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态质量

2024-09-07

企业生态质量(精选十篇)

企业生态质量 篇1

企业文化对信息质量发生作用的途径

(1) 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内部控制影响信息质量。企业的内部控制为各项经济活动提供合理的保证。设计完善和执行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说, 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的生命线, 保障企业的各项经济效益, 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并帮助企业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内部控制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来强力约束成员的行动, 是硬性约束。企业文化则通过影响人们做事的方式, 改变人们思维惯例等途径来协调企业的日常运作, 所以是一种软性的约束。对于内部控制来讲, 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保障其稳定运行。内部控制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供了最基础的防范, 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和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生产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2) 企业文化通过会计人员影响信息质量。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内外部信息的生产与制造车间,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运作质量直接决定着其所生产产品———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系统中最为主观能动的构成要素, 会计人员的素质 (包括专业水准、道德状况、价值观等) 直接影响着信息系统及其所生产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在会计信息质量的决定因素中会计人员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优秀的文化可以改变会计人员主观意识, 积极主动的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做努力。企业文化不仅从正面引导会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 也通过改善高管和其他员工的素质, 从侧面提供监督和激励机制, 促使会计人员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

(3) 企业文化通过高管的行为来影响信息质量。由于两权分离, 企业所有者需要监督经营者的行为。在这种背景之下而设计的现代企业制度, 所有者主要依赖于对外发布的会计信息监督企业运作。在这种设计安排之下, 高官的利益就和会计信息有了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在利益的驱使下, 可以合理确信高管有操纵会计信息以攫取自身利益的动机。在这个视角下, 高管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最直接关联。然而, 事实可以证明仅仅依靠硬性的法律法规并不足以阻止高管的利己行为。所以, 通过企业文化的无形力量引导和规范高管行为成为提高信息质量的全新视角。学术界普遍认为企业文化与高管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企业文化的升级变迁有赖于高管的良好规划和以身作则式的引导执行。另一方面, 高水平的企业文化又有利于引导和规范高官的行为。

(4) 企业文化通过经济事项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企业文化具有普遍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涉及面非常广, 不仅仅会影响与会计信息具有直接相关关系的人和内部控制机制, 也会影响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和行为, 从而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受到间接但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 任何一项经济事项进入会计信息系统都必然要经历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四个必要的基本环节。经济事项也只有经过这些基本环节的检测才有可能最终落户会计信息系统。例如, 有些经济事项可能满足会计确认的条件, 但是无法满足计量环节的要求, 也许是相反或其他状况的存在阻止了其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但是,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很容易被企业员工及利益相关者们所知晓。如果企业文化层次低下, 甚至道德不良行为盛行。那么, 在利益的趋势下, 企业员工和利益相关者们就会相互效仿, 通过操纵, 甚至制造虚假经济交易等手段谋取个人利益。在这种自由散漫的企业文化中, 很难相信会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相反, 在一个依照规章办事、以身作则、风气良好的企业中, 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也越高。

规避低层级企业文化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措施

(1) 引导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文化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严格地说, 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情况下, 企业文化层次越高, 会计信息质量就越高。相反, 企业文化层次越低, 会计信息质量越差。由于企业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是间接地通过一系列正相关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 即使在其他变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 两者也基本上呈现正相关关系。可以用流程图说明如下:企业文化层次低——扭曲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运行不利———高管、员工等产生作弊动机——作弊动机无法得到及时纠正——作弊行为发生——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企业文化层次更低。所以企业文化层次低下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 而且恶性循环不止。所以, 引导企业文化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创新性举措。

(2) 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职业道德有助于从思维观念层面规范会计人员, 从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人员道德状况与企业文化基本上呈现正相关的地位, 而且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互动关系。但是,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直接目标不是提高企业文化水准, 而是要瞄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服务社会大众和企业基本需要。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于会计人员至少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这六个方面是会计人员要遵守的最起码职业操守, 能够指导会计人员将工作做得非常规范。在企业文化层次低下的情况下, 只要会计人员还能遵守起码的职业道德, 就能维持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的水平之上。所以, 职业道德的提升有助于减缓文化层次低下带来的负面影响。

确保生态安全必须提高森林质量 篇2

森林是一种生态系统,显示为覆盖着或密或疏的广袤连绵的林木,一般由不同特性的林分组成,如树种、结构、龄级及其搭配组合等,同时还包括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林下植物、土壤微生物及湿地。正是对森林认识的深化,导致林业工作的转变。

何谓森林的质量?其评价标准又是什么?遗憾的是,迄今尚未引起我国学术界和政府行政部门足够的重视;对于林业人而言,更是一头雾水。质量是人们对事物内在品质、性能优劣的界定,它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现代人对森林的多样需求,森林质量也就体现在多方面,它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体系,我认为主要是:

生态服务功能。系指森林生物多样性是否健全;森林生态防护效益是否最大化;森林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状况是否良好。

经济服务供给功能。包括森林的土壤肥力及生物生产力;森林蓄积量及年平均蓄积增长量;森林中除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贵物种之外,可适度利用的经济植物、经济动物及微生物(即林副产品)的品种与数量。

社会及精神文化服务功能。涵盖森林景观的多样性。除包括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群落,也包括林中和林区的河流、瀑布、湖泊、沼泽、草地、苔原、裸岩、冰川、山峰与峡谷等地质地貌及其在科学研究、教育、旅游、疗养和艺术创作中的价值与作用。

森林本身的指标或内在价值。在人类对森林服务功能的需求所要求森林达到的质量标准之外,森林还有独立于人类关注的问题之外的内在质量。这种质量是由森林构成状态、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物多样性等森林本身的各项指标决定的。

四五千年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估计为60%以上,全部为原始林,算起来有600万平方千米。经过历朝历代斧砍火烧的消耗,时至今日,98%的原始林均已消逝。根据“绿色和平”发布的全球森林地图,目前中国未受侵扰的原始森林仅有约5.5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藏东南、滇西北、川西以及内蒙古的大兴安岭与新疆阿尔泰山的最北端,多为自然保护区或人力未及的深山区,并呈破碎化、孤岛状,处于萎缩之中。

我国天然次生林总面积约9 300万公顷,其中70%以上为中幼龄林。当原始林被几千年的文明史所消耗之后,天然次生林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一类森林生态系统,在木材生产、燃料供应和维持当地居民生计方面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直到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我国的天然次生林才开始获得保护和恢复。但几乎与此同时,在由政府部门推动的拍卖荒山、林纸一体化和林权改革的工作中,出现了“砍树种树”、“毁林造林”的风潮。南方集体林区不少天然次生林被置换成人工速生丰产林或经济林。这是当前林业部门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我国营造人工林的历史悠久。在陕西省黄陵县桥的黄帝庙中至今犹存的一株侧柏,相传是五千年前的黄帝手植。此后历朝历代虽然也种植了一些人工林主要是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和城市园林绿化美化树种,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规模都不大,保存下来的也少。直到建国后的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天然林的急速消耗,我国加快了造林绿化的步伐,人工林营林事业取得空前的发展。几年前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造林面积从每年六七千万亩猛升超过1亿亩。今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已达530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

我国是世界上三大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而今濒危的高等植物有四五千种。在濒危动物中,有兽类94种,爬行类17种,两栖类7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列的全世界640个濒危物种中,我国就占了约1/4。今日我国有15%至20%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生存的威胁,高于世界10%至15%的平均水平。造成这种现状除生境退化、栖息地破碎化和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等因素之外,森林的人工化,也不失为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人工纯林的面积及其在森林中的比例不断提升,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十分不利的,甚至起着负面的作用。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严重。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1.3亿亩,每年因病虫鼠害致死树木4亿多株,林木年均减少1700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近880亿元。这种“无烟的森林火灾”所带来的破坏更甚于冒烟的森林火灾。随着我国人工林的与日俱增,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面积也大幅度扩大。20世纪50年代年均1286万亩,70年代年均5478万亩,到2004年发生面积1.419亿亩上下。短短半个世纪,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猛增了11倍。

营造转基因林的生态风险。人工林还有一种尚未引起充分警惕的转基因树种污染问题。使用转基因技术可使树木生长迅速,在短期内获得更多也更廉价的木材产品,经济效益显著而深受开发商的青睐。然而,树的花粉可以传播到千里之外,而基因工程树的这种“遗传漂移”不可避免地将污染非基因工程树种,甚至可能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紊乱与瓦解。我国在对转基因树种的危险尚缺乏研究的情况之下,已经至少在七个省区种植了100多万株转基因杨树。环境污染可以通过治理而获得改善和清除;然而,一旦人造基因混入了自然基因,造成基因污染,则是无法消除的,其后果不堪设想。对此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不少人认为,只有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中国生态状况才能明显改善;达到30%,才能进入生态状况的良性循环。在这种森林覆盖率决定论的思想指导下,人们一直热衷于森林的量的扩张,因此大量营造人工纯林就成为最便捷的选择。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和多种服务功能,这本是毋庸置疑的。现有森林系统之所以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和服务功能,正是因为质量最高的原始林被大量采伐并转化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而天然次生林又屡遭破坏,大面积人工化和单一化,加之森林总体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因此无法有效遏制住全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灾害越演越烈的势头。

当代,在从传统的单效益林业向现代多效益林业转轨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在林业政策的改革方面作出了各种探索与尝试。虽然不乏成功的经验,但从总体上来看,却并不理想,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缺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世界林业退化的趋势仍在延续。因此,学习与借鉴林业发达国家提高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先进理论和成功实践,有助于我们更新观念,澄清模糊认识,调整发展战略,纠正工作中的误区,少走弯路,明确前进的方向。

怎样提高森林的质量?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森林和人们经营森林的不同目标采取不同措施。依笔者所见,提高森林质量的举措要在充分尊重与遵循森林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坚决保护原生的森林生态系统,大力恢复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积极建设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

坚决保护原始林。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的数据,我国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已经丧失了98%的原始森林,剩下的也多呈破碎化和岛屿状。

大力恢复天然次生林。以自然力恢复并不排斥人为促进因素。人为适当的干扰可促进次生林生长和演替,加快恢复速度并利用一部分林中资源,如补植一些乡土的珍贵树种和林下药用、食用植物,可增加经济效益。

最近,我国林业专家提出了一个“生态采伐”的新概念。生态采伐的原则是使木材生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化,尽可能不造成森林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在采伐设计中优先考虑维持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树种结构、森林功能与景观的完整性。在景观水平上,要求采伐过程模拟原始林景观状态、保留一定的枯立木、倒木和粗木质残体,以满足各种森林生物及森林天然更新的需要。此外,还要模仿自然的风干扰和火干扰对森林系统的积极影响。事实上,天然林自身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与自我更新的能力。天然林的各种环境因子往往就是维持健康森林系统的建设力。如历史上大兴安岭天然林依赖于火干扰更新,而长白山天然林依赖于风干扰更新。而今,林业人却将风力和火力一律视之为森林的破坏力,而不加以利用,岂不是因噎废食?

积极建设近自然的人工林。我国已有近8亿亩人工林,在今后不到10年还要再造10亿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我们今天不在造林规划、造林实践和造林管护的全过程中,身体力行,努力遵循生态学原理与原则,采取有力措施科学经营森林生态系统,那么,十年之后,全国森林势必将进一步单一化和非自然化。

应该说,在我国林业建设的早期阶段,面临着全国森林覆盖率低,资源总量不足,资金投入有限的具体条件,林业部门顾及不到更高的造林质量,先“绿”起来再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条难以绕行的发展阶段。

究竟是什么反映造林质量的高低?

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是量的增长,森林生态功能和效益的最大化,才是质的提高。“当年成活率”、“三年保存率”之类的着眼于具体种植技术的要求只是从局部的浅层次的角度来抓质量,而只有从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最大化角度提出要求和进行衡量,才能抓住质量问题的根本和要害。要将“造林绿化”的着眼点放在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链上。简单地一味种树,最终不仅将保不住“造林绿化”的现有成果,而且将造成新的生态失衡。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生态工程的质量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注重营造林的林种、树种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结构是否完整,生物多样性水平是否恢复,森林景观是否赏心悦目,森林生物生产力是否提高,减少多少土壤侵蚀和雨季径流量,增加多少旱季水流量和植被生物量,以及森林火灾与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有否降低等等。

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现代林业的可持续经营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它要求理念的更新,道德的升华和工作模式的转变。能否将人工林(主要是生态林)的近自然改造,从理论研究和学术讨论层面尽快地向实践层面推进,是当代林业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极大的挑战!

钢铁工业生态经济质量技术测度 篇3

众所周知,技术水平和行业集中度是影响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两大主要因素,其中技术主要是指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生态经济先进国家的经验无不证明生态经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3]。技术创新是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钢铁行业生态经济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加大行业技术投入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在对生态经济质量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钢铁行业生态经济的技术因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计算了钢铁行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贡献度,得出技术创新对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

1 中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质量测度

1.1 评价指标的构建

生态经济质量这一概念现有文献中几乎没人提及。尚红云等[4]提到,生态经济在企业层面的评价中可以考虑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展开,但遗憾的是并未给出质量测度的具体指标。鉴于生态经济质量是生态经济运行的最终效果,从绩效评价的角度看对生态经济质量的评价应以“3R”为准则层考量各指标层的存量状态。以往文献中生态效率评价大都选择比率指标,为了区别于生态效率评价,本文在指标选取上更多地选取了能够反映评价结果状态的总量指标,因为总量指标是用来反映评价对象在一个时间点上的水平结果,而生态经济质量就是用来评价生态经济发展结果的评价反映,用总量指标更能够说明和解释生态经济质量运行的结果。钢铁工业生态经济质量评价指标如表1。

1.2 评价方法的选择

模糊评价方法是运用模糊合成原理将模糊概念定量化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是质量评估中常用的一种方法[5]。对钢铁行业生态经济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主要有两个关键步骤:一是简化指标;二是确定权重。

1.2.1 简化指标。

考虑到企业生态经济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兼顾全面性与代表性,一方面要体现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另一方面则要在确保评价指标效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精简,突出核心指标,使评价过程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为此,采用灰色关联度法来简化指标。

实践中也可以发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单位工业增加用水量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钢铁料消耗降低等3个指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钢铁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也很大程度上说明循环经济在减量化上的效果,所以与工业用水减量趋势、工业能耗减量趋势、工业钢铁料减量趋势这些指标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指标设计中未考虑这些指标。同时,在指标选取和精简过程中也考虑了数据的可获得性。

1.2.2 确定权重。

在建立如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措施层)的递阶结构下,模糊层次分析可按如下步骤实施:

(1)计算三角模糊数aij=(lij,mij,uij);

(2)计算综合程度值。设atij=(ltij,mtij,utij),(i,j=1,2,…,nk,t=1,2,…,T)为第t个决策者对第k层的第i个因素与第j个因素比较而给出的模糊评价度;

(3)层次单排序。计算

V(Sik≥Sjk),i,j=1,2,…,nk:i≠j和Pkih(Aik)=min V(Sik≥Sjk),i,j=1,2,…,nk:i≠j为第k层上各因素对第k-1层上第h个因素的单排序;

(4)层次总排序。

如果k-1层对总目标的排序权重向量是:

则第k层上全体元素对总目标的合成排序Wk由下式给出:

1.3 评价结果及分析

为了区分中国钢铁企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本文根据评价结果将样本企业分为两种类型:即为评价结果值≥0.5和评价结果值<0.5,其中评价结果值≥0.5的企业为生态经济质量高的,相反为生态经济质量低的企业。由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质量为0.61,是2008—2012年间最高的,5年间同比增涨了20.8%。在2012年的生态经济质量结果中循环再利用起到了47.5%的效果,说明当年的循环利用发展较好,其次是减量化效果为36.1%,最后是无害化处理,其作用为16.4%,这说明在中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质量较高的年份里,无害化处理仍有待提高。这一结果与我国钢铁产业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2011年《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颁布实施,明确规定了钢铁工业落后产能淘汰目标、吨钢综合能耗降低目标、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目标、吨钢新水能耗降低目标等,使得中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升。

从钢铁工业生态经济质量结果表可以看出生态经济质量评价主要遵循了“3R”原则,即减量化、再循环、无害化,结果也主要反映在这3个方面。2008—2012中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质量评价结果(见表4)显示,2008—2012年中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质量逐年增涨,其中增涨幅度较大的年份为2010年。而在各年份的生态经济质量结果中,循环再利用起到的效果都是最大的,说明中国钢铁工业循环再利用工作开展较好;同时,各年份中无害化处理起到作用都是最小的,说明中国钢铁工业在外排废气、废水、废渣等无害化处理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仍可以通过无害化处理技术的提升,进一步提升中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质量。

分析中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质量逐年提升原因不难发现:

(1)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政策法规的制定,引导企业发展方向并为相关企业行为进行约束治理。2009年开始,中国政府针对钢铁工业集中出台了较多的政策文件,主要针对我国钢铁工业的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方面,既要保证降低碳排放,又要求钢铁企业减少能源消耗。这种双重标准给了钢铁企业很大的减排压力,同时也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

另外,中国钢铁协会为了钢铁工业健康持续发展,在2010年提出该行业节能减排目标。在国家、行业协会两方面政策压力之下,当年的节能减排效果较为明显。这说明中国钢铁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大力提倡仍需政府主导下的政策引导。

(2)企业的自觉意识。钢铁工业生产流程特征决定其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外排废气之一,而钢铁企业烧结机脱硫技术是降低环境危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中国钢铁企业积极主动地提升生态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和能力,尤其是加大了烧结机烟气脱硫设备。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钢铁行业共建成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317台套,占全部烧结机台数的25.6%。可见,企业自身节能减排意识和行动的增强,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极大地提高钢铁行业的生态经济质量。

2 中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技术因素及测度

2.1 中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技术因素分析

钢铁行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或者说技术创新是钢铁行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主要有两种钢铁生产流程,氧气转炉流程和电炉流程[6],但是由于废钢资源短缺、价值高,电力供应紧张、价格高以及人们对电炉钢比的认识不足,导致我国电炉钢产量所占比重依然不高。根据2012年国际钢铁年鉴统计,中国当年粗钢产量为716.5百万吨,其中89.8%的产量是采用了氧气转炉工艺,而电炉工艺的产量比例仅有10.1%(《国际钢铁年鉴201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由于电炉流程相对于氧气转炉流程更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中国钢铁行业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调整消费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会影响生态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也会影响生态经济的质量。

从钢铁工业发展和生态经济的角度看,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对节能降耗尤为重要。炼铁是最消耗能量的过程中,钢铁生产需要大量的动力煤资源,其中占钢铁工业总能耗70%[8]。因此,炼铁工艺是钢铁工业降低能耗的重要方面,在评价钢铁企业技术水平方面,首先选择了钢铁冶炼过程能耗评价指标。炼钢工艺是钢铁生产过程的第二个环节。在炼钢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技术中转炉炼钢过程是衡量一个现代化炼钢厂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转炉煤气回收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指标。

钢铁工业发展的生态经济,除了节能技术、碳减排技术、能源回收和利用技术,资源循环利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经济技术指标比较复杂,受很多因素影响,选择技术经济指标的标准不统一。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2011)中提到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分为工序指标和综合指标,具体包括质量指标、能源消耗指标、材料消耗指标、环境指标等[9]。2014年4月,《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将清洁生产指标分成6种类型并给出了二级指数的重量,6种类型的指标分别是生产工艺装备指标、节能减排装备指标、资源与能源利用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10]。在生产过程中,连铸比和钢材(最终产品)综合成材率的权重是两者的指标。

2.2 中国钢铁工业技术水平评价

本研究根据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构建的定量指标权重的大小,考虑到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特点、数据的可操作性并参考钢铁工业协会对各个会员的统计指标,从中筛选出炼铁工序能耗、转炉煤气回收量、连铸比和钢材(最终产品)综合成材率等4个方面综合评价企业的技术水平。根据专家意见法确定钢铁企业技术经济指标权重,计算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见表5)。

按照上述企业技术经济指标,收集国内40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相关数据,研究区间为2008—2012年。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计算得出各加权指标值如表5所示。

以上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水平基本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势头,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距离国际领先水平比较接近,某些指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中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3.1 研究方法

面板数据是一组个体(包括个人、家庭、企业、行业、地区和国家)的连续跟踪数据,兼容了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11]。面板数据因果推理可以用来解决数据处理中观测到的因果关系问题,有效地避免简单的时间序列分析和横截面所面临的风险估计偏差。下文利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生态经济质量的原因。

3.1.1 混合模型定义。

混合模型定义为:

其中,yij为被解释变量,α为截距项,Xit为k×1阶解释变量的列向量,β为k×1阶系数列向量,uit是随机误差项,N为面板的个体数,T为时间长度。混合面板数据模型的特点是,对于任何截面和个体,其模型中的系数α、β都相同,即α、β不随i,t变化。

3.1.2 固定效应模型。

固定效应模型包括个体固定、时间固定、个体时间双固定3种类型。

(1)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定义为:

如果αi的变化与Xit相关,这种类型的面板数据即被称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该模型的假定条件是:对于每一个体,其误差项uit的期望值为零,即:

其中随机变量αi表示不同个体所建立模型间的差异。

(2)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定义为:

如果面板数据模型不同的截面有不同的截距项,且截距项的变化与Xit有关,这种类型的模型就是时间固定效应模型。

(3)个体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定义为:

其中,随机变量αi表示不同个体所建立模型间差异的截距项,γt表示模型对于不同截面具有不同的截距项。

3.1.3 随机效应模型的形式为。

其中,yij为被解释变量,Xit为k×1阶解释变量的列向量,β为k×1阶的系数列向量。如果模型对不同个体的系数β相同,随机变量αi的分布与Xit无关;uit是随机误差项,这种类型的面板数据模型即为随机效应模型。

生态经济水平的高低关系着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科学合理测度是钢铁行业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无论是基于DEA的生态经济效率测度,还是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的生态经济质量测度都无法明确地说明是什么因素决定或影响着钢铁行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水平。由于影响钢铁行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因素众多而复杂,例如科学技术、产业规模、产业政策、企业文化等,而这些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本文重点选择技术水平和企业规模两个主要因素。在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中,以生态经济质量的评价值作为因变量即模型中被解释变量y的取值,以技术水平综合评价值和企业经济规模为自变量作为模型中解释变量X的取值,研究2008—2012年钢铁行业生态经济质量的影响因素。

3.2 行业技术水平与规模对循环质量的影响分析

以生态经济质量的评价值作为因变量,以企业技术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值(见表4)、企业经济规模(钢产量)作为自变量,研究区间为2008—2012年,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考虑到时间跨度较短,属于短面板数据,应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计量模型。

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混合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虽然t值通过检验,但是模型拟合优度较差(R2=0.137 95,调整后R2=0.129 4),而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序列相关。

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并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相伴概率小于5%,即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优于混合效应模型。

建立效应模型并进行检验,相伴概率为4.6%(<5%),该结果表明本例中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

模型总体估计效果的相伴概率为0,表明模型整体显著。截距项t值为6.685,相伴概率为0,企业技术水平的t值为2.798,相应的相伴概率为0.4%,企业规模的t值为3.118,相伴概率为0.1%,所有参数均通过t值检验。该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共同的企业技术和规模效果系数。由于代表企业技术水平和经济规模变量的系数均为正值,说明随着钢铁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规模的扩张,企业的生态经济质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提高。从数量上看,钢铁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一个单位,就能带动0.198个单位的生态经济质量的提升。中国钢铁工业技术水平平均值2008年为0.613,到2009年提升为0.628,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水平平均值提升了0.024,而技术水平的变动带来钢铁工业生态经济质量的提升系数为0.198,最终由于技术水平的提升总体带来生态经济质量提升了0.004 8。而规模扩大一个单位,企业生态经济质量就提高0.269个单位,规模的扩张对于生态经济质量的提高起到更大的作用。

以上分析显示,企业技术水平(节能技术、二次能源的回收技术、“三废”处置达标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提高生态经济质量毋庸置疑,而企业规模在合理范围内的扩张也将有利于提高生态经济质量水平。这是因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济实力的增强,企业才有能力、有意识改善环境质量,同时监管部门也更加重视这些大型企业的生态问题,使监管更加有力,从而导致这些企业更新设备,加大投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的生态经济质量逐步提高。由于研究的时间跨度较短,企业规模与生态经济质量相关性更为明显,从长远来看,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仍是钢铁行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手段。

4 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水平的对策分析

我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行业技术水平和规模,由于代表企业技术水平和经济规模变量的系数均为正值,说明随着钢铁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规模的扩张,钢铁行业的整体生态经济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

4.1 钢铁工业的产品创新

促使钢铁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动因主要是市场因素(需求和利润),这种基于市场导向和利润驱动的创新模式,很少考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少关注对物料、半成品以及废品的循环利用。随着铁矿石国际进口价格的变动,废旧钢铁的利用率逐年降低,这说明我国钢铁行业节能降耗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潜力空间,同时也要加强钢铁产品的设计创新。

4.2 钢铁工业的工艺创新

我国钢铁工业生产流程基本属于以铁矿石为生产原材料的长流程[12]。采用长流程生产工艺的钢铁产品具有生产规模大,制造工序多、物流作业量高和结构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能耗和废料排放,产生“3R”的可能性很高。在此,分析钢铁工业的工艺创新主要以长流程为研究对象。

4.2.1 工艺技术的完善,尾矿和废铁利用率的提高。

钢铁产品主要以铁矿为原料,通过高温化学冶炼生产,能源消耗非常高。钢铁生产流程,包括炼焦煤和铁矿石加工准备、炼焦、高炉炼铁、铁预处理、钢、连铸或连铸、轧钢、整理等基本过程。其中,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第一步是原料加工。生产优质材料、提高原材料的回收率、减少能源消耗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钢铁行业尾矿作为水泥工业熟料,将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成本。

4.2.2 中降低关键工序的能耗。

分析钢铁工业生产流程,炼钢是能耗最大的工序,因此,该工序的能耗降低直接决定着整个钢铁工业能耗的水平。而在整个生产流程综合能耗有所降低的情况下,冶炼工序的能耗有所反弹,因此这将是降低能耗的关键工序。应采用各项技术,加大冶炼工序能耗的降低。

4.2.3依靠技术创新加大含铁资源的回收利用。

在钢铁工业生产全流程中,从燃料投入到钢铁产品产出都产生各种含铁尘土,这些回收再利用的含铁尘泥将是钢铁工业有价值的铁原料资源,它的回收利用的提高会直接降低钢铁工业生产成本,提高含铁资源的利用率。

4.2.4 运用节水新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钢铁工业的生产全流程没办法离开水,从投入端到产出端都涉及到大量水资源的消耗。2012年,钢铁工业用水总量为562 889.06万立方米,同比2011年增加了4.24%,但是同期吨钢耗新水量为3.61立方米/吨,同比降低了4.69%。这说明我国钢铁工业的吨钢水资源消耗有所降低,但是总量的提高是由于钢铁工业在2012年产量增加造成。我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降低钢铁工业的水资源消耗势在必行。

4.3 提升行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继续扩大规模,钢铁生产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能源节约和减排指标的限制,许多钢铁企业开始了重组和整合,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在钢铁行业开始出现。特别是目前,我国拥有大量的低容量、分散的中小企业,加大了钢铁行业的转型难度,不利于减少、再利用、回收的原则。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钢铁工业在扩张的同时,产业集中度低。

总之,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是影响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其中技术主要是指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生态经济先进国家的经验无不证明生态经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技术创新是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钢铁行业生态经济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加大行业技术投入提供理论指导。

摘要:在构建生态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钢铁行业生态经济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我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的技术因素及水平,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计算中国钢铁工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结果显示企业技术对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正面促进作用,尽管从短期看规模的扩大能更能有效地带动生态经济质量的提高,但长期来看钢铁行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钢铁工业,生态经济,生态经济质量,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杜春丽.基于生态经济的中国钢铁工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9

[2]MA S H,WEN Z G,CHEN J N,et al.Mode of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a case study in Wu’an cit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64):505-512

[3]OECD.Eco-efficiency[M].Pari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8:7-11

[4]尚红云,周生军.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政策设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72-175

[5]熊德国,鲜学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改进[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6):93-95

[6]戴铁军,陆钟武.钢铁生产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分析[J].钢铁,2006,41(6):77-82

[7]ECONOMICS COMMITTEE BRUSSELS.Steel statistical yearbook[M].Beijing:World Steel Association,2012:55-57

[8]袁丽静.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问题研究——以钢铁工业为例[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26-128

[9]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2011中国钢铁工业统计年报提要[M].北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2:98-99

[10]刘志鹏.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解读[M].北京:全国冶金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2014:155-156

[11]白仲林.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1-12

泰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分析及评价 篇4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指标体系 权数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不过是仅二十年的事,但却已经引起非常广泛的影响,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对发展泰山生态旅游的必要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以便在实际运用中更好的操作,因此有必要对泰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进行客观、定量的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是其合理开发的前提和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构建是旅游资源科学评价的第一步。为了使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准确、客观的反映出泰山山岳型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质,因此,采用以旅游资源构成要素来作为泰山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因子,考虑本研究的目的,参考瓦尔(T·Var)模型、台湾模型和万绪才提出的山岳型旅游资源评价方法,选用气势、地质地貌、植物、动物、水体、气候、文化古迹、风俗民情、景点集中度、景区承载力等十个评价指标因子,每一个评价因子根据其特质选用不同的评价参考内容进行综合评分。

二、评分标准的建立

为了使评分标准科学准确,评分标准尽量采取量化方法,对不能量化的指标采用模糊评判法,如很小、较小、较大、大、很大,通过游客调查和专家征询进行评分。评分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分为100~80、80~60、60~40、40~20、20~0五个等级。

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合理确定是定量评价的又一关键环节。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主要思路如下:

1.將选定的上述10个评价指标按对生态旅游影响或贡献的重要程度两两比较进行排序,贡献大的排在前,小的排后;经比较重要性先后顺序为:气势(T1)、地质地貌(T2)、景点集中度(T3)、文化古迹(T4)、植物(T5)、气候(T6)、风俗民情(T7)、水体(T8)、动物(T9)、景区承载力(T10)。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令aij代表两两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其数值取1~10,1表示i与j两因素同等重要;aij取2~10表示i因素比j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强;aij取2~10的倒数表示i因素比j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弱。

3.求解此矩阵可得到10个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Pj)。A=(0.290,0.210,0.152,109,0.079,0.056,0.039,0.029,0.020,0.015)T。

四、泰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分析及评价

根据评分标准对泰山生态旅游资源各评价指标进行评分(Xi),将各评价指标所得分数(Xi)与其权重(Pj)相乘,求其和,得泰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的总评价值T。

泰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表

计算结果表明,泰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评价值是87.69分,说明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的泰山,具有雄伟壮丽的自然风景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风景资源品位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形成年代久远,地质构造复杂,适合开展生态旅游。

参考文献:

[1]万绪才徐菲菲:山岳型旅游资源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2,16~17

[2]保继刚楚义芳著:旅游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95~97

陕南三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篇5

生态环境概况

陕南面积7.02平方公里, 占全省面积的34.12%;2011年末总人口930.71万人, 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4.14%。陕南位于我国南北过渡的中间地带,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其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很丰富。陕南地区金属矿藏丰富, 占全国发现矿藏的64.4%;金、银、铜、铁、硫, 汞锑、铅锌等矿产的藏量在全国位居前列。陕南的水能资源藏量丰富, 汉江、丹江和嘉陵江流域水能总蕴藏量占全省总量的55.9%。陕南汉中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的发源地, 自宁强起源流经汉中、安康地区进入湖北。陕南东部地区有长江支流——丹江, 经由商洛地区流入湖北。

陕南的生物资源拥有黄姜、杜仲、绞股蓝等各类中药材资源3000余种, 是我国重要的“天然药库”、“中药材之乡”。茶叶主产区分布在大巴山和汉江、丹江两岸的丘陵和低山区, 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养蚕种桑传统悠久, 是我国东桑西移的主要接续地。板栗、核桃、食用菌等具有大规模种植条件, 魔芋为全国四大种植区域之一。

陕南旅游资源独特, 特别是两汉、三国古迹遗存多, 是文化旅游的胜地。同时, 陕南也是我国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最丰富、特色最突出的地区, 金丝峡、南宫山、牛背梁等形成陕南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景区。旅游产业是陕南最有条件、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发展的产业之一。

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评价的方法很多, 本文采用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指数法。此方法主要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确定, 依据指标权数及其基准值, 建立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模型, 利用模型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的评价方法很多,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分类进行构建。本文把城市生态环境看成是一个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而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遵循科学性、目的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建立陕南三市生态环境适宜度指标体系, 简称“二生一环”。即生产位指标、社会位指标、环境位指标, 见表1。

2.评价模型

(1) 单项指标适宜度模型

单项指标适宜度模型, 可分为正向指标, 即指标值 (Aij1) 越大越好的指标。其计算模型见公式 (1)

另一类为负向指标, 即指标值 (Aij2) 越小越好的指标。其计算模型如公式 (2)

式中:Pi1, Pi2为i指标的适宜度指数;Aij1, Aij2为i指标的现状值;Bi为i指标的基准值;Wi为i指标的权重。

(2) 指数组适宜度模型

生产、社会、环境指标组适宜度模型计数法见公式 (3)

式中:Pj为生产、社会、环境适宜度指标组指数;k为其指标组中指标个数。

(3) 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综合指数模型

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综合指数模型用公式 (4) 计算

式中:P综为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综合指数模型;Pj为生产、社会、环境适宜度指标组指数;Wj为指标组的权重。

(4) 陕南三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本文数据取自《201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11陕西统计年鉴》。首先, 用式 (1) 计算表2中的各市单项指标适宜度指数;其次, 建立“二生一环”指标组适宜度模型, 用式 (3) 计算出指标组适宜度指数见表3;最后建立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综合指数模型, 并计算。评价标准见表4。

总体来说, 陕南三市的生态环境都过了及格线, 汉中的适宜度综合指数好于安康、商洛。这主要是汉中的环境指标适宜度指数高于安康、商洛。分析数据可以看到, 安康、商洛的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和城市垃圾处理率的指标与汉中的距离较大, 安康、商洛无害垃圾处理还在空白状态。

陕南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1.发展生态经济。陕南地区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生物和矿产资源, 大多数分布在重点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大。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的生产率;要发展低碳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积极发展绿色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品牌。

2.提高环境质量。一是要提高主要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率, 二是要加强污染的治理。

3.保护青山绿水。陕南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生物和矿产资源, 大多数分布在重点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大。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陕南, 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

4.完善法律法规。研究制订适合陕南区域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法规, 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立法, 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案件要依法严厉查处。

摘要:文章用生态环境适宜度指数法, 对陕南三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汉中、安康、商洛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分别为Ⅱ、Ⅲ级标准, 相对较好。结合陕南的区位特征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生态法制宣传教育等措施, 保护陕南的青山绿水。

关键词:陕南三市,生态环境,适宜度

参考文献

[1]杨楠, 王小文, 卓悦.陕南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及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 2008, 28 (4) .

[2]吴治花.张家口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环境卫生工程, 2009, 17 (2) .

[3]王丽霞, 任志远.陕西省各地市生态环境质量与差异分析[J].干旱区地理, 2005, 28 (4) .

[4]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主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门头沟区近年生态质量气象评价 篇6

而生态与气象的关系密不可分。近年来, 门头沟区在生态修复、建立生态涵养区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对当地乃至首都北京的气候环境的正面影响, 举目可睹。

一、矸石山地带性植被恢复及生态效果

门头沟区素有“一盆火”之称, 曾为北京的政治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而这“一盆火”又曾使门头沟区矿山遍布, 加之长期的资源开采造成了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系统的退化, 采矿废石随意堆放, 植被遭破坏、环境被污染, 气象及次生灾害频发。

随着门头沟建立生态涵养区、旅游休闲文化区功能的定位, 生态文明建设愈显重要, 到2010年门头沟区关闭了所有的小煤矿, 90%的采石场和灰窑也被关闭, 生态系统修复 (如治理矿山废弃地、绿化荒山废地) 的工作日趋紧迫和重要。

门头沟区共有大小矸石山293个, 这种煤矸石山保水性差、养分缺乏, 仅王平煤矿的一座巨型煤矸石山就堆积煤矸石多达4.0亿吨, 占地达4.0km2, 高度达100m;但可喜的是该煤矸石山自然植被有所恢复, 其中, 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中的臭椿、荆条和小叶鬼针草的生态优势度分别达到了0.42、0.54和0.40 (表1) , 为臭椿-荆条-小叶鬼针草群落, 属于当地较为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群落。这样, 有周边地区大量的种源以及消除滑坡因素再加上减轻人类活动的干扰, 恢复成地带性植被是完全可以的。

该巨型煤矸石山如此, 其他中小型煤矸石山的自然植被恢复也较为明显, 成为当地较为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群落。如今, 不少的煤矸石山早已消失, 煤矸石用作了节能砖的材料。

二、生态修复重点科技示范工程及防风等效果

更可喜的是, 门头沟区从2005年开始, 进行生态修复重点科技示范工程, 包括石灰矿废弃地、采石、采砂、采煤废弃地、公路边破坏和退化生态系统六大类型。针对109国道公路无土碎石边坡多年不见植被生长的现状, 实施了技术较新颖的“无土碎石生态修复技术”工程, 工程现已竣工, 栽植成活率在95%以上, 覆盖率约达90%, 植物生长状况良好, 修复面积为500m2。引用修复植物种类多为适合北方气候干旱、恶劣环境的植被, 乔灌搭配, 高矮相间。既使公路边破坏的生态得以修复, 又提高了观赏性。

2007年8月, 门头沟区关停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工程正式进行, 工程涉及辖区内9个镇2个林场。工程建设总面积6029亩, 其中废弃矿山植被恢复面积3629亩, 爆破造林面积2400亩。其建设目标及项目功能是完成修复区治理和爆破造林总面积6029亩, 使项目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 植被种类增加,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 初步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林景观结构。由于这些年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使门头沟这些年生态环境逐渐向好, 气象灾害之一的大风日数逐年减少 (见表2) , 80年代的1981年大风日数竟高达69次, 90年代最高次数56次, 进入本世纪后由1976年至2005年的年均34次, 锐减到2006至2010年的年均5.8次, 有效地发挥着对首都生态环境的屏障作用。

近年来, 门头沟区更是通过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爆破造林、飞播造林等手段, 累计实现绿化造林193万亩, 永定河官厅山峡拦截泥沙量达到年均23.9万吨。截至2010年底, 门头沟地区林木覆盖率50%, 森林覆盖率30%, 永定河流域门头沟段的绿篱涵养带已经形成。

门头沟区当代人类的有效活动 (修复生态系统、建立生态涵养区) , 有效地改善了该区的生态环境及生态质量, 有效地发挥了该区生态涵养区的功能。

从图2和图3可知, 各区 (县) 植被覆盖指数差异明显, 在0.005~0.479之间变化, 最小为城区, 最大为门头沟。农田主要分布在平原, 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 裸地 (或未利用地) 呈零星分布, 低植被覆盖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中心城区、朝阳和丰台区, 植被覆盖指数均在0.1以下;高植被覆盖区集中在有大面积林地覆盖的山区县如门头沟、延庆和怀柔, 植被覆盖指数在0.4以上。2010年北京地区平均植被覆盖指数为0.2411, 较2009年的0.2397略有增, 这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由MODIS250米分辨率遥感资料 (见图2) 及各区 (县) 的植被覆盖指数 (见图3) 可知, 高植被覆盖区集中在有较大林地面积覆盖的山区县, 如门头沟、延庆和怀柔密云等, 其植被覆盖指数较高, 均在0.48以上。门头沟区生态修复后生态涵养功能初显 (见图4) 。

从《表3北京市各区 (县) 2010年度生态质量气象评定相关指数表》中不难看出:第一、2010年度各区县植被覆盖指数为0.005~0.479, 城区最小, 门头沟最大, 平均指数值较2009年略有增加, 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第二、2010年度北京各区县生态质量指标值为36.5~57.6, 其中生态质量门头沟名列前茅, 排名第五。可见, 门头沟区生态修复效果明显。

三、结论

通过对门头沟区当代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分析, 发现门头沟区当代人类活动与当地气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1) 当人们乱采滥挖时, 生态环境就会遭到严重破坏, 保护环境迫在眉睫。调查发现, 全区仅需要修复的生态破坏面积达200平方公里, 占区域总面积的14%。门头沟区从2005年开始, 进行生态修复重点科技示范工程, 而生态修复前生态环境极其恶劣, 这从门头沟区1976~2010年35年间大风日数 (见表1) 得以初现, 1976年至2005年前的30年间, 门头沟区大风日数为1012次, 年均34次, 而2005年生态修复后的2006~2010年的5年里, 年平均为5.8次, 大风日数明显减少。2) 当人们尊重科学、礼遇自然时, 气候及生态环境就会正常得到良性发展。门头沟区由过去的“一盆火”, 而今被誉为“北京的后花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门头沟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截止2010年底, 该区林木覆盖率50%, 森林覆盖率30%, 人均绿地面积近70平方米, 位居全市前位, 京西生态屏障已具雏型。由于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荒山绿化工程和永定河生态修复等生态建设工程, 对有效改善北京平原大气环境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以建设清洁小流域为目标, 实行综合治理, 15条过去的荒沟变绿。2007年5月, 门头沟区成为“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 “绿色北京”秀美自然风貌的展示区和生态友好型发展建设的示范区, 并成功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

参考文献

[1]北京市2010年度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报告.

[2]国土资源网, 2008.

每月质量热点共筑消费新生态 篇7

今年央视3·15 晚会第一案, “饿了么”被点名。商家地址跟网上信息不符, 环境卫生不达标。

你是不是也喜欢用手机通过外卖送餐点外卖? 来, 先看看3·15 记者的实地调查:在“饿了么”网站上, 餐馆的照片看着干净正规、光鲜亮丽, 但实际却是油污横流, 不堪入目…老板娘牙咬开火腿肠直接放到炒饭中, 厨师尝完饭菜再扔进锅里…“饿了么”平台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 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

据央视财经报道, 3·15 晚会刚刚播出, 北京食药监局已经行动, 正在查处通州“饿了么”五店合一食品加工点!

没有真实货品的淘宝店也能有高信誉? 记者在淘宝上开了一个卖面膜的店铺, 只要支付给“刷客”千元佣金, 便可在三天内立马升级为蓝钻, 拥有200 多条好评。即使店内没有一件真实商品, 也可通过网上的“代发空包”服务, 将一件件并不真实存在的包裹签收。

一号消费预警环节以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 并运用了全息投影技术, 比超市便宜一半的花生油是否靠谱? 只能刷卡, 一张卡只能刷一次, 看似很真实, 但刷卡机暗藏玄机, 只要在该刷卡机上刷卡, 卡号信息和秘密则都会被盗取。除了刷卡, 扫二维码同样会中招, 用户信息和密码都会被盗取。

央视3·15 晚会提示二维码扫码风险:没有人会随便送你东西, 有毒二维码、刷卡机, 只要一刷, 银行卡、个人信息都被盗。其背后的原因就是那些二维码都是通过二维码生成器生成, 不法分子再把病毒粘贴进二维码, 客户信息都被截取。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为了贪小便宜, 而中了二维码病毒的圈套。

手机安装的应用是否都安全? 话费增值费过高是怎么回事? 有些手机应用会暗中扣费的恶意程序, 没有经过二次提醒。

3·15 晚会曝光,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现了大量手机用户被莫名扣费的现象。经过分析, 技术人员发现, 这是因为手机上出现了包含了恶意扣费程序的广告弹窗。而这些广告的数据都来自于一个叫DDAPP.CN的域名, 这个域名就是道有道科技公司注册的。记者在该公司发现, 这里的恶意程序竟然明码标价出售, 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跳进“付费广告”的圈套。

网上二手车交易平台车易拍被点名, 真的是透明、快速、无差价吗?

据央视财经报道, 二手车交易藏骗局, 车易拍是一家二手车在线交易平台, 消费者可以将车卖给全国的二手车商。该平台号称 “透明”“无差价”, 但其实, 他们设计了两套后台, 买家和卖家的入口根本不同, 看到的竞拍价格也相差数千元, 比如说, 同一款车的竞拍价格, 卖家看到的是7 万元, 而买家看到的是65 000 元, 其中的那5 000 元差价去哪了, 就不得而知了。

5枪劲射完毕, 又扫射了一下民怨沸腾的两个领域:医疗器械和食品安全, 前者是假牙, 后者是红参。

入口的假牙, 都是啥做的? 央视财经频道3·15记者深入一些假牙制作工厂发现, 北口义齿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等厂家在铸造义齿支架时, 使用的是没有任何标志, 也没有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号的碎钢。专家介绍, 这些碎钢要不就是回收料, 要不就是工业原料。而且它们往往经过反复回收再利用, 有害元素浓度越来越高, 危害人体, 而且, 这些假牙不消毒, 用员工用过的旧牙刷, 刷一刷就寄给你。

另一路记者在国览医疗器械城出售碎钢的店家介绍下, 到佛山市见到了专门做碎钢生意的侯老板。义齿碎钢原料批发商侯老板说:“这个呢国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产自天津, 因为只有天津有这种, 他那里一个月都是多少吨的量, 这样搞的。”侯老板告诉记者, 现在市场上的碎钢基本都是从天津发货, 至于准确的生产厂家, 没有人知道。

3·15 晚会曝光, 什么样的红参才是真正没有动过手脚的红参? 红参有补气补血的功效, 比较适合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妇女, 但购买时千万不能光看外观, 红参是消费者常用的滋补品, 按国家标准, 含糖量不应超过20%, 然而有些商家竟将其加糖熬制, 增重30%, 使含糖量直飚50%。若糖尿病人服用很可能加重病情, 伤害更大!

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司长孙文康宣布, 2015年, 质检总局对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的儿童用品, 包括玩具、服装、纸尿裤、餐厨具、湿巾等进行了质量抽查, 总计抽样654 批, 检出不合格217 批, 不合格率为33%。

进口玩具共抽查124 批, 检出28 批产品存在小零件容易导致儿童窒息、或物理安全性能不合格, 产品主要来自泰国、韩国、德国、美国等国。涉及品牌包括:littletikes ( 小泰克) 、wonderworld ( 精彩世界) 等。

进口儿童服装共抽查133 批, 检出品质不合格29批, 主要存在服装绳带配件不符合标准要求, 容易导致儿童窒息, 以及面料酸碱度不合格等问题。 产品主要来自韩国、 土耳其、 美国等国。涉及品牌包括:allo&lugh ( 阿路和如) 、boysrock ( 少年摇滚) 等。

另外, 在抽查中发现, 许多跨境电商经营企业不重视中国有关产品标签标识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有26% 的产品没有加贴中文标识及说明书, 或者在销售网站上没有提供电子标识说明书。国家质检总局将严把进口消费品质量关, 打击假冒伪劣, 让消费者能够健康消费、安全消费。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梅建华表示, 2016 年第一次抽查涉及25 种产品, 其中轮滑鞋、电源适配器、防爆电气、电烤箱及烘烤器具等7 种不合格率高于10%。三利嵌入式电烤箱、灿坤爱心铁板烧、伊莱特面包机、厨尔蛋糕机、奥特龙嵌入式电烤箱等多家品牌不合格! 提醒消费者:电烤箱等家电购买时选择有3C标志的正规产品。

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期在全国抽检了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水果及水果制品、炒货食品等6 类产品918 批次。检验项目合格的产品910 批次, 不合格产品8 批次。

我国建立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通报制度 篇8

记者11日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 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建立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通报制度的意见》, 实施面向沿海地方政府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通报制度。这个意见对通报制度责任分工、通报内容、跟踪监督及保障机制等提出了 具体要求。

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通报制度, 是海洋部门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进行的一项重 要创新, 是切实落实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的制度保证。该通报制度旨 在强化对沿海地方政府海洋环保责任落实的监督管理, 通报主体是国家、省级海洋主管部门, 对象是沿海地方政府。

据了解, 为提高通报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报制度将当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纳入其中。一是重点关注重点海 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包括重点海湾、大型河口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 各类功能区海域环境状况变化情况及是否满足功能区环境要求;二是重点关注陆源污染排海情况, 包括入海排污口、入海江河等陆源入海污染源状况, 重点评价排污口超标排放、入海江河断面水质质量、有毒有害及禁排物质排放, 排污口、江河邻近海域海洋环境变化等情况;三是重点关注沿海开发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选取沿海开发热点区域, 评价开发活动对自然岸线、滨海湿地等各类海洋资源、典型生态系统影响情况及潜在风险, 分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变化状况;四是重点关注涉海环境突发事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关注沿海危险化学品泄漏、溢油等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及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企业生态质量 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4-0026-03

一、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理论综述

金融生态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是金融界普遍重视的难点问题,现有研究大多是从金融机构的发展与赢利水平角度对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李扬等从法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金融部门独立性、企业诚信、地方金融法治、地方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社会诚信、中介服务和社会保障九个维度对我国50个大中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并排名;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以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假说为理论基础构建了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这些研究为我国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方法。

然而,对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却不多。易可君等认为建设新农村必须重构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胡愈等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究。黄庆安从理论上探讨了建立我国农村金融生态评价的必要性。Yaron及Navajm et al.曾用社会福利理论评价农村金融市场的绩效。Thillairajah提出自我持续力和社会公平是评价农村金融市场成败与否的主要标准。Yaron et al.认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评估应包括:政策环境、法律和监管体系、市场失败因素、政策干预的效力。

所谓农村金融生态是指农村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农村金融生态作为金融生态的子系统,包括农村金融运行所依托的基础设施、基本制度和外部经济环境及其基本的法律、诚信文化、中介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由于我国“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农村金融生态失谐问题依然存在。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最显著的特点具有高度的人为性、脆弱性,集中表现在: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失衡、农村金融生态调节失灵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谐。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经济是金融的基础。构建现代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对合理改善现代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明确现代农村金融功能定位,优化现代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考虑社会公平覆盖面、自我持续性和农村社会福利的增进程度等方面,研究农村金融生态主体指标体系、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指标体系等方面,构建我国现代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二、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

农村金融生态是由生态主体、生态环境和生态调节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这三个层面上进行构建(如图1所示)。

在确定评价农村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指标时,须特别关注以下诸方面:一是反映金融业在农村的覆盖面及其发展水平的指标。覆盖面是一个混合指标,一般包括:营业所和员工数量及其占比、储蓄与贷款账户的数量及年增长率、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及其年度增长率、平均贷款额和贷款额度的范围、服务的灵活性和持久性、服务网络等。发展农村金融是为农村经济增长服务,而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和偿债能力,进而影响到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反映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度,以及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指标。二是反映金融业自我持续力的指标,它是农村金融市场成败与否的主要标准。包括对存款动员的强调程度;对存款者的激励程度;贷款发放标准;贷款组合管理的有效性;有效的成本覆盖;金融中介的有效管理;政府干预和政策介入的水平;贷款锁定目标的程度;对贴现再融资的使用等。三是反映农村社会福利增进程度的指标,表现为重视人文关怀,能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使人们的收入平等,生活质量提高,福利增加,社会进步、安定等指标,如生活保障水平,员工的精神状态等。此外,体现环境改善情况的指标,包括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信用、法律制度的建设,监管体系的建设等指标。

三、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

(一)农村金融生态主体评价指标的选取

金融生态主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包括广大参与金融业务的行为者,如各类企业、个人等。狭义的农村金融生态主体是指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与提高并作用于环境的农村金融行为主体或组织单位,如银行、证券、保险、民间借贷等金融机构和组织。本文侧重研究狭义的金融生态主体指标的选取。

在设计农村金融生态主体指标时,重点从银行业发展水平、证券保险业发展水平、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等方面选取指标。一是银行业发展水平方面,所取指标应包括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占比、从业人数占比、各项存款占比、各项贷款占比、各项存款增长率、各项贷款增长率、银行发展深度(贷款余额占GDP比重)、金融市场发展(直接融资占比)、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民间融资总量占比、补贴依赖指数(补贴额/利息收入)等指标,其中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占GDP比重指标,其指标值越高,反映当地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依赖程度越高,从而金融机构贷款的可选择余地越小,贷款结构调整的难度越大;二是证券保险业发展水平方面,所取指标应包括股票证券直接融资总量占比、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重)、保险收入占比、承保额占比等指标;三是盈利能力方面,所取指标包括人均利润率、贷款收益率、金融机构资本利润率、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等指标;四是抗风险能力方面,所取指标应包括各项准备金计提充足率和银行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这些指标从金融功能要素来说,体现了农村金融结构合理性的本质特征指标;从金融运作效率来说,也充分反映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发展效率和金融市场运作效率等方面。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选取

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等是构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要素,这些要素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生存与发展。

(1)经济环境指标。经济决定金融,评价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首先要看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稳定程度。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

高,可供支配的金融资源越丰富。因此,评价农村经济环境可从农村经济总量、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民生活及保障水平等方面来全面反映农村经济状况,其指标重点选取GDP占比、财政收入增比率、财政收入占比、税收增长率、税收占比、人均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乡村城镇化率、教育科技经费支出占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率、社会基本保障等。

(2)政策环境指标。农村地方政府行为规范与否、政府干预和政策介入的水平、政策干预的效力、是否因地制宜地出台了支持金融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政策的稳定性、政务的公开性、决策的民主性如何,以及支持农村地区的金融投入时的有效传导机制等,这些指标与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评价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时,重点选择农村财政收支缺口比率及其财政支农投入增长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3)法制环境指标。农村金融法制建设直接影响着银行贷款质量,影响农村金融的有序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农村法制环境应从两个层面考察:一是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是否制定了较完善的地方性法规;二是在金融行为、金融机构和个人以及监管方面立法是否完备,司法是否公正。考虑到指标的可量化性和资料的可得性,其指标重点选取金融债权维护起诉率、经济案件结案率、诉讼案件增长率等指标,因为不同的执法效率产生不同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4)信用环境指标。农村信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金融资源流动的结构、质量和效益。信用环境指标的选取,一方面要考虑农民的信用水平,它受农民的文化素养、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金融企业诚信服务、依法合规经营,以及金融企业干部员工廉洁奉公等感知的影响。以权谋私、违规经营等不良行为频发的金融机构可能更多地受到社会的质疑。因此,选取地方政府、企业、个人等逃废银行债务率,信用农户、信用乡镇、信用企业占比等指标衡量农村金融生态信用环境。

(三)农村金融生态调节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了防止和纠正农村金融竞争中的盲目行为和恶性竞争倾向,使金融生态主体与环境趋于协调。农村金融生态调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调节,即由生存竞争、赢利动机所引致的自主选择调节机制,包括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准入与退出机制,兼并、破产机制,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等建立的情况,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的安全网的建立、征信体系的建设,信息披露的情况等;二是外调节,即政府的行为方式及政策措施对金融生态的影响,包括对金融中介的有效管理、政府干预和政策介入的水平等。如对农村信用社税收减税,保值利息贴补以及财政贴息贷款情况等指标。

四、结束语

谈生态学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生态学,双语教学,质量

为了与国际接轨,及时掌握专业世界前沿动态,我国不同类别的学校都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并且对双语教学方法进行了认真研究总结。当前双语教学的主要方法有沉浸法、过渡法和维持法3种。沉浸法就是让学生完全“浸泡”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教师用第二语言备课、写教案、制作幻灯片课件、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批改作业,以及用第二语言考试和讲评,母语在教学中处于陪衬地位。过渡法是一种将英语作为教学媒介,遵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原则,使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教学逐渐推广到课堂内外的双语教学方式。维持法是一种将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同时,继续用母语来维持基本的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质量,掌握方法是关键。为提高双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把握教学节奏,做好教学过程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设计双语课堂

根据河南科技学院学生的具体情况,生态学双语教学可分为简单渗透、整合和双语思维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简单渗透期:教师事先将课程背景、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参考书目录以及专业术语的中文对照等材料发给学生;课程教学以中文授课为主,用英语讲述重要的定理 (概念) 和关键词等,突出英文专业词汇。第二阶段是整合期: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授课时随时调整教学方式,交替使用中英文,将教学内容按难易程度的不同进行划分,易于理解的内容用英语讲解,而不易掌握的内容则用汉语讲授,使学生进一步适应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方法,学会运用英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阶段是双语思维期:重点是培养学生自如地用中文和英文思考与解答问题、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目前学生英语水平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阶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当备好每一堂课,设计组织好课堂,要营造语言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最大限度地开展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师生互动的英语活动,使学生“沉浸”或“半沉浸”于英语语言环境中。

(二)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主要涉及课件的展示效果和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情况,其判断标准是否理解所学内容,尽量回避专业课变成外语课或专业外语课。

1. 在课件制作上,要条理清晰,内容少而精、中英文对照。

(1)对教材内容化繁为简,挑出其中重要内容和主要知识来制作课件,必要时可适当打破原有教材次序,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逻辑对各章节的次序进行重新调整,根据需要安排顺序和重复。(2)在每章节开始前先概次介绍课程的学科定论,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便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对于一些名词术语,比较长的句子,比较难以理解的思想观点等加以注释,补充一些中文内容讲解。

2. 努力找出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模式。

(1)逐渐增加学生的自学能力。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觉得该任务艰巨,又不能吓倒他们,要引导兴趣,包括对专业的兴趣和对使用外语的兴趣。特别是在作业布置上,要按照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对主要内容进行中文概括用外语写摘要阅读中英文参考读物用外语写读书笔记,评论等逐渐熟练英文表达思想。(2)逐渐引入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授课模式。因为双语课程中的语言障碍导致学生难以掌握专业知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步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应用,在运用中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克服双语教学变成语言教学的弊端。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的讲解提纲,学生在大纲的指导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3)逐渐增加外语授课比例。将英语作为教学媒介,遵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原则,使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教学逐渐推广到课堂内外的双语教学方式。初期用外语渗透性教学模式,以汉语为主,课件用双语,讲解用汉语;中期采用外语整合型教学模式,即把汉语和外语整合起来;第三阶段采用外语主导型模式教学,即在学科教学中以外语为主体、汉语为辅。(4)增加交互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双语教学课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交互性也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重要方面,先后采用以下几种交互方式:课堂讨论。采用教师提问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配合课程的进度完成相应专题的讨论。围绕某一关键点,多角度地进行分析、研讨,师生在相对自由和放松的氛围中用英语交流专业问题,有利于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锻炼其英语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个性和特性都得以鲜明的表现,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和配合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通过学习原版教材掌握专业理论的能力,在课堂上组织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有时则随机请某个学生朗读一小段原版教材内容并作解释。重点段落朗读录音。请一些口语较好的同学朗读重点的英文段落并由教师录音,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共同编制专业语汇本。在每次课的前面或后面时段,先由教师示范列出少量关键的专业单词,对其它要求学生在课下列出,这样积累下来,在课程结束时学生自己汇总编成一本专业英语基本词汇本。以上这些方式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用好辅助教学。通过编写专业语汇对照表,给出教材译文做参考,布置预习,复习,练习和实践,鼓励学生写文摘和综述,指导学生查找相关网络期刊等来培养学生适应双语教学的能力。

(三)设计教学方式

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首先,在坚持培养学生扎实基础的前提下,逐步加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培养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训练学生英语思维的流畅性,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课后阅读的材料,使学生吸收、加工知识和信息的容量增大、效率提高。其次,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加视听教材的使用频度和幅度,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CAI课件的研制,借助多媒体课件提供形象、直观、丰富多彩且具有高度互动性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师生间的互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专业内容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其一,传授学生快速阅读的技巧,如关键词和段落大意的快速获取,文章结构和上下文关系的分析等阅读技巧。其二,安排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复述某些内容,鼓励和要求学生用英语写作业,并逐步养成用英语记笔记、写信的习惯,从而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其三,在有时间的前提下,可布置翻译作业,让学生进行翻译训练,通过分析句子提高阅读能力。其四,有条件的教师可在校园网上设置个人网页,在网上发布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安排,布置和批改作业,解答疑难问题等。

(四)设计学习能力和效果评价体系

双语教学应尽量避免“一次性闭卷考试”,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并增加口试的比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均以及查找资料的丰富程度、作业展示的逻辑性,外语的流利程度等可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作业与考试题采用中英文题各占一定比例的形式,学生在答题时既可用英文也可用中文,相同的答案内容用英文表达的比用中文表达的给予更高的评分。这样不同的情况的学生可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答题方式,也给一些英语更好的学生以发挥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素芳, 把握节奏提高双语教学质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10) .

[2]刘微平, 浅议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八个要素[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8 (4) .

[3]张璐, 等, 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问题和探讨[J].中国森林教育, 2007 (4) .

[4]吴大付, 任秀娟, 李东方, 等.《生态学》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J].考试周刊, 2007 (50) :147-148.

上一篇:综合勘查技术下一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