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目标

2024-06-08

金融监管目标(精选八篇)

金融监管目标 篇1

金融监管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内含有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双重意思。金融监督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的金融主管当局对该国或该地区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督促, 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的经营, 安全可靠的健康发展。金融管理是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辖区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进行管理。

2 金融监管的目标

金融监管的目标也就是金融监管者通过监管要实现的结果, 当金融机构的竞争偏离这个目标的时候, 监管当局就要通过其监管手段来维护目标的实现, 监管目标决定了监管的力度。监管目标在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经济外部条件影响下, 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并且监管目标也随着一国金融机构的进步而提高。但是, 金融监管的目标总是希望建立起一个稳定, 健全和高效的金融体系, 所以也是有其共同点的。

⑴维持金融机构的信用, 保证金融机构安全稳健运行, 保护投资人的利益。金融机构是个特殊的行业, 金融机构的产品是单一的货币, 货币在现代金融经济的不可替代性也决定了金融机构的核心作用, 金融机构承载着一个国家货币资金的高效运转, 但同时金融机构又是一个“逐利的动物”, 如果没有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 金融机构就会成为金融风险的发源地。信用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比生命还重要, 面对着大量资金的诱惑, 维持良好的信用又是一件很难长期保持的事情。

⑵防止垄断, 维护金融业平等有序的竞争。一旦金融机构形成垄断, 就会使市场机制丧失其资源配置的作用, 货币资本的充分流动, 高效配置, 必须要借助与市场机制才能起作用, 如果形成垄断, 金融市场就会被某些金融机构所霸占, 成为其牟利的工具, 也就使金融市场的存在失去了意义。

⑶确保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目标的顺利实现。中央银行作为一国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都要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才能体现它的调控意图, 但是货币政策是一个需要通过层层的传递才能够对调控对象起作用, 其中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传导的链条中, 属于最关键的一环。

⑷增强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只有通过监管, 提高信用, 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保持一个高效稳定的金融体系, 才能够切实提高一国金融业的竞争力, 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3 金融监管的原则

⑴依法监管原则。金融监管必须要有法律作为依据, 否则其监管就很难保证权威性, 严肃性、强制性和一贯性。依法监管有两层含义:第一, 监管主体必须依照法律进行监管, 不能随意而为;第二金融机构对于监管主体依法进行的监管必须接受, 不能例外。

⑵适度竞争原则。一个有序竞争的金融市场才能使各个金融机构得到稳定健康的发展, 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 不能过多的干涉金融机构的内部经营, 限制他们的竞争;也不能放任自由。所以金融监管的重心要放在为金融业创造适度竞争的环境上, 形成和保持适度竞争的格局。

⑶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监管工作是一个神圣的工作, 是站在广大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的立场上进行的, 监管者必须要保持其独立性, 才能够用一种全局的立场来进行监管, 才能使监管更加有效。

⑷外部监管与自我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 要在外部监管的基础上, 加强对金融机构和以及金融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⑸安全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安全与效率是金融市场运行的两大基本的特征, 只重视安全而忽略效率, 则无法发挥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只讲究效率而不注重安全, 则不利于金融机构的长期发展。所以安全与效率的协调统一对于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是非常重要的。金融监管部门要通过监管, 使两者协调起来, 不可偏颇。

4 金融监管的内容

金融监管的内容从金融业务流程来看, 主要有市场准入监管, 市场运作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

⑴市场准入监管。市场准入监管是一国金融监管机构对拟设立的金融机构的资格进行批准审查的管理行为。是金融监管的开始。由于金融机构的高风险性, 不管哪个国家, 对新设立的金融机构都必须经主管当局批准, 只有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才能营业, 目的是避免不合格的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 以保证金融机构对金融风险有着较强的抵御能力。

⑵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金融机构批准开业后, 金融机构的运作过程是否合法, 还要求监管机构继续进行有效的监管, 以便更好的实现监管的要求, 分别是:资本充足监管;流动性监管;业务范围监管;贷款风险的控制;外汇风险管理;准备金管理;存款保险管理。

⑶市场退出监管。市场退出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按照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因种种原因不能继续独立运作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进行的监管。是一种事后监管。退出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主动退出是因为金融机构因为分立, 合并或者出现公司章程规定的事由需要解散而退出市场。被动退出是由于金融机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退出市场。

摘要:金融市场是一个“逐利”的市场, 参与者们对金钱的“贪婪”在金融自由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保护下被无限的放大了, 金融风险就会无限的积累最终会形成金融危机, 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金融信用将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货币会严重贬值, 经济会下滑,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会受到非常大的伤害, 所以, 不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需要对一国的金融体系进行有效的监管, 以使金融风险降到最低。

金融监管目标 篇2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改革;风险

中图分类号:D9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90-02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无论是经济学领域还是法学领域,提及和研究最多的莫过于“金融监管”这个词语,当然这也是有其独特背景的。从正面来讲,《“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中小企业发展和壮大中对资金的需求等等;从反面来讲,一系列与融资有关的案件的爆发,中小企业担保链断裂等等都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把金融监管问题提上研究的日程,这已经是实务界和理论界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欲从我国当前金融监管现状及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和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措施,提出一些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建议。

一、中国金融监管现状

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还是“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的诞生是金融市场分业经营制度决定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金融国际化、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等给金融分业监管发起的巨大挑战。

(一)金融监管缺少协调机制

2003年,我国建立了“监管联席会议机制”,这是在当前分业监管下,三会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的渠道。虽然,这种协调方法在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下对于监管信息交流,重大监管事项磋商等方面起到了一些作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分工监管与混业经营之间的矛盾,即使人民银行具备一定的统一监管职能,但是,人民银行是不履行具体的行业监管职责的,因此,它也不能掌握全部的金融监管信息。

(二)金融监管内容不全面,监管形式单一

但是,我国目前的监管状态是注重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经营上的合规性,对金融机构经营中可能会出现的经营风险的监管不规范。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财务盈亏状况以及日常的业务运营缺乏相对应的监管措施,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监管更是缺乏。而且,我国采用行政手段较多,这种方式能够迅速平息风险,从而保持市场暂时稳定,但这很难触及根本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风险。

(三)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和行业自律制度不健全

内控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为直接的保障,也是金融机构和行业稳健运行的前提和基础。虽然,我国建立了一套金融机构基本的内控制度,行业自律是行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它是一种自我管理方式,配合政府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但实际的操作中,这套制度因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至于风险防范更是形同虚设。当前,我国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在金融监管领域中,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美国监管制度的改革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10年7月15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即《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这是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中取得的最为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一)加大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

金融监管立法领域,保护消费者是最为基本的价值原则。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相对弱势的主体地位,消费者仅仅依靠金融机构披露的金融产品信息,是无法做出精确判断的,这就要求在投资者保护上,除了基本的制度构建之外,还应当设立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美国金融改革在这点上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设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二是设立投资者顾问委员会、投资者保护办公室以及巡视官;三是设立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办公室;四是加强对企业高管薪酬的监督。

(二)整合监管体系,强化监管职能

新的监管体系下,美国金融监管机构被整合为四家,即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货币监理署和国家信用社管理局。其撤销了美国储蓄机构监理署,并将其合并到货币监理署,部分职能转移到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各部门具体职能划分为:美联储负责监管五千多家银行控股公司和约八百五十家州注册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对在各州注册的非联储成员银行进行监管;货币监理署负责对在联邦注册的国民银行及储蓄存款机构进行监管;国家信用社管理局负责监管所有参加联邦保险的信用社[1]。新法案同时也提出了在财政部内部建立一家新的联邦保险办公室,对保险行业进行专门监管。这意味着原来主要由各州进行监管的美国保险公司,将来需接受联邦监管机构的统一监管[2]。

(三)加强防范系统性风险

《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提出,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主要职责就是监测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各种系统性风险。从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来看,一些重要的金融机构因其规模大、市场关联度高等因素,本身经营状况的恶化直接冲击了整个金融体系,甚至波及实体经济。因此,改革法案针对性地强调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监管的重要性,将该监管权力赋予美联储。美联储通过维持较高资本充足率、限制高风险投资等防控性措施来控制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的金融机构,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美联储成为系统性风险监管者,监管范围扩大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这标志着美联储在金融稳定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和权威得到加强[3]。

(四)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金融衍生品一直呈上升趋势,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这在提高市场资本运转效率的同时,也对于金融市场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美国监管当局在金融危机之前对金融衍生品一直是放松的态度,这也使金融衍生品规模迅速扩大,并伴随着风险的日益凸显。因此,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一是限制高风险的衍生品交易;二是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信息披露;三是对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影子银行加强监管。

三、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之于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一)保护投资者权益

没有投资者的金融市场是死的,如果不把保护投资者作为金融市场的价值基础,那么,金融最终是要走向毁灭的。目前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没有针对金融产品的特殊性设置特殊的法律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也无法对金融产品消费者权益进行有效保护。同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和金融产品复杂程度的加深,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的措施,设置专门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或者部门,完善金融产品销售与购买以及售后环节的金融监管,促进金融机构的自律和约束,切实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4]。

(二)探索统一监管体制的可行性

美国并不属于采用统一监管模式的国家,虽然其在改革过程中曾尝试整合监管机构,成立单一的机构监管银行,但最终只撤销了联邦储蓄管理局,同时加强美联储的监管权,而因为复杂的监管机构产生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监管体制上,我们可以借鉴英、德两国的经验,建立专门的单一金融监管机构,实行统一监管。而这样做目的在于,全面掌控金融监管信息,全面掌握金融市场运行状况,制定、实行统一的监管规则,从而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在保证金融稳定的前提下,发挥金融为整体经济发展服务作用,同时,达到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存款人和消费者利益的效果。

(三)重视对系统风险的防范

系统风险对于金融市场是极大的威胁。美国建立了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赋予其对系统风险的监管权,这就使宏观的系统性风险有了统一监管的机构,并明确系统性风险评估和管理方式,从而为防范系统性风险奠定基础。因此,我国应意识到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它存在银行、证券和保险的各个角落,一旦某一环节出问题,其会迅速蔓延,甚至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所以,将来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应该体现现代金融市场中高度关联的系统性风险要求,高度认识和防范系统性风险,将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稳定。

(四)扩大金融监管范围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金融衍生品信息披露制度;商业银行要建立科学的衍生品授信风险管理构架,加强对交易方的资信调查,促使商业银行构建合理的衍生品定价机制;我们应制定统一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基本性制度,统一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并针对性质不同的衍生品制定个性化的管理制度和方案;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同时,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我国应加强监管的国际间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相关功能,防范系统性风险,并为“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4]。

(五)加强征信行业的培育和完善

征信行业的良好运行可以提高监管效能,从而促进金融行业稳健发展。但是,我国《征信管理条例》还未正式出台,这给我国的征信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国应当重视对于征信行业的制度规制和市场模式构架:一要尽快出台有关征信方面的制度规定;二要重视对信用评级市场培育,提升征信行业水平;三要推动独立评级机构发展完善等。

参考文献:

[1]美国金融改革法案“消费者至上”加强协调监管[N].中国经济时报,2010-07-22.

[2]范文波,李黎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财经,2011,(2).

[3]何德旭,饶云清,饶波.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新趋势及启示[J].上海金融,2011,(1).

金融监管目标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何为民间金融是学界争议已久的问题,主要观点包括从所有制关系、经营关系、登记关系、金融监管等角度对其进行界定。目前,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以金融监管为标准来界定民间金融,认为民间金融是指没有纳入政府金融监管体系的金融机构及其活动。但是,为了保障民间金融规范化运行,防止其引发危机性事件,必然需要对某些特定情形下的民间金融予以合理的监管,存在部分民间金融纳入监管的情形。因此,以金融监管为标准来界定民间金融的范畴并不合理。民间金融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民间金融这一概念的边界在不断地变化、拓展,尤其是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金融形式的盛行,更使得民间金融有了不断创新的存在或组织形式,甚至有可能向正规金融转化,而对于一个处于发展变化中的事物,很难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划定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予以界定。就我国民间金融的实际情况来看,它应该是指由除合法准入金融机构之外的所有其他社会主体实施的金融行为。

由于民间金融产生于正规金融之外的“灰色地带”,对“民间金融合法化”的讨论自然成为了学界对民间金融研究的起点。目前就这一问题的讨论已基本达成共识,不仅大多数的学者认为应给予民间金融合理地位并发展民间金融,而且在我国相关立法的层面上也体现了对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支持。民间金融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对市场需求更加敏感,可以弥补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资本缺口,很好地迎合我国当前金融环境的现实需求。金融的变革使得我国存款量下降,社会闲置资金存量大,资金运作的需求增加,从而为民间金融提供了成长的土壤。民间金融的发展,不仅为我国金融创新提供了动力,而且逐步打破了传统银行对金融市场垄断的格局。但是,相较于正规金融,民间金融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缺乏有效的法律机制予以约束,加之我国民间金融形式不断创新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民间金融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仅限于私人之间,不涉及公共利益的民间融资行为,其辐射范围和潜在风险要比传统民间金融大得多。近年来,我国民间金融在快速发展中造成了一些区域性金融风波,给社会秩序和金融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陕西神木民间借贷崩盘、鄂尔多斯集资事件、温州老板的“跑路潮”、e租宝非法集资等不胜枚举。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完善,市场机制不成熟,不能完全由市场来引导民间金融的运行与发展,为了有效控制风险,促进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需要监管的介入,但是并非所有的民间金融都要纳入监管范畴,监管必须有一个边界,否则无法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因此,明确民间金融的监管边界是非常重要的。

二、金融法的价值目标

每一种法律都追求一种或数种价值,并且在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和每个特定时期,总有一种价值处于首要地位,其他价值属于次要地位。金融监管的法价值目标同样也受特定的社会时期和经济发展情况所约束和影响。金融法的价值目标主要包括金融自由、金融效率、金融权利公平、金融秩序、金融安全,不同的价值目标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解决价值目标冲突,是如何规范民间金融的关键所在,也是明确民间金融的监管边界的关键所在。

1、金融自由

自由是康德的法哲学核心,正义就是自由,法律的价值在于确保人类依其意愿进行选择的自由意志。洛克更是将自由作为法的首要价值,认为法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具体体现在金融领域就是保障自由的金融权利。金融自由是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动力,因而是金融法律制度包括监管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在金融抑制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对民间金融的监管经历了从绝对禁止、较为宽松到严格管制再到放松监管的过程,整体来说我国对民间金融主要以管制为中心,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金融立法价值取向仍是维护金融的国家垄断地位,其立法目标过于注重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忽视了对金融市场经济的平等主体地位和自由竞争机制的维护。但是,法律不能消灭市场,监管制度不能阻挡民间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市场化是实现金融自由的途径,赋予民间金融自由就必然要求法律予以最小限度的干涉。

2、金融效率

效率作为一种法律价值而被确立,是源于法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波斯纳认为,正义的本身就包含了对效率的追求。法律对权利的界定应该遵循效率原则,以效率最大化这一价值标准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过程进行检验和评价。效率是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价值,金融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效率自然也是其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在金融监管领域,效率是指在实现金融监管目标的过程中,消耗监管成本与金融效益的比较或评价,目的是以最低的金融成本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佳配置。对民间金融的严格监管,必然会增加金融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限制主体的自由融资和投资选择权,阻碍社会资金的流动性,资本运作效益低,从而降低整体金融效率,难以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3、金融权利公平

罗尔斯强调:“公平是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分配,正义就是能够保障每个人最大限度的同等自由和权利的法律”。德沃金认为,财富不可均分,但个人借以创造财富的资源应当平等分配,使每个人得到近乎“均等”的资源。参与金融市场活动,获取金融资源是市场主体的基本权利,在金融监管中,也应保障金融资源公平的配置。在我国,国有正规金融掌握着大部分的资金资源,形成了正规金融机构垄断金融市场的局面,金融立法维护国家垄断地位,没有赋予市场主体平等的金融权利。我国的金融监管注重金融安全和效率,缺乏对金融业公平竞争和市场主体平等融资权利的保护,从而造成了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的发展不均衡,中小企业融资难,社会资金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等一系列问题。创新是打破垄断的利器,我国民间金融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对打破目前国家金融垄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民间金融仍没有获得法律意义上的公平。

4、金融安全与秩序

博登海默认为,安全有助于使人们享有诸如生命、财产、平等和自由等其他价值的稳定化并尽可能的持续下去。安全的理念贯穿了所有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也是金融监管法的核心价值。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秩序又是金融市场安全的要求,良好的金融秩序可以有效的规范金融行为、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进而保证整体的金融安全。我国侧重于通过法律手段来实现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确保金融机构在法定范围内规范运作,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这也直接决定了我国对民间金融的高强度监管措施。金融的监管范围不局限于正规金融,而必须是所有事实上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只有它们都能够按照法规多要求的秩序运行,才可能保证整体社会具有良好的金融秩序。民间金融是金融创新的动力,在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型的金融风险,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些新型的金融风险,是实现对民间金融有效监管的关键所在。

三、价值平衡下的民间金融监管边界

金融监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经济发展情况下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在自由竞争时期只有在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时,才需要政府的监管;而在金融管制时期,监管的重心是防范风险。如上文所述,民间金融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范畴,很难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划定一个明确的标准予以界定,也不能以过去的价值为基础来对其进行规范,新的事物需要在其所处的现实环境中寻求自身的价值目标。任何的法律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特定的现实环境,离开了具体的现实环境职能是空谈。因此,民间金融的监管目标要立足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综合金融环境来予以确定。价值目标作为法律制度的基本要素,体现了法律规制的立法价值取向,而实现特定的价值目标也正是监管所要达到的目的。法的价值目标具有多元性,各价值目标之间存在着促进、抑制和冲突,如何平衡这些价值目标是明确民间金融监管边界的关键。金融监管是国家干预金融市场的重要手段,国家干预市场的价值目标直接影响监管的合理性。民间金融监管的法律规范具有滞后性,无法完全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及实际情况的变化。因此,合理的民间金融的监管边界应根据特定发展时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平衡和协调各金融法的价值目标来明确当下我国民间金融的监管边界。

1、以“安全与秩序”为前提的监管边界

维护金融秩序,保证金融安全是金融监管所公认的目标,也是民间金融监管的基本价值追求,因而需要法律对民间金融进行一定的监管,但法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应在一定的合理边界之内,如果超出这一界限,将会产生法的负效应。基于金融安全与秩序的考虑而对民间金融实施的严格管制,会使得诸如民间高利贷的违规民间金融越来越盛行,加大了资金融通交易成本,使得整体金融效率下降,甚至会使监管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造成监管疲劳导致监管失效;而以金融自由和效率为目标的过度宽松的监管,难以保证民间金融的规范运行,并且会增加民间金融的风险,容易引发危机性事件甚至是金融犯罪。

金融安全强调金融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对金融自由和效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可见,金融安全、秩序与金融自由、效率存在着冲突关系,而如何调节这些冲突,应以整体金融利益为原则,不能以普遍的金融自由和效率的损失来换取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秩序,也不能以金融安全为代价保证金融自由和效率的实现。本文认为,首先应承认民间金融在促进整体金融自由和效率的积极作用,不能先入为主的认为民间金融的存在只会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其次,应在不促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放松部分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和需求的民间金融的监管,发挥民间金融在金融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民商法在调整民间金融法律关系的作用。最后,对于经营客户资金达到一定的规模,构成实质上的“金融机构”的民间金融机构要进行监管,因为这种机构已经具有了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为了保证整体金融的安全与秩序,必须予以严格的监管。

2、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监管边界

法学理论中的比例原则提倡整合理念,强调一种优先的价值不超过必要程度,兼顾其他价值追求,提倡多种价值的协调共存。效率是市场经济所追求的重要目标,金融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金融业的效率低下,会影响整个经济的效率,因而对金融行为的监管必须讲求效率。科斯认为,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权利调整会比其他安排产生更多的价值。提倡效率并不是要放弃公平,将经济法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应用于金融监管中,可以平衡金融效率和金融权利公平的价目标。

对民间金融予以严格的管制,不仅阻碍民间金融的发展,而且维护了正规金融的垄断地位,对民间金融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使得整体的金融效率下降,损害了市场主体平等的金融权利。放松对民间金融的监管会冲击正规金融的垄断地位,促进了金融权利公平的实现,有利于增强金融市场活力,提升金融效率,但是,与此同时正规金融由于受到监管体制和业务规范的约束,无法像民间金融那样创新经营业务、自由作出投资决策,加之民间金融的监管套利行为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正规金融的运营带来消极影响。金融效率与公平价值目标的平衡也应以整体金融利益为基础,在保证效率优先的情况下,兼顾公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有利于促进整体金融效率提高的民间金融行为要给予其一定的发展空间和自由,但是对效率的追求不能损害正规金融的合理权益,要逐步对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同类业务实施统一的监管标准,防止民间金融的监管套利行为,保障整体的金融权利公平,促进民间金融规范化运行以及与正规金融的融合。

摘要: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步入新常态,在正规金融之外,民间金融经历了从金融抑制到逐步放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间金融形式不断创新,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民间金融的资金规模和影响范围急剧扩大,同时也滋生了诸多的风险隐患甚至爆发了多起危机性事件。为了控制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秩序,将民间金融纳入监管已是必然,而如何界定监管的边界便成为了首先要厘清的问题。本文以金融法价值目标为理论基础,从金融自由、金融效率、金融权利公平、金融安全及秩序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如何整合各项价值目标以明确民间金融的监管边界。

金融监管目标 篇4

1金融自由化阶段(20世纪30年代前)

1.1金融监管制度萌芽期

20 世纪30 年代前,人们开始了对金融监管的初步实践。 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是真正意义上金融监管法律的起点。 最初确立中央银行制度是为了统一货币和票据结算, 中央银行基本不干预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更不直接控制金融服务和市场价格。 后来,中央银行衍生出“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从而有可能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检查, 才为中央银行监管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础。 然而,相互之间的协议并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所以,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

1.2 金融自由化阶段的监管理论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是这个阶段的理论职称, 它们共同信奉市场的无缺陷性,尤其坚信“看不见的手”,它们认为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也属于市场行为的范畴,让个人利益得到满足,是引导人们共同努力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

2金融管制阶段(20世纪30年代危机至70年代)

2.1大危机后安全优先型的严格金融监管体制

1929-1933 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之后,各国政府相继采用了管制措施, 并将以单纯的法律约束为特征的金融管制逐渐发展成为具备丰富手段和内容的金融监管。 很多发达国家采取了关于利率、外汇、分业和结构的管制。 中央银行指定的相关政策,服务并监管者宏观经济,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

这一时期的金融监管目标是以金融业的安全性为主, 以求防止金融体系的崩溃对宏观经济的严重冲击, 金融监管之严厉甚至倾向于政府的直接管制。

2.2 20 世纪30 年代至70 年代的金融监管理论

20 世纪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确立了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主导地位,使人们认识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人们不再相信市场是完全可以自我调节的。 在这个阶段,银行制定的制度相对自由,金融体系没有完全细分,这就使得金融监管显得无力与脆弱。 银行过度参与投资银行业务,并最终引发连锁倒闭是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3金融监管阶段(20 世纪70 年代至90 年代)

3.1 效率优先型的金融监管制度及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20 世纪7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放松对金融业的严格管制,推崇“效率优先”的原则,实行金融自由化。这一举措的确促进了该时期的金融发展和经济繁荣。 但1982 年国际债务危机首先在拉美爆发;美国80 年代陷入长达10 年的储蓄贷款危机;日本80 年代末发生泡沫经济大崩溃;90 年代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又发生金融危机;1997 年亚洲陷入金融危机。 这使得效率优先型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覆灭催生出了浮汇制。 资本市场对整个国际市场而言,处于相对过剩的状态,这与金融国际化的进程都给银行业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银行必须通过创新来回避金融监管制度。针对这种情况,西方十国集团果断采用联合监管,《巴塞尔协议》 由此诞生, 这个协议不仅对银行监管提供法律支持,同时也对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框架。 此后巴塞尔委员会的跟进文件指出银行要侧重风险的控制而非银行自身的经营。

3.2 20 世纪70 年代至90 年代的金融监管理论

1973 年麦金农(Ronald.I.Mckinnon) 和肖(Eduard.S.Shaw) 分别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他们的核心主张是取消政府对金融的管制,过渡到由市场力量起主导作用的“金融自由化”阶段,金融自由化理论正式形成。

明斯基(Minsk,1982)对金融的长期起伏和盛衰的现象进行归纳总结, “金融不稳定假说”观点被首次提出,他认为银行受利益最大化驱使,推出很多带有风险性的业务,这就对了银行内部的稳定性带来冲击,所以金融监管银行的经营变得很有必要。

《美国货币史1867 年—1960 年 》 一书由弗里德曼与施瓦兹(Friedman and Schwartz,1986)联合编著,他们通过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考夫曼(Kaufmann,1996)从银行体系的传染性和系统风险的角度分析也认为,个别银行比其他企业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失败,银行业也比其他产业更加脆弱、更容易被传染。

麦金农(Ronald.I.Mckinnon)于1991 年出版了 《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对政府干预进行了妥协, 提出对实行经济市场化而言客观上存在一个最优次序问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如何排序是极端重要的。

4安全与效率并重的金融监管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4.1稳健型金融监管体制的建立

1990 年后,金融自由化迎来了发展的高峰,金融体系和监管体系在发达国家得到了长期有效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体系。 但是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很多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也出现了很多监管和发展方面的问题。 它们相应地转变了金融监管的方式方法,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充分考虑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效率,强调适度的金融监管。另外,90 年代以来频繁爆发的国际性金融危机,又对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2007 年爆发于美国并蔓延至全球的次贷危机,表明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强化稳健型金融监管体制的任务仍十分紧迫而艰巨。 因此,总体上说,当前的金融监管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金融监管要合理配置安全、效率和公平的金融监管目标,始终重视金融安全;二是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确保国际金融市场有序发展。

4.2 20 世纪90 年代至今的金融监管理论

90 年代以来一系列的金融危机以及各国金融监管目标和方式的转变推动了金融监管理论逐步转向安全稳定与效率并重。在这一阶段的金融监管理论研究取得不少成果。 ①信息经济学背景下的金融监管理论。 理论指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有效地解决了信用与信息对称的问题。 信用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现实的操作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信息的不对称与金融市场的道德问题与逆向选择是正比的关系。②功能性的监管理论。“功能观点”开辟了新的金融监管理论时代。 1999 年美国国会推出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此法案允许企业的联营,为保险、银行和证券提供了联营的机会,保险、银行和证券的混合经营由此诞生。③监管激励理论。 在拉丰、梯若尔(Laffont,Tirole) 1993 年的著作《政府采购与监管中的激励理论 》中,监管理论得到系统的分析和发展。 激励理论首次应用于金融监管中,他们的目标金融监管系统得到最优配置。

20 世纪90 年代至今的金融监管理论利用了信息理论与激励理论的原理,并向功能观金融监管的理念发展,这更加符合当今金融业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5总结与启示

金融监管目标 篇5

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和金融的全球化, 全球各国经济的贸易往来以及金融业务的联系日益密切, 国际金融环境也变得日益复杂, 金融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 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当今的经济金融背景下, 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使得各国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 金融危机的发生也使得各国更加注重金融监管。而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影响较小, 这主要由于我国的经济开放化程度不高, 无形中的城墙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是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亚投行的建立以及近来人民币可能加入SDR, 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开放化程度加深, 经济的一体化将促进金融的全球化, 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监管要求, 进行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势在必行。

二、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1998 年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统一监管, 二是从1998 年到2003 年逐步建立的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模式, 形成了如今的“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系, 即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各司其职, 分业监管。现阶段, 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专业化优势比较突出, 便于分散风险, 但从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来看, 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

(一) 金融创新出现监管的真空区域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银行的网上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大规模的创新使得金融体系得到了改革、调整, 适应了当今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多样化服务需要, 同时也出现了金融监管的真空区域, 使得传统的金融监管存在不足, 同时随着经济主体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应对经营困境, 导致金融产品以及表外业务的增加, 也使得当今金融监管中的不足逐步的暴露出来。

(二) 金融全球化对金融监管提出挑战

在当今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全球的经济联系更加的紧密, 金融业务的交叉也日益密切, 为了顺应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对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提出了挑战, 一方面是因为金融监管的专业人才缺乏, 另一方面是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提出挑战。

(三) 分业监管模式与当今的混合经营模式不匹配

目前我国实行“一行三会”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的经营模式, 这与我国初露端倪的混业经营模式不匹配, 也使得当今金融监管模式的不适宜性暴露出来, 对金融监管部门协调性提出挑战。

(四) 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意味着银行可以破产, 这无疑是为中小银行的竞争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势必也会加剧银行业的竞争, 由此会引发各种风险, 诸如道德风险、恶性竞争而违反金融监管制度等。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金融监管制度的要求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五) 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外资银行在我国也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但是由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以及外资银行母行所在国多采取混业监管我国采取分业监管, 这就使得外资银行的金融监管中存在监管任务的协调等问题, 当发生监管的争议时而无法解决, 从而不利于金融监管的稳定。

三、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的建议

(一) 完善金融法律法规监管

目前, 我国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只给出了金融监管的基本框架, 具体的实施细则还不完善。另外监管的法律法规应该根据目前金融业务发展的方向进行及时调整、修改及补充, 树立金融监管的权威, 做到监管的有法可依。

(二) 自律监管、外部监管以及市场监管相结合

金融机构不能只是一味的依靠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 而且应该充分调动自律监管的积极性, 由于金融机构对声誉风险的重视, 避免发生挤兑风险, 金融机构可通过确立各个部门的内部监管目标, 进行内部风险控制。同时应该充分信息披露, 运用市场监管以及外部评级机构进行金融监管。金融机构可通过内部监管、外部监管、市场约束等共同作用来防范金融风险, 提高监管的效率。

(三) 使用现代化的金融监管手段, 降低监管成本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大范围普及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出现, 传统的现场监管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运用电子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依靠大数据以及不同机构网上监管数据的共享可以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降低金融监管的成本。

(四) 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以及监管范围的扩大

金融体系的创新是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的前提, 金融监管体制需要对金融创新做出及时的反应、调整。金融制度的创新也是与金融体系创新不断博弈的过程。随着金融产品、以及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 金融监管制度应该及时的进行创新、扩大监管范围来确保金融的稳定, 防范金融风险。

(五) 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在经济一体化以及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 金融监管的国际化也是必然趋势。近年来,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对金融监管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我国一方面应加大对金融监管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 有针对性、目标性的对监管的人才进行专业化的培养。另一方面应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加强和各贸易国家的交流, 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监管理念, 但由于各国的国情、经济状况不同, 适合他国的未必适合我们国家, 因此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不能简单地复制其他国家的监管方法, 应结合我国国情, 摸索出适合我国的监管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妍.金融监管制度、金融机构行为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10.

金融监管目标 篇6

一、美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体系的演变

美国虽是普通法系国家, 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成文法, 相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去监管化”开始, 到2007年的次贷危机, 再到今天奥巴马政府对金融监管的强化, 无不伴随着大量的法案的诞生, 可以说, 正是这众多的法案扮演着对资本市场和金融创新起到了推波助澜和亡羊补牢的作用。与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不一样的是, 经济犯罪或金融犯罪不属于自然犯, 并不是随着社会发展与道德规范逐步形成的。刑法的特点要求其具有预测性和稳定性, 并不能以民法的原则———公平、公证来进行审判。即使是美国刑法典的理论基础——功利主义原则——保护大多数人的福利, 也不能仅以此作为判案的法源。所以美国有相当数量的制定法来规范公民和法人的行为, 尤其是在金融监管方面。

(一) 从罗斯福新政时期到“去监管化”时代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出台了三部奠定随后40年金融业稳定发展基石的三部法案。《1933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确立了银行分业原则, 明确商业银行与证券分业经营, 有效保证了银行资金的稳定性。《1933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颁布使得银行监管得到了革命性的强化。《1933证券法》和《1934证券交易法》对一、二级市场的证券买卖进行了联邦立法规范, 前者保证了证券发行者披露公司的重要信息, 而后者将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延伸到二级市场。罗斯福政府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金融监管制度, 虽然在满足借贷双方需求上显得创新不足, 但是, 随后40年美国经济相对稳定并稳健增长。

70年代后期, 卡特总统签署了《1980存款机构去监管化和货币管制法》, 这一法案标志着金融业“去监管化”运动的兴起。1986年12月, 美联储顶着违反法律解释原则的风险, 第一次对《1933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进行了重新解释。美联储认为, 该法允许银行将小于收入总额5%的资本用于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从此, 美联储加大了金融监管放松的力度, 允许银行在不违反10%净资产比率法则前提下参与各种证券和保险的承销业务。随后美联储又允许银行从事商业票据、政府债券和按揭证券等各种业务。最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美联储允许银行控股公司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此时, 监管银行业半个多世纪的《1933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已名存实亡。

(二) 金融危机后的美国金融监管立法与措施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在最短时间内出台了应急性立法。重要的也是三个法案, 即:《2008住房与经济恢复法》、《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和《2009美国恢复与再投资法》。这三部法案的出台有很强的应急倾向。当时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纷纷采取紧急措施。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漏洞, 一系列应急措施的出台暂时缓解了危机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但只有较大范围和较深层级的改革才能避免同样的危机爆发。

2009年6月17日, 奥巴马政府出台一份名为《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建金融监督与管理》的“白皮书”, 其中重大的改革建议有:

1、重新规定美联储的监管职权, 扩大相关监管职能的同时限制部分职权。

2、设立一些新的, 能起到全面监管作用的机构, 有两类机构最为人所关注。

第一个是管理金融服务的机构, 另一个是保护消费者金融行为的机构。

3、加强大型银行控股公司的破产与救助管理。

由于大型银行控股公司一旦濒临破产, 整个金融系统甚至整个国民经济都将受到威胁, 因此应建议设立一个特别的救助机制, 当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受到威胁时, 允许濒临破产的银行控股公司得到有序救助。

可以看出, 美国的金融监管经历了从严到宽再到严和机构相对独立监管到功能性系统监管的过程。

二、我国金融创新及金融监管现状

目前, 金融市场方面的创新包括建立了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和短期政府债券为主的货币市场;建立了银行与企业间外汇零售市场、银行与银行间外汇批发市场、中央银行与外汇指定银行间公开操作市场相结合的外汇统一市场等等。金融业务与工具的创新包括:从负债业务上, 出现了3、6、9个月的定期存款、保值储蓄存款、住房储蓄存款、委托存款、信托存款等新品种;从资产业务看, 出现了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按揭贷款等品种;在中间业务上出现了多功能的信用卡。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金融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未来的金融创新速度与深度将逐渐接近以美国为首的, 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

目前, 我国金融业实行仍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 这一模式己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金融业。首先, 有的新金融业务处于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边缘, 分业监管可能存在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的矛盾。这些交叉性业务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明确统一的风险标准, 普遍存在着新开办的业务操作与现有政策法规冲突的地方, 因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与执行的不严格, 使得一些交叉性金融业务在被开发出来的那一刻就有了避免政策与法规约束倾向。其次, 分业监管会降低金融市场的创新活力, 不利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在现行分业监管框架下, 一项创新业务的推出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 不同部门对同一业务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意向一旦存在较大差异, 审批的时间将无限延长, 甚至导致业务流产。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金融创新。另外, 各监管机构存在为减小监管压力, 抵制原不属于本行业的新产品行为的激励, 这样必然阻碍金融正常发展。

三、我国金融创新监管的改革路径

(一) 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创新处于初级阶段, 易借鉴美国经验,

继续保留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但同时成立一个有权对整个金融业中的金融机构, 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起到全面监管作用的部门。原专业监管机构仍然负责各自领域的监管。此全面监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针对金融监管的真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划分各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范围, 协调各监管机构的利益冲突以及划分监管归属等。

(二) 建立安全有效的金融机构破产退出机制

我国尚未有专门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破产法, 现有的涉及银行破产的法律有三部, 即:《破产法》、《民事诉讼法》和《商业银行法》, 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因为其特殊性, 不能单纯适用普通企业破产的规定。在我国已发生的几起银行破产或关闭案件中, 由于缺乏专门法律的指导, 法院在案件审理中, 只能在不同法律中寻找可用的参照之处, 增加了法律适用上的不确定性。现行法律制度己无法提供应银行危机所需的法律环境。因此, 通过专门立法, 建立安全有效的金融机构破产退出机制应是健全金融监管立法的重中之重。

(三) 加大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

由于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在实力上不均衡, 金融服务业相对处于卖方市场, 金融机构一旦获得足够的流动性, 金融消费者便处于相当的被动位置, 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格式条款和免责条款使得金融机构免除自己的责任、转嫁风险。金融消费者对于格式条款的不理解, 甚至忽视, 使得消费者丧失了讨价还价的余地, 从而导致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现象时有发生, 消费者与金融机构间纠纷不断。这要求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原则方面确立倾斜保护、国家保护、及时有效保护、依据金融规律保护的原则, 并在制度设计上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制度、合格投资者制度等。

(四) 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有三条思路:一是要加强与跨国金融机构的母国监管当局及时进行信息沟通, 按巴塞尔要求对金融机构实施全方位并表监管, 对不符合监管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要坚决予以阻止;二是针对流进与流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资本, 建立相关的动态跟踪数据, 与相关国家实现数据互换, 使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置于国际监视之下, 为政府间多边监管合作及救助提供依据;三是鉴于现有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跟不上金融全球化发展的步伐, 中国应同有关国家一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新的游戏规则的制定, 促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职能的转换, 以期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参考文献

[1]丁邦开, 周仲飞.金融监管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周友苏, 廖笑非.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与完善[J].清华法学, 2009, (03) .

[3]高山.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9, (02) :50-58.

[4]郭红蕾.美国金融监管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 2011, (10) 9:3-95.

[5]赵静.美国金融监管法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启示[J].经济导刊, 2011, (07) :26-27.

[6]祁敬宇.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措施评析[J].商业时代, 2011, (26) :108-109.

[7]杨松宋怡林.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美国金融监管弊症及其本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11, 17 (3) :116-122.

[8]刘迎霜.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探析——兼论对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中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借鉴[J].现代法学2, 011, 33 (3) :91-98.

[9]萨秋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中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 2011, (04) :160-161, 174.

[10]董金移.美国金融监管法案的价值评判与影响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 2011, (02) :33-35.

[11]秦响应, 尹继志, 刘任扬.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与经济2, 010, (12) :78-81.

金融监管目标 篇7

一、金融创新的双重性作用

(一) 金融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所在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 在狭义上使用金融创新这一个概念, 通常是指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这样的金融业务方面的创新[1]。

从金融创新的宏观生成机理来看, 金融创新的各项活动都是与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微观角度来看, 金融创新是以金融家为主体开展的获利性活动, 进行金融创新的根本愿望是期望提高金融运营的效率, 增强金融竞争实力。可以说, 不断而有效的进行金融创新, 是现代金融的发展之道, 缺乏有活力的金融创新, 一国的金融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必定会发展滞后。

(二) 金融创新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金融创新的核心是金融工具的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 金融杠杆被越来越多的创新金融工具所应用。在显现放大盈利的“用较少的投入博得较大产出”的杠杆原理的同时, 金融产品本身的风险也成比例的被放大了。而因为有价证券的高度流通又会使金融风险在不同的市场上进行任意转移, 如果不能进行科学的使用和严密的监控, 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恶性事件的出现。远在1995年发生的巴林银行破产案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最典型的、至今仍未见平息的、由美国蔓延至全世界的金融危机也正是起源于雷曼兄弟创新的各种金融衍生品和其高达30多倍的金融杠杆率。

可见, 金融创新发展和盈利的背后, 金融风险也总是如影随形, 相伴相生。

二、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博弈

(一) 金融创新考验监管能力又促进监管能力

在追求利润这个经济学的原动力前提下, 当前的金融创新工具可谓五花八门, 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趋势, 也是因为这一点, 使得金融监管工作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加。有学者指出“正是金融创新使得监管领域和表外业务规模扩大, 弱化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同时, 金融创新使得各种金融机构的分工界线日益模糊, 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2]。所以, 如何对金融创新进行有效的监管, 是当前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关注的问题。

虽然金融创新的巨大风险给我们带来的震撼性的冲击, 但是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 危机也会带来变革, 压力也会转化为动力。金融创新会使得现存机制和体制中的缺陷充分暴露, 这也要求我们正视和纠正缺陷、加快监管理念、体制和制度改进的进程。当我们站在了经济金融史的十字路口应对盲目金融创新所引致的危机时, 我们要做的是两方面的事:一是重新反思自由放任型监管理念, 并从中吸取教训。另一方面, 更切实际的就是要在金融业务不断创新的情况下, 相应的进行金融监管理念和方式的创新。

(二) 金融监管防范风险而不桎梏创新的脚步

金融监管是通过立法和管理条例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资金的价格、市场的准入、以及分支机构的设立等方面实施限制, 旨在保证金融机构经营的安全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3]。

金融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创新作为动力, 另一方面又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既存在矛盾的一面, 又有相辅相成的一面, 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因此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本身是一种动态的“博弈”。理想状态应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 共同促进金融改革的深化[4]。

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尽力确保对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更新进步。但是, 防范风险的同时决不能桎梏金融创新的脚步。金融监管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金融创新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金融产品创新的功效进行与时俱进的审视, 既看到其对金融发展、风险分散的促进作用, 又要对其容易放大风险、引起风险失控的负面效应保持充分警醒。关键是要正确处理监管与创新的关系, 形成科学监管与推动创新的双赢局面, 形成“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动态良性循环。

三、在科学的金融发展观指导下进行对金融监管的反思与重构

所谓的科学的金融发展观, 是指金融的发展不能盲目追求业务发展速度和量的扩张, 必须正确处理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 严格遵循金融自身的内在规律, 致力金融结构的完善和质量效益的提高, 保持业务发展速度、规模、效益和质量之间的均衡和统一, 实现业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

在科学的金融发展观的指导下, 我国当前的金融监管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改进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手段

在践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基本思想的前提下, 金融监管理念也要与时俱进, 金融监管应当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 不应囿于现有的制度。金融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管者应当把握金融创新的发展态势, 充分考虑未来金融市场的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 制定具有一定超前性的规则, 实现“战略正确、风险可控、稳健经营”的基本目标。同时, 要建立金融监管的预警系统, 加强对金融体系安全性的监测, 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同时, 还要改变监管手段落后的局面。在金融创新品种日益复杂, 变化速度令人惊叹的形势下, 传统的监管手段对新风险的识别、划分、评估日趋困难, 对于虚假信息和不实财务数据的甄别和打击需要更新的监管手段和技术的支持。

(二) 应对复杂行业风险, 构建和谐高效的统一监管体系

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流动性的原因, 金融风险的传播早已突破了行业间的限制。为了彻底堵住金融风险传播的源头, 我们必须对整个金融行业进行全面的监管, 必须要建立全方位、高度协调的监管统一战线。在此, 我们必须要注意到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大框架是:“一行三会并存, 各管一段”, 即,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个专门的监督机构各自负责对银行、证券和保险这三大金融产业进行监管。这种监管模式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专业化, 但是这种监管模式也有一定的弊端, 即整个金融业缺乏一个系统全面地宏观监控, 容易产生各自为政的行业狭隘监管行为。当前的“一行三会”监管体制在混业经营趋势日渐加剧的趋势下, 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在交叉业务领域, 各监管机构争权力、推责任的情况严重。同时“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也使监管运行成本膨胀, 监管效率下降[6]。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将导致金融监管失效。所以, 在面对金融危机并非从单产领域爆发的客观事实, 还是应该力求建立一个和谐高效的统一监管模式, 在这种“一盘棋”的指导理念下, 实行各行业的分业监管, 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 强化信息披露, 实现卖者有其责

控制金融风险还必须注重对金融机构本身的监管, 不能放任金融机构过渡追逐利润而置“安全性”原则于不顾, 从事过度冒险和过度投机行为。这就需要转变金融市场中的竞争模式, 由自由竞争模式转向责任竞争模式, 落实“卖者有其责”的风险责任承担和追究机制。

金融产品的出售者一定要坚持“卖者有责”原则, 将产品中的风险信息向金融市场中的购买者进行充分披露。不透明的产品和交易制度是滋生危机的诱因。“太阳是最好的防腐剂, 电灯是最有效的警察”。通过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便于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其监督, 达到防范风险于未然的目的。同时有利于促进企业自身进行审慎经营。另外, 金融产品卖方对风险的主动揭示, 不但有利于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后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 而且可以使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更趋理性, 确保所买产品的风险状况符合其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能力。

(四) 审慎监管, 确立金融创新产品准入制度

金融创新产品属于虚拟经济范畴, 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审慎的监管, 必然会导致泡沫出现进而危害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产品之所以对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加剧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原因就在于因非审慎规制和监管而导致的金融产品的滥用[7]。

金融危机的爆发明确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金融风险在离开审慎监管的前提下仅仅靠自律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 前事不忘, 后世之师, 我们必须确立严格地金融产品准入制度, 在源头上把好金融安全关。同时还应该有健全的事中跟踪体制, 能随时对流通中的金融产品的质量和风险进行稽查,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该有及时的预警措施和及时的救济手段。当然要保证金融安全最重要的还是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构建一个完备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尽量弥补现行法律的疏漏之处, 不断的以创新促监管, 以监管保安全, 以安全求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欣.金融创新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J].合肥学院学报, 2004 (3) .

[2]何坚强.论金融创新与金融法律监管理念[J].法律与社会, 2009.1 (下) .

[3]朱坤林.我国金融创新风险及其防范[J].商业时代.2009, (7) .

[4]张旭波.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再思考[N].证券时报, 2009-3-4

[5]郭唐先, 刘晓明, 王冬梅, 周剑波.论农村信用社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J].http://www.scbzxw.org/Article/kjxw/200710/20071004132048.html

[6]陈柳钦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剖析.http://www.brjr.com.cn/viewthread.php?tid=32122.

金融危机的影响与金融监管 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重复与缺位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 全球金融业所面临的业务规则和市场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金融监管也日益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在各相关利益者的博弈互动中, 监管者的行为并不必然会与既定的监管目标一致, 既存在因监管者被俘获导致的监管宽容问题, 也存在着监管人员利用监管权力寻租、设租导致监管腐败的问题, 还有可能有由于监管措施过于严厉、监管范围过宽导致的监管过度问题。因此,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 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程序、操作规程来指导、约束监管人员的履职行为, 实现适度的最优监管状态。

一、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

1、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众所周知, 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具体来说, 在2007年底, 随着美国利率的不断走高和房价泡沫的破灭, 贷款者出现了偿付危机, 贷款机构的违约率不断攀升。而次级债券正是将上述资产打包整合, 通过资产证券化等产品设计技术创设的。偿付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出现的问题, 必然反映到次级债券及其衍生产品上, 从而造成次级债券及其衍生品违约率上升和价格的暴跌, 这样, 房价、次级贷款、次级债券及其衍生产品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这是第一个层次的危机。在美国各大投行以及评级机构的鼓吹下, 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在内的市场投资主体买进了大量的次级债券及其衍生产品, 而这些被鼓吹为安全资产同时收益率极高的金融产品价格的暴跌导致了各投资主体财务状况的恶化, 进而引起市场的恐慌, 股市暴跌, 市民挤兑, 一时间美国的金融体系处于了崩溃的边缘, 这是危机的第二个层次。随着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问题一步步的暴露出来, 危机由美国扩散到全世界, 引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 这是第三个层次的危机。

2、金融监管在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

(1) 监管机构职能的重复与缺位。美国的金融机构经常要面对多家监管机构, 但是却缺乏一个权威的声音来对其不同的监管声音进行有效的整合。各家监管机构有着自己特有的监管目标和监管标准, 各家监管机构在履行其监管职能时, 也就难免出现监管力量的冲突, 一旦发生冲突, 各家监管机构都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说话, 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往往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即使能够达成一致的意见, 也由于决策的严重滞后, 延缓了政策的执行。

(2) 监管的规则过细。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一贯以规则严密而著称, 也是世界各国金融改革发展学习借鉴的典范。但是这次次贷危机的爆发却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这种过细的规则所潜藏的问题, 对其进行分析, 颇有一点哲学的味道。规则过细, 存在着过犹不及的缺点。因为现实世界是纷繁复杂的, 也是变化无穷的, 制定过细的监管规则无异于将监管的范围限定在看似广大的范围内, 限定在事物发展的某一时点上。这样, 面对规则没有约束到的监管漏洞, 监管机构的行为显得僵化, 缺乏活力, 监管者对市场的反应也难免滞后和迟缓。

(3) 监管的范围过窄。业务范围管制就是要求金融机构只能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违反规则要受到严厉处罚。业务范围管制既限制了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空间, 也不利于分散金融风险, 更使得金融机构创新的积极性受到制约, 导致其创新动力不足。同时, 这种管制也影响了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例如我国对银行的业务经营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 国家划定金融业经营界限, 银行内部上收经营权, 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商业银行功能定位模糊, 服务品种雷同, 业务创新潜力不足, 整体服务水平不高, 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且使用效率低下等, 较难适应目前社会日趋增长的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国际经验告诉我们, 允许银行从事范围宽广的业务有着可观的多元化效益, 有助于银行业务的效益和稳定, 但人为地设置种种限制则适得其反。

二、金融危机下我国如何完善金融监管的措施

在金融危机下, 我们应采用科学的制度化程序, 尽可能克服导致不良治理的各种因素, 在独立程度、自律与他律、监管与创新、竞争程度、透明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取舍和调整, 从而达到一个参与博弈各方都较为认可的均衡状态。

1、坚持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并重的思路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的发展阶段,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思想仍然比较严重, 国有金融机构的行政色彩仍然比较浓重, 国有金融机构的主要领导仍然享有行政级别,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难免会出现一味求稳、不思进取、不敢创新的现象。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因此, 在这样的前提下,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就不敢进行金融创新, 甚至阻挠金融创新就显得过于保守, 既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 也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市场主体成长和市场要素的培育, 从长远看来, 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是不利的, 对确保我国的金融安全也是适得其反的。同时, 在适度金融创新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 把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与生俱来的不协调转化为良性互动, 以金融创新促进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 以高效优质的金融监管为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坚持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并重才是我国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经济金融危机应该采取的正确观念和态度。

2、完善金融监管的外部制度环境

近些年来, 一些经改革后新成立的监管机构的治理较好, 其原因不在于其存在的形式, 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在改革时吸取了以往的经验, 考虑到了良好治理的意义, 新的制度安排和整个国家的制度结构是相容的。金融监管机构的良好治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 其效率高低在相当程度上仍需要一系列外在环境的支持。一是国家治理环境。监在我国, 金融监管部门直接对国务院负责,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展开工作, 这与美国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 在健全我国金融监管治理的过程中, 既要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上金融监管治理的先进经验, 也要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 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监管机构内部治理机构。二是法律环境。由于法律可以明确监管机构的责权利和监管目标, 赋予监管部门特定的执法权力和手段, 所以独立而明确的法权地位是健全和完善监管机构内部治理的前提, 也是约束和规范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的基本依据, 同时还是保护监管者的尽职行为、保证监管机构独立实施监管行为的法律保障。

3、强化金融监管的程序化

监管绩效不仅取决于静态的监管标准的实现程度, 更取决于监管人员实施监管行为的动态过程。因此, 除了建立系统、明确、量化的监管标准外, 还应加强对监管人员实际监管行为过程的规范化控制。也就是国际上所强调的基于规则的监管, 即对监管工作所有环节都制定严密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则, 并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而定期更新, 以保证监管人员操作的规范化和统一化, 保证监管措施的及时性和适应性。另外要强化金融监管的程序化, 除了行政公开制度以外, 还必须逐步落实好以下几个制度:一是当事人参与制度。即金融监管机构在实施监管过程中, 作出对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不利的行政决定前, 应当告知相对人、利害关系人, 并给予其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作出行政决定后, 应当告知相对人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对重大事项、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依法要求听证的, 监管机构应当组织听证。二是回避制度。金融监管机构在执法过程中, 如果有相应事项与本单位内部某某人员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案件公正处理的, 该工作人员不得参与该事项的处理。

4、提高金融监管的透明度

金融监管机构将有关金融监管的目标、政策以及金融监管的过程、决定依法向社会公开, 既方便社会监督, 又可以防止监管权力的滥用。第一, 通过立法的形式要求金融监管机构向公众披露必要的监管信息和现代金融技术、产品方面的知识, 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 从而更好的保护公众的利益, 公众就能够尽量减少因为不了解风险而遭到损失的可能性。第二, 进一步按照国际会计标准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有关规定来修订我国金融业会计标准。只有不断的与国际接轨使标准明晰化, 才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 也更方便监管机构的日常监管活动和被监管机构的自查行为。第三, 进一步完善各个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制度, 以及联合信息披露制度。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模式, 而金融集团、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要求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以及人民银行之间的协调机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当前, 比较迫切的是使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化,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建立金融监管信息共享机制

我国金融业各监管主体之间因职责界定不清晰、监管标准不统一, 沟通协调不畅通, 指标诠释不一致, 数据信息不共享, 在市场准入、业务规范、现场检查、行政处罚等方面存在真空、重复或监管意见不一致。各家金融机构需要研究、理解、满足不同监管机构甚至是同一监管机构内部不同部门的监管意图和要求, 开发不同的信息系统, 将各自的信息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多个监管机构报送, 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加强各监管当局之间的沟通协调, 在目前分业监管的前提下, 构建好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体系和流程, 法律法规要对监管的机构及其交叉的业务、交叉的领域赋予明确的职责和权利, 实现从机构到功能到市场、从纵向到横向的全方位监管覆盖, 不重叠不疏漏。借鉴国外牵头监管、双峰监管和伞型监管模式:在涉及交叉经营和交叉监管时, 明确一个主监管机构, 其他相关监管机构密切配合, 实行牵头监管;在涉及系统性安全和机构业务监管上, 可实行双峰监管;在涉及综合经价上, 可搭建伞型监管架构。明确监管目标和监管职责, 在现场检查上互相沟通配合, 在非现场监测上统一监管标准, 在各监管机构之间形成有效的监管分工和合作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防止监管机构各自为政, 政出多门的局面。

总之, 面对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我们不应回避金融创新, 更不应谈金融创新色变, 而应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 坚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 促进两者的协调互动, 共同推进我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博睿:试析委托-代理理论在我国行政管理领域的应用[D].吉林大学, 2004.

[2]张晓朴、杜蕾娜:金融监管治理的定义、要素和评估[J].中国金融, 2005 (4) .

[3]蒋海、萧松华、齐洁:金融监管效率的基石:激励相容的监管机制[J].当代经济科学, 2004 (4) .

[4]李红坤:金融监管的激励缺失与失灵[J].经济学家, 2005 (5) .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下一篇:自行车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