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化发展

2024-08-04

科技产业化发展(精选十篇)

科技产业化发展 篇1

1.1 科技产业化的涵义

科技产业化是在“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应该加强重视的一种理论。农业科技产业化顾名思义就是以科技为带动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手段, 它不同于传统的农业产业化, 而是融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运行有机化和产业科技化等特点的生产方式, 农业的科技产业化将会为农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动力。同时, 在很大的程度上, 增加农业的产出, 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引领农业进入新的发展空间。

1.2 科技产业化的意义

科技产业化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科技产业化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设定科学的评价指标。由此可以使各个地区之间相互借鉴, 这样的建设无疑会极大地丰富科技产业化的理论知识, 为农业发展营造一种和谐的科技与创新氛围, 如此一来, 科技产业化作为一种系统的发展机制, 是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2 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2.1 对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的重视不够

随着经济的发展, 科技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中。近年来, 科技在农业方面的运用是极为普遍的, 不少地区已经一改以前的人力物力投入, 转为加大对高新农业机械的使用,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还能够节约劳动力的投入, 是农业发展今后必将步入的发展模式。然而, 从表面上来讲, 农业机械正在普及化, 但是不少地方仅仅是居于形式, 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状况, 比如在对于农业机械的普及上, 地方政府并没有提供很好的优惠政策, 普通农业根本无法承受农机的经济消耗。这种非长远规划使农业科技产业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 农业科技研究缺乏资金投入

我国农机工程方面的科学研究大部分都是以教学形式开展或者是一些小单位自办的, 这将引发一个严重的问题, 小单位的资金有限, 而且无法从各种渠道获取资金支持。再加上政府对其的扶持与投资并不多, 导致小单位的农机工程科技研究规模并不大, 无法取得想要的成果。资金与必要条件的缺乏还会使得研究人员没有能力投入到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中去, 势必会造成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的发展。

2.3 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 我国对于工业及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远远强于对农业方面的扶持, 农业科技产业化所面临的困难与阻力远在工业等技术产业化之上, 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将会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除此之外, 农业科技产业化还会承担一定的自然风险, 例如干旱、洪水、雪灾等等自然灾害, 这种不可预估的风险使得不少单位在发展农机科技产业化的过程中无法全身心投入其中。

3 推进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1 创造有利于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要想更好的实现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 国家在政策方面必须要有一定的改进, 主要需要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 减少税收压力。就如同以上提到的问题, 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面临的风险是十分巨大并且不可预测的。由此可见, 国家必须要减少农业科技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税收负担, 给予其一定的政策优惠。二是, 财政扶持, 不少农机工程科技企业的规模并不大, 这就导致其资金方面的短缺, 如果政府不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科技产业化的发展必将无法实行。所以, 政府需要对有一定困难的农业科技产业化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和财政扶持。

3.2 加强入户指导, 切实为农民服务

加速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 不仅需要在政府与企业方面下功夫, 最为不可忽视的就是对农民的入户指导。由于农民普遍存在知识水平不高的情况, 这就为其学习农业机械的使用带来了一定困难, 所以, 就需要有关专家做好入户指导。只有农民明确了新型农用机械的作用, 才能增加其对于农用机械的需求, 因此, “入户”最为重要。要将农村劳务矛盾最为突出、农民需求最为迫切、农业生产最为关键的机械化新技术传送下乡, 服务上门, 让广大农民掌握应用。

4 结论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绿豆产业 篇2

2006/07/31农业工作交流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绿豆产业 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是全省绿豆生产大县,全县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7元。总土地面积4333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广阔,有农耕地95万亩,其中“三田”面积56万亩(水地18万亩、梯田33万亩、坝地5万亩),土质多为黄绵土,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适宜绿豆等旱地作物生长。改革开放以来,该县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资源,不断试验示范,在选育出适宜该县栽培的横山黑荚和黄荚大明绿豆品种的同时,积极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1998年以来,全县绿豆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2.7%,平均亩产60公斤,年产量1.5万吨,约占全县粮食总产的14%,年出口量1.2万吨,占全市绿豆出口量的60%、全国绿豆出口量的10%、出口日本国绿豆总量的30%,出口率80%,商品率90%,年创汇1000多万美元。全县人均豆产品收入由1997年的136元增加到2003年的3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8%增加到25%,绿豆产区仅大明绿豆一项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6%,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1986年,省农业厅将横山县列为全省名优杂豆示范县,1996年,横山又被省技术监督局确定为绿豆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横山大明绿豆个大(粒径≥3.2mm)、色鲜(油绿一致)、粒重(百粒重≥6.5g)、发芽率高(99%以上)、营养丰富(蛋白质≥26%,淀粉≥55%,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在国内外市场上畅销不衰,不可替代,已成为世界名牌,并被日本国指定为进口免检产品。为此,横山县委、县政府于1999年进一步确立了发展大明绿豆的整体思路,将豆产业确定为全县农业两大主导产业之一,并于2000年制定了《横山县豆产业发展十年规划》。目前,横山县已成为榆林及周边地区的绿豆集散地,现有规模较大从事绿豆经营的企业4家,绿豆购销网点100多个,年加工能力3.4万吨。实力最强的横山进出口公司1996年以来累计创汇近5000万美元,其中2003年出口创汇1089万美元,稳居西北五省(区)县级外贸企业创汇大户之首。

一、依托科研单位,积极研究创新 横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长期从事绿豆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在实践中摸索出绿豆高产栽培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横山大明绿豆就是农技人员对当地农家品种,经过多年的选育,最终形成的优良品种。该站主持研究和推广的《横山县山旱地绿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180万亩,增产绿豆2.7万吨,创外汇1500万美元,1991年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县技术监督局,编写了《横山大明绿豆标准体》一书,制定了横山大明绿豆生产的各项标准及规范化栽培技术;2001年,完成的《绿豆丰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获陕西省农业推广成果二等奖;2001年,借鉴山西农民专家刘笑“W”抗旱栽培技术,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经过连续几年的试验研究和技术创新,总结形成了适合山区推广应用的旱作农业新技术:《旱地绿豆双沟覆膜栽培技术》,通过田间实际推广应用,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二、推广科学技术,提高绿豆产量

1、水平沟种植和“三改一防”农艺措施。我县绿豆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多以零星带种和混作为主,面积不过2-3万亩,亩产仅20多公斤,基本用于自食。八十年代初,借鉴水平沟谷子种植的成功经验,总结推广了水平沟绿豆种植技术,同时配套推广了“三改一防”农艺措施,即:改带种为固种,改撒播为条播,改白籽下种为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实行统防统治,使绿豆单产显著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大明绿豆水平沟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60公斤左右。

2、双沟覆膜栽培技术。1999年在原王有地乡首次试种旱平地起垄覆膜

大明绿豆50亩,在遇特大旱灾、大田绝收的情况下,平均亩产达到42公斤,一举获得成功。2000年在横山镇曹阳湾村采取平覆膜的办法,在有补水条件的高抽地试种50亩,平均亩产125公斤。2001-2003年在全县各大区域大面积示范旱平地双沟覆膜栽培技术,平均亩产93公斤,较大田亩增产50公斤,2001年,曹阳湾村冯树元的0.8亩高抽地示范田,亩产达到216公斤,创我县绿豆单产最高记录;2003年,横山镇高丰村邵胜来的1.2亩旱地示范田,亩产达到163公斤,成为我县旱地绿豆的高产典型;今年全县双沟覆膜绿豆面积已达到1.5万亩,目前长势良好,预计亩产可达100公斤以上。

三、实施种子工程,打造绿豆品牌 1997年以来,我县连续六年干旱,农民为在土地上获得一定收益,不得不种植一些小日月绿豆应急,导致大明绿豆品种混杂退化,产量低而不稳。另一方面,大明绿豆已在我县种植二十多年,但绝大多数农民从不选种,种子同商品、食用绿豆没有多大区分,加之在栽培中不少地块重茬、照茬,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较多,导致大明绿豆颗粒变小,色泽变暗,品质变差。为此,我们把大明绿豆的提纯复壮和良种繁育作为保名牌、创名牌的一项主要工程来抓,及时成立了“横山县农业主导产业开发研究中心”,并在县财政十分困难情况下,拨专项经费,用于大明绿豆种子工程建设。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根据种子选育的系统选择法和混合选择法的基本原理,制定了《横山大明绿豆提纯复壮实施方案》和《横山大明绿豆良种繁育实施方案》,2002-2003年,繁育良种2000亩,生产种子200多吨。在种子提纯复壮选育过程中,把好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收贮加工等生产环节,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加工要求。近年来,我们基本上解决了农户长期以来形成的种子自留自用、品质退化的问题。

四、发展有机生产,培育后续产业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健康、环保、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成了人们追求的时尚。横山南部山区处于无工业污染、生产中极少使用化肥、农药的雨养旱作农业地区,其产品无有害物质,是自然状态下生产的绿色农产品,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天然食品。为此,县农技站和县粮油批发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大量查询资料,了解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制定了《横山大明绿豆有机栽培技术》,2001-2002年,横山县党岔和武镇生产的有机大明绿豆达到日本JAS的有机认证,两年出口500多吨,不但为申请国际其它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准备,而且为我县大明绿豆生产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

五、组建专业协会,实行订单种植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壮大、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大胆尝试“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已取得了初步成功,去年横山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投资79万元,与县内22个村委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合同,建立订单生产基地1.5万亩。为了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今年在省市农业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县组建大明绿豆专业协会24家,其中乡镇级1家,村级23家,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帮助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同关系,既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又帮助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基地,达到了两者“双赢”的目的。通过推行“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实行“订单种植,合同收购”,横山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今年投资119万元,提供精选大明绿豆种子45吨,地膜45吨,农机具230多台(件),签订种植合同23份,面积3.5万亩,其中双沟覆膜绿豆1.5万亩,合同种植户3381户,保底收购价每公斤4.2元,预计增产绿豆900多吨,增收378万元,项目区农民户均增收1200元。

科技产业化发展 篇3

摘要:文章从产业链的视角透视高科技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对高科技产业发展所遇到困难的研究,分析了构建产业链对于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的优势。以期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新的发展模式,进而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

关键词:产业链:高科技产业:成果转化

一、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知识、技术密集度高,发展速度快,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效益,并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和对相关产业有较大波及效果等特征的产业。其中,核心特征是产业的高技术密集性。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一般具有很高的技术领先性和技术复杂性。

高科技产业化,即高新技术成果迅速推广。并应用高新技术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从而形成由高新技术成果推动的高科技产业化发展的过程。高科技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高水平的资本运作系统、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和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高效的产业化推广系统。但从我国目前的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来看,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究其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职能有待完善。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政府职能调整还需要时间去适应和调整:(2)科技与经济对接出现断层即市场需求与研究方向不一致。高校、科研机构同企业缺乏沟通。致使研究成果同现实需求出现断层,高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差;(3)投入资金不足。高科技产业化的过程是一个大量资本投入的过程。但我国科技投入的总量不足;(4)高科技人才短缺。高科技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一人才,大量流向国外。国内尚未建立起与高技术产业化相适应的人才流动机制;(5)高科技产业化的配套支撑体系有待完善。中介机构无法起到科技与经济的纽带作用,同时中试基地配置不足和中试机构运转中作用的局限性制约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等多方面问题,致使高科技成果转化缺乏有效的支撑体系和发展平台。

二、产业链视角下的高科技产业化进程

产业链这个词在各种新闻媒体上频频出现,应用也较为广泛。但对于产业链的认识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产业角度出发,认为产业链是指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产业集合。这种产业集合是围绕服务于某种特定产品(服务)需求的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空间布局而形成的网链状的产业形态。从宏观来看,产业链是指满足特定产品(服务)的所有相关产业的集合:从微观来看,产业链是指基于特定产品(服务)需求的所有相关企业的集合。产业链主要特质在于以产业部门的差异为基础,利用专业化的分工将上下游产业(或相关的企业)有机的整合起来,着重发挥各产业各自的优势,最终形成规模效益。

产业链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业链呈网链状结构。产业链并非表现为单一的链状结构,而是由产业链中的纵向链和有纵向产业链衍生而来的横向(辅助)产业链相互交织形成的网链状结构。其次,产业链的本质在于围绕特定的需求而形成产业间联动。产业链上各产业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各产业间构成的有机整体,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协同模式的完善,为战略联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流程对接和文化融合为特征的深度合作提供良好基础。再次,产业链受行业特征的影响,呈现出分离和集聚并存的趋势。最后,产业链内部存在着供求关系和价值的传递性。从供给角度看。产业链的资源功能传递、功能集中和功能累加的手段。资源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传递。从需求角度看,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和节点都对其上游环节和节点提出要求,而又都对其下游环节或结点进行供给。从而出现了以产业链为平台的相向供给与需求传递。

本文基于上述产业链的特征分析,从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考察了高科技产业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的产业化的全过程。认为高科技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产业链的构建为主线的动态发展过程。高科技产业化过程与产业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从纵向看,高科技产业化的过程是一个从科学研究、试验发展、产品开发、生产能力开发、市场开发直至产业化的链条。这条链的形成过程正是基于特定产品或服务的纵向产业部门合作而形成的。高科技产业内部通过产业链的约束和整合,使各个部门通过分工协作完成整个产业化的过程。同时产业主链通过不断向上游的创新源和下游的生产与销售环节延伸和拓展,从而形成了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相对较为完善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路径。

从横向看,以纵向主链上的结点或环节为中心,不断衍生并形成与该结点或环节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而形成以新的辅助性的产品(服务)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链,即由纵向产业链衍生而出的横向产业链。任何企业都在其所处行业的某一领域有所建树,但高科技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环节都影响着整个产业的发展,因而每个环节都需要多方协助,横向产业链的价值由此凸显。横向产业链与其所对应的纵向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是互动的,横向产业链为纵向产业链上的高科技企业提供相关的技术、知识和资金等资源,辅助产业链上的高科技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保证整个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链条顺畅、高效的运行,同时又通过纵向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成果扩散以及进一步衍生带动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横向产业链为纵向产业链提供强大物质保障和智力支持,是高科技产业化进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例如手机产业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手机产业主要包括基础研发、核心产品的研发与试制、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服务为主线的纵向手机产业链,由纵向产业链衍生出的横向产业链,例如由手机硬件产业衍生出的芯片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加工业和各种元器件制造业等产业部门。通过纵向与横向各个产业部门的合作形成了完整的手机产业链。

因此透过产业链的组合过程,清晰地看出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是以产业链为前提的,产业链的构建为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了现实选择。

三、以产业链构建为依托的高科技产业化

高科技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恰恰是产业链构建与完善的过程。所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应有意识的强化产业链的构建这条主线。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产业链的构建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专业化与分工协作,使高科技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从参与合作的企业角度来看,产业链的构建有效的整合了参与者的资源,并不断吸聚外部资源的流入,大大增强了参与者的资源可获得性,为高科技产业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物质保障。产业链上的高科技企业之间通过这种特殊的联盟关系,使其运行更像是一个超大规模的企业。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营造便利的创新环境,包括开放互动的信息流通环境、持续的创新环境,诚信合作的工作环境等等。产业链的构建为高科技产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离不开产业链的构建。

1,通过构建产业链,既有利于促进资源集成整合,又

可以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吸聚外部资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任何企业只有精诚合作,优势互补,才能得以生存,因为任何完整的科技创新活动都需要多种资源以及多样人才共同投入,资源的相对有限性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面对的。构建产业链可以将各方的资金、人才、信息和关键技术等有效的聚合在一起,使外部资源内部化,为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强大的支撑。高科技产业化的过程是一个高投入的过程。通过产业链的构建,使各参与者的资金有效的整合,从而形成规模效应。依托产业链将各类科技人才有机的整合起来,增强了高科技人才资源的可获得性,充分发挥不同领域的人才的智力优势。依托产业链构建将高科技产业,的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同时每个高科技产业部门所进行的活动均服务于同一个目标,产生资源的共同指向性和资源投入的协同性。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高科技产业链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高科技产业的集聚。其规模越大。对外界的吸力就越强。就像磁铁一样,规模越大对于外部资源的吸引力就越强。高科技产业链大大增加了风险投资者的信心,带动风险资金以及社会资本的注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依托产业链构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突出了高科技产业的区位优势不断吸引大量的人才的流入。例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硅谷就聚集了六千多位博士,占加州博士总量的1/6。同时人才的流动必然会引起信息的流动,使新知识、新技术在高科技产业间流动与扩散,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2,产业链的形成克服了单个技术产业化的不足。单个技术产业化需要各种丰富的资源,这恰是大多数企业难以企及的。企业难以在有限的资源与生存压力之间寻求平衡,致使很多好技术产业化面临重重困难。另一方面,单个技术在开发过程中处于一种中性状态,任何高科技企业要采用都要进行再开发、再试验和再加工等大量重复性工作。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影响了产品的市场推广,贻误了商机,因而增加了企业采用新技术的顾虑。单个技术的推广面临有“价”无“市”的窘境,造成巨大的浪费。

从产业链的角度构建高科技产业化进程,使企业的技术开发围绕着共同的目标,促进技术开发面向应用,促使各方分工协作相互配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效率,缩短了项目开发的时间,加速了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同时也克服了单个技术开发的资源有限性,降低了技术开发的风险提高了技术开发的成功率,克服了单个技术产业化的不足。

3,有利于发挥产业链的网链状结构优势,加快高科技产业化进程。高科技产业链内部的各个高科技企业基于共同的目标,形成了动态联盟关系。各参与企业围绕特定的目标分工协作。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各个参与者的科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进而实现多赢互惠。产业链在科技产业化进程中充分显示其网链状的结构优势。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产业链上的部分环节或许表现为一定的地域分散性,但围绕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使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不受地域的限制,各个产业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为技术和知识的扩散提供虚拟的空间通道,加快了科技产业化的步伐,其网链状的结构特性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从技术扩散、知识流动和降低风险等几个角度来分析它在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的结构优势。

基于产业链的动态联盟关系形成的高科技企业合作更为有利于技术在产业链扩散以及知识的流动。核心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不会轻易扩散,必然会形成技术创新扩散的壁垒。通过产业链的构建,使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的技术扩散壁垒相对减弱,促使技术在整个链条间顺畅的扩散。对于知识的划分一般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能够比较正式。通过沟通即可转移和获得。而隐性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深层次的接触和挖掘才能实现。以产业链为纽带的高科技企业的合作能够大大增强各个企业间的联系和沟通。随着合作不断深入,加大了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流动,使企业获得其它企业外部化的隐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扩散后的生产力促进作用机率较大程度上有所提高:产业链上的各个高科技企业通过良好的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使产业链上的企业能够通过有效的学习、知识的共享和技术的流动中获取更多的资源,大大降低了参与者的开发风险和投资风险。另外,高科技企业从单纯的竞争转变成为竞争合作关系,减少了高科技企业外界阻力,降低竞争风险。使产业链的构建凸现了其在高科技产业进程中的结构优势。

4,产业链不断完善促进了高科技产业化进程,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上、下游产业紧密结合,使产业链不断完善,有利于加快高科技产业化进程。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促进产业链内大量的信息、技术和资金的流动,使位于上游的研究开发更加贴合市场,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同时下游部分为高科技成果迅速进入并占领市场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为上游产业部门提供市场信息和资金支持。伴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高科技产业化进程随之而提速。

科技产业化发展 篇4

1 明确思路, 确定发展方向

荣县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确保谷物基本供给, 口粮绝对安全”要求, 确定了以“稳、攻、提、创”的思路作为荣县粮食生产发展方向。

1.1 稳定生产面积, 面积是基础

采取坚决遏制耕地撂荒, 加快撂荒地复耕, 加快农村承包地流转, 推广农户承包地代耕等多种方式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33万hm2以上。

1.2 主攻单位产量, 产量是关键

以高产创建为载体, 优化集成技术, 提高单产, 重点抓好7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创建, 大力推广旱育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玉米地膜覆盖单株乳苗定向移栽、旱地新三熟高产高效栽培、马铃薯高产栽培、高粱及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 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1.3 提升产品质量, 质量是保障

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改善基地生产环境, 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21个乡镇1.94万hm2耕地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大绿色防控和测土配方应用, 严控高毒高残农药和有害物质投入, 严厉打击危害粮食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 进一步提升粮食质量, 确保粮食产品安全。

1.4 创新生产模式, 模式是根本

一是将传统以稻谷、玉米、小麦、红苕种植为主变为以稻谷、玉米、高粱、马铃薯种植为主;二是改变传统耕地单一种植为发展粮经复合种植, 以菜/稻/菜、麦/玉/豆、油菜/高粱/马铃薯、玉米/辣椒/马铃薯等模式, 提高耕地产出率;三是改种植传统粮食品种为特色或菜粮兼用品种, 如香米、菜玉米、紫土豆、紫红苕等, 提升粮食价值;四是深挖秋粮, 大力发展“两再四秋”产业, 即再生稻、再生高粱、秋玉米、秋大豆、秋马铃薯、秋红苕, 扩展粮食产量范围。

2. 高度重视, 保障粮食生产发展

2.1 强化区域规划

“十二五”初, 荣县就对粮食产业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 根据各乡镇地理位置, 气候变化, 温湿度、光照情况, 水土特征、农民种植习惯和水平等编制了荣县农牧业“十二五”规划和荣县标粮“十二五”规划, 将全县分为3个片区, 即东南粮食主产区, 双石、望佳、鼎新粮菜果主产区, 西北粮茶主产区;沿旭阳、望佳、双石、过水、度佳、正紫等乡镇发展中稻+再生稻;以双石、正紫为中心发展高梁+再生高粱;以西部边缘乡镇发展秋马铃薯等, 科学规划了粮食生产发展区域。

2.2 强化政策引领

一是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成立了由荣县目督办、财政、审计、纪检、农牧、粮食等部门组成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督查组, 确保“四补贴一保险”相关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二是鼓励农口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政策、资金的扶持, 并给予适当工作经费, 最大限度用好用活国家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三是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粮食产业发展政策, 如评选种粮能手, 加大种粮大户奖励, 政府买单对中稻+再生稻生产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生产经营模式。

2.3 强化组织保障

落实粮食产量和“两再四秋”发展任务, 严格执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要求农口部门和各乡镇要将粮食生产纳入主要工作日程, 制定相关制度, 落实相关人员, 安排相关工作经费, 提供有效保障措施, 建立包村包户联系制度, 随时解决农民生产难题, 确保粮食生产任务全面完成。

2.4 强化目标管理

荣县农牧业局将全县粮食生产、粮经复合发展、“两再四秋”等任务分解下达到了各乡镇, 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农业统计“三项工作六项制度”, 建立粮食产量、生猪发展、农民收入3人负责制;安排了专项经费, 将其纳入了年终目标管理, 并与年度评先评优有机结合。

2.5 强化督查督办

荣县成立了以分管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 目督办、财政、纪检、审计等部门参与的督查督办领导小组, 对县上下达的目标任务进行督查督办,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责, 有效推动了荣县粮食生产发展。

3 多促并举, 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3.1 加强基础建设, 提升能力促发展

根据区域规划, 利用小井沟大中型水库项目建设的大好机会, 加快各项水利工程建设, 大力提升粮食生产蓄水供水能力;按照“田成方、土成形、渠相通、路相连、机能进、物能运、旱能灌、涝能排”要求, 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基本口粮田、金土地、中低产田土改造等项目, 夯实粮食生产能力。

3.2 加强项目争取, 项目引领促发展

利用国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大好机会, 积极争取项目, 加大项目实施和监管, 每年争取到位“高标准农田建设”“1 000亿斤粮食工程”“粮经复合型”“高产创建”等项目10多个, 到位中央、省财政资金4 000万元以上, 市县财政投入1 000万元以上, 拉动民间社会资金投入8 000万元以上, 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

3.3 加强试验示范, 以点带面促发展

2015年初, 荣县启动了农业试验示范工程, 农口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都建立了本单位的试验示范基地, 各乡镇也建立了本乡镇的示范基地, 由部门和乡镇单位负责人作为责任人, 通过优良品种引进、高产栽培, 标准化生产、品质提升、农机农艺融合示范, 形成示范基地, 以点带面带动发展。

3.4 加强技术集成, 科技支撑促发展

荣县农牧业局成立了各项目技术指导小组, 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和“双百”农牧业科技人员助农丰产增收活动,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集成推广, 近年来, 菜/稻/菜轮作、麦/玉/豆、旱育秧及抛秧、水稻全程机械化、玉米地膜覆盖单株乳苗定向移栽、旱地新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粱及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40多套“四新” (新品种, 新技术, 新模式, 新机制) 、“六良” (良种, 良法, 良壤, 良制, 良灌, 良机) 技术进行了集成与推广, 获得科技成果10多项, 科技贡献率大幅提升。

3.5 加强良种推广, 提升品质促发展

良种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基础, 根据荣县气候及土壤情况, 积极引进高产、质优、抗病力强、市场需求高的优良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如引进德香4103、川优6203、Q优108、泸糯8号、国窑红1号、甜糯玉米、紫色玉米、费乌瑞它马铃薯等优良品种60余个, 既提高了粮食产量, 又提升了品质, 增加了单位效益, 大大增强了农民种植积极性。

3.6 加强安全监管, 保障质量促发展

一是抓好以种子、农药、肥料为核心的投入品质量监管和植物疫病防控, 和以杜绝重大疫情发生为重点的农牧业生产安全监管;二是加强粮食产品抽检和产地产品检测,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以“综合施策保生态”为主题, 全面树立农业环保安全意识, 全面推广配方施肥、绿色防控, 大力发展“畜-沼-粮”循环农业,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3.7 加强机械推广, 机艺融合促发展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及专合社购机要求;二是抓好以水稻全程机械化试点为重点的示范区, 引导农民主动选购农业机械用于粮食生产;三是加强部门协调, 围绕农机的应用, 研究集成配套的农牧业技术, 为农机作业提供品种、技术和条件支撑, 加大农机农艺融合力度, 减少劳动投入, 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3.8 加强主体培育, 创新模式促发展

中药科技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篇5

一、中药材产业化开发成效显著

二、落实各项配套措施、推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市委市府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工程的实施非常重视,及时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府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并由专人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由于各成员单位责任明确,各施其职,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根据国务院和省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有关精神,我市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通知》和《市中药材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制定了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促进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七条政策措施,为我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

科技创新推动生物产业发展 篇6

福建古田,是一个早在殷周时代就有先民繁衍生息的历史古城。这里四季常青、绿树葱茏,拥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每当雨过天晴的时候,森林里充满了清新空气,树根下,草旁边,一排排蘑菇破土而出。这种采天地间灵气而生的美好物种,深深吸引了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孩子,从小时起,他就痴迷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的物产;长大后,他成为了国际著名的真菌学家和营养学家。

高益槐教授,将半生的痴情投给了生命科学和生物经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和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他爱这片土地,爱这片土地上的人,也爱滋养于天地间的万物。怀揣着对生物产业的热情,他频繁奔走于大江南北。不久前,本刊记者在北京专访了这位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新西兰国立梅西大学食品、营养和人类健康学院高级研究员,听他讲述了他与生物经济的不解之缘以及他对“十二五”时期生物产业发展的看法。

高益槐告诉记者,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引发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的特色生物资源品种繁多,蕴藏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商机。生物产业是“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十二五”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方位地部署和实施中国特色的多学科结合的生物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应该把“生物经济”纳入解决“三农”问题的主体产业,并成为长远性战略。

生物产业:“十二五”备受重视的战略新兴产业

几千年中国发展史,形成了许多独具一格的人文和产业文化,如中医药文化、茶文化、酒文化、菇菌文化等等。然而,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中国的生物经济整体水平一直停留在简单、粗放、低级的栽培、加工和利用上,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近两百年来,西方经济高速发展,抓住了工业革命的机遇,在生物经济领域(农、林、牧、副、渔等)应用了先进文明的科技,把生物经济推向了高潮。

著名的经济预言家保罗•皮尔泽曾经说过:“20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和推广,信息科学颠覆了人类的生活形态。这些发明打造了许多企业王国,抢占了先机的企业家和投资人积累了富可敌国的财富。今天21世纪的重大事件正在酝酿发酵,同样会颠覆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并在今后10年创造庞大的兆亿商机,那就是生物和健康革命。”

在生物和健康革命领域,中国先天资源丰富,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生物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发展方向。据记者了解,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是生物产业的三大发展重心。生物医药是传统发展重点,而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方面有望在政策的扶持下,在“十二五”期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生物工程事业将大有可为。

长年致力于生物工程和生物经济研究的高益槐教授对此的认识更为深刻,他分析说,随着信息科学、电子、机械等科技的进步,农业工业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势必引领着这场生物革命”。

在“生物革命”领域,高益槐教授是一位先行者,他自幼与绿水青山结下深厚的情缘,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生物科学。高益槐所出生的福建古田,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现已是全国生产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全、科技实力最强、营销网络最广的食用菌生产大县,全世界90%的银耳产于这里,被誉为“中国的食用菌之都”。高益槐还记得,小时候爸爸经常带着他去采集蘑菇,那时,山间、田野、果园中到处都是风味独特、甜滑可口的牛肝菌以及清爽脆口的银耳等菇类。从上中学起,高益槐就痴心白木耳、香菇、竹荪这些真菌的人工种植研究。1977年高考恢复了,当时高益槐的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有很多热门专业可以选择,可他却果断地选择了农学院园艺系果蔬茶专业。1982年他被留校任教。教师,是一个平稳又令人称羡的职业,但是,高益槐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走下讲台,“停薪留职”回到家乡培育食用菌新品种。这是一次重要的人生抉择,对此,他无怨无悔。

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成功,来源于一个人内心深处坚定不移的动力。“我始终有一种动力,我很明确我在做什么,我下一步要做什么。”他对记者说。

高益槐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了他的成功。也许,在他看来,比成功更重要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从中感到生命的充实和创新的喜悦。

上世纪80年代,高益槐培育食用菌新品种取得全面突破,他成为全国50位优秀青年科学家之一和全国18个省、市、县政府脱贫致富的高级技术顾问,他的香菇、竹荪、白木耳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纳入国家科委和省里的“星火计划”,他被当地农民誉为“财神爷”。

1992年,为了新的科学探索,高益槐只身奔赴新西兰,从零做起,从栽培育种转入天然生物医学营养的研究。很多人对他在盛名之下却放弃一切奔走他乡不理解,但是高益槐认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当时,国内没有先进的研究真菌医学营养的设备和科学,我只能选择出去。”他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了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由此揭开了他科研生涯的另一页新篇章。

1994年,高益槐正式成为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土地保护研究所的研究员;1999年升为高级研究员、真菌学家;2002年调任新西兰皇家科学院作物和食品研究所任首席科学家兼梅西大学食品、营养和人类健康学院高级研究员和教授;之后兼任新西兰生物活性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2009年,转任梅西大学Riddet Institute 研究总监。2005年,他被聘为中国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9年受聘于中国科协海智专家。

高益槐的专业研究领域为:真菌学、医学营养学、天然药物学、药动学等。共著有英中(韩)等专著10部,发表国际论文百余篇。研究成果两次获国际发明奖,获得国际原创性专利4个,发明药物产品23个。他的发明专利“一种高活性灵芝多糖和高含量灵芝酸的水提取工艺方法”、“灵芝活性多糖的低温提取技术”,分别获中国专利;“多种生物活性多糖复合配方之规律和科学比例之计算方法”、“多重生化分离天然活性物质之方法”、“奇异果活性成分之研究和提取工艺”三项发明均获新西兰专利。这些成果受到了国内外业界的赞誉。

“需求无限,市场无限,商机无限。前程无限。”高益槐告诉记者,现代工业诉求的是无污染的绿色产业,而且会慢慢地冲淡合成工业。中国很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绿色食品、保健品和天然药物的制造国和市场,植物(包括水果)将成为人类食品和药品的基础物质,动物(包括海洋生物)是生命中营养和医学营养的补体,食“药”用菌将成为天然药物的神圣来源。

“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在山、水、海、田上做文章。这是一片富裕而不贫瘠的土地。地上地下,海里海上,江河流水,大好河山,无尽的宝库,只要我们抓住区域特色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会让我们保持稳定的富裕。”高益槐如是说。

生物经济:将成为重要的“三农”新产业

中国是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十二五”伊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世情、国情、农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经济怎么发展?毫无疑问,“十二五”时期,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2011年,农业部发布了《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当前情况及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安排。《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目标。

那么,农民的收入怎样才能持续较快增长呢?在高益槐看来,应该大力发展“三农”新产业。他认为,发展“三农”新产业可解决脱贫致富问题,可解决生物资源的应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解决环保生态问题以及生物产业链及工业的多层次加工增值等问题。

高益槐认为,“三农”问题,是中国民生和全面奔小康的重要问题,这不仅仅是技术和资源问题,还有战略、理念和创新方法手段的问题。各级政府应该把“生物经济”当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体产业。全方位地部署和实施中国特色的多学科结合的生物经济战略,应该是“三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2006年,高益槐教授与福建宁德市东侨经济开发区签订了生物制药科技项目,投资2000万美元在东侨开发区建设安发国际(福建)生物科技园,研究开发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制造天然药物。他时时牵挂家乡农民的致富问题。他对记者说:“福建要抓住自己的特色来发展,突出山海资源,搞好农副产品的高科技深加工,使之成为重点产业。当前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让我们这些海外乡亲备受鼓舞。我很愿意为家乡出一份力!”

高益槐一直积极推动其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对于家乡的经济建设,高益槐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应抓住福建地理和生物资源特色,走生物经济发展之路。就拿福建当地的蘑菇种植来说吧,现代化的蘑菇生产可以节约土地,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是值得投入的绿色环保产业。

高益槐在福建省投资建设生物科技园也是为了助力“三农”经济。把专利技术移回家乡,可以为祖国生物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献力。高益槐认为,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因此,应加快农业生物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新技术,应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

高益槐确信,生物经济和生物工程将成为重要的“三农”新产业。该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容量大,市场前景广阔。他预测,未来大多数农民将成为科技型的新时代农民,成为农业工业化的产业大军。而且,该产业的资源完全是可持续发展的。他还认为,该产业必须充分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方能创造特色经济。该产业应以追求消费的功能性内涵为基础,满足人类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诉求,成为永久不衰的产业。

生物科学:将传统医学发扬光大

小的时候,高益槐曾经对一个古老的传说念念不忘,那就是《白蛇传》的故事。他记得故事里有一个细节,白娘子曾经冒险盗得灵芝仙草,使夫君许仙起死回生。

灵芝仙草拥有这样神奇的药用功能吗?由于对灵芝仙草的传说念念不忘,高益槐对灵芝的研究颇有建树。较早以前,他就研发出了竹笙和灵芝的仿生栽培新技术,并在“菇类菌丝体多级发酵生物工程”的研究中成功提取了银耳多糖与香菇多糖两种重要成分。1995年春,高益槐把自己十年来对灵芝的研究推向了顶峰,成功地发现灵芝中最珍贵的药用成分—多糖D6,并用低温水醇酶提取法提取获得成功,获国家专利。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孕育出了自己的“国粹”— 中医中药,这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医学、文化遗产和医药宝库,这是一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生命科学,是中华民族用几千年的历史揣摩、验证和总结的一门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科学文化。

在高益槐看来,随着华人的海外侨迁和外国人的来华交流,中国传统医学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近些年来,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加快对天然药物和各国传统医学的研发利用,发展他们的生物经济,抢占国际市场,目标越来越清楚,步伐越来越快。这为“中华国粹”的振兴创造了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高益槐认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的世纪,国药兴邦、济世、腾飞、走向世界,已是最好的时机。

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领域,高益槐取得了很多创新突破与成就。1998年,高教授在天然药物领域的“三效关系”理论和生化提取技术,分别获得美国爱因斯坦发明委员会和“国际科技贸易和发明产品博览会”两项国际金奖。高教授还把从数百种真菌多糖中筛选出的活性中、小分子真菌多糖等十余种精华成分,与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出来的碱性壳聚多糖进行科学复合,在全球首创实现了不同多糖成分的药性兼容和互补,其功效已证明超越单方单一生化成分产品,可迅速而全面地调节人体的免疫能力。高益槐对生物应用科学的研究,特别是生物活性成分及复合配比的研究,为中医药现代化开拓了一条创新之路。

在高益槐看来,中国博大精深的医药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与西方科学有根本不同的源和流,因此具有诸多与西方科学不同的特性。近二百年来,当西方科学文明发展异军突起的时候,历史遗留下来的各国传统医学就逐渐地被边缘化,同时面临着“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挑战,因此,传统中药文明面临传承和创新的新使命。

高益槐对记者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生命价值的提升,人们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疾病治疗为主要目的,转为预防、保健、康复和治疗并重的综合防治为目标。人们渴望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传统医药学“生物、社会、心理、自然”的医学模式优势凸显。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华传统医药,特别是整体调节、扶正固本的治疗体系和手段更适应于慢性疾病的防治和康复,中医的辩证施治方法对亚健康人群会起到全面协调、整治、保护和根治的目的。

“传统药物是从我国固有资源发展而来的固有传统文化的产业。传统药物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就是促进这个‘综合性产业’现代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应尽快用高新科技改造和提升其优势和本质。”高益槐对记者说:“我常在国际上作报告,外国人和西药研究者对中医药褒贬不一,有的甚至起哄攻击,我很生气。不是中医药没有本事,中医药有5000年的历史,问题在于中医药的现代化开发不够。”

高益槐把自己的科研生涯分为三个阶段:仿生栽培—杂交和基因育种—医学营养。高益槐目前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尽快把自己对医学营养的研究方法思路,以及从广泛的草本植物、海洋生物、菌物三大类生物的天然产物中,提取活性多糖的方法带回中国。同时,他还希望为祖国培养一批生命科学领域的高材生。年过半百的他工作依然勤奋。直到现在,高益槐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对于自己依旧很苛刻,没有一点休闲娱乐的时间。

“高益槐是新西兰华人,也是屈指可数的天才真菌学家及医学营养学家之一。我以与他为友而感到骄傲……他的未为人知的故事发人深思,他的成功激励斗志,他的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启迪后进,他对工作、家国的承诺及对未来的信念更令人感动。”前新西兰总理珍妮•薛普莉为一本讲述高益槐教授的传记作序时这样评价高益槐。

“梅冲霜雪偏舒芷,兰杂篷蒿不碍香。”这是高益槐的外祖父送给高益槐的两句话。高益槐一直把外祖父对他的期望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高益槐生长在中医世家,对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根深蒂固的热爱。作为福建古田人,他对祖国的生物资源也非常迷恋。在研究生命科学、拓展生物经济以及发扬传统医学方面,高益槐矢志不渝,兢兢业业。东方与西方,古老与现代,科技与自然,这些看似对立的元素在高益槐心里和谐相融。“人类总是和医药科学共生共长,相辅相成,凡从政治国者,凡从医济世者,凡创业大成者,凡慈心为善者,无不以医药、医政、医德、医生为重,把人类的健康平安、和谐生存看作是最大福祉”。高益槐如是说。

为完成报效祖国的心愿,高益槐教授在忙碌的科研工作之余,还担负着“中国—新西兰经济科技促进会”会长等社会职务。短短几年间,他为中新两国的科技文化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促成了两国在科技领域十几个项目的合作,促进了两国科技界及科学家间的交流与合作。2009年,他被选为中国政协第十一届海外特邀代表,福建政协委员和宁德政协常委。现还兼任新西兰福建同乡会会长和中国各级海外交流协会的各种职务。

强化科技支撑促进产业发展 篇7

一、三明确

(一) 明确支撑目标和技术方案。

一是充分沟通。首先与县农综办进行沟通, 了解县农综办对科技项目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同时与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沟通, 了解业主的技术优势与不足。二是充分研讨。确定科技支撑的重点方向和技术环节, 共同编写申报书和实施方案。三是确立目标任务。明确一个科技项目就是一个技术亮点, 如2014年铜梁县三个蔬菜科技项目分别确立了以绿色、有机、观赏为特点的技术支持重点, 并相应形成技术支撑方案。绿色蔬菜基地以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肥水科学管理技术为主;有机蔬菜基地以基质栽培、环境控制技术为主;观赏蔬菜以品种示范、栽培模式创新为主。

(二) 明确各自职责。

一是明确技术负责人的职责。我站要求技术负责人必须将工作落实到基地, 组织开展实地技术指导不低于5次, 同时以项目为依托与基地建立长期的技术支撑关系。二是明确业主单位职责。要求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落实各项技术措施, 土地整理、农资采购、劳动力组织、生产管理必须及时到位。三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区县农综办及时跟进, 全面掌握项目实施动态。

(三) 明确工作计划。

为保证科技支撑的有序进行, 我站要求技术负责人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项目的批复情况, 制订详细工作计划, 明确支撑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由站长召集定期召开技术支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交流会, 凡承担科技项目技术支撑的负责人必须就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报交流, 并就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进行安排。

二、三整合

(一) 整合专家力量。

为了系统做好科技支撑工作, 总站立足全市科研资源和专家队伍, 围绕项目技术需要, 牵头整合西南大学、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土壤、肥料、植保、栽培、育种等相关领域的专家, 组建成立不同的专家团队, 每个专家团队由3-5名专家组成, 重点就生产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技术培训和咨询等方面进行会商和服务, 以确保突出问题的准确定位, 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二) 整合专业优势。

市农技总站的业务范围涉及粮油、经作、蔬菜、土肥等种植业的各个产业, 全站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才45人。在支撑服务过程中, 开展站内专业整合, 成立科技支撑工作组, 凡技术支撑涉及的专业科室必须安排人员参与。工作组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任组长, 具体安排相关工作。如2014年铜梁三个蔬菜科技支撑工作中, 站内就成立了由蔬菜、土壤、肥料、检测、特经、信息等9名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组。

(三) 整合社会资源。

在前两个整合的基础上, 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将实力强、信誉好、物化技术好的企业纳入技术支撑工作中来, 如今年将在病虫害物理防控方面见长的佳多公司和生物防控方面见长的成都蓉橙九天公司纳入到蔬菜绿色生产项目中, 使简单实用的物化技术得以应用, 农药使用量降低了40%,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邀请其他基地生产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参与支撑服务过程, 增加业主间的交流与互动, 互相取长补短, 促进技术的共同提高。

三、三促进

(一) 促进技术落地。

我站在科技支撑过程中, 要求技术要看得见、摸得着。项目技术负责人要现场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 对基地技术员要一对一的指导, 确保技术员能够明白原理、掌握技巧、熟练过程。同时, 协助技术员对基地长期务工人员进行田间技术培训。近年来推广的实用技术有水稻机插秧技术、柑橘营养诊断技术、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猕猴桃花果管理技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等。

(二) 促进推广带动。

在科技支撑服务中, 我站坚持以示范带动和技术培训为主, 促进了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带动, 提高了项目实施区域产业技术进步。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市级集中科技推广项目科技支撑服务以来, 在全市实施粮油高产配套技术示范5万亩以上、带动20万亩左右,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无公害生产等技术示范接近5000亩、带动2万亩左右, 柑橘优质丰产技术示范4000亩以上、带动超过2万亩, 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示范约1000亩、带动1万亩。

(三) 促进农民增收。

科技产业化发展 篇8

一、区域自然概况

东台市位于江苏省中东部, 东经120°7′~120°53′, 北纬32°33′~32°57′。东临黄海, 西接兴化、姜堰, 南北分别与海安和大丰接壤, 辖14个镇和3个经济开发区, 2011年人口113万, GDP447.9亿元,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9亿元, 土地面积3 225km2, 东西最大长度77.8km, 南北最大宽度48.3km, 东部海岸线长达85km, 有广袤的滩涂,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十年跻身全国百强县 (市) 行列。东台市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 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海洋性、季风性特点, 温和湿润, 降水充沛, 四季分明, 雨热同季, 常年平均气温为14.5℃。多年平均面降水量为1 075.8mm。东台境内自然植被有野生灌木、林木 (阔叶林和针叶林) 、杂草, 农作物夏熟以小麦、油菜为主, 秋熟以棉花、水稻、玉米等为主, 特经作物以大棚西瓜、青椒为主, 果树以桃、柿、梨为主, 林木主要有杨槐、意杨和水杉, 全市林木覆盖率达15%。

二、科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虽然东台市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务工作, 十分注重科技在水利改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水利科技发展之路, 在水利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重点推广项目实施效果等方面出现许多亮点, 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但对照新时期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水利科技推广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

1. 研究和应用脱节。

东台市内是水利科研单位较多的县级市, 目前境内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东台滩涂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沿海分院、江苏省沿海水利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水利科研院所、科技开发人员重研究、轻应用, 重成果、轻推广的现象比较严重。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严重滞后于研究开发;很多成果验收鉴定后束之高阁, 难以走向市场。科研部门对水利建设急需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水利基层、水利工程急需的实用技术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开发的成果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2. 推广经费不足, 体系不健全, 机制不完善。

目前江苏地市级以下普遍缺乏水利科技开发投入, 也没有专门推广资金。急需的科研项目难以立项, 已有的优秀成果难以转化推广。东台市也没有专门从事水利科技推广的组织机构, 基层水务站虽有水利科技推广的职能, 但科技推广工作名存实亡。此外, 推广人员缺乏、素质不高的问题相当突出。

3. 政策、法规不配套, 信息系统不完善。

到目前为止, 尚未出台水利科技推广转化方面有关办法、规定, 推广工作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 各地处于自由、松散发展状态。尚未建立水利行业科技成果信息管理系统, 成果拥有单位和应用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 特别是广大基层单位缺乏获取科技成果信息的有效渠道。

三、基层水利科技推广发展之路

1. 搭建平台, 促进水利科技成果转化。

结合东台实际, 着力构建五大服务平台。 (1) 科技咨询服务平台。大力培育水利科技咨询市场, 培养造就一支熟悉咨询业务, 善于经营的咨询企业家队伍和专家队伍, 引进高素质的咨询专业人才;建立水利科技咨询单位资质档案及信誉档案;建立涉及县级水利行业各条线的行政审批专家库, 确立本级审批项目的评审条件和程序;在全市范围内培育和扶植一些信誉度高、业务精和综合实力强的骨干科技咨询单位, 并将咨询服务单位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在网上公布。 (2)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东台市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平台, 加快推进水利科技成果与该平台的对接, 使之成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在我市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 促进我市企业创业者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互动,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3) 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在东台市水务局网站、OA网、东台水利通报上设立东台市水利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栏目, 将市内外的水利科研成果及地方政府、企业、农民急需解决的难题及时发布在网上,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服务功能, 打造东台水利科技信息采集、加工、分析研究、信息传播传递的集散地。 (4) 科技投资服务平台。以东台市水利投资公司为先导, 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完善股份制投融资体制, 吸引“官方”及民间资金做大水投公司;在东台市兴办各种形式的科技投资公司、科技中介公司、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等, 形成民间资本投入为主, 水利投资公司投入为辅的水利科技投资体系。 (5) 科技宣传服务平台。利用市水利学会建立科技宣传服务平台, 学会在加强科普工作的同时, 定期召开防洪抗旱、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水工建筑物关键技术应用等技术研讨会, 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传授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 让基层水利科技人员能及时了解、掌握、应用知识。

2. 培植龙头, 推进水利科技产业化。

基层水利科技的推广离不开龙头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首先, 制定规划, 培植龙头。结合东台水利科技的现状, 制定东台市水利科技发展规划, 要重点培植一些带动能力强, 辐射面广, 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经济基础的水利科技龙头单位及科技产业链。“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培植以沿海水利科学研究所为龙头, 以乡镇水利站为龙身, 以种植大户为龙尾的集农作物灌溉试验研究、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新型节水灌溉设备、抗旱剂、保湿剂销售于一体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产业链;培植以市节水办为龙头, 以市自来水公司为龙身, 以节水型器具经销商为龙尾的集节水器具普及宣传、非节水型器具限制准入、节水型器具销售于一体的生活节水新技术推广产业链;培植以规划办、设计室为龙头, 以市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龙身, 以各乡镇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为龙尾的集水利工程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水利工程施工新技术推广产业链。在产业链的培植上注重技物结合、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结合, 保证各产业链能走上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其次, 在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要出台相关政策, 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对科技龙头单位及其产业链进行补助, 并对其科技辐射能力、社会效益进行考核, 对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第三,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市外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来东台市创办产业链条长、辐射范围广的水利科技龙头企业。

3. 创新机制, 保障水利科技持续发展。

河北战略科技产业发展研究 篇9

关键词:战略科技产业,发展领域,环境建设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世界科技革命形成新的高潮, 给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 带动了生产力的新飞跃。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知识经济兴起,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科技创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动力, 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科技创新成为世界性潮流的时代, 综合国力和地区竞争力的比较, 取决于科技的创新与科技产业的发展。创新立国已成为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大趋势。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转向依靠科技、知识和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模式, 国际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呈现出科技产业竞争的特点。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 把科技创新作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实现跨越式发展。河北省不仅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制约, 而且面临着人口和就业的压力。因此, 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即一条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道路, 一条科教兴冀和人才强省的道路。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发展新思路——走发展战略科技产业的道路。

1 战略科技产业的提出与我省战略科技产业的范围界定

作为战略性产业, 科技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置换, 无疑取决于包括发展战略、政策、体制和管理等基本要素。它们对加快科技产业的战略配置和规模扩展具有明显的影响。

科技产业所以在结构调整中的战略配置作用进一步加强, 是因为科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先导性、战略性的位置: (1) 科技产业通常具有最大需求弹性的社会最终产品的生产部门。在一个时期内, 社会对它有大量需求而难以满足。科技产业在期间市场需求中的“瓶颈”现象比较突出。 (2) 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和拉动性, 可以通过科技产业链带动一大批产业共同发展。 (3) 科技产业代表了生产发展和结构升级的方向, 反映出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和潜质。可以对产业发展、结构水平和未来经济增长产生递进影响。

在战略配置的基本要素中, 政策工具的正确运用对科技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极为重要。一般来说, 政策工具有两类: (1) 通过直接提供资金进行结构调整的方式; (2) 采取间接的方式, 如税收、科技经济政策、知识产权、标准、采购等。这些间接的政策工具鼓励国内外企业向科技产业领域进行开发投资, 以达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战略目的。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战略配置, 政策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作用对象与目标。政策指向哪个产业领域, 究竟是总量还是包括调整?发展目标是增长还是维持?显然直接影响到科技产业发展和战略配置的有效性。在许多国家, 往往通过采取“积极的科学技术政策”, 以多种政策工具的协调运用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因此, 各国产业结构政策和策略的作用不仅没有减弱, 反而在迅速强化。

所谓战略产业是指对其他产业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关联度大、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产业。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必须要有战略产业的引领和带动。在现阶段, 要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必须坚持以工业为主导,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河北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实际和产业基础优势, 河北确定重点培育壮大钢铁、医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建筑、食品、纺织、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和旅游等十大战略产业。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 产业的技术创新是主线, 而产业的技术创新关键又取决于战略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针对河北传统产业中属于支柱产业的冶金、机械、纺织、食品、建材等行业所占比例较大, 布局和产能较分散, 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问题, 在“十一五”期间, 通过内外开放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 加快利用信息控制技术提高大型连续加工工业 (如钢铁、化工等) 的过程控制水平, 利用先进制造工艺、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 加快如纺织、食品等工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产业技术能级, 提升产品质量标准, 降低生产成本, 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提高企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 增强产品深加工和后续加工能力;加快产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结构更优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三有” (有市场前景、有品牌、有效益) 产品及其企业的做大、做强、做优。开拓新型国际合作, 由生产技术及其设备引进扩大到产品联合开发和跨国经营, 加强对高技术出口创汇产业的扶持发展, 提高出口产品档次, 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1 我省作为战略科技产业优先发展的领域

1.1.1 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领域

重点加强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在基因工程药物、海洋生物制药、单克隆抗体技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和生物农药、食品添加剂、工业酶制剂及活性微生物等方面实现产业化;突破中药产业化关键技术, 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 开发河北道地药材, 加快中药现代化品种的产业化;加强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开发, 推进新药产业化。

1.1.2 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

重点研究开发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技术、软件工程及系统软件技术、电子商务等。

1.1.3 新型材料技术领域

重点加强纳米材料及其改性材料、稀土材料、复合金属材料等材料的研究开发。

1.1.4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

重点支持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器件技术、城乡电网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化仪器仪表技术和新型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

1.1.5 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领域

重点研究开发后续能源和洁净煤技术, 开发利用太阳能、高性能电池、生物质能等新能源, 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

1.1.6 环保技术领域

重点加强清洁生产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环境与污染源监测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

1.2 传统产业中作为战略科技产业改造升级的领域

重点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工业智能技术、系统集成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优化产业结构、改进生产工艺, 发展精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提高下游产品比重, 增加附加值, 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

1.2.1 以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 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重点在冶金、医药、化工等支柱行业选择效益较好、示范辐射作用较强的大中型企业进行CAD/CIMS应用示范, 支持开发和采用数字化技术、快速原型制造 (RPM) 技术和设备、数控机床等先进制造技术和设备、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及工业PC机等先进控制技术和设备、柔性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异地敏捷化制造技术等, 在推广应用中要加强相关技术的集成。

1.2.2 支持企业改进生产工艺, 优化产品结构

冶金行业重点支持发展薄板带材、优质钢铁和高等级建筑用材, 推广连铸连轧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建材行业加强玻璃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 发展中空玻璃、微晶玻璃、低辐射玻璃等;纺织行业重点发展新型化纤原料、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纺织品, 提高印染后整理能力和水平;化工行业重点开发新型农药、染料及助剂、水处理化药剂等精细化工技术及产品;轻工食品行业重点开发高技术陶瓷、高档出口日用陶瓷、中高档卫生洁具、酶制剂、高档纸制品、塑料制品、现代包装技术及设备、绿色食品、出口创汇食品、营养方便食品等。

2 我省战略科技产业的引导与赶超作用

学习借鉴日本、韩国政府在上世纪50~70年代运用产业技术引进赶超政策,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振兴重化工业的成功经验, 推动河北战略优势产业的技术赶超。政府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 应把钢铁、医药、新材料等若干优势产业确立为战略产业, 以提高这些产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实现这些产业的国际化为目标, 制定相应的技术优先发展赶超政策。通过财政、投资等倾斜政策, 有选择、有重点地大规模增加对这些行业的科技开发投资, 充实加强扶植企业研发力量, 迅速强化扩大这些部门的科技开发能力, 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这些产业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和再开发能力。

发挥河北在生产要素禀赋、市场空间、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坚持“引创结合, 重点突破”, 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机遇, 实施产业对接性引资, 抓关键适用技术的引进、吸收与开发, 在进行引进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改造, 通过实行多种方式的科技成果资本化途径, 加快形成竞争目标明确、产品市场效益高的产业技术开发机制, 推动技术转化创新, 提高钢铁、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产业的生产效率, 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加快优势企业向科技开发型、规模化经营发展, 促进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

以大力提高机电一体化产业的深加工配套水平为重心, 在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原则下, 积极探索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杠杆加快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重组的途径,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调节作用, 促进资产存量的重组改造, 加快技术进步、技术转移机制的形成, 保障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促进社会资本对战略产业重组和企业改制重组的参与, 结合重点项目实施加大企业改制重组力度, 实施国有股权向国际资本和社会资本转让, 多途径加快混合经济的发展, 在一个更大的空间内, 加快优势产业的行业集中度, 在规模化基础上深化跨地区的行业专业化分工, 消除“小而散”现象, 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崛起几家大的具有国际生产规模和经营水平的机电一体化企业集团。

河北重化工资源相对丰富, 产业的原材料及其加工业的发展有基础, 基础工业及其相关科研力量相对比较雄厚, 有进一步发展重化工业的潜力, 对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河北历来对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等传统支柱产业科技投入力度比较大, 已有相当的技术引进发展基础, 传统的钢铁如冶金、食品、纺织、化工、医药、建材等是河北省规模大、效益好、增长快、关联带动作用强的优势产业, 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三大产业热点快速增长的基础, 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容量的特征, 进一步发展有相当的市场空间。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现实动力和保障, 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 这些传统优势产业客观上仍是河北省财政经济发展依托的主体和支柱, 因此, 也应是河北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主要对象。

3 支持我省战略科技产业发展环境建设措施

3.1 加大支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财政投入支持

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在财政投入规模加大的基础上,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 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 引导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开展竞争前的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 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 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的投入力度, 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3.2 加大支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金融支持

加强政策性金融对自主创新的支持,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金融支持自主创新, 政府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 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改善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保险服务。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外汇管理政策。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 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和订购制度。建立本国货物认定制度和购买外国产品审核制度。发挥国家采购扶持自主创新的作用。

3.3 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加强对政府科技经费使用的管理, 杜绝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和政绩工程型的科技项目, 将财政科技经费向真正的自主创新活动聚集。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定期调整鼓励引进技术目录。限制盲目、重复引进。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展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4 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

掌握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 国家科技计划和建设投资应当对列入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制予以重点支持。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推动形成以我为主的技术标准。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缩短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2005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发展情况分析[J].科技部火炬中心

[2].2005地方和部门科技成果统计分析[EB].河北科技统计网

[3].景光仪, 陈景安.我国区域科技进步环境差异实证研究[EB].河北科技统计网

科技产业化发展 篇10

永登县属半农半牧县, 近年来, 全县畜牧业特别是肉羊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1年被确定为全省45个牛羊产业大县, 2014年又被确定为全省12个现代畜牧业肉羊产业示范县, 在政策引导和项目带动下, 肉羊产业从质到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成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色主导产业。

目前全县羊存栏55万只, 较2010年年底存栏的30万只净增25万只, 预计2014年出栏量将达到30万只, 实现羊肉产量540万公斤, 产值达3亿元。

甘肃省农牧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刘志民了解工作情况

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姜良视察标准化养殖场

永登县县长杨平与畜牧局人员交流

甘肃省草原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忠与草原普查工作人员观看图纸

永登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张翠兰

规模养殖

通过几年的发展, 全县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已初具规模, 共注册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400多个, 注册肉羊养殖场3 520个。现有种羊扩繁场7个, 有万只羊场2个, 千只羊场35个, 1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1 500个, 20只以上规模养羊户4 780多个。据统计, 2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量占养殖总量的75.3%。

政策扶持

2011年永登县被确定为全省肉羊产业大县, 同年国家开始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 全县每年落实政策资金1600多万元。县畜牧部门抢抓“养羊大县”政策机遇, 积极主动, 4年共争取和整合省、市农业、发改、扶贫等专项资金3 750多万元, 重点扶持了肉羊良繁体系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玉米秸杆加工利用和人工优质牧草基地建植, 资金种类包括现代农业资金1 250万元;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资金850万元;天然草原植被恢复资金280万元, 秸秆饲料化利用资金130万元;退耕还林后续资金140万元;扶贫资金80万元, 市级肉羊产业以奖代补资金1 020万元。以上项目和政策资金直接撬动我县民间资本约2.5亿元投入肉羊产业, 促使肉羊养殖量平均以每年16%以上的速度增长, 养殖方式实现了由草原放牧为主向规模化舍饲圈养的转型跨越。

“双联”带动

在全省开展的“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行动中, 双联单位把肉羊养殖作为全县西北部贫困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实现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有些帮扶单位为联系村养殖户建成标准化羊舍, 改善了原来简陋的养殖条件, 降低了因冻因病死亡的数量, 比如武胜驿镇火家台村;有些帮持单位为联系村投放良种肉羊, 对现有羊只进行改良, 扩大了养殖规模, 发挥了良种效益, 比如七山乡长沟村;有些帮扶单位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和手把手的指导, 提高了养殖户科学养殖技能和管理水平;有些帮扶单位指导农民把养殖和种植结合起来, 创造了“种草养羊”新模式, 提高了养殖效益, 也提高了种植效益。总之, 各级帮扶单位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指导和资金帮助, 解决了养殖户面临的诸多困难, 为肉羊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羊产业的发展。

肉羊产业的未来

草产业蓄势待发

以国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牧草良种补贴项目为契机, 积极动员广大群众种植优质苜蓿, 加强田间管理, 提高产草量。通过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 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和粮草、林草间作技术, 充分利用夏收闲田复种一年生牧草, 不断扩大人工种草面积, 鼓励发展草产品企业, 以搞活饲草市场, 立草为业, 以草促牧, 以草带羊, 夯实养羊业发展的饲草料基础。同时鼓励养殖户修建青贮、氨化池, 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 实行秸秆过腹还田, 实现增殖转化。

科技夯实产业基础

以舍饲养殖技术为基础, 良种改良技术为核心, 饲草料加工技术为支撑, 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推广标准化羊舍建设技术, 提高肉羊养殖基础设施的科技水平;推广以肉羊常温人工授精为重点的品种改良技术, 提高肉羊良种率和生产性能;推广优质牧草裁培和秸秆青贮氨化技术, 扩大人工种草, 开发秸杆资源, 奠定肉羊发展的饲草料基础;推广动物保健及免疫技术, 加强投入品管理, 确保肉羊健康养殖。整合县内外科技培训资源, 从圈舍建造入手, 重点对群众加强品种改良、疫病防控、饲养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知识的培训, 提高科技在肉羊生产中的贡献率。

多种经营模式促产业升级

积极推行以“协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肉羊发展模式, 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 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带动作用大、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饲草种植及加工、大型规模养殖场及种羊场、肉羊精深加工等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肉羊产业的格局, 充分发挥羊业协会的作用, 提高群众养羊的组织化程度。

品牌铸就未来

上一篇:3-6周岁幼儿下一篇:自动换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