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视

2024-07-24

儿童电视(精选十篇)

儿童电视 篇1

作为社会热点现象, 儿童电视化很早就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以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为例, 从2001年至2008年, 收录相关研究文献近900篇。其中有研究儿童与媒介关系文章422篇;有研究电视对儿童健康、心理发展以及社会态度和行为影响的文章441篇;有研究儿童电视使用模式的文章23篇。在这些研究文章中, 研究者大都过分强调媒介具有极为强大的传播效果, 而忽略了儿童受众自身的解读电视文本的能力。比如在近900篇的相关研究中有超过800篇认为在电视面前, 儿童脆弱、易受伤害、并且缺少自我思考以及批判能力;有267篇认为电视中过多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会导致儿童暴力和犯罪;有304篇认为电视呈现出来的虚拟世界会混淆儿童对真实世界的认知;271篇认为电视会对儿童的人际交往、智力发展、心理健康等带来极为不利影响。 (3)

时下, 电视与儿童组成的媒介—受众关系是否如同大部分研究中引述所言?面对电视, 儿童是否如此的脆弱?本文以厦门地区儿童为对象进行调查分析。

一、样本

(一) 概念梳理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O·卢格在其著作《人生发展心理学》中写到:“好几个世纪里, 小小的儿童都是被视作尚未成熟的成年人, 他们需要的不过是在身体和心理方面继续成长, 一个婴儿和成人只是在量方面有差别而已……” (4) 在对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和儿童文学的历史探讨中, 研究者几乎一致认为, 直到14—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儿童”的概念才被“发现”。这种发现是“儿童”由事实的存在向观念的存在的转变。 (5)

当人们“发现”儿童后, 随即为“儿童”发明了“童年”———这个决定了儿童生活的物质现实的概念。而“童年”是以各种形式的分隔与排除为前提而建立的。它所依据的正是成人与儿童相分离, 以及将儿童排除在那些被视为纯属于“成人世界”的领域之外。 (6) 完成这种分隔和排除的方法有很多, 例如将儿童从工厂与街道中转移出来, 并将他们限制在家庭与学校之内。人们通过儿童被排除在商业和政治等领域之外, 以及接受道德制度和教育性监护等方式来定义他们, 如果说这些制度和监护都是经过成人明确设计的, 用来维持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的。那么“印刷媒介”就好比是一座“天然的屏障”, 尼尔·波兹曼认为, “成人的秘密”被封印在印刷制品中, 尚未通过学习而获得读写能力的儿童, 是根本难以逾越“过界”的。而电视则恰恰被是打破这一界限的渠道之一。 (7)

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界定, 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8) 我国199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满18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根据儿童心理学家斯腾的学说, 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幼儿期 (6岁以前) ———意识学习期 (6岁到13岁) ———青年成熟期 (14岁到18岁) 。 (9) 根据另一儿童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于“高级心理机能”和“低级心理机能”的学说, 处于0到6岁幼儿期的儿童, 这一时期他们更多地获得的是一种低级心理机能, 是依靠生物进化而获得的心理机能, 如感觉、知觉、情绪、冲动性意志等心理过程。而6岁到18岁的儿童则主要是获得一种高级心理机能, 即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和符号为中介, 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诸如思维、逻辑记忆、高级情感等心理过程。 (10)

(二) 研究方案

本文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后, 选取厦门地区儿童为调查对象。在厦门地区的中小学当中, 随机抽取了厦门市曾营小学、厦门市第十中学两所学校。以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厦门市曾营小学四年级抽取10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 在厦门市第十中学初二年段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在200名调查对象中, 处于“6—13岁意识学习期”的100名, 处于“14—18岁青年成熟期”的100名, 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79份。

以福建省厦门市为调查研究的区域对象, 是因为厦门市隶属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截至2008年底, 厦门市的电视覆盖率达100%, 户均拥有电视1.8台。 (11) 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相关研究, 自然更能显现电视化环境的典型特点。在年龄段的选择上, 根据上文对“儿童”概念的梳理, 本文认为“儿童”必须是对信息有“解码”能力的, 他们必须是在完成了低级心理机能, 并且处于获得高级心理机能的阶段。有基于此, 此次调查对象设定在处于“6—13岁意识学习期”以及“14—18岁青年成熟期”的儿童当中。

基于上文对研究现状的梳理结果, 调查问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是否能自主的选择电视内容; (2) 对电视内容的接受能力和区分能力; (3) 对电视内容是否无辨别的进行简单心理认同。

二、样本特点与分析

(一) 拥有自我选择的动机和决断力

为了解儿童收视的动能, 调查问卷设计了四个相关问题。从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来看, 儿童已经拥有自我选择内容的动机和决断力。针对问题“你看电视最主要是因为什么?”, 调查对象中87%的小学四年级同学与80%的初二年级同学选择了“娱乐休闲”。相比之下, 仅有11%的小学四年级同学与18%的初二年级同学认为看电视主要是因为“学习更多知识”。而针对问题“你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高达84%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明显娱乐性质的动画片和电视剧、综艺节目。而仅仅有6%的调查对象选择目前一些常态播出的号称为儿童量身定做, 具有正面、积极引导作用的少儿 (年) 节目, 这一结果甚至低于新闻类节目10%的选择度。有意思的是, 家长的喜好和儿童的喜好恰恰相反, 70%调查对象的父母更喜欢孩子们收看具有正面、积极引导作用的少儿 (年) 节目, 仅有23%的家长鼓励孩子收看动画片和电视剧、综艺节目。但从收视结果来看, 儿童真正收看的节目并未受到家长喜好的影响, 而与自身的喜欢度成正比:收看最多的是动画片和电视剧、综艺节目, 最少的则是少儿 (年) 节目。

从调查结果来看, 孩子们不在乎收看的节目是不是有什么积极教育意义, 也不在乎看电视是不是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他们看重的是电视可以让他们开怀大笑, 或是能暂时投入虚拟世界, 忘却现实中“课业”、“升学”的烦恼。以娱乐为唯一目的的动画片、电视剧是他们的最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目前一些电视台日 (周) 播栏目播放的所谓针对青少年所制作而的儿童节目在调查对象中极度不受欢迎, 调查对象认为“那些适合爸妈收看, 而不是我们。”“说教意图太浓;节目内容沉重且拖沓乏味;缺少新奇、好玩的节目元素和亮点”。从这一点看, 成人眼中“孩子的需求”, 并不等于儿童自己的需求。面对成人的设定, 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与思考, 同时, 这些想法和思考还转化落实成内容的具体选择。这说明即使面对媒介或者父母的压力, 儿童已经拥有自我选择内容的动机和决断能力。

(二) 能清晰区分虚拟和现实

长久以来, 媒体暴力一再地被指责为是导致青少年犯罪浪潮日益高涨的主要原因。人们认为儿童缺乏判断能力, 无法区分电视呈现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 盲目的对电视节目中的不道德或者违法镜头进行模仿。但从调查结果来看, 大部分儿童虽然处在拟像的重围中, 却已经能清晰地区分虚拟和现实。

比如对问题, “如果电视剧里演一个人被打了一枪或砍了一刀, 流血了或死了, 你们觉得他是真的流血或死了吗?”两组调查对象都能意识到电视剧中的暴力内容并不等同与现实生活。其中, 初二的学生选择“不是真实的”的百分比达到了100%;小学四年级是86%。而针对问题“在电视剧中经常有一些打斗、男孩追求女孩的镜头, 你会学着去做吗?”87%的调查对象持否定的态度。而对新闻真实性的问题, 小学四年级有95%的调查对象认为, 新闻报道的都是事实。而初二年级持这一认知的仅仅8%。究其原因, 很有意思的是, 小学四年级的同学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听家长说, 而大部分初二年级同学已经有了独立的思维体系, 84%的同学在答卷中已经能写出“新闻炒作”、“假新闻”等比较社会化的概念, 并就新闻炒作、假新闻举出例子。

在电视的诸多类型中, 新闻无疑是对现实最接近的仿真, 是虚拟现实与实在最好的桥接。对电视新闻的理解水平, 无疑可以看出儿童对镜像世界的认知水准。从调查结果来看, “青年成熟期儿童”以95%的现实辨别度在新闻真实性认知方面远远超过辨别度仅有8%的“意识学习期儿童”, 可以说看出儿童在电视化过程中的适应和调整能力:随着社会传承的增加, 儿童电视化并未导致电视化儿童, 反而在此基础上包容衍生出儿童对电视强大的自反性。

从结果来看, 97%的调查对象对电视中的“打斗内容”能进行独立的判断和分析。有意思的是, 电视幕后制作的日益透明化, 也对此认识有所帮助。在访谈中, 调查对象也经常提到, 比如电视里的人会“飞”, 是因为吊钢丝;电视里的人“流血”, 是因为抹了番茄酱。可以看出, 大部分调查对象已经能清晰区分虚拟和现实。但值得注意的是, 即使是在能清晰区分虚拟和现实的调查对象中, 还是有不少人显露出对电视事件、主角超社会常规行为的喜欢和羡慕。比如, 就有17%的调查对象说自己曾经学着电视里的高手打过同学。这说明, 虽然儿童对电视有着可喜的自觉表现, 但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 媒介素养教育和引导还是不可缺少的。

(三) 对电视心理认同有自我思考能力

广告作为具有劝服性质的信息传播, 是电视心理认同的典型。从调查结果来看, 儿童对电视内容已经有了相当的自我思考能力, 并不会如同皮下注射式的进行简单的心理认同。比如, 针对问题“有没有看了电视后想去买广告商品, 看广告后买的商品是否和电视广告说的一样好?”两组调查对象的回答基本相同:68%的调查对象认为广告在夸大产品效果, 事实上现实中的商品并没有广告里介绍的那么好;21%的调查对象认为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待广告产品, 认为产品并不一定和广告说的一样, 但是也有的好, 也有的不好;只有4%的调查对象认为现实产品和广告中描述的一样;对这个问题没有关注的占7%。而针对问题“假如你要到商店里去买一包饼干, 你觉得什么样的饼干你最有可能购买?”, 在广告、家长劝服、自己吃过、价格营养、其它等选项中, 仅占5%的调查对象选择的是受广告因素的影响, 而36%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亲身体验才最重要, 而有53%的调查对象会比对价格营养方面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 在电视海量信息的围追堵截中, 儿童对媒介的批判、质疑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乐观得多。儿童并不等同于“柔弱”、“受伤害”, 他们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他们在与媒介的不断接触中, 正在慢慢积累着自己的媒介经验, 而变得越来越聪明。绝大部分调查对象们并未如广告商期望的那样, 以“纠缠的权力” (12) , 来影响家庭成员的购买欲。从此次调查来看, 绝大部分调查对象决定是否购买某种产品的标准不是来自于电视广告, 而是大部分来自他们自身的购买经验, 或是家长、周围朋友的实际体验。有意思的是, 大部分调查对象在购买产品时已经学会理性分析, 例如“查看生产日期”、“营养成分比对”等等, 而这些理性分析主要源自书本或者来自家长传授, 这是以家庭、学校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传承体系与电视代表的新社会传承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无意识的调整契合。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主流媒体挑起的道德认同会影响调查对象购买欲望:在相同品质下, 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会优先选择为希望工程捐钱的广告商品。这说明社会集体无意识在儿童的心理认同中还是有相当作用的。

三、结语

曾有不少学者担心, 电视会打破儿童与成人之间的门阀, 以侵入的姿态压迫改变社会化为儿童带来的纯真乐土。但从这次调查来看, 这种担心并未成为现实。李普曼的“媒介环境” (13) 和鲍德里亚的“超真实” (14) 并未对儿童造成困惑, 尼尔·波兹曼“缺失的童年” (15) 也并未来临。儿童电视化并未导致电视化儿童, 反而在此基础上包容衍生出儿童对电视强大的自反性。事实上, 我们之所以担心电视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和伤害, 是因为我们认为儿童没有辨别、区分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足够能力。但是通过此次调查, 我们发现在电视面前, 儿童远没有某些想象中的“柔弱”, 相反他们正在通过和媒体的接触, 不断地在积累经验, 获得媒介批判、思考、质疑能力。虽然由于社会传承需要一个过程, 儿童的生理、认知、情感、价值观等都尚未发展充分, 我们不可能期望儿童在一夜之间就获得成熟的认知、思考和决断电视内容的能力, 但我们要相信儿童自我调整和适应的能力。面对电视, 他们有自我选择的动机和决断力, 也能对具体内容作出区分和辨别, 更有自我的思考。

虽然调查结果比原先大部分研究文章的设定来得乐观, 但依然有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例如, 面对电视等新媒体在社会传承中的新定位, 家长、学校等等传统的社会传承体并未随之作出相应调整。例如, 调查对象中, 83%的父母会无理由的放纵或者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会陪着孩子一起收看电视的家长仅有13%;而这些陪看的家长中更只有一半左右的父母会在孩子收看电视的时候给予适时教育。同时, 此次调查的两所学校, 也没有媒介素养的相关教育。又如, 某些电视少儿 (年) 节目, 单纯的从儿童未来发展或者家长喜好出发考虑制作节目, 而忽略了受众本身的喜好, 导致了传播效果的阻隔。对于“成人———儿童”社会传承模式而言, 以上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希望在今后, 缺憾能转化成更多的合力作用于儿童, 给予他们更美好的发展空间。

注释

1 (5) (7) (14)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04, 5

2 肖玉:《10年, 未成年娃娃犯罪翻倍》, [J]《.重庆晨报》, 2009-02-27

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http://10.131.0.169/kns50/Brief.aspx?ID=1&classtype=&systemno=&NaviDatabaseName=&NaviF ield=, 2009-01-21查

4 詹姆斯·O·卢格:《人生发展心理学》, [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3

5 (6) (12) 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 [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2

6 (8) (9) (10) 程利国:《儿童发展心理学》, [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 7

7 (11) 2008年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厦门市政府网站:[J].http://www.xm.gov.cn/zwgk/bmxx/tjj/gzbg/200904/t20090401_300472.htm, 2009-07-21查.

8 (13) 李普曼:《舆论学》, [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7

儿童电视孤独症 篇2

病案介绍:童童是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时常会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两只小眼睛只盯着荧光屏,对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不愿活动,不愿和别人说话,连对吃饭也没有多大热情。久而久之,童童变得孤独、怕羞,见了外人也不敢抬头,还不愿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儿,就连摇马都不会坐。当小童童的表现真正引起妈咪的注意时,这种行为已经非常顽固了,根本改不过来,妈咪只好带他去医院的儿科心理门诊。经过检查发现童童患有贫血,生长发育程度也较同龄孩子慢,只相当于2岁大,童童被医生诊断为“儿童电视孤独症”,

病案点评: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儿童孤独症患者日益增加。他们将其中由于看电视而引起的孤独症,称为“儿童电视孤独症”,多见于3-7岁的儿童。国外专家经过观察和研究后指出,患了儿童电视孤独症的孩子,即使再经最优良的教育,将来仍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也就是说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很好地生活。

临床表现:

1. 患儿表现为每天长时间地看电视,让人觉得他们离不开电视,整天与电视为伴。而不关心周围的事物,对玩具不感兴趣,也不喜欢接触小朋友,不让看电视就会焦虑不安。

2. 患儿在看电视时不让别人干扰,还时常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语言,仿佛自己就是电视剧的人物,并能将电视节目中的故事情节背得滚瓜烂熟,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有的患儿出现了自言自语等反常行为。

3. 患儿性格孤独,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学习能力,缺乏责任心,缺乏应付环境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情绪经常波动、不稳。

儿童剧与儿童电视剧的差异 篇3

我所说的儿童剧,和儿童电视剧,其实是分属戏剧和影视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体裁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它们在剧本创作规律上的差异。

首先,这种差异表现在观演形式上。儿童剧是在舞台上演出的,创作者是与台下的观众面对面的。而儿童电视剧则不同,创作者做好的电视剧拷贝被送往电视台播出,观众们则是在各自家中的电视机前进行观看。这种观演形式上的差异,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剧本创作。我有一个习惯,在自己创作的儿童剧作品上演时,经常会混在观众中,记录他们在观看过程中的反应,以此为根据对剧本做进一步的调整。而作为电视剧的编剧,则没有这种调整机会。作品一旦播出,就不可能对其进行改变。所以,我在创作一部儿童剧作品时,总会在创作中寻求一些突破,尽量在舞台的表现形式上做一些新尝试。可在进行一部儿童电视剧创作之前,我却总要对即将创作的作品进行反复的思考揣摩,在探索创新方面也会显得相对保守、谨慎。我们剧院获“文华大奖”的儿童剧《宝贝儿》,在其上演的十几年间,作者曾对剧本进行过十几次调整,也正是经历过这十几次的蜕变和重生,这部作品才最终成为建国后中国话剧舞台上难得的精品。而这种情况,在儿童电视剧的创作中是根本没法想象,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主创人员必须在电视剧开拍前,把一切该想到的都想到。例如《小小飞虎队》的剧本,是在著名影视剧作家赵冬苓老师的八集同名儿童电视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为减少遗憾,我们这支编剧团队在赵老师的带领下,对剧本反复论证,几易其稿,历时两年多,才最终得以完成。

其次,儿童剧和儿童电视剧在表演方面也是不同的。在儿童剧的演出中,因为舞台距离观众有一定距离,所以在演员的表演是经过一定程度夸张的。而在儿童电视剧中,由于镜头可以全方位地拍摄演员的表演,记录下每一个细节,所以演员的表演更追求真实。在剧本创作时,相应地也应注意把人物心理的细微变化描写得更加细致到位。在一些舞台剧中,我经常会设计一些歌舞段落,以展示人物内心的情感。而在儿童电视剧中,这些都是需要用镜头来表现。例如说,在《小小飞虎队》中有这样一段情节。男孩大壮在芦苇荡偶遇共产党的地下交通员,他答应帮忙传递情报,并发誓对谁都不会谈及此事!要保守一个秘密,这对一个刚过十岁的孩子来讲,无疑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为展现大壮的这种情绪变化,我特意设计了这样一场戏。大壮心神不宁地回家,父亲唠叨着让他晚上上台表演戏法,而大壮却满脑子都是情报的事儿,父亲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在这场戏中,大壮愣神,直接伸手抓菜,以及端起粥碗却又忘了喝等细节,细腻地展示出一个满怀心事,却又无法找人倾诉的男孩形象。而这些如果在舞台上表演,那么后排的观众一定会抱怨看不到。

谈到了表演上的不同,接下来我就想说说台词设计上的一些差别。在儿童剧中,因为受到演出时长的限制,所以我都会力求人物的台词精炼。能用一句说完的,不用两句去说,能不台词说的,那就尽量不说。但是在儿童电视剧中,则需要依靠大量的台词来展现故事和人物,台词的风格也更加贴近日常的生活。还是拿《小小飞虎队》中的大壮这个人物为例,这孩子想的事儿多,话也就多。另外,因为他又因为心中有事不能明说,所以必须当一个喋喋不休的“弯弯绕”。比如,他想要让虎子和小银这俩好朋友,跟他一起去找飞虎队,可又不想被追问是为什么。所以,他就想尽一切办法,编造各种理由,引他们主动跟自己去。可恰恰是他的吞吞吐吐,夸大找飞虎队的必要性的反常举动,又引起了虎子和小银对他的怀疑。反过来,两个孩子一路上故意找话来套大壮的实情。在这一段落中,孩子们的语言非常密集,有些话是车轱辘话,反过来正过去地说,然而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戏剧张力。而这么啰嗦的台词,如果出现在舞台剧中,那后果几乎是灾难性的。

在西方古典的戏剧理论中,有一条“三一律”。即便是现代的无场次戏剧作品中,创作者也会尽量地让时间、地点和情节相对集中。而在电视剧中,由于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这一结构形式的束缚被打破了。电视剧可以根据叙事、理性、表现等蒙太奇的组接原则,采取一场一景的写作方式,更加自由地去叙述自己所要讲的故事。在电视剧中,不像在戏剧中有“幕”这样划分单位,而是形成了另外一种比场更大的单位——段落。在《小小飞虎队》中有一个段落,讲的是三个孩子为了见到铁道游击队的老洪,偷爬上了日本鬼子的军火列车。在这一段落中,孩子们被误关在闷罐车厢中,无法和外界联系,更无法逃出飞驰的列车;与此同时,铁道游击队的刘洪、王强和彭亮等人也正实施行动,要从这辆列车上得到枪支弹药;而找不到孩子的三家家长们也在焦急地寻找着。三个时空中,三组相互关联的人物,他们各自不同的行动线索,经过镜头的组接,共同形成了一个扣人心弦,紧张惊险的情节段落。如果把这些情节拿到舞台上来演,就需要每一两分钟换一堂景,别说观众,我想就连负责换景的场工师傅也会弄糊涂了吧。

总的来说,我感觉儿童剧就像是中国的水墨写意画,夸张、凝练、讲究留白。而儿童电视剧,却更像一副工笔长卷,写实、细腻、色彩丰富。同样是面向儿童讲述故事,可二者却不能进行简单的比较,更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因为受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性影响,所以在创作过程中,也应遵循各自不同的创作规律去创作。

儿童电视媒体素养教育探微 篇4

可见, “媒体素养”有别于过去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体专业教育, 也不同于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更不同于以大众媒介为传播手段的非课堂形式的电视大学教育或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对象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是一种终身教育和通识教育, 旨在使公民懂得如何分析和解读传媒信息。[2]

卜卫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把媒介素养教育定义为“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3]那么, 儿童的电视媒介素养教育, 就是指导儿童正确理解与享用电视资源的教育, 通过这种教育, 培养儿童具有健康的电视媒体选择能力, 使其能够充分利用电视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

一、电视是影响儿童成长的最主要媒体

当代环境下, 电视已成为儿童业余生活的最佳伴侣和获取快乐的主要渠道。上海一项很有影响的调查 (王少云, 1985) 发现, 每天收看电视一个小时以上的中小学生比例为84.6%, 幼儿园儿童每天看电视1小时以上者占67.9%。[4]日本学者研究, 婴儿在出生后三个月就可以对电视节目的刺激作出反应, 当代的儿童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 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 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 成为名副其实的“电视人”。

(一) 电视节目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特点

儿童自婴儿时期就具有偏好色彩鲜艳、构造复杂的事物的特点, 电视节目正好符合儿童这一心理发展特征。与报纸书刊、广播相比, 电视不仅展现了丰富、鲜艳的画面, 还匹配与画面同步的立体声音, 同一时间内扩展儿童的两种感官通道, 使儿童受到了视听的双重刺激。加之, 儿童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 此阶段的思维一般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他们离开具体事物而去进行纯粹形式逻辑推理会感到困难。[5]电视向儿童传播的是直接的形象, 无需他们经历抽象思维再转换为形象思维的过程, 大量鲜艳、复杂的感性材料以直接的方式展现在儿童面前, 儿童被环绕在流光溢彩和琴瑟和鸣之中, 不由分说, 很快就被深深吸引了。

(二) 电视节目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 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在看到这五种需要的区别的时候, 也必须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关注。

人在一生中不同的年龄阶段, 会因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对环境和自我心理需求的区别,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这种需求的强度不同。比如婴儿期其优势需要是生理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优势需要便渐次为下一个层次的需要所取代, 成长到童年期, 天性中的幻想、冒险、交往、游戏等需要上升为主要需要。目前,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 以及出于社会安全的考虑, 家长往往会接送孩子上下学, 回家后孩子往往被关进“阁楼”, 其生活基本上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 儿童缺乏与同伴游戏和交往的机会, 属于这个年龄段的需求在现实的生活中基本上得不到满足, 而电视正好播放与儿童年龄相匹配的节目, 于是, 他们便转而在电视中寻求慰藉。

1. 电视节目满足儿童的娱乐需要

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认为, 儿童处于某种自身的需要才看电视, 他们收看电视节目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得娱乐, 而非信息的获取。笔者赞同这个观点, 认为“娱乐”是儿童收看电视的最大动因。上海东方少儿频道开播后作了一个收视调查, 72%的孩子表示收看少儿频道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欢乐”。对于儿童来说, 游戏和娱乐就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 电视节目中的吹拉弹唱、奇妙魔幻正好满足了儿童这一需求。

2. 电视节目满足了儿童“控制心理”的需求

儿童整日面对的是比自己大得多的“巨人”、“巨物”, 在成年人想当然表现一副“你是小孩, 快走开, 我正在忙”的心态下, 儿童只好望“事”兴叹。但是, 对他人和外在环境的掌控心理是人之本能, 能独立主宰自我和生存环境对儿童而言是极大的肯定, 儿童就是在手握遥控器, 一次次地更换电视节目中满足了自己的控制欲。

3. 电视节目满足了儿童人际交往的需求

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种, 一种是“拟态”的人际关系, 即观众对节目出场人物等所产生的一种“熟人”或“朋友”的感觉, 另一种是现实人际关系, 即通过谈论节目内容, 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和朋友关系等。麦奎尔认为, “拟态人际关系”同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6]

孩子们在一起谈论共同的电视节目的同时, 将虚拟的拟态人际关系通过团体的“talking”转变成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他们不但获得了拥有“话语权”的心理满足, 更获得了一份友谊。

二、电视媒体以正负两个方面影响儿童发展

电视媒体, 无论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还是心理需求方面, 都给予了孩子们极大的满足。更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当代多元文化的载体, 电视节目还增加了他们的知识量, 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毋庸置疑, 这是电视节目为孩子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但是, 电视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 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 目前部分电视节目中充斥着暴力、色情、虚幻等内容, 儿童缺乏相应的判断能力, 这些“黑色”信息严重影响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环境的判断, 甚至会迷失其中, 认为电视中营造的“一切”都是现实。正如某些报刊所报道的, 多少小朋友刚到幼儿园, 出手就是一拳, 还高喊“地球超人”;多少儿童为了等待下一集的日本动漫废寝忘食;多少小朋友为了“小燕子”离家出走, 甚至上吊自杀, 等等。此类黑色信息对于正需要增进各类社会知识但又缺乏辨别能力的儿童来说, 极其不利。

那么, 面对参差不齐的信息源, 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孩子们自觉地驱良避莠?让在电视前成长起来的一代接受“媒介启蒙”教育就更具有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了。

三、传媒、教育机构和家庭三位一体, 共同关注儿童电视媒体素养教育

国际媒体素养教育专家、加拿大媒体素养教育联合会 (CAMEO) 主席约翰·庞甘特在总结加拿大媒体素养教育成功经验时首先强调:“由于媒体素养教育包含了不同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所以必须经父母、教师、研究人员和媒体专业人士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7]加强儿童电视媒体素养教育, 必须动用传媒机构、教育机构、家庭等力量, 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 电视传媒机构是儿童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基地

电视媒体, 以独特的功能吸引着儿童, 影响着儿童, 改变着儿童, 因此对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起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类各级电视媒体应该参与到对儿童的媒体素养教育中来, 自觉履行媒体素养教育的职责。

1. 从电视制作部门来说, 美国儿童电视的制作流程很让笔者感动。

其工作流程是“教育顾问→确立目标→调查研究→制作→调查研究→播放→调查研究→第二次播放→教育顾问”。可见, 节目制作的开始和结束都由“教育顾问”把关。教育顾问, 作为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专家, 他们的学术造诣和出谋划策是制作高质量儿童电视节目的前提, 更为重要的是, 儿童专家的介入, 能增加制作儿童电视节目的从业人员对儿童的了解, 创造一个真正关心儿童成长的氛围, 进而促使从业人员借助电视这个强大的“儿童崇拜”的宣传工具, 针对性地制作专门的节目, 激发儿童参与媒介活动的热情, 从而传达儿童电视媒体素养教育的信息, 最终提高儿童的电视媒体素养。

2. 从媒体从业人员来讲, “电视广播局”、“电视拍摄现场”等部门的从业人员更需张开双臂, 接待小朋友的造访。

在儿童参观的过程中, 由专门的业内人士自觉负责地充当导游的角色, 回答小朋友的疑问。让儿童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 增加对媒体产品的理解的感性材料。

(二) 教育机构是电视媒体素养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

在世界范围内, 媒体素养教育课程主要有四种:一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是作为某一学科的组成部分;三是将其融入到所有的科目中;四是作为一门整合的、跨学科的研究课题。[8]

目前, 一些大众传媒发达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芬兰等, 已将媒体素养教育正式纳入正规的中小学教育课程中。结合我国媒体素养教育起步晚的国情, 我们可以将电视媒体素养教育融入到现有的活动和科目中, 有步骤地提高儿童的电视媒体素养, 这样既能使媒介教育与现有教育有机结合, 同时又能避免新课程对已有课程的干扰。

对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儿童来说, 电视媒体素养教育, 主要是使其了解并辨识广告, 区别事实与虚构, 对自己的电视观看行为有所了解并给予评估。那么, 我们可以现有的素质教育为依托, 在课外活动、夏令营、团队活动中增添媒体素养教育内容, 比如按期组织孩子到电视制作中心、电视剧拍摄现场等地参观, 亲眼去目睹“飞檐走壁的蝙蝠侠”是怎么产生的, “石头里蹦出的孙猴子”是怎么上天入地的, “上吊的小燕子”怎么又活了等。学校的媒体素养教育还可以融入到其他音乐、劳动、艺术等课程中来进行, 台湾的“活水”托儿所在艺术活动中, 给每个儿童做MV专集, 孩子过了一把“小明星”瘾, 自己都能出专集了, 对歌星还会盲目崇拜么?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有专门的教育人才, 其对媒体素养教育有重大影响, 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儿童电视媒体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我们有理由相信, 儿童阶段接受的媒体素养教育会使其一生受益。

(三) 家庭是儿童电视媒体素养教育的有效补充

在我国教育、电视媒体等机构的媒体素质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的前提下, 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其有对象少、操作易、见效快等优点。但从家长目前对孩子看电视的态度与行为及方法、措施和造成的结果来看并不乐观。

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模仿电视人物中的动作行为随时可见, 究其原因,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是出自儿童的天性——善于模仿。由于其是非判断能力、真实虚幻的区分能力不是很强, 无法做到去伪存真, 便顺带把“假丑恶”也模仿了。

可我们不能因此就采取“堵”的方法, 虽然堵可以堵掉不良信息的吸收, 但同时也堵掉了其知识面的拓展, 以及心理需要获得满足的机会。这并不是家长们想看到的结果, 因此笔者认为, 如何能引导孩子自觉选择优良信息才是关键。

家长可以从“两个纬度, 一个经度”引导做出努力。“一个纬度”是时间上的引导, 从量上作出限制。我国的家长惯用限制时间来阻止孩子看电视, 比如看电视不能超过1小时之类。其实, 看电视时间的多或少不能以机械的几个小时来限定, 专家认为, 对电视媒体的接触要以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和学习条件能否得到保障为标准, 儿童电视媒介的接触时间是因人而异的。“另一纬度”是内容上的引导, 从质上进行把关。现在电视节目参差不齐, 部分节目充斥着虚幻、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因此家长有必要从“一个经度”来进行关于选择内容方面的引导, 即“亲子共视”, 这也是家长对儿童电视媒体素养教育施加影响的关键之处。目前台湾的媒体素养教育非常重视与提倡家庭教育, 尤其在儿童的教育方法上强调“亲子共视”, [9]而不是把电视作为“保姆”, 放儿童于一边, 自由放任。家长要和孩子一道观看节目、讨论节目, 在“亲子共视”的过程中, 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 并随时发现孩子的歪曲或不合理的认识, 然后积极引导、改正。家长的媒体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媒体素养。当然, 家长作为孩子媒体素养教育的“导师”, 需要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媒体素养。

目前,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有效配合尚未形成, 各个方面的探索都处于初级阶段。但是, 只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电视媒体一定能陪着孩子一起走好前进的路。

摘要:随着电视时代的到来, 电视媒体以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满足其心理需求两大功能, 成为儿童最亲密的伙伴。但是, 电视媒体对儿童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存在着不少的消极信息, 且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 加强儿童电视媒体素养教育具有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本文指出, 电视传媒机构应是儿童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基地, 教育机构是电视媒体素养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 家庭是儿童电视媒体素养教育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儿童,电视媒体,电视媒体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扬波.媒体素养教育发展规律探索及本土化研究[J].软件导刊, 2008, (5) .

[2]张艳秋.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透析[J].现代传播, 2004, (3) .

[3][8]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方法[J].现代传播, 1997, (1) .

[4]张令振.电视与儿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1-12) .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106.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82.

[7]John Pungente.Nine Factors that Make Media Lit-eracy Flourish[EB/OL].http://www.media-awareness.ca/English/resources/educational/media-education/Ontario/subject-level-overviews/on-eng-11-12-ov.cfm.

国际儿童电视广播日由来 篇5

1、身体发育异常;

2、不爱读书;

3、思维懒惰;

4、兴趣单调;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而看电视却是娱乐消遣的过程,长时间看电视使得孩子处在一种松散的状态下,自然会对一些需要付出努力才可掌握的技能产生排斥。

5、社交能力差。

孩子迷恋电视的应对招数:

1、把好“节目关”;

2、和孩子一起看;

3、边看电视边根据内容引导学习;

4、注重言传身教。

孩子看电视多长时间合适:

警惕“儿童电视孤独症” 篇6

亮亮是一个4岁大的小男孩,他时常会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两只小眼睛只盯着荧光屏,对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不愿活动,不愿和别人说话,连对吃饭也没有多大热情。久而久之,亮亮变得孤独、怕羞,见了外人也不敢抬头,还不愿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儿,就连摇马都不会坐。当小亮亮的表现真正引起妈妈的注意时,这种行为已经非常顽固了,根本改不过来,妈妈只好带他去儿童医院的儿科心理门诊。经过检查发现亮亮患有贫血,生长发育程度也较同龄孩子慢,只相当于2岁大,亮亮被医生诊断为“儿童电视孤独症”。

儿童电视孤独症的表现

一说起看电视,很多家长都不以为然,但是,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儿童孤独症患者日益增加。那么“儿童电视孤独症”有什么表现呢?

1每天长时间地看电视,让人觉得他们离不开电视,整天与电视为伴。而不关心周围的事物,对玩具不感兴趣,也不喜欢接触小朋友,不让看电视就会焦虑不安。

2看电视时不让别人干扰,还时常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语言,仿佛自己就是电视剧的人物,并能将电视节目中的故事情节背得滚瓜烂熟,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有的患儿出现了自言自语等反常行为。

3性格孤独,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学习能力,缺乏责任心,缺乏应付环境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情绪经常波动、不稳。

如何远离儿童电视孤独症

1要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特别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0.5~1小时,并且看电视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半至7点半。

2看电视时要选择适合孩子看的电视节目,内容要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适合儿童看的节目有动画片、木偶片、儿童文艺节目、知识小品、智力竞赛或反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节目。凡不适合儿童看的节目,家长应坚决不要让孩子看。

3时间允许时父母最好陪孩子一起看电视,同时要给孩子解释电视节目中的适合孩子的内容,帮助孩子理解。当孩子看过电视之后可让孩子复述,这样既可使孩子尽快从电视中摆脱出来,又可培养分析、表达、记忆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4父母要尽可能地少看电视,以免孩子跟着自己一起看。家长更不应该只顾自己看电视,而把孩子扔在一边不管不顾,随便他们怎么样。

电视广告中儿童形象的运用 篇7

通过对儿童形象在广告作品中的运用现状展开分析, 探讨儿童形象受广告作品青睐的原因, 借鉴关于儿童电视广告的有关管理规定, 讨论我国针对当前出现的情况该作何打算。

一、电视广告中频繁使用儿童形象

以食品类广告为例, 儿童形象的运用达到了极致。几乎排在了所有品类广告的第一位。各种各样的儿童食品无一不是以儿童形象为产品代言人。旺旺牛奶、喜之郎果冻布丁、娃哈哈系列的爽歪歪、各种婴幼儿奶粉等电视广告, 都在使用儿童形象。片中的儿童形象大都可爱、漂亮、聪明、伶俐。我们以盼盼法式小面包广告为例。这个片子只有短短的15秒, 广告主要表现一群小朋友吃法式小面包时愉快的心情。广告词为“盼盼法式小面包, 小巧方便味道好。”该广告虽然短小, 但是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却让电视机前的每个人喜爱有加, 也被他们食用法式小面包的开心所感染, 给人印象深刻。简练的广告词也很快让观众记住, 达到了很好的广告效果。

由此可见, 电视广告中儿童形象无处不在, 广告主会充分利用儿童形象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大力宣传。为了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 广告主也在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广告出新、出异、出益。这表现在在儿童形象的选择上, 电视广告中的儿童形象都足够漂亮, 足够可爱, 让每位看到广告的人都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漂亮的儿童形象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相信谁也不会忘记黄金搭档中那个衣着整洁, 形象干练的小女孩和她那句经典的广告词“妈妈说, 黄金搭档一样补五样。”

二、儿童形象受电视广告青睐原因分析

纵观广告界, 电视广告中儿童形象无孔不入。各类生产厂商也纷纷展开了儿童营销, 热衷于做儿童广告, 不管是非儿童用品还是儿童用品, 都试图利用儿童的影响力来撬开消费者的心扉。那么, 广告主争相做儿童广告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 受众比较喜欢儿童表演, 观众收看此类广告的几率较大, 与其他内容的广告相比能够实现更好的广告效果。

其次, 广告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对观看电视广告的儿童说服力强, 而且这些儿童可以直接影响父母的购买决策。商家会抓住这一点, 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制作各种广告活动, 以博得孩子对该产品的好感为前提, 让孩子去影响父母的购买行为, 实现产品的销售, 进而获得利润。

再次, 以儿童为形象代言人, 广告的真实感强。观众宁愿相信一个5岁的孩子, 也不愿相信一个成年人在电视上夸夸其谈。

三、我国在使用儿童形象进行广告表现时的具体问题及其解决倾向

1、我国在使用儿童形象进行广告表现时的具体问题

在纷繁复杂的电视广告中, 儿童电视广告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它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有利于培养与社会发

展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儿童广告塑造了许多为主流文化所推崇的儿童形象, 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充满爱心、活力无限、给人愉悦之感的社会氛围, 倡导了友爱、积极向上、健康和活力、活泼的文化观念。但是, 部分儿童广告强调了儿童的不良行为和态度, 显然会带来不少不良的后果。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商业广告一味追逐商业利润, 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道德培养。很多广告作品中过早地将孩子心态成熟化, 过早地接触名利思想。在这一点上, 就严重危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2、解决倾向

鉴于以上情况, 我国出台了一些广告类的相关法律法规都将青少年的保护问题作为重点内容。对儿童广告也做出了专门的界定和规范, 比如:“儿童广告必须有益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有利于培养儿童优秀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品德;不适于儿童使用地产品的广

告, 不得有儿童参加演示;广告中出现的儿童或家长, 应当表现为具有良好行为和态度的典范。”此外, 对一些行为也做了禁止, 如:“有损儿童身心健康或道德品质的行为, 利用儿童给家长施加购买压力的行为, 以是否拥有某种产品使儿童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的行为, 儿童模特对宣传的商品的演示超出一般儿童行为能力的行为, 表现不应由儿童单独从事的某种活动的行为, 利用超出儿童判断力的描述的、使用教师等名义或形象的”等等。

除了法律之外, 还需社会道德的约束。广告策划人员应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将广告宣传情节与宣传道德精神文明相结合;广告审核组要选择具有政治思想素质、文化艺术修养和高度责任心的工作人员, 严格审核广告作品, 从严把关, 从源头上净化广告环境。对电视广告播出时间也应有严格的限制, 尤其在寒暑假等青少年接触电视时间较多的期间内, 更应制定严格的限时标准。

儿童产品电视广告的创意研究 篇8

一、儿童产品电视广告的受众认知心理分析

受众心理对于广告创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儿童产品这类广告的特殊性, 许多婴幼儿不具备对于广告认知的基本能力。因此, 不仅要了解儿童的心理诉求, 满足儿童的兴趣, 制定迎合他们喜好的形象代言, 还要进一步剖析家长的心理态度, 考虑到家长关心的产品的安全性和功用性等一系列问题, 受众的特殊性决定了针对这类广告产品的受众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人都在不断变化、成长, 儿童的心理特征也会逐渐随着阅历的增长而各具特色,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广告创意要有所变化。

首先, 对于0~3岁的婴幼儿时期的儿童来讲, 他们各方面意志都非常薄弱, 自主行为能力很低;逻辑记忆能力十分有限, 对周围发生的事件的注意力非常短暂。广告创意不仅要简单、形象, 更要充满童趣、具备独特, 但是这一时期的孩童的基本认知能力十分有限, 需要家长作为主要受众进一步参与到广告创意中来。

对于4~6岁的学前期儿童而言, 他们各方面意志都不稳定, 行为上具有强烈的模仿性, 逻辑记忆能力有限, 感知非常具象, 易记得比较直观简单的事情;情感方面易受到外界事物的支配, 冲动性强。设计师在创意表现上要形象简单、直观、易于理解。

其次, 对于7~11岁的学龄初期的儿童而言, 在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及理解力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知觉选择性有一定的发展, 能够迅速分辨出自己的感知需要;持续性比较高, 能长时间观察、感知广告内容, 自觉调节行为, 克服外界的影响, 甚至学着分析和欣赏广告;他们的思维和记忆都在进步, 有意记忆和重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相对容易记住广告宣传的产品;具备简单的逻辑性, 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情感日益丰富起来且具备一定的社会性。广告创意要生动、富有感情和逻辑性, 以刺激该年龄段儿童的思维和记忆, 充分挖掘想象力, 把抽象的道理与具体画面甚至故事情节结合起来。

最后, 对于12~14岁的学龄中期的少年期儿童而言, 幼稚与成熟参半, 知觉上, 开始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意注意包括自我意识和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理想、信念以及世界观逐渐形成。除了直观形象之外, 还要充分考虑相关的知识经验背景, 以及对于广告理解能力的影响等。

二、儿童产品电视广告创意的策略研究

(一) 创意的策略原则

一则成功的儿童产品电视广告在创意上要仔细定位目标受众人群, 确定广告的直接诉求对象, 包括儿童和家长。典型有效的创意原则可以促成优秀广告创意的完成。

其一, 以儿童为主要诉求对象。

(1) 直观形象性原则。直观形象化是广告创意的价值所在, 各年龄段的儿童整体上都具有一定的直观形象性, 广告创意要直观形象地表达, 只有生动活泼、充满自然天性的创意内容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例如, 旺旺乳酸菌《眼睛篇》的电视广告画面中, 天真活泼的小孩子蹬着两只大眼睛, 嘟着小嘴吧, 伴随着稚嫩的声音:“两只眼睛看看我, 看看我, 一个嘴巴, 吸吸我, 吸吸我。”从旺旺乳酸菌的包装形象入手, 直观形象地向其他小伙伴们释放出了该广告独特的魅力。

(2) 感性诉求原则。对儿童本身进行诉求的电视广告创意而言, 感性诉求表现手法非常重要。电视广告创意就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情绪态度, 利用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来表达。例如, 2008年强生婴儿《为母亲的爱喝彩篇》的电视广告画面中, 从小宝贝出生到他们成长, 最后取得成绩的每一刻, 都是妈妈伴随着他们成长, 同时也是强生给予他们力量, 这是爱的力量, 最后用“是妈妈的爱, 让你做到最好”这样的广告语收尾, 扣人心弦, 将母爱的伟大表现得淋漓尽致, 母亲伟岸的形象会让孩子时刻铭记, 儿童在看完这样温馨的画面会憧憬和妈妈一起享受的美好时光, 情感上产生共鸣。

(3) 性别差异原则。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心理, 不同性别的孩子对于产品的诉求点不同, 女孩子相对于男孩子而言, 更倾向于喜欢“富于情感型”和“故事情节型”的感性诉求广告, 女孩的爱美心理, 希望自己能够像漂亮的偶像明星一样美丽、时尚;男孩则更倾向于“运动型”, 他们喜欢的明星可能是运动健将等, 更具动感。例如, 奥迪双钻玩具《铠甲勇士超人篇》广告中, 男孩变身成理想中的超人, 拥有无限能量, 能让孩子们瞬间充满自信的产品绝对让男孩子欲罢不能, 相反, 该产品对于女孩而言, 就很难点燃她们的购买欲。

(4) 一致性原则。广告在创意宣传时, 要考虑到产品自身已经建立起来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为了维系儿童产品与受众之间长期密切的关系, 必须坚持一致性, 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儿童对于该产品的理解力和记忆度。例如, 80年代的经典广告——南方黑芝麻糊, 堪称一绝, 一听到叫卖声, 小男孩就开心地出来要喝芝麻糊了, 历经几十年, 直到2010年王力宏代言的南方黑芝麻糊《爱心杯篇》, 当年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如今记忆犹新, 一如它的广告语:“关爱随行, 浓香随行。”这就是成功的广告创意。

其二, 以家长为主要诉求对象。

(1) 经验性原则。家长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时, 总会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对外来信息进行主观的解释, 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意义的理解。雀巢《超级能恩3篇》广告中的超级营养师兼妈妈, 称奶粉中富含水解蛋白, 给宝宝更多一层保护, 该广告就充分利用了母亲们客观的知识和经验, 与受众的需求巧妙契合。

(2) 理性为主、感性为辅原则。广告的理性诉求把商品的功能或属性作为重点, 给受众讲述事实并晓之以理, 使受众经过认知、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 理智地做出选择和决定。同时感性诉求手法对于家长来说, 通常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例如, 小葵花感冒药《妈妈课堂篇》, 主要根据孩子疾病的不同症状下药, 只有让家长安心, 才能理性购买, 该广告将产品的功能与品牌巧妙的融于创意之中。

(3) 感性为主、理性为辅原则。家长作为孩子的守护者, 生活中难免会被各种情感诉求所羁绊, 从而促成成为购买产品的部分诱因, 广告创意要善于适机抓住消费者的感性思维。例如, 旺旺碎冰冰广告中, 画面主人公的开场白是“我妈妈很爱我的”, 然后从冰箱里面拿出许多旺旺碎冰冰, 问其他小朋友, “你们家有吗”, 以这样一个疑问句收尾, 瞬间就可以抓住妈妈的心, “不能让自己家孩子受委屈, 别家孩子有的自己也要有”这样的感性冲动心理第一时刻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此时可能不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 这是母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 创意表现手法

第一, 幽默风趣。幽默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广告中占据相当大的影响力, 在广告中适当充分运用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的手法, 可以吸引儿童的兴趣。例如, 金贝贝纸尿裤《漏水篇》和《浇花篇》广告, 画面中小宝宝看到水管漏水, 都俏皮地把纸尿裤裹在了漏水的地方, 巧妙地运用幽默风趣的手法, 不仅凸显了产品的性能, 又触动每位观众的心弦, 具备一种特殊的亲和力。

第二, 合理夸张。由于年龄的限制, 儿童的理解力有限, 广告寓意不能太过于深刻, 适当运用夸张、设置悬念的创意表现手法把广告内容有趣地展现出来, 才能引人入胜。例如, 麦当劳广告《儿童欢乐篇之坐摇椅的小孩子》, 广告中一个婴儿坐在摇椅上, 秋千上升, 宝宝就笑了, 反之, 宝宝就立马哭了, 直到镜头画面转向对着秋千的窗户时, 妈妈恍然大悟, 原来是麦当劳的金色“M”标志, 这个标志只有秋千上升时才能被宝宝看到。

第三, 借用比喻。比喻, 即“以此物喻彼物”, 渲染产品特征, 委婉地表达主题, 达到出其不意的艺术效果, 让受众意犹未尽。例如, 麦当劳广告《奥利奥麦旋风篇》, 麦旋风:“怎么了奥利奥?”奥利奥:“你再掐我一下。”麦旋风:“干嘛啊? (掐了一下) ”奥利奥:“啊!我不是在做梦, 我们真的在一起了。”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奥利奥比作麦旋风相爱的小伙伴, 甜蜜搭档, 吊足了小朋友的胃口, 吸引孩子和家长驻足观望。

第四, 发挥想象。儿童是天生的梦想家, 他们想象力丰富, 当充满想象和梦幻的电视广告画面出现在儿童面前时, 就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麦当劳《快乐儿童餐梦想篇》, 小女孩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用的是麦当劳的玩具木偶梳子, 她怀揣着美丽的梦, 想象着长大后要想妈妈一样漂亮。

第五, 用情托物。在儿童的生活中, 情感的魅力势不可挡。例如, 好丽友广告《三八线篇》, 从同桌的故事出发, 将该产品要传输的浓厚友谊表达得淋漓尽致, 即“好丽友, 好朋友”, 成功地引起了广大消费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触动着孩子们的心弦, 让小伙伴们在分享好丽友的时光中穿梭, 以至于让无数个孩子记住它的名字——好丽友, 这就是创意的魅力。

第六, 偶像形象。在孩子们心中, 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 喜欢的小动物, 漫画形象, 崇拜的影视明星等等, 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儿童进行购买决策的行为榜样。据了解, 大部分小朋友都比较喜欢用卡通形象元素来作为产品的代言。

三、当前儿童产品电视广告创意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 存在的问题

第一, 本末倒置, 创意形式感过重。部分广告诱导消费者将注意力集中在炫耀创意的手法和情节的表面, 就会忽视广告创作的初衷。例如, 在“好孩子”童车的一支广告画面中, 一个小孩在普通婴儿车里大哭, 在好孩子品牌车上就笑了, 并且把普通婴儿车推倒了。这样的广告就过分注重表现形式, 忽略了产品的实质功用。

第二, 脱离实际, 创意语言成人化。儿童产品电视广告的创意语言用词和语气成人化。例如, “O泡时间到, 给我O泡, O泡果奶”, 在这则娃哈哈果奶的电视广告语言使用上, “泡”字在用词上就带有很浓烈的成人化意味。

第三, 追求数量, 缺乏创新和求异。儿童产品广告市场数量激增, 但是部分广告创意内容上水准不高, 受众印象大打折扣。

(二) 建议

第一, 完善法规, 回归创意本真。目前, 国内广告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除《广告法》外, 还有《广告活动道德规范》《广告审查标准》《消费者权益法》等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的法律法规。但是, 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第二, 提升水平, 净化广告市场。儿童产品电视广告创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 要营造出一种适合儿童未来发展的、阳光向上的健康气氛, 要让健康积极的儿童思维活跃在儿童广告市场, 留给孩子们纯净的广告世界。广告创意者要具备社会责任意识,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把握广告市场运作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

第三, 衔接地气, 创新广告内容。创新是广告创意的生命。广告创意要与时俱进, 准确捕捉针对性的诉求主题和当代的审美要求, 儿童产品电视广告的制作才能贴近观众、贴近生活。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生活中各式儿童产品广告随处可见, 电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 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 成为影响购买儿童产品的主要诱因之一。本文对于儿童产品电视广告的创意原则、创意表现手法等特性进行了探讨, 旨在为当前儿童产品电视广告的创意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推动儿童产品的健康消费。

关键词:儿童产品,电视广告,受众心理,创意策略

参考文献

[1]周雅琼.儿童产品广告的心理分析及创意表现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7.

[2]赵红.消费心理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6:4.

[3]何丽芳.广告也幽默——几则幽默广告案例分析[J].新闻世界, 2010 (2) :91-92.

[4]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7.

[5]张相蓉.透析儿童产品电视广告中的诉求形式与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5) :228-230.

[6]徐益.电视广告创意的表现手法[J].新闻战线, 1990 (11) :32-34.

[7]黄亮.广告创意的符号表达[D].湖北工业大学, 2009.

[8]陈雪影, 刘方义.论现代广告设计的创意策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4) :154-156.

[9]毛蒲.儿童产品广告的诉求和创意表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电视儿童节目对现实的构建及思考 篇9

关键词:电视儿童频道,建构现实,发展路径

一、电视儿童节目是如何建构现实的

早在李普曼的《舆论学》中, 就提出, 我们所获取信息的渠道就是来源于大众媒体, 媒体成为人与世界之间的连接物[1]。此后, 麦库姆斯和肖等人的进一步研究, 指出了大众媒体存在的议程设置功能, 强调了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在媒体建构社会图景, 再造社会现实的过程中, 受众的信息辨别能力尤为重要, 但少年儿童不同于其他的电视观众, 尼尔波斯曼在《儿童的消逝》一书的第一章《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中分析指出, “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定义, 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2]

少年儿童没有阅读能力, 或者阅读能力受到制约和限制, 就成为区别于其他受众的一个典型特点。除此之外, 少年儿童表现在媒介的素养上, 他们对信息的辨别、判断能力, 以及对信息的反馈能力非常薄弱, 这就使电视节目在向儿童传播信息时, 儿童无法通过自身的渠道去辨别信息的真伪以及对有害信息的抵制能力。也就是说, 电视媒体在儿童面前, 其强大的几乎接近于“皮下注射论”的传媒效果依然存在。因此, 儿童对于电视媒体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建构起的现实, 缺乏必要的判断力, 往往混淆了节目现实和社会现实两者之间的差异。近年来, 儿童节目呈现出许多成人化的内容, 成为业界诟病的对象。

二、电视节目对儿童的劝服效果及思考

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儿童的心理特征主要有模仿、好奇、常乐、不理解等具体的特点。这就为电视节目影响少年儿童的知识、态度、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电视通过呈现一些带有暴力内容的信息, 就会使儿童产生模仿和崇拜心理, 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将这些心理、言语甚至是行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曾经热播的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半路叫停, 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该动画片向小观众传递了一个暴力加无知的价值取向, “小的们, 跟我上”成为好多儿童的口头禅, 让部分家长感到不满, 央视随后做出停播的调整。儿童都是处于智力、身体不成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动画片中的某些场景、镜头和人物的影响。

一篇题名为《四川6岁男孩模仿动画片从5楼撑伞跳下身亡》的报道, 曾经引起了国内业界及学界的关注, 也为我们如何正确处理儿童节目与儿童成长发展的关系敲响了警钟, 新闻报道的大体内容是, “达州海棠湾幸福枫景小区, 一6岁男童不幸坠楼身亡。死者邻居称, 男童可能模仿动画片中的场景, 手持雨伞从5楼阳台跳下”。这一案例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 许多儿童往往将电视媒体作为获取外部信息的最重要的信息平台, 电视成为他们获得间接的社会经验时运用最为广泛的大众传播途径。

三、基于媒介建构现实的儿童节目发展路径

电视儿童节目的发展必须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 在呈现信息时, 要注意节目可能给儿童带来的潜在的影响。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抑制理论, 当某种不良的行为被一种外在的力量所阻止时, 就会减少旁观者身上这种不良行为的出现;厢房, 一旦不良行为出现后, 如果没有第三方力量的介入有效的阻止这一现象, 就会产生一种去抑制行为:使旁观者认为这种不良行为是可以执行的。对于儿童来说, 电视节目中一方面要自觉规避这些不良的言论或者行为, 尽可能的避免儿童受到污染;在另一方面, 儿童节目如果不可避免地让儿童观看到这些没有得到及时阻止的不良行为, 则要适时的通过插播等具体的方式, 明确地告知儿童, 电视节目中所呈现的内容仅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方式, 是不能模仿的。

同时, 鉴于儿童对信息的判断及辨别能力有限的特点, 要充分发挥儿童家长、幼儿学校教育等第三方力量的作用, 比如在观看儿童动画片时, 加强成年人和儿童之间的互动, 进而帮助儿童尽可能地抵制电视节目中所呈现的信息给儿童带来的影响。甚至在有必要的时候, 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监护人, 要充分发挥好儿童所观看的节目的“把关人”的角色, 对于某些不适合儿童观看的节目, 要进行抵制。例如2009年年初, 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兰州家长组团状告央视动画片”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3],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儿童虽然没有信息的辨别能力, 但家长可以在关键的时候发挥信息反馈者的角色, 及时阻止电视台播放可能对儿童产生不利影响的内容。此外, 儿童电视频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以儿童的快乐、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办台的第一要务, 电视节目要获得儿童的青睐, 不能以儿童节目的形式呈现过度的暴力以及其他诸如言情之类的话题。■

参考文献

[1][美]沃尔特·李普曼著, 林珊译《舆论学》, 华夏出版社, 1989年第1版

[2][美]尼尔·波斯曼《童年的消逝》,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第1版, 第180页

浅议儿童电视剧的发展路径 篇10

关键词:儿童电视剧,儿童动画片,分析与讨论

儿童是一个特殊受众群体, 相较成人电视剧市场, 儿童电视剧发展缓慢, 并且正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在儿童价值观没有定型时, 他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是成人不具备的, 儿童电视剧的正确引导, 对儿童以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益处。在娱乐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儿童电视剧如何构建独特模式、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是广大儿童电视剧工作者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儿童动画片的发展, 使儿童电视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越来越多的儿童将注意力转移到画面精彩、情节夸张的儿童动画片上, 对符合现实生活的儿童电视剧却没有浓厚兴趣, 这使得儿童电视剧失去了受众对象, 同时也失去了发展机会[1]。

一、我国儿童电视剧和儿童动画片发展前景比较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儿童电视剧发展迅速

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观众看的影视作品大多为电影作品, 主要是抗战题材, 在这些作品中, 儿童作为剧中人物出现, 但是真正意义的儿童电视剧极为少见。改革开放之后, 儿童电视剧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逐渐发展起来, 作为社会中最弱小的群体, 儿童教育生活等问题都倍受关注, 这期间有大量优秀的儿童影视作品问世, 如《大鸟在中国》、《小龙人》、《动物王国的窃案》、《同是一个太阳》、《渔夫和金鱼》等, 从各个方面为儿童诠释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其寓意深刻的道理和简单的故事讲述相结合, 对儿童的思想、行为和认知都起到了很好的熏陶作用。

2儿童动画片发展初期发展缓慢

上个世纪80年代, 广为熟知的儿童动画片有《大闹天宫》、《葫芦兄弟》等, 但是由于制作技术落后, 限制了我国儿童动画片的发展, 随着国外动画片先进制作技术的引进, 我国儿童动画片才开始发展起来。

二、儿童电视剧与儿童动画片的比较分析

1儿童电视剧的内容、形式单一

儿童动画片的出现, 阻碍了我国儿童电视剧的发展。因为传统的儿童电视剧以写实、说教为主, 经过对简单故事的描述, 为儿童提供行为准则,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和网络科技的发展, 儿童认知世界的途径增多了, 传统的说教形式已无法满足儿童的好奇心。

2儿童动画片的内容创新、形式多样

因为动画片是通过影视、绘画制作, 它的真实性和可观赏性能激起广大儿童的好奇心, 在故事编排上, 动画片还可以根据儿童的喜好任意创新, 这种创新形式的内容和震撼的动画效果契合了当前儿童的观赏标准。

3儿童电视剧进入发展瓶颈

儿童电视剧受众人群小、拍摄过程困难, 又面临动画片的竞争等因素, 电视工作者或大多数导演都不愿意拍摄儿童电视剧。儿童电视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并不乐观, 电视媒体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广告植入和广告冠名等经济收益, 而儿童电视剧基本上刺激不了消费, 所以相对成人电视剧, 儿童电视剧的发展相较于儿童动画片, 前景很不乐观。

三、儿童电视剧发展的重要性

近几年, 受儿童动画片的影响, 儿童电视剧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几近消亡, 我国出品的儿童电视剧逐年减少, 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状态。儿童动画片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提高观影效果, 但是由于大量不切实际的画面充斥其中, 严重影响了儿童认知世界的真实性, 导致很多儿童将动画片里不真实的人或事物当做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梦寐以求的东西, 这些都毫无疑问地扭曲了儿童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儿童电视剧则不然, 它的拍摄特性决定了拍摄影像的真实性, 虽然没有绚烂的画面效果和创新内容, 却可以向儿童真实地反映现实社会的人或事, 通过故事内容的讲述能够很好地教育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儿童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3]。

四、促进儿童电视剧发展的几点合理性建议

我国相关部门为了推动儿童电视剧的发展, 对儿童电视剧提供了很多的政策支持,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 《家有儿女》、《快乐星球》等倍受好评的电视剧相继面世, 不仅吸引了大量儿童, 也吸引了大批家长和教师。[2]儿童电视剧严峻的发展形势虽然得到缓解, 但是所面临的问题依然存在, 由此笔者对儿童电视剧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合理建议。

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各省电视台每年都要硬性规定生产一部儿童电视剧, 从而保证儿童电视剧的受关注度。

2对优秀的儿童电视剧作品给予奖励。

3鼓励相关儿童电视剧工作者, 在儿童电视剧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创新研究。

4将儿童电视剧深入到小学教育当中,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配合, 让儿童电视剧与儿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而提高儿童电视剧的关注度。

结论

综览我国儿童电视剧发展的各个方面, 可以看出我国儿童电视剧发展仍需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让作品在给予儿童快乐的同时, 更加注重儿童观影的侧重点, 从儿童审查世界的角度出发, 用儿童的语言去表达电视内容, 通过文化教育和科学知识相结合, 使儿童电视剧能够正确引导儿童的健康成长[4]。

注释

1[1]李琦.多元媒介环境下的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 :12-16.

2[2]梅龙.互联网对儿童收视习惯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 2010 (11) :32-38.

3[3]王岩.功能视角下的普通话儿童3岁前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吉林大学, 2013 (5) :10-16.

上一篇:智能办公建筑设计研究下一篇:液压提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