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教学

2024-07-19

交叉教学(精选十篇)

交叉教学 篇1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无论是课程功能、理念还是课程内容、实施等较之以前都有很大突破和创新。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传统课堂存在先讲后学、先讲后练, 学生没有预习, 课堂起点为“零”, 学生过于机械接受, 学习动力缺失, 解决问题能力差, 体验不到成功的愉悦;教师只有预设、没有生成, 教学目标模糊, 分层教学流于形式, 针对性不强;评价上多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等问题。

教学实践中怎样落实淮滨高中“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课堂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的办学思想;怎样以问题为主线,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怎样构建一个师生教学及学习活动的共振系统, 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等等。在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我校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 总结出“三段六块、立体交叉”课堂教学模式, 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导向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二、探索过程

为适应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实现“让教室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 让学习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的课改目标。淮滨高中从2008年开始, 在对课堂教学方法总结和积累的基础上, 围绕“学习重心前移、教学重心下移”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 经历四个阶段的探索, 形成了符合自己学情的“三段六块、立体交叉”课堂教学模式, 主要探索过程表现在:

第一阶段:提出课堂“三个三分之一有机整合”。课堂三分之一时间学生自主学习, 三分之一时间同学合作学习, 三分之一时间师生交流学习。一定意义上打破了“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

第二阶段:实施“读、练、议、点”四步教学法。要求教师精讲少讲, 还时间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明确了课堂教学按“读一读、练一练、议一议、点一点”四个环节进行操作, 将“两个方式转变”的弹性要求转化成师生的教学行为。

第三阶段:形成了淮滨高中“预设—发现—探索—生成”课堂教学设计思想, 将“规定要求+经验方法”式的课堂升华为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化课堂。

第四阶段:由课堂教学设计思想向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转化。提出课堂改革的基本目标:“学习重心前移、教学重心下移”, 逐步构建起了淮滨高中“预设—发现—探索—生成”课堂教学设计思想统领下的“三段六块、立体交叉”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1.“三段六块”是课堂教学体系的结构及环节 (见图1)

2.“立体交叉”是各环节纽带及课堂教学的灵魂。具体包括:

(1) 课前、课中、课后相互联系, 相互交叉的“大课堂”系统。

(2) 师生互“预”, 师生互“备”, 共建问题, 达到目标的课前预习系统。

(3) 师亦生、生亦师、共同参与、质疑碰撞, 交互式学习和评价的课中学习系统。

(4) 跟踪目标实现, 养成学习品质, 教学相长, 共同提高的课后知识、能力、品质生成系统。

3. 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

以学习小组的构建为基础, 以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质疑碰撞为学习的基本过程, 以教师的组织、指导、评价为推力,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 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载体, 编写原则要做到对《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叙写, 内容上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梯次化, 同时有学习组织和学法指导的内容, 使其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路线图和方向盘。结构上:由学习目标、体系构建、疑难突破、典例解析、问题检测、整理反思等内容组成;从功能布局看:由梳理区、留白区、评价区、检测区、反思区等板块组成。

5. 课堂教学核心是“问题驱动”。

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练习化、练习梯次化、梯次渐进化。培养学生的问题预设、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能力。

6. 课堂操作环节采用“六步法”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问题呈现—合作讨论—展示交流—问题训练—整理归纳。 (见图2)

课堂教学“六步法”课中行动策略

7. 三种课型课堂教学建模

(1) 新授课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呈现目标, 任务驱动 (1~5分钟) 。

(2) 自主学习, 生成问题, 小组合作, 展示交流 (12~15分钟) 。

(3) 组织学习, 问题评价, 规范指导, 激励提高 (5~10分钟) 。

(4) 问题训练, 知识迁移, 个性指导, 提升能力 (5~10分钟) 。

(5) 归纳整理, 构建体系, 提炼方法, 把握规律 (3~5分钟) 。

新授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实现知识建构、排疑解难、知识迁移、把握规律。

(2) 复习课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目标呈现, 生成问题 (1~5分钟) 。

(2) 自主合作, 展示交流, 问题探究, 构建体系 (12~15分钟) 。

(3) 共性问题, 疑难解析, 归纳总结, 评价激励 (5~10分钟) 。

(4) 问题训练, 知识迁移, 链接高考, 提升能力 (5~10分钟) 。

(5) 归纳总结, 回归复习, 三七十五, 滚动提高 (3~5分钟) 。

复习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构建体系,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实现知识迁移、提升能力、归纳总结、滚动提高。

(3) 讲评课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目标呈现, 明确考纲 (1~5分钟) 。

(2) 自我校正, 交流解疑, 质疑碰撞, 深化理解 (12~15分钟) 。

(3) 共性问题, 疑难解析, 知识链接, 明白原理 (5~10分钟) 。

(4) 错题重作, 红笔改过, 收集整理, 提升意义 (5~10分钟) 。

(5) 链接高考, 拓展延伸, 装订成册, 回归复习 (3~5分钟) 。

讲评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自我纠正、深化理解,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实现知识链接、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形成品质。

8. 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是保证

(1) 课前学生结构化预习行动策略———读、作、问。走进文本策略。课前激情阅读做到:时间上有保证, 内容上有计划, 形式上要规范。作预习检测, “导学案”中的预习检测要求学生在自主完成的基础上结对或组内交流, 对知识进行补充完善。填写《问题生成单》。小组成员要带着问题参与讨论, 生成共性问题, 由学科长负责统计填写《问题生成单》。

(2) 课前教师结构化备课行动策略———全、案、定。全面了解学情。课前对学生预习情况、知识短板和问题需求及合作学习的分工等进行了解, 达到让学生“入心”。编制《导学案》、《教学设计方案》。落实“五定”、做到“五备”。

(3) 课中小组合作学习行动策略———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质疑碰撞。学习小组的构建策略:分组遵循差异性、互补性、平衡性、稳定性, 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建立小组三级学术和行政组织体系。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序策略:实行“五步循环”。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策略:展示交流的问题选择要体现代表性、具有一般性, 展示主体上体现强者让、弱者上;展示交流的基本环节:个体展示—组内补充—质疑碰撞—教师点评。“对抗质疑”行动策略:树立自信、积极参与、敢于否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见解独到。

(4) 课中教师教学行动策略———组织、指导、评价。按“六步法”组织教学:创设情境—问题呈现—合作讨论—展示交流—问题训练—整理归纳。智慧指导行动策略: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点, 讲难点, 讲易错、易混、易漏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 学生不会通过努力能够学会的不讲, 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注重教师角色转换, 实现由“教师搭台教师唱”向“学生搭台学生唱”转变。激励性评价行动策略:遵循“爱”的原则, 对学生要有更多“理解、平等、悦纳、沟通、期望、激励、关注”。

(5) 课后学生反思型学习行动策略———反思、归纳、训练。实施学科知识整理本工程, 做到“节节清、日日清、周周清”。构建学科文件夹, 将导学案和检测题及资料每周一整理, 做到“蓝笔作, 红笔改, 写下心得, 装订成册, 经常翻阅”。及时检测, 强化训练, 做到有课必练, 有练必收, 有收必批, 有批必评, 有评必补。

(6) 课后教师回归型指导行动策略。组织单元回归复习, 对知识进行归纳、比较, 编织系统, 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构建考练体系, 提高得分能力。抓好学生作业、成绩评价。对作业评价采用“等级+评语”的方式, 对测试成绩评价要及时进行质量分析, 侧重于对学习小组成绩的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测试成绩进行汇总, 确定每个学生的综合成绩, 采用等级制。

五、课堂模式的实践价值与创新点

1. 促进师生生命融合与丰富。

“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构建基于共同目标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促进学优生和学困生协同发展, 使“教室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 学习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学生变得爱学、乐学、善学, 变得爱体验、爱展示、爱交流、爱反思、更自信,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变成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和最优秀的学习者。课堂变得“活”了、融洽了, 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品味幸福、体验成功的丰富生命的过程。

2. 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强调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学生实践层面上, 贯彻“预习结构化”、“学习责任化”、“评价多元化”、“时间效益化”和“记忆高效化”的行动理念。课前, 使学生被动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性预习, 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课中, 由接受式学习变为体验式学习, 学生人人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使他们说起来, 动起来, 活起来, 真正投入到有效学习中, 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课后,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反思整理, 遵循“三、七、十五有效复习法则”, 按时进行回归性复习, 巩固学习效果, 促进学业成绩持续提高。

3. 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根本性转变。

由课程复制者转变为课程开发的研究者;由知识讲授者转变为问题发现者和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由课堂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有效学习的服务者、促进者。教师在备课、上课、评课等不同环节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教师备课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从教材到教案, 而是“师生共备”;课堂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和线性参与, 而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课后评价不是教师层面的主观评价, 而是“师生共省”。

4. 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课堂教学模式践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构建了新的学生观、教师观、学习观、师生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使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五个转化: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实现“师本—生本—学本”的转化;从注重教学结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对话交流;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课堂模式的贯彻对教师专业水平提出了更大挑战, 有些教师的教学惯性难以改变, 过大班额对合作学习的开展产生制约, 对教室多媒体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生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较长过程, 课堂模式围绕问题展开教学, 怎样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自主地提出高质量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这是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努力改进的方向。

摘要:“三段六块、立体交叉”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 以导学案为依托, 将知识问题化、问题练习化, 以课堂评价为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教学组织规范。本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能有效促进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03.

[2]佐藤学, 著.钟启泉, 译.学校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8.

[3]张雅军.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6.

《篮球:持球突破(交叉步)》教学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持球突破的方法,初步掌握持球交叉步突破的动作技术要领;

2.通过持球突破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

3.利用教学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提高篮球技术水平。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

2.教师宣布课的内容、任务、要求及注意事项。

3.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1.篮球操(每人一个篮球、结合音乐):球绕头运动、球绕腰运动、球绕膝关节运动、球绕跨下运动、以上运动的结合。

2.投篮比赛(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均等的8个队,每人一球,分别站到8个篮下):

(1).谁捡谁投篮;

(2).必须在3秒区外投篮;

(3).“结束”哨声一响,各队必须停止投篮进球多的队为胜。

三.基本部分:(25分钟)

1.篮球:持球突破(交叉步)

(1)导入:

老师:同学们!请问一下你们喜欢那一些CBA明星?

学生:王治侄、朱方雨、杜锋、王仕鹏……

老师:好!你们说的每一个都是非常出色的球员,我也很喜欢广东宏远队的杜锋,特别是他的“交叉步突破”非常的了得。

学生:什么叫“交叉步突破”啊?

老师:“交叉步突破”是篮球运动里面,非常常见的一种持球进攻步法。大家想学吗?

学生:想……那是怎么样的步法啊?

老师:好,请我们班篮球队的同学出来打一下比赛,我们看看他们有没有人能做出“交叉步突破”好不好?

学生:好……啊……

(老师请出6个篮球水平较高的同学进行3对3的比赛)

老师:大家请看XX同学使用了“交叉步突破”了,XX同学又使用了。

…… 学生:哇……

老师:大家在看比赛的过程中也可以原地模仿一下。

学生:(原地模仿、讨论)

老师:时间到,比赛结束。全体都有听口令,以我为中心集合。

学生:(集合完毕)

老师:下面我师范、讲解一下“交叉步突破”。

学生:好……(掌声)

(2)教法:

①教师示范持球(交叉步)突破并讲解动作要领

②学生自由散开原地模仿练习

③集合共同探究,结合假动作、“三步”投篮

④学生分成8组到篮下练习

⑤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基础好的同学从弱手边突破

⑥抽查学生,了解学生掌握技术情况

2.篮球教学比赛:

已掌握持球突破技术的同学可进行半场篮球教学比赛,自由组队。其他同学可继续练习篮球技术。

(各组由小队长组织,学生参加比赛积极,比赛过程中多运用所学技术)

三.结束部分:

1.请同学们展示练习的成果。学生用掌声进行评价,老师点评。学生在欢笑中得到放松

2.小结本课

交叉学科教学模式创新探析 篇3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产学研合作;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

1 交叉学科对高校教学模式的挑战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顺应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兴应用型交叉学科,它借助于高科技的发展成果和全面支持表现出独有的特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特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教学培养目标应该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重点。然而,大部分高校教学上还存在培养理念滞后、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师资力量、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不利于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严格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思路,通过修订原有教学计划,实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以集成创新促进教学水准提高。互联网时代,数字动画、游戏设计、数字刊物、网络广告、影视特效等数字媒体技术得到了支持。

数字媒体的视觉表现手段多样,形式自由,创新力强,想象力可以得到极大发挥,因而以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为主要支撑的数字媒体产业应运而生。我国现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的教师资源数量有限,资源紧缺,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这一学科需要逐渐成熟和完善,教师知识和能力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我们必须对教师进行培训,以适应当前学科的发展。教师应该掌握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以便在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方式。由于交叉学科的特殊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可能存在过度强调数字技术本身,技术训练占学科规划较大部分的问题,教学中没有长远眼界和精准教学定位。这就导致学生仅仅掌握软件等相关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没有掌握自身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进入社会后,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不能明确表达自己艺术创作的主题和内容,需求得不到满足。

2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探析

高校通常根据学科划分不同的院系,形成以学院为基本的教学单位。各学院存在各种沟通障碍,学科之间缺乏学术联系与合作。数字媒体专业是一门交叉新学科,当前大部分院校在工学领域开设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或者在艺术学领域开设动画、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这会造成数字媒体艺术学生计算机技能方面的欠缺,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则缺乏艺术修养的熏陶。这势必造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不平衡发展。数字媒体领域的知识应是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教师不但应具有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而且应该熟练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操作。我们需要加大学科交叉、校企互补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实行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制度,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框架清晰、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师资力量。要以培养中青年新生学科带头人为重点,采取开放、创新、精英、高效的原则,通过各种渠道从外界引进人才,建立师资合理配置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素质高、结构优、精英多、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软件技术与艺术设计复合型教师队伍。定期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到数字媒体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进修学习,或者到企业中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对现有教师分期分批进行新技术、新知识的短期培训,资助教师进行数字媒体方面的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知识更新。可以兼职聘请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来校授课或讲座。这样有利于解决师资力量方面的问题。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应以实验室为基地,产学研结合,促进实践教学改革。我们按照“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教育理念,以数字化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为特色,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层次化和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实践教学改革软件与艺术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加大专业实践课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与探索的活动。它基于学生的理论知识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活动,体现出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我们在交叉学科实践操作当中,可以采用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先要明确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实践能学到什么基本知识,学生能不能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化,这些知识在解决实际创作中有什么意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特性注定其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而目前教育中比较欠缺的就是这种实践课程。对于一般学科来说,实践课或许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比例很小的一部分即可,但是数字媒体艺术这门专业要想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展开大量的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实践动手创作,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与时俱进。运用最先进科技成果,掌握核心技术领域知识构架,有利于课程达到创新效果。部分高校采用校企合作方式教学,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师生主动联系相关企业,让学生走入企业,了解企业,加强校企合作教育以及学校与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特别是现阶段学校基本设施资源完善度不够,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与实习基地的协作。这些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扩展丰富的专业知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学生在企业实践时间较长,企业成为一个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学生也可以在实践中了解企业情况,熟悉工作岗位的条件,两者相辅相成,一定程度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概率。

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及创新思维,通过这些交流和学习,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必将会开创一个新平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将其应用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有机结合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验基地,充分利用社会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强化基础,重视基础对创造的支撑力,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际课题项目为推手,提高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游士兵,惠源,崔娅雯.高校协同创新中交叉学科发展路径探索[J].教育研究,2014(04).

交叉教学 篇4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 (Project-based Learning, 简称PBL) 是师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具有的特点: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 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 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 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 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其核心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 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边做边学, 把看到的、听到的、手上做的结合起来。学生在寻找这个结果的过程中, 学会思考, 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进而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锻炼能力, 最后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

二、项目教学法在实操教学中的模式

如图1所示。

三、项目教学法在车工实操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 确定项目任务

在项目教学法中, 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内容都以项目为主线, 项目确定后, 整个教学过程也就确定下来, 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 它既要与书本的知识紧密结合, 又要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让学生既能运用学过的知识, 又可以发挥创造力。例如在我校机械数控专业06级普车实操训练课题中, 螺纹车削课题下面有三角形螺纹、梯形螺纹和蜗杆三个子课题, 其中分别包含车刀刃磨、车刀的装夹、螺纹的粗精加工及螺纹检测这一系列的项目。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将这些项目分组交叉进行。另外项目的选择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 也可以由教师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期教学时间提出建议。笔者认为, 由教师提出若干个项目组合, 再由学生选择其中之一的方案较好, 一方面教师提供的项目基本能够实现分组交叉工作, 另一方面教师提供的项目往往能够涵盖各类知识点。例如在车削三角形螺纹时, 掌握较好的同学可提前进行梯形螺纹车刀刃磨, 等这些同学磨完刀后, 另一组同学也基本能较好的完成三角形螺纹的车削。在解决设备少、学生多的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技能, 解决前课题未解决的实际问题。例如前一课题三角形螺纹的表面粗糙度问题就可以在车梯形螺纹时得到解决。

(二) 制订计划

计划的制订是教师、学生开展项目教学与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因此项目确定后, 学生各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三角形螺纹加工项目的实施计划及流程 (见图2) , 计划中应包括工艺分析、相关技术参数如何确定等内容。

(三)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阶段是关键。在这个阶段中, 各小组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执行, 小组每位成员都应该积极参与。三角形车刀刃磨技能训练时, 全班2位同学一台砂轮机, 一位同学先行车刀刃磨, 同组的另一位同学观察并相互检测;三角形螺纹车削技能训练时B组2位同学共用一台车床, 一位同学先行车削, 同组的另一位同学观察并验证前面所制订的加工工艺, 与此同时A组同学进行梯形螺纹刀刃磨技能训练和三角形螺纹车削加工工艺设计。以保证每位成员都能够在车床上独立完成产品加工, 对车刀的结构、刃磨的技巧、刀具的装夹、工件的装夹以及车削加工的工艺步骤通过感性认识得到升华。另外, 在三角形螺纹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学生应该不断地对照自己拟定的项目工程实施进度计划, 检查工作进度, 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偏差。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 增强他们的信心。

(四) 检查评估

检查评估阶段分为两个过程, 即小组自评及教师评价。小组自评阶段先由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然后根据自定实施计划写出总结报告, 分析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并作出在下一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A组24位同学三角形螺纹车削完成后, 首先参照教师工件观察各自工件外观, 然后结合教师所授检测方法及步骤, 相互检测出组内工件尺寸, 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得出本次三角形螺纹车削中存在的问题 (加工工艺、车刀刃磨还是测量问题) 。教师评价阶段则由指导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情况作出具体的评价, 并指出各小组在实施三角形螺纹车削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在下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最后, 全体组员收集好相关资料备档。

项目实施的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与上个班级的学生情况相比较, 学生对自己应该完成的内容很清楚, 并能够比较感兴趣的投入, 再加上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全程参与, 提高了师生间的互动, 提高了学生学习车工的积极性。

存在问题及反思

通过多个不同阶段尝试,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1. 教学进度难以控制。

2. 教学资源需求较多。

3. 师资配备也比以前要求高。

有理由相信, 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精心设计各种“项目”, 努力创设互动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情境, 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及教材结构的根本变革, 就一定能提高我校车工实操教学效益, 进而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增强综合运用能力, 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

摘要:提高学生对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分析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是中等职业学校车工技能教学的根本任务。然而, 由于职校学生素质一般不是很高, 学生缺乏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再加上学校设备、资源、班级容量所限, 导致两年后学生作为“中级”技术工人派到企业顶岗实习后, 短时间内无法快速成为有知识储备、能熟练操作机床等设备的新一代技术后备力量。希望通过在班级学生合理分组情况下, 尝试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项目教学法来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效率和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分组,车工实操

参考文献

[1]李晓, 朱迅.项目教学法在我校的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5

[2]吴言.项目教学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7

[3]孔祥富.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中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4

[4]左彦鹏.试论多元智力理论与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教通讯.2003.2

交叉教学 篇5

1、指导思想

根据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掘教材的内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让学生的技术以知识、技能到理论进行专门和深入的学习,并使其逐渐掌握一至二项运动技术,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由于本次课是第一次课,使70%左右的同学在比赛中能正确的应用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

2、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全班60名同学,生长发育已趋于稳定,心理上日趋成熟,自尊心不断增强。随着知识的增长,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表现欲和求知欲望也非常强烈。大多数同学比较喜欢篮球,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较强。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球的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积极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使学生在适度的个性张扬与团队合作中获得成功的感受,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

3、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篮球运动形式灵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并容易普及,深受学生喜爱。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意识,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课的主教材为篮球中的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持球突破在现代篮球运动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是发挥速度及灵活最有效的进攻技术,将突破技术与投篮、传接球技术结合运用,可以为同伴创造良好的投篮机会。

4、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起动要突然,跨步、放球要快速连贯,中枢脚离地前球要离手。难点:蹬跨动作的突然性、动作连贯,防止走步违例。

5、学法指导

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次课通过将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有机结合,运用“诱导探究”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以“体验为导入”和以“思维为主攻”的教学策略,来保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学习时,行为表现为“探索—研究—应用”,教师采用导学、导思、导练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参与体育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应用的学习思维活动过程,达到了解动作技术的实质和规律。在讲解与运用交叉

步持球突破技术时,由易到难,在极富挑战的情况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教师带领学生通过绕场变速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听《灌篮高手》主题曲)。教师带领学生做徒手操充分活动开。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充分发挥学生想象空间,两人一组进行持球突破练习(听美国街头篮球音乐,增加学生节奏感,一攻一守)。

2、学习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交叉步突破技术教学中,教师采用“递进式”的教学过程,挂图讲解法,放置标志物示范法、分解练习法、指导纠错法、表扬鼓励法、分组练习法、等一系列相应的教法,步步诱导,强化练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技术动作的学习由易到难,从直观认识到身体感知,在练习中逐渐掌握持球突破的技术动作。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3、教学比赛中,将持球突破技术很好地运用到实战中去,进一步巩固与掌握技术动作,同时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

7、结束部分

小结本课,教师带领学生充分进行放松。(放音乐)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负荷预计

在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情、教材的特点、重、难点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在教法上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篮球运动本身的规律,学生能积极、认真参与到各项练习之中,师生关系融洽。

交叉教学 篇6

关键词:五年级;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5-0048-03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本课设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水平三儿童观察模仿能力较强和辨别空间位置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的身心特点,在课堂中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教法,通过讲解模仿、重难点分解、尝试体验、纠错练习、完整展示、评价激励等,在尝试-引导-践-展示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层次、反复地练习,抓住重点、分解难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逐步渗透突破,从而扎实有效地完成前滚翻交叉转体180°的技巧教学任务。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达到掌握技能、发展能力、锻炼身体的教学目的。

2.设计特色

(1)通过“四面转法、江南style、交叉转体180°传垫接力”等队列、舞蹈和游戏,让学生在不同的体验中发现交叉180°时身体的不同感知。

(2)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推广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自我体验感悟的平台。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协商等多种合作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3.主辅教材关系

本课安排了两个教材内容,分别是“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和“双人蹲跳”,旨在考虑学生锻炼身体的技能与体能齐头并进,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省编教材五年级技巧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单元第三课时,主要学习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为主的动作组合技巧。滚翻动作是发展学生肩部肌肉和躯干肌群力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更能培养空间感知、调控及平衡能力,提高自我保护和应变能力。此项教材的技术性比较强,是在前、后滚翻的基础上加入交叉转体180°组合而成。结构复杂了,难度大了,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爱玩、好动的阶段,好奇心和模仿能力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积极性较高,可塑性极强,能很快形成条件反射,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在学习前滚翻动作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交叉转体180°动作。教学内容融于游戏中,学生在听、看、说、练等多种感官下共同进行,产生“我要学”的需求意识。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敢于同比自己强大的同伴一起练习,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安全措施

1.课前渗透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掌握安全运动的方法;

3.课中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及违规行为,让学生懂得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

交叉教学 篇7

学科交叉融合在近几年中越来越被频繁的出现在各类研究性期刊和论文中, 钱学森认为, “交叉学科是一个非常有前途、非常广阔而又重要的科学领域, 开始时可能不被人所理解, 或者有人不赞成, 但终究会兴旺起来。”[1]可见在20多年前, 钱学森就已经敏锐的意识到学科交叉融合对于现代科学的深远影响。在国外, 也有很多学者研究和教育家关注。比如美国著名学者对交叉学科的前景给予了肯定, 认为如果能在操作层次上将多各学科有意义的联接和融合, 就能实现更大的跨学科的目的。甚至有学者提出:一流大学的未来一定有交叉学科的身影。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和必然性已经有目共 睹, 那么它对于普通高校的计算机科学的教学是否也存在影响呢?

2 学科交叉融合研究

学科交叉融合也被称为跨学科交叉融合,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由国外的心理学专家提出, 开始使用“跨学科”。因为人们在学科研究的过程中发 现, 很多学科都是相通的, 比如: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通, 艺术和技术相通。这种学科间的不可分离, 导致了如果我们只追求某一方面的知识无法激发创造力。正由于此, 很多研究的完成都需要多学科研究者的紧密合作才能完成。因此, 学科交叉融合才被研究者们重视, 也深切体会了其中的重要性。

2.1 学科交叉融合的内涵

交叉学科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 由不同学科领域、部门和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一类学科。它既是一个 学科概念, 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因为新兴学科的产生大都是传统或成熟学科相互交叉作用产生的结果, 与此同时, 新兴学科的产生及迅速发展又带动和促进相关其他学科的发展。[2]

2.2 国内学科交叉融合

国外知名高校都把跨学科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政策, 往往由学校的主要负责人管理相关的跨学科组织以及跨学科教育工作, 具有虚实结合的多样化跨学科学术组织, 多方面的资金扶持, 共享的物资条件以及全方位的信息沟通, 跨学科合作文化氛围等。

而国内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跨学科教学的理论。陈平提出了在《基于学部的跨学科合作探讨》中提出, 利用高校学部制的推行, 促进相近学科的交叉融合, 完善机构和功能, 构建强大的信息系统。在2010年“科学与艺术国际研讨会”上, 艺术家和科学家都达到共识, 科学与艺术同源于自然, 同属于文化, 最初就是一体的。随着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 科学与艺术正在越来越紧密地走向交叉融合。科学技术需要美感与想象力以求创新, 现代艺术则需要有高科技的支撑和推动。科艺相通、文理交融将促进社会进步、 繁荣、和谐。陈安华、胡艳平、颜建辉等人在《构建多学科融合学术环境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文章中提出, 多学科学术环境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能为研究生选择问题指明方向, 也能为研究生做出突破性创新奠定知识基础。在孟兰的 《高等艺术院校景观雕塑与环境设计专业学科交叉实践教学探讨》中, 就具体的两个学科如何实现进行了探讨和实验。国内还有很多类似的文章和 探讨, 在最近的期刊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了这个领域, 也说明跨学科交叉融合也慢慢走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 作为大学第一学期的基础课程, 每个专业都需要学习。因为现代学科很多都是以计算机作为基础, 需要用到计算机。比如: 医学专业, 很多检查都是靠高科技仪器检测, 甚至很多手术都必须依靠计算机。如果没有计算机的介入, 现在医学将寸步难行。艺术专业看似跟计算机不相关, 可是其实很多音乐歌曲的处理都有计算机的影子。再加上智能设备的普及化, 计算机基础课程成为了每个人必须掌握的能力。新时代必须有新的教学思 路,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 , 很多学生不到上大学已经掌握的计算机的基础能力, 如果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还是因循守旧, 那么计算机就不能适应这种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如何在新时期下, 顺应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

3 计算机基 础教学引入学科交叉 融合

3.1 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科学交叉融合是教学的新方法。前面已经提到, 学科交叉融合是每个专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适应这样的发展, 提出以下思路:

3.1.1大学计算机基础必须结合各学科具体实践。由于现在很多学生已经懂得了很多计算机基础知识, 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加入本学科的内容。比如:医学专业加入学习医学医疗仪器的学习, 音乐专业加入学习音乐制作软件的学习。

3.1.2大学计算机基础结合各学科教会学生学习必要的编程能力。编程能力的培养虽然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 内容, 但其他学科的学生如果也能够学习, 那么可以加深他们理解自己学科跟计算机专业的联系。反过来也能促进他们学科中计算机技术的加强。

3.1.3大学计算机基础引入各学科相邻学科的学习。现代社会信息融合越来越多, 了解自己专业相邻学科的知识同样重要。如果能在计算机学习的同时也了解相邻学科, 同样对于本专业的学习有很大促进。

3.2 学科交叉融合的尝试教学效果

为了实践学科 交叉融合 的新思路, 本人在2012级大一新生的第二学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进行了尝试性教学。选择第二学期进行实践, 主要是考虑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 学生已经有了部分计算机基础能力。而第二学期本校开始进行编程方面的教学, 这对于计算机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是比较有利的。以两个不同专业的四个班作为实验对象。 其中, 两个班为计算机专业本科班, 两个为管理专业本科班, 对这两个专业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对于计算机专业本科班来说, 他们以后面对的很多开发软件都跟管理有关。因此, 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同时, 加入学习基本管理软件的操作。而对管理专业的本科班来说, 他们本来就学习管理对于企业管理的流程比较熟悉, 那么就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同时学习如何才能制作出企业管理软件,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 找到企业管理软件中还存在的不足。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我们发现: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对于管理的流程熟悉了很多。这对于他们编写程序、改进软件非常有利, 虽然他们还是大一的学生, 但是他们现在学习到的管理知识对于今后软件开发的学习是很宝贵的基础。原来他们对于管理软件为何要 这样编写比较迷惑, 现在已经能够部分了解了;②管理专业的学生, 由于学习了编写软件的过程 (并不要求他们都能编写出来) , 从而加深了企业管理软件的使用。近20%的学生还能提出一些企业管理软件应用上的不足, 这正是学科融合带来的惊喜。

虽然由于学科交叉融合还处于尝试的阶段, 但通过一个学期四个班级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我们得到了很多关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很多新想法和思路。这对于促进、改进计算机基础教学 是很重要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的尝试性教学, 把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路更深入下去。

4 结语

跨学科交叉融合已经势在必行, 每个专业、每个高校都在思考, 计算机学科作为信息化社会的核心, 不能走在后面, 应该作为先锋走在所有学科的前面。本人对于计算机基础中引入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路很有信心, 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也能让计算机基础专业展现出新的活力。

摘要:在高校教学中, 很多学者提出了促进学科融合的思想, 因为它是对急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一种适应性改革。而计算机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受到学科交叉融合的影响。由此探讨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适应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 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性教学, 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学科交叉融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跨学科交叉融合

参考文献

[1]钱学森.交叉科学:理论与研究展望[N].光明日报, 1985, 05, 17 (3) .

[2]赵云云.交叉学科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1) :123-125.

[3]陈平.基于学部的跨学科合作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2) :87-89.

有机化学教学与药物化学的交叉渗透 篇8

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目前是按照“大药学”的模式培养通用型药学人才, 就业面比较宽泛。如何在有限学时内既能加强基础, 又能兼顾拓宽知识面成为教学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矛盾。淡化课程意识, 注意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 使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对培养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药学专业基础课之一的有机化学课, 也应该在讲授有机化学知识的同时, 有意识地注意讲授一些专业课程如药物化学的知识, 引导学生对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知识关联性、交叉性的了解。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又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 就会自觉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药学中的问题。

1 有机化学理论教学中与药物化学的交叉渗透

1.1 渗透具体药物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机化学理论课主要讲授有机化合物结构、名称、性质、制备等原理和基础知识, 这些内容初学时会感到枯燥乏味, 但它对专业课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发现在教学中经常列举一些与药物作用机理、药物分析、药物合成和药物分离提纯有关的实例, 学生感觉问题很现实, 学习起来兴趣很大, 感到学习内容不枯燥。

例如在绪论教学中介绍有机化学发展史及其和药物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讲解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时, 可以举一些具体药物来进行练习。如:醚类:乙醚, 同时是个全身麻酥药;醇类:乙醇, 75%乙醇是个消毒剂;羧酸及其衍生物类:对氨基水杨酸, 为抗结核药;丙二酰脲类即巴比妥类为催眠镇静药;对异丁基2-甲基丙酸即布洛芬, 是非甾体消炎镇痛药;讲到糖类时可引申出维生素C等等。讲解化合物性质时, 也可以引申到药物的鉴别。如芳香伯胺的性质, 可用于很多药物如普鲁卡因、磺胺类药物的鉴别;叔胺的性质也可用于很多药物如吗啡、氯丙嗪的鉴别。学生对不同的羧酸衍生物的性质感到抽象, 比如对于酯与酰胺哪种更易发生水解反应往往不甚清楚, 在教学中列举出局麻药普鲁卡因 (酯) 和利多卡因 (酰胺) 的局麻效果长短不同, 就形象地说明了二者的区别。讲解有机物的制备时, 也可以用药物的合成作为例子。如: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 的制备、对氨基苯磺酰胺 (磺胺药) 的制备、维生素C的制备等。对于日益显现重要性的立体化学内容则在教材专章介绍之外, 更结合实际应用的药物进行分析, 使学生深刻体会化合物的立体结构与其疗效之间的关系, 以较形象的方式使学生了解立体化学的重要性, 也对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如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很有裨益。

通过联系药学实际,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舞了学习意志, 使学生深切感受到, 只有学好有机化学才能学好后面的专业课。

1.2 加强重点章节讲授, 为药物化学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 学生掌握的好坏对后续专业课程特别是药物化学的学习影响很大。以往的有机化学教学中往往忽略了与专业课程的联系, 不清楚哪些章节哪些内容专业课程中应用得较多, 哪些应用得相对少些。通过对课程关联性的了解和学习, 我们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除了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以外, 更多地注意到了一些与药物结构联系紧密的内容, 如羧酸及其衍生物、胺类、杂环类以及立体化学等章节, 加强对这些章节的重点介绍, 为以后的药物化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与药物化学的交叉渗透

2.1 合理调整实验内容, 提高学生实验效率

在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下, 当前的教学改革中, 特别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因为实验课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课程的实验课比例较大, 对学生相关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以往我们所用的教材往往忽视了两门课程实验内容之间的联系, 致使一些相似的内容在两门课中重复出现 (如熔点测定、乙酰水杨酸的制备等) , 有些在药化实验中最需要用到的基础知识, 有机实验时并没有特别强调。

针对这一现象, 我们对二门课程的实验进行了系统的调整, 将一些重复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和删减, 注意了两门课程的相互渗透和衔接。有机化学实验中更注重基本操作的训练, 将药物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技能操作合并到有机化学实验中, 既强化的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 又避免了简单的重复。

2.2 结合具体药物, 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 除了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外, 也要传授一些与药物化学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合成实验中, 选择一些具体药物作为合成的对象, 使学生了解药物的合成过程。如“合成乙酰水杨酸 (即解热镇痛药物阿司匹林) ”, 在实验开始前, 要对这个化合物作一些介绍和讲解, 而实验的产物要留作以后药物的鉴别用, 这样不仅激发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也引起学生对实验的重视。

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作为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和专业课程, 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我们只有对课程间的联系深入了解, 在教学中才可以前后呼应, 相互渗透, 提高总体教学效果。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模块化教学, 课程群教学等模式逐渐得到应用, 在相关课程教学中统一教学思想, 加强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淡化课程意识, 注意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 才能解决学生基础课学习中目的性不强的问题, 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及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交叉教学 篇9

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交叉学科成为21世纪科学与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 顺应了社会对创新型综合能力人才培养的需求。然而, 针对专业性较强的高等院校, 比如一些财经类大学、政法大学、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 怎样结合自身专项学科的优势, 在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以满足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受到高等院校、企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同时, 也对高等院校的管理和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部分高等院校, 与社会经济关系紧密的交叉学科课程受到学生的关注与好评,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部分学生对课程知识领悟不深、兴趣不足, 以及部分选修课程为达到培养计划积累学分, 学生学习态度散漫, 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在教学管理与规范层面, 如何对交叉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进行管理与评价, 完善不足, 是提高教学质量、契合教学改革、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1]。

针对小班型教学, 非专业的交叉学科选修课, 为了达到扩充专业知识体系, 拓展专业知识分析能力, 顺利解决问题, 达到对知识掌控和体系重构的目的, 将交叉学科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 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 设计不同的主题, 通过对主题知识的拓展、挖掘, 实现对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 避免以学生为主导的自由讨论模式造成的知识体系不完善、理论知识层次不深入等问题, 实现以教师为主导, 以精心设计的主题为主线, 以学生知识搜索为补充的良好状态, 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 提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共同提高的目的。

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的生力军,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35岁及以下的专任教师比例约达46.22%, 专任教师数量从40万人增加至134万人, 所占比例从不足40%增长到了62.28%, 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以小班型非专业的交叉学科选修课程的授课效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细分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教师互评、专家评价的4个层次, 对课程适用性、知识吸纳程度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教师能力、社会效用4个维度进行主题式教学效果评价, 并选取8门课程作为案例进行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说明主题式教学方式的优势与不足。

2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被评价对象的目标及衡量这些目标的指标, 按照其内在的因果和隶属关系构成的树状结构。指标的名称和指标值是指标的质和量的规定。一般情况下, 指标体系是一个递阶层次结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互斥性、动态性、稳定性和可比性等原则[2]。本研究依据上述原则, 构建小班型交叉学科课程的主题式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1所示。

3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及步骤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迪 (Thomas L.Saaty)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方法。该方法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 模拟人的决策思维过程, 以解决多因素复杂系统, 特别是难以定量描述的社会系统的分析方法。AHP的最大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针对非定量分析的简便方法。是根据具有递阶层次的目标、子目标 (约束条件) 、部门等评价方案, 采用两两比较来确定判断矩阵, 然后把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作为相应系数, 最后综合给出各方案的权重 (优先程度) [2]。

Saaty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方案优先权重的主要思想是, 设有被选方案Ai={A1, A2, …, Am}, 依据准则C, 方案两两进行重要性比较, 见表1, 按定义的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 确定的判断矩阵为其中aij (i, j=1, 2, …, n) 表示方案Ai与方案Aj比较的相对重要程度, aij越大, 表示方案Ai比方案Aj越重要。

然而, 通过两两比较得到的判断矩阵A不一定满足判断矩阵的互反性条件, AHP采用一个数量标准来衡量A={aij}n×n的不一致程度。若A是一致性的互反矩阵, 则有性质:aijajk=aik, 记A的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ω= (ω1, ω2, …, ωn) T, 则在实际操作中, 虽然权重向量ω是未知的, 但是可以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 得到A的一个估计矩阵A′= (a′ij) n×n, A′被称作判断矩阵。然后求解A′的最大特征根λ′max, 即求解满足以下用行列式表示的一元多项式得最大根λ′max:

将求出的最大特征根λ′max, 代入齐次方程组:

从而解出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

如果判断矩阵A′具有一致性, 则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ω′就是方案集的权重向量ω, 表示U1, U2, …, Un在C的权重。

一般而言, 判断矩阵A未必是正互反的具有一致性的判断矩阵, 则有λ>n, 此时的特征向量ω就不能真实地反映U1, U2, …, Un在目标中所占的比重, 为了达到满意的一致性, 使除了λmax之外, 其余特征根尽量接近于0。取其余n-1个特征根和的绝对值, 平均定义为检验判断矩阵不一致性程度的数量指标:

对于一致性的正互反判断矩阵, C.I=0, C.I越大, 偏离一致性越大;反之, 偏离一致性越小。另外, 判断矩阵的阶数n越大, 判断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差越大, 偏差的一致性也就越大;反之, 偏差一致性越小。因此, 有必要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andon index) , 记为R.I。R.I指标随判断矩阵的阶数而变, 这些值是用随机方法构造判断矩阵, 经过多次重复计算, 求出的一致性指标, 并加以平均而得到的, 见表2。一致性指标C.I与同阶的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比值, 称为一致性比率 (consistency ratio) , 记为用一致性比率C.R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当C.R越小时,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好。一般认为C.R<0.1时, 判断矩阵符合满意一致性标准;否则, 需要修正判断矩阵。

通过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次 (总目标) 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 称为层次总排序, 这一过程是由高层次到低层次逐层进行的。AHP最终得到的方案层各个决策方案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 并给出这一组合权重多以及整个递阶层次结构所有判断的总一致性指标, 据此决策者可以做出决策[3,4]。

4 实证分析

为了对上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 选取L省某财经类高校M专业的6名教师讲授的8门专业课程进行分析, 这些课程包含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概论、运作管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经济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模型与决策、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等, 班容量均不超过30人。相关数据来自于选修课程的学生、任教教师所在部门的教师及主管教学领导、就业指导中心资深教师、学校教学名师和就业招聘会招聘人员, 依据上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 对8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层次总排序及检验结果见表3、表4。

5 结论分析与展望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人才输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关, 高等教育责任重大, 在交叉学科、多元经济的推动下, 如何在教学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 是高等院校面临的巨大挑战, 也是高等院校在激烈竞争中提升声誉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和体系, 不仅能够提高高校管理水平, 而且能够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本文提供的方法在案例分析中有一定效果, 但源于层次分析法主观性的侧重, 该方法对客观数据的描述略显不足, 后续研究中可以广泛讨论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效果。

摘要:为了满足综合性人才的社会需求, 应当提高教学质量, 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及深度, 合理评价教师的授课水平, 本文对小班型交叉学科课程主题式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 通过构建课程适用性、知识吸纳程度、教师能力、社会效用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 并选取某高校的8门课程进行案例分析, 验证了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及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教学效果,交叉学科,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小班型交叉学科课程的主题式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2013 (5) :20-21.

[2]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88.

[3]Saa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New York, NY:Mc GrawHi11, 1980.

交叉教学 篇10

一、团队教学概念解读

随着几十年的团队教学研究, 人们普遍认同由卡曾巴赫和史密斯对团队所作的定义[2]:“由少数具有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目的、设立业绩目标和工作方法、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将此概念在团队教学中分解:“技能互补”可理解为不同学科背景或同一领域的不同认知实践;目标设定是团队教学的根本;工作方法可概况为如何开展团队教学工作, 针对整个专业背景下的知识体系整体规划, 不同的知识点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等;相互承担责任可理解为在团队教学过程中不同的任务分工。

《缔造团队活力》[3]一书中对团队类型进行了归纳, 认为团队存在三种类型:自我管理型、问题解决型和多功能型。团队教学不可能只是其中的单一类型, 而是三种类型的有机整合。第一, 教学团队成员由不同专业背景并具有不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 成员间会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进行信息交流, 激发新的观点, 解决新的问题, 处理复杂的教学任务。第二, 教学过程中, 不同知识点的传授要根据不同教师的技能、特长进行有效的团队整合, 每个人员应有相当的自主权, 组织成员间相互进行课程效果评估, 从而改进知识点的解读方案, 提供来自小组团队的强有力的支持。第三, 解决专门的教学问题需要有专门的问题解决型团队。可见, 教学团队建设不是简单的专业课程的划分, 更需要多团队之间的配合。

二、交叉学科背景下协同式团队教学的建设

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建立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础建设和教学管理建设四个基础平台上[4]。交叉学科背景下, 教学团队的建设更涉及到不同学院间资源的整合问题。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专业为例, 设定的培养目标如下:具备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知识, 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技能, 能在政府机构、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各类机构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和咨询服务等专门机构中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即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和服务等的综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信息管理学、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描述与组织、信息计量学、竞争情报、信息分析、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服务与用户、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工程项目管理概论、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材料等。涉及学校土木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四个部门。

(一) 在专业建设方面。以学校建筑特色为依托, 结合已有的木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等部门学科专业优势, 各部门协同工作, 根据社会经济需求调整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走向, 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提高专业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共建教学和科研基地, 目前本专业已与超星等公司建立了初步的实习基地, 专业课总实习达到38周。

(二) 在课程建设方面。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 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课程规划设计方面, 考虑建筑行业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 基于“工作过程”, 产学结合。抓住建筑特色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编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在教学模式建设上, 以不同类型的教学团队为依托, 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等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行为体系。

(三) 在教学基础建设方面。成立信息管理专业教研室, 以图书馆实体资源为依托配备专业实验室, 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政策引导, 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

(四) 在教学管理建设方面。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是专业教学实施的组织保证, 也是建设和管理教学团队的重要条件。交叉学科背景下, 教学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涉及到众多学院和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 在教学管理方面需要解决多方面的问题。以图书馆、信息管理系为主, 以教学团队为桥梁, 进行梯队式教学管理。信息管理系下设四个教学团队, 这一梯队教学团队中以各院系专业教师为主, 对相应专业教学过程负责。同时负责协调下层教学梯队教学管理工作。第三层梯队以自我管理型和问题解决型教学团队为主, 实施协调具体的教学工作。各教学团队的会务及教学协调工作有系办公室和教学秘书配合完成。教学过程主体由第三梯队教学团队设计并实施, 教学效果由第二梯队教学团队做整体评估。

三、以知识节点为基本教学单元进行团队教学工作

在团队教学中引入IT术语“对象”的概念, 对所有主干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封装, 构成一个个教学对象———知识节点。对象具有相同的结构体类, 类中含有变量和方法。其中, 课程名称、教学内容、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所属团队等为变量基本组成部分;类中方法主要强调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规划教学评估, 形成有据可寻的理论体系。将主干课程按知识节点进行统一处理, 根据知识节点之间的相似度确定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 汇聚成节点网络图谱, 相似度较大的知识节点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整合, 统一在第三教学梯队的同一教学过程中进行讲授。有相似关系的教学节点间构成节点域, 不同节点域具有不相关性, 映射成不同的教学团队, 据此可判断该学科方向应配备多少个第二梯队的教学团队。以信息管理专业为例:学科基础课程中必修课程14门, 学时数为416学时, 其中跨学科必修学时数136;专业课程必修8门, 学时数为384, 其中跨专业学时数208。对该专业所选教材进行如上的知识节点分析发现, 主干课程中有很多相似知识节点。

四、团队教学工作的优势

(一) 交叉学科背景下, 高效的团队教学工作有利于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学团队中, 不同学科背景下的成员在彼此间的教学过程沟通中, 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 而且对团队内的成员知识储备具有极大的触动作用, 从而能够促进他们的科研水平。

(二) 高效的团队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教学团队由于相关专业的教师构成, 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共享, 教师相互配合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从而改善教学质量, 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 协同式团队教学管理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按照梯队建设的教学团队在相互协同模式工作中, 具有不同的分工, 对于跨学科专业建设来说, 这种梯队团队管理模式更加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团队分工更加细致。

(四) 知识节点的规划有利于团队教学分工和教学资源的整合。知识节点概念的引入, 使得团队教学更加规范化。相似节点的教学过程在团队教学过程中具有归属性, 能够更好地汇聚教学资源, 方便管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J].科技与经济, 2006, 3:3~7

[2]刘凤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1, 1:5~8

[3] (美) H·詹姆士·哈林顿, 米奇·曼宁, 大卫·安吉尔;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译.缔造团队活力[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分析下一篇: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