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社会

2024-05-30

技术与社会(精选十篇)

技术与社会 篇1

在一般公众、政治领袖和商界人士中, 有一种普遍的观念长期以来且至今仍然认为, 技术变迁是社会变迁背后的推动力。在这种观念中, 技术变迁犹如火山爆发流入社会, 促使人类社会中的所有领域发生改变。这种观念出现的背景林林总总。例如, 在从19世纪到目前为止所举办的盛大的世界博览会中, 它就是一个不断再现的主题。口号尤其有些急躁冒进的是1933年在芝加哥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博览会的口号宣称:“科学致力发现、工业从事应用、人类必须遵从。”这种理念断言了科技变迁所具有的动力学力量, 建议人类这一庞大群体保持被动而去“遵从”。这种世界观最一般的名称叫作“技术决定论”。近年来, 技术哲学家已经加入到科学与技术研究 (STS) 领域的学者中间, 致力于消解这种长期存在的决定论信念。在历史和社会层面开展的多种多样的科学研究和理论论证都被用于展示技术变迁之路径。这种路径由社会塑造, 并且具有依赖于特殊历史条件的偶然性。凭借在技术历史学与技术社会学中新的经验性研究, 许多当代哲学家采纳了这种类型的理解。与决定论相对立, 这样一种总体立场可被称作“建构主义”。这种试图将哲学追问与“STS” (科学与技术研究) 的理论与方法融合起来的手段, 通常被称作“技术哲学中的经验论转向”。

当然, 在这种一般性的进路中, 存在着不同的、相互争论的理论立场。我要强调的是: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学者们之间这种一般性的共识, 对今日社会所面临的技术选择问题之政治协商, 将是极有助益的贡献。现在, 思想成熟、资讯丰富的人们认识到, 历史并非由那些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力量所驱动而朝向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是一个好消息。它意味着, 我们研究领域的学者能向更广泛的公共和政治领袖启示一个重要的事实:普通百姓和社会群体也能够以富于成效的方式参与对技术转换的塑造。

在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我对以下论调持越来越强烈的怀疑态度, 即“这种技术发展——这种装置或这个系统——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它。”这种怀疑论基于两个理由。首先是历史的证据。我们注意到, 整个20世纪出现了一些不断重复的预言, 声称技术变迁的来临将在根本性的意义上改变社会。然而, 此类预言中的多数最后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 有一些关于个人飞行器即将出现的乐观宣称。许多未来学家预言道:家庭将拥有并使用直升飞机, 人们将驾驶着他们的直升飞机去工作或者去乡村度假。显然, 这种进展并没有发生。多数人意识到, 大量自由飞行的个人直升飞机充塞天空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对个人飞行器进行设想的社会群体从未赢得很大的影响。对于历史的一种建构主义理解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这是何以发生的。

一组更重要的预言聚焦于核能。在20世纪中叶, 核能的普遍应用被广泛宣称为不可替代的。许多人相信, 核能将成为下一种伟大的能量来源, 必将在十年或二十年之内提供世界所需的绝大部分电力。这些预言完全是误导性的。今天, 全世界有不超过500座核电站在运行。但是, 这较之20世纪50年代所预言的数字相去甚远。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 这些核电站被证明费用昂贵;其次, 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风险——这是被切尔诺贝利的灾难所证明了的;再次, 对于核电站所产生的源源不断的核废料如何安全储存的问题, 一直没有找到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叶, 曾经有过建设核电站的行动热潮。但在切尔诺贝利的灾难之后, 这种建设的速度下降到一个极低的水平。在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包括全球变暖的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 也许将来的社会会认为核能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 没有人能够像20世纪50年代的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 声称核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知道

的东西太多了, 以致于无法再对此类预言有任何

信心。

我对于技术不可避免性的预言持怀疑态度还有第二个原因, 这来自于我自身的政治经验。多年来, 我一直积极投身于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在这些活动中, 被宣称为“不可避免的”技术变迁事实上被阻止了。之所以被阻止, 是由于相当数量的人们挺身而出并且宣称:“不, 我们并不需要这个。是的, 我们宁愿尝试其他选项。”五年前, 我参加了一个数千人的组织, 该组织的成员都居住在纽约州哈得逊河河谷地带, 共同抵制一个庞大的、使用燃煤的水泥厂的筹建。我们被告知, 该厂的建设是“不可避免的”, 而抵制将是无效的。但是, 尽管实际上有许多政客和商业利益集团支持这项计划, 我们这些人的努力仍然被证明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通过运用地方民主 (local democracy) 的方法, 我们成功地阻止了该厂的建设。目前, 许多和我们具有同样目的的公民正在致力于为哈得逊河河谷经济创造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未来。

切身经验告诉我:如果公民坚持并且找到适当的途径去表达他们的关注, 那么, 对于技术改进进行民主塑造的可能性就会在极大的程度上得到拓展。说“是”或说“否”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介入技术选择的政策制定, 甚至去影响技术设计中所表达的技术转换, 这样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当今的技术哲学与一般意义上科学技术研究的整个领域, 能够加强此类思想与行动的可能性。我们研究领域的学术工作为那些想要影响技术政策的人们和社会团体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在这一研究领域中, 学者们通过知识性话语做了大量有价值的工作, 改变了我们对于新技术产生原因以及影响社会生活和自然界方式的理解。与以往时代相比较, 新的技术史学、技术社会学和技术哲学使得对于技术变化的社会与政治动态达至一种更加审慎和细致入微的理解。

在技术哲学家当中, 作出具有决定性贡献的人包括:阿尔波特·伯格曼 (Albert Borgmann) 【注文1】, 继承马丁·海德格尔传统的哲学家;拉里·希克曼 (Larry Hickman) 【注文2】, 以有趣的方式发展了约翰·杜威实用主义的思想家;安德鲁·芬伯格 (Andrew Feenberg) 【注文3】, 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传统中重新提出了技术选择问题;安德鲁·莱特 (Andrew Light) 【注文4】, 强调沿着新路径对技术和环境问题进行思考的哲学家。对于技术社会维度的新研究所产生的这些令人满意的结果, 将挑战现代技术社会的一些基本的、通常是成问题的实践, 同时致力于对这些实践进行改造。

现在看起来, 即便还有更好的选择, 我们从19世纪和20世纪继承而来的技术应用的许多模式现在却成为我们盲目从事的非常可怕的坏习惯和成瘾行为。“先进”技术要求我们盘剥人, 摧毁生态系统, 消除文化多样性, 浪费资源, 将空气、土地和海洋视为巨大的下水道吗?明显的答案是“不”。如果仔细观察的话, 许多被表征为“先进”的技术实践实际上是退步并且具有破坏性的。海洋渔业技术中的一个历史实例能够很好地说明想像中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苦涩结果。数十年以来, 建造载有更大鱼网的更大渔船, 用复杂的电子系统追踪运动的鱼群, 这似乎是明智之选。不幸的是, 这一过程的后果把世界推到了全部渔业濒于枯竭的危险境地。

在我看来, 科学技术研究领域最出色的学术成果清楚地证明了历史上偶然的、甚至通常是任意的特征积累是如何创生出当今物质文化的特征。这包括我们现在意识到存在重大问题的技术特征。当然, 在这些技术特征被初次引入时, 似乎是极为可欲的。从当今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哲学中得到的一个重要教训可被陈述为:我们不必被从历史继承而来的技术选择和社会建构所限制。改造、变革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由社会所塑造的技术状况, 这应当是可能的。

不幸的是, 如果考察过去四十年以来新的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路径, 你将发现, 对于在技术研究领域工作的许多学者而言, 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在重要性程度方面并没有获得提升。事实上, 对于我们时代重大公共问题的学术研究反而减少了。非常有前途的智识方法、理论和社会学研究存在一种倾向, 使得对技术的研究纯粹学术化了, 同时去除了其社会批判、政治参与和技术改革的维度。我将把当前倾向与早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数十年中关于技术与社会的思考阶段作一比较。

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在西方的科学技术研究领域, 有数量极为可观的学者投身于改革运动。这种运动所聚焦的主题包括作业环境技术 (workplace technology) 、核裁军、能源、核动力、社会正义、环境危机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主题。这里的杰出人物包括雷切尔·卡逊 (Rachel Carson) 、雅克·埃吕尔 (Jacques Ellul) 【注文5】、赫伯特·马尔库塞 (Herbert Marcuse) 、伊万·伊力奇 (Ivan Illich) 【注文6】、刘易斯·芒福德 (Lewis Mumford) 【注文7】、舒马赫 (E.F.Schumacher) 、【注文8】默里·布克钦 (Murray Bookchin) 【注文9】、居伊·德波 (Guy Debord) 【注文10】、西奥多·罗斯扎克 (Theodore Roszak) 【注文11】、杰里米·里夫金 (Jeremy Rifkin) 【注文12】、贝蒂·傅瑞丹 (Betty Friedan) 【注文13】、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 Jr.) 等人。这种类型的思想家们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他们强烈地持有某种社会信念, 对于所关注问题采取的立场往往比较清晰。可以将这些知识分子和活动家视为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技术哲学中思辨思想类型的先驱。这一代早期的技术批判者接受了“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 试图使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对社会所面临问题及选择的批判性反思。他们的智识贡献与行动结果是方方面面的。某些技术批判者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例如, 雷切尔·卡逊对于杀虫剂的评论在扭转现代农业的某些实践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但是, 技术改革运动的其他结果却更多地是凌乱无序的。

值得注意的是, 知识分子对现代技术的批判强烈地影响了20世纪晚期的一系列社会运动, 包括环境运动、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女性主义运动、适当技术 (appropriate technology) 运动、新城市规划运动、有机农业运动等。与此类运动具有特别密切关联的另一场运动被称作“反文化”运动。从60年代到70年代, 它在美国和欧洲遍地开花。除了性解放和摇滚元素外, 它还唤起了人们对一系列必须处理的人对技术依附的广泛主题的关注。在“反文化”运动中, 人们所强调的论点是对于以下内容的批判:过度的消费主义、机械化工作场所带来的严苛性和压抑、现代技术社会中战争机器的核心地位、始终存在的核毁灭的威胁、众多以技术为中心的社会建制中的极权主义、诸多工农业技术所引起的环境破坏等。

显然, 我所提及的这些运动并非对于技术与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思考的最后内容。我想要强调的观点是:在近来的历史阶段中, 对技术实践和建制进行人文角度省察的著述者们能够确认那些重要的、尚未解决的问题, 有时能够动员大量的人群去面对这些问题。我将此视为技术变迁领域民主理解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大量的人们不再相信技术条件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开始寻求在塑造技术转换中的角色, 去更好地适应他们对一个良好社会的需求与理解。然而, 对于当今技术研究领域的许多学者和作家而言, 情况发生了变化。一种流行的观点是:通过在大学里从事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或哲学家的职业生涯, 一个人能够在工作方面得偿所愿。因此, 目标不再是介入旨在改变社会政策的社会批判, 而是学者型职业生涯的研究和进步。学者的研究能够展现技术是如何社会地建构的。它能够显示“行动者网络” (actor networks) 是何以围绕着科技项目而形成的。当然, 这种方法是由布鲁诺·拉图尔 (Bruno Latour) 和米歇尔·卡伦 (Michel Callon) 所推进的。这一研究指向技术选择过程中的偶然性和分枝点 (branching point) 。这种进路对那些长期存在的对人与技术物之间关系的描述与解释也提出了挑战。我相信, 这种工作具有真正的价值。不幸的是, 它很容易变成自满、自我辩解、重视、纯学术型的工作。在今日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哲学领域的学者当中, 那些与技术相关的、影响人类未来的问题不再具有更多的紧迫性。对许多学者而言, 用精确、严格、流行的学术方式去描述并且解释技术变迁, 这就已经足够了。

在新的、经验型的社会科学研究与哲学家的概念性工作之间, 存在一种密切的联系。这种概念工作提出经常造成智识挑战的问题。但是, 当触及更大范围的、关于人类当前所陷入的技术困境的主题时, 同样的问题也可能是相当琐碎的。例如,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主题有趣的会议:“技术性人工制品的代理”。会议目的在于探究有用的物质性事物之所以能够具备伦理或政治性功能的方式。这是一个我基于技术与政治思考的语境已经进行了多年写作的主题。无论好坏, 我的文章“人造物有政治吗? (Do artifacts have politics?) ”推动了关于技术性事物“代理”讨论的开展。但我发现, 在近来聚集起来讨论这一问题的哲学家当中, “代理”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狭窄和抽象的主题。是的, 用更精确和理论化的方式去定义“代理”是可能的。在科学技术研究理论——例如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中使用这一概念也是可能的。但在讨论的结尾, 我还是不得不发问:这到底造成了什么不同?

技术性事物“代理”的不同理论并没有对当前时代人类所面临的最紧迫的技术问题有所启示。这种讨论是高度专业化的, 但很奇怪地与现实相脱节并与政治无关。据我的观察, 这种不参与伦理和政治问题的心态是当前对于技术进行的学术研究的整体特征。随着技术研究和技术哲学领域的日渐成熟, 它们越来越倾向于离弃公共领域而隐居到大学校园和专业性学术研究的生活当中。人们出版书籍、发表论文、推进业务、教授学生。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并不经常出现在影响公民、公共管理人员或商界人士的技术争论当中。

近年来, 哲学家们对待技术问题时变得越来越重视, 一种非常强的、实践的、日常的技术哲学已经出现了。这是一种相当简单的哲学。当它关涉到技术选择时, 对政府机构和商业公司起着导向作用。这种哲学的通名就是“全球化”。它基于两个核心理念。首先是这样一种信念:当今的全球性公司无可争议地统治了全世界的经济前景, 包括新技术所遵循路径的关键性抉择。第二个核心理念是:政府在政策选择中的角色应当更多地被消除, 代之以全球市场机制所产生的选择。这一理念的通名就是“新自由主义”——一种也可被称为“市场基础主义”的观念。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而不是科学技术研究领域新一代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建构主义理念——已经变成了我们时代影响巨大的、日常的技术哲学。同样引人注意的是, 基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政策直接导致了2008-2009年爆发的金融崩溃。为数众多的政治家、商界人士和公民不加批判地采纳了经济和技术的全球主义观念, 这最终导致了一场灾难。

总而言之, 研究技术问题的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并没有很好地发展出一种可提供的新理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他们已经背离了公共领域并且逃避了技术政策中的关键性争论。正如我所指出的, 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在于:处于学术界的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满足于圈内的相互交流, 没有太多的兴趣参与当前时代关于技术问题很明显非常重要的论争。我们所关注的这些重要问题包括:首先, 现代的生产和消费形式是可持续的吗?如果不是, 我们应该怎么办?在帮助全球社会深入考量这一问题的过程中, 哲学家应当扮演一种领导性的角色。其次, 全球变暖如何改变我们以技术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对于这些变化, 我们应当如何思考并作出相应的对策?这同样是一个哲学家应当作出更大贡献的主题。思考技术及其影响我们生活方式的问题, 这是技术哲学家的长项。他们也能够提供澄清这一层次问题的重要思想。

但事实上, 目前我们没有听到多少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哲学家和学者针对这些主题所发表的意见。他们的观点变得更加微观而不是宏观;他们关注的问题反应出定义狭窄的学术思想流派的需要, 而不是最迫切的人类需要。实际上, 我们时代对技术的学术性研究有变成中世纪经院哲学现代版本的危险。在关于技术政策的论争中, 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声音并不突出还有另一个原因。当前技术研究领域的许多学者相信, 在尚存在争议的、关于技术意义问题的主题上采取一种明确的立场, 多少有些不明智、不理性或是不值得去追求的。他们认识到, 对于任何特殊的技术工具或技术性实践问题, 都可以做出多角度的解读。在众所周知的关于技术社会建构的思想流派中, 这种理解被称为“弹性解释”。这种方法论立场暗示, 所有技术性人造物的意义都具有弹性空间。例如, 我可能认为, 风车是一种环保的电力来源;而我的邻居则可能将同样的风车视为噪声源和对于飞行中鸟类的威胁。这时, 还有谁能够指出我们孰对孰错呢?

面对复杂多样的观点和政策建议, 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哲学领域的许多学者可能会这样进行回应:“我的工作是描述不同的立场并解释其意义。采取一种立场或提出建议并不是我的职责所在。”同样可能的是, 由于不想被视为“反技术”的, 因此学者们避免在关于技术政策的争论中作出强的论证。作为一名对于技术选择问题进行写作并发表言论的学者和活动家, 我经常引起反对者的攻击:“他只不过是反技术的”。但是, 如果仔细考察这些年来我所致力的工作, 你就会发现, 我始终在努力澄清那些我所支持的政策和工具, 而不仅仅是对之进行批判的那些。对那些不同意我的立场的人, 我有一个标准的回应。我可以列出一百项技术项目的清单赞同并强化我之所以支持它们的理由。我希望其他人可以列出类似的清单并给出他们的理由。这样, 我们就可以对这些偏好进行比较、甄别, 同时对它们所反映的某些关键性选择进行辩论。

技术批判的终极目标不是反对, 而是提出建设性意见。可能正是由于害怕被称作“反技术主义者”, 哲学家们往往避免从事对有争议的政治问题的论争。我相信这种担忧最终是没有根据的。艾略特 (T.S.Elliot) 在他的一首诗中问道, “我敢吃一个桃子吗?” (Dare I eat a peach?) 当前技术哲学领域中的许多著述都使我想到这个问题。换句话说, 我敢于对任何社会的主要技术模式进行挑战吗?或者我应当保持沉默?我相信, 我们的技术哲学家和技术社会学家需要终止职业生涯中安全和舒适的防御, 开始去直面挑战。在对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过程中清楚地阐明信念、使自己的声音广为人知, 这是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责任。我同样相信, 社会应当支持他们的探索并欢迎他们的建议——即使当思想家们带来了不受欢迎的消息。然而, 事实往往并非如此。这里是一份由于讲出他们所认为的真理而被杀害的哲学家的部分名单:苏格拉底、塞涅卡、波埃修、托马斯·莫尔、吉奥丹诺·布鲁诺、孔多塞、葛兰西、朋霍费尔、甘地。是的, 哲学也可能是一项危险的工作。令人遗憾的是, 绝大多数的当代技术哲学家们至少暂时背弃了技术批判和勇于冒险的传统——这种传统事实上正是当今技术哲学学科得以产生的源泉。

在致力于研究来自欧洲和美国的技术哲学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倾向, 即想要依照某位思想家或某种思想学派使自己模式化。有人也许想要与西方某种流行的思想流派保持一致。你可能会说, “我想要成为一名建构主义者”、“我愿意追随布鲁诺·拉图尔的理论”、“我想要追随唐·伊德 (Don Idhe) 【注文14】或安德鲁·芬伯格或兰登·温纳的脚步”。 (我不知道追随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尤其是兰登·温纳——是否明智。) 当然, 掌握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阅读并理解全球范围那些已经完成的最新工作, 永远都是正确和明智的理念, 也是我所倡导的。但是, 对于中国来说, 现在去发展一种能够反映其历史、文化、哲学和独特认知方式的技术哲学, 难道不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吗?

我演讲的基本要点可以陈述如下:如果中国学者过于关注对来自欧洲和美国的科学技术研究以及技术哲学领域学者的模仿, 那么就是在犯一个很大的错误。中国学者应当结束简单的回应, 避免重犯西方当前思想方式中的严重错误。学者们生产并激赏一种消解了批判性思维的技术哲学, 而这种批判性思维针对的是当前全球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选择。在近来的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研究中, 这种明显缺陷不断增长, 我希望中国学者不要妄加推崇甚至重蹈覆辙。

技术与社会教案 篇2

在当 代,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巨大。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发动力之一。

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案例分析

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吸取了流水线和互换性设计与制造 的新思想,推出了t型车。t型车利用新的制造技术和新材料,大大简化了生产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使新型汽车能适应乡间交通的条件,而且易于维修。从此,汽车脱下了高贵的外衣,开进了成千上万的寻常百姓家,美国变为“车轮上的国家”,福特也成了汽车的代名词。

1914年,福特在装配过程中按加工对象的特点来设置机器,并 遵循科学管理的原则,把制造技术和复杂工作的规范进行分解,创立了世界上首条汽车生产流水线,首次实 现了汽车大批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使汽车市场大大扩展。1903年,福特公司初建时,汽车的年产量仅为1700辆;1908年推出t型车时,年产量为1万辆;1914年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年产量猛增到30万辆;1923年达19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44%。讨论

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链接

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同时,劳动者队伍出现了知识化的新趋 势,整体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日益提高。辩论

有人认为,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也有人认为,技术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请就此问题展开辩论。案例分析

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

传统农业通过发展复种、间种、套种等技术,一定程度上打破了 土地面积的制约,这些技术的运用需要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劳动投入量,因此,统称为以劳动换取土地的技术。现代农业技术一般可分为现代生化技术和现代机械技术两 大类。现代生化技术被称为节约土地的技术,现代机械技 术被称为节约劳动的技术。思考

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其劳作方式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 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案例分析

相同距离,不同出行方式时间对比图

随着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出行的时间大大缩短,出行的方便程度大大提高。下图是一般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出行方式从甲地到 乙地的时间对比示意图。讨论

极权社会与技术统治 篇3

【关键词】《饥饿游戏》三部曲 极权社会 技术统治

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的《饥饿游戏》三部曲——《饥饿游戏》《燃烧的女孩》《嘲笑鸟》是反乌托邦的科幻小说系列。作为反乌托邦的创作,该系列小说描述了一个笼罩在极权统治下的未来世界。国家的统治者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然而先进的技术设备没有为民众平等自由的理想而服务,反而成为极权统治者管理和控制民众的工具,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极端对立。本文将从两个政府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统治的角度进行论述,重点阐述技术的发展如何导致人性的泯灭和异化,揭示极权统治者利用技术维护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

一、《饥饿游戏》三部曲故事梗概

小说故事发生在历经浩劫的北美洲废墟上一个名为帕纳姆的国家。这个国家由首都凯匹特和12个区构成。由于统治者实施残酷压迫,七十多年前,各区发动反叛,最终十二个区被打败,第十三区被毁灭。为了惩罚叛乱者,凯匹特统治者设立了“饥饿游戏”,规定十二个区每年必须选出12—18岁的少男少女各一名到凯匹特参加竞技比赛。整个比赛在全国范围内直播,在两周时间里,二十四位选手经过残酷厮杀,最终产生一名获胜者。小说女主人公凯特尼斯和男主人公皮塔在第74届饥饿游戏中获胜,但他们在比赛中斗智斗勇的精彩表现却引起各区的反叛。为了平息反叛火焰,凯匹特统治者斯诺总统宣布即将进行的第75届饥饿游戏的选手将从以往的胜利者中选出。凯特尼斯和皮塔被迫再次参加比赛,而这次比赛在凯特尼斯向竞技场上空射出的那一箭中结束了。凯特尼斯和几位参赛选手被带到了十三区,而全国的反叛也由此拉开序幕。事实上,七十五年前的暴动发生后,凯匹特摧毁了十三区所有地面设施,但十三区转到了地下,切断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在这七十几年中,十三区历经重重困难,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在凯匹特和各区建立了地下反抗组织。当各区再次发生暴动时,十三区也再次回到民众的视线中,并联合各区推翻了凯匹特的统治。然而,十三区的科恩总统并不是代表民主的新政权,而是极权统治的新势力。当凯特尼斯用她的箭结束了科恩总统的性命后,帕纳姆国终于迎来了春天,民众不再生活在极权统治的阴影下。

二、极权社会的技术控制

“当科学的进步和工业化越来越多地掌握在某些社会集团手里时,科学技术便成了他们控制社会的巨大力量,成为他们发动战争、争权斗利的资本和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不是自由,而是控制,不是开放,而是封闭。”(黎新华,2012)在《饥饿游戏》中,极权统治者对科技的滥用达到了极致,由此带来的是凯匹特人性被扼杀的荒谬世界和各区凄苦穷困的悲惨生活。

(一)游戏外的技术控制

关于技术统治与极权主义的互通性,哈贝马斯认为:“当代极权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于蔓延全球的技术。”现代技术改变和重构了我们生活的世界,而极权统治者正是运用无处不在的技术手段加强对民众身体和思想的控制。小说中,作者描述了两个共存的政权——斯诺总统领导的凯匹特政权和科恩总统领导的十三区政权。尽管两个政权采取不同方式统治,但两者本质上都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民众的统治,并对民众产生相同影响。

在斯诺总统的统治下,帕纳姆国的十二个区都被通电的隔离网围了起来,这样既能防止各区民众到隔离网外的林中偷猎,也能阻断各区之间的往来。在凯特尼斯生活的十二区,统治者管理较为松散,隔离网不会长时间通电,虽然到林中偷猎是被禁止的行为,但食不果腹的民众仍能到林中寻觅食物而不受惩罚。然而,在各区叛乱相继发生后,隔离网保持通电,很多民众获得食物的途径被切断。同时,隔离网限制了民众的活动范围,各区民众不能逃跑,也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此外,斯诺总统采取传媒技术加强对各区民众的统治。電视广播是一种普遍有力的宣传工具,利用这种方式,极权统治者更高效地传播政府的意识形态,控制民众的思想认识。斯诺总统要求所有民众在收获节期间必须观看饥饿游戏的直播过程,甚至对饥饿游戏毫无兴趣的老人也不能忽视这场年度盛事,因为参与收获节是每个人的法定义务,除非他已经奄奄一息。这一命令确保饥饿游戏能更好地履行其政治作用。斯诺总统以各种暴力场面呈现出政府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至高权力。透过比赛中的各种技术手段,各区民众感受到的不仅是总统在游戏中施加到选手身上的权力,更能联想到政府在游戏外体现出的强大意志力。

斯诺总统还利用电视广播来影响民众对十三区的认识。在帕纳姆官方描述中,叛乱过后的十三区成为一片荒芜之地,没有任何生命痕迹。大卫·哈维指出传媒技术以出现在电视上一系列静态的图像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通过电视传媒技术,斯诺政府不断在民众面前展示十三区的画面,构建民众对十三区的固定印象,形成对十三区的偏见。一遍一遍地播放十三区的景象只是为了提醒各区民众反叛凯匹特统治的可怕下场——所有一切都会被摧毁。赤裸裸的视觉呈现给各区民众更强的感官刺激和更深刻的感受。

而科恩总统统治下的十三区,所有民众体内都装有显示器来提醒每个人的日程安排。十三区民众和各区逃难者必须严格遵守时间表,违反规定会受到严苛惩罚。此外,十三区政府运用技术与凯匹特政府形成抗衡。在凯匹特运用各种传媒技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时,十三区政府不断尝试侵入凯匹特的传媒体系。当十三区能成功干扰凯匹特的电视宣传时,十三区政府在技术领域和凯匹特形成对抗之势,打破了凯匹特至高无上的权力。

(二)游戏中的技术控制

饥饿游戏最生动地体现出凯匹特对各区民众的技术控制,它是帕纳姆国统治者用技术控制民众的缩影。大赛组织者利用高科技创造出拟态环境——竞技场,并在每位选手体内植入追踪器,随时对选手进行定位。凯匹特的贵族把“贡品”在竞技场的杀戮当成每年一次的视觉盛宴。他们随心所欲地改变比赛规则、设置各种障碍,只是为了让游戏更加精彩刺激来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大赛组织者运用各种高科技改造的变形物种操控比赛,增加比赛难度,残害选手性命,高科技的设备只是统治者进行娱乐的玩物,让人不由地感叹技术发展的荒谬。技术的畸形发展带给凯匹特人的只有心灵的空虚和人性的泯灭。

无处不在的监控技术严格管理着每一个选手,自由人彻底沦为了竞技场上的“囚徒”。为了生存下去,来自同一个区的男女贡品被迫成为相互厮杀的对手。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选手们惊慌失措、无所适从,技术只给他们带来了恐惧与死亡。在凯匹特操控的比赛中,他们是竞技场上的一颗棋子,生存的意义在于满足凯匹特人的视觉享受。而更为可悲的是,一些选手为更好地在镜头前展现自己而费尽心思,自愿沦为技术的奴隶。当技术控制内化于每个民众的内心,成为一种无形力量时,也正是技术控制最可怕的后果。

三、结语

极权社会利用技术给一部分人带来了放纵的自由,然而也让一部分人的自由彻底沦丧。当技术的泛滥和极权相结合时,必然导致残酷血腥的暴力统治,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不能为正义的统治者所用时,必然造成社会的混乱。高度发达的现代技术和极权专制对社会的危害,为生活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发出了警示;如何让技术成果造福于人类,限制技术的非人利用,同样也应引起人们的思考。

【参考文献】

[1]Harvey,David.Time-space Compression an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USA: Blackwell Publishing,1990.

[2]黎新华.反乌托邦小说中的现代性忧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03):86-87.

[3][美]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M].耿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4][美]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M].耿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5][美]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3:嘲笑鸟[M].耿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技术与社会 篇4

可见, 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与社会》教学不仅能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而且也能改进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当然, 信息技术与《历史与社会》的整合教学并非是常规教学的全部, 也不是每课都适宜使用。因此如何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 如何根据教学目标来更有效地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 使之为教学服务, 还有待更多的《历史与社会》教育工作者为之进行研究和探讨。

下面笔者就信息技术与《历史与社会》学科在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略作探讨:

1 整合目标不明确

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许多教师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了《历史与社会》教学课堂上, 本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结果却出人意料。究其原因, 是信息技术游离在教学目标之外了, 也就是说, 信息技术与《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目标不能水乳交融, 信息技术仅仅为使用而使用。如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上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农牧文化的交融》这一课, 本课的中心应是农牧文明在民族政权的征战与和议中碰撞、融合, 但这位教师在讲授此课时, 却搜集了许多关于战争过程与人物的资料, 课件可谓做得有声有色, 但结果这样做不仅无形中增加了课程的容量, 也冲淡了本节课的教学中心。

2 教与学处理不当

在教学中, 笔者也发现有的教师把《历史与社会》课的所有内容、所有教学环节都纳入其制作的课件之中, 甚至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与社会》问题, 本应由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做出反应的也由计算机代劳了, 从而造成了整堂课都由多媒体霸占的局面。学生只是随着教师手按鼠标一步一步地进行下去, 有的问题来不及思考又看到了新的一幅画面, 学生失去了积极思考的余地, 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长此以往, 学生会失去他们应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而也会造成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计算机的奴隶的局面。

3 教师信息素养的制约

教师的信息素养成为制约信息技术与《历史与社会》学科整合的一个“瓶颈”。目前大多数《历史与社会》教师都缺乏整合的理论指导, 缺乏相关的信息技术技能, 从而影响他们开展信息技术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整合。尽管一些学校已经开展过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 但由于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 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针对上述情况, 为了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与《历史与社会》学科整合, 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3.1 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整合的前提

在整合的过程中, 教师是起决定力量的因素, 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 整合将无从谈起, 因此, 必须对《历史与社会》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如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论培训, 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教学设计方法培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培训, 网络环境下教与学, 网络课程资源的搜索、筛选和集成, 多元智能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等。在培训的方法上可采取专家开办专题讲座、《历史与社会》教师相互教学观摩、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 做到既重视理论素养的培养、教学理念的转变, 又重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训练,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2 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整合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动体”, 而非“受动体”, 正如有的人说“你可以把马牵扯到河边, 但你永远无法强迫马饮水”。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与学这对矛盾体中, 学是矛盾体的主要方面, 而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状态才是学习能否成功的内因。因此, 广大《历史与社会》教师在设计学科“整合”时,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必须转到学生是如何“学”这方面来。也就是说, 整个课件中的教学思路、设计、环节, 都是围绕着学生是如何来“学”而进行的, 一切都要符合学生学习特征, 注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 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和很强烈的感情。多媒体技术所展现的信息既能看得见, 又能听得到, 并且形式活泼多样。这种多层次的表现力和多样性的感官刺激, 对学生学习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在这种环境下, 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 他们获取的信息量, 比单一听教师讲课要多得多, 并且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例如:笔者在上《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这一课时, 通过播放2004年第27届雅典奥运会的现场实况录像导入新课, 因为雅典既是古希腊文明的典型城邦, 又是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地, 而且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故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们想随着雅典人的足迹去探究古希腊文明的强烈愿望, 整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见, 通过运用电教手段,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主题为线索的教育方向。

3.3 提高对整合目标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 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融合”。为了实现这种“融合”, 就需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 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来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信息技术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整合, 应该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时间里整合, 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优化《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 提高教学效益, 又借助《历史与社会》学科载体, 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历史与社会》学科问题。因而, 教师在备课时, 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出发点, 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 围绕学习主题展开, 筛选信息, 巧妙安排, 优化教学设计, 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毫无痕迹”地融合在课程实施中, 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将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总之,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历史与社会》学科整合,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它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 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这就要求广大《历史与社会》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 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和研发工具,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历史与社会》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而这种积极的探索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养成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0.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编“信息技术教育文献”[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 4.

[3]钟志贤, 徐洪健.电化教育研究[J]“.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览要”, 2000 (4) .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历史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7) .

[7]吴刚.网络时代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1) .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论文 篇5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彼此都需要依靠对方的发展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一方面,科学技术社会化。当今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已经从分散的个人活动转向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即从小科技到大科技,日益复杂的研究工作需要大规模的集体协同和高度的社会化协作。而且,科学技术要进一步发展,需要社会的大量投入,并协调科学技术研究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化。科学技术已经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科学技术作为人的一类社会活动,和其他类型的社会活动,如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军事活动、教育活动、思想文化活动之间,无不存在着互动关系。互动,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其涵义是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双向作用:一方面是科学技术能对其他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作用户称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其他社会活动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这类作用构成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联系日益密切,人类遇到的已不再是单纯的科技或经济问题,许多问题很难依赖单一的学科独立解决。我们正处在一个要用人文精神支撑整个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时代。

科学技术始终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进步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方面。

科学技术对人类战胜迷信、愚昧,提高认识能力,对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改变人的精神和道德面貌,都能起到促进作用,这些就是科学技术认知功能的体现。首先,科学是自然界本来面目的反映,它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现律,从它诞生起,与迷信和愚昧就是不相容的。从近代欧洲支艺更兴起,自然科学成为了人们批判宗教迷信和旧的习惯势力,宏扬理性、解放思想的有力武器。人们通过学习、掌握和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己认识自然界的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探索新的认识领域。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文化教育的内容,不断为教育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并且往往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从而为全面提高人类智能状况,开发人类的智力资源创造了条件。再次,在科学研究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尊重实践、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晋级,对整个社会精神面貌和人们的道德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影响,大大推进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

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资产阶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世纪中叶,马克思作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的精辟论断,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逐步成为了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马克思的思想,极其深刻地指出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阐

明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历史上首次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科学技术变革社会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生产力的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本身就是社会变革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且它还是其他社会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或迟或早会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近代欧洲科学技术的采用,仅使得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当然,社会制度的变革不可能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在这里,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在于给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再次,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日益巩固。随着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将由初级阶段逐步上升为更高级的阶段

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但同时也出现了盲目使用这些能力,造成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的趋势。现在,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短缺已成为人类必须正视的严重问题。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认识这种严重后果,并自觉控制人类活动,之朝着不危害人类生存的方向进行的可能。科学技术的生态调节功能,就是在掌握自然规律、正确认识人类对自然过程干预不当所引起后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调节和控制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应用科学技术防止和消除有害后果,有效地、充分地、经济地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创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当然,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生态调节功能的同时,加强社会的改造和管理、严格立法、执法,实行综合治理,才可能有效地解决。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在由各类社会活动和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大系统内进行的。因此,在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应当研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各种社会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即社会生产、社会制度和社会思想文化。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其它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是产生原始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源泉。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是由社会生产的需要所决定的,如18世纪的蒸汽技术革命,就是在英国大规模的世界贸易已发展到以人力为动力和手工劳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发生的。在现代社会中,生产实践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不但促使了科学技术在20世纪突飞猛进,还导致科学技术研究成为独立的社会事业和社会部门,研究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由个人研究、集体研究转变为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社会生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第一,生产实践为科学技术提供研究课题和认识材料,同时科学技术成果的真理性和实用性也必须通过生产实践来检验。因此,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最根本的认识基础。第二,从一定意义上说,仪器设备和各种物质技术手段,标志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而科学实验所需的这些物质技术手段是通过社会生产活动创造出来,是由工业生产所提供的。因此,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最重要的物质保证。第三,科学技术的研究经费也要靠社会生产提供。一个国家和社会能够筹集多少资金用于科学技术,固然与认识水平和其他社会因素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因此,社会生产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资金来源。科学技术存在于社会环境之中,同社会相互作用而向前发展,因此,科学技术必然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主要反映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在历史上,科学技术成果总是被当时的统治阶级所占有、掌握和利用,并为巩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服务。一些国家的政府和财团,或者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物质条件和经济支持,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干涉甚至遏制某些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其目的无非都是为了让科学技术满足他们的经济和政治的需要,而不危及他们自身的利益。因此,尽管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但它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可以被不同地利用,用来达到不同的目的。忽视科学技术受社会制度、阶级关系的制约,认为科学技术可以与社会制度相脱离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制约,还突出表现在社会制度的变革往往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扫平前进的道路。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英国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中心,以及18世纪的产业革命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近代日本在科学技术上的崛起,不能不说是同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导致的社会制度变革密切相关。而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走在世界前列,到近代却大大地落后于西方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腐朽而又顽固的封建制度桎梏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思想文化主要是指哲学和宗教思想、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文化教育等。这些社会因素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起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历史上,先进的哲学思想指导、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落后保守的哲学思想却常常起阻碍作用。比如17世纪英国培根和18世纪法国狄德罗等人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就对近代欧洲的自然科学提供了进步的世界观和有效的方法论,大大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明清时期的传统的儒家哲学为核心的文化专制主义,是导致中国科学技术衰落的重要社会原因。宗教本质上是与科学不相容的,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黑暗统治使科学技术停滞几百年,近代科学正是在与宗教势力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也有复杂的一面,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客观上又起过一定的促进的作用。伦理道德观念对科学技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如果一个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良好道德风尚,那么就能有力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反之,如果是鄙薄科学技术,像中国传统观念中视之为“奇技淫巧”的社会风尚,那就不利于发展科学技术。其次道德对科学技术的作用还表现在通过影响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而实现。在长期的科学研究的历史过程中,科学家在践履社会道德的同时,形成了一套科学道德规范。科学道德是用以调整科学家之间、科学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它还能激励科学家克服困难,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赖于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教育具有着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以及培养人才的职能,科学技术研究所需要的研究人才和管理人

才,要依靠教育部门培养和提供,教育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规模、发展速度和水平,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也直接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动画技术与社会心态的人本追索 篇6

【关键词】 动画技术;社会心态;人本思维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人类正处在一个由影像构成的时代,接受影像媒体提供的信息早已成为“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而人作为影像媒体实践的“主体”,在接受这种艺术体验时,其媒介技术的变革与社会心态介入日趋明显。那么,要使动画的创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营造一个良性的技术与社会心态环境,就是在为动画媒介的发展提供切实地保障。

一、创作依存技术:数字多重技术的介入

与其它艺术形态相比,动画在科技逐步的进程中,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技术特点。动画兼有多种艺术的特征,在今天已成为独有的艺术部类与审美对象。如追根溯源,就应回顾到它的定性确立时期。

从最初的动画影像尝试发展到今天的无纸状态,其技术的转换也趟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传统手绘、水墨渲染、剪纸刀刻、玩偶布贴……无不掺含着媒介、技术的艰难探索与刻意尝试。而近年,由于数字媒介的介入,一场改变受众的审美方式的革命正式开启——原本受众“以线性”形式为主的欣赏习惯正在向开发型、发散式、个性化的多元方向演变。

在当代动画艺术的发展中,数字媒介技术从先前的从属地位(传统艺术的传播媒介),直接走向前台转向充当创作形式的本身发挥着其独特的媒介技术特征,就从根本上导致了动画创作主题、构思、架构实施的变化。数字媒介作为动画传播的形式引发了人对数字艺术活动本身的新思考与定位。对于其特点,笔者认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数字自动生成

计算机图形学的完善使得计算机在动画中扮演的角色由少及多,由表及里,由部分趋向整体。在强大的数字运算下,如传统的逐帧技术被解体,智能动画得到衍生,传统的叙事状态被打破,整个动画生成过程几乎可以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更令“受众”主体目接不暇的是,故事的情节与逻辑可以随“受众之心”所“受众之欲”。可见,由于技术方式的转变,直接引发的艺术体验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作为人本观主体的“受众”也在适应着突如其来的心理补乳期。

2.矢量技术

作为传统的艺术创作者,作为“美”的传播者,当竭尽全力期望自己所创作的艺术品能被更多的人认同时,而传播的速度和扩散渠道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计算机的一项新技术——矢量图像技术,则彻底解决了这种难题。由于兼容它的软件都简单易学,结果令每一个“受众”一夜之间变成了创作者,这种“受创”不分,全民互动的格局必然会打破人本观原本维持的平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刺激我们的思维来适应这种新变化。

3.模拟真实艺术

人类的怀旧情绪是天然的。受众审美情态和心理的不满,直接表现出对传统形式的留念。当计算机技术第一次模拟出诸如油画、水彩、水墨等形式时,直接导致了技术似乎要战胜艺术的争论。曾经一度有“受众”认为计算机会使我们丧失审美判断的论调也尘消云散。“受众”体验艺术品类、享受悠悠情怀的可能变得越来越大……这种现象令动画艺术“以人为本”观念得到充实的缓解,足以蒙蔽“受众”于虚幻的审美之中,在一定时期令我们如痴如醉地陶醉着。

4.3D与运动捕捉

人所共知,绘画的技术本质就是在以透视原理为根本规则在平面上对空间进行表达,传统(平面)动画也是绘画的延承。而3D新技术在数字时代高调登场,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受众,怎么也不会料到,一场挑战传统(平面)动画的技术正式拉开帷幕。它运用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虚拟出空间假体中的“数字雕塑”,把虚幻的世界第一次更真实的逼近到受众面前。随之而来的,计算机运动捕捉技术,让“数字雕塑”一种静止状态有了圆润流利的姿势变化。在它的介入下,现实中角色无法企及的运动旋律、起伏转合、腾天入地等超常规运动都变得有了可能。在一段时期,3D及运动捕捉在技术层面被奉为至尊,令“受众”对新阶段的影视也提出了追问——脱离数字技术的艺术之路在何方?

5.网络集群渲染与虚拟现实

3D及运动捕捉技术在逐渐涉入动画领域时候,受众对视觉品质的要求与日俱增。追求视觉的完美直接拷问了它的可行性,一度让受众对这种技术丧失信心。随着不断的创作实践,甚至令创作者也对画面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但艺术思潮和美的理性向前发展完全是合乎时代规律的。一种新的网络集群渲染技术,在构架起的模型上附加材质、纹理、色彩、光源所模拟出的细腻令受众震惊,大家不再为角色肌肤、纤纤细发等等烦恼,这彻底打破了传统渲染过慢的瓶颈。同时也为随之出现的虚拟现实技术铺设了康庄大道,作为灵境技术,使得受众获得更多与自然状态下几乎相同、身临其境的身体感悟。从而使得现实的世界与虚拟的动画世界不是以彼此对立而是以相互接近为特征。此时奏出的,是一曲幸福与梦想,以引人入胜的幻觉颂歌。这恰好印证了技术服务艺术,客观推进艺术在传播时最大程度迷惑了受众的规律。

当然,在数字技术日益涉入动画介质本体时,那些纯粹以“炫技”吸人眼球的动画屡屡被爆出。那么,是不是倡导数字科技、用感性的数字方式就可以替代我们营造了千百年的艺术浪漫情怀?这一切,对于动画艺术人本思维的刺激不得不提上探讨的日程,终究有一天,技术真会“绑架”艺术与受众么?

二、心态导致创作:迎合受众心态的形式

计算机技术的日臻成熟,使得它重新塑造了人类的意识架构与现今传播方式。这种意识结构首先解体了受众原本的兴趣点,进而消融了受众存储在内心深处的图像符号,接着革新了受众引发思维的起点。由此,把数字动画艺术当作受众一如既往的审美既定符号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要用客观的、人本的、和谐的方式来探究,以此来阐释“数字动画艺术的人性化”与“人性的数字动画艺术化”。这不仅是对数字技术的尊重,而且还是对受众的审美态度、生存方式、身心健康以及受众如何与数字技术的韵律、节奏、秩序相呼应相同构等问题。动画技术的发展确实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带来了不可预知的后果——其中一些在我们的预测之外。

nlc202309031156

1.新锐文化

作为审美个体的每一受众,都是在接受新锐观念与文化中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当我们的眼界局限在荒野远漠之域,虽然不懂什么叫绿野欣荣,但内心里一定有对于繁花茂景的渴望,对于苍穹宇宙的期盼。作为繁景苍穹的新锐文化,正是以一种流行的方式蔓延着,在时尚、休闲、娱乐、品味、媒介方面的每一个角落。它总是在一定周期、一定节奏中实时更新,不停地代谢着刚刚离去的“新”。如此周而复始,更“新”就成为推动受众消费的核动力。

消费文化就意味着去理解一种持续不断创造着新奇事物并使其流行、引入和传播到每一个受众心里。作为新锐之“新”含义可概之为:其一为新鲜之“新”;其二为改革之“新”;其三为陌生之“新”。首先,在作为新鲜之“新”的探讨时,自然是与旧的、过时的形成对立。现代动画媒介消费体现了一个普遍的假设,即受众会在新鲜的东西上花费可支配收入。但这依然是建立在自然使用过程之上的购买模式,需求根本仍然依靠“磨损”的客观过程来创造替换的需求感,其无法成为受众消费的核心价值观。其次,在作为改革之“新”的探讨时,更多地设计的是效率与技术能力,不是纯粹的世界意义上的“新”。我们可以明晰地看到,虽然科技进步可以为受众消费视觉物质提供源泉,但这终究无法充分解释其为受众消费的推动力。再次,在作为陌生之“新”的探讨时,强调了新奇、不熟悉感。新鲜的与改革的都是产品的固有品质,都认同了本身已经被使用,有认知的存在。而陌生之“新”的判断,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变化而出现重大变化,存在对于趣味的显著差异。这种新的意义集中体现在现代、流行体制中,直接带入到高度美学价值的动画视觉作品中,对于受众,具有无尽的渴望感与吸引力。

新鲜、革新、陌新,三者齐意固然,共显新锐之“新”,动画视觉的新,何种的空灵美丽,何种的阔达气质,何种的柔婉清秀,何种的腾挪跌宕……直接刺激推动了现代受众视觉消费的发展,而作为陌生之“新”贡献了最强动力。作为人本主体的受众对陌生事物的感受总是很深,他们对于流行体系下的新锐文化总是充满了期待,表现出的狂热,这客观导致了动画产生的无限风光。由此,新锐文化成为动画被社会接受心态的第一种可能。

2.奇观心结

动画自诞生以来,在审美性上并没有停留在纯静止的体验层面上,而是通过受众不断的心理期盼、精神超越与对源于生活之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视觉世界中不常见的“新奇”并成为固有的心理需求。特别在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中,动画作为满足人们新奇感的功能越来越被置放到一个较高的位子。

图像学者周宪曾这样定义奇观:“就是用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某种高科技技法手段创奇幻的影像和画面。”从这种阐释中,我们不难看出,奇观动画在于强调视觉的新奇性、相应克制了传统影视的叙事性。这正是在后现代观念的影响下,视觉的艺术被消解了“权威”、“叙事”、“基础”和“本质”,使得传统以叙事的为基本前提的局面进入思维的短暂、散乱和不确定的维度中,视觉的快感被提升到了主体地位。在近年出现的大片中,我们不难看到层出不穷的大制作、大场面、新色感等等。这种变革解读了视觉文化的时代受众对于奇观的期盼,也预示了“奇观时代”的来临,开始了它挑战叙事的历程。

这种强调视觉的新奇感,一次次在满足着受众心理,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让受众感受到了无尽的惊喜和乐趣。而基于视觉的特性,决定了奇观的视觉作品本体很难有永恒性,作品的意义也存在于不断的解释与生成之中。这当然既是奇观动画的不幸,也是它的万幸。因为在传统的叙事动画中,创作者在决定作品的意指方面被赋予某种优先的地位或作用,受众就处于在领悟创作者意图、背景等前提下读取作品。这种不对等性显而易见。

奇观性在当代动画的视觉呈现中,有四个明显的特征:

动作奇观。动画借助夸张的特性把这一特征发挥到了极致,如“小小”的系列打斗,以动作本身的视觉效果为根本,简单的角色造型和流畅的动作设计,让有线性的人物演绎着丰富和流畅的动作,令受众观为叹之。

速度奇观。为了创造刺激的视觉场面,一种以“看快”与“快看”构成的速度奇观逐步符合了受众的视觉要求。“看快”是一种在动画中表现出来的速度奇观。即镜头组接节奏之快和角色场景运动之快,这两重的感受的叠加把速度演绎带入了化境。“快看”则是由于现代传播媒介的特性,使得受众永远都可以第一时间享受“新”的新奇,而又不断淘汰刚刚“离去”的新奇。

场景奇观。它本身作为新奇动画的一个独立部分,为了获得视觉冲击力大大强化各种奇观要素,将各种本身绝非日常可见的宏大场面交叠置放,令受众目不暇接。即便是场景的宏博游离于叙事与角色之外,但同样能令受众获得相对独立的视觉感受。

身体奇观。在当代影视中,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身体再现与表现在屏幕中闪现。这就是以人为主的躯体本身的展现,而对于身体隐私的窥探,反映出受众猎奇心态。这完全诱惑了受众对于身体奇观无限的遐想。

奇观动画固然可以受众获得暂时的快感,只是这种现象都没有摆脱技巧层面炫耀的乐观态度。动画作为视听综合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以影像传达创作者对世界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意义。感官受制于视觉见闻,心思发于符号所指;叙事与奇观,可认为是事物的两面,不可分离,要注意协调电影本身的属性,要以正确的思想内蕴引导受众的审美趣味。由此可见,奇观动画要进一步发展,就不能片面以奇观场面的营造来取胜。一味地迎合大众口味,片面追求暂时利润,而不注重自身的发展和建设,奇观电影势必走向低俗和没落,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创作追索人本:技艺构筑心态的暖巢

影视动画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不论技术形式,还是艺术趣味,总在一次次的变革中发生着相应地变化与完善,并取得巨大成功。作为动画创作者、执行人始终不应该背离亘古不变的常理——动画为谁而作?我们为谁而创?

nlc202309031156

当设计界正在盛行“以人为本”这种创作观念的时候,而作为动画,不可避免的也需要参与到社会氛围之中以实现其价值。以人为本,“人”即本原、出发点。动画的“以人为本”,是指一切创作都以实现人的利益与角度为基本出发点,真正实现人的存在、延续和发展,进而使“人”的如醉如狂的审美快感、观念和心理又刺激动画创作的进一步开展。如此循环往复,在感性与理性的双重作用下,一种艺术依存的光辉之路将愈发辉煌。诚然,动画的“以人为本”,关键在于“受众”。作为当代数字技术的全面发展,客观上不仅引发了审美形态的变化,同时令受众的审美心态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对于动画而言,传统的技术也好,新兴的数字技术也罢,它们绝不仅仅只是多了一种创作工具,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理念,艺术家对技术的依赖前所未有,艺术的构思也发生了变化。换而言之,今天动画数字技术,由于它的先进性,人力所不能达的诸多特性,使动画在创作者手中构筑出更多形态的可能。无论是画面的、还是光源的实施、动态的夸张……这一切让作为本体的受众在审美要求上日益提高,欲望日益强烈。

人类的所有艺术行为,都源自于人在生理、心理、情感上未满足的欲望的实现动机,而且人的需要如同人的生命过程一样,处在一种不断的新生与变动之中。人欲是无止境的,无限制满足人的各种欲望,个人将脱离社会和环境,所以动画创作中人的本位思想应有更高层次的引导。在“以人为本”创作流行的今天,动画创作中社会心态异变也影响着创作者和受众欲望的不断变化。动画创作者既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又要源于生活的感悟,还贴近于受众的心理,情感思维的规律。要实现创作中以人为本的心态,动画创造者就要深入洞悉“人性”。“人性”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变化的复杂体系,需要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共同探讨与解决,而不是简单的满足受众短暂的心理需求,作为创作者,始终应该坚持着引导、指引美的方向,而不是单纯的迎合。

“人道”是艺术创作以人为本的最高层次。受众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心态是不受控制的,只有“人道”是在漫长的造物活动中被人的理性思维一点点认识到和升华起来的。动画创作中,“人道”是对欲望的约束和引导,它还只是处于萌芽阶段,还只是动画创作的理想主义层面。同时,如果只是一味强调技术带来的画面的精彩纷呈,忽略了故事情节的曲折委婉,这种脱离了人性根本的文化价值取向,只一味以社会短暂普遍的接受心态为唯一原则,绝不可成为成功动画的思维主导。

很显然,目前的在数字技术和社会整体心态的影响下,而仅以技术渲染出的精彩视觉形态与弱化故事强化猎奇的做法,从长远看,绝不是符合人本规律的。如何让本华夏民族的动画切实迈向国际、走向成熟,只有在创作中表现出对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与尊重的动画作品才能长久引起共鸣和认可。

参考文献:

[1]阮艳萍.动画文化生存[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叶佑天.动画·人欲·人性·人道[J].电影文学,2012(4).

[3]叶佑天.用动画叙写涩涩战难与淡淡离愁的方式[J].电影评介,2011(7).

[4]齐骥.动画文化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5]叶佑天.传统造物及艺术思想对当下动画创作的文化观照[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2(2).

[6]黄鸣奋.新媒体与泛动画产业的文化思考[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7]郑宇等.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诗学与影像[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技术与社会 篇7

一、巧用媒体, 创设情境, 拨动心弦, 让体验生动起来

品德课堂上, 体验是关键, 而情感的激发, 则是有效体验的基础。情境体验作为一种重要的体验方式, 一直受到品德教师的偏爱。信息技术的介入, 不仅使学习内容变得形象直观, 而且情境创设也更为逼真了, 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了情感共鸣。

1. 情境凸显

对于《地球生病了》这个单元的许多内容, 比如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等, 学生可能有所了解, 但是由于缺乏亲身体验, 感受不深。如何将原本陌生的场景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将遥远的事物推到学生眼前?我利用视频媒体的长处, 把这些内容以录像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给他们以心灵的震撼。印象最深的是《地球在发低烧》这一课中, 孩子们因为生活在水乡, 从来没有缺水的体验, 所以感受不深。我在课中播放了一段录像资料。当孩子们看到河床龟裂、寸草不生的景象时, 情不自禁地惊呼起来。他们纷纷表示:为了不让地球变暖, 大家应该尽快行动!视频凸显情境, 拨动了孩子们心中那根情感的心弦。

2. 场景模拟

信息媒体因其形象直观性刺激着学生的感官, 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好好地利用这一点来渲染气氛, 为学生营造一个仿真的体验氛围, 促进有效体验。在《天有不测风云》一课中, 有一段文字是介绍地震小常识和自救方法的。如果只是纸上谈兵, 学生体验肯定不深刻。于是, 我利用声音、画面, 渲染一种地震突至、天崩地裂的场景, 让学生模拟地震中自救和救人。在这样的虚拟场景中, 孩子们非常投入, 自然而然学到了技能。

3. 制造情感落差

直观的画面对比容易制造情感上的落差。这种落差会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去学习如何应对。在《许多物种消失了》第二课时, 我先播放《可爱的生物》录像片, 学生一下子被那憨厚的大熊猫、神奇的海洋生物吸引住了。接着我又播放了一段介绍生物灭绝的F l a s h动画。孩子们刚刚激动起来的心情一下子降到了底点。在这样情感落差的冲击下, 他们自觉地去思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灾难?我们人类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 体验起来自然更投入了。

二、立足网络, 拓展阅读, 激活思维, 让体验丰满起来

网络的出现使教学空间豁然开朗。专题学习网站、M o o d l e平台, 弥补了纸质教材内容单一的不足, 为品德课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体验舞台。我们可以上传文件资料, 链接相关网页, 为学生展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孩子们的思维激活了, 情感激发了, 体验自然就丰满了。

1. 主题引领

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 但是如果让他们在网络上进行大搜索, 势必会占用大量的时间。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在平台上建立学习专题, 集中同一主题的大量资源, 方便学生阅读。这种主题式的引领让体验更有效。上《天有不测风云》这一课时, 我在M o o d l e平台上提供了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大量事件和数据, 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文字、图画、音像, 多种形式的呈现让人倍感触目惊心。当孩子们点击阅读时, 心中保护环境的那个“警钟”也逐渐响起。

2. 自主选择

在《许多物种消失了》一课中, 孩子们对于生物濒危原因有诸多猜测。于是, 我就组织大家在M o o d l e平台上开展阅读体验。学习平台上只链接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网页, 要求学生自己去选择有价值的内容。在这个放手体验的过程中,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生物濒危的现状, 自然涌起保护物种的紧迫感。

三、借助论坛, 互动交流, 探讨感悟, 让体验活泼起来

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是学生体验的催化剂。在常规的集体交流中, 学生互动面比较窄, 利用学校M o o d l e平台中讨论区是一个大胆而有意义的尝试。

1. 组组互动

由于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 让每个学生都进行互动, 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我更多采取的是组组互动的形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参与M o o d l e平台交流, 每个学习小组至少安排一到两位打字速度较快的学生负责输入, 以保证互动的顺利进行。如在《许多物种消失了》的第二课时《救救我们的生物朋友》的第三个环节中, 我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深入探究物种濒临灭绝的根本原因。在这个学习活动中, 我利用平台, 及时引导各小组互相探讨, 上传集体体验的成果, 不断充实自身的情感体验。

2. 师生互动

课堂少不了师生互动。M o o d l e讨论区为教师的指导和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教师可以在小组交流过程中随时了解学生的体验情况,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调控和反馈。对于学生的一些体验性的留言, 教师也可以通过回复, 进行肯定和表扬, 让互动更加富有生趣。

四、依托网站, 自主作业, 展示个性, 让体验灵动起来

在整合中, 我们不仅要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孩子们体验学习, 更要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因此, 我经常让孩子们利用电脑网络, 以自己特有的方式, 尝试更多的课内外体验活动, 展示体验性成果。

1. 成果展示

学习体验的成果最直接地体现在孩子们的行动上。此外,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给他们更多的成就感。在《救救我们的生物朋友》一课最后的体验性作业中, 我让孩子们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如用W o r d撰写倡议书、绘制电子画、编辑电子小报……) 为宣传保护生物做出自己的贡献。学生积极性很高, 纷纷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学校网站。当孩子们的作品在网络上得到展示交流的时候, 也在无形之中放大了作业的功效。

2. 课外指导

课堂点燃的是孩子的体验激情, 而实践行动还要继续下去。我们若能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一个“实践行动”的专题栏目, 引导孩子们开展后续的学习体验活动, 学生的课外活动会更有成效。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反馈。网站为孩子们提供了继续学习、深入交流的阵地, 也践行了品德课来源生活、回归生活的理念。

企业的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能力 篇8

一、企业社会资本的特点

1. 企业社会资本存在于组织间关系网络中。

经济资本通常存在于一个企业或者个人之中, 然而社会资本却只能存在于组织间关系网络中, 这种网络是由各种组织 (包括政府、企业、个人) 组成, 它使得企业能够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 获得持续成长的资源和能力。

2. 社会资本的关键要素是信任。

福山认为, 社会资本是由社会或社会的一部分普遍信任所产生的一种力量。信任以及它所隐含的道德准则, 是社会群体形成的前提。在企业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中, 如果没有信任, 企业将无法获取成长所需的资源, 也就不能形成社会资本。

3. 企业社会资本建立在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等基础之上。

企业社会资本的获得要求人们习惯于群体的道德规范, 并具有忠诚、诚实和可靠等美德, 这是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嵌入性, 它是企业社会资本中最深层内容。

二、企业的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经济条件下, 建构企业外部、内部社会资本, 形成良好的企业外部和内部合作机制, 对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宏观层面上的推动作用。

(1) 利于技术创新所需资源的获取。随着创新难度及创新风险的提高, 为有效创新, 技术创新主体需要信息、资金、人才、知识等多项资源的共同配合。企业的社会资本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 社会资本丰富的技术有利于创新主体获得所需的经验丰富的员工、专业化的技术、行业领先的技术支持、优先享受政府或其他部门提供的优惠待遇、资金支持等创新所需资源, 可以迅速组织资源, 提高创新的效率。

(2) 促进技术创新主体的合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种新产品和新技术层出不穷, 单个创新主体很难掌握所有的相关技术, 这就要求创新主体加强与供应商、政府及大学与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 以优化资源配置并较好地防范创新风险。在一个社会资本丰富的网络中, 基于网络的开放式结构和高效率信息交流, 各创新主体可以通过频繁合作, 得到创新所需的资源和相应支持。社会资本不仅可为大量的有效信息提供传播机会, 而且还可以提供信息共享、知识创新的平台, 进而促进技术创新主体的合作, 有利于技术创新环境的形成。

(3) 加快技术创新的扩散。一方面, 企业的社会资本本身是技术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资本量的增加扩充了技术创新的传播渠道, 从而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扩散;另一方面, 在一个企业的社会资本丰富的网络中, 创新主体可以通过与政府、大学及科研院所、与非盈利组织等相关机构紧密合作, 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并降低信息的搜寻成本。因此, 企业的社会资本积累能够有效扩充技术创新的传播渠道, 提高信息传递与扩散的速度, 降低社会信息搜集的成本, 从而加快技术创新的扩散。

(4) 减少技术创新的风险。经济全球化和创新速率的加快, 使得技术研发与应用所需投资费用增长, 任何一家企业或其他主体都难以承受创新所带来的风险。社会资本丰富的技术有利于主体间信任程度的提高、通过加强各主体间互惠的合作和规范建设共同分担创新风险。另外, 创新主体通过审视客观变化的种种征兆, 准确地解释环境的变化, 及时准确地识别和解决问题及症结, 从而更好地实现创新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 有效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5) 增强技术整体的创新能力。企业的社会资本可以有效减少创新合作中的协调成本, 增进了创新主体间合作的可能性, 从而更为有效的配置技术资源。一个良好的合作网络具有的创新能力将超过各成员自身具有的创新能力的总和, 即整体要大于个体之和, 因为网络具有的创新能力会吸引相关企业, 进而发展成为企业集群, 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增强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

2. 微观层面上的推动作用。

(1) 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 它从一个新构思出发, 先后经过研究发展、工程设计、生产试制、市场营销等过程。因此,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它不仅仅取决于企业的研究发展部门, 而且还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制造部门、市场营销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等等。尤其是研究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的有效合作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

要提高这三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 企业内部就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资本, 即相互信任和合作。由于知识的创造受到个人接受和消化知识的能力、组织能否有效促进知识的转移这两个方面的制约, 因此, 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内部就应该建立一种鼓励合作和创新的企业文化, 并通过构建基于信任之上的社会资本, 从而对知识进行有效地管理和创造。

(2) 企业外部的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由于技术创新的来源不仅仅限于企业内部, 企业的外部资源也是技术创新的有效来源, 因此, 企业既要加强与纵向部门 (如销售商和供应商) 的联系, 也要加强与横向部门 (如竞争对手) 的联系, 更要重视与领先用户之间的联系, 通过企业良好的社会资本, 以提高企业技术合作和技术创新的效率。

企业外部社会资本有利于节约企业间的交易费用。这种节约不仅表现在它可以节约企业的信息搜寻费用、减少或避免企业理性的无知, 而且还表现在它有利于成员间的合作与彼此信任, 从而节省了协议的谈判、拟订和执行的时间、精力与费用。而交易费用的节省有助于提高企业收益, 企业收益水平的提高又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财力支持。企业交易费用的节约和收益水平的提高与企业间的信任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其次, 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有利于企业之间共享技术资源,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三、企业积聚社会资本的途径

由于企业社会资本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制胜的关键因子, 直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积聚企业的社会资本, 将其作为战略管理的核心。目前企业应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发展的要求, 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 塑造新的竞争理念, 对企业经营目标进行战略性调整。

从竞争走向合作, 是企业间竞争的新趋势、新特点。为此, 企业经营者应改变传统的、与竞争对手之间非此即彼、非赢即输的狭隘竞争观念, 树立与竞争对手既竞争更合作, 通过合作谋求多赢的观念, 只有在这种新的竞争理念的支配下, 企业上下才能形成与竞争对手建立高度信任的合作网络的共识, 从而增强建立跨企业网络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塑造新的竞争理念的同时, 企业应对经营目标进行战略性调整, 亦即改变传统的片面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模式, 将其转变为追求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模式。

2. 建立虚拟企业。

作为企业外部网络的高级表现形式, 虚拟企业是指以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为基础, 依靠高度发达的因特网将供应商、生产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等独立的企业链接而成的临时网络, 其目的是共享技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由于虚拟企业能使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仅将其集中于自身竞争能力强、附加价值高的功能上, 而将自身竞争能力弱、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 从而能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最佳配置, 加快企业创新, 达到尽可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因此它将成为21世纪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为此, 企业应在认真分析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自身的优劣势和外部资源状况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组建虚拟企业, 选择合适的虚拟企业形式。

3. 培育团队协作型企业文化。

培育团队协作型企业文化, 是企业积累内部社会资本的关键。为此, 首先企业应在员工中培育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念, 使员工对企业有认同感、归属感,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其次, 企业应通过采取各种激励措施, 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心理需要, 使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结成命运共同体。再次, 企业应加强道德建设, 并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 通过企业道德的力量和制度规范来约束员工的行为, 增强员工之间的互信和合作机制。

4. 改革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载体, 构成企业内部网络建构的重要方面。企业应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将其转变为“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因为“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其信息传递是纵向的, 员工之间缺乏横向的信息交流, 阻碍了员工之间互信合作机制的建立;而“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则不仅有助于员工之间的横向信息交流, 建立员工之间的互信合作机制, 而且有利于实现企业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 有利于适应新经济要求企业中“知识权威”代替“行政权威”。

5. 信息网络化再造。

在着力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的同时, 企业还应大力推进信息网络化建设。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条件下树立企业公信力, 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合作, 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必然要求。为此, 一方面企业应转变观念, 提高对发展电子商务必要性的认识, 积极投资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应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作为发展的重点方向, 同时在有利的条件下大力推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另一方面, 企业应积极推进内部网 (Intranet) 的建立。

技术与社会 篇9

关键词:企业社会资本,技术创新行为,企业绩效

社会资本最初是以社会结构中的个人为主体进行研究, 之后的研究发现, 社会资本可以在个人层次、组织层次、组织间层次以及整个国家层次等多个层面上进行研究[1]。首先开展企业层次研究的是国外学者, 他们在绩效、资源获取与分享、组织创新、组织学习及组织合作等多个管理热点问题引入社会资本进行研究。我国较早开展企业社会资本研究的是边燕杰等学者, 之后陈传明、周小虎、张方华等众多学者对其显示了浓厚的兴趣, 研究热点包括企业和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外部社会资本与内部社会资本、企业资本与技术创新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等。但对于企业社会资本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行为, 特别是企业社会资本如何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行为, 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认为, 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是技术创新成果的直接诱因, 有了相应的创新行为才有可能取得技术创新绩效。因此, 本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 将技术创新行为划分为内部创新行为和外部合作创新行为两个维度, 研究企业社会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行为及创新绩效的影响。

1 理论基础与假设

1.1 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

由于网络资源或关系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整合能力各有所异, 从而影响了企业行为和经营绩效[1]。企业必须不断增加新资源的投入来保持和强化已有的竞争优势, 社会资本当属其中的一项重要资源[2], 社会资本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改善学习和取得技术与资源的渠道, 有助于提升其企业绩效[3]。Burt (1992) , Honig (1998) , Roger, et al (2001) , Akdere (2004) 认为, 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企业的社会资本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4]。综合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1: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在对社会资本维度的划分中, 学者Nahapiet & Ghoshal[4]提出的社会资本维度模型,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模型定义企业社会资本为嵌入于、可利用的并源于个体或社会单元拥有的关系网络中的实际的和潜在的资源, 并把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3个维度: (1) “结构维度” (Structural Dimension) :网络结构及构成网络结构的社会连带以及可使用的组织; (2) “关系维度” (Relational Dimension) :信任、规范、认同、义务; (3) “认知维度” (Cognitive Dimension) :共有规则 (Code) 和范式 (Paradigm) 。

良好的社会性互动, 可以促使组织间分享更多资源或经验, 进而赢得组织间的最大利益[6]。特别的, 供应链内买卖双方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能有效促进成本的降低、知识的获取和创新[7]。Michael, Jeen-Su & Mark[8]认为, 互动对象的异质性可带来新的机会和对企业绩效有利的信息。Wu & Cavusgil[9]指出互动对象的稳定性有利于企业网络成员之间建立信任和互惠, 而这对企业非常重要。据此提出子假设:

假设H1a:企业社会资本结构维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管理中的信任与更好的绩效相连[10]。当双方存在相互信任时, 会更乐意相互分享对方的资源, 不担心被另一方所蒙蔽[11]。相互间的信任可以有效减少合作中的机会主义倾向, 降低合同的执行和监督成本, 从而提高双方整体的组织绩效[12]。

承诺是合作双方保持良好互动关系的重要保障, 也是重视彼此关系质量的一种体现[13]。林隆仪和李水河[14]基于台湾地区交通服务业务外包数据的研究表明, 外包双方之间的关系质量有助于降低成本, 并提高服务的质量。Krause, Handfield & Tyler[13]基于美国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的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关系发展的努力水平的实证研究表明, 采购者的承诺对及时交货、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灵活性等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据此提出子假设:

假设H1b:企业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共同愿景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可以降低机会主义行为, 容易形成相互间的合作目标[16], 与知识获取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7]。组织间的相互认知使网络成员在熟悉的情景环境中沟通交流, 能促进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转移以及吸收, 从而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13]。

据此提出子假设:

假设H1c:企业社会资本认知维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1.2 技术创新行为与企业绩效

对于技术创新行为, 国内外主要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基于这两个视角, 本文将技术创新行为进行系统的划分, 定义内部技术创新行为为企业内部创新个体的行为, 包括组织文化、企业家角色、组织成员的经验和知识积累等。外部技术创新行为则主要是指创新环境。

企业所在发展的产业中, 由于自身的资产、技术能力与环境不相匹配, 将导致企业绩效下滑[18], 而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技术则提高了创建新企业的潜在回报[19]。

综合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2:技术创新行为与企业绩效影响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H2a: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行为与对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聂锐, 孟晓华 (2005) 实证研究表明 “行业环境与国家政策”、“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以及“内部管理”某一方面出现不利于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问题, 都可能给创业失败带来重大的影响[20]。张炜 (2007) 认为塑造良好的创业孵化环境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帮助技术创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21]。

据此提出子假设:

假设H2b:企业对外合作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1.3 企业社会资本、技术创新行为与企业绩效

Eddleston等[19]认为, 两个以上的组织出于获取新技术、分担风险、规模经济、进入新市场和技术互补等动机, 会愿意建立网络关系, 以共享资源来提高产品技术创新能力, 获取开拓新业务所需的信息和人才, 同时也可增强自身组织战略的适应性。Adler & Kwon[22]认为企业成功的原因在于与社会网络中其他组织间的联系强度, 这种联系能促使企业从外部获取和整合知识, 加速内部组织学习, 因此可以缩短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同时降低新产品开发的成本和风险。

综上所述, 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技术创新行为两个维度在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果。

随着企业的发展, 技术问题成为企业的核心问题, 企业需要寻找技术伙伴为自己的发展建立稳固的技术基础[24], 良性的社会性互动对组织创新有正向的关系[25]。据此,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3:企业社会资本与内部技术创新行为关系显著, 前者通过后者间接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假设H3a:企业社会资本结构维度与内部技术创新行为关系显著, 前者通过后者间接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假设H3b:企业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与与内部技术创新行为关系显著, 前者通过后者间接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假设H3c:企业社会资本认知维度与内部技术创新行为关系显著, 前者通过后者间接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高新技术企业与外部相关利益方的网络联系、相互信任和共同认知, 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合作风险, 减少新产品开发时间, 拓宽企业从外部环境中获取信息、资本、服务等关键资源的机会[26], 构建社会资本与提升企业的知识和创新绩效密切相关[27]。综合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4:企业社会资本与对外合作创新行为关系显著, 前者通过后者间接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假设H4a:企业社会资本结构维度与对外合作创新行为关系显著, 前者通过后者间接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假设H4b:企业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企业社会资本与对外合作创新行为关系显著, 前者通过后者间接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假设H4c:企业社会资本认知维度与对外合作创新行为关系显著, 前者通过后者间接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的定义与衡量

本研究 (1) 采用国内外现有文献中被证明为有效的量表, 再依据本研究目的进行修改, 这样可以确保测量工具的效度和信度; (2) 通过与5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主管的深入访谈, 征求问卷题项的修改意见。 (3) 发放初始问卷给这些技术主管进行预测试, 根据问卷反馈进一步修改; (4) 在此基础上形成最终问卷。所有设计均采用Likert七点量表, 针对不同问题设计不同的回答形式, 以保证答题者能准确回答。

本研究将企业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已有的实证研究中, 有的学者单独分析创新绩效[29,30,31], 有的学者单独分析财务绩效或经营绩效[32,33,34], 缺乏针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分析。研究表明, 企业绩效是一个多维概念, 单一的绩效指标往往无法进行全面反映[35], 因此, 作者根据文献及企业调研的情况, 分别对创新绩效和经营绩效进行测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测量题项为: (1) 销售额增长率; (2) 净资产回报率; (3) 市场份额增长率; (4) 市场竞争力。度量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为:近3年里, 与国内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相比, (5) 新产品数; (6) 专利数; (7) 新产品产值占销售总额的比重; (8) 新产品开发速度; (9) 新产品成功率。

技术创新行为作为中介变量, 已有文献主要集中于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行为和对外合作创新行为两个方面进行测量。本人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行为划分2个维度:内部技术创新投入和内部技术创新支撑;对外技术创新合作也包括两个维度:获取创新信息和创新合作活动。

企业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是本研究的解释变量, 测量企业社会资本结构维度的题项为: (1) 联系的频繁程度; (2) 联系的密切程度; (3) 联系对象的数量/花费的时间。测量企业社会资本关系维度的题项为:联系双方 (1) 损人利己的趋向; (2) 真诚合作; (3) 信守诺言。认知维度则通过2个题项进行度量:联系双方 (1) 共同语言 (2) 相似的价值取向/一致的集体目标。

2.2 样本的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调查范围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事业单元或事业部, 调查对象以企业中高层主管与业务主管为主。截至2011年4月, 共发放问卷372份, 共回收有效问卷176份, 回收率56.2%, 有效率47.3%。

本研究将以Cronbach's α系数来检验变量的信度, 如表1所示。各因素及各变量的Cronbach's α值都在可接受的范围。这表示本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本研究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指标如表2所示, 可见各指标均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同时, 本研究各变量中各因素的区分效度也达到了显著水平。

3 研究结果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软件AMOS17.0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 采用最大似然法 (ML) 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 并从基本拟合标准 (Preliminary Fit Criteria) 、整体模型拟合度 (Ove Rall Model Fit) 和模型内在结构拟合度 (Fit of Internal Structure of Model) 等三方面评价模型的拟合度[36]。

3.1 整体理论模型的检验

理论模型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各个潜在因素的衡量指标的因素负荷量除了关系维度的X4 (联系双方在合作过程中, 存在损人利己的趋向) 为0.130外, 其他因素负荷量均位于0.4~0.9之间的标准状态, 在p<0.01的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 因此, 企业社会资本影响因素、技术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各个度量指标是有效的。

续表

注:“—”表示该变量在非标准化前负荷被设置为1, 不计算C.R.值和P值

本文采用巢模式法 (Nested-Model Approach) 对假设关系进行验证。本文在虚假模式与理论模型之间初步设定3个巢模式对模型进行重新拟合。巢模式的验证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见, χ2/df分别为2.546、2.603、2.451, 1.502, 都小于最严格的标准3;GFI、AGFI、NFI、IFI、CFI的指标值均大于0.9;RMSEA的值均小于最高上限0.08。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综合表3、表4各项指标的判断, 本文理论模型的整体模型拟合度较好, 可以用以检验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

3.2 假设的验证

巢模式的路径系数如表5所示。从理论模型的拟合结果可以看出, 假设H1、H2、H4检验结果支持。企业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对技术创新行为内部技术创新行为维度的路径系数C.R.值均低于1.96的参考值, 在P=0.05的水平尚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H3b不支持, 而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前者通过后者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因此, 假设H3部分成立。

续表

接下来对本研究的初始结构方程模型进项调整, 即删除初始结构方程模型中企业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与内部技术创新行为维度的关系路径, 进而得到修正模型及其参数结构如图1所示。修正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如下:χ2/df为1.477小于最高上限5, 甚至小于更严格的标准3;GFI、AGFI、NFI、IFI、CFI的指标值分别为0.940、0.938、0.913、0.958、0.963均大于0.9, 拟合值高于初始理论模型;RMSEA值为0.039, 小于最高上限0.1, 甚至小于更严格的标准0.050。由各项拟合指标的判断结果可以发现, 相对于初始结构方程模型, 前述可获得验证的假设在修正模型中的路径系数较为理想, 而且都具有统计显著性。如图1所示, 说明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好地拟和数据和更真实地反映调查数据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4 结论与讨论

后金融危机时代, 作为自主创新“生力军”的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如何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行为获得竞争优势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课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可以发现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成员之间运行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 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企业社会资本为研究视角, 细化高新技术企业绩效为经营绩效和创新绩效、并以技术创新行为为中介, 将三者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 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 (1) 企业社会资本是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和创新绩效的重要资源。 (2) 企业社会资本通过技术创新行为间接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 (3) 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等几个维度可分别从高新技术企业内外两个部分衡量。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高新技术企业从企业社会资本的视角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高新技术企业社会资本的合理搭建和有效运用, 将会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们的出现弥补了众多理论研究领域的局限性, 拓展和深化了理论研究的视角, 并进一步深化了原有研究议题的解释。由于企业社会资本重视社会行为方面的各种关系, 强调嵌入在企业网络中资源和能力的获取, 有理由相信, 社会资本理论对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进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创新绩效具有强大的解释能力。在此基础上, 本文深入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社会资本通过内部技术创新行为和对外合作创新行为的中介传导, 以整合的视角更客观、更全面地刻画了企业绩效的形成机理, 由此证明, 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进行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整合, 内、外资源相结合, 从而顺利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高自身的创业导向水平。

信息技术及社会资源与新闻人才培养 篇10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国力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在这种形势下, 在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育体制、科学内容、教学方法、招生考试制度以及教育评估内容和方法的同时, “大力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促进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教育模式的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 特别是专业教育信息技术工作者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于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更要充分利用, 培养现代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现代化新型应用人才离不开广播电视信息技术。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就是现代技术的产物。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微型计算机开始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 80年代迅速得到普及。进入90年代, 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实现, 使得人类的新闻与传播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培养现代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在要求, 并使得人类的现代化新型教育信息技术由视听技术迅速发展到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为依托的信息技术。这种新型教育技术对于改革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模式的作用明显, 将随着以信息革命为显著标志的21世纪的到来, 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将迅速出现并将对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标准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广播电视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级专业人才。早在1983年, 当广播电视部获悉厦门大学正在筹建含有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新闻传播系时, 即致函教育部 (1983年10月10日) :“希望批准厦门大学创办这个系。” (【83广发函11号】) 办广播电视专业, 需要现代化的广播电视实验设备。学校经费极其紧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 余也鲁先生以帮助校系解决困难为己任, 不辞辛劳, 亲自奔波, 终于为新闻传播系筹集到一笔资金, 并在香港购买了整套广播电视设备。传播技术实验室建设开始启动,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招生条件基本具备, 1989年, 该专业第一批学生跨进了新闻传播大楼。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虽然比国际新闻专业 (现改名为新闻学专业) 和广告学专业起步晚, 但发展势头很好。在实施“211工程”建设中, 学校把传播技术实验室作为全校文科重点实验室建设, 每年投入大量资金, 系里也从创收中划拨出尽可能多的经费更新改造仪器、设备, 演播厅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学校还把“新闻中心”设在实验楼中, 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实践阵地。经过多年的发展,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师资队伍逐步完善, 并出版了一系列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就业主要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业、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广告公司等单位, 这些部门的工作都无一例外地要求电子化和信息化。

从厦门大学事例与学生就业, 可以知道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是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内在要求, 必须培养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

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就业主要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业、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广告公司等单位, 在这些单位内有众多的业界精英与师资、设备和管理流程。这些既可以是实习基地与场所, 更是高校教育重要的社会资源。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为探索办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方式与提高培养质量实有必要。

利用这些社会人力资源, 可以提高社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节省教育成本, 使高校理论教学与社会结合, 深化理解,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的高校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师有近1/3是外聘, 更有私有制高校近90%是外聘兼职教师。

可使高校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培养更贴近实际, 方便就业。据跟踪调查与统计, 有近50%以上的学生就业于社会外聘兼职教师的指导与实习单位。

可以利用社会的物力资源, 减少高校的设备投入, 提高社会的物力资源利用效力, 为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教学服务。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很多设备投入量是很大的, 个别单价还很昂贵, 是高精尖的设备, 作为高校不可能全部投入这些设备硬件, 只有借助社会的物力资源解决设备资源、实验与实践教学问题。

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下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培养的效用

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培养在高校课堂内外, 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都得到了充分应用。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下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效用明显。

现在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本科学生完成学业, 一般有2500~2600个学时的学习, 合156~162个学分, 据不完全统计, 各高校培养方案有50%左右课程是技术类课程, 同时还有众多技术实验与实训课程, 可见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在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学习源头———培养方案中就效用明显。

广播电视信息时代的最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信息属性日益突出, 信息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因此, 教育的功能也必须由训练记忆和操作技能、进行选拔, 转变为训练信息的检索能力、利用信息进行再创造的能力。目前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高校多媒体教室至少占总座位数的50%以上, 沿海发达地区高校有的是100%, 多媒体课堂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特别是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资料多媒体化, 现代新闻信息无纸化、高速化、全球化、网络化, 促进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时刻要用最新的案例与新闻事件进行教学, 更新教学内容等, 可见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下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体现了明显的效用。

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就业主要在广播电台、出版业、电视台、报业、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广告公司等单位, 在目前社会信息条件下, 如果学生不具备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现代编辑出版技术、现代摄录编播广播电视技术等, 学生将无法就业。可见, 现代信息技术驱动下技术类课程学习是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将来谋生与就业的基本技能。现在网络编辑新闻采编就业人员众多, 国家、省、市有关管理部门已委托专业化公司进行“网络编辑师”的全国培训, 持证上岗。

总之, 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内在要求、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就业与社会资源的特性, 必将产生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晓芸、苗天慧:《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时滞效应与预期模式》, 《新闻界》, 2007 (12) 。

[2].梅尔文.门彻著, 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 华夏出版社, 2005年版。

[3].约翰.V.帕夫利克[美]著, 张军芳译:《新闻业与新媒介》, 新华出版社。

[4].戴元光:《传媒、传播、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的价值重构》,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5].申凡、余奇敏:《新世纪呼唤文理渗透的新闻传播人才——兼析理工为主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 (6) 。

[6].万华明、郭碧云:《论工科性高校的新闻专业——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新闻爱好者》, 2008 (5) 。

[7].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8].《武汉科技大学校报现象的启示》, 人民网《传媒》动态, 2006年7月26日。

上一篇:高专英语情感教学下一篇: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