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类人才

2024-07-04

食品类人才(精选十篇)

食品类人才 篇1

一、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践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最直接的途径,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食品各专业在突出高职教育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下, 优化设置课程体系, 建立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引入职业标准, 将理论应用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机结合的,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和以实践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体现, 是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如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根据烹饪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建立了的“一条主线, 两翼拓展”的淮扬菜烹饪特色的课程体系, 即以培养学生淮扬菜制作能力为核心能力, 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 淡化理论课、实训课的界限, 强化实践教学, 重视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 加强专业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提高学生对就业岗位和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灵活性。

二、创新“课证融合”的专业课程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 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按照职业岗位资格认证要求, 整合、重构课程内容, 及时吸收相关职业岗位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优化课程内容, 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前瞻性。如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在认识实习环节, 设计了帮厨锻炼、大师表演、专业讲座等内容。在实践课程教学中, 各专业不断优化和整合部分传统的实验实训项目, 围绕专业核心技能, 对照对应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出内容新颖、构思巧妙、方法灵活的综合性实验实训项目, 学业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对应, 学生的岗位技能与职业素质并重, 并将考核要求融入教学内容, 将双证书要求列入毕业标准, 做到工学结合、课证合一。几年来, 学院开设食品类国家技能鉴定中、高级工种达14种, 食品类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均在95%以上, 培养了学生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力, 也增强毕业生的市场准入实力。

三、校政行企共建共管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现“共赢”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 确定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地位。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开拓学生视野, 促进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尤为必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0年) 》指出要“以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 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学院牵头75家高中职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组建江苏食品职业教育集团, 开展人才、师资、技术、培训、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方面资源共建共享。学院遵循“五共”原则, 即共同投资, 共同管理, 共同育人, 共担风险, 共享利益, 与淮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马鞍山蒙牛乳业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等196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 建立灵活合作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实现校企共建共管实训基地的新模式。积极探索和实践校政行企共建共管“校中厂”新机制, 学院按照“五化”模式, 即设备生产化、训练岗位化、功能多样化、管理企业化、服务开放化, 建成了1.2万㎡的食品科技园, 并与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淮安经济开发区等企事业单位, 联合共建了肉制品、酿酒、饮料等8条生产线;还聘请了知名企业家、能工巧匠、技术能手为指导教师, 参与教学和管理, 为校内实习实训提供了基地和师资保障。校政行企共建共管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现了多方共赢局面。对于企业而言“共建共管”打造了培养技能人才的直通车, 有力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学校而言, 通过“共管共建”, 才能将企业的技术、设备、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成功地嫁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对于政府、行业而言, 校企合作共建共管, 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四、实施“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

1.“现代师徒制”教学。

师徒制教学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师傅带徒弟以技能教学为中心, 徒弟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的是操作要领, 作品是生产的合格产品。传统“师徒制”存在于手工业中, 师傅只负责传授给徒弟工作时所需的技能;而“现代师徒制”中, 师傅的作用是给徒弟的实践充当“脚手架”, 因而徒弟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就是从借助脚手架到最后拆除脚手架, 学会独立工作的过程。学院与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联办江苏淮扬菜烹饪学院, 从南京金陵饭店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餐饮企业聘请12名行政总厨、烹饪大师担任兼职教授, 实行“现代师徒制”, 采取“一对一”和“多对多”教学形式, 遵循“观摩师傅烹制—跟随师傅备料—师傅指导试制—师傅品评”的学习模式, 既增强徒弟 (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 又能使徒弟 (学生) 不拘泥于单个师傅的技术和思想, 博取众人之长, 发挥出徒弟的创新能力。同时, 学院采取“送出去, 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 实现了学院与企业间需求与供给的对接, 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对接, 使“现代学徒制”成为学院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模式。

2.“候鸟式”顶岗实习。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与多家大型食品企业和酿酒企业建立深度融合的校外实习基地, 并且利用食品生产的时段性和酿酒生产的季节性特点, 分段、分批安排学生进行“候鸟式”顶岗实习。暑假是啤酒生产旺季,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 (啤酒方向) 学生从7月到9月到华润雪花啤酒 (江苏) 有限公司顶岗实习, 12月起到寒假是白酒生产旺季, 安排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 (白酒方向) 学生到今世缘酿酒有限公司顶岗实习, 在8月至9月则是月饼生产季节,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学生被安排到旺旺食品有限公司顶岗实习。这种“候鸟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将传统的教学时序进行了调整, 使学生的顶岗实习更加符合食品类季节生产的需要, 容易得到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学生通过实岗锻炼, 提升了实践综合能力, 返校后的学习也更具有积极性和针对性, 达到校企“双赢”效果。

3.“企中校”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是一种以学校为主体, 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如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蒙牛管理团队铸造班”, 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基础课后, 从第二学年开始集中到蒙牛乳业 (马鞍山) 有限公司学习、实习, 实行实习一个月、学习一个月的工学交替顶岗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企业成为教学的主要资源, 企业的员工成为师资的主力军, 厂房、设备就是学生学习资源, 自然形成了“企中校”的格局。“企中校”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 既加强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 又解决了企业用工的燃眉之急, 缓解了企业技能型人才匮乏的状况, 同时也为学院培养了一支动手能力强, 业务水平高的“双师型”、“技能型”教师队伍。

五、构建食品行业特色的公共选修课程群

公共选修课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扩展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也是培养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为使食品学院学生拥有“食品文化和知识”素质, 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思想文化素质, 体现提高文科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 由教务处牵头, 联合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以及行企联办的江苏淮扬菜烹饪学院和江苏今世缘酿酒学院, 围绕食品制作工艺、食品营养与保健、食品安全、饮食文化与习俗、淮安当地食品饮食研究等五个方面, 结合本地实际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反映食品行业最前沿的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 开发和建设了拥有100多门课程的食品特色群类和技术与技能类的课程群。

六、师生搭建综合实践能力转化的平台

1. 职业技能大赛是“试金石”。

大学生竞赛工作能激发学生汲取科学知识的兴趣。我们积极开展与参与职业技能大赛, 以技能大赛为动力, 突出职业技能导向, 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动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确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也得到落实。在我院, 职业技能大赛成为师生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平台, 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成长。同时, 它也是师生相互交流思想、切磋技术的媒介, 以赛促训、促教、促学、促改, 激发师生实践技能训练热情, 以技能大赛为舞台, 全面展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也是对自身实践综合能力的检验。学院积极承办省、市、食品行业的赛事, 也大力鼓励和支持师生参加国家和省市举办的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近年来, 我院师生在食品检验工、发酵工、烹饪、烘焙工以及全国计算机技能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等全国和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上, 先后取得个人一等奖、团体金奖等多项优异成绩, 为学院赢得荣誉近200项。

2. 大学生创新项目是“接力棒”。

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是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结合专业特点, 从自身专长与兴趣出发,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 学院先后共有近200余名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跨系部组团, 先后主持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立项计划60余项、院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立项计划27项。

3. 大学生创业中心是“护航舰”。

为了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 学院设立20万元创业专项资金, 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业见习, 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提升学生创业能力。食品专业的学生将在校内实习基地生产的焙烤产品、肉制品、乳品在中心销售, 风味独特, 价廉物美, 受到师生的热销;烹饪专业的学生经营具有特色的风味小餐馆、饮品吧等, 大学生通过在大学生创业中心的实地、实物操练, 逐渐学习经营、管理的技能, 学以致用, 为以后个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食品类人才 篇2

摘要:在确定食品类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市场和岗位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从支撑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教育过程、管理制度和评估制度等方面,对“开放性、一体化、工学交替”的高校食品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可遵循的思路。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高端技能型人才

食品工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部门之一,其行业涉及面广、分工复杂、体系庞大,企业规模不一、发展迅速而不均衡,这使得该行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具有独特性[1-2]。本文探索符合高校特色和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食品科学人才培养的分析 篇3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状况;问题

1 我国现阶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状况

我国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工学类下属一级学科。1998 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原来的食品科学、食品工程、粮食工程、制糖工程、烟草工程、油脂工程、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卫生与检验、农产品储运与加工、粮油贮藏、冰冻冷藏工程、水产品贮藏于加工、蜂学等 13 个专业发展方向都统一在了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大类专业名下,这充分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宽口径、重素质、厚基础的教育理念。且我国各个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院校各有其自身的特色,在包含的知识面上各有深浅和宽窄,在培养方向上的侧重也有所不同。

2 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教育改革中取得的成绩

食品学科与工程本科专业设立以来,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宽口径、重素质、厚基础的育人理念,在培养该专业各层次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加速发展,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和重要,我国在食品质量管理以及安全检测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因此,教育部于 2011 年在本科生专业目录中新增了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业,以期满足该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提高教育水平,加强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全国功臣该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将中国海洋大学和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列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单位并经过了严格的考察,由此,食品科学与工程成为了我国第一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速度加快,社会对学生实线和动手能力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实践教学在各个院校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首先,可以通过中试规模的实习生产线、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生产实习模拟实验室等实习场所的陆续建立来改善实践训练的硬件条件;其次,可以通过增加实习以及实验课程的课时数、设立综合性的实验研究项目、推进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的进行、设立大学生创新活动相关学分等措施,来增加实践性训练的软件环节;另外,还能通过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积极推进的国际性赛事,提高学生学习食品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例如美国大杏仁学生创新大赛、诺维信杯“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创意大赛、丹尼斯克杯“营养与健康”学生创新大赛等,现在参与的学校越来越多,作品的创新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些都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取得的可喜的成绩。

3 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尽管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在过去的10 年间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其中有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学生教育培养中重科学、轻工程的现象特别严重,学生的食品工程能力、实际动手能力比较薄弱,这些都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食品工业的需求。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计划不够合理。在现阶段的教学计划中,工程内容的比例很小,例如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化工过程与设备和食品技术原理,化学类课程比例很高,而物理类及其延伸——工程类课程比例较少。这样便导致了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方面无法掌握坚实的力学、电子学、机械工程学等工程类学科的知识,从而无法将这些工程学科与传统食品学科进行交叉。

第二,进行实驗以及实习的教学条件严重不足。学生工程能力的训练需要大量实验设备的投资,因此许多院校,尤其是财力比较薄弱的学校,在实验室的建设经费投入缺乏的情况下,只能开设一些费用较少的食品科学类实验教学课程,学生也就无法获得严格、广泛和全面的工程训练。

第三,学校工程学科基础薄弱。工程类课程的开设需要所在学校有雄厚的工科背景,包括师资力量。但目前开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校是许多化学和生物学实力雄厚的高校,工程类课程和环节教学非常薄弱,因此自然就出现了“重科学、轻工程”的现象。“重科学、轻工程”的培养模式必然偏废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从而带来以下问题:首先,毕业生难以根据食品生产工艺方案,进行生产线的设计与设备配置;其次,毕业生难以对食品生产过程与装备提出改造与革新方案,提高食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再次,非常缺乏单机研制、设备成套化、过程自动控制设计方面的人才,导致大量生产装备依靠从国外引进;另一方面,由于进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食品技术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因其不具备食品工程方面的知识,导致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大量成果束之高阁。2008 年 12 月 6日,科技部农村司贾敬敦副司长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天津科技大学召开的“食品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指出,“重技术研究,轻装备开发”是食品科技工作整体布局存在的三大问题之一。

第四,从我国设置食品专业的学校来看,尽管理工类高校有25%左右,但一方面理工类大学不像农林类大学,往往不会给食品类专业很多的招生指标,因此难以充分发挥其工程类人才培养的优势。

4 结束语

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我们应规划更合理的教学安排、加强院校的工程类学科、弥补实验和实践环节的不足,为我国的食品工业培养更多的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浅谈[J].中国教育网络,2006(07).

[2]俞江兰.我国食品专业的发展和改革[J].学周刊,2005,(11).

食品类人才 篇4

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 应用性是其鲜明的特征,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食品加工领域, 固然需要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乃至帅才, 但更需要一大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其人才培养定位应有所侧重, 重点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培养的是创新型、研究型、理论型高级专门人才;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一线的工程型、技术型应用人才[1]。

作为地方高校,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根据自身办学历史、传统、条件、资源、特色和优势等进行了科学定位, 以“服务地方、服务垦区、提供人才支持”为思路,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 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优化课程体系, 整合教学内容, 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并于2009年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迈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创特色型地方高校的关键性一步, 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 来自人才培养的服务对象———黑龙江垦区的挑战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 其漫长的“粮食—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环节需要大量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食品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同时, 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升级, 黑龙江垦区依托粮食、肉类、鲜奶等优势产业, 以工业化的思维为指导, 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基地建设水平、拓展市场销售空间等措施, 实现了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 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农业持续增效。因此, 对担负着为垦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重任的黑龙江省级重点专业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讲, 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 来自高职高专的竞争性挑战

高职高专承担着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虽然在办学实力、人才培养方面均不能和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相比, 但其学校的人才培养成本和单位用人成本均低于地方高等院校, 并且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力度。黑龙江省有近30所独立的高职高专, 加上各高等院校设置的高职高专, 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 作为地方高校开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 以服务垦区粮食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具有服务于垦区特色、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3+1”人才培养模式, 符合学校长远发展和垦区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3+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包含人才培养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和要素。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需要对整个系统工程进行改革与创新, 包括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教学计划、建设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立联合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等。

(一)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 它包含基本要求 (学制、学分、学时要求) 和课程体系设置 (教学计划) 。

“3+1”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 尤其是实践教学, 同时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本要求和教学计划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在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后, 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取消, 于第四学年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学分等于前三者之和。同时, 在学校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双重指导下, 在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毕业论文。

(二) 建设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

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搞联合、求协作、同受益、共发展”的原则, 探索“互惠互利, 先让地方 (企业) 得利;双向受益, 先让地方 (企业) 受益”的稳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垦区实习基地建设机制与合作模式, 积极开展广泛协作, 参加规划设计、联合申请科研项目进行攻关、进行人才培训、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和支撑单位优先推广新科技成果等,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3+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建立联合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3+1”合作教育的参与者主要是高校、企业和学生, 而各方参与的目的是不同的:高校希望获得高质量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诸如师资、经费、实践环境等资源的支持, 并能缓解就业压力;企业希望获得技术和人才等资源的支持;学生则是最大受益者, 接收到最好的教育, 实习期间享受劳动报酬, 毕业后工作有保障。

为正确处理各方关系并使其健康发展, 必须建立如下良好运行机制[2]:一是动力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将各方所需最大化, 以此作为合作的动力;二是调控机制, 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办学规模和教学内容方法等, 其途径是建立起“社会需求调查—决策—调整—适应”的机制;三是保障机制, 三方在合作文件中应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在合作教育中各自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等, 并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明确各自责任;四是评价机制, 应建立对合作教育工作的评估体系, 学校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 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 以不断检验、改进“3+1”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 要研究并制定合作方 (企业方) 选择制度、实验班学生选拔制度、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实习期间劳动合同制度、学生跟踪调查制度等, 以确保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

三、“3+1”人才培养模式的预期效果

通过“3+1”人才培养模式, 应达到如下效果。

一是与地方及垦区知名企业合作, 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学校实现了开门办学, 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 教育教学效果会明显提高;企业培养一批热爱企业的精英队伍, 促进企业的发展;学生能有效提升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培育团队精神, 增强竞争力, 拓宽发展空间。

二是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的毕业生, 有较好的吃苦耐劳精神, 毕业后上岗快, 适应强, 能较好地克服人才频繁跳槽给企业和学校声誉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学校应努力创造合作教育的外部环境

目前的校企合作多处于自发状态而缺乏外部机制的保障, 变数较大。部分企业过于关注名校名专业以及项目支持、科技成果转让、员工培训等方面, 不愿把自己的企业变成大学生的培训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的人才培养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同时, 部分企业过于关注短期经济效益, 而人才培养相对时间长, 缺乏兴趣。

因此, 学校应在“3+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把握主动权, 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 争取更多的食品加工企业参与到联合人才培养, 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要区别对待“3+1”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职的“顶岗实习”

目前高职高专所进行的是一种较好的实习方式, 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但“顶岗实习”仅仅是一种实习, 是针对于车间某几个岗位的操作实习;而“3+1”培养模式中的学生最后一年在企业实习, 充分发挥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同时又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 “3+1”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科学、轻工程”问题的有效途径。

“重科学、轻工程”的培养模式[3], 偏废了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从而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 (1) 毕业生难以根据食品生产工艺方案, 进行生产线的设计与设备配置; (2) 毕业生难以对食品生产过程与装备提出改造与革新方案,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非常缺乏单机研制、设备成套化、过程自动控制设计方面的人才, 导致大量的生产装备依靠从国外引进; (4) 这些人才进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食品技术研究所后, 其研究成果不具备食品工程方面的实用性, 导致大量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被束之高阁。

因此, 完成三年在校学习的学生, 在食品加工企业实习的一年时间里, 可较好地弥补“工程”知识, 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 赋予“3+1”人才培养模式灵活性

“3+1”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适应人才需求而出现的新生产物, 其运行机制并不健全, 缺乏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法规性保障, 基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而建立的合作关系并不稳定。因此, 赋予“3+1”人才培养模式灵活性是使其健康运行的需要。其灵活性表现在时间方面的灵活和学生就业方面的灵活。虽然名称叫“‘3+1’人才培养模式”, 但学生的在校时间和实习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可稍作调整, 以保证学生完成在校课程的学习。另外, 原则上要求学生毕业后到实习单位工作, 但根据学生的发展和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 可适当放宽。

摘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即承担教学任务和育人功能, 企业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承担学生实习, 学生毕业后原则上留在企业工作。“3+1”人才培养模式是充分利用学校和食品企业优势资源、学校与食品加工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创新模式, 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3+1”人才培养模式,合作教育

参考文献

[1]普林林.应用型本科教育解构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 2009, (27) .

[2]梁喜, 黄承锋.重庆市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

食品类人才 篇5

关键词:食品行业;食品专业;人才需求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和食品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充足的食品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优质的食品是国民健康的保证,所以,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国家也已经将食品工业的发展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这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开辟了光明的道路[1~2]。

众所周知,食品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力发展我国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千万国民的健康营养。而国家高等院校的食品专业正肩负着培育这种人才的重任,目前众多职业院校的食品专业以培育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为企业培养出大批的一线操作技术人才,切实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此,本文对食品行业的紧缺工作岗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2 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推动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从表1可以看出,近10年食品工业的总产值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从1997年到2007年食品工业总产值从5317亿增长到24430亿元,社会实践报告《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表1 近10年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概况

年份

食品工业总产值(亿)占工业总产值(%)企业数量(个)人员数量(万)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24430 20100 16000 12913 10759 9244 8368 7828 7201 6532 5317 12.01 11.85 11.33 11.20 9.74 8.40 8.80 9.30 9.60 10.30 10.10 25683 23258 20108 18811 18797 18571 19119 20125 11909 55383 60406 487 459 426 401 389 376 387 411 447 563 564国内外经济学家公认:在未来5~10年内,中国将是全球收入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期间至少有1亿家庭(约有3亿多人口)将进入年收入l万美元以上的行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由此看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空间非常大,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的前景也是乐观的。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预测,今后食品工业发展的六大趋势将是有机化、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和国际化。中国食品工业企业必须振作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同时,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对我国食品工业现状的分析与探讨,能够很好的把握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食品工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加快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3 我国食品工业从业人员情况及食品专业毕业生从业情况

依据2007年食品工业年鉴的数据,当年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从业人员为200~300万人,在全国的食品行业中随机抽选20家企业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

食品类人才 篇6

关键词: 食品特色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1.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现在国内设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过控”专业)本科专业的高校110所,建有“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点的高校30余所,设立博士点的高校14所[1]。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过控”专业的前身为食品机械专业,是我国最早开始食品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单位之一。1958年即开始食品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为我国食品、轻工机械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技术人才,在行业内享有很高声誉。现如今,“过控”专业依托江南大学在轻工、食品行业的整体优势,结合新形势下食品、农产品加工机械的发展要求,在加强专业基础的同时,构建有轻化工特色的“过控”教学体系,确定食品特色的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

“过控”专业与国计民生戚戚相关,行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强,是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重头专业[2]。我校本专业是以过程装备设计和制造为主体、过程原理和控制技术应用为两翼的学科交叉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学、电工电子学、过程原理与计算、传热与传质、装备控制技术和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在机械、轻工食品、石油化工、生物医药、制冷、环保和机械产品质量技术及安全监督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为了实现我校“过控”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需站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断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们对“过控”专业人才具备的素质及培养有以下方面要求:

(1)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融入“过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高校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培养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具备创业生涯规划和自主创业能力[2]。我们不仅要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过控”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善于洞悉“过控”行业的商业机会,拥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具有开创和管理企业综合素质的创新型综合人才。

(2)加强重视实践教学和生产实习等实际操作方面的学习培训。实践性环节训练对“过控”专业人才来说,是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手段[3]。我们应注重实践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训练,加大实践环节的训练比重,丰富实践教学形式,计划合理化、形式多样化地开展社会实践、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科研训练等环节。同时,建立开放性的实验中心和社会实践基地,为“过控”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训练和演习的场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切实强化实验课程教学效果。

(3)将其他课程加入专业课程体系中相互渗透,形成综合性跨学科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让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吸收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让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以此发现本专业领域与其他领域结合而带来的商机。

基于我校“过控”专业的特色就是以食品机械为前身,在食品、轻工机械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成果。同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得到国内甚至国际认可,因此,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理念引入“过控”专业人才培养中,必将达到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此外,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2013年建成江苏省食品先进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系国内第一个系统从事食品装备相关技术的跨学科创新研究的省级研究基地,围绕食品加工装备、包装装备、食品无损检测装备、食品包装装备智能化和食品装备设计制造过程数字化进行应用基礎和创新性研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过控”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良的技术平台,同时为我校此专业人才建设增添了浓重的食品色彩,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过控”专业两者的培养理念相互融合势在必行,将为“过控”专业人才培养开辟一条特色鲜明的光明大道。

3.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理念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应用理论科学及工程知识研究食品的理化、生化特性及食品加工原理的一门科学,一经兴起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体系[4]。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不仅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理论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还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处理信息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和素质。随着食品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新思维、新工艺、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出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时期,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5]。补充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分析研究热点,会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

江南大学以国家特色专业等优势教学资源为载体,以“国家发酵工程技术中心”等强大工程实践体系和国内本领域唯一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雄厚科研平台为依托,在“培养研究型工程创新人才”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采取名师引领、知识优化、课程建设、创新实践、科教互动、平台构筑、环境熏陶和机制改革等措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和积极管理的研究型工程创新人才。该培养模式得到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业内一流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与评价[6]。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及管理机制在兄弟院校中被广泛交流和应用。

4.食品科学培养理念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相结合方式

(1)名师引领,牵手行业精英,课堂与课外双管齐下。

《食品工程设计概论》、《食品加工装备原理与设计》、《食品工业成套装备应用技术》、《食品无损检测技术》等课程的开设,是食品科学培养理念和“过控”专业相结合的最好桥梁,对这些课程的主讲教师的专业文化素质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深通过程装备设计与制造、过程控制、成套装备技术、机械设计与控制等专业知识背景,还兼备食品科学、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饮料等食品加工工艺专业基础。本学院经过长期发展建设,形成了一支由专家教授为首、年轻博士讲师为辅的优秀教师团队,这些优秀教师直接参与本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亲自教授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为食品特色的“过控”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最直接的保障。

与此同时,学院广邀食品机械类龙头企业的工程技术专家走近本科生[7]。或直接进入本科生课堂为学生分享企业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以自身形象为本科生树立明确的奋斗榜样。或本科生在进行文化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期,直接将本科生交予企业进行管理,将学生整个学习与生活都在企业,融入企业,毕业后可直接参加工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促使“过控”专业学生更早接触企业文化,可以依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规律,打好学生的理论基础,深化专业知识面,还可以更好地让高校教育得到更新,反映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最新水平。

(2)课程实践、科研试验到创新大赛,层层递进。

“过控”专业人才培养任务主要靠教师落实。当代教师的主要职责不仅是传道授课解惑,还有一个重要职责是肩负学科学术研究的重担。因此,授课内容的推陈出新往往要靠教师将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发展前沿动态融入课堂中。如我们在讲授油脂产品加工课程时,先介绍油脂加工中机械压榨法和溶剂浸提法各自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然后介绍目前市场上地沟油泛滥引起的社会危害等问题,进而引出小型家用榨油机的出现及在市场上的风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目前一款畅销家用榨油机为例,分析优缺点,指出其核心技术并提出存在缺陷的改良方案,或者相似榨油机新产品的设计方案?在学生展开思维想象的同时,加以适当引导并及时给予理论技术上的支持,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设计实例分析中,学会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技术路线及方法,尝试提出创新式解决方案并加以论证。

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产品雏形中可以找出相关科学研究的价值,并以此为契机,让本科生组建小团体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中。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基础,将本科生的创新产品进行设计、建模、加工、调试、分析等一系列研究完善,最终加工生产出全新产品。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新产品的成功研发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后期市场推广更可以带来商机和客观的经济效益。以最终研发成功的新产品为基础,参加学校、江苏省甚至全国性的相关创新创意大赛,参赛过程本身就是本科生难能可贵的学习磨炼机会和经验,收获的奖项和荣誉更是年轻人日后参加工作时需要的创新思维风暴的基础和源泉。

(3)不同专业相同理念,交流促进合作,共同进步。

客观上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过控”专业分属不同学院,但是,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将两者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一方面,“过控”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食品科学知识体系。与“过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发展形势是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离不开“过控”专业的知识体系。食品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将最新研究成果工业化生产,这个转化过程必须有机械设备及过程控制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过控”专业之间人才的相互交流合作,定期组织食品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之间举办座谈会、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创新创意比赛等活动,教授之间的科研合作、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必然产生“双赢”局面,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是综合性人才,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5.结语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在“过控”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是在我校轻工特色的基础上实施进行的,是完全符合“过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可以满足新时代产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强烈需求。只有这样具备食品科学特色的“过控”专业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特色鲜明、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社会。

参考文献:

[1]张慢来,张琴,周志宏.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28):122-123.

[2]来永斌,陈秀,周毅钧,伍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3(13):133-134.

[3]刘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1,28(2):57-62.

[4]杨涛,李艳,梁安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4:14-16.

[5]朱威.食品科学教学改革探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93-95.

[6]戴月波,饶志明,張光生.研究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江南大学食品发酵类专业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4):41-44.

[7]詹锦玲,魏本喜,刘海英,田耀旗.食品龙头企业培养工程类研究生人才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5):139-140.

食品类人才 篇7

在当前的高职食品专业教育过程中, 如何更好地利用实践性教育工作, 做好职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一研究的开展对于高职食品专业职业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学生就业要的达到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以实践教学工作内容为核心性内容, 结合专业教学实际工作与职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开展了实践教学研究工作。在这一研究过程中, 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包括了实用型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以及培养实践性工作措施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实用型人才培养中主要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高职食品专业教育过程中, 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的实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 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课程中的实用型教育内容安排不合理

在高职专业教育过程中, 实用型教育的开展与课程安排是否合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但是在当前的专业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 实用型教育内容在课程安排中依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一方面在理论与实践教育内容的安排中, 实践教育作为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其课程安排依然较少, 难以起到提高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用型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的选修课程, 在课程安排中依然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这两种课程安排不合理的情况, 对于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开展, 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缺乏必要的实用型人才考核机制

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人才能力的考核工作是我们评价培养工作质量与人才职业实用水平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当前的人才培养过程, 专业教育中依然缺乏整体有效地考核机制。这钟考核机制的缺乏, 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中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在院校考核中依然以理论学习与考试成绩为主要考核内容, 缺乏对学生实用技术内容的综合性考评机制。二是在考核过程中依然重视学习成绩的考核, 缺乏对职业发展潜力等隐性能力数据的考核机制。这种考核机制不健全, 严重影响了实用型人才培养评价的开展。

实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措施研究

专业课程安排中提高实用型教育内容

在实际的专业课程安排中, 我们需要结合实用型教育内容, 在课程安排中提高实用型教育内容。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 这种课程安排工作包括了以下内容。一是在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 提高实践教学内容, 利用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实用型人才培养服务。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实用型人才培养中也不应完全忽视理论教育内容的作用。只有合理分配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比例, 才能保证实用型人才在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全面发展。二是利用选修课程提高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在食品专业选修课程安排中, 选修课程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 选修课程中的教学内容, 是保证学生社会与职业素质提高的有效保证。三是以职业实践内容为基础安排教学工作。在课程教学安排过程中, 我们课程安排的基础就是实践性工作内容。所以无论是实践课程还是选修课程, 都必须按照实际职业内容为基础, 做好课程安排。只有这样开展的课程安排工作, 其安排结构才能保证合理有效。

以实用型教学为核心, 创新教学内容

为了确实做好食品专业教学内容的创新工作,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围绕实用型教学工作核心开展创新研究。在实际的创新过程中, 其主要的创新内容包括了以下几点。一是以新型食品技术发展为内容, 开展动态的教学工作。在食品专业发展中, 其技术发展是较快的。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在工作创新过程中以动态的教学模式, 将最新的食品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 保证学生在进入职业岗位后可最快的适应新型的食品技术, 提高其技术学习的实用性。二是以新型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创新工作。在教学创新过程中, 我们必须做好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 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如情景式教学法、实验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应用, 对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性作用。

建立实训考核模式, 做好实用型人才考核工作

在当前的食品专业实用型教学考核过程中, 实训课程内容的考核工作就是对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考核测试过程, 这与实用型教学考核要求内容最为相近。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考核过程中, 我们在实训课程考核的基础上, 做好实用型人才考核工作是较为实际的教学考核工作内容。同时在考核过程中, 我们还可结合心理测试内容, 对于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等内容进行考核工作。这种综合考核工作的开展对于食品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实际作用。

结语

食品类人才 篇8

食品工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部门, 其行业涉及面广、分工复杂、体系庞大、企业规模不一、发展迅速而不均衡, 这使得该行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具有独特性。因此, 探索科学有效、符合职业教育规律、适合21世纪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技能型、高素质职业人才, 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1 高职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实践证明, 劳动力素质和其创新能力的高低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准。我国既需要一大批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人才, 也需要培养一大批在生产一线从事制造、施工、维护、服务等技术应用工作的专业人才。高职食品专业的职业教育正是为满足这种需要发展起来的, 其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求相适应,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面向食品生产企业及相关行业、部门, 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 高职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缺少针对性

由于食品行业具有专业理论知识面宽、生产实践技能特点差异大、综合职业能力要求高的特点, 所以要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项技能。而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开设的食品专业教学计划标明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过于宽泛和笼统, 缺少对本专业领域相关职业岗位的分析。课程设置中食品专业基础课多, 而富有特色和针对性的专业技术课和系列选修课少。

2.2 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的学生应是在企事业单位中用得上、拿得起、留得住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因此对学生实践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关键。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特色不鲜明, 教学安排中理论课时偏多, 独立开设的系列实训课程偏少, 有的实训课程开设了, 但困于师资及设施条件, 效果并不理想。

2.3 专业资格认证力度不强

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用人单位不再把学历作为唯一的选人依据。职业资格认证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据不少用人单位反映, 在应聘食品检验工的人员中, 部分应聘者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但持有食品检验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却不多。因此, 从长远看, 严格食品行业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必须从学校教育阶段抓起。

2.4 专业教学内容陈旧, 教材滞后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食品专业在办学上仍沿袭传统的封闭式办学, 专业教学与社会市场相脱离, 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教学中较少反映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应用等内容, 尤其是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 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3 高职食品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3.1 转变教育观念, 明确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是发展高职教育关键性的问题之一, 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 是制订培养计划的基本依据。根据食品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设计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学生为本位, 以能力为核心, 强调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合理性, 在制定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 力求体现食品行业对高职层次人才“理论知识要求程度偏浅、广度偏宽、突出应用、职业素养好、实践能力强”的要求;切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根据职业岗位需要来确定实践应用技能教学, 以食品技术领域的成熟技术和管理规范作为专业主要教学内容。

3.2 调整课程设置, 优化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

食品专业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 在理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安排理论与实践多重循环, 实现课内试验、课程实训、综合训练、分层次实习多种实践形式并存, 并与职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 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以学生专项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形成2条主线, 最终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使毕业生对于专业领域的问题达到“一看基本能会、一点基本能通、上手基本能做、一学基本能明”的4项基本要求。

3.3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要切实抓好“双师型”教师培养, 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二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管理, 突破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制约, 开通引进技术人才的渠道, 聘请校外食品相关企业及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实行专兼结合, 改善师资结构。

3.4 完善资格认证制度

要实现培养技能型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必须围绕学生就业准入的双证制———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调整, 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 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使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大学毕业证书) , 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 (中高级技术等级证书) 。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 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适应社会对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以突显高职院校教育的特色。

3.5 加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训导

所谓职业素质有2个层次:一是不论什么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般职业素质;二是由本专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专门职业素质。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 在培养敬业乐业、执着追求、团结协作的精神等第1个层次的职业素质同时, 必须加强第2个层次的职业素质的培养, 这是由食品专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例如, 食品专业营养方向的学生要具备相当丰富的营养知识及相关的专业素养;安全方向的同学要练就一身相当熟练的食品检测能力等。

3.6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提高高职食品专业教育质量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结构要求, 建立结合所学课程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 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水平的训练基地。鼓励学生从实训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巩固课堂知识, 增强学生实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起到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终培养素质高、适应性强, 兼具实用型、创造型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3.7 加强教材建设

要紧紧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按照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保证科学性前提下, 采取教师、企业专家、学生三方结合的方式, 紧贴国内外食品行业生物技术前沿, 融合行业成熟技术经验, 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编写或修订专业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多媒体教材, 同时注意收集分析学生和企业的反馈意见, 对教材进行及时修改, 真正体现教材的专业性、适应性、实用性等。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1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中的食品专业, 只有明确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坚持以人为本,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等紧密结合, 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合格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人才。

摘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使命, 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针对技能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课程设置、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资格认证制度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侯素美, 颜淑媛.简论强化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J].中国成人教育, 2000 (6) :39-40.

[2]马义荣.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1) :39-40.

[3]王明达.加快步伐分类推进逐步完善关于建立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1 (9) :9-10.

[4]王程有, 王睿.高职学生技能培养探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 :51-52.

食品类人才 篇9

一、职业能力

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术语”标准, “能力”定义为“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因此, 职业能力包括职业人应掌握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 可分为通用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核心职业能力主要是指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进而从事职业工作的能力, 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掌握的专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又可分为一般核心职业能力和拓展职业能力;一般核心职业能力是从事某一职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即能够按照工作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拓展职业能力则是在一般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延展与提升, 能够根据工作任务要求自己制订工作实施方案并完成工作任务。关键职业能力是完成职业工作时除专门技术能力以外的必不可少的能力, 它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二、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确立

专业培养目标包括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职业道德培养目标等内容。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至关重要, 它涉及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其中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定得太窄就业面就窄, 太宽则会使学生学习缺乏目的性, 就业时感到无所适从。因此, 首先要以就业为导向来调整办学思路, 其次要明确学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位置, 然后根据地方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特点来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

广西已被列为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试点省份, 广西区政府也将生物质能源生产作为重点产业给以资金和政策扶持, 以生物质能源为龙头的广西发酵工业已得到蓬勃的发展。另外, 广西丰富的亚热带植物资源近年也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植物源生物活性成分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发展中。因此, 我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就是为这两类企业提供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这样, 我们就解决了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一个问题, 即人才的培养方向 (就业岗位) 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二个问题是人才培养层次问题。中职和高职都是为生产一线提供技能型人才, 不同之处是高职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人才。问题是这个“高”如何体现?是知识“高”还是技能“高”?中职生和高职生在校学习时间都是一样的, 而且技校的传统优势就是技能培训, 因此, 要求高职生的操作技能高于中职生是很难实现的。那高职生的“高”如何体现呢?我们认为, 高职生的“高”首先体现在知识“高”, 即理论知识水平要高于中职生, 其次体现在综合技能水平“高”。高职毕业生不仅要知道“怎样做”, 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如何做更好”。

三、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核心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的确定需要通过对职业岗位 (群) 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来达到。通过对安琪酵母 (崇左) 有限公司、桂林吉福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西智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庞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万山香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维科特生物科技公司、桂林淮安天然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粮北海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等10多家从事发酵、生物有效成分分离纯化、保健品生产、能够代表广西食品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实际的企业进行的调研, 并邀请部分企业从事技术、生产、品质、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毕业生代表召开专业分析会, 我们确定了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初次就业 (起步) 岗位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制种培养操作工岗位、发酵车间中控员岗位、产品分离纯化操作工岗位、产品检验员岗位、品控员岗位、生物工程设备应用维护岗位和产品营销业务员岗位及这些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同时确定了毕业生工作若干年后, 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胜任的高一级工作岗位 (拓展岗位) 及其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如表1) 。

结合上述确立的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我们确定了这些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职业能力要求。表1中初次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包括通用职业能力和一般核心职业能力;拓展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包括通用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 其中核心职业能力要求包括一般核心职业能力要求和拓展核心职业能力要求。

摘要: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 包括通用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我们确定我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应掌握的职业能力主要是从事微生物发酵和生物产品分离纯化岗位工作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靖.高职院校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2 (1) :34-35.

[2]胡春秀, 李蜀湘, 涂岭.我国物流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0 (3) :57-59.

食品类人才 篇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食品工业的生产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高新技术产业逐步代替传统的产业, 涌现出了大批的高科技知识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急需大批能够“进得来, 留得住, 用得上”, “具有技术、管理和商贸的综合能力, 具有培养潜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食品工程技术人才。社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是具有全面素质的现代人, 现代人培养的关键又在于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如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是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培养新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关键是把握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科学正确的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充分认识到今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 因此, 注重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时也是顺应国际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改革的大趋势。当前部分院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存在工科特色不明显和学生实践能力缺失等问题, 突出表现为实验设施不足, 实习和实训条件缺失, 学生动手能力低, 同时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分散、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环节有待改善等问题。当前企业需要的是基本理论扎实, 基本操作规范, 动手能力强, 熟悉工程实际, 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 具有创新精神, 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因此培养新型的应用型人才还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探索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等。

1建立起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把适合新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到理论和实践教学之中, 指导培养新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教学实践, 减少教学中无效教学环节, 提高新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效率。在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技术型人才时, 融合现代生物技术与化学工程技术的资源和力量, 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 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发挥学科交叉优势, 为提升相关专业的办学质量、改善师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服务, 同时也为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技术水平、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服务。

2搭建新的教学平台, 对实验教学平台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实践教学具有多种形式, 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更深刻的认识自己、人生和社会。在实践教学中,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还可以把在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带到理论学习中来解决, 从而使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促进。根据学科特点, 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资源, 建立可以同时面对多个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群平台和具有各类专业特色的, 以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主要特征的实验教学课程群模块,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时间更充足、更有利的自主学习和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发展空间, 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毕业设计 (论文)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的内涵, 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独立设置实验课;根据教学实践不断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

基础性实验是为相关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相对应而设置的,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打破课程的体系, 按知识模块而设置的综合实验环节, 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当前验证性实验比例较高的情况, 通过整合教学内容, 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各类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群的教学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进行课堂内实践教学的同时, 有计划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外的科技创新活动, 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活动竞赛, 在开放性实验和科技制作、竞赛、考证等模块中, 融入了实验教学平台中的创新性实验层次内容, 以及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中的专业创新性实践层次内容, 使学生的认识建立在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及学生的团队精神、交流沟通能力和责任感有很好的作用。

3对实习教学进行改革

认识实习方面可以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方式, 可带领学生去相关企业进行参观, 对行业有个初步的感性了解, 同时还可以聘请相关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特聘专家, 定期来学校讲学,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食品行业的分类、现状及发展趋势, 同时利用其丰富的实践经验, 可以使学生接触真实的工程项目, 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构造优良的实践教学环境, 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企业联合, 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实习合作关系, 这样可以为生产实习长期稳定有序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提供了保证,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一方面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技能可以在校内实习基地解决,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得到锻炼, 另一方面通过在学校基本的锻炼再到企业中进行实际操作, 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不仅可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还可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为生产发展与科学研究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从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教学、科研、生产共同提高。同时加强实习环节的监控, 建立实践性教学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通过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从制度上规范实践教学秩序和行为, 以保证实习环节的质量, 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根据所学专业的要求, 选定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且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的论文题目, 综合运用所学的主要理论、知识和技术, 并结合社会实践, 依据课题结果撰写的设计说明或论文。毕业设计方面重点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能力, 可以采取开放式教学, 引导学生在毕业设计 (论文) 的工作过程中, 学会主动学习, 学会研究, 在面对复杂的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技术领域中, 有较开阔的视野、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选题方面可以由指导教师提供相关课题, 针对部分教师责任心较差等现象, 从科学选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保证答辩质量等方面加强改进, 同时学生也可以自行联系相关企业, 到企业实习, 根据其在企业担当的工作自拟题目, 但该模式也需要有相关的规范, 以保证学生能够按时按质的完成相关毕业设计或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显突出。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提出了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

参考文献

[1]孙克辉, 李长庚, 盛利元, 等.专业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 (2) :87-88.

[2]郭元新, 李先保, 李凤霞, 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改革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0, (12) :108-110.

[3]袁慧, 于兆勤, 秦哲, 等.新形势下培养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与实践[J].高教探索, 2007, (2) :61-63.

[4]余伟.整合实验室体制强化工程实践训练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9) :84-85.

上一篇:氧化锆基下一篇:进出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