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创新基地

2024-07-19

实践创新基地(精选十篇)

实践创新基地 篇1

一、工程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改革思路

1. 国内外工程教育现状分析。目前, 国外许多大学都将工程训练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1) 美国研究型大学工程训练的主要模式, 在校学生是以“大工程背景下的工程训练教育”为主, 目的是实现高等工程教育由科学向工程的“回归”, 毕业后, 在工厂有1年的实习期。 (2) 德国非常重视工程技术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要参加工程训练l2个月左右, 才有资格接受高等工程教育, 大学期间对学生进行的工程训练强调在社会的企业中进行具有更强的实践性。 (3) 法国理工院校的工程训练教育重点主要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工程师, 一半时间在学校进行工程概念的教育, 一半时间在工业企业实习。 (4) 英国在大学内设立工业中心。让学生在“仿真工厂”进行工业训练。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生产现代化、竞争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社会和企业承担的实践教学育人功能不断弱化,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面临严峻挑战。其主要表现是实践教学经费严重不足, 厂矿企业不愿接受学生实习, 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使学生难以参与动手操作, 只能面对生产流水线“走马观花”, 使“实习”变成了“参观”,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国内各高校纷纷建立自己的工程训练中心[3,4]。1998年底,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1所高校利用教育部组织的世界银行贷款, 率先在国内建立首批工程训练中心, 至今已有100多所高校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工程训练中心, 我国大学的工程训练 (实践) 中心主要特点如下: (1) 大多从原来的校办工厂中分离出来的, 实现了从工厂教学向教学工厂的转换。 (2) 绝大多数为机电组合模式, 主要为机类、近机类专业学生的“金属材料工艺学”“电工电子”等理论课程服务。 (3) 实践教学内容丰富, 实习的主要项目有车、铣、刨、磨、钳、铸、锻、焊、热、电工、电子等传统的实习项目。 (4) 师资队伍方面, 国内一流大学的实践指导教师的基本素质高;而其他高校实践指导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都不高。 (5) 设备先进, 各学校均购置了相当数量的现代制造设备。 (6) 以上的工程训练缺少真正的工程环境, 学生没有在真正的做工程项目环境下进行实践[5,6]。针对国内外工程教育现状及实践教学特点, 学生在本科阶段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成立真正的综合工程实践中心, 研究及实践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工程教育的必由之路。

2. 工程实践创新改革思路.以“工程观”为主线,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工程设计能力及工程创新能力为重点, 解决制约高校实践教学的三化问题, 优化整合学校现有实践教学资源, 建设具有现代工程背景的综合工程创新实践中心, 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二、工程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改革与探索

1. 优化整合现有实践教学资源, 将机械实训中心、信息实训中心、车辆实训中心、物流管理实训中心部分资源及博远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有机整合, 建成具有承接工程能力的综合工程实践中心。

2. 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1主线, 2阶段、3层次、多模块”综合性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所谓“1主线”是指以机电产品的设计、制作、销售、物流管理, 车辆的设计、制造、销售管理、维修服务为主线设定实践教学项目和环节;“2阶段”就是指将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划分为2个阶段;大学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 在第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同时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大学三、四年级为第二阶段, 在第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所谓“3层次”是指工程训练内容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只动手, 在该层次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第二层次:动手+动脑], 在本层次, 注重动手和动脑的有机闭区间组合, 通过举一反三,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层次: (动手+动脑) , 在该层次在本层次, 动手和动脑形成开区间组合, 通过实践能力的提高, 具有主动实践意识, 学生可以逐步具有创新意识, 进行创新活动, 自主研究感兴趣的事物。根据不同层次, 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认知实习”“工程基础实习”“专业技术实习”和“综合创新实习”。实践内容跨学科设置, 实践课程面向全院开设, 每一层次设置的实践内容都和学生的学习阶段、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相适应.工程实践的内容由低到高, 由基础到专业, 由单一到综合, 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探索工程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改革, 开拓学生的工程视野, 提高学生实践环节的工程意识, 利于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孙宏.试论高校教师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高等理科教育, 2002, (1) .

[2]朱高峰.新世纪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 (1) .

[3]王雪峰, 曹荣.大工程观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4) .

[4]顾秉林.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5) .

[5]胡卫庆, 姜翰照.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8, (2) .

实践创新基地 篇2

论文摘要:以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以创新设计和创新竞赛为手段,论述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并提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论文关键词: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设计创新竞赛

近年来,我校开展以创新设计为手段的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通过机械CAD/CAM专业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将学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传统优势与创新设计相结合,在落实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培养的学生具备了较扎实的创新设计能力。通过创办CAD协会及积极开展创新设计教学活动,创造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学习氛围,通过举办创新设计竞赛,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实践的舞台,极大地促进了我校机械CAD/CAM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现阶段的教学工作欠缺厚实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条件,还不足以形成一套系统的运行管理机制,经费使用方面也欠缺保障,跨部门的组织工作难以协调,虽然在教学中已形成创新的风气,但未能上升到教学模式的层次,受益面有限。

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课程实施必须思考的问题。我校机电系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韶关学院省级重点实验室――现代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整合实验室资源,建立创新设计实践基地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基地建设则是实现实训和实习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以前,学校的实验室按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单独设立,实验内容分散且有相互重叠之处,学生为完成实验而实验,尤其是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偏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相对偏少,学生思维方式僵化,教学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学生接收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适应社会挑战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通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我校将现有的实验室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了以省级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创新设计实践基地。该实验室既建立起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又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实践基地。它包括现代设计实验分室、现代制造室、测试与分析室及机电一体化室,完成了机械类专业从设计、制造、测试、分析及机电一体化等相关学科实验教学。建成的重点实验室年均可接纳学生、教师多人次,可同时容纳教师、学生100多人进行实验和科研工作。尤其是引进了大量的现代实验设备,如快速成型机、加工中心、ANSYS分析软件和测试仪器、特种加工设备和常用CAD/CAM应用软件,以适应不同年级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需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我们更新实验课程,压缩演示性实验,增加动手操作性实验,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转变;打破单一课程的局限,把设计与制造有机结合,开设CAD/CAM一体化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实验”。

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成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实验基地,也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地。通过技能培训和科技创新培训,围绕先进实用设计制造技术开设各类工程实用技能培训,培养学生适应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工程应用能力;通过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并组织参加校内外的各项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立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

高校能否为国家培养出合格人才,关键在于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更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还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如果一名高校教师只能单纯地从事教学,不能开展科研活动,不仅本身的.学术水平难以提高,在教学上也会因为知识狭窄而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我校机电系教师积极参加各项科研活动,组织各类科技学术讲座,增强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的意识,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且开辟了第二课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建立大学生科研工作基地,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所在。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另一方面根据专业特点,要求现有的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产品设计和开发活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到厂矿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专业训练,提高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机电系已有4名“双师型”教师,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进行创新技能培训

教育模式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变化的步伐,过去长期实行的专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同时,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欢迎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适应能力广的复合型人才,其中创新能力强是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它需要具有多面性的知识体系和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此,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创新”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对口”人才培养,增加了校内公选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定期开设创新技能知识讲座,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先后成立了“CAD协会”和“电子协会”,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各项交流活动。同时,举办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对成绩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形式多样的创新型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

学校成立了CAD协会并积极开展创新设计教学活动,创造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学习氛围,通过举办创新设计竞赛,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实践的舞台。将培养手段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极大地促进了机械CAD/CAM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CAD协会和电子协会鼓励学生科技创新,经常性地举办校内创新竞赛,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和全国的创新设计大赛。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我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广东省和全国的多次创新设计大赛中,我校获得省级一等奖4项;在广东省第七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中获自然科学类二等奖1项;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竞赛获奖3项;广东省机械创新设计竞赛获奖12项;在中南地区港澳地区首届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造大赛中,获得广州赛区3项一等奖,选送到广西参加中南六省选拔赛获得2个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有2组获广东赛区三等奖。CAD协会的比赛作品有9项获得了国家专利,是同类院校中的佼佼者,反映出我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已初见成效。

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形成新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既保留了优良的验证性实验,又更新了实验内容,增强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但常规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已不适应要求,尤其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像一般的基础性实验按实验指导书的规定完成即可,它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对优选出来的创新作品需立项并进行制作,以参加更高层次的创新设计竞赛。现代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对高年级学生及有项目参加创新竞赛的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时间进入实验室,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这种实验管理模式的意义还在于:

(1)实验室开放不仅对学生技能训练,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实验室开放内容贯彻了“因材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要求确定开放内容,内容包括: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课外科技活动实验;

(3)较好地实现学生参与教师科研,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加强了对学生实验素质与技能、创造性思维方法和严谨治学态度的培养;

(4)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通过开展“开放实验交流答辩会”等活动,促进学生实验小组之间的沟通,分享实验成果和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学生参与开放实验项目取得优异成果者,可向教务处申请学分。学校每年评选一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成效突出的开放实验项目作为优秀项目,对参加者和指导教师实行奖励。

建立开放性实验室,是实验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其思路是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开放式实验、创新实验、科研和各类社会活动,提高实验教学水平,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面向21世纪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创新品质和发展能力,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在制造行业生产一线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技术运用与改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通过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系统地对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及培养目标进行积极的探索。几年的实践表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白彦茹.浅谈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1).

[2]曾洁珍.若干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的比较分析[J].教育导刊,2003,(10).

实践创新基地 篇3

关键词: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创新成效

作者简介:王泱(1972-),女,江苏铜山人,华北电力大学教务处,高级工程师;王秀梅(1965-),女,河北邯郸人,华北电力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研究员。(河北保定071003)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50-02

近年来,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在各类创新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在2011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取得了总成绩排名第一的佳绩,同年华电学生又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摘得特等奖1项。而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华电学生一举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在该竞赛全部奖项中每8块奖牌就有1块被华电学子摘得。华北电力大学“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1]在大学生创新竞赛中再次得到彰显。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学校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创新教育的综合体现。本文从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角度,介绍华北电力大学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创新实践基地初具规模[2]

从1998年开始,学校利用校企合作基地捐赠的设备,在校办工厂建立电工实践基地,开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高、低压系列电工实践训练项目30多项,制定了《电工实践基地开放管理办法》,率先向本科生开放。2000年以后,学校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陆续建设了数模、电子技术、仿真技术、物理、机器人、自动化、机械设计等一批创新实践基地,并出台了《仿真创新实践基地开放管理办法》、《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创新实践基地开放管理办法》、《物理实践创新基地开放管理办法》等措施,使一批依托于实验室的创新实践基地陆续开放。为了全面推行学校各类实验室开放工作,学校出台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要求各类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实践基地,都要努力创造条件对全校本科学生开放。目前,学校共有创新实践基地10个,涵盖了基础、技术基础、专业领域和工程实践。各创新基地根据自己的特点拟定了数百项不同层次、不同系列的设计性和创新性项目,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爱好自主申请到基地进行创新实践。学校还设立了“课外能力·素质学分”,只要按要求完成实践项目,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创新基地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给广大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实践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创新实践活动丰富多彩[3-4]

1.电工创新实践基地

电工创新实践基地是依托于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建立起来的,定位在培养掌握职业技术操作的基本技能和创新技能,熟悉电力行业设备运行过程,具有一定的解决现场问题的智力技能型人才。基地能够开展“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系列设计性实验”、“机电拖动与控制系列设计性实验”等近30个设计性实验,这些项目全部是工程实际项目,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开放,进行设计性、综合性工程实践。学生选修电工实践课程后,可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如双休日、寒暑假以及晚自习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可以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学校将基地开出的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将学分纳入毕业基本学分要求,并计入学生成绩档案。这一制度大大激励和调动了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学生的电工技术动手实践能力锻炼成为必修项目。

2.机械设计创新实践基地

机械设计创新实践基地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动手组装和建造有一定功能的项目作品,可以掌握各种机械结构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常用电子元器件作用、原理、使用技巧,常用的编程方法与串口通讯方法等。自2006年9月开始,基地利用慧鱼创新系统平台开设科技创新实验课程,已经有650余人完成课程项目的制作与开发;基地还开设了“机器人制作与开发”课程的培训,已经有200余人完成课程项目的制作与开发,并组织学生参加了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基地目前已经成功组织两届校内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选拔优秀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三年有10多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的项目在该基地设计制作,他们设计的作品多次代表学校登上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的舞台。

3.电子技术创新实践基地

电子技术创新实践基地作为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全校学生各类电子设计竞赛等创新活动的指导。基地实施电子技术实践能力分级培养方案,分级培养在保留并规范应知应会的基础训练,丰富和完善设计型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将传统实验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增加综合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基础设计型、综合设计型、创新型”的三级式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际兴趣自选实验项目并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或者直接参与教师的工程项目。基地教师负责指导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项目,5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基地在开展创新实践的同时,举办了五届校内电子设计大赛。而学生们在基地经过动手实践后,设计、制作电子作品的能力大大增强,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

4.仿真创新实践基地

仿真创新实践基地是依托于原电力部“电力生产仿真与优化控制重点实验室”建立起来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除承担着学校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热能工程、热能工程(集控方向)、电气工程专业的“火电厂运行仿真实践”、“发电厂仿真实习”外,还面向学生开展“分散控制系统(DCS)综合实践”等,组织学生参加“火电厂运行综合实践”实践创新项目,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可使学生获得相应证书,对学生的就业和分配大有裨益。通过仿真训练之后,大大提高学生操控电力生产大型系统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其中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申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颁发的“火电厂集控运行值班员”资格证书,这很受学生欢迎。基地教师负责指导4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项目,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项目。除此之外,基地面向全校学生组织了两届校内智能汽车大赛,智能汽车大赛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智能车的目标要求、硬件结构、软件系统,而且还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控制装置和仪表等各科知识。学生通过校内训练,参加四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均取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5.数学建模创新实践基地

数学建模创新实践基地依托学校的数学建模试验中心建立,是大学生进行数学研究和开展数学建模创新活动的重要基地。基地自行开发了高等数学实验系统、数值分析实验系统,建立了局域网络体系,形成了应用数学、计算科学和信息科学领域的稳定的研究方向。基地开设了“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高等数学J”、“线性代数J”、“数学建模选修课”、“数学建模课程设计”等课程,还为学生搭建了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多个创新平台,以选修课、课程设计、竞赛活动等形式,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指导学生开展数学研究与创新活动。多年来,基地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创新大赛为契机,以培养带动竞赛,以竞赛促进培养,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使大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也使具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基地已举办了八届校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近年来在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数学建模竞赛中连年取得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6.物理创新实践基地

物理创新实践基地至今已指导学生完成教学演示仪器、科技作品100余项,部分学生创新实践完成后撰写的小论文,已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多篇。自制的演示仪器和科技作品都充实到了物理现象探索研究厅中,成为物理演示实验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基地制作的作品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如制作的校园魔术秀系列作品先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走进科学》节目录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飞行器的制作方面构思新颖、制作精良,多次参加过全国无动力高台飞行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新浪网、《北京晨报》、《辽宁日报》、《航空知识》等多家媒體报道。现在,华电学子在全国无动力高台飞行大赛上的优异表现已经成为该项赛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华北电力大学已经成为该赛事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

三、创新实践成效显著

1.全国性的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多年来,学校建设的一批示范性、开放式的创新实践基地,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大批学生在创新实践基地进行了工程实践训练和各级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2008以来,通过创新实践基地培训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共获得国家、国际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105项,二等奖215项,三等奖388项。

2.颁发“实践能力”等级证书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试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分层次培养,对达到相应层次、经考核合格者,发放相应等级证书,目前已在仿真与控制技术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中心试点实施。

(1)电力行业仿真培训证书。仿真与控制技术实验室是经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培训中心认证的电力行业仿真运行培训基地,具有发放电力行业仿真培训证书的资格,并得到国家劳动部认可。学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电力行业仿真运行培训基地向全体学生开放,接纳学生自主参加综合实践。学生通过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和进行上机操作,考试成绩合格后,可通过申请,获得中国电力联合会下发的电力行业仿真培训证书,已有30多名学生获得这一证书。

(2)电子技术实践能力等级证书。首批成为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电子技术实验中心,对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进行进一步改革,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型、综合型、研究型三个类型,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采用全开放的形式,学生根据课题要求在课外独立完成实验内容,经考核合格后,已有近200名学生获得电子技术实践能力的等级证书。

(3)电工实践训练证书。学校将电工实践基地开出的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将学分纳入校内任选课课程学分,并计入学生成绩档案。课外实践项目的开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报名踊跃,参与性强。每年都有相关年级10%左右的学生在基地自主进行工程实践,已有3000多人获得电工实践训练证书。

3.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制定了《关于实施创新教育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若干意见》、《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如在学生年度评优中设立“科技创新能力优秀奖”单项奖;在推荐免试研究生中,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考察条件,并规定有特殊学术专长的学生可不拘一格加以推荐;对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创新成果的学生,规定可申请免修与之相关的课程学分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在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有过实践经历和大赛锻炼的毕业生发展走势非常好,业内企业非常认可学生的创新素质。参加过各类竞赛并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被保送或考取了国内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有的已经在IBM、微软中国、摩托罗拉、谷歌等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工作。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所学到的知识和经历使他们在科研、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华北电力大学的毕业生以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

创新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学校抓好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关键。当前创新实践基地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后,我们在总结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各方面经验的同时,还应在实践方式、实践内容、指导方式等方面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改革,以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连锁,米增强,王秀梅,等.以学生为本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4,(8):14-16.

[2]安连锁,王秀梅,安江英,等.依托体系,依托共建,营造氛围,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6,(7):52-53.

[3]王秀梅,孙萍茹,安连锁.构建“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彰显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9,(2):85-86.

[4]安连锁,王秀梅,杨红霞,等.将工程训练中心建成大学生创新实践的乐园[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0,(3):1-4.

(责任编辑:刘辉)

大学物理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 篇4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探索创新性教育, 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打造宏大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科学完整的教学应包括传授知识、应用知识和探求未知及与其配套的训练与考核。目前学校教育最大弊病是高度统一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的个性被禁锢在单一、僵化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以知识的灌输为目标, 以考试为向导, 以教材为依据, 机械地传授大纲指定的内容, 忽视实际需求、学生能力、情感和个性的培养, 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不是主要来自课堂理论教育, 创造性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实践的创新是空想[1,2]。

物理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与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培养具备现代科学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

近些年, 国内各高校实行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模式给传统的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使其从传统、呆板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方面呈现出独特的教育功能。实践证明:建设物理创新实践基地是解决上述教育弊端的有效措施之一。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教育方针, 以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急需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我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对物理知识的需求, 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物理教学, 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为此, 我校物理系借鉴国内一些高校的经验[3,4,5]创建物理创新实践基地。

二、建设物理创新实践基地的目标

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1. 利用物理创新实践基地实现教学双向互动, 开展发掘学生自主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实践活动。

从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的研究性学习, 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使学生逐步形成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精神, 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2.

创造力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具有的一种自然属性, 人们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相关的学习或训练, 通过创新教育的实施而被激发出来的。物理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是提供培养创造力的平台。通过创新实践训练, 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积累学生的生产生活经验, 培养学生灵活思考、通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分工协作能力。

3. 增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业务素养,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效益。

坚持变教学为导学, 变导学为研学的基本思想, 优化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科学的指导, 使学生能够发挥主动性, 自主合作, 和谐健康地学习与成长。

三、建设物理创新实践基地的方案

建设创新实践基地方案包括完善和建设演示实验室、创新实验室、视频播放室及图书图片作品陈列室等。

汇集挂图、视听光盘、视频、文字资料等形象生动的物理资源。设置计算机导学系统, 系统包括物理百科、百年诺贝尔、古今中外物理学家以及物理科学近代科技在军事、航天、医学、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等。通过媒体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了解物理科学的发展史和现代科技前沿课题, 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 开阔学生的视野及拓展学生的思路, 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

演示实验直观地演示相应物理规律本质, 使学生从感性上深入认知物理原理, 确保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掌握所学物理知识, 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分析事物、总结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能力。

建设物理创新实践基地———电子设计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整合物理实验室现有的实验仪器或破旧报废仪器等, 发动学生动手设计演示实验, 自制实验仪器, 开展创新实验。结合物理竞赛, 使基地成为学生充分发挥潜力和创造力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探索,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物质条件。

结合省市每年举办的物理竞赛、物理创新实践基地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竞赛, 对富有创新性的项目给予立项支持。学生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到创新实验室进行创新实践, 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基地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潜力和创造力的平台。

创新课题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合作精神。学生参与创新活动, 也将促进基地的建设和发展[6,7]。

四、建设物理创新实践基地的功效

1. 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

物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物理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物理教学的系统理论与工程实践的衔接, 不仅利于学生对物理基本原理的理解,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培养从事科技工作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许多学生对课本以外的物理知识, 如物理学发展历史、前沿科技及物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等了解甚少, 致使学生学习物理缺乏兴趣和动力。通过物理实践基地向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课堂插播录像, 物理百科知识, 物理学在生产、生活、空间探索、军事、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近代物理和高新技术的新发展, 等等知识, 充分展示物理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的密切联系和丰富多彩的学科特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3. 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实验是传授人类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 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演示实验能够引导学生科学地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 建立物理图像和模型。设计实验和创新实验课题, 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体现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五、物理创新实践基地初期建设取得的成效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 整合了物理实验室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动手设计演示实验, 自制实验仪器,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又充分利用了学校资源, 同时鼓励了学生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近几年, 我们的学生在参加省、市各种物理及物理实验技能大赛中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在物理创新实践基地,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了许多实验题目, 例如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设计制作的“数字式多功能温度计”实验仪器 (图1) , 获得了辽宁省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设计制作的“空间电磁波的检验与测量”实验仪器 (图2) , 获得了辽宁省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也大大地提高了, 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加强。

六、结语

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将不断探索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运行模式, 为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给学生营造循序渐进的实验环境和学习氛围, 让学生将他们各种有益的想法付诸实践。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经过不断努力和改进, 我相信我校的物理实践基地一定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真正成为大学生实践创新的摇篮。

摘要:为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探索创新性教育, 对高校大学物理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目标、内容及其效能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介绍了我校物理创新实践基地初期建设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学物理,创新实践基地,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宝龙, 孙军利, 郁松林, 刘怀锋, 冯建荣, 鲁晓燕.浅谈实践教学活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及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4) :80-81.

[2]代伟, 徐平川, 陈太红, 曾体贤, 兰小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 2013, 26 (4) :107-110.

[3]王杰.理工类非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 (3) :166-168.

[4]赵旭.深化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探索[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30 (4) :59-61.

[5]董德民.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2) :191-192.

[6]范春凤, 乔月凤, 戈静, 胡斌, 陈新武.电子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J].实验室科学, 2014, 17 (3) :160-162.

实践创新基地 篇5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内容;运行机制;实施路径

0引言

实践创新基地 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校外实践基地校企结合

引言

为实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实践型、应用型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和社会上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与校外实训基地建立长期协作关系。鼓励本校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挂职锻炼,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法,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将其具体应用于实践,使之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此,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提出创建校外实践基地创新性研究。

1.应用型本科对校外实践基地的需求与厚望

为了使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单位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需求单位之间对人才目标产生一致的结果,本论文对河南省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单位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应用型本科学校培养情况和单位对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不匹配。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情况侧重于理论知识,而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侧重于专业和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以上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校外实践基地才能够实现。

应用型本科对校外实践基地的需求[2]:(1)需要一种应用型学习,基地建设本着双方自愿、互惠互利、义务分担原则;(2)这种应用型学习由学校

和企业共同指导完成;(3)制定一个合作教育计划,结合工作场所的学习,使之成为一种更为完整的教育,能为实习学生提供学习、工作、劳动保护和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条件,并能为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提供便利;(4)通过校外实践基地与本校的合作教育计划,建立起大学与社会更为密切的联系;(5)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掌握了实际的生产技术或工作本领,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能满足实习教学任务的要求。(6)能与“产、教、学”一体化相结合。

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基本对策

校外实习基地的类型[3]:由学校与大型廠矿企业、集团公司、研究机构等单位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学、研、产)综合型校外实践基地;学校与国家、省机关、团体等事业单位共同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普通专业型的校外实践基地。

(1)与校外实训基地建立长期协作关系,搭建学校和校外实践基地互动平台,促进合作形成长效机制。

(2)鼓励本校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挂职锻炼。这就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培养新型“双师型”专业队伍,带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

(3)鼓励学校开创企业,例如:XXX学院路桥设计有限公司,XXX学院装饰装修有限公司,XXX会计师事务所。

(4)校外实习基地挂牌

学校与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后,校外实习基地可挂牌“黄河交通学院职教中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学校可挂“人才培养基地”。

(5)每年针对应届毕业生举行创新性的“创业大赛”活动,对可实施性创业计划拨付创业基金。这就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提升学生探索与创新能力。

(6)校外实践基地创新企业设想

XXX学院路桥设计有限公司;XXX学院装饰装修有限公司;XXX学院建筑检测有限公司;XXX学院会计师事务所;XXX学院汽车维修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XXX学院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可设立建立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共用设备工程师、岩土工程师、机电工程师、会计师、城市规划师、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测绘师、计量师等等培训机构。

XXX学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从事与计算机控制、机器人应用、机电设备及自动化、数控机床使用和维修、数控设备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

XXX学院特殊作业培训中心:电工作业;强电、弱电;焊接作业;机械加工;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汽车维修;制冷作业;爆破作业;危险物品作业;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其他作业。

(7) 实践基地应用对策

合理地分配教学和实践的比例,使实践基地能够真正达到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这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首要问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质是一个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不断

反复的一个循环过程。

3.创建校外实践基地研究步骤、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1)通过以上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在创建校外实践基地研究中存在以下问题[4]:强化实践教学还未形成一致普遍的理念;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薄弱,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教学计划仍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教学评价机制缺位。

(2)针对以上问题,应用型本科学校,在推进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在以下方面着力展开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学习,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一致的思想、理念、行动;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必要的财政投入,逐步健全实践教学环节必备的教学设备与设施;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鼓励、资助并考核各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使校外实习基地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和摇篮;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解放思想,大胆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争取最大限度强化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课程结构;有计划的引进具有较高职称、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践工作战线的优秀专家充实教师队伍;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专项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

4.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初期,需要有良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支持,需要建立理论层面的支撑体系。此外还应通过多方面努力,消除社会上对应用型本科的偏见,提高应用型本科在社会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初探.知网.2011-01-01 .

[2] 陈堃.论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J].文教资料,2011,(19).

[3] 戴琦.浅谈职业院校校企联合[J].企业导报,2011,(13).

实践创新基地 篇7

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文献, 我们可以按照如下的逻辑链条来归纳: (1)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特征、研究意义和作用; (2)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3)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对滞后的原因; (4)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检验。现有的文献都集中于分析 (1) 、 (2) 和 (3) , 并且对于目前需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本上都达成了共识。但是, 对于 (4)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研究及实践检验, 实际上也就是解决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诸多问题的根本措施, 文献中有系统论述的非常少, 并且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文献中仍然存在许多争论。本文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实践基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初步探讨了适宜该院的创新培养模式, 为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优秀大学生提供了参考方案。

(二) 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指怀疑、批判和调查能力, 是运用知识理论, 不断提供新思想、新观点、新技能和新发现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创新意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1) 创新意识是指善于独立思考, 敢于标新立异, 提出新办法, 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意识; (2) 观察能力是创新成败的决定因素, 观察能力强的人, 可以对事物和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 想象是创新的先导, 没有想象能力, 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 (4) 分析能力是指如何正确对待问题, 恰当的选择解决方案的能力; (5) 实践能力是在创新能力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无论对问题理解得多透彻, 方案有多完善, 最终都必须通过实践来证实, 没有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就无从体现。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点内容。为此, 高校在育人观念、培养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进行探索和创新, 紧紧抓住教、学、管三方面, 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育人目标。

(三) 基于实践基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证研究

1. 基于创新训练基地的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训练基地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校现共有10个创新训练基地:机械创新基地、电子设计训练基地、程序设计训练基地、艺术设计中心、电子商务与管理科学中心、大学生英语竞赛培训基地、数学建模训练基地、嵌入式系统训练基地、化学竞赛训练基地和人文创新基地。学校于2006年11月将创新训练基地的建设与实践项目列入校级教学改革工程委托立项项目, 每年对项目建设进行检查, 并划拨专项支持经费。通过硬件支持、开设培训和专职教师指导等多种方式, 创新基地为我校培养高层次实践人才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其建设成果代表了我校学生动手能力及参赛的最高水平。几年来, 创新基地内的学生多次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ERP沙盘竞赛、广西高校化学化工论文竞赛等国家级、区级竞赛中获奖, 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在建设过程中, 我校创新基地还积极贯彻“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 成为我校与外校进行实践教学交流的窗口。

2. 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由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学校创新性实验计划组成。其中, 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本科学生个人或团队, 在导师的指导下, 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 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学校创新性实验计划包括评审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对学生项目的管理。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目的在于, 带动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初步训练, 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 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 建设创新文化, 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基地, 设立专门组织机构, 负责组织落实创新性实验项目所需的设备、器材、场地, 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其他服务。计划严格遵循“学校主导、专家引导、学生主体、注重实践、突出创新、贵在实效”的原则, 成立了涉及校长、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工作处、校团委、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小组, 并组织各分管院长、部分科研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负责项目的申报评审、中期评估、结题验收和提出奖励建议。

3. 多渠道搭建创新实践平台

(1) 搭建创业计划赛事平台。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 又称商业计划竞赛, 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 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 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 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 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 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旨在引导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 培养创业意识, 树立创业精神, 提高创业能力。围绕“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学校举办了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为广大同学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热身, 给广大同学一个良好的锻炼平台。同时, 通过举办创业知识讲座, 企业参观等形式培养同学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 历届创业计划大赛的组织规模、参加人数、涉及范围、作品质量均列学校此类活动之最。如, “寄居蟹”创业团队作品《漓江情桂林米粉有限公司》、“蓝海创业团队”作品《桂林蓝海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书》继我校创业团队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第一个铜奖后先后获得了两个铜奖。

(2) 构建创业性电子商务实验环境。为了给所设专业提高真实的模拟环境, 管理学院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 多次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电子商务的实战研究和实践活动, 论证了校园电子商务的可行性。2007年3月20日, 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优势, 创办了“好快嘀”校园电子商务实践项目 (又名“好快嘀”校园网上超市www.haokuaidi.com) , 为学生提供了创业性电子商务的实验环境。该项目设定专职老师指导, 学生自主经营管理, 由学生联系商家、自愿参加、自主管理、传帮带方式滚动发展。该项创业性实验让学生学以致用, 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将实验室搬到互联网上, 用电子商务方式学习电子商务, 在电子商务实践中练习和掌握网站开发、数据库维护、系统安全、图片处理、网络营销和库存管理等技能, 使广大同学得到了真正的实践。目前创业性电子商务实验的团队规模不断扩大, 好快嘀目前注册用户数千人, 并保持不断增长的势头。

(3) 校企联合拓宽实践平台。学院通过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建立了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个校外实践基地。暑期之际, 学院组织同学到北部湾经济发展中的各个方面开展实践调查活动, 各项调研活动涉及北部湾的电子商务、土地利用、人才需求、旅游发展、经济开发、企业发展及限塑令影响等各个方面, 其中“广西糖网商务模式的调查研究”和“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为校级重点资助项目。同学们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查询、亲身实践、发放问卷等方式开展了实践调查活动, 调查成果汇成了多篇论文, 锻炼自身的同时服务了社会。

4. 多类学术科技文化活动促创新

国务院在2007年工作要点中第二十五条再次指出了“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教育要点。为贯彻这一要点, 在搭建多种实践平台的同时, 结合经管专业实践模式, 学院大力组织同学参与相关特色竞赛, 激励他们的创新积极性。在“用友杯”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中, 参赛队获第二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二等奖。“世华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 (国家级) 中, 选手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优胜奖。全国会计知识大赛中, 由学院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获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桂林赛区冠军, 并有同学代表桂林市参赛, 获广西赛区优胜奖。此外, 学院一年一届的“银河证券杯”模拟炒股大赛每年均得到了各院系的各积极响应, 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亲历实践, 感受股市的跌宕起伏, 提高了同学们的承受能力, 同时也为同学们将来有更多的选择工作机会埋下伏笔。其他类型的竞赛中管理学院学生亦积级响应, 在两年一届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 由硕士研究生团队撰写的论文《广西微型企业发展模式及其对策研究》曾获广西区论文类二等奖。“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国家级、区级) 中, 我院两位学生获200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成功参赛奖;两位同学获07年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NECCS) (国家级、区级) 、“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中, 也有学生曾夺得众多奖项。这一系列活动是管理学院对我国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人才这一政策的积级响应, 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同时建立金融人才、管理人才储备库, 为金融、管理行业提供大量优秀人才信息, 搭建起行业机构与广大学生互通的桥梁。

(四) 基于实践基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之处及对策

1. 不足之处

(1) 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创新实践的影响。通过对管理学院学生的调研, 总结了以下对大学生创新实践的影响因素:具有创新意识, 但不善于充分利用和积极创造条件。大学生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 闭门造车, 没办法和不去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 不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迁移。思维敏捷, 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由于大学生知识面窄, 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 致使他们思考问题时, 其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 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有灵感, 但缺少创新技能。许多大学生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 在大脑皮层留下一些暂时神经联系, 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 这些暂时的神经联系会接通, 产生灵感。由于大学生缺少创新的技能, 虽然产生了灵感, 但这些灵感是短暂的, 缺少横向的联系, 最终只能昙花一现, 无果而终。有创新的热情, 但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 致使他们的创新目标不够明确。

(2) 课程体系仍需改进。现今的实践课程开设时间一般都在大三、大四阶段, 实践没能在本科阶段得到系统的贯穿。另外, 实践课程体系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存在较大差距。国外应用型大学为了加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不少领域中的新技术已进入了他们的实验教材, 许多实验内容保持与科学技术同步发展。如在德国和美国的实践教学中, 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法, 根据某个实际项目, 把学生组织在若干个小组内, 几个学科的教师联合进行指导, 让学生自己合作完成项目。参加项目学习的学生既训练了专业技术能力, 又训练了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而且, 国外许多应用型大学都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在工厂、企业进行, 毕业设计题目也都是工厂、企业的实际课题, 这些有效的训练, 使应用型大学的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就能上岗操作, 这些都是值得国内借鉴的。

(3) 创新实践师资尚不够强大。实践教学近年来虽逐渐得到重视, 但对于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力度仍然较有限, 特别是缺乏双师型的教师。学院对教师的考核也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 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流于形式化, 所以教师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水平的上升。特别是对于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学生分布相对分散, 管理难度也较大。

(4) 应认识到系统支持机制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钱学森先生对温总理所说的这段话, 使国人振聋发聩, 也成为温总理“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激励机制、学术交流、资金与制度保障和实验条件保障, 项目运行, 基地建设、评价体系等方面仍是一项长期、繁杂的过程, 只有在一个富于活力的机制的支持下, 创新才能真正地得到贯彻与落实。这一点需要自上而下引起各级领导、相关人员的重视。

2. 对策及培养模式分析

(1) 强化教师在创新实践上的引导作用。针对大学生在创新实践上自身存在的不足因素, 本文认为应强化教师在创新实践上的引导作用, 长期的作用必将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作用。教师还应注意把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信息、动态及成果有机地引进课堂, 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前沿研究信息,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也可借此机会, 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的科研成果, 这对学生可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另外, 可以引导学生在低年级就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鼓励本科生发表科研成果, 重视经验交流和学习。最后, 可考虑将硕士培养的导生制引入本科各阶段的实践课程体系中, 即增加专职教师对学生的辅导, 与学生在不同进度上共同交流项目的进展。

(2) 丰富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第一, 增设“创业创新”课程, 并将相关实践课程贯穿于本科各阶段。“创业创新”课程的开设意在为大学生提供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指导, 培养、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 帮助他们寻找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指导他们走创新之路, 迎接新的挑战, 创造新的成果, 使他们真正成为适应新世纪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提高学生对相关实践与课程的重视, 可将这些课程的学分设为必修学分, 另外, 可考虑延伸实践课程的开设阶段, 而不应仅局限在大三、大四阶段, 早期的实践更能激发大学生创新的兴趣, 同时也为后期专业的深入研究及开拓实践视野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 提供交叉学科选修的途径。交叉学科知识也是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需的, 所以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高校应该增加选修课比重, 允许学生跨系、跨学科甚至跨校选修课程, 使学生依托一个专业, 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为其在某个专业深造做好准备, 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 使之能学有所长, 提高创新的积极性。

(3) 培养、引进创新实践教育师资。“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教书育人, 从本质上讲,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素质的高低固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但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学生素质的主要方面。创新实践教育师资的缺乏是共性的问题, 学生在接受教育时都希望教师以身说法, 我们虽然拥有许多高学历的经管类教师, 可以系统讲授相关专业知识, 但是有实践经验、创业经验、从商经验的老师很少, 有时在进行案例分享、模拟操作等教学时, 不免有纸上谈兵之感。为此建议从两方面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团队:一方面是培养, 即在目前经管专业教师中分批选拔部分教师进行系统的实践经验、创业知识培训并到企业挂职锻炼, 经过几年的积累, 形成较稳固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是借用, 即通过学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合作, 聘请产业界的专家、企业家为学校的名誉教授或特聘教授, 可以是滚动式的, 几年更新一次。

(4) 构建系统的创新实践支持机制。创新实践支持机制没有统一的模式标准, 实际执行过程中应量体裁衣, 切忌盲目照搬外校的实施模式。创新实践的支持机制实施一般会经历引进、学习、改善、创新的阶段,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所经历的阶段数量及顺序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激励方面, 可联合企业设置专项的创新基金, 共同将创新或创意方案转化为产业、商业的实施与运作;学术交流方面, 应努力引进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增加与外校、企业间的交流, 当学生取得成果时, 可及时举办专题交流与演示, 达到示范作用;资金、实验条件及项目的运行应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管理上可设置独立的创新实践部门落实制度的实施;评价体系方面, 不能沿用以往的理论教学评价体系, 创新实践体系应当围绕实践目标来设置, 重点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应该明确的是, 一套富于活力的机制不是一蹴而就的, 应注意借鉴先进模式, 实施中应不断改善, 各项制度还应贵在落实。

(五) 结论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不仅涉及教师的创新素质和营造创新的环境, 还和开发学生自身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 还必须训练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要求高等学校在进一步明确标准的前提下, 在积极建设实践平台的基础上, 构建富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构建适应创新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和培养一批富有创新性的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只有做到了这些, 才能说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成长的舞台。

参考文献

[1]任丹, 魏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及路径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农业科学, 2008, 5 (2) :85.

[2]李兵宽, 李国添.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高教文摘, 2004, (2-3) :41-42.

[3]王家华, 汪祖杰.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7, 4 (1) :87.

[4]张玉纯, 戴序, 徐扬.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NO.12 (上) :167.

实践创新基地 篇8

中敖镇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 其前身为鳌溪书院, 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 (1821~1850) 。2011年秋, 因学校布局调整, 该校迁入原中敖镇初级中学校址, 占地26849平方米, 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相对分开, 现有32个教学班、1870名学生。

中敖镇中心小学地处农村, 长期以来, 如果从应试的角度衡量, 该校是大足区农村小学中的“优质”学校。可是, 该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并不满足于现状, 又迈出了教学改革的新步伐。

1 反思学生短板, 探寻课改新路

该校的老师们做了一些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多数学生不会使用菜刀、镰刀、螺丝刀、钉锤等简单工具;不熟悉水稻、小麦、油菜等普通农作物;不认识蒲公英、桃树等常见植物;不了解蟋蟀、蝗虫等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 对农村、农业、农民等方面的基本常识更是知之甚少。老师们思索着, 当今小学生最缺什么?如果一个农村学生远离大自然, 对农村、农业、农民知之甚少或没有感情, 今后谁来种地?为此, 老师们总结反思道, 当今小学生最缺的, 不是知识, 而是实践。造成这一弊端的根本原因, 是教育脱离实践、远离社会。实践能力差, 已成为当今小学生的短板。

用什么办法弥补学生实践不足的短板?几年前, 该校主要从课堂教学入手, 期望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在学科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些做法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毕竟还是收效甚微。后来, 他们觉得, 既然实践不足, 为何不以加大学生的实践机会为突破口呢!于是, 该校确立了“实践育人, 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

如何实现“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没有教学目标和教学载体支撑, 再好的理念也是空话。该校领导认识到了课程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殊育人价值: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又是以学生亲身实践为主要方式, 它正是弥补学生实践不足的最好课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可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 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整体认识, 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克服多重困难, 开发课程资源

哪些资源最适合作为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怎样获得这些资源?这是摆在中敖镇中心小学领导面前的最大困难, 也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经过反复思考, 该校制定了“因地制宜, 勤工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原则。因地制宜, 一是充分利用校内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 (包括教师和学生资源) 、教学设施资源;二是利用农村的植物、动物、岩石以及山、水、田、林等自然及社区资源。勤工俭学, 就是尽量不花钱或少花钱, 多渠道获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2.1 统筹规划校内实践基地

该校除校园绿化美化外, 还根据地形和教学需要, 将校内的空地规划为“两园”:突出植物种类与生存环境多样性、学习种植技术的“植物园”;了解动物生活习性、学习养殖技术的“养殖园”。

2.2 多渠道开发教育资源

一方面, 自力更生采集。校长带头, 发动教师到附近山上采集瓶兰、鱼藤、鸢尾、石蒜、野棉花、火棘、羊奶子、十大功劳以及蕨类植物等, 栽培到植物园。

另一方面, 寻求有关部门支持。学校领导找区市政局、区林业局、镇林业站、校友以及社会成功人士捐赠楠树、香樟、桂花、银杏、雪松、女贞、杜鹃、柳树、白杨、梅花、玉兰、天竺桂、红叶李、洋紫荆等乔木、灌木栽种入园。

再一方面, 到集市购买。学校领导和教师经常关注农村集市的花卉销售情况, 购买了桃树、梨树、石榴、海棠、金桔等, 这些植物经济实惠、成活率高。

2.3“两园”建设初具规模

1) 种类繁多、环境“复杂”的植物园:长方形的植物园, 总面积为2700平方米, 其中陆生植物面积2200平方米, 水生植物面积500平方米。园区设计别具匠心, 中央是“二龙戏珠”, “宝珠”由直径为1.5米的宝珠香植物修剪而成, “二龙”由钢架支撑下的长30米的金银花藤、八月瓜藤、鱼藤组成。“二龙戏珠”将整个园区分为六个部分, 其间林荫小道四通八达, 便于学生劳作。每个区域是一个年级的责任区。在每个责任区内, 学校种植一些基本的植物, 然后由责任班级的学生自己补充种其它植物, 植物的培植、除草等管理, 全都由责任班学生负责。

植物园重点突出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长环境的多样性。园内共有陆生植物165种, 如乔木、灌木、草本、地被植物 (蕨类、苔类和藓类) 和宿根、球根、仙人掌类等。园内的红豆杉、银杏、楠木、罗汉松、苏铁等, 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 还有奇花 (如巴西牡丹、千层金、双色茉莉等) 异果 (如葫芦瓜、蛇瓜、丝瓜、指椒、西红柿、向日葵等) 争奇斗艳。园内有荷花系列 (太空红旗、大红袍等太空荷花) 、睡莲系列、美人蕉系列、大车前、纸莎草、黄花鸢尾等水生植物32种。

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 园区内专门创设了多种环境。堆积“小山丘”, 营造干旱“沙漠”环境, 其间种植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树。开箱挖沟, 箱上营造半干旱环境, 以适应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生长;沟内营造湿地环境, 其间种植湿地植物。园内修建了长20米、宽20米的池塘, 其间种荷花, 养青蛙、蟾蜍和鱼。“绿色长廊”长26米, 漫步其间, 仿佛已被不同形状与颜色的葡萄藤、葫芦瓜藤、蛇瓜藤、金银花藤包裹, 进入了植物王国。

该校业已成为植物的世界, 校内绿化别具特色, 植物高低错落有致、搭配合理、种类繁多, 学校还正在开辟约1300平方米的两块空地, 作为学生知农学农的实践基地。

2) 建设中的“养殖园”:正在建设中的养殖园, 能为学生养蚕、养兔等实践活动提供场所。

3 形成校本课程, 实施实践育人

中敖镇中心小学开发的教育资源, 形成了系统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这些课程, 不但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载体, 而且对课程资源特点、活动前准备、活动方式、探究的问题、活动成果体现形式等, 都提出指导性建议 (详见下表) , 为师生具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

如今中敖镇中心小学的植物园, 不但成为凸显农村学校特色的靓丽风景, 而且还发挥了多重功能:教师利用它上课, 不仅资源丰富、教学方便, 还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利用它广泛开展种植、养殖、园艺等实践活动, 足不出户就能探究自然界的奥秘和学习农业技术。学生亲自参与实践, 自主获取知识、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综合素质大大增强。

实践创新基地 篇9

1.1 博士后制度

博士后 (Postdoctoral) 是指获得博士学位后, 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一定时期研究工作的阶段;也指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专题研究的人员 (兰国玉和张以山, 2010;张祚, 2012) 。中国博士后制度作为一种培养年轻博士后人才的制度, 具有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并举的双重效果, 为促进我国教育、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 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雪梅, 2011;吴悦和顾新, 2012) 。

我国在1985年建立了博士后制度, 并于1994年启动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 (兰国玉和张以山, 2010) , 为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独特作用,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有关地区又先后探索建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省级博士后工作平台 (陆颖, 2012;宋淑平, 2012)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是借鉴国家博士后制度, 各省 (市、区) 根据地方实际, 依托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展建立的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张力, 2011) , 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 旨在提高高新技术企 (事) 业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 培养一批创新性领军人才, 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姚玉鹏, 2012;易帆, 2013;兰国玉和张以山, 2010) 。

1.2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概况及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设立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江苏无锡职教园, 该园区位于无锡市“锡西新城“板块, 是集高等职业教育、科研、实训、文化、旅游、生态、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职教园区。2013年4月随着国务院关于《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颁布实施, 为无锡建设一流区域性国际职教中心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也给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机遇。基于无锡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现象, 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相适应, 已成为无锡教育发展最大的短板。为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精神, 主动适应无锡地区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按照“更大力度发展高等教育”的要求, 无锡市委市政府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内涵建设, 规划在整合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无锡高等师范学校优势教育教学资源基础上, 积极提升创办一所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力争到2015年, 基本达到10000名在校生规模的教育部本科院校设置标准, 教学科研综合实力进入全市前3名, 积极推动本科院校创建工作列入江苏省人民政府高等学校设置规划, 并争取获得教育部的支持。

为顺应无锡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大局,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机构, 依托环境中心高层次研究平台, 在江苏高职院校中率先申请获批成立了江苏省首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 该创新基地已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 (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全国第一) 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常年招收培养博士后, 开创了无锡职教园区和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发展的新局面。

2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及所在无锡职教园为例)

高职院校在国民教育中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安魁等, 2012;邵永强, 2012) 。而以科研增强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发展, 带动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已经成为众多高职院校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 (崔海霞等, 2011;华坚和陈玉平, 2013)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要求学生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而且要有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刘超等, 2013;覃文, 2010;张传龄和廖克玲, 2011) 。教学过程中注重岗位群实践技能的分解,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调现场动手能力, 强调真实工作环境的熏陶, 强调上岗即能顶岗 (刘华和陈相伟, 2011) 。在科研方面, 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相联, 课题研究往往围绕企业生产一线面临的技术难题开展, 注重应用型科学研究, 侧重于科技开发、成果推广,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孟学英等, 2010;邱栋和吴秋明, 2013;徐运保和陈辉民, 2013) 。分析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及所在无锡职教园科技创新面临着下列问题:

2.1 科研管理机制不灵活、不完善

目前, 高职院校科研主要实行以课题组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 由于课题组多为“小团队”, 科研力量分散, 难以形成突破性、综合性的大成果, 缺乏自主创新的突破性成果和关键技术。也直接导致了高校科技成果就近转化数量少, 院校助推园区产业能量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2.2 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园区院校纵向课题申请非常困难, 特别是国家、省部层面的课题非常难争取。以2013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为例, 面上项目公示资助405项, 其中高职院校仅占7项, 青年项目公示资助1000项, 高职院校仅占3项。

2.3 应用型拔尖科技领军人才严重缺乏

园区各院校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然而, 高职和中职院校由于研究条件差、待遇低, 人才流失较为严重。近年来, 园区院校每年都有科研人员流出, 并且以副高级以上职称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随着职业院校对科技发展的要求, 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 阻碍了职教园区各院校的科技创新。

2.4 园区院校开设专业与园区产业匹配度低

无锡职教园区产业主要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其中园区工业拥有近千家焊管、钢管及带钢企业, 近年来, 在锡兴集团、苏嘉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领下, 一批行业领军型企业, 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产业集群, 正在这里蓬勃兴起, 逐渐形成中国带钢交易中心和钢管采购中心。园区服务业主要拥有钢材交易专业市场、高档汽车产业园和五洲国际装饰城, 集仓储、物流、加工、咨询和市场推广为一体。而职教园区各级院校目前开设的专业主要以电信、经管、旅游、建筑和艺术大类为主, 园区院校开设专业与园区产业匹配程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3 高职院校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引领科研发展的作用

我国博士后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就是凝聚和吸引人才, 在使用中完成对人才的培养, 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促使人才脱颖而出, 并成为新的学术带头人。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基地一直是精英人才的集中营, 只有通过加强科研投入、加强对人才支持, 才能促使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 使科研水平和能力都得以提高。结合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运行近两年的实践, 其在引领科研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加速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基于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科研引领作用, 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策略, 加快科研能力建设, 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扩大高职院校在经济建设中的影响与作用。拓宽科研经费来源, 主要申请面向厅市级应用课题, 同时应积极依托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立足园区企业, 通过横向课题形式, 解决企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开展科研体制机制创新试点, 选择一批研究基础扎实、条件较好的课题组, 开展综合科技创新试点。园区、院校和行业企业三者结合, 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 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2 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 高职院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正面临着从扩大办学规模向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的转变。通过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平台, 利用科研引领和学术交流等作用, 培养一流的专业教学科研师资队伍, 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软实力, 着力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吸引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创新型、应用型科技专家。二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为核心, 健全符合园区职业院校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扭转目前重论文数量轻生产应用, 忽视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倾向。四是通过培养校际联合、校企联合等形式多样的攻关团队, 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应用型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博士后创新基地已成为高职院校精英人才的集中营, 通过加强科研投入、加强对人才支持, 促使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 使科研水平和能力都得以提高, 从而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教师自身成长。

3.3 推动高职院校相关学科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 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通过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在科研方面的引领作用,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 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新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和园区产业匹配度, 利用园区电子信息教育资源优势, 规划开建动漫、软件外包和创意类等高端产业基地, 园区院校可以直接为各新兴产业提供具有创新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工人。另外, 高职院校也可根据产业需求, 为企业定向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可使园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获得充分的保证。

3.4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

社会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尽快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才能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博士后工作站老师的研究课题, 或者辅导他们申报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自设课题等来源的各种课题, 让他们多参加原始创新性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也可参加到博士后老师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中来, 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创新基地 篇10

一、金华市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的实践模式

金华市各地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群众智慧, 集思广益, 因地制宜创新做法, 形成了多种宅基地集约利用的实践模式。

第一, 中心村集聚型。以中心村为核心, 将本行政村的其他自然村通过拆迁的形式并入其中, 既提高了集约用地水平, 又降低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提高了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 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永康市江南街道王染店村撤并了所属的5个自然村, 到王染店村集聚建设。磐安县玉山镇张村、九和乡后业岭村、双溪乡金峨村等都把空心村改造与撤并自然村结合起来, 减少了自然村, 集聚建设中心村。

第二, 新社区聚合型。通过行政村聚合建设, 形成较大的农村新社区。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与周边9个行政村合并, 形成了村域面积达5平方公里、人口达4300多的新花园村。花园集团投入大量资金, 统一建设供水、供电、自来水、绿化、道路等配套设施及公园、医院、学校、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拆除900多户农户的旧房2900多间, 集中新建住房2700多间, 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义乌市北苑街道凌云社区由游览亭、塘坦、高桥、后明塘、杨街、曹道等六个行政村整体搬迁组合而成, 规划常住1828户, 5025人。永康市城西新区的小东陈社区, 也是由小东陈村与相邻4个村合并联合建成。

第三, “立改套”公寓型。将过去农民建房普遍采用的“一户一宅”有天有地独立式占地建设, 改为由村统一建设平面式公寓房, 按照农户可依法审批占用宅基地面积的一定比例、以建筑成本价分配给农户。义乌市苏溪镇月白塘村是该市生产生活功能分区建设试点村, 生活区采用“立改套”公寓型模式建设, 用地面积明显减少。东阳市歌山镇尚侃村建造了一幢高6层、建筑占地面积仅530平方米的农民公寓, 可安排20户村民。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孟乡按城市社区标准建成了金桂苑小区, 采用公寓式住房安置拆迁户600多户。各地还普遍采用建设“老年公寓”的形式无偿提供给原来住在“空心村”老房中的老人居住, 深受欢迎。

第四, 高层住宅节地型。在有条件的村建设高层公寓, 以空间资源换取土地资源, 实现人口集聚、土地集约、资源共享、品位提高。义乌市佛堂镇楼村于2007年开工建设金华市域农村第一幢12层的农民公寓。2009年12月, 义乌市委市政府将稠城街道田畈村确定为建造高层住宅的新社区试点村, 建造2幢17层及2幢23层的高层, 占地面积为4748平方米, 其中一层为餐饮、商场、体育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 二层为老年公寓, 三层为办公场所、文化娱乐及多功能会议室, 四层以上为住宅。小区正中心为休闲公园, 绿化率达38%。

第五, 以地换房落户城镇型。义乌市出台了“异地奔小康”工程实现宅基地换城镇住房的政策, 规定取消垂直房安置, 改为以原有宅基地换取城镇公寓房, 以每户1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基数, 按户内可审批人数, 人均增加建筑面积40平方米。同时规定, 对下山搬迁户和整体下山搬迁的村, 市财政分别予以人均1.6万元、2万元的资金补助, 享受与被征地农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在本市其他区域有合法房产的农户选择货币安置的, 可给予人均6万元或8万元的补助。这一政策措施, 既促进农户积极自觉地腾出原宅基地, 节约了土地, 又改善了农民的住房生活条件。

第六, “二手房”安置型。永康市推行下山脱贫“二手房”安置, 由村里对获得新批宅基地建房农户腾出的旧房进行收购, 然后, 无偿提供给缺乏建新房能力的下山脱贫户居住。方岩镇长坑村亚麻后自然村, 下山搬迁的一共有13户人家, 其中8户选择了“二手房”安置, 同时, 按照下山脱贫政策, 每个人获得了1.5万元的财政补助。

二、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实践创新的成效。

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的实践创新, 有效破解了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中遇到的“地从哪里来”难题, 对于促进树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思想观念、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复垦土地以及改善农民生活等, 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效果。

第一, 促进了农村全民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树立。各地在制定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有关政策、审议村规民约、讨论村庄规划、宣传动员等等环节中, 紧密联系本地本村实际, 深入具体地开展了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教育, 提高了广大农村居民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提高了集约利用土地的自觉性, 许多人实现了从不理解到深刻理解、不支持到积极支持、被动服从到主动献计献策、“顶牛抬杠”到主动宣传的转变。

第二, 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土地复垦。永康市2009年共有41个村开展农村住房改造建设, 拆除旧房4362户, 占地44万平方米, 盘活建设用地60万平方米, 新安置3161户, 占地35万平方米, 宅基地复垦11.2万平方米。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孟乡杨树潭等村采用公寓式住房建设新社区, 与“一户一宅”建设方式相比, 容积率从1.4提高到1.7, 节约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5%至20%。

第三, 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义乌市苏溪镇月白塘村在采用公寓式建设农民住房、节约用地的基础上, 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标准厂房建设, 并增设一定比例的配套用房发展物业经济, 所得收益主要用于补偿公共配套、物业管理等支出。农户有了标准厂房, 既可出租, 也可自行办厂, 村里的工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据测算, 每户仅标准厂房出租一项就可增加年收入1万多元。

第四, 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提高了生活品质。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 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供了用地保障, 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生活环境。特别是推行多村联片集中建设, 实行集中安置、基础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 形成配套完善、功能齐全、辐射能力强的农村新社区, 大大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义乌市北苑街道凌云社区, 建设了菜市场、综合楼、卫生站、文化中心、小学等, 安装了治安监控设施, 引进卫生保洁、绿化、治安等专业化服务, 住房品质提升了, 村庄环境变美了, 打破了农村沿袭千年的宗族观念, 没有了村与村的界限, 村民以新的身份与面貌融入到现代社区生活圈中, 生活方式发生深刻改变, 生活品质大大提升。

第五, 创新了节约集约利用宅基地的推进机制。为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宅基地, 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各行政村也制定了村规民约, 逐步形成了节约集约利用宅基地的宣传引导机制、政策推进机制、村规民约约束机制, 特别是公共财政投入机制, 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义乌市政府规定, 对旧村改造建设高层、多层公寓的村, 其财政补助和奖励资金最高可达500万元, 对实行公寓房安置的下山异地奔小康农户人均财政补助资金最高可达2万元, 并对旧房按建筑面积给予残值补偿, 选择货币补偿安置的, 人均补助资金最高可达8万元。永康市政府规定, 对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农民住房的村集体, 视情给予每平方米120元、200元的奖励;宅基地和闲置建设用地复垦的给予每亩12万元、7.5万元的奖励。在宅基地安排中, 各地普遍采用“有偿选位”方式, 既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又为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筹集了资金, 也解决了农户多占地乱占地建房的痼疾, 使农民建房步入了依法有序规范的轨道。截至2010年3月, 义乌市实施农村住房改造的121个村, 通过有偿选位方式获得资金36.7亿元, 其中超亿元的有13个村。同时, 宅基地安排有偿选位的做法, 也为解决“一户多宅”提供补偿资金的来源。各地政府都作出规定, 农户申请宅基地建房必须拆除旧房, 新宅基地面积标准严格按法律法规执行, 老人随子女家庭的可按限额增加面积, 对旧房宅基地面积超过新批准宅基地面积部分给予经济补偿。

三、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的构建

金华市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实践模式的创新, 为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原始创新样本。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的构建, 重点要在制度设计、管理方式和退出机制上下功夫。

第一, 按照城镇化的思路进行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的制度设计。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是社会生产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非农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的过程, 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提升、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 城镇化率越高, 其城镇工业化、信息化程度就越高, 非农人口的比重就高, 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也就越高。发达国家的进程表明, 当城镇化率达到20%以后, 城镇化进展呈加快趋势, 城镇化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当城镇化率超过70%后, 其速度又趋减缓, 最终稳定在80%至90%之间。城镇化必然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带动农业现代化, 吸纳和转移更多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直接减少农民。有数字显示, 1995至2008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减少1.38亿人, 同期城镇人口增长2.59亿人, 农村人口转移进城的比重为53.3%, 全国6.22亿城镇人口中农业户籍的农民工约占26.8%。但是, 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并没有带来农村宅基地的减少, 并没有改变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分布散的现状。

按照城镇化的思路进行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的制度设计, 就是按照城镇化的进程和最终状态来编制和实施农村土地的空间利用规划, 特别是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 同时, 通过建立农村宅基地产权登记、有偿使用、市场化流转、回收及其补偿、收益分配及税收、复垦及补偿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中心村集聚, 宅基地向高效利用转变。

第二, 建立法律严格约束、村规适当补充的宅基地管理机制。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了农村村民“一户一宅, 不超标准”、“违法占地, 依法处罚”和宅基地“自愿退出, 给予奖励”等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 再申请宅基地的, 不予批准”。《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国发[2008]3号) 规定:“对村民自愿腾退宅基地或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购买空闲住宅的, 当地政府可给予奖励或补助。”但实际情况是, 农民超标准占用宅基地建房和未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任意在承包责任地上建房, 建了新房也不愿意交出闲置的老宅基地, 以及村干部多占宅基地等问题相当严重。据金华市国土部门调查的数据, 截至2009年底, 全市共有农村宅基地4.68万公顷, 按全市农业人口356万人计算, 人均宅基地达到131.5平方米。近年来, 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纷纷进城购房, 留在农村的住房大量闲置空关, 造成宅基地资源的大量浪费。金华市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的实践证明, 法律的规定只有细化为村规民约才能落到实处。要依靠村级组织, 在深入学习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广泛发动农民, 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实施性的规定, 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审议通过后公布执行。

第三, 建立市场为导向、行政强力推进的宅基地退出机制。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一宅两制, 房地分离”。宅基地属农民集体所有, 不能出租、买卖, 但农民可无偿使用, 长期不变;房屋属私有产权, 可以出租、买卖。这一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人口大范围流动, 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 这样的制度安排已经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宅基地的利用应当在坚持所有制形式不变的前提下, 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 随着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 无论是商品房还是房改房, 其所有者都可以连同相应的土地使用权进行自由交易。而在农村, 虽然现行宅基地制度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弊端路人皆知, 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却无法可依。农村宅基地是农民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取得的一项重要财产。在当前土地资源利用日趋紧张的情况下, 盘活农村宅基地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据调查, 目前农村闲置的住房及宅基地主要为三类:一是进城落户农户;二是建了新房不拆旧房、未腾退的宅基地;三是通过继承途径取得的“一户多宅”。要研究相关政策,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行政强力推进的宅基地退出机制。在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的基础上, 根据基准地价合理确定退出宅基地的补偿标准, 对于进城落户的农户和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一户多宅、超过标准”的农户, 退出宅基地的, 连同地上建筑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补偿资金由由政府财政安排为主, 村级经济适当补充。而对于建了新房不拆旧房而未腾退的宅基地, 则依法另行处理。

四、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创新的制度保障

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创新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 也是一项需要循序渐进的异常艰巨的任务, 需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并提供财政投入、政策及法律制度保障。

第一, 营造鼓励基层探索创新的氛围。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是一项涉及广大农民利益纷繁复杂的工作, 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 依靠群众的智慧攻坚克难, 依靠群众的自觉行动相互启发, 共同推进。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鼓励、支持基层和群众大胆改革创新, 勇于探索实践, 及时总结提炼推广基层和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有益做法和新鲜经验, 把经过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做法上升为制度, 指导和推动面上工作, 逐步形成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机制, 大力营造重视基层和群众创新、鼓励基层和群众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二, 建立公共财政投入支持制度。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 建立公共财政投入促进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的制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政府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也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 是政府职责所在, 其必要的投入应列入公共财政保障之列。同时,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把建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作为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重要方面, 列入财政转移支付项目。

第三, 建立促进宅基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制度。建立规范的宅基地流转制度是宅基地集约利用政策制度的核心所在。《物权法》对农民宅基地的使用权属于“用益物权”的法律界定, 是对宅基地财产权的首肯。但只有允许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才能使宅基地的价值得以实现, 促进宅基地资源向有效利用主体流动, 实现宅基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 完善政策制度, 促进宅基地流转, 是宅基地充分利用的必由之路。首先, 全面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实地勘测宅基地的界址, 绘制高精度的农村地籍图, 为宅基地权属管理提供依据。对手续齐备、建造合法的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 颁发集体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等证书, 为建立宅基地流转制度提供基础条件。其次, 明确宅基地合法流转范围, 允许宅基地使用者以出卖、出租房屋等形式依法流转宅基地, 依法享有连同宅基地出卖、出租或抵押房屋的收益权。当然,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房屋后, 不得重新申请宅基地。再次, 明确农村宅基地流转形式、程序及登记、管理等具体规定, 建立规范、有序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市场。最后, 以体现宅基地区位、基础设施配套、环境质量等差异性为核心, 制订指导性的农村宅基地基准地价或区片价, 促进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 使市场在农村宅基地的有效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第四, 完善促进宅基地集约利用的法律制度。改革开放后,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走向城市, 产生了大量长期空置的住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尤其是户籍制度的改革, 农村空置住房将进一步增加。有关资料分析, 近几年及今后10余年全国每年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按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153平方米计算, 每年将有占地15万多公顷的农村住房闲置。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 农村宅基地只能在村集体内部流转。这是造成农村宅基地大量浪费, 土地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的法律障碍所在。应当建立和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法律法规, 促进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确保流转收益分配的公平和公正。一是允许将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宅基地连同地上建筑物优先转让给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户, 也可以转让给其他农民;二是允许农村宅基地向外来打工的临时居住人员出租, 其租赁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三是开展宅基地上房屋的他项权利登记, 允许将其宅基地上的房屋用于抵押贷款, 把其潜在价值变成扩大生产的货币价值, 解决农民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允许农户带宅基地指标在县域内置换宅基地或城镇住房, 以促进中心村人口集聚和加快城镇化步伐;五是宅基地流转获得的收益 (实际为房屋收益和宅基地收益) 应当在国家、集体经济组织、原宅基地使用者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大部分归原宅基地使用者, 集体经济组织参与适当分享以体现所有权, 国家则以税收形式参与收益分配。

参考文献

[1]、王小映.论我国农地制度的法制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2) .

[2]、刘鹏凌等.农民对农地制度改革的认知——基于安徽省农户调查资料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5 (7) .

[3]、杨一介.农村宅基地制度面临的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 2007 (5) .

[4]、章合运, 吕颖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构建[J].农村经济, 2008 (9) .

[5]、王延强, 陈利根.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宅基地权益分析——从不同流转模式对农户集中居住影响的角度[J].农村经济, 2008 (3) .

[6]、李永安, 赵红卫.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的擅变[J].学习论坛, 2004 (12) .

[7]、胡新民.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10) .

上一篇:大学生涯辅导下一篇:《化工进展》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