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计

2024-07-11

阅读设计(精选十篇)

阅读设计 篇1

对于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 还没有从初中的学习方法和状态中转变过来, 在进行英语阅读时速度慢、指读、回读、不断查词典等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学生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阅读障碍, 阅读成绩很难得到提高, 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和信心。要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就要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 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阅读模式及使用方法, 讲究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二、阅读模式与英语阅读

阅读理解有三种模式: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和相互作用模式。

(一) 自下而上模式

高夫提出了自下而上阅读模式, 并描述了阅读的整个过程, 认为阅读就是一种解码的过程。读者在进行阅读时, 必须从语言的最基本单位———字母着手, 形成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段落—文章的连续阅读过程, 从而完成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这一理论认为阅读的困难主要在于词汇, 单词的掌握是阅读理解的关键, 要理解整篇文章, 就必须掌握文章中的每一个单词。

(二) 自上而下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古德曼 (Goodman, K.S.) 提出自上而下模式, 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信息, 而是积极参与者, 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 也就是说阅读过程就是读者根据语言线索, 对阅读内容提出假设, 检验验证和得出结论的过程 (Goodman, K.S. 1967) 。根据这一观点, 读者无需精确理解文章中的每个单词, 只要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 经过判断、推测和验证, 就可以理解作者要传达的信息。

(三) 相互作用模式

自下而上模式过分强调阅读文本中单词的重要性, 而忽视了读者的参与;自上而下模式过分强调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 而忽视了语篇本身的重要性。针对这些阅读模式所存在的缺陷, 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 (Rumelhart, D.E.) 提出相互作用模式, 认为阅读是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同时进行且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 自下而上模式帮助读者发现新的信息, 而自上而下模式帮助读者消除歧义, 做出正确判断。相互作用模式充分利用前两种阅读模式的优点, 是一种较能全面地解释阅读理解过程的理论 (Rumelhart, D.E. 1977) 。

三、案例设计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在阅读过程中相互作用, 自上而下的阅读让读者对文本进行初步预测, 而自下而上的阅读使读者验证和调整预测, 最终得到准确的信息, 完成对阅读文本的准确理解。

以牛津英语模块五第三单元The Perfect Cloning为例:

Step 1:Pre-reading (读前)

1. A short movie about Money King

教师在屏幕上呈现孙悟空拔毛变无数个孙悟空的动画片片段, 读者根据知识背景, 对阅读内容提出假设, 自上而下阅读模式强调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本课话题的兴趣, 同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2. Questions & introduction

(1) Do you think it is possible in our real life?

(2) Finish the sentences:The two c_________are combined with electricity and become one cell. The cells grow into an_________, which is put into the body of another female sheep. Several months later, Dolly was d_________.

引出话题——克隆技术。通过提问和首字母填空练习来完成背景知识介绍, 进一步使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 验证学生刚才提出的假设。

3. Prediction

What was cloned and will be cloned after Dolly?

教师在屏幕上以阶梯状的形式来复习克隆的发展过程, 从克隆羊到克隆动物, 再到克隆植物, 最后让学生预测“下一步人们打算克隆什么?”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本课话题, 为阅读做好准备。

Step 2:While-reading (读中)

1.How to read the newspaper: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体裁采用不同的阅读模式, 向学生传授运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来抓住文章重点, 为正确理解文章做好铺垫。

2. Finish this form (见表1) :

任务型阅读需要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模式来完成。如1 到9 空可以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来寻找信息, 而第10 空则需要学生采用自上而下模式来完成。任务型阅读有助于学生根据不同的理解要求, 使用不同阅读模式来完成对文章的理解, 训练学生对阅读模式灵活运用的技能。

3. Summary—How to read

再次回顾文章结构和脉络层次, 指导学生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以便于学生再碰到同一体裁的阅读文本时, 知道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提取文本的重要信息。

Step3:After reading (读后)

1.Restructure the passage

板书呈现 (如图1、图2 所示) :

这一教学环节以调整文章结构为主, 需要学生发挥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对学生已建立的文章结构进行重组,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互作用模式的理解和运用。

2. Add a conclusion to the passage

让学生对本篇文章做深层次的理解, 要求学生在自下而上模式中所获信息的基础上, 进行分析判断, 结合自上而下模式所获得的文章结构认识, 得出自己对本话题的观点。

Step4:Homework

If you had the righ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clone? Why? Please write a short passage.

围绕本课话题, 利用课后时间, 继续训练学生对相互作用阅读模式的运用, 加深理解, 以书面形式呈现学生作品。

四、阅读模式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 扩充词汇量, 为英语阅读做好“热身运动”

大量词汇的掌握是学生进行自下而上阅读的基础。高中教材中的词汇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核心词, 需要学生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第二层次是认读词, 不需要学生掌握和运用, 只要求会读;第三层次是理解词, 只要学生了解其意思即可 (张献臣2007) 。因此, 教师要区分不同层次的词汇, 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为学生顺利理解文章作铺垫。

(二) 介绍背景知识, 为英语阅读做好导入工作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背景知识的传授, 使学生积累大量的相关知识, 帮助学生在阅读前提出相对正确的假设, 有效地进行判断、推测和验证, 从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信息。

(三) 灌输语篇知识, 为英语阅读做好铺垫工作

学生徒有大量的词汇和丰富的背景知识, 还不能顺利地阅读并理解文章。要想进行有效的阅读, 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语篇知识, 即文章体裁和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 这也是学生在进行自下而上阅读和自上而下阅读时所必需具备的知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教授语篇知识, 有助于引导学生整体理解。

在平时的阅读课上, 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重点, 而不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设计教学活动上;教师应该把阅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

参考文献

张献臣.2009.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 (6) .

Goodman, K.S.1967.Reading: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J].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 .

高一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阅读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优化读书效益 教学重点:

探索营造“书香校园”、发挥读书育人功能的具体方略 教学难点:

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调动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带学生到阅览室阅读《欧亨利小说选》《傲慢与偏见》《青年文摘》《天文家的故事》等等书籍

课后要求学生交读后感 教师心得: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阅读课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该课型普遍高耗低效,处置随意,经常被忽略、遭怠慢,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术界关注不够,不少一线语文教师待之草草了事。这可以说是语文阅读教学“少、慢、、差”的一个缩影。阅读课当前现状与其实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它们理应受到与身份相应的待遇。本文客观分析、细致研究了阅读课,认为在新课标背景下,只有认真理清阅读课的教学思路,精心设计一节课和一单元的整体结构,阅读课可以达到有效、有用、可控的效果。

教师处理阅读课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按讲读课上,二按自读课上,三上成训练课。其五,学生对阅读课的认识和表现。学生受教师的影响很大, 但总体上不重视。主要表现出四种倾向:被动接受,毫无目的;浅尝辄止,不加思考:身在教室,作壁上观;无可奈何,机械学习。其六,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效果及现状。由于必修课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又侧重于精读课的备课、讲授,忙于抄教案、改作文。阅读课教学便走向边缘化、形式化,效率较低,效果较差。这种状况还在持续着。强调各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重在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达到独立阅读的要求,并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此,我呼吁,让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橱窗、每一个标记都浸润书香的味道。全校各班级都可利用图书角交流书籍,利用黑板报推荐优秀作品,利用“读书论坛”交流读书心得。学生会还可以定期开设读书沙龙,介绍优秀作品,畅谈读书体会。

杨林青:编辑×设计,面对阅读设计 篇3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用以储存知识/信息、被阅读和传递的书籍这个媒介是怎么演变过来的?从最早的人工抄写、手工书到后来的机械印刷,技术的演变、效率的提高,让书的形态逐步发生了很多变化,商业上的诉求也促进了书不断地发展。进入数字时代之后,从互联网延伸到了电子阅读。书的内容,因为技术的演进,信息开始分化,变成了不同的媒介,因为这些内容需要这样的媒介去传播。如果不产生互联网,不产生电子阅读,也许书这种形态还是会非常平稳。但是现在,我们都在讨论电子书会不会替代纸质书,纸质书会不会灭亡?当然,对我来说不会。

纸质书为什么会存在?是不是有很大的未知空间可以开发?这是现在给我们的问题。由于互联网的进入,书的形态像是基因变异,产生了新型的阅读形态,基于这种阅读形态,我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所以,一些书如果按照正常方式去编辑、设计,很容易被互联网和电子代替。

有了这样对媒介的认知之后,我反过来思考我的工作,为什么要做纸质书?如果当我面对非感性的图书,比如社科类或者需要我很客观地去反映作者或信息结构更复杂的书,我怎样去做?这是我探讨的问题。而在我看来,纸质书的空间并没有被发挥到极致,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没有被发现。

以往我们的工作方式,就是“编辑+设计”。编辑和设计工作的相加,这是一个在没有发生互联网和电子阅读的时候非常合理的公式,设计师可以通过与编辑的沟通来完成。但是,我觉得今天面对的不是书籍设计,而是阅读设计,因为正常做书的程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现在的阅读。

而“编辑×设计师”,“×”和“+”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现在的阅读设计,它不是某一个职业/角色可以完全胜任的,不只是编辑准备好文本之后给设计师,告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设计,而是设计师必须从最开始认识内容本身,再通过设计呈现出一种阅读,并且引导读者怎么去阅读,让更多的人去理解这个东西。当然对编辑同时也有这个要求。

所以,我的结论是,我们不再是谈论视觉的问题,而是谈论阅读的问题。因为书的外形已经保持几百年了,我们再做过多的外形上的探讨是没有意义的,更多的是从内容上探讨,内容本身的架构其实还存在非常多的可能性。

这是《字体传奇:影响世界的Helvetica》,我是2012年的时候想策划这本书。为什么要做这本书?有几个前提:首先我是平面设计师。我之前在法国留学得到的最大的一个收获不是学会如何去设计一个东西,而是我看到西方人对待文字的态度。在平面设计里,文字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但是国内对字体的认知都比较感性,不像国外那么系统性,所以我在法国的时候觉得特别有必要把具有系统理论的字体书引进到国内同大家分享。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内平面设计回归到原点。国内平面设计相对香港来说发展得比较晚,最近几十年大家都在思考如何本土化的问题。之前很多老师会去研究,比如研究水墨、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上如何发挥作用。但是走了那么多年之后发现,传统的元素不是内容,是一种符号。那到底我们怎么去思考这个设计本土化的问题?日本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他们系统地从西方学习文字,同时映射到日文设计,由此来推动平面设计。大陆是最近几年才思考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字体,越来越多的字体公司跟字体设计师合作,考虑如何去设计文字、应用文字,这对这本书的引进是一个契机。

第三,设计类图书过去很多都是作品集,但是现在互联网很发达,读者可以有很多途径获得这些图片,此类书便慢慢地经不起市场的推敲。而且,在不理解西方设计体系的情况下,出版这些作品集往往是断章取义的。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在大陆卖得非常好,因为经过这几十年,大家都从作品的欣赏中开始想知道设计背后的故事。

所以,我选择做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从编辑的角度去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本书,有了这三个原因。

此外,我觉得做成这本书需要有几个条件——我必须要去理解西方的字体知识,还有就是我们需要的翻译,我们可以找到很好的英文翻译,但是理解字体的翻译很少。另外,这本书不是独立出版物,我希望这本书能得到普及,让更多人去分享,因此必须利用国内出版机制和环境,把这本书推广到最大。

当然,这本书是有英文原版的,我既不是作者,也不是编者。这是完全从西方舶来的一本书,把它变成符合中国人阅读的一本书,但并非把它完全不动地翻译成中文。中国每年从西方引进很多的外文书,大部分都是遵循了正常的出版方式,经常看到很多设计师照搬了原版的版式,把文字嵌在空间里面就成形了。而我要从作者、编辑的角度去理解这本书为什么这么写这么编,书的结构是怎么样的。我的工作非常理性,像做化学研究一样去分析它。因为西方的阅读逻辑跟中国人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把它转化成符合中国人的阅读思维,离这个我们所陌生的文化更近一点,这是我要做的工作。这一点现在想起来其实蛮有挑战的。

阅读设计 篇4

关键词:问题链,阅读,效益

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 阅读能力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问题链是教师紧扣教材内容, 围绕活动目标而组织一连串问题, 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将活动中预设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 以利于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一、找准提问问点, 增强问题链设计 的目的性

对于一个阅读内容, 可以提问的问点很多, 但是从哪一个点切入设计问题才能最有效帮助幼儿走入阅读内容深处, 这就需要我们再三思索、精挑细选。根据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找准提问的问点, 增强提问的目的性。

1.问点要着眼于突出教材重点。

在教材重点处设置问题的基础是准确理解阅读内容, 把握阅读内容的重点, 而且要紧扣活动目标, 巧妙地处理阅读内容。绘本《小黑鱼》中在两次开展中设计了不同的提问:第一种提问为水母像什么? 为什么水母没有被金枪鱼吃掉呢?第二种提问为你听到水母像什么?第一种问题设计兼顾了绘本内容的比喻句这一语言点及动物自我保护的知识点, 重点不突出。相比之下, 第二种问题设计, 既准确全面地把握了《小黑鱼》的重点比喻句, 又兼顾到活动的难点, 即学说比喻句, 显然比第一种问题设计优化了。

2.问点要有思维价值。

精心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 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思考兴趣, 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 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就必须独具眼力, 捕捉到具有较大思维价值的问点。例如, 绘本《小黑鱼》中, 在欣赏海洋生物时围绕海洋生物的典型特征学说“……像……”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你听到水母像什么?水母还像什么?这样的问题显然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 它们能帮助幼儿进一步观察图片, 积极思维, 大胆想象, 并运用“……像……”的句式进行描述。

二、整体设计提问, 凸显问题链设计 的逻辑性

有效的提问, 应该避免数量过多, 过于琐细。要在准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 设计围绕阅读内容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 使所有问题环环相扣, 分析和综合相结合, 部分和整体相结合, 由具体到抽象, 使幼儿在阅读的同时经历思维不断走向深入的过程。例如, 《小黑鱼》中这样设计提问:封面上除了小黑鱼, 还有什么?———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打破了小鱼们快乐的生活?———小黑鱼的心情怎么样?你听到……像……?———小黑鱼开心地往前游, 他看见了谁?心里怎么样?———小黑鱼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在一组前后联系紧密的问题的引领下, 幼儿体验了小黑鱼自由自在———孤独害怕———惊喜雀跃———成熟稳重———战胜大鱼的一波三折的情感变化, 感受了画面及语言文字的美, 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前后融会贯通, 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

三、精选提问类型, 提高问题链设计 的实效性

就阅读活动而言, 一般要经历导入活动、初读感知、精读理解、总结提炼四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 每一环节采用怎样的提问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现以绘本《小黑鱼》为例, 谈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可采用的基本的提问方式。

1.导入活动, 采用引发性提问。

这一环节的提问, 就是通过引发性提问, 激发幼儿的情感, 引发幼儿的想象, 使幼儿对阅读活动产生兴趣, 为后续活动的开展作好心理上的铺垫。提问的重点是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 利用认知冲突, 引发幼儿的求知动机。绘本《小黑鱼》中, 教师开门见山告诉幼儿“今天我们分享一个绘本《小黑鱼》的故事”。接着引导幼儿观察“小黑鱼在哪儿?”幼儿在仔细观察小黑鱼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引发已有关于海底世界的生活经验, 这就促使幼儿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深入小黑鱼的生活。

2.初步感知, 采用疏导性提问。

这一环节的活动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感知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 初步理清阅读的线索, 为深入理解阅读内容作好准备。例如, 绘本《小黑鱼》中, 在初步感知画面时, 可引导幼儿思考:小黑鱼会一直孤单、伤心吗?它会遇到谁而变得开心呢?幼儿带着这些问题观察画面, 欣赏美文, 可以又快又好地整体感知一系列比喻句, 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3.精读理解, 采用探究性提问。

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阅读材料的重点、难点, 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此, 这一环节可设计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例如, 绘本《小黑鱼》活动中, 在幼儿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设计这样的问题:你听到水母像什么?水母还像什么?这些提问富有探究价值, 可以大大提高幼儿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4.总结提炼, 采用开放性提问。

这一教学环节, 重点是引导幼儿围绕阅读内容展开联想, 谈感想, 说体会, 体会阅读内容蕴含的深刻寓意, 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例如, 绘本《小黑鱼》的最后环节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黑鱼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结果怎么样啦?让幼儿畅谈感想, 幼儿在猜想、阐述、理解小黑鱼想法的同时, 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寓意。这不仅帮助幼儿深刻理解绘本的价值所在, 而且让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可谓一举两得。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篇5

刘陈小学

叶小军

一、名言导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你还知道哪些激励我们读书的名言警句吗?这些名言都激励我们多读好书。

是的,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除了学好课本外,还要多读课外书。那么,拿到一本课外书,我们怎样来读呢?

二、推荐书名

1、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这也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大家肯定知道他的书名——《鲁滨逊漂流记》,这是课文向我们推荐的一本课外书,它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一本小说,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在一次海难中流落孤岛,克服重重困难,生活了28年,最终重返英国的故事。

板书:《鲁滨逊漂流记》

2、看了这个书名你猜测文中可能写了什么?

三、整体认识这本书

(一)走近内容提要

1、轻声读。你从内容提要中知道了什么?你对书有了哪些了解?

2、交流。

(二)整体认识书

1、刚才大家很会读书,从内容提要中了解了这本书的主人公及他的主要历险经历。但对书还缺乏整体了解。现在让我们去看看这本书由几部分组成的。

2、认识目录。

(1)了解全书共写了几个章节。从每个章节的题目中你大概了解了什么?

(2)看了每个章节的题目后是不是有什么疑问在头脑中出现?那就必须去细细阅读每个章节的内容,解决这些问题。

(3)那么这么大一本书,你准备怎样去读呢?

(可以用顺读法、跳读法、尾读法选读法等许多方法来读)

四、以顺读法为例,指导读书

A、读书方法引导:你在读书时准备怎样做(渗透读书的方法,如边读边想,产生了问题,做小记号;有自己的感受时可在旁边批注;读到精彩的语段或词句可以做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B、引读第一章节。

1、出示第一章题目《初次航海》,读题目时你产生了哪些问题?

2、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并急切想从书中去寻找答案,给大家6分钟时间,快速默读并寻找答案。

(教给学生浏览的方法)

3、有些问题浏览一下还不能解决,就要精读、细读。再次细细阅读第一部分,说说鲁滨逊这个人的举动给你留下了什么初步印象?请用笔画出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并写出你的读书心得。

(1)鲁滨逊本来可以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可是他都选择了航海,你喜欢他的选择吗?

(2)初次航海失利,他仍然不放弃自己最初的打算,想继续航海,你觉得他怎么样?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书心得。

(4)师总结

我们在读课外书时,不仅要学会浏览,了解大概内容,而切对于一些精彩的片断或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还要精读,做到浏览和精读相结合。

1、同学们,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鲁滨逊出海远航遇险了,而且只有他一个人存活下来,并漂流到了非洲的一个荒芜人烟的小岛上,而且他一住就是28个年头,读到这里,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鲁滨逊28年来在海岛上是怎样活下来的?他吃的是什么?住在哪里?一个人安全吗?一个人孤独吗?)

五、读重点章节,欣赏情节

1、快速跳读第四、五、六、七章,把书中写鲁滨逊在岛上的惊险经历的部分找出来。

2、解决自己刚才的疑问,并在相应的地方作批注,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3、读后交流,鲁滨逊在海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住、吃、安全、孤独等)

4、这些困难都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都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这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啊!这简直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让我们一起来跟随鲁滨逊历险吧!

5、交流。刚才你读写时把自己读了鲁滨逊是怎样克服困难的感受也作了批注,交流你的感受。

六、围绕重点,欣赏人物

1、鲁滨逊在岛上的经历艰难惊险,而且快乐,他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难”中处处透着险,而鲁滨逊面对困难毫不害怕,想尽办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勇敢地坦然地活着,对于这样的鲁滨逊,你佩服吗?请再读书中的三、四章节,把你感兴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赏读体现鲁滨逊智慧的重点段落。

3、人物赏析,你最佩服鲁滨逊的什么?为什么佩服?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4、通过交流,我们对鲁滨逊的了解更深入,想一想用自己的话夸一夸他?

5、鲁滨逊从遇到危险到在岛上生活了28年,他想尽办法,积极改善生活环境,全靠的是自己生存的勇气。那么这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对于我们这些处于生存竞争中的现代人来说,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6、师总结

《宋朝的月光》阅读设计 篇6

宋朝的月光

邸玉超

①谁见过宋朝的月光?那时的月光与今天的月光有无区别?历经千载的风蚀,想必那月亮一定会有丝毫亏损,月光断不会如原来的一般。每当皓月当空,我便无端地有此痴想。

②想来,宋朝的月光一定没有唐朝的亮。大唐盛世,天高地远,月光亦格外明媚,有霜的重量,有雪的质感。我在一篇小说里曾写下这样的句子:“盛唐般的月光照在晚清色泽的麻花被上。”在我的意念中,唐朝的月亮总是圆满的、温暖的淡橘色,而清朝的月光则是亏残、清冷的靛蓝色。宋朝的月光什么颜色?宋瓷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曾见一仿定窑瓷瓶,器薄如纸,莹白如粉。汝窑瓷色前人称近似“雨过天晴”。我以为,宋朝的月光已凝固在宋瓷上,如果有可能,你去轻轻触摸一下,就会真切感受到宋朝月光。如果做不到,不妨读一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那里保存着原汁原味的大宋月色。

③《记承天寺夜游》是苏东坡的著名散文小品,全文仅84字,辑录如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④元丰二年,也就是1079年,苏东坡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县),任团练副使,团练这个衔就够小了,且加个副字。苏东坡是落拓不羁的文人,面对这种境遇,依然随缘。四年后一个深秋之夜,苏东坡寂寞无聊,被皎皎月光关照,遂寻相知朋友欣然赏月。苏东坡眼中月光如水般平静,心中月光却藏着波澜。他用少到不能再少的文字(仅18字),状写出流传千古的“苏氏月光”:月光洒落,如庭院积水,水草交错,原是竹柏倒影。虚无之物,历历在目;动静和谐,亦实亦空,没着一个月字,却满目月华。如抒情诗,如写意画,如小夜曲,渲染出一种天地洁美的情调,抒发了一种浪漫文人的心境。特别是结尾句中“闲人”二字,意味深长,既有人生不如意的悲凉之感,又有人与自然相融的温暖之色。

⑤承天寺里该有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弥勒佛,其脚下踩着一个布袋。人每天提着这种布袋,行色匆匆,知其沉重,也难以放下。布袋里装着什么?烦恼。这个夜晚,苏东坡把“布袋”暂时寄存在寺中月下了,想必他一定能睡个好觉。

(选自《散文》2007年第6期)

1.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宋朝的月光”的特点。(4分)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运用哪些手法点染出“宋朝的月光”特点的。(4分)

3.文章第④段说“苏东坡眼中月光如水般平静,心中月光却藏着波澜”。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4.苏轼刚到黄州,先作《西江月》一词: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请比较苏轼这首《西江月》词中的月光与《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月光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并探究产生这两种不同情感的原因。(6分)

阅读话题设计好在一个“度” 篇7

一、选好角度

教师要独具慧眼, 围绕教学目标, 设计准确、新颖、独特的话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1. 变直为曲, 引人入胜。

话题如果一味地直来直去, 平平淡淡, 老调重弹, 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 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如果话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 “跳一跳摘桃子”的效果就有了。

特级教师余映潮在《口技》教学“美点追踪”环节, 设计“请同学们用一个‘善’字领起, 针对课文内容来说话”的话题, 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妙点揣摩。学生兴趣盎然, 很快进入角色, 自主读书, 合作探究。有的同学说:“善”在文中既有正面的细腻描写, 又有侧面的尽力烘托;有的同学说:“善”在文首和文尾的一“施”一“撤”, 言下之意是说别无他物, 全凭技艺;有的同学说:“善”在文中的口技表演有一定的情景和简单的情节;有的同学说:“善”在文字生动, 如“无不伸颈, 侧目, 微笑, 默叹, 以为妙绝”等。一个“善”字, 贯串于阅读欣赏的整个过程, 像一条线索串起了闪光的珍珠。

2. 设置矛盾, 激活思维。

教师应抓住文本的突破口, 有意地给学生设置思维的“障碍”, 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 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 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

在教学《雷雨》时, 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话题:有人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没有感情的, 是虚伪的。那为什么还要在鲁侍萍不知情的情况下保持家居的原状?他是做给谁看呢?而当鲁侍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 他主动开了一张支票给她。他是否真诚地认为, 这张支票, 足以补偿她30年的情感伤害?此类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在文本中多走几遭, 为学生提供思考与讨论的广阔空间, 使想象力在瞬间迸发火花,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兴趣。

其实, 话题设计角度的选择需要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更多的创造灵感。但无论如何都应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

二、拓展广度

1.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

身”, 覆盖面十分广的话题, 必须在对整篇课文高屋建瓴、居高临下的基础之上, 对全文有一个全面、明确与系统的了解和感受。

例如, 在全面地咀嚼、理解课文《小石潭记》后, 教师在进行“整体赏析”时, 扣住这样的话题:“小石潭记”四个字, 字字都有“文章”。请同学们从“小石潭记”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 结合课文内容, 分别从“小”“石”“潭”“记”四个方面来论述, 说说课文哪些内容能够分别表现这四个字。

此话题围绕教学目标, 概括了文本重点, 抓住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心理, 唤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产生了阅读的需求。学生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 快速地将文本有效信息进行梳理、整合, 头脑中建构起这篇游记的脉络图。

田冰同学说:“如鸣佩环”写出了水击石声的清越, “影布石上”写出了水的清澈;张青同学说:“全石”“卷石”是明写石潭, “犬牙差互”是暗写石岸, “凄神寒骨”不只是石的冰凉, 还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悲凉的心境……

这就是有广度的话题, 解决这样的问题, 非通览全篇、深入思考不可, 否则便不能完成这些问题的解答。

2. 通过适度拓宽文本来拓展话题设计的广度。

在语文教学中, 应适时适量地拓宽文本资源, 升华文本人文内涵, 开阔学生的视野, 发展学生的能力, 使之“上不封顶”, 不应只停留在对文本的解读。有些文章, 可以引入背景材料;有些文章, 可以引入对比性或结构相似的文章。如教学《七根火柴》一文, 设计“红军长征过草地时艰苦生活知多少”的话题。教学《珍珠鸟》时, 设计“你知道的爱鸟的事有哪些”的话题, 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巴金的《鸟的天堂》, 也可引入此文作者徐秀娟爱鸟的材料。

当然, 课外资源的引入, 应与文本内涵有衔接或补充的关系, 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 而不可画蛇添足, 违背挖掘文本内涵、升华人文情感的初衷。

三、挖掘深度

一般地讲, “深度”不仅指要明确获得多少, 还要明确学到什么程度, 只有这样, 教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1) 审视当下的课堂教学, 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 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 停留在“是什么”“怎么样”等浅层的对话交流上的情况还有不少。这样的对话表面热闹, 实质流于形式, 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时, 紧扣“圆明园毁灭的是什么?”这个话题。

揭题阶段, 窦老师先与学生交流预习课文的感受, 然后不失时机地提出“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这个话题, 引导学生走进圆明园。

研读课文阶段, 窦老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进而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让学生在自豪、陶醉与愤怒、痛恨的情感世界中来回走了一遭。

结课阶段, 窦老师又趁热打铁:“如果历史可以改写, 回到148年前, 假如你是皇帝, 假如你是大臣, 假如你是守护的士兵, 假如你是北京的普通百姓, 面对英法联军的暴行, 你会怎么想, 怎么做?”从而使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这个话题有了深层次的思考。

(2) 设计学生自我对话的话题。自己与自己对话, 是对话的高级形态。语文本身具有的人文性, 为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力提供了丰富的话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设计“类似的情况下, 你如何做?”这样的话题,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话, 让学生实现了自我潜能的激发、生命的唤醒与人格的塑造。

如《风筝》一文“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具体指什么?”这个话题太浅, 宜用于检查初读效果。由于问题指向明确, 答案唯一, 学生随口就能答上来, 不具备挑战性, 不能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如果将这样单一的对话, 改成“生活学习中, 你有无精神思想被虐杀的类似一幕”, 讨论就会由文本延伸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之中, 学生的思维将会大大激活, 情感将产生更大程度的碰撞, 对话也将更深入、有效。

四、把握坡度

(1) 话题设计坡度的把握要基于学生的语感、文化和精神等“前理解”, 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兴趣, 让所有学生有话可说。通过问题的解决, 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有所提高, 有所收获。

比如在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这一课的教学中, 设置以下的话题: (开课时) 请说说你所了解的郭沫若及其作品; (课上) 请以“粉笔”为题写一首诗; (课后) 让学生与文本或作者对话——“我看《天上的街市》的语言艺术”。这样的话题太难, 由于这是中学生第一次接触郭沫若的作品, 学生不了解他的写作风格, 尚不具备对话的基础和能力。另外, 新课程对现代诗的学习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悟, 而无创作新诗的目标要求。如果将其改为“请以‘粉笔’为题写一短文”和“请你联系这篇作品说说联想、想象的艺术特点”这样的话题, 这就突出了本课重点, 同时学生也有话可说。所以话题一定要适合学生, 要尽可能将文本与学生的经历、感受、阅读实践结合起来, 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去思考、讨论、应用, 每个学生都有话说, 有事做, 自觉参与, 乐在其中。

(2) 话题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实际能力, 还要按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的认知规律。

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话题设计:同学们, 透过诗句, 你们看见了什么?同学们, 透过诗句, 你们听见了什么?同学们, 透过诗句, 你们闻到了什么?同学们, 透过诗句, 你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

很明显, 此话题的设计是由四个小问题组成的, 这四个问题不是毫无关联的独立的问题, 而是彼此并列、从易到难的递进关系, 具有一定的梯度。教师每一次的提问都组织起一次学生的品读活动, 教学由提问而分成四个板块, 显现出了明晰可见的思路。如此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地设疑, 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 勤于动脑,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课堂教学中话题设计坡度的把握,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是必须具备的教育思想。

对于语文教学中阅读话题设计“度”的把握, 只有在读“厚”文本, 读懂学生的基础上, 才能达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佳境。

阅读话题设计的“三基”“三性” 篇8

一、基于文本——阅读话题要具有集中性

设置阅读话题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因此偏离课文内容的阅读话题肯定是低效的。一些教师设计的阅读话题往往偏大,游离于课文内容之外,导致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出现了“随文说戏”的现象,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实则无效,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失去了严谨性。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防止阅读话题过大的现象,要善于基于文本内容设计具有集中性的阅读话题,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阅读活动指向文本内容。

例如,教学《秦兵马俑》(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这篇课文时,在初读课文环节,执教者出示了“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词语,让学生思考文章的结构特点,概括课文的段落大意,并在这个过程中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了两个阅读话题:1从哪些数据中可以看出秦兵马俑规模宏大?2在作者的笔下,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具有不同的鲜明特征。你对课文中哪一些兵马俑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围绕这两个阅读话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出了能够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相关数据,画出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句子。这样的阅读活动才是有效的,才是基于课文内容的,从而达到了高效阅读的目的。

以上案例中,由于教师在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所设计的阅读话题都是基于文本内容的,因此,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了有效的阅读活动。特别是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所设计的两个阅读话题具有很强的集中性。在这两个阅读话题的引导下,有效地锻炼了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秦兵马俑相关信息的能力与研读文本的能力。

二、基于学情——阅读话题要具有开放性

在“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课堂转型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应该是基于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实际情况的,这样才能促进每一位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发展。目前很多教师在设计阅读话题时,往往只考虑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这样的阅读话题往往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阅读。有效的阅读话题应该是符合学情的,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能够调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语言积累还不是很丰富,他们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设计的阅读话题过于死板,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就不能对课文内容展开有效阅读。因此,在教学《乌鸦喝水》(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这篇低年级课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阅读话题:“这篇课文是围绕‘水’字来写的,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水的词语和句子吗?”由于这个阅读话题不是封闭的,对每一位学生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这个阅读话题的指引下,不同的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不同层面的阅读。在课堂上,有的小朋友以乌鸦“到处找水”为重点,对课文进行阅读;有的小朋友以乌鸦“发现有水”为重点,对课文进行阅读;有的小朋友以乌鸦“喝不着水”为重点,对课文进行阅读;有的小朋友以乌鸦“发现有水”为重点,对课文进行阅读;有的小朋友以乌鸦“喝着水”为重点,对课文进行阅读。就这样,每一名学生都在课堂上学自己想学的内容,读自己会读的段落,说自己要说的故事,他们在不断探“水”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品读,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语文素养。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设计的阅读话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阅读话题的开放带来了学生阅读内容的开放与阅读活动的开放,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每一位学生与文本内容进行不同层面的对话,并在对话过程中促进了语言的积累与语感的发展。

三、基于体验——阅读话题要具有亲历性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只有在课堂上通过学习活动对课文内容进行独特的体验与感悟,才能促进对课文内容的不断内化,从而获得语感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设计的阅读话题要能够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体验,要能够引导他们亲历品悟文本语言的过程。

例如,教学《荷花》(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体验荷花的美,感受作者在描写荷花时的写作手法与语言特点是重点。因此,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作者描写荷花形状的句子并朗读,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归纳荷花的样子。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阅读话题:“在课文中,作者描写了很多荷花的样子。你能够用你的一只手来表演课文中你最喜欢的荷花的形状吗?”在这个阅读话题的引导下,同学们再一次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读,然后纷纷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有一名学生举起自己的右手,先将五个手指头并拢,然后伸出小指和食指,他说自己表现的是“才展开两三片花瓣的荷花”;有一名学生举起自己的左手,并拢五个手指头,说这就像“花骨朵”;有一名学生用手表现的“花骨朵”则不同,他将五个手指微微弯曲,说这是“含苞未放的花骨朵”;有一名学生举起自己的左手,将五个手指头全部伸开,然后用黄色的彩色笔在手心画了一个小莲蓬,说自己表演的是“全开的荷花,并且这荷花中间还有一个嫩黄色的小莲蓬”……就这样,不同的学生都利用自己的一只手表演了不同形状的荷花。

在《荷花》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不同姿态的荷花,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作者的这种文字表达还是抽象化的。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在课文中,作者描写了很多荷花的样子。你能够用你的一只手来表演课文中你最喜欢的荷花的形状吗?”这个阅读话题,有效地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描写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且在引导学生用一只手来模拟荷花的各种形状的过程中,使抽象的文字通过学生的表演变得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品悟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对文本语言的内化,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优化问题设计提升阅读效果 篇9

1.从课题线索入手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文章的灵魂, 它与文本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阅读问题的设计上, 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因此, 教师要善于从课题入手, 精心组织语言, 提出可供学生深入阅读统领全文的问题。

如在教学 《公仪休拒收礼物》 一课时, “拒收”是题眼, 围绕题眼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①公仪休是谁?他是做什么的?②礼物指的是什么?③公仪休为什么要拒收礼物?他拒收礼物的理由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设计, 为学生搭建起了沟通主要人物与事件之间的桥梁, 有助于学生站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解读文本, 加深学生阅读的兴趣。再如, 在教学 《黑板“跑了”》 一课时, 围绕课题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黑板”在什么地方?“黑板”为什么跑了?这样的问题设计, 可以从大处着眼, 避免琐碎问题的干扰, 让学生直奔中心, 达到尽快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在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值得学生探讨的课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探究, 从而使课题的研究价值在教学中凸显, 提高学习效果。

在上述教学课例中, 教师主要从课题与文本内容的关联性入手, 设计问题, 这样的问题设计目的明确, 并且问题之间互为衔接, 层次清楚, 环环相扣, 既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 又抓住了阅读重点, 教学效果显著。

2.从关键词句入手

关键词句在一篇文章中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阅读教学时, 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抓住了解读文本的突破口, 由此展开的问题设计可以把学生直接带入到课文重点内容的赏析品味中, 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 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 《槐香五月》 一课时, 课文的最后一句“五月, 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是槐香孩子的季节”在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时, 可以围绕这句话设计问题展开课堂教学:①初读课文, 了解槐花开放时, 整个村子有什么变化。②在槐花开放的季节, 观察孩子们有什么变化。③细读课文, 说说在槐香五月一文中, 自己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何在。④从朗读中, 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抓住关键词句设计问题, 不仅明确了阅读方向, 而且为学生的深度阅读奠定了基础。当然, 在语文教材中, 像这样能够统领全文的句子还有许多, 教师都可以据此展开问题设计。

由此可见, 关键词句作为组成文章或者段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只有抓住关键词句, 精心设计问题, 才能删繁就简, 直奔中心, 抓住阅读的重点, 赏析、品味、感悟, 进而达到轻松学习课文的目的。

3.从写作线索入手

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凡读一篇文章, 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 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 理解才能透彻。”在阅读教学时, 由作者写作线索出发设计问题, 不仅可以获得文路、思路、教路、学路的和谐统一, 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

如在教学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课时, 作者写作时的线索是: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在教学时, 结合作者的文路 (游览顺序) ,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问题展开教学:①在路上, 作者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②外洞的特点是什么?哪些词句表明了外洞的这些特点?③孔隙指的是什么?孔隙具有什么特点?④内洞的特点是什么?在内洞里, 作者着重描写了什么?以文路为线索设计问题, 教学层次思路清晰, 学生探究阅读目的明确, 在教学做合一的情况下, 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培养了能力, 关于文路表达上的特点在教学中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渗透, 提升了表达效果。

在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作品在写作之前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 正因如此, 读者才会觉得一目了然, 心中有数。因此在教学时, 教师就要以写作顺序为线索, 设计有效问题, 进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 习得语言表达方法, 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4.从情感线索入手

在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文章情感浓郁, 可以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感受。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如能以情感线索展开问题设计, 或是让学生感受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原因, 或是与文中人物情感上产生共鸣等, 这样教学, 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教育, 提高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 《掌声》 一课时, 课文主要描写了身有残疾的小英在上台演讲前后发生的明显变化, 表明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 既要懂得关心、鼓励别人, 又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以小英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精心设计问题, 以使学生感受到掌声给小英带来的温暖,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学习效果。因此, 在教学中, 围绕着小英的情感变化, 笔者这样设计问题:①平常, 小英在班内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她为什么要这样做?②当老师让小英上台讲故事的时候, 她有什么表现?这时同学们有什么表现?③当小英发言完毕以后, 教室里为什么又充满了掌声?此时, 掌声的含义与刚才的一样吗?请说说原因。④从此以后, 小英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 经过探究思考, 学生对小英情感变化的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有效提高了阅读效果。

由此可见,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在阅读教学中, 当教师能够从情感入手设计问题时, 学生对文本内容真正的感受体会将很容易被调动起来, 进而与文本内容产生共鸣, 获得对文中人物的整体把握, 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

摘要:文章从课题线索、关键词句、写作线索、情感线索入手, 探讨如何提升阅读效果。

初中英语阅读课优化设计 篇10

一、了解和明确新课改的重点和阅读教学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 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 新课改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于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 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 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步骤和方法, 大部分教师都比较了解, 但是对于这些步骤的细节操作, 如何调动学生各方面器官的积极性, 实施这些步骤和方法的原因和所能达到的效果, 而且从教育学的理论角度上为什么这样做, 一些教师在脑海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下面, 我谈谈心得。

1. 复习

通常阅读课是单元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 是综合单元知识的课文。因此在上阅读课之前, 要复习这个单元所学的重要短语与知识点。在设计复习环节的时候, 设计内容最好可以很好地衔接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容, 而且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 一节课的开始, 学生还未进入正式状态, 我们需要一个进入新课的前奏, 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时间, 慢慢地进入到正式上课的状态。

2. 新课导入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一个关键点, 是使学生从平和达到兴奋的转折点。新课导入的好坏, 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下一个步骤, 也就是课文时, 是否充满期待的心情, 是否具备兴奋的状态, 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效果的好坏, 正所谓“有一个好的开始, 也就成功了一半”。新课导入的话题, 最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 同时也是教师感兴趣或者了解的,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共鸣, 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 为营造一个热情的、活跃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

3. 课文讲解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主要部分, 这部分内容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整体效果的优劣。我们要本着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来实施这堂课的教学, 而不能像以前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样, 老师占用大部分时间而学生成了一台单纯的录音机, 只能录不能放。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如下。

(1) 听课文。通过复习和新课导入这两个步骤, 学生达到比较兴奋的上课状态, 我们必须利用好这种兴奋状态, 把这种兴奋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上, 从而使活跃的课堂温度降下来。这时, 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 从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2) 快速阅读课文。在听了一两遍课文之后, 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快速阅读, 了解没听懂的地方, 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加深。快速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为学生在考试之中没有宽余的时间一句一句地分析, 而且现在从各种各类考试中我们可以看到快速阅读 (fastreading) 越来越受到青睐, 所以我们必须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训练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 而且在课堂当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这种阅读能力。

(3) 精读课文。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 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 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有些老师可能仍然在延续灌输式教学模式中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 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语法的做法。似乎只有这样, 老师的心中才踏实, 才认为学生学到了东西, 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知识目标, 对于学生的英语语感, 用英语思考的能力, 认为似乎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 舍不得时间让学生锻炼。精读课文, 我们要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去理解课文、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同时,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 遇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向老师请教的方式来自己解决问题。这样, 老师可以及时总结出在备课时没有准备的重点和难点, 也给了学生动口的机会。

(4) 检验学生精读课文的效果。精读课文之后, 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的方式来检验。最好通过学生自愿和老师提问相结合的方式, 这样既可以给积极性高的学生锻炼的机会, 又可以使大部分同学有所紧张。

(5) 分析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一般是学生在精读课文时所遇到的语法方面的困难。对于语法的讲解, 以前的老师一般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 这样虽然对语法的道理学生非常明白, 但他们在应用和考试当中很难把语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效快速地结合起来, 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脱离了语言环境。我们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疯狂英语的方法, 以句子的形式讲解, 以句子的形式巩固, 以句子的形式练习, 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这样, 学生在应用和考试过程当中, 就可以省略了由语法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步骤。

4. 自由复习

如果时间允许, 那么在基本结束这节课的时候, 最好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自由复习, 以便它们巩固刚刚学习过的东西, 及时加深记忆。

5. 练习

在这节课结束前的几分钟, 一定让学生做几个练习, 可以集体做, 也可以自己做, 练习不必过多和过难, 只是为了巩固刚刚学过的东西。

6. 布置作业

练习结束后, 也已经接近下课了, 在布置作业之前, 老师最好带领学生把这节课的内容快速浏览一下, 从而对这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

三、结语

总的来说, 上好一堂阅读课要遵循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注重课堂气氛和教育节奏的把握,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尽可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情况下,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29.

上一篇:煤矿机械安全运行下一篇:防控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