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环境技术机构

2024-07-04

应急环境技术机构(精选九篇)

应急环境技术机构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很多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自然灾害或者人为因素导致, 对此类问题可预见性差, 所以往往缺乏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或处理。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 各个地区开始利用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开展环境监控工作, 取得了理想的成效。

1 我国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 对于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重。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数字化、机械化也进一步给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虽然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但是还无法完全解决这一严峻问题。同时, 我国现阶段的技术不够成熟, 技术指标不够统一。在出现环境问题时, 相关部门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从而错失治理问题的良机, 导致问题更为严重。从另一方面来说, 由于技术标准不统一, 即便部分检测数据不合格, 仍然可以通过检测。此外, 我国应急监测技术起步较晚, 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 无法针对新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监测。且我国应急检测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中央已经有明确的文件, 但是由于缺少规范统一的布局, 制约了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 信息技术在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的应用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各行各业, 信息技术也同样适宜应用在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中, 就我国的情况来看, 信息技术在环境应急监测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库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为应急监测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数据库, 有效提高了应急检测的统筹性, 提升了监测工作的准确性, 构建出了完善的监测体系。

2) 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有效解决应急监测中因为地理信息造成的一些重大恶性事故, 并制定出科学的治理手段, 还可以对各类信息进行统筹管理。

3) GPRS定位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一技术的应用有效强化了工程施工的监控力度, 利用GPRS, 相关部门可以对施工环境的变化进行全程监测, 防患于未然。从近几年的效果来看, GPRS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已经在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 通信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在现场施工过程中, 针对部分环境问题, 需要实施系统的通信控制工作, 为此, 可以把现代的数字通信技术应用到应急处理当中, 实现施工现场的监督与数据的传递, 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 基于信息技术的应急监测程序研究

1) 事故应急监测准备。设立报警电话, 并且安排专人值班。以便在事故出现时, 能够及时了解事故的情况。值班人员要对事故的情况做全面掌握, 包括位置、起因、现状等情况, 并且及时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里面。然后值班人员根据鉴定情况在信息库里提取有效地应急措施, 进行及时准确有效的救援指导。

2) 事故救援阶段的监测。救援人员在现场采集信息, 通过GPS系统将实际监测点的空间信息连同监测结果一同记录下来, 上交应急监控指挥中心。应急中心收到数据, 输入到信息库, 进行有效分析, 预测事故发展趋势, 设置有效救援方案, 指挥营救人员的营救工作。

4 环境信息监测技术的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也对环境治理 (如针对土壤、空气、电磁辐射等问题) 制定出了一些相应的标准。这些政策对于保证环境监测顺利进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在一些监测管理中, 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还需要进一步促进其规范化和合理化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国也开发出了许多先进的监测技术, 研发出了生物类便携检测仪, 这也代表着我国的科技在环境监测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 在应急监测仪器方面, 我国还较为落后, 多数监测单位主要利用进口检测管以及实验室仪器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目前使用较多的有德国德尔格公司的检测管, 该种设备造价低廉、操作安全, 但是能够检测的污染物类型并不多, 在NH3、NO2、NO、CO、SO2的检测结果上, 不够准确。如何使我国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朝着集成化、高效化、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5 结语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环境关系着人类生命健康和动物物种变迁,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所以环境应急监测也需要加快建设脚步。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环境应急监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打破了应急事故现场与应急指挥中心空间上的限制, 为他们搭建起了一个有效的数字化桥梁, 为政府部门公共应急事件处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摘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可以有效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利用监测技术可以为事故处理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有效控制了污染的蔓延。主要针对基于信息技术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史绵红, 褚天高, 张敏, 等.从实验需求角度浅谈环境应急监测车的改装[J].环境科学导刊, 2016 (S1) .

[2]王金辉.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在环境应急监测中的应用解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 (13) .

应急环境技术机构 篇2

技术与管理规范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

毒技术规范》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按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出的原则起草。

本规范由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提出。本规范的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煤炭总

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北京和睦家医院、杭州市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美诺中国。

本规范的起草人:武迎宏、钟秀玲、王萍、倪晓平、蔡虻、邵文博、袁小宁、刘坤、沈雪莲、裴红生、孙睿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医疗机构环境与物体表面清洁的基本要求、清洁方法、清洁的 强度与频次、清洁质量的监测和管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市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为医疗卫生机构提

供环境卫生清洁与保洁服务的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

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明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 GB 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1-2009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200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方法(2006)卫生部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卫生部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管理规范(2009)卫生部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卫生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标准预防 standard precaution 标准预防的基本内涵是针对医疗机构中所有患者及其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无论是否被确认具有感染性,均视其具有感染性而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3.2 环境清洁 environmental cleaning 指消除无生命环境表面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3 清洁单元 cleaning unit 清洁实践中应以一位患者为单位,包括邻近该位患者与诊疗有关的设备和家

具表面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3.4 高频接触表面 high-touch surface 高频接触表面是指被患者、医务人员和来访者的手频繁接触的环境和物体表

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设备开关与调节按钮等。3.5 环境表面 environmental surface 是指医疗机构内部的建筑装修表面,如墙面、地面、窗台、玻璃窗、门、卫

生间台面、卫浴洁具、淋浴室隔断等。3.6 物体表面 object surface 是指用于患者诊疗和生活的设施、设备和家具的表面。3.7 消毒 disinfection 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的过程。本规范所指的消毒是针对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消毒。3.8 污点清洁/消毒 spot cleaning/disinfection 是指对被患者少量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和物体表面 进行清洁/消毒。

3.9 作用时间 exposed time 是指消毒因子作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时间 3.10 清

-消

步法 one-step of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采用含有清洁剂和消毒剂的复合制剂产品,对环境物表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由

分两步实施改进为一步完成。3.11 重复浸泡 double-dipping 清洁实践中不应将使用过(污染)的抹布、拖把等清洁用品再次浸泡至使用 中的清洁/消毒溶液中。

3.12 热力型清洗-消毒机 thermal washer-disinfector 具有清洗消毒功能的自动清洗织物设备。热力型清洗-消毒机应具备达到

A0=3000 的消毒能力。3.13 A0 值 A0 value 是湿热消毒的物理参数,通过温度-时间窗相互关系达到的热力消毒的指标。

A0=600 是复用卫生洁具(如,抹布、拖把头)消毒的最低要求。A0=600 相当于

80℃/10min,90℃/1min,或 93℃/30sec。3.14 机械干燥 machine drying 指采用机械装臵将洗涤干净的织物在短时间内使其干燥。3.15 随时清洁/消毒 concurrent cleaning/disinfection 是指对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有可能对环境和物体表面造成的

污染所开展的及时清洁/消毒的过程。

3.16 终末清洁/消毒 terminal cleaning/disinfection 患者出院、转院(病房)或死亡后进行的彻底的清洁/消毒的过程。

3.17 人员卫生处理 personnel decontamination 对污染或可能被污染人员进行人体、着装、随身物品等进行卫生清洁或消毒 的去污染的过程。

3.18 洁具复用 Reprocessing of cleaning-products 对可重复使用的卫生洁具(如,抹布、拖把头等)使用后或污染后进行有效 的清洗和消毒处理过程。3.19 血源性暴露 exposure to blood-borne 清洁实践中人员通过眼、口、鼻及其粘黏、破损的皮肤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 意外事件。

3.20卫生洁具cleaning products 是指用于清洁卫生和消毒的抹布、地巾(拖把)、水桶、洁具车等清洁工具。

3.21 卫生处臵间 sanitary disposal room 是指清洗/消毒复用的卫生洁具,以及储存卫生洁具的房间。

4.管理基本原则

4.1 医疗卫生机构应将环境清洁卫生工作纳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全体医务人

员都有责任参与、维护和监督本单位的环境清洁卫生工作。4.2 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健全环境清洁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

人员的职责,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4.3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参与环境清洁卫生质量的监督,并对环境卫生服务机构 的人员开展相关的业务指导。

4.4 单位的总务后勤部门(或由单位指定的部门)应负责对环境卫生服务机构的 监管工作;并协调与临床科室之间的工作任务分配。4.5 环境卫生服务机构(或单位内部承担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

管理体系,应基于各单位的诊疗服务特点和环境感染危险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

文件、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以满足医疗卫生机构质量管理和患者安全的基

本要求。应对所有环境清洁卫生人员开展定期业务培训,其中必须包括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实行人员上岗培训考核制度。鼓励环境卫生服务机构开

展相关的质量认证体系工作。参见附录 A。

4.6 清洁与消毒的职责分工原则为,宜由护士负责患者诊疗设备仪器日常清洁与

消毒工作;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生小面积的患者体液污染,应立即采用污点

清洁和消毒工作;环境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负责环境和家具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并

在护士的指导下对诊疗设备仪器实行终末清洁和消毒工作。4.7 各医疗单元(或相对独立的病区)均应设立卫生处臵间,保证有效的通风换

气、卫生洁具复用和储存条件等要求。相关设施的建设和卫生洁具的配备应满足 环境清洁卫生的需要。

4.8 医疗卫生机构新建和内部装修改造时,其环境表面选材与装修应考虑清洁卫 生和实施消毒的要求。

5.环境感染危险度分类

5.1 应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性质和诊疗服务特点,区分环境感染危险度的类

别,为制定相应的环境清洁卫生策略提供依据。

5.2 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环境感染危险度分区,应依据是否有患者的存在,以及是

否存在潜在的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机会,推荐危险度分 区如下:

低度感染危险区域: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等。

中度感染危险区域:普通住院病房、门诊部、功能检查室等。高度感染危险区域:感染性病区、急诊、中心供应室、实验室等。

极度感染危险区域: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房、ICU、早产儿室、烧伤病 区、导管室、血液透析中心、器官(干细胞)移植病房等。

6.环境卫生等级管理

应根据单位的环境感染危险度划分,制定相应的环境清洁卫生策略和标准化

操作规程(SOP)。推荐针对不同的环境感染危险度,采取不同的环境清洁卫生 等级管理。参加附录 B。6.1 清洁级

6.1.1 清洁级卫生等级管理规定,在环境清洁卫生实践中,以采用清水清洁为主,必要时可采用清洁剂辅助清洁;清洁卫生频度 1~2 次/d,必要时可以提高清洁

频度。清洁级卫生管理标准达到区域内环境整洁、卫生、无异味。

6.1.2 本级管理适用于低度感染危险区域,以及中度感染危险区内的公共区域。6.2 卫生级

6.2.1 卫生级的环境清洁卫生实践应以清洁级的卫生管理内容为基础,每日至少 次,或在全天诊疗活动结束后,在清洁的基础上实施低水平消毒。卫生级卫生 管理标准达到区域内环境和物体表面微生物载量控制在无害化水平之内。如若发

生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体液污染时应立即实施消毒,如污点的清洁/消毒。

6.2.2 本级管理适用于中度感染危险区域,以及高度感染危险区内的公共区域。6.3 消毒级

6.3.1 消毒级的环境清洁卫生实践应以清洁级的卫生管理为基础,每日消毒频次

至少 2 次,对于高度怀疑有感染隐患存在时,每次诊疗活动结束后都应实施消毒。

消毒级卫生管理标准达到区域内环境和物体表面不得检出致病菌和耐药菌。一旦

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立即实施清洁/消毒。

6.3.2 本级管理适用于高度、极度感染危险区域的卫生等级管理。

7.环境清洁卫生质量考核方法与标准

7.1 应组成由委托单位相关部门和环境清洁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共同参与的质量考

核小组,医疗卫生机构应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承包单位,以保持持续质量改进;

环境卫生服务机构应将内部质量控制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给委托单位,以监督质量 持续提高。

7.2 应根据医院感染的风险,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清洁卫生质量考核,考核抽样的

比例应根据各单位的规模而定。推荐所抽查的区域(以病区为单位)数量占本单

位总量的 5%~10%;所抽查到的区域,应确立检查对象(以环境和物体为单位)

数量 10 处(个)~20 处(个)。单位内部各科室每年至少抽查 1 次,重点科室

每季度至少抽查 1 次。参见附录 C。

7.3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分机制,推荐获得合格的检查处数,占总检

查数比例≥95%,为优秀;≥85%~≤94%为良好;≥70%~≤84%为合格;≤69% 为不合格。

7.4 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环境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各种环境清洁卫

生质量考评方法与手段,以确保环境清洁卫生的质量。推荐的考核方法如下。7.4.1 视觉考核方法与标准

7.4.1.1 采用格式化的现场检查表格,统一考核评判方法与标准,以环境卫生整

洁、地面无纸屑果皮、环境表面无尘埃等为基本内容。7.4.2 化学法考核方法与标准

医疗卫生机构和环境卫生服务机构均可采用适合的化学法考评环境清洁卫

生质量。推荐的化学法考核方法如下。7.4.2.1 荧光标记法

推荐荧光标记的部位系邻近患者诊疗区域内高频接触的环境和物体表面。在

环境卫生服务人员实施清洁工作前预先标记,清洁实践后借助紫外线灯检查荧光

标记是否被有效清除,计算有效的荧光标记清除率。7.4.2.2 ATP 法

应根据 ATP 生产厂家的推荐方法和标准开展环境与物体表面的 ATP 监测,记录相对光单位值(RLU),计算合格率。7.4.3 微生物考核方法与标准

7.4.3.1 常规的微生物考核方法和标准可参考 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 准》。7.4.3.2 推荐采用营养琼脂平皿直接接触采样法(RODAC)开展环境表面卫生质

量的考核,采样后的平皿臵 36℃±1℃恒温箱培养 48h,计数细菌菌落总数

(CFU)。推荐 RODAC 法评判标准:≤5cfu/皿,为优秀;≥6cfu/皿~≤15 cfu/ 皿,为良好;≥16cfu/皿~≤30cfu/皿,为合格;≥31cfu/皿,为不合格。

7.4.4 满意度调查方法与标准

应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应包括患者、医务人员、患

者家属和来访者等。调查内容应涉及环境整洁、卫生、无异味等。

8.清洁与消毒原则

8.1 应根据环境感染危险度类别和卫生等级管理要求选择清洁卫生的方法、强

度、频率,以及相应的清洁用具和制剂。推荐采取清洁用具颜色编码,红色--卫

生盥洗室,黄色--患者单元,蓝色--公共区域。

8.2 环境清洁卫生实践,应采取湿式卫生的方法;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 或采用清洁-消毒“一步法”完成的产品。

8.3 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按由上而下、由洁到污的顺序进行;有多名患者

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的原则实施清洁卫生;需采用真空除尘时,应采用排气口带有空气过滤器或中央真空吸尘系统。8.4 应根据病原体特点选择不同的消毒剂,严格遵守产品使用指南要求的应用浓

度和作用时间;消毒溶液的配制应实行现配现用的原则,并在应用中有空间和时

间的规定,推荐隔离病房(或相当的区域)实行“一用一换”,普通病房每 3 间

(或相当的区域面积)一更换”;时间上推荐每 60min 更换。消毒剂的使用应关

注环境和物体表面的兼容性。消毒实施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参加附录 D。

8.5 清洁剂使用应遵守产品使用指南要求的应用浓度,应根据应用对象和污染物

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清洁剂,推荐卫生盥洗间采用酸性清洁剂,设备和家具表面

采用中性清洁剂,有严重污染的表面采用碱性清洁剂。应用中应关注与清洁对象 的兼容性。

8.6 环境和物体表面清洁擦拭应规范、有效清洁,杜绝清洁盲区(点);严禁将

使用(污染)后的抹布、地巾(拖把)“二次浸泡”至清洁/消毒溶液中。

8.7 一旦发生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采取清洁/消毒措施;

被大量(≥10mL)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先采用可吸湿性材料清除污染

物,再实施清洁和消毒措施。

8.8 不推荐采用高水平消毒剂对环境和物体表面进行常规消毒;不推荐常规采用

化学消毒剂对环境进行喷洒消毒。

8.9 推荐采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抹布和地巾(拖把头),推荐扁平脱卸式地巾(拖

把);不宜使用传统固定式拖把。

8.10 推荐采用洗地吸干机对大面积地面实行清洁卫生。8.11 推荐对复用的洁具(如,抹布、地巾(拖把头)等)采取机械清洗、热力

消毒、机械干燥、装箱备用。

8.12 对频繁接触、易污染、难清洁的表面,采取屏障保护措施,推荐采用铝箔、塑料薄膜等覆盖物,“一用一换”,或“一用一清洁/消毒”,使用后的废弃屏障物 按医疗废物处臵。

9.日常清洁与消毒

9.1 应根据环境感染危险度分类和环境卫生等级管理要求制定不同区域和病房 的日常清洁与消毒的标准化操作规程(SOP)。

9.2 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应规定清洁与消毒的工作流程、清洁/消毒时间和频

次、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名称、配制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清洁剂/消毒剂应用

液更换的空间和时间等;明确医务人员与环境卫生服务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工作区 域划分。

9.3 严格遵守“清洁单元”原则,按颜色编码规定选择清洁用具,做到应用中的

清洁剂/消毒剂不出现“二次浸泡”现象。

9.4 采取有效的清洁用具复用处臵方法,杜绝病原菌交叉传播。

9.5 邻近患者诊疗区域内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对于高度、极度感染危险区域内环境表面,应以每台(次)诊疗活动结束后实施清洁/消毒。

9.6 实施日常清洁与消毒的人员应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参加附录 D。

9.7 应定期和不定期对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开展质量考评。参见附录 B。

10.终末清洁与消毒

10.1 患者出院、转院(病房)或死亡后,应对其诊疗的所有设备仪器和日常起

居相关的所有家具,以及可能污染的卫生盥洗区域等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应

根据环境感染危险度分类和环境卫生等级管理要求制定不同区域和病房的终末

清洁与消毒的标准化操作规程(SOP)。

10.2 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应规定清洁与消毒的工作流程、清洁/消毒时间和

频次、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名称、配制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清洁剂/消毒剂应 用液更换的空间和时间等。

9.3 推荐对可移动的设备仪器和家具搬运至指定的房间(或区域)内实施终末清 洁/消毒;但腾空病房可以在原地实施终末清洁/消毒工作。按颜色编码规定选择

清洁用具,做到应用中的清洁剂/消毒剂不出现“二次浸泡”现象。

9.4 终末清洁/消毒时,应对清洁/消毒目标进行充分分解,如病床的终末清洁/消

毒,应对床单、床垫以及床架分别进行清洁/消毒;如床头柜的终末清洁/消毒,应对各个抽屉进行清空后,然后由里到外,由上而下,一一清洁/消毒。

9.5 实施终末清洁与消毒的人员应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参加附录 D。

9.6 应定期和不定期对终末清洁与消毒工作开展质量考评。

11.感染暴发的强化清洁与消毒

11.1 应制定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规定感染暴发期间强化环境清洁/消毒的标 准操作规程(SOP)。

11.2 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应规定清洁与消毒的工作流程、清洁/消毒时间和频

次、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名称、配制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清洁剂/消毒剂应用 液更换的空间和时间等;明确医务人员与环境卫生服务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工作区 域划分。

11.3 严格遵守按疾病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等措施;做

好随时清洁和消毒;清洁/消毒措施严格遵守“清洁单元”原则;清洁剂/消毒剂 使用严禁“二次浸泡”。

11.4 对感染朊毒体、气性坏疽、不明原因病原体的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消毒措

施参考 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实施。11.5 医院感染暴发期间的强化清洁/消毒的人员应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参加附 录 D。

11.6 应及时开展对清洁与消毒工作质量的评估,尤其应关注引发感染暴发致病

菌在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污染程度与检出率。

12.清洁用具的复用

12.1 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可重复使用的清洁用具(如,抹布、地巾(拖把头)等)

进行复用处臵;推荐采取全院集中处臵的形式;对一些重点科室,如 ICU、器官

(干细胞)移植病房等科室可在各自的卫生处臵间中进行复用处臵。

12.2 推荐织物类的清洁用品采用机械清洗,热力消毒(A0 值要求≥600),机械 干燥,装箱备用。

12.3 对塑料类洁具(如,水桶、拖把柄等)可采用含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或浸 泡消毒。

12.4 对尚不具备机械清洗、消毒、干燥的单位,要求对抹布、地巾(拖把)分

池流水清洗,清洗用水池做到“一洗一消毒”(推荐采用含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

或喷雾消毒)。抹布、地巾(拖把头)应充分干燥,备用。12.5 清洁用具的复用人员在复用处臵中应做好个人防护。参加附录 D。

应急环境技术机构 篇3

4月6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在京召开。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主任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对提高国家核应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核应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战略规划,切实推进核应急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夯实基础,切实加强核应急组织体系及支撑体系全面建设;四是落实责任,切实履行好核应急各级组织的职能职责。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副主任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宣读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组成单位及其成员的通知》和《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关于成立专家委员会的通知》。为适应核应急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成立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专家委员会,作为协调委决策咨询的支撑机构。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委员兼国家核应急办主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王毅韧代表国家核事故应急办作工作报告。

针对我国核应急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报告提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全面加强核应急管理、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统一协调国家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职责,继续完善核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预案体系,大力加强核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核应急人才队伍建设、核应急文化建设,着力推进核应急科研创新,强化核应急管理科普宣传、培训和演习演练,进一步提高国家防范和处置各类核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水平。

环境应急监测主要技术与方法探讨 篇4

关键词: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方法

1 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与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1 应急监测重点应由无机向有机转化。

目前, 我国针对无机污染物的监测项目相对较多, 方法也相对成熟, 但是实际环境中多数无机污染物却常年处于未检出状态, 而作为大量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污却存在监测项目不够多、标准样品匮乏、大部分高端联用仪器缺乏统一的监测分析方法等问题, 这就导致应急监测中, 监测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无机项目等往往对整个处置工作助力不够, 而确需监测的具体污染物却往往被忽略。

1.2 应急监测的方法缺乏标准。

虽然环境监测的实验室方法已经有系统的标准, 但是实验室方法也有着很多的局限性。一方面, 实验室方法注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不太重视方法快捷程度, 而应急监测对监测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要求都较高。另一方面, 实验室方法分析多为常规的污染物, 而环境污染中污染物复杂多样, 使得应急监测方法标准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

1.3 便携仪器的参考标准各异。

由于很多监测单位选择进口的设备仪器进行应急监测工作, 参考国际ISO环保组织的方法标准, 而国产的设备仪器有的参考实验室的方法标准, 有的参考EPA的方法标准, 有的不参考任何的方法标准, 而方法参考标准的不统一, 使得同一污染物因监测仪器不同而监测结果也不同, 无法为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科学的数据支持。

1.4 便携仪器的质控体系不够完善。

环境应急监测便携仪器的质控体系不够完善, 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便携仪器没有纳入环保仪器检定范围, 没有建立健全其准入规范; (2) 标准方法不统一, 监测结果准确度与精密度等质控指标因仪器差异而无法统一; (3) 便携仪器种类繁多, 使用时的随意性较大, 监测结果可靠性有待商榷。

2 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与方法的改善措施

2.1 建立和完善环境应急监测的方案与程序。

在环境污染的应急监测中, 监测单位需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应急监测的方案与程序。程序文件的语言需要明确简练和通俗易懂, 其规定的过程需要保证简洁高效, 便于各级的监测人员了解和掌握。方案与程序的内容包括检测人员之策、工作仪器及环境的要求、应急监测方案编制及监测分析、方案启动时机及层次和报告编制要求等, 保证在出现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时, 监测部门可以按照监测方案与程序有序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及时准确地提供环境污染的监测信息。

2.2 贯彻落实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保障措施。

在应急监测技术方面, 采样和分析方法需要选用国家的标准方法或环保部门认可方法。如果采样和分析方法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环保行业推荐的要求, 监测部门需要按照程序对其采取技术确认措施。同时, 监测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应急监测信息的管理体系, 及时了解地区环境污染危险源的动态, 保证应急监测持续性与有效性, 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监测人员与监测设备方面, 监测部门需要做好监测人员培训和考核工作, 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精神, 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性与科学性。同时, 监测部门需要做好监测设备的技术管理与维护, 认真核查监测设备的性能, 确保其在质保期内保持良好的状态。

2.3 创新环境应急监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手段。

一方面, 监测部门需要保证现场监测的有效性, 完善现场质控的方法和手段, 规范现场采样与监测流程, 合理编制监测方案, 做好现场监测的记录管理, 并敢于打破常规, 依据现场实际情况, 创新质控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 监测部门需要合理应用实验室质控方法。实验室的质控方法包括标准曲线、平行样测试、空白试验、加标回收实验、混样测试与留样测试等, 监测人员需要做好各种方法的结合与灵活应用, 提高实验室的质控水平, 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2.4 应急监测要注重新型监测技术的应用。

相对常规监测来说, 应急监测因为其起因的多元性, 更需要引进新型监测技术来开展工作。比如开发生物监测方法特别是酶免疫监测、毒理监测等来达到应急事件中简单快速有效的检测要求, 引入3S卫星遥感技术来判定应急事故中污染物的扩散规律等。

3 结语

总之, 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与方法对保障应急监测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监测部门只有认识到检测技术与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对应急监测技术和方法进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才能真正发挥应急监测技术与方法的价值, 妥善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参考文献

[1]刀谞, 滕恩江, 吕怡兵, 陈烨, 阴琨, 高愈霄, 加那尔别克·西里甫汗.我国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方法和装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环境监测, 2013, 04:169-175.

应急环境技术机构 篇5

为应对突发性安全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做到管理规范,责任到人,保障抢险救援工作安全、有效、迅速、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的缩小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从根本上为增强矿井抵御风险的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经矿委研究决定,成立应急救援机构。

一、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总 指 挥:项目经理

副总指挥:生产副经理

成 员:各分管副经理、后勤负责人、各施工队长

二、应急救援管理机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 组 长:生产副经理

成 员:各分管副经理、后勤负责人、各施工队长

三、应急救援组及职责

1、抢险救援组

组 长:项目经理(兼)

常务组长:常务项目经理

副 组 长:生产副经理 安全副经理 机电副经理 技 技术副经理

成 员:各施工队长、后勤负责人

主要负责: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紧急调用抢险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根据事故情况,及周边工作地点和人员的有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负责记录、保存救援过程资料,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参与和配合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

2、医疗救护组

组 长:大保当镇博仁医院院长 副组长:大保当镇博仁医院常务副院长 成 员:急救医护人员

主要负责:组织医疗救治,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负责灾区消毒防疫,确保灾区饮食卫生;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3、技术专家组 组 长:技术副经理 成 员:技术人员

主要负责:提供救援技术支持,参与抢险方案拟定;收集整理救援过程中的技术资料,为指挥部提出建议意见及相关依据,参与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4、通讯信息组 组 长:生产副经理 副组长:调度室主任 成 员:调度室全体人员

主要负责:做好联络及宣传工作,编发事故简报,负责新闻媒体的组织与接待工作,发布事故抢险进展情况;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制定通讯保障措施,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都能通讯畅通,信息传递及时。

5、物资装备组 组 长:后勤副经理

成 员:调度室、后勤负责人、采购负责人、应急救援库管人员

主要负责:做好应急物资的保养和管理工作,对入库物资要严格验收,防止不合格产品入库,遇到突发事件要保证应急物资及时、无误的发放,另外加强物资的周转使用,及时补充,对在库物资加强保养维护,保持物资的完好状态.熟练掌握各类应急物资的用途和性能,账目清楚,随时保证计划量内的物资储备,月末要清点库房、检查材料的使用情况,使内库材料领取、使用、管理标准化科学化。

6、交通运输组 组 长:常务副经理

副组长:生产副经理、机电副经理、成 员:项目车队及机电运输组全体成员 主要负责:做好应急状态下的车辆供应及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同时井下运输作业要保证供车充足道路畅通,确保应急人员及物资能够快速准确的到达事故现场。

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时,保证人员、物资及时准确到位。

7、后勤服务组: 组 长:后勤副经理

成 员:供应、及后勤全体人员

主要负责:为抢险人员提供物资、临休、饮食等方面的服务。

8、财力保障组 组 长:后勤副经理 成 员:财务全体人员

主要负责:负责组织抢险救援所需各种物资装备、器材和资金的调集和筹备;在财力方面保证矿井能够进行充足的急救物资储备。

9、治安保卫组 组 长:后勤副经理 成 员:保卫全体保卫人员

主要负责:维护矿区的治安,做好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封闭相关场所,维护交通秩序;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确保事故救援的顺利进行,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10、善后处置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常务副经理

成 员:后勤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

主要负责: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并通知其遇难者亲属;安排遇难者亲属善后处理期间的生活和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四、矿山救护队伍组织机构

榆林矿山救护中心

五、应急救援办公室及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调度室主任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应急救援业务管理工作及落实,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调度室,负责事故发生后,指挥与组织应急救援协调工作及下达应急指令。

六、应急救援管理职责 指挥机构职责:

负责发生事故后,组织全面抢险救灾工作,启动应急救援程序,采取应急救援手段,下达应急救援命令等工作。

管理机构职责:

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更新、编制、审核,日常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开展,包括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应急演练工作 的开展,应急物资管理等工作。

总指挥职责:负责抢险救援的全面工作,发布抢险救援命令。

副总指挥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各个专业,拿出切实可行的救援方案,指挥现场救援,并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组织机构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当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性质,制定抢险救灾方案,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指挥部职责:负责上传下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示,统一调度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3、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项目经理是项目部应急救援行动的全权指挥者,在技术副经理和矿山救护队队长的协助下负责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处理事故和恢复生产的作战计划,统一行动部署。

(2)生产副经理是项目应急救援行动的第一副指挥,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并协助项目经理指挥现场应急救援行动的实施。负责救援人员组织,及时平衡、调集所需的设备、材料,投入救援行动。

(3)技术副经理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一线救援人员组织,及时平衡、调集所需的设备、材料,必要时亲临现场组织抢险、抢救工作。(4)机电副经理根据命令及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机电、运输方面的抢救工作,负责需外单位调入设备、材料的种类、型号、数量计划的制定与联系,负责矿井通风、排水、供电设备在救援过程中的有效监控,保证抢险设备安全的运行。

(5)安全副经理根据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须的设备材料;协调抢救期间入井许可证的办理,负责地面人员组织和材料、设备的入井的安排;负责应急救援预案和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安全保证。

(6)后勤副经理根据命令及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严格人员入井,负责抢险人员休息、膳食及其它的后勤保障。

七、应急管理机构日常性职责:

1、安全部门: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具体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开展,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演练规划,组织相应的工作例会,落实各类重大隐患的排查与闭合。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及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做好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员工应急救援意识。强化民爆物品及火工品管理工作,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

2、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井下采掘工作面应急救援设备的日常管理,及技术管理工作,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 应急演练工作开展。

3、通风部门:负责分管专业应急救援仪器的管理工作,落实对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负责监测监控系统工作的开展,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

4、机电部门:加强对大型应急救援电器设备的管理,落实压风自救系统和供水施救系统的正常运行,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维护好井下各运输线路,确保待用运输设备在突发事件后能及时启用.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加强对井下监控系统的维护,确保设备完好使用。

5、调度室:维护好通信网络,确保其正常运行,负责对井下通信联络系统进行定期维护, 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

6、后勤部门: 加强日常的应急救援保障资金管理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做好人员应急训练工作,确保应急状态下现场维护及人员调动。加强对应急救援物资的管理建账工作,对需更换的设备器材必须及时更换定期检查,确保随时能够使用,参与各类应急演练工作的开展。

7、医院:加强对应急救援设备及相应医疗器材保障工作,确保能随时正常使用,参与各类应急演练工作的开展。

八、应急救援机构应急职责:

1、安全部门:参与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组织、指导救护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生产技术部门:参与项目所有工程及建设单位的顶板事故、辅助运输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矿井水害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通风部门:参与矿“一通三防”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按照指挥部命令,负责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及主要通风机的运行情况和组织完成必须的通风工程。

4、机电部门:参与项目所有工程及建设单位停电、提升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负责井下运输路线维护。

5、调度室(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应急值守,接收、处置各单位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报告矿领导,并根据领导指示上报公司、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调度有关救援力量参加救援工作,下达各项救援命令,跟踪、续报事故救援进展情况;参与事故后勤保障和事故报告起草工作。负责及时运送人员和救灾物资,满足抢险需要。

6、后勤负责人:参与事故调查和赔偿等善后处理工作,协助做好职工稳定工作。参与工伤保险等善后处理工作。负责应急救援各项费用计划和及时拨付,确保救援资金及时到 位。负责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参与地面火灾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和实施抢险救灾工作。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工作

7、医院(委托):负责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派遣医疗救护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治,并做好药物及医疗器材储备。

8、救护队(委托):参与事故应急预案研究制定,根据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完成应急救援工作。

9、监控中心(建设单位):及时根据人员定位设备,确定井下人员位置。

九、应急救援专业组日常职责

为保证出现突发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事故,特制定应急救援专业组日常职责。

(一)、抢险救援组职责

抓好日常训练,保证出现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出动。做好日常装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出现紧急情况下装备能准确、可靠的发挥作用。

(二)、医疗救护组职责

学习救护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定期组织救护演练训练。做好医疗设备、器材、药品的采购、保管工作。

(三)、技术专家组职责

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对矿区周边、井下环境进行灾害 评估、分析。做好日常性技术指导工作。

(四)、通信信息组职责

对通信线路、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五)、物资供应组职责

负责采购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和装备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大型、特殊应急物资和装备,由物资供应科设立专门存放处,并建立应急物资和装备管理和发放制度,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

(六)、交通运输组职责

做好应急车辆保养和日常检查、维护,以保证应急情况车辆正常出车。建立突发事件专门应急驾驶员队伍,配备日常值班人员和车辆。

(七)、后勤服务组职责

做好日常后勤物质的储备、保管工作。负责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工作。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

(八)、财力保障组职责

由财务部门建立应急经费操作程序,在保证应急物资采购经费外,应根据相关需求做好应急状况下的应急备用经费。

(九)、治安保卫组职责

保卫组应确保各办公、生产及生活区域治安安全的应急 处置方案。应建立突发事件治安安全网络,并通过该网络与相关地区当地公安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助协作关系。

(十)、善后处置组职责

做好事故发生时的善后处置工作。充分协调事故发生后,新闻发布、车辆配备,人员安置及安抚等工作。

十、调度值班人员职责:

1、值班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在项目经理及其他矿领导未到达之前,配合值班项目经理担负起事故的临时指挥工作。

2、掌握清楚事故动态,指示值班调度员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必要时亲临现场指挥。

3、将事故详细情况汇报给矿应急指挥部领导,并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协助救援工作。

4、参加事故的处理分析。

十一、值班调度员职责:

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项目部值班领导,并根据事故性质、大小立即报告项目经理、项目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涉及十项应急处置权内的直接下达停产撤人命令)。在项目经理和项目其他分管领导的领导下,及时向下传达作战指挥命令,召集有关人员十分钟内到调度室集合待命,随时统计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根据领导安排汇报公司及救护大队)主要记录:事故类型、发 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及潜在危险等。

十二、上级应急救援指挥(超出矿应急处置能力的事件)

应急环境技术机构 篇6

1 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现状

1.1 我国环境应急监测起步较晚发展较快, 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

虽然2002年我国才成立了环境应急事故调查中心, 然而目前全国省、市一级监测站均配备了大量检测管和便携式应急监测设备;虽然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很大, 可是很多投入属于重复建设或者是同一监测项目的不同产品的不断尝试, 归根到底是因为我国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储备不足。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件”不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还给周边的大气、海水、土壤等造成了严重地破坏, 而在处理环境污染事故方面我们则表现出了相当多的欠缺:应急响应能力不足, 环境应急监测人员不足, 环境应急监测设备不足, 区域协作滞后等等。因此,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日益增加的今天, 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亟需大力发展, 做好区域内环境污染监控和事故预警系统能力建设, 建立运行有效、行动快速的环境应急监测和环境应急处置系统是最大限度减轻突发性污染事故损失的关键。

1.2 环境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体系不够健全。

自2011年1月1日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HJ 589-2010) 正式开始施行, 虽然监测技术规范中对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的现场监测、样品运输和实验室监测均有质量管理要求, 但是真正的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并未建立。影响应急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员技术水平、仪器设备、监测方法、量值溯源性、数据库与预测模型等。因此, 往往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时, 习惯于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经验作为判断依据, 从而无法立刻启动有效的应对措施, 在监测过程中不能进行科学地判断, 导致错误的结果而影响到最终决策。

1.3 自主研发仪器设备能力不足, 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有限。

我国环境应急监测设备的开发研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自主研发的设备在快速响应和准确测量方面很难保证应急监测工作的进行。目前为止, 便携式GC/MS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环境应急监测, 生物技术的应用也已经成为应急监测仪器发展的一个热点。此外, 环境应急监测队员自身能力不足也是阻碍环境应急监测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培训、地方各级部门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处置、监测和预测的专门人才势在必行。

1.4 环境应急监测数据库有效支持不足。

环境应急监测数据库应该包括:环境应急监测专家库、环境应急监测人员执勤系统、危险品档案库、应急监测设备 (含车辆) 档案库、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应急监测污染预测模型系统、重要地区周边敏感点示意图、重点企业排污情况统计和通讯网络等, 环境应急监测数据库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积累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2 抓紧投入使用信息化技术的必要性

2.1 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技术系统。

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 相关人员就需要对不同区域的整体环境进行整合分析, 全面掌握各个区域的地质地貌和人文特点, 以便于制定最有效的环境应急监测方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 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监测点位, 并且进行应急监测和污染预测, 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以及发生后带来的危害。

2.2 建立准确的地理信息技术系统。

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对事故地点进行准确的定位, 并且给出污染事故周边地段的人口分布情况, 地域地貌特点, 通过对它们的综合判断进行分析查询, 从而找到最薄弱敏感的区域, 运用电子地图分析监测数据, 利用模型预测划分出影响范围, 将事故污染变为可视化。

2.3 开展新技术, GPS的应用。

GPS技术的运用可以将监测点位、事故发生现场以及敏感目标等进行精确的定位。一方面起到动态分析事故发生范围的作用, 另外也可以起到监测点位的布设作用。在空间信息中, 可以确定敏感目标的位置, 运用GPS技术进行定位, 并且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录入相关的信息数据, 在应急监测的过程中调取数据, 则可以定位事故现场的位置。

3 环境应急监测中信息化使用的原则

所有的事物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性, 然而在环境应急监测信息化中也存在几个主要的原则:

3.1 合理统筹, 分步实施。

应急监测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大工程, 涉及多个领域, 所以要遵循总体布局, 分阶段, 分步骤实施, 责任到人, 做到每个人都应该熟悉地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来, 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从而才能确保达到指挥功能的统一。

3.2 技术的先进以及安全可靠。

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来进行探讨, 注重系统、设备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 结合我国形势, 制定出符合当下发展的新技术新技能, 充分使用智能化管理操作, 确保维护数据安全快捷可靠。

3.3 整合资源、经济合理。

不断完善现有的信息化技术, 对原有可行技术进行完美革新, 充分运用现有设备, 来促进资源信息整合, 打造信息网络化、全球化, 从而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共享和发布, 避免重复建设。

3.4 立足当下, 着眼未来。

要因时因地而异, 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 进行合理的信息化监测, 不断完善和满足当下发展和工作需要, 做到软硬技术的有效结合, 适应未来技术的革新, 保持其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4 结论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尽管如此, 我们也要制定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保证应急工作的有序开展, 确保应急决策和指挥工作的协调统一, 只有保证科学的监测结果, 才能够制定出全面有效的救援方案。这些都将取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突破, 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环境应急监测系统, 降低事故发生造成的环境影响。

摘要:根据我国化工行业近些年的发展历程来看, 环境应急监测存在着严重问题, 对于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存在着明显不足。下面将介绍信息化技术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支持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重点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 来提高突发环境应急监测效果。文章将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来分析, 重点强调制定充足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关键词:环境应急监测,信息化,突发性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李新宇.基于信息化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分析[J].绿色科技, 2015 (6) :226-227.

[2]郭志远, 傅晓钦, 陈奕扬等.应急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现代科学仪器, 2014 (6) :49-54.

[3]鲁蕴甜.浅谈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 2014 (4) :261.

[4]陈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质量控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0) :56-58.

[5]刀, 滕恩江, 吕怡兵等.我国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方法和装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环境监测, 2013 (29) 4:169-172.

应急环境技术机构 篇7

关键词:智慧核应急,技术体系,管理模式,智能决策

1 问题的引出

《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将核能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首要技术手段,安全发展核电是实现“发展市场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核事故灾害成因复杂,难以完全预测,应对机理复杂,一旦发生,危害极其严重。及时调配社会应急资源,采取敏捷、高效的应急响应措施以减缓事故后果,是防治核电突发事件的关键。在我国核电安全发展的关键时期,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ICT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如双刃剑,给核应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社会性网络服务、网络媒体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社会的信息传播、扩散方式。火灾、核泄漏等事件可能造成的场外次生衍生灾害,将通过网络舆情迅速爆发、蔓延,嵌入社会网络系统,在不同的时空引发社会扩大效应,甚至引发群体性非常规突发事件,造成重大损失和社会动乱。传统核应急管理模式强调核电场区内应急准备与响应,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系统性的局限[1,2,3],缺乏跨时空、跨领域的社会系统整体性智慧,难以应对新网络环境下复杂的核事故链式演化场景。另一方面,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为社会资源信息集成与互联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4,5,6,7],使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采集、情景预测、综合研判、响应处置和恢复重建等环节变得更加智能和敏捷,核应急平台可以更全面地集成资源,更准确地感知和理解事件情景,更智能地决策,更高效地指挥调度、组织协作,智慧型核应急管理模式具备了孵化的必要技术环境。

本文通过分析新ICT环境下核事故灾害链的复杂情景特征及其应急需求,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出一种更为敏捷、智能、可扩展的智慧型核应急技术体系,藉以探索场内外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协同应对的核应急管理新模式(Smart Nuclear Emergency Managing,SNM)。

2 核事故灾害链的情景-应对特征

日本“311福岛核事故”在地震、海啸、反应堆爆炸、核泄漏的同时,通过网络信息扩散,引发群体恐慌、交通混乱等次生、衍生灾害,造成的间接影响往往不亚于直接社会经济损失,这充分显示了核事故灾害链的复杂性、破坏性,也暴露了整个核应急系统的脆弱性。通过分析和总结[8,9,10],发现核事故灾害链在演化机理和应对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如图1),对其应对模式的形成提出了新的需求。

(1)突发时效性。根据核事故灾害链演化状态,应急响应被由低向高划分为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和场外应急四级。核事故往往诱因复杂,前兆不明显,具有随机性和爆发性,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干预和救援,将核泄漏等扩散性灾害控制在场区以内,容易产生灾难性的后果,需要启动最高级别的场外应急响应,实现场内外应急组织联动应对。由于事件情景扩散和转化迅速,使应急活动具有强烈的时效性特征,应急(联动)方案的制定和执行面临巨大的时间压力和有效性考验。如何在短暂的黄金响应处置时间内感知和理解事态发展并准确决策,这不仅仅取决于现场指挥者的个人经验和智慧,也需要整个应急系统高效的信息采集、分析研判与决策能力,更需要可提高全民应急智慧的核应急培训与准备机制。

(2)跨时空特性。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虽然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核泄漏、网络谣言等场外次生、衍生灾害随之发生。实际上,包括东通、女川、福岛第一、福岛第二和东海在内的5个核电站几乎同时遭遇地震和海啸袭击,部分安全设备受损,也存在发生核事故灾害的风险[11]。因此,从核事故的诱因、强度、环境脆弱性、波及范围和传播与扩散机理等方面来看,承灾体和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情况错综复杂,不同类型的核事故场景均可能在不同地域同步(或异步)发生、发展、演化和消亡,应急管理与组织过程稍有不慎,都容易造成资源匮乏、救援混乱等后果。针对此特征,高效的跨时空、并行的信息沟通服务能力、资源整合与调度能力、组织协作应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有效应对需要对事件历史数据的分析与知识挖掘能力,对潜在事件的预测和发现能力;需要更为灵活的应急管理体系架构,构建以核事故灾害链生命周期为主线的应急管理体系功能和功能交互机制,可以根据事件情景动态实现事前、事中与事后各环节应急管理流程的顺利衔接。这对应急管理体系结构和应对模式的自组织、自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辐射的危害性与持续性。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核事故以烟羽、水流等为载体,短期内带来超出人们可接受程度数倍的有效照射剂量的辐射照射,容易造成基因变异、细胞凋亡、表面烧伤等一系列不可恢复性的健康危害;同时,由于衰变周期长,核泄露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将对周边环境造成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污染,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加上媒体渲染、网络舆论等方面的社会放大效应,灾后重建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正确地监控与引导网络媒体,事前大力宣传核应急科普、核安全文化、核辐射防护医疗知识,事中积极组织洗涤、去污、防护治疗等应急处理过程,事后加强政府-社会等多元化的恢复治理都显得尤为重要。

(4)跨领域、跨部门特性。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信息传播成为事件演化与扩散的载体,强化了事件与事件间的动态联系,事件相互嵌入、触发,事件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切尔诺贝利、福岛等事故的教训表明,若未能迅速将事故控制于场区内,就容易引发火灾、核泄漏、网络舆情、社会恐慌、交通堵塞、人员伤亡等相互影响的次生、衍生灾害,从核工业系统快速扩散蔓延到社会各领域系统,形成非常规的灾害链式演化效应。此类场外核事故灾害链的应对,往往需要综合调用核电、消防、医疗、交通、公安、网络等多个领域和部门的方法、数据、组织、资源来协作处理,既需要关键核设施部门把握整体态势,又需要社会应急力量多方参与、共享资源,从组织、领导体制和运作机制上进行敏捷化集成,实现多部门、多主体的联动处置,对跨领域、跨部门的应急组织集成、协同决策等方面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为各类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过程提供了顶层框架和相应的运行模式。核事故灾害具备非常规突发事件基本属性,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应对模式与体系结构同样可以基于现行“一案三制”的基本框架来设计,进而从组织体制、资源整合、信息沟通、预案体系、准备机制、决策处置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分别提升现行核应急管理模式的局部运作效率;同时,除了要注重个人、部门等应急智慧的培养和构建,更需要统筹兼顾系统局部之间的有机联系,借助新ICT环境下的信息集成、高性能计算、互联互通、智能分析决策等方面的能力,从系统的视角重新考虑应急管理体系的集成性、敏捷性、智能性,进而为现行核应急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模式重构注入系统性的智慧。

3 智慧核应急的内涵与特点

“智慧”是人们运用自身技术、经验、资源、环境、行为等方式来认识事物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12,13,14]。系统性的核应急智慧是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管理是目的,技术是支持。一方面,新ICT技术在核应急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将形成智慧型核应急的技术体系,促进核应急管理体系功能的实现和交互,使新的核应急管理思想和模式得以实施;另一方面,核应急管理模式在技术体系的支持下,以智能、敏捷、高效、自适应的方式实现应急资源的全面集成、灾害情景的精确感知与理解、应急响应的智能化决策、协作组织的敏捷重构、受灾区域的多元化恢复治理等,进而完成核应急管理体系系统性智慧的涌现。针对核事故灾害链的应对需求,智慧核应急应包括以下基本特点(如图2):

(1)核应急信息的全面集成。在核事故灾害链应对的全过程中,无论是预测研判、决策处置,还是恢复治理,都需要对事件的状态场景、跨领域应急资源分布等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和统筹运用。加强应急平台的信息集成能力是一切智慧核应急管理活动高效完成的前提,通过核应急平台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结合,对核事故灾害链可能涉及子事件、应对所需的组织-资源信息进行实时的快速采集、存储、处理,进而实现对跨时空、跨领域数据的集成化管理、分析,以支持智能化决策。

(2)核灾害情景的精确感知与深刻理解。在跨领域、跨时空资源全面集成的基础上,智慧核应急应可快速分析实时和历史场内外核灾害情景信息,进而发现和预测潜在的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对情景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关键在于提升综合运用案例、模型和海量数据来分析和挖掘核事故情景演化内在规律的能力。这可以通过构建核应急平台专家库、数据库、案例库等的知识集成与发现机制来实现。

(3)核应急响应的智能化决策。由于核灾害的突发性,在危机时刻,仅依靠人为决策的可靠性不足,往往不能满足核应急的实际需求,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容易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如何在宝贵的响应时间内根据核灾害情景(可能)的状态迅速制定高效的救援与处置方案是提高核应急体系智慧的核心环节。在情景状态充分感知和应急资源全面集成的基础上,通过智能、科学的决策方法、技术与经验主导的人为决策相结合,优势互补,进而形成人机结合的跨领域、跨部门、跨空间协同群决策体系,实现核应急响应决策过程的智能化。

(4)核应急执行的装备保障。群众和应急响应的指挥官、救援队等一线执行人员均暴露在核事故灾害辐射的危险中。根据可能出现灾害情景的位置、规模,灵活、及时地调度分散、分布的核应急资源与装备,以保障辐射测量、设备抢修、人员疏散、医疗救援等应急响应与救援任务的顺利实施,同样是核应急智慧的重要体现。在高辐射警戒区域,尽可能使用布鲁克机器人等自动化救援处理设备,加强人员便携式辐射检测设备、防护设备、通讯设备、智能终端、医疗救援设备等核应急装备的综合运用与物联互通,确保核应急响应执行过程的智能化与可靠性。

(5)核应急组织的协同治理。由于核灾害链情景的跨时空、跨领域应对的复杂性,场外应急响应将涉及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家庭、个人等不同的参与主体,促使单一化应急组织向多元化的协同应急组织转变[19],这需要我们打破信息沟通的壁垒,构建平战结合的虚拟化组织结构,将事前应急准备、核安全文化、核应急演练与培训,事中群体决策、指挥协调、物资调度,事后自学习、环境去污、恢复重建等方面综合考虑到智慧型应急组织建设与运营治理过程中。

4 智慧核应急平台及其关键技术

核应急技术体系是实施智慧核应急的重要载体和技术支持,其功能主要通过核应急平台来实现。基于上述智慧核应急内涵、特征的探讨,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新ICT技术,本文从技术层面给出了核应急平台的体系架构模型。平台架构可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技术体系,包括运用服务组件模型(Service Component Architecture,SCA)实现核应急响应决策算法和资源的服务化封装;运用网络服务描述语言(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WSDL)实现服务接口的标准化;运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和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SOAP)实现网络服务间消息的有效通信与传输等功能[15,16]。如图3所示,核应急系统由核应急平台、物理世界、平台用户3个部分构成。核应急平台包括物联层、云端资源层、集成化决策支持层、核应急服务层,分别通过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处理、服务化调用等过程为核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情景感知、智能决策、响应执行和组织协同等功能提供按需服务支持。

(1)物联层(IOT-layer):通过视频、移动、交通、遥控等不同形式的传感器,结合RFID等主要物联技术,对物理世界核灾害链情景、可用的跨空间-跨领域核应急资源进行实时信息采集,以实现情景感知与响应执行过程的在线控制。该层主要涉及智能物联技术体系,包括如无线射频(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实体描述语言(Physical Markup Language,PML)、智能网关(Smart Gateway)等技术[4,5]。

(2)云端资源层(Cloud Resource-layer):通过资源虚拟云化技术,将物联层采集的灾害场景、交通路况、地质气象、环境污染、资源人口、核设施设备等实时状态信息,以及决策模型、案例、预案等核应急软硬件资源信息汇聚到云端进行统一的分类管理与预处理维护,为跨领域、跨时空的核应急决策提供信息与知识支持。该层主要涉及虚拟化技术体系,包括情景与应急资源时空信息的汇聚、分类、分布式存储、发布、发现、修复等技术。

(3)集成化决策支持层(Integrated Decision Supporting-layer):云端核应急资源采集自不同的部门与场景是面向领域的,具有异构性,不便于处理核应急这种跨领域、跨时空的非常规复杂决策问题,该层针对不同领域核应急组织协作、知识融合问题,提供语法(信息结构)、语义(信息内容)、语用(处理逻辑)层面的跨领域互操作调解模型[17,18],在此基础上为核灾害情景感知、响应应对等不同类型、级别的跨领域核应急决策问题提供跨领域集成化的决策支持。

(4)核应急服务层(Nuclear Emergency Managing Service-layer):该层根据智慧核应急的功能特征,结合核灾害情景应对一般业务流程需求,设立4类核应急云端服务组件模块,利用SOA技术的服务化封装过程,建立基于WSDL描述的服务接口与各种算法程序间的调用机制,为核应急平台情景感知、智能决策、响应执行、组织协同四大功能提供核心应用服务支持。主要涉及技术体系包括:情景异常预测预警、核应急资源实时定位、在线情报抽取与智能分析、态势综合研判、核应急响应分类分级、基于情景感知的数据挖掘,案例与数字化预案匹配、情景-应对平行演化仿真、应急过程-任务-组织重构等相关技术。

5 智慧核应急管理模式

从智慧核应急特征出发,面向核灾害情景应对的功能需求,基于核应急技术支撑体系(核应急平台)分别设计基于情景-应对的核应急管理机制和平战结合的核应急管理体制,以形成智慧型核应急管理模式,其逻辑框架如图4所示。

(1)情景-应对驱动的核应急管理机制。由于核灾害的突发时效性,应急管理人员须快速、准确地根据灾害情景状态作出决策响应。基于智慧核应急技术体系,结合情景-应对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范式,给出情景-应对驱动的智慧型核应急管理机制(图4(1))。从核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时间维度将核应急管理机制划分为事前准备、事中响应与事后恢复机制。

事前应急准备机制主要针对核事故或核灾害未发生时常态情景下的管理机制,包括核应急宣传、培训、核安全文化建设、核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等方面的活动,并利用物联技术保证对关键核设施、设备及其区域内设施的管理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即转入应急响应阶段。

事中响应机制通过实时监测收集(可能发生的)核灾害现场情景以及可用应急资源状态,运用分析模型对情景进行综合研判,进而决定灾害情景所属类型、状态和应启动的应急响应级别;根据情景感知的结果启动相应级别、类型(如核设施抢修、火灾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援、资源运输等)的核应急响应预案链,并结合现有应急资源、组织执行能力以及情景演化状态,通过不同领域、粒度层面子预案的细化重组,对初始预案和行动例程进行可执行化动态调整,形成由响应流程构成的整体响应执行方案;通过调配相应部门的人员、资源,实现跨部门组织资源应急联动,协作执行响应救援任务。响应全过程将基于物联感知技术实时监测灾害情景变化,实现应急执行方案的动态调整,形成情景感知—决策指挥—执行调度的负反馈闭环响应机制。

事后恢复机制指应急响应过程基本完成的后处理过程,包括媒体发布、舆情监控、设施维修、环境持续去污、恢复重建以及应急响应效果评估与经验报告总结等。

(2)平战结合的核应急协同管理体制。由于核灾害链的突发时效性和跨时空-领域特性,其有效应对需要不同部门的应急人员根据事态迅速整合响应,这往往是目前面向职能的烟囱式组织结构难以实现的。这决定了核应急组织结构必须是建立在现有静态结构上的、灵活的临时动态虚拟组织形态。图4(2)给出了平战结合的核应急协同管理体制:一方面,在“平时”,即事前应急准备阶段,现有烟囱式的职能部门间存在固有的协作壁垒,可通过构建部门间不同维度的组织信息视图,建立各组织单元在功能、层级、职责、部门、资源支配能力等方面的逻辑映射。另一方面,在“战时”,即事中响应与事后恢复阶段,构建基于情景-任务-组织-服务的时空逻辑依赖关系(如图5),通过情景感知分析,针对特定时间节点建立可能发生灾害情景的时空切片分解结构、细化情景,对不同粒度情景匹配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具体化方案,方案应是包括了人员资源需求的可执行应急流程的集合,并针对现有应急人员、资源分布情况动态调整方案,使之具有更强的可靠性;根据最终应急响应方案,快速组建或重构跨领域集成下的核应急虚拟组织;最后,基于物联网、云服务等技术,发现、匹配、组合相应的应用服务,为核应急联动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6 结语

新ICT技术带来核事故灾害链式演化新特点,同时也提供了孵化核应急智慧的技术环境。智慧核应急的提出结合了物联网、云服务等新一代ICT技术,给核灾害应急准备与响应带来了新思路、管理模式与技术支撑体系。从技术层面,通过构建智慧核应急云平台实现跨领域、跨时空的物联互通与信息集成,对核应急管理在情景感知、智能决策、组织协同、执行保障等方面的云服务支持;在管理层面,依托以情景-任务-组织-服务为主线的灵活管理模式,驱动核应急机制与组织结构的随需应变、协同响应,进而涌现系统性的核应急智慧。

应急环境技术机构 篇8

关键词:环境问题,应急监测,技术方法,装备设施

所谓环境监测,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中, 间断或不间断地测定环境中相关污染物的浓度含量, 通过观察、分析并且评价其变化规律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它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准确、全面的环境监测数据, 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的状况跟变化趋势, 关注污染源的变化情况, 及时了解环境污染的突发事件, 科学地对各类环境问题作出预警。而在环境的应急监测中, 最重要的莫过于监测技术方法和装备设施。下面我们对环境应急监测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 环境应急监测重要性

环境应急监测是环境应急处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可以削弱事故的危害性, 为制定生态环境回复方案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环境应急监测, 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查明污染物的具体性质、所属种类、影响范围和程度等相关信息。在收到环境污染应急信息后, 监测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到达污染现场, 通过多种监测方法, 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初期结论, 记录污染物的相关信息, 例如其种类、浓度、影响范围及程度, 污染区域等。最好是能够对污染情况做一个预期性的评估, 为后续污染事故的处理提供有效的、具体的方案措施。

2 环境应急监测存在问题

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方法不统一。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技术含量很高, 专业性也比较强。而当前的情况是现有的监测技术规范远远不能满足应急监测的具体需要。目前的各类应急监测机构尚未建立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所组成的监测资源、监测设备和检测人员等完整数据库, 也没有一套非常规范、完整的监测操作规程。而在实际的环境突发事故中, 具体的应急监测人员总是很无助, 不知道污染源是什么, 没有大致的监测方向。还有的因为所需监测时间过长而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相关数据而非常苦恼。监测人员也只能按照当前的监测技术方法与规范, 或者是凭借自己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所积累的诸多经验进行具体地采样布点、数据采集、监测分析等措施。而在这些工作中, 由于规范性监测技术方法的不完善, 监测人员各自所总结的经验方法会有所不同, 所以导致所得数据会有差异, 影响应急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应急监测装备仪器等严重不足且陈旧落后。环境应急监测的仪器、装备等, 是环境应急监测人员的重要武器, 是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基础条件。而环境监测的装备设施等大部分都是有高精度要求的专业化仪器, 不同于常规监测仪器设备, 它更加注重于仪器测量的便携性、快速性、现场定性、半定量的特点。由于环境监测本身就是一项需要高资金与专业人员投入的工作。而受制于财政或技术人员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基层应急监测装备和仪器仅仅有便携式PH测量计、溶解氧仪等小型仪器。而其他常规性的监测因子类的便携式仪器装备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 对于现场污染因子所需要进行定量化分析的仪器设备过于缺乏, 但是污染现场却是会有多种情况出现, 各种专业仪器设备的短缺, 使得对现场情况的应对十分困难。所以说目前的仪器装备条件下, 根本无法完全满足环境应急监测的条件。而对于环境应急监测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 更是少之又少, 基层环境监测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缺少重要保障。另外一个方面, 我国对于环境监测装备仪器等的研制和开发严重不足, 在环境日益恶劣的当下, 我们需要相关研发企业有针对性的制造一些新型专业化仪器装备, 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

高素质专业化环境应急监测人员缺乏。根据相关统计, 我国目前的基层环境监测人员数量相对偏少, 且监测人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更是非常短缺。再者环境监测人员往往面临的工作较多, 责任重大, 不能擅自脱离岗位。这就导致他们很少有机会参与环境应急监测的新型技能学习与培训。所以在应对突发性环境问题的时候, 基层人员会出现应变能力不足, 应急监测经验有限等情况, 从而影响到对于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及时响应与现场处理, 最终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3 环境应急监测相关建议

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的完善与学习培训。各级环境监测单位在碰到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时, 因为之前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操作规范进行遵循, 导致基层环境监测人员借助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应急监测的布点、采样、数据处理及分析等任务, 这就使得在环境应急监测过程中出现纰漏, 监测人员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意愿, 从而影响到最终的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所以, 为了使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更加迅速、规范、有效。我们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出一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HJ 589-2010) 的政策性指导标准。在该技术规范出台后, 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基层监测人员对其进行学习, 亦要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培训, 努力使所有的环境监测人员都能做到技术规范、业务精湛。对于不同地区, 我们当地的环境管理部门也应当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HJ 589-2010) 基础上, 结合当地实际环境条件, 可以适当制定自己本地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要求”, 这样对基层的监测工作更具针对性地指导。使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的相关规范更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及全面性。

环境应急监测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 监测工作的技术含量也是非常的高, 所以就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技术水平等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建议各级行政管理部门, 重视对于环境监测队伍的建设。不仅要对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进行培训, 还要对相关环境化学、环境安全、危险品管理等知识进行培训。在技术上培养他们, 在工作中锻炼他们, 努力打造一支高效务实、技术过硬、经验丰富、专业结构合理、能创新敢开拓、适应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环境应急监测队伍。具体可以加强对相关监测人员工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人员考核制度”, 并且要增添奖惩机制, 增加基层环境监测人员的学习、工作热情。

建议各级政府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环境监测工作看似是一件投入巨大而又见效甚微的工作, 但其实它对我们的生命安危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应该购置相关的装备仪器, 没有适合的装备设施, 监测人员就没有了工具, 监测工作就没办法进行。其次现在环境监测人员缺乏的一大原因是相关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太低, 导致很多优秀人才离开这类岗位, 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 政府应当加大对该类工作人员的财政拨款, 吸引人才加入环境监测队伍。并且通过优胜劣汰不断优化环境监测人员队伍。

4 结语

环境应急监测, 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 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它需要我们各级环境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更需要各监测单位的不懈努力。应当加大对该工作的各项投入,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监测人才队伍, 并且配备完善的相关装备仪器, 努力使我们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迅捷而有效, 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英.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的研究[D].江苏大学, 2012 (05) .

[2]李晶明, 夏冬前.论县级市环境应急监测的管理[J].污染防治技术, 2010 (05) .

应急环境技术机构 篇9

环保部门在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 往往面临反应时间短、信息水平低、应对措施要求高等难题。如何实现应急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预防转变、由被动应对向主动管理转变以及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已成为“十二五”期间杭州市环境保护局的重要研究课题。

该文结合杭州市环境应急管理的实际情况, 从分析环境应急信息平台的建设思路出发, 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应急信息平台, 致力于预防预警可能的环境污染事故, 全面提升环境应急指挥协调能力, 降低并控制重特大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1 现有基础

《杭州市环境保护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实现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的数字化, 快速化, 科学化进程”。杭州市也已具备构建环境应急信息平台的基础条件,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建设一块、用好一块”的原则, 目前已初步建成包括环境在线监控专网和VPN电子政务网, 覆盖杭州市及市县两级所有环保单位, 共28个结点;初步形成内外网系统平台, 覆盖杭州市环保管理的主要方面, 包括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放射源在线监测系统、综合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管理系统、机动车尾气检测系统、排污收费系统、权力阳光运行、总量控制系统等, 为预报预警突发环境事件、保障应急指挥科学调度, 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夯实了基础。

2 建设思路

杭州市环境应急平台基于物联网研究构建。物联网从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感知层, 即以二维码、射频标签、传感器为主, 实现“物”的识别;二是物联层, 即通过现有的互联网络、广电网络、通信网络, 实现数据的计算与传输;三是智慧层, 即利用手机、PC机等终端设备来实现环境应急的智能化管理[3], 与应用相关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智慧层, 通过应急指挥平台的统筹调度, 各子系统将协同工作, 为指挥首长、业务专家与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 根据物联网的结构特点, 搭建得到杭州市环境应急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 如图1所示。

在此框架基础上, 提出“三整合”思路, 为建设好基于物联网的环境应急信息平台指引方向。

2.1 信息整合

全面了解环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是合理有效制定应急处理措施的第一步。这些信息可以是反映环境突发事件相关指标量化的数据, 也可以是相关文档或多媒体信息。物联网定位、收集、传输技术支持下的环境应急信息平台可以最大限度的解决应急信息缺失、时滞、阻塞、局限等问题, 使应急信息更加完整、系统, 避免信息失真。

2.2 沟通和指挥整合

环境突发事件往往涉及众多机构和人员, 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单位、环保局、机构领导、应急专家以及其他相关的职能部门, 应急对策商讨和联动指挥是环境突发事件高效应对的关键环节。

物联网支持下的环境应急信息平台能够有效解决应急信息网络协作问题, 依托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 实现网络各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 传感网、传输网和应用网实现“三网合一”, 确保应急主体间的应急信息和资源共享。

2.3 决策整合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 如何确定事故地点、如何预估演变状况、如何进行建议决策, 是制约突发事件处理的关键成败因素。

应急分析决策对日常风险防控以及应急指挥调度工作提供技术支撑[4], 通过调用风险隐患源信息以及日常监管数据进行地理定位分析、风险预警评估、污染扩散模拟分析, 合理进行资源调度配置, 化“应急预案”为可实施的“应急方案”, 科学、有序的协助环保部门进行事件处置[5,6]。

3 建设内容

3.1 感知层

感知层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不同的感知和交互渠道, 覆盖PDA、指挥车、单兵、语音终端、手机、摄像头、各类检测探头、RFID、GPS终端等多类感知设备。具体包括风险隐患源监控、移动调度、现场感知3类应用。

3.1.1 风险隐患源监控

风险隐患源监控分固定源和移动源两类:固定源监控配备视频监控、智能标签 (RFID) 、定位器、报警器和探测器, 发生异常情况如位置移动时进行报警;移动源通过GPS定位装置进行路径跟踪, 对超速、长时间停驶、违规驶入禁行区域等异常情况进行报警提示。

3.1.2 现场调度

应急指挥车配备应急通信系统现场设备 (天线系统、3G通信设备、综合接入平台、车载固定摄像机、电源系统) 和业务相关设备、手机、3G接收、可视调度会议系统视频终端、信息终端设备 (PDA、笔记本电脑等) 和现场图像监控及对讲系统 (或视频会议设备等多种设施) , 实现调度的“现场化”。

3.1.3 现场感知

作战单兵配备便携式3G专用行业终端和便携式3G移动监控终端进入突发事件现场, 实现现场感知的“灵活布点”, 随时根据现场状况及调度指令变换地点架设监控设备, 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将监测点GPS坐标、现场最新监测数据、事件发展视频等信息实时报送, 使指挥中心能够同步得知现场真实境况, 直接给以实时最佳方案和指挥部署任务。

3.2 物联层

物联层为环境应急信息平台提供基础传输网络支撑。包含支撑所有系统在其上传递语音、视频和数据等一系列信息的传输链路和备用链路。

3.2.1 应急通信网络

基于多种链路的应急通信系统, 由地面指挥中心、无线通信、现场应急通信车、单兵可视调度终端、手持调度终端等多个系统组成, 实现立体应急调度。每辆应急通信车均能自我组建现场应急指挥部, 借助无线网络, 所有车辆之间及与指挥中心之间亦能实现互联互通。

3.2.2 应急通讯系统

采用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的立体组网方式。整套网络的核心主干由光纤专网构成, 光纤专网分别连接指挥中心和多个分中心, 各分中心在所辖范围内可利用3G网络, 应急现场采用应急通讯车的车载3G传输设备与单兵之间实行网络连接, 成为机动性极强的前方指挥所, 实现应急指挥“现场调度”。

3.2.3 可视调度管理系统

可视化调度管理系统的硬件核心为多媒体综合接入网关, 通过这台作为所有网络设备核心的多媒体综合接入网关可以实现原有的多种孤立的网络进行互联互通, 真正实现语音、视频和数据的三网合一[7]。

3.3 智慧层

智慧层由日常应急管理系统、战时应急指挥系统、应急演练系统三部分应用组成。整个环境应急信息平台以直观形象的GIS为交互界面, 能够快速采集事故信息、合理提供决策依据、高效协调各方资源, 为环境突发事故的快速响应、科学决策及指挥调度提供智能支持。

3.3.1 日常应急管理系统

日常应急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风险源管理、应急保障管理、应急知识库管理以及数字预案管理。

风险源管理充分体现“以防为主”理念, 完成风险源的申报登记、监测管理[8]、预警分析以及巡查监管等工作, 并且用于维护企业信息、本地危化品、敏感点等数据库。为战时的决策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急保障管理整合、利用应急救援资源, 对辖区现有应急机构、技术装备、应急物资、应急专家等资源及分布区域进行拉网式普查, 建立集通信、信息、指挥和调度于一体的应急资源保障体系。

应急知识库管理整合应急监测检测方法、处理处置技术, 收集中央与地方政府颁布的标准法规, 整理常用危化品库与参考案例库。为风险源日常监督检查、应急处理处置技术选择和应急指挥决策提供基础支持。

数字预案管理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影响和后果严重程度, 为应急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各个方面所预先做出详细安排, 形成开展即时、有序和有效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

3.3.2 战时应急指挥系统

战时应急指挥系统主要包括决策支持管理、事件管理、调度管理、辅助指挥管理等应用, 可通过指挥中心、现场应急通信车以及作战单兵发挥作用。

决策支持管理使方案决策科学化, 对日常风险防控以及应急指挥调度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调用日常应急管理信息进行地理定位分析、风险预警评估, 同时结合现场传回的最新监测数据进行突发事件污染扩散模拟推演, 组建完备的事件态势图, 形成针对性的应急方案及资源配置规划。

事件管理使事故响应快速化, 承担突发环境事件的接报、应急事故处置流程的记录、灾后评估[9]等工作, 完成对突发事件的接警预警和应急管理[10]工作。

调度管控具有强大的对突发环境事故的信息化处理能力, 围绕应急方案执行控制, 包括指令管理、资源调度、现场情况反馈记录、结果录入等功能。

辅助指挥管理实时标绘现场态势, 通过实时语音、图像和数据信息的发布与反馈, 实现分级协同指挥, 为决策人员提供一个便利的、交互式的指挥平台。

3.3.3 应急演练系统

分为应急演练与应急实战两类场景, 可在接警时对事故类型进行标定。当选用应急演练场景时, 能够短信通知演练人员、保存应急演练记录、进行交互演示、事件发展变化桌面推演、最终形成演练数据库及文档库。

4 应用前景及建议

相对于传统环境应急信息平台,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应急信息平台具有“测得准、传得快、说得清、管得好”的天然优势, “测得准”即对环境应急信息全面感知、覆盖面广、布点灵活、监测数据准确;“传得快”即通过三网融合, 实现信息高效、稳定、快速传输;“说得清”即通过日常监管信息及高性能的污染扩散模拟推演, 清楚的说明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处置及善后的全过程;“管得好”即通过日常应急管理系统和战时应急指挥系统全面实现应急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预防转变、由被动应对向主动管理转变以及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以上优势对于实现环保管理工作跨越式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物联网的杭州市环境应急信息平台构建完成后, 将从环境监测、通信、决策分析3个方面给杭州市环保局的环境应急信息管理能力和IT能力带来大幅提升, 可广泛应用于突发污染事件的预防、预备、响应指挥以及善后重建等阶段, 实现对突发事件数据的收集、分析, 对应急指挥的辅助决策, 对应急资源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控制, 为决策者提供一个科学、合理、优化的应急处置方案和可行性较强的指挥调度方案, 从而实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

在未来环境信息化水平不断发展的道路上, 环境应急信息平台技术水平的提高仍需从管理实现模式及技术手段这两方面出发, 对日常应急管理、战时应急指挥等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日常应急管理方面, 加强环境应急监测水平, 研究更为安全及高效的应急保障及应急预案的管理方法。在战时应急指挥方面, 构建更为优化的应急指挥决策模式。此外应当继续加强对数据存储、查询、分析、共享的能力建设, 充分重视与物联网或其他新技术发展的紧密结合, 实现环境应急数据和信息的无障碍传输。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区域性环境污染事件明显增多, 如何有效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该文从杭州市自身实际出发, 基于物联网技术研究构建环境应急信息平台, 详细分析了该平台研究思路、运行机制及组成要素, 并对其预期建设成果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突发性环境污染,物联网,环境应急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范娟, 冯晓波.创新环境应急管理机制的积极探索[J].环境教育, 2007:62-65.

[2]陈红霞, 张永成.环境应急监测体系的优化[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0 (4) :87-88.

[3]李素彩.物联网与物流信息标准化[J].中国科技投资, 2010 (10) :30-31.

[4]金勤献, 陆晨, 傅宁.城市级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研究与开发[J].环境科学学报.2002, 1 (22) :103-106.

[5]牛冲槐, 任朝江, 白建新.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政府应急能力的测定[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1 (4) :21-25.

[6]李习彬.改进和完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几条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 2003 (11) :16-19.

[7]李胜广, 张之津.物联网在城市应急预警系统中的应用[J].技术与应用, 2010 (7) :42-44.

[8]王明贤, 张莉莉, 孙娜.基于信息技术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1 (32) :190-193.

[9]付朝阳, 金勤献.环境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与构成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 2007, 23 (5) :82-86.

上一篇:孕妇健康教育下一篇:内镜硬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