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综合实训课程

2024-08-20

国际物流综合实训课程(精选十篇)

国际物流综合实训课程 篇1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性和专业性很强的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理论、工作流程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技术的能力(职业面向岗位主要任务的完成是一个“技术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结合),即应具有全面的职业能力。因此,高等职业学校需要开设一些综合课程来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生产服务问题的能力。

在高职设立“综合实训课程”应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训为主要教学环节,将职业技能和能力培养所涉及的学科知识,技术理论、劳动过程知识、操作技能有机结合,作为一个整体按计划有步骤地分段进行。这种综合化整体式的实训课程是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中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一种课程类型。高职院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区别于中职与本科教学,有其特殊要求和内容,其开发实践与理论研究都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尚没有统一标准和成熟模式,需结合各专业教学实际和行业发展要求进行有效研究与探索。

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示范性特色课程之一,是工学结合、校企共同开发的一门重点课程。本文结合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教学经验和实际,通过有效利用现有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和条件,紧密结合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探索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步骤与开发方法。

1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步骤

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其他课程开发一样有其通用步骤:

(1)分析企业典型性、规范化岗位作业要求与作业内容,确定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

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发现,即使是国内一流、区域领先的物流企业,企业规范化岗位作业培训课程至今仍然是相当欠缺的,其需求是大量而紧迫的。作为物流专业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起到服务行业、引领行业的作用。在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过程中,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在物流行业龙头企业的众多岗位中,首先选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重要岗位、关键岗位、主体工种岗位;而后,选准这些岗位中与质量、安全、设备、效益紧密相关,又是上岗人员所欠缺的知识、技能、素质,作为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重点课题(内容)进行开发。

(2)分析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经营管理的迫切需要,确定岗位能力要求。

企业面向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要不断开发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并进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设备升级,加强现代化经营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参加市场竞争。高职综合实训课程开发调研人员必须主动地、及时地了解把握和分析这方面的需求信息,并针对企业这方面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职工在知识能力方面的现有情况,确定岗位能力要求。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和常规机制,课程开发团队一直坚持与国内一流、区域领先的物流企业保持深度合作,跟踪物流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及时地把企业新业务、新技术(设备)、新理念动态融入到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就业上岗能力。例如:在生产物流实训中与企业联合开发全真ERP实训软件;在WMS操作系统中融入最新FRID技术;在物流信息技术培训模块中增设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模块,保持综合实训技术与企业需求同步并适当领先;与大型港口物流企业联合开发国际物流业务综合实训模拟软件,保持实训业务的全真性、先进性。

职业技术学院这类专业实训课程开发为企业之急需,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效果。即实训课程开发要坚持面向行业、服务行业、提升行业的原则和要求。

(3)分析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学生知识技能现状,设计综合实训项目和实训目标。

实训课程开发必须按照企业岗位技能素质要求,同时结合学生知识技能现状的多样性,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素质实训。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坚持“因岗施教、因材施教、岗材结合”的原则:“岗”就是企业的职业岗位,“材”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素质方面的基础和职业倾向,坚持这两方面的结合,来确定综合实训的教学内容体系。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分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和国际物流、网购物流服务与管理4个专业方向,各个专业方向的综合实训既有基础通用实训模块,也有各方向的实训模块,坚持了课程开发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满足学生不同的职业倾向和专业爱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满足物流企业不同岗位的用工需求。

(4)关注行业企业产品技术与服务发展趋势,及时更新课程实训内容。

企业不仅有现实的需求,还有潜在的需求。企业既要看到当前市场的现实需求,更要关注未来潜在市场的需求变化,坚持发展创新,企业才能在动态变化的市场中进行竞争。因此,面向企业需要的综合实训课程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要及时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业务的出现,及时更新课程实训内容。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内容开发坚持了课程开发的动态性与发展性原则:及时跟踪物流行业发展趋势、新业务,开发了物流金融业务实训模块,开发了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全真实训软件;开发了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这些新技能的培养适应了企业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要,同时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2 开发综合实训课程的方法

结合国内外实践实训教学(含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的实践,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行业特点,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2.1 选择移植法

选择移植法是指将国内外其他职业院校相关或相近专业现有的比较成功的综合实训课程(内容、模式、方法),有选择地加以调整后移植过来,开发成本专业综合实训课程。

所谓有选择地加以调整移植,不是原封不动地套用(那就不是开发),而是按需要调整内容的范围、程度,选择需要的部分,并在适当调整补充。这种方法较多用于有计划地补缺、拓宽、更新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训课程。

2.2 能力中心法

职业院校开展综合实训课程(企业开展继续工程教育)时,需要开设具有行业、企业特殊性的,实用的、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内容。这类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不是单纯采用移植法所能解决的,还应采用能力中心法确定实训内容。

这种方法以课程要求达到提高某种工作能力(技能)的目标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选择、确定直接为之服务的内容。包括:与掌握、提高该项工作能力直接有关的专业知识、相关知识、操作要求、工作流程、方法常规、技能训练、职业道德等。若要提高对某项新产品(新服务)技术改造的能力,还需选择新知识、新技术、和有关科学技术发展动态趋势的内容进行实训。

2.3 任务分析法

这是欧美流行的一种编制职业培训课程的方法。可以参照运用这种方法来确定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项目和内容。具体做法是按照以下顺序逐步分解: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完成每项任务的操作步骤(流程)—完成每一操作步骤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而后,对各项任务每个操作步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分解。这也是一种以能力(技能)为中心选定实训课程内容的方法,但是它是在岗位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再确定能力(技能)点的。

通过对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步骤与开发方法的综合分析,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实践和专业特点,基本形成一个结论: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应以物流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项目作为“综合实训课程”的核心。工作项目指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中分析和整理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围绕着工作项目(具体工作任务)展开。将完成此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术性学科知识(任务完成需要的多门学科知识对其进行整理和组合)、工作过程知识(工作程序、组织方式、工具设备的性能等方面的知识和要求编入实训)和实践操作技能(完成任务需要的设备、工种通用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作为课程训练重点)进行有机的组合,组成一个案例化的教学单元,每一个教学单元都有不同的工作项目,不同的教学单元构成不同模块。通过设计模块系列构成一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构建一种基于工作流程的“以工作项目为核心的模块式”综合实训课程。

摘要: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职业能力,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开发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尚无统一标准和成熟模式,需结合各专业教学实际和行业发展要求进行有效研究与探索。文章基于行动导向,结合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经验,对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步骤与开发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综合实训课程,课程开发步骤,课程开发方法

参考文献

[1]梁琦.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训课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46.

[2]赵浩兴.校企联合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1(4):68.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4]汤百智,范庆林,刘文慧.对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10.

物流综合实训报告 篇2

----快运物流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学号:087020336姓名:凌翔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货品结构向着短小轻薄、小批量、多品种、高技术方向发展,高附加值货物大幅增加,对运输时间速度要求高,适合道路运输。产业结构调整也导致对运输需求结构的变化,单一的整车运输形式已被突破,零担运输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快件运输发展十分迅速,成为我国货运市场一道最亮景的风景。

但应当看到的是,我国现有零担运输企业数十万家,其中绝大多数企业仅经营一条或几条线路的业务,零担快运行业的大规模整合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利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规范现有的业务模式、业务流程,是零担快运企业形成竞争优势、整合外部社会资源、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快运企业特点

(一)市场需求特点

1、客户群庞大,既有中小企业群体,也有大型企业的分销和普通消费者;既有业内同行之间的业务往来,也可能与铁路运输、空运、快递等其他运输主体有一定的业务关系;

2、货物种类繁杂,包括轻工制品、纺织服装制品、工业零配件、医药制品、食品、印刷与音像制品、仪器仪表、计算机及电子产品,以及鲜活易腐等,没有一致或规则的形状或包装;

3、货流方向多、区域广,但集疏地点可以相对集中;

4、单证量大、处理复杂;

5、由于客户群、货物种类庞杂,报价难,价格不规范;

6、客户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客户投诉多;

7、客户可能会要求代收帐款等其他增值业务。

(二)业务运作特点

1、规模化运营,营运地域广,能实现服务的全过程;

2、营运网络由两级物流中心、两种收送货点(固定收送货点、流动收送货点)构成,两级物流中心构成营运网络的骨架,多个收送货点构成公司的网络;

3、作业复杂,存在多点接货、多点装货、多点运输、转运、交叉理货等各种情况;

4、单据管理繁琐,统计、核算、分析困难;

5、干线运输以零担班车为主,可能存在多点停靠;

6、与金融、铁路、空运、同行等有密切的业务往来;

7、客户投诉、内部作业出错等例外情况多;

8、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公司管理、控制的难度大;

三、运输面临的挑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如何规范目前的业务处理流程?

(二)如何有效处理目前烦琐的单证和票据?

(三)如何控制各个环节的费用和提高收入?

(四)如何提高业务利润率?

(五)如何通过减少少货、错送以及破损以及提高准点率等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六)如何在保持目前优势业务的基础上确立竞争性的业务模式?

(七)如何形成有竞争力、个性化的服务?

(八)如何处理与其他业务主体之间的业务往来?

(九)如何面对目前合同运输和快递业务带来的激烈竞争?

四、关注的焦点和解决的问题

(一)(二)

(三)(四)

(五)(六)规范业务流程;考虑随业务发展的系统可扩展性; 数据的统一和共享; 规范、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 最大程度地消除作业环节中的人为因素以及由此引起的成本增大和无效率; 加强票据管理、费用处理和财务系统的紧密衔接; 支持多种业务操作;

五、系统架构和适用对象

(一)完善总部内部局域网,实现内部的信息共享;建立公司的Internet客户下单及货物跟踪自动查询系统;

(二)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客户的资料建档,客户业务历史信息备案、客户信用管理、客户投诉管理、客户查询及统计报表等;

(三)托单管理:实现客户托单的信息化处理,同时需要支持信息的自动接收和转换,能够接收和处理多种方式(如传真、电话、Email、EDI等)的订单信息;

(四)中转仓管理:对中转库内各地的货物以及货物的装卸、理货进行监管和控制;

(五)车辆管理:管理车队、车辆、车辆事故以及车辆的运行业绩等内容;

(六)调度管理:根据车辆的运力、人力资源以及当前的实际任务或预测任务对车、人以及设备做出更合理的安排;

(七)财务管理:包括费用结算管理、成本核算管理分析、与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接口;

(八)营业管理及绩效管理:从客户服务、运作效率、收入支出等角度实现总部和各地分支机构的营业统计和分析,并作为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

(九)货物的全过程跟踪和查询:通过对托运单据的节点控制,实现对货物订单的全程跟踪,如可以根据托运单号查询出当前货物的状态(收入库、在途、到达中转仓、签收等),从而使客户随时了解到自己货物的情况,充分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理念。

六、竞争优势

(一)提高客户的核心竞争力;

(二)规范运作,加强管理控制,降低运作成本;

(三)提高供应链协作、适应能力,可以在适当时机扩张业务,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四)提高物流方案设计能

我明白到国内许多物流企业还处在发展阶段,想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难题,必须更多的向西方学习,借鉴外国的经验和做法。非常感谢葫芦岛运输公司物流中心给了我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获益匪浅。

1、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出现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装、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协作,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同时,电脑软件的迅速发展,使混杂在其它业务中的物流活动的成本能被精确地计算出来,还能有效管理物流渠道中的商流,这就使企业有可能把原来在内部完成的作业交由物流公司运作。常用于支撑第三方物流的住处技术有: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EDI技术、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输入的条形码技术和实现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技术等。

2、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

第三方物流有别于传统的外协,外协只限于一项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如运输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仓储公司提供仓储,第三方物流则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的要求,而不是临时要求,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3、第三方物流是个性化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对象一般都较少,只有一家或数家服务时间较长,往往长达几年,异于公共物流服务。这是因为需求方的业务流程各不一样,而物流、信息流是随价值流流动的,因而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应按照客户的业务流程来定制,这也表明物流服务理论从“产品推销”发展到了“市场营销”阶段。

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八要素建立的策略 ,尽管ERM报告是站在企业整体角度来提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但其方法论意义比较明显,它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设计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3.1内部环境的建立策略。企业的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以及其他所有风险管理要素的基础,为其他要素提供规则和结构。企业的内部环境不仅影响企业战略和目标的制定、业务活动的组织和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反应,还影响企业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系统以及监控活动的设计和执行。内部环境建立策略中,董事会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内部环境要素有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管理者也是内部环境的一部分,其职责是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理念,确定企业的风险偏好,营造企业的风险文化,并将企业的风险管理和相关的初步行动结合起来。因此,内部环境的建立策略关键是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要提高管理层素质,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有风险管理理念、职业操守、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其次要提高会计人员以及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高度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再次,要注重对员工的不断培训工作,特别要对会计、内部审计等人员开展持续有效的专业知识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减少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技术差错;最后,权利和责任与控制任务相适应,并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

3.2目标设定的建立策略。根据企业确定的任务或预期,管理者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选择战略并确定其他与之相关的目标并在企业内层分解和落实。其中,其他相关目标是指除战略目标之外的其他三个目标,其制定应与企业的战略相联系。管理者必须首先确定企业的目标,才能够确定对目标的实现有潜在影响的事项。而企业风险管理就是提供给企业管理者一个适当的过程,既能够帮助制定企业的目标,又能够将目标与企业的任务或预期联系在一起,并且保证制定的目标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相一致。

3.3风险确认的建立策略。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这些事项进行识别。而潜在事项对企业可能有正面的影响、负面的影响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有负面影响的事项是企业的风险,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对其进行评估和反应。因此,风险是指某一对企业目标的实现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事项,或者是企业的机遇,或者是可以抵消风险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的事项。机遇可以在企业战略或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加以考虑,以确定有关行动抓住机遇。可能潜在地抵消风险的负面影响的事项则应在风险的评估和反应阶段予以考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主要风险存在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因此,企业应该做到:(1)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2)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业务素质较高的审计人员,并赋予内审部门从事公司风险管理的专门职责。(3)明确各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4)风险管理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

综合布线实训课程体系的研究 篇3

关键词:综合布线课程体系;工作过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9-0151-02

一、前言

目前全球高度信息化,经济国际化,人们对资源共享、网络应用的需求愈来愈多。“数字城市”、“数字社区”的建设热潮正强烈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念。城市数字化和建筑智能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给用户提供一个高速可靠的传输通道,就必须要在人们需要的场所建立一个方便的、灵活的、稳定的结构化信息传输平台,不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传输。这需要建立整个网络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PDS。

因此,“21世纪已经是网络综合布线的世界”,PDS系统已逐步成为一项跨学科、跨行业的系统工程。由此带来的是对综合布线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那么如何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就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本科、高职以及中职院校都开设综合布线课程,只是他们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才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重点。目前大多数综合布线课程更多的是各种相关设备介绍,相关理论的讲解,由于课程内容设计和实训环境的问题,学生动手环节较少,不能真正掌握相关的技能。这样的教学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少,学生如果面对真实工作环境的时候又是无从下手。

导致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些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甚至没有见过光纤、分不清什么是六类双绞线,什么是五类双绞线,不知道什么是配线架、理线器、桥架等,各种相应的使用工具也不会使用,甚至不能分清楚哪个工具该怎么使用,更不用说从简单网线制作到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测试和验收等实际操作。因此,综合布线课程的体系改革非常必要。

三、综合布线课程的特点

综合布线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开放式的标准,其结构、组成、设计、安装方式、测试验收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有完整的规定,它不像网络设备或软件系统那样建立在厂商各自的产品体系里面,因此网络设备课程是训练学生掌握某厂商一套的知识体系。

综合布线课程不涉及具体的产品,没有固定产品的框架,因此在实践中,主要是各种标准的使用,以及具有实际分析能力,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更为重要。本门课程就要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每项工程都能熟练操作,在实验室和在工地是相同的操作环节。

四、课程内容设计

本課程是培养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测试和维护等实践能力,在广泛调研和与企业用人交流的基础上,采用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课程开发模式,遵循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工程项目,根据校内外实训实习资源情况,模拟网络工程项目或承担真实网络工程,并根据工程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实施本课程的教学(见下图):

五、教学设计特点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把实际的工作过程与教学相结合,需要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学习和工作深度融合,课程和职业资格深度融合;创业和就业深度融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综合布线工程师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通过开展校企合作,进行技能培训,使计算机专业学生90%获得综合布线方面相关的证书。

课程内容设计真正与企业结合,在课程设计中引入实际工作场景,真正的实现工学结合,以工作任务的形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具有相应的操作技术。让学生对岗位全面认知,提前参与真正的实战,不仅掌握理论。

课程内容

知识,也同时掌握专业技术,从而实现与就业的零距离,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优势。把实际的工作过程引入教学,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训,让学生了解整个网络岗位运行的各个环节,掌握网络布线工程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2.全新教学模式

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就要求以岗位为基础,认真分析每一个实训项目,制定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管理制度,以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并带动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综合布线课程运用最新的教学做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实训安排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掌握相关的理论和专业技术。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实训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际工程要求管理学生,学生分小组进行,根据班级情况,五到六人为一组。每组选出小组长,负责每次记录实训日志和所做项目的进展情况。

3.提高师资水平

定期请业内专家来我校举网络综合布线方面的讲座与培训,大力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网络布线方面的企业人才担任教师。同时对老师定期培训,掌握企业的最新动态,最新技术,让教师更好地把企业岗位同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颜正恕.物联网环境下“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立体化改革研究[J].职教通讯,2011,(16).

[2] 黎连业.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钟达夫.于工学结合的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改革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

国际物流综合实训课程 篇4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是基于外贸业务综合流程的“分角色任务型”课程模式, 学生分角色操作从外销合同的磋商、签订到履行的全过程。教学中使用外贸企业的最新案例, 结合我院化工专业特色和徐工集团机械出口优势, 聘请企业技术能手, 如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等, 参与编写实训指导书, 全程参与校内外实训教学, 真正的让学生体验到外贸企业的工作环境, 努力实现上岗零距离。

二、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1、教学模式的转变

原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单纯依靠国际贸易模拟软件操作展开实训教学, 教学模式单一死板, 脱离了外贸企业真实工作环境, 学生逐渐失去了实训兴趣, 在软件操作中存在敷衍了事、他人代做等问题, 教学效果较差。

在此项目改革研究中, 首先以就业为导向, 注重先和企业专家一起分析岗位标准, 将课程标准对接企业岗位标准, 学生分角色分别操作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外销员六大岗位流程。学生经过实训学习, 毕业后可以有选择的到对口企业去就业。比如操练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的同学可以选择外贸企业就业, 操练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的同学可以选择报关行和货运代理公司就业。

其次, 加强校企合作, 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建立了多家学生就业实习基地。这一点对实训课程的改革尤为重要。原实训课程都是闭门造车, 根据购买的模拟软件中的案例展开教学实训, 案例陈旧, 脱离实际, 不能及时更新知识, 枯燥乏味, 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不能让学生了解外贸企业的最新动态, 比如, 从今年起外贸企业结汇不需要到外汇管理局进行外汇核销了, 而模拟软件由于没有更新, 流程中仍然有此项操作, 造成了与企业的脱轨。改革后, 所有实训案例全部来自企业第一手资料, 真实可靠, 实训教师根据企业案例设计教学任务, 聘请企业岗位能手全程参与现场教学, 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 并及时更正学生操作错误, 互动性非常好。

最后, 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 在分角色实训的学生中抽选出4-6名优秀的学生成立一个“外贸模拟公司”放到生产型外贸企业中, 利用实训时间和假期时间模拟企业经营, 从承包企业的部分简单业务做起, 如制单工作, 逐渐参与企业经营, 开拓新客户, 与客户磋商谈判, 签订合同。生产型企业会派企业管理人员监督, 确保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 这一批学生可以带出一批较为优秀的学生, 他们就成为新一批管理者, 协助企业监督模拟公司的经营。

2、课程结构改革

外贸业务流程操作从寻找客户, 打样、磋商、签订合同到制单、安排货运、报关报检、结汇退税等履行合同的过程, 有较多的岗位流程需要学生操作, 如果在2周的实训教学时间内, 熟练掌握每个岗位操作是不现实的。这一点在原实训中也证明了, 学生全部操作一遍后仍然不能都熟练掌握, 学习没有针对性。因此此次改革中,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对照企业不同岗位的岗位标准,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岗位, 分角色熟练完成本岗位操作流程即可。如果在选择中出现某个岗位过热或过冷, 教师再适当做出调整, 并根据学生对岗位技能的掌握情况, 对于接受能力强, 上手快的学生可再选择其他岗位, 继续完成其他岗位操作。这种做法也为成立“外贸模拟公司”打下基础, 教师根据分角色实训情况, 在每个岗位实训中, 选择一名优秀学生, 成立模拟公司放到生产型外贸企业中, 逐步参与外贸企业经营, 实现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

教学结构根据外贸相关企业的岗位群来构建报关、报检、货代、制单跟单、外销五大岗位教学模块, 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岗位编写五个岗位的实训指导用书, 分别聘请企业具有对应岗位资格的岗位能手, 如报关员、报检员等长期从事岗位操作, 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的人员全程参与学生校内外实训教学, 指导学生熟练完成各岗位流程操作。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徐州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 拥有着像徐工集团、卡特彼勒公司、罗特艾德公司、中日合资徐州特许机械公司、江苏赛摩集团等工业企业, 专门从事机械品的生产加工和出口, 利用这一优势, 让学生提高对机械品的认识, 学校安排学生到这些企业参观实习,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机械品德兴趣, 缩短学生和企业的距离。

此项目改革中, 缩短原实训中学生操作模拟软件平台的时间, 改变在校内实训室内操作软件为主的教学方法, 采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 将企业获得的第一手案例资料创造成职业情景, 把枯燥的案例变得更形象具体, 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在制单环节时使用模拟软件平台录入信息并打印, 学生在分角色操作时可以参考软件平台中的操作提示, 其余流程操作不再依靠模拟软件, 而是使用企业现有的软件来操作。

改革原实训中以实训教师讲授指导的教学方法, 实行聘请企业岗位能手指导实训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展开教学。

4、考核方法的改革

根据课程改革思路和课程结构调整, 本实训课程的考核方法也做出了相应改革, 以学生对某个岗位标准达到的水平作为课程考核的关键内容。创新了课程考核社会化, 请企业岗位能手在现场指导学生实训时现场打分, 完全按照企业的标准来考核学生。

三、教学改革取得的效果

通过《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的学习, 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一个岗位的主要核心知识, 熟练完成某一岗位操作流程, 掌握操作技能, 对接不同岗位标准, 适应企业对不同岗位人员的新要求, 使学生毕业后很快进入工作角色, 实现零距离上岗。同时, 学生通过某一岗位的针对性操作训练, 在考取执业资格证书时获得了很大的帮助。如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考试时制作报关单、报检单、制单结汇时速度和准确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处理突发事件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在校企合作中, 学校、专业教师、学生和企业都有了密切联系, 特别是学生在“师傅带徒弟”模式中和师傅结下友谊, 在遇到专业上的难题时可以直接与师傅联系, 一起解决难题, 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业教师更方便下企业锻炼, 提高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健:《从企业实践的角度看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训教学的模式创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12月, 第7卷第4期。

[2]高爽:《岗位标准为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研究》, 《辽宁高职学报》, 第14卷第5期。

[3]张志、杨金玲:《基于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开发及实施的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9年4月, 第12卷第1期。

物流管理综合实训 篇5

综合物流实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平时的课堂知识只是一个实践的基础,但真的动起手来却往往会让我们不知所措,作为一个专业技能型的学生,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也成为一个合格的“四好新人”—— 好品德、好技能、好使用、好形象。在实训中遇到不少问题,我也积极思考想了一些解决方案。下面是实训的具体内容和总结:

一、实训负责人:

指导老师:

二、实训时间: 2011年9月13日~2011年9月30日

2011年10月17日~2011年10月21日

三、实训地点:现代物流实训室

四、实训目标

(一)总体目标

物流综合实训主要是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实际的能力的训练。使大家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理解、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结合本专业的课程。充分利用本校现代物流实训室的软硬件条件,使大家理解现在物流流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物流操作流程和各个环节具体技能,具备一定的实务能力,增强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实践应用能力,成为新世纪高等职业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具体目标

1、素质目标

能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和科学态度

能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能力

成为湖南交院的新型“四好”新人

2、知识目标

能说明仓储与配送中心的职能及基本结构

能掌握仓储与配送中心的设备操作原理

能说明仓储中心、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及流程中各项工作任务的特点与相互之间的关系

能阐述仓储、配送作业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能运用所学的基础只处理在运输过程中不同运输方式产生的费用,以及纠纷处理

3、技能目标

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商品入库作业,订单处理作业,分拣作业、出库作业、打包作业、配货与送货作业,条码制作等流程

能熟练操作WMS系统。使用条码、RF、电子标签等信息技术与相关设备

能根据工作任务要求选择和使用叉车、运输、拣选、堆高机的等物流设备,高效完成仓储任务

能迅速适应仓储联动作业的各个岗位,对相关的业务,如订单。仓储,搬运、拣选等业务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并能独立完成整个流程操作

能根据货物的不能性质和特点,选择相应的运输方式,计算运输费用

五、实训内容

(一)、WMS软件系统介绍及操作

1、熟悉掌握WMS软件的功能结构、模块结构

2、熟悉运行环境、配套的相关硬件设施

(二)、收货作业实训

1、了解仓库收货作业的流程

2、进行货物装卸及核查

3、对货物进行验收

4、对货物进行组盘运送

(三)、条码编制、打印实训

1、掌握条码的编写方法

2、掌握条码的打印方式

(四)、仓储收货作业单编制和打印实训

掌握各种仓储作业单的编制和填写方法、各种表单的打印

(五)、组盘作业实训

1、掌握托盘的组盘方式,能够合理的选择最佳组盘方式

2、认识货物的组盘流程

3、进行托盘的组盘实训,并将货物上架

(六)、装卸搬运实训

1、掌握叉车的操作方法,主要前行、转弯、叉货、放货的操作

2、掌握推高车的操作方法。也主要是前行、转弯、叉货、放货的操作

(七)、入库作业实训

1、掌握立体库入库的作业流程

2、掌握叉车货架区入库的作业流程

3、掌握大地位入库作业流程

(八)、出库作业实训

了解出库的流程及相关操作

(九)、打包作业实训

1、了解各种打包机设备的操作方法

2、根据货物选择合适的包装箱

3、自动打包机、半自动打包机的正确操作

(十)、分拣作业实训

1、掌握RF拣选作业的流程、方法

2、掌握电子标签拣选作业的流程、方法

3、拣选设备的使用

4、WMS系统的正确使用

5、选择合适的拣选方式——摘果式与播种式

(十一)运输作业模块实训

1、判断货物的性质和特点

2、根据相应的基础资料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3、根据单证或者实际情况,计算货物运输产生的费用

4、处理货物运输等等产生的纠纷

六、实训体会

为增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积极备战湖南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技能抽查考试,在全体指导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下,为期四周的综合实训和一周的强化训练顺利结束了。

实训的目的主要是掌握利用资料和工具按照行业通用的规范和要求进行运输决策、运输成本及费用核算、运输组织、运输单据编制、运输纠纷与运输保险解决的技能;掌握用资料和工具按照行业通用的规范和要求进行仓配入库作业、在库管理作业、库存管理作业、库存控制、订单采集与处理、出库配送作业的管理和规划设计的技能;掌握利用常用的物流作业设备及工具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具体的要求进行整托货物或成件货物入库作业的技能;掌握利用常用的物流作业设备及工具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具体的要求进行成件货物或拆零货物的拣选和出库作业的技能;掌握利用常用的仓储管理软件、无线手持终端和条码进行仓储信息管理作业的技能。

本次综合实训严格参照省教育厅制定的相关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以物流行业企业相关职业岗位技能为重点,强调就业服务导向,突出核心技能训练。从实训动员开始,到各训练模块陆续展开学习、复习、强化、考试的全过程,同学们(特别是直接参加全省考试的同学)都亲身体验和参与了。这个过程中,每位同学应该都有收获、有体会、有心得、有反思、有启迪。不仅体现在职业技能上,而且在职业素质、团队意识、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耐压进取精神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培养和提高,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经过这段时间的物流综合实训,我们了解到物流工作的复性,但在此实习中充分了解物流企业相关的运营操作程序,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运作方式,将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当然也为了让我们对物流公司的运营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增强我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切身体会到工作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对针对这些操作每天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而且发现了不同的问题,使我们在实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四周的实训时间,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使我在理论上物流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明白了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职技术人才一定要做到了学以致用,也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实训对于我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在短短的四个星期中让我初步从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初步的认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经过这次实训,我对物流管理更深一步的了解与深入,对仓储,运输等运作流程也有了大大的提高。学会对所涉及的流程进行全面完整的操作和设计,对系统都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其

一、实训是对每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要想做好任何事,除了自己平时要有一定的功底外,我们还需要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其

国际物流综合实训课程 篇6

关键词:高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质量

一、高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已受到当前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面对近年来会计专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局面,如何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就业能力的提升则要求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形,加大实训教学比重,科学选择实训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会计工作岗位的目的。而在实训教学体系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关键的一环,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影响。因此,探讨如何提高高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实用的模拟实训教材

现在大多数实训教材的编写体系存在不够系统、实用的问题。一般采用模拟某个企业某一时期内经济业务的综合实训,教材直接提供现成的原始凭证,让学生完成从原始凭证的裁剪粘贴到会计报表的编制全过程。而对原始凭证的填制、审核、传递则轻描淡写或没有说明。有些实训教材采用文字表述经济业务,对经济业务的处理采用会计分录,而实际会计业务是通过原始凭证表述的;有的采用的业务资料与实际脱钩,要么手续签章不完备、要么业务单据不齐全,漏洞百出。此外,由于会计准则也经常修订,会计实训教材的时效性和仿真性也大打折扣。这些都使得会计实训与会计实务相去甚远,无法达到会计模拟实训的目的和预期效果。

2.会计岗位职能划分模糊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往往是学生按照实训资料,独立完成从填制、审核凭证至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会计处理程序。在实训中一般只注重会计核算,不重视会计的基本工作程序,操作不规范。例如,会计凭证填制后未进行审核便直接登记账簿,期末未进行对账便直接结账等不规范操作程序,都不符合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充当多个角色,既是会计,又是出纳;既记账,又复核,没有岗位间的相互牵制,对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不是很明确,体会不到会计工作是一个严密的控制系统。虽然通过实训对单个的凭证、账薄、报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财务工作在企业整体中如何运作、各岗位之间如何衔接、凭证如何传递、各岗位明细职责却不清不楚,无法真正做到仿真模拟会计实务。

3.重手工实训,轻电算化实训

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重手工,轻电算”。手工实训几乎花去了全部时问,电算化实训被无形取消,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严重脱节。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教师认为电算化实训可以单独开设一门课程学习,没必要在会计综合实训中加入电算化实训,会计综合实训应该以手工实训为主,这显然对该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笔者在此所强调的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的综合会计模拟实训是指利用某同一会计主体相同期间的同一套数据,同时采用手工与电算化两种实训手段,对比两种实训手段的异同,验证账务处理结果是否一致,并将其紧密结合的一种会计实训形式。如何在实训教学中将会计手工与电算化有效衔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难题。

4.忽视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会计模拟实训作为一种实训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与业务核算、账表处理有关的任务实践。几乎所有的经济業务都是给定的,往往只侧重于学生“记账、算账、报账”等账务处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会计人员参与管理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只认识了“账面上”的企业,而对会计核算与其他部门的联系认识不足,对真正的经营运作也不清楚。很难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一个企业会计人员的重要性,了解不同的管理决策是如何导致不同的财务结果,会计信息又是如何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会计人员只会做账,参与管理意识差,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5.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型教师

承担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教师应当是“双师型”教师,笔者所说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即双师素质型教师,而不是指拥有“双师型”职称证书的教师。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是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但从大部分高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操作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1)不少教师从学校到学校,自身缺乏实践经验;(2)不少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繁重,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使得他们在教学中不能按会计的职业规范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时间久了学生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大降低,直接影响了实训活动的开展和学生技能的培养。

三、提高高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1.合理选用教材或组织教师自编教材

合理实用的教材是保证会计综合实训课程顺利开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个出版社出版的各种实训教材,质量良莠不齐,任课教师应该认真仔细选择。如何从中选择合理实用的教材也能体现各任课教师的水平。笔者认为在选用教材过程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考虑:(1)应尽量选用能反映原始凭证填制、审核、传递的过程,强化学生审核和监督的实训教材,注重实训环节的完整性。(2)教材中采用的业务资料与实际相符,手续签章完备、业务单据齐全。(3)业务资料的来源能清晰划分,最好能按不同的部门岗位进行编写。(4)结合近年来会计准则的修订,选用能及时反映准则变动的实训教材。此外,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本专业教师,会同富有实践经验的合作企业会计师一起自编教材,保证实训教材的针对性和仿真性。

2.采用分组分岗实训方式

为克服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中没有明确划分会计岗位的问题,使实训达到模拟仿真会计实务的目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开展教学:

(1)在实训开始前将参加实训的学生进行分组,为学生“建立”一个个会计部门,每小组以3名学生为宜,分别担任会计、出纳、审核员等不同的会计岗位,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与实训任务,再定期进行岗位轮换。这样,学生既能掌握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又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更深层次地体会设立各会计岗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实训操作的真实感。

(2)针对目前实训教学普遍存在“重核算、轻审核、轻监督”的问题,在实训开始前指导教师应强调审核、监督在会计实务中的重要性。因此,实训指导教师在填制凭证环节时,可有意加入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如违规提现、超额报销差旅费、假发票等;也可设置一些要素不全、手续不合要求的资料,如大小写金额不符、未签字盖章等;还可让学生充当“复核人”,相互间进行审核,签字盖章以负起责任,强化学生审核和监督的意识。

(3)增加演示性教学,加深实训印象。可采用录像教学,穿插在枯燥的实训中让学生观看。通过播放录像资料真实再现企业会计部门,让学生感受真实的会计环境,进而加深对会计工作的理解,这样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3.实现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有机结合

针对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中片面强调手工实训、忽视电算化实训的问题,首先,实训指导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应重视将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应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已经建立起来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仿真实训室,并配备相应的财务软件,使软硬件设备达到开展以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要求。最后,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在手工实训资料的基础上,将同样的实训材料采用财务软件进行训练,完成从原始数据的录入、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编制,到计算机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会计报表的整个流程,并利用财务软件进行简单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等会计管理技能。通过两种实训操作流程对比,使学生体会两种实训手段的异同,促进学生全面掌握会计实践操作技能。这种效果是单独的手工实训或电算化实训无法达到的。

4.将ERP沙盘模拟实训引入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

近年来,ERP企业沙盘在各高职院校中广泛运用,沙盘软件可以把企业整个经营流程通过盘面非常形象生动地显示出来,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将ERP沙盘模拟引入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可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完整的经营企业的机会,通过计算机模拟的企业平台,完成战略、营销、生产、销售等各类经营决策任务,同时将决策任务分解为相应业务,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按期编报财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有效帮助学生形象地认知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熟悉企业的筹资、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体验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理解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促使学生从全局的视角审视企业财务活动,深刻领悟财务理念,更为精准地进行会计处理,从而解决学生只会做账、参与企业管理意识差、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对会计人才要求的问题。

5.努力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训教师队伍

实训指导教师作为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主体之一,对提高实训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而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大部分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操作能力不强的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理应成为各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重心。高职院校可通过定期将会计专业教师外派至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聘请合作办学企业的行家能手为学生做短期的专题讲座,介绍与会计实务紧密联系的实践经验或新技术;或让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走进教室参与教学工作,向学生讲授实训教学中常被忽视,而会计实务中经常接触的预算编制、报税等知识。这样既有一定的指導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本身“理论丰富,实践不足”的缺陷,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学生在学习中也接触了“新面孔”,既增强了学习新鲜感,又能给予学生业务操作实质上的指导,从而提高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钢.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6.

[2]刘青.提高会计实训教学效果的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2007(34):34-36.

[3]解国芳.会计实训课程的流程再造[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47-48.

[4]钟宜彬.传统会计模拟和ERP沙盘融合[J].财会月刊,2010(9):108-109.

[5]刘卫民.对高职院校会计模拟教学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0(2):47-147.

[6]李福顺,孙立华.关于会计实训的认识与建议[J].财会月刊,2011(1):106-107.

注: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

国际物流综合实训课程 篇7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CDIO教育理念, 即构思 (conceive) -设计 (design) -实施 (implement) -运行 (operate) , 它充分吸取“做中学”教育理念的精华, 将理论、实践和创新紧密联系, 因此, 引入CDIO教育理念, 对当前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研究, 也是一种很有益的探索。

1 CDIO理念

CDIO, 全称是构思 (conceive) , 设计 (design) , 实施 (implement) , 运行 (operate) , 主要强调学生从研发产品直至产品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的领导性和参与性, 以培养学生在工程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个阶段的实践工程能力。“构思”是指确定客户需求, 考虑技术、企业内部因素, 开发新概念、新技术及商业计划;“设计”是指制订产品、过程和系统实施的具体方法, 包括计划、图纸等;“实施”是指完成从设计到产品的实现过程;“运行”是指对产品系统的维护、改进、回收。

CDIO教育理念注重实践性教学,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倡导问题驱动,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张课程教学从具体实践出发, 让学生亲身体验产品过程, 并逐步提升到理论层次, 最终再回到实践操作中, 使学习和应用形成良好的互动性。这些要求和能力的培养也充分体现在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中。

2 当前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训教学目标不明确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模式都应该是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进程、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法等, 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系统。目前,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所适用的专业主要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商务英语两个专业, 但是, 国家教育部对国际贸易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以及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职业技能, 都还没有具体的指导, 因而, 针对这两个专业, 学校现有的实践性教学课程都没有形成明确的教学培养目标, 以致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单一、教学方法死板、考核方式也不合理,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

2.2 实训课程内容单一, 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实训课程体系中较少设置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内容, 在教学中采用机房上机的教学方式, 但课堂上仍是以教师讲解和演示为主, 学生只是按照固定的流程模式对实训软件进行操作, 内容过于单一、死板, 没有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 很难将多门课程的理论学习运用到实际业务中, 这样的方式还是过分强调基础理论的教学,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与加强, 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短时间内无法迅速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要求。

2.3 实验设备陈旧, 实训周期短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学校现有实训室资源严重不足, 实训周期大大缩短, 因而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一整套的贸易实践操作。此外, 由于实验设备的陈旧老化, 软件更新率过低, 导致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发挥受到严重阻碍。

2.4 实训教师队伍不完备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实践性操作, 因而, 实训课程对专业指导教师的要求会很严格, 其业务水平的高低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强弱, 直接影响到实践类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学校该专业课程的现有实践指导教师都是没有从事过对外贸易行业, 有关进出口业务操作方面的经验几乎没有。另外, 当地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少、业务量少, 因此指导教师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更少。

2.5 实训教学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 实训教学考核标准较宽松, 没有规范且严格的业务考核标准, 导致学生自主学习与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往往忽视实训课的重要性。事实证明, 在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如果不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其教学效果是难以保证的。

3 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

3.1 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当前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参照CDIO教学模式“系统的能力培养、全面的实施指导以及实施过程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 以CDIO理念和CDIO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 同时结合进出口贸易现实职业环境, 对实训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做一体化”和“项目式教学”的改革探索。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结合外贸企业对毕业生工作岗位的要求, 遵循以全面提高三大能力核心, 即基础执业能力、专业知识能力、专业职业能力, 以实训任务为驱动, 业务考核实行过程监控, 理论实践一体化, 将CDIO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 形成新的实训教学模式。为此将授课内容分为3个模拟场景 (见图1) , 每个模拟场景都是来源于外贸公司真实的工作岗位, 并且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 让学生全程参与整个业务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 从而实现实训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设计思路。

3.2 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为满足岗位能力需求和培养学生外贸执业操作能力, 借鉴CDIO理念, 根据社会需求, 确定实训授课内容, 严格按照实际的工作岗位要求对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原有教学体系分解为不同的模拟场景, 以保证并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 以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 以3个模拟场景作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与培养职业能力的真实企业环境, 实现学生外贸执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实训开始之前, 每3~4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 每一个团队都是一家独立的进出口贸易公司, 让学生以团队协作和竞争的方式进行知识学习和业务工作, 每个团队应选出各自的部长及其助理, 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依照每个综合场景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实施, 从战略谋划、方案设计到业务执行, 全部以业务小组的形式完成, 最终提交业务实训报告。在每个综合场景中, 由指导教师负责解决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 比如对某一业务案例的具体分析, 或者是某一业务流程的操作方法。因此, 实训教学方法会不尽相同, 但整体实习目标是让学生亲自去执行任务, 并坚持完成整个项目, 实现专业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高等学校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应符合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要求, 既可现场实习又符合教学要求的校外企业实训基地是很重要的。因此,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能够进入外贸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 在企业内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学生可以全方位地参与企业的业务开拓、与外商合作洽谈, 以及现场操作有关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及包装运输等, 还可以直接参与产品的实际进出口业务, 以满足企业对短期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另外, 在综合实习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对进出口过程中突发事件分析与处理的方法, 开展以外贸工作内容为主的实际进出口过程的综合演练, 以提高学生对国际突发事件的应变和决断能力, 增强其主动参与进出口管理的意识, 突出对高技能人才的全面培养。

4 结论

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又具有开拓创新以及国际贸易运作能力, 因此, 该专业的教学应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只重视个人发展而忽略团队协作的旧模式, 而且应该将其重点放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借鉴CDIO教育理念, 结合学校具体实际, 对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进行教育改革探索, 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佩华, 沈民奋, 陆小华.重新认训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徐胜.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1 (12) .

[3]张汝根.基于POCIB的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10) .

[4]籍丹宁.CDIO模式在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中的探索[J].科技创业, 2012 (7) .

[5]许振龙.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单片机实训课程[J].新课程研究, 2011 (11) .

骨干校物流综合实训室建设研究 篇8

通过走访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若干所高校,笔者了解到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物流实操类实训室建设思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实训室,这一种实训室以供应链管理为基本思想,通过在实训室中还原供应链上从供应商→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客户的整个作业流程来培养学生的供应链管理思 想;另一种是基于第三方仓储配送企业的物流实训室,主要通过还原第三方仓储配送企业的进货→储存→分拣→复核→包装→车辆调度→送货的作业流程来培养学生从事第三方仓储配 送作业管理的能力。各类高校物流实操类实训室耗资一般在几百万到上千万之间,存在着重复度较高、利用率不高、后期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实训室利用率较高的高校一般是通过承办各类物流大赛或是通过突出行业特色与相关产业联合创业。

物流综合实训室的建设目标

为了更好地面向武汉1+8城市圈,培养服务物流行业以及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操作及基层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校物流综合实训室改造定位为基于第三方仓储配送企业的物流实训室。通过到九州通集团、武商配送中心等企业调研,将实训室内部布局划分为收货暂存区、自动化立体库区、托盘货架区、电子标签拣选区、流通加工区、智能运输调度区等。配送中心 收货作业流程为:进货→验收→码托→上架→入库,出货作业流程为:订单处理→自动化立体库拣选、托盘货架拣选、电子标签拣选→拆零复核包装→整件复核→车辆调度→配装→送货。

为营造真实的作业环境,实训室所采用的设备及软件等均应采用实际企业现场使用的软件设备(如自动化立体仓库、重力货架、流利条货架、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无动力辊筒输送线、流利条滑道输 送线、R F I D射频识别系统、RF射频手持终端系统、激光条码扫描系统、模拟电子商务设施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物流工作环境, 使实训更切合实际,同时体现现代物流主流技术。仓储配送管理系统软件能同时完成自动化立体仓库区、电子标签区、重型货架区拣货 任务的下达,具备信息化、自动化、一体化作业的特点。

2014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2 0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高职院校联合电商行业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已开设的跨境电商物流班也为本实训室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校与IGA、苏宁等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在此基础上,本实训室考虑增设电子商务企业工作室,包括电商工作区、摄影区、展示区三个区域,设置网络编辑与美工设计部、网络销售部、物流仓储部、订单处理部、客服服务部、网络营销部等部门,借助外部第三方电商平台满足学生创业的需要。

本实训室的主体建设主要以满足物流管理专业的《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核心课程教学为主,增设了电子商务企业工作室、生产加工区、智能运输调度区,能较好满足《运输管理》《生产物流》《电子商务》《采购管理》等课程教学的需要。在此完成《物流 概论》《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信息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也能达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这样,实训室的利用率就可以大大提高。

物流综合实训室区域划分及设备配置

本实训室主要分为三大区域: 一是生产加工区,主要模拟生产企业物流管理;二是仓储配送区域, 主要模拟第三方仓储配送企业的运作与管理;三是电子商务运营区, 模拟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

生产物流在整个物流环节起着的过程大体为:原材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从企业仓库和企业的“门口”开始,进入到生产线开始端,再进一步随生产加工过程各个环节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本身被加工,同时产生一些废料、余料,直到生产加工终结,再运动至成品仓库便终结了企业生产物流过程。

生产物流环节通过生产计划管理软件系统及自动生产线产品的加工装配、检验、包装等工序的进行,配合城市配送系统,完成企业生产物流的典型过程。系统由倍速链输送机等组成倍速生产线;由分拣皮带输送机等组成的产品检验等环节。系统采用先进的网络电子监控系统配以硬盘录像技术分析生产 过程的动作形态。模拟了零部件组装、装配流水线等产品供学员进行实际的拆装。

为了适应现代化物流技术的应用,在实训室建设中重点引入了自动化立库相关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区域主要模拟配送中心A类商品的出入库及储存,该区域通过多种专业级设备,实现现代化教学。

该区域模拟配送中心拆零商品的拣选环节,以电子标签拣选为主,在真实的实践中区分并掌握配送中心最重要的两种拣货方式,播种式拣选和摘取式拣选;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了解电子标签拣选与传统拣选方式的差异之处。实训区主要包括流利货架、电子拣货系 统、无动 力辊筒式 输送线 ( 拣货)、小推车等相关设备。

根据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该区域主要完成电子标签区域拣选出来的商品的复核包装作业,配备手动打包钳、理货台、自动打包机、封箱机、热缩机、手动缠膜机、自动缠膜机等相关打包设备包装,主要锻炼学生内复核岗位相关的装箱打包技能。

该区域实现整托盘及整箱货物的出入库,配备高层货架、液压堆高车、半自动堆高车、电动叉车、塑料托盘等真实企业级设备。整托盘存储区主要让学生学习掌握电动叉车、堆 高车技能,对如何快速有效的上架、出库,掌握关于货物存储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完成出入库作业流程、库存管理等内容的训练。

该区域模拟配载前的车辆调度环节,同时兼顾运输课程难以直观体现的难题。在实训室内多个地点布置无线感应设备,智能A G V小车自带扫描系统,其运动过程中将扫描到相对应的标签,系统会根据感应设备反馈的信息对路径进行追踪,并配以GIS运输配送路径优化教学系统,给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

该系统可以根据用户指定的任意两个交通运输网络节点(公路、水路、铁路节点,港口、集散中心等),自动计算任意两个地址之间的运输线路,提供实际线路和多种参考线路的对比和优化,模拟运输的全过程,并可以给出参考数据, 如运输所需时间,油耗等。

本实训区域仿真搭建企业电子商务业务运行环境,复制企业经营流程与部门岗位设置,通过引入企业合作,由师生团队进行运作,企业可以提供货源、技术、运营、培训、等相关支持。不仅可以满足实训教学需要,同时让学生进行轮岗实训,提升职业素养;再者学生也可以依托此平台,进行相关的校园创业活动,为走向社会的创就业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功能需求与教学实训内容,本区域主要建设三块内容:一是搭建商品摄影棚,用于线上商品图片的制作,让学生学习了解商品摄影知识与技术;二是线下商品展示区,用于展示商品实物;三是结合利用企业资源,结合学生创业实践,进行电子商务企业真实运营。

物流综合实训室后期运行关键点分析

通过上述的前期规划,本实训室未来运行主要有三大方向:

开发多种实训项目,组织校内实训。实训项目开发可分为三个层次:单项训练(如图片处理、生产加工、叉车、堆码、包装、配装、运输线路优化等)、流程训练(采购、入库、盘点、出库)、综合训练(库存控制、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电商物流一体化)等。

组织校内外物流技能竞赛项目的训练。每年学校及省教育厅都会举办物流方面的大赛,物流综合实训室建成后首先是用于本校的物流技能节承办,同时,在各类大赛中作为参赛队具备相应的硬件条件也是非常关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承办物流类的比赛。

国际物流综合实训课程 篇9

作为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思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普通本科人才培养”区别进行,早就体现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但是,从教育成果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科基础和理论研究不如“研究型大学”,而动手能力和“安心在岗”不如专科院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将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深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甚至是将人才培养目标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能够解决“为何教?” “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1]。

因此,应用型本科主要以理论够用为度,重实践为培养目标。于是,高校应运而生了很多的实践类和实训类的课程。 这些课程很多是出于要遵循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每个专业规定要设置的。但是,往往有课程,没形式。怎么把这个目标融入课堂的设计,使之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并且把理论运用到生活中,是每个授课老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就物流的实训课程,探讨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如何更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2物流实训课程的学习过程

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斯皮罗(R.J.Spiro,1991) 将人的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初级学习主要是掌握结构性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是普遍性、抽象性的事实、概念和原理,并且还有“结构良好”的特点,即因一般具有明显规律而显得概念较为简单、因存在明确的运用程序而显得实例间差异不很重要。高级学习主要是学习非结构性知识和经验,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情境中。一般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学习者感悟到的那些知识和经验[2]。

因此,实验实践教学包含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两个部分。 初级学习阶段,学生主要是通过实验实践把教师课堂上传授的理论知识再现,这一阶段需要理论知识的指导,即学生在实验实践之前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掌握。高级学习阶段又叫综合实验实践阶段和模拟实验实践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之中。在后一阶段,需要学生在进行实验实践之前,对所面临的问题、各种器材及软件的使用、团队的组合和实验实践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等都有所认知与判断[3]。也就是说,我们对实训课进行设计时,要遵循学习的规律,尽量让学生进入高级学习阶段。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要求应用型高等院校要保证每个专业有一定学分的实训课程。但由于人才培养与现实不接轨,即使有足够学分的实训课程,由于课程设计不合理,使很多实训课程形同虚设。究其原因,主要有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进程不科学、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等。

3物流实训课程的主要形式及存在问题

物流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极需要一门实训课来补充理论课程的缺陷。而一说起物流的实训课程,很多人都认为一是计算机物流软件系统的应用,二是实训器材的学习和应用,但实训类课程的内容,应该更倾向于对该课程的实际应用经验和技巧的获得和学习,因此, 应该从该课程在现实的工作中会有哪些方面的知识要点的应用来进行设计,让学习通过对重要知识点在实际相关工作中的应用,获得收益。

目前许多应用型高校都已经开设了实训课,但是实训课的设计,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以某物流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应用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物流计算机软件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每个企业使用的软件不尽相同,使用同一个软件的企业并不多,企业入职时一般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培训该企业的软件应用,因此把物流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使用作为学生实训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充分但不是必要的。另外, 现在很多高校应用的物流计算机软件是一些教学软件公司设计制作,其目的就是卖给高校的实训课程以赢利,但这些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却完全没有市场,用这样的系统对学生进行教学自然失去实训的目的,更没有达到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对接的结果。事实上,以此作为实训课程教学,学生对专业课依然不了解,不懂得。也就是说,这种以计算机系统使用作为实训课程的结果对专业人才培养来说起不到大的作用。

第二种,是用一堆的物流设施设备来进行实训教学。物流实训课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是由学校购买一堆物流设施设备进行教学,叉车、自动分拣传送带、货架等等。这些设施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认识物流专业的工作设施设备,对人才培养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学生毕业出去不是开叉车的,也不是搬货上架的,他们需要具备更多更专业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与企业的经营也必须挂得上钩。因此,只靠购买设备,如果没有设计专门的工作流程,设备也流于使用,而不是应用。

4配送实训课程的设计建议

配送实训是物流专业里关于配送中心的实训课程,撇除系统软件和设施设备,由老师进行设计。从内容上,是由老师根据物流课程的内容,如流程、操作步骤、方案的实施等等内容,设计一系列的实际情景,让学生去完成。这跟单纯的设施和计算机系统的实训截然不同,需要老师对课程的理论及实际工作需要的基础知识有深刻的了解。

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

一是设计角色进行课堂演练。例如,在配送流程关于接运的实训项目里,该项目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接运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可以根据流程涉及到的人员设计几个角色:配送员、接货员、收货员、数据录入等,然后让学生按照流程模拟这些角色进行配送接运过程。通过模拟,能让学生了解整个流程的运作,并且能通过角色之间的交往,了解实际工作中业务的操作注意事项和可能碰到的问题,以及让学生有机会琢磨碰到问题如何解决,从而对毕业后参加工作有更好的了解和准备。又例如在分拣工作及配送工作的实训项目中, 可以通过设计分拣员、供应商、财务人员、超市等几个角色, 以扑克牌作为货品,让学生练习不同方法的分拣工作及效果。 以各种单据为来往交易依据,让学生了解各个角色的工作内容。

二是对某些重要内容进行案例式实训。例如ABC库存控制方法,可以以案例的方式,让学生模拟一批仓库货品进行计算分类。这个方法看起来简单,但是让学生实际做起来却有一定难度。通过课堂的实训,学生基本能掌握该方法。比起仅由老师课堂理论讲授效果好很多,真正地显示出实训的作用。

三是去企业进行实践调查。学校配送实训这门课程与广州航空运输处理中心进行合作,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老师先是安排了若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观。比如该处理中心是属于何种配送企业?该企业的配送工作流程有哪些?该企业的内部规划如何?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等等。在企业参观过程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介绍和解惑,该工作人员对企业的运作非常了解,学生提问能够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回答,让学生了解到一线工作环境的操作情况。 参观完后学生完成实训报告,把参观的收获总结出来,对实际工作的作用不言而喻。

四是设计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些实训项目内容比较枯燥,这就需要老师设计不同的形式来吸引他们,比如设置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比赛优先完成任务,或者是最优完成工作,都能让学生踊跃参加,更大地提高实训作用,达到实训目的。

5结论

总之,实训课程的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来提升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同学们的职业人格培养,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各式设计和任务,既能让他们的学习与将来的工作接轨,也能通过这个团队过程提升他们的职业角色能力。实训课程的老师应该根据目的来完成实训课程的设计,提高实训课的教学效果。

摘要:实训课程除了在计算机软件系统及实训器材等方面的学习外,更多的是实际工作中的知识点的应用。文中以配送实训课程为例子,通过列举该实训课程的几个设计方向,为同类物流实训课程的设计提供借鉴。

《电子技能综合实训》课程建设 篇10

一、电子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及职业技能

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电子企业中所需的岗位职业技能是电子专业高职教学里十分重要的内容, 其中电子职业技能的综合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环节, 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又与理论教学的效果紧密联系, 并且其教学质量将对学生的职业素质产生直接影响。

考虑到电子新产品的试制成本, 目前大多数电子企业的新产品研发, 常常是从针对市场上刚刚出现的电子新产品进行产品剖析开始的, 其相关工作岗位涉及到电子产品电路的测绘、设计和制作等技能;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 相关工作岗位涉及到产品生产的焊接、装配、调试和维修等技能;在生产设备的维护中, 其工作岗位涉及到设备电气图纸的测绘和维修等技能。所以, 根据实物测绘电气图纸, 是设备维护和产品研发人员必备的技能。

在电子企业中, 相关工作岗位与职业技能的关系可以从表1中体现出来, 因而电子职业技能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可以从对电子企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进行提炼后得到, 如图1所示。

二、《电子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掌握如下的电子职业技能:第一、掌握较完整和系统的电子理论知识——这是掌握高级电子技能的前提;第二、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拆卸、装配和设计等技术;第三、掌握常用电子仪器和计算机等设备的使用方法;第四、掌握鉴别电子元器件的技术;第五、掌握复杂电子产品的单元电路和整机参数的调试工艺;第六、学会测绘电子产品的工程图。

该课程是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电子类工程领域的桥梁和纽带,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综合性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对电子职业基本实用技能内容的逐步掌握, 最终达到综合提高电子产品的识图能力, 学会故障分析与排除的基本技能, 进而提高工程技术问题的分析水平和实际生产岗位的基本操作能力。

三、《电子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框架

在图1的基础上, 将课程内容分成两大教学模块进行实践教学, 其具体框架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 虽然现在的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但考虑到基本电子电路的教学和电子职业技能教学成本的实际状况, 课程中仍然采用经典的和分立元器件为主的系列实训操作案例。

本课程以理实一体的理念重新整合系列经典实训案例, 综合体现出电子企业里产品的装配、调试、设计和制作的整个综合过程, 保证教学内容贴近实战, 缩小人才与市场要求的距离。本课程是用电子职业技能主线将各个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层层深入并环环相扣, 以达到电子专业必需的职业培训目标。教学过程围绕“电子工艺技能实训”和“电子设计技能实训”两个教学模块展开。通过七个实训项目的训练,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设计和制作的主要工作过程, 将来在电子企业里能很快地适应相关的工作岗位。

四、《电子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实施

课程教材采用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团队的自编校本教材, 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 加强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工作, 即每个实训项目均由教学大纲、实训计划、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录像等组成, 并已上挂校园网, 供各年级的学生们自主学习。

课程按“电子工艺技能实训”和“电子设计技能实训”两个教学模块组成。其中“电子工艺技能实训”教学模块由四个项目组成, 即“焊接与万用表装配实训”、“收音机装配实训”、“电子设备测绘与安装实训”和“电视机装配实训”;“电子设计技能实训”教学模块由三个项目组成, 即“电子钟制作实训”、“电子小制作实训”和“电子产品PCB设计实训”。每个实训项目又有相应的理论作为知识支撑。

1. 焊接与万用表装配实训

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子基本焊接工艺技术和万用表装配工艺技术训练, 重点是掌握基本电子焊接工艺、万用表整机装配工艺和排除简单故障的方法。考核内容主要侧重于基本焊接工艺、万用表整机装配质量以及万用表电原理图的识读等技能。本项目的教学难点是:基本电路知识在实际产品中的应用。

2. 收音机装配实训

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收音机装配和调试工艺训练, 重点是熟练使用万用表, 掌握收音机焊接与装配工艺和排除故障的方法。考核内容主要侧重于收音机整机装配质量、万用表使用方法和收音机电原理图的识读等技能。项目的教学难点是:电子电路知识在实际产品中的应用和收音机电路工作原理的掌握。

3. 电子设备测绘与安装实训

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子设备测绘安装训练, 重点是能根据实物绘制出电子设备的整机图纸。考核内容主要侧重于根据实物绘制出完整的接线图和印制电路板图, 并整理绘制出电路原理图的技能。项目的教学难点是:电子产品整机电路原理图的整理和绘制。

4. 电视机装配实训

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视机装配训练, 重点是掌握较复杂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工艺和排除故障的方法。考核内容主要侧重于复杂电子产品单元电路调试和整机电原理图识图技能。项目的教学难点是:电视机整机电路工作原理的掌握。

5. 电子钟制作实训

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数字电路设计训练, 重点是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方法。考核内容主要侧重于数字电路系统安装和调试的技能。

6. 电子小制作实训

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子小制作训练, 重点是掌握手工自制印刷电路板的工艺技术和用仪器对电子电路进行调试的方法。考核内容侧重于印刷电路板手工制作的技能。

7. 电子产品PCB设计实训

任务是对学生进行Protel99 SE电子设计软件的各种基本功能和应用技巧的训练, 重点是掌握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绘制的方法。考核内容侧重于电子产品设计软件使用技能。项目的教学难点是绘图质量和时间的掌握——越规范越好, 且越快越好。

综上所述,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跨度 (历时两年半) 和教学难度 (实践与理论紧密联系) 均较大。整个过程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实一体教学理念, 以突出创新、突出实际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讨论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团队精神, 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体现自己的价值。通过《电子技能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 极大调动了学生对这门综合性实训课程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经过几年不断的教改和发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受到学生的欢迎, 已成为我院2009年度的院级精品课程。从《电子技能综合实训》课程学习中选出的优秀学生作为参赛选手, 在近年来的省内外电子技能和电子设计竞赛中, 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参考文献

上一篇:功能效益下一篇:户籍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