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艺术教学方式

2024-08-08

幼儿艺术教学方式(精选十篇)

幼儿艺术教学方式 篇1

一、通过看图说话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施幼儿语言教学时,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 带领学生进行看图说话练习, 让学生根据图案描述图片上的内容和情节, 在看图讲述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在组织语言表述图片内容时, 培养其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秋天到了》时,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对图片的景象展开描述, 幼儿就会答出:“叶子落下来像小船。”“松树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可见, 幼儿通过自己对图片的观察, 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 并将之组织语言表达出来。

在看图讲述教学中, 教师可以针对图片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启发他们的想象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时, 教师在讲述了一半时, 根据图片内容, 就可以让幼儿去思考:“面对大象这个庞然大物, 如果你是曹冲会想出什么办法秤象呢?”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 会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展开丰富的想象。在看图讲述《取皮球》一文中, 皮球掉进了一个又窄又深的洞中, 应该怎么取出来呢?幼儿回答的答案形式多样, 有的小朋友提出找消防战士帮忙, 还有的小朋友认为猴子的尾巴、大象的鼻子都比较长, 可以请它们来帮忙……可见儿童的创造思维是极为丰富的, 在让学生看图说话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的主体地位, 把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交给他们, 鼓励他们大胆地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多次的说话练习, 相信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灵活。

二、展开师生问答,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在幼儿语言教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展开高效、优质的师生双向互动,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也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例如, 在学习《秋天的树叶》之后,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 说出自己认为这篇散文中最优美的句子, 这样, 学生对这篇散文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通过发言展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 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如, 讲述《萝卜回来了》一课时, 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 “故事中的角色都有哪些?”“萝卜最后到了哪个小动物手里?”, 通过这些问题, 学生可以对故事内容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 教师在提问:“为什么小兔子送给别人的萝卜最后又回到它自己手上了呢?”由此, 学生对故事的学习已经突破了故事内容本身, 上升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讨论中, 从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应该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进行大胆思考、猜测和想象。例如, 在《小猴卖“0”》中, 我可以先展示出“0”的形状, 让班级学生去猜测, “0”代表什么, 学生于是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踊跃的回答, 有人认为是鸡蛋, 还有的人会是苹果, 还有的说这是数字“0”, 在学生回答出这些答案后, 教师都应该给予表扬, 赞赏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具自信。又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 乌鸦通过投石子的方式最终喝到了水, 学习了这一课之后,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 还有什么更科学更好的解决方法呢?很多学生结合目前的生活经验回答说:“乌鸦也可以用吸管喝水呀。”虽然答案与故事环境不符, 但也体现了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开动了脑筋。因此, 鼓励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大胆推理, 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在幼儿语言教学中, 教师应该积极创设多种语言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观、形象地体验教学, 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语言知识,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首先, 教师可以借助教具, 创设出直观、想象的教学情境。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幼儿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幻灯片和动画片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例如在学习《小鲤鱼跳龙门》这则童话时, 教师就可以制作多媒体展示关于鲤鱼的各种图片, 增进学生对鱼的认识。其次, 创设心理情境,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切身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心理, 从中体会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触发幼儿的情感。例如, 在故事《小熊哭了》中, 幼儿园的玩具小熊被一位小朋友带走了。小熊离开了自己在幼儿园的小伙伴, 非常的伤心, 难过地哭了。在教学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设计几幅形象的图片, 展示小熊的心理历程, 从快乐的小熊, 到被明明带出教室, 带回家后伤心、孤独的小熊, 教师通过引导, 让学生去体会小熊的心理变换过程, 从中认识到将幼儿园中的玩具带回家是极为不妥的行为。最后, 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相关的还有, 寓教于乐, 创设表演情境, 创设现实情境以及创设人际情境, 可以让幼儿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亲身表演、参加社会实践, 从中体会作品中的内涵, 深化幼儿的认识, 并在良好的人际环境的基础上, 以轻松愉快的心情, 展开学习。

四、小结

文章重点探讨了在幼儿语言教学中, 常用的三种教学方式, 即:看图说话, 师生问答, 创设情境等。通过对上述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分析, 可以看出, 在幼儿的语言教学活动中, 只有在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文学欣赏能力的前提下, 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才能为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水平作出更多的贡献

摘要:文章综合分析了在幼儿语言教学中, 教师通过运用看图说话、师生问答和创设情境这三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教学实践证明, 对于不同类型、性质的作品, 教师应结合本课的特点, 灵活运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 展开教学, 从而真正实现幼儿与课本知识的互动。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凤岗.儿童教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

[2]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幼儿音乐的教学方式有哪些 篇2

一、依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音乐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属于启蒙阶段的音乐教育,教师应当依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多选取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趣味性较强的活动中,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来开展音乐教学,使幼儿在音乐旋律的伴奏下,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游戏活动中学习音乐。同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音乐游戏活动,如小班的孩子刚接触音乐,对音乐是什么尚无概念,喜欢简单明快的节奏和旋律,教师可以设计生动活泼的音乐游戏活动,如学习儿歌《走路》时,歌词的内容为:“小白兔走路跳跳跳,小鸭子走路摇摇摇,小乌龟走路爬爬爬,小花猫走路静悄悄。”教师可以让幼儿边唱边模仿这几种动物走路的方式,之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这些动物是怎么走路的,并模仿出来。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并主动发言和表演,在学会了儿歌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生活常识。再如,教学中班儿歌《尾巴歌》时,歌词为: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鸭子尾巴扁,公鸡尾巴弯,松鼠尾巴好像一把伞。什么尾巴长?什么尾巴短?什么尾巴好像一把扇?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孔雀尾巴好像一把扇。 教师可以通过猜谜语的游戏活动使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尾巴的形状,使他们在欢乐的游戏活动中了解这首儿歌的结构,记忆音乐的旋律,并为接下来的儿歌创编活动做好准备。

二、精心选取音乐教材

开展有效的幼儿音乐教学,非常重要的一步是选准音乐教材,即音乐教材既要有教育意义,又要具有趣味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园的教材中虽然选入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但是并不是每一首歌曲都适合幼儿的认知,有的歌曲太陈旧,有的歌词太复杂,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没有太大的联系,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那么什么样的音乐教材是适合幼儿的呢?我认为,只要是内容健康且幼儿感兴趣的,能为他们带来愉快情感体验的歌曲就是适合的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音乐教学的内容,除了课本上一些优秀经典的儿歌外,还可以加入一些幼儿熟悉的流行歌曲、影视剧插曲等,如《隐形的翅膀》《外婆的澎湖湾》等,这些歌曲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这些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进行适当的改编,变得更加朗朗上口、简单易学,以便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了解幼儿学习的难点,如符点音、顿音、音的跨度,以及唱歌时的感情,并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难点,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有的放矢地为孩子们选择歌曲,使他们成为“与时俱进”的人。

三、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是人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必须有赖于歌词的引导和教师的启迪,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在音乐教学中,我通常情况下会通过以下方式来引导幼儿欣赏音乐作品,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一)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幼儿了解音乐

幼儿对事物的首次印象一般是比较深刻的,在首次给幼儿欣赏音乐作品时,教师一定应尽量使他们对音乐产生一种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这个过程应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想象活跃,情感上也有所触动。例如,在欣赏歌曲《啄木鸟》时,我要求幼儿闭目聆听音乐,并跟随教师有感情的配乐讲解,在脑中展现出一幕幕啄木鸟为果树治病,以及果树除虫后枝繁叶茂的美丽画面,使幼儿情不自禁地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深地感受乐曲的旋律美及意境美。

(二)通过动作演示更好地表现音乐

如在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这组乐曲时,我先提出要求,让孩子们只用动作,不许出声,听一至三遍音乐,之后我观察他们的反应,结果,有的孩子很快用动作表现出了乐曲中个别动物的动作。我抓住时机,鼓励幼儿随着乐曲中动物角色的变换,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三)通过图画更好地展现音乐

例如,在欣赏《嘀哩、嘀哩》这首曲子时,在孩子们理解歌曲的基础上,我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运用画笔在纸上把关于春天的种.种美妙景物展现出来,从而完成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总而言之,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最主要的途径是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但是,我们教师不应该把对幼儿的音乐教育局限在课堂中,应当引入到课外,甚至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在课堂之外的地方多为幼儿创设音乐学习的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表现和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生活、学习、游戏、劳动中都有音乐的陪伴,进而使幼儿的身心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儿童声乐教学方法

第一:强调护“嗓”比练“嗓”更重要,处在生长期的儿童,发声器官非常稚嫩,如果不注意保护嗓音,平时的喊叫、感冒、不正确的发声方法或用嗓过度等都可能造成儿童声音的嘶哑或声带小结、息肉,严重的甚至失声。

因此,首先应在儿童学习歌唱前,组织专门的嗓音保健课,向家长和学生强调护“嗓”的重要性及护“嗓”比练“嗓”更重要的这一原则。

“轻声讲话”、“弱音发声”、“合理用嗓”、“半声练习”,以及包括生活中应注意的不能迎风歌唱、边跑边唱和在运动前后、饮食前后、歌唱前后和“四季”等的嗓音保健法。这是一套适合儿童的“嗓音保健法”。

第二: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声乐技巧,融化在儿童直观的形象思维中,对于研究儿童声乐教学的教师必须明确,儿童歌唱与成人歌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成人歌唱方法与儿童歌唱方法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如果用成人的方法来考虑指导童声,那将难以获得好的效果。

在声乐活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教师跟儿童大谈声乐理论中的“位置”、“共鸣点”、“关闭”、“三种唱法”等专有名词,把学生弄得一头雾水。在学习中,应针对儿童要用浅显的、容易理解的方法去达到目的。

美声歌唱的技巧重要部份是在气息的支承下,使声音从喉头进入到鼻咽腔的通道上,从而获得较好的头声。这是每个学习歌唱者的必经之路,也是儿童歌唱的必经之路。这个听起来似乎很深奥,老师在训练时,故意轻描淡写化,用“开火车“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老师说“声音好比“火车”,“鼻咽腔通道”好比“铁轨”,火车必须在铁轨上运行,这是学生们容易理解的浅显道理,火车到达的方向是“北京站”,老师指着前额的眉心处,示意声音要唱到的地方;开火车的动力在这里,老师指着腰腹部,示意气息;

大脑是总指挥,每个同学身上其实都带着“老师”,这个“老师”就是“耳朵”!当学生声音不对时,老师风趣地说“你们的老师听听,火车离开铁轨啦!”学生会很快的把声音调整好;

当注意了上面的“通道”,又不注意用气息时,老师又说:“火车没有油了,开不动了!”学生赶紧用手摸腰腹部,注意使上劲,把气息找回来;

当声音通过“通道”到达前额眉心处时,老师高兴地鼓励道,“啊!对了,你开的‘火车’顺利的到达了‘北京站’啦!”学生高兴得手舞足蹈,很有成就感!训练,是获得头声的基础。

第三:轻声的“哼唱”。一般儿童在他们未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决不允许大声歌唱,否则,美的音质就会消失。儿童要获得好的头声,要从弱声的哼唱训练开始。

从幼儿特性出发谈学前教育教学方式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特性;游戏化

处于学前教育学龄阶段的幼儿,年龄偏小,表达能力、接受能力、认知能力等各种能力还不成熟,如果这时教师急切地给幼儿灌输各种知识,幼儿学不会着急,可能会丧失学习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表现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错落有致的语调、夸张生动的表情和富有激情的肢体语言等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学习的各种体验。

幼儿要进行课间活动,笔者通常采用歌曲、音乐操的形式引导。例如,课间操笔者会选用《健康操》的歌曲,笔者自己先跟着视频学,学会以后,再慢慢教学生,动动胳膊动动腿,和学生边跳边唱。

二、教学设备的有效利用

教学并不局限于教师讲课、学生听讲这一种方式,幼儿的教学尤其由此。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把多媒体、钢琴、七巧板、立体拼图、跳绳、跳棋等各种各样的教学设备利用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潜能。

笔者曾为学生组织过一次音乐跳绳。跳绳的规则不是笔者口述(因为太复杂,怕说起来学生难以理解,浪费时间),而是用多媒体播放其他幼儿玩游戏的视频,幼儿边看笔者边在旁边讲解。音乐跳绳需要找准音乐的重音,幼儿理解跳绳规则以后,笔者播放音乐。为了更方便地让幼儿找准重音,笔者还在一旁放了一架小鼓,每到重音,就敲一下鼓,帮助幼儿分辨重音。

三、互动游戏,小组配合

幼儿时期是孩子自主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高速发展的时期。教师要展开各种活动、游戏和互动,来培养幼儿的这些能力。

笔者经常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的游戏,把幼儿分成小组互相比拼。小组成员配合默契,才能在比拼中获胜。这种游戏既让幼儿玩得开心,也能在玩乐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菲尔兹.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M].原晋霞,蔡函,陈晓红,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对幼儿园新型教学方式的研究 篇4

一、传统教学方式与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 经过几千年的厚重沉淀, 积累了很多课堂教学经验。 重复的纸质讲课传授知识点并不适应幼儿教育, 所以在幼儿园上课前, 教师都要积极地准备教具, 拍摄照片, 制作PPT等, 促进课程质量的完善, 这都需要课前用大量时间完成。

2.电子白板是近年出现的新技术新媒体, 融合了大屏幕投影技术、精确定位等技术, 是一种先进的人机交互设备, 符合幼儿直现形象思维和动手动脑的特点, 非常适合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

3.案例:中班诗歌 《家 》

目标:能借助图标感知理解诗歌, 了解祖国就是我们的“家”的含义, 积极参与仿编活动, 体验仿编后的成功感。

传统教学中, 课前教师用大量时间准备了一张对开情境图, 图中用蜡笔画上了天空、小河、树林等,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课程的趣味性, 教师单独制作了可以移动的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小朋友等图标, 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复述诗歌, 并将出现的这些图标粘贴在情景图中, 增强其记忆力。

电子白板教学, 操作简单且不需要复杂的材料。 只需在电脑中找到一张背景图输入白板中, 将所有的图片存入电子白板, 当幼儿复述时, 教师可以自己操作示范, 如说到“蓝天是白云的家”, 只需要拿电子笔将白云拖出, 第二次即可让幼儿操作, 提高幼儿兴趣, 使教学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

二、电子白板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现代教学媒体是教育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和载体。 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因地制宜。

2.案例:大班健康 《国王减肥记 》

目标:知道“胖”对生活的不良影响, 懂得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的好处, 尝试合作商量制订减肥计划, 体会胖国王减肥成功的喜悦。

(1) 面对白板的强大功能, 《国王减肥记 》的导入设计在集体备课中有过两种方案, 一种是利用白板的拉幕功能, 结合音效完成情境创设, 另一种就是案例中呈现的聚光灯、放大镜组合效果。 两套方案都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考虑到拉幕功能将给孩子的是包括胖国王、士兵等角色在内的全图展现, 不利于孩子聚焦观察。 结合活动的主题目标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 我们选择了另一套方案。 事实证明, 从儿童立场出发, 对白板诸多的功能进行筛选、优化组合,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⑵仅仅有电子白板教学是不能够实现目标的, 于是我们穿插了传统教学方式, 让幼儿动手为国王制作一份减肥餐, 人人参与。 在操作材料上, 我们准备了各种食材, 让幼儿在学完这个故事后自由搭配, 先集体讨论, 幼幼互动, 讨论出:早餐吃好, 营养要全面;午餐吃饱, 荤素要搭配;晚餐吃少, 要清淡。 在操作环节中, 孩子们自由组成几个学习小组, 一个学习小组在白板上进行操作, 孩子们有秩序地商量, 共同制订方案, 从资源库中将选定的食物拖动到计划表中, 其中还进行了多次的方案调整。 对于其他几个学习小组的操作, 老师利用现场数据传输的功能在短的时间内将采得的数据样板输入白板数据库, 然后在集体评价讨论环节将各小组制订的计划表同步呈现在白板上, 现场调整缩放大小。 整个学习过程中, 孩子们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新技术与新媒体赋予教师队伍更高的任务

1. 要在自己的教学中融入新技术与新硬件的使用, 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硬件应用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自由学习电子白板的使用方式, 幼儿园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 也可安排园内有经验的教师开展讲座。

2.教师应积极使用电子白板技术, 多媒体学习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化静为动, 话虚为实, 化生疏为可感, 化抽象为形象。 它能将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 将老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词汇、现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3.在教学中必须尊重传统教学方式, 并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禁止教师滥用, 大材小用, 要仔细研究备课, 在需要的情况下有效使用电子白板, 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 幼儿园新技术新媒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必须制订长期规划, 有目标、分步骤地层层推进, 以必备的硬件建设为基础, 配备相应的技术支持及教师们自身努力, 大力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这也将有助于幼儿积极、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 教育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于是, E时代的来临赋予了教师队伍重要职责, 同时激励我们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新技术的到来, 和与时俱进地将大众认可的技术带到工作中。本文重在探究新技术电子白板结合传统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关键词:新技术,教学方式,电子白板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沁芳.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2]柳阳辉.幼儿园信息化硬件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3]邹小娥.电子白板让幼儿园健康教育更富有情趣.

幼儿艺术教学方式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现代社会人们使用的新型的购物方式,(刷卡、快递、网上购物……)。

2、有尝试接受和运用新事物的愿望。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过年时你们家里买了什么好东西招待客人?

怎样去买的?

(幼儿自由发言)

2、老师今年过年时买东西可省力啦,根本不用自己去劳累,很轻松地等在家里就有人把我要的东西送来了,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对了,我是在网上购物的。

二、讨论各种新型的购物方式

除了网上购物,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新型的购物方式?

(刷卡、快递、网上购物等)

这些方法与以前的购物方法相比好不好?为什么?“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你喜欢哪种购物方式你想来试试吗?

三、尝试活动

以超市为背景,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购物游戏。

活动延伸:

在社会性游戏中继续开展新型的购物方式的活动。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浅谈幼儿数学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篇6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学;方式;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13.4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对幼儿来说,学数学算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的基础课,人们形象地称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幼儿园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学,应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适当教孩子们一些数学的初步知识,才能促使孩子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使他们更好地投入数学活动中去呢?因此,从事幼教工作多年的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数学活动中,怎样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数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各科教学活动中呢?根据现代幼教理论,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能快乐有效的学习,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设计有趣游戏,使幼儿乐在其中。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幼儿喜欢做游戏的心理,让妙趣横生的做做玩玩进入课堂,能使幼儿以良好的情趣投入到学习中去。如个体活动游戏“火眼金睛”:让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各种物体(圆形、长方形、梯形等)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幼儿的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几何物体的特征及异同;区别“左和右”的游戏贴尾巴:前面放着缺少尾巴的猴子,让一幼儿蒙眼听其他幼儿用方位词指示将尾巴贴到相应的位置上,幼儿会集中精力辨别左右以致完成任务;在上“统计”课时,幼儿小组合作统计戴帽子的和没戴帽子的、穿皮鞋的和穿运动鞋的、穿夹克和穿毛衣的等相关问题,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统计办法,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在“猫捉老鼠”的师幼互动游戏中让小班幼儿感知“1”和“许多”,老师做猫妈妈,小朋友做小猫,一只猫妈妈,许多小猫;捉到老鼠有大有小,大老鼠中有1只黑的,许多是灰的;小老鼠中1只是白的,许多是灰的等等。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自由自在,没有负担,情绪愉快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数学活动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广开思路。

爱想象是人的本能。恰当的、精彩的问题对幼儿来说很有吸引力,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如教学“5的加法”时,我以熊猫宝宝过生日时准备许多水果招待朋友的故事为线索,让幼儿在情景中体会加数与和分别代表的意义。并激发幼儿的想象,一人说算式,一人编加法题。幼儿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如教学“8的分合"时,让幼儿自己探索8可以怎样分?几和几合成8?怎样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就能对所学知识有较深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幼儿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关注学习过程,让幼儿体验成功。

积极关注幼儿参与学习的过程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幼儿积极参与的教学应该是失败的。如“争分夺秒”中引导幼儿用眨眨眼、拍拍手、喘喘气来表现一秒钟,带领幼儿慢跑一分钟,跳一分钟绳,玩一分钟滑梯等,在关注幼儿的同时,积极创设机会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快感。天真活泼好动的幼儿对什么都好奇,教师要抓住各年龄段的幼儿心理特点,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手段呈现学习内容。如学习“排序”时让幼儿给爱美的小公鸡设计串项链、教学“顺数和倒数”时用多媒体大屏幕上小猪上楼梯的动画情景吸引幼儿,有了外在的诱惑力,就会诱发幼儿的内在需求,从而去积极探究,发现问题,突发奇想,理解新知,乐在其中。有了这样的体验,幼儿才能感到探究的趣味所在,当取得成功时,那份喜悦是别人难以体会的,可以说喜悦是发自内心的。再运用“你回答得真好”“你来试一试”等表扬、鼓励的语言对幼儿的表现作出肯定评价,它有着强化作用,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产生愉悦的情感,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学以致用,让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得幼儿学习起来更感轻松、自然和真实。如学习“顺数、倒数”的活动中,幼儿通过“搭建楼梯”的操作活动,具体感知楼梯从低到高和从高到低的变化规律;通过生活中的“红绿灯”、“倒计时”联想,形象地感知并发现顺数、倒数时的数序规律等。由于活动内容来自生活,活动情节丰富有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极大兴趣,满足了幼儿自我探索的愿望,体现了个性化的魅力,实现了幼儿快乐学习的理想。

“数学来自生活,最终必回归生活”,这句至理名言充分强调了数学教学的最终归宿——用幼儿能理解的数学知识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让幼儿参与为美化环境活动—摆放花盆,整合数的排序经验和社会性情感,通过个体习得的排序经验,享用共同的经验,并加以拓展运用。体育课前的准备工作,“帮老师搬来8个呼啦圈”、“拿来5个皮球”、“老师需要9把椅子,数数现在还差多少”、“帮老师数数16根跳绳够了没有”等等,既可以满足幼儿的成就感、激发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又引导他们用相关的经验来理解和解决问题,还培养了他们为集体服务的习惯。

幼儿艺术教学方式 篇7

一、多媒体教学发展趋势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符号、语言、文字、声音、 图形、图像、影像等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教育事业主要趋势,具有信息化、多样化等教学特征。

1.信息化。我国教育事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各种教学模式在现实运作中得到普及应用,体现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多变性特点。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是时代变革的主流方向,为幼儿教学体制改革提供了信息化指导。。

2.多样化。多媒体教学融入早期教育,体现了多样化教学模式特色,把多种教学方式融为一体,促进了幼儿阅读学习潜能发挥。另一方面,基于多媒体构建幼儿阅读平台,也实现了教学发展趋势的时代性,以技术为支撑,以教师为主导,以儿童为对象,将从多个角度带动阅读教学改革趋势,促使幼儿阅读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拓宽。

二、传统静态教学模式弊端

早期阅读不仅能够单纯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还要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看、听、 读、写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回顾幼儿教育变革历程,早期教育长期处于 “静态教学”模式,传统守旧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这对于幼儿教学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1.守旧性。现阶段,很多幼儿教育方式相对守旧,主要体现在阅读教学题材方式,儿童接触到的阅读素材很少,难以满足心时期阅读教学改革需求。幼儿思维充满了想象,阅读题材涉及面应尽量广泛,不能盲目坚持某一类型的题材。

2.单一性。很多教师认为,阅读教学是重点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阅读开展,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殊不知,阅读教学并非单一地教学活动,而是要从多个方面开展教学。

3.依赖性。许多年轻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经常缠着要讲故事, 而一旦离开了教师就不愿意看书,而且也不会看,从而养成了依赖行为。 “依赖性”是儿童心理特征之一,幼儿对客观世界认知有限,依赖父母、 教师属于正常现象。

三、基于多媒体幼儿阅读动态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是时代变革趋势, 利用多媒体构建新型教学运作平台, 满足了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学习的需求。未来,国家对早期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促进“静态教学”转向“动态教学”是必然趋势,体现了幼儿教育改革的前瞻性。笔者认为,基于多媒体幼儿阅读动态教学方法:

1.听读法。教师抑扬顿挫、饶有兴致地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孩子听和看的阅读形式。可以集中儿童注意力,诱发儿童阅读兴趣,丰富词汇、 激发想象、萌发情感、拓宽视野。多媒体教学融合了语音、图片等基本元素,从多个角度呈现阅读教材内容, 帮助幼儿理解书本教材知识内容,使其对阅读有了进一步认知。

2.提问法。课堂教学中,针对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阅读素材,教师讲述或边讲边提问、解释疑难,引导幼儿阅读理解书本材料,懂得如何掌握文字语言的阅读技巧。这样可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融,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对阅读材料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3.扮演法。教师与孩子以口头扮演或动作扮演等形式,担任阅读材料中某一角色的方法。“视频阅读”是动态教学的具体呈现,借助多媒体平台播放阅读视频,图像与音频相互融合,大大增强了阅读教学的形象感。

幼儿艺术教学方式 篇8

关键词:剪纸艺术,幼儿园,幼儿

1 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的价值

剪纸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的反映和沉淀, 通过研究剪纸艺术可以了解古老中国的艺术特色、社会意识、审美取向和剪纸本身具有的使用价值。

1.1 剪纸艺术的学术价值

剪纸在西汉《史记》中就有记载, 可以说伴随了人类2000多年, 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多样的形式, 至今广受人民大众的喜爱, 并且随着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 剪纸已经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浓厚兴趣。虽然剪纸艺术很受欢迎, 但很多都是存在于民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 不论是它的历史、剪纸技艺、剪纸的流派都很零散;对于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 多是集中于对幼儿某一方面能力作用的研究、对具体开展剪纸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对剪纸兴趣培养的研究, 为幼儿园进行剪纸艺术的理论研究留有很大空间。

1.2 剪纸艺术的艺术价值

剪纸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商品还是一种艺术品, 它有作者的创作构思、思想感情和意义表达, 这些东西的传达使剪纸作品顿时变得厚重起来, 不再是简单的一张纸。笔者认为在欣赏剪纸作品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构图。剪纸基本上是在平面上进行的, 因此可以从点、线、面等基本因素上分析构图。 (2) 造型。对自然形态加工处理、变形夸张, 是否改变成有秩序、有规则的形象。 (3) 技法。剪纸虽然称为剪纸, 实际上还包括“刻”这种技法, 以及作者选择什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都值得欣赏者细细观察。 (4) 类型。作者为了增强欣赏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选用了何种剪纸类型, 如黑白剪纸、套色剪纸、染色剪纸、分色剪纸、填色剪纸、衬色剪纸、勾绘剪纸、印刷剪纸、折叠剪纸、剪影、撕纸和立体剪纸等类型。

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可以使幼儿对于构图、造型、技法、颜色的认识更加深刻, 不仅为幼儿进一步学习剪纸艺术打基础, 更为幼儿学习其他的艺术 (如美术、雕刻) 起促进作用。

1.3 剪纸艺术的使用价值

剪纸艺术的使用价值, 首先有装饰作用, 只要看到剪纸就会让人感到喜庆和浓浓的中国味。幼儿的剪纸作品如果与节庆的主题有关, 或者颜色选择喜庆, 家长与老师可以把幼儿的剪纸作品作为装饰贴在窗户上或悬挂起来。其次, 剪纸作品作为一件艺术品或者工艺品为它的作者带来财富, 比如教师可以举行抗震救灾的义卖, 不仅为幼儿园与灾区的人民创造物质财富, 也为幼儿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最后, 剪纸作品还可以作为一件艺术品具有收藏价值。也许从艺术的角度看来幼儿的剪纸作品没有艺术家的作品有艺术价值, 但是对于家长与教师, 幼儿的剪纸作品是最有收藏价值的, 幼儿的作品记录成长的点滴, 这是任何艺术品所不具备的。

1.4 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

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的民间艺术形式, 在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中“剪梧封弟”的描述。经过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时期的发展, 使剪纸艺术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剪纸题材越来愈广泛, 人们开始把其情感和想法甚至是当时的时代特色融入到艺术作品中。剪纸艺术成为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表达方式, 剪纸艺术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 是剪纸艺术在幼儿园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 因此剪纸艺术在幼儿园中具有文化价值。

2 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的原则

2.1 安全性原则

由于家长、社会对于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 幼儿园教育的安全性被公众关注, 在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也需要将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首先, 在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要教会幼儿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如何存放剪刀, 避免因为不正确的操作伤害到幼儿。其次, 教师要选择适合幼儿的塑料剪刀、圆头剪刀, 在物质上保证幼儿的安全。

2.2 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适宜性原则, 首先指剪纸艺术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的大肌肉群发育较早、比较发达, 小肌肉群发展相对落后, 教师要根据班级中幼儿的发展水平确定开展剪纸艺术活动的时间, 以及剪纸艺术活动难度的选择。例如, 小班有的幼儿使用剪刀会全身紧张, 有的幼儿会张着嘴使劲剪, 那么教师需要选择比较简单的内容, 比如练习使用剪刀的空剪活动、剪直线的活动等。其次, 剪纸艺术活动要符合幼儿的兴趣, 剪纸艺术活动受到幼儿的喜爱, 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剪纸艺术活动中。

2.3 教育性原则

幼儿园开展的剪纸艺术活动属于幼儿园教育的组成部分, 因此剪纸艺术活动要符合幼儿园教育目标, 具有教育性。开展剪纸艺术教育不仅要锻炼幼儿剪纸的能力, 还要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 在幼儿园时期的幼儿基本上属于动过思维, 动作停止则思维停止, 剪纸是一种要求注意力集中的活动, 在剪纸过程中, 既培养了注意力, 又发展了思维力, 注意和思维对智育非常重要, 因此剪纸对智育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4 生活性原则

剪纸艺术活动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与内容, 这样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与已有的经验。使幼儿对幼儿园剪纸艺术活动的开展有亲切感, 更能够激发幼儿观察、发现的能力, 以及幼儿的创造力。

3 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的方式

3.1 集体教学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 以儿童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活动。集体教学不仅是教师预设目的的体现, 也是国家、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体现, 集体教学便于将剪纸艺术融入到课程中, 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发展需要。在集体教学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 可以面向班级全体幼儿, 通过教师集体的统一指导, 针对个体的个别指导, 有利于幼儿对剪纸艺术产生系统、全面的认识。

3.2 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起源于蒙台梭利“有准备的环境”, 教师按照预设的教育目的创设环境, 幼儿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 可以满足幼儿个性化的需求, 促进自我与个性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 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剪纸图样, 可以剪出自我表达的作品, 幼儿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剪纸艺术可以通过教师创设区域环境, 营造剪纸艺术的氛围, 使幼儿对剪纸艺术的历史、种类有更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谢明英.一剪之巧夺神工, 美在人间永不朽——用剪纸技艺启迪学生智慧[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09.

[2]俞春晓.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法与实力[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 (2) .

[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教研室.学前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从幼儿教育方式说起 篇9

一、“夸奖式”教育让人手足无措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认为孩子的心理很脆弱,承受能力不强,再加上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所以“夸奖式”教育成了家长和教师的首选。笔者的孩子今年三岁半,刚上了一年小班。一次,他无意间犯了个小错,可能是出于职业的关系,笔者立刻对他进行了一番批评教育,他怒目圆睁地瞅着我,还举起右手说要打我。面对此情此景,笔者只好甘拜下风,默默走开。人教版六年级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其中有一句话让笔者至今记忆犹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股风时常吹在我耳边,让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正是父母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激励作者不断地努力,最终走向了成功。看来“反面的激将”也能让人有所进步,那我们为何不尝试运用“正反”两面的方式教育孩子呢?天天泡在“蜜罐”里,尝着甜味,偶尔让孩子尝一下“苦”的味道,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二、“帮扶教育”怎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每到星期五接孩子的时候,幼儿园老师都会发给每位家长一份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这是一份“含金量”很高的作业,既需要动脑又需要动手,虽然有示意图,但很多作业连家长也要琢磨半天,就更不用说让孩子自己来完成了。幼儿教师要求家长采用这种“帮扶教育”完成学校的任务,家长必须运用这种“帮扶教育”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一呼一应”让“帮扶教育”成了一种趋势。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中国的孩子和日本的孩子在夏令营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为什么中国孩子的动手能力远远不如日本孩子。“一切从娃娃抓起”,这就是根源所在。不仅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做人要从娃娃抓起,能力也要从娃娃抓起,但从娃娃抓起培养能力的方式绝不是所谓的“帮扶教育”。

三、“标榜式”教育无处不在

学过教育学的人都知道,孩子在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在其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的引领作用就很重要。无论你说什么或做什么,孩子都会一一效仿。笔者的孩子上小班快一年了,每次放学回到家,他都会说许多话,做许多动作,然后告诉笔者谁谁是这么说的,谁谁是这么做的。有一次,儿子无意间骂出一个字———“滚”,让笔者大惊失色。这时,妻子的一席话提醒了我,“你总是在孩子面前说这个字,他怎么可能不会用呢?”看来,大人就是孩子的榜样,大人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既然孩子们已经拿我们当做他们的“榜样”,那么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就一定要起到“榜样”的作用,也一定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

四、多彩才艺提前培养

打开电视,选秀节目比比皆是。选秀节目的增多让选秀成为了一种成名的快捷方式,也让更多想成名的人跃跃欲试,这其中也不乏一些想让孩子成名的家长。于是,“才艺要提前培养”就成了很多家长培养孩子的出发点。家长们在兴师动众地为孩子报这个班,报那个班,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聘请名师来培养孩子时,是否考虑过孩子的感受,是否征求过孩子的意见。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孩子们在弹着钢琴、背着画板时那渴求的目光总会向四周环视,特别是当他们看到同龄人在自由玩耍时,更会忍不住地回头张望。任何事物都有其生长的规律,孩子也不例外,古人早就有前车之鉴,“拔苗助长”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学前教育,它既需要社会、学校的重视,也需要家长、教师的配合,更需要耐心的引导和良好的示范,只有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孩子才会健康茁壮地成长,教育也就达到了它的最高境界。

幼儿认读活动的要求及方式 篇10

[文章编号]1004—0463 (2008) 10 (B) —0038—02

一、幼儿认读活动的要求

(一) 社会性。

即认读活动要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幼儿所处的现实社会生活。如识字游戏《小动物找家》《识字火车开过来》等, 是教师创设出某种情境以让幼儿体验和了解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简单过程。其反映了幼儿所处的现实生活, 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能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同时又锻炼了幼儿认读汉字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 创造性。

即在认读活动中要综合运用图像、动作和语言, 体现出创造性。认读活动中往往需要幼儿边认读边自发地做出各种动作, 这种语言与动作逐渐形成的协调能力是幼儿日常知识积累的结果, 也是一种创造性行为。教师应善于通过游戏形式, 让幼儿充分地把这种“积累”表现出来, 并加以不断地巩固强化, 使之变成幼儿自己的东西, 融入到幼儿的日常行为中。如汉字游戏《谁的本领大》, 就需要幼儿在认识汉字说出动物名称的同时, 做出这种动物的形象动作。小班幼儿对此类游戏很感兴趣。

(三) 娱乐性和趣味性。

认读活动中的趣味性至关重要, 而游戏是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让幼儿保持愉悦的情绪, 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汉字是瑰宝, 只要教师使用恰当的方法, 就能使幼儿成为“探宝”的“天才”, 让幼儿在“探宝”过程中获得成功, 提高认读的兴趣。

二、幼儿认读活动的方式

幼儿识字与小学生识字, 在教学要求与方法上有明显的区别:小学生识字是在学习拼音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包括音、形、义诸方面;而幼儿识字是把一些字当作一个整体图形来认识的, 此时他们的分辨能力还较差。因此, 根据幼儿特点, 我在进行幼儿认读识字教学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一) 根据幼儿思维特点, 贯彻具体、形象、直

观性的教学原则,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帮助幼儿读准字音, 理解字义。

1. 以故事形式启发幼儿思维。

如先给幼儿讲述关于爱迪生的故事, 然后提问:“爱迪生发明了什么?”再出示“电灯”、“电话”的生字卡片, 让幼儿把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与字联系在一起进行认读。

2. 以游戏活动的形式轻松识字。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喜欢游戏, 寓游戏的形式于认读活动中, 能激发幼儿识字的兴趣, 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以在识字游戏中自然、科学地学习认读。

如在进行角色游戏《乐乐百货商店》时, 我特意贴出写有“乐乐百货商店”的卡片, 并在货物上都贴上相对应的名称卡片让幼儿进行认读, 并让幼儿们在游戏时, 有意识地看字买货卖货。通过物体形象的提示, 幼儿大多能够读准字音, 再经反复强化, 便会在玩中认识不少字。随着游戏的深入, 教师可逐渐增加难度, 如让幼儿持汉字卡片去商店对字买货等。

3. 通过猜谜语, 调动幼儿识字的积极性。

如谜语:“一个火红的球, 挂在天空中, 发出光和热, 地球绕它走”和“有时像圆盘, 有时像小船, 白天看不见, 晚上才出现”等, 当幼儿兴奋地猜出这是“太阳”、“月亮”时, 教师即出示写有“太阳”、“月亮”的生字卡片, 让幼儿边认边读。

4. 把抽象的字和图片、实物结合起来进行认读。

如出示一幅《春天》的图画, 其中有青山、绿树、小河、花草、房屋等, 让幼儿讲解这幅图画, 同时教师出示相应的汉字卡片让幼儿认读, 并通过熟读让幼儿自己找出汉字卡片贴到相应的画面上。又如让幼儿观察大自然、观察实物, 教师再通过幼儿观察到的实物出示相应的汉字卡片。

5. 设置情境, 让幼儿通过观察理解词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幼儿的情感体验, 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教材, 并使幼儿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6. 将识字寓于各科教学中, 加强识字与知识

学习的内在联系。如在表演《幼儿园里朋友多》, 当表演到“我们都是好朋友”时, 出示一张两个小朋友手拉手亲热地靠在一起的图画以及下面写着“朋友”的卡片。又如在美术课上, 当幼儿画完画后, 让他们给自己的作品起名字, 并让他们将起的名字写在各自的作品上, 然后请幼儿边读题目边给大家讲画面故事。

7. 抓住日常生活契机, 激发幼儿的认读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 我常用直观的实物教幼儿认读。如幼儿看到自己爱吃的东西, 往往会迫不及待地想得到它, 我就利用幼儿这一特点, 教幼儿认读一些字。如每天上午吃点心时, 我拿着还没拆开的饼干, 以吊起幼儿的胃口, 并指着包装袋上的名称问:“这是什么饼干?”先鼓励幼儿自由讲, 然后我就边指着包装袋上的字边念给他们听, 并且请他们也来读一读, 最后我把包装袋上的名称剪下来贴在黑板上, 以供幼儿随时认读包装袋上的字。吃完点心, 我让幼儿来讲讲还吃过哪种饼干, 幼儿边说, 我边在黑板上记录, 然后, 鼓励他们到黑板前来指一指、念一念自己最喜欢吃的饼干。

另外, 我不但把日常生活与随机认读相结合, 还注重把汉字的灵活运用寓于品德教育中。如在饮水桶上贴上“节约用水”;在教室墙壁贴上“讲卫生、有礼貌”;在活动室门窗上贴上“轻关门窗”;在电视机、录音机、水杯等实物上也贴上了相应的汉字等。像这样, 在幼儿的生活用品上、生活环境中贴上大大小小的汉字, 使幼儿随时都能看到这些字, 教师随时都可让他们认读这些字, 久而久之, 幼儿对汉字的音、形、义便能有机结合起来。这种随机无意认读, 给幼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在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后, 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 进一步强化和巩固认读。

l.“看字找物, 看物找字”。如教师举起汉字卡片“花”、“毛巾”、“水杯”等时, 便让幼儿很快地将这些物品找出来, 全班再共同认读;或教师拿出物品, 让幼儿在汉字卡片中找出相应的汉字。又如在幼儿学习完“眼”、“耳”等汉字后, 教师出示汉字卡片, 让幼儿读出卡片上的字音, 同时用手迅速指出身体相对应的部位;或者教师指身体某一部位, 让幼儿拿出相应的卡片。

2.“看字发音”。

如教师出示汉字卡片“汽车”, 幼儿发出“滴滴”声;出示“火车”卡片, 幼儿发出“呜呜”声;出示“飞机”卡片, 幼儿发出“轰轰”声。

3.“看字做动作”。

如在幼儿认识了单词“前”、“后”、“左”、“右”以后, 师生可以做“开汽车”的游戏。教师当指挥员, 幼儿当驾驶员。其中要求驾驶员要注意指挥牌子上的字, 随时改变方向。指挥员举起“前”, 汽车即向前开;看到“后”, 就向后退;看到“左”, 就向左转;看到“右”, 就向右转。反复变换, 幼儿们玩得极有兴致, 同时又领悟了方向感。又如看见“鸟”字便学鸟飞;看见“兔”字, 便学兔跳;看见“鱼”字便学鱼游等等。

4.“看图贴字”。

即看相应的图片, 让幼儿把学过的字抽取出来, 组成词或句。如根据图片找出了汉字卡片“天”、“云”、“水”、“山”等, 幼儿可贴到相应的地方, 组成“天空”、“白云”、“河水”、“高山”等, 或说一句话, 如“天空上白云飘”、“小河流水哗啦啦”、“有一座高山”等等。

5.“看字比较”。

即对一些字形相近的字进行分类比较, 分析其异同点。如“土-工”“上-下”“耳-目”“大-太”“日-月”“乌-马”“水-木”……这样不仅能使幼儿正确地认读, 而且还能培养幼儿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

6.“汉字配对”。

即让幼儿在所学过的汉字中指出可以组成词语或词组的字, 并让全班一起认读。如两位幼儿共同找字, 一个找了个“大”字, 另一个找了个“海”字, 然后让他们俩举起卡片让大家认读“大海”, 还可让另一个幼儿再找一个“里”字或“边”字, 与“大海”组成词组“大海里”或“大海边”, 以供大家认读。

(三) 在强化认读的基础上, 进行幼儿口语训练, 进一步激发幼儿认读兴趣。

即让幼儿运用学过的字词, 进行口语训练。如学习了“花”、“草”、“木”等生字后, 请他们说一种花的颜色、形状、用途, 并用“花”进行口头组词、造句。这样, 他们不仅学会了“花”的正确读音, 而且懂得了“花”有许多品种和用途。他们还会用“花”组成“花朵”、“花环”、“花瓶”、“花样”、“花坛”、“鲜花”、“采花”等词语, 并口头造句“公园里美丽的鲜花正在开放”、“花儿朵朵向太阳”、“我们要爱护花草, 不能随便乱摘”等。这样, 认读活动就成为了幼儿每天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

(四) 借助分散阅读时机, 加强幼儿的认读兴趣。

阅读是幼儿一切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可以为幼儿打开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为此, 我先由浅入深, 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经验, 例如了解翻书阅读的规则, 知道页码的用途, 懂得文字有具体的意义等, 以使他们懂得如何阅读, 喜欢阅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幼儿艺术教学方式】相关文章:

幼儿艺术08-09

幼儿艺术课件04-26

幼儿艺术活动论文04-16

幼儿深度学习艺术07-24

幼儿舞蹈艺术讲座04-29

幼儿艺术领域目标05-19

幼儿中班艺术教案06-21

幼儿艺术教育06-21

幼儿艺术审美教育07-01

幼儿艺术教学理论分析07-19

上一篇: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下一篇:艺术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