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健康素质

2024-08-03

身体健康素质(精选十篇)

身体健康素质 篇1

长期以来,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学校及家长“重智育, 轻体育”的思想严重, 加之体育教师教法陈旧, 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 身体素质则呈下降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笔者认为, 要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若想切实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体育教师应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关系,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目标, 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将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贯彻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其要求体育教师无论是在选择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时, 都要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 要改变以往那种灌输式教学方法, 精心安排活动内容, 积极创设民主、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 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如, 教师可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 组建体育兴趣小组, 让学生围绕探究课题进行合作学习。实践证明, 体育教师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改革理念,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既能够激发大多数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入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培养他们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让其尽情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 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积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并适时组织一些校外体育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促进其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养成。

四、遵循教育规律, 改进教学方法

身体健康素质调查表 篇2

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1.您的性别是:男 □女 □

2.您的年龄段是:

18岁以下 □18~25岁 □26~30岁 □31~40岁 □41~50岁 □50岁以上 □

3.您的职业是:

上班族 □学生 □退休人员 □自由职业 □

4.您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价是:

非常健康,一般不生病,偶尔生病也不用吃药 □

比较健康,很少生病,偶尔生病吃点药就好 □

一般健康,偶尔有点小病 □

身体健康不太好,经常生病 □

身体健康很不好 □

5.您觉得影响您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是:

运动 □饮食 □经济状况 □所处的环境 □

6.您平时注意去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吗?

是 □否 □

7.您习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健康知识:(可多选)

网络 □书籍 □专家咨询 □与朋友交流 □公益广告 □

8.您认为您了解的一些健康知识对您的身体帮助是:

很有帮助 □一般 □没有 □

9.您每周做几次运动:

基本不运动 □1—2次 □3—4次 □5—6次 □每天都运动 □

10.您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大概多久:

小于30分钟 □30分钟—1小时 □1小时—2小时 □大于2小时 □

11.您锻炼身体的形式是:

长走或跑步 □乒乓球 □篮球 □羽毛球 □其他

12.您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是:

因为体弱多病增强体力和健康 □散心解闷、消遣娱乐 □

和朋友交流 □磨练意志 □美容、减肥、健美体形及其他 □

13.对于您身体的一些小反应你会怎么办:

关注且回去看医生 □注意到但是任其发展 □小事一桩,不予以重视 □

14.最近困扰你的身体问题是:(可多选)

睡眠质量不高、失眠 □突然感觉胸闷、头疼 □

感觉身体虚弱、疲惫 □食欲不振 □

感觉颈部、腰部疼痛 □几乎没有 □

身体健康素质 篇3

关键词:多元训练;身体素质;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36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富裕家庭越来越多,乐清作为浙江省的经济强县,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这并没有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好处,相反,少年儿童体质的持续下降,给我们学校、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学校不能再把升学率作为唯一的指标,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家长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会科学的锻炼方法,笔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学生体质特点分析

1. 学生体质呈现两头分化的趋势

据温州都市报介绍:近年来,温州市学生的体质健康呈持续下降的态势,主要表现为体能和机能水平降低,肥胖学生简称“小胖墩”和“绿豆芽”越来越多,并且“绿豆芽”正向“小胖墩”转变。所谓“绿豆芽”是指少年儿童身材高、体重轻,缺乏肌肉和力量,弱不禁风,就像豆芽菜一样。教育部门经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为53%,但随着年级的增加,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小学生毕业班不锻炼的比例高达59%。制约学生体育活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65%的孩子是因为没有时间而不参加锻炼,36%是场地的因素。

国外也关注中国孩子的健康成长,在《今日美国》报刊中报道:中国肥胖少年儿童的增长速度就像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样快,也可能会遇到美国式的肥胖问题。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家庭的餐桌更丰富,财富的不断增多也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体力活动的减少,徒步或骑车机会的减少,经常长时间作业或上网。据统计,在中国城市少年儿童中,8%被认为是肥胖的,还有15%被认为是超重的。

2. 学生近视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据了解:世界上只有中国在推行眼保健操,而中国学生的近视率却排世界第二。当然不是说做眼保健操的缘故,可是,做眼保健操却非完全无害,经常用不洁的手接触、揉按眼睛,增加了眼睛感染乃至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据国内权威媒体报道说:“有90%的孩子近视是由于环境因素不良造成的”,据称这是专家的观点。而事实上,据一份资料调查表明,近视的产生受遗传的影响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大得多,如果父母两人都是近视,子女也会近视的可能性高达33%,如果父母一方是近视的,子女近视的可能性降低到23%;如果父母双方都不近视,则子女的近视可能性只有6%-15%。另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视力,比如:采光、看电视、上网、看书作业时间长短、姿势等等。

笔者所在学校学生近视状况也不容乐观,据随机抽样一(1)班、三(1)班、六(1)班统计:一(1)班,42位学生,有12只眼睛近视,近视率为14.3%;三(1)班,41位学生,有16只眼睛近视,近视率为19.5%;六(1)班,51位学生,有56只眼睛近视,近视率高达54.9%。对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统计,通过统计分析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近视数量猛增,反过来看,学生的近视已经日趋低龄化的态势发展,不得不让我们感到震惊和遗憾。

3. 学生技能呈现稳中提升的趋势

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对2013、2014级学生在体质健康综合评定上,对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学生在测试坐位体前屈、50米短距离跑、立定跳远三方面学生都有明显的提高,这表明学生在下肢爆发力、反应能力、身体移位速度以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得学生综合评定等级有所上升。

通过上述实践和分析,我们初步得出:目前学生的身体形态、视力呈下降趋势,学生技能呈现略有提升趋势。

二、加强多元健康训练

1. 加强课外活动,提高活动兴趣

自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召开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各县市都制定相应的文件加以落实,温州市教育局、体育局制定了《温州市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方案》,笔者所在学校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相对应地制定了《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方案》,开设了大课间,提供了24项“二体一艺”课外文体活动项目供学生自行挑选进行练习,学校在开展课外文体活动中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文体活动优先发展、坚持文体活动持续发展、坚持文体活动和谐发展。经过近两年的实施,学生普遍反映感到大课间活动比较感兴趣,也喜欢大课间的各项文体活动,学生锻炼兴趣很高。通过课外文体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体活动意识和培养学生的文体锻炼能力,同时也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突出健康目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体育课堂教学给学生增强体质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主渠道,通过专业体育教师的传授,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有效地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诠释新课程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新颖的教学方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终身受益。

3. 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增长知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各项运动技能的掌握都是一个由简易到复杂的过程,在教学和训练当中不断地弘扬勇敢坚毅的精神。首先,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如果一个人没有积极的竞争意识,就很难立足于社会,而这种竞争意识的培养,再没有比体育竞技中优胜劣汰、能力至上的竞技法则更直接、更生动形象了。体育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时机,抓住典型事例,通过引导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竞争意识,克服怕输、服输的消极竞争意识。在这种教育中,要提倡公平竞争观念、批评、否定损人害已的不正当竞争,引导学生做到在竞争中培养运动能力和培养竞争道德同步;其次,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能力。体育能使人体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要完成规定动作,除了机灵、聪明和善于动脑筋外,还要用意志去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与障碍,这就为磨炼人的意志,培养勇于克服困难、挫折的品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施加心理上的影响。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困难、挫折环节、在原有练习的内容、结构方法和要求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目标,使学生做出相应的努力来克服这些困难与障碍,从而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第三,培养学生和谐心理。体育运动是人们展示自身体魄健美与青春活力的场所,参与者的自尊、自强、自信与参观者的鼓励、喝采和羡慕、惋叹,其情感的交流是最直接和强烈的。体育运动的开放性很易为那些学习生活不如意者、性格孤僻者及性情忧郁者创造化解和排遣的良好条件。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多组织一些小集体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集体中交流与学习,创造出一种融洽的心理氛围,感染那些带有消极心理的同学。

4. 各项应急演练给学生适应社会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也可同样穿插一些游戏,设置一些场景,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以更好地适应包罗万象、纷杂繁碎、瞬息万变的社会。比如:开展洪水、阳光、闪电游戏;开展红灯停、绿灯行游戏;开展黄河、长江追击游戏等等,将大自然现象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小课堂实现感受大课堂,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感受社会大课堂的适应处置能力。当然,如果启动消防应急疏散安全演练、交通安全实地演练、预防溺水救护演练、消防安全灭火演练、紧急逃生演练等各项演练,那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肯定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应急防范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样就更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们更应该关注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我们只有客观地面对现实,科学地加以指导,在小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大教育的理念,及时加强多元健康训练,学生的健康品质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龚 瑜.“绿豆芽”变“小胖墩”专家呼吁体育生活化[J].中国青年报,2007(12).

[2] 顾渊彦.体育课程中的身体练习[J].中国学校体育,2006(11).

身体健康素质 篇4

1 健康体检的重要性

1.1 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体检能主动发现尚未感觉到的疾病和体内存在的危险因素, 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1.2 健康体检是预防亚健康的重要手段。

体检能及时了解身体的状况, 及时发现一些重要的疾病, 听取医生的意见和建议, 指导自己的生活保健。

1.3 健康体检可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多数慢性病及恶性肿瘤在初期尚未有症状出现时, 即可通过检查及早发现, 从而将病变消灭在萌芽状态。

1.4 健康体检可以提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健康体检报告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异常值出现, 虽然有时这并不代表体检者一定患病, 但是可根据此报告接受专家的科学建议, 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以起到无病早防, 有病早治的作用。

1.5 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

定期体检可帮助你建立属于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参考值”, 从每年“参考值”的变化情况, 了解自己身体健康的变化, 作为自己健康的评判指标。

1.6 健康体检能早期发现职业性疾病。

岗前健康体检, 判定劳动者从事某种作业前的健康状况, 以筛选有无职业禁忌证。在岗期间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职业病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早期影响, 鉴别高危者和职业病患者, 以达到早发现、早脱离接触的目的。

2 健康体检的注意事项

2.1 体检前3d清淡饮食。

尤其是化验血查肾功能、血脂者必须连续3d清淡饮食, 禁食肉类、限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 不要饮酒, 并避免剧烈运动。

2.2 体检前应空腹。

受检前一天晚10时后禁食、禁水, 查体当天早上空腹。

2.3 体检前须禁药。

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病患者, 将平时服用的药物携带备用, 检查完空腹项目后服药。受检日建议不要停药。

2.4 测血压前先休息。

体检者测血压前, 要先休息一会, 保持心境平和, 以保持血压的准确性。

2.5 腹部B超需空腹。

做前列腺、膀胱或子宫附件B超时, 需先憋尿至膀胱完全充盈状态。做腹部检查需空腹。

2.6 正确留取尿样本。

早晨起床后将尿液排出, 过一两个小时, 再留取的尿才是晨尿。检查者在排尿一秒后接取半杯晨尿送检。

2.7 女性检查需注意。

女性月经期间不做妇检、尿检。做妇检者需排空小便。怀孕或可能已怀孕者, 请预先告知医务人员, 勿做X线检查, 骨密度检查, 腔内B超及宫颈涂片检查。

2.8 检查当天不化妆。

化妆易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不要戴首饰项链, 兜里不要有金属器物等, 以利于X线等检查。

2.9 体检穿宽松衣物。

女性不要穿连衣裙、高筒袜、连裤袜。男性尽量不要打领带、穿高领套头衫、紧袖上衣、紧腿裤, 以免穿脱麻烦。

2.10

采血者在9:30之前到达, 抽血后按压穿刺点5min以上。

3 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根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 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讲究卫生、拒绝毒品、清淡少盐、保持正常体重, 不滥用抗生素等多方面。

4 小结

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高度重视全民健康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在传播健康知识的同时, 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维护健康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能力, 注重发挥人民群众促进健康的潜能, 引进健康素养的概念。各级医疗卫生人员在日常疾病预防和医疗服务工作中, 应当肩负起向群众宣传推广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责任, 解疑释惑、加强咨询指导。同时进一步调整服务策略、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使之成为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 成为各级医疗卫生人员的常规工作。

参考文献

身体健康素质 篇5

浅谈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发展青少年身体素

质的作用和意义

近几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宣称: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呈逐年下降趋势。对此不但社会各界认为不可思议,就连许多教育工作者也觉得出乎意料。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到底如何呢?深入调查后发现,如今中小学生不仅体质下降快得惊人,而且体质差得同样惊人!

随着近些年来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的体育健儿不断为国争光,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也赢得世界各国的认可,作为中国人我们倍感自豪,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现有的成绩只能代表我国一部分青少年的体育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各项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大大的减少了人们的各项劳动强度,使更多的人和青少年懒于运动,造成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各种疾病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1、降低的‚体育达标‛标准

在刚刚推行的体育课新课程改革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项变化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取代了原先的‚达标‛。按理说,随着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的上升,各项体育测试的标准也该同步提高。但发现,‚新达标‛的测试标准却比‚老达标‛标准降低了。据一位曾参与起草‚新达标‛标准的人士介绍:‚由于现在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正呈逐年下降趋势,如果按照1989年执行的‘老达标’标准,很少能有学生达到优秀,学生们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也将由此下降。同时一些学校为了追求达标优秀率,使得弄虚作假风愈演愈烈。因此,新达标标准大大降低,以提高学生达标优秀率,杜绝作假之风。‛

2、学生在‚新达标‛中成绩很差

尽管‚达标‛标准降低了不少,比如‚老达标‛中的及格线,在‚新达标‛中被提高到良好或优秀,但中小学生能真正通过‚达标‛的并不多。日前,有关媒体记者的调查,某中学体育老师对该校初二的一个班级进行了立定跳远测试。这份没有任何‚水分‛的测试结果让记者大吃一惊!参加测试的55名学生。有6名未达到及格线,成绩达到2.36米优秀的男生仅有3个,女生则一个都没有。依这个成绩,如果按照‚老达标‛标准,该班有五分之三左右学生不能及格。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看到学生们如此之差的成绩,这位老师也显得无可奈何:‚如今学生们体质就是这么差‛。与立定跳远的成绩相比,中小学生的长跑成绩更差。以1500米为例,初

二、初三年级的男生大概要跑10分钟,这还不算有近五分之一坚持不下来的,另有五分之二的学生跑一半就捂着肚子喘不上气来,而剩下五分之二学生基本在跑完以后都倒在地上,跑步的速度也就比走路的速度稍微快一点。

3、以后将出现高学历‚废人‛

对于中小学生体质的下降,教育专家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承受运动能力太差!这跟社会活动方式有直接关系。好多学生平时懒得走路,骑车是最普遍的,还有坐公交车、私家车的。再加上,如今学生本身的室外活动大量减少,直接导致这一代人的体质在逐年下降。有关人士担忧地表示,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话,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从校门走出的将是一群手捧高学历的‚身体废人”。

从上面的种种情况表明,学生的身体素质已大不如以前。为此,国家制定了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根据职业技术学校的自身特点和学生体质的要求。走出学校校门的学生直接将成为社会各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和骨干力量,如果没有健康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作基础,很难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环境中立足生存。因此,以体育人,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我校体育教学的核心。下面我把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体会和各位同行们相互交流学习一下:

《标准》的实施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新时期为贯彻落实提出的‚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为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体魄,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毕业后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技术工人,技工学校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重视体育的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体育知识,加强体育锻炼。

(一)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标准》的具体要求

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1、体育教学的目的 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提高身体素质,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培养他们具备未来职业所要求的健康身体和良好体能,并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重视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2、体育教学的任务

1)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他们懂体育爱体育,会用科学方法锻炼身体,了解并掌握一般体育项目和竞赛规则,具有参加体育活动和组织小型体育竞赛的基本能力。

2)向学生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以后安全从事生产劳动,保持自身健康奠定基础。

3)根据各技工学校的特点,结合不同工种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提高他们的健康状况,具备未来要从事专业所必须要的身体条件。4)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和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思想作风,具有勇敢顽强、合理竞争,实事求是的精神,文明礼貌的习惯,乐观、自信、进取的心理素质。3、《标准》的具体要求

1)根据我校特点和初中以上各年级(含大学)测试项目为六项,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从50米跑、立定跳远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台阶试验、1000米跑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台阶试验、800米跑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坐位体前屈、握力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和握力中选测一项。2)等级评定,各个测试项目的得分之和为《标准》的最后得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为:86分以上为优秀,76分至85分为良好,60分至75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3)《标准》各项目测试的目的

(1)身高:测试学生身高与体质测试相结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

(2)体重:测试学生的体重与身高测试相结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3)台阶实验:测试学生的心血管功能。(4)肺活量: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

(5)50米跑: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度素质和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6)立定跳远:测试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7)坐位体前屈:测试学生在静止状态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弹性及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

(8)握力:测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

(9)50米×8往返跑: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度及耐久力的发展水平。(10)800米(女)或1000米跑:测试学生耐久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和肌肉耐力。(11)仰卧起坐:测试学生腹肌耐力。

(二)统一思想、了解有关《标准》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1、教育部体艺司表示,2000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必须花力气、积极采取措施,扭转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滑的趋势。

2、旨在鼓励学生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淡化学校体育测试的甄别及选拔功能的《标准》试行方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同时颁布的还有贯彻实施《标准》的有关文件。

3、《标准》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4、《标准》强调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形态机能全面协调、身体健康素质全面提高。《标准》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组别,因而测试的项目也不同。

5、《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按百分制记分。

6、《标准》的颁布实施,其目的就在于使学校和广大的学生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7、从9月1日《标准》实施后,学生达到良好等级以上者才可评三好学生、奖学金。对《标准》测试不及格、补考仍不及格者,则学年评定成绩不及格。《标准》成绩不合格者高等学校将按肄业处理。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8、学习分析《标准》的内容,确定本校测试项目、测试目的、测试器材、评分分值、全部按照国家新规定的《标准》参考执行。

(三)《标准》特点的具体分析

1、‚标准灵活‛是新标准的第一大特点。新标准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百分制记分,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测试项目,同一年级还会根据个人的不同身体条件有不同的标准。而以往的体育达标标准限制得比较死,一个年龄段用同一个标准,这样身体条件比较好的人成绩自然也比较好,而身体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即使体质健康,也无从反映。现在的这个标准通过对一个人的形态,也就是身高和体重等,来决定素质项目的标准。这样,每个人都会得出一个适合于自己的体质健康标准,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适合于自己的体育锻炼。

2、‚更科学的评估体系‛是新标准的第二大特点。科学研究发现,身体形态对人体健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新标准中,身体形态成为整体评价的一个方面,并在低年龄组评价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另一方面,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强弱也是反映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决定人生命长短和最长工作年限的重要因素。在新标准中,机能的评价也被列为一个重要指标。

3、‚教测分离‛、便于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教学是新标准的第三大特点。新标准实行的是目标管理,即不管你怎么开展体育运动,只要达到标准就合格。对学校而言,新标准提供了一个评价体系,至于学校体育课该上什么,怎么上,则完全由学校根据本地区气候、资源以及学校自身教学特点来自由安排,从而真正实现了‚教测分离‛,避免学校将测试项目作为主要课程来实施。

4、根据《标准》的内容及特点分析,制定一些变革措施。

(四)《标准》改革在教师和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教学内容放宽,体育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由统一向多样性,固定性向选择性,指令性向引导性方向转变。开始更多的考虑自己学校的特点与运动的积极创造性,给体育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在不背离《标准》的前提下,允许体育教师自己制定各年段的教学计划、目标,选择内容和方法及实施教学手段。

2、以往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往往采用全国的统一标准,所以上课内容也有统一规定,对学生进行评价,出现了有些同学先天条件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优越,很容易得分。反之,有些同学因先天条件不足,如体弱、身矮、体胖等,尽管很努力,还是得低分,挫伤不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制定学年教学计划时,可以民主地和学生商量,共同讨论制定。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兴趣爱好等,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在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升高,学生在身体锻炼,器械运动、田径运动、球类运动、舞蹈等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加大,这就更需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和因材施教,并可加入一些本地特色的体育乡土教学内容,对篮球群众基础浓厚的本市学生加大篮球课的容量,能有效促进终身体育在学生中的实现。

3、在教师安排好教学计划、目标后,强调制订好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因为单元计划是制订好课时计划的依据,单元计划要根据单元的总目标(如一个单元6~8课时)安排好每课时的目标、内容、教学策略。并公示给学生,让学生像预习文化知识课一样,了解这一单元自己要学什么,怎样学,从而增加学习兴趣。

4、在成绩评定方面,严格按照《标准》评分标准评分,但在平时单元考核和评价中运用多种方法,如达成目标评价、行为态度评价,明确《标准》中的奖励与降低分数办法,鼓励学生用多种办法努力达到《标准》的要求。

5、学生

1)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更重要。

2)强调殊途同归,达到同一运动水平要求可选择不同锻炼途径。3)参与强于胜出。

4)最终精通一样自己满意而又有兴趣的活动项目。

5)经过《标准》变革措施的实施,学校师生对《标准》的实施有良好的反响:‚体育学科理论基础薄弱,至今形不成完整科学的体系‛,其他学科教学工作者的这些言论被‚学科地位进一步确立,并且一定会逐步提高‛所代替。社会和家长对学校体育课的评价也由‚体育课就是蹦蹦跳跳,调剂学生的脑筋‛转变为‚经常谈论体育,对体育课兴趣昂然‛。变化最明显的在学生自己,调查表明:

(1)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明显减少。(2)积极参与教学内容安排兴趣极大。(3)对乡土教学内容和自制器材表现勇跃。(4)上课积极性高,无故请假减少。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5)逐渐表现对某一个体育项目的浓厚兴趣。

(6)实践表明《标准》在各职业学校实施有了良好的开端。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身体素质现状 篇6

关键词:高职;体质健康;教育特点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总数与本科生的比例均已基本持平。随着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目标的进展,这种比例会长期保持下去。加强对高职生的体质健康教育,对于改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局面,落实中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中还没有研究生教育阶段,高职生是带着毕业时的体质教育健康水平走向社会的,这个水平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从人的发展角度看,高职生在校期间受到的体质健康教育对他们的发展十分重要。

二、高职院校体质健康教育特点及分析

(一)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有关现状比较。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存在两种学制:五年学制和普通学制。把他们的有关情况与普通本科进行比较更便于分析。国家要求对五年制高职进行分阶段教育:前三年为中职阶段,后两年为高职阶段。五年制高职的中职阶段体育课与中职学校基本相同,一般开设三年;高职阶段多数院校不开设体育课,只有少数院校开设一年体育课。普通高职多数只开设一年公共体育课,少数开设三个学期或更长。

(二)五年制高职体质健康教育特点及分析。

1.教育的连续性好。五年制高职尽管分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两个阶段,但这两个阶段都属于职业教育,是在同一所学校里完成的,一般也不改变专业,教育的连续性好,有利于体质健康教育的统筹考虑、连续安排。本科生的教育分为普通高中和大学本科两个阶段,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且在不同的学校里完成,教育的衔接性差。普通高职教育有层次变化问题和学校变化问题,也有一些专业变化问题和教育重叠问题,教育的衔接性不如五年制高职。

2.入学后接受的教育时间少。学生初中毕业后,考入本科要接受7年(个别专业为8年,例如医科)的体质健康教育,其中体育课至少要上6年;而考入五年制高职则最多接受5年的体质健康教育,其中的体育课只上3年或4年,与本科生相差2年或3年。

3.体育课程要求低。五年制高职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与中职学校的大致相当,其水平也基本相同,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要求相差较多。如:《纲要》要求“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等,目前根本达不到。《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而五年制高职生只上过相当于中职水平的体育课,大学体育课基本没上。

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次数少。《标准》要求“学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本标准的测试”,而五年制高职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学校在后两个学年不进行《标准》测试。

(三)普通高职体质健康教育突出特点及分析。

以上对五年制高职体质健康教育的特点分析同样适用于普通高职,除了入学前上的体育课不少以外,其他主要特点也基本相同,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普通高职还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1.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男女生再合班上课难度加大。

2.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都提高了。

3.三校生(即中专学校、职业高中、中技学校的毕业生)不管是独立成班还是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混合编班,都是教育的难点。

4.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两极分化严重。《标准》测试结果反映出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比例都比较高,其中男生“肥胖”和“超重”问题突出、女生“较低体重”和“营养不良”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原因主要是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造成行动上的不科学、不持久。

5.比照大学的体育设施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三、结论与建议

(一)对五年制高职和普通高职的共有特点给出的结论和建议。

1.体育课学时少,学生接受体质健康教育的年限短,但最后毕业时的要求并不低。建议:一是制定系统的体质健康教育方案(仅有体育课程标准或大纲是不够的),在五年或三年内,重新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实施管理,形成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强化课外教育、心理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两者并重、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强化校内教育、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亲自挂帅、体育教师心理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齐抓共管、健康第一思想深入人心的新机制;二是改变教育目标的重点,淡化运动技能目标和身体健康目标(《标准》测试结果反映出职校生比较容易达到这两个目标),强化运动参与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三是增加体育课课时,开设体育选修课

2.生源素质不高、男女生合班上课,使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组织难度加大。建议:一是高职阶段实行男女生分班上课;二是搞班级分层教学;三是学生管理人员和学生干部也参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管理;四是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适合这些学生。

3.体质健康教育模式和方法少而且陈旧。建议:一是更灵活地采用多种教育模式和方法(如宣传模式、咨询模式、俱乐部模式、演示法、运动处方法等等);二是创新体质健康教育模式和方法

4.体质健康教育与职业特点联系不多。建议:一是按不同职业细化体质健康教育方案,各有侧重;二是开发新的教学内容

(二)对五年制高职的自有特点给出的结论和建议。

1.中职阶段(前三年)的学生年龄小、属于未成年人的青春期,也比较感性。建议在中职阶段一是要多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教育;二是课程内容和教育安排要与年龄相适应。

2.五年制高职生自信心很弱,自卑心理严重,但身体健康水平并不低。建议:一是注意充分发挥体育教育有利于他们体验到成功的特点,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二是适当减缓教育梯度,使他们逐步实现教育目标。

3.五年制高职在高职阶段(后两年)不设置体育课程,没有通过主渠道接受过大学体育教育,是一个很大的缺憾。一是强烈建议至少开设一年的公共体育课或体育选修课;二是建议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努力保证《纲要》提出的五个课程基本目标能够基本实现。

身体健康素质 篇7

关键词:田径教学,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健康状况

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们掌握了体育教学项目的选择权,但是由于很多学生并不喜欢田径项目,导致田径教学受到了长期的冷落,学生和教师变得不再重视田径项目。但是从各个中职学校的调查来看,目前学生的身体状况令人堪忧,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学生不够重视体育教学,对田径教学的作用还不够了解,为了加强学生身心素质,必须要合理开展田径教学。

1田径教学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学校中的体育教学是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田径教学作为体育教学当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田径是学校体育锻炼项目当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自身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对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是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替代的[1]。

体育运动是在田径运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可以说田径是体育运动之根本,同时不同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不同的要求,学生要有最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够进行体育项目的锻炼,田径教学是发展身体素质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学生运动的力量、速度、柔韧性、灵敏度以及身体协调性都要通过最基本的田径运动来锻炼和发展,所以为了充分发挥田径教学的作用,就要通过多种田径健身的形式进行,快走、慢跑就是田径运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大众进行健身锻炼的一般方式,田径运动不需要任何费用,也不受任何时间、地点、人数、年龄等方面的限制,且动作简单易学,是所有锻炼人群理想的健身项目。田径运动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其本质就是强身健体,田径运动当中的很多内容如走、跑、跳等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常参加田径项目的锻炼,能够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的同时提高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内脏器官的功效,经常进行田径项目的锻炼还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提升适应环境的能力[2]。

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在学习竞争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且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也有所差异,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多认为运动对学生来说就是浪费时间,单单在饮食上注重营养分配。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学生从小就对运动不感兴趣,缺乏对体育锻炼的认识,针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应该积极开展田径运动的教学,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3]。

2中职学校中田径教学的现状

2 . 1当前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我国当前学生在身高和体重的发育状况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身体素质方面明显下降,根据2013年教育部门针对当年学生体质的健康监测,学生的肺活量依然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体能下降,肥胖比例明显增加,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学生锻炼身体的强度不足,当然也有学校体育锻炼的场地不足,运动项目以及课程时间安排的问题。学校中的很多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意志薄弱,自尊心极强却经不起挫折,害怕失败,心理素质差,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不高,依赖性强。学生中会有这种状况既有社会的因素,又有家庭中的因素,同时也有学校当中教育方式的因素[4]。

2 . 2中职学校田径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管理者疏于对田径教育的干预,导致体育项目中田径教学的低迷状况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体育教学的管理部门的忽视使得田径教学无法顺利开展,他们并不重视田径教学的开展,对此干预不够,也无所作为。有些学校认为,只要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不论上课的质量好坏,学生不累,教师轻松,皆大欢喜,完全忽视了学生对田径教育认识不足的情况,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不加干预,最终导致田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尴尬和低迷的状况。体育教学管理部门对其干预不足的体现在:首先,学校在开展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足的考虑和规划,课程制定没有为田径教学提供足够的时间,班级和人数的安排也完全没有相应的规划。其次,田径运动健身锻炼价值的宣传力度不够,引导达不到好的效果。最后,相关的田径教育的教材不符合学校教育的需要[5]。

2 . 3田径教学方面的师资不足

体育教学的任课教师在田径课程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同时教师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由于目前中职学校中的田径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许多专业的、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选择转行,教授健美操或球类等当下比较流行的项目,相反正在进行田径教学项目的教师并未认真研究田径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教授课程的内容枯燥单调,运动量过大,学生对田径教学更加不感兴趣;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田径教学的态度都不够认真。田径教学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的田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更新不及时,不明晰课程的内容和要点,用仅有的一套系统反复讲解,枯燥单调,学生对此容易产生反感,不积极参与运动。第二,由于教师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使田径教学运用不灵活,与实际不相符,使得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因杂乱无章出现矛盾。第三,教师对课程内容和进度把握不够,田径教学与其他教学不同,拥有自身独特的节奏和速度,如果全程都用一个速度进行,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失败[6]。

3田径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3 . 1对学生身体的影响

田径教学与其他体育课程项目相比,拥有自身独特的功效,对学生的影响也有独到之处,虽然体育课之外的文化课能够带给学生所需的文化知识,但是,学生还要承受繁重的课业,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忍受巨大的压力,在田径教学当中,教师把一些趣味性的元素融进田径教学活动当中,或者经常对课程的开展形式进行变换,以更加轻松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小竞赛、小游戏等等,这样会使学生放松下来,解除负担,真正融入到田径课程中去,使身心都得到相应的锻炼,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有很大帮助。由于学生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利用这一特征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加之田径运动是一项全面锻炼身体的运动,如果长期坚持可以提高人体肌肉的拉伸能力,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骨质密度,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发育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同时,据研究,适度地进行田径运动对人体心脑血管和内脏器官系统的发育和功效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这种积极的作用足以影响人的一生。

3 . 2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田径教学的正确开展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人格的逐步形成与人的日常活动密切相关。田径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通过田径比赛,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都将得到培养,在享受比赛乐趣的同时收获了友谊,同时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可见田径教学拥有其他体育项目没有的效用,是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由于当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视若掌上明珠般娇生惯养,养成了贪图安逸、害怕挫折和付出的性格,这样容易影响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在未来走向社会要独自面对残酷竞争的时候,将会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害怕失败,心理素质不够强大。在田径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通过采取挫折教育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在挫折来临时做出正确的选择,独立采取有效的行动,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问题,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迎接挑战。

身体健康素质 篇8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11年9月~12月, 对本校任教的4个班进行了为期半学期的实验。五 (1) ~ (4) 班, 这4个班的学生人数, 身体发育, 体育素质等各方面条件大体相同。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照实验法、测量法、数理分析法。

1.3 数据来源

自2011年9月~12月, 我对本校任教的五 (1) ~ (4) 4个班学生进行了为期半学期的实验测试。因此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真实可信, 符合本课题研究的要求。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照班与实验班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表1)

从测试的结果来看, 对照班学生的耐力素质、弹跳力稍高于实验班学生, 柔韧素质学生差距不大。根据测试的结果, 我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开展了教学实践的研究。 (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 实验班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2 实验的措施

2.2.1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1) 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 教学内容是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对一些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选择。首先, 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其次, 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最后, 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如教学内容大体可分成几大类:走与跑、投掷、跳跃、球类、民族传统项目等内容, 也可适当安排一些“课课练”内容, 使与《标准》项目相适应。安排一些力量练习, 如立卧撑、俯卧撑、原地纵跳等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2) 教学方法的优化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 但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 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 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实现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1) 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2) 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适合的方法。如耐久跑教学, 不同的学生, 体质和运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 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分层设计教学, 使学生的体能在不同水平要求、不同练习方式下进行, 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

(3) 课堂管理的有效课堂管理, 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而不是加强对学生的控制。有效课堂管理中落实4个环节: (1) 建立有效的课堂常规。在建立课堂常规时, 应特别强调: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必须尊重自己与他人。 (2) 创立良好的课堂环境。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 不仅充满秩序, 而且充满活力。 (3)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有效课堂管理的保障。让学生觉得自己能够参与课堂决定, 积极参与活动, 愉悦身心。 (4) 加强课堂的时间管理。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规定的时间里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 要扩大学生的课堂投入的课堂投入时间。

2.2.2 体育活动, 促进体育锻炼

(1) 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搭建体育锻炼的平台。“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是学校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为了不断丰富“阳光体育”内容和组织形式, 在学生“午间快乐一刻”、课外体育活动及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 开展班级足球、篮球、跑步、投掷、跳跃等体育项目等挑战赛、争先赛, 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激情与兴趣。

(2) 体育活动课实施运动方案, 是进行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体育活动课是体育课的延伸, 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 这样体育教学才真正收到实效, 学生才能真正地保证在校每天一小时活动的锻炼时间。平时注重对任课教师的培训与指导, 加强管理,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组织、规范体育活动课, 使学生的锻炼有实效。

2.2.3 家校互动, 推动发展

(1) 抓住契机, 有效激发学生锻炼的目的。通过室内课学习, 让学生了解体质健康的意义和内涵, 明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的相关内容。出示五年级学生《标准》的评分标准, 对照上学期测试项目, 了解自己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情况, 明白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2) 协商讨论, 制订体育课外锻炼的内容、方法。教师提议:每天拿出1分钟时间进行体育课外锻炼。而后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 进行小组讨论, 提出简单易行的体育锻炼方法和内容, 如:1分钟原地高抬腿跑、2 0个收腹跳、1分钟仰卧起坐等等, 按照锻炼的内容和方法要求每天有的放矢的进行。

(3) 评价反馈, 激励调控。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家长相互配合, 督促学生每天锻炼, 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把学生每天锻炼的情况进行反馈, 体育教师进行每周锻炼反馈, 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 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 区别对待, 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和评价目的激励化。

2.3 半学期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表2)

通过半学期的实验, 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一定得变化, 因为人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复杂的过程, 在半年的时间内不可能突飞猛长的, 但从测试数字上有提高。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高于对照班, 特别是50M*8、立定跳远。原因是通过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不仅在课堂上抓实效, 并与课外体育活动、校外相结合, 让学生从多方位进行身体锻炼, 提高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3 结语

经过半年的实验, 逐步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 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管理上入手, 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体育活动课运动方案的实施, 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又一项举措, 经常和活动课老师交流心得, 提出改进的措施。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身体锻炼, 家校督促,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挑战自我, 获取成功。在每项测试的过程中, 许多学生的测试成绩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进行小结评价, 提出要求和希望, 进一步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效果, 更有利于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测量、对照实验等研究方法, 分析了21世纪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 采取课内外相结合有效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课堂教学,体育活动,家校互动

参考文献

[1]蒋宗尧.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基本功[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2]蔡南荣.课堂掌控艺术[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 2006.

[3]张桂宁.如何构建有效体育课堂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 2009 (6) .

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篇9

一、素质拓展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从中国小学体育引入素质拓展训练以来,很少有人真正掌握、理解、熟悉这种培训结构,日常训练与素质拓展明显不足。就开设情况来看还处在初期阶段,所以很难保障相关目标达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1. 田径教学比重大,内容不够丰富全面

从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来看,更多的是球类,如:排球、足球、篮球,田径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如:跳远、跑步、投掷铅球、跳高等。而健身操、武术类学生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的情况,适时把素质拓展带入课堂教学,将学生引入拓展活动中,对新课标下的素质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因为课程单一,足球、篮球并不适合女子训练,这让很多学生的课堂时间得不到有效使用,很多常规活动难以激发练习兴趣,这对开展体育课程的最初目的背道而驰。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现代学生更愿意和新的学习内容接触,以满足好奇心,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中,这样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2. 教学密度,练习负荷、强度与身心整合

课时长短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与效率,如果课时较长,学生运动量太大,身体就会出现透支;而课时太短,又很难达到锻炼要求。从小学课时安排来看:一般为40分钟,一周2节体育课,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下依然有体育课,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密度、练习负荷、强度必须与学生的身心变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保障40分钟内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小学体育教学是在一定的基础设备与场地的条件下建成的,如果缺乏器材、场地,那么学生的锻炼效果将大打折扣,如:篮球、足球、田径都需要专业的练习场地,这样才能保障教学与练习的有效性。

3素质拓展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是可行的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两者都是利用主体活动达到锻炼个体的目的,结合过程完成教学任务,最后得到乐趣。在教学方式上,老师利用引导权利,对其进行分组、集中练习,这样在整个活动结束后就能得到个人与团队能力的提高。在课程教学中,两者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达到心理与身体的双丰收。因此,在教学期间需要一定的安全保障,对于素质拓展中的单杠、双杠训练,必须拥有正确、科学的保护措施。

从内容来看:两者在教学上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技能传输,而素质拓展则要求精神与技能整合,两者既相似,又互为补充。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拓展的可行性

体育课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体质与塑造高尚的道德理念与情操,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不仅有助于打造健康体魄,对集体主义、良好性格的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体育课的意义与价值,主动放弃填鸭式教学的局限,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热情。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可以围城一圈跳兔子舞,以帮助学生调动学习热情,感受集体的温暖。当兔子舞熟练后,再逐步加大难度,以保障学生的持续性学习兴趣。

三、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有助提高学生素质

老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扮演着培训师的角色,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尤其是素质拓展,只要老师按时参与培训,就能胜任培训师的要求,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挖掘潜能,对教育学生也有很好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拥有勇敢的品质,在素质拓展中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训练中,不管是差生还是优等生,通过素质拓展,都能有效提高自身价值。在相关活动中,利用品质与毅力,帮助学生健全人格,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团队、集体。如:在背夹篮球这项活动中,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6个学生为小组,对气球进行搬运,手挽手、背对背的配合,从起点将篮球送到终点,如果篮球中途落地,可以捡起后继续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只有小组人员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因此,拓展活动不只是游戏,更是得到启示与感悟的过程。在素质拓展训练中通过每个人的发挥与自我的全面展现,从中更全面地认识到每个人的特长、优点及潜质所在,有助于帮助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与他人沟通与交流,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特长与潜质及相互配合与协作、相互学习与借鉴。培养青少年学生以积极开拓的姿态去战胜困难,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将素质拓展引入小学体育教学满足小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在优势互补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激发潜能,产生更多积极的功效。因此,在现代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素质拓展与体育教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通过优化课堂模式,健全教学机制,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平.浅谈学校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必要性[J].今日湖北,2015(5).

[2]梁小龙.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拓展训练[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42).

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篇10

在日常生活中, 身体素质的优劣是以各种活动形式表现出来的。如走路、跑步的速度, 投掷力量的大小, 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和动作频率的快慢等等。一般人即使不锻炼, 身体素质也有个“自然增长”的过程, 但这很有限。要想提高身体素质, 就得经常进行体力负荷的锻炼, 使身体的各组织、各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

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结构、生理变化的功能密切相关, 素质越高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就越灵敏, 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育是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的根本途径,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 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体育事业关系到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增强,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要从事关国家兴衰的高度认识体育的极端重要性, 把体育摆到重要战略地位。我们要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为目标, 全面发展体育运动。实施全民健身战略,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加强学校体育, 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全民的健康体质要从青少年开始奠基, 体育人才的培养也应从小抓起。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 都是培育新一代的摇篮, 生活在这个系列摇篮的儿童、少年和青年, 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校不仅要给他们传播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 而且要给他们培育健康的体魄。只能给予学生知识不能给予学生健康的学校, 不是好学校。给学生过分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 搞垮了学生身体的学校, 更不是人民需要的学校。因此, 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 把体育课放在重要地位, 帮助学生搞好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同时要培养一批有用的体育人才。

学生到了青春期, 除进一步加强灵敏、速度性项目的锻炼外, 还应重视肌肉力量的锻炼, 以克服自身重量、着重练习爆发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如做引体向上、屈臂悬垂、纵跳、侧跳、哑铃和投掷等。当身高增长减慢时, 可逐渐增加负荷, 以增强肌肉的力量。青少年时期必须注意保护心肺系统, 其运动量和强度均不宜过大, 以防窒息、休克、虚脱、猝死等意外事故的发生。若需大运动量的训练, 必须在条件较好的医务监督下方可实施。青春中期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 可进行有氧耐力锻炼, 如竞走、中长跑慢跑、跳绳、游泳、溜冰、跳楼梯等稍长时间的持续活动, 脉波应保持在160次/分钟以下。从运动生理角度讲, 这种活动能使心脏充分舒张和收缩, 减少淤血, 有利于心血管系统和肺组织的发育, 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到了青春期后期, 可根据能力, 适当增加运动程度, 以提高力量和耐力, 促进肌肉发达, 健全内脏器官的功能, 为终身优良体质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目有快速跑、耐力跑、障碍跑、跳高、跳远及投掷手榴弹、标枪、铁饼、各项球类及举哑铃、游泳、爬山、越野、各种球类等, 还可参加军事体育活动。

成功的体育课是在一节课中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锻炼、协调发展。在教材安排上应考虑到这点, 既有上肢锻炼同时又要发展下肢力量, 例如上半节课是锻炼学生上肢的投掷练习, 通过投掷动作使学生的上肢得到锻炼, 增强了上肢力量, 提高了投掷能力和投掷的准确性。下半节课就要安排立定跳远练习来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 通过立定跳远增强下肢力量, 发展弹跳力, 这样, 学生上、下肢都得到锻炼。又如上半节课安排跳绳, 是锻炼学生协调性和弹跳力, 那么下半节课应安排仰卧起坐锻炼学生腰腹力, 或安排投掷类练习。只有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科学进行锻炼, 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单一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容易疲劳, 产生不良情绪, 根据这种现象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游戏形式, 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得到锻炼。对抗性游戏最能调动学生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 能使学生全神投入到激烈的竞争气氛中。例如在进行50米短跑教学中, 先做好各种辅助跑练习, 掌握好50米跑的正确方法后, 采用50米迎面接力赛, 或25米往返接力赛, 激发学生主动锻炼, 发展奔跑能力和速度, 让学生在愉快激烈的气氛中得到锻炼提高, 成绩明显进步。

抓强项, 攻弱项。在学校所选五项达标体育项目中, 一分钟仰卧起坐是最容易是满分的, 要求学生尽量达到优秀或满分以上成绩。部分学生原来只有80分左右, 由于经过强化训练, 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满分以上。在跳绳方面也取得好成绩。50米跑、掷垒球两项目, 由于受学校场地实际限制, 需通过体育锻炼课带出学校分散练习, 集中测验, 经过努力成绩也会提高。五项达标项目中, 因人而言, 各有千秋, 针对自己的弱项,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相应进行练习, 对他们树立信心, 制定不同阶段奋斗目标, 坚持每日训练。立定跳远———三、五成群比高低, 你赢我来我赢你;投掷垒球———练掷纸飞机、乒乓球;50米快速跑———原地扶持高抬腿或原地高抬腿跑;跳绳运动已成为课间活动的项目之一。由于学生体质的增强, 每逢天气变化学生发烧感冒的现象明显减少。在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多想办法, 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上一篇:施工项目部下一篇:外贸函电课程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