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模式下护理

2024-08-02

生命周期模式下护理(精选五篇)

生命周期模式下护理 篇1

金融和实体经济脱节问题是困扰世界各国经济的难题, 尤其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实际而言, 如何深化金融改革, 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水平和效率成为重大课题。产业金融这个名词虽提出较早, 但其内涵较为陈旧, 已经严重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而生命周期理论能有效地刻画产业从雏形到发展壮大再到衰退的全过程, 在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下能跟踪产业各阶段的发展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 在需求导向的基础上来进行产业金融的设计, 这不仅拓宽了产业金融的内涵, 更有利于金融和实体产业的有机结合和共赢发展, 使金融支撑产业发展的力度和效果大大增强。

二、产业生命周期视角下的风险分析

总体说来, 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前期和后期企业融资风险较大, 而在中期融资风险相对较小。在产业处于初始的种子阶段风险很大, 因为在种子阶段资金投入量大而没有对应的资金回流, 企业和项目也往往存在破产和失败的风险而可能导致种子阶段投入的资金大部分或全部损失。随着产业进入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风险逐步下降到最低, 因为产业企业开始逐渐有了现金回流和收益, 产业企业持续运营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企业发展阶段资金需求旺盛, 持续扩大规模和生产, 资金投入量大, 而成熟阶段虽然资金需求量大但由于有了资本积累和持续盈利, 融资也较为顺畅, 资本循环滚动发展。

三、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产业金融模式

(一) 生命周期理论下的风险和资金需求

产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风险类型, 这些类型风险在不同阶段有交叉但也有所侧重, 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等风险的大小及随着产业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动情况如下图1;图2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融资模式简略图。如图1所示, 各类型风险对于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均呈现开口较大“U”型, 也就是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前期和末期风险较大, 而在中期的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较小, 在种子阶段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较为突出而在发展阶段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较大。

(二) 资金需求导向下的产业金融

我们认为, 产业金融就是产业与金融的紧密融合, 在融合中加快产业的发展。而这种融合是基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资金需求的, 也就是说产业金融的核心问题是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资金需求导向问题, 而产业金融所要求的产业和金融紧密结合也必须是以产业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为前提的。资金需求导向下的产业金融, 或者说生命周期理论下的产业金融不但能够促进产业与金融的紧密结合和共赢发展, 更有助于金融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总体而言, 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前期, 也就是种子阶段和发展阶段, 投入资金面临较大风险, 因此相关金融机构是偏好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创投基金等, 而政府投资基金作为扶持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支持和引导举措是必不可少的。而到了产业发展的中后期, 由于产业日趋成熟, 独立运营和持续收益带来自身融入资金能力增强, 企业往往寻求银行贷款和诸如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资本市场融资方式。

四、产业金融模式中产业企业各阶段融资模式分析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企业阶段性资金需求和对应的融资模式如下:

第一, 新生期。产业企业在建立初期的风险导致了企业很难取得债券融资, 新兴产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体现在创业者自有资金、政府基金和我国刚刚兴起的天使投资等几个方面, 同时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的企业孵化器也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

第二, 发展期。风险投资是适应产业幼稚期发展特征的融资方式, 从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 产业幼稚期的发展阶段是风险投资介入的黄金时期。

第三, 成熟期。随着产业和项目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中后期, 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项目运营已经稳定, 管理也上了轨道。不仅许多金融机构愿意提供债务融资, 而且债务融资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企业的融资渠道有了大规模的拓展。同时由于有了盈利记录, 股票市场上市融资也变成了一种潜在的融资渠道, 企业也可在一定的时期选择上市融资。

第四, 衰退期。衰退期产业规模趋于缩小, 产业内企业面临转型和技术升级换代。一方面, 对于产业内企业依市场法则优胜劣汰产生部分企业破产, 因而需要股权交易市场、不良资产消化和退市清算等金融机构介入。另一方面, 技术升级换代和转型需要新的资金投入, 这就需要探讨在风险剥离的基础上新的投资基金注入的可能性。

摘要:本文在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下, 重新定义了产业金融的基本内涵, 开创性地探索了产业金融的运作模式, 使产业金融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通过对产业金融进行新的解读和探讨, 研究产业金融发展和运行的最优模式, 促进金融与产业更紧密结合, 大力促进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生命周期模式下护理 篇2

企业品牌的生命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都会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二者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其组织架构、人力资源、资金支持、质量保障、企业文化、机制体制等6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下面以表格形式就企业和企业品牌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特征表现分析如下:

考虑到企业品牌的本体是企业,分析认为,企业品牌的发展不能超越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对二者进行交互影响分析,了解企业不同生命阶段对企业品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为更好地推进品牌体系的建设提供支持。

针对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分析企业品牌生命周期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就组织架构、人力资源、资金支持、质量保障、企业文化、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差别,为更好的管理品牌提供借鉴;以下就各细分市场展开分析:

(1)A1企业品牌生命周期处于萌芽期;企业生命周期处于萌芽期。

A1B1:企业简单的组织结构中设立品牌工作的架构;并落实相关职能;

A1B2:有限的人力资源数量和结构较难设立专业从事企业品牌相关工作的人;

A1B3:紧张的收入给予企业品牌的支持少;有限的资源主要集中在推广上;

A1B4:质量保障的随机性高,要提高其稳定性可靠性;

A1B5:受企业家的影响大,企业家的视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品牌的发展;处于萌芽期的企业,其企业文化基因在自我觉醒和发现的过程中,不明确;

A1B6:受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相关决策处于相对随意的过程,没有相关透明高效的体制机制来保障。

总体上分析,处于萌芽期的企业不大能考虑企业品牌的发展。

(2)A2企业品牌生命周期处于萌芽期;企业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

A2B1:企业组织架构和职能的逐步完善让品牌工作架构和职能的完善成为可能;但效率不高;

A2B2:人力资源数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让从事企业品牌工作的专业人员得以到位;

A2B3:企业收入增长让较少环节的企业品牌推广投入得到支持;

A2B4:企业质量保障体系和流程的逐步完善让企业品牌受益;

A2B5:企业文化独特基因的逐渐明确和行为逐步制度化将有益于企业品牌文化的形成和行为的制度化;

A2B6:企业内逐步形成的科学决策和动态开放的机制以及体制将有利于维护企业品牌的机制和体制的形成。

总体上分析,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对萌芽期的企业品牌带来支持推进的影响。

(3)A3企业品牌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企业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

A3B1:企业组织架构和支持品牌工作的组织架构逐步丰富,职能落实;

A3B2:企业人力资源数量丰富,结构优化,相关人员到位;

A3B3:企业收入增长,企业品牌相关支出增加;

A3B4:相关质保体系流程和制度形成;

A3B5: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文化得到明确,相关行为已制度化,士气高涨将积极推进企业的整体发展;

A3B6:相关体制和机制得到优化。

总体上分析,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品牌二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4)A4企业品牌生命周期处于萌芽期;企业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

A4B1:组织架构和职能都完善和明确,对企业品牌而言,关键在于职能的落实和效率;

A4B2:人力资源数量和结构稳定,专业于企业品牌的人力资源少;

A4B3:收入和利润等稳定,但在企业品牌上的投入不多;

A4B4:企业相关保障体系流程等成熟,为企业品牌相关质量保障提供支持;

A4B5:企业文化和制度将极大的影响品牌文化的提炼和形成;

A4B6:透明高效的体制减少渐失灵活的机制对支持企业品牌的体制机制建设的影响。

总体上分析,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将迅速推进企业品牌的发展。

(5)A5企业品牌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企业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

A5B1:企业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职能将加快企业品牌组织架构的完善和职能的明确,企业品牌工作开展能力形成快;

A5B2:受企业品牌人力资源数量需求的影响,企业人力资源数量和结构在稳定的基础上有合适的变化;

A5B3:企业收入和利润稳定,企业品牌投入支持持续增长并到位;

A5B4:企业成熟的保障体系和流程推进企业品牌相关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A5B5:企业成熟完善的制度和文化,支持并推动企业品牌文化的形成和制度化;

A5B6:透明高效的体制减少渐失灵活的机制对支持企业品牌的体制机制建设的影响。

总体上分析,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将快速推进成长期企业品牌的成熟发展。

(6)A6企业品牌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企业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

A6B1:企业和从事企业品牌相关工作的机构职能明确,工作开展效率高;

A6B2:人力资源数量和机构稳定;

A6B3:企业收入和利润稳定,就企业品牌的相关投入稳定,会很好的形成企业品牌的积累;

A6B4:相关质量保障体系、流程和制度完善,企业和企业品牌得到平稳的发展;

A6B5:确保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文化的协调和活力,并使得制度成熟完善;

A6B6:透明高效的体制机制推进企业和企业品牌的发展和稳定。

总体上分析,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和成熟期的企业品牌相互支持,平稳发展。

(7)A7企业品牌生命周期处于萌芽期;企业生命周期处于衰退期。

A7B1:企业组织架构和职能的缩减,不能影响到企业品牌组织架构和职能的落实;

A7B2: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的减少和结构的不稳定,使得企业品牌专业人员的数量和结构保持小的数量和比例;

A7B3: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减少让企业品牌可获得的支持变得困难;

A7B4:企业相关质量保障体系和流程的逐渐被抛弃,使得企业品牌质量保障基础不稳定;

A7B5:低迷的士气,企业相关制度被逐渐的抛弃,使得支持企业品牌的文化很难形成;

A7B6:维护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被逐渐抛弃,使得企业品牌发展所依的相关体制机制随意化、混沌化。

总体上分析,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发展萌芽期的企业品牌有些勉为其难。

(8)A8企业品牌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企业生命周期处于衰退期。

A8B1:企业组织架构和职能的收缩,使得企业品牌组织架构和职能落实的效率低下;

A8B2:企业人力资源数量减少,结构不稳定,将影响从事企业品牌人员队伍数量和结构的稳定;

A8B3: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减少将使得企业品牌相关支出的增加不大能实现;

A8B4:企业保障体系和流程的被抛弃将使得支持企业品牌的流程制度形成困难重重,挣扎中效果差;

A8B5:企业相关制度被抛弃,企业固有的文化会被低迷的士气所影响改变,对支持企业品牌的文化建设造就障碍;

A8B6:维护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被逐渐抛弃不利于支持企业品牌相关体制机制形成。

总体上分析,处于衰退期的企业会为成长期的企业品牌的发展成熟造就障碍而且似乎难以逾越。

(9)A9企业品牌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企业生命周期处于衰退期。

A9B1:企业组织结构和职能的缩减会影响到企业品牌组织机构和职能的变化;

A9B2:企业人力资源数量减少和结构的不稳定对企业品牌的人力资源数量和结构形成冲击;

A9B3: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减少会对企业品牌稳定的支出和结构产生影响;

A9B4:企业相关保障体系和流程被抛弃会影响企业品牌质量保障体系的能力和完备性;

A9B5:企业相关制度被抛弃和低迷的士气会打击企业品牌的制度和工作人员的士气;

A9B6:维护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被逐渐抛弃的时候,支持企业品牌的体制机制也难以幸免。

总体上分析,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将限制成熟期的企业品牌的发展。

(10)A10企业品牌生命周期处于衰退期;企业生命周期处于衰退期。

A10B1:企业组织机构的缩减,企业品牌组织架构不能免脱,相关职能受企业组织职能缩减开始模糊化;

A10B2:企业品牌人力资源受企业人力资源数量和结构的变化的影响,在动态不稳定中减少;

A10B3:企业收入和利润减少在企业品牌的支出和支出环节上表现为减少和取消;

A10B4:企业和企业品牌逐渐抛弃质量保障体系和流程;

A10B5:支持企业和企业品牌发展的相关制度被抛弃,士气低迷;

A10B6:维护企业和企业品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被抛弃或钝化,生命之源干涸。

总体上分析,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和衰退期的企业品牌一起衰亡。

通过对企业生命周期和企业品牌生命周期2者在各细分市场下影响的分析,可以就企业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资金支持、质量保障、企业文化、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变化得到系统的认识来支持企业相关行为决策。

参考文献

[1]黄嘉涛,胡劲.基于品牌生命周期的品牌战略[J].商业时代,2004,(27).

[2]美Ichak Adizes.企业生命周期[M].华夏出版社,2004.

基于生命周期的销售人员管理模式 篇3

一、学徒期

对于刚刚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员来说, 他们处于生命周期的开始, 用学徒一词恰到好处地定义了这一阶段的一些共同特征。这一时期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是基本销售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积累, 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就能成为一名业绩优秀的销售人员, 并有潜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学徒期, 销售人员自身存在明显的长处与不足, 长处方面表现在:一是干劲十足充满激情, 不畏艰辛, 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二是可塑性强, 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 在脑海里渴望自己能够早日成功。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社会阅历不足和营销知识匮乏, 理论和实践有很大差距, 没有经过亲身实践得到的理论是肤浅和机械的, 在工作中不完全能够灵活运用。

因此针对种种不足学徒期最主要的任务是在实践中学会基本的推销技能。一般来说, 基本的推销技能可概括为以下内容: (1) 形象良好使其接受; (2) 表现热情使其感染; (3) 推销理念使其认同; (4) 针对所需谈产品, 这一阶段对方也许会比较顺利地接受产品; (5) 突出优势谈价格; (6) 周到服务促成交。

二、发展期

经过了学徒期, 如果继续用心去学, 细心体验, 成长的速度就会加快, 到达发展期。在发展期, 销售人员学习的重点应放在针对区域市场的知识学习上, 具体要把握以下三部分重点内容:

第一, 做好客户关系的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任务就是要提高客户忠诚度, 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同时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众所周知, 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比保留一个老客户的成本要高几倍, 所以企业要经常走访老客户以了解其所需, 尽力帮助其解决, 提高客户忠诚度, 这就要求销售人员要在稳定老客户的前提下再积极开拓新客户, 走巩固核心区域市场、抢占新市场、提高企业利润的良性发展道路。学会区分客户, 正确对待客户满意和客户抱怨。第二, 能够了解区域市场的有关信息。这是一名有经验的销售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这些信息包括该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文化、法律等环境特点, 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有关信息, 主要竞争对手在该区域的产品销售状况、同类档次的竞争产品的定价如何、采用何种促销策略等等一系列的相关信息。第三, 从一个区域市场上成功到多个区域市场上成功。这不仅需要销售人员对已取得成功的区域的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还要对新的区域市场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去发现新的区域市场的环境上的差异、客户素质上的差异、竞争对手营销策略上的差异等等众多差异, 然后根据以往的经验再考虑到现实差异的基础上重新制订新的营销方案, 以争取在新的区域市场上取得成功。

三、成熟期

能够进入到成熟期的销售人员都是优秀的, 成熟期的销售人员要做到:第一, 能帮其他业务员解决难题。老的销售人员能够将自己所取得的经验传授给他人, 将自己犯过的错误告诫给他人, 使他们减少出错的成本, 特别是在别人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帮助他人分析、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这对他人的成长以及减少企业的损失都大有好处。第二, 能够带领一个团队。随着销售人员的工作历练增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阅历的增长, 他们有责任选拔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不同类型的年轻人将他们组织成为一个团队, 为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 获得更多的利润做贡献。

当然, 完成成熟期的销售人员, 他们的经历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很大一部分人由于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面对成功不知道因何成功, 面对失败不知道为何失败, 找不出成功或失败的根本原因, 他们始终无法到达成熟期这个台阶, 只能是在原地踏步或者更糟——提前进入衰退期。

四、后成熟期

经历了成熟期后, 销售人员将迎来后成熟期。后成熟期包括两个方向, 一方向就是做得很好, 进入高峰期, 另一个方向就是做的不如从前, 进入衰退期。

1. 高峰期。

能够继续向上走的人可以说是人中的精英, 但接下来的高峰期面一临的压力会更大, 在享受高待遇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责任。此阶段的学习重点要继续上升到针对行业的知识学习, 并且还要能处理好内外各方面的关系, 主要需要具备的能力是战略规划能力。作为高层的营销管理人员要接受业绩数字的“硬”考核, 这种考核具有刚性, 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的数字指标, 这时的压力会非常之大。为此, 要有很强的战略规划能力, 要调兵遣将, 将主要精力放在最有发展潜力、能取得最好收益的地方, 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任务。

2. 衰退期。

作为销售人员进入衰退期主要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首先, 知识结构老化, 思维模式僵化,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环境在不断的变化, 若想保证自己永远都处在高峰期, 那就必须时刻处在整个营销领域的前沿, 不断地丰富自己, 否则停止学习的那天就是由盛转衰的开始, 再则, 不能用过去的模式来解决新问题, 因为时代已经变了, 特别是环境的一些重大变化或突变, 自己的预见不能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化, 导致不得不退出舞台的中心位置。其次, 生理年龄的影响, 能顺利走到高峰期的销售人员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也要经历几十个寒暑, 身体上的透支已经使得一部分精英分子不得不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

综上所述, 销售人员的成长每个周期都有不同的特点, 销售人员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 以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 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只有这样自己的生命周期才会不断地得以提升或被延续下去。

摘要:本文通过对销售人员不同生命周期特点的分析, 提出了销售人员如何在不同时期进行学习和提高自己能力的策略, 从而提高销售效率。

关键词:销售人员,生命周期,管理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陈明亮:客户生命周期模式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 2002, (6)

[3]连新田:浅谈生命周期与客户关系的生命周期[J].经济师, 2002, (4)

生命周期模式下护理 篇4

当今中国, 由于长期以来坚持的人口国策, 面临空前严重的老龄化危机。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均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保险制度的内在矛盾所造成的保险基金缺乏、保障标准滞后等长期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暴露, 以致造成不同程度的被动局面。探讨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长期趋势问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经济现象周期性的研究, 一直是经济理论的重要问题, 熊彼特 (1912) 的《经济发展理论》阐述, 经济周期分为景气上升、繁荣、不景气衰退、萧条或危机四个生命阶段, 循环往复。然而对于与经济状况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周期性的研究, 目前还相当有限。王诚 (2004) 《论社会保障的生命周期及中国的周期阶段》一文中提出, 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其内在矛盾, 存在产生、成长、高峰、衰退和消亡的生命周期。促成社会保险养老模式消亡的原因主要有:社保基金出现过度支付的危机、人口结构 (主要是老龄化) 和经济周期的变化对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冲击, 由于两者的共同作用, 导致社会保险基金走向入不敷出, 最终整个制度走向消亡。事实上, 在西方一些老龄化严重的国家, 社会保险养老制度, 尤其是现收现付制 (PAYG) 模式的问题已经开始成为社会经济的负累。

社会保险养老模式强制要求企业和工作者共同参加社会对于基本生活风险 (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 的统一保险, 个人和企业可以在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上, 自主购买更高水平附加保险和商业保险, 同时政府提供基本的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养老模式以其制度的可持续性及较高的适应性, 为世界大部分国家, 尤其是后起的市场化国家采用, 成为当今主流的养老模式。随着社会保险养老模式缺陷的逐步明显, 多种养老方式相互支持补充, 形成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稳定和分散风险的观点日益被接受。世界银行在1994年出版的《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中, 首度提出国家、企业、个人“三支柱”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模式, 2005年, 出版《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养老金制度改革国际比较》, 将“三支柱”养老金模式进一步扩展到“五支柱”模式, 引入了更加宽泛的保障系统。

本文旨在探讨“五支柱”养老金模式中各支柱对社会保险养老模式生命周期——主要是其可持续性及保障水平的影响, 且针对我国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五支柱”养老金模式的主要特征

世界银行2005年《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养老金制度改革国际比较》提出“五支柱”养老金模式, 其特征与内容如下:

1.“零支柱”/非缴费型养老金计划。“零支柱”以消除终身贫困和应对流动性约束的

风险为目标, 更注重为老年没有资格领取其他缴费型养老保障金的社会成员提供保障, 形成养老保障体系最后一道安全网。

2.“第一支柱”/强制的缴费型现收现付制养老金计划。

其最重要的特征是通过代际的再分配, 为老年人提供最低水平的养老保障。“第一支柱”是目前一部分国家社会保险模式的主体支柱, 主要规避个人短视风险及低收入风险。

3.“第二支柱”/强制的个人储备账户式养老金计划。

与“第一支柱”不同, 其重视个人收入在时间跨度上的再分配, 积累基金需要以市场为基础, 进行长期的管理和投资, 相比“第一支柱”, 能有效地帮助个人规避政治风险。

4.“第三支柱”/个人和雇主自愿发起的积累制或半积累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划。

“第三支柱”强调需求高待遇的个人和企业的自由选择, 鼓励个人及企业自发地进行储蓄以获得额外的较高保障水平, 激励个人努力工作、积极储蓄以取得未来老年时期的高收入。同时, “第三支柱”还能避免财政资金被大量挤占, 同时弥补制度僵化、难以跟上需求增长的缺陷。

5.“第四支柱”/非正式的保障形式。

“第四支柱”包括的范围最为广泛, 主要是家庭内部和代际间对老年人的支持, 同时也包括更为广泛的影响老年人生活水平的社会政策。

三、“五支柱”养老金模式各支柱的生命周期影响分析

1) 社会保险养老模式 (即“第一支柱”) 的生命周期

社会保险模式产生于具有较强市场化倾向的国家, 随着经济发展, 覆盖面逐步扩大, 保险支付水平逐步提高, 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 社会保险模式的保障资金和保障水平在经济景气时期达到高峰。随着经济景气时期走向衰退, 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 养老基金的风险共担模式不能化解整体经济的风险, 从而受到“源”与“流”两个方向上的压力, 不得不降低保障水平, 走向衰退, 以致最终造成社保养老基金入不敷出, 不得不选择覆盖面收缩、保障水平下降, 个人和社会保障机构均倾向于向商业市场寻求保障以替代社会保险, 则社会保险模式不可避免地消亡。王诚在 (2004) 《论社会保障的生命周期及中国的周期阶段》认为, “从一种正式制度的角度来看, 社会保险模式生命周期的形态特点是, 社会保障水平需要近半个世纪的时间缓慢上升, 然后在30余年的时间里处于高峰阶段, 在发生现收现付的危机后, 以较快的速度走向消亡。”

2) “零支柱”对社会保险养老制度生命周期的影响

“零支柱”的来源是预算或一般税, 提供最基本的救济。“零支柱”在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阶段, 乃至社会保险制度产生之前, 就存在于社会保障制度中, 以缓解老年贫困, 维持社会稳定。随着第一支柱的建立及其保障水平的稳步提高, “零支柱”呈现出两个相反的倾向:其一, 原本由财政救济覆盖的相当一部分有工作的老年人群进入第一支柱的保障范畴, 自然地降低“零支柱”的给付压力;其二, 整体社会保障水平提高, 导致民众要求提高“零支柱”的保障水平, 通过民主政治选举的助推及政客承诺的方式, 增加“零支柱”的给付。

值得注意的是, “零支柱”所具有的道德风险在各支柱中是最严重的, 故“零支柱”非常容易陷入过度给付。此外, 在经济与“第一支柱”的社会保险基金同时陷入危机时, 高昂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及其伴随的高昂税收往往容易拖累一个国家的经济, 使其复苏过程更加缓慢, 更大的障碍是, 此时要降低“零支柱”的保障水平和范围, 往往需要反复的政治过程, 进而付出高昂的制度性成本。

“零支柱”在社会保险制度产生之前及产生初期, 占据社会保障系统的主体位置, 提供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 在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至高峰阶段, 其实际覆盖面逐渐减小, 保障水平逐渐提高, 然而, 在社会保险制度遭遇危机时, 因其不能免受经济周期和老龄化危机的重大影响, “零支柱”不能发挥和高峰期相同水平的作用, 反而容易由于给付突然增加及民众拒绝收缩保障水平, 从而与社会经济水平不相适应, 形成前期陡坡上升, 后期缓慢下降的形态。此外, “零支柱”在生命周期图形外, 短期内会对社会经济的复苏造成负面效应, 进而影响第二、三支柱在经济危机发生后的保障效果。

3) “第二支柱”对社会保险养老制度生命周期的影响

“第二支柱”不同于基本实行现收现付的前两个支柱, 其优点在于使用强制储蓄的账户积累制, 对个人的收入进行代际的再分配, 避免了人口结构改变造成的现收现付危机和政治选举模式造成的过度支付危机。“第二支柱”的缺点也是明显的:货币贬值、投资失败、款项挪用等风险可能会对“第二支柱”构成重大打击。假定从一个劳动者20岁工作开始按照固定的比例强制储蓄, 到60岁退休, “第二支柱”储蓄养老金的时间跨度长达40年之久, 如不能处理好通胀风险或遭遇投资失败, 劳动者20岁工作时所储蓄的资金, 既显著降低了20岁时他的效用, 对于退休后的效用的增加也微乎其微, 从整体层面来看, 事实上降低了劳动者的福利水平。由此可见, 成功地管理“第二支柱”需要一国的货币币值长期稳定, 市场经济趋于成熟有序, 社会保障机构对于运用资金有能较好控制风险的成熟模式, 而这一切, 对于新兴的市场化国家而言, 在全球化导致经济波动扩大化的背景下, 这些前提条件往往难以达成。

在社会保险制度产生初期, 由于经济环境不稳定、社会保障机构对资金运用的经验不足等因素, “第二支柱”并不一定存在, 或者只存在质量水平较低的“第二支柱”。由于“第二支柱”的运行模式较为复杂, 一般皆在政府预见到并重视“第一支柱”的危机, 即社会的老龄化风险暴露, “第一支柱”出现由高峰期转入衰退期的征兆之后, “第二支柱”才会作为一种风险分散方式, 逐渐受到重视并开始发展, 保障水平在社会保险模式进入衰退的中期时达到高峰。“第二支柱”由于养老金支取时间上的滞后, 经济周期造成的风险会呈现经济衰退离劳动者退休时间越近, 影响越严重的情况, 但总体上而言, 除了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外, 管理良好的强制储蓄个人账户抵御经济周期风险的能力强于现收现付制。

4) “第三支柱”对社会保险养老制度生命周期的影响

“第三支柱”强调自愿性和灵活性, 在第零、一、二支柱保障覆盖所有老年人群体的情况下, “第三支柱”为高收入群体建立了可自由选择的高水平保障, 以获得老年时期更高的收入替代水平。现今国外的第三支柱养老金计划普遍享受税收递延政策优惠, 旨在鼓励高收入群体进行自行储蓄, 减轻社会保障机构及强制性社会保障支柱的压力。

“第三支柱”的发展与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并无明显的逻辑上的关连, 而是与金融、保险行业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第三支柱”采取的是市场竞争模式, 故它的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应与所在国的金融业发展保持同步, 并占有对于高收入者较为重要的地位:保障覆盖面小, 但保障水平高, 继而出现更加多样化的养老年金产品。由于市场化的经营, “第三支柱”的养老金给付一般不会出现低收益率导致保险金严重贬值的情况, 其危机和消亡往往和经济景气时期监管放松导致的保险资金投资失误有关。在此须提及的是, 监管放松引起的金融产品危机很可能波及实体经济, 在时间上表现为第三支柱养老金计划的衰退先于实体的经济衰退发生。

5) “第四支柱”对社会保险养老制度生命周期的影响

“第四支柱”着重关心家庭成员和代际间的非正式互助养老方式。在提高养老金保障水平方面, 其他支柱均对其具有较强的替代效应, “第四支柱”的提出, 主要是对发展中国家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方式的补充。相对于其他各支柱, “第四支柱”所面临的问题有较大的差异性。在医疗条件较不发达, 养老金保障也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父母为了提高自己晚年的生活保障水平, 降低无人养老的风险, 往往会选择多生育子女。而这种多生育子女的倾向直接改变了人口结构, 使得社会倾向于年轻化, 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之后, 这一代人变老, 同时倾向于少子女家庭, 社会呈现老龄化倾向。

与“零支柱”相同, “第四支柱”比社会保险制度的第一支柱出现得更早, 但其养老保障水平, 限于整体的经济情况, 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靠生育更多子女而非提高养育子女投入的方式提高养老水平, 是低水平的恶性循环。在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经济开始发展、医疗水平提高导致死亡风险降低之后, 劳动者才开始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下一代, 即进行人力资本的积累, 而非单纯地生育更多孩子。至此, “第四支柱”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被社会养老模式取代。

四、结论及对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政策建议

诚然, “五支柱”养老模式并不解决社会保险养老制度的本质问题, 也不能完全抵消经济周期等外生因素对保障水平的负面影响, 但由于各支柱的高峰期与“第一支柱”的高峰期存在先后时滞, 故能相互削峰填谷, 分散风险, 起到了一定程度上风险避震的作用, 从而有助于提高社会保险养老制度的可持续性及整个经济应对风险的能力。积累制则采用延期给付的方式, 当现收现付制出现危机时, 第二、三支柱所留存的积累资金, 能够解决一部分养老问题。而“第四支柱”与“零支柱”, 能起到社会安全网的作用, 维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 不致出现重大的社会危机, 使得社会保险养老制度能够顺利复苏, 进入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我国目前采用“统账结合”的养老金管理制度, 实行现收现付制的个人统筹和基金积累制的个人账户结合的方式, 但由于历史遗留债务, 社会保障机构长期挪用在职职工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以解决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支付问题, 事实上个人账户积累已经失去基金积累制的优势, 成为变相的现收现付, 且随着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 退休职工人数与在职职工人数的比率进一步提高, 空账将会扩大, 我国的社会养老金在没有高峰期积累的情况下, 提前面临现收现付制的危机, 同时, 农村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养老保险尚未覆盖。为了应对目前和将来的情况, 笔者提出建议如下:

1. 逐步实行“统账分离”, 建立起独立的“第二支柱”。

目前的“第一支柱”现收现付制资金严重亏空, 处于风险之下, 在老龄化发展的当今, 用“第二支柱”的资金填补“第一支柱”的缺口, 往年历史数据显示, 亏空不减反增, 长期来看, 不仅是不可持续的, 而且会进一步提高现收现付制度的风险。但对于目前养老金确实存在巨大支付压力的状况, 立刻实行“统账分离”可能会造成支付能力上的风险, 故建议从养老金存在结余的地区做起, 先行先试, 逐步分离个人统筹和个人账户。

2. 运用财政手段寻求一定的补偿办法。

适度提高财政资金在社会保障上的投入, 特别是建议能否将财政预收超收的部分, 主要或优先注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同时, 对按期足额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的企业单位实行税收优惠。

近年来, 部分学者提出社会保障“费改税”的设想, 建议将社会保障费取消, 设立社会保障税为新的专项税种, 其优点有三:一是增强社会保障缴费的强制性, 二是可以顺利地实现全国统筹, 三是可以起到收入再分配的作用。但对此观点, 学界仍有较大的争议。笔者认为当下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尚未打破, 全国统筹条件尚不成熟, 目前情况下以收入再分配的合理化为目标, 将个人所得税收入部分用于补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不失为一种合适的手段。

由于目前的社会保险缴费广泛具有累退性、具有逆向再分配的性质, 是否可以考虑将个人所得税的收入部分划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扭转社会保险缴费的逆向再分配作用, 以此真正做到“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3. 增加对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

在农村地区实行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 建议增加对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投入。如配合城镇化的推进, 提供职业培训、发放教育券等, 促使一部分农村剩余人口转移到城镇, 成为职工, 减轻老龄化对年轻一代劳动者造成的养老负担, 同时提高其收入, 缓解养老压力, 再逐步提高农村地区养老保障水平。

4. 推动个人及企业自愿投保的企业年金的发展。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初探 篇5

当前, 我国主要采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以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为主提出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它作为一种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但随着人们对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的研究发现, 建筑物未来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不仅不低于、甚至还远远超过它的建设成本。例如, 美国Veterans Affairs机构负责全国172家医疗中心共2 000栋建筑的运营及维护, 该机构采用40年分析周期和5%的折现率进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发现运营及维护费用是建造费用的7.7倍[1]。因此, 目前全过程造价管理这种将建筑物的工程造价与其未来的运营维护成本割裂开来的方法, 无法全面衡量和评价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投资成本和经济性。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当前在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普及的一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方法, 并且已形成一个非常规范和完善的理论体系。这种方法是从一个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 (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间、运营期间以及改造与拆除期等每一个阶段) , 运用多学科交叉分析的方法, 综合考虑一个项目的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 从而使工程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总成本达到最低, 实现对投资成本和利益分析评价。

2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比较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对现有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局限性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将这两种管理模式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对比后, 两者的优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 从投资决策科学性角度来看,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注重的是项目在建设前期及建造期间的工程造价, 而对项目在移交后的运营和维护直至项目拆除期间所产生的费用, 基本上不予考虑, 或仅仅进行很粗略的估算。但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来对成本进行规划和管理, 以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兼顾管理成本及方案的可行性, 选择最优的、合理的投资方案。

2) 从时间跨度的全面性角度来看, 我国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虽然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期对未来做出考虑, 但往往只给出一个非常粗略的估计值, 未能很全面地、较精确地计算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估值。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对造价和成本的考虑时间跨度覆盖了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后者考虑的时间范围相对前者更长、更全面, 因此得到的评价分析结果也更为合理。

3) 从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模式角度来看, 我国目前工程造价控制是建立在费用定额的基础上, 并且以工程的建设实施阶段为控制重点, 与国外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相比较, 基本上还是处于相对静态的状态。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的时域是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 包括决策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和拆除阶段, 而不仅仅是在它的建设阶段。

4) 从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视角来看[3], 从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上可以发现, 它是涉及对整个的生命周期的所有方面,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采用符合国家甚至国际标准的环保材料和节能设施, 对可回收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和保存, 实施施工废物处理等措施, 不仅仅是单纯地以工程项目的建设费用最低为目标, 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达到绿色环保和生态的目的, 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

3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构建

目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 对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运行主要包含3个环节[4]: (1) 相关数据的采集; (2)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参数的选择; (3)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的设计和研究。

1) 首先, 采集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的相关数据是基础。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 数据仓库等相关技术已经在工程造价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相关从业单位已经建成已完成工程造价数据库, 对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及建设期间的工程数据记录较为全面, 但对建筑物的运营和维护等后期费用数据的收集是相对匮乏的。我国现在的建筑物通常是由所属的物业公司协同相关运营商共同来进行运营和维护, 其相关数据有比较详尽的记录, 因此在对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的相关数据的采集方面,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可以通过与物业公司和相关运营商的充分合作, 完善数据仓库中建筑物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数据。

2) 接着, 根据国内外对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研究, 其计算分析的主要参数包括成本、周期和折现率。 (1) 成本主要由形成成本和未来成本组成, 其中形成成本是指建筑物 (或建筑物系统) 设计、建筑、安装直至最后竣工整个过程中的成本, 未来成本是指建筑物运行后消耗的能源、运行维护等所产生的成本。 (2) 对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周期的确定, 可以根据建筑理论的发展, 并结合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比较准确地得到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 (3) 对于折现率的选择和计算, 可以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并结合建筑行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 选用能真实反映投资者货币时间价值的利息率。

3) 最后, 我们需要进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的设计和研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数据挖掘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各种数学分析模型也日趋成熟, 例如BIM技术日益推广运用, 这使得我们可以基于对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由于建筑物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完整而又复杂的系统, 各系统间存在各种联系、相辅相成, 例如周围环境影响、幕墙的选材、保温隔热材料的使用以及各种水、电、通风系统的不同设计和布置等, 都会对建筑物在使用运行阶段的成本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 当我们形成了一定的信息数据库, 面对海量的信息, 可以交叉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模型、决策树模型等[5], 研究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数据库中隐藏的、有价值的属性间存在的规律, 从而实现对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的评估。

4 结语

目前, 我国采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本文就如何进行工程数据采集、分析和运用,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采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应该结合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以及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造价管理理论, 取两者之精华, 去其糟粕;同时, 在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逐步向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中, 应结合我国现行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优势和经验。随着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会不断的成熟, 最终会在社会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Buildingresearchboard, paynoworpayslater[M].Washington D.C., 1991.

[2]孔祥坤, 寇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与全过程造价管理比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386) :40-42.

[3]任国强, 尹贻林.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3 (5) :148-151.

[4]董士波.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

上一篇:现代服务业绩效下一篇:教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