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定位

2024-07-23

会计定位(精选十篇)

会计定位 篇1

一、两种观点简要介绍

受托责任, 是指资源管理者对资源的所有者承担有效管理所托付的资源的责任, 包括资源的保值与增值。决策有用学派认为,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向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决策的财务信息。受托责任学派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在他们看来, 会计目标就是向资源所有者报告资源的受托管理情况, 它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前提的, 其所有者和经营者是明确的, 资源委托者以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会计信息来作出他们的投资决策。决策有用学派把会计目标定位于向投资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

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 笔者不认为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是完全对立的, 而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资源的委托者实际上也是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其独立在外, 是因为在特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中, 它所具有的特有的重要地位。现在, 经济政治法律等社会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 其重要性也随之变化, 即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其每一部分都很重要, 不用也不该再强此弱彼。

二、支持决策有用学派的原因

笔者之所以认为我国的会计目标更应该定位于决策有用, 主要原因有:

(一) 环境因素。

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会计方法以及会计工作水平的客观历史条件及特殊情况”。葛家澍教授认为, 会计目标本身就是特定会计环境下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进行的一种主观认定, 一方面表明会计目标是由会计环境决定的, 并客观、能动地反映会计环境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会计目标虽然在特定会计环境下保持相对稳定性, 但从历史进程看又是不断发展和演进的。

受托责任存在的环境因素: (1) 存在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 受托与委托之间存在明确、固定或直接的关系。决策有用存在的环境因素: (1) 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 资源的受托与委托关系是通过资本市场建立起来的。一般认为:在资本市场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 受托责任学派较切合实际;在资本市场发育十分成熟, 并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情况下, 决策有用学派对会计目标的表述更为恰当。

有一点不得不强调。由上所述两种论点的共同点是两权分离。不同点是, 受托责任赖以存在的环境因素之一, 受托与委托之间存在明确、固定或直接的关系。而决策有用论中则要求资源的受托与委托关系是通过资本市场建立起来的。依据我国现有的会计环境不难发现这么一个事实, 经济一体化, 会计也随之国际化。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 越来越完善, 中小股东所占的份额也会越来越多, 这样, 受托与委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模糊, 并且是通过资本市场建立起来的, 这种趋势将会继续下去。也就是说, 采用决策有用论是我国会计环境的内在需求。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会计理论是来源于实践, 并且具有指导作用的。也就是说, 会计理论可以高于现实, 因为它具有指导和预测作用, 不然他就不是好的理论。另外, 众所周知, 我们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国企改革的推动作用, 必须使国有上市公司会计目标定位于为股东提供信息。国有上市公司将其会计首要目标定位于及时、准确地为广大报表使用者尤其是股东提供信息, 有助于资本市场发挥其推动融资体制和企业产权结构转变的作用。我们总是过于强调应该适应环境, 却忽视了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的能动作用, 它与环境的关系实际上正如理论与实践一样, 并不完全是决定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互相促进的。即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决策有用论是互相促进的, 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必然要求决策有用论的实行, 而决策有用论的推行也可以促进资本市场更快的发展完善,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先应用决策有用论来促使资本市场更快更好地得以完善。当然这也是我国会计环境变化的内在要求。

(二) 会计信息供求。

毋庸置疑, 会计可以也必须提供给人们一定的信息。从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出发, 研究会计目标的思路已经得以牢固确立。在进行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至少要考虑四个问题: (1) 谁需要会计报表? (2) 他们需要什么信息? (3) 所需要的信息在多大程度上由会计提供? (4) 为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要求一个什么样的框架?

我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课题研究中由陈毓圭主持的会计目标的研究报告就是遵循这一原则和思路进行的。在该报告中, 他们围绕会计信息的供求, 依据上述四个问题, 展开具体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在我国随着环境的变化, 微观主体取代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成为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等;他们关注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都是做出经济和商业决策, 即在商业和经济活动中对稀缺资源的不同用途做出审慎的选择;在做出经济决策时, 会计报表使用者需要评估企业产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以及产生的时间和不确定程度。故而, 企业产生有利现金流量的能力及盈利能力是外部信息使用者共同的兴趣所在;会计报表能够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一定的基本信息, 但它并非万能的, 所以在具体使用过程中, 要结合其他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经过这些分析, 该课题组最终得出的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应该是:财务报告应当相信在或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做出理性投资、信贷或类似的信息等。从该课题报告中, 我们可以看出, 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 我们的会计目标定位应该清晰起来, 并且是为信息使用者做决策所用。

(三) 会计信息质量。

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 会计目标处于第一层次, 会计信息质量依据第一层次的内容予以确定而处于第二层次。

受托责任论特征主要表现为:强调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会计信息着眼于整体有效性, 强调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精确性;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决策有用观的特征表现为:强调会计人员与使用者的关系;会计信息着眼于报表有效性, 认为信息应充分披露, 同时强调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允许信息发生偏差;会计计量可以是多种计量属性并存, 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历史成本;对信息使用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两种不同的观点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受托责任观论强调可靠性, 决策有用观强调相关性。这里我们可以采用逆性思维法来予以取舍。在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 处处体现了对相关性的重视。公允价值的引入及有条件的运用被视为该准则中的一大亮点, 备受好评。放眼全球,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各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各有侧重, FASB把相关性和可靠性列为主要质量特征;IASC的主要质量特征除相关性和可靠性外, 还包括可比性和可理解性;英国ASB的主要质量特征与IASB基本相同, 但强调当相关性和可靠性发生矛盾时, 应选择使信息相关性最大化的方法。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会计界一直是热点问题。IASB大卫·泰迪多次强调, 会计国际协调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单一的、国际通用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这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会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也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信息使用者所要求的。关于“相关性和可靠性发生冲突时应如何平衡”的问题, 他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最终目标是相关性, 但不能牺牲可靠性。笔者认为, 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相关性的日益重视, 至少说明了决策有用论越来越深入人心。

(四) 收益计量。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要采用资产负债表法进行收益的计量。直接用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量度来确定收益的方法称为资产-负债法。与之相对的是收入费用法, 收益被认为是将相关成本和所确认收入相配比后的结果, 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的方法。

二者在资产负债表与收益表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取向截然不同:资产负债观认为如果资产负债表信息不完整或不可靠, 则收益表信息必然不完整且没用, 因此认为资产负债表是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和一切会计核算的首要出发点;而收入费用观认为即使资产负债表信息无效, 收益表信息也可以保证完整有效, 收益表信息能够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绝大部分信息需求。资产负债法关注的是净资产的计价。有人认为这一方法要优于收入费用法。理由是:资产和负债是真实的, 净资产价值的增加部分就是所谓的收益, 反之就为亏损;而收入费用法则本末倒置, 认为净资产的变化是“收益”计量的结果。笔者支持这一观点。借用会计中的一个术语, 实质重于形式, 运用资产负债法计量的收益是一种实际的收益, 而运用收入费用法计量所得的收益只是一种计量的收益, 其数额大小受会计方法选择的影响非常大。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资产负债法的运用要求正是考虑了这一现实因素, 为的是给决策者提供更利于其决策的信息。这与决策有用论是一脉相承的。

(五) 过去与未来的信息, 孰重孰轻?

对于能对人们的决策或是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的信息, 究竟是过去的重要, 还是未来的重要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 能提供未来的预期价值的信息更为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 目前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中借贷资本占多数, 即使是上市公司, 也是如此。因而, 满足银行的会计信息需求, 也是我国的会计目标之一。那么作为银行, 它在进行信贷业务时, 会更注重过去的盈利能力还是未来的盈利能力呢, 仅仅是出于常识的考虑, 我们也会回答是未来的盈利能力。当然银行也很关心过去的盈利能力, 但目的仍然是以此为基础来判断, 推断其将来的盈利能力。因此, 与相关性紧密联系的决策有用论较之与客观性紧密联系的受托责任论更为重要。

三、总结

本文从经济环境、会计信息需求及会计目标的影响所及等与决策有用论和受托责任论有关的几个角度来比较分析, 从而得出决策有用论更适宜我国的会计环境, 更有利于我国会计概念框架的确立, 从而带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 乃至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 市场经济地位的深化, 或许这一会计目标的定位将会为欧盟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当然, 不可否认的是决策有用观依然有局限性, 它要求在资本市场发达, 只有在这个条件下, 决策者才可以利用相关的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实现收益最大化。但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来看, 由于大量非流通股的存在, 全国的资本市场并未发挥其主要作用, 众多的投资者仅仅通过过去已公布的会计信息来了解资本市场, 还谈不上决策。另外, 我国的风险防范意识, 对于计算现值的折现技术还不是很高等等,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如前所述, 我国的资本市场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对于信息的决策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并且我国的风险防范意识也会越来越强烈, 至于折现技术之类的仅仅是技术方面的不足,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一技术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和发展。所以, 如果决策有用论作为我国的会计目标如果还有欠成熟的话, 那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因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2]刘月雄.浅评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的定位[J].财经界, 2008.2.

[3]魏丽群.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目标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1.

[4]牛清霞.论财务会计目标确定的客观环境与条件[J].经济关注, 2007.6.

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定位 篇2

[关键词] 目标 素质知识结构 能力

当今世界正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人们原有的生产、生活、管理方式以及社会结构、教育制度等都面临着挑战,相应的变化和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管理方式的变化,会计工作的重点将从对会计信息加工转移到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判断和运用。因此,社会对会计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研究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科体系设计,以及会计教材编写、教学形式改革等问题。现实的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从事教学工作的实践,仅就会计专业教学中教育目标定位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目前高校会计教育中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缺陷

国家对高校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原有的定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定位过高。会计的实践性、操作性很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仍有一定差距,毕业后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实践方能适应工作,很难做到一毕业就具备“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能力;且所谓“高级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及人际交往、沟通等能力,而高校毕业生显然缺乏这一点;另外:这样定位会对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的误导,会使学生认为自己已成为高级会计人才,不愿去乡镇企业、小公司等单位就业,易造成人才分配上的不均,与此同时,对于学生自己,会出现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2.定位过于专业化。过分强调“从事会计实际工作”会导致过分强调会计专业教育,以致学生偏重专业技术课,而忽视其他课程。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可能比较熟悉某—个领域或行业的具体业务处理,但对其他方面情况知之甚少,应变能力差,难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

3.定位培养面过宽。如目标中规定,培养出的专业人才要能在学校及研究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事实上,大学本科会计教育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要求本科毕业生能够进行教学与研究工作,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高校、研究机构正逐渐普及硕士化、博士化,吸纳本科毕业生也越来越少,此项要求也就逐渐失去了意义。

二、重新定位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主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重新定位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主要考虑的三个因素,即会计专业毕业生应基本具备的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1.素质。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1号公报中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那么,要成为一个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我们认为,作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基本素质是指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所应该具备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是指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会计专业素质。

2.知识结构。社会对会计专业人员要求的基本标准是具有会计手工和电算化的双重操作能力,具有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务实、创新精神,具备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3.能力。从能力结构方面来看,除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外,还应具有人际交往能力,集体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教育应该将会计教育的重点转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会计教育目标和方式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变化的会计职业的需要,会计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就成为专业会计人员,而是要使其拥有一名会计人员所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培养人际才能、沟通才能等技能,另外还要培养对本职业的热爱,熟悉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重新定位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

第一,方向性。就是在确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超前意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更要瞄准未来经济发展之需要。不仅要适应我国经济的特点,同时也要符合国际经济之惯例。

第三,创新精神。在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方面,确定过程及方法要创新;另一方面,所确定的目标内涵也要充分体现创新精神的要求;同时,还要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作为培养目标之根本。

第四,全面性。培养目标要充分考虑妥善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要十分重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要坚持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要坚持层次定位与职业定位相结合。

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1.人才层次定位要求。从目前我国“五大”专业教育层次的分工来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与此相适应,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会计专门人才,而非传统定位的会计高级专门人才。

2.职业岗位定位要求。加入WTO之后,对各类专业人才的知识层次、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本科期间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经验也比较匮乏,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会计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会计实务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这种职业定位,既可以避免不同层次人才之间相互“抢饭碗”,又可以避免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3.知识结构定位要求。虽然现代高等教育强调“通才”教育,但由于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客观存在,这就决定了教育领域中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同时也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专长,即“通才+专才”。由于会计是一项专业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财务活动,因此,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首先必须体现出会计专业人才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从事财务活动的核算与监督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要求。会计专业应相应设置“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会计类核心课程,以及相关的同样非常重要的比如“审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

其次,提高人才的通用性是现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急需解决的问题。這主要基于二方面的原因:一是当代科学的发展是以综合趋势为主,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集成和综合。现今人们在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时,单靠狭窄的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人们往往需要将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多视角、多层次、多方位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综合化的这种趋势业已对社会科学构成了一定的影响。譬如,传统的财务会计及审计,随着技术手段的更新及财务报告内容的扩充,都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二是我国会计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充实到本专业工作领域。在21世纪初期,会计本科生应培养成通才基础上的专才,亦即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会计专业人才。只有确立这样的培养目标并认真实施,才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具备应有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毕业后较快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并有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后劲,更快地走向成功。

4.素质能力定位要求。面对市场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来看,一是掌握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掌握经济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三是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处理会计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四是熟悉我国有关会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五是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六是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特别要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七是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追求新知识的热情和习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有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有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八是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为实现以上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必须建立健全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创新与实践实施方案,包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征,树立教学新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调整学科布局,创新专业结构;抓根本铸就师德,重培养提高师能;以能力为特征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拓宽对外合作领域,建立稳定的实践平台等等。

参考文献:

[1]张凤林:《从IFAC对会计职业资格承认的建议简论我国的会计教育改革》.《中国会计视野www.esnai.com》,2002年12月19日

[2]张凤林:《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论》

[3]马文静:《构建适应会计环境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4]李君:《浅议我国高校会计教育的改革》.《上海会计》(2000年第1期)

会计定位 篇3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周围存在的或者与会计相关的各种条件和状况, 它是会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会计环境与会计的发展密切相关, 会计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会计目标是指为会计信息需求者和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与决策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它是连接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纽带, 与会计的本质相统一, 是我们研究会计的起点。

二、对会计目标的研究

(一) 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是能够有效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如实对委托方的资产进行保管和经营, 最后提供准确和真实的信息给委托者。受托责任观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真实客观地反映资产的价值。

(二) 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目标是向信息的需求者和使用者提供对其有使用价值、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它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三)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不矛盾, 从本质上来看, 两者是相融合的。首先, 两者在会计规范上, 都强调会计信息要满足包括投资者, 债权人, 往来单位和其他用户的需求。其次, 在决策中, 投资人关注企业的经营绩效, 要求企业提供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 两种观点都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方法, 记录资产负债的实际状况, 这个方面两者是融合的。最后, 在股价上。投资期望获得投资回报, 一些中小投资者由于自身知识有限, 只能通过股价来判断企业的经济状况, 所以都十分关心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和企业的经营状况。

三、我国目前会计目标的定位

(一) 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受经济环境的影响。

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经济体制, 资金来源, 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机制等。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会计的发展, 会计变得日趋复杂时就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更加真实准确。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又决定了企业的融资来源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 银行作为最大的债权人特别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和其他会计信息, 这些都会影响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2. 文化教育环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最终实现经济的发展。只有提高文化教育的整体水平才能够促进国家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合理定位我国的会计目标。同时要提升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披露质量, 还需要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众多, 但是水平参差不齐, 有待提高, 必须加强培训, 加强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 改善目前这种会计造假行为。

3. 成本的影响。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其提供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需要付出成本, 但是企业要求付出的成本要小于所获得的收益。同样, 对于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也希望获得较高的收益, 这就影响了会计目标的定位。

4. 重要性原则。

因为不同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需求, 会计目标不可能满足全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只有明确核心或主要目标, 并按照重要性, 建立起其他目标与核心目标的相关性, 会计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5.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目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自身、投资者、债权人、往来单位、政府机关以及社会公众等。政府为了履行国家职能, 更多关注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情况;作为主要债权人的银行关注企业的经营情况, 未来现金流量;企业和职工还会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情况以及自身的福利待遇和收入等, 其他的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也会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二) 会计目标的实现存在的问题

1. 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 并逐渐完善。

使得传统的会计信息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也影响了会计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制度背景下, 国有企业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营管理模式相比, 经营权和所有权还是相互融合的, 受托责任这一会计目标无法实现。

2. 目前受会计环境的影响也决定了目前会计目标的定位困难。

目前一大批国有企业被曝光常年亏损,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国家对国企进行改革, 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产权更加明确, 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这就有点类似于受托责任观。另外,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 存在很多问题, 受托责任观虽然重要, 但是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只有提供更全面的会计信息才能帮助那些潜在的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状况, 决策有用观是我国会计目标的最终选择。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 企业始终把盈利作为首要目的。所以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更关注信息的真实性。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同时对会计的要求会提高, 会计也会提高。决策有用观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决策有用观的情况下, 会计对企业相关交易或事项的披露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使得企业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同时也为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目前我国的会计目标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 要能更好地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 根据现阶段我国的会计目标, 应定位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史建平.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04) .

[2]马建威, 谢萍, 徐德健.论中国会计目标的定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6 (06) .

会计定位 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定位;预算会计

建国以来,我国的会计体系一直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企业会计体系,二是预算会计体系。预算会计体系中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个分支。预算会计改革后,把事业单位会计同行政单位会计区分开来,建立了单独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分行业的会计制度,这是预算会计法规建设上的一个突破。在此情况下,有些人就产生了事业单位是否还属于预算会计范畴的疑问,有的还认为事业单位会计法规制度的管理可以纳入企业会计法规制度的管理体系。事业单位会计的地位问题,关系到事业单位会计的性质、目标和原则,也关系到其法规制度的实施,笔者认为有进一步加以明确的必要。

1 会计的两大分支

会计的体系及其分支,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适应人们管理财务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着会计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从古到今,从我国到外国,会计历来是按其适用范围和核算对象分为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的。企业会计是适用于农、工、交、商、金融等企业单位的会计,是用以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流通领域的企业经营资金活动的。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流通领域的企业,基本上属于物质生产部门,处于经济基础领域,这些部门中的企业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社会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创造价值,在社会再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非企业会计,即我们所说的预算会计,适用于各级政府财政机关、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用以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领域、精神生产和社会福利领域的政府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的。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财政、行政、事业等单位,不直接提供物质产品,处于上层建筑领域,它们从事各种业务活动,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在社会再生产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和非企业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物质生产方面的职能,是否具有生产经营性。企业会计同预算会计的主要区别,则在于是否追求资本的保值增值,是否具有营利性。企业投资者投入资本以后,要求得到回报,企业终止时,投资者要收回原来投入的资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获得盈利才能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会计要以营利为目的,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都要围绕着资本的保值增值、所有者权益而展开。行政和事业单位进行各种公务活动,公益性、社会性业务活动,其出资者投入资金以后,不要求得到回报,这些单位一般也不会终止,个别单位终止时出资者也不一定都收回资金,它们在业务活动中有的无偿提供服务,有的虽有收费但也并非足额补偿,而是由国家财政提供全部或大部的资金。所以,预算会计要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都要围绕着社会效益而展开。非营利性是预算会计

区别于企业会计的特殊性,也是预算会计各个组成部门的共同性。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特征,才能明确事业单位会计必然归属于预算会计(非企业会计)的客观依据。199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预算会计核算制度改革要点”指出:“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以及事业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是我国两大类会计体系之一。”这一概括,为我们认识事业单位会计的地位,建立预算会计法规制度的管理体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2 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

把事业单位会计作为预算会计中的会计分支而单独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预算会计改革的一个创举,它有助于适应形势发展而加强单位内部管理。之所以要确立事业单位会计的相对独立会计分支地位,是因为认识到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事业单位除财政拨款外还有自己的事业收入。二是事业单位虽然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但却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并要实行经济核算,其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大都与业务活动相联系,可通过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增收节支,争取改善自身的运营条件。三是事业单位虽然不提供物质产品,但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即知识形态的产品)和劳务,它具有一定的生产性。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种事业单位,大都属于第三产业中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有人把这种提供精神产品和劳务的行业称为第四产业)。这些部门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高,智力劳动和智力开发的作用就越显著,物质产品再生产的发展就越依赖于精神产品再生产的发展。正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特殊性,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成为预算会计中的一个单独的分支。

笔者浅析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是为了按照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地执行法规制度,使之更好地适应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需要。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事业单位会计已经企业化了,已经按企业会计的规则运行了。这是因为:第一,我国目前的事业单位尽管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但其绝大多数还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资金来源为辅,完全不需要国家财政拨款的还是少数,有些单位虽然能做到日常收支相抵,但重大工程项目依然要依靠国家财政扶持。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同国家财政资金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应该受到国家预算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约束,而且其会计法规制度的建设应该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建设由同一部门进行,使单位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很好地衔接起来。第二,事业单位的性质及资金来源,决定了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水利、林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提供的是公共产品,而追求利润必然会使其业务活动走偏方向。这里还要说明,一些单位虽然能够实现收支相抵后还有结余,但这是它们加强管理、量入为出的结果,绝不等于在主观上就是以营利为目的。把事业单位会计当作预算会计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来进行法规制度建设,既照顾到事业单位

内部管理的需要,又维护了预算会计体系的统一性,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3 事业单位会计的定位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名词,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可以取得法人资格,从而确立了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而在西方通常则采用非营利组织一词。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在内涵上近似于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为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我们需要对事业单位会计的适用范围作一些具体分析。所谓事业单位通常可理解为不具有物质产品生产和国家事务管理职能,主要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的单位。其范围习惯上涵盖较广,包括不同的行业和经济类型。从行业来看包括以下三类:一是科学、教育、文艺、广播电视、信息服务、卫生、体育等科学文化事业单位;二是气象、水利、农业、地震、环保、计划生育、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单位;三是民间公证(会计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律师事务所等)、咨询服务等社会中介机构。从经济成分来看则有公办、民办、中外合办等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的适用范围是应该而且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过去事业单位的范围较广,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单位逐步由社会性、公益性为主转向营业性、开发性,资金供给的自给率不断提高,经营的目的和单位的性质实际上发生了变化。事业单位的发展从近期看有如下的趋向:有些单位,如大多数的中小学和高等学校、基础理论的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兴办的文艺团体、图书馆、博物

浅议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位 篇5

战略管理会计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后,不少学者对其理论、方法和实践进行了研究,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战略管理会计获得较快发展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好多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无较权威的结论。尤其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位问题,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位,可总结为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进化论

其代表人物为布罗姆威奇和比曼尼。他们在1989年发表了《管理会计:发展还是变革》一文,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这样一种管理会计:它收集并分析企业产品在市场和竞争对手方面的成本以及成本结构的信息,并在一定时期内监察企业和竞争对手的战略。持同样观点的余绪缨教授认为,配合企业战略管理的兴起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具有真正创新意义的新型管理会计,不能认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兴起是对原有基础性管理会计的否定或取代,而应把前者视为适应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变化对后者的丰富和发展;后者在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大环境中以及现代企业在竞争战略已定条件下的基础性内部管理方面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此,不应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看作是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的关系,而应把它们看作是不同层次(战略、战术层次)的互补关系。

二、替代论

桑克和戈文德主张以战略管理会计代替管理会计作为决策的体系。他们认为,战略管理会计以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等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为基础,为战略规划、战略协调、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四个阶段及其循环提供准确而相关的成本信息,帮助管理者规划和实施企业战略,所以,战略管理会计是战略和管理会计有机结合,可替代目前的管理会计。

三、错误论

托母金斯和卡尔撰文认为,战略管理会计的提法是不恰当的,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迄今为止,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程度都是很有限的,其他学者研究引用的文字基本上源自于英国会计学家西蒙兹的观点,并未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性框架。

四、对立论

这种观点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活动,它是战略意识的高涨和对传统管理会计缺陷的一种否定,从某种程度上也被认为是同传统管理会计的对立。

本文赞同进化论的观点,认为现代管理会计是一种注重短期利益的战术性管理会计(内向性管理会计),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是注重企业长远利益的战略性管理会计,是对管理会计的一种发展和补充。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战略管理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同质性。战略管理会计是战略管理与现代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其职责是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从内容体系上看,其理论与方法同属管理会计范畴。

第二,战略管理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互补性。管理会计理应与时俱进,战略管理会计雏形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战略管理需要的结果。战术层次的基础性内向型管理会计和战略层次的战略性外向型管理会计共同构成管理会计学的两个不同层面,二者相辅相咸、互为补充。

第三,战略管理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经济性。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形成了企业对外信息披露和对内决策控制良性的工作机制,把战略管理会计纳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将有利于充分利用企业的会计资源,降低会计信息成本。实质上,除战略定价和竞争对手会计在企业受到重视外,其他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并未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反,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却持久地受到重视,让人们普遍接受传统管理会计的逐渐扩展要比放弃旧规则而重新认识一门全新的战略管理会计更加客观和科学。

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功能的定位研究 篇6

一、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的功能

财务会计的基本功能在于传递公司会计信息, 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但是利益驱动导致对会计信息的滥用和操纵, 因而对会计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进行管制成为必要。随着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旨在协调各国会计准则差异的国际会计准则亦应运而生。会计准则可以看成是财务会计在实务中的载体, 分析会计准则的发展线索, 可以透视财务会计的功能。

(一)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

1973年6月,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确立了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财务报告应当向现有及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做出理性的投资、信贷及其他决策有用的信息。2001年及之后一系列会计丑闻事件的发生促使监管机构制定规则遏制上市公司的财务作假, 恢复投资人对投资股票的信心。从美国的会计准则发展来看, 准则是应规范和遏制市场会计信息的滥用和操纵而生, 并随经济和环境的变化而发展。每一次经济危机的发生都伴随着政府对准则的进一步的管制、介入, 也促进了准则内容顺应经济变化进行修订。但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始终没有脱离其基本目标———向现有及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从而体现出财务会计在美国市场的基本功能。

(二) 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

随着国际贸易尤其是国际金融的发展,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对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提出要求, 跨国公司的兴起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些都要求提高会计实务和财务信息在更广阔的领域中的可比性, 从而达到提高财务信息有用性的目标,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因此产生。IASC自1973年成立以来, 大致历经了四个阶段:1973-1989年初步建立准则体系阶段;1989-1994年实施可比性改进计划阶段;1995-2000年制定核心准则阶段;2001年改组成立IASB后进入全面建设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平台阶段。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都以IAS为基础制定和修改本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创立以来, IASC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有矛盾也有合作。金融危机爆发后, IASB和FASB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形成了互相吸收、交替前进的局面。从上述准则制定机构的发展、争议与合作来看, 各准则制定机构的目的都是促使公司向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有用的财务信息, 但各准则制定机构很难对哪些准则有用达成一致的意见。制度、传统和法律体制的不同导致各国会计准则的不同。从主权管制的角度来看, 在短时间内, 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政府均难以完全接受IASB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会计准则制定者。因此, 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中利益斗争将长期存在, 政治化程序不可避免, 而最终的国际会计准则必将是各方利益之争的均衡结果。

(三)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性的争论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分歧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 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公认的标准和惯例, 促进各国间会计实务和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但是, 会计准则具有社会性, 即在全社会进行资源配置的特性。同时, 会计准则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协调也是一场政治博弈。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容更多体现的是美、英等国的发展要求, 更多的是为了防范主要资本市场的风险, 保护其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而忽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科技、法制、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上市公司和跨国公司提出了过高的要求, 致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可能从中获得较少收益, 既要承担在该进程中所发生的大量的准则协调成本、会计改革成本和风险, 而且可能还要承担国际会计准则对发展中国家情况考虑不周所带来的大量负面经济后果。所以, 会计准则必定要适应各国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 维护国家利益。会计离不开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行使财务会计的功能也不能忽略其所依存的不同国家在制度、传统和法律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基本或类似的业务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方法, 但不同的经济体情况不同, 对于一些在独特环境下产生的经济业务, 则需要依据国情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所以, 必须承认, 一国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他国未必适用或可行, 这成为各国保持其各自会计准则的根本理由。

二、会计准则制订者的角色及其影响

财务会计的功能通过会计准则的实施得以实现, 会计准则制定者直接决定了财务会计功能的定位和方向。不同的制定方式, 代表不同利益的制定者显然会影响财务会计的功能。金融危机的爆发, 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制订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关注, 会计准则的制订者对制订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理论界一般将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分为三种, 即政府主导模式、民间职业团体模式以及独立模式。学者们普遍认为, 政府主导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因过于强调政府的利益关系, 可能会忽略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民间职业团体模式缺乏独立性;独立准则制定机构中, 因市场力量发挥着主导作用, 故由独立的民间社会机构主导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应该是最优的。但是, 从各国实践来看, 独立的民间机构与政府管制之间仍存在较多的利益冲突。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各国会计准则制定中的政府监管分量得以显著增强, 并且, 从实践效果上来看, 政府监管亦确属必要。

欧美等发达国家奉行独立的社会机构为主、与民间职业团体相结合的准则制定模式。但一系列财务丑闻事件使其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政府管制特征, 但并不足以成为今后各国乃至全球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主导趋势。另一方面, 会计信息往往是分配的依据, 因而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会计的这个特点使各个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都试图对准则的内容施加影响, 以使本集团获益。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不可能完全规避既得利益者或潜在利益集团的干扰。会计准则受政治因素和利益集团干扰的程度大小依赖于准则制定机构自身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即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否具有最终制定和发布会计准则的权力, 同时还要看一国法律是否赋予了执行准则的强制力。

综上所述, 会计准则所衍生的经济和政治后果使得准则的制定、国际协调和趋同均成为各方利益的博弈和微妙平衡, 保持准则制定机构的独立性对于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尤为重要, 所以理论上独立的民间社会机构主导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对于发挥财务会计的固有功能应该是最优的。但是, 准则制定者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超然存在, 这使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相关利益方的影响。实践中, 政府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正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金融危机爆发后,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强化政府对于金融机构以及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监管的一系列措施, 表现出积极的危机治理效应。

三、财务会计的功能定位

为了尽早摆脱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国际经济管理机构希望通过修订与完善公允价值和金融工具等会计准则来挽救陷于危机之中的世界经济, 会计准则被视作挽救金融危机的灵丹妙药。IASB和FASB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金融危机发生后迫于各方压力, 纷纷修订公允价值和金融工具等相关会计准则。为了挽救本国经济, 各国政府从本国利益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挽救危机和刺激经济的措施。由于各国政府采取的一些措施, 在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的同时可能会伤害到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 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后各国的纠纷不断增加。为了解决纠纷、最大程度地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和加强合作, 二十国集团 (G20) 倡导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并保证会计准则的严格执行, 会计准则又被当作解决各国纷争的有效手段。

对投资者等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功能。财务会计除了提供面向过去的、以货币计量的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外, 并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挽救金融危机的灵丹妙药, 没有能力扮演解决各国纷争的角色。然而, 财务会计信息往往具有经济和政治后果。准则制定者始终面对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及游说, 利益的平衡导致独立性的丧失, 并因此造成准则制定者行为选择的多重维度, 从而为财务会计强加了更多的衍生功能以及不切实际的期望。这显然已经超出财务会计作为对外报告会计的本源范畴, 与任何组织、概念范畴一样, 财务会计也具有合理的边界。

财务会计或会计准则并不足以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但其“推波助澜”的作用仍然不可以轻易忽略。世界各国也就其实际国情, 对上述准则缺陷进行了相应的修正, 使其更加符合当前的经济实质和市场规律。经济环境的变化在根本上决定着现行会计准则的修订要求以及新的会计准则该如何出台, 决定着准则制定机构的变迁。会计准则制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会计信息披露, 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 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 并确保投资者利益不受侵害。因此, 会计准则不能一味地按照外在的、各利益团体难以协调一致的要求频繁更替而丧失可信力, 财务会计的功能应向其本质理性回归, 并立足这一本质, 适时地根据经济变化修订或者补充准则的内容, 积极提高经济敏感性和对危机发现的能力。

四、结论

会计定位 篇7

关键词:政府会计,动因,目标,定位

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自身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也可认为是推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内部因素。然而, 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与变化都是其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也不例外。一方面我国政府会计目标本身定位不准确, 一方面我国经济政策的转变以及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便成了这场改革重要的外部推动力。下面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及目标定位进行研究。

一、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分析

1、经济转轨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提升, 政府在市场经济管理中的功能不断转变, 政府逐渐的向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公共服务保障转变。同时, 近几年来, 我国的财政体制也发生了重大的改革, 我国财政部门实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 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现代财政管理框架。改革后, 财政收支的内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不仅有无偿性的税收收入和政府收费收入, 而且有了较大数量有偿性的国债收入、相关国债还本付息支出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等。所以经济体制的转轨和财政职能的这些变化, 要求政府会计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净资产以及资金运动的过程, 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市场运行提供更加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2、社会公众对政府会计信息需求的增大

在不断变迁的政府环境下, 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绩效评价和新公共管理的开展使我国政府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不断扩大。当前,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使用者:第一个方面的使用者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 主要是为政府预算的编制提供基础、为预算的执行提供依据、为预算的有效运行提供监督保证, ;第二个方面的使用者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者, 用于各预算单位编制部门预算提供依据, 同时考核各单位内部使用资金的使用情况;第三个方面的使用者是立法机关和审计部门, 用于对政府收支的审核监督。同时除了以上三方面主要使用者以外, 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 纳税人、国内外投资者、政府债券的购买者等信息使用者在内容和质量上对政府部门应该提供的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仅要求政府会计提供完整、详实的财政收支信息, 还要求提供政府占有资源、承担的义务以及财政管理绩效等方面的信息。

3、国际社会对政府会计信息范围和透明度的要求。

目前,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已经发布了20项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 (IPSAS) , 目的是协调各国政府会计行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财政透明度手册》 (2001) 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 (2001) 要求各国政府应公开政府结构与职能, 政府的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 以及政府预算编制、执行等信息, 并要保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我国是IMF的成员国, IMF所倡导的改革方向, 必定会对我国政府会计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同时我国在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都与国外政府或经济组织经济经常发生着经济关系, 与国际市场联系的也日益紧密, 包括IMF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组织以及许多国家、地区对我国的政府信息的完整性、相关性及透度明度都有迫切的需要, 均希望我国政府能够提供完整、透明并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府会计信息。所有些外来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以及与国际趋同的步伐。

二、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定位

我国的政府会计目标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定位, 从改革的长远发展规划来看, 需要明确政府会计的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将长期目标定位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 同时也是引导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方向。近期目标可以设定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在当前预算会计体系的基础上, 改革增加政府财务会计, 在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的同时, 能够适当反映使财务会计信息, 通过政府会计的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绩效管理水平;第二阶段, 随着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推进和会计核算基础的改进, 扩大政府所提供信息的深度和广度, 提升成本信息和绩效信息的含量, 达到对于预算收支、政府财务状况、运行绩效、持续运营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的综合反映。下面以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为基础, 对会计目标进行定位。

1、适应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满足预算管理需要

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是在现有预算会计体系基础之上进行的, 而且也是循序渐进的完成改革, 所以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的定位应满足预算管理目标, 必须完善现有预算会计体系。在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系统、行政单位会计系统、事业单位会计系统等基础上进行整合与优化, 实现对预算收支的全流程控制与反映, 确保向信息使用者提供预算收支信息, 包括公共财政的收支、基金运营的收支及国有资本金的收支, 以有助于评价预算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包括与预定目标及相关法规的符合程度) 、使用效率与效果等, 实现政府会计的预算管理目标。一方面能够提供政府预算资源的来源、分配和使用的信息。另一方面满足分析政府预算资源取得效率和使用执行效率。

2、满足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政府的财政透明度。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 对政府财政的透明度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社会公众要求政府能够提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财政活动以及财政风险信息。而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在此方面有比较大的缺陷, 所以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定位应将提高政府财政透明作为重点。有效公开的政府会计主体应公开披露政府部门内部的政策和管理职能、有关预算、税收和其他公共财政的法律和法规、预算编制和执行程序等信息。这些方面的实现可以通过政府会计改革达到, 所以在政府会计目标定位中应充分考虑政府财政透明度的提高。

3、全面反映政府受托责任, 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受托责任是政府会计存在的基础, 政府作为公共资源受托者和管理者, 荆新教授在2010年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专业委员会会议提出了将政府的受托责任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外部受托责任是对政府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受托责任, 主要通过财务会计系统实现, 并以外部财务报告的形式对外披露。内部受托责任是内部各部门依据统一的法规和内部契约 (如内部控制的规范等) 产生的, 需要履行有效使用、管理和报告资源的责任。具体而言, 通过对政府预算会计目标的定位实现政府内部受托责任, 通过政府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实现政府外部受托责任。总而言之, 在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构建中, 保留并完善现预算会计体系, 构建政府财务会计体系, 二者各司其职, 方能全面真实的反映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参考文献

[1]刘光忠:《关于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建议》, 《会计研究》, 2010 (12) :11。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思考 篇8

一、会计目标概述

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的境地的抽象范畴。它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 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具体来说, 会计目标涵盖了两个重要方面, 即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 会计应该为谁提供信息以及提供什么样的信息。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对外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新的会计准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新准则第4条指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会计目标体现了某一特定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合理的定位会计目标非常重要。会计目标作为整个概念框架的起点, 以何种会计报告作为制定目标, 将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告要素、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内容的定义和界定, 从而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制定, 最终对国际会计协调产生影响。

二、会计目标理论的两种观点及比较

(一) 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现今会计目标理论的观点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就是以恰当的方式有效的协调委托和受托的关系, 为了真实、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地反映受托方的经营状况, 就必须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在会计处理上, 强调可靠性胜过相关性。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关注会计报表中的收益表。决策有用观强调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相关性。在会计计量上, 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会计信息不仅反映过去存在的经济事项, 还要确认尚未发生的但对企业已有的经济事项, 用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会计计量在以历史成本计量上, 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并行。如现行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等。重视未来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其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反映了对会计信息的精确性没有严格要求, 不存在对财务报表的特殊偏好。

(二) 两种观点的比较

1. 两者使用的经济环境不同

受托责任观适用于受托关系明确, 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一般可以直接接触, 双方都关注受托资源的保值增值情况, 这时的资本市场尚未发展成熟。而决策有用观则是在以受托责任适用的基本经济环境即产权分离的商品经济的基础上,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达, 在资源优化配置起到主导地位的经济环境下产生的, 这使得资本市场成为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的中间媒介。

2. 两者强调的会计信息服务对象不同

受托责任观强调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的所有者, 会计信息要满足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管理者的监督和考核。而决策有用观则强调会计信息对相关利益者的需求。这时的相关利益者呈现多元化, 主要包括现有的或潜在的投资者, 债权人, 政府机关等。

三、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思考

(一) 中国特色的会计环境分析

1. 我国经营管理机制的考察分析

我国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在平等竞争中发挥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作用。现阶段,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发展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决定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采取委托人 (国家授权的国有资产投资机构) 与受托人 (企业经营者) 直接接触的形式。国家是企业的特定代表, 担负着所有者和宏观调控者的双重身份。从而, “政府和其有关职能部门”也是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这一点也体现了会计的中国特色。

2. 我国资本市场的考察分析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国外资本市场逐渐介入,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建立, 要素资源的分配作用小于政府作用。上市公司为维持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资本募集方式仍受政府的控制, 而非如美国这样的发达的资本市场起主导作用。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总体不高, 缺乏将有限资源从低效企业向高效企业转移的能力。资本市场已被大股东作为“圈钱”的场所, 而相应对中小股东的保护的法规相当不足。我国自1990年证券市场成立以来, 每年上市公司的数量, 股票市值和投资开户的数量都在稳步增长。十几年来, 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 仅在1994—2000的几年中, 证券市场的融资额就增长了近15倍,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重也由1.38%增长到11.23%。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证券市场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其发育程度较低, 股权的集中程度较高, 多数的股份不能流通, 机构投资者比例较小, 个人投资者比例相对较大。因此, 会计信息的重大需求者为非流通的持有者, 比例较低的职业投资者表现为业务素质较低的个人投资者。

3. 资金来源的考察分析

我国企业的所有权相对集中, 国有经济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国有资本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权益资本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 还有比例较大的集体、私营、外商和部分职业股民。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供给者。我国企业在融通资金方面对资本市场的利用是很有限的,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企业大量资本的取得, 仍然是采取银行信贷和国家贷款为主的方式, 而相对的少部分的资金是从资本市场上筹集。

(二) 会计目标的定位和预测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有资本仍占主要位置, 非国有经济成为国有经济发展主流, 集体、私人、外商等都是企业资本的主要供给者。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从银行获得。证券市场不发达, 股权主要集中在国家和企业法人手中, 职业投资人主要以大众散户为主, 普通教育和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以国家银行、企业法人和一般投资人为主的管理型投资人。证券市场上的职业投资人比例相对较少, 但今后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表现为以下四方面。一是国家作为企业管理型投资人和企业的管理者, 关心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二是贷款人主要包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主要关心的是那些保证自己贷款和利息能够收回的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三是职业投资人以赚取投资收益为目的, 其关心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随着我国国有股的减持, 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比例将会加大, 因而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需求也会随之加大。四是其他管理型投资人指除国家以外以经营管理企业为目的的一类投资人, 关心的是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根据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笔者认为, 目前我国会计目标总体确立为以“受托责任为主, 兼顾决策有用性”。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同时纳入会计目标体系, 是适应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将呈现多元化,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是必然。自加入WTO以来, 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不断增加, 相应的新的会计问题也会产生。从长远来看, 我国会计目标会实现决策有用观的转变是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梁莱歆.现代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梁爽.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的逻辑关系分析[J].会计研究, 2005 (1) .

[3]杨博.试论当前我国的会计目标[J].财会通讯, 2006 (8) .

[4]孟灵霞.浅析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J].市场周刊, 2006 (1) .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思考 篇9

关键词:财务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

财务会计目标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研究财务会计目标对会计的实践工作以及会计准则的制定既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又有较大的实践价值。从上世纪20年代, 西方会计学界就此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并形成了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大学派, 我国会计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起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但是, 迄今为止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是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还是强调决策有用性———尚无统一认识。

一、财务会计目标概述

财务会计目标可简述为: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实务都是建立在财务会计目标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 会计目标涵盖了两个重要方面, 即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 会计应该为谁提供信息以及提供什么样的信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对外公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其中第4条指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会计目标体现了某一特定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合理的定位会计目标非常重要, 会计目标作为整个概念框架的起点, 以何种会计报告作为制定目标, 将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告要素、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内容的定义和界定, 从而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制定, 最终对国际会计协调产生影响。

二、会计目标应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运行状况

为了从理论上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反映经济实体的运行状况, 应把会计目标定位在为经济实体这一最大利益相关方服务上。在会计理论的构建、核算方法的选择、披露信息的要求乃至会计准则的制定中都应首先考虑其对经济实体的影响。基于会计信息对经济有着巨大影响力这一事实, 会计信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应当起的是促进作用。的确, 平稳增长的报表数字,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公众对经济的信心, 在繁荣时期向下调节盈余可以防止经济过热, 在萧条时期向上调节利润可以延缓危机的到来。然而, 市场经济之所以有效率, 是因为它能够根据各种资源收益率的不同而敏锐地调节稀缺资源, 虚假的报表数字恰恰扭曲了这种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如果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 以经济实体和经济实体中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为自己的服务对象, 那么, 市场资源配置调节至最优就是可能的。

现在关于会计目标较为流行的观点, 往往在客观上促成了会计盈余在各期之间灵活调节, 会计数据为各利益集团服务, 受他们的影响, 使经济呈现一种表面上的繁荣与平稳增长, 实际上却为经济实体积累起系统风险。一旦风险超过一定限度, 经济危机就会爆发, 这时无论他是不是某个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甚至无论他看不看会计报表, 他的利益都会受到影响。因而会计目标不应该仅仅为某一个或某几个利益集团而研究他们的需求, 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 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听取他们的意见。相反, 会计应立足于公众, 为经济本身服务, 提供所有反映经济状况的信息, 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中保持足够的独立性, 使会计这个信息系统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

三、现今会计目标理论的两种观点

由于财务会计目标是进行财务会计活动的前提条件, 又是评价财务会计活动成败优劣的基本标准, 因此, 从上世纪70年代起, 财务会计目标就成为各国会计理论界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焦点。但就目前而言, 财务会计目标的问题, 在会计理论界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可为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 甚至可以说, 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在目前仍处于各抒己见、尚未定论的局面。纵观会计理论界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学派: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鸠雄士和恩里斯特·帕罗科等人。受托责任观的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休戚相关,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以公司制为代表的企业形式开始出现并广泛流行, 随之而来的便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关注的是委托财产资源的保值与增值, 经营者因此承担合理、有效地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 使其尽可能地实现保值增值。经营者有义务及时、完整地向所有者报告其受托资源管理的情况以解脱受托经济责任。所有者则通过相关的法规、合约和惯例等来激励和约束经营者的行为。

基于以上背景, 受托责任观下的财务会计目标要求财务会计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主体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 提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 以判断管理当局的经营是否有效, 因而在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方面强调可靠性;在会计确认上, 只确认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事项;在会计计量上, 坚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决策有用观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 是在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日益扩大的经济背景下形成的。资本市场已发展成熟, 资源分配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决策有用观是建立在社会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上的, 这时的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有主导地位。受托双方不是直接进行沟通交流, 而是介入了资本市场。会计目标是为投资者提供有利于其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等类似决策的信息。从这一目标出发, 在会计确认上, 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 还要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但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 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在会计计量上, 认为会计报表应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 主张在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同时多种计量属性并行;在会计报表方面, 认为应尽量满足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以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

不难看出, 上述两种观点在会计计量方法、财务报告的偏好、会计信息的种类和会计信息质量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这两个观点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在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 它们适应了当时会计发展的需要, 均有相应的优缺点并且由于历史环境的延续性和继承性特征, 两者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呈现交替和重叠, 表现为融合性, 无所谓孰优孰劣。单纯的争论两种观点是毫无意义的, 建立在特定环境下的会计目标是必须的前提条件。我国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 其经济发展也就具有不同于别国的特点。会计目标的定位在顺应会计国际化发展趋势下, 还应具有“中国特色”, 即体现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因此, 我国会计目标的选择既要从实际出发, 还要兼备前瞻性。

四、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思考

(一) 中国特色的会计环境分析

1.国有企业仍然是我国经济的命脉, 是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础。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微观经济组织仍然是国有企业, 制造业、能源、交通等重要行业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 大型企业、重点企业也大多数是国有企业, 其他性质的企业还未形成规模。国有独资公司在公司制企业中仍占主导地位, 国家是最大的所有者。即使是上市公司, 国家股、法人股也占大部分, 且不能上市流通。我国上市公司只占大中型企业总数的极少部分, 而且, 这些上市公司严格说来并不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

2.在我国股份制改制中, 有限责任公司多而股份有限公司少。尽管目前股份制作为一种较为完备合理的企业制度正被我国广泛接受, 但在股份制改制过程中, 我国国有控股仍占绝大多数。国有控股公司资金融通方式仍以直接为主, 通过资本市场进行间接融资的居于辅助地位。

3.资本市场不发达。资本市场是企业筹资的重要场所, 但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企业不能很快进入资本市场, 而潜在的投资者又不能通过资本市场自由选择投资企业。另外, 多数分散的投资者不是很注重会计报表的使用, 使财务报告对决策的影响作用减弱。这就使得决策有用目标的实施条件受到限制, 并且在较长时间里, 企业大量资金的取得, 仍然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此外,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和实证会计学者法玛对市场有效性的论述并经有关的实证研究, 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弱型效率阶段, 难以发挥其在资金融通中的积极作用。我国企业在融通资金方面对资本市场的利用仍很有限。

4.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企业规模有限, 现代化程度低, 若以决策有效作为其会计目标, 显然很难达到其要求。另外, 法制体系还不完善, 一方面, 相关配套法律尚未健全;另一方面,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严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在较长一段时期里, 资本市场不会在企业资本筹集上发挥主渠道作用, 企业大量资本的取得仍将采用的是传统的筹资方式;受托责任关系将主要通过国家及国家授权的机构与企业经营者直接接触形成;资源的委托方与受托方可以明确辨认, 国家作为委托方仍将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 我国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要

会计目标描述的核心问题是“会计应该为谁提供什么样的信息”, 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其一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谁, 其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根据我国现阶段特定的会计环境, 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总体上可分为国家各职能部门、银行、证券市场上的大众投资者和国有以外的一般投资人。因为它们所处的地位不同、行使职能的不同, 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

1.政府职能部门。对会计信息有直接需求的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包括国资委、税务局和证监会等。国资委是依法行使国有股东权利的政府部门。由于国有股流通上的限制, 尽管目前国家已经颁布了国有股减持和国有股流通转让的办法, 但在实践中, 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资委现在很少能顺利的“甩出股份”, 所以, 国资委不属于证券市场上的“职业投资人”, 而是“管理型投资人”。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 他们往往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出发, 比较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 以便真实地考核企业管理层的业绩, 决定是否继续聘用现行的经营管理者。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作为“管理型投资人”绝对控股的特征可能会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 因此决定了国资委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提出了要求。

证监会的主要职责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对证券市场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因此, 从整体上看, 我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也是真实、完整、准确。为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对投资者决策有影响的会计信息。税务局是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最大、最直接的需求者。因其具有的职能, 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要求并不是为了投资的需要,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是作为企业纳税和国家税务人员查税的直接依据, 所以, 在会计信息的要求上, 真实、准确与完整是我国税务部门的第一需求。

2.金融机构———银行。银行是我国企业外部融通资金的主要来源, 因此, 银行也是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最大需求者之一。一般来讲, 银行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关注, 主要在于贷款本金和利息能否安全收回。我国的绝大多数银行是企业的债券性投资人, 他们关注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企业经济业绩的好坏和财务状况的优劣, 因此, 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是以准确、真实和完整为主。

3.证券市场上的职业投资者。职业投资者不同于管理性投资人, 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公司未来股票的升值状况。从这点看, 职业投资人对会计信息更多需求的是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在信息不对称下, 职业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上的弱势群体, 他们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是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会计信息, 这也导致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上的不同。在要求真实准确的同时, 需要企业披露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一切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不单单包括已经发生的, 还包括企业存在的未来可能发生但已对企业造成影响的会计信息, 由于存在着不确定性, 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要求不高。

4.非国有的一般投资人。在我国, 企业的投资者除了国家和大众股民以外, 还有大量的集体、个人和外商投资者等一般的投资者。他们一般都是内部的“管理型投资人”, 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完全依赖财务会计报表, 他们还需要了解管理会计信息。从管理和考评经营成果的角度看, 他们对财务会计的第一需求是它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构建

根据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目前, 我国会计目标总体应确立为“以受托责任为主, 兼顾决策有用”。

首先, 会计目标总是要与经济环境的要求相融合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会计当前和今后面临的大环境。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法人制度。法人制度的实质是确认国家拥有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财产的独立法人财产权, 使企业在对所有者承担财产保值和增值责任的前提下, 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因此, 在法人制度下, 投资者和企业的关系实质就是“委托—受托”关系。中国虽已有千余家上市公司, 但它们只占中国大中型企业的极少部分, 并且不是资本完全自由流通的上市公司。而且中国的资本市场既不发达也不规范, 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性质决定了必须保证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 国家作为会计信息最重要的使用者, 必然最关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 当前中国财务会计的具体目标主要应定位在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上。

其次, 尽管会计目标应以受托责任为主, 但并不排斥决策有用观。因为要获取最大的收益, 投资者必须借助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 因而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的一项重要目标。但恰恰是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 使投资者有权要求取得信息, 经营者也有责任提供信息。因此, 会计最基本的目标, 还是反映财产资源的受托责任。

总之, 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同时纳入会计目标体系, 是适应我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明确了以“受托责任为主, 兼顾决策有用”的财务会计目标, 有利于从根本上比较各国实务操作的异同, 促进中西方会计的融合, 从而使会计真正成为一种世界性语言。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报, 2007 (5)

[2].乐红峰, 田汝涛.财务会计目标浅析[J].财税科技, 2007 (12)

[3].孟灵霞.浅析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J].市场周刊, 2006 (1)

会计定位 篇10

一、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定位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会计教育界关于会计本科教育目标的争论较为激烈。首先,表现为“专门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的争论。其典型的描述有以下四种:一是“致力于培养应用型、通用型、外向型的高级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亦以培养一流的师资与研究人才为己任”;二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学的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三是“会计学本科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能从事科研单位会计理论研究、大专院校会计学教学和经济管理部门及企业财务工作的专门人才”;四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会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并能承担会计师职务的专门人才”。其次,表现为“通才”与“专才”的争论。最后,表现在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与“助理会计师”的争论。上述争论中26.79%赞成“通才+专才”的培养目标,22.58%赞成“高级会计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17.91%赞成“注册会计师”的培养目标。

对以上目标定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三个特点:都强调人才培养的使用弹性;目标定位不一致;培养质量的要求不统一。我们认为,上述目标定位至少存在以下局限性和误区,要求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科研、教学活动已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培养会计本科毕业生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期望过高;“通才”与“专才”的争论缺乏实际意义且目标定位不清;培养会计本科生毕业时成为“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与“助理会计师”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一种错误的导向。

二、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

我们认为,在科学、合理地确定会计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之前,首先应确定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定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如下:一是前瞻性。会计人才培养的时效性要求目标的定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质量和规格的需要;二是科学性。会计学科发展有自身的内在规律性,培养目标的确定要符合会计学科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要求;三是适应性。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四是可操作性。目标的确定要与会计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环境及会计技术观保持一致,任何人为的拔高或降低会计教育目标的行为都会损害会计教育功能的发挥,造成会计人才浪费。

三、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定位的理性思考

依据上述基本原则,我们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按照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和会计本科教育的自身特点,提出以下讨论:

1.认清我国目前会计教育环境。我国目前在论及会计教育目标时,对于需要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考虑得还远远不够。在新的世纪,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处在两个特殊的环境下:一是全球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二是我国加入了WTO。即随着生产、产品、产业的知识化,资产的无形化和计算机与电子商务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加之我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首先,会计本科毕业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已明显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实。在过去,由于会计教育人才的稀缺性以及我国会计专业扩招,为了解决我国会计教育教师短缺的问题,吸纳了本科学历的毕业生,但其理论水平、教研能力明显低下,教育理念落后等在目前环境下日益凸现。当前我国会计教育教师学历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瓶颈”就充分证明这一点。其次,将四年制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会计本科教育是一项基础性质的教育的特点,犹如“拔苗助长”,不仅在会计教学中缺乏可操作性,而且也使得硕士生阶段的会计培养目标的确定缺乏空间。

2.全面综合考察会计职业界对会计本科人才的需求。会计教育目标的合理定位,主要取决于对会计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范围及其结构的判断与界定。当前,我国会计教育目标与职业界人才需求缺乏相关性和一致性,二者各自为政,由此产生了种种矛盾冲突,并引发了会计教育模式中其他层次和环节的各种问题。1989年4月,当时的八大会计公司联合发表了《对教育问题之观点:会计职业取得成功所需的能力》。指出,从事公共会计职业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①交际能力,即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能力;②智力能力,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人际关系能力,即与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从事公共会计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包括:①一般知识;②各类组织和企业方面的知识;③会计和审计知识。199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针对进入会计业界的新人提出了三项核心素质能力要求:①专业职能素质(Functional Competencies),包括建立决策模型、评价风险、选择相关可靠的度量标准、报告、研究等方面的能力;②人格素质(Personal Competencies),包括适合会计行业的个人特质、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与人合作、沟通、领导、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③宽广的商业视角素质(Broad Business Perspective Competencies),包括全球视角、战略思维、行业观念、市场或顾客导向、资源管理、法律观念等方面的能力。归纳以上国外会计职业界的人才需求来看,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因而我国会计教育界对“通才”与“专才”的争论缺乏实际意义且目标定位不清。首先,“通才”范围应该界定在哪个边界?是会计学专业作为管理学科一个分支而囊括所有管理学的知识,抑或会计学科本身所包含的知识?依我们的看法,两者都不切合实际。会计本科学生具备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分析能力的定位是合理的;包含会计学科所有知识也是行不通的,会计学科属性告诉我们会计学知识也是浩瀚无边的,对于会计本科学生来说,了解一定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掌握我国现行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及其运用技能的定位是恰当的。其次,“专才”的提法过窄,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全面发展,不利于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如自我提高和进一步攻读学位等)打下基础。最后,“通才”与“专才”的争论的背后却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因为该种争论一味强调的是学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注重的是知识存量,而没有界定培养的“产品”的质量,由此会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底蕴、思想内涵不足,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匮乏。我们认为应该强调管理基础知识的“通”和会计技能知识的“专”。

3.改变会计本科教育目标的短视行为倾向。目前,部分院校将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会计本科毕业生成为“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与“助理会计师”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一种误区。美国会计学会(AAA)下设的“会计教育改进委员会(AECC)”在1990年9月提出了关于改进会计教育质量的第一份研究公报:状况公告第一号《会计教育目标》,在报告中,AECC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如何面向未来的会计职业要求和如何具备在会计职业中取得成功的能力培养两个坐标上。报告指出,会计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能够成为职业会计师而不是进入职业界时就成为会计师,毕业生要成为具有相关知识和丰富经验技能的会计师还必须继续学习。因此,会计教育应培养学生掌握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的能力,即如何学习(learning to learn),这是会计教育目标的核心。因此,我们认为我国部分院校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一种短视行为,是一种误导。我们认为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而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激发学生“学习如何学习”的意愿和动机,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态度和技巧,使其自觉以终身学习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将不再是主要的和惟一的目标,应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当前和以后一段时期,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结协作等基本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较为扎实管理基础知识和较强会计运用技能,能胜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的财务会计工作,诚实守信的复合型人才。

上一篇:环境在线监测下一篇:半导体分立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