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

2024-08-16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精选十篇)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 篇1

如今,地球资源退化、空气和水污染、矿产森林资源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效应发生、物种减少等问题日渐突出。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密切关系。据有关专家对各种污染物来源所作的分析, 目前自然环境所接受的污染物中有80%来自企业,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2005年11月发生的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引起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有消息披露,双苯厂的爆炸是由于设备装置“循环不畅”、“处理不当”,才造成悲剧发生。一个“不畅”,一个“不当”,说明其中存在着技术原因之外的人为因素,暴露出的是企业管理方面的漏洞。英国《金融时报》以中国快速工业化损害环境为题的文章中讲到:如果说吉化公司双苯厂的爆炸是偶然,它可能主要属于企业管理不善,但其中寓含的必然性十分明显:如果企业的环保意识很强,像这次的爆炸事故就不会如此轻易发生。而事隔不到一个月,由于韶关冶炼厂设备检修期间超标排放含镉废水,造成了由企业违法超标排放导致的严重环境污染事故,事故如此频繁,说明了企业的环境管理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环境问题的恶化需要人们投入环境成本去治理和保护。然而,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却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国家的宏观经济核算并未涵盖环境成本,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和净值明显高估,环境成本补偿严重不足。微观层次未建立和实行环境成本管理制度,使得企业长期对环境资源的严重破坏现象得以长期存在,免除了本应承担的环境责任。显然,这与环境成本管理理论建设的不完善密切相关。

二、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研究是多学科的交叉领域

环境成本理论的建立离不开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构成了它的理论依据。

1.

环境经济学理论以福利经济学为基础,吸收了马歇尔和庇古的外在性理论、威克塞尔和鲍思的公益理论、威克塞尔的一般均衡理论等,研究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理论、方法和政策。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环境成本的模式和方法提供借鉴,拓展了成本的确认、计量与分析的视野和范围。但因为这些著作仅将环境成本作为一个辅助手段被应用于环境经济的分析之中,同时较少涉及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而是从经济学的大界面探讨环境问题,故环境成本并未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加以探讨。

2. 环境会计学可帮助我们从企业微观层次分析探讨如何将环境污染的外部经济成本纳入企业产权范围内的成本核算。

环境会计的研究是从会计核算角度探讨了环境会计的基本问题,它将环境成本作为一项会计要素,来研究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问题, 多数从企业环境会计这一微观层面出发,提高了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可操作性。但也可看出因这类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在环境会计体系的构建上,故对环境成本研究未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对环境成本加以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

3. 其他研究:

环境管理学的成本观主要体现在管理水平、环节、过程与环境成本形成的有机联系上,有助于研究企业环境成本动因、计算对象及归属期等成本要素,并谋求成本效益和结构最优化。在系统工程和技术经济的研究中在环境成本方面,研究扩展了与其对应效益的评价与比较,强调了环境成本的决策能动性,突出了成本与效益统一体的辩证思想。这无疑对环境成本管理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陆续颁布的ISOl4000族的相关标准的陆续出台,这些标准主要是针对环境管理体系 (EMS) 、环境审核等内容来制定的,有些涉及到环境成本费用数据的收集与环境成本相关的环境负荷的寿命周期评估等方法。尽管它只是将环境成本作为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来阐述,而未涉及环境成本的定义、核算等内容,但其间许多方法和思想仍可供研究环境成本运行机理参考。

综上所述,环境成本的研究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目前专门针对环境成本的系统研究还不成熟,尤其集中对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研究就更不多见。由此,笔者认为,从企业这个微观层次上构建一个有指导意义的环境成本管理框架是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的。

三、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的构建

环境成本管理是在传统成本管理的基础上,把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经营成本的范围,从而对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从组织管理角度看是一系列的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和分析的过程,同时从生产、技术、经营的角度看,它又是一种成本形成全过程的管理,框架结构如上图:

1.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内容。

(1) 企业环境成本目标。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以最优的环境成本取得最佳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企业既不能盲目地为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破坏的“外部成本”,不对企业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成本”进行合理估计确认和计量,虚减企业成本虚增经济利益;同时笔者认为,也不能硬性地规定企业增加环境成本的投入,在实践中反而影响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效果。企业环境成本的管理目标不是简单地增加与减少的问题,而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不同的企业在总体目标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具体环境成本管理目标。

(2) 企业环境成本预测。环境成本预测是建立环境成本对象和环境成本动因之间的适当关系,用以准确预测环境成本的过程。环境成本预测既是环境成本管理工作的起点,也是环境成本事前控制成败的关键。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环境成本决策方案和先进可行的环境成本计划都必须建立在科学严密的环境成本预测基础之上。通过对不同决策方案中环境成本水平的预测与比较,可以从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角度,为企业选择最优环境成本决策和制定先进可行的环境成本计划提供依据。

(3)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指企业运用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涉及有关生态环境的各种活动所实施的一种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约束化管理行为和政策实施。它以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目标为前提,以环境成本预测为依据,采用适合的模式与政策,控制环境成本形成的全过程。

(4)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环境成本信息。它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反映,描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发生的坏境负荷及治理数据信息,并按成本核算原则确认和计量环境成本费用,衡量评价环境成本投入所带来的环境效果与经济效益,编制出环境成本报告书对外公布。接受外部环境评价,为内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5) 企业环境成本监测预警。企业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对环境成本进行监测和控制,建立环境成本监测预警系统。运用企业在环境成本控制和环境成本核算中积累的环境成本数据和信息,摸索环境成本的变化规律,预测企业环境成本变化的趋势,当企业环境成本达到临界值时,提供预警。

(6) 企业环境成本的评价与应用。企业环境成本评价是依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方面的相互关系,借助两者之间的动态变化,比较得出评价结论。分析出影响环境成本变动的因素,制定或修改新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案。同时,将企业环境成本信息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中,参与企业战略决策。

2.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结构间关系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是个有机整体,其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目标统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企业环境成本预测是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起点,预测指导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与核算。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需要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反映与监督,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为控制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通过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和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对环境成本进行监测,若遇预警,调节控制与核算,以避免风险。管理效果通过企业环境成本评价来评析,并为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如在评价与应用中发现问题,反馈至目标确定部分,如此反复,从而达到优化企业环境成本的目的。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微观实现途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的构建是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基础和关键,该框架必定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日益得到丰富与完善。

摘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企业, 症结在管理, 而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是解决环境问题, 构建企业与环境和谐关系的一个微观实现途径, 环境成本理论框架的确立, 将涉及多学科相关研究成果的综合与抽象, 本文在借鉴环境经济学, 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基础上, 构建了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 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提供了总体设想。

关键词:环境成本管理,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

参考文献

[1]厉以宁章铮:环绕经济学.北京:中国计划出版杜, 1995

区域创新环境管理理论框架研究 篇2

本文从创新环境管理的.全新视角提出区域创新过程中的创新环境管理要素,创新环境管理过程及创新环境管理理论框架,最后将创新环境管理理论框架应用在国际通讯信息技术创新园(CIIIC)创新环境管理中.

作 者:郑波 ZHENG Bo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济南,250100 刊 名: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29(6) 分类号:X3 关键词:区域创新环境   管理要素   理论框架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 篇3

关键词文件管理 管理要素 专家调查

文件管理是在文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机构文件的记录信息进行系统、有效控制的专业原则。实施有效的文件管理对机构来说特别重要,无论是制定正确的决策以及采取行动,还是维护机构的可信任性和可靠性,都需要可靠的文件。但是,在电子环境中,电子文件的可信任性受到挑战,文件管理需求在机构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战略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因此在电子环境中需要构建可信任文件管理框架,加强可信任电子文件管理相关要素的重要性认识,迎接电子文件可信任的挑战性。

一、可信任电子文件管理的要素结构

在基于文献研究和最佳实践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将可信任文件管理要素分为五个主要内容:监管、文件保管系统、档案、技术,以及人员技能和素质。

1. 监管要素

监管是以法律、政策以及法规的形式提供权威的说明。监管的内容包括:法律和法规基础建设,机构政策以及机构文件保管责任与义务。

(1)法律和法规基础建设

主要是指《文件与档案法》,它为建立机构文件管理的框架提供指令,强调了保管与维护通过可靠方式产生的文件的重要性。

(2)机构政策

机构政策是对机构文件管理原则、实践与程序的概括。首先,政策是用来确保机构拥有必要的信息能够形成和重构发生的活动与业务。第二,政策是来确保信息的定位和存取。第三,政策是用来建立文件的背景,即谁产生的文件,在什么业务活动中产生的以及与其他文件的联系。只有业务流程中的确使用过和产生的信息才能够证明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并且只有文件在软、硬件以及数字媒体间迁移中仍能得到维护的情况下,文件才具有可信任性。

(3)机构文件保管责任与义务

它是一个有组织有结构的责任体。机构内的个人或者群体在管理文件中进行具体的目标和责任分配,这对于确保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对管理负责具有基础作用的,也会为机构文件管理的权威建立一个清晰的脉络。

2.文件保管系统要素

文件保管系统将文件的产生和捕获构建入机构业务流程,并按照法律规则的要求提供业务证据的利用。文件保管系统内容的视角集中于以下方面:文件管理运转,文件保管功能需求以及文件保管元数据需求。

(1)文件管理运转

文件保管运转是文件管理项目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活动:将文件捕获入文件系统,确定文件保管期限,文件登记,文件分类,存储以及处理流程,利用和检索,以及记录文件管理流程。

(2)文件保管功能需求

确认与记录机构产生和保管业务活动的证据需求,对于产生、维护和处置文件的理论至关重要,它也是设计和形成文件管理系统的基础。

(3)文件保管元数据需求

元数据是需要与电子文件一起捕获的信息,它是用来描述产生于业务活动中的文件的特性、真实性、内容、结构以及管理需求。文件保管元数据是一个工具,用来充分地记录鉴别、控制和文件描述,以作为日后机构活动的可靠证据。

3.档案要素

档案要素是指对机构的集体记忆进行保存并提供利用。机构以档案文件产生、维护和保护的形式,来筛选和保存记忆,并确保它们的可获取性和可利用性,这个流程就是档案要素的焦点。它包括的内容主要有:鉴定实践,电子文件保管,保管战略以及存储管理。

(1)鉴定实践

它是指决定产生什么样的文件以及文件保管多久来满足机构义务的行为。鉴定是提升机构业务活动的过程,它决定了将什么样的产生并捕获到文件保管系统中,而且它也决定了文件需要保存多久才能满足机构义务的需求。(NSW State Records Office, 1998)

(2)电子文件保管

电子文件保管是指按照文件价值的具体和预设的期限将电子文件保留在电子存储载体上,对文件进行处置或者永久保管。(Stephens and Wallace, 1997)。一个清晰的文件保管以及处置项目对于一个机构的财政健康、合法生存和业务连续具有基础作用。

(3)保管战略

保管战略是确保电子文件随着时间变化仍具有可获取性和可利用性的方法。用于处理电子文件的技术会随着时间变化,保管战略需要将那些与任何技术变化有关的风险降到最小,并确保文件的完整。此外,保管战略还需要确保电子文件一直能有相关的背景,而且即使组织机构发生变化电子文件也能具有可理解性。

(4)存储管理

文件的存储必须既能使文件得到充分利用又能得到安全保管,不受环境损害的影响。另外,对于电子文件,其存储管理还与文件格式和存储载体有关。采用的文件格式必须在许多年后仍可利用,而且存储载体必须选择那些符合行业标准的主流载体。

4.技术要素

技术要素是指确保电子文件在不同的电子环境中具有可用性、可信性和真实性的战略。主要要素包括:电子文件系统管理和电子系统安全。

(1)电子文件系统管理

电子文件系统管理包括电子邮件的管理、电子文档和目录的管理、产生于数据库的文件管理和网络环境中的文件管理,以及文件管理的原则和规范。产生于这些环境中的文件通常依赖于系统性能,而很少考虑文件管理。

电子邮件信息并未总是被当成业务文件,即使电子邮件是大部分机构和政府机构的重要交流渠道。一个机构需要满足各种法律和责任要求、管理要求,还要保护它的权利和声誉,为此电子邮件的有效管理是基础的工作之一。电子邮件需要结合文件的分类和管理,并将电子邮件作为关键资产来捕获、管理以及保管。适当的文件管理规范有助于确保有关电子邮件信息得到保管、及时的鉴定和利用。在诉讼案件中,只有让法官相信作为证据的电子邮件以及产生和管理电子邮件的过程是可靠和可信的,他们才能具有证据可采性。

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应该确保机构文件保管的充分安全。他们需要有能力捕获并管理电子文件,以满足可信性、完整性、可用性、法律可采性和耐久性的法律要求。

网站是用来传播信息、提供服务并且为客户办理业务的,所以会反应出机构运转的证据、机构使命以及功能。机构网站使用的日益增加,使机构面临的电子文件管理问题的范围更加复杂,包括存储、保存、使用以及真实性。由于大部分的网站信息只是以电子格式存在,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所以需要用与其他文件保管系统一样的方式来管理网站:确保符合有关产生、保管以及提供文件持续利用的法律要求。

(2)电子系统安全

电子系统安全是指那些保护机构文件和分类信息的信息安全控制要素。它需要保护文件管理基础设施以及个人文件不被更改、误解或者丢失。电子文件以及信息经常受到威胁并且很容易受网络袭击。

5.人员技能和素质要素

单单有文件保管系统基础设施还不足以确保一个可信任的环境。人的因素同样重要。没有知识、技能以及专业人士恰當的态度,整个系统就会土崩瓦解。文件专业人士正受到不断变化的技术的挑战。人员技能和素质内容的焦点在于文件与档案素质以及有关技能。

(1)文件与档案素质

文件专业人士所需要和期望具有的素质包括提供信息和文件管理项目服务,捕获信息和文件,组织与描述信息和文件,提供文件和信息的利用,存储与保护信息和文件,处置信息和文件,提供电子服务。(加拿大国家档案馆,2002)

(2)有关技能:

其他技能要求加强专业化,包括电子系统交付技能,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业务与管理技能,人际与个人技能等。

二、专家意见调查及结果分析

这项研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给全球范围内此领域的40位专家发放了结构调查问卷。专家需要填写他们对于选项标准重要性的倾向,依照1-9的李克特量表来排列它们。1-3范围是指较低重要性,4-6范围是指重要,7-9范围是指最高重要性。专家还需要对于列出的现象给予他们的评价,以扩展他们对于主题的看法和评价。

1.专家情况说明:

来自于亚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以及美国的40位专家中,有18位专家对问卷作出回应。表I提供了一些有关参与专家的信息,这些专家的参与采用匿名方式。

2.结果与分析

问卷分析结果表明:专家全体一致地认可了问卷中的各要素,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于有关要素的评分都在“7”或者“8”分,即“很重要”。专家对各要素的评价具体可见下面的表及评述。

表II中的分数说明监管要素对于管理电子环境中的文件是很重要的。专家们相信,没有这些标准,任何机构建立文件管理规划时都不可能建立自己的指令。如果没有适当的文件或者档案法规,机构便没有义务将文件管理政策纳入机构总体战略,这也就导致了管理文件的责任没有得到落实。

表III的分数说明了此要素的重要性。专家总体上认可文件管理运转需要详细说明才能在机构内进行系统的文件管理实践。文件管理运转的内容最好在手册或指南中提供,来统一机构人员的认知程度。在开发新的信息系统或者完善现有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文件保管功能需求和文件保管元数据需求。否则,会导致机构文件的非系统处理并引起重要的和有价值资产的损失,以及容易陷入诉讼和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又可能危及他们的长期完整性和可信性。

表IV中的分数反映了档案要素在维护电子文件可信任管理的重要性。专家们认为只有具有系统的鉴定实践和一个电子文件保管计划,机构才能避免对文件不恰当的处置。另一方面,保管战略对于确保有价值的文件得到长期保管具有基础作用。有效的存储管理是最大化节约空间的关键。不考虑电子文件管理的档案要素将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机构有价值信息资产的损失。文件长期的可获取性和可利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所采取的行动。

表V的分数反映出专家们对这些要素重要性的高度赞同。他们认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可信任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文件是从文件管理角度被管理,而不只是采用现有的技术的观点。文件管理战略需要在电子文件系统的规划阶段就提出来,这样才能确保这些产生于系统中的文件符合文件保管功能需求和元数据需求。此外,电子文件系统易受网络袭击,具有脆弱性,这迫切要求电子系统安全政策和指南的实施。这些要素的缺失会导致电子环境的不可信任,影响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表VI表明,文件与档案素质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简言之,可以说文件管理需要一个有素质的专业人士。在这个领域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士应该在机构中被认可并录用。不容置疑,他们的角色和职能对于确保机构文件的专业管理具有基础作用。

三、结论

总之,對于现今的机构来说,建立一个可信任的电子文件管理平台是基础的工作。文件从稳定的纸质物体迁移到不稳定的电子物体后,他们的物理属性受到威胁,而物理属性对于建立文件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机构如何成功地实现电子文件的可信任将会较大地影响公司治理、法规遵循以及有效业务流程。世界很多地方文件与档案当局的经验表明高超的技术不是解决电子文件问题的答案,解决方法存在于可信任环境中的战略文件管理中。本研究中清晰指出的这些要素需要被实践并作为机构信息战略的一部分。但是在机构中理解并接受完整、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不仅要求他们拥有完全的决心和坚强的意识,而且要求领导对于在全机构加强良好的文件管理实践拥有信念和承诺。

*文章来源:《文件管理》(Records Management Journal)2009年19卷:P135-146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 篇4

一、ERP的概念

ERP (Ent er pr i se Resour ce Planni 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 为企业决策层及其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的出现是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 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1]。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多方面技能和企业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 是企业通过管理整合形成的, 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企业能力存在于员工的身体、战略规划、组织设计与企业文化中, 企业能力涵盖整个企业价值链。ERP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 为企业决策层及其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的实质是基于“供应链”的先进思想, 它在强调提高企业内部效率的同时, 注重对企业外部资源的协调管理, 强调合作和提高渠道效率[2]。要把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中, 利用全社会一切资源组织生产, 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 提高效率, 提高企业竞争力。

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 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 反映企业合理调配资源, 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 它借助先进信息技术, 以财务为核心, 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 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 支撑企业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运作。

ERP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有着两个特点:一是宏观层面的ERP的架构在扩张;二是微观层面, 即ERP物理模块在不断细化。这两者的互动中, 推进了会计作业模式的变化[3]。

二、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 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 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 如技术管理、物资供应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 他们有各自的特点:有的侧重于使用价值的管理, 有的侧重于价值的管理, 有的侧重于信息的管理, 有的侧重于劳动因素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奖金筹集管理、投资产品成本管理、收入与利润分配等, 此外, 还包括企业设立、合并、分立、改组、解散、破产的财务处理。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 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所进行的管理, 是企业管理中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各项价值指标, 是企业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 将企业生产情况与财务情况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 并深入分析, 寻找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提出措施, 堵塞漏洞, 提高效益, 加强成本管理, 以更低的耗费获取同样或更高的收益。

财务与会计的最大的区别, 就在于管理的职能。财务管理其本身来说就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随着ERP的实施, 我们清楚地看到, 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重心, 财务管理要以资金管理为核心, 以资金流为主线监控企业管理的各项活动。

现代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赢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企业一旦成立, 便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企业只有在发展中求生存, 取得利润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企业为实现其生存发展的目的而实施各种各样的生产、质量、销售等管理工作, 这些管理工作的轴心是财务管理, 它们的最终结果都会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成果上来。如果缺乏财务管理的观念, 其他工作做得再好, 产品的价值不能得以实现或不能补偿支出费用, 企业也就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总之, 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 覆盖经营全方位。搞好财务管理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ERP环境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

随着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接轨, 随着国内股票在国际股票市场的成功上市, 企业管理信息化、行业化、规范化的要求迫在眉睫。

ERP实施以后, 企业主营业务的核心流程全部通过集成的信息数据进行贯穿和紧密衔接, 有效地堵塞了以前“人治为主”所存在的经营管理漏洞, 避免人为的有意或无意的经营管理差错[4]。在ERP信息系统管理中, 会计核算、商品销售、成本结转、计提折旧等事项都不会花财务人员太多的时间, 财务人员的角色从日常的会计核算向管理转变, 工作重心向加深财务管理深度、全面实行企业内控和强调企业价值管理等方面倾斜。财务管理的定位也从原来的核算职能, 转变为管理职能。会计工作的重心发生了转移, 从对数字的计量与记录, 转向对信息的加工、再加工、深加工。ERP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成在一起, 实时了解企业各方面的经济运行情况,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重复劳动, 加强对企业各方面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 堵塞管理漏洞, 为企业管理决策及时地提供全面的信息, 从而使企业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从实施ERP系统所取得的效益来看, 其效益的取得及其增值, 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层次性, 所以“再加工-深加工”是会计新模式的基本特点。在ERP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定位强调了管理会计的贡献及重要角色, 随着ERP在会计领域应用的发展, 将赋予新的会计作业模式以更丰富的特色[5]。

四、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框架

1. 站在企业总公司的角度看, ERP上线后首先建立集中的财务管理。

企业内部业务范围可能涉及多个专业板块, 但基本要做到集中式、一体化的管理:对公司内部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能够快速、及时、准确地响应;重视管理会计的功能, 以项目管理为核心, 将项目作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进行考核, 对项目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完善供应链管理, 实现集团内复杂的分销网络的管理, 将企业内的计划在集团内共享, 实现产销的有效协调, 降低库存成本和采购成本;加强客户服务的管理、客户订单的追踪、客户档案、合同管理等;提高决策分析能力。利用大型的数据仓库为企业决策人员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逐步将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在财务、供应链、生产制造以及人力资源系统之上。

2. 站在各分 (子) 公司的角度看, 要求:

系统设计严谨, 企业管理更加规范。ERP系统的实施实现所有业务数据的透明, 实现业务流程和操作的标准化, 遵循标准, 依照程序, 减少例外, 提高各部门之间业务操作的一致性, 真正做到岗位到人、责任到人。流程优化, 职责清晰, 高效顺畅。改变“各行其是”的封闭运作状态, 实现生产、供应、运销、财务等各部门工作的高度集成;形成一种高度协调的整体动态集成运作的新型高效的工作模式, 其他业务系统录入有关数据后, 系统会自动生成财务凭证, 并集成到财务系统, 形成财务账。财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无缝集成, 使企业各项业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 加强对资金流的全局管理和控制, 实现金额账与数量账的同步变化, 改变物流与资金流脱节的问题, 提升管理水平。通过ERP系统的实施, 统一业务处理的数据源头, 做到了数出一门, 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 提高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帮助总部及公司领导更加及时、全面的了解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 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业务状况, 为领导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保障。

ERP实施后管理系统发生的变化, 他使企业原先以生产为核心的管理逐渐转变为以财务为核心的管理, 管理理念发生了变化。ERP系统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ERP的实施使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手段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它体现的不是简单的管理软件, 更多的是管理思想和理念的结晶与体现, 是信息时代企业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强有力的工具。

摘要:ERP作为一种管理手段, 集中体现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即时性、集中性和远见性的特点, 本文分析了ERP环境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 阐述了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框架, 指出了ERP应用以后, 企业管理在管理核心、管理水平上发生的各种变化。

关键词:ERP,财务管理,框架

参考文献

[1]周玉清.ERP理论、方法与实践[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2]苟娟琼.ERP原理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3]卢兴华.ERP系统促进企业管理的变革[J].中国石化财会, 2004 (4) :20.

[4]李庆.ERP上线后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向[J].中国石化财会, 2000 (2) :35.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 篇5

1.新筹建的商业地产项目,项目经营管理人员未组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尚未到位;

2.人力部招聘正在开展,培训、薪酬、福利体系未建立;

3.项目最早在6月后开盘,正式开始招商工作;

4.该项目有5万平方左右店面出租;

5.招聘人员集中在物业经理、保安经理、招商经理、法务人员、水电维修工程经理等;

6.人力资源内外部事务尚无开展

初期存在问题:

1.薪酬架构无相应标准,无法判断;

2.五险一金账户未办理,员工入职无法完善相应手续;

3.人员未招聘到位,实际工作无法组织开展;

4.入职培训课程未开发,无法为新入职人员举行培训;

5.劳动合同,入职手续等情况尚无模板参照,如何在法律范围内办理无相应经验;

6.各部门组织职责尚不明确,员工岗位说明书未建立

工作思路:搭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前三个月优先)同步进行;

第一阶段:管理人员招聘及相关工作(3月——4月中旬)

一、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原有招聘渠道基础上开展的管理人员招聘,若无法满足到则拓展渠道;

二、管理级招聘到位后:主要包括入职合同、员工花名册建立、劳动部门备案、相关资料(毕业证书、学历证书、原工作单位离职证明、体检报告、保密协议、从业竞业协议、简历等)建档归档、公司建立五险一金账户、员工五险一金办理;

三、入职培训:根据公司实际需要,结合劳动法要求,对入职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工作,并做好记录、反馈,以便在试用期内遵造劳动合同法要求做好人员考察和筛选(特别是不合格人员劳动关系的合法解除)

四、结合本土市场情况初步建立薪酬体系(职级职等标准!!)、工资发放相关工作流程设计及准备(工资表设计、建立工资发放银行合作关系、签订发放合同及其他手续)

第二阶段:各部门人员招聘及培训工作(4月中旬——6月)

1.工作元分析:在各部门经理到位后,结合各部门实际工作需求做好元工作分析,建立部门工作说明书,员工岗位说明书,初步确定人员编制情况;

2.根据工作岗位说明书,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员招聘工作;

3.人员入职手续办理(同上),入职培训,构思相应制度;

4.试用期人员考核、筛选;

5.根据编制情况,初步核定人力成本预算,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管控;

6.初步设定公司各项事务的管理审批权限,严格根据审批权限处理日常工作,并做好监督;

第三阶段:(6月以后)

结合领导层管理思路及战略规划,搭建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执行,做好人事相关日常工作保证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才供应,并做好文案管理,形成相应制度;

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在总经理发展思路指导下,划分合理的组织架构,设立人事管理权限,组织、协调监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流程落实及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2.根据部门人员编制计划,预算,做好人员供需预测;

3.制定员工手册,明确员工考勤、日常行为规范、奖惩措施;

4.做好薪酬福利、培训、绩效等考核制度并不断完善;

二、人事管理

1.员工招聘、录用、考核、调动、离职管理;

2.公司后备干部选拔、考察、建档、培养;

3.公司员工人事档案、劳动合同管理;

三、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1.员工日常考核工作;

2.组织并实施员工绩效考核工作;

3.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设计奖惩;

四、完善薪酬福利制度

1.制定并建东公司人力成本预算;

2.核定发放员工工资

3.定期进行市场薪酬水平调查,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4.核定五险一金,做好缴交工作并及时处理员工五险一金缴交转移中问题;

五、培训开发

1.结合企业需求,做好培训需求调查;

2.针对调查结果,设计培训课程,组织培训;

3.结合企业发展及员工需要不定期组织员工外部培训;

3.培训结果反馈,调整

4.培训经费预算、使用、分析;

六、劳动关系管理

1.定期了解员工满意度调查,开发沟通渠道;

2.协调好政府劳动部门关系;

3.劳动纠纷、工伤等意外情况预防及处理;

4.联系高校、人才网、政府工会,及时搜集汇总最新人力资源信息;

5.提供各类人力资源统计数据;

七、公司宣传、团队活动组织与设计;

1.利用招聘渠道,及招聘组织过程,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 篇6

一、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

采掘类企业主要包括矿产及油气开发企业, 这类企业是环境资源的直接开发利用者, 也是最主要的环境资源破坏者, 包括初级产品的后期加工、转运甚至到出售等一系列阶段都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影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目标就是给企业相关利益人提供真实可靠的环境会计信息, 以便于其能够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理性决策, 从而能够引导企业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 管理企业的环境行为, 监控企业的环境污染。采掘类企业利益相关人包括企业管理层、投资人、债权人、员工、产业链上下游、政府监管机构、环保组织、社会公众等, 从各相关利益人角度来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具体如下。

(一) 企业管理层

企业管理层是环境会计信息的提供方也是最重要的需求方, 企业管理层需要统计一定时期的企业环境会计数据向外披露, 也需要从环境会计信息中明确企业应该承担的财务和环境责任, 从而提高环境相关决策的准确性;也需要评估企业相关的环境投入和产出, 判断企业环境价值的增减;评估如环境相关诉讼及罚款等环境风险, 以及从长期竞争力角度, 企业建立更高的行业环境门槛也需要企业自身环境会计信息的支持。因此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之一就是满足企业管理层的决策需要、完善企业环境价值评估、支持企业环境战略调整。

(二) 投资人、债权人、产业链上下游

随着环境相关立法的不断健全,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采掘类企业的环境运营成本逐年升高, 环境损害赔偿支出逐年增加, 投资人在做出决策时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和详实程度都日益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投资人需要利用环境会计信息来判断企业的环保支出的合理性和收益性, 综合考虑企业的环境相关成本。债权人需要从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中判断企业的环境支出是否会影响债务偿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是采掘类企业的关联方, 通过对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分析, 可以从中得出采掘类企业的运营情况以及环保要求, 从而调整自身的资源配置以便迎合其诉求。因此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之二就是满足企业投资者的信息需求、稳定企业债权人的借贷信心、确保产业链的环境战略的统一。

(三) 政府监管机构及环保组织

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政府作为环境资源产权受托人和名义产权所有者, 需要对企业所掌控的国有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因此环境会计信息也是政府发挥监管、调控职能的依据, 方便从宏观层面控制整体环境状况。环保组织多为非政府公益组织, 本着对环境负责、社会负责的态度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 由于其权利的限制, 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就是其唯一的信息来源。因此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之三就是作为政府监管机构监管和调控企业环境行为、实施宏观环境战略的信息保证以及辅助环保组织行使对企业的外部监督权力。

(四) 社会公众、员工

受环境事故影响最深的是社会公众及企业员工, 这些事故所造成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包括身体上损害, 因此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也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有诉求, 以便获取企业的全面信息, 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之四就是保证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环境行为所造成的相关影响的知情权。

二、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一) 全面性与相关性

全面性原则主要强调采掘类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需要涵盖整个企业所有环境相关的信息, 满足所有相关利益人对披露信息的使用要求。采掘类企业的所有管理运营都与环境资源紧密相关, 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资本运营等都具有典型的环境特征, 因此为了采掘类企业除了披露传统的会计信息之外, 还应该包括环境相关的成本、负债、资产以及其他相关财务与资源配置等信息。

相关性原则是对全面性原则的进一步要求, 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都要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紧密相关。决策有用是环境会计信息的最基本要求, 相关性是披露信息的最基本价值所在, 能否提高相关利益人的决策水平是检验披露信息相关性的评价标准。有必要指出的是, 这里的相关性既包括内容上的相关性, 也包括质量上的相关性, 即涵盖信息质量可靠性的相关性。

(二) 成本性与收益性

任何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 即总收益大于总成本。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要遵循此项原则, 只有企业向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时, 企业才有动力继续下去, 从而达到最优。总的来说, 采掘类企业向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会向外树立一个正面的环境友好形象, 同时也会为内部管理提供参数依据, 而收集此类信息的成本相对而言是很低的。但是诸如环境事故这类重大事件的对外披露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广泛的损失, 因此企业很可能根据成本收益原则选择隐瞒某些信息, 这就引出了下一条原则, 即自愿与强制结合原则。

(三) 自愿与强制结合

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尚未有明确的强制性披露要求, 针对单纯的环境信息也只针对重污染类企业做出少量规定, 从目前的实施情况上看, 这种以“鼓励自愿披露为主, 辅以强制性披露要求”的做法显然不够。因此本文认为, 针对环境会计信息, 特别是像采掘类企业这样的重点关注对象应该采取“以强制披露为主, 附加自愿披露”的原则进行。

(四) 灵活性

由于环境会计在理论研究层次尚不完善, 因此在现实实施过程当中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包括计量方式的灵活性以及环境要素核算和披露的灵活性。可量化的财务信息包括绿化费、排污费、资源税、环保补贴、环保投资等可以使用货币计量方式, 其他的如环保政策、环保计划等则以定性的方式进行描述披露。涉及的环境相关要素可以视企业规模和会计核算的完善程度从基本的环境要素中灵活选取, 基本的环境要素主要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等。

三、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目前我国现有的针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主要有:2008年上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2003年环保总局发布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和2011年发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2011年环保部发布的《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这几份规定中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主要都集中在环境保护方针、目标;资源耗用量;重点污染物排放情况;环保设施情况;节能减排完成情况;重大事故披露等方面, 而且总体上看仍旧延续以自愿披露为主的原则, 强制性披露信息严重不足。

本文针对上述规定的不足, 重新建立了一套针对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指标体系, 将采掘类企业所需要向外披露的所有信息汇总分类, 以统计学方法选取了相关主要指标形成体系, 是对上述规定中所要求的披露信息的进一步补充, 同时为了保证披露指标体系的现实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所选取的指标均为可量化指标。

(一) 环境财务类指标

环境财务类指标主要是指采掘类企业所有环境会计信息中与传统会计相类似, 并且是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相关信息指标, 可再具体分为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绝对量指标是对采掘类企业总括性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是对总体系信息的全面描述, 相对量指标则是采用了类似财务分析的方法将企业的环境会计总体信息进行的分析性描述, 是对绝对量指标披露的补充。绝对量指标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环境收益;相对量指标包括单位产品环境成本、单位产品环境收益、环境资产负债率、环境资产净利率以及环境权益净利率。

(二) 环境使用类指标

环境使用类指标是针对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披露而专门设计的一类指标, 此类指标的设计主要参考统计学方法, 是对企业所涉及的环境资源耗用进行的全面分析, 同时结合会计指标核算方法提炼精简出来的。

单位产品类指标包括单位产品能源耗用量、单位产品水资源耗用量、单位产品土地资源耗用量、单位产品三废排放量;单位利润类指标包括单位能源利润率、单位水资源利润率、单位土地资源利用率、单位利润三废排放率;循环利用类指标包括三废回收利用率、能源循环利用率、环保设备循环利用率。具体指标体系的层次与分类见表1。

本文提出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仅包括可量化的相关信息, 企业在实际披露时还应该补充以定性描述的相关信息, 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其中定性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环境政策, 环保计划等信息。

四、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随着我国理论界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不断探索, 以及借鉴国外实施经验, 目前各企业普遍采用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主要有三种。补充报告模式, 即在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中增加有关环境会计要素和环境信息的内容;独立报告模式, 即在传统会计报表之外, 独立设置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利润表和环境现金流量表;环境报告书模式, 即企业以年为单位, 编制独立于财报之外的环境报告书, 重点披露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

其中补充报告模式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 不改变原有报表模式, 只增加相关要素和内容, 缺点是信息含量较少, 环境会计信息与传统会计信息没有被有效的区分开, 会给报告使用者造成困扰, 无法全面、准确的从报告中获取环境相关信息。独立报告模式的优点是单独、全面的覆盖所有环境会计信息, 提供的信息准确、精细,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尚有缺陷, 理论上无法保证独立报告的编制, 许多相关的环境要素在理论上还没有做到统一。环境报告书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环境会计信息载体, 但是现有披露的环境报告书的侧重点主要在于环境资源的使用情况, 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 针对环境运营对企业会计上的影响此类报告书中极少提及, 因此仅仅依赖环境报告书显然不能获得完整的企业环境会计的相关信息。

因此本文根据所提出的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单独设计独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报表, 即以体系中各指标为一级披露要素, 以相关指标计算所需的二级指标为二级披露要素, 形成符合本指标体系各子类指标的分类计量披露模式。

本文提出的披露报表应作为传统会计报表的单独补充报表同时进行披露, 这样企业相关利益人就能同时获取企业的传统会计信息和环境会计信息。

五、结论

本文重点分析了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和原则, 并且根据相关的目标和原则,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精简提炼出了适合采掘类企业特征的, 应该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指标, 并形成了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 最后结合现有的披露模式的优缺点, 提出了以指标体系为基础的披露报表模式作为传统报表独立的补充性报表, 保证报表使用人获取信息的完整性。

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是解决企业环境问题的切入点, 只有通过信息披露进行的监督与内部控制, 才能更好的鞭策企业的环境行为。本文由于篇幅所限, 对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框架的研究尚不够透彻, 许多指标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修订, 而且任何理论转化到实际操作都需要政策引导和制度保证, 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的环境会计的相关法律以及行业规章也是保证本文的研究能够顺利转化成实际的重要影响因素。采掘类企业也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的运用披露指标体系, 促进本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 实现经济资源的耗损与补偿的良性循环, 以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摘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研究框架中最早进入实务操作领域的, 众多学者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是由于基础性环境会计理论的支持不足, 目前的信息披露理论研究仍需深入。有鉴于此, 本文以采掘类企业为研究对象, 有针对性的对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原则进行分析, 在借鉴传统会计信息披露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框架,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信息披露模式的意见建议。本文介绍的信息披露框架是针对采掘类企业建立的, 解决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将对整个行业的环境会计实施产生推动作用。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框架,采掘类企业

参考文献

[1]王亚男, 傅建设, 冯烨彬.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会计, 2013 (2) :70-72.

[2]闫蕾.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与分析——来自重污染行业数据[J].财会通讯, 2013 (8) :21-23.

[3]戴悦, 华楚慧, 李玮玮.以环境产权为核心重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会月刊, 2012 (12) :17-20.

[4]周守华, 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 2012 (2) :3-10.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 篇7

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大体上可以分为内部牵制、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内部控制的雏形———内部牵制。它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 这在早期被认为是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 也是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雏形。第二阶段是内部控制的初步形成———控制系统。它是从职务分离、账户核对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逐渐演变成由组织结构、职务分离、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因素构成的控制系统。该阶段的发展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竞争的日趋激烈, 使得各级管理人员不得不进行全面企业管理的探索。在泰罗等管理理论的指导下, 企业经营管理者从内部牵制原则出发, 尝试着从组织结构、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 对其所属部门的人员及工作进行组织、制约和调节。第三阶段是内部控制的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它是西方学术界在对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进行研究时, 逐步发现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 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要领, 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并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第四阶段是目前最具权威的由美国COSO委员会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它提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营运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同时提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2 内部控制环境的概述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 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 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内部控制三大目标包括合理地确保:1.经营效率和有效性;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3.对适用法规的遵循。内部控制有五大要素:1.控制环境 (Control Environment) ;2.风险评估 (Risk Appraisal) ;3.控制活动 (Control Activity) ;4.信息与沟通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5.监控 (Monitoring) 。

所谓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它反映了董事会、总经理阶层、业主和其他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组织的基调, 主导和左右着组织内成员的控制理念, 决定着内控的结果和成效。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 如果把内部控制工作看作一个系统, 那么内部控制以外的并对内部控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便构成了内部控制的环境, 这些环境有的是企业可以控制的, 有些是企业不可控的, 前者即是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 后者则是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即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同时受着内外环境的影响。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应由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要素组成。外部环境如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道德环境、法律环境和政府角色与作用等。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

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框架构建的原因分析

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应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要素组成。根据系统论的观点, 如果把内部控制工作看作一个系统, 那么内部控制以外的并对内部控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 便构成了内部控制的环境, 这些环境有的是企业可以控制的, 有些是企业不可控的, 前者即是内部控制内部环境, 后者即是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即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同时受着内外环境的影响。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应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要素组成, 外部环境如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道德环境、法律环境和政府角色和作用等。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管理因素、组织因素、人的因素与其他因素 (包括新纳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体系的会计信息、流程再造) 等。内部控制环境这个大因素由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小因素组成, 两者共同影响着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但由于内部控制环境因素是企业可控的, 所以在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时, 内部环境因素常常成为关注的重点。外部环境同内部环境一样, 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 同样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实施。虽然这些外部要素是企业不可控要素, 但是他们都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以及评价产生重要影响。对内部控制有着极强的导向性和约束性, 影响其他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设计、执行与监控, 是其他制度设计赖以成功的根本。可以说, 企业的内部小环境受制于企业外部的大环境。培育成熟的企业外部环境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制度保障,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运作的基础。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只有内、外环境都好时, 内部控制环境才能达到最优, 内部控制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因此在构建内部控制环境过程中, 需考虑对内部控制环境有效性进行评价。加强内部控制环境评价, 尽快找出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的漏洞, 已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当对与实现整体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环境等内部控制要素进行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评价。所以内部控制环境因素框架的构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4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框架的构建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五大要素:1.控制环境;2.风险评估;3.控制活动;4.信息与沟通;5.监控, 其中控制环境是首要因素。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分为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大部分。两者息息相关, 缺一不可, 共同作用, 相互渗透。内部环境因素又具体包括1.管理因素;2.组织因素;3.人的因素;4.其他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又具体包括1.经济环境;2.法律法规及规范;3.政府管制;4.科学技术进步。

通过本文构造的框架图表, 就是想强调, 要从系统、全面的角度看问题。不能把外部环境因素排除在系统之外 (以往的研究都是往往都只重视内部环境因素, 忽略了外部环境因素) 。因此这就使考虑问题的视角发生了变化。构造系统图, 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内部控制环境, 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对企业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完美无缺的企业内部控制是不存在的, 内部控制环境因素框架的完善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企业必须依靠自身努力, 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并重前提之下, 在国家给予充分重视的制度环境中, 加强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 借鉴西方先进理论及认识, 结合自身实际,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潮中努力构建切合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环境因素框架。

参考文献

[1]刘治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框架构建.财会通讯.综合, 2010年第九期 (下)

[2]黎明梅.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思考.财会通讯.综合 (中) , 2009年第12期

[3]陈文杰, 迟淑贤.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年7月第26卷第7期

[4]王燕林.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现代商业, 2009 (12)

[5]阎达五, 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 2009 (02) :02-08

[6]常丽.企业管理控制环境及其优化[J].会计之友, 2009 (06) :07-10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 篇8

1. 从控制目标来看

首先,在传统理论基础上,应对网络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应增加对于信息安全性的关注程度。其次,在网络背景下,企业内部的信息分布也与传统环境存在根本区别:关于雇员贡献和具体管理的行为的信息已不再被某一管理环节所独占,全部能在企业内实现低成本传递、理解和应用;从而雇员自主拥有的具有知识含量的信息则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所在。因此,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应该创造一种鼓励知识含量高的信息在组织内部广泛传播并得到保护的管理氛围、提供能够鼓励并引导这些知识信息充分发挥作用的组织环境,内部控制不应再更多地强调强制性和防范性,更多地应该表现出人性化和导向性的特征,由“防治”目标转向“保健”目标,在提倡员工自主控制和自我行为优化的基础上,使企业成为学习型自组织控制机制。

2. 从控制方法来看

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多地向以绩效改进为目标、以提供管理行为优化导向为基本方式的框架和体系发展。信息技术的引入增强了控制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高效性;有关经营决策信息与经济运行过程的实时、充分、同步反映加强了内部控制预防、检查与纠正的功能,将内部控制发展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且控制的重点由对人控制为主转交为对人、机的共同控制为主,控制程序也在逐步与计算机处理相适应。

3. 从控制对象来看

网络环境下,开放的网络系统与实时的信息交互联系,知识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内部控制除了关注物资设备、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配外,更应关注信息流与物流的统一及其安全调控。信息系统成为了既是内部控制对象更是内部控制重要工具和手段的根本性存在。

4. 从控制框架来看

网络环境下,伴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内部控制从单一控制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控制系统,实现了由硬性控制到硬性控制与软性控制相结合、由简单事后控制到全过程控制的转变。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奠定了技术基础时,内部控制理论会相应向前做适应性的发展。当网络环境下企业发展与传统企业的网络化管理产生本质飞跃时,内部控制理论必须做出针对性的重构。

二、网络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 信息技术方面对内部控制造成的挑战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原始凭证将成为数字格式,但目前相应的技术和法规还远没有达到完善,这会给组织的内部控制造成困难。数据处理变的过于集中,而且数据的存放形式会增加了数据再现的难度,使得数据处理过程无法观测。网络开放的环境很难避免非法侵扰,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非法访问甚至黑客或病毒的侵扰;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使得计算机犯罪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难度与复杂性。网络的应用使内部控制具有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如果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加之人们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麻痹大意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将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

2. 部分国有企业领导者信息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体制和国企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信息化工作虽然由从属和被动状态逐步转向复苏,但部分企业领导者经营管理缺乏信息意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有信息可以决策,没有信息或信息不足照样决策的情况。对信息工作缺乏长远考虑和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配合和支持。

3. 国有企业人员信息素质总体比较低

国有企业缺少一些既熟悉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熟练应对网络的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很多国有企业信息化知识培训只是针对各单位的具体操作人员,培训的都是技术知识。这使得很多国有企业职工对计算机、网络和管理系统知识匮乏,导致开发推广的应用系统使用效率低,不能充分体现信息系统高效、快捷的特点,从而也给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运行带来一定的障碍。

三、网络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研究

1.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和标准的确定

内部控制的目标包含:通过内控应实现的目标、内控体系本身的建设目标、相应的内控标准等三个子要素。企业通过内控应实现的目标与我国今年3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 (征求意见稿) 对应,包括战略目标、资产安全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等,作为内控的一个要素,企业内控应关注根据这个总目标如何建立和建立怎样的目标体系,同时应确定相配套的判断内控活动、措施和目标实现好坏的内控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控制。内控体系本身的建设目标在传统环境中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形成牵制和制约,是内控方法观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中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最关键的目标是在内控系统中着眼于过程、固化于程序使之形成学习型自组织控制机制,是过程观继而风险观的要求,这一机制的形成是网络环境中内控系统建设最重要的目标,也是保证内控应实现目标充分实现的重要的前提。

2. 内部环境的营造

在网络环境中信息系统是其重要的内部环境,在传统环境中,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重要要素,根据前面分析,网络环境下,把它作为内部环境要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更为合适,更能体现其重要性和基础性。且对应于网络环境下企业日益成为开放式的系统,企业生存在一个变化迅速的环境中,需要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沟通的大趋势,内部环境要素中还应重视与企业外部环境的关联性,从而使内控与企业内外相互协调,以发挥其促进员工自主行为优化的功能。

四、控制过程

对于风险评估这个子要素,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相对应,除了目标识别被提到内控目标和标准要素确定阶段,并在内部环境营造中固化外,同样应包括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三项部分。但因为网络环境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与传统环境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区别很大,所以网络环境下的内控除了要界定和评估企业内外部的战略、经营、安全、法规等传统环境下的风险外,更重要的是界定和评估由信息系统而引起的新风险:即信息系统规划建设的治理风险、软件中内控机制漏洞风险、系统运转的不稳定风险、操作的人为风险等。加强信息系统内部及因其导致的风险的界定和评估是影响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而在内部控制活动中,针对网络环境的特点,其内部控制活动要素整合信息系统框架,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阶“人员选择、管理组织机构、运营治理、作业与流程等控制:信息系统运行、维修与监管控制;软件系统内控机制内嵌、系统进出、操作控制等。总体而言,对应于《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控制活动下面包括信息处理、业绩评价、实物控制、职责分离这四个子要素。

五、控制监督

网络环境中内部控制与传统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一样,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是要严格执行相应的监督和问责,没有严格精当的监督与问责,网络环境中的内控作用也会削弱甚至失效。这一要素应该包括持续监控、个别评价、缺陷报告这三个子要素。网络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控制监督的主体除董事会、员工、企业内外部审计等一般企业相关者外,还应关注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权力的国资委、财政部等具有特殊性的监管层面。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探讨了网络环境带来得到全新的内部控制理念,接着分析网络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研究。在现实生活中,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健全,随着法律监督能力不断增强,内部控制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赵爱玲:《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体系的构建》,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0.15

[2]郭永清:《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整合研究》,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8.23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 篇9

现有的物流行业信息平台进行整合将涉及许多异构的数据源,主要表现在系统异构、数据存储模式异构和数据来源异构。如何将现有物流企业信息资源无缝地集成到物流业务流程中,将现有的物流企业平台无缝地集成为公用物流信息平台是当今面临的重大难题。

1 网格的概念

网格是利用现有互联网的架构,把地理上分布广泛的各种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带宽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整合成一个逻辑整体,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信息和计算、存储、访问等应用服务,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全面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

2 MAS的概念与体系结构

2.1 MAS的概念

MAS是指由多个Agent组成的一个较为松散的多Agent联邦,各Agent按预先规定的协议,根据系统的目标状态及自身的目的、资源和知识,利用通信网络相互间通过协商确定各自的任务,协调各自的行为活动,协作完成共同的任务以达到整体目标,各Agent成员的活动是自制和独立的。

2.2 MAS的体系结构

MAS的体系结构是指系统中Agent之间的信息关系和控制关系,以及问题求解能力的分布模式,它是结构和控制的有机结合,是Agent之间通信的框架。

经过对多代理系统和虚拟物流企业研究成果的总结,利用MAS技术构造虚拟物流企业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虚拟物流企业中成员企业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主动的经营策略、组织模式、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个体间通过协调合作共同完成生产任务。由于多代理系统也是强调相互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个体在分布式环境下的协调合作,因此,多代理系统和智能代理的研究成果为虚拟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描述和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本结构

多代理系统和虚拟物流企业中的基本机构非常相似。多代理系统是处于分布环境下的多个代理间形成的松散组合的系统,而虚拟物流企业是地理上分布的多个物流企业的暂时形成的联盟,成员企业间也是松散组合的。

(2)单元自制性

MAS内部的单个代理是分立自治的,代理内部机制使其成为一个自我完善的系统,能自己独立运作。而虚拟物流企业是由单独的企业构成,除了虚拟物流企业整体利益,成员企业是以追求自身最大利益为目标的,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仍然是自负盈亏的独立企业,这和多代理系统的特征一致。

(3)统一的通讯语言

成员企业的信息系统异构性是组建虚拟物流企业的最大障碍。而多代理系统的代理之间采用统一的代理通讯语言如KQML或者FIPA ACL实现一致的信息互操作,解决了成员系统软硬件的异构问题,而且易于对虚拟物流企业各成员通讯的安全性进行控制。

(4)对遗产系统的集成

采用多代理系统可以将对遗产系统(legacy stem)的修改降到最低。只要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通讯功能,不需更多的改动。对虚拟物流企业各成员企业组建和升级的成本将降到最低。

通过以上分析,MAS由于其适应环境的动态自组织能力和开放式的基础结构,与虚拟物流企业的特性有众多类似之处,非常适宜于在虚拟物流企业信息平台得到广泛应用。

3 网格环境下基于MAS的框架结构模型

应用整合的网格体系结构模型理论和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体系结构理论,结合MAS理论建立虚拟物流枢纽信息网格的框架结构模型和协同服务计算管理模型是网格环境下基于MAS的框架结构模型的主要内涵。框架结构模型形成支持动态、异构虚拟组织的项目协同工作和计算资源的共享环境。协同性包括资源共享的协同性、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协同性。资源共享的协同性以资源互连为基础,既包括资源使用时不同用户因时间、空间、权限等差异引起的协商,也包括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网格中资源共享的体系结构模型,包括分级模型、抽象拥有者模型和市场经济模型,是网格环境下虚拟物流枢纽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模型的重要资源共享模型。

3.1 智能主体的结构与运行环境

基于智能主体的网格中存在着大量的智能主体,不同类别的主体所完成的功能是不同的,但每个主体都拥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每个主体主要由六部分构成:信念和知识库、意图库、能力集、局部感知器、通信器、功能模块接口。功能模块接口将主体提供的各种功能以组件的形式封装和存储,通过一定的API接口为网格提供各种服务。

主体的运行环境是主体在网格环境下运行的一个平台,提供对主体的管理服务和通信服务,并支持主体与网格环境或其它平台之间的交互,其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由于智能主体在功能实现上具有主动性和自控性,因而其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图3为智能主体与信息网格交互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智能代理可能需要不同信息网格中的信息,这是一种多值依赖关系。

3.2 概念框架与模型

设Φ是虚拟物流枢纽中智能主体的集合,Φ=A1,A2,…,An,其中,Aii≤≤n≤是一个主体的基本资源描述,包括存储容量、处理器速度、通信带宽等。Ω表示智能主体作用的外部环境,Agent-ModelAi表示智能主体的概念模型,由图4可知,智能主体的内部状态和基本职能行为可以表示如下:

B,K,I分别表示Ai内部的信念库、知识库和意图库;Percep表示Ai通过局部感知器对外部环境Ω和其它智能主体进行感知和模型化的行为,Comm表示Ai通过通信器与其它主体进行通信的行为,Solve表示Ai通过功能模块表现的局部问题求解行为;learn、reason、negot、coord、plan分别表示Ai的学习、推理、协商、协调和规划能力。

在问题域中,包括需要由智能主体协作求解的部分,也包括不需要或无法由智能主体完成的部分,如资源连接等,因此,从主体作用的角度,概念模型可粗略表示为:

AgentOrg表示智能主体为完成一定的网格目标松散藕合而构成的一个多主体组织,为达到协作问题求解,主体要受到一定的组织原则和策略的约束每一个主体Ai需要满足这些原则和策略中与Ai相关的部分,将与多主体组织相关部分的概念模型表示如下:

其中AgentOrg-Elemt=<Φ,Role,Responsibility,Goal,Relation,Ω>,AgentOrg-Start=<Knowl-distri,Task-distri,Coordcontr,Confl-recon,Comm,Relia>。

AgentOrg-Elem表示AgentOrg的组织要素集。其中,Role是AgentOrg的职能集合,即AgentOrg必须执行的功能成分的集合;Responsibility是责任分配的集合,表示Role在Φ中的分配状况;Goal是AgentOrg的目标集合;Relation是承担某种职能的主体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的集合。AgentOrg-Strat表示AgentOrg的组织原则,即对主体的行为约束策略集。其中,Knowl-distri指知识分布策略,Task-distri指任务分布策略,Coord-contr表示协调控制策略,Confl-recon表示冲突消解策略,Comm和Relia分别表示通信和可靠性策略。

这样我们可以设∏Ai∏Agent-Model∏表示模型中与Ai相关的部分,则多智能主体组织的概念模型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

3.3 体系结构模型

现代物流信息网格计算模式应该提供对区域物流信息资源、虚拟物流枢纽的管理和业务系统开发及服务的全面支持。网格环境下基于MAS的结构模型借鉴了OGSA中层次划分的思想及其在各层中的功能定义,提出如图4(a)所示的虚拟物流枢纽网格体系结构模型,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资源层、中间层、服务层和应用层。

(1)资源层:主要包括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物理资源包括存储器、网络、计算机、仪器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等。提供在不考虑资源物理位置的情况下方便地使用能够组合形成虚拟物流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因此资源也具有动态演化的特性。资源层保障资源共享的协同性,即在资源使用时不同用户因时间、空间、权限等差异引起的协商以及资源的组合优化。

(2)中间层:网格中间层的主要提供网格资源管理、数据管理、网格安全,提供SRA访问网格服务及SA的接口,提供SRA查找网格服务及SA的功能。通过该层,用以寻找符合实现响应物流市场任务的物流资源。

(3)服务层:包括与虚拟物流枢纽的职能相关的各种服务等。服务层接收用户的网格服务请求,分析处理请求,提供满足要求的服务,其核心是网格服务。在网格服务的实现中采用Agent技术。Agent与网格体系结构无关,它不仅接受网格服务请求,向上提供网格服务,还可以发出服务请求或协作请求,网格服务中加入Agent,可以智能地使用资源,与网格中的其它服务或SA协同完成任务,提供服务。支持虚拟物流组织的动态性以及异构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协同性。

(4)网格应用层。为用户使用网格资源提供必须的应用程序,包括用户直接使用网格服务的图形界面、命令行界面和程序访问的API函数。将网格内部结构和操作的复杂性隐藏起来,方便用户对网格服务的使用。为虚拟物流企业提供相应的动态效果输出,显示机构组建、任务响应、各环节完成状况,直至任务结束后虚拟物流组织解体过程。

根据概念模型,在基于MAS的网格体系结构模型的各层中定义了各类主体,以及每种主体的目标、职能、责任以及与其它主体的关系,其结构模型可形式化表示如下:

其中,RMA,RDA,RAA,RCA,DSA,SMA,SAA,SCA,TPA,PA均为各类主体的集合,其中的主体满足前述概念模型A-gent-ModelAi和AgentOrg-Model,且有:

3.4 体系结构的特点

由于在结构模型中将MAS技术应用到网格中,因而体系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智能性

PA可以智能地收集请求信息,学习各个物流资源用户的使用偏好,提供人性化的便捷服务。TPA对虚拟物流企业发起者提出的服务请求进行理解和分析,形成请求任务和子任务,SCA可以根据掌握的网格资源信息,智能地均衡负载、提供服务,智能地响应TPA的服务请求。SA可以相互协作完成任务,对于涉及敏感信息的协作,可以选择信任度高的SA来合作,即根据组建不同虚拟物流企业所需要不同的信任度的物流企业进行选择构成。

(2)健壮性

由于Agent是大粒度的软件体,Mufti-agent技术本身的容错功能也使得基于Mufti-agent的网格系统拥有更强的容错能力。过程对用户完全是透明的,客户端程序的执行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使得虚拟物流企业的各个模块可以稳定的工作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虚拟物流企业的跨地域需求。

(3)自治性

利用Mufti-agent技术的资源查找和定位的能力,网格环境下基于MAS的体系结构具有适应性的资源调度能力,能够在一个高度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满足组成虚拟物流企业各物流企业的独立运作特性。

(4)开放性和动态性

框架可以使应用层成为真正的开放层。企业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动态添加或者删除子系统。随着虚拟物流企业策略的改变,系统底层不需要进行任何修改,只要对应用层和相关知识作改动就可以简单地实现系统重构,这是传统应用系统所不能做到的。

(5)跨组织性和分布性

通过网格服务中的通用描述发现和集成(UDDI),将物流任务响应协作中需要同外界物流市场进行交互的部分发布出去,就能够利用网格服务的良好互操作能力取得跨地域、跨物流企业工作流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实现虚拟物流企业成员之间协作的目的。

(6)可重构性

利用网格服务的封装性、SOAP的简单接口可以对服务进行封装和交互,从而可以实现软件的重构和工作流的重组,可以实现虚拟物流企业各成员企业物流环节的重组。

(7)安全性

由于网络传递次数减少,而且很多敏感信息包含在Agent中,消息被截获并解密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

综上所述,在虚拟物流企业中,物流企业需要多个合作伙伴共同参与来完成区域物流服务,这涉及到企业之间大量的数据交换和跨企业边界的过程管理。基于以上结构的这些智能主体在概念模型的约束下构成空间信息网格环境中的多主体组织,它们之间突破地域限制不断地进行交互,相互作用,协同进行局部问题求解,实现复杂分布系统中的异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从而可以为虚拟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的运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摘要:分析了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意义与目标,提出网格环境下基于MAS的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基本框架、关键技术和模型,对其实施与运营进行研究。

关键词:物流,物流信息平台,区域物流

参考文献

[1]吉勤,李培峰,朱巧明.一个网格环境下基于分块的混合型自调度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45(30):104-106.

[2]邓宏,陈笠,等.基于制造网格的虚拟企业组织变更与制造资源调度问题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8):1211-1219.

[3]徐东红,齐勇,等.基于MAS系统的动态web服务组合形式化建模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8,24(3):289-292.

[4]陈峰.虚拟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经济论坛,2009(11):108-110.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框架 篇10

关键词:多门户,基于事件,服务管理

0引言

在多门户环境下,门户系统包含门户服务器和多个子门户应用,每个子门户都由相应的Portlet应用组成。门户要维持正常的运行管理维护,就要提供相关的服务。

对于门户系统来说,服务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1]。在多门户环境下,存在众多的服务。门户服务器本身需要服务,每一个子门户也需要相应的服务,服务分散存在于门户服务器和多个子门户中。而且,随着子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服务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多门户环境下如何对服务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有两种常见的解决方案。一种解决方案是对门户中的服务采用静态的管理方案。门户启动时,加载所有服务,在门户运行期间,所有服务始终处于运行状态,在门户关闭时卸载所有服务。该方案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但是部分服务在相应的功能执行完后,就处于闲置状态。如果该服务继续运行,会占用系统资源,影响门户性能。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用户干预的服务管理方案。该方案向用户开放服务管理的功能,用户根据需求手动加载或者卸载相应的服务。该方案的缺点是,门户中服务数量众多,手动操作不便,而且用户可能会出现操作失误,引发系统异常,甚至会导致门户崩溃。

第一种方案虽然实现简单,但是存在浪费系统资源,且服务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第二种方案赋予用户手动管理服务的权限,但操作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引入事件驱动机制对服务进行管理。所谓事件驱动机制,就是程序按照事件发生的次序随机执行而不是按照编程时定义的顺序执行[2]。根据事件驱动机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模型,并且根据该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框架,从而实现对门户中服务的有效管理。

1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模型

1.1服务管理模型的分析与设计

门户系统中服务众多,部分服务只在使用相应功能时起作用,当相应功能使用完毕,就不再起作用,长期处于被闲置的状态,而且还要占用系统资源,影响门户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对服务的有效管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模型。即:当门户要使用相应功能时,触发相应的事件,加载该功能所需的服务;当相应的功能使用完毕,就会触发相应的事件,卸载这些服务。从而提高服务的利用效率,减轻门户系统的负担。

因此,如图1所示,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模型就是引入事件驱动机制,当Portal为实现相应功能,进行相应操作时,就会触发相应的事件,根据相应的事件处理逻辑,加载或者卸载该功能相关的服务。

门户系统中的服务用s表示,所有服务的集合用S表示。

定义1 事件,事件集合 事件语义上指发生的活动或者状态变化[3]。在门户系统中,事件是门户系统进行某种操作后所产生的反应活动。事件用e表示,事件的集合用E表示。EE_Name×2E_Arribute×E_Time。E_Name为事件名称的集合,一个事件有唯一的名称,不同事件的名称不同。E_Attribute是事件属性的集合,一个事件可以有一个到多个属性。E_Time是事件发生的时间的集合。事件e为一个三元组。

e=(name,Attribute,time)∈E,(nameE_Name,

AttributeE_Attribute,timeE_Time)

本文所讨论的事件,都是瞬时事件,在瞬间发生。

定义2 事件处理逻辑 在门户中,事件处理逻辑是事件被触发后相应的处理逻辑,即对某个服务采取的某种操作(包含加载和卸载操作两种)。用op代表操作,OP代表操作的集合。在本文中,OP={init,destroy}。init代表加载操作,destroy代表卸载操作。事件处理逻辑用ep表示,事件处理逻辑的集合用EP表示。事件处理逻辑EP是一个二元组,EPS×OP

定义3 事件与事件处理逻辑的映射关系 在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模型中,当事件被触发,相应的事件处理逻辑就会执行。因此,事件和事件处理逻辑存在映射关系。这种映射关系用map表示,映射关系的集合用MAP表示,MAPE×EP。因此,map=(e,ep),ep=(s,op),eE,epEP,sS,opOP。map表示:当事件e被触发,e的事件处理逻辑ep执行,即:对服务s执行op操作。一个事件对应一个到多个处理逻辑, 一个处理逻辑对应一个到多个事件。

1.2适用范围

门户中服务众多,要确定何种服务能够使用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模型。本节首先对门户中的服务进行分类,然后讨论这些服务是否能够采用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模型。

定义4 平台服务,应用服务 门户系统中的服务可以分为:平台服务和应用服务。平台服务是门户服务器运行相关的服务,所有的平台服务的集合用Sp表示;应用服务是子门户应用运行相关的服务,所有应用服务的集合用Sa表示。且SpSa=Ø,SpSa=S

定义5 核心服务,外围服务 门户系统中的服务也可分为:核心服务和外围服务。核心服务是门户运行必需的服务,所有核心服务的集合用Sc表示。门户系统启动时,核心服务必须加载,且一直处于运行状态,不能够停止,否则门户系统就会崩溃,只有当门户系统关闭时才能卸载这些服务。外围服务是指核心服务以外的所有服务,所有外围服务的集合用Sr表示。外围服务不是门户运行必需的服务,只在门户使用相应功能时起作用。且ScSr=Ø,ScSr=S

平台服务集Sp,应用服务集Sa,核心服务集Sc,外围服务集Sr的关系如图2所示。外围服务集Sr满足Sr=(SpSa)-Sc

根据不同服务的特点,从表面上看来,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模型适用于外围服务Sr,而不适用于核心服务Sc。但是,门户的启动和关闭也可以视为事件,因此对核心服务的管理也可视为基于事件的加载和卸载。当执行门户启动操作,触发门户启动事件,加载所有核心服务;当执行门户关闭操作,触发门户关闭事件,卸载所有核心服务。因此,门户中的所有服务都可以使用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模型。

2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框架

2.1服务管理框架的设计

根据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模型,本文设计了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框架。该框架包含:事件监听器,事件处理器,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器,事件配置信息管理器。其结构如图3所示。

当Portal要执行相应的操作,就会触发相应的事件,事件监听器就会监听到该事件,调用事件配置信息管理器,查找事件对应的事件处理器,然后事件处理器对事件进行处理,调用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器,加载或卸载相应的服务。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框架的模块设计如图4所示。

LifecycleManage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器模块 管理门户中服务的生命周期,提供服务的加载和卸载等功能。

EventListener事件监听器模块 是监听事件的入口。当有事件被触发,事件监听器监听到该事件后,对该事件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事件处理器,并把事件发送到该事件处理器。

EventProcessor事件处理器模块 提供事件的处理逻辑。处理逻辑即为调用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器模块LifecylceManage,加载或者卸载相关的服务。

EventConfig事件配置信息管理器模块 该模块存储相关的配置信息。

2.2事件与事件处理器的映射关系配置

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框架需要相应的配置信息,保存事件与事件处理器之间的映射关系。由于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不是Portlet规范 (JSR168[4]和JSR286[5])的一部分,相关的配置信息不能写在门户系统的部署描述文件Portlet.xml中。因此引入部署描述文件ServiceEvent.xml来声明事件和事件处理器的映射关系。事件配置信息管理器通过读取ServiceEvent.xml得到相应的配置信息,供服务管理框架使用。部署描述文件ServiceEvent.xml包含如下信息:

2.3服务管理流程

如图5所示,Portal执行操作Action,触发事件E。事件监听器模块EventListener捕获到事件E,然后查找事件配置信息管理器模块EventConfig,查询到事件E的事件处理器Pro,然后把事件E传递到事件处理器Pro。事件处理器Pro调用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器模块LifecylceManage加载或卸载相应服务S。

3服务管理框架的实现和案例分析

3.1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框架的实现

OncePortal[6]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开发的基于J2EE平台的支持多级子门户的门户中间件,提供页面个性化定制、信息集成、单点登录、内容管理等功能。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框架,在OncePortal中实现为服务管理模块。

该模块具体的包结构如图6所示:其中service.evnetmanage包中包含EventListener,EventProcessor类,提供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service.lifecyclemanage包中包含LifecycleManage类,提供服务的生命周期管理。service.om.config包中包含 EventConfig类,提供配置信息管理。

3.2案例分析

某企业采用OncePortal搭建企业信息门户,实现企业信息管理。该门户运行环境如表1所示。

该门户共有服务39个。通过对该门户的服务运行情况进行了进行为期8天的监控,得到监控信息如图7所示。

根据监控结果计算可知, 8日内平均每天有34.08个服务在运行,服务的平均运行率为87.38%,可见门户系统中的服务并不是每天都满负荷运行。如果OncePortal没有采用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框架,那么所有的39个服务都要满负荷运行。因此,采用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框架,该企业门户的服务对门户的负担减轻了12.62%。

4结语

在多门户环境下,门户系统包含门户服务器和多个子门户应用。为了满足门户运行和维护的需求,门户系统提供了多种服务。门户中子门户众多,所需服务数量众多。而且,随着子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服务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实现对门户中服务的有效管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模型,引入事件驱动机制实现对服务的动态加载和卸载,并根据该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事件的服务管理框架。

门户中间件OncePortal采用该框架,对门户系统中的服务进行管理,提高了服务的利用效率,节省了门户系统的资源,减轻了门户系统的负担,从而实现了对服务的高效灵活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江泓.门户系统中的服务动态重配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6.

[2]匡芳君.基于Web服务的事件驱动集成模型及应用[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6.

[3]刘家红,吴泉源.一个基于事件驱动的面向服务计算平台[J].计算机学报,2008,31(4):588-599.

[4]JSR168:Portlet Specification1.0[S].Java Community Process,2003.

[5]JSR268:Portlet Specification2.0[S].Java Community Process,2008.

上一篇:电路仿真设计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