和互联网络,因此距离因素在扩散过程中的影响不明显。主要影响因素仍然为政治因素,该因素使得和谐文化的出现、和谐文化在空间上的扩散达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同步。如十六大、十七大做的关于和谐文化的重要讲话依靠电视和网络的直播以及全国各个层级的国家机关的在线即时学习,能够同步传播。此外,和谐文化的主题网站—和谐中国网建立之后,各省均创建了本省的和谐文化网站或者政府门户网站的和谐文化板块,能够让民众获取和谐文化的相关信息。因此,和谐文化空间扩散的距离因素影响不明显[3]。

(二)城乡差距显著

在我国的城乡二元化体制下,城乡信息资源分配不均。和谐文化的空间扩散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距。和谐文化在城市的传播速度和深度都较农村高,虽然通过电视媒介,城市与农村能够较为同步地获得和谐文化的基本信息,但是对于和谐文化的深度解读和传播落后于城市。以和谐中国网为例,该网中有两大板块,“和谐城市”与“和谐村镇”。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10月21日),两大板块中和谐城市条目下关于和谐城市建设的新闻通讯信息共有28页196条,而和谐村镇条目下关于和谐农村建设的新闻通讯信息仅有12页84条,两者的信息量相差1倍。地方省区的和谐网也表现出同样特点,和谐四川网中和谐城市板块信息为327条,而和谐村镇信息仅为112条。再以“和谐中国万里行”为例,“和谐中国万里行”活动从2007年10月10日起先后在江苏宜兴,上海,辽宁大连、凤城、宽甸、鞍山,河北张家口等地由多领域的专家、教授进行了为期20天的巡讲,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巡讲活动的地点多数位于县级以上城市和大型企业。巡讲活动结束后,高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将“和谐中国万里行”在城市巡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带进农村进行和谐文化传播。由此可见,和谐文化在空间传播过程中,城乡差别显著。因此,对于和谐文化传播的城乡差别,政府、民间文化传播组织应向农村倾斜。

三、和谐文化等级扩散

和谐文化的传播过程表现出明显的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等级扩散特点。这种等级扩散表明和谐文化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多,是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这种方式有利于和谐文化快速传播,但是对深度扩散不利,并且在由高级文化工作者组成的传播者与由普通民众组成的接受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势差。这种文化势差的存在虽然是和谐文化能够传播的前提,但现实中更多地成为了和谐文化传播的障碍。因此目前和谐文化的等级扩散方式不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需要增加等级反馈机制,使得和谐文化更利于民众接受,并能对和谐文化的传播效果进行反馈。在和谐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和谐文化能够向下传递的前提是上一等级能够对下一等级产生示范效应,即文化传播的比较优势以及文化能够衍生出经济效益,两者结合能够对区域产生综合社会效益示范效应。如果这种前提无法实现,则和谐文化的传播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被庸俗文化所替代。

这就需要完善和谐文化的传播扩散体系,增加第二等级即将基层文化工作者纳入和谐文化传播等级体系中并独立出来,使其作为沟通官方和民间的桥梁,缩小创新源同传播对象的文化势差。此外,还需要增加第四等级即文化传播企业的介入,对和谐文化的市场化、产业化前景进行评估,并投入物质要素,推动和谐文化的传播,使传播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应注意,文化传播企业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谐文化的内涵,准确挖掘和谐文化传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而不使和谐文化像我国某些优秀传统文化一样在商业化过程中畸变,是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该进行积极干预的。

和谐文化的宣传内容应体现和谐文化的魅力,让百姓对和谐文化感兴趣,其宣传的重点不在于和谐文化的理论、内容等公理性的东西,而在于和谐文化能够使人怎么样,即人们运用“和”的理念之后能够怎么样。例如,宣传“家和万事兴”,前期重点不是让人学如何“家和”而是让人知道“家和”的结果,即“万事兴”,即通过“万事兴”这一美好愿景让人对“和谐文化”中“和”的理念产生兴趣。可以通过典型示范作用,让百姓真切地了解“和”的理念给人带来的好处。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启示 篇6

1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理论回顾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最早是由地理学家T Hagerstrand提出的[1]。他认为, 技术的采用是通过“学习”或“交流”来实现的, 所以说在技术扩散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信息的“有效流动”, 而影响信息流动的最主要阻力因素就是空间距离。他还从形式上提出了空间扩散的三个阶段:初始扩散阶段, 中期扩散阶段, 饱和阶段。T Hagerstrand开创了对技术扩散理论的空间研究, 并奠定了空间扩散理论的基础。

继T Hagerstrand之后, 区域经济学家理查森对技术空间扩散的模式进行分类,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创新源向四周呈放射状扩散的波浪式空间扩散模型;一类是技术从创新源首先向高等级城市, 再向低等级城市扩散的等级扩散模型。在此后的研究中, 极化理论将技术空间扩散的研究对象从国家层面转向了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等级扩散。相对于前期研究的均质空间而言, 极化理论则强调了空间非均质性在技术空间扩散中的基础地位。

2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最新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笔者主要从技术空间扩散的地理因素以及其他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2.1 技术扩散地理因素分析

距离是影响技术空间扩散最主要的因素, 对技术的接纳及扩散产生显著的负影响, 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降低直至消逝。

Diamond在《Guns, Germs and Steel》一书中就重点强调了技术扩散中地理因素的重要性。在书中, Diamond假设经线对技术扩散的阻碍较大, 技术更喜欢沿着纬线进行扩散, 农作物对于气候的偏好特性证实了该假设的成立[2]。而Combin, Dmitrie&Rossi-Hansberg利用CHAT数据库也论证了这一假设的有效性[2]。

地理距离对技术扩散产生显著的负影响, 技术更容易在邻近地区进行扩散。Jaffe, Trajtenberg&Henderson将专利申请作为技术扩散的指标, 比较了专利引进的地理区位和美国的专利引进情况, 发现美国的专利, 相比被外国所引用, 其实更多地被美国本土引用。Branstetter使用美国和日本企业的专利数据和研发计算了加权的R&D溢出程度, 他发现国家内部的R&D溢出效应要比国家间的R&D溢出效应强得多。Eaton, Kortum以及Jaffe, Trajtenberg对于专利和国际技术扩散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个观点。

地理距离对于技术空间扩散的影响程度有多大?Keller证实地理区位确实会影响到技术的扩散, 且技术扩散呈现地理半衰期 (half-life of technology) 特征。Per Botolf Maurseth&Bart Verspagen通过对欧洲地区的技术溢出情况研究时也发现, 两个地区距离每增加1%, 其预期溢出效应就会减少0.37%。Adams则发现公共R&D和企业R&D存在321.87 km以内的局部化影响范围。Moreno在分析技术扩散的衰减距离时发现, 欧洲175个小地区之间, 当距离超出250 km时, 它们之间的技术联系就不再显著。同样地, Bottazzi, Giovanni对1970—1995年欧洲86个地区的R&D和专利的研究也表明, 一个地区的创新活动投资的绝大部分好处都会被自身消化, 只有距离技术源方圆300 km范围之内的少数地区会获得少量的R&D外溢效应。

随着交通和信息网络的日益便捷以及外国直接投资的频繁等原因, 距离对技术扩散的负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降低直至消逝。Combin, Dmitriev&Rossi-Hansberg通过实证研究以及构建数理模型, 证实了远离技术采用领先者的地区技术扩散慢, 临近采用领先者的地区技术扩散快, 而这个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逝。Keller也发现, 地理距离对于R&D溢出效应的负影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小。

2.2 技术空间扩散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除了空间距离因素, 技术空间扩散还要受到由空间距离、地理区位所带来的各区域产业结构、技术差距以及收入和语言等因素的影响。

在产业结构方面, 产业的趋同更有利于技术的空间扩散。E.Mansfield是以产业作为技术空间扩散载体的代表人物。他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产业创新进行比较发现,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确实会影响其对产业技术的吸收与采纳其他区域创新成果的能力。Dalia Hakura&Florence Jaumotte研究了1970—1993年的87个国家的数据发现, 相同产业部门进口产品, 更容易吸收产品中体现的新技术, 相比产业间的贸易, 产业内的贸易更有利于技术的扩散。Maria et al.则更进一步的分析了高技术企业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空间集聚现象。邵云飞、杜晓明对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随时间和距离两个因素变化的空间扩散模型进行研究表明, 距离会影响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的扩散速率, 且空间距离与技术创新采用的企业数量呈负指数关系。

巨大的技术差距会阻碍技术扩散的形成,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直接影响到技术扩散的效果。Findlay从理论上认为, 技术差距越大, 可供落后主体利用的机会就越多, 那么技术空间扩散的效应也就会越明显, 但是这一观点并没有获得实证研究上的支持。Kokko等人在对乌拉圭FDI进行研究时发现, 本土企业要想获得技术扩散效应, 那么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的技术差距不能太大。如果技术水平差距太悬殊, 本土企业就没有能力接纳跨国企业的技术扩散并从中获益。Keller也指出, 美国制造业部门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行业在东道国的FDI投资活动, 会对该国同行业的本土企业产生更为显著的技术扩散效应。

技术空间扩散还会受到收入、语言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收入及语言的趋同性会加速技术的空间扩散。Mac Garvie研究了语言的趋同性对于技术空间扩散的影响, 发现语言的相似性会促进技术的空间扩散。而Combin等在对技术空间扩散进行回归分析时, 将收入的空间距离 (SDI) 作为解释变量引入到回归模型中。他们认为, 收入是影响体现新技术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 收入的趋同会使得对技术的需求相似, 从而有利于促进技术的扩散。

3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存在的问题

技术空间扩散为研究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视角, 是对技术扩散的进一步扩展, 是地理学与技术扩散的一个更高层次上的交叉与综合。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兴起对技术进步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而完善补充了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

但是, 作为技术扩散的一个新视角, 它的产生与发展是最近几十年来的事情, 仍有待于深化和完善。技术空间扩散理论尚未形成一个独立、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对技术空间扩散的研究范式更偏向于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 而纯粹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很少。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研究的重点也集中在对理论概念性的解释上, 缺乏系统性的实证分析, 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不能很好的匹配, 使得该理论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强。同时还很缺乏对技术空间扩散更微观的层面, 如具体省份之间、县域之间的研究。

4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1) 技术创新“跟着市场走”, 明确市场和政府的职能定位。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 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提高市场化程度, 实现共谋型技术创新;另一方面, 鉴于创新产业初期投入大、研发风险高、技术易发展成公共产品等特点, 政府必须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投资, 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同时政府还应加强西部地区的信息网络和公路建设, 疏通技术往中西部的扩散通道。

2) 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报酬递增产业, 实现与国际的接轨。中国必须大力发展跟国际接轨的技术含量高的报酬递增产业, 如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同时还要加快改造传统产业, 向传统产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 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一体化架构制造业, 以先进的国家标准和产业标准等提高企业技术生产活动。

3) 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源, 协调区域技术水平发展。中西部地区缺乏技术创新源, 因此传统的雁阵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必须积极培育自己的创新源, 利用当地的能源和资源优势, 发展配套的价值链高端产业, 建立先进的高科技创新基地, 全方位带动周边区域及省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agerstrand T.Innovation diffusion as a space process[M].Chicago U P, 1953.

储油罐油气扩散规律的理论研究 篇7

油罐在日常运行或清罐处理过程中, 总会有一定量的油蒸气排出罐外沿主轴风向扩散, 并形成具有燃烧、爆炸危险性的区域。若在此区域出现火源, 可能引发油罐火灾爆炸事故。因此, 从安全防火角度研究储油罐排出气体, 首先必须从理论上研究气体扩散的内在规律性, 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建立能描述扩散内在规律的数学模型, 从而定量地计算出气体扩散的有关参数。即需要搞清楚油气扩散的理论体系, 明确各种因素对油气扩散的影响和分析储油罐排出气体的规律。同时, 也应该分析现有的各种气体扩散模型, 通过已有的扩散模型进行油气扩散规律的分析, 判断其可用性, 做出取舍, 从而确立适于油气扩散规律的数学模型。

1气体扩散理论及储油罐排出气体扩散的特点

1.1气体扩散问题的理论基础

气体扩散的物理方式有三种, 即分子扩散、动量扩散和漂移扩散。分子扩散是分子热运动形成的扩散, 在宏观静止的气体中起主导作用。动量扩散是指A气体以一定的速度喷射到B气体之中, 通过卷流的作用携带B气体, 使A气体的浓度逐渐降低。漂移扩散是指A气体以低速流入B气体之中, 随着B气体一起运动, 由于湍流作用而扩散[1]。

在储油罐排出气体的扩散过程中, 上述三种形式都存在。但是沿着风的轴线方向的分子扩散与后两种扩散相比要小的多, 因而应被忽略。

动量扩散和漂移扩散虽然都存在于储油罐排出气体扩散的过程中, 但其影响却是不一样的。排出气体流速越高, 则动量扩散的影响就越大;反之, 排出气体流速越低, 漂移扩散的影响越大。对于同一股气流, 在初始阶段动量扩散趋势较强, 随着扩散的发展, 便逐渐过渡为漂移扩散。动量扩散和漂移扩散均属于流体力学理论中湍流场内物质扩散的问题。

目前研究湍流场中物质扩散问题的主要方法有三种:梯度输送理论、统计理论和相似理论。其中以统计理论发展较早, 根据这一理论所进行的试验也较多, 得到的经验参数也较完整。

1.2储油罐排出气体扩散的特点

过去关于湍流场中的物质扩散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方面, 也有少量应用于高压纯气体扩散问题, 如液化气的排放。关于诸如储油罐排出气体的低速气流扩散问题很少有文献报道。储油罐排出气体的扩散与前两者扩散具有不同的特点, 特点主要表现为:

1.纯气体扩散:油罐在正常操作过程中排出的是烃类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据国外资料统计, 对于汽油储罐排放气体中烃的体积含量不超过50﹪, 对于原油储罐排放气体中烃的体积含量则不超过35﹪。而空气污染研究往往将排放出的气体从整体上视为污染物。高压烃类的排放浓度一般都接近100﹪。

2.低排气速度:储油罐内气体通过呼吸阀或液压安全阀排出时一般速度较低, 不超过4~5m/s。而大型烟囱这类排放源往往具有较高的排气速度。高压纯烃气体从高压容器或安全阀中喷出是一般具有更高的速度。因而, 储油罐排出气体的扩散趋向于漂移扩散。

3.影响范围小:由于储油罐排出气体具有流量较小 (相对于大规模的污染源) , 流速较低, 因而储油罐排出气体扩散的影响范围较小, 一般不超过20~30m。相反, 大气污染源的排量大, 流速高, 因而, 该种扩散的影响范围较大, 往往可达数公里。高压纯烃气体的定向喷射, 由于初始速度很高, 其影响可达数百米以上。

1.3影响储油罐排出气体扩散的因素

影响储油罐排出气体扩散的因素很多, 第一部分属于排气源本身的特性, 如排气流量、排气速率、排气浓度、密度、温度等。第二部分属于外界的影响因素, 如风速、风流稳定性、大气温度及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情况等。

排气流量、排气浓度主要影响扩散的规模, 排气速率影响扩散流的流型, 排气的密度和温度对扩散的影响较小, 只有当排出气体的密度、温度与外界大气有较大的差异时才有明显的影响。储油罐排出气体的密度和温度都接近于大气的密度和温度,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忽略其影响。

从环境因素来看, 风速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室外环境中, 空气绝对静止的情况极少, 即使存在静止, 也往往是瞬间静止。因此对于储油罐排出气体的扩散问题, 只要在室外的条件, 均应考虑风对扩散产生的影响。所造成的影响既表现为风速的影响, 也表现为风的稳定性影响。不稳定的风流将产生较多的涡流, 从而加速了气体的横向扩散, 抑制了风轴向的扩散。

2气体扩散模型分析

近几十年来, 国内外在有关纯烃气体排放、污染物的大规模排放等的扩散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即根据不同理论体系建立了相关的、实用的气体扩散模型。湍流场中物质扩散模型主要有:Sutton模型、坂上模型、Ooms模型和H-L实验图解模型。

2.1.1 Sutton模型

该模型是用湍流扩散统计理论来处理湍流扩散问题。它创建的时间较早, 影响也较大, 是具有代表性的模型。

Sutton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将连续稳定的排放点源排出的气体, 看成以平均速度沿风轴传播的无数气团的迭加。同时认为气体的浓度在垂直于x平面上服从二维正态分布。由基本假设可得气体浓度分布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C为气体浓度 (体积百分数) ;Q为气体泄放速率, m3/s;u为风速, m/s;h为气体泄源高度, m;x为下风向距离, m;y为横风向距离, m;z为垂直高度, m;n, cy, cz为与气象条件有关的扩散参数 (n无量钢, cy和cz的单位为m) 。

Sutton模型在模拟可燃气体扩散时, 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可与实验值相差1倍以上[3]。

2.1.2坂上模型

坂上模型是基于梯度输送理论得出了欧拉物质平衡方程。在基本方程的基础上, 它假设在稳定湍流场中: (1) 沿空气流动方向的分子扩散可以忽略; (2) 大气不可压缩; (3) 扩散流中无化学反应, 除排放源外无气体增加; (4) 空气流动是一维的, 风速是高度的函数。

坂上经大量气象观测, 归纳总结得A和B可由下式表示:

式中qa、qb、Φa、Φb分别是Y和Z方向的扩散参数;其他的同上。

2.1.3 Ooms模型

Ooms模型属于湍流场中物质扩散的统计理论, 该模型适用于重气体的扩散, 它对气体扩散过程中的主要物理性状都作了描述, 理论性较强。建立基本公式的假设条件为:

1.在任何垂直于中心流线的断面上, 扩散气体均处在以中心流线为圆心的圆形范围内。

2.与中心流线垂直的气体速度分量远小于平行中心流线的速度分量。

3.气体在垂直于中心流线断面上的速度分布、密度分布和浓度分布均服从正态分布。

4.与湍流扩散相比, 分子扩散被忽略。

Ooms模型的主要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b喷射流的半径, m;D排放源出口内径, m;g重力加速度, m/s2;M、Ma混合气体、空气的平均分子量;a 1、a 2、a3卷入系数;r、r a、r a, 0、T、aT、Ta, 0混合气体、喷射流气体、排放源处气体的密度和温度, kg/m3、K;r*、U*中心流线气体与空气的密度差、速度差, kg/m3、m/s;q中心流线与水平轴的夹角;l湍流Schmidt数;X、Z到排放源的水平、垂直距离, m;C、C*任意一点、中心轴线的气体浓度;Cp、Cp, 0混合气体、周围空气的定压比热, J/kg⋅K;Cd, 抗力系数;

2.1.4 H-L实验图解模型

H-L实验图解模型是利用各种烃类气体的风洞实验结果总结出的气体浓度随气流中心线长度的变化规律。为了有利于计算机的计算, 对H-L实验图解中所作的有关曲线进行了回归分析, 回归公式如下:

C排出气体在中心流线处的浓度;Cm修正浓度;U0排气口处气体流速, m/s;Ua平均风速, m/s;r0排气口处气体密度, kg/m3;ra空气密度, kg/m3;M0排气口处气体平均分子量;Ma空气分子量;D排气口直径, m;x、y气体水平、垂直扩散距离, m;Xm、Zm无因次水平、垂直扩散距离;Sm无因次中心流线长度。

3现有模型适用条件分析

现有的扩散模型适用条件与现场实测条件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气象因素的影响不同

Sutton模型, 对于不同的气象条件, 取不同的经验参数n、cy、cz。但是n、cy、cz的具体数值是在大范围经过大量的气象观测确定的。Sutton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关系, 归纳得出了适用大范围的污染扩散的参数。由于储油罐排出的气体扩散范围一般不超过十数米至数十米, 因而这些扩散参数不适用。同样坂上模型也是如此, 无论选用任何气象条件下的扩散参数, 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比, 误差很大。

3.2排气速率不同

Ooms模型在应用过程中最基本要求是排出气流要有较清晰的射流边界。Ooms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计算模型, 如果排出气体的流速较低时, 流型为风控制流。风控制流在湍流涡动的作用下, 甚至连稳定的中心流线都没有。因此, 应用Ooms模型计算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较大的误差。

3.3大气稳定度的不同

表现较为明显的是H-L图解法。该模型完全是根据风洞实验总结出来的。在风洞内气流稳定, 除了湍流脉动外, 几乎没有较大的涡团, 这就减少了气体的横向扩散, 从而能沿着下风方向扩散的更远。由于H-L图解模型的计算结果高于实测值, 理论上分析尚不能肯定其是否可用, 还需风洞实验做进一步的验证。

4适于储油罐气体扩散模型

通过以上对扩散模型的分析, 可以看出以上模型均不适于储油罐气体扩散。因此, 以N-S方程为基础, 采用两方程的k-e方程湍流模型, 并结合储油罐气体扩散的数学模型,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可计算出储油罐扩散气体的分布结果。

储油罐气体扩散数学模型的控制方程如下:

式中:c扩散气体的浓度, mg/m3;u、v在坐标方向上的风速, m/s;Kx、Ky湍流扩散系数s源强, mg/m3⋅s。

该方法是通过建立基本守恒方程, 结合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用数值计算理论和方法, 实现预报真实过程中流场和浓度场的分布, 以达到对扩散过程的详细描述。用这种方法克服了以上几种模型在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 该方法还具有模拟除平坦均匀地形以外更复杂情形的能力。

图1是初始浓度为5.58mg/m3, 风速为1.0m/s时的实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图中c表示气体扩散的浓度, x表示下风向的距离。

从图1上可以看出, 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分布的趋势基本一致, 误差较小, 由此可以说数值模拟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5结论

本文介绍了Sutton模型、坂上模型、Ooms模型和H-L实验图解模型等气体扩散的模型, 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通过比较它们存在的优缺点, 可以得出均不适合储油罐排出气体的扩散。基于此, 本文综合考虑了储油罐排出的气体所具有的特点, 提出了适合储油罐气体扩散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 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 从而可以表明该模型在储油罐的气体扩散应用研究中, 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参考文献

郭光臣, 何跃生.原油储罐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防火安全措施[M].石油大学 (华东) 储运教研室, 1989:1~10;

丁信伟, 王淑兰等.可燃及毒性气体泄漏扩散的研究综述[J].化学工业与工程, 1999, 16 (2) :118~122;

扩散理论 篇8

电动汽车[1,2,3,4]充电负荷的计算是研究电动汽车对电网影响及电动汽车作为储能单元参与电力市场辅助应用的前提[5,6]。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分为2种方法: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统计学建模方法;基于大量电动汽车充电实际物理过程的物理学建模方法。前者是在建立诸如起始充电时间、起始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等概率分布的基础上,考虑充电功率、电动汽车数量及电池容量等影响因素,运用蒙特卡洛数学试验累加每辆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得到总体充电负荷。后者是在探究大量电动汽车并网充电动态物理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描述该动态物理过程的数学方程来计算充电负荷,该方法能反映不同连续时刻充电负荷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使电动汽车代理商(位于电网与电动汽车之间的代理机构,它能对大量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进行优化调度与控制,还能为电网提供诸如调频、调峰、旋转备用等辅助性服务,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赢)能准确预测由大量电动汽车以直接负荷控制方式聚合成的“虚拟发电厂”的宏观响应特性,这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辅助性服务有重要影响。

对于充电负荷的统计学建模方法,不同文献对上述影响总体充电负荷因素的处理方法不同[7,8,9,10,11]。对起始SOC,文献[7-10]假设起始SOC为给定值,文献[11]则考虑不同驾驶行为的起始SOC;对充电时间,文献[7]假设充电时段固定,文献[8]假设起始充电时间固定,文献[9,11]基于实际统计数据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分布,文献[10]研究了在不同电价、电网控制与不控制等多个场景电动汽车的不同充电时间;文献[12]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地调研讨论了未来主要电动汽车车型对应的充电方式和充电时间,提出了更为完整的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方法。

鉴于深入探究大量电动汽车充电的实际物理过程对电动汽车参与电力市场辅助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学中扩散理论的电动汽车负荷模型,即扩散负荷模型。该模型可统筹兼顾充电功率、电动汽车数量、起始SOC、起始充电时间、电池容量等影响总体充电负荷的关键因素,并以电动汽车并网速率为随机扰动变量。为方便应用,该模型将充电功率分为基准功率和可控功率。结合大量实际统计数据,本文分别运用扩散负荷状态空间模型及蒙特卡洛负荷模型对私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计算对比,以验证扩散负荷模型的有效性。

1 电动汽车扩散负荷模型

某一时刻大量电动汽车的总体充电负荷取决于该时刻每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及并网电动汽车数量。假设相同型号的电动汽车电池容量及充电功率相同,并且充电功率分为基准功率和可控功率,分别表示为Pb和Pmaxu(t)。其中,u(t)为调度中心向并网电动汽车发送的广域控制信号,-1≤u(t)≤1,所有并网电动汽车均能同步接收到该信号并通过智能充电系统实时调整可控充电功率;Pmax为最大可控充电功率。基准功率保证电动汽车正常用电需求,可控功率将用来参与电力市场辅助应用。

1.1 电动汽车扩散负荷模型建立

在V2G背景下,大量电动汽车并网充电的动态物理过程,可以描述为以电动汽车并网速率为随机扰动变量的大量充电负荷从低SOC向高SOC动态扩散的物理过程。该充电负荷建模思路来自于空调、热水器等热力负荷建模过程[13,14]。大量电动汽车并网充电的动态扩散过程可由图1来描述。

图中,x表示蓄电池的储能;w(x,t)=∂W(x,t)/∂x,在扩散负荷模型中,它作为随机扰动变量,W(x,t)表示t时刻原始储能小于等于x的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速率;Q(x,t)=∂S(x,t)/∂x称为并网电动汽车数量集中度,S(x,t)表示t时刻储能水平小于等于x的电动汽车数量。电动汽车扩散速率就是瞬时充电功率,即Pb+Pmaxu(t)=d x/d t。图中波浪阴影面积与右斜线阴影面积之和为t时刻电动汽车并网速率;横线阴影面积为t时刻电网中电动汽车总数量;左斜线阴影部分面积为不能被利用的电池容量。

为推导描述该扩散过程的数学方程,并求出t时刻电动汽车总体充电负荷,特取两部分能量微元对该扩散过程进行细致研究,如图2所示。

图2中,从t-d t到t时刻,能量微元1、2中的电动汽车电量将分别增加dx,故能量微元1、2中数量为Q(x-dx,t-dt)dx和Q(x,t-dt)dx的电动汽车将扩散到能量微元3、4中;在此过程中将有数量为w(x-d x,t-d t)d x d t和w(x,t-d t)d x d t的电动汽车分别接入能量微元1、2中一起参与扩散;在该微小扩散过程完毕之后,能量微元3、4中的电动汽车数量将为Q(x,t)dx和Q(x+dx,t)dx。故可得如下方程:

于是:

将式(2)两端除以dxdt,整理可得:

考虑到对式(3)取极限可得:

式(3)反映了大量电动汽车由低SOC向高SOC充电时的动态物理扩散过程,它是一个一阶偏微分线性扩散方程。在边界xmin和xmax处没有上述扩散过程发生,故式(3)的边界条件为:

假设相同型号电动汽车充电功率相同,则t时刻并网电动汽车总体充电功率为:

式(4)—(6)便是本文提出的电动汽车扩散负荷模型。该模型将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分为基准功率和可控功率。基准功率保证电动汽车正常用电需求;可控功率可用来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性服务,如参与AGC应用、平抑新能源间歇性等。

1.2 电动汽车扩散负荷状态空间模型

为方便数值计算,需要将电动汽车扩散负荷模型进行离散化得到电动汽车扩散负荷状态空间模型。将蓄电池容量K等分,每份能量块为Δx,即KΔx=xmax-xmin,对式(4)和式(6)进行离散化处理并考虑式(5),可得电动汽车扩散负荷状态空间模型为:

其中,qi(t)=Qi(iΔx,t)Δx表示t时刻第i个能量块中电动汽车数量,Wi(t)=w(iΔx,t)Δx表示t时刻进入第i个能量块的电动汽车速率。

2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

文献[12]结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08年)》预测未来电动汽车中私家电动汽车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另外,公交车、公务车和出租车通常具有固定的行驶特性和停放场所,其充电负荷需求也可预计为较为固定的模式,而私家车在行驶里程和用户充电行为上都更具随机性和灵活性[15],其充电地点和充电类型也更为复杂。因此,本节取100000辆私家电动汽车作为研究对象。私家车充电地点及充电类型如图3所示,其中第1类充电类型无充电时长限制,充电过程持续到电池充满;第2类充电类型有充电时长限制,充电时段结束时无论是否充满均停止充电。

2.1 蒙特卡洛负荷模型

对第1类充电行为,假设车辆希望离开时充满电,计算得出充电需求,基于充电方式、充电需求计算充电所需时长。在满足所需时长约束下,缩小起始充电时间抽样范围,按制定的概率分布抽取起始充电时间。对第2类充电行为,在给定的起始充电时间范围内,抽取起始充电时间,计算充电限制时长。根据随机抽取的起始SOC和给定的目标SOC,计算满足充电需求所需充电时长。实际充电时间为充电所需时长与充电限制时长中较小值。

2.2 扩散负荷模型

为能应用扩散负荷状态空间模型计算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必须构建出任意t时刻电动汽车的并网速率向量W(t)。

对第1类充电行为,W(t)的确定算法如图4所示。假设计划参与并网的电动汽车总数量为N,起始SOC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SOC(x),起始充电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bt(t),电动汽车蓄电池容量为L,充电效率为η,则起始SOC在[x,x+d x]的电动汽车并网数量为NfSOC(x)d x。为保证充电结束时用户充满电,该部分电动汽车的并网时间不能迟于即该部分电动汽车的并网时间只能落在图4中时间轴的深色区域中。因此,需要引入限定函数res(x,t),其表达式为:

故在[t,t+dt]时间段,起始SOC在[x,x+d x]区间的并网电动汽车的数量为:

从而任意t时刻电动汽车的并网速率向量W(t)中元素Wi(t)表达式如下:

其中为扩散状态空间模型中最后一个能量块中电动汽车数量,即已充满电的电动汽车数量,该部分电动汽车需要离开电网。

对第2类充电行为,由于引入充电时长限制,并网电动汽车脱离电网原因有:充电时间超过时长限制;电池已充满;充电时段已结束。为能运用扩散负荷状态空间模型计算该类型充电行为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作如下合理假设:

a.扩散负荷状态空间模型的电池容量为获得电量的平均值;

b.所有电动汽车的起始SOC为最小值;

c.离开电网时充满电。

在此3个假设下,第2类充电行为便转化为第1类充电行为,因不需考虑起始SOC对电动汽车并网速率的影响,W(t)的构建更为简单,如式(11)所示:

2.3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结果

假设私家车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方式为常规慢充方式,充电电压为320 V,电池额定容量为100 A·h。充电负荷计算以天为单位,时间间隔精确到30 s。对2类充电行为,扩散状态空间模型中电池容量分别为32 k W·h和4 k W·h,K都取1000。考虑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充电特性,充电过程中基准充电功率将随电池的SOC变化而变化。典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基准充电功率变化规律如下[16]:SOC<0.15时,基准充电功率从零近似线性增加到额定充电功率;0.150.9时,基准充电功率线性减至零。本文假设基准充电功率按上述规律变化,额定充电功率为4 k W。对2类充电行为,可控充电功率都为零,即假设电网不控制用户充电行为。私家车充电负荷预测参数设置见表1[9]。工作日和周末充电负荷的计算结果分别见图5和图6。为方便对比分析,用蒙特卡洛模型计算的私家车工作日和周末充电负荷曲线如图7所示。

由图5—7可知,由于工作日和周末私家车用车习惯不同,其充电负荷呈现不同的特性。私家车在工作日充电地点主要集中在单位停车场及居民区停车场,充电时间主要集中在07:30—17:00和19:00至次日07:00。考虑到起始充电容量分布及起始充电时间分布,私家车工作日充电负荷主要集中在08:00—14:00和19:00至次日02:00,而在10:00和21:30呈现2次负荷高峰,分别约24 MW和76 MW。私家车周末充电负荷主要集中在20:00至次日06:00在01:00呈现负荷高峰,约30 MW。14:00—20:00充电负荷很小且不足5 MW。本文所建扩散负荷模型与蒙特卡洛模型具有相同的准确度。

3 结论

扩散理论 篇9

干旱是云南省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干旱灾害研究涉及气象、农业、水文及社会经济等诸多学科,干旱灾害风险事件不可避免,但是通过当地的旱情历史记载和人类活动数据,利用风险分析技术,仍可以对旱灾风险加以研究,进而采取正确措施减轻旱灾损失,达到避险减灾的目的。对于云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旱灾风险分析就十分必要。由于自然灾害风险分析要有足够长的数据资料,但现实中又很难得到足够长的数据资料。为此,黄崇福提出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灾害风险评估方法[1]。近几年一些作者陆续发表基于信息扩散原理的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文章[2,3,4,5,6,7,8,9,10]。还有些作者采用其他方法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如,翟劭燚等[11]运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一阶自回归模型,并生成大量的降水量随机序列作为干旱指标序列,对已经发生的历史干旱事件的重现期进行分析;陆桂华等[12]采用copula函数的区域干旱分析法对重庆2006年旱灾进行分析。以上关于灾害风险评估多采用单一指标进行分析,由于旱灾本身复杂性,采用单一指标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容易与实际产生误差。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背景、应用需求和研究目的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研究者对干旱的定义不同,使用的干旱指标也多种多样[6]。王劲松[13]、邹旭恺[14]等人将干旱指标归纳为气象指标、水文指标、农业指标、社会经济指标4大类。本文引用云南省1950~2009年体现农业旱灾损失的旱灾受灾面积,旱灾成灾面积,旱灾粮食损失3类指标数据,采用信息扩散理论推求3类指标联合超越概率,运用投影寻踪法得到云南旱灾综合损失指数,并分析云南省旱灾历史重现概率。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 据

选取《云南水旱灾害》(1950-1990年)、《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9年)、《云南年鉴》(1991-2007年)、《云南减灾年鉴》(1996-2003年)中的旱灾受灾面积,旱灾成灾面积,旱灾粮食损失3类旱灾损失数据,构成本研究的数据系列,云南省1950-2009旱灾成灾面积、受灾面积及旱灾粮食损失变化过程见图1所示。

1.2 方法概述

本文选取体现农业旱灾损失的3类指标数据,采用同一论域,运用正态扩散模型,得到3类指标数据在论域上的联合超越概率;再利用投影寻踪法得到3类指标的投影值,并定义投影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值为综合损失指数,最后依据综合损失指数对应的联合超越概率,分析云南省历史干旱重现概率。

1.3 模型建立

信息扩散是为了弥补样本信息不足而考虑优化利用样本模糊信息的一种集值化处理方法[15]。将观察值样本变为模糊集,即通过隶属函数将单值样本信息扩散为隶属函数模糊集信息,扩展了样本信息量,从而达到提高总体分布估计精度的目的。

S*是给定的一个样本集,含有n个样本点,每个样本点含有3个分量,该样本集为:

S*={(x1*,y1*,z1*),(x2*,y2*,z2*),,(xn*,yn*,zn*)}(1)

为了3类指标数据(x*i,y*i,z*i)(i=1,…,n)能取同一论域,将3类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公式为:

其中:x*i为第i个样本的指标数据值;maxx*与minx*分别为指标数据分量为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同理得到评价指标分量为y*,z*的归一化数值,继而得到样本集S*归一化后的集合S:

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3类指标数据取同一论域u,设uj(j=1,…,p)是u中的控制点,通常按等步长取控制点。黄崇福对不同扩散函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样本容量不大的情况下,简单正态分布要优于指数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16]。本文选取正态降落公式[17,18]将样本集携带的信息扩散到u中的所有点,计算公式为:

fuj(xi,yi,zi)简记为fj(Si),hx,hy,hz为扩散系数,反映每个样本点的信息向周围扩散的幅度。可按式(5)计算:

例如计算hx时,式中a=minxi,b=maxxi。同理得到hy,hz

通过信息扩散,就将样本集变成了以fj(Si)为隶属函数的模糊集S′,为使风险评估中每一集值样本地位均相同,需对隶属函数fj(Si)进行归一化处理,公式为:

对所有样本均进行以上处理,并计算:

式(7)的物理意义是:由样本集S经信息扩散得出,如果灾害观测值只能取uj中的一个,将Si均看做是样本代表时,观测值uj的样本个数为q(j)个,显然,q(j)不是一个整数,但一定是一个不小于0的数。式(8)中Q为各uj点上的样本数总和,理论上Q=n,但由于计算误差通常QnP(j)可作为灾情指标集Suj的概率,超越概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p(j)=q(j)Q,为样本落在uj处的频率值。由式(1)~(9)计算出在各个风险水平下的超越概率。接下来利用投影寻踪法计算3类指标的综合损失指数。

投影寻踪法的基本原理是把高维数据采用投影指标函数投影到低维空问,寻找投影指标函数达到最优(即能反映高维数据结构或特性)的投影值,投影值的具体计算步骤如文献[19],在此不再详细陈述。

根据投影值计算步骤得到各评价样本的投影值z(i)。投影值的大小反映了灾害损失特性,综合投影值越大,灾害损失就越大。为了使综合投影值z(i)落在u内,定义综合损失指数为投影值z(i)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结果,计算公式为:

式中:z*(i)为综合损失指数;minz,maxz分别为投影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信息扩散模型计算结果

根据云南省1950-2009年旱灾受灾面积,旱灾成灾面积,旱灾粮食损失3类旱灾损失数据,用式(1)~(3)计算得到归一化后的样本集S,本文取同一论域u,设uj∈[0,1](j=1,…,101),取等步长为0.01,即u={0,0.01,0.02,…,1}。由于归一化后3个指标的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一样,因此按式(5)计算得到hx=hy=hz=0.024 081。按式(4)及式(6)~(9)计算得到各个风险水平下的超越概率,详见表1。

2.2 投影寻踪计算结果

运用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对云南省1950-2009年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粮食损失3类旱灾损失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计算得到最佳投影方向为:α¯=(0.71120.55850.4270),以及各评价样本的投影值z(i),最后用式(10)得到云南省1950-2009年旱灾综合损失指数z*(i),详见表2。

2.3 云南旱灾年份分析

根据云南省1950-2009年农业旱灾综合损失指数z*(i)的均值与标准差,划分农业旱灾损失等级[19],详见表3。

由表1可知:云南省1950-2009年60 a来,每10 a一遇的农业旱灾综合损失指数为0.59左右;每30 a一遇农业旱灾综合损失指数为0.73左右;每60 a一遇农业旱灾综合损失指数为0.94左右。

由表2可知:云南省1950-2009年农业旱灾综合损失指数映射到论域[0,1]上可得综合损失指数对应的历史重现概率。云南近几年特大旱灾发生在2003-2006年的4 a连旱以及2009秋季以来的特大干旱,对这5年的综合损失指数分析得出,2003年发生的特大干旱为11.3 a一遇;2004年的特大干旱为25a 一遇;2005年的特大干旱为136.5 a一遇;2006年的特大干旱为31 a一遇;2009年发生的特大干旱为20 a一遇,这是由于2009年云南大旱是从秋季开始一直到2010年夏季结束,本文采用的数据资料为一年统计得到,即2009年数据资料只统计到2009年结束,因此才有2009年通过本文分析得到为20 a一遇。

由表3中云南农业旱灾综合损失指数等级划分标准知:云南省一般旱灾灾害每年都有;较大旱灾灾害发生为1.1~2.3 a一遇;重大旱灾灾害发生为2.3~8.4 a一遇;特大旱灾灾害发生为8.4 a以上一遇。

3 结 语

利用1950-2009年60 a来的云南旱灾历史数据,采用信息扩散原理计算得到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粮食损失3类指标数据的联合超越概率,运用投影寻踪法计算3类指标数据的云南旱灾综合损失指数,并分析得到云南旱灾历史重现概率。进行基于以上分析可知:①云南省旱灾每10 a以上一遇的旱灾综合损失指数大于0.59;②云南省近10 a来旱灾灾害严重,旱灾农业损失巨大,特别是2005年云南省发生了一次136.5 a一遇的特大干旱;③云南省1950-2009年60 a来小旱为1~2.3 a一遇,特大干旱为8.4 a以上一遇。

扯个幌子扩散之 篇10

一根竹竿,一面布帘,或书以国号,或畫以将名,或描上禽兽,则摇身一变,成为旗帜,可以示国号,可以壮声威,可以传信号,更可以号令千军……

说白了,就是广而告之:此间有大事,follow me!

周畫九旗万国中

古代帝王出行,仪仗队执旗开道,护卫队举幡守卫,更有精美华盖遮顶,身旁宫人执扇轻摇,配合雅乐声声,好一幅壮观、气派的景象。惊得世人纷纷避让,让之不及则三跪九叩,不知是旗威?还是人威?想来是这阵仗令人心惧而威。

最初的旗帜大多描写图案,青龙、白虎、孔雀、苍鸟,以动物居多,显然,这与图腾相关。原始部落的人把鸟兽畫在兽皮上,兽皮成为图腾载体,也是旗帜的雏形。到春秋战国时期,旗帜已经形成严密的排列制度。根据《周礼·司常》记载:“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旗,通帛为旜,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旗,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等级不同,旗上图案也有区别,畫上日月的“常”,便是天子旗。

旗帜颜色丰富多彩,古代用青、赤、白、黑、黄五色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的旗帜,所以有五方旗。各朝代旗帜颜色也有专属,秦朝旗帜为黑色,汉朝崇尚红色,到明清则以明黄为尊。

就连“中国”一词,其来历也与旗有关。“中”原来的意思是一面旗帜,最早的“中”字右边还有几横,表示旗上飘扬的流苏。要知道,旗并非随意搁放,一般放在兵营或某地中间,旗帜一插,大家就聚集在它周围。“中”就演变为中心、中央。而“中国”就是万国间处于中央的国、最重要的国。

旌旗飘飘队不倒

看古装片,往往能见到写了将军姓氏的大旗在千军万马中威风凛凛、迎风招展,得胜时将大旗往城门上一插,高呼万岁,失败了也不忘带旗逃命,或拼死护住令旗不倒,大有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仍在之决绝,令观者心向往而恨不能至。

在战场上,写国号的才叫军旗,军旗下面有帅旗或将旗,一般写主将姓氏,像关羽之军打“关”字旗,岳家军打“岳”字旗,戚家军打“戚”字旗。也有以称号为旗的,如闯王李自成起义军打“闯”字旗。

一般来说,旗帜在哪里,主将就在哪里。神雕大侠杨过就是看准了蒙哥的帅旗,发狠追去,“拾了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呼的一声掷出,正中蒙哥后心。杨过这一掷劲力何等刚猛,蒙哥筋折骨断,倒撞下马,登时毙命……”保住了襄阳城。可见蒙古人诚实,要知道,许多军事家都是故意将帅旗放在陷阱中,引敌上钩,自己却并不在那里。

在战场上,旗帜相当重要,几乎等同军队灵魂,帅旗是核心,有时候普通旗帜也会成为核心。背水一战中,韩信先大张旗鼓进攻,又假装败退,连汉旗都丢了,赵军见状以为汉军魂都丢了,遂倾巢而出追击汉军。埋伏在赵军附近的两千轻骑迅速打入空营,迅速拔掉赵旗,插上两千面汉旗。背水结阵的士兵没有退路,回身猛扑赵军。赵军一时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回头一看,嗬!自家营寨上全是汉军旗帜,华丽丽的招摇,以为大营被夺,军心大乱,四散奔逃,汉皲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战争中,旗帜还能指挥布阵作战,黄旗挥动,全军集合;旗帜俯倒,士兵跪地;旗帜举起,士兵站起;前方有敌人就举旗三挥。布阵时,举青旗布直阵,举白旗布方阵,举赤旗布锐阵,举黑旗布曲阵,举黄旗布环阵……配合鼓、金、角,还能用作军中通信,保证上下联络畅通,古代通讯工具落后,如此相当科学。

受此启发,宋江上梁山后,也竖起一面旗帜,绣上“替天行道”四个大字,一伙打家劫舍的土匪摇身一变成为打抱不平的英雄好汉。旗帜就是灵魂,旗帜就是方向。旗手宋江也成为实际掌权人,带领梁山好汉干“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闪闪酒帘招醉客

杜牧的《江南春》,开头便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春日江南,傍水的村落、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尽在眼底。只是,外出游玩的诗人,看到的是桃红柳绿,还是风中的酒旗?春风暖阳,酒旗在微风中向他招手,展示出温情与诱惑,多情的诗人岂能抵挡得住……

酒旗又名酒幌,大概是最古老的广告了。《韩非子》记载:“宋人有沽酒者……悬帜甚高。”“悬帜”即悬挂酒旗,可见2000多年前,就有人用酒旗来传播商品信息了。一般在酒旗上署上店家字号,或悬于店铺之上,或挂在屋顶房前,或干脆立一根望杆,让其随风飘扬,招徕顾客。《清明上河图》中,桥头有一间酒楼,上悬五条幅旗,书“新酒”二字,酒虫一望便知,奔号而来。

《红楼梦》中,大观园落成不久,贾府中人逛园,来到稻香村,贾政觉得少了一物。“此处都好,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做一个来。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不必华丽,用竹竿挑在树梢头。”虽然贾宝玉仍觉得穿凿附会,但确实给稻香村增色不少。

鲁智深上了五台山后第一次下山,来到一个山边小市镇,一连走进三个酒店,在第一个酒店门口,“见一个酒望子,挑出在房檐上,但他遭到拒售。“行了几步,又望见一家酒旗儿直挑出在门前”,还是遭到拒售。接着又连走了三五家,“都不肯卖”。看来古代商家很是自律,虽以酒旗吸引顾客,却并不唯利是图。武松运气略好,来到阳谷县,望见一个酒店,挑一面酒旗,上写“三碗不过冈”。五个大字挑起武松脾气,强行破了店规连喝十八碗,最后凭借酒力打死了景阳冈的吊晴白额虎。酒旗上“三碗不过冈”一语双关,既宣扬了酒的浓醇,又劝量小者不要贪杯,刺激海量者多饮,还借猛虎之威劝客留宿,提高经济效益,并不逊于今日广告。

酒香也怕巷子深,酒旗便负责宣传,或标明经营方式,开封祥符三月三吹台会上的那面“飞在半天里”酒帘儿写着“现沽不赊”;或渲染酒香,清代八角鼓曲《瑞雪成堆》中“杏花村内酒旗飞”中,酒旗就书写“开坛香十里,就是神仙也要醉”;或传递信息,酒旗升降表示店家有酒或无酒,有酒就则高悬酒旗,无酒则收下酒旗,不必多费唇舌。

所以东坡先生“酒困路长唯欲睡”,显然是被飘扬的酒幌诱惑;柳永“今宵酒醒何处”,虽不知人在何方,没准就会蹦出一片袅袅依依的酒幌,将魂儿勾去。文人逃不过,武人武松、鲁智深更难以招架酒幌的诱惑。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扩散理论】相关文章:

信息扩散理论07-27

对流扩散05-22

扩散处理05-24

扩散效应05-25

空间扩散06-14

扩散方程06-22

行为扩散07-18

扩散模拟07-19

信息扩散08-09

扩散性能08-15

上一篇:词化现象下一篇:贸易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