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距离

2024-07-22

旅游距离(精选四篇)

旅游距离 篇1

关键词:社会距离,电影媒体,旅游业

一、社会距离概述

( 一) 概念及影响因素

一般认为,目前学术界普遍使用的“社会距离”( Social Distance) 概念主要源于加布里·塔德 ( G. Tarde ) 。其在《模仿的规律》( Law of Imitation) 一书中首次提出社会距离概念,并将其用于表征社会阶级差异。塔德认为社会距离存在于阶级之间,是阶级之间亲密关系的反映,其程度是可以量度的,并认为阶级差别就是阶级距离[1]。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 G. Simmel) 赋予了社会距离概念以主观色彩,将自我与事物、他人、兴趣、观念等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他认为,“距离”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关系,“距离”的实质在于创造了一种主客关系,“距离”是自我与周围环境的一种关系[2]。维尔拉德认为,应该从个体与社会、主观与客观两个维度对社会距离进行分类: 主观个体距离体现为个体在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 主观社会距离是对一个群体的观点和看法,形成外群体与内群体差别; 客观社会距离体现为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社会距离被视为一种区分内外群体联系的族群形式[3]。本文认为所谓社会距离,就是因为制度限制、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地位差异而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在态度和行动两个层面上的亲近和疏远的级别和等级[4]。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越小,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就越大。

影响社会距离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制度、文化差异、隔离、居住时间、社会地位差异等[5]。通常同一地位的阶层之间经常往来,相互通婚。地位团体之间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交往有一定的排斥性和限制性。文化差异或文化上的异质性是导致社会距离的又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文化传统、语言能力、偏见和歧视、文化异质性等因素都会创造和维持社会距离。隔离也是产生社会距离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它本身就是社会距离; 另一反面它的存在导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阻断,从而产生心理隔阂和文化差异。国家之间的隔离与两国人民之间的社会距离也具有一定的联系。

( 二) 研究假设

依据中西方学者对社会距离的研究现状,本文推演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一: 电影媒体对社会距离影响的假设。中国出品韩国和印度的电影数量越多所呈现的内容越容易引起大学生的认同,社会距离就越小; 数量越少,内容越没有认同感,社会距离越大。

假设二: 社会距离对旅游业的影响假设。社会距离越大,对旅游业产生的消极影响越大; 社会距离越小,对旅游业产生的消极影响越小。

二、电影媒体对社会距离的影响

最初地理学家们只把媒体视之为呈现地景意象的资料来源,但如同文学作品一样,媒体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规范来塑造地方之间的互动。这些媒体“侵入”到日常生活,创造了消费者沉浸其中的地景与文化,影响消费者的世界观,成为消费者世界观中的一部分。正因为媒体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们并非人类生活的附属品,而是逐渐构成了影响日常生活的条件[6]。媒体所传播的信息会影响到人们对事物观点和看法的产生或者改变,从而影响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亲密或疏远的程度和等级,即社会距离的变化。

( 一) 电影媒体对社会认同的影响

电影和其它媒体最不相同的地方在于它是对空间和信息的聚集,它使分离的人们重新聚集在一起,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心灵的交流上。媒体本身就有引导大众舆论的作用,而电影电视媒体是最大众的文化传播形式,又是易于为人们接受并产生极大反响的艺术,对社会各个阶层都有着其它门类艺术不可比拟的教育意义。人们接受来自电影的信息以后,经过消化,实现了个性化的演变,或多或少带有主观色彩的观点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个人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社会距离产生影响。

( 二) 从数量上分析电影媒体对社会距离的影响

暴风影音中显示2010—2014年在中国出品的韩剧和印度剧的数量分别为225部和51部,如此巨大的差异反映出中国在引进电影方面的导向,明显偏好于韩剧。电影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活在校园未接触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电影是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而媒体的导向对于大学生各种观念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媒体侧重韩剧的情况下,大学生对韩国的了解必然会多于印度。

( 三) 印度和韩国电影文化的特点分析

对云南师范大学不同专业的1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36份,有效率为91% 。从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29. 4% ( 约40人) 的大学生喜欢印度电影,而58. 9% ( 约80人) 的大学生喜欢韩国电影。由此可知,目前韩国电影在中国无论是上映的数量还是受欢迎的程度都远远大于印度电影。这与电影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密不可分。电影媒体所传播的韩国和印度两国的传统文化、社会安全、经济状况和民主状况都会对观众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使我国民众对印度、韩国产生了不同的社会距离。

1. 印度电影文化的特点

虽然中国和印度地理位置相近,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两种文化体系却大不相同。有学者认为印度的生活方式,无论从家庭结构、政治发展、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或种姓制度去观察,它同东方的差别和西方一样大[7]。所以印度和中国国民在心里和态度上容易出现冲突、排斥,增加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

( 1) 传统文化。中国人遵循孔孟之道,重节重义,仁爱博大; 印度人讲究“梵我同一”轻物质,重精神,追求来世[8]。中国文化是以道德为本位的伦理型文化,而印度文化是以信仰为本位的宗教文化。

( 2) 社会等级制度。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而印度的古代种姓等级制度,至今影响着印度人民生活的各方面,是一种阶级差别和阶级压迫形式,影响着印度社会和平民主的进程。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民主只是属于统治阶级,而不是人民的、大众的民主。

( 3) 女性的社会地位。当今的印度女性仍然受到宗教、嫁妆、种姓等问题的困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被整个社会所忽视,她们被定位在延续后代、照顾家庭的角色上。同时由于嫁妆制度的存在,印度的女性从小被视为家里的债务,因而在教育、营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和男性存在极大的差别。这种性别歧视导致当今印度社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印度6岁以下男女儿童的比例为1000比914,同时,印度男性已经比女性整整多出4000万人。由于印度女性地位的极端低下和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社会法制对女性的保护欠缺,这个古老的国度平均每23分钟就会发生一起强奸案,新德里更是被媒体称为“强奸之都”,新德里一年不知道会发生几千起强奸案,但整个2012年只有600起案件得到了法院受理,除了一起案件外全部判了“无罪”[9]。这种对女性的极度不重视、不尊重在印度的影视作品里随处可见。对于我国民众来说,这是无法想象和不可容忍的,在观看影片时会对印度社会产生极大的不认同感与排斥感。

( 4) 社会状况。2009年获得奥斯卡八项金像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展现了印度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印度的肮脏、落后、野蛮、充满暴力和犯罪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加深了人们对印度“脏、乱、差”的印象[10]。印度的两极分化问题极其严重,据统计,目前印度拥有全球40% 的贫民,其中28%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 2亿人生活在饥饿当中,比非洲整个贫困人口还多[11]。即使在印度最繁华的城市孟买,也经常可以看到豪华的轿车与破旧的人力车穿梭在闹市中,以及一幢幢富丽堂皇的别墅旁边的低矮破旧的贫民窟,这种鲜明的对比会让每一位到过印度的人都印象深刻。

2. 韩国电影文化的特点

韩国和中国同属于亚洲文化圈,共同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因此韩国人在情感表达、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与中国人很相似,所以中国人很容易接受韩国的文化。特别是1998年以后在中国兴起的“韩流”,对中国的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韩国把中国的文化恰当地融入到本国的文化当中,使韩国文化表现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亲切感[12]。相似的民族文化所蕴含的亲切感大大缩短了两国人民的社会距离感,相互理解、接纳程度和信任度不断增强,韩国文化形态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 1) 文化。自从韩国的现代文化进入中国市场以后,中国人在文化上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韩国的流行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方式、流行理念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韩国的文化,特别是大量韩剧的引进对我国的青少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他们对新颖和多样的文化有更大的需求,而韩国文化的涌入恰恰符合了这样一种需求[13]。

韩国影视文化内容丰富,有浪漫的青春偶像剧,情节跌宕起伏的历史剧,它们都有细腻的、打动人心的故事情节。由于韩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剧中所传达的森严的长幼尊卑关系,几世同堂的生活方式以及孝道、礼貌谦卑的人生态度同中国的社会生活实际相吻合,同时韩国影视剧中的背景音乐也会出现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乐曲,这些很容易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达到吸引交流的效果。

( 2) 时尚。大学生在追看韩剧的同时,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当下流行的时尚元素,剧中男女主角的服饰体现了当下流行的趋势,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股“哈韩”风。这对于追求个性和时尚的大学生无疑是一种吸引力。

( 3) 偶像效应。韩国的偶像剧经常会推出一些偶像明星,比如说《来自星星的你》的主演全智贤、金秀贤( 都敏俊) ,《继承者们》主演李敏镐,都成为了中国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的偶像。这样彼此之间更容易被理解、被信任,心理距离就会变小,从而缩短彼此间的社会距离。而印度电影树立的偶像不太明显,没有在中国广大观众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中国与韩国、印度的社会距离分析

我国大学生很少有出国和外国人深层交流、了解的机会,他们对外国人的印象受影视作品和其他媒体的影响较多。如在调查问卷中有一题让大学生用3 ~ 4个词语描绘一下他们对印度和韩国的印象,结果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 问卷调查统计

由表1可知,33% 的大学生对印度的评价是消极的,其中18% 的大学生认为印度人仇视中国,这是极度不认同的表现,这与中国和印度由来已久的领土争端问题以及当代现实的激烈竞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5% 的大学生认为印度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这与电影媒体所呈现的印度社会一致,印度的富人和穷人拥有的物质财富不可同日而语。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由于大多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农业很不发达,大多数人过着贫苦的日子。在影片中经常可以看到印度贫民窟悲惨的生活。23% 的大学生对印度的评价是积极的,认为他们友好、热情,漂亮,同时认为印度的歌舞非常吸引人。

由表1可知78% 的大学生对韩国的评价都是积极的,对韩国的印象大部分都是从韩国的影视媒体中获得的,比如最近在中国热播的电视剧《继承者们》中的主演李敏镐,《来自星星的你》的主演金智贤,他们帅气的外表给中国观众特别是还处在“追星”阶段的大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敏镐更是登上了央视的春晚,由此可见大众对韩国认同度。同时韩国人和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是相似的,这也缩小了韩国人和中国人的社会距离。

在进行大学生对印度人和韩国人的社会距离调查时,设计了6个7分制的问题,依次是“我会与之结婚”“我会与之交朋友”“我乐意与之为邻”“我乐意与之成为同学或同事”“允许成为中国公民”“共同在中国生活”。对于每一个问题,都有 - 3 ~ 3分的7个选择,- 3表示极度的不愿意,+ 3表示非常愿意,分数越高表示愿意程度越高,社会距离越小。对结果的计算是将分数与选择该分数的人相乘,然后求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 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图1中数据显示6个问题的调查统计得分,大学生对印度的社会距离得分远远落后于对韩国的社会距离得分。尤其是在“是否愿意与之结婚”这个问题上韩国是56分,而印度是 - 42分。表明中国人更愿意和韩国人有更亲密的关系,对印度人的隔阂和偏见较大,以至于不太愿意有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如此循环往复,中国和韩国之间彼此交流的机会更多,信任也逐步增加,社会距离会不断缩短; 和印度的隔阂会更深,彼此交流的机会也会逐步减少,社会距离不断扩大。

四、社会距离对旅游业的影响

根据前文可知,电影媒体会对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产生影响,而社会距离又是怎样对旅游业产生影响以及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 一) 社会距离对旅游地的形象感知影响

社会距离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双方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程度,以及彼此之间认 同或否定 的态度。Lawson&Bond - bovy( 1977) 认为旅游地形象涵盖了对于一个地方或旅游地的经验、知识、印象、偏见和感情[14],是一种主观对客观的反应,是一种态度和偏好。社会距离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印象,社会距离越小表示越喜欢,社会距离越大表示越排斥。不同社会距离会影响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印象,进而影响旅游形象的感知。问卷调查中58% 的大学生表示不会选择去印度旅游,因为印度影视作品里呈现的“脏、乱、差”,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让他们“望”而却步。社会距离也会影响正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形象感知,社会距离越大,喜欢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喜欢的可能性越大。

( 二) 社会距离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对于旅游者来说,前往异国他乡去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冲着某种差异而去的,但倘若两种文化在语言、社会规范、社会制度方面有着难以调和的对立或沟通障碍,甚至还存在某种偏见和排斥,则趋向于文化的旅游就难以发生,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就会受到遏止,想了解异域文化或观赏异域人文景观的欲望就只好转而求于其他渠道( 如读书、看电视等) 予以满足[15]。在现实生活中,因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圈中而产生这种文化隔阂、社会距离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在某种情况下就构成了旅游的阻力。

( 三) 社会距离对游客数量产生的影响

根据韩国观光社和印度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12年从中国到韩国的游客有220万人次,而到印度的仅有16万人次。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社会距离是其中之一。社会距离对人们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68% 的大学生有强烈的愿望去韩国旅游,主要是被韩国繁荣的社会经济、良好的社会秩序、整容风、款式各异的服装、美食、长腿欧巴所吸引。相反很多大学生,特别是女生即使想去印度领略异国神秘风情,会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而放弃这一想法。认可会产生吸引和向往,从而成为潜在的旅游者; 排斥、偏见会产生厌恶、距离,从而会影响游客的数量,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五、电影媒体、社会距离和旅游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旅游距离 篇2

关键词:职业能力,双证制,顶岗实习,创业设计,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

一、职业能力的内涵与结构

1. 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德国各州文教部长在1991年联席会议上提出的,具有内隐化、过程化和动态化的特征,它是建立在丰富、动态的职业工作环境及职业劳动组织的基础上,展示劳动者对于自在发挥工作的胜任程度。它在有能力完成定义明确、预先规定的和可展望的任务的同时,还应考虑“作为在更大的系统性的相关关系中”所产生的影响。这就要求劳动者应具有灵活性并善于以创造性的方法,不仅能解决限定的问题,而且能在未知的领域发现并解决问题。

2. 职业能力的结构。从能力性质的角度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1)基本职业能力:即从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一项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与具体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即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关系,或者说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它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因此,这一能力又被称为跨职业能力。

二、高等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围绕高职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内涵,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形成的培养模式的研究,对学生未来“就业-创业-成功”的发展道路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针对目前学生“考证热”现象, 通过“双证制”教育模式的探讨, 避免盲目考证现象, 使学生做到就业时“证有其用”。学生不是单纯为应付就业率或随波逐流去考证, 拓宽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的渠道, 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2.通过对校企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 探索校企合作的新的模式。如通过学校与企业一起制订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计划, 教师介入企业进行岗位培训和为企业“量身定制”的“订单制”培养等方式, 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任务, 从而达到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无缝联接。

3.目前在学校的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认识程度及关注度不够,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等较茫然, 不知道自己想从事或能从事何种职业, 需要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和素质。通过创业设计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切实可行。使学生在校期间便提前做好创业的心理和专业能力储备的准备阶段, 毕业后可缩短到达成功的时间和距离。

4.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市场追踪调查和信息反馈, 了解毕业生的社会满意度, 并与在校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比较, 找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弱点问题, 探索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高等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零距离”培养研究的关键问题

所谓学生职业能力“零距离”培养就是指学生毕业时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能在其所学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不用“适应”就可直接顶岗工作。针对高等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目前在进行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零距离”或“三个吻合”: (1) 研究学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否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就业岗位相吻合。这是针对目前部分学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但不是就业市场紧缺的热门职业资格证书,而且不能与所学专业和未来的就业相吻合的现状,解决考证的盲目性问题。 (2) 研究学生的创业设计是否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相吻合。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调查、研究市场的能力,强调创业设计的可行性。 (3) 研究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学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否与企业岗位需求相吻合。关键是在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计划的制订,注重培养计划实施过程的效果分析。

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零距离”培养模式与研究方法

1.“双证制”培养模式的培养与研究。

根据对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考证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中(高)级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餐饮服务员、导游员、茶艺师、调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但有些学生考取这些证书并不是在就业时希望去酒店等餐旅企业进行实际工作而考取,而是为了应付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双证”毕业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考取何种职业资格证书时并没有与自身的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甚至随波逐流,出现了考证的盲目性。所以在鼓励学生考证的同时,学校提前作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有效引导学生考取相应适合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资格证书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对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试和未来职业定位调查,分析其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要求的差距,并找出原因及解决办法。

2. 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职业能力形成的效果分析。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途径。目前校企相互渗入的“顶岗实习”和“嵌入式教育”、“订单制教育”等校企结合模式的推出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零距离”无缝联接提供了保障。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主要是酒店大堂吧、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等服务岗位和旅行社的计调、导游等岗位。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前提下,如何针对不同岗位群的专业技能的要求与企业一起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就业时具有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零距离”无缝联接,是校企共同研究的大课题。学校与实训基地可以一起完成实习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测试工作,对不同岗位学生的工作实际能力进行分析对比,并反馈信息,使在校学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3. 学生在“创业设计”过程中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分析。

开展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开发和提升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使学生具备创业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从而缓解压力,拓宽就业途径。通过开设大学生创业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注重学生的市场调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设计活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选择创业设计项目,帮助学生完善各自的创业计划,并开展创业演讲和创业论坛等活动。同时可邀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和创业成功的校友谈自身创业经历,鼓励学生敢于创业。

4. 对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和信息反馈的调查研究。

旅游距离 篇3

求距离的思想方法和步骤与求角的问题是相似的,其基本步骤是: (1) 找出或作出有关距离的图形; (2) 证明它符合定义; (3) 在同一平面内计算。

点到平面的距离求法有下列三种思路方法:

【思路方法一】直接法:求解的关键是正确作出图形,确定垂足位置最重要。要充分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如图1)

【思路方法二】等体积法:把所求距离转化为求锥体的高。

【思路方法三】向量公式法:,其中为平面的法向量,A为平面内任意一点。

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点到平面的距离求法,以及线面距离或面面距离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求法。

例1: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4, BC=3, CC1=2,(如图3所示)求点B1到平面A1BC1的距离。

解:【方法一】等体积法。

设点B1到平面A1BC1的距离为h,

【方法二】若此题为选择或填空题,可直接用“直角四面体”的结论:求解。

此题中:a=4, b=3, c=2,则计算得:

【方法三】向量法。

如图4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A1 (3, 0, 2), B (3, 4,

设平面A1BC1的法向量为,n= (x, y, z) ,

令y=3,解得,

则点B1到平面A1BC1的距离

例2:如图5,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等腰三角形, ∠ACB=90°。侧棱AA1=2, D, E分别是CC1与A1B的中点, 点E在平面ABD上的射影是△ABD的重心G, 求点A1到平面AED的距离。

解:【方法一】直接法。

∵D, E均为中点,

∴DE⊥AA1, DE⊥AB,

∴DE⊥平面AA1E, 又DE奂面AED,

∴平面AED⊥平面AA1E,且交线为AE,

【方法二】向量法 (公式法) 。

∴点A1在平面AED上的射影H在AE上。

于是A1H⊥平面AED,即A1H的长为所求。

说明:此方法找距离容易,但在计算A1H时会受阻,因此这一方法并不是很好。

如图6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设平面AED的法向量为,

例3: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 M, N, E, F分别是A1D1, A1B1, D1C1, B1C1的中点。(如图7)

(1)求证:平面AMN∥平面EFBD。

(2)求平面AMN与平面EFBD间的距离。

(1)证明:略。

(2)解:【方法一】直接法。

可以找到所求的距离,最后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但比较麻烦。

【方法二】等体积法。

∵平面AMN∥平面EFBD,

∴可转化为点B到平面AMN的距离,设此距离为d。

【方法三】向量法(公式法)。

同方法二,转化为求点B到平面AMN的距离d。

如图8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旅游距离 篇4

一、理论背景

( 一) 框架效应

Tversky和Kahneman在1981年研究 “亚洲疾病问题”时发现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于结果一样但表达形式不同的决策方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1], 这就是本文所说的框架效应。对于同一种情境分别以正面框架和负面框架进行描述时,决策者的风险偏好水平明显不同。前景理论对此做出了很好地解释: 个体决策时往往都隐含了其内在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点 ( Kahneman和Tversky,1979)[2]。个体衡量所面临的备择选项所依据的不是其会产生的绝对效用值,而是以内心的相对参照点为基准,根据备择选项与参照点的偏离方向和程度,将备择选项编码为收益或损失,即确定每个备择选项的正负属性,进而影响随后的决策选择。当现状低于参照点时,个体倾向于把外在的挑战看作机遇,选择风险寻求; 当现状高于参照点时,个体倾向于把外在挑战看作威胁,选择风险规避。

(二)时间距离

根据Bar - Anan和Liberman ( 2006) 等的定义,时间距离是指人们以现在为基准所感知到的事件发生的时间远近[3]。人们对时间距离的感受具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和可变性,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人们对于不同距离的未来要发生的事所表现出的态度也不一样,个体常常对于距离较远的未来才会发生的事表现出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而对距离较近的未来要发生的事表现出消 极、悲观的态 度 ( Trop和Liberman, 2000)[4]。根据时间折扣理论,随着时间距离的变化,个体对于不同时间距离点上事件的价值估计不同。由于事件价值的不同和个体对时间贴现速度的认知不同,个体对于时间折扣水平的感知会产生差异; 同时,个体的主观性会对不同的事件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最后产生的主观价值的估值也就不同。因此,时间距离的边际效用随着个体的主观认知不同而不同,这种对时间距离感知的主观性和可变性会影响个体作出决策时的认知,从而影响个体的决策。

(三)社会距离

德国社会学家G. Simmel提出社会距离是个体主观营造出的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物之间关系的一种认知,个体对不同关系的认知所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这种感受就是个体对于自身与他人或他物社会距离的感知。美国学者Park在继承Simmel思想的基础上,对社会距离进行了进一步地阐述: 社会距离是个人主观意愿下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程度,是个人主观感受到的与某个集团之间的亲近程度[5]。一般来说,身体的接触距离体现了人与人关系的亲近程度,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关系,也能够让人们区分出个体对社会距离感知的远近。

(四)时间距离对网购决策的框架效应假设

个体所做的每个决策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框架之中。在传统市场背景下,当消费者预期购买时间不同时,随时间距离的感知也不同,影响消费者关注的是产品信息的侧重点,进而影响其购买决策。但是,在网络购物环境下,消费者无法实际接触到产品,评估商品时只能通过商家对产品的描述,消费者在这种购物模式下存在一定的风险寻求。在以不同的时间距离背景来描述一个健康问题时,被试对于风险的感知具有显著不同。当时间距离临近时,被试风险感知更为强烈,有更强的意愿采取行 动来规避 风险 ( Chandran和Menon, 2004)[6],这说明在个体决策的风险不同时间距离背景下偏好不同。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1: 对于时间距离近的将来要购买的产品, 无论是在正面框架还是负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均不显著。

H2: 对于时间距离较远的将来要购买的产品, 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显著,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方案;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显著,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

(五)社会距离对网购决策的框架效应假设

为了更加适应研究情境,本文在分析过程中将社会距离划分为最好的朋友和普通朋友两类, 即为处于个人距离 ( 45cm - 80cm) 的朋友的购买行为做决策,和帮助处于社交距离 ( 1. 3米 - 2米) 的朋友的购买行为做决策。通俗地说,社会距离是个体主观的感知他人与自己关系的远近, 个体往往依据自己感知到的关系远近而采用不同的标准,在风险决策时也是如此。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 帮助社会距离较近的人做出决策时,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显著; 在帮助社会距离较远的人做决策时,消费者在决策中存在偏好于风险回避的单向框架效应。

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H3a: 帮助社会距离较近的人做出决策时,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显著, 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方案;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同样显著,但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

H3b: 帮助社会距离较远的人做出决策时,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不显著;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显著,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

(六)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共同对网购决策的框架效应假设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往往受到多个因素共同的影响。根据上文假设H1到H7可知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的远近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框架效应是不同的。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 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消费者决策的框架效应存在交互作用。

具体说来,其作用方向如下:

H4a: 当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都为近时,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显著,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方案;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也显著,但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

H4b: 当时间距离为近、社会距离较远时,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的风险框架效应不显著;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也显著, 但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

H4c: 当时间距离为远、社会距离较近时,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的风险框架效应不显著;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也显著, 但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

H4d: 当时间距离为远、社会距离较远时,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的风险框架效应显著,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方案;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也显著,但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

为了方便表述,本文用表1来描述。

二、研究设计

( 一) 实验对象

本文选择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青岛大学的在校学生作为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来自上述四所大学中在一年内有三次以上,或者在三个月内至少有一次网购经历的大学生参加此实验,本实验历时两个多月。他们来自于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 为减少实验效应的影响,要求被试在此之前的一年内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

(二)实验设计

本文共有三个实验,分别采用2 ( 时间距离: 近的将来/远的将来)× 2 ( 框架背景: 正面框架/ 负面框架) 、2 ( 社会距离: 为自己决策/为他人决策)× 2 ( 框架背景: 正面框架/负面框架) 、2 ( 时间距离: 近的将来/远的将来)× 2 ( 社会距离: 为自己决策/为他人决策)× 2 ( 框架背景: 正面框架/负面框架) 组间实验。

本文采用问卷法,问卷内容主要以 “在近的将来/远的将来为亲密朋友/普通朋友做出在网上购买某款国行还是港行手机的决策,其中国行手机价格为3 000元,港行手机2 400元”为背景。框架背景有两种,即正面框架 ( 收益) : 少支付/不少支付600元,售后得到 保障; 负面框架 ( 损失) : 多支付/不多支付600元,售后失去保障。最后,给出两种决策方案,一种为确定性方案,一种为风险性方案,让被试进行选择。

如以在正面框架下 “时间距离为近时为亲密朋友决策”的问题为例: 你最好的朋友打算最近一两天在网上买一部手机,手机型号已经确定,但目前网上售卖的手机有国行和港行两种版本,国行3 000元,港行2 400元,你有以下两种方案可以选择:

方案一: 买国行,不能少支付600元,售后可以得到保障。

方案二: 买港行,可以少支付600元,有1 /4的可能售后不能得到保障。

如果朋友请你帮忙做出决策,你会选择哪种方案? 请说明理由。

本实验共设计了16套问卷,每套问卷除最后的决策题不一样外,其余关于被试基本情况调查的问题均一致。要注意的是,在每套问卷中都对特定情境的描述加粗,以使被试注意到所处的特定的情境,对于非相关的情境都做了淡化处理; 同时,要求被试完成问卷中的注意度测试,以此检验被试是否注意到黑体加粗内容。

为方便数据分析和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每套问卷均随机抽取100名以上合格被试,共发放问卷1 600份,回收问卷1 297份,剔除无效问卷74份, 收到有效问卷1 223份。每套问卷随机抽取60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得到有效问卷960份。 实验对象平均年龄20. 86 ± 2. 12岁,其中男生467名,女生493名,男女比例0. 95: 1,比例基本合理,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图所示。

大一学生207名,大二学生231名,大三学生252名,大四学生187名,研究生83名,基本覆盖了各个年级,比例基本合适。

实验对象中的139名来自经管类专业,109名来自法学类专业,来自工科类和理科类专业的各有326名和298名,文学类专业71名,其他专业17名,专业分布基本合理。

三、数据分析

(一)时间距离对网购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

表2为时间距离不同时正负框架下选择不同方案的人数分布,由表2可知时间距离的远近对于被试决策结果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

当时间距离为近时,在正面框架下有55% 的被试选择了确定方案,45%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 在负面框架下,43. 33% 的被试选择了确定方案,56. 67%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χ2= 1. 634, p = 0. 201 > 0. 05,二者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 即在时间距离为近时,被试在决策时不存在显著的框架效应,假设H1成立。

当时间距离为远时,在正面框架下有76. 67% 的被试选择了确定方案,23. 33%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 在负面框架下,26. 67% 的被试选择了确定方案,73. 33%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χ2= 19. 221,p = 0. 000 < 0. 05,二者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即在时间距离为远时,被试在决策时存在显著的框架效应,且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方案;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假设H2成立。

(二)社会距离对网购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

表3为社会距离不同时正负框架下选择不同方案的人数分布,由表3可知社会距离的远近对于被试的决策结果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

当社会距离为近时,在正面框架下有76. 67% 的被试选择了确定方案,23. 33%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 在负面框架下,仅有30% 的被试选择了确定方案,70%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在此情景下,χ2的统计结果等于26. 250,p = 0. 000远小于0. 05,二者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因此,在社会距离为近时,被试在决策时存在显著的框架效应, 且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方案;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假设H3a成立。

当社会距离为远时,在正面框架下有53. 33% 的被试选择了确定方案,47. 67%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被试的风险偏好没有显著性差异; 在负面框架下,33. 33% 的被试选择了确定方案,66. 67% 的被试选择 了风险方 案,χ2的统计结 果等于4. 887,p = 0. 027小于0. 05,显示出二者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因此,在社会距离为远时,被试在决策时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偏好的单向框架效应, 即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不显著;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假设H3b成立。

(三)时间距离、社会距离对网购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

表4为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在不同水平时的交互作用下,在不同框架类型下选择不同方案的人数分布。由表4可知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在不同水平时,二者产生的交互作用在不同框架类型下对于被试的决策结果有显著影响。

当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同时为近时,在正面框架下有65% 的被试选择了确定方案,35%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风险回避倾向十分明显; 在负面框架下,仅有30% 的被试选 择了确定 方案, 70%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风险寻求倾向十分显著。在此情境下,χ2的统计结果等于14. 737,p = 0. 000远小于0. 05,表明二者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因此,当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同时为近时,被试在决策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框架效应,且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方案;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假设H4a成立。

当时间距离为近而社会距离为远时,在正面框架下有48. 33% 的被试选择了确定方案,51. 67%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在此情境下,被试的决策结果表明被试的风险倾向并没有显著不同,即在正面框架下被试的风险偏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负面框架下,25% 的被试选择了确定方案,75%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χ2的统计结果等于7. 003, p = 0. 008小于0. 05,显示出二者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因此,在时间距离为近、社会距离为远时,被试在决策时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偏好的单向框架效应,即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不显著;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假设H4b成立。

当时间距离为远而社会距离为近时,在正面框架下有53. 33% 的被试选 择了确定 方案, 46. 67%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在此情境下,被试的决策结果表明被试的风险倾向并没有显著不同,即在正面框架下被试的风险偏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负面框架下,28. 33% 的被试选择了确定方案,71. 67%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χ2的统计结果等于7. 761,p = 0. 005小于0. 05,显示出二者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整体结果显示出在时间距离为远、社会距离为近时,被试在决策时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偏好的单向框架效应,即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不显著;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假设H4c成立。

当时间距离、社会距离同时为远时,在正面框架下有66. 67% 的被试选择了确定方案,33. 33%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风险回避倾向十分明显; 在负面框架下,仅有30% 的被试选择了确定方案, 70% 的被试选择了风险方案,风险寻求倾向十分明显。在此情境下,χ2的统计结果等于16. 165,p = 0. 000远小于0. 05,表明二者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因此,当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同时为远时,被试在决策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框架效应,且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方案;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假设H4d成立。

四、结果分析

(一)时间距离不同对决策结果的影响不同

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往往处于一定的时间背景下,对于不同时间距离的问题所做出决定的处理机制也不尽相同。Mc Elroy和Mascari ( 2007) 从时间透视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在时间距离近的情境下,个体认为事件与自身的相关性更大,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采用分析式加工 ( analytic processing) ,框架效应表现并不明显; 在时间距离较远的情境下,个体更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把握问题, 在对信息加工处理时则采用整体加工 ( holistic processing) ,此时的框架效应表现更为明显[7]。根据Gonzalez等人 ( 2005) 提出的认知———情感权衡模型,决策者在做出行为选择时会权衡认知付出和情感体验两个层面,尽量使自己付出的认知努力最小化,同时获得最愉悦的情感体验[8]。

框架效应的产生主要是决策者权衡认知备择选项付出的努力和该方案带来的情感愉悦程度的结果。个体在面临需要付出认知努力相似的选项时,更倾向于选择情感体验好的选项; 当选项的情感体验相似时,更倾向于选择认知更为容易的选项。如果选项所需要付出认知努力和情感体验都很相似时,个体会进一步进行权衡、做出选择。

当时间距离为近时,消费者考虑问题时的认知程度更为强烈,往往会从更具体的角度去考虑得与失,发挥更多的认知努力来进行深入分析之后,他们会发现其实这二者从实际从得失上来说并未有什么不同,感受到的 “愉悦程度”也没有什么不同,框架效应不显著。当时间距离为远时, 消费者采取整体式的加工,再加上认知———情感的作用,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感知到的 “收益” 情感更为强烈,因此选择确定方案以保证收益的情感愉悦程度更高;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感知到的是“损失”情感更强,个体会产生风险寻求以降低 “损失感”,因此选择风险方案。

(二)社会距离不同对决策结果的影响不同

社会距离的远近导致了被试在决策方案选择上的不同。当为亲密的朋友做出决策时,在正面框架中被试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方案,而在负面框架中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这可能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有关,也表现出了情感这一因素在框架效应中的重要作用[9]。在帮助与自己关系近的人做出决策时,被试往往会代入更多的感情因素,面临着 “收益”就会希望收益可以得到保证,而面临 “损失”时则会采取一切办法来减少损失,即使是冒险也在所不惜。当为与自己关系比较远的人做出决策时,由于关系的疏远所代入的感情也没有那么强烈,对 “收益” 的渴望也自然降低,因此选择确定方案的数量虽然较风险方案多,但没有为社会距离近的人做决策时差异那样明显。当面临 “损失”时,其价值函数呈现 “S”形,在收益部分 ( 纵轴右侧) 呈凸函数,在损失部分 ( 纵轴左侧) 则呈凹函数,损失部分曲线相较收益部分更加陡峭,因此人们对负性框架更加敏感。换句话说,个体在做出决策时对损失的感知程度要比同等收益的感知程度强烈。因此,被试也会希望采取措施来减少损失。

(三)时间距离、社会距离对网购决策的影响

被试在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的不同水平的组合下,在不同框架类型下的决策结果表明这二者对于决策确实是存在影响的。但是,经过仔细的分析,发现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于决策的影响基本上都是同方向的,或者是二者之一不存在影响而另一个因素存在影响。因此,这二者对于决策的影响即是这二者影响作用的叠加,而没有产生相逆的作用。

五、结论与思考

时间距离、社会距离是影响消费者网购决策框架效应的重要因素,这二者对风险框架效应的具体作用方向如下:

1. 对于时间距离近的将来要购买的产品,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均不显著; 对于时间距离较远的将来要购买的产品,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显著,在正面框架下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方案,在负面框架下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

2. 帮助社会距离较近的人做出决策时,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显著,在正面框架下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方案,在负面框架下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帮助社会距离较远的人做出决策时仅存在单向框架效应, 即在正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不显著; 在负面框架下,消费者决策时的风险框架效应显著,表现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

3. 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消费者网购决策的框架效应的影响方向是相同的,或者其中一个因素作用显著而另外一个因素不显著。因此,共同作用下,二者会产生叠加效应。

摘要:电子商务的发展逐步消弭了空间距离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但心理距离中的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消费者购买风险决策的框架效应仍需探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构建网购决策框架效应模型,本文分析、总结不同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情境对消费者网购决策的框架效应,以期对相关企业的营销实践提供参考。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旅游距离】相关文章:

反应距离和安全距离04-27

距离签名06-04

测量距离06-26

距离07-22

距离优秀08-13

社交距离05-08

作用距离05-11

信息距离05-12

距离之美05-16

距离学习05-17

上一篇:大学生素质教育刍议下一篇:医患纠纷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