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及路径

2024-07-18

原因及路径(精选十篇)

原因及路径 篇1

一、谣言产生的原因

随着网络的普及化,人们交流以及获取信息的速度、内容的广泛性也随之加大,不再像之前口口相传。由于网络传播具有点线面爆炸式特点,也更加便利各种信息的传播,谣言也在其中的范畴之中。

(一)功利性驱动网络谣言的产生

绝大多数人制造谣言的出发点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一些谣言制造者他们制造谣言的目的有下面几种:一是为了金钱或者竞争,通过损害他人或群体的利益来利己;二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寻求存在感;三是为了能够有益于他们所支持的事业;最后,是试图去揭露和散布带有伤害性的信息,比如个人隐私等。心理动机虽然不同,但是都可以通过谣言来达到自己心中的目的。

(二)新闻话题性为网络谣言产生价值

谣言既是一种信息扩散过程,又是一种解释和评论过程。但是都在透露出谣言的新闻性。一个信息,如果构不成一条新闻,是不会产生谣言的。信息成为谣言的条件就是要满足人们不同的心理预感,还有是否出乎群体意料,并且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同时具备这几个条件,那么谣言就会产生。谣言总是围绕着我们身边或者我们所关注的事件,然后谣言制造者往往以一个掌握很珍贵信息的姿态出现。

(三)娱乐性为网络谣言带来能量

许多网络谣言的产生,是因为制造者觉得谣言内容有趣,会让人感到好奇和惊讶。谣言制造者相信,当他们以谣言的方式传播一个信息的时候,可以制造出轰动性的效果。大多数谣言都具有娱乐功能,在聊天中可以具有共同话题,可以消除忧愁和空虚,而且谣言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出于娱乐或者一时兴奋,网民可以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进行添油加醋,自由发挥,从而形成了谣言的雏形。因此,在特定环境下,谣言就会把公共场所当成其滋生的温床和沃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谣言是一种情感交流,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制造谣言比单纯开玩笑更有意思,因为它常常告知他人鲜为人知的、让人好奇的信息作为回报,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关注,何乐而不为?

(四)匿名性消除了顾虑

制造谣言存在一定风险,也存在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但是在网络上,人们并不需要自己抛头露面,只需要一个用户名便可以在各个平台上传播信息。网络平台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人们在心理安全的状态下,便可以发表各样的言论。即使不是真实的信息,用户也往往不会担心要为自己转发或者传播的信息负责。网络平台比现实生活中更加自由,平等,同时也失去了严格的规范和规则。这些人会自觉或者不自觉成为传谣人。匿名性为谣言制造者消除了最大的后顾之忧。

二、谣言传播的路径

网络谣言根据传播路径可以分为现实参与型与原发型网络谣言两大类。

(一)现实参与型网络谣言

传统谣言的口口相传的传播特征被现实参与型的网络谣言所借鉴。由于现实中的口头传播和手机传播主要通过人际网络来进行,因此,在现实参与型谣言传播过程中人际关系中的感性也被带进来,这样就会形成强大的群体情绪的感染力,使得这些谣言更能被接受。新媒体虽然能促进传播过程中的讨论等,但是在群体情绪的压力下,也自然而然会产生心理变化,让谣言扩散的范围更广。从很多例子可以看到,现实参与型网络谣言都会产生重要社会影响。该类型谣言通常来源于社会现实,把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安全、群体关系等问题作为主题,涉及的人口数量也比较大。例如天津滨海爆炸事故,当时谣言也是满天飞,对于消防员是否专业采取措施、群众和消防员死亡人数等都产生了很多信息,这些里面不乏谣言。

(二)原发型网络谣言

原发型网络谣言则在传播过程中更具理性,除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反响,而且在网络上能够吸引一定数量的跟帖、转发和点击,却因缺少过硬的细节或者其他可以说服受众的证据,最终都烟消云散。比如网络上出现一条假新闻,这时候媒体纷纷转载,并引起争议。经过调查后,还原真相,证明了是一条假新闻,这样谣言自然会一攻即破,说明了原发型网络谣言的脆弱性。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原因及路径论文 篇2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原因及路径论文【1】

【摘 要】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由于当前我国财税体制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而且在责任和收入划分、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因此,需要加快推动财税体制改革的步伐,以此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建立一套完善的现代财税体制。

文中分析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原因,并进一步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路径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财税体制改革;预算管理;税收制度;支出责任制度

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原因

1.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不公

一直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关于事权都有明确的划分,在分税制实施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划分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随着中央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地方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支出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也得到较大的提高,这导致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民生项目及对口援建等相关支出还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这给地方财政带来了严竣的挑战。

2.收入划分失衡

现行的税制度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及地方税三种,但在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财政收入所占比例较大,而且呈现还处于日益增加的态势,这也导致地方收入占比较低,从而催生了土地财政。

目前随着“营改增”的实施,作为地方唯一主体税种的营业税又全部转为增值税,这更加重了地方财政的压力。

3.转移支付不合理

针对于地方财力无法承担较重支出的情况,自分税制改革后,转移支付制度开始被引入,主要以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为主,这是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重要手段,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较小,同时专项转移支付存在多而杂的问题,部分地区中央多以专项转移支付为主,并对用途和使用单位进行了明确,这就导致地方财政无法对其进行统筹安排,使财政资金配置处于较低水平。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路径

1.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一直以来,我国遵循的都是年度收支平衡,预算审核也此作为重点,从而导致许多经济乱象发生,也无法充分的发挥财税体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因此,需要我们对于年度收支不平衡现象在客观看待,在年度预算审核时需要将重点放在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上,进一步加强预算支出规模控制,采用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有效的提高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对地方债规模进行绝配中,规范地方债审批制度,使财税体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我国一直存在着预算碎片化和财务分散等问题,财政资金配置低效,这就要强化预算统筹能力,加强对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加大对社会保障预算和公共财政预算的统筹力度,进一步取肖专项专用规定,对预算执行中一些新增支出严格控制,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对监督和引导机制进行完善,以此来提高绩效预算水平。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过快,这不仅关系到财政的可持续性,而且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强化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对地方债举债权限和用途进行明确,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控制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从而有效的提高对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

2.健全税收制度

一是全面推行营改增。

营改增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有效的避免了重复征税的问题,减轻了税负,这不仅有利于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而且对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多个行业已经纳入到营改增抵扣范围,有效的简化了税率。

而且营改增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地方主体税种的培育和地方税体系的重构,在当前全面推行营改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的完善,这些问题也会得到很好的解决,营改增实施的目的也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来。

二是完善消费税制度。

当前我国消弱税在征收范围及征收环节等方面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直接影响了调控能力,无法发挥出引导消费的重要作用。

因此要合理确定消费税征收范围,进一步对税率结构进行调节,做好征收环节中的各项工作。

三是实施房产税改革。

当前“土地财政”现象越演越烈,这与地方主体税种缺乏具有直接的关系,人地方财务不足情况下必然会产生“土地财政”。

因此要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使其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以此来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同时还能够更好的抑制房地产泡沫,实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是促进个人所得税改革。

目前我国采用分类征收的`方式来征收个人所得税,对高收入的调节作用无法体现出来。

针对于个人所得税制度,在具体改革过程中要充分的借鉴先进的经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以此来建立起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3.调节事权与支出责任制度

我国要尽快出台《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明确中央和地方事权,确定责任主体,进而有效推进“问责制”,保障中央与地方的收入源,抑制“土地财政”。

同时还要尽快建立一整套的转移支付设立、使用、管理、监督检查、绩效考核和后评估机制,科学确定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的挂钩因素、原则和依据,同时不断优化结构,逐步提高一般转移性支付占比,推动转移支付结构的动态优化和调整。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都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能够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充分的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在改革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的完善财税体制,而且还能够建立起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为我国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强.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02-20.

[2]吕炜,陈海宇.中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定位、路线、障碍与突破[J].财经问题研究,2014-01-05.

[3]方胜.对深化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J].税务研究, -02-01.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研究【2】

摘要: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税制改革面临着进一步的深化,特别是在及政府提出了加快改革财税体制的多项要求的当下,进一步探究如何有效发挥政府财政职能,以不断深化我国财税体制的改革,更好地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安定,则成为目前我国政府较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则主要从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入手,对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财税体制 改革 深化 思考

众所周知,自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及社会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提出与落实,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及人民对我国目前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进一步探究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是目前促进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深化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中的现存不足

虽然我国目前的财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解决。

工会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及提升路径 篇3

一、工会话语权缺失的制度性原因

(一)组织上的依赖性

对于我国企业所有权归属,基本上以改革开放为分界,改革开放之前,国家控制着几乎全部的社会资源,企业在所有权理论上属于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企业利润收归国家,企业工资由国家财政支付。一方面,企业的人事任免由国家统一管辖;另一方面,企业职工的工资由国家发放,企业的效益基本与职工的收入不相关,而是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标准发放。这就是所谓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因此,作为企业的工会基本是企业或者说政府机构的一个分支机构,工会的领导由国家指派。在这种情况下,工会无论在组织设计还是人事安排上都无法代表职工的利益,它不过是国家机构的一个衍生,如果职工有什么利益诉求反应到工会,还需报请上级主管单位审批之后解决,工会根本无自主性可言。

(二)经济上的依赖性

如上所述,企业的利润要上缴国家,然后通过再分配的方式支付工人的工资和其他福利性待遇,这种再分配的对象包括企业管理层。其中,工会也属于企业的管理层,或者享受着和管理层相同级别的待遇。同时,工会的活动经费也由企业拨付,也就是说,工会在经济上并不是独立于企业。在西方国家,一般都设立有罢工基金,用于弥补工人罢工时对企业所造成的损失。而我国,既没有罢工基金,工会经费同样也是由企业拨付。古语说“吃人饭,受人管”,因缺乏组织上和经济上的独立性,使工会毫无话语权可言。

(三)职能定位上的缺失

正是在这种模式之下,传统工会的职能定位于“以生产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维护职工的利益并不在工会的职能定位中,更无维护职工权益的权利。1988年工会的“十一大”将工会的职能定位为:维护职工具体利益、代表职工参与管理、开展群众性生产活动、帮助职工提高素质。1992年《工会法》规定:“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至此,维护职工的利益才被中国的工会正式纳入其职能定位。

综上所述,工会的性质及其权限被限制在企业之内,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不过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机构。正是由于计划经济下遗留下来的工会的这种制度性缺陷,使工会的职能具有天生的缺陷,造成近年来在一些实际案例中工会不作为、不代表、听命企业老板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即在我国长期以来,罢工权是被作为政治权利来对待的。事实也确实如此,中国共产党产生初期,便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工人罢工运动中发展并壮大的。由于人们长期受传统认识的影响,谈到罢工,就将它与政治联系起来,即人们认为罢工现象只会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劳动人民反抗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争取经济利益政治权利的一种斗争形式,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这种认识指导下,工会在我国一诞生便具有政治属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下,国家、企业、工人阶级三者的利益根本一致,工人罢工不但会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也会损害自己的根本利益。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罢工在我国基本是不鼓励的,公共权在法律上也是不被认可的。所以,新中国成立后30年,罢工问题一直没有纳入立法视野,罢工是政治手段,罢工权使政治权利的观点堂而皇之占据着法学理论的殿堂。在这种背景下,工会也成为企业的一个附庸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人们也从新的视角审视罢工权,逐渐认识到罢工权的经济权利属性。然而,法律本身的滞后性和工会设置上的制度性缺陷,使工会在日渐复杂的劳资冲突和矛盾中失去了话语权。

二、工会话语权的提升路径

(一)明确工会的功能定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的多元化导致劳资关系领域利益的不平衡和不统一,甚至是对立,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工会理论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因此,提升工会的话语权势在必行。要明确工会的新的功能定位,首先,工会存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工会是广大劳工的组织,在团结和组织广大工人阶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权益观念日益发展的当下,工会作为工人维权的基本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不可小觑。同时,也只有在独立、完整意义上履行自己的维权功能,才能在工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发挥出强大的功能作用。其次,正确处理党和工会的关系。面对多元化的利益格局,执政党及其政府必须承担起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角色,担当起法律的制定者和仲裁者的角色,要保护工会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存在。换言之,国家必须以中立的角色来面对经济领域的纷争,而不是参与其中。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党对工会的政治领导,因为缺乏这种政治方向,也就不能真正代表和捍卫工人的利益。但是,这种政治领导应该表现在方向上的指引,通过教育和规范,使社会各阶层和社会组织在国家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通过制度安排,协调不同阶层、社会群体的利益,使得他们总体向有利于整个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最后,正确定位政府在劳资冲突中的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矛盾是必然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政府所要做的,是从这种矛盾和冲突中超脱出来,以中立的角色来协调双方的关系。这实际上也要求工会能有一个独立的法律地位,如此才能起到代表工人利益的作用。综上所述,在现行的工会法制下,就是要明确工会的角色定位,明确工会的职责,确定工会的维权手段,因此,《工会法》亟待完善。endprint

(二)完善工会维权的法律保障

谁掌握了经济,谁就有话语权。这句看似不合理的话确实有其道理,如资本在劳资关系领域显然具有这种优势。这种现象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有其实践基础。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引进资金和一些其他目的,在政策制定上明显地向资本一方倾斜,而在劳动者的利益诉求方面采取打压的方式。而目前,在劳动争议的处理上,大多也是沿用20世纪80年代的法律,因缺乏对罢工权的明确确认,致使劳资领域的罢工现象难以规范。因此,完善《工会法》是关键。首先,依法组建工会。《工会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因此,组建工会和参与工会是劳工的权利,要引导和鼓励劳工参与工会,尤其是当下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民工。其次,赋予工会维权手段。虽然《工会法》规定了工会的一系列权利,如代表权、维护权、民主参与权、平等协商权、社会监督权等,但是,权利并不是写在纸上就能实现的。为了让劳工实实在在地享有权利,《工会法》应进一步完善,让这些纸上的权利转变成实际权利,并在制度设计上具有可操作性。再次,完善和强化工会集体协商维权机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企业的目的,但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劳工的基本权益,如有侵犯职工权益的事情发生,工会在这个层面就大有作为,如代表职工与企业平等协商。最后,建立健全工会配套制度和措施。工会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应有其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制度,以免其流于形式。如工会的组织机构的建立、工会主席的评选、与资方政府进行协商的代表等,工会还应建立员工异常情况通报制度、和员工具体的沟通措施、开通维权热线等,促使工会维权真正落到实处。

(三)明确工会的维权职责

工会是广大工薪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在这个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工会要能够拥有制约平衡劳动者个人无法抗衡的资本巨大优势,并能适当协调经济利益在劳动力市场上向资方一边倾斜的社会矛盾,这就需要工会有与资方和政府协商及沟通的能力。同时,这种合作博弈的行为,应具体体现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因此,法律对工会维权职责的赋予是工会功能发挥的前提。首先,在政策和法律的制定过程中,要有作为代表劳动者权益的工会的声音。工会在保障和改善劳动者生活条件等重大问题中要有中肯的意见,在民生领域关于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劳动者子女的受教育条件、促进劳资纠纷的解决等问题上要有切实的推动作用。其次,工会应积极指导和帮助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协商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促进企业劳动法律法规的落实,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调处劳动争议,配合人大、政府开展执法监督。最后,工会应保障工人广泛参与工会选举,落实广大工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丰富和改善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并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

【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罢工权的法律保护与规制”(142400410576)的阶段性成果】

原因及路径 篇4

1.教育学领域中的平衡内涵

生态学视角下的生态体系初始含义是指以生物作为其生态因素的主体构成, 并且包括生物与周边的境域之间所构成的微观单元的系统组合, 这种存在于地表的类型迥异、大小悬殊的个体单元的组合形成了以自然为依托的生存状态体系。[1]而将视角转换为人类社会的生存体系时, 其所涵盖的不仅仅是自然生态内部所包含的各个自然要素, 也包括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各种形式的社会现象, 以及这些现象彼此内在和外在纷繁复杂的相互关联。

教育生态正是这庞杂的生态体系中的一处细小的分支, 也同样存在生态意义上的平衡问题。[2]教育生态体系包括教学要素、境域要素和人三种要素。这三种要素互为作用、互为关联, 人的要素与境域要素之间彼此交流, 教学与人、教学与境域之间的互为信息的交流和能量互换, 构成一个动态变化的平衡体系。

2.体育教学中的生态平衡效应

平衡在体育教学的生态体系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育生态的主体与其所在的生态域境的外部因素, 彼此和谐交涉互换, 在不同层次之间形成动态变化的平衡状态。这对于体育生态教学是一个核心的平衡效应。该效应的有效发挥, 是生态教学体系内部正常平衡态势的需要。因为在体育教学生态要素中, 如教师要素、学生要素以及管控人员要素和活动场域要素等诸多要素关联状态, 都会影响教学生态体系平衡度的高低。

教学平衡效应的发挥状态, 取决于诸要素与外部境域之间的和谐共生, 只有这种和谐共生的态势平衡, 其平衡的效应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当这种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就会呈现出失衡与平衡之间的循环波动。平衡状态的维稳需要诸多要素协调一致协同共生, 平衡效应的发挥就是要在动态变化的生态体系中维持生态矛盾的平衡状态与失衡状态彼此变化中的稳定。

二、体育教学中生态失衡问题的原因

1.生态失衡问题产生源于主客体的剥离

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发展逐渐趋于显化的态势。从大的趋势看, 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渐趋于平衡失落的状态, 其对于生态教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究其影响的要素既有源于社会要素的影响, 也有源于学校场域自身的要素影响, 同时源于理念层面的错位认识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更近一层的原因是源于生态发展教育教学实践的“偏轨”, 尤其是学校体育教学生态“主客体”的剥离更是生态失衡问题产生的主因。这种“主客”二体的剥离主要集显于学校体育教学与“完善本我”之间显现出的一“主”一“客”二体和谐状态的剥离。

“本我完善”是指以本我为主体的自我完善, 他以自我为体性本位, 以完善为指向目标。[3]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可能决定了个体“本我完善”的进展情况, 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教学的实施对于受教个体的“本我完善”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学生态如果不以受教个体“本我完善”作为生态教学的出发点, 学生在内外教育境遇中就难以获得“本我完善”的客观必备的诸要素条件, 这种背离生态教学本质属性的教育实践, 必然造成学校教学生态主体与本我完善客体的剥离, 这种剥离自然造成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失去本有的平衡态势, 学校体育教学“主客体”片面剥离化是亟待解决的失衡原因。

2.生态失衡问题产生源于生活境域的非和谐性

学校的体育生态教学发展受制于自身客观的物质条件的限制, 如必备的教学场域, 教学实施必备的器材用品, 良好的“天因性”条件等。[4]而非物质的条件则是指外部社会的政治因素影响, 以及现有师资与教育受体状况条件的制约和学校自身教育发展现状的影响, 还有外部的支持情况等条件的限控。在生态课堂教学中, 施教的“主体”与受教的“客体”二者对于生态体育课堂的态度, 学校全局与班级局域的教学风气建设, 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沟通交流等诸多生态化教学要素的相互关系, 应该是处于生活境域中的教学生态化的动态平衡, 而这种平衡一旦在某个生态要素或者某些生态要素之间尚失了原有的平衡态, 也就是某一教学生态环节出现非和谐性的因子, 其教学生态的相对稳定平衡态势会走向相反的方面, 归于教学生态的紊乱失衡。这种失衡状态会形成全景式的教学生态系统的乱象丛生, 在相当程度上, 破坏已有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 更进一步破坏教学质量的根本提升, 催生众多负面生态失衡的教学问题。

3.生态失衡问题产生源于不同角色关系的失衡

传统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角, 课堂教学也成为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而作为“客体”的学生, 在课堂中是一种从属关系的角色, “主客体”之间是不平等的关系, 课堂教学总是围绕教师的机械、主观的讲授作为教学的核心。[5]学生在课堂中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师成了驾驭课堂的绝对权威和真正的主人, 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过于僵化和机械。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总是选那些缺乏生气的陈旧内容, 紧随时代“脉搏”的新知识很少涉及, 学生在这样缺乏生气的课堂中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也显得有些沉闷和紧张。这就导致了生态角色定位的失衡。学生原本就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只有在一个充满和谐, 自主性得到应有尊重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本有的潜在能量, 而这种角色关系的失衡使激辩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都处在一种被动的冬眠状态, 这种“主客体”角色关系的失衡, 必然带来其教学生态的整体失衡, 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对学生尚失应有的吸引力。

从另一方面看, 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平衡的尚失还与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误区关系紧密。以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强训为目标指向的传统体育教学, 更多的是强调个体间的身体机能与体育技能的竞争, 其片面的带有竞技色彩的竞争式教学, 必然促使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生态和谐关系日趋失衡, 这种不同角色间的生态平衡关系的破坏, 源于本可以避免的恶性竞争, 让学校体育教学中生态平衡态的稳定难以持续。

三、体育教学中生态失衡问题的消弭路径

1.生态失衡问题消弭的理念支撑

“生态”以词汇的形式出现源于古希腊, 为原始形态的词汇, 其初始的含义主要是源于家庭生活各个要素的理解。[6]今天人们对于生态的理解不仅仅是对于生命体自身指向的理解, 更多的是关注其不断扩展的内涵外延, 其语义所表达的不仅是生命自身的单向因子, 更多的是与其相关联的所有内在和外在的生态因子, 在生态日趋转向危机的当下, 该词所表达的语义是不同学科对于生态关联分化的不同生态意义上的生态学科的异化。

生态化生活则是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彼此关联, 用自然生态的理念来认识生态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7]在生态理念指引下, 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微, 借以完善自然、社会与人等诸多彼此错综复杂的关系。

以学校体育教学为指向的教学实施的生态化, 来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的生态化构建。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核心理念是用生态化的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 来有效地获得生态化的教学结果, 在成果的收获过程中, 推进生态化体育教学的发展。用体育教学生态化的教学实践理念作为体育教学的理念指导, 运用这样的理念指导具体的教学活动, 既是生态教学实施的理念指引, 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生态化理念下的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 其教学的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协调生态教学各个因子之间的彼此关系, 如体育教学与体育境域之间的关系, 体育教学与教学受体的关系, 体育教学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等等。教师应充分运用理念所蕴含的生态教学智慧解决面临的多种生态教学问题。这种理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支撑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在“全面发展”、“本我完善”等生态教育理念的运用中, 学校教育生态失衡问题也必将消弭。

2.生态失衡问题消弭的态势走向

学校体育教学的意义指向关系到学校体育生态教学的有效开展, 学校体育教学的意义乃是指学校体育语境的体育教学意义的满足与学生个体的个性化需要的获得。这种关联性的双向需要正是施教者和受教者在学校体育生态化教学中获得生态化成果价值的展现。从生态教学的多元“主客体”的视角来看, 生态教学的消弭态势走向, 主要包括“主体”消弭态势的走向和“客体”消弭态势的走向, 其主要是指社会化的主体, 其中有经济属性的主体、政治属性的主体以及文化内涵的主体, 而个体化倾向的“主体”是指教学实施的对象, “客体”的含义是指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学的全程性的活动, 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层面是指向生态化的社会发展与进步, 对“个体主体”来说则是获得本我的完善与个体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性素质的提升。对于“客体”而言, 要以学校体育生态化的理念作为全部“客体”实施全程性的指导, 运用生态化教学的多种活动实现“主体”目标的有效达成。

3.生态失衡问题消弭的对策选择

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失衡所触发的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学校体育教学长久以来过于关注教育受体的知识掌握与技能提升, 而对于本我的完善和发展的全面性的问题则缺乏关注, 再加上以“唯考试论”为理念指导的整体教学价值观的影响, 以及教学必备要素条件的缺失, 直接催发了学校体育教学生态体系运行环境的恶化, 使其由平衡态向不平衡态转化。首先, 从学校体育生态教学实施者的角度来看, 施教人员的严重不足以及整体施教人员队伍建设的相对落后, 都成为阻碍生态教育实施的要因, 而教学接受对象的数量过大也是阻碍学校体育生态教学实施的又一要因。针对这一状况, 根据不同因素造成的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失衡状况, 采取实效性消弭策略, 如加大资金设备的投入力度、加强施教人员的队伍建设、减少受教对象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对策选择。其次,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 教学的实施者和教学的接受者在教学生态体系中的定位也不相同, 在生态空间所处的生态定位的师生与生生之间的生态定位失衡, 可以导致整个体育教学生态体系的失衡, 合理定位是教学生态失衡问题消弭的有效对策选择。再次, 在体育教学生态体系中, 教学生态失去其原有的平衡与生态教学缺乏开放式的实施有着直接的关系, 要解决问题就要从生态教学的生活化、体育生态教学项目种类的扩大化、体育生态教学的开放化等方面入手, 作为体育教学生态失衡问题消弭的有效对策。

学校体育教学平衡态失衡的原因主要源于学校体育教学“主客体”的剥离, 同时, 失衡态的产生也源于生活境域的非和谐性与不同角色关系的失衡。针对学校体育教学失衡态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 对于体育教学生态失衡态转化状态具有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德华.体育课堂教学的生态学分析.体育世界, 2006 (3) .

[2]仇有望.体育教学生态化影响因素及生态体育课程的构建.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3]李凤梅, 朱海涛.生态化体育的价值探.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 .

[4]吴明深.论体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体育学刊, 2004 (3) .

[5]蓝瑞高, 王标.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重构—基于生态学视角.科技创业月刊, 2012 (11) .

[6]张杏波.基于“教学生态环境”构建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浙江体育科学, 2006 (5) .

[7]潘静敏.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结构与发展趋势.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 (4) .

我国公众参与失效的原因及其路径 篇5

所谓参与,对于个人而言,就是面对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决策和行为,他们能够参与到决策当中,在其中能够发挥一定作用,并影响决策的最终制订;而对公共机构来说,参与就是在公开以及透明的方式中,所有民众的意见得到倾听和考虑,政府与公众的意见达到一致。公众参与强调意见被倾听以及采纳,强调参与信息的公开、参与过程的透明,强调政府与公众达成意见的一致。

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失效的原因

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缺乏法律保障

新的《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随着新《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了一定的“名分”,但是法律规定的公众参与只是在规划审批前进行,而并未提及在规划编制之前是否要有公众参与。另外,公众参与的途径、参与的程度、参与的范围、参与主体如何确定以及参与有效性如何保证等问题也没有提及,而这些却是公众实现有效参与的关键内容。公众参与的合法性虽然得到了法律的规定,但是参与的有效性仍然缺乏法律的保障。

公众参与主体范围窄

缺少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城市规划的利益相关者可分为利益直接相关者和间接相关者,城市规划作为一个高度社会关联性的实践活动,在规划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人的利益,有些是小部分人的利益,有些则涉及社会集体的利益。缺少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的城市规划,不仅影响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还会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很大阻碍。

以专家的意见取代公众的意见。公众参与需要兼顾专家和公众两者的意见,但是,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往往偏向于听取专家的意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政府过于注重城市规划的效率,而忽视了公平。公众参与是需要时间和金钱的,它是一种防止决策失误长远效率的机制投入。但是,很多政府官员根本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公众参与,因此,一些公众参与的程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变了味,大多沦为政府安抚公众的权宜之计或是一种点缀善政的工具。另一方面,城市规划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过程,普通公众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往往缺乏参与的热情。政府官员为了城市规划的高效率,就通常以专家参与取代公众参与,以专家的意见代替公众的意见。然而,专家参与并不能取代公众参与,专家的理念与公众的利益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东西,专家着眼于城市规划方案的技术支撑,而公众则关注城市规划所造成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经济利益或社会影响。

公众参与手段较为单一。我国公众参与方式较为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已经运用的参与方式,大多是“象征性的参与”、“假参与”。如规划制定前,主要是走訪群众,开展座谈、咨询等;规划制定中,主要是专家咨询、设计招标、听证会等;规划审批中,主要是政界精英、人大审议;规划制定后,主要是宣传、公示、展览等。公众参与座谈会、听证会是我国应用得最多的参与手段,但是由于执行不到位、参与主体范围窄等原因,使得大部分公众意见无法得到表达。

公众参与权利保障机制不健全

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规划一般限于专家、开发商、政府有关部门官员等群体形成的一个小圈子当中,普通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于政府信息的公开。然而,由于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有关城市规划的信息无法及时地进行传递,公众无法及时、全面地获取相关的信息,导致许多与规划有关的利益相关者或对规划方案感兴趣的公众无法及时、充分地参与其中。许多公众对规划的具体内容、是否要参与规划、参与的具体方式与渠道等方面的信息一知半解,甚至由于信息的不透明、不充分而失去了参与的最佳时机。在规划方案征求意见阶段,需要公众对规划方案的合理性提出意见和建议,但是由于信息公开机制的不健全,很多公众前期对规划方案了解不多甚至没有了解,在参与的时候也无法针对方案的合理性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有些公众甚至意识不到参与与自身利益的相关性。信息公开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公众的参与也只是做做样子。

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

公众参与应该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即政府提供信息让公众参与其中,参与之后,对公众意见是否采纳以及未被采纳的原因进行公示,形成“参与一反馈一再参与”的良性循环。然而,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尚未形成这种良性循环,公众参与之后,公众无法获知自己的意见是否被政府采纳、被采纳的程度以及意见未被采纳的原因。缺乏信息及时有效的反馈,久而久之,公众就会失去参与的热情,政府的公信力也会下降。

公众参与监督机制不健全。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其主要使命是保障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然而,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政府也不完全是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时候。作为有限理性的政府,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政府寻租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过程中,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来监督政府和开发商的行为,在规划方案编制阶段,对政府如何处理公众意见、如何选择开发商、如何做出最终决策等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进行监督,公众参与监督的机制也尚未建立。

公众参与组织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还是以个人参与为主,无法形成有组织的参与模式,公众参与组织化程度依然很低。近几年来,一些社会组织,如社区、非营利组织等的建立和发展,其在公众参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然而,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不高,公众参与很难形成“有组织的声音”。

有效参与应该具备的制度条件

首先,要有一个以选举为基础的对公民负责的代议政府。再者,要求政府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另外,公民社会的存在。公民社会包括:经济上独立、自治的公民;有独立理念的公共知识分子;有不完全被政府所控制的媒体;有草根非政府组织的存在。

目前,我国只是部分具备有效参与的制度条件,如没有以直接选举为基础的代议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不畅通、公民社会刚起步等,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公众参与的程度依然处于较低层次,公众参与的“形式化”严重。但是在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公众参与还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特别是政府的信息正在走向公开和透明,非政府组织在不断发展等,这些现象也为我国公众参与实现有效性提供了发展空间。

提高城市规划中公众有效参与的路径

城市规划中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应从法律法规、机制建设、公众本身等几个方面来着手。

完善法律法规。完善有关公众参与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例如,明确规定参与主体如何选取,明确参与主体中专家、直接利益主体、间接利益主体、无利益关系的普通公民等的人数比例如何划分;清楚界定参与阶段,规定规划编制之前、编制过程中、规划方案公示、规划决策等阶段应该有无公众参与;明确公众参与的程序如何、参与的渠道和手段有哪些;明确公众参与意见如何处理、意见采纳与否以及未被采纳的原因等。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的规定,才能使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宣传参与知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针对当前存在的公众参与热情不高,政府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不断进行宣传,让公众树立市民意识和市民责任感,不仅对与自身利益有关的规划项目积极参与,而且对于一些涉及公众集体利益的规划方案也应该参与其中。公众参与能力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城市规划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公众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不想参与、不愿参与的状况频发。因而,政府必须要对参与主体进行基本规划知识的培训,并通过不断实践,从而提高公众的参与能力。

实现公众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市民、开发商、规划师(专家)、政府、非政府组织等构成了公众参与的主体来源。其中,市民包括两类人:一是切身利益直接相关者——目标人群。这些人对当地的情况最熟悉。但是这些人往往过于关注自身利益,因而对项目的建议也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二是利益间接相关者——泛指所有市民,与目标人群相比,他们的建议和认识会客观一些。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开发商则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利益集团,规划师(专家)的主要职责是研究论证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而非政府组织作为中立的一方,其主要职责是调和其他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保证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在城市规划中进行公众参与,首先要实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保证这些参与主体能够全部参与其中,让他们各抒己见,提出意见,而不应该只重视某一部分参与主体(如规划师、专家)的意见。

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实现参与手段多样化。目前,随着我国公众參与水平的提高,各地为提高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水平,不断创新公众参与方式。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这些城市的公众参与水平较其他地区要高很多。因此,探寻新的公众参与方式,实现参与渠道多样性,是实现公众参与有效性的迫切要求。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保障机制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是政府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公民的知情权是参与权的基础,公众首先必须有知情权,然后才可能真正参与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规划活动中去。规划部门可通过构建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两种方式进行信息公开。在实体平台方面,通过社区公示栏、报纸、城建展览馆等作为媒介,把有关规划的信息告知公众;在网络平台方面,可以搭建政府网站、论坛、与网民互动等方式让信息传播得更快,涉及的范围更广。

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要促进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公众参与回应机制,形成参与一反馈一再参与的机制模式。具体做法:首先,政府关于城市规划的信息公开透明;其次是公众参与意见的征集、整理和分析。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将参与信息进行再次的沟通。

完善公众参与评判机制。针对各参与主体由于利益诉求、价值观念、观点立场等方面的不一致而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建立一个独立的参与评价机构就显得尤为必要。在出现各方观点不一致的时候,这种独立的评判机构对争论的问题作出公正合理的评定。这种评判机构主要由政府有关部门人员、规划师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专家、利益相关群体、非政府组织等按一定比例选出的代表组成,主要的评判方法是代表根据规划规定并结合公众的意见和要求进行投票评定。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城市规划过程具有高度社会关联性,每一个规划决定都可能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在公众参与规划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参与监督机制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可以设立公众参与监察员,监察员可以从公众中产生,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在政府就规划方案“征询意见”阶段之后,检查员可以参与到公众意见的处理、采纳环节,迫使政府认真对待和处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原因及路径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贷

当前,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制约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近年来,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政府、社会及中小企业自身, 都做了大量工作, 但由于种种原因, 融资难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因此, 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1.1 政府引导支持不到位

世界各国政府都承担着向本国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职责。由于我国正处在改革深化时期, 政府在引导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上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关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现有的对中小企业融资、自主创新的法律法律尚不完善, 政府支出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的具体措施较少。二是规范与引导民间融资力度不够。应该说民间资本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当前我国民间资本在运作上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 政府应当进一步出台政策法规大力支持并规范民间资本投资。

1.2 银行对中小企业信心不足

由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主要依靠于债务融资来解决,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实质上就转变为贷款问题。尽管各级政府一再要求和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力度, 但由于中小企业的资信等级低, 抵押资产缺乏, 抗风险能力和还贷能力也是无法与国有大企业相提并论的, 这必然导致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在权衡风险、成本与收益后, 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高贷款, 即使放贷条件也是相当严格, 金额也是有限的。这就反映出, 信贷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银行天生“歧视”中小企业。

1.3 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存在问题

显然, 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资产数量有限只是其融资难的外在原因。因此, 不能简单地把融资难归结于社会的不支持, 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内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各类金融机构对其融资。由于缺乏战略眼光, 一些中小企业往往没有正确定位自己的发展模式和道路, 过度追求快速发展, 盲目追求扩张规模, 发展不够平稳。这必然导致中小企业运营的不稳定性, 歇业率、倒闭率普遍偏高。另一方面, 一些中小企业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 企业管理者普遍缺乏专业财务管理知识, 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混乱, 财务监控不严, 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大量存在。这些都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债信不高, 银行贷款风险程度提升, 进而使得银行对其贷款不得不持谨慎态度。

2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途径

2.1 进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法律

当前, 我国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性法律法规还比较薄弱, 政府要加大力度, 完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法律。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对金融机构的立法, 规范其职责、运作模式、资金来源等, 规范民间融资市场, 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提供法律依据。二是要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确保中小企业的利益的法律法规, 引导中小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三是要健全有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体系, 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2 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方面, 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引导各大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大力鼓励各大商业银行成立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部门, 把银行信用评级与企业信用评级挂钩, 积极给予信用良好、评级等级高、整体运行良好的中小企业以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另一方面, 要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公司理财、账户托管等多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业务,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

2.3 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

国家已经出台“新36条”以鼓励民间资本发展, “新36条”中很重要一条就是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 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因此, 要积极利用国家这一政策, 促进民间资本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

2.4 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提升中小企业素质

中小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提升自身的素质,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实力和信誉度, 也才能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最终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企业自身发展能力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要改变传统家族式管理模式, 大力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 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 实现治理结构科学化;要规范财务制度, 加强财务管理, 增加财务透明度。同时要切实树立诚信经营的意识, 建立良好的企业信用形象和信用品牌, 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级。

2.5 进一步完善社会中介服务机制

原因及路径 篇7

关键词:证人,证人出庭,证人保护

一、证人出庭的现状

有学者于2004年分别在北京、内蒙、河北随机选择了五个基层法院作为调查对象对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这五个法院当中, 调查人共检索了数千件案卷, 最后得到判决结案的样本共计为1780个, 其中证人出庭作证的案件为169个。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 调查人分别对其中四个法院2001年和2003年证人出庭作证的比率进行了统计:四个法院2001年证人出庭作证的比率分别为7.9%、7.6%、5.2%、4.9%;四个法院2003年证人出庭作证的比率分别为11.6%、13.1%、14.6%、9.8%。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到, 我国证人出庭的比率相对有了一定的提高, 这是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 反映了民众法律意识的日益提高, 但是与此同时, 出庭作证的绝对数量仍然偏低, 大多数的证人仍然在法庭之外。

二、证人出庭的重要意义

证人证言作为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证据类型之一, 在法院认定案件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有助于司法机关准确迅速查清案件事实, 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证人的这种功能能否最大化的实现, 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证人能否出庭作证。在我国, 证人用书面证言取代出庭作证的现象非常普遍, 正如著名学者龙宗智所说的:证人向警察和检察官作证, 而不向法庭作证, 证人不出庭作证, 书面证言在庭审中通行无忌, 但是这和我国目前深化了的司法改革是不相适应的。对于证人的询问, 是洞察证人证言真实与否的一个重要途径。试想, 如果没有证人出庭, 那么这样一个询问证人的步骤根本无法进行, 证人证言的真实性无从判断, 抗辩式庭审也有可能流于形式了。那么, 我国证人出庭率偏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三、证人出庭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一) 立法原因

1.法律文本中关于证人出庭的相关规定存在一个内在逻辑矛盾的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 听取各方证人并且经过查实以后, 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都有作证的义务。但刑事诉讼法第157条规定可以以书面的证人证言代替证人出庭作证。一方面是, 证人负有出庭作证的义务, 另一方面却较为随意地规定证人可以不出庭, 以证言代替出庭。这样, 在同一部法律上如此规定, 存在着较大的漏洞与不足, 从而使法律的规定证人应该出庭作证的条款最终流为形式, 可以说证人出庭作证的原则与证人不出庭作证的例外配置不合理。

2.法律的规定对证人没有足够的威慑力

虽然我国的三大诉讼法都规定了证人的出庭义务, 但是并没有或者只是很笼统地规定证人不出庭作证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 因此, 法院往往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 督促证人出庭作证。所谓如果没有规定制裁的命令, 那就不会有任何法律义务。这样证人往往就钻了法律的空子, 不出庭也不会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 所以大多证人选择不出庭。

3.保护机制不健全

(1) 对财产权益的保护机制不健全。

证人出庭, 往往要配合法院的时间, 这样不可避免会发生误工, 请假等问题。加上在去法院作证过程中产生的交通费餐饮费, 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现在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生活于其中的人都是经济人, 这样做既不具有合理性, 也难以实行。根据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如果说, 证人出庭作证是对社会他人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 那么相应地, 证人应该享有获得合理费用补偿的请求权。我国法律对于证人的求偿权虽然有所规定, 但是缺乏操作性和易实现性, 无法很好地维护证人的合法财产权益, 因而不容易调动证人作证的积极性。

(2) 对人身权益的保护机制不健全

虽说证人是与案件的审判结果无关的独立的第三人, 但是由于诉讼自身的特点, 当事人一方的权益必然会因为法院的判决而有所损失。因此, 证人的出庭, 往往会引起当事人格外的关注, 尤其是法院最终判决结果对其不利的一方当事人往往会对证人怀恨在心, 甚至对证人及其家属进行人身伤害行为。目前, 我国法律对于证人的保护的条款主要有, 《刑法》第308条, 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事诉讼法》第49条的规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证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但是这却实际造成多头管理而实际上无人管理的状况, 显然这些抽象的规定无法很好地保护证人的权益, 让证人有很大的心理负担。

(二) 司法原因

由于我国封建时代的官本位思想以及深受大陆法系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 我国法官在审理案件的时候, 往往会很积极主动地调查取证, 甚至询问当事人, 以获取案件的相关信息, 由于当事人与该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因此, 不论是原告还是被告, 往往对于法官的调查是积极配合, 但是证人由于是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独立的第三人, 因此对于法官的询问等的配合度不如当事人, 加上目前我国法官的考评机制中, 有一项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法官审理案件的数量, 证人的出庭往往会延长庭审的时间, 因此, 很多情况下, 法官对于证人出庭与否, 就不是很关注。

(三) 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国的国学经典儒家文化强调以和为贵, 因此中庸之道、息事宁人往往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奉行的金科玉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等谚语都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这一思想。此外, 我们的祖先往往对于封建社会官府的司法活动, 有一种天生的抵触情绪, 迫于统治阶级的高压, 他们无法公开抗争, 就暗地里角力, 不配合其相关的司法活动。直至今日, 还有很多人认为进法庭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胡云腾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就有浓厚的厌讼和厌证情结。目前中国正处在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 原有的诉讼观念还是坚固地存留在广大民间, 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

四、提高我国证人出庭率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一) 完善立法

1.既然我国法律中明文规定了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 那么法律就应该严格限制证人不出庭的范围, 而不是对此做扩大解释, 以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对于确实有特殊情况, 证人不能够出庭作证的, 应该建立严格的不出庭证人的庭前陈述制度。

2.在立法中规定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条款, 建立我国的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制度。我国法院目前对于证人的出庭传唤往往是出庭通知书, 任意性较强, 建议可以改为开庭传票的形式, 在上面明确规定证人出庭的权利与不出庭的法律后果。根据查阅的外国法律文本, 我们发现, 无论是大陆法系, 还是英美法系都规定了证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不利后果。如日本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 受到传唤的证人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到场的, 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金或者拘留。英国法也规定, 如果证人无正当理由, 拒不到庭, 可以对其签发逮捕证或者以藐视法庭罪而受到惩罚。当然, 由于强制证人出庭, 对于证人的合法权益存在损害的可能, 因此法律应该规定较为具体的适用条件和详细的执行程序。

3.健全法律对证人的保护机制

(1) 改进对证人财产权益的保护机制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 证人出庭往往会有一定时间和金钱的损失, 而现有的机制不足以弥补证人的损失。所以建议法院在证人出庭后, 就将相关的费用直接支付给证人。当然, 这些费用的来源建议纳入国家的预算编制, 由财政统一划拨, 专款专用。如美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典》第3495条 (c) 规定:在刑事案件中, 代表合众国利益被传回的证人所支出的费用及花费, 依据本条由合众国支付。当然, 我们要给证人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 但是同时也要坚决反对证人通过出庭作证索取报酬的行为。

(2) 完善对证人人身权益的保护机制

强迫证人作证的法律有责任保护证人免遭报复, 这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的体现, 也是国家对证人应尽的职责。除了学者讨论较多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保护, 明确不同阶段保护证人的国家机关外, 这里将重点讨论一下, 为证人购买意外伤害险的措施。购买保险, 借助社会的力量来抵御风险, 既可以减轻司法机关的工作压力, 也可以大大减小证人出庭的顾虑。同时建议设立专门的证人保护机构, 设立证人的档案制度, 最大限度地保护证人不受非法的侵害。

(二) 司法改进

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证人不愿作证的问题, 不过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以及司法努力可以将证人不愿作证的问题解决得更好一些。在国外, 证人出庭作证是有专门的机构来为他们提供良好服务的,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证人出庭作证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而是为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但是, 目前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对于证人的作用不够重视, 而且存在着一些司法工作人员工作方法不当, 引起某些证人的抵触情绪, 因此司法工作人员不仅要重视证人在审判中的作用, 而且要尊重证人, 为证人作证提供便利的条件。同时, 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改革目前对于法官的评价机制, 即不仅仅看法官在单位时间里办理的案件的数量, 还要看中法官办理案件的质量以及遵守法律的状况, 把这两者结合, 在效率与正义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五、结语

原因及路径 篇8

1. 符合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一般规律。

按照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工业化六个阶段划分标准, 即不发达经济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社会。当人均GDP为3000元~6000元时, 就可以判定这个国家或地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目前, 牡丹江市正处于此阶段, 这一阶段资本会上升为经济增长主要支撑要素, 会为社会发展起到主动力作用, 所以, 投资拉动具有客观必然性。

2. 立足本地现实情况。

准确把握牡丹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特征”: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的消费特征、投资拉动占主导的阶段特征、中俄地方经贸合作更加紧密的开放特征。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投资率达到35%以上时, 就可以判定这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入了投资拉动阶段。牡丹江市近年来投资率一直高于35%, 2013年投资对全市GDP贡献率达到56%, 因此, 牡丹江市目前正处于投资拉动阶段。

3. 投资会带动项目建设, 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项目是扩大投资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投资会带来投资项目, 将产业发展与项目联动、将经济增长与项目联动, 就会得到整体效应。这是一个连锁反应:投资引来项目;项目发展带动产业发展升级和优化结构调整, 进而解决就业和增加税源;通过产业优化和税收增加, 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效动力, 加强地方的经济实力, 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4. 实施投资拉动战略是改变牡丹江市后发状态的有效途径。

没有投资就缺少资本源动力, 就无法搞科技创新, 无法改善民生, 无法保证完成经济转型、城镇化等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尤其在后发地区, 没有完整有效的投资拉动经济, 不仅经济发展是一句空话, 就连基本的民生都难以保证。牡丹江市经济目前缺少的是总量规模。投资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聚集量的积累。对牡丹江市而言目前最能见效、最快见效的就是投资。而有了量的积累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5. 实施投资拉动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对于牡丹江市经济发展而言, 消费动力不足是制约性障碍, 近年来, 牡丹江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但是在消费方面, 仍旧受经济总量规模小、地方财力不足、城市人均收入不高等因素制约, 主要靠增加消费需求来实现增长现实性不强。需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就是要稳增长, 做大蛋糕, 增“盘子”。所以,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 牡丹江市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很大。

二、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应遵循的原则

扩大投资是当前拉动牡丹江市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途径。为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取得最好效应,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统筹兼顾原则。

存量增量并重, 国际国内项目一起抓, 大小项目一起抓, 市县乡村项目一起抓。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

2. 突出重点原则。

在投资领域上, 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产业化、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社会事业;在投资项目上, 突出规模化、专业化、支柱性产业项目;在投资效应上, 突出园区承载力, 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突出支撑牡丹江市本级财政的项目落地, 弥补市本级财政短板。

3. 注重对接省、国家重大项目原则。

投资项目要与国家、省的重点项目衔接、对接和承接, 使投资用足政策上的优惠。同时, 也要注重科技创新在项目投资中的关键作用。

4.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原则。

持续稳定是指投资的项目必须是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 是有长期稳定的消费市场 (包括生产性消费和消费性消费) 项目。只有这样的投资, 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取得长期稳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效果。

5. 环境可承载原则。

无论是基础性投资、生产性投资还是消费性投资, 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土地、水、电等资源环境条件上的。由于环境资源的有限性, 不可能无限地吸纳投资, 因此投资的多少、规模、质量、方向和方式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为此, 应加强项目投资的可行性研究, 做好项目的选择和投资规划。

三、牡丹江市未来发展应准确把握投资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增长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最为关键的是要更加注重投资方向、结构和质量。2014年, 牡丹江市政府工作报告为本市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勾画出了清晰的发展轮廓, 指出了发展路径。报告指出: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还有巨大投资空间。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打赢产业项目攻坚战。

要让投资能够多领域生成项目、接续式推进项目, 进而提升产业层次, 扩张产业规模, 延伸产业链条, 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2. 强化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重点投资项目应集中在“五个通道”、“三桥六路”工程、强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切实将投资用在民生领域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

3. 推动融资规模倍增。

继续实施金融强市战略, 强化融资理念, 拓宽融资渠道, 提高融资技能, 增强金融“造血”能力。中央提出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 保持贷款适度增加, 2012年以来, 牡丹江市政府性融资实现100亿的突破, 完成了200亿的目标, 未来投资杠杆的作用将发挥更大的效用, 它会带来更大资金总量, 进而带动经济增速。牡丹江市需要做大市级融资平台;推进直接融资, 不但自身造血, 更要积极引入外来的新鲜血液, 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坚持“外资、民资、国资”并举, 定向定位开展战略招商, 为发展集聚更多资金。

归根结底, 不论什么经济体, 投资是否活跃, 都是其经济是否景气的主要风向标。

参考文献

[1]袁静茹.投资拉动型地方经济增长的风险研究[J].会计之友, 2013 (21) .

[2]马晓河.近中期拉动经济增长:消费难替投资[J].中国投资, 2013 (5) .

[3]张晶川.中共牡丹江市十一届五次全委会议报告[R].牡丹江:牡丹江市委政研室, 2013.

原因及路径 篇9

一、高职生自信心不足原因分析

1. 高职院校自身尴尬境地让学生对之信心不足

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生产、服务提供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状况与国外职业院校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资金投入、专业人员配备、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还不成熟, 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亟待提高。

2. 社会认可度差

高职院校是高校扩招后, 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多层次、多样性发展需求而催生出来的一种新类型。但高职院校的招生体制又不免让人产生误解, 大多数人认为高职生是因为考不上本科才上的高职专科, 高职生自觉性不强.文化水平低、能力不强、素质不高, 大专文聘不高与社会上流行的“学历高消费”不相符。同时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立起自身的特色优势, 毕业生就业去向基本上是中小企业的基层岗位, 职业发展前景模糊, 很多家庭从心底都不愿让自己的小孩就读高职院校。

3. 学生自身表现出来的自信心不足

笔者曾对我院新生做过问卷调查, 约42%的新生对自己的学校缺乏自信。他们自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 进入高职院校是对现实选择的无奈。而这种悲观情绪衍生到学习当中表现为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 甚至有的学生破罐子破摔, 以文凭为由来掩饰自己的失落。在人际交往上表现为害羞、漠不关心、孤立、缺乏集体荣誉感。在身体自信方面表现为对自己的相貌、身材、衣着等方面忧伤、失望。在就业理念上表现为自己学历有限, 只能从事低水平的工作, 无法和本科生、研究生比。

二、探索高职生自信心培养的有效途径

高职生是一个相对弱势群体, 但并不意味着人才不可造就。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分层次分类型的, 作为高职生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高职生自信心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摆正教育地位, 明确育人理念

高职院校要摆正资深教育地位, 要将职业教育中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 将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起来, 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2. 教育者要注重对学生自信心培养

任何教师都可帮助学生学得优秀、迅速、并充满自信。专业教师可以, 辅导员也可以。作为专业教师, 除了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外, 更应该在实践中进行教学, 让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 提高学生的自信。作为学生管理者之一的辅导员, 应充分尊重和鼓励每一位学生, 具体来讲包括:开好新生进校的第一次班会, 让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境况及专业发展前景, 增强学生对学校、对专业的自信心;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职业理想, 提升学习动力;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小游戏, 小活动。

3. 学生通过自身行动加强对自信心的培养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自信心的培养除了学校、教师努力之外, 学生自身要通过自身行动建立起真实的自信。首先, 要积极参加团体活动。用微笑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环境。然后, 学生要勇敢地坐在前排。最后, 必要的口才训练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赵翠.高职院校学生自信心培养研究——基于学校管理的研究视角[J].交通职业教育, 2011 (05) .

[2]迟成勇.试论高职院校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国外教育心理学理论为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版) , 2011 (04) .

原因及路径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培育路径

大学生是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大学生的素质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前途与命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1]在大学生的素质中,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无论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是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责任感的含义

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既是社会对人提出的要求,更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从人的本质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质。人的责任感本质上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包含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正是人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促使了人生价值的实现。个体越是能深刻地认识社会的要求和他人的需求,他就越有某种社会责任感,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

因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其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履行的义务的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它“所展现的是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是大学生理想和价值观的高度统一”。[2]大学生是青年优秀分子的集合,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下流趋势: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下流社会(Lower-Middle)一词最早是由日本文化研究所的消费社会研究专家三浦展在他的《下流社会新的阶层集团的出现》一书中提出的,“意指大量年轻人在空前严酷的竞争压力下,逃避做事业和家庭顶梁柱的责任,在工作、婚恋、学习中自我放弃,最终导致从社会中间层向下滑落”。[3]下流社会化,也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回避竞争、逃避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

1.大学生自身缺乏斗志使其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

现代社会是各种文化和社会思潮相互碰撞的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表现出趋利、浮躁等风气,缺乏对未来发展规划,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缺乏踏实严谨的作风。具体来说,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大学生主要表现出三种倾向:一是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当代大学生更多地注重追求物质享受,社会责任意识淡化。二是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当今的许多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向个人利益倾斜的特点,他们不否认承担社会责任,可一旦涉及具体利益时,往往优先考虑个人得失,缺乏集体牺牲的精神。三是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当前大学生注重自我意识,在面对社会责任时,大都选择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2.社会压力过大致使大学生不能承担社会责任

现代社会在本质上是压力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充满着变动和撞击。在现代化过程中,一旦所展现的美好情景不能顺利实现,人们的期待得不到满足,相对挫折感就会出现。在美好的预期和冰冷的现实面前,人们容易失去方向。大学生进入职场之后,面对日益物化和压力陡增的社会,尤其是当进入上层社会已成为一种奢望,甚至成为中产阶层也前途渺茫时,很多人容易产生迷茫,进而向下沉沦。

身份迷失: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解析

在探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发生原因时,我们认为:身份迷失是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深层次原因。

1.“天之骄子”光环的消失造成了大学生的身份迷失

曾几何时,大学生是知识、智慧、高素质和高地位的代名词。从他们踏入大学,就顶着“天之骄子”的光环,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如今,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一夜之间去掉了“天之骄子”光环。他们不再是精英和智慧的代名词,不再是人们羡慕的对象,不再是社会的精英群体。这种处境使多数大学生感到茫然,他们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怀疑,甚至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产生了动摇,造成了对自身身份的怀疑。

2.引领社会风骚作用的弱化造成了大学生的社会角色的混乱

曾经,大学生是社会风骚的引领者,他们是新知识、新观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是新的社会风尚和新事物的积极接受者。伴随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的技术革新和普及程度的加强,人们甚至不用走出家门,不用走进图书馆就可以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了解人们的所想所思、感受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技术的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相对弱化了大学生社会风骚的引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的角色混乱。

3.未来的不可预知性造成了大学生社会认同感缺乏

曾经,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进入了“保险柜”,意味着对未来的人生可以有基本的预期。伴随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就业市场化机制的建立使得大学生在就业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但这实际上很难在短时间内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这种状况使大学生很难对自己的未来很难作出有效的预期和客观的评价,造成了大学生对未来的不明确性,进而致使大学生对社会的不认同,导致其不愿承担社会责任。

认同重构: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对策探讨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需要从身份认同建构方面入手,着力重构大学生的身份认同。要在大学生自身和社会评价体系两个方面下工夫。

1.尽量消除社会壁垒和对大学生的偏见,为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提供条件

社会要努力构建客观的大学生评价体系,消除对大学生的误解。不可否认,当前大学生群体在思想修养、价值追求、甚至学业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但大学生群体的多数成员都表现出乐观、积极、努力的特征,他们努力践行着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维护着社会的主流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说,他们是现代教育成果的展现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因此,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对大学生的评价中需要看到大学生的主流特征,不能片面地、扩大化地看待大学生群体的问题。这样有利于为大学生提供自信,激发他们的斗志,强化他们的身份认同。

此外,要尽量消除阻碍社会流动的壁垒,保证社会流动路线的畅通。社会需要尽量创造使大学生能看到希望的社会环境。一要努力创造出人才流动的机会,消除阻碍社会流动的壁垒,使大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占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实现向上流动。二是社会为大学生创造机会方面,应当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人才录用过程中要坚持能力优先、能力第一的原则,尽量抑制社会资本的影响,尽可能防止权力、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大学生机会获取方面的影响,从而为大学生带来公平感和正义感,进而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2.通过教育引导,逐渐增强大学生的身份认同

大学生血气方刚,正处于学习知识、增强能力、憧憬未来的大好阶段,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其积极认识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要通过引导,逐渐增强大学生的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注重帮助大学生对自身社会定位的认识,不断强化大学生立志成才、刻苦学习的使命感,激发他们成长成才的动力,积极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此外,还要通过教育,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总之,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集中表现在面对压力时的下流趋势,原因在于大学生身份的迷失。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过程中,要注重从社会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等多个方面介入,进一步重构大学生的身份认同,为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

[2]金一斌.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3]高庆.谨防下流社会化:都市青年问题的新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9,8.

[4][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华夏出版社,2000:313.

上一篇:启动与控制下一篇:欣赏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