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采集

2024-09-03

素材采集(精选八篇)

素材采集 篇1

一.留心生活, 敏锐捕捉。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所谓“世事”“人情”就是生活, “洞明”“练达”即是观察、体验、实践的过程或结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也是一切艺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和资料库, 它为文章提供了原始资料。而获得这些源头活水的方法和途径首先是留心观察。因为只有“笼天地于形内”, 才能“挫万物于笔端”。那么, 应观察什么呢?

首先, 细心观察大自然。冬去春来, 花开花谢, 潮涨潮落, 云卷云舒,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充满生命力而又变幻莫测的画卷。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余, 把眼光投注在身边的一草一木之上, 也许会有不断的惊喜出现。

其次, 要留心社会生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从沉重的“书包”中解放出来, 还他们湛蓝的天空, 还他们广阔的原野, 让他们有较多的时间去体验纷繁复杂的生活, 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妙, 从而掌握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虽然每天往返于“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之间, 但发生在周边的生活现象——父母的叮咛, 老师的教诲, 同学的友谊, 校园的变化, 自己的梦幻, 编织成了生活的五彩花环。只要勤于观察, 何愁收集不到新鲜的丰富的材料呢?

二.广泛阅读, 博采众长。

自然环境海阔天空, 社会生活瞬息万变,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 靠直接观察所获的材料, 只能是沧海一粟, 因此, 还必须借助间接观察大量补充。而间接观察的重要手段就是阅读。在阅读中积累与学习, 这是采集材料的又一便捷途径。

首先应注重大量的课外阅读。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阅读和写作息息相关。课外读物内容广博, 知识丰富, 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许多作文出色的学生, 他们往往喜欢读书, 阅读面广。即使优秀作家也不例外,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是在阅读钻研了1500多种古书的基础上写成的。作为中学生, 更应该广泛阅读, 博采众长。鲁迅说:“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样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可见, 读的广, 获取的知识就多。

三.赏流行, 积累素材。

现今的作文教学往往忽略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特别是对现行丰富多彩的流行艺术缺乏指导性的欣赏, 认为新鲜的、流行的东西不具备传统美德, 以老眼光看新事物, 导致学生洞察力不强, 美感力不够。应当用审美的观点去观察现实生活中流行艺术的美, 从中汲取养料, 积累精彩的语言。

现在的中学生, 大多“编着歌唱给自己, 找个梦感受心情”, 他们正处于极易接受新事物, 极具模仿性的年龄阶段, 昨天还在CD里唱的歌词, 第二天就在作文里出现了。只要老师指导有方, 流行艺术中好的语言形式就会被学生迅速接受。说来也怪, 歌词点缀得好, 文章顿时生来, 就像一锅汤里, 加入适量的盐就提味了。

四.勤做笔记, 点滴积累。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前人成功的经验。观察也好, 阅读也好, 不记笔记, 犹如雨点落入大海, 有踪而无形。在观察、阅读的过程中, 必须要做到手勤笔录, 按时整理, 只靠记忆是不行的。著名作家茅盾说过:“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 你要竖起耳朵, 像哨兵似的警觉, 把你的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

五.加强写作, 强化积累。

记住某些东西的最好手段, 就是在实践中运用它, 尤其在青少年时期, 利用得天独厚的记忆力, 记住若干篇章, 奠定扎实的基础, 再用一腔真情去编织, 还愁写不出情文并茂的好文章?纵观文学史, 哪一位文学大师胸中没有万千藏书?茅盾会背《红楼梦》, 冰心能复述《三国演义》, 甚至苏步青也会背《左传》, 杨振宁会背《孟子》。

课件素材的来源及制作采集技巧 篇2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于一身,它形象生动,活跃教学气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要制作一个好课件,必须首先设计好课件的脚本以及进行课件素材采集。课件素材是组成课件的基本元素,是课件制作的开始,课件素材准备不充分,如同无米之炊。课件素材采集的确重要,而且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也不一定能采集到合适的课件素材,下面浅谈一下多媒体课件素材采集和处理的方法。课件素材的来源

1.1 课件素材的网上寻找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交流最大的平台,含有大量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而且很多是免费资源,采集方便,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如 Google、百度、Sohu、Yahoo、Sina 等搜索到所需的课件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如在百度搜索中选择网页或图片等其中的一项,再键入关键字,便能搜索到所要的网页或图片等课件素材,在关键字后再加上文件格式如PPT或SWF,便能搜索到所要的powerpoint或flash课件。平时上网要注意浏览有关学科的网站,并将喜爱的网页或网站收藏到收藏夹,方便下次打开。

1.2 课件素材的网外挖掘

除上网外,如一些教学录像、录音带、VCD、DVD、CD-ROM、图片等,可以到学校、图书馆、音像制品商店等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协议,相互交换、信息共享,租借、拷贝、扫描、购买等方法获得一些必需的珍贵课件素材。有条件者,与有关单位或专业人员,自己制作一些录音、录像、VCD等教学资料。课件素材采集的方法及技巧

2.1 课件文字素材的采集

如果输入的文字不多,直接在创作的环境中输入文本,如果输入的文字较多,先用word软件在外部制作成外部文件或RTF文件,利用Visual Basic中的函数读取到创作的环境中来。

2.2 课件图片素材的采集

(1)书籍杂志上图片可利用扫描仪扫描出来;实景、实物利用数码照相机拍照。

(2)网上的图片通过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然后“粘贴”下来。

(3)凡是屏幕上出现的画面,通过按一下键盘上“Print screen”键,再“粘贴”到自己的文件中;抓图Snaglt软件也能将屏幕上图片截获下来。

(4)对于VCD中的画面,利用豪杰超级解霸3000软件将其中的一幅画面截获保存。

2.3 课件声音素材的采集

(1)使用Windows的录音机录音(如外部声音,将麦克风接到计算机声卡上),采用这种方法录制声音,最多可以录制60s,如果录制更长时间,在录音自动停止后再单击录音按钮,继续录音,重复上述过程,可以录制很长时间。

(2)使用录音软件如 E酷录音机等录制声音。

(3)Powerpoint的“插入”菜单中的下拉菜单“影片和声音”也有“录制声音”工具;

(4)对于VCD的课件声音素材,可用豪杰音频解霸软件截获。

2.4 课件视频素材的采集

(1)录像带、摄像机上的视频材料,通过视频采集卡将它们进行数字处理和压缩录制到电脑硬盘中,再由专门的视频编辑软件如Premiere、会声会影等软件进行编辑。

(2)电脑屏幕的视频,通过屏幕录制软件Snaglt、Camtasia等进行捕获。

(3)对于VCD的课件视频素材,通过豪杰超级解霸3000软件进行编辑制作。

2.5 课件动画素材的采集

(1)对于网页Flash动画,可利用“我要上网去”软件下载。当屏幕出现一个Flash动画时,只要单击该软件的右上方的“swfS-nap”按钮,选择保存路径,单击“开始下载”,便可将 Flash 动画下载。

(2)如果Windows98环境下,在网上看过的Flash动画,打开Windows目录中的TemporaryInternet Files文件夹,按下F3键,输入“*.swf”后查找,便可以找到上网时所看到的动画。

(3)“傲游”软件有一个版本也能对网页中Flash动画进行轻松地下载。课件素材的处理及分类

3.1 图像的处理

ACDsee软件可以将其他图像格式批量转化为GIF格式,GIF文件容量较小,压缩后损失小,易于在网上传播。Photoshop软件可以对图像进行艺术加工。

3.2 音频的处理

利用 Authorwarer 软件中的“其他其他转换WAV 为SWA”,将 WAV 文件压缩转换为 SWA 文件,SWA 音频文件为WAV 文件的 1/3。利用 Windows 的录音机对声音进行编辑制作。

3.3 视频的处理

AVI视频文件通过豪杰超级解霸3000软件进行压缩转化为MPG文件,进行编辑。

3.4 课件素材的分类

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采集写作素材 篇3

关键词:写作素材;声音;小玩意儿;故事;新闻

生活是个万花筒,是首交响乐……怎样让学生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呢?让学生记题材日记,就是让学生用简单的几句话记下生活中可以用来写作的材料。在写作时拿出来看看,它将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那么让学生记些什么呢?

一、让你发笑的一句话

孩子是最开心的,无论在哪里都能听到他们天真的笑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风趣,学生的玩笑,动画片的对白都能引得他们咯咯地笑上好半天,写下来,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例如:爸爸又做错事了,媽妈生气地说:“看你那个样儿,没有三块豆腐高,还猪鼻子插葱装象。”爸爸愣了愣,学着京剧的腔调,说道:“你是从门缝里看人哪。”

二、让你注意的一种声音

《小音乐家扬科》一文,给我们描绘了奇妙的大森林里的音乐。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声音让我们着迷或厌烦,都可以让学生记录下来。

例如:这个学期,学校的上、下课铃声换成美妙的音乐。刚开始,真有点不适应,可是不久便喜欢上了它,觉得它能使我紧张了一节课的心一下子放松。

例如:晚上睡不着觉,听着小闹钟滴滴答答的声音,好像在和我说悄悄话。

三、让你喜欢的一句名言

马克·吐温说:“一句得体的称赞,能使我陶醉两月之久。”成年人是这样,更不用说孩子了。日常生活中那些名人的告诫、警世的格言,会给学生带来很多思考,悟出很多道理,一篇有思想的日记就诞生了,一个小论文的论点就出现了。

例如:有句话说得好:“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我很喜欢这条谚语,它告诉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难成大事。我要把这条谚语推荐给班级的小伙伴,告诉他们: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同学们团结起来就能战胜一切。

记得我们第一次上即兴作文课,课上,同学们表现得很精彩,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不是同学们齐心努力,能有这样的结果吗?

四、让你爱不释手的一件小玩意儿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几乎每个孩子的书包里、口袋里都藏着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一张印花的小纸片,一辆小赛车,一张卡通画片,写下来就是一篇充满爱的小日记。

例如:田雨买了一辆小赛车,我一下子被它那灵巧别致的外形所吸引。瞧,它跑得多快,如果我驾驶着它去参加比赛,保准能拿冠军。为了能和它交朋友,我给了田雨一支自动笔,他把赛车借给我玩了两天。

五、让你感兴趣的一个故事

相信,每个人在小时候都听过许多故事,这些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兴趣,带来了思考,给我们以启示,给我们以智慧。这些故事让孩子写下来,就是一篇小论文的好素材。

例如:今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哈里·S·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以后,有记者到他家采访杜鲁门的母亲,记者首先称赞道:

“有哈里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是这样。”杜鲁门的母亲赞道,“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

“他是做什么的呢?”记者问。

“他正在地里挖土豆。”母亲答道。

一个人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你做的工作有意义,有价值。即使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伟大的。

六、让你关注的一条新闻

虽然孩子很小,其实他们对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尽管有时显得有些幼稚,但让他们写下来,这无疑也是积累的一种好方法。

例如:今天我看了这样一条新闻: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曾经历了一场森林大火。大火过后,护林人员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只被烧焦的鸟,虽然已经死去但这只鸟却像雕塑一样保持着一种姿态。护林员感到奇怪,便用树枝轻轻地拨动那只鸟,没想到几只雏鸟从已死去的母亲的翅膀下钻了出来。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大概是天下所有孩子的共同心声了。这篇文章中的鸟妈妈,用生命为母爱做了最生动的诠释,那种坚定使鸟妈妈成了一座雕塑。虽然是动物的故事,但却可以使我更深刻地感悟到母爱这无形而又永恒的力量。

总之,生活中,这样的点点滴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教师要做一个有心的人,时时刻刻地去提醒学生,及时地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慢慢地学生写作时也就有了素材。俗话说得好:胸无点墨,怎能下笔成文呢?

新闻素材的采集和运用 篇4

关键词:新闻素材,采集,运用

要当好一名合格记者, 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坚持七个原则:

一、坚持亲身采集新闻素材的原则

采集新闻素材是记者撰写新闻稿件的基本条件。记者投身社会, 穿梭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方方面面, 不同人群不同领域中的新闻线索, 现场采访调查, 力求掌握更多更详细的第一手材料。就像建筑工人一样, 无论是盖厂房还是盖楼房都需要准备钢筋水泥, 砖瓦砂石等基本建筑材料一样, 有了这些材料才能盖起漂亮的厂房和楼房。写新闻稿件也一样在写作前需要占有大量的新闻素材。记者写的新闻稿件, 就是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 也就是新闻报道的主题。怎样把新闻报道的主题鲜明生动的表述出来, 就需要采集大量的新闻素材, 即材料。各种各样的新闻素材都是烘托稿件的主题, 为主题服务的, 没有新闻素材, 稿件就无法完成, 即使写了也只能是简单的记录新闻, 告诉人民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 至于什么原因为什么就不得而知, 这样的报道就没有意义, 更没有吸引力。可是把那些含金量高, 有典型代表性的新闻素材写在稿件中效果就大不相同, 例如新华社老记者刘云山写的通讯报道《夜宿车马店》中写道, 记者一进店看到的是车马店宽敞的院子, 被进城卖油卖粮的车辆挤得水泄不通, 殿堂灯火通明, 满屋子的人聊的热火朝天, 车马点老炊事员周二旦一边飞动菜刀一边乐呵呵地说, 俺在店里干了十多年, 天天跟庄户人家打交道, 过去庄户人眉头上挽个疙瘩, 如今个个膘的脸上放光, 那些年住店的多数人拿的是红高粱黄玉米面窝头, 舀两碗白开水就着吃, 现在可不一样了, 拿着白面馒头还嫌不顺口, 还要到街上买块豆腐割斤肉打二两白干, 人家就图那个美气吗, 那算啥美气, 坐在菜案旁, 一位叫贾满贵的瘦高个老汉有点不服气的说;上一次来城里卖公粮, 俺把儿媳妇, 小孙孙, 老姑娘一起拉来, 饭馆里的烧麦, 馅饼, 锅魁娃娃们想吃的都尝遍了, 俺今年一家打了一万斤粮食, 八千金油料。光卖给国家的粮食及油料就一万斤, 进钱三千多块, 那场面才叫美气呢。贾大个子, 如今你肚圆, 兜鼓了可是前几年记得你进城拉返销粮时在店里光吃点窝头。服务员丁大叔揭底了。这时来自黄河边上十六股村的青年后生高兴宽接上话茬, 过去队里年年不分红, 有次俺爹进城, 说要领俺去开开眼, 到了街上, 一不敢进商店, 二不敢进饭店, 兜里空空, 怕看了眼馋。这回俺进城一次就卖了3000 多斤油料, 说到这里, 高兴宽拍拍自己鼓囊囊的上衣口袋。小伙子买啥好东西了, 叫众人看看, 不知道谁这么说。高兴宽倒实在, 打开一个大大的包袱, 里面全是衣服, 都是时兴货。这篇通讯, 写的是记者的所见所闻, 普普通通农民的对话, 车马店服务员亲眼见证这些普普通通农民的过去和现在, 农民告别了过去的苦日子由穷变富, 这是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作者没有通篇累牍的讲改革开放让农民过上了好日, 而是通过那些典型的新闻素材展现农民今昔的变化来升华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的大主题。作者颇具匠心巧妙的运用新闻素材, 不粉饰, 不润色。普普通通的语言, 实实在在变化, 看得见, 摸得着, 使读者心悦诚服, 对改革开放更加深信不疑, 达到了鼓舞士气, 振奋人心的效果。由此可见, 新闻素材是为新闻主题服务的, 是表现新闻主题的基础, 新闻素材和新闻主题在新闻作品中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定的主题要寓于一定的新闻素材之中, 一定的新闻素材又必须由一定的新闻主题来统帅, 没有新闻素材, 新闻主题就无法成立, 没有新闻主题, 新闻素材就是废料, 没有意义。所以写新闻作品一定要做到新闻主题和新闻素材的统一。新闻主题引领新闻素材, 起到驾驭、统帅新闻材料的作用。新闻素材要更好的为新闻主题服务。只有采到好的新闻素材, 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

二、坚持在实践中采集新闻素材的原则

新闻素材的采集是记者最艰辛的劳动。大千世界, 茫茫人海, 如何捕捉到新闻线索, 采集到有用的新闻素材, 靠的是记者的智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做到:一是在现实生活采集新闻素材。世界是物质的, 运动的, 联系的, 世上的人和事绝不是人为缔造, 也不像孙悟空凭空从石头中蹦出来, 无论任何人任何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都有个来龙去脉, 因果联系和不断的发展变化。纷繁复杂的社会, 林林总总变幻莫测的人和事, 令人目不暇接, 眼花缭乱。记者要看清这个社会, 写新闻, 采集新闻素材, 就必须实实在在的深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去, 了解社会, 了解生活, 了解各个行业, 了解身边的人和事, 走出去看一看, 增加阅历和知识, 见多识广, 才能信手拈来。古代的司马迁熟读古代历史文献和诸子百家的著作, 仍不满足书本上的知识, 曾三次游学, 研究各地风土人情和历史资料, 写出了著名巨著 《史记》,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也不是光靠在书斎里读书而成名, 李白在外游历十年, 杜甫曾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们的经历, 成就他们写出那样流传至今的美好诗篇。生活是源泉, 锻炼人, 造就人。记者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历练, 不断的拓宽视野才能捕捉到新闻线索, 采集到有用的新闻素材。 二是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素质。人的素质不同, 思维方式就各有所异, 看问题的角度, 处理方式就千差万别。记者写稿, 采集新闻线索也一样, 同样的环境, 同样的事物, 同样的对象, 有的记者就能采集到大量丰富多彩含金量高的新闻素材, 写出血肉丰满, 活灵活现生动感人的稿件, 有的记者则身在宝山不识宝, 错把黄金当废铜, 空手而归无稿可写。就是勉强写出稿件, 也是平如流水, 淡如清风, 毫无新意。记者工作任重道远, 每个记者都要不断的学习, 提高素质, 有头脑, 有智慧, 有灵感, 有鉴别, 在采集新闻素材时努力做到一听, 二看, 三问, 四记, 五想。

一听, 就是广泛听取方方面面, 不同人群对某人某事的看法和观点, 特别对那些新事物, 新问题, 新情况一定要听详细, 切不可马马虎虎。二看, 就是身临其境实地考察, 看环境, 看现场, 看形象, 看气氛。总之, 第一感官的事物一定要看清楚, 切不可走马观花, 蜻蜓点水。三问, 就是就是要嘴勤, 问的问题越多, 人越多, 才能获取多方不同的意见和见解。要问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刨根问底, 不能想当然, 凭感觉。要不耻下问, 不能似是而非, 含糊其辞。 四记, 就是做好采访笔记和录音, 不要怕麻烦, 凭脑子记录, 要多记方方面面的资料, 力求详尽, 采集多多益善, 用时信手拈来。五想, 就是对采集的新闻素材进行客观真实的分析, 要进行认真研究探讨, 反复推敲, 透过现象看本质, 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这就需要记者做大量的调查研究。把方方面面的人和事了解清楚, 把表面和深层次的问题分析透彻, 经过反复认真思考, 研究把握事物的真实面目。调查研究是建立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的, 这一基础情况的了解是记者艰辛劳动的过程, 既流汗也流血。美国记者斯诺;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为了报道真实的延安, 以无私无畏的精神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一住就是几年写下著名的《西行漫记》;“扫黄打黑”有多少记者朋友冒着生命危险涉身其中了解内幕;汶川地震救灾中, 又有多少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及时准确报道了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那些真实感人的报道激励全国人民的心。在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刻, 记者都会毫不畏惧冲在前面。记者想写篇娱乐新闻同样要付出辛苦的劳动, 例如秦海写的 《白云山上观云海》 的风光通讯, 记者通过对白云山的描绘, 让人足不出户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领略到秀丽, 险峻的山野风光。使心灵贴近自然, 开阔了视野, 陶冶了情操。读者在赏新悦目欣赏大自然风光的同时, 可曾想到为了写出这篇稿件, 采集到真实生动的素材写出险峻的山峰, 秀美的云海, 记者气喘吁吁, 汗流浃背, 从山下一步步爬到山顶, 从不同角度, 侧面, 看山, 看海, 累得抬不动腿, 迈不开步, 只想坐一坐, 躺一躺的心情。记者就是这样生活, 工作在第一线, 为了完成一个个采访任务, 跑断了腿, 磨破了嘴, 孜孜不倦, 一丝不苟, 不放过一个线索和细节, 才写出一篇篇脍炙人口栩栩如生的良篇佳作, 让人回味无穷。那些整天泡在办公室, 到现场晃一晃, 瞧一瞧, 工作煞不下腰, 浅尝则止的人永远写不出具有时代气息, 百姓喜闻乐见, 掷地有声, 回味无穷的好作品。

记者对新闻素材采集的渠道不同, 来源不同, 而且零零散散, 支离破碎。真假难辨, 大多是第一感观印象, 某人某事的表面现象, 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记者怎样把这些生活中记录下来的片段 (新闻素材) 运用到文章中去, 靠的是记者的政治和学识水平。

三、坚持弘扬主旋律的原则, 传播正能量

这是记者采写新闻报导的指导思想。记者在运用新闻素材时, 要把目光放在那些能反映时代精神, 先进思想, 道德观念的素材上, 然后选题立意确定主题, 把采集的素材, 那些具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运用到文章中来, 烘托主题, 把想要说明的道理, 弘扬的精神, 通过这些材料表现出来, 用事例说明道理, 平凡的小事, 能产生令人信服的大道理。最近网上一条信微信感动了千万人, 凡是看过的人, 都会自觉的转发。文章写的是一个8岁男孩领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到面馆吃面, 小男孩把父亲扶到饭桌前坐下, 自己来到服务台前大声对老板说来两碗红烧牛肉面, 然后小孩给老板使个眼色, 买了一碗红烧牛肉面, 自己买了一碗便宜的清汤面。吃面时父亲把碗里的牛肉挑给儿子, 小孩没吱声, 把牛肉悄悄放回父亲碗里, 父亲说这面里牛肉真多, 小孩说是啊。老板看了心酸, 立马切了一盘牛肉送给小孩, 小孩说叔叔我没点牛肉, 老板说我送你的。小孩高兴地给父亲吃, 吃完饭父子两高兴地走了, 老板收拾桌子时发现小孩压在碗底下的牛肉钱。文章通篇记写的是小孩的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一个做法, 却弘扬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和虽然贫困但不失气节的高贵品德, 作者不但素材选得好而且恰如其分的写在文章里, 这一最平凡的小事, 感动了千万人。这虽然是条微信, 不是新闻, 道理是一样的, 记者如果都能把采集的素材运用得如此之好, 一定会写出感动千万人的好作品。

四、坚持新闻素材的真实性的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新闻与文学作品本质区别, 新闻不同于小说, 小说可以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可以虚构, 新闻则不能有半点虚假成分, 一就是一, 二就是二, 绝不能弄虚作假, 不能凭空杜撰, 无中生有。有的记者为了猎奇, 追求轰动效应涉黑犯险, 写假新闻。新闻出版署主办的 《中国日报》 披露了1991 年报纸十条假新闻影响极坏。所以新闻必须真实。记者运用素材不能张冠李戴, 移花接木, 为了追求生动, 把几个人的事迹写在同一个人身上, 有的甚至歪曲事实。更不能把那些粗枝大叶, 似是而非不是数字不详, 就是断章取义的素材运用到稿件中, 造成报道失实。

五、坚持精挑细选的原则

选择最有特点的素材, 最具代表性反映时代精神和事物本质的典型材料。这些材料一定要写得详实细致, 给人以身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的感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 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倘要画了全部头发, 即使细的逼真也毫无意义”。记者选用素材, 要选用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有代表性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素材, 写出的作品才能令人折服, 发人深省。

六、坚持新闻素材要新颖的原则

时代发展突飞猛进, 日新月异, 写的新闻要有新意。紧跟时代的脚步, 所以我们运用的素材必须是引领时代潮头的人和事, 反映现实生活的精神和风貌。一些老生常谈, 陈词滥调的作品, 是无人问津的。新事物层出不穷, 需要记者不断地更新观念, 不断的学习, 接受新思想, 新观念, 跟上时代潮流。才能变换思想方式, 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不同的事物, 写出有创新, 有新意, 有时代精神的作品。

七、坚持勤学苦练基本功的原则

记者的一生是不断的学习, 采访, 写作的一生。这人生的三部曲, 是记者的一生追求。学习和涉猎的知识越广博, 运用采访得来的素材就越得心应手。钱钟书先生是大学问家, 以“围城”等著作而闻名于世, 有人把他的一部著作《管锥篇》做了统计, 他在书中所引证西方学者作家近千人, 被引证的著作达一千七八百种, 可见他涉猎知识的广博。他的夫人讲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学生期末写了一份读书报告但他并没有认真思考, 只是从几十本书中东拼西凑, 草草交账, 钱先生看后不作评语, 只是把他的引录的出处一一标注出, 这种幽默的批评, 一度传为美谈。这说明钱老先生涉猎之广, 学识渊博。所以, 记者一定要多学习, 有广博的知识, 才能在采访中不说外行话, 在选取素材运用素材时游刃有余, 准确, 生动写出活泼新颖, 声情并茂的好新闻。

参考文献

[1]王玉梅;新闻材料的收集、储备与选用方法;《青年记者》;2013 (27) :62-62

[2]何昕;试论记者对新闻素材的选择与使用;《新闻传播》;2011 (2) :62-62

多媒体信息素材的采集制作处理技术 篇5

1.1 文本

文本是人们最熟悉的, 指的是各种文字, 包括字母、数字和符号, 与其他媒体相比, 文字是最容易处理、占用存储空间最少、最方便利用计算机输入和存储的媒体。文本显示是多媒体软件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多媒体软件中概念、定义、原理的阐述、问题的表述、标题、菜单、按钮、导航等都离不开文本信息, 它是准确有效地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体元素。

1.2 图形

计算机中的图形是数字化的, 是矢量图, 矢量图形是通过一组指令集来描述的, 这些指令描述构成一幅图的所有直线、圆、圆弧、矩形、曲线等的位置、维数和大小、形状。显示时需要专门的软件读取这些指令, 并将其转变为屏幕上所显示的形状和颜色。

1.3 图像

图像文件是由数字阵列信息组成, 用以描述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强度与颜色的位图图像。位图图像适合表现具有复杂色彩、细致多变, 层次和色彩比较丰富, 包含大量细节的图像。像素的多少决定文件的大小和图像细节的丰富程度。

1.4 动画

动画是通过一系列彼此有差别的单个画面来产生运动画面的一种技术, 通过以15到20帧的速度播放静止图像帧以产生运动的错觉, 可达到画中形象连续变化的效果。要实现动画首先需要有一系列前后有微小差别的图形或图像, 每一幅图片称为动画的一帧, 它可以通过计算机产生和记录。

1.5 声音

声音是多媒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和组成部分, 是多媒体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声音通常有语音、音效和音乐等三种形式。语音指人们讲话的声音;音效指声音特殊效果, 如雨声、铃声、机器声、动物叫声等等, 它可以是从自然界中录音的, 也可以采用特殊方法人工模拟制作;音乐则是一种最常见的声音形式。

1.6 视频

多媒体素材中的视频指数字化的活动图像。VCD光盘存储的就是经过量化采样压缩生成的数字视频信息。视频信号采集卡是将模拟视频信号在转换过程中压缩成数字视频, 并以文件形式存入计算机硬盘的设备。

2 多媒体信息素材的数字化

(1) 各种媒体信息必须经过模数转换 (ADC) 变成数字信号才能存储到计算机中;

(2) 不同设备采集到的多媒体信息格式往往不尽相同, 因此在计算机中如果要方便地对信号进行处理, 还必须经过一定格式的转换;

(3) 数字化后的音频及视频信息, 其数据量是非常大的, 会占据大量的存储空间, 为了使用、加工和传输这些信息, 还要对其进行数据压缩, 但在播放信息时又要对其进行解压缩[2]。

3 制作多媒体信息素材的常用软件

格式与所使用的压缩算法有关, 打开和制作的软件也是和压缩算法相联系的, 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制作多媒体素材的软件。

(1) 文字软件:Windows记事本、Word、WPS、COOL3D等;

(2) 图像软件:Windows画图、ACDSee、Core Draw、Photoshop、Fireworks等;

(3) 声音软件:Windows录音机、Cool Edit、Winamp等;

(4) 动画软件:Gif Animator、Flash、Director、3D MAX等;

(5) 视频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Premiere等。

4 多媒体信息素材库的构建

4.1 文本信息素材的采集制作

多媒体素材库中的文本主要用于呈现标题、按钮名称、菜单名称以及文字性内容等, 它是素材库的主要组成部分, 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1) 普通文本。直接在系统创作环境中输入文本内容, 或是通过外部文本编辑软件 (如WPS、WORD等) 制作文本文件或Rich Text格式的文件 (RTE格式) , 利用基本开发工具 (如Visual Basic) 中的函数读取到呈现区域。这两种方法的用途不同, 在创作环境中输入的文本文件主要用于文本量不大, 且没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如果需要大量的文本输入, 且文本的显示需要一定条件的控制, 此时应考虑在外部制作外部文件或RTE文件。

(2) 图形文本。图形文件是相对于应用程序运行时, 操纵者所看到的文本内容而言的。从严格意义上讲, 这种类型的文件实际上应归属于图形类, 称之为图形文本。图形文本的素材量比较大, 但又有自己的优势, 可以对图形文本进行特殊效果处理, 如透明字、立体字、渐变字等。图形文本既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多媒体素材库中的图形文本可以在P ai n t b r u s h或Photoshop等图形软件中制作。

4.2 图像信息素材的采集制作

多媒体素材库中的图像一般主要用于背景、插图、图形交互区以及图形按钮等处, 它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实现: (1) 利用图像素材库中的图像。多媒体素材库中的背景图像、按钮图形以及光标图形等, 可从素材库中选择。图像素材库中提供大量的图像资料, 一般存储于硬盘或CD-ROM光盘中。使用者从中可以挑选出适合多媒体素材库使用的许多图像。 (2) 利用扫描仪输入图像。扫描仪的功能可以将外部绘制的图形、照片以及印刷图片等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多媒体素材库中的很多内容插图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获取的。 (3) 利用绘图软件制作。利用Windows的画笔 (Paintbrush) 或专业绘图软件Painter、Corel Draw等在计算机中直接绘制多媒体软件中的简单笔画。 (4) 利用屏幕捕捉的方法获取图像。对一些图标、按钮图形等素材, 一般采用专门的应用程序 (如Piazzus) 来捕捉屏幕获得。 (5) 利用图像合成的方法获取图像。图像合成是指在图像处理软件中, 将多幅图像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取出来, 重新组合成一幅图像。多媒体素材库中图像合成可在Photoshop、Photo Style等图像软件中进行。 (6) 利用图形制作软件生成图像。在多媒体素材库中可以选用专业动画制作软件3Dstudio Max来制作立体字与模拟物体等。

4.3 动画信息素材的采集制作

动画是对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模拟。多媒体素材库中的动画既有二维的、又有三维的。因此, 动画制作的种类可分为: (1) 二维动画制作。利用Animator Pro和Director两个软件工具实现。 (2) 三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与二维动画相比, 除具有二维动画X-Y平面的特性外, 还增加了深度维, 通过材质处理, 产生运动物体的纹理感, 在灯光与摄象机的作用下, 运动效果非常逼真。多媒体素材库中的三维动画是在3Dstudio Max制作的。

4.4 音频信息素材的采集制作

多媒体素材库的声音种类包括声音、音乐与效果声。声音指朗读示范音与解说, 音乐指背景音乐与主体音乐, 效果声用于按键等。音频的制作要有硬件, 即音频卡的支持, 可以选用Creative公司的SB16声卡, 音频制作与处理软件选用Creative附送的Wave Studio2.0, 通过以下的途径制作多媒体素材库的音频: (1) 声音。首先把普通话录在金属磁带上, 然后通过录音卡座将音频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 将音频信号数字化后做进一步处理 (2) 音乐。选用CD播放机或录音卡座将音频信号输入计算机后进行数字化。 (3) 效果声。选用保存与硬盘或CD-ROM音效库中的内容。

4.5 视频信息素材的采集制作

在多媒体素材库中, 对视频影象的处理可以采用硬件压缩与软件回放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视频源图象用视频卡进行采集, 然后选择相应的压缩标准存储。视频卡可以选用Creative公司的RT300显卡, 压缩标准采用Intel公司的Indeo video Interactive。视频压缩与处理软件选用Premiere、Video Studio、Video For Windows等软件[3]。

5 结语

多媒体信息素材的采集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基础, 而多媒体信息素材的采集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 合理高效的采集方法可为素材的积累提供质量和数量的保证, 使多媒体信息素材的制作更加规范和成熟, 同时也为多媒体软件的制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这样, 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摘要:由于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信息技术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多媒体软件的制作离不开多媒体信息素材, 在多媒体创作过程中素材的采集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不同素材需要不同的采集方法和软件, 本文较全面地探讨了多媒体信息素材类型、采集和制作的方法与途径, 对多媒体软件制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素材,数字化,采集,制作

参考文献

[1]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高教出版社, 2009 (06) .

[2]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08) .

素材采集 篇6

关键词:数字电视节目,前期拍摄,视频音频,采集

随着电视技术全面进入数字技术时代, 模拟摄像机、录像机以及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系统全面退出历史舞台。数字摄像机、数字录像机等前期数字设备, 基于硬盘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使用使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笔者在近些年的数字电视节目制作工作中, 对数字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现就数字电视节目前后期制作技术和流程方面, 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以ENG方式为例简述数字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

电视节目制作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ENG方式, 即“电子新闻采集” (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这是一种单机采访模式, 一般是使用便捷式的摄录一体机, 采集日常电视新闻。二是EFP方式, 即“电子现场制作” (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 。这套系统一般包括3台以上的摄像机, 1台视频信号切换台, 一个调音台及其他辅助设备。三是ESP方式, 也叫“电子演播室制作” (Electronic Studioproduction) 。

ENG方式是电视新闻采访的基本方式。它的流程一般是先进行电视节目的策划和编导, 确定节目主题, 在可能的情况下编写出文字剧本和分镜头剧本, 根据剧本进行前期素材拍摄, 对素材进行后期非线性编辑, 生成各种需要的格式, 最后进行合成输出, 节目播出。数字信号制作具体过程可以表示为:光信号通过数字摄像机的成像装置CCD (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藕合器) 生成为电信号, 电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存储为数字信号, 上载到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后期编辑, 合成输出各种格式, 再通过不同的播出手段, 通过光纤、有线电视、网络等, 最后还原成光信号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二、数字前期摄录设备的准备

数字电视前期制作设备使用了由CCD、COMS为成像装置的数字摄像机代替了由电子管、真空管为成像装置的模拟摄像机。数字摄像机可以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家用级设备。广播级前期设备如索尼公司的HDCAM、Digital Betacam、XDCAM HD、XDCAM SD、MPEG IMX, 松下公司的DvcproHD、Dvcpro50, JVC的数字D-9格式等设备, 这些设备又可分为高清晰度 (HD, 分辨率达到1920x1080i) 和标准清晰度 (s D, 分辨率达到720×576) 设备。广播级设备图像质量好, 彩色和灰色度都很逼真, 几乎没有失真, 但价格高, 适用于广播电视行业以及专业影视节目制作公司。专业级数字设备如索尼公司的DVCAM格式以及松下公司的Dvcpro 25等设备, 这些设备图像质量低于广播级设备, 适用于一般的电视新闻制作、教育教学、工业、医疗等领域。

三、数字电视摄像技术的基本要求

拍摄前首先要熟悉自己使用的摄像机, 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 熟能生巧, 拍摄要做到:稳、平、准、匀、清。

1. 稳——画面稳定, 不抖动和晃动

摄像师最重要的技术和基本功就是使自己拍摄的画面保持稳定。看似简单, 实际上没有长期的练习是不容易做到的。三脚架是减轻画面晃动的最有效工具。只要情况允许, 应尽量使用三脚架, 另外可充分利用各种支撑物, 如身边的树、电线杆、墙壁等等。持机姿式也很重要, 应面对被摄体, 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宽, 身体挺直站立, 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右肩扛着摄像机, 右手握住手柄, 左手握住聚焦环, 眼睛贴在寻像器上, 4个支撑点把牢摄像机。做运动镜头拍摄时。如横摇镜头, 身体扭向侧面从起幅开始, 转动身体回到正面, 直至落幅, 身体状态是从不舒服的位置到舒服的位置。拍摄时, 应尽量屏住呼吸, 或呼吸匀而浅, 不能作大幅度的深呼吸。移动拍摄时, 步法最为重要, 双膝应略为弯曲, 脚与地面平行擦地移动。

2. 平——画面保持水平, 不倾斜

平, 指所摄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寻像器中看到的景物图形应横平竖直。以寻像器的边框为准来衡量, 画面中的水平线与寻像器的横边平行, 垂直线与寻像器的竖边平行。摄像时确保画面中地平线平的关键是利用三脚架上水平仪的气泡将三脚架调平, 调整云台位置或者三条腿的长度, 使气泡水平仪的小气泡正好处于中心位置点上。有的摄像机可在菜单中设定一个正方形小方框位于画面正中以确保画面保持水平。

3. 准——落幅要准, 取景、调焦、曝光准确

准, 一般指落幅要准。当某个技巧性镜头 (如推镜头、摇镜头) 结束时, 落幅应该正好是需要的画面。拍摄中的“准”还包括白平衡调整要正确, 聚焦要准确, 光圈调整要准确等等。

4. 匀——拍摄运动画面保持速度均匀

匀, 是指运动镜头的速率要匀, 不能忽快忽慢, 推、拉、摇、移、跟都应当匀速进行, 镜头的起、落幅要交代清楚, 不能太快, 中间必须是匀速的。

5. 清——画面保持清晰, 不模糊

在摄像的过程中, 要保持画面主体清晰, 聚焦必须做到焦点清晰。另外为了追求画面效果, 可在景深控制范围内保证画面清晰, 景深范围之外, 画面虚幻, 形成对比, 突出主体。

四、电视摄像的基本方式

根据文字剧本和分镜头剧本组织素材的拍摄, 要掌握固定拍摄、运动拍摄这两个电视拍摄的基本方式。同一素材, 不同的摄影师拍摄出的效果大不一样, 著名的摄像师善于把握镜头语言, 他会用最好的视角效果体现编导的意图。

1. 固定拍摄

固定镜头是电视节目中运用最多的镜头。拍摄点和拍摄角度都不变, 摄像机在固定状态下拍摄素材。拍好固定镜头是摄影师必备的基本功和学习拍摄的起点。固定拍摄具有拍摄简单、剪接方便、信息集中、观看舒服等特点。因此, 在电视节目中, 固定镜头最多。

2. 运动拍摄

运动拍摄包括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在拍摄过程中, 通过拍摄点或拍摄角度的改变, 形成镜头外部的运动, 或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 形成景别大小的变化。

3. 综合拍摄

综合拍摄是指在同一个镜头中, 综合使用推拉摇移的拍摄方式。在摇动、移动的过程中变焦, 或移摇结合、边移边摇, 构成更为复杂多变的综合运动方式, 形成具有独特意义的镜头语言。

五、重视音频素材收集

在电视节目前期拍摄过程中, 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是两个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如果忽视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 都会给后期制作带来麻烦甚至对节目制作带来巨大的损失, 有的会造成制作成本的增加 (如重新拍摄和录音) , 有的会造成无法补救的后果 (如现场场景无法复制) 。在前期音频素材的收集中, 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在拍摄前, 一定要检查设备的运转正常性, 确保话筒运转正常, 最好是先尝试拍摄一段画面和录音, 再回放一下确认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正常。二是注意采集同期声, 同期声是随画面同时产生的声音, 具有现场感强, 后期不能复制等特点, 所以在前期视音频素材采集中应特别重视同期声采集, 给后期制作留下充足的音频素材。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工作, 电视节目的前期拍摄任务完成了, 各种视音频素材采集回来了, 将这些素材送到非线性编辑机房进行后期处理, 这就是数字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技术了。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数字电视节目拍摄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10.

素材采集 篇7

关键词:素材,集材,选用,鉴别

在日常教学中, 作文课是师生都倍感头疼的课。而职业高中的学生更是厌恶写作, 一提到写作就是一片带有抗议性的“哦~”声。因为写不好, 就不愿写;又因为不愿写, 就更写不好。如此恶性循环, 使写作教学一直处在“慢、差、费”的境地。学生作文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内容单薄甚或空洞无物, 所写内容都是颠来倒去“自家道理”, 泛泛而谈。有些文章更是味同嚼蜡, 令读者不忍读完, 纯粹在混字数, 失败得很。其实, 如果在一篇文章中出现一两则较为扣题的事例材料或引一经一典, 在文章内容上就能出现良好效果。如果再多一点素材的恰当应用, 就能在“同胞们”的作文中出类拔萃, 获得不错的分数。在一篇字数要求700以上的高职考作文中, 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写作素材支撑, 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在职高写作教学中, 要求学生进行素材的采集, 并指导他们合理地运用, 让他们有“事”、“物”、“理”可写, 学生自然会乐于去完成写作任务, 如此不失为一种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写文章要想做到内容充实, 说理透彻, 就须依靠材料, 它是至关重要的“器”。如果平时不在意材料的收集、积累, 或只有陈旧贫乏的材料, 他的作文就不能给人以眼睛一亮的感觉, 结果可想而知。实践表明, 学生的知识积累越是丰富、深厚, 便愈容易诱发灵感活动。只有广泛搜集写作素材, 才能做到“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让学生广采博取, 不断地从生活学习中汲取知识的营养, 灵感才会闪现, 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既快又好地完成作文。鉴于此, 笔者认为在写作教学中, 应努力践行“广集材, 精挑选, 成良文”的教学原则, 以期快捷地提高学生作文的应考能力。

一、广集材写作的基础与前提

写作素材丰富而且广泛, 需要引导学生去“慧眼识材”, 从哪些方面着手, 采用何种方式, 教师要作出要求或建议。笔者认为可从这些方面入手去指导学生集材:

1. 观察社会, 从生活中积淀素材。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生活越丰富, 能联系应用的素材就越多。身边的人与事, 能触动我们感受的都可及时地收集整理, 做好记载。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一件事从起因、经过到结果的过程中, 都可探寻引人思考的地方, 给人启示。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 一棵草可以展示生命的顽强, 一句话可以表达人世的炎凉。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观察社会, 启迪智慧, 积淀丰富的写作素材。

2. 利用课本, 从教材中挖掘素材。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是精挑细选的优秀例子, 特别是名家名篇, 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句子和段落, 语言凝练, 内涵丰富, 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课文《论语》、《劝学》等, 到处都有理论材料, 是学生写作最直接的素材。稍加挑选, 就有许多道理材料可用, 这样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又增强了说服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素材蕴含的道理, 结合背诵要求学生牢记。另外, 引导学生理解素材很关键, 它是准确用材的前提, 指导学生能够用入话题之中, 并能触类旁通, 这样才能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3. 拓展阅读, 从课外读物中找寻素材。

充分利用课外阅读的语文学习阵地, 引导学生积极阅读课外读物, 包括各类各科书籍、报刊杂志等。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之后写感想, 写摘要的良好习惯。如果看到令人深有感受或启迪的素材, 能够记录下来。可以摘抄、剪报, 也可概括归纳。总之, 学生自己采集整理的资料是印象最深、效果最好的素材。

4. 旁征博引, 从不同学科中牵引素材。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在众多学科中, 写作素材最丰富的首推历史。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是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材料库。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中积累历史事例、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事实材料, 借鉴其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视角, 提高思辨能力。

其他学科的教材也同样蕴藏着大量对写作有用的材料, 值得去收集。特别是有的专业课程, 实例丰富, 具体生动, 很有说服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渗透到各门学科的学习之中, 从更广泛的层面上收集写作材料, 并在作文中采用。文章若能扩大用材范围, 彰显个性, 必能获得评卷老师的青睐。

利用媒介, 从电视网络中精淘素材。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好电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 学生观看电视所占的课余时间远远多于阅读的时间。一些节目可提供宝贵的声像资料, 立体而直观, 不失为极好的素材。如“人与自然”、“科技博览”、“读书时间”、“探索发现”等等。如果能利用好电视资源, 把学生的兴趣点从连续剧上转移到这些节目中来, 那么电视就会成为拓宽学生视野的高效途径。当然, 还要提醒学生, 影视剧的虚构剧情不宜采用或仿构。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电脑, 利用网络资源, 查找所需的学习资料和素材, 可以随时搜集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在纷繁无穷的网络世界里, 精心“淘”出理想的素材。

二、善挑选素材的把握与鉴别

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 具备挑选的条件, 才能自如地运用。正如郭沫若所说:“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素材本身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 只有能用与否之别。为我所用, 即为良材。要让学生明确, 素材只要符合话题要求的, 能用来说事的都是备选材料, 对这些可用之材须做到“善挑选”。

在选用材料上, 从审题到成文的整个过程中, 每一步都牵涉到用材的问题, 所以必须处理好每一个环节, 使材尽其用, 卓然有效。

1. 审清题目, 把握题旨。

近几年高职考作文一般为材料作文, 并没用一个明确的话题, 但并不影响我们提炼出话题, 进而确立中心。如2011年浙江省高职考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叙述了一个事例, 即“中国达人秀”节目中, 袖管两空的刘伟用十个脚趾弹钢琴, 优美的旋律征服了所有评委和观众。第二段是议论性文字, 有几句关键的句子, 如“在‘要么赶紧去死, 要么精彩地活着’之间, 他选择了后者”;“他凭着勇士般的毅力, 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彩”。只要抓住这几句话, 就知道话题为“生命·自强·奋斗”, 材料主旨是“让生命更精彩”、“人生要自强拼搏”。

这一步选材虽然还没开始, 但如果题目主旨把握不准, 必然是“后功尽弃”, 所以这一步至关重要。要让学生达到对题旨很熟悉的程度, 才不至于选材时偏离方向, 或用之不当。

2. 初定中心, 明确方向。

准确把握题旨后, 展开联想:相似联想、相逆联想、因果联想、条件联想、事理联想, 头脑中会闪现出写作的大致方向, 写作意图会慢慢明晰起来, 可以初步定下写作的中心。再根据自己写作喜好与特长, 明确所写文章的体裁, 从而明确文章写作的方向, 这样“立意”基本完成。如上题, 可立意为“人, 在奋斗中体现价值”, “人生就是一场精彩的表演”等等。

这一步也为选材指明了方向, 因为什么样的中心, 选什么样的素材。

3. 搜索素材, 记录整理。

与中心关联的素材, 在头脑中迅速搜索, 如果备材丰富, 可以闪现出几个来。如上题, 会让人想到一些名人名言:“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一个人的价值, 应该看他贡献什么, 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也会有史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诗》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李白——磨杵受启, 勤学成才。王羲之——临池学书, 终成大家。匡衡——凿壁借光, 成经学大师。当代事例:张海迪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 取得的博士学位……

这些材料不妨马上记录下来, 因为有的记忆稍纵即逝。而且, 罗列出多个素材, 才有比较和选择的余地。

4. 鉴别筛选, 去偏存精。

对于备用的素材须细细遴选, 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 选择精当的材料, 除去对论述中心有所偏颇的材料, 做到“去偏存精”。鉴别筛选, 可从这几方面考虑:

(1) 选典型的, 有说服力的素材。典型的材料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质, 最能说明问题, 首先应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

(2) 避免“熟”与“俗”, 追求“鲜”和“活”。人云亦云的素材让人厌烦, 低俗无味的素材令人反感。用材上尽量不重蹈他人覆辙, 做到“鲜”和“活”。“鲜”即当世近期出现的能论述中心的新人新事新闻;“活”是那些并非新近发生, 却很少被人用过的材料, 或者发现熟悉的人物身上不为人知的一面, 即旧人新事。总之, 在用材上尽量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3) 逆向思维, 反弹琵琶。如果写一篇主题为“保护环境”的文章, 兴许举例子、列数字等素材不少, 但容易落入俗套, 不妨另辟蹊径, 如:“最成功的广告推销——让爱斯基摩人把空调搬回家”。由此说明“全球气候变暖, 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这样的素材令人印象深刻, 效果极佳。所以, 反向的、独特的却恰当的素材, 要鼓励善用、多用。

此外, 并不是与主题完全吻合的材料方能选用。许多材料都包含丰富的信息, 只要能从某个角度切入与主题关联的内容, 我们就可以放大切入点, 浓墨重彩地引申开去, 可为文章所用。

三、成良文素材终成正果

选材、构思完成, 提笔行文, 取用素材, 卒成文章。取用之道, 贵在“无缝”。

“无缝”, 意即素材引用时, 切入点与内容、中心相吻合, 衔接自然贴切, 无割裂、分离之感。做到“无缝”, 使材料和文章中心形成“血肉”和“骨骼”的关系, 彼此不可拆分, 互为一体。

对于选中的素材, 一要“剪裁”, 即剪掉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 删除材料中与写作意图无关的部分, 保留主要的本质的材料, 突出与写作意图相关联的部分。二要“截取”, 即从某类或某个材料中取出与一定的写作意图相关联的材料或材料局部。截取时要把握实质、注意完整, 不能断章取义。三要处理好“详略”, 对于表现写作意图材料详写, 不甚重要的材料略写。

对素材要抓住切入点深入阐发, 联系中心铺展内容, 力求“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上丰富文章的内容, 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此, 素材终能“修成正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写作教学中, 师生对素材采集和运用, 不但要加强思想上的认识, 更要在教学实践中操作应用。相信做好了素材的采集和运用, 会提高一点写作教学效果, 如此, 甚是欣慰。

参考文献

素材采集 篇8

关键词:数字化,多媒体素材,采集,制作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开展信息化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它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更是一个技术实现的过程。多媒体是指利用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 包括语言、文本、图像、音频、动画等等, 使多种信息能够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 逻辑性的系统。对这些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和制作的过程就是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整合的过程, 也是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的过程。

1 文本的采集与制作

文本是一种常用信息存储和传递的媒介, 通过文字和各种专业符号表达信息, 在教学中是多媒体课件传达的主要媒体, 也是教学资源中最基本的素材。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一般都使用CAI课件集成工具软件, 实现将文本转换成课件的需求。文字的输入和编辑是文本采集与制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手段。输入的方式各种各样, 可以使用键盘输入, 通过语音转换输入或者是扫描识别。Windows系统下的自动化办公软件有多种文本文件格式, 常用的有 (.txt) , (.pdf) , (.doc) 等。在选用文本素材的时候要考虑到课件集成工具软件能否识别各种文本格式。有的文本素材会以图像的形式出现, 通过图像方式保存使课件排版更具有效果, 更生动。

2 图像的采集与制作

图像是多媒体信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它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量, 使抽象的内容转化为比较直观的形式, 凸显多媒体软件的视觉效果。在教学中, 图像是课件中的重要素材, 在以认知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中, 它有助于认识、比较、鉴别事物、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图像的收集方法很多, 可以直接从VCD、DVD中截取获得, 或是直接从网页中下载图片。数字化资源中很多图片都来自于照片或是书本中的图画, 插画等, 可以使用扫描仪转换成图像, 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直接使用于教学中。“Print Screen”是专门的屏幕截取工具。当屏幕上出现需要的内容时, 直接使用“Print Screen”键拷贝到剪贴板或文件中。对于已经采集到的图像, 还需要利用专门的图像编辑软件来进行编辑和整理, 常用的绘图软件有photoshop, coreldraw, adobe illustrator等等, 形成BMP、JPEG、GIF等格式的图像文件作为教学电子图像。

3 音频的采集与制作

在数字化教学资源中, 音频的使用能够使教学内容更真实生动, 扩大了教学内容的表达能力。音频素材, 常见的有解说、效果声和配乐三种形式。音频可以从录音带、录像带、CD、VCD上获得, 声音录入设备将模拟声音信号通过采样、量化转换成数字信号, 再进行编码, 以波形文件的格式保存起来。波形文件记录了实际声音采样的数据, 是Windows系统中所使用的标准数字音频文件, 扩展名为.wav, 其形成的数字格式的声音质量高, 能够重现各种声音。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还有MP3文件, 能够解决波形文件过大的问题, 是对波形文件的压缩。

4 视频的采集与制作

视频素材是多媒体课件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 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这些素材大都来源于摄像机、录像机等视频设备的信号, 经数据采集、压缩后形成数据文件。制作视频素材时应该根据教学需求加入。前面所讲的图像与视频在制作中是具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 简单地说, 运动的图像称为视频。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平台中使用的标准视频格式, 有AVI文件, MOV文件, MPG文件及DAT文件。视频素材的获取方法有很多, 可以利用视频捕捉卡或者数字摄像机、摄像头直接获取。也可以利用各种专业的或非专业的软硬件配合来完成这项工作。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素材采集】相关文章:

历史课件素材采集论文04-19

《素材的处理与加工之多媒体素材采集和处理》学习心得05-21

采集模式05-13

采集样本05-17

心电采集05-31

采集效率06-01

采集同步06-04

空气采集06-13

采集保存06-26

数字采集07-21

上一篇:外包装招来的消费者下一篇:综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