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化建设刍议

2024-05-24

教师文化建设刍议(精选十篇)

教师文化建设刍议 篇1

一、教师文化有外在表现的准则

1. 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师是教育工作者, 教师发生在教育场所 (比如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食堂等) 的一切言行都具有教育性。这种教育性有时是隐性的, 隐性的教育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示范。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可以是一手好字、优美的语言、动情的朗诵, 也可以是得体的衣着服饰、标准的仪态、亲切的表情。合格的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可供效仿的榜样, 不合适的言行则可能给学生带来终身的伤害。

2. 应符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雨果说过:世界上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他不是说学校能够代替法律的强制力在规范社会方面所起的作用, 而是强调学校作为一个教育场所, 是一个培养有文化、守法纪的合格公民的地方。教师应该在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和要求的义务的准绳之下行事, 应该是知法、守法、用法的典范。

3. 应体现教师的教养与品位。

郭元祥说:“教师的服饰无小事!愿我们的男教师英俊, 愿我们的女教师美丽, 更愿我们的教师有高雅的气质、情趣与品位。”可以说, 教师文化的外在表现没有一件小事。外在服饰、行为体现的都是教师的教养和品位。教师走在校园里看到纸屑随手捡起来放进垃圾箱里是教养, 遇到手里端着盘子的食堂工作人员主动让道是教养;穿着大方得体、符合职业身份的服装上班是品位, 理一个庄重美丽、符合大众审美的发型是品位。

二、教师文化是内在修养的要求

学校文化是社会亚文化的一种, 因此教师文化在许多方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功利主义、职业精神缺失、进取心损耗等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同样在某些教师身上有所表现, 进而影响到教师的积极健康发展。

1. 教师职业呼唤责任心。

有人说教师吃的是良心饭, 这是因为一方面教师是一个半自由的职业, 除去上课外, 他还有许多时间可供自由支配, 是用在学生身上还是花在别的地方, 这就是一个良心问题。另一方面, 教师工作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同样是四十五分钟时间, 课堂效果如何只有教师和听讲的学生知道。因此, 这里的良心其实就是责任心。作为传道授业、育人子弟的教师更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可以这么说, 有无责任心是衡量教师内在修养优劣的一把很好的尺子。

2. 教师职业需要进取心。

某些学校, 一些从事教育十几年、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 在专业发展方面对自己没有新的要求, 而现有的市区和校级培训只是起到“拉一把”或“推一把”的作用。如何促进教师的自我主动发展是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眼下, 大环境日益更新, 学校这方净土也受到一定的冲击, 学生接触外界途径变多, 对老师的要求日益提高, 因此教师唯有发展提升自己, 方能满足学生的进取需要。因此, 在发展教师文化的过程中, 我们更应重视对教师进取心的培养和强化, 而这也应该成为教师内在修养不断完善的巨大原动力。

三、教师文化是内外皆修的文化诉求

大教育家孔子说: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意思是一个人身体可能到三十岁就不长了, 但是知识、阅历和心理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向前发展。“活到老, 学到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同样, 教师文化的建设也需要内外皆修, 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提升过程, 正所谓相由心生, 外在的表现是以内在的修养做根基的。那么, 要提高教师素养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丰富教育学知识。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文化的主要部分。教师自主的专业提升首先是从完善职业的专业知识结构开始的。教师专业素养通常由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教学技能三个方面组成。现今的大学师范教育在教师身上构建的知识结构在日新月异的教育教学思想演进和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这就要求教师重新阅读教育教学的经典名著, 适时补充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进而把握教育教学实践发展的最新脉搏。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很难想象手头没有一两本学科最权威的专业杂志的教师如何成长为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所以说必备的教育学知识是教师文化发展的基础。

2. 积累教育案例。

教师职业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素材, 如何将这些看似平常的素材演变成为教师成长的“阶石”, 变成教师文化的生长点呢?案例研究是一个极佳的成长途径。教学中间的一个小遗憾、教育时的一点小体会、成长中的一点小收获, 只要本着“教育无小事”的思想, 就会发现, 最朴实的现实事件中间隐藏着最深刻的教育哲理。而将教育哲理熟练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正是教育工作者最佳的生活境界。案例研究将两者有效地联系起来, 不仅仅搭建了一座桥, 更营造了一种自我砥砺的文化心理氛围。

3. 提高文化品位。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水的数量是一个方面, 质量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教师往往会陷入故步自封的窘境, 就如初中语文教师从事本行业的时间久了就只有初中的语文水平, 除了初中语文的基本教材外其他科目的知识全然忘却。因此拓宽视野, 培养精神与情趣, 关注健康等应该成为教师的修炼项目之一。所谓心境决定视野, 视野决定格局, 格局决定未来, 教师不应该只有“一桶水”, 而应该是一杯精心调制的鸡尾酒, 讲究搭配组合、讲究色彩口味、讲究协调融合、讲究文化与品位。

刍议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篇2

一、加强师德建设

大家都知道,长期以来,学校的教师都是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不求索取,努力维护学校这一方净土。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也面临着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有些教师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对本职工作三心二意,敷衍塞责。诸如此类,虽是个别现象,但这些问题却暴露出了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校的声誉、正常秩序和办学条件。

因此,加强师德建设,首先要提高教师对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自觉性,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此,学校充分运用学科优势和各种教育方式、方法、手段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作为教师,应当执行以下一些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1.忠诚教育事业,履行教师职责。这一条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总体要求。即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敬业爱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努力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并对学生施以教育。

2.坚持正确导向,锐意改革创新。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自觉抵制和反对不利于人才培养的错误倾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教学工作的改革。

3.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教师要集中精力搞好教学和教研工作,努力承担和认真完成工作任务,以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的态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关心爱护学生,自觉教书育人。教师对学生要言传身教,以身立教,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精湛的科学文化知识去陶冶和教育学生。

总之,学校始终把德育当作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在学科教学中明确提出“每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各学科都是德育阵地”。要求教师努力挖掘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内涵,这样才能无愧于教师的神圣称号。

二、满足教师的需要,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需要是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人活动的积极性源于他人的需要,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发展,就必须有一定的支持,这些要求反映在人的头脑形成了需要。

教师最大的需要是工作能取得成就,个人价值得到体现和认可。显然,教师需要的一般特点可以用朴实的物质需要和强烈的精神需要来描述。为此,首先我校尽力满足教师朴实的物质需要。当前,农村教师的工资普遍偏低,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因此,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教师解决子女的就业问题,为教师安心从教免除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在现有条件下努力提高教师的福利。

学校还需要满足教师强烈的精神需要。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当人的某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后,追求更高一級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一般来说,当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精神方面的需要就成为主导。因此,在满足教师一定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应该特别注意精神需要的满足。这样才能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注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的质量高低,教师是关键。为此,我校尽量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做出成绩,并且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给予肯定、表扬和奖励。在与教师的接触中,笔者发现中、青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层次的成就要求,学校就尽力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积极支持中年教师搞教学改革实验,支持青年教师努力钻研业务。学校在对教师的培养上采取了多种灵活而有效的方式。如,在教师配备上,采取“专兼结合”的方法;在师资培养上采取“送出培养、集中培训、分散指导”等办法。

四、要求教师总结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反思,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我校要求教师参与课后的评论,对自己的教案或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对教案或教学设计做较大改动的实验教师,允许其修改后另选一个班级再上一次教学实践课,然后把前后两次实践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师设计教案的能力。

要求教师在对教案或教学设计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课堂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如果说教案或教学设计反思的静态总结的话,那么实践总结就是动态总结。要求教师不但总结出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规律,还善于发现学生主体发展教育过程的闪光点。

要求教师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学科进行一次阶段性的课堂教学整理、提炼、概括,在这总框架下选择一个角度,总结课堂教学实践。反观自己在课堂中所充当的角色,去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师总结经验水平和撰写教学论文与教学心得的能力。

刍议中学教师师德建设 篇3

一、师德修养的基本要素

1. 热爱教育事业, 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修养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 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 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 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 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 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 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 投身教育事业, 我终生无悔。

2. 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 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教育好学生, 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 缺乏热情, 绝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 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 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 严要得法, 严要有度, 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 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 使学生全面发展。

3. 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 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一个人民教师, 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 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 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 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 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 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 光要求学生, 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 反而胡作非为, 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 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4. 教好书是师德修养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 在知识的海洋里, 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 一粒泥沙, 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 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 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 风雨无阻, 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 难免惊心动魄, 但也有欣慰与欢畅。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 但我们无法想象, 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所以, 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 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 上至宇宙太空, 下至海洋生物, 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想知道, 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 教师应珍惜它, 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 和学生打成一片, 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 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 不断开拓, 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 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 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 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5. 育好人是师德修养的归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因此, 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自己不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 而应是一个教育家,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 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以德育为首, 五育并举,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中学教师如何加强师德修养

当前, 在推进素质教育, 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 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 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

1. 要注重性格的平稳持重和认识视野的开阔贯通。

性格的平稳持重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心理状态。要能以平等、热情、诚恳的态度面对学生, 要让情绪稳定, 善于自我调节。教师要对那些不利于教学的情绪加以控制。特别是与学生发生矛盾、发生冲突的时候, 教师更要理智, 不要声色俱厉, 暴跳如雷, 使矛盾冲突白热化, 而应冷静沉着, 宽宏大量, 在健康的气氛中解决冲突, 并使冲突导向产生一定的教育价值。

2. 要有较强业务技能和学术能力。

业务技能, 是指通过长期某一业务活动方面的训练而求得的技术。如工整清晰的板书, 标准的普通话, 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等, 都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业务技能。学术能力, 是指在业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索的个性特征。通常人们主张, “学思结合”、“做想结合”、“知行结合”。不能只停留在业务技能的层面上, 而少于学术提炼, 理性思考;也不能只醉心于学术见解的发表, 而少于亲身教学的实践。

3. 要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和机智幽默的应变能力。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善于清晰地展现各门学科、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交给学生一张知识网, 并教会学生利用这张网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 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机智、幽默同样是构成教育才能的重要因素, 它对教师来说,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品质, 它是教师性格、修养、智慧的表现。幽默可以帮助教师更灵活更巧妙地实现教学、教育的意图, 学生也普遍欢迎富于幽默感的老师。机智就是应变能力, 课堂上的情况瞬息万变, 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幽默、机智实际上是以扎实的知识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的, 这个能力, 只能在实践中培养。

4. 要有旺盛的求知欲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现在的资讯迅猛发展, 知识更新非常快, 教师不能再抱着一本书闯天下, 加速知识的更新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 特别是对中职学生而言, 他们已经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接触社会的机会也不断增加, 有自己的思想。教师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很容易产生信任危机, 同时, 知识的更新也更容易和学生产生共同的话题, 良好的互动关系会使教育问题的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文化建设刍议 篇4

关键词:职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

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一些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教育理念落后的职业教育机构正在被淘汰,要想在职业学校领域中屹立不倒,就必须建立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

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建设“双师型”教师教育理念。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政策以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致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效果不佳。

一、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

1999年、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对“双师型”教师含义提出了解释,即“培养既有专业教师资格,又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一批既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目前,国内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有些人认为“双师”即“双证”,认为界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就是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术资格证。有些人认为“双师”即“双证+双能”,认为仅仅有证还不能代表真正有能力承担“双师型”教师的任务,还要有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能力。有些人认为“双师”即“双职称”,要求教师在拥有教师职称的同时还要具备专业技术职称。另外还有对“双师型”教师的另一种理解,是针对整个教师群体的构成而言,即“双师”由理论和技能两类型教师组成。但无论上面哪种认识,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都要具备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形式上的“双”,既要求教师具备教师资格或相应的职称资格,又要求老师具备专业技术资格或职称;二是内在的双,既要求教师具备教师的职业素养又要求有丰富的专业企业实操技能经验。

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双师型”为中心的教师队伍建设正在实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效益与特色突出的变化。“双师型”教师的认证和考核标准逐渐完善,教师管理也趋于合理,但“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化

现实需求刺激发展。“双师型”教师对专业发展方向模糊不清,不清楚专业的现实需求,发展态度不够积极主动。大多数“双师型”教师没有专业发展的规划与目标。这必然会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度的缓慢,使一些发展措施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失衡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多数职业学校、教师能够理解或已经达到“双师型”教师“双证”“双能力”的初步要求。但要做到懂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强,懂教学、课堂教学能力好,并能够实践两者的融会贯通的还是少数。这主要表现为:过分强调技术专业而忽略了教育教学理论及技能的掌握,这就使很多“双师型”教师空有知识,却教不出去,教学转化能力相对较差;二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不平衡,很多“双师型”教师其实并没有企业实践的经历,课堂教学无法与企业实际相联系,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理论型”人才。

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不强

大多数“双师型”教师还是停留在“教书”的阶段,专业科研能力较差。这说明“双师型”教师还不具备探究创新的能力,专业发展的意识还未成熟。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首先应当明确“双师型”教师内涵,明确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特点,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和目标,让“双师型”教师产生自我发展的内动力。

再就是改进职业教师培养体制,扩大“双师型”教师来源渠道,保证在职培养模式、培训制度,形成职前、职后培训内容的统一。针对教师需求进行培训,并建立合理、长效的考核机制。

三就是创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在我国很多人的观念里,职业教育还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要想有效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就要首先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改变我国重“学”轻“术”、歧视职业教育的老观点,让人们认识到现代职业教育已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育方式,进而认识到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刺激职业教师在获得强烈职业认同感的同时,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我发展的内动力。

总之,要想有效地进行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必须催动“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从社会、学校建立相应的可行的政策法规。

历史双语教师文化素养培养刍议 篇5

1. 母语文化素养的内涵

教师的学科文化素养指教师所具有的对本专业独立的思考和个体化的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的母语文化素养应包括思想道德素养、历史专业知识素养、人文知识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等。

首先, 历史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历史教学的政治性极强, 历史教学所从事的工作, 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阐明历史发展的规律,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国情教育, 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评价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3]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修养, 牢固地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此外, 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还应遵守职业道德, 具有高尚的师德, 愿意终身从事这项工作并且努力做到有所建树, 对祖国、对社会、对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有了责任心, 历史教师才能勤于钻研,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次, 历史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历史学专业知识修养。所谓“胸有全史, 心存底本”, 是对每一位历史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只有做到胸有全史才能把历史讲通、讲活、讲准。也就是说, 历史教师应熟读史籍, 驾驭史料, 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不能仅满足于引用二手甚至三手资料。[4]

再次, 历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母语人文知识素养。只有具备足够的母语文化知识, 才能在学习目的语文化时有很好的理解力, 并能在对两种文化的对比中深刻地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内涵和两种文化的差异, 更好地肩负起双语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涉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语言、文学、哲学、艺术、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 历史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有经验的教师并不是仅凭经验进行教学, 而是站在理论的高度, 在一定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设计教学。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 必须重视教育理论修养, 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 并能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2. 目标语文化素养的内涵

目标语文化素养是指历史双语教师不仅应有扎实的目标语言基础和全新的教学理念, 还应具备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和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首先, 历史双语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目标语言基础。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才能欣赏英语语言的魅力, 并借助这个媒介从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绘画乃至宗教、自然科学等方面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

其次, 历史双语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 因此, 历史双语教师应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 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过程中, 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判断、推理、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挖掘学生的潜力, 优化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实现由语言知识向言语能力的转化。

再次, 历史双语教师还需具备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许多研究表明, 文化差异, 尤其是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和文化传统的词汇结构、形态内涵、习惯搭配以及习语的差异很容易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5]因此, 历史双语教师深厚的目标语地区的文化底蕴和修养对于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让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学生身上良性互动而产生文化创造力的意义重大。

最后, 历史双语教师还应具备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 而真正的教学艺术是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熟悉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基础上。[6]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 没有太多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 历史教师应立足学术前沿, 有意识、有目的地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教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去把握其最新的发展动态, 通过不断的知识积累和整合,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使之在教学中发挥独特功效, 并以此为基础写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真正做到以教学推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目的, 不断提高自己驾驭双语教学的能力。

3. 文化整合素养

文化整合素养是指双语课堂整合能力即双语教学素养方面。历史双语教师的教学素养表现在教师能用两种语言思维、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 能够融会贯通地表述、解析历史专业词汇, 并通过网络获取最新信息和知识。此外, 历史双语教师还必须有正确的双语教育教学观, 掌握双语教学理论、双语学习心理学理论和双语教育的历史背景知识, 懂得两种语言的教学原则, 理解两种语言使用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环境, 增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 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为教学服务, 在教学中探索双语教学的技能技巧, 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提高双语教学成效。正如美国学者约翰·巴格斯在其著作中所提到的, 双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以下几点:崇高的双语教育职业理想, 独特的双语教育知识结构, 较高的双语教育学术水平, 正确的双语教育价值观, 灵活的双语教育教学机智。[7]

4. 历史双语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是转变观念,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师资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 积极采取措施增强教师提高文化素养的自觉性。利用已有资源进行校内培训, 即让学校那些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修养较高的资深教师通过“传、帮、带”、学术沙龙、专题报告会、学术研讨的方式对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方面的培训, 或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人文讲座,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积极开展教师文化活动, 如成立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棋牌等文化团体, 为教师提供展示和发展个性的机会, 也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提供一个平台, 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 使其通过实践活动将认识内化为文化素养。

二是建立合理的教师培养制度。学校要采取政策措施鼓励教师自觉地把提高文化素养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的一部分, 尽可能多地给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 条件好的学校甚至可以派教师到美国、加拿大等双语教学已有一定成效的国家进行学习培训, 通过一些非学历的培训进修活动, 让教师更新知识结构, 拓宽视野与知识面, 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 加强与同行的合作与交流, 增加见识, 以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三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通过阅读以自我提高。历史双语教师应多读一些目标语地区的历史、文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一类的文章和书籍, 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 教师可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及历史长河中许多优秀人物的生命轨迹及心智历程, 领悟先哲们的思想精髓, 知晓大自然的奥秘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内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 自觉、持续、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可以使历史双语教师的知识更加渊博, 心灵更加丰富, 心胸更加宽广, 思想更加深邃, 价值观更加完善, 进而通过阅读这种文化自觉行动达到提高双语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 .高校历史学科专业英语教学:问题与对 策 [D].四川师范大学, 2009.

[2][7]林远辉.双语教师文化素养研究 [D].华东 师范大学, 2009.

[3][4]合玉君.浅谈历史教师的修养 [J].大同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 2003 (2) .

[5]叶慧君.关于提升英语专业教师母语文化素养的思 考 [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5) .

我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刍议 篇6

关键词:幼儿教师,建设,研究

近几年, 我国十分重视幼儿教师素质的提高。一些专家学者对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理论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的政策与建设性文件。各地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采取了许多措施,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 我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是地区之间, 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幼儿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实践能力不足;职业教育“双师型”幼儿教师缺乏;幼儿教师补充渠道单一, 现有编制还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要等。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 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的保障。幼儿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我国教育事业与全国同步科学发展的基础力量, 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虽然我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我国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探索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推进机制、有效途径和系统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探索设立农村幼儿师资特设岗位, 严格幼儿园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新进幼儿园幼儿教师实行公开招聘。现在还未取得相应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幼儿园在职幼儿教师要在2018年底依法申请认定幼儿教师资格, 期满仍未取得任教资格的, 予以清退。其他学段幼儿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 应在上岗前接受学前教育专业培训。幼儿园幼儿教师按照每班配备两名专任幼儿教师和1名保育员标准配备。

将幼儿园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计划”, 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幼儿园幼儿教师培训, 每年举办园长和骨干幼儿教师市级培训, 鼓励幼儿园幼儿教师进行高学历进修, 依托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加大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培养力度。

加强师资培训, 整合我校幼儿教师资源。幼儿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决定其教育教学的质量, 影响学校的发展。幼儿教师只有具有高尚的师德, 精湛的教学技术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才能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实施教学, 才能实施有效教学。幼儿教师只有掌握实施课堂教学的策略, 掌握新课程标准下和谐课堂的构建策略, 把握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评价的赏识性与激励性, 发展性功能, 才能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 实施有效评价, 才能根据高中生的认知特点、科学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处理学生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和意外事件, 幼儿教师才能真正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才能真正把握新课程的精髓, 领会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 将新课程的实施进行到底, 只有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才能保证新课程落到实处,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自主发展, 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采取多种特殊地措施, 加大经费投入, 加强对中青年骨干幼儿教师的培养, 在职务评聘、评选学科带头人、骨干幼儿教师等方面对中青年幼儿教师实行倾斜政策, 建立和创造促使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利用不同幼儿园的校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 造就一支面向未来, 适应我国幼儿发展的幼儿教师队伍。切实采取多种措施,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强化幼儿教师考核制度。积极探索并制定有效、可行的学校幼儿教师考核办法和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使幼儿教师考核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制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引导幼儿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表彰奖励优秀幼儿教师, 重奖教学有功人员, 广泛宣传模范幼儿教师的先进事迹。强化幼儿教师工作中的政策导向, 把“师德”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幼儿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的依据。

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幼儿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素质教育的有效运行机制, 包括科学、有效的导向机制、制约机制、评估机制,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考核评价制度是实施教育的一种重要的运行机制。“应试教育”问题, 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重要因素就是它有一条强硬的“升学指挥棒”。因此, 必须根据实际, 结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课程教材体系的改革, 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幼儿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应当组织力量研究制定面向未来的优秀幼儿教师标准, 用新的幼儿教师标准去要求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教师、激励幼儿教师, 从而充分运用考核这一有效机制, 引导幼儿教师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加大培养力度, 增加师资储备。完善以区内高校为主、区外师范院校为辅的幼儿教师培养机制。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加50000名师范专业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加强幼儿教师培训, 充分发挥师范高校作为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实施“国培”幼儿教师培训, 开展地、县级和校本培训。全面落实中小学幼儿教师五年全员轮训目标。重点安排义务教育“双语”幼儿教师和学前“双语”幼儿教师培训, 学校校长、中层管理干部、班主任和高中骨干幼儿教师培训。加大选派骨干幼儿教师和校长到对口援省市培训力度。

教师文化建设刍议 篇7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性

在推进三通工程的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配备装备容易, 但是教师积极应用却很难, 比如:学校购买的资源库无人问津, 在常态课上只愿意进行最简单的应用, 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作为管理者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呢?

一、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现状

三通工程的建设已经将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师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 下面从备课、上课、培训等几个方面说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一) 备课

班班通实现以后, 教师们在常态课上比较乐于使用教材的配套光盘资源进行教学, 因为, 配套光盘提供的资源比较齐全, 教师备课比较轻松, 但是, 光盘资源很难进行编辑, 教师没有发挥的空间。

公开课的准备一般没有如此轻松, 很多教师为了制作一个满意的公开课课件要花费很长时间, 有时还要请人提供技术支持。大部分教师认为备课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教学设计上而不是课件制作上, 因为课件只是辅助工具。

不少学校为了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 专门购买了学科资源库。但据笔者了解, 资源库搭建完毕后, 教师平时真正浏览下载和上传的并不多, 一般是到比赛的时候才会真正去利用它, 制定政策鼓励教师下载和上传资源的学校情况稍好一些。另外, 资源库一般购买后就没有后续的技术支持和更新服务, 只要课标或教材发生改变, 资源库基本就淘汰了。

(二) 上课

班班通实现以后, 教师上课可以随时使用多媒体设备和资源, 环境的改善的确使传统课堂发生了改变。但是, 教师们普遍比较喜欢用操作简单的设备和软件, 比如:录音机、投影机、电脑、Power Point等的使用率就远远大于电子白板、Flash、网络学习平台等, 信息技术更多的是用于演示交流, 用于交互的少, 用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就更少见了。按照马宁、余胜泉的研究结论, 这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处于第一层次, 即封闭式的, 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信息技术还没有成为认知工具。

不同的价值观也影响着教师的积极性。有的教师认为, 电子白板不一定就比投影幕布好, 因为, 使用简单的设备同样取得优秀的成绩, 如果电子白板在提高学生成绩方面没有显著效果, 教师就不太愿意花费精力去学习使用。与此不同的是, 一个学校里把技术难度最高的设备用得最好的教师, 往往是大家眼里公认的“明星”教师, 这样的教师出去学习、比赛、展示的机会最多, 晋升的机会相对也多。

(三) 培训

针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自上而下各级都有, 形式上有远程的和集中的, 对象上有全员的、学科的和管理的, 培训一般都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并与绩效工资和评优挂钩, 培训的内容一般分层次, 教师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但是, 教师们如果选择技术难度较高的内容, 往往会抱怨时间一长就把学过的技术忘记了, 于是能力又回归到原起点, 从而影响了积极性。有趣的是, 教师真正掌握好的技术很多是自学的, 是在教学实践中遇到困难产生需求, 自己学习或者请教别人学会的。

现在, 网络研修已经逐步走入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来, 大有取代传统教研的趋势。笔者所在区目前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试点区之一, 从去年开始各个学科在教研员的组织下开展了多次的网络研修活动。活动的流程基本是这样的:各个学校的教师登录社区, 观看专家讲座或者围绕专题研讨, 然后发布心得或者反思, 组织者还要编辑简报。

笔者也参与过几次这样的活动, 对于这个新生事物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还是有热情的, 学校也鼓励教师参与, 但是, 那几次活动的时间都是安排在下午, 很多教师由于要上课而错过, 挤出时间参加的教师不多, 专家的讲座对于不少教师来说一时也很难消化, 短时间内完成的心得与反思往往以应付居多。

综上所述, 当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学习多, 收获少;配备得多, 想用的少;比赛用得多, 平时用得少;简单工具用得多, 复杂工具用得少。

二、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因素

根据以上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现状的分析, 笔者认为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因素可以分为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两大类。

(一) 正面因素

1. 国家政策导向

《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 加上电子政务、电子学籍、三通工程等项目的实施, 使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大环境的要求, 是必须要掌握的。

2.信息化环境的完善

从“农远工程”到校校通, 到班班通, 再到人人通, 从电视到投影, 到电脑, 再到网络教室和电子书包, 我们为缺少装备而发愁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3.学校的规定和激励措施

大多数学校为了激励教师多用和用好信息技术, 制定了激励措施。一般来看, 有硬性规定的学校, 教师应用的积极性远远高于没有硬性规定的学校。

4.来自同事、家长、学生的压力

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更新,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人数越来越多, 这对教师形成了一种压力, 而家长和学生普遍欢迎多媒体教学, 而且家长还有与教师进行网络交流的需求, 这都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

(二) 负面因素

1. 信息技术无用论

在信息化建设轰轰烈烈进行的表象下, 其实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对于很多教师来讲, 最关心的是什么?分数!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分数有用吗?如果没有明显效果, 干嘛要运用呢?还不如采用原来经得住考验的方法, 那才是最实际的, 这就是一些教师的信息技术无用论。

2.实用资源少, 更新慢

就目前而言, 教师有多种途径获取教学资源, 比如:国家和省市的各种基础教育资源网、学校购买或自建的校本资源库, 等等, 但是, 教师们反映最大的问题恰恰是不能及时找到想要的资源, 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优质资源少, 是资源的开发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教育发展的变化, 一方面缺少教师急需的素材, 一方面很多老旧不配套的资源又得不到更新。

3.教师工作压力大, 空余时间少

新课改以来, 社会对于教师的关注越来越高, 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有调查发现, 安徽某县城的小学教师周工作量53.8小时, 平均每天工作10.8小时, 高于其他许多国内外对教师工作量的统计, 而教师工作量过多会导致工作压力大, 进而影响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工作量的相关调查[1]如图1所示。

4.功利性的评价

如同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一样,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也是为了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但现实中很多做法功利性太强, 比如:每当一个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出来的时候, 往往就会发生把某种技术、模式捧上天的事情, 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求大家都去学, 树立典型大力表彰, 列入考核评优的范围, 等等。如此一来, 掌握新技术、新模式的教师就是理所当然的骨干教师和明星教师, 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异化成了对名利的追求, 从而形成两个极端:有的教师为了名利而积极学习, 有的教师因为功利性而不齿, 抵触信息技术。

5.低效的培训

目前的培训在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在内容上, 教师自主选择的空间不大, 因而针对性不强, 比如:最常见的专家讲座, 对新教师的作用往往就不大, 因为, 新教师最需要的是实践学习, 是“做中学”。在形式上, 教师听得多, 做得少, 得到的个别辅导更少。实际上, 随着技术的成熟, 未来的教师网络研修完全可以做到与实践相结合, 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互动性强的培训。

三、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对策

心理学家指出, 人的积极行为形成的规律是按一定程序进行的, 即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因此, 作为管理者应该充分考虑教师的需要, 从满足低层次的需要逐渐向满足高层次的需要发展, 让教师在不同阶段为不同的目标努力。

据此, 笔者认为在三通工程的建设中, 学校一方面要有保底的硬性规定, 另一方面要从基本的工作环境的改善开始, 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为教师做好服务, 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一) 为教师创设愉快的工作环境

三通工程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教师的学习与应用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因此, 我们不能急功近利, 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生存状态, 从实际出发, 科学发展, 为教师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

首先, 深化课程改革, 尽快实现教育观念由注重分数向注重素质发展的转变。

其次, 学校要想方设法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并在设备、资金和技术人员上提供支持。

再次, 学校有信息化中长远发展规划, 并帮助教师设计自己的发展路线图。

工作环境是影响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如果一个学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并不愉快, 那么, 在三通工程的推进中就应该考虑适当降低对教师的要求。

(二) 资源建设变被动搜索为互动生成

网络时代, 资源的数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确保发布的资源正是教师需求的资源。目前的各种资源库往往只能被动检索, 检索到的资源又不一定是教师真正想要的。所以, 我们要充分考虑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充分利用网络互动的技术, 这方面可以借鉴百度知道的做法。

百度知道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中文互动问答平台, 是用户自己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通过积分奖励机制发动其他用户来解决该问题的搜索模式, 是Web2.0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网站。我们的资源平台也完全可以搭建这样的“求助区”或“问答区”, 教师发布自己需求的资源, 别人如果能提供符合要求的资源, 不仅可以得到同行的感激, 也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等级和人气, 如果这样去做, 一定会得到教师们的欢迎。

(三) 教教师师培培训训要要“为需而培”, 要“做中学”

以目前正在探索中的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为例, 国内的一些研究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比如有专家指出, 网络研修活动应该遵循经验学习圈模型, 分为四个阶段:具体经验获取阶段、反思性观察阶段、抽象概括阶段和积极实践阶段。我们当前的培训往往重视抽象概括阶段的专家指导, 忽视反思性观察阶段和积极实践阶段, 教师自己动手、体验和模拟的机会少, 导致内化不够, 最后的实践容易返回到原起点。

网络研修活动的实施策略, 可以分为组织策略、知识转换策略、资源流通策略、调节策略四个子系统。在组织策略上注重分工合作和文化制度建设, 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团队的共同愿景;在知识转换策略上, 以隐性知识外显化、显性知识内化、实践经验系统化表征为目标;在资源流通策略上, 在团队内和团队间建立多条通路;在调节策略上, 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2]。我们当前的培训在组织、知识转换和调节方面存在不足, 教师参与积极性和成就感不强。

可以看出, 要想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就必须让教师产生内驱力, 而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 我们的培训一定要在满足教师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方面下功夫, 改变过去培训硬性摊派、集中讲授等弊端。

总之, 人的因素始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三通工程轰轰烈烈推进的浪潮中, 我们应该格外关注教师的生活与工作状态, 要多从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和开展活动。这样的话, 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让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杨和稳, 周本圣.安徽省S县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调查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 2010, (3) :33.

教师文化建设刍议 篇8

一、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分析及问题

(一) 学校概况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盐城市第一所省属公办的高职院校, 并于近年成功升级为盐城市唯一的示范性高职学院, 同时也是江苏省第一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该校1975年建校, 原名为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距今已有50年历史。在2004年之前为省属中专院校, 2004年在与盐城轻工业学校合并之后升级为大专院校, 并于2013年改名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二) 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1. 教师队伍结构不均衡

首先, 各类教师数量不足, 兼职教师队伍情况较差。该校立足于本校教学实际以及省级教育部门的要求, 在近几年都在不断充实教师队伍, 特别是在2014年招生人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 该校也对教师数量进行了一定的补充。但是, 纵观该校近三年数据, 教师数量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生师比严重偏高。该校生师比一直维持在1︰20左右, 在2014年更是增加到1︰21, 这离教育部规定的控制在1︰14相差较大。同时, 可以发现, 即使在2014年该校学生人数增加了10%的情况下, 该校教师人数只增加了5%, 并未同步增加。学生人数大幅增加, 而教师人数跟不上变化, 不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更加影响学校的整体建设。

兼职教师较少 (见表1) 。该校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在近几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增长, 但是由专兼比可以看到, 专职教师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离发达国家高职中有60%-80%的兼职教师的情况相差较大。随着高校对应用技能、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视, 高校特别是高职尤其需要兼职教师, 原因在于高职培养的目标是高级技能人才, 而引进大量有实践经验与教学经验的兼职教师可以将先进的技术带入教学, 克服一部分专任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弱点, 同时也可以为教师队伍带来新的元素, 提高队伍活力。

兼职教师双师型不达标 (见表2) 。该校双师型教师在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中占比分别为65%和35%左右。专任教师的双师型比例和专兼职教师双师型总比例都基本达到教育部规定的50%的达标比例, 离70%的优秀比例还有一定距离。兼职教师中双师型的数量则不达标, 可见兼职教师双师型情况不佳。高职兼职教师本就肩负着充实教师队伍实践经验的重任, 却在双师型比例上完全不达标, 这无疑需要重新审视兼职教师的聘用问题。

第二, 教师来源单一, 新聘有经验教师较少。该校2014年共增加19名专任教师, 其中录用毕业生8名, 占录用总数的42%, 都为研究生;外单位调入教师1名, 占总数的5%, 为高校调入;校内外非教师调入10名, 占总数的53%。从上述数据可以得出, 该校致力于教师队伍学历的提高以及校内人力资源的利用。但是由于高职教学经验很少甚至没有的毕业生和非教师的录用比例达到总录用比例的95%, 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很难保证新录用教师队伍的素质, 而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又有着关系, 因此, 积极增加引进一部分有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的教师是很有必要的。同时, 该校未招聘科研机构人员, 无校办企业职工, 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从学生直接过渡到教师岗位, 教学能力、教学认知等都未经过时间的验证, 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第三, 中青年教师多, 保持队伍稳定工作难度大 (见表3) 。从该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可以看到, 该校中青年教师扛起了教师队伍的重担, 这无疑使教师队伍充满了活力, 同时队伍的年轻化也可以保证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 中青年教师同时正面临着人生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可能面临购房、买车等经济压力, 也可能不满足于现状想要晋升, 易受到利益诱惑。因此, 该年龄段的教师可能会出现更关注职称、晋升而非教学。

第四, 教师职称比例不协调, 正高级职称严重不足 (见表4) 。该校专任教师中正高级比例为2%, 副高级为45%, 中级为43%, 初级及以下为13%, 兼职教师中正高级比例为0%, 副高级为50%, 中级为36%, 初级及以下为14%。可以看到的是, 该校高、中级职称水平基本相当, 占的比例比较大, 初级较少。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正高级职称严重不足, 兼职教师队伍中甚至没有正高级职称的, 难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也难以保证人才培养需求。

第五, 博士学历教师缺乏, 与发达国家相差大 (见表5) 。该校专任教师中学历为博士生的比例为0.2%, 为硕士生的为40.8%, 为本科的为58.8%, 为专科及以下的为0.2%, 兼职教师中学历为博士生的比例为2%, 为硕士生的为45%, 为本科的为43%, 为专科及以下的为13%。该校的教师学历结构达到了教育部的要求, 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严重缺乏, 与发达国家的比例还有较大差距。如美国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老师占20%, 兼职教师中占10%。该校还需要加强对高学历人才的引进, 同时注意对本校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2. 教师培训周期短

该校对教师的培训大多为短期培训, 都在三个月以内, 多数为一个月, 且集中于国内, 可以看到2014年共有57%的教师接受培训 (见表6) 。该校对教师的培训不管是时间抑或是培训人数都有一定不足。值得注意的是, 该校原为中专院校, 2004年与另一所中专院校合并重组。因此, 教师多为原教授中专的教师, 其学历层次、高职教学能力、对高职规律认知等都有一定不足, 更加需要培训来进行改善。该校需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 加强教师培训, 特别是要增强教师的培训周期, 增加教师到发达地区学习的机会。

3. 教师队伍考评增大教师压力

据了解, 该校教师的聘用、晋升等考评除教学指标之外, 论文与科研成果占了十分重要的比例, 只有包括论文等指标达到一定积分之后, 才有资格参与竞争。而自前几年实行绩效工资之后, 教师可能出于经济压力等因素, 一定程度上对论文与科研成果就更加关注。加上该校中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主要组成, 而中青年教师是物质、事业的主要追求群体, 也就很难保证其对教学的投入, 也很难保证其师德的养成。要想稳定教师队伍, 提高教学质量, 就要改革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提高教师的奉献精神。

二、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一) 加强专兼职教师管理,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首先, 需要增加各类教师的数量, 包括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以及专业带头人。该校专任教师占学生比例严重偏低, 因此该校首先要做的是增加专任教师的数量, 在达到制度要求的同时, 符合教学需求。同时, 兼职教师对增加高校教师队伍的活力、增加队伍实践经验、提高队伍各方面能力有重大意义, 增加兼职教师十分必要。然后, 想要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 必须要增加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以及专业带头人, 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以及教学能力。其次, 该校需要提升教师整体的学历水平, 改善教师的职称结构, 激励教师取得高职称。该校的学历以及职称结构基本达标, 但是要想成为高职学校的领军者, 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学历与职称, 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成果。

(二) 拓宽教师队伍来源, 规范教师聘用模式

该校每年的新增教师多为高校毕业生和校外非教师调入, 这些人员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教师队伍带来活力, 但是其高职教学经验无疑是还需要积累的。为了确保教学质量, 必然要对其进行培训, 而培训又需要时间, 又增加了该校教师培训的支出与周期。可以增加引进其他高校的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增加科研机构人员的引进提高科研能力, 增加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提高实践经验。同时, 规范专任教师以及兼职教师的聘用, 同时致力于提高两类教师的学历、职称。

(三)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建立教师培训体系

高职教师的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对教师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的提高十分必要。而该校又是在中专的基础上经过合并重组的, 教师中很多来自原教授中专的教师, 对高职教学规律不甚了解, 更加需要培训。因此, 该校不仅需要对新增教师进行入职培训, 还要增加对老教师的职后培训, 关注有潜力教师的能力提升。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高职教师培训体系, 增加培训周期与人数, 拓宽培训渠道, 特别是到海外接受先进国家的培训。

(四) 加强校企合作层次, 创建科学考评系统

教师的薪酬与晋升与论文、科研相挂钩必然会影响教师对教学方面的投入, 而要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学能力必然是关键部分。因此, 需要重新思考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方式, 才能稳定队伍、激励其正向发展。在对教师进行考评时, 可以对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沟通能力等进行考察, 也可以将教师的实践经验作为一项参考指标。学员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的深度, 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以及教师。每年定期将教师送至企业培训, 并将企业优秀技术人员送至学校参与教学, 共享实践经验。培训完的教师需要对该段时间学习到的东西进行考核, 以保证学习质量。

(五) 进行教师师德宣传, 提升教师奉献精神

职业道德对于每一项职业来说都至关重要, 对于教师这种教书育人的特殊职业更加有意义。因此, 学校对教师的师德的宣传教育是长期的、必要的、需要坚持的。特别是在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学校, 中青年教师由于处于一个可能面临巨大工作压力及经济压力的年龄段, 物质欲望强, 奉献精神弱, 可能会受利益左右, 需要一定的师德宣传教育加以干预。

摘要:高职教育正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而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对于提高高职的地位以及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探讨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并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职,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徐英俊, 齐爱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分析[J].成人教育, 2009 (11) .

教师职业角色刍议 篇9

关键词:教师;社会学;夹缝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58-02

在普通人看来教师是自由的行动者,他们是知识的权威,可以根据个人的性格爱好、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业成绩、道德品行由他们评定,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决定某个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甚至决定了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但是那些都只是生活中的表象,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你会发现教师的权力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他们是生活在权力斗争中的一群人,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妥协或者屈服。

学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原有社会阶层复制的功能。正如布迪厄所说的那样:“教育系统控制着文化资本的生产、传递和转换,因而乃是支配着社会地位、形塑着社会无意识的重要体制,也是再生产不平等的社会结构的重要手段。”[1]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学校看成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看到其所承担的社会分层的功能。

同理,课程改革也不再是淡出的关于课程的改革,它的成败关系到无数家庭、孩子的命运。当承担着各方利益的教育改革进入实施环节后,推行者希望教育改革能够按照他们原先预定的轨道继续前行,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教育改革会发生某种偏差,没有达到原先所要达到的效果,这时会有无数的人将罪责放在教育改革实践前沿的教师身上。有人批评教师的文化素养不够,有人认为是教师对教育改革的理解不到位,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教师的教学技能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笔者看来,教师只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分子,他们对教育改革成败有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在中国教育改革要想成功必须要各方面切实可行的配合,因此我们不要再把教育改革的偏差问题简单的归结为教师的问题。

教育改革文本的制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社会各种精英相互“妥协”“协商”的结果,来自不同领域的社会精英共同制造了教育改革文本,教育改革文本的生成逻辑是“科学场域的逻辑”和“政治场域的逻辑”教育改革文本在学校场域的实施则依照的是“实践场域的逻辑”[2]“依靠前两种逻辑建构的文本,是一种‘文本性的知识’;凭借后一种逻辑生成的智慧则是一种‘地方性知识’”[3]。在制定文本性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声音基本上是被排除在外,他们没有资格参与“文本性知识”的制定,因为这个地方被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的精英及持有有利的阶层所控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改革文本维护的是精英阶层某种单方面的价值体系,教师的实际情况在“文本性知识”制定的过程中并没有被考虑进去。精英阶层是教育改革的决策者,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执行者,但是精英阶层在进行教育决策的过程中并没有将教师可能要面临的种种问题包括进去。因此教师在执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总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如布迪厄所说的那样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惯习及场域,布迪厄说:“所谓的惯习,就是直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构成的系统,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可以置换,它来自于社会制度,又寄存于身体之中;而场域指的是客观滚系的系统,它也是社会制度的产物,但体现在事物中或体现在具有类似于物理对象那样的现实性的机制中”[4],因此教师在实践中按照自己的惯习根据场域的条件合理有效的生成的“地方性知识”。“地方性知识”和“文本性知识”是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文本性知识”体现了对教师的控制,规定了教师所要教授课程的内容方法及教学的方向,教师不得不根据文本来组织自己的教学,地方性知识是教师根据当时的教学条件、学生的水平而设计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知识,在地方性知识的底盘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地方性知识和文本性知识在学生的发展方面同时指向学生的发展时,这会给教师造成某种精神层面上的冲突。

“当作为人的良知和作为教师的职业使命遭遇时,教师的苦痛和煎熬似乎无法言表,潜藏于苦痛背后的不再是宏大的制度话语和制度控制而已经变为无处不在的结构控制。”[3]虽然教师受到“文本性知识”的控制,但是教师是有主体性的人,他们会想方设法地根据客观条件摆脱这种让人难受的控制,在实际的操纵过程中形成地方性知识,教师的日常工作其实就是在教育改革“文本性知识”和“地方性知识”的断裂的缝隙中行动,表达独立的行动者的意图并积极的采取行动。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会在“文本性知识”的控制下采取相应的“拓植”策略来打破种种限制,寻求自己作为一个人应有自由和价值,从而实现这两种知识的平衡。

教师不仅在传授知识上面对着一种尴尬的局面,同时他们在身份认同上也处于同样尴尬的局面。“有研究表明:在经济关系方面,教师从总体上接近较低的社会阶层,在政治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教师的立场更接近于中上阶层,并支持中上阶层对较低的社会阶层的统治。”[5]也就是说教师绝大多数来自中下阶层,在立场上他们更多的显示自己所处阶层的立场价值观念,更倾向于弱势和边缘群体。但是在行动时是国家的一员,他们的行动、教学必须要与国家的要求一致,传递中上阶层的意识和思想。

为什么来自中下阶层的教师在学校生活中表达着中上阶层的价值观念?他们对中上阶层的价值观念完全吸收了吗?教师为什么不能真实表达符合自身身份的观点价值观念呢?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阶层发声呢?

在教师的选择上,国家通过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的颁发来挑选出那些秉持支配阶层的话语方式、品质、趣味,这样做的目的是促使教师对原有阶层的背离及对国家所宣扬的价值观念的认同和接纳。选出在文化再生产中充当维持支配阶层价值观的同盟者。学校的日常用作中,国家还通过“文本性知识”来规定教师的教学内容,从而强化和再生产中上阶层的价值观念。布迪厄说:“在社会鸿沟的形成和群体分离的过程中,经过仔细选拔之后录取的学生被建构成一个被分离的群体;当人们将这一过程当做合法化的选择来理解和认同的时候,它本身就会孕育出一种象征性的资本,如此建构起来的群体界限越严,排他性越强,其象征资本意义就越大”[6]在教师接受国家证书的那一刻起,不仅表明教师对中上阶层价值观念的认同,同时也是他们与国家签订了一份契约,既他们愿意履行国家所要求的文化知识的再生产,表达着主流意识所要求表达的话语,这样教师就获得了国家所认可的教师身份,他们对学生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在学校的日常实践中,权力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无形的特别是某些权力的运作,以至备受权力压制的人们却对权力的‘施暴’毫无觉察,事实上,正是这种‘集体无意识’的隐秘性权力的存在才真正构成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学校生活的常态。”[7]教师在自己所宣讲的话语中建构着某种身份,并毫无怨言地扮演着各种角色,身份赋予了人话语权力,话语权反过来强化着身份的差异。很多时候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是谁?是他们自己?还是他所要扮演的角色?因此,现实生活中他们原有阶层的价值观念和他所要扮演角色的价值观念存在着冲突,而这些可能要给他们自身带来某种紧张冲突,因此教师要在实际的学校生活中必须要充分认识这两种价值观念的区别,并在适当的时候扮演适当的角色,减轻自己的角色冲突所带来的压力。

教师被学校区隔着,这种区隔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被所教学科和所带班级区隔着。教师按照任教学校类型进入不同的学校,又按照年级班级学科性质的不同等被分配到不同的班级中。学科和学科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年级和年级之间在学校生活中存在着利益冲突,因此不同班级、学科、年级的教师之间也可能为了某种利益问题而产生冲突,甚至是斗争。只有当教师群体遇到外部冲击的时候,他们才能够团结一致向前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斗争,但是一旦危机解除后教师之间又会出现某种利益纠葛问题,教师间又会陷入新的斗争局面。因此,教师间的联盟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教师与同事的关系通常是遥远、间接及防卫的,也不似其他工作之专业的取得是透过与他人分享而形成。”[8]总的来说教师间的关系是一种斗争与团结并存的局面,不同的是团结是暂时的,斗争是长久的。斗争的形式是一种相对缓和的方式。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是“区隔性”。其实在学校生活中教师既不能从学校中找到某种归属感,因为学校是一种基层国家,“学校领导集团的行政权力和国家整体利益结盟的程度水平都高于教师与国家的结盟,在国家与学校形成的‘权力-利益’结构关系中,教师处于相对被抛离的境地也就成为了一种事实。”[9]因此同时教师也很难和学生达成联盟。因为教师独特的身份及和身份相符合的话语的关系,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为知识的权威、领导权威,说着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的话语,充当着学校部分规则的裁定者,限制学生某些个性的发展,因此学生将教师视为“学校”的代言人,将他们的不满会发泄到教师身上,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每年会有学生和教师之间斗嘴、打架了。

教师职业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的自由美好,他们手中的权力是非常的有限的,有时候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在夹缝中斗争,不断拓植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教师”和“教师的人”的权力。

参考文献:

[1]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J].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84.

[2][法]布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1.

[3]常亚慧.教师:夹缝中的行动者[J],当代教师教育,2008,(1).

[4][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78.

[5]KevinHarris.教师与阶级[M].唐宗清,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200.

[6][法]布尔迪厄.国家精英[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9.

[7]常亚慧.隐匿的权力:学校生活的常态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2).

[8]郭丁荧.教师图像:教师社会学研究[M].高雄: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4:136.

刍议教师集体备课 篇10

新课程赋予教师集体备课新的意义, 明确教师集体备课的意义是有效发挥其作用, 推进新课程改革和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首先, 教师集体备课可以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期, 使其迅速成长和成熟起来;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克服教师的专业定型、职业倦怠等问题。一般来说, 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相对的三个阶段:快速成长期、专业定型期和职业倦怠期。在集体备课活动中, 教师通过交流、探讨、辨析来明确教学目标, 以集体的协商和合作来确定教学内容。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的思想、智慧有交流有碰撞, 在这种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教师的思维得以升华和提高。因此, 集体备课的过程使青年教师实现了专业成长, 使老教师焕发了新的活力。其次, 集体备课是实现教师反思性教学的根本途径。从各地课改的实践来看, 教师是决定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而课堂教学是教师理念、基本功最重要的展示平台, 因此我们一直强调反思性教学。毫无疑问, 集体备课有助于集众人智慧对现有教学进行反思, 使个体在集体反思过程中进一步对自我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使教师养成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每一节课的良好习惯。

同时, 集体备课还有助于提升教师整体业务素质, 从而避免某些优秀教师调往他校给本校整体师资水平带来的不利影响。集体备课对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有重要意义。乡村教师流往城市, 这种现象在很多地方普遍存在。以集体备课为主的名师带动工程可以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成为骨干, 避免乡村和薄弱学校在教师调走后留下人才真空。

如何有效实施集体备课呢?当前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是“整齐划一”与“灵活多样”之间的关系。集体备课强调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度、教案乃至作业等方面的统一, 但是也应重视灵活多样。首先, 教学目标既有知识、能力方面的目标, 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而这些目标是很难统一的;其次, 备课除了备教材、备教法外, 还要备学生, 也就是说, 备课和教学要考虑到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和“多元智力”;再次, 学生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教学要灵活地运用教案, 教案只是个预案, 要根据多变的课堂环境进行随时调整, 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心理、情绪、情感、性格、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 而这些都需要因材施教。二是“程式化”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教有“法”但无定“法”。作为青年教师要学习这个“法”, 因为“法”是教学的基本环节和程序, 但是也应该认识到, 教学是一门艺术, 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教师的思想、仪表、仪态、表情、手势、声音乃至职业精神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认真地进行“二次备课”, 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学情对集体备课形成的统一教案进行创造性地修改、加工、完善、提升, 在共性的基础上实现个性的张扬, 形成自己的个性教案和教学风格。

落实好集体备课的关键是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学校每周要安排固定时间集体备课, 最好有两次, 每次不少于两个小时。集体备课设立专题与开放研讨相结合、主发言人与非主发言人相结合, 可由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或班主任组织开展。备课组长由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中有经验的教师担任, 就本年级本学科的教学目标、知识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讨。教研组长负责管理本学科各年级教师学习现代学科教学法、教材逻辑体系和重点难点等。班主任负责组织本年级各学科教师集体备课, 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所谓“备学生”, 就是分析本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方法、学习风格、上课纪律和听课效果、作业完成情况。

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校长、业务副校长、级段主任、教导主任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可以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同时要定期检查教案及课堂上教案的执行情况, 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学校还要为教师提供集体备课的条件, 比如计算机、多媒体室、图书室、阅览室和相关书籍等。

上一篇:中国地理复习策略下一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