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业创新

2024-07-30

化工产业创新(精选十篇)

化工产业创新 篇1

鉴于此,本文首先讨论自主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深入分析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关系,提出自主创新推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产业的路径,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1 自主创新的概念内涵

国外关于自主创新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Arrow将技术进步最早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并将技术进步的一部分作用内生化[2]。Uzawa也为解释内生技术变化进行了尝试[3],Grossman G.M.建立了一个基于创新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型[4]。自主创新是我国最新提出的一个组合名词,国外没有等同的概念[5]。国内最早认为研发中的学习是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导学习模式,只有通过研究与开发才能掌握技术的本质[6]。后来很多学者对自主创新的定义、内涵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直到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力提高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7,8],自主创新的内涵才得到了确定。自主创新涵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3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原始创新强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成创新强调融合多种来源的技术创新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要开展广泛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吸收全世界的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但决不是“拿来主义”,而是在引进的基础上吸收消化,并加以改进,如图1所示。

2 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

在不同层面上,自主创新主体各异:宏观层面强调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中观层面称之位区域自主创新;微观层面就是企业自主创新。区域自主创新研究是以区域经济理论与创新理论为基础的,强调通过创新获得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快速发展。因此,区域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区域自主创新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和过程,而产业升级是区域创新的主要目的和结果之一。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都是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协调互动的过程[9],如图2所示。

产业升级是高附加值产业替代低附加值产业的产业创新与产业替代的过程,遵循着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向[10]。这一发展方向揭示了产业升级过程对自主创新的依赖性不断增强,是一个区域经济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当产业还处在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阶段,主要通过技术引进和模仿来满足产业技术的要求,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有少量集成创新。当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阶段升级时,仅仅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必须要具有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能够掌握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换个角度看,技术引进和产业前期积累是高水平原始创新的基础,是产业升级的必要过程。

3 自主创新推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产业升级的路径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在资源开采、能源重化工、工程机械、火电等领域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在水资源供给不足和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的制约下,必须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换代,实现从“从资源采掘为主”的粗放型向“以创新为导向”的资源深加工型的发展模式跨越。自主创新推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产业升级的路径有3条:一是通过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实现工艺流程升级和部分产品升级,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二是通过集成创新,在工艺升级的基础上推进产品升级和产业功能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通过原始创新,在产业功能升级的基础上谋求链条升级,控制产业链,如图3所示。

(1)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产业发展基点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和工艺,不断“粘附”国际上资金、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以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为主要目标以工程技术开发为重点,引进若干套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完成若干套工业化示范装置的建设和产业化。通过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的研发和创新以及对生产制造系统的更新改造,产业将具备先进制造能力并逐步掌握关键核心制造技术,实现从低级、辅助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转化,改善产业价值链地位,分享较大的利润份额,提高产业发展的基点。

(2)集成创新———形成产业竞争力随着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工艺过程改善,技术积累具有一定基础,通过不同技术源的集成利用,逐步发展产品设计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等级和档次,使产业竞争力得到明显改观。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并行互动,大力推进“能源重化工、化工机械和新型建材”三大产业及相关领域的创新集成,强化交互作用和构建网络平台,形成创新链,引发产业内和产业间创新的连锁反应。

(3)原始创新———控制产业链的关键点引导并鼓励大型项目开发商或产业龙头企业在侧重于主导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和规模扩张的同时,开展生产工艺和新产品研发活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用技术。以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作为基石,摒弃原有价值链系统而专注于新的价值链条,建立全新的、价值量更高的产业价值链和产品体系。在能源重化工等产业中,逐渐衍生出其它精细化工和新型材料等产业,实现链条升级,并在新的产业链条中控制关键环节。

4 自主创新推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产业升级的对策

(1)植入创新资源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基础薄弱,科技和教育资源极端稀缺,必须植入创新资源,提供自主创新的基础。通过区域战略合作与“官产学研”合作,共享西安等周边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创造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本地区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与市场价值的实现,使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与西安的科教优势无缝对接。争取与国内外技术力量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跟踪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博采当今科技成果之长,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吸引国际、国内风险投资,对项目给予金融支持,重点对能源化工、电力转化等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项目进行孵化。

(2)优化创新环境在政府主导下,对科技、教育、经济体制和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制订具有特色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经营环境,提高区域的创新效率,保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3)鼓励龙头企业在本地区设立研发中心目前已有很多颇具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如神华集团、陕煤集团、兖矿集团、美国陶氏化学等进驻基地,但尚未开展研发活动。要积极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在税收、土地、能源、科技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这些龙头企业在本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围绕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开发,逐渐促进技术创新。

(4)搭建创新整合平台通过建立共享机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信息网络资源、产品测试技术等科技资源进行战略重组与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物质和信息保障服务系统。通过整合广泛的科技资源,着力为企业提供优良的研发与产品测试的软、硬条件,全方位地支持和服务基地内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

摘要:讨论了自主创新的概念内涵以及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主创新推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产业升级的3条路径,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自主创新,产业升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

参考文献

[1]ICHAEL P.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Free Press,1990.

[2]ARROW K 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s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155-173.

[3]UZAWA H.Optimum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65(6):18-31.

[4]GROSSMAN G M,HELPMAN E.Endogenous innovation in the theory of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4(4):23-44.

[5]刘国新,李兴文.国内外关于自主创新的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24):196-199.

[6]陈劲.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J].科研管理,1994(2):32-35.

[7]张炜.自主创新概念的探讨[J].科学学研究,2006,12(6):956-961.

[8]徐冠华.关于自主创新的几个重大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6(4):1-7.

[9]刘延松,焦少飞,张连业.基于产业集群的开发区问题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12(144):68-71.

化工产业创新 篇2

石化产业是宁波临港大工业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宁波己经形成镇海、北仑、大榭三个化工产业集聚区,成为我国化工产业重要的化工聚集地。今年以来,宁波海关积极相应地方政府号召,深入企业,征询需求,优化服务,不断提升通关效率,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口岸扩大开放,有力推进了宁波绿色化工产业集聚区建设。

扩大开放升腾产业新梦想

近日,宁波大榭开发区万华2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顺利通过预验收,万华工业园和大榭化工产业集聚区建设迎来崭新的一页。

近年来,大榭化工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原有的码头吞吐能力与日益增长的企业原料、产品及时装卸需求不相适应。为确保生产平稳进行,2009年7月,万华2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开工建设,并于去年2月投入试运行。“为了尽快发挥效益,我们希望采取‘边建设、边施工、边开放’的推进步骤,用使用带动建设,用建设促进发展。” 宁波大榭万华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纪爱娟说,“在这一过程中,海关等口岸部门的监管、协调与帮助极其重要。”

为支持码头开工建设,宁波海关加大现场办公力度,海关工作人员与港区对口部门就液体化工码头开放验收及监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对接,并多次派员到码头进行实地勘察,了解码头具体情况,指导

企业完善具体硬件设施。“海关在码头试运行阶段提前介入,不仅使港区发展规划符合未来发展需要,更有利于使其符合海关监管要求。这对于宁波海洋经济稳健发展、打造蓝色引擎具有重要意义。”大榭海关副关长朱大刚表示。

政策扶持引导绿色新趋势

为积极引导园区企业树立“绿色化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石化示范区”和“循环经济特色区”建设,宁波海关有效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化工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不断延伸石化产业链,加大“三废”综合利用和处置力度,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2012年,宁波万华异氰酸酯(MDI)循环经济工业园被评为全国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

作为园区化工产业集群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日前,东港电化24万吨/年膜极距离子膜淘汰隔膜碱(500KT/a)技改项目顺利通过72小时测试,并一次性开车成功。项目投产后,将极大缓解宁波万华液氯需求紧张局面。

为确保园区企业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的顺利进行,宁波海关提前介入,主动进行政策调研,尽可能为企业争取优惠政策,体现区内外政策落差,力促区内企业健康发展。针对企业报关员对海关免税审批手续不够了解等问题,多次组织业务骨干到企业开展针对性政策引导和培训讲解,面对面地答疑解惑。同时,为确实掌握免税设备的使用情况,宁波海关还定期派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设备进口与

项目施工进度。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妥善解决了项目建设免税设备进口的疑难问题,加班加点工作为项目加快进度。

目前,万华MDI循环经济工业园落户企业已经增加到10家,园区总产值由最初的24.6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2.97亿元,MDI单位产品能耗及水耗分别下降37.2%及28.5%。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周永金指出,“科技创新是万华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海关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助下,园区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今年万华1.5万吨/年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项目如期竣工投产,万华二期技改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自主核心技术将对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及利润稳定增长产生重大贡献。”

优质服务提升发展新空间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持续低迷的现状,宁波海关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干部进村入企、一线解难创优”活动要求,深化关企交流机制,组织工作小组到韩华石化、综研化学、三菱化学等重点联系企业走访调研,并通过关企恳谈会、宣讲培训等形式,深入了解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状况,积极开展上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加快绿色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宁波海关对化工企业进口的关键设备做好提前备案,展开全程通关指导,并24小时全天候安排业务骨干查验设备、办理通关手续。在海关精心指导下,韩华化学等企业进口的专业设备均及时完成了各项通关手续。

此外,宁波海关还在业务现场开设咨询接待专窗及电话热线为企

业提供咨询接待服务。当现场咨询接待岗关员了解到中油燃料油公司所进口的一批燃油新品种在归类上存在疑惑时,宁波海关及时派遣通关业务骨干赶赴企业产品展区,为企业讲解产品的归类及通关监管规定。“现在出现的一些新油品的归类常让我们犯难,宁波海关能够为我们企业提供如此细致的咨询解答与通关指导服务,极大提升了企业的通关效率,极大的降低了滞港费用,也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中油燃料油公司宁波分公司报关员小李说道。

化工产业创新 篇3

【关键词】地方产业需求 技能型 人才培养体系 能源化工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BY60);榆林学院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GY2015-10,JG1530,ZD1508)。

榆林学院在陕西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导引下,以“育人为本、夯实基础、广泛联合、突出实践、注重应用、提高能力”为指导思想,以知识、技能及素质的培养为主线,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中首次构筑并实践了“重基础、宽口径、广联合、突实践、强能力”的能源化工技能型人才培养新体系[1-2],即从传统化学工程与工艺理论课程体系向“化工课程群—化学课程群—材料科学课程群—装备与控制课程群”四元三阶的交叉学科理论课程体系演变;从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向“三层次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多途径技能创新训练”三元三阶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演变。

四元三阶理论课程体系

现代化工学科的发展已经和能源、材料、机械等多个学科深度交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传统课程体系已经无法为这一发展提供充足动力,能源化工生产过程中也急迫需要化工工艺师、化工设备师、化工仪表师、化工产品分析师等复合技能型人才,这意味着传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面临重新“洗牌”的形势,不少课程需要减少学时,一些新课程又需要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从传统课程体系向“化工课程群—化学课程群—材料科学课程群—装备与控制课程群”四元三阶的现代理论课程体系演变。全新的现代理论课程体系可以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达到“产教融合,卓越培养”,既具备扎实的工科基础,又具备与时俱进的工程思维,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3]。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产业发展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图1显示了已构建的四元三阶理论课程新体系的框架。

“化工课程群—化学课程群—材料科学课程群—装备与控制课程群”均由学科平台课(必修课)、专业方向课(必选课)和选修课组成,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化工基础和良好的工程素养,为学生提供了适应地方产业特色的知识体系,为区域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复合技能型人才。

三元三阶实践教学体系

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注重应用、重视实践、突出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化工学科作为一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更需要深入了解实际能源化工生产过程,加强基本技能培养,强化应用能力训练并提升综合工程素质。[4-5]我校构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从传统单一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实习)”演变为“三层次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多途径技能创新训练”三元三阶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图2显示了三元三阶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框架。

三元三阶实践教学体系中,三层次实验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专业技能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包括课程设计与专业见习、仿真与综合实训、生产实习;多途径技能创新训练包括毕业论文、科创活动、产教融合。其中,三层次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为必修内容,科创活动、产教融合为选修内容。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了本科四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娴熟的实践应用技能。通过系统的、综合的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了产业发展方向和地方经济特点,强化了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了技能型能源化工人才培养质量。

3、宽口径大类培养与特色化分类提高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特色显著、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作为榆林学院升本后的第一个本科专业,在榆林煤、气、油、盐四种资源转换驱动下,专业培养目标不能局限于单一方向,适应性要广,因此只能实行化工大类招生。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趋势一是加强专业基础、实行大类培养;二是重视实践、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实施“宽口径大类培养与特色化分类提高”的培养方案,对于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经济建设所需的技能型能源化工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鹏、高维平、李健秀:《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化工高等教育》2007年第24卷第5期,第1-4页。

[2] 刘峥、陶慧林:《地方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35期,第214-215页。

[3] 姚干兵、王雅琼、张晓红:《拓展化工专业实践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广州化工》2012年第40卷第23期,第170-172页。

[4] 陈田田、赵宜江、徐继明:《新建化工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陕西教育:高教》2012年第12期,第58-59页。

[5]王浩东、袁光辉、谢娟平:《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陕西教育:高教》2012年第3期,第108-110页。

化工产业创新 篇4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煤化分公司是兖矿集团经营煤化工产业的专业公司, 成立于2002年6月, 现有兖矿鲁南化肥厂等9个生产企业, 职工1.08万人, 资产总额近200亿元。2007年, 完成销售收入71.06亿元, 实现利润3.23亿元。

一、兖矿煤化工关键技术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 打破跨国公司技术封锁,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是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根本途径。为此, 兖矿建立了以水煤浆气化暨煤化工国家工程中心和上海兖矿能源科技研发公司为主导, 以现有生产企业为依托的技术研发体系, 通过产学研联合, 引进消化吸收创新, 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核心技术。

1999年以后, 兖矿加大了对煤化工产业的投资和技术研发力度, 以兖矿鲁南化肥厂化为基础, 加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内部管理,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使兖矿煤化工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2002年6月, 组建了兖矿煤化公司。现拥有兖矿鲁南化肥厂、兖矿国泰化工、兖矿国际焦化、兖矿峄山化工、兖矿国宏化工等9家生产企业和水煤浆气化暨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兖矿能源科技研发有限公司2个科研单位。2007年7月12日由科技部批准依托兖矿集团成立了“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煤间接液化技术的研发、以煤基甲醇为原料生产下游化工产品技术的研发。目前兖矿已掌握了煤炭焦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炭气化制甲醇和醋酸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 走在全国煤化工产业的前沿。

2005年兖矿集团与巴西CVRD、日本伊藤忠合资建成投产200万吨焦炭及合成气制20万吨甲醇项目 (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 。此项目的建成投产填补国内多项空白。国内首家采用焦炉煤气制甲醇, 炼焦车间建有两座炭化室7.63米国内最高的焦炉, 日处理煤料8230吨, 是亚洲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现代化焦炉, 同时, 焦炉还配套建设了稳定式湿熄焦和干熄焦系统, 可显著提高焦炭的质量。

在兖矿鲁南化肥厂完成的“水煤浆加压气化及气体净化制合成氨新工艺”的基础上, 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完成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工业化示范研究”国家863课题, 多项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于2006年5月30日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工业化示范项目运行稳定, 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也为兖矿集团煤化工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气化技术技术创新成果所形成的自主知识产权也正在不断地为企业带来高额回报, 截至目前, 该技术成功对江苏灵谷化工、滕州凤凰化肥、江苏索普、神华宁煤、山东久泰、宁波万华、安徽华谊、山东盛大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实施技术许可, 累计获得技术收益1.58亿元, 同时国外企业也对该技术抱以极大的热情, 兖矿集团正在做对国外实施许可的相关准备工作。

“十一五”期间, 兖矿还将加大煤气化技术研发投入, 重点进行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中试研究和水煤浆气化技术大型化研究, 更加全面地发挥自主知识产权水煤浆气化技术大型化优势, 为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期间, 兖矿集团与西南化工研究院、上海化工设计院和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合作, 在西南化工研究院实验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建设了年产20万吨自主知识产权醋酸工业化示范装置 (国泰化工有限公司) 。该装置2003年5月开工建设, 2005年6月建成投产生产出合格醋酸产品。该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跨国公司对我国的长期技术垄断。

目前, 原20万吨醋酸装置已经进行了扩产改造, 装置能力达到了28万吨/年, 国泰二期30万吨醋酸和10万吨醋酸乙酯项目正在建设中, 预计年底将进入试车阶段, 国泰三期30万吨醋酸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已经开始, 计划在十一五末实现醋酸总生产能力超过90万吨/年。

兖矿集团完成了低温费托合成实验室研究工作, 在国家科技部得大力支持下, 顺利完成了863计划课题“煤间接液化催化剂及工艺关键技术”任务, 为百万吨煤间接液化商业示范装置建设提供技术基础。国家已批准兖矿在陕西榆林建设百万吨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 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兖矿还在高温费托合成工艺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高温费托合成工业性试验装置建设2007年6月一次投料试车成功。计划2007年底完成中试研究任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技术研发, 将为我国能源结构多样化和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十五”期间, 兖矿集团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合作, 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燃气发电和甲醇联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示范”课题, 开发建成了年产24万吨甲醇和71.8MW发电的多联产系统工业示范装置, 在发电、联产甲醇、煤炭洁净利用等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这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套工业规模运行的多联产系统示范装置。它为我国未来煤基多联产系统的建立, 进一步提高煤炭洁净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还将在此基础上承担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示范工程”中“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及电联产系统工业试验与示范”、“煤间接液化油电联产系统集成与优化技术”、“100万吨级低温费托合成油技术”、“日处理2000吨煤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 四项863计划课题。

二、兖矿煤化工产业山东本部发展规划

近年来兖矿煤化工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 探索出一条传统资源型企业依靠自主创新,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十一五”期间, 兖矿本部煤化工重点建设“一基地、三园区”。鲁南煤化工基地, 兖矿鲁南化工园区、兖州化工园区、邹城化工园区。

兖矿鲁南化工园区:鲁南化工园区是以现有的兖矿鲁南化肥厂和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为基础, 以醋酸、甲醇和化肥为主导产品, 以醋酸和甲醇下游的精细化工产品为发展方向。“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建设鲁化原料和动力结构改造项目、国泰醋酸扩产改造项目、新建30万吨/年醋酸项目、10万吨/年醋酸乙酯项目和20万吨/年醋酐项目。

兖矿邹城化工园区:邹城化工园区是坑口高效洁净利用高硫煤资源的示范园区, 主要以兖矿峄山化工有限公司和兖矿国宏化工有限公司为基础, 以聚丙烯、醋酸乙烯、尿素和DMF为主导产品, 向醋酸乙烯和聚丙烯下游高端产品方向发展。“十一五”期间将重点依托兖矿国宏公司50万吨甲醇项目建设二期100万吨甲醇项目、5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30万吨醋酸乙烯和30万吨聚丙烯项目, 还将依托兖矿峄山化工有限公司建设20万吨/年DMF (二甲基甲酰胺) 项目。

兖矿兖州化工园区:兖州化工园区是发展以煤焦化产品为核心的煤化工园区。以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为产业基础, 以先进环保的新型炼焦技术为支撑, 充分发挥巨野矿区优质炼焦煤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煤焦化工产品。兖矿国际焦化公司200万吨焦炭及20万吨甲醇项目, 于2006年12底月份建成投产。“十一五”期间将配套建设2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项目和5万吨粗苯加工项目, 同时将焦炉煤气制甲醇和煤气化制甲醇工艺有机结合, 新建10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20万吨乙二醇项目。进一步进行技术工艺优化, 扩大该基地规模。

三、兖矿煤化工产业对外开发规划

兖矿榆林煤化工基地。陕西榆林煤炭资源丰富, 项目建设条件优越, 是国家和陕西省规划建设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也是我们兖矿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十一五”及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兖矿榆林煤化工基地都将是兖矿集团发展煤化工产业的重点。该基地以发展煤间接液化和煤基多联产系统为主要方向。“十一五”期间, 重点建设170万吨/年超大甲醇项目, 50万吨甲醇制丙烯及50万吨聚丙烯项目, 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初步形成该基地的煤化工产业基础。2011-2020年期间, 将煤制油项目逐步扩建至1000万吨/年, 并配套建设1200MW燃气发电, 实现煤气化多联产系统的工业化示范园区建设目标。目前, 60万吨甲醇项目已进入安装阶段, 预计2008年10月份建成投产。百万吨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化示范项目已开始前期准备工作, 项目各项核准报告已编制完毕, 进入初审阶段, 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兖矿新疆煤化工基地。“十一五”期间, 以煤炭资源勘探和参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主要工作, 力争完成煤化工起步项目——80万吨/年尿素项目建设任务。“十二五”期间, 建设230万吨甲醇、50万吨甲醇制丙烯项目和50万吨聚丙烯项目。根据当地条件和国际石油市场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规划建设500万吨级煤间接液化项目。目前, 正在对相关建设条件进行细致调查。

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简介 篇5

辽宁盘锦精细化工(塑料)产业园区简介 辽宁盘锦精细化工(塑料)产业园区是我市确定的六大重点产业园区之一,是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省42个重点园区之一。产业园区位于盘锦市西北部,与中兵北方华锦化工集团相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将充分依托中兵北方华锦化工集团,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和塑料加工两大产业。

目前,产业园区开发建设面积6.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7亿元,达到“五通一平”标准。已有世界500强及国内精细化工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园区,入驻项目41个,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工业产值360亿元以上,年可实现税金8亿元,安排5000人就业。现已初步形成了以19.2万吨/年碳九深加工、14万吨/年本体ABS、10万吨/年环烷基馏分油加氢、10万吨/年丁苯橡胶、17万吨/年碳五碳九综合利用、8万吨/年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学品等项目为主体的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形成了以年产5万吨农地膜制品项目、年产3万吨PPR、PE-RT项目、18万吨/年新型塑料管材等为主体的塑料加工产业集聚。产业园区已逐步成为双台子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盘锦市精细化工和塑料产业的集聚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到2020年,产业园区开发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亿元,项目总投资500亿元,建成产值超千亿元的精细化工产业园,打造国家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仪征市化工产业的SCP分析 篇6

关键词:SCP分析 结构调整 策略

1 仪征市化工产业简介

仪征市化工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发展,已形成以烯烃、芳烃、盐化工为龙头,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大型化工产业基地。目前已集聚了美国普莱克斯、英国博纳、日本住友精化、大阳日酸、韩国锦湖韩亚、SK化学、台湾远东新世纪、东联化学、长春化学、长春树脂、大连化工、香港建滔集团以及中石化仪征化纤、中石油昆仑天然气、中化国际、江苏扬农集团、辽宁奥克化学等一批境内外知名的化工大企业。

2 仪征市化工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在 SCP 分析范式里,对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市场结构是指对产业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从本质上说,它反映了市场竞争和垄断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就是分析某一产业内企业之间在市场竞争或垄断中的表现及其特征。市场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有3个,即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退出壁垒。

2.1 市场集中度分析 目前,仪征主要化工企业已形成了100万吨PTA、170万吨聚酯、4万吨聚酯薄膜、12万吨EVA乳胶、2万吨VAE树脂、5万吨丙烯醇、3.6万吨1,4-丁二醇、4万吨PTMEG、2万吨顺酐、10万吨烧碱、5万吨氯化苯、1万吨对氨基苯酚、6万吨环氧氯丙烷、2.5万吨环氧树脂以及4000吨拟除虫菊酯的年生产能力。其相对于全国化工产品的产能,市场集中度较低,可见仪征化工产业是一个竞争的行业。

2.2 产品差异化分析 仪征大型化工企业都有自己主导产品,如大连化工主要生产1,4-丁二醇;实友化工主要生产丙烯、苯酚、丙酮等,大型企业之间生产同种产品较少,而且一些企业之间相互需求对方产品,互为上下游企业,产品可替代性小,可见就仪征化工产业内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不是太激烈。

2.3 进入退出壁垒 从进入壁垒角度来看,化工行业市场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行业特殊性而变得具有专用性,在转移时可利用价值较低,退出成本较大。所以,企业一旦进入该市场,产品的销售渠道完整,有较强的抵御市场的风险,企业也不会轻易选择退出。

3 仪征市化工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3.1 经营策略分析 仪征化工企业为适应市场变化,积极改变经营策略,提升自身竞争力。一是终端零售与高端批发并举,通过与有直销渠道的批发客户合作,逐步建立终端渠道,拓展直销网络,努力减少中间代理,降低经营成本;二是针对供应准入门槛较高的终端用户,争取由指定经销商代理模式转变为指定厂对厂直销,深入到客户的供应体系;三是加强与优质客户紧密合作,扩大供应份额,对大户销售争取由50%计划到70%,精细类用户争取实现100%供应。

3.2 技术创新行为分析 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灵魂。仪征化工企业同样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与各大院校和科研园所合作,引进化工人才,成立企业自己的科研工作室。在加大自身研发投入的同时,积极引进现有的先进专利技术,提升产品成次,提高竞争力。以实友化工(扬州)有限公司为例,公司生产的1催化制烯烃装置就是引进的中石化公司双提升管(SDFCC)催化裂化技术和DCS集散控制系统的专利权,在国际上比较领先。

3.3 广告宣传和品牌创建行为分析 仪征化工园区主要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品牌建设,良好的品牌是能有效的将其与不同厂家的同类产品区别开来。大连化工(江苏)有限公司利用母公司台湾大连化工在全球的品牌效应,加大宣传。

3.4 并购行为分析 并购重组是企业发展壮大,迈向更高平台的一个重要手段。化工园区内企业为增强自身竞争力,更好参与市场竞争,也正在积极实施这一策略。以实友化工(扬州)有限公司为例,先是合并了置年石化(扬州)有限公司和海成化工(扬州)有限公司,目前又正在同中石油洽谈合作事宜。

4 仪征市化工行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从仪征化工企业实现的总产值来看, 2010年,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2011年,总产值达到260亿元;按照“十二五”规划,总产值年均增长40%以上,至“十二五”末,仪征化工企业实现的总产值可达1000亿元,整个产业呈现了较好发展势头。

5 对策建议

5.1 强化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对于落户仪征的化工企业,政府部门要本着“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的原则,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能及时、高效、务实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5.2 抓好产业定位,营造产业特色 在选择化工企业落户时,要抓好产业定位,深化产业规划,营造产业特色,严格按照 “精细化、系列化、专业化、功能化、高效化”要求,重点发展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项目,打造仪征化工产业的影响力。

5.3 突出环保理念,坚持持续发展 政府部门要从严监管企业,筑牢绿色化工底线;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化工发展;政企合作全面打造以绿色化学理念为指导、循环发展为原则、生态工业为主体的绿色化工产业,全面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岚.全球碳纤维产业的SCP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3(2).

[2]林思宇.中国芳疗产业的SCP分析[J].价值工程,2012(8).

化工产业创新 篇7

2016年7月, “中国品牌走进联合国”活动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隆重举办,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辉煌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作为节能润滑油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参加了此次论坛。此次活动是中国品牌创新发展工程的重点扶持项目, 旨在让中国企业在联合国这一国际权威平台, 发出中国品牌的声音, 向世界传达中国品牌的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出席活动的有联合国副秘书长Edmond Mulet先生、美联邦和平组织 (USFMEP) 主席Sally Kader女士, 以及联合国各级官员、各国驻联合国大使及优秀的中国企业家。辉煌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子永先生称:“此次来到联合国, 与其他优秀中国企业家共同承诺签署了‘中国品牌宣言’, 深感荣幸。我公司从成立之初, 便始终坚持不断创新, 每次的新产品都送往国家级的检验机构测试, 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测试费用, 但也大大的提高了我们产品的质量, 奠定了我们追求质量第一的信念。”

质量为本, 持续发展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辉煌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坐落在美丽的长沙岳麓山之滨, 是一家集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实业公司, 主要从事润滑新材料、润滑油抗摩添加剂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在十几年的生产经营中, 以质量为企业发展的根基, 坚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广受客户的好评。

公司总经理魏子永生于动荡不安的上世纪50年代, 1969年下放农村, 1975年回城参加工作, 曾学习木工、电工、切纸工等诸多工作。1988年自电视大学毕业, 第二年被单位派往深圳工作, 1993年单位破产后, 他选择了下海自谋生路, 并于1996年创办长沙辉煌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 申请了“辉字”商标, 对公司的产品即有了商标的法律保护。

经过多年的发展, 辉煌化工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具备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 拥有庞大的科研、销售团队, 以及7000平米生产用地和3000平米生产厂房。为了确保为客户提供有保障的高质量产品, 辉煌化工所研发出来的新产品, 都会送往国家级的检验机构测试。因为辉煌化工的产品质量有保障, 质优价廉, 使他们获得了许多忠实的客户, 其中不乏已合作十几年不变的长期客户。

1997年, 公司产品被编入中国石油添加剂大全, 并在该书中投入了整页广告宣传, 当时国内的石油添加剂厂商并不多见。同时, 辉煌化工一直非常注重科技创新, 在企业成立之初, 便加入了行业组织“机械摩擦学会润滑专业委员会”, 成为该组织的会员单位, 经常参加学术交流, 并被行业定为纳米润滑材料专业生产科研单位, 在专家教授的支持下, 使公司的科研成果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随着汽车在节能环保标准方面的日趋严格以及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辉煌化工也加入到节能环保润滑油添加剂产品的研发生产行列中, 先后引进格瑞科技公司的先进的纳米处理技术, 生产出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减摩添加剂。2002年在北京润滑油及添加剂国际大展中, 第一个推出纳米添加剂的新概念。在开创纳米润滑材料的研发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水平。

随刘延东副总理至德国参加中德峰会

由于纳米技术在润滑油中的应用, 减少了摩擦副之间摩擦阻力, 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 降低了发动机的震动和噪音, 在节油、减排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经过许多司机使用, 有效率达到100%, 热情的称赞:“节能减排, 唯有辉牌, 轻松添加, 动力澎湃, 的士省钱, 司机最爱”的产品!可以说, 辉煌化工多年来始终坚持科技创新, 积极研发节能环保高效产品的行为彰显了企业的使命感, 同时创造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交流合作, 创民族品牌

如今, 辉煌化工每年都会参与全国性的销售展览, 积极与行业人士交流, 宣传推广企业的科研成果, 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在展会上, 辉煌化工成为率先推出纳米润滑添加剂产品的生产厂家, 使企业产品跃上了高科技产品的新台阶, 受到行业人士的广泛好评。面对竞争对手, 不断拓展市场, 使公司产品走向了全国市场, 并有一定的出口。

2000年, 辉煌化工参加了在上海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润滑油、脂及调和技术设备展览”, 拓展提升了公司的发展眼光, 促进了公司参与世界先进厂商的竞争能力。2014年12月, 魏子永先生受邀做客CCTV《影响力对话》栏目, 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公司的实力。

2015年8月19日, 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品牌领袖联盟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行业影响力品牌夏季峰会暨2015中国影响力品牌推荐活动盛典在北京京西宾馆胜利闭幕。魏子永先生荣获“2015中国品牌建设功勋人物奖”, 并参加了由水均益主持的“一带一路经济对话”, 与现场其他几位获奖嘉宾一起, 分享了他的企业品牌建设经验以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的新机遇、新作为, 该经济对话获得了现场的热烈反响。最近, 为实现“一带一路”, 魏子永先生又随刘延东副总经理到德国汉堡参加了中德峰会, 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知名度。

与此同时, 辉煌化工也获得了2015-2016年度“国际行业影响力品牌奖”。魏子永表示:“作为专注汽车节能环保领域的辉煌化工, 是在改革开放中成立发展起来的, 我们决心用自己的成果回报社会, 结出更多丰硕的成果。”

多年来, 辉煌化工作为生产添加剂的企业, 调油厂一般都是将他们的产品作为原料添加, 从而成为自己的品牌。这使得公司虽然每年也有1000多万的产值, 但市场上却根本找不到他们的品牌, 销售额和利润都十分的不稳定。此时, 魏子永先生才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并于2015年申请了“白金王”“一枝能节两桶油”的商标和广告用语, 通过创新, 开发了能直接用于汽车的“发动机纳米护理增效剂”。在互联网+开办了“阿里巴巴”“微商”的商店, 与多家行业网站进行联营, 以全新的姿态创立自己的品牌。

魏子永喜欢学习, 爱思考, 刻苦钻研, 爱工作, 动手能力强。最喜欢央视十频道“我爱发明”, 最诚信的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他头脑中时刻都想着、准备着新的创新发明。而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 让他带领辉煌化工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未来, 他将继续秉持着这种执着的精神, 继续将辉煌化工发展壮大, 成为一个真正的百年民族品牌, 为祖国的创新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工产业创新 篇8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氟化工的发源地之一, 是中国最早从事氟化工新材料的骨干企业之一、国防军工配套单位之一, 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公司坚持自力更生, 自主研发创新, 目前已成为中国有机氟行业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和产业化基地、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近年来, 晨光人在李嘉总经理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 以产业报国为己任, 坚持“以人为本, 科技兴院”的治院方针, 以企业技术中心作为载体, 加强技术创新, 推动氟化工行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 赶超国际同行先进水平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公司抓住国家将有机氟材料列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范围和对萤石资源的强化调控的机遇, 以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重要平台, 发挥中心在企业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公司在国内氟化工行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为中国氟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公司技术中心成立于1999年, 2000年被认定为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2011年11月16日,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授中昊晨光技术中心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该中心成为转制院所中首批获得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之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特种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昊晨光总经理李嘉亲自领衔中心主任, 通过加大投入、健全组织、完善机制和加强队伍建设, 使技术中心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引擎, 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源泉。

经过近年来的艰辛建设, 公司技术中心已建成“特种单体及精细化学品研发”、“新型氟聚合物研发和产业化”、“成果转化设计”、“清洁生产技术开发”、“有机氟材料应用及分析测试”等五个研发平台, 形成了开发、中试、工程放大、工程设计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 完善了面向市场的快速研发机制, 并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中国物理工程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组建了四川有机氟材料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吸引国内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及知名学者、教授、博士、行业专家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形成了“科研项目策划→科研→二次开发→中试→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成果产业化”的产业化研究开发流程;建立健全了科技工作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配套的人事制度、培训制度、保密制度等科技管理等制度和激励机制。该中心拥有一支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科研实力较强的400余人的科技创新队伍, 其中: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 拥有博士研究生5人, 硕士研究生15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人, 高级工程师60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研究人员占总数的95%, 形成以30~45岁研究人员为主力骨干的研究队伍。

该中心坚持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相结合, 研发与产业化设计的紧密结合, 形成“研发一代、转化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创新局面, 使企业拥有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 成为氟材料技术创新的先行者。该中心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部、国防科工委科技项目, 并承担多项四川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省专利实施项目、省重大产业化技术创新项目等。近年来科技成果荣获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9项, 研发技术、成果获20项专利授权, 其中“外加热式F22与水蒸气混合裂解方法及加热装置”获中国十届专利优秀奖。在有机氟领域取得重大技术成果12项、专利42项, 在多个重点领域和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的突破, 有力提升了我国氟化工行业技术水平。

2013年9月6日, 中昊晨光成品库员工扫描产品入库信息

——特种单体合成技术。特种含氟单体是提升我国氟聚合物技术水平的瓶颈, 特种含氟单体是合成改性含氟聚合物的关键单体之一, 主要依靠进口, 价格昂贵且受制于人。该中心目前已自主开发了系列特种含氟单体并实现批量生产, 为特种聚合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环境友好新一代表面活性剂合成技术。全氟辛酸 (PFOA) 作为含氟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成功应用几十年, 但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该中心已研发成功环境友好的新一代表面活性剂替代PFOA, 在国内首次生产出环保型氟橡胶, 填补了中国PFOA替代技术的空白, 对于加快中国氟材料行业的PFOA替代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清洁生产技术。该中心通过技术创新降低风险安全环保, 在清洁生产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及装备。采用等离子焚烧技术成功实施CDM项目, 是有机氟行业唯一一家未采用进口设备的企业。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环保装备处理F23尾气的企业, 得到国家环保部的高度评价, 为中国履行联合国各项环境保护公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公司技术中心在以突破制约我国有机氟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为支撑, 重点研发含氟高、新、特种化工新材料, 进军高新尖端产业市场, 加大下游产品开发和应用研究, 进一步延伸产品链的同时, 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使公司成为有机氟行业产业化的推动者。近年来, 公司先后成功实施了3000吨/年六氟丙烯、2500吨/年聚四氟乙烯浓缩分散液、4000吨/年高品质氟橡胶产业化项目、5000吨/年高品质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及配套工程等多项产业化项目, 同时环保型氟橡胶、超高分子量分散树脂等36个新产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对推动有机氟行业材料技术进步、打破国外高端产品技术垄断、实现产业升级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2010年以来, 项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约50亿元, 出口创汇1.5亿美元, 利税13.48亿元, 税金3.89亿元, 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目前, 氟橡胶总产能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 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聚四氟乙烯树脂乳液产能位居国内第一, 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产能位居国内第二, 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2%。

——国家级重点项目“年产500吨氟橡胶技改工程”的成功实施, 开启了中昊晨光实施产业化战略的序幕。该工程使公司主导产品氟橡胶的产能由年产50吨提升到年产500吨。此后经多次技改, 该装置产能目前已达年产1500吨。

——国家级重点项目“年产2500吨四氟乙烯单体工业性试验装置”的试车成功, 使公司四氟乙烯树脂有了第一套工业化装置。该装置采用了该院研发的国内首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蒸气稀释裂解”新工艺,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氟乙烯阻聚技术、气流干燥加料设备技术等多项新工艺, 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四川省技术创新项目,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项目。通过反应机理、高聚物聚合工艺、关键设备及工程化技术等系统研究, 开发出四氟乙烯、氟醚等五种高纯度高性能有机氟单体、特种氟树脂和氟橡胶两类系列含氟聚合物产品, 实现产业化生产;并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有机氟废弃物等安全环保工业化技术开发实现清洁生产。该项目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8项。该项目于今年6月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加快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篇9

一方面, 人类对化学手段的依赖越来越紧密, 尤其是我国人多地少、自然资源不足, 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离不开化学手段的应用与开发。据统计, 1万吨合成橡胶, 相当于25万亩橡胶园所产的天然橡胶, 1万吨合成纤维相当于30万亩棉田所产的面花, 1万吨腈纶, 相当于250万只羊所产的羊毛。另一方面, 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学工业带来的物质愉悦的同时, 对化学工业所带来的安全、环保等问题也越来越纠结, 对化学工业绿色、低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化学工业正在进入一个以创新与转型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人类对化学工业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 首先, 我们必须坚定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当前, 受世界经济整体环境的影响, 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 中国化学工业也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但化学工业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并没有削弱, 并且随着人类人口增加、寿命延长、生活水平提高, 人类社会除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对化学工业产品提出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的要求外, 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化学品要求也更加多样化, 为化学工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化学工业提供的产品和技术, 以及为社会提供的一系列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方案, 有利于解决人类和社会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其次, 要加快化学工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提高化学工业本质安全环保水平。物质的问题必须用物质的办法来解决, 解决化学工业安全、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根本出路还在于技术创新, 用更加先进的物质技术装备改造和提升化学工业, 从物质上提高化学工业的本质安全、环保水平。

再次, 要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与公众、社区、社会的沟通, 推进人们对化学品的认知与了解。我们必须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化工文化, 要牢固树立生命第一、安全第一的科学发展理念, 在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配送、使用、回收以及处理的整个过程中, 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保因素,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消除或控制各种可能的危害和风险。

信息技术在化工产业的运用 篇10

一、掌握信息技术是促进化工产业发展的重点

对于化工产业来讲, 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将会是提高和制约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查表明, 化工产业信息化的使用可以促使生产力提高10%~30%, 产品的存货总量下降30%~60%, 并且资金的周转速率上升60%~180%, 促使我国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现在, 我国的化工产业的信息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 在产业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工作人员的认知和技能等方面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这不符合化工产业的发展条件, 没有达到经济建设的要求, 主要原因是很多化工产业都使用传统的工作机制, 没有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并且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受到制约, 而且部分产业存在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局限, 缺少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 导致化工产业发展较慢。

二、化工产业对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

现在很多化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 逐渐把企业网站作为一项展示自身形象、推广本企业业务范围的途径, 与以往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 可以吸引广大人们的目光, 而且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 可以在企业和客户之间建立更稳定的交流平台。在国际上, 60%的小型企业、80%中型企业和95%的大型企业都是通过网络和相关的信息技术进行商业行为。而在国内, 化工产业因为受到信息技术的局限性, 没有对信息技术竞争给予高度的重视, 这样导致国内化工较国外相比还是存在差距。

经过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一定会成为化工产业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使网站的可用性和实用性达到建立化工产业品牌的程度。

信息技术的主要表现在电子商务上, 买家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企业的基本信息, 同时也可以进行沟通、谈判、支付等一系列措施, 这样在后期销售和配货等方面的效率上有很大的提高, 而且降低了成本和风险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有能力的产业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电子商务系统。经过对我们国家信息技术水平仔细分析, 现在化工企业应该把目光放在第三方公共的交易平台上, 着手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其一, 现在国内很多化工贸易企业都在网络上寻找合适的商机, 通过对产品的发布, 掌握最新的信息资讯, 有助于自身产品的出售和新型产品的引入, 找到合适的商业伙伴;其二, 化工产业可以在网络上了解国际中最新的商业方向和行为, 可以摆脱屏障, 不再局限于小范围的化工产品思路, 打开国际交易市场的大门, 找到高效率、低风险的商业途径在国家化的化工企业环境影响下,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和水平, 挖掘出产品利润的上升空间。

三、化工产业在提高信息技术时应该关注的问题

在实行化工产业信息技术化的同时, 要保证信息化发展工业, 掌握产业发展的重心和路线, 以主要行为带动次要行为, 保证化工产业全面的快速发展, 提高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切忌顾此失彼, 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这样不利于产业利润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

1. 化工产业要做到以生产为主要行为, 使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采用系统集成技术措施不断完善设备和加工设备的集中程度, 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的全过程, 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2. 化工产业的一切行为以产品为主, 使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工艺水平, 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过程和生产过程, 对生产行为技术不断创新,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发展。

3. 化工产业要提高财务成本管理, 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水平建立一个完善的资源管理系统, 让整个产业在管理过程中更加规范化、先进化为企业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 不断提高对电子商务的深刻认识, 使用电子商务的先进技术对企业的物流和销售途径做好分析和管理, 使企业产品的运营管理更加的系统化、流程化。

5. 对化工企业内部的员工加强培训, 普及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建立一个良好的技术沟通平台, 保证产品和人才双线提高。

四、在化工产业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措施

1. 化工企业要不断提高管理层和领导层对信息技术认知的能力和方式, 保证企业内部完善以信息主管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工作制度, 聘请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对企业信息化进行技术指导, 让化工企业做好资金、技术水品和人才储备等多方面的准备, 从而使企业快速的发展。

2. 保证化工企业内部资源的整体统一性。通过对产业资源的不断管理, 保证其基层管理、技术管理和研发管理等都具有信息化和科学化。在企业资源发展计划、产品大规模生产系统、计算机辅助等的帮助下, 让企业的设计线、生产线、销售线等都归于科学的管理不断对企业的物质资源和技术资源进行优化。

3. 对化工企业外部具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开发。通过对 (2) 的了解, 企业的设计、生产、销售等一系列都属于企业内部, 而外部的市场、技术、客户等因素都在不断变化当中, 对这些事物的关注程度也要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在国际化的信息技术影响下, 很多大中型化工产业中都加入了信息技术, 表现出了其在企业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信息技术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突出标志, 化工产业只要能够掌握方式, 度过信息技术和传统工业的磨合期, 就会使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段晓青.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版, 2011, (5) :30-30.

[2]张玉波、谭雪清.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现状[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09, (11) :18-18.

上一篇:财务环境下一篇:甘精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