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中学心理健康

2024-08-21

大学与中学心理健康(精选十篇)

大学与中学心理健康 篇1

笔者通过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发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呈现出学习热情随着升入高年级而急剧减退,学习动力下降,甚至早退,旷课屡屡发生。这些现象又直接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往往几年下来,学生埋怨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能力似乎没有明显提高,而老师也因为学生的消极逆反心理而导致教学积极性大受影响。既然这种现象如此普遍,造成的后果如此严重,我们就有必要在此对这种现象反映出的实质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下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消极与逆反心理

1. 漠视课堂。

学生漠视课堂直接表现为对课堂教学持一种漠然的态度。有些学生要么直接旷课或者迟到、早退;人在课堂里,却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心不在焉;无视课堂纪律,讲话或是用移动通讯设备发短信,看电子书,打游戏;回答老师提问时一问摇头三不知,甚至连问的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培养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能力,有时候老师会在课堂安排口语操练或主题演讲、分角色朗读课文等多样化的操练方式,但有些学生却表现出置身事外的态度,不主动参与其中,如果被老师点到就消极抵触,托辞自己没准备好,拒绝参与活动,有时甚至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

2. 消极应付。

消极应付的直接表现为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对课前的预习任务或是课后的复习强化作业敷衍了事,有时甚至是在规定上交的时间前临时抱佛脚,互相抄袭。

3. 投机取巧。

投机取巧的直接表现就是平时上课不努力,考试前搞突击。在学期末总是希望老师能划定复习范围,希望能通过死记硬背答案的捷径通过考试。另一方面,因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压力,导致学生只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多讲与考试相关的历年真题或者模拟题。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本内容毫无兴趣。他们认为课本上的文章学了也对过四、六级没有什么用处,不如在课堂上抓紧时间背背四、六级必考词汇,做做题目大搞题海战术或是干脆不上课盲目地参加各种社会上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辅导班、冲刺班。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 学生学习动机的偏差。

总的来说,学生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很多学生自身的原因会导致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消极抵触情绪。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由对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不明确造成的。对于许多的学生来说,在大学阶段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顺利地毕业并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是他们进入大学的终极目标。学习大学英语只是通过国家四、六级考试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为了使自己真正掌握除自己母语外的一门语言。另一方面,大学英语虽然是高校课程中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但相对于专业课来说又被学生划归为边缘学科,往往备受冷落,不能得到学生的重视。

2. 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人格特质指的就是个体人格特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品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而他们不同的人格特质也决定了平时学习所采用的方式。性格相对外向的学生思维敏捷,爱发问,爱表现自己,因此在课堂学习中能很快把握学习节奏,积极参与到各种口语操练的活动中去。这样的过程往往又会使他们容易有成就感,对学习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常常会在语言学习的课堂中显得沉默寡言,不愿表现自己,担心一旦出错就会丢脸。如果性格内向、基础本身又比较差,遇到问题不能及时提出来,就往往导致学习困难越来越大,问题越积越多。学习效果不理想又会直接导致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英语学习产生消极、抵触、沮丧、排斥的心理。如果这时老师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帮助他走出困境,而只是一味地严厉批评,学生的厌烦抵触情绪就会越演越烈。

3. 教师素质及教学方法的影响。

反观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不能一味从学生身上找原因。在分析学生这一方面存在的主观问题的同时也应该自省教师这一方面的原因。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任务普遍偏重,很多老师兼任多个专业或是多个大班的教学任务。周课时安排过重,学生人数众多。还有些高校搬迁至了偏远的郊区大学城。老师终日奔波、身心疲劳的同时还要应付繁重的科研任务。不少老师苦不堪言。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大学英语的课堂质量可能会受一定影响,教学的效果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

而另一方面,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值得反思的。虽然语言的学习需要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但教师队伍中还是存在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的现象。教学方法单一,仍然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教学内容也是中规中矩的词汇评讲,课文语法讲解,加课后习题操练。信息量不够,授课方式不够活跃,自然也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了。

四、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消极与逆反心理的对策

1. 提升需要层次,激发学习动力。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动力是指向一个固定目标的精力。对学生来说,他被推动着学习是因为学习给他以报偿———成功,受到赞扬和满意的工作,这些是和体内平衡需求(空气、水、食物、恒定体温等)的满足联系在一起的。足见,需要是人活动的潜在动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划分成:生理、安全、社交、荣誉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心理学专家的理论证明了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激发其潜在的动力对大学英语教学走出困境有很大的启发。学生之所以对大学英语学习消极逆反,是因为他们误以为大学英语的课堂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如果教师能让学生深切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的局限,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知识漏洞”,不依靠课堂学习就不能达到更系统、更深入的学习,自然能够促成学生主体对自己的反思,激发其要学的心理。

2. 注重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美国著名教育家格拉塞通过研究发现,培养失败者是学校的最大弊端。他认为不当的教育创造了太多失败的机会,只要学生在学校中不再受到反复失败的挫折,不被老师打上“差生”的标签,并获得老师的爱和赏识,他们将逐渐认识自我价值并取得成功。在美国教育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合著的《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一书中,他们提出了著名的“标签理论”。即教师对学生的成功者和失败者贴标签,这便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某些学生得到老师的暗示和鼓励并自认为是成功的,其后他的行为也就会像个成功者;反之,如果学生得到老师的暗示和贬低,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就会自认为是失败者,其后的行为也会像个失败者。从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应该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可塑之才,都有其各自的闪光点。在学生身上寄予良好的希冀并善加鼓励,学生的学习态度自然就会渐渐转变,从消极转向积极。

3. 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要改变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消极逆反的态度,关键还在于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当前的学术界常常提到要建立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教师依然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教师的讲解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的时间少得可怜,或者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却因为没有科学的指导而使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种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改革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变现在的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局面为由教师作引导、帮助学生从被动消极的教学客体转变为主动学习的积极主体的科学模式。要帮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高校配备的图书馆、在线资料、影音资料库、网络课堂等多样化的资源。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到大学英语角、短剧大赛、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等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去。多元、多样、多彩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地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该谨记老师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的不可磨灭的作用,不管这种作用是好的或是坏的,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得当,如何使大学英语教学收到良好效果,如何切实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的水平也是教师日常要面对的课题。

摘要:无可否认, 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英语学习呈现出消极甚至逆反的心理, 直接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本文拟从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 并对改进这种现象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消极与逆反心理,成因及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军.外国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刘俊伟.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刘润清, 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大学与中学心理健康 篇2

小胖墩越来越多,单杠一个拉不上,体育长跑测试中有考生晕倒,河南某高校3000米长跑纪录51年没人打破……近年来,全国大中小学生体质下滑,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就我省而言,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究竟如何?昨天,大河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日前,我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发布。来,一起看看吧!

背景

抽样检测全省5.1万名学生

9月,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20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实施方案》,我省启动对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研延用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制度建立以来的抽样原则,即根据我省各省辖市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好、中、差三片(“片”即市地),然后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优先确定调研点校,再以年级分层,以教学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构成调研样本。

调研对象涉及我省郑州等10个省辖市、96所大中小学的51077名学生,检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常见病患病状况、内外科检查等方面;同时对小学4年级以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膳食、睡眠、课外体育锻炼、课业负担等;对初、高中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这是继1985年、1991年、1995年、、和我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以来,又一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大规模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性、多学科的调查研究工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数读

关键词身高、胸围、体重

-年期间,我省城乡男女7~22岁各年龄组学生身高、体重、胸围三项主要指标的平均值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城市学生身高涨幅较明显。

身高

城市学生男生平均提高0.48cm女生平均提高0.39cm

体重

城市女生平均提高1.14kg乡村女生平均提高0.93kg

胸围

城市男生平均提高2.06cm乡村男生平均提高1.98cm

小结:与-20期间相比,我省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形态总体发育水平呈增长趋势。由此可见,男女学生形态指标的城乡差异仍然存在。除22岁城市男生胸围均值比乡村男生小0.4cm外,男生其他各年龄组无论身高、体重、胸围均值均是城市大于乡村。

关键词

身体素质

A

中小学生有升有降,下滑趋势有所减缓

力量素质

在握力方面,与2010年相比,2014年我省各年龄组学生力量素质整体水平有所提高。7-12岁城市男、女生水平分别平均提高了0.67千克、0.97千克;乡村男、女生水平分别平均提高了0.58千克、0.98千克。

耐力素质

与2010年相比,2014年我省除小学阶段农村学生水平有所提高外,其他年龄段学生呈下降趋势。如13-18岁1000米跑、800米跑,城市男、女生分别下降了2.58秒、0.03秒;乡村男、女生分别下降了5.73秒、3.35秒。

小结:与2010年相比,我省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测试水平有升有降,下滑趋势有所减缓。

B

大学生身体素质呈整体下降趋势

我省大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降多、升少,且下降明显。2014年,我省19-22岁大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测试指标与2010年相比,除速度、男生握力、女生仰卧起坐水平有所提高外,其他身体素质呈整体下降趋势。例如:引体向上,城、乡男生分别下降了2.3次、1.8次,1000米跑城、乡男生分别下降了23.2秒、7.8秒,800米跑城、乡女生分别下降了16.3秒、13.6秒。

关键词近视眼

仍呈上升趋势

通报指出,我省学生视力不良率持续增长。1985年,我省7~22岁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为34.85%,1995年为39.58%,20为40.73%,20为50.52%,2010年为53.48%,2014年为56.09%。

小结:我省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呈不断增长的势头。

关键词心理健康

超4成中学生有心理问题

结果显示,我省中学生心理状况正常者占58%。

有42%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轻度心理问题者占38.2%中度心理问题者占3.7%重度心理问题者占0.1%

小结:跟我省中学生心理调查结果相比,2014年河南省中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改善。如河南省中学生心理状况正常检出率较20的54.3%提高了3.7个百分点;轻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下降2.5个百分点。

关键词生长发育水平

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城乡差异明显

我省7-22岁农村男生体重比城市男生平均低3.69kg,农村女生平均低2.53kg;农村男生胸围比城市男生平均小2.48cm,农村女生平均小1.75cm。

小结::各项分类数据显示,我省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仍然明显低于城市。

关键词超重、肥胖

我省7-22岁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1.9%,肥胖的检出率为6.1%。

在城市学生中,超重检出率达到14.1%,肥胖的检出率达到7.8%,二者所占比例接近学生总数的22%。

分析

缺乏锻炼、生活方式不健康、学业负担过重成影响健康主因

通报分析,体育锻炼缺乏,生活方式不健康,学业负担过重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原因。

我省曾明确规定,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结果显示,我省有66.8%的中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到1小时。另外,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较少与学生缺乏锻炼意识、主动锻炼不足有一定关系。也与现代休闲娱乐方式和电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有关。

目前,一些中小学校仍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此外,中小学生放学后平均每天用于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越长,近视的检出率越高。每天做家庭作业时间少于1小时学生视力不良和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亦明显低于每天做家庭作业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学生。

要求

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中学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探讨 篇3

1、体育活动能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还能使人在空间和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感等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苏联学者M?M?科尔佳娃用电脑测验法对出生6个星期的婴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经常帮助婴儿屈伸右手指活动能加速婴儿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的成熟。此外,体育活动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能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2、体育活动能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

体育活动在个体的健身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活动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活动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同时,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健身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我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

3、体育活动能增加社会交往

体育活动能增加社会交往,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活动就成为一个增进入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健身活动,可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却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活动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在我校体育教学和活动中,一般说来,二人结伴进行运动的较多,多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篮排球和足球等运动。学生有了进行某项运动的兴趣,也就会去寻找合适的伙伴。通过锻炼,不仅增进球艺,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提供了交往和了解的机会。我校体育教学和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关心和爱护集体的荣誉。积极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学生不管是否上场参加比赛,重要在“参与”,符合体育的精神。在赛场上,可以看到同班同级乃至不同学校的学生,为了观看或参加比赛,可以抛开平时怨恨、隔阂和距离,一起喜怒哀乐。这种非言语性的间接交流,对于相互理解和信任、合作和沟通等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是重要的。可借助体育竞赛的形式,卸脱平日过重的心理负担,平衡心态,促进人际交流。

4、体育活动能减轻应激反应

体育活动能减轻应激反应,这是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感受体的数目和敏感性:再者,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由于降低心率和血压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Kobasa(1985年)指出,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入的心理坚韧性。在体育活动中让一些高应激反应的中小学生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结果发现,效果很好。

5、体育活动能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活动量,就能减少疲劳。有研究表明,健身活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因此,健身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6、体育活动能治疗心理疾病

(1993年)曾调查两种体育活动方式对于医治严重抑郁症住院患者。一种活动方式是散步或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及练体操等体育活动结合放松练习。结果显示,慢跑组患者报告在抑郁感觉和身体症状方面明显地减轻,并报告自尊感增强,身体状态明显好转。相反,混合组患者未报告有任何生理或心理的变化。可见慢跑或散步等有氧运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1992年,拉方丹等人对1985年至1990年涉及有氧练习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实验控制十分严格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氧练习可降低焦虑、抑郁;对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治疗作用;锻炼者参加锻炼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受益于健身活动的程度也越大;健身活动后,即使心血管功能没有提高,焦虑、抑郁程度也可能下降。在我校的教育中,体育课堂即德育课堂,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与中学心理健康 篇4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三进”工程 (即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学生社团、进学生宿舍) 的手段之一, 在学生管理、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和明显。高校社团活动通过感染、暗示、角色扮演、激励等多种功能, 改变着大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等, 对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着巨大作用。

一、为学生提供归属感

新生入校后, 学习、生活的改变最容易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孤独和独立的不适应, 需要寻求心理的保护和沟通理解。而高校学生社团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归属感。新生可以通过社团了解学校、老师, 较快的熟悉和适应学校的环境, 使他们能较快地融入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从心理上克服和减轻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感和压力。

二、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成熟和发展的时期, 内心情感体验比较丰富、细腻, 但感情较脆弱,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常常会因一些小事, 而引起情绪大幅度波动。长时间的不良情绪, 不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只有及时调整情绪, 保持快乐的心情, 才能达到心理健康。

大学生参加社团后, 随着对社团的管理章程、建设、及其特有的活动模式的了解, 会进一步产生信任感、赞赏感、参与感和默契感, 社团拥有的团队精神, 将会影响其中的每一位成员, 使他们产生被需要和被重视感, 从而产生个人价值感和幸福感, 有助于解决学生的负面情绪问题。其次进入大学, 学生的自我支配的时间很多, 社团活动在组织、管理上很灵活, 可以机动参与各种学术、文娱、体育活动, 这也是分散不良情绪的好途径。再者, 在学生社团中, 个人特长容易发挥, 那么对于有自卑倾向的学生也能使他们较容易获取信心, 激发激情, 从而可以消除一部分自卑心理。

三、提供一个激励的环境

社团的发展内容包括学校的奋斗目标与社团文化建设的理想, 这种目标与理想能激发每位成员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与荣誉感, 在校园内形成一种凝聚力量, 推动社员努力工作、学习、创新, 使社团保持生命力, 打造品牌社团。那么, 在这些活动中, 每一位社员都会投入到积极的良性竞争中, 不断发掘个人和团队的潜力, 培养自身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

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美国钢铁大王及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的成功, 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 而百分之八十五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部分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没有足够的理解与包容之心, 加之缺乏社交经验, 而产生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等问题。而社团日常活动的开展, 自然地营造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良好氛围, 如社团例会、讲座、会员交流、社团活动等, 一方面拓宽了他们的交际网, 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社交场所, 让他们去实习人际交往, 学会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 如何有效地对问题做出回应, 使自己从“社团—小集体”顺利地过渡到“大学—大集体”的校园生活学习中。

五、有利于完善学生的自我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 往往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这就使学生长期养成了一种被动学习习惯和依赖心理。但在社团活动中, 学生不仅是参予者, 还可以是组织者、发起者、管理者。这些角色的转换, 增强了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意识, 更重要的是, 大大增强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行动的能力。通过角色转移, 不仅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是他们得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学会理解和善待他人。特别是在一些服务型社团中, 学生不再是社会消费角色, 而是一个能给他人提供爱心和帮助的人。这种角色转移也有助于提升学生从个人情感和事务中走出来, 关心社会大众的利益和幸福。

学生社团在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严谨的社团管理、积极健康的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有利于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文化环境,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 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乐观愉快的心境。因此要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 发挥学生社团的心理调适功能, 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好途径。

摘要: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本文将简要分析高校社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结构中的各要素功能的准确定位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校社团,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胡凯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年8月。

[2]方君:《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2006年第5期。

解析体育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篇5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教学 促进心理健康

1.前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而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当然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2.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2.1现状 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 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致于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偏重于抓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够或没有普及,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同时,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如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3.科学的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3.1科学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的提高,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的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通过体育运动,可使身体正常发育,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活动相比,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不能满足学习的运动项目需要。比如,在足球比赛中,带球进攻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注意的范围就比较广,既要高速带球又要防止被对方拦截,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力。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需要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种的感情。而就一般的心理水平来说根本满足不了上述的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需要。但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所进行的运动可以使原来的心理水平漫漫地得到提高。即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3 体育运动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3.4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际关系好的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都充满兴趣,这些人生活的很愉快;人际关系不好的常常是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运动可以改变这一现象。体育活动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而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和交流,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必须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3.5体育运动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 体育活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了人的情绪,改善了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去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感情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的发展。

3.6体育运动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特点。学生在参加锻炼时,总是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所以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3.7体育运动能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 通过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并从中得到乐趣。项目的选择以学生感兴趣的球类、健美操、游泳等有氧运动为主,运动量以中等强度为宜,心率控制在110—150次/分,并能做到持之以恒。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体育运动有利于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属于体育治疗手段的游戏法是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方法之一,尤其是在团体辅导中更为常用。学校体育可以利用不同强度和速度来消除患者的心理的心理导向。

4.把心理健康融于体育教学

4.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 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以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健康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而恰当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并鼓励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寻求快乐,陶冶情操。

4.2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对孤僻、怪异的学生适宜选择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对优柔寡断的可让他们多参加球类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对腼腆、胆怯的学生可选择武术、体操(单杠、双杠、跳马等)、以及篮球、足球等项目的锻炼;对急噪、易怒的学生适宜选择下棋、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以及游泳等项目;对缺乏信心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对遇事紧张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参加激烈的比赛,特别是足篮排项目;对自负、逞能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项目,如健美操、技巧、长跑、跳高、跨栏等项目。

4.3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多样性是指体育教师所能展现给学生的不仅是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富于变化的方式和方法,而多样性是需要通过多选择来显示其存在的价值。这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4.4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和运动频率,从运动类型来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令人愉快有趣的运动,有氧运动,回避人际竞争运动,可以自定步调的运动;从运动强度来讲,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疲劳;而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60—90分钟也会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

5.结论

5.1体育运动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

5.2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 5.3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5.4体育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与对策 篇6

一、当代中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独生子女的增多,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越来越受重要。在当代中学生中,出现了不少心理问题。

1.学习类问题

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首先是学生的精神压力问题。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个女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学方法、竞争对手和新的环境发生变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于是,她感到自己无能,无颜面对父母,“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

再就是厌学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因自己成绩差,觉得无脸见人,但又不努力学习,而是投机取巧,甚至在考场作弊。有些“差生”常受冷遇,优点和长处不被发现和重视,便有了“破罐破摔”的心理。有的成绩不好或做错了事,常受指责、批评,形成过重的心理压力,产生厌学心理。学生中有种说法“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人缘好的同学却常常受到青睐,在推举各种代表时常会当选,所以就觉得学习没劲。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有位同学的日记写道:“晚上11点多了,望着桌上摆满了的教科书、英语词典、作业簿……我真想一把火让它们灰飞烟灭。”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无奈。

2.人际关系问题

一是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有位学生谈到,一次出于好奇他拿了同桌新买的手机被发现了,受到老师苛刻的指责,并把这事作为一条小辫子抓在手里,动辄就揪出来“示众”一番,严重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导致他对教师的反感、对立,影响了学业。还有学生认为老师“嫌贫爱富”,“处事不公正”等等,都反映出师生关系不和谐。

二是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一位高一男生学习成绩偏低,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主力,训练时不慎伤了腿,医院建议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对此,他从心理上、行动上都不愿意接受,情绪相当低落,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且在口头上常常说大话,在老师、同学们面前夸下海口,但每次事情都不能如他所愿,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交往,他也越来越沉默。

三是与父母关系问题。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有位学生谈到“我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子之再也不回来了,可看到她瘦倦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又觉得于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有位学生的父母感情出现危机,自己夹在中间也倍受折磨。最后父母离异,孩子产生了厌世念头。

3.情感类问题

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

一是与同龄人的感情纠葛,多是同学间的密切交往所至。如某高二女生,学习成绩居中,喜爱写诗,乐于助人。高一下学期与班里一名男生交往甚密,但自高二上学期两人突然互不搭理,该男生与李某的一亲密女伴来往频繁,李某开始远离他们,整日郁郁寡欢,上课时常走神、发呆。课余时间独处一角,不与人搭话,几次测验成绩均有退步。我们在与学生交心时,经常碰到这样的询问,“我和一个男生很要好,现在他升大学了,我想与他确立关系可以吗?”“我和一个男同学很谈得来,想发展成为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又怕老师和家长不同意,影响不好,该怎么办?”“我喜欢一个男生,可有好几个女生喜欢他,我该去竞争呢,还是退下来?”等。

二是与成年人的畸恋问题。如:非婚同居、介入婚外恋、同性恋等。这多表现在一些早熟的女生身上。有位高三女生,学习很好,人也很聪明,学校还想保送她上大学,可她却与一个比她大10岁,有家室的男子同居了,说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感情”。还有位女生恋上了比她大十几岁的英语老师,明知没有结果,却整日就想见到对方,与对方呆在一起。当对方不接受这种情感时,她就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二、中学生不健康心理成因分析

1.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健康不关注

青年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探索出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恪守“老一套”,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

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言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他们身心健康。

现代社会多元化,中学生思想自由奔放,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出现顺从教育者为“优”,反之则认为“差”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把教育和权力以及力量结缘。那种只根据自己的经验而不能适应社会多样化的老师,是不可能理解在多样化社会中学生心理的。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

家庭是塑造孩子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场所。帕森斯把家庭称为“制造人格的工厂”。父母的心理素质、道德行为、文化修养对子女的成长和成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学生应试心理差,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一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首先缺乏与孩子交流,在择友上缺乏指导,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他们在社交中缺乏自信。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宠溺,导致孩子过高的自我中心,既自卑又自恋,易形成依赖心理,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也容易在生活中受挫。

nlc202309040817

3.社会环境污染

面对复杂多样节奏加快的现代生活,整个社会追求物质的欲望日益膨胀,而忽视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需要。现在很多中学生盲目追求名牌,为了虚荣和攀比甚至不惜代价,有些学生为了买iphon4去卖肾,导致健康出了问题,最终选择了不归路;社会上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电子游戏厅青少年是实际消费的群体,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杀,淫秽等影视片,不少青少年中毒以后,便开始行凶,打架,寻求刺激,屡禁不止的黄色书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三、实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主要对策

1.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社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2. 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

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抗挫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3.建立心理咨询室

在中学里建立心理咨询与调节室,除了一般的咨询谈心外,还可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如,在大考之前,总会有一些学生产生考试焦虑,表现出紧张、失眠等症状。心理辅导员就可集中为学生做一次放松治疗。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应考动机以取得好的成绩。学校中的心理咨询与调节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咨询门诊,做法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一,引导学生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由于青少年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情感挫折时发泄常常不能自控。咨询者应理解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当的发泄。较好的方法:一是让他们尽情倾诉;二是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潜消极情绪;三是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

第二,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助能力。青少年自主的能力尚在发育之中,对成人依赖性较强,因此,辅导与咨询时应特别注意助其形成自助能力。在咨询过程中侧重于引导,鼓励,在帮助他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找到解决的对策。

第三,注意行为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还不够成熟,许多心理障碍表现都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如失眠,除了心因性原因外,很重要的影响就是不良的作息习惯。因此,对其进行调节时特别要注意行为的训练,最好是助其设计出训练方案,按行为治疗的原则与做法助其一步步达到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第四,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学生信任感。由于中学生还处在偶像崇拜阶段,接受建议的过程也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因此,咨询者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咨询的效果。有益的做法有二:一是增强个人修养,注意日常生活的表率作用,避免在学生心中形成不良形象。二是真诚关注,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寻找解决的策略,切忌以旁观者的身份滥施同情,使学生自尊心受损,导致咨询失效。

第五,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一是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二是以身作则,率先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三是重视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四是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和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五是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

第六,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据调查某校30%的初中生认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其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湖北某县有一个中学生因看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杀身亡。因此,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物,出售香烟及不合法药品,开放“三室一厅”等等。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作者单位:广州市执信中学)

论体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篇7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在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大多数学校偏重于抓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欠缺,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同时,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二、科学的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一)科学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的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通过体育活动,我们身体更健康,精力更旺盛,学习生活更美好,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体育活动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对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活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活动相比,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不能满足学生对运动项目学习的需要。比如,在篮球比赛中,带球进攻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注意的范围就比较广,既要高速运球又要防止被对方拦截,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力,并舒缓来自场外观众同学的压力。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需要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种感情。而就一般的心理水平来说,根本满足不了上述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需要。但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所进行的运动可以使原来的心理水平慢慢得到提高,推动心理水平的发展。

(三)体育活动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活动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体育活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人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四)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际关系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都充满兴趣,这些人生活得很愉快;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是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运动可以改变这一现象。体育活动中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而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和交流,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必须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其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五)体育活动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

体育活动能直接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减少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感情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的发展。

(六)体育活动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

体育活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的特点。学生在参加锻炼时,总是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所以,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七)体育活动能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活动已经被公认为一种良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根据研究,项目的选择以学生感兴趣的球类、健美操、游泳等有氧运动为主,运动量以中等强度为宜,心率控制在110~150次/分,并要做到持之以恒。体育活动有利于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属于体育治疗手段的游戏法是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方法之一,尤其是在团体辅导中更为常用。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体育教学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

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他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健康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而恰当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并鼓励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寻求快乐、陶冶情操。

(二)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对孤僻、怪异的学生适宜选择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对优柔寡断的可让他们多参加球类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对腼腆、胆怯的学生可选择武术、体操(单杠、双杠、跳马等)、篮球、足球等项目;对急躁、易怒的学生适宜选择下棋、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以及游泳等项目;对缺乏信心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对遇事紧张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参加激烈的比赛,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项目;对自负、逞能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项目,如健美操、技巧、长跑、跳高、跨栏等。

(三)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多样性是指体育教师所能展现给学生的不仅是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富于变化的方式和方法,而多样性是需要通过多选择来显示其存在的价值的。这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四)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

大学与中学心理健康 篇8

一农村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14个地区168所农村中学教师抽样调查, 显示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 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而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曾经联合启动的“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中, 填写问卷的8699名农村中学教师中, 有90%存在工作倦怠, 超过60%的被调查对象对工作不满意。从上面列举的事实来看, 教师的心理问题很严重, 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我县地处山区, 全县14个乡镇, 19所农村中学, 农村中学教师1226人。县教育局人事科组织一次全县农村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 其中有9%属“闲散”型教师, 他们对教学工作没有热情, 属混日子教师;19%属勤奋型, 他们对教学工作充满了激情;72%属职业倦怠型, 多少存有一些心理问题, 其中67%属对工作不满型, 抱怨不断、牢骚满腹。面对当前学校教师的心理现状, 我们非常忧虑。

二农村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1. 多角色冲突, 活得很累

教书这份工作, 有自己的特殊性, 手段是人, 目的也是人。教师面对的是孩子,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充当了“家长的代理人”“学生的楷模”“知识技能的传授者”“严格的管理者”“规范的组织者”“博学可亲的长者”“辛勤的耕耘者”等角色。对教师个人来说, 这些角色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易造成心理冲突。生活中, “园丁、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闪耀的光环, 像孙悟空头上的金箍时刻约束着你。许多教师总是以榜样的姿态, 以标准、典范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可是教师也是真实的人, 也是普通的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常人的七情六欲, 也有悲欢愁苦, 也有难处和艰辛, 也有与他人意见不同的时候, 也有因家庭琐事而心绪不佳的时候。如果教师长期刻意地控制自己, 无法随心地表达思想和感情, 易出现消极情绪。

2. 职业负担重, 身心疲惫

中国家长的传统教育观都是“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因此, 社会是以一所学校的升学率高低来衡量一所学校的好坏, 是以一所学校考上重点大学 (特别是北大、清华) 多少人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 衡量老师的水平。教育是民心工程, “升学率”便成了民生工程。因此学校不得不以“升学率”作为指挥棒。单元考、周考、模拟考、月考、质检考、期中考、期末考让老师应接不暇, 教师间相互攀比学生成绩, 学校“以分论教师”的评估办法, 人为加重了教师间的竞争。教师白天上课、晚上备课和批改作业, 多的要批改130多本作业, 迫使教师处于高度超负荷运转之中。社会开放, 学生难教, 社会对老师要求太高, 对学校要求太高。家长也常把学校当做万能, 要求学校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全才, 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 接下来就是学校的责任了, “养、教、育、保”都变成学校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农村, 由于留守儿童多, 这种要求就更高、更苛刻。教师工作单一, 枯燥重复, 难免产生单调、乏味、厌烦、郁闷的心理。尤其是农村中学教师, 他们交际圈子小, 除了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几乎失去了与社会沟通的机会和能力, 使他们的内心产生了一种孤寂感。因此, 教师职业的种种负担, 极易导致教师心理和情绪上的疲劳。

3. 缺乏成就感, 难找归属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学生的成长不是一日之功, 不能立竿见影。知识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不可能在两三天内就培养出一个伟大的天才, 因此, 教师的工作过程复杂, 周期长, 一个学生的成长并不是某一个人、某一门课、某一个学校、某一方面影响的结果, 哪个老师都不敢贪功为己有, 这样, 教师就难以在工作中找到自己, 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 易受到社会的漠视, 更谈不上对其成就的认可。长此以往, 一些教师就会怀疑教师职业的价值, 甚至担心由于从事教师职业无法实现自我, 将自己埋没。如果一个人脑海中总是出现“辛辛苦苦为谁忙”的想法, 那么, 他怎么还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自然就产生烦闷、压抑的心理问题。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 是活生生的人, 也为柴米油盐而蹙眉, 也想把知识转化为经济, 渴望拥有房子、车子;也想有骄人的伟绩和地位, 受人尊重;也想丰富收入, 享受休闲人生。农村教师只有微薄的住房公积金, 房价涨的速度比工资涨的速度快, 教师靠工资购买商品房很遥远, 住的是学校提供的工作用房或租住在民房, 退休后找不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教师普遍缺乏归属感, 学校凝聚力薄弱, 教师难以安教、乐教。

4. 管理不科学, 缺乏机制

教师队伍的管理要激活管理机制, 激发人的积极性, 激励树立人不断进取的信心, 给教师带来生机和希望。教师人事调动不能靠关系, 要靠能力水平和工作态度, 健全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职称聘任不公平、不合理, 教师职称所谓“一发”系千钧;中层领导班子职务晋升局限性大, 始终冲不出“教育围城”, 年轻有为的人才丧失激情;没有活的机制, 起不到流水不臭的作用, 自然影响积极性。管理制度不够人性化, 制度只会制造矛盾和伤人, 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也会极大地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 因为评价结果往往与绩效工资、职称评聘、奖金荣誉、职务晋升挂钩。学校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评价都要公平、合理、真实。如果教师干好干坏一个样, 学校赏罚不明, 积极努力付出的教师得不到认可, 不干工作的就会在努力工作的教师面前说风凉话, 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久而久之, 这部分有工作激情的教师也会产生倦怠心理。

三农村中学教师心理问题缓解对策

1. 真心善待教师, 努力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因地制宜, 从农村中学教师“住宿条件差, 福利待遇差”的“双差”实际出发, 确立了要让教师“住好、吃好、玩好”为切入点, 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尽可能让教师住好, 让教职工有家的感觉;让教师吃好, 学校聘请厨师解决老师的吃饭问题;让教师玩好, 学校大力建设校园文化, 在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方面多引导、多组织, 由工会牵头开展健康有益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健身舞蹈等比赛活动, 既锻炼了身体, 又加强了交流, 不仅使教师在课余过得充实、有趣、健康、活泼, 而且解决了农村教师课余休闲的问题, 缓解了工作压力, 消除了负面情绪。打造花园式学校, 工作之余让大家在树荫下乘凉, 在花丛中漫步, 一起畅谈人生、交流感情、闲话家常、解困消乏, 力求满足教职工身心健康的需要。

2. 公心评价教师, 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学校管理要以面向学生、面向教师、面向学校发展为出发点;学校管理要以营造一个快乐、自信、有成就感、有归属感的工作环境为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对教师的评价要中肯。评价是过程的体现, 评价是价值的体现, 不同环境必然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学校教师学期工作考评, 变重结果评价为阶段性评价, 强调过程管理, 提高教师对评价工作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 不仅强化了过程监督, 而且体现了为教师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 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学校要创设平台, 提供条件, 让肯作为、能作为、有作为的教师发展优先、待遇优先、进步优先、评聘优先。公正地运用评价结果, 让教师真正感受到优绩优酬、多劳多得的评价机制。

3. 用心理解教师, 努力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教师只有运用自己的心理品质, 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才能顺利完成教育工作, 才能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榜样。科学处理教师的需要, 可以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合理的需求能马上解决的要及时解决;教师合理的高层次的需要不能马上解决的要想方设法尽早解决;教师不合理的需求各部门、各处室要耐心、诚恳地给予疏导解决。对教师而言, 只有学校领导勤勉亲和, 学校管理机制科学合理, 他们才会倾心于这所学校的教育事业。校长要遵行“六会原则”, 即会爱护教师、会感激教师、会赏识教师、会关心教师、会要求教师、会指导教师。学校在平时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开展意志坚强性训练、应对挫折训练、战胜失败训练, 从而增强教师的心理品质。

4. 诚心依靠教师, 努力构建积极的事业信念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 学校领导者要对教师一视同仁, 正直无私, 不拉帮结派和营私舞弊。如主动了解教师思想动态、业务能力, 及时解决教师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积极分担教师生活中的忧虑与艰辛, 并常为教工之间的业务交往与情感交流铺路搭桥, 树立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信念就是希望, 信念是积极向上的工作动力, 是追求成功的基础。教师一旦选择了教育这个职业, 就意味着清贫、平淡、奉献。正因如此, 我们始终努力在教师中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事业信念, 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让教师得到充分尊重;引领教师成长, 让教师享受成功的快乐。在职称评聘上, 学校通过对教师全面合理的评价, 优秀的就要优先, 没有指标限制, 学校给予其相应的待遇享受, 认可他的工作成绩, 尊重他的劳动成果, 让老师从中享受到成功。从而使教师安其位, 乐其道。

农村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 不容忽视, 已成为当前制约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成为当前农村中学管理必须解决的难题。它关系到育人工程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期盼。因此, 学校一定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走出困境, 重燃工作激情, 重树工作信心, 快乐幸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研究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指出当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探索缓解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自我调节、寻找平衡点、增强信心。科学管理, 激活燃烧点, 增强激情。真心善待教师, 公心评价教师, 用心理解教师, 诚心依靠教师。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师,心理问题,现状,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孙文影.教师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2]李虹.教师工作压力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3]伍新春、张军.教师职业倦怠预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4]李远虹.试论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J].文教资料, 2006 (21)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 篇9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1.智力问题。学生的智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症、学习技能障碍、智力异常、注意力涣散、厌学、创新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等。

2.情绪问题。意志是有意识在支配、调节行为, 通过克服困难, 以实现预定, 目标的心理过程。学生的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症、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与攻击性行为等。“考试焦虑, 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 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对分数的错误看法是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的最重要的原因。教师的嘲讽, 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 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意志问题。意志是有意识在支配、调节行为, 通过克服困难, 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学生的意志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 感情冲动时无法控制自己、经不住外界诱惑。

4.人格问题。学生的人格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控力差、怯懦、自我中心、自卑、自闭、不合群、不善于合作等。“长期以来我们社会比较注重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劳动者, 这当然无可厚非, 然而这种教育倾向过于注重社会价值取向, 而忽视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1) 攻击性行为。攻击是宣泄紧张和不满的消极方式, 攻击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攻击, 二是转向攻击。前者是将愤怒发泄到其他的对象上。自我折磨、自我虐待或自杀也属于转向攻击, 其特点是把攻击对象转向自己。“老师和家长可以采用“转移注意”法, 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给予较多的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一些有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 这样可以培养兴趣、陶冶性情达到根治的目的。”

(2) 逆反心理。他们的自我意识获得空前发展, 但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 他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 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 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怀疑或攻击别人, 但又容易片面、缺乏事实根据。

(3) 不合群现象。主要原因是父母和祖辈的溺爱缺少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机会, 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人际圈子狭隘, 易嫉妒的个体, 敏感多疑, 气量狭小, 很难与人敞开心扉交流, 建立真正的友谊。”

二、解决措施

1.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 建立心理咨询 (辅导) 室, 并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开设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 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 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惑。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 应该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

2 . 建立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与沟通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各种形式,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发挥家庭的作用, 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 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同时,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 如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等形式, 利用第二课堂活动, 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 一般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只重视生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 而极少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其结果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也使生理健康得不到保证, 这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因此只有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以重视,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所以, 必须要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所以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优化社会心理环境, 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动力, 其意义不可低估。

四、结论

我们坚信, 依据全面发展理念和素质教育精神而提出的新课程改革, 及新课程标准, 必将极大地推进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但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49-156.

[2]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何先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7]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大学与中学心理健康 篇10

建校十余年来,学校构建了“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展个性、育英才、创特色、争一流”的办学目标和“读书、明理、做人、成才”的校训等文化体系。学校以“自主教育”特色建设作为实施办学理念的切入点,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呵护健康心灵,激发师生以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为特征的教育活力,丰富教育内涵,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自主教育的文化氛围。

2012年,国家教育部重新修订了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领导班子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定位与发展中一致认为:学校担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人才是首任。如果要为青少年的培养目标排序,第一是身体健康,第二是心理健康,第三才是学业成绩。所以,汇文中学下定决心: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之一,并使之成为汇文中学的特色教育。

2012年3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的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投入10万余元,自制配备了10个沙盘,精心设计装修沙盘室;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收集、自制沙具及活动课的器材;建立教师心理绘画室,搭建起一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为师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培训、活动、放松和矫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具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行为训练师资格的专职心理教师徐淑清牵头,成立了由班主任,思想品德、体育、语文、美术任课教师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专兼职结合,解决了师资短缺的难题。

团队成立之初,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了解国内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加速团队的专业打造。先后派老师到北京、上海学习元认知干预技术,参加沙盘、行为训练等心理项目培训,在校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集体备课和沙龙活动。学校目前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7人,国家心理行为训练师2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CETTIC认证的中级沙盘游戏师2人,绘画心理咨询师1人。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在各年级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心理课程来表达:初一沙盘游戏课,初二心理拓展活动课,初三元认知干预技术,这些课程纳入常规教学计划,保证学时,助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初一学生,要尽快适应班级、老师、同学,由于学习任务增加和进度加快,很多学生出现如自卑、自私、不会合作、不会思考等新问题。通过玩沙子、沙具模型的“沙盘游戏课”,学生可以宣泄内心的情绪,放松身心的紧张,重新建构自己的意识,激活自身的健康细胞与调试内心的不良情绪。沙盘课上,心理老师用细柔的声音把孩子们带回到纯真的童年。几次沙盘课后,学生们体会到自己内心的改变,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在接受任务、研究对策、开展游戏、经验分享的沙盘活动中建构健康的自我。

通过沙盘游戏课,学生的变化有目共睹: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小组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了,融洽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班级凝聚力凸显。班主任欣喜于这种变化,寄予了班级管理更多的希望。心理教师透过沙盘游戏及变化,解读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班主任和家长合理化建议,这对构建和谐的师生、亲子关系,促进学生人格、性格的健全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初二学生,青春期萌动,自尊叛逆,思维能力大为提高,理想志向更加远大,个人意识日益增强。但两级分化也随之出现,部分学生缺乏进取心,意志不坚定。因此学校给初二学生开设团队拓展训练课。

针对初二学生开设的团队拓展训练课,旨在从游戏中学会交流,尊重同伴,提高责任心、上进心和团队意识。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能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如,“紧急运输,团结铺路”活动,让学生明白“失败后的总结是通往成功的铺路石,总结与随机应变能力能够助你走向成功”;“蛟龙出海”活动让学生明白了“团队能走多远、能走多快取决于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在“无声数字”的活动中,学生锻炼了有效的沟通能力和自控力。

通过心理活动课,同学们学会了合作,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了团队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初三学生面临学习压力和毕业考试等情况,情绪波动较大。常常无名火起,越暴躁不安,成绩越下滑。面对这种情况,心理老师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用亲切、温柔的语言向学生传递着干预指导语,学生渐渐放松,引领学生真正进入脑科学时代,怎样科学用脑,怎样对自己实施心理干预,这对缓解、调节和释放初三学生的心理压力,以积极的状态备考非常重要。几次干预后,学生情绪明显得到了缓解和释放,学习状态有所改善,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学校还为一些问题学生设立了心理健康档案,邀请家长与心理健康教师共商教育良计,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惑,走向美好的前方。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显示:51.22%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这些数据说明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值得关注。所以,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取得一定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又面向全体教师,开设了教师心理绘画课,定期进行,其核心理念是“把静心作为每天的功课”,心理绘画是让绘画者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言语工具,将潜意识压抑的情感与冲突,在方寸之间完整地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欣赏、交流、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纾解与满足。心理绘画许媛媛老师针对个人及群体开设不同的课型,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去了解自己,觉察当下心境,教师通过绘画释放压力,及时调整心态。

如今,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连汇文中学的特色教育,初步形成汇文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先后接待市、区兄弟学校观摩学习20余次,有近百名学生接受过个体咨询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等研究始终走在前列,“自主教育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示范校。《辽宁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心理》《大连晚报》《大连教育》《职工报》等媒体刊载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和心理教师的研究体会。学校承办了甘井子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在大连市“十二五”校本专项课题研讨会现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特色项目进行展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徐淑清老师的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成果《以高峰情操状态衔接潜意识行为改变人格的探索》应邀在2014年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年会上做大会发言,受到了国内知名心理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学校目前是“心理学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先进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箱庭疗法培训与研究基地。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教师的工作态度、教育教学、心理状态、师生关系,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明显的提升,其显性表现是学生的辍学率逐年降低,其隐性效果如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态度等发生明显变化。目前的汇文中学,正以良好的态势在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地坚持,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汇文中学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会做得更好!

蛟龙出海

上一篇:通信原理教学改革研究下一篇:增储上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