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银行业

2024-08-28

温州银行业(精选十篇)

温州银行业 篇1

(一) 村镇银行的界定

我国银监会把村镇银行界定为:村镇银行是指由国内外金融机构、国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出资, 经银监会批准, 依法设立, 主要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属于一级法人。

(二)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自2007 年3 月1 日第一批村镇银行诞生以来, 全国已设立了多家村镇银行, 资本金规模由几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 设立主体包括各类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到2013 年3 月底, 中国村镇银行已经经历了六年的发展。

1.村镇银行的数量呈现着连年递增的态势。2006 年末, 银监会为推动村镇银行的发展, 放开村镇银行的市场准入门槛, 扩大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试点范围。使村镇银行发展迅速, 逐年递增。据统计, 2012 年全国有村镇银行1101 家, 到2013年增加到1501 家, 增加了36% (见图1) 。

资料来源:中国银监会2013.2

如图1 所示, 村镇银行的数量呈现着连年递增的态势。2007年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村镇银行为18 家, 2008 年为78 家, 2009 年为92 家, 2010 年为277 家, 2011 年为454 家。从数据对比来看, 2012 年的村镇银行数量为2007 年的40 倍。

2.村镇银行发展不平衡。

从图2 可以看出, 全国村镇银行发展不平衡, 其中, 浙江和辽宁村镇银行的数量最多, 都是89 家, 四川、河南次之, 分别为86 家和83 家, 再次是内蒙古71 家、江苏69 家、山东59 家、安徽49 家、广西47 家、广东44 家。上述10 个省份合计686 家, 占全国总量的62.31%。其它省份合计仅为37.69%.数量最少的省份是青海, 仅在西宁有一家. (中国银监会, 2013.2) 。

二、温州村镇银行现状

2009 年3 月9 日, 温州第一家村镇银行———永嘉恒升村镇银行宣告成立。2012 年9 月28 日, 温州本土银行已在全国开出4 家村镇银行, 并拿到了银监会批复的26 家村镇银行筹建指标。到目前为止, 温州已建有6 家村镇银行。

(一) 温州村镇银行规模

目前, 温州共有村镇银行6 家, 分别是乐清联合村镇银行、苍南建信村镇银行、永嘉恒升村镇银行、文成北银村镇银行、平阳浦发村镇银行、泰顺温银村镇银行。另外, 招商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 在瑞安和鹿城设立村镇银行也在计划中 (杜金富2013.2) 。

6 家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7.48 亿元, 截至2012 年6 月末, 各项存款余额为43.61 亿元, 贷款余额为56.48 亿元, 其中涉农贷款52.98 亿元 (中国银监会, 2013.2) 。

(二) 温州村镇银行的特色

1.明确市场定位, 以“小”为主。温州村镇银行的市场目标定位是以服务三农、县域、小微企业”为宗旨, 实行差异化经营战略, 贷款额度小, 单笔最小贷款额度为5000 元 (刘阳, 2011.10)

2.适应市场需求, 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温州村镇银行适应市场需求, 不断进行信贷产品的创新。先后推出“巾帼创业贷款”、“农民自建房贷款”、“农民助业贷款”、“致富通———专业大户贷款”等信贷新品种。

3.简化贷款手续, 提高贷款效率。温州村镇银实行“合并式”审批制, 简化贷款手续, 缩短办贷时间。一笔贷款从受理到发放最快不到一个工作日, 一般在2 个工作日内。

4.扩大经营范围。温州村镇银行由2009 年只办存贷款业务, 发展到今天既办存贷款业务, 也办结算、代理等中间业务。同时还办理票据的承兑与贴现业务、保险业务、代理债券发行业务及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温州村镇银行发展的困境

1.市场开拓难度大, 资金来源不足。工、农、中、建、交国有五大银行囊括我国80%的金融业务, 加上各级各类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上抢占全部市场份额。村镇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难度很多。更何况村镇银行规模小, 资金实力有限, 居民信任度低, 资金来源不足, 长期出现“贷差”大于“存差”不利的局面, 严重束缚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 2012 年9 月末, 苍南建信、永嘉恒升和乐清联合的存贷比分别为1∶1.86、1∶1.36 和1∶1.41。

2.业务范围狭窄,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一是村镇银行和其它中小银行一样, 按同样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向中央银行上交存款准备金, 但却不能从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 更不能办理同业拆借业务和金融债券的发行、买卖业务, 资金来源受阻。二是村镇银行的营业税率与其它银行一样按5%的比例税率征收, 比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高出2%, 没有任何税收优惠, 不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

3.抵押担保品匮乏, 潜在风险大。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 农业又是“弱质”产业, 既有自然风险, 也有市场风险, 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 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风险较大;尤其是无抵押担保贷款, 其潜在风险更大。

4.村镇银行吸储难, 资金缺乏稳定性。村镇银行规模小, 许多储户对把钱存入村镇银行持谨慎态度, 更多人倾向于将钱存入国有大银行。村镇银行作为新生事物, 服务较为单一, 网点少, 无法与其他大银行竞争;又没有国家信誉做担保, 缺乏竞争力信任度。村镇银行虽然可以办理相应的基本业务, 但从目前来看, 仍存在部分业务无法办理, 这些都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5.宏观调控缺乏控制, 法律体系不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利率、汇率、税率等经济杠杆和信贷、金融等政策工具, 但目前温州村镇银行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财政支持政策;二是缺乏税收优惠政策;三是村镇银行较高的经营成本与当前的利率政策不相符。

四、温州村镇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 从农村金融外部环境的特性看

1.农村金融的高风险、低收益。我国农业环境的特性决定了农村金融的特点, 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处于薄弱地位, 农民素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二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 我国农户种植分散, 风险大, 农民贷款难。三是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 银行服务“三农”也因风险大, 收益低, 只做一些小额贷款业务。

2.农民抵押担保品不足, 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农民所拥有的住房和土地因为法律等制度原因, 都不能作为抵押物品, 这造成农民缺乏有效的担保和抵押物品而无法取得贷款。农村也没有建立有效的担保体系, 加剧了农民贷款的难度。

3.农民贷款额度小, 还款能力弱。一是农民贷款额度小, 需要贷款的人数多。单笔贷款在几万元, 最多几十万元, 加之贷款分散, 村镇银行贷款成本高;二是农民收入来源单一, 盈利能力低且不稳定, 一旦出现风险或自然灾害, 很难如期如数还款, 还款能力极低。

(二) 从村镇银行自身经营看

1.村镇银行股权设置缺陷, 自主经营权难以发挥。一是村镇银行在股权设置上要求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 持股比例不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 因村镇银行的控股权掌握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手中, 大政方针、经营决策必然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决定, 村镇银行的业务经营难免带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色彩, 自主经营权难以发挥。二是村镇银行如果不能进行制度创新, 不能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 很难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尽管温州不同村镇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 但总的看来, 创新不足, 品种单一, 不能满足农户多样化需求。

3.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少, 业务量小。村镇银行资金实力有限, 不可能像国有五大银行一样, 普设分支机构, 营业网点少, 吸储困难, 难以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造成村镇银行业务量小, 盈利能力低, 业务范围有限, 可持续发展明显受到限制。

(三) 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村镇银行担负支农责任重, 但税负却与其他商业银行持平, 也得不到财政贴息的优惠, 更享受不到委托贷款、支农再贷款、贴息贷款、财政性存款等优惠政策, 与农行和农村信用社很难竞争, 生存和发展空间有限。

五、温州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一是疏通村镇银行银联渠道。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准许村镇银行加入银联支付系统, 适当降低村镇银行的入网费用, 为其发行银联卡提供便利。二是加大村镇银行资金支持的力度。建议温州地方政府对服务“三农”达到一定比例的村镇银行, 给予支农再贷款支持, 增加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可贷资金;允许村镇银行办理同业拆借业务, 增加其资金补充来源。三是放松利率管制, 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确立贷款利率。四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的范围内实施存款保险制度试点, 通过建立存款风险转移机制, 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提高村镇银行的居民公信度, 解决存款人的后顾之忧, 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五是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村镇银行建立初期, 资金实力有限, 又肩负支持“三农”的重任, 建议温州地方政府对村镇银行实行与农村信用社一样的税收优惠政策, 以降低村镇银行业务开办初期的经营成本, 提高盈利, 促进其持续发展。

(二) 加强村镇银行自身建设

为了更好地发挥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作用, 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村镇银行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二是建立分支机构, 扩大服务半径。要求村镇银行的业务人员应深入“三农”的各个角落, 及时了解农村、农民、农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通过提供优质服务, 把农户闲置资金留在村镇银行。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以现代化的手段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四是加强制度建设。机构要精简, 信贷审批手续要简化, 充分发挥村镇银行小、快、灵的特点。五是树立“以农为本”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金融组织, 经营的唯一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但在追求利润的同时, 也要考虑社会效益, 考虑服务“三农”的宗旨, 通过高效服务和满足农户个性化需求, 保证稳健经营。孟加拉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三) 优化股权设置结构,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创新金融手段, 增强村镇银行的活力

一是打破金融机构控股村镇银行的局面, 扩大民营资本的持股比例, 通过优化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 改变现有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 充分发挥经营的自主性、灵活性和独立性。二是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把农户的贷款数量、还款记录、不良贷款比例、生产经营、收入水平等自然状况纳入征信系统, 建立农户信用档案, 减少村镇银行因顾虑而“惜贷”, 提高农户的爽约成本。三是鼓励村镇银行创新金融工具。村镇银行除了经办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外, 应根据农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特点, 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包括保险、担保、代理、个人理财、银行卡等, 填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 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 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和活力, 充分利用中国乡村治理的有利条件, 创新抵押和担保模式。

参考文献

[1]金娟.浅析影响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大众商务, 2010 (14)

温州银行面试问题 篇2

一般情况下会问

1.你毕业的学校,学习情况,任职经历什么的2.你学的专业,你的专业对你在银行工作有什么帮助

3.你对该银行有些什么样的了解

4.你想象中的银行工作会是什么样子的5.你对银行有什么要求,譬如再学习,薪酬待遇什么的(个人建议,不要提出你对工资收入的看法,把这个问题绕过去,只提自己刚参加工作什么都不太懂,希望银行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

6.你的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这个要考察你的家庭关系是否对银行工作有好处,一定要说家里关系都比较过硬,能拉到存款和贷款什么,商业银行最为看重这个)

大体来说就这些,反正面试就是胡吹。

就几点最重要,1.保持笑容

2.谦虚谨慎

3.资源很多

温州银行业 篇3

关键词: 温州 银行业 安保工作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234-02

金融平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温州银监分局、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公 安部门加强配合,积极创新,实现联动,在银行业安全保卫工作方面进行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较好地实现了温州金融运行安全、金融环境优化、金融风险可控、金融秩序和谐的建设目 标,在全市形成金融安全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但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安全保卫工作还存 在许多问题与难点,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的实践性课题。

一、温州银行业安保相关概况

温州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8家,从业人员22005人,保卫人员数219人,占比0.99%;经警保 安人数2120人,占比9.63%;涉枪单位31个,枪支总数319支,共有营业网点1168个,现已达 标994个,达标率85.1%。其中一级风险网点460个,达标392个,达标率85.2%;二级风险网 点635个,达标541个,达标率85.2%;三级风险网点73个,达标61个,达标率83.6%,总体情 况良好。现有金库94座,专用运钞车299辆,自助柜员机1087台(其中自助银行113个)。

二、温州银行业安保工作的创新实践及成效

1.建立案件防范机制,落实安保工作责任。为了切实推进银行业安保工作,防范银行业 案件风险,温州银行业改变以往案件专项治理的做法,成立银行业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综合推进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治理商业贿赂,形成“三项治理”齐头 并进、互为补充的工作格局。温州银监部门牵头召开平安创建推进会,与市级银行业金融机 构签订治理责任书,强力推行综合治理“十个抓”(抓平安创建方案、案件风险分析会、安 全评估报告、综合治理考核、银行业网点巡查、违规责任追究、安全保卫检查、内控优胜评 比、平安创建交流会、案件快报),层层落实了银行业安全保卫及监管工作的责任。

2.建立安全评估机制,狠抓隐患整改。温州银监、公安、银行加强合作,根据实际创造 性地建立金融安全评估机制。一是率先建立银行业风险评估与分类处置机制。区别不同金融 机构、金融“两非”活动等六类对象的风险侧重点,建立六大类150多项评估指标体系,按 季进行金融风险评估,并采取风险预警、风险提示、行政处罚等10种监管手段跟进处置。二 是实行专项安全评估。温州银监机构和公安部门建立联动评估机制,制定评估方案和具体标 准,对温州1100多个银行业网点进行安全评估。三是开展“回头看"督查。跟踪检查评估发 现 问题的整改情况,建立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信贷集中度风险、防范担保公司贷款担保风险 、民间资金流动情况等10个金融敏感问题监测机制。同时,要求市级银行业金融机构上报年 度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的评估报告,联合组织“抓落实,见成效”巡查,严格落实“定期检查 、定期评估和实时整改”机制,较好地实现金融安全评估的系统性、专业性和评估处置一体 化。

3.建立自查督导机制,提升安保效果。根据“管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的原则, 为了充分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温州市创新推行银行业安 全自查督导机制,即根据评估锁定的重点环节,向不同银行下达不同的自查督导要求,并由 银行按“组织动员、全面自查和整改提高”三个阶段,认真做好自查和整改工作。在自查基 础上,监管部门组织力量进行重点抽查,实行“自查从轻,被查从严”的监管原则。2006年 至2007年4月底,全市共派出治理督查组48个,1000多人次参加督导活动,自查和抽查发现1 000多个违规问题及风险隐患,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形成了银行监管与行业管理良性互动 的良好局面,保障了温州银行业“保持案件零增长率”治理目标的实现。

4.建立内控论坛机制,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温州银行业将培育银行业内控文化作为安全 保卫工作的重要基石,并且做到一以贯之。一方面,创造性地举办年度“内控论坛”,温州 银监部门和银行业机构走到一起,共同研究防范金融风险;组织内控建设现场观摩,评选内 控先进银行。另一方面,建立温州银行业教育培训互动机制,定期召集银行业金融机构就案 件防控知识、商业贿赂的防治重点、安全防保检查技能等进行互动式学习研究。绝大多数银 行业机构领导树立“安全是第一保障”理念,采取以案说法、专题培训、组织考试、预案演 练、技能比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经常性地在本单位开展安全教育,员工的案防意识 和防保技能明显提高,能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特别是对进入营业场所、金库和监控室等要 害部位的制度执行比较到位。

5.夯实案防基础,健全长效机制。温州银行业将“库房、现金、科技、财会、信贷、自 助银行和内控、保密、廉政、大楼安全”等要害岗位和重点环节纳入安全保卫体系,制定 实施定期检查、评估和实时整改制度,进一步夯实防保基础。切实做好案件查防工作,对发 案单位及时查明案情,并认真分析发案原因,狠抓整改,堵塞漏洞。认真执行《温州市金融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本单位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并本着“以人为本”原 则,加大物防、技防设施建设,舍得花钱保平安。2006年全市银行业机构在防护设施建设方 面投入资金达9276万元,改建、新建网点300个,完善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立体式 安全防范网络。

三、温州银行业安保工作的难点

1.安保工作组织机构难能落实。大部分股份制银行由于体制问题,出于精简机构、压缩成本 考虑,未设独立的安全保卫部门及配置专职安保干部,安全保卫职能一般归属于办公室或其 他综合管理部门,分行层级一般只有1-2人兼职安保工作,支行层级基本无独立部门及专门 人员,基层网点安全力量相对薄弱,安保基础工作相对滞后。

2.安保工作绩效考核权重过低。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考核指标主要体现在经营业务上,内 控安全及风险防范在绩效考核的权重过低,致使一些基层领导对安保工作重视不够,突出抓 业务而忽视抓安保,安全保卫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现象较为普遍。各项制度未 能有效地落实到每个部门、环节及岗位,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视而不见,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 根除。

3.安保人员不安心岗位工作。随着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推进,薪酬改革、岗位定级的结果将保 卫部门列为最低等级,严重挫伤了保卫队伍干部的积极性,安保人员思想波动严重。守押、 警卫等保卫人员的待遇偏低,还导致保卫人员招聘难、流动大等矛盾突出。与此同时,银行 业安保范围已从单一防抢、防盗向防抢、防盗、防火、防金融诈骗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多 元化、纵深化发展。但安保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学历偏低,多数从事安保工作的人员对 有关规定与流程不熟悉,不能与当前银行业安全保卫工作日新月异的变化形势相适应。

4. 安保监管工作机制不健全。目前基层银监系统安保监管工作机制存在“三缺”现象:一 是缺专业性机构,无专司安保监管职能的部门,其职能大多挂靠办公室,监管职责难以落实 到位;二是缺专业化人员,目前安保监管干部十分缺乏,安保专业知识与技能十分贫乏,安 保监管实践经验明显不足;三是缺安保监管工作标准。目前尚无比较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 安保监管工作制度和银行业安保工作指引,致使不同银监机构、不同监管人员对银行业安全 保卫工作监管的标准要求不一致,难以形成统一的安保监管标准和尺度。

四、对策与建议

1.健全安保监管机制。建议银监会加强与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银监系统安 保人员编制,解决“无米之炊”问题。健全安保监管工作机制,设立专门安保机构,配置专 门安保人员。加快安全保卫监管工作制度建设,明确安保监管工作具体职责。制定下发有关 银行业金融机构安保监管工作规章制度,统一监管工作标准,特别是要尽快明确银行业金融 机构市场准入过程中,涉及安保监管的事项。同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总部)从体制 、机制上解决安保独立机构与专职人员问题。

2.加强督导完善考核。银监机构要加强对银行业安保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加强对银行业各级 负责人安保教育,督促其加强安全及风险防范意识,将安保工作作为头等重要工作来部署与 落实,杜绝片面追求资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等业务发展指标。同时积极督促银行业机构不断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安保工作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提高激励系数,运用经济杠杆将安 保工作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3.创新手段深化检查。加大安全保卫监管检查与要求整改力度,采取明查与暗查相结合、白 天检查与晚上检查相结合、现场检查与电话检查相结合、节假日检查与平时检查相结合等方 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进行监控检查,及时查找 、分析事故隐患和不安定因素,严防各类案件的发生。

4.因势利导稳定队伍。银行业机构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队伍凝聚力和向心 力,增强归属感和忠诚度。采取交友谈心、组织活动等措施加强与安保人员的沟通,引导他 们调整心态,正确认识薪酬改革,从政治上、工作上给予最大的关心和爱护,从待遇上、 生活上给予尽可能的帮助和照顾,营造和谐的氛围,以诚挚温情感化人,以人格魅力吸引人 ,努力缓解强化管理与稳定队伍的矛盾。

5.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加强业务人员学习,从业务处理细节入手,强化对员工业务操作流程 及应知应会业务的培训,规范业务操作行为,增强员工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安保 人员学习,从广义的安全保卫范畴,开展各类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安保人员 素质。积极调整人员结构,采取岗位轮换、提前退养等有效措施,及时补充安保队伍新鲜血 液。

温州社区银行启示录 篇4

1.1 温州社区银行的特点

1.1.1 选址考究

定位不同的社区银行选址也要考虑不同的因素。社区银行主要为周边居民和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如温州银行锦东社区支行开设在锦东家园的内部,温州银行隆山东路支行虽开设在小区外部,但离小区也不足百余米。

1.1.2 业务精简

社区银行与普通银行网点最大的不同在于,社区银行并没有涉及现金业务,而是只保有了非现金业务。温州现有的社区银行全部未开设现金业务。相关的现金业务主要交由ATM机、网上银行智能终端来实现。

1.1.3 营销出彩

在银行的运营上,社区银行灵活运用各种营销方式来拉拢客户。其中情感营销是温州社区银行的主打策略。在22家社区支行中,20家都是面向居民个人设立的社区银行。如温州银行锦东社区支行,在开展业务时,紧扣居民生活,小区内如有活动,大多以赞助的形式推广自身品牌。

1.1.4 服务人性化

错时经营服务,将服务时间延到晚上7~9点,极大程度上便利了上班族居民。社区银行内部装修温馨自然,使客户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有些社区银行内设有儿童活动区,让家长没有顾虑地带着孩子来办理业务。此外,社区银行更在一些细节上打动客户,比如某温州社区支行提供代收发快递、免费打印等服务。

1.2 温州社区银行的缺点

1.2.1 特色不足

温州现有的社区银行都只是商业银行的社区支行,在产品特性上与其他的普通网点差异不大。产品差异化效应并未显现。以温州银行为例,银行理财产品选择较多但是缺乏针对性。在贷款业务方面,社区银行只能接单不能放款且贷款项目多,需要抵押或者担保,在流程和手续上没有特别的优待。

1.2.2 竞争不强

温州几处社区银行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商业银行网点,其中不乏高知名度银行。这些银行不仅名声响亮受居民信赖,而且还可以办理现金业务。

1.2.3 品牌不响

很多居民和商户对社区银行这个新生事物并未有明确的概念,可见在自身品牌和自身特色的推广上温州社区银行还需费工夫。

2 差异化发展策略

2.1 明确市场定位,审慎考虑银行选址

对于市场型社区的社区银行,选址应在与商户保持较方便的距离之下,面向商户和市场。如温州鞋革城社区支行选址在市场内部,尽管与客户距离拉近了,但未考虑到其复杂的内部构造对客户上门服务造成的不便。因而选址时必须多方面考量,从客户角度出发,贴近市场。

对于居民社区型社区银行,可考虑设立在社区内部。如锦东社区银行设立在离出入口最近的地方,住户在出入的时候都能够看到,产生良好的广告效应。

2.2 因地制宜,推出差异化产品

差异化营销,核心思想是“细分市场,针对目标消费群进行定位,导入品牌,树立形象”。差异化营销的关键是积极寻找市场空白点,开发产品的新功能,赋予品牌新的价值。

然而,国内大多数社区银行都是商业银行的社区支行,所主打的业务与其他的支行并无太大的区别,无法做到推出系列创新金融服务。但社区银行可以通过“因地制宜”,将业务重点落在不同重心上。如瑞安兴业社区银行根据居民共性需求推出了社区版金融产品。

2.3 通过情感营销模式,进行交叉销售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银行的认知度。二是保持现有特色服务,及时感知居民需求,推出贴近居民生活的便民服务,加强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增进情感交流。三是可以和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合作,充分利用社区平台,增加合作商家。此前就已有社区银行与小区物业合作,将银行卡和门禁卡绑定,享受消费优惠。

2.4 建立客户管理系统,发展关系型贷款

客户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关系型贷款的发展。客户经理可以利用CRM系统从时点资产、季日平均资产以及时点资产等数据识别客户资产和客户类型,从客户的汽车、房产、信用卡等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从而建立完善的客户管理系统。

以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关系型贷款为例。第一,贷款审批结构扁平化,将审批贷款的责任和权利下放到客户经理身上。第二,贷款审批时注重企业主的人品。第三,用人格担保代替抵押品。第四,存贷挂钩,推行存款积数制。

2.5 改革社区支行考核,加强人才储备

现行的银行考核从银行完成的各项指标来进行,并与从业人员的业绩挂钩。目前温州社区银行考核各支行网点的存贷比、基金销量、理财销量、信用卡指标等各项业务,全面而统一。这并不适用于社区银行的考核体系。社区银行的差异化经营必将在业务重心上有所倾斜。

社区银行的经营特质对银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社区银行规模小,网点设立的人员也较少,工作压力较大。从业人员更加贴近客户,因而对金融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银行应从社区银行的特殊性出发,一改传统选拔性考试,从人员全面发展和特长互补角度,来进行人员选拔和培养。

2.6 加强政府支持,加快民营银行建设

温州现在的社区银行是现有商业银行的特殊网点。在业务和组织结构上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银行模式。因此,我们认为民营银行是最有可能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银行的。2015年温州民商银行由正泰集团发起,成为国内首批民营银行。

民营银行来自民营企业,更懂得企业。社区银行设立初期,宣传布点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政府可以提供社区银行一系列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首先,监管当局和地方政府可对社区银行进行评级,并据此决定相关优惠政策,如减税、抵税、免税或赠款、补贴、贷款和投资等。同时,要加快社区银行的相关立法建设进程。制定法规,不但可以确立社区银行的合法地位,也可对社区银行成立的条件和性质、设立的目的、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监管机构与管理机构、社员的权利和义务、经营范围、组织机构、股权设置、审计监督方法、财务制度和分配标准、准入和退出标准加以规范。

参考文献

[1]王亮,雷立钧.村镇银行建立对我国农村金融影响分析[J].金融论坛,2009(11).

[2]姚海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探索[J].现代经济探讨,2009(10).

[3]上海财经大学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小企业融资研究中心关系型贷款[J].国际金融报,2009(6).

[4]杨晔.我国社区银行发展定位与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J].当代财经,2008(1):54-59.

[5]洪滨峰.美国社区银行及其对温州新型金融组织的启示[D].长春:吉林大学,2011:1-39.

光电子行业温州现状 篇5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2012年4月25、2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暨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启动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全面启动,预示着温州在温州经济体制改革上已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而温州实体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又是温州经济体制改革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认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将是实体经济的发展与改革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国务院于2010年10月10日发布《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文件,文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省将《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列为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中的主要专项规划之一,是我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指出: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衡量一个区域核心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决定性因素。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浙江省实施“创新强省、创业富民”总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温州市政府从1998年就颁发《温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暂行办法》,大力推行发展高技术产业。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2012年第一季度温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运行情况报告:今年第一季度,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稳步发展,产值进一步扩大,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总体运行情况

根据全市388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报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共实现产值145.59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9.85%;创造增加值32.71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4.03%;研究与开发经费(R&D)投入5.26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8.88%;创造利税15.72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94%;出口创汇4.19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1.72%。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运行情况良好,基本未受到去年四季度民间借贷**影响,依然是支撑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二、新兴产业运行情况

在不断扩大产值的的同时,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也在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创造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局面。得益于政策的引导扶持和发展环境的改善,我市新兴产业始终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发展态势。此次统计上报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有85家属于新兴产业领域,实现产值55.41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3.28%,占总产值的38.06%;研究与开发经费(R&D)投入1.95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2.58%;实现利润4.56亿元,比上一年同期下降5.12%。可以看出,虽然新兴产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利润总额产生一定程度的下滑。

从新兴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数据来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第一季度实现产值2.95亿元,实现增加值0.64亿元;实现利税总额0.32亿元。新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第一季度实现产值2.89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65.15%;实现增加值0.50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35.64%;实现利税总额0.28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87.19%。新材料技术领域第一季度实现产值43.49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6.41%;实现利税总额5.27亿元,比上一年同期下降4.44%。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第一季度实现产值5.67亿元,实现增加值0.6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0.66亿元,比上一年同期下降11.30%。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第一季度实现产值0.40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5.63%;实现增加值0.054亿元, 比上一年同期下降22.25%.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运行情况

此次上报统计数据的企业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303家,实现总产值90.18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7.85%,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61.94%;实现增加值21.53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3.36%;出口创汇2.69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7.13%;研究与开发经费(R&D)投入3.31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6.79%;实现利税8.99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64%;发明专利拥有量360项,比上年第一季度增加142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领域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主力军,在各方面都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前,一方面由于“七山二水一分田”资源禀赋制约、出口环境的趋紧、周边城市发展“千帆竞发”带来的压力,使得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随着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设立,国家大学科技园、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等大平台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将在人才、环境、资金等各个方面得到大力支持,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期。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应该拿出“等不起”的紧迫感,努力发扬“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的“新四千精神”,在政策的阳光下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再创新的辉煌!

再看一下另一组数据:温州现在每19个人就有一个企业法人单位,这在全国全世界都比较少,但企业规模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温州经济总量列全省第3位,但规上经济总量在全省排第5位。温州现有大型企业18家,中型企业599家,剩下的99.5%都是小微企业。从去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11项指标看,温州的综合评价指数列全省倒数第1位。温州的新产品产值率仅为10%,而全省平均超过20%,不到全省平均的一半,说明老面孔多、新产品少;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列全省倒数第1位,经济发展的消耗高、污染重。这种状况表明,无论是在创新方面,还是在劳动生产率提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温州在全省都已经大大落后了。

从上面的一些数据不难看出,温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处于严重滞后状态,科技实力在浙江省排名落后,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形成了鲜明的落差。因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的带动作用,所以新形势下温州应该尽早采取措施扭转这种局面,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发挥其对温州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实现温州“第三次跨越”。从上面的各种数据我们还不难看出,光电子行业作为高技术产业的核心领域,是影响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温州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国内外光电子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1、世界光电子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全球光电子产业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增长,此后随着光电应用产品的扩散普及和价格回落,以及部分市场的不断成熟,其产值开始步入平稳增长期。据统计,2007年世界光电市场产值达3150亿美元;2008年全球光电子行业经受了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依然保持增长势头,估计产业规模达3800亿美元。据美国光电子产业振兴协会的报告预测,2010年全球光电子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500亿美元,以光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产业将形成5万亿美元的产业规模。

从近年来产业结构演变历程看,光电显示、光输入出、光存储、光通信是带动全球光电子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导行业。据PIDA统计,2007年光电显示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28%;其次为光存储和光输入出,分别为24%和21%。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全球光电市场的增长动力除了依靠技术创新之外,还将依赖多样性的应用,如照明、能源、车用和生物医疗等。

面对光电子产业迅猛的发展趋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竞相将光电子产业技术引入国家发展计划,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得力措施,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这一战略制高点,形成了全方位的竞争格局。其中,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光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在核心技术、标准、品牌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主导着产业技术发展的方向;日本和欧盟国家在光电显示、光存储和光学传输设备领域处于世界高端;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基本处于以生产技术为主的产业价值链的中端,在少数特定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而中国大陆等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光电子产业以加工组装为主,是世界光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从技术发展趋势看,全球光电子产业技术创新最初发生在欧美,而后在日本发展得更为成熟,在韩国和台湾完成量产和低价化,而产品则多由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制造。当前,世界光电子产业技术产品更新不断加快,光电子技术和产业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发展日新月异。其中,光电子器件正向小型化、高可靠、多功能、模块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光电显示向真彩色、高分辨率、高清晰度、大屏幕和平面化方向发展;光输入出产品向多功能、高速化、低成本方向发展;激光器向全固化、超短波长、微加工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半导体照明、光伏发电等行业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并成为未来光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光电子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20多年来,我国的光电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光通信和激光领域,某些技术和产品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具备同国外大公司竞争的能力;光显示、光存储、数字影像等领域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然而以加工贸易和组装为主,关键技术和产业链的高端大多被外资企业所控制。为了推进光电子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进程,我国建立了11个国家级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所属的光电子重点实验室,5个激光光电子国家级研究中心,4个激光光电子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光电子技术研究开发骨干队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配套研发体系。目前,全国从事光电生产、研究的企业有12000多家,从业人员逾百万人。

随着光电子产业市场的不断开拓,我国武汉、长春、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重庆、西安等数十多个省市和地区纷纷提出并投巨资建设“光谷”、光电园区等不同层次和级别的光电子产业密集区,形成了光电子产业加速发展的热潮。

再看温州光电子行业现状,虽说温州市政府在2012年2月颁布了《加快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建设发展实施意见》,但是这只是仅仅对于温州以后光电子行业的一种激励政策,很难在现阶段让光电子行业的实体经济走出瓶颈。据不完全统计,温州从事光电子行业的企业有上千家,但是绝大多数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也就是所谓的贸易型,真正的实体经济屈指可数,也缺乏核心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品档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品牌效应,低附加值产品对市场承受能力弱;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投入和能力不足;企业对全球性市场竞争准备不够充分,无序竞争较为严重。

2、产品结构低度化、产业链条薄弱、文化氛围不浓、国际化步伐滞后、企业优势不突出、设计人才、高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

3、从未来发展来看,温州区域产业将面临着国外、国内和周边地区抢滩温州产品市场、全方位竞争的严峻挑战。

温州银行业 篇6

10月18日、19日,《投资者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走访了温州多家银行,发现包括工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网点根本就不做房贷业务,称贷款额度紧张。而做房贷的几家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也基本上浮10%以上;同时,银行工作人员一再表示,贷款额度紧张,这个月是放不出来了。

而温州天浩置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向洋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如果通过房产中介的话,首套房贷款或许可以按基准利率实行,但是还要附加一些条件,比如购买该家银行多少理财产品等等。

事实上,温州的资金向来以趋利且动作迅速著称,银行也不例外。在资金相对紧张,且基准利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银行更加趋向于利率更高的抵押贷款等业务,而在房价下跌的情况下,对于房贷这样利率较低的业务显然兴趣不大。在温州老板“跑路潮”的特殊时期,银行更加收紧了房地产贷款。但是,这也进一步压制了刚性需求。

首套房贷利率多上浮

在记者走访的多家还可以做房贷的银行中,首套房贷利率一般上浮10%以上。

位于温州火车站附近的招商银行温州大南支行零售部,一位陈姓工作人员表示,第一套房贷款的首付至少四成,利率上浮10%~15%,利率上浮是最近开始的,最多一两个月。如果是第二套房就不一定能贷得下来了。

他还表示,招商银行没有“一站式”的房贷服务,也就是说,买卖双方过户之后才能来贷款。

中信银行温州经济开发区支行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是首套房贷款,利率都上浮10%,首付三成,这是银行自己的标准。如果该客户对银行有贡献,也就是说有业务结算的,那么利率可以低一些,但是现在最优惠的利率也不会打七折,下浮30%的优惠政策在去年底就结束了。即使如此,银行的贷款额度也不多,还要排队。如果购买的是第二套房,已经暂停贷款。

华夏银行温州分行营业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首套房上浮多少看情况而定,现在不可能有下浮的。同时,如果是9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首付至少三成;9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首付至少四成。他还一再表示最近按揭贷款做得比较少,额度也比较有限,具体情况还要等下周老总回来再请示。

浦发银行温州分行工作人员表示,不做住房按揭贷款,但可以公积金贷款,也就是有公积金贷款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办组合贷款,利率一般要上浮10%以上,具体要到办理时才知道。

上浮10%基本上已经成为首套房的贷款利率标准。温州本地的房产中介平安易居金融部倪小姐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早在上月开始,银行就已经普遍上调了首套房的贷款利率,首套房的利率是月息6.48‰,也就是年利率7.75%,也就是比基准利率上浮10%,有几家银行的贷款利率比这还要高。如果是二套房的话,那么贷款利率已经上浮到了30%以上。通过中介贷款基本能保证贷到款,因为银行每个月都会有一定的额度给中介。

多家网点叫停房贷业务

除了銀行提高首套房贷利率外,由于额度紧张,还有不少银行干脆就不做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这种情况在交通银行温州分行中山支行得到了印证。该支行工作人员表示,该网点的住房按揭贷款现在没有贷款额度,或许等到下个月情况会好一些。

该支行的一位信贷科长则表示,不是不做,而是没有规模。前几个月还做的,那时候按基准利率,首付三成。但是现在温州处于一个比较特殊时期,处于金融风暴当中。针对很多企业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的情况,现在银行更多将重心都放在中小企业贷款上。

除了目前按揭贷款比较困难、额度紧张等措辞之外,另有多家银行直接表示不做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中国银行飞霞南路一家网点,以及民生银行新城站营业部均表示,没有住房按揭贷款的信贷额度,现在大家都是做抵押贷款。

福建海峡银行位于火车站的一家网点也表示,现在还没有房贷这项业务,因为今年3月份刚到这里开业。温州本地的温州银行则直接表示,不做按揭贷款,没有这项业务。

工商银行温州一家网点人士向记者表示,按揭贷款的利率比较低,银行为了利益最大化,把贷款都放到抵押贷款上去了,因此,额度便没有了,住房按揭贷款索性就不做了。而对于小银行来说,可能抵押贷款的规模小一些,还可以用来做住房按揭贷款。

银行资金“求富弃贫”

对于银行来说,舍弃住房按揭贷款,显然是“求富弃贫”。

鹿城农村合作银行黎明支行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按揭我们没有做,很多年都不做了,我们在做的都是抵押贷款,利率是一分左右。

而这1分左右的月息,显然远高于房贷基准利率。最新的5年以上贷款利率的年息也就是7.05%。月息1分,年息就有12%,这不是房贷利率所能比拟的。况且,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下,不少楼盘已经出现了价格回落,这对住房按揭贷款同样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民生银行新城站的一家网点工作人员表示,该网点不做按揭贷款,现在只有抵押贷款,其利率也就是月利8厘左右,在政府出台各项政策后,利率已经比以前有所下降,以前是1分。但是,这和基准利率6厘不到相比还是高出不少。

“即使银行想做房贷业务,也希望把钱贷给可以带来其他业务的有钱人。”一位温州银行界人士说,所以不难理解,如果要做房贷,客户还需要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或办理其他 业务。

温州银行业 篇7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温州地区受困的企业大部分是微型企业。“越是急需资金的企业,越是属于被银行贷款条件排斥在外的类型。即使很多银行确实出台了一些比如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措施,主要面临资金困境的企业还是徘徊在这个容忍度之外。”

但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金融学教授徐洪才表示,在一个经济周期内,一定会有部分小企业倒掉,这是正常现象,所以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获救。

多银行多举措驰援温州

浙江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辖内各家银行已积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和生产经营状况,为企业主动让利减负。其中,温州银行企业贷款年利率平均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让利1.8~2.0亿元。

此前媒体报道,温州银监分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当地各银行已在原有基础上,上报追加信贷增量指标,合计已达180亿元。

据悉,招行杭州分行将温州等部分地区不良贷款容忍度提高至2%,经测算,仅此一项调整将缩减利润6 600万元。交行温州分行已申请将不良贷款容忍度和小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分别提高至1%和2%。

其他银行也分别出台措施,为温州小企业资金困境“救火”。民生银行总部已经下派工作组到温州,方便直接为困难企业办理信贷业务。同时,该行温州分行对企业信用证、进口开证不设限制额度,将跨年度人民币代付额度在原计划5.2亿元的基础上追加4.8亿元;建行温州分行也已推出3到5年中长期贷款,并向上级行建议将不良贷款重组处置权限下放到该行。

浙商银行表示,从统计数据看,今年前三季度,浙商银行在浙江省内的机构有超过一半的增量贷款投向了小企业。截至9月末,该行在浙江省内机构单户500万元及以下小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00亿元,在省内机构各项贷款中的占比达到三分之一,其中温州分行的占比甚至接近一半。

银行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一部分基础好、主业稳定的企业,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使资金链断裂或者面临融资困难,它们确实会在这些政策中受益。但是受益的基本还是小企业当中的‘大企业’。”徐洪才说。

徐洪才认为,银行毕竟有自己的风险管理体系,要对贷款对象进行一系列评估,因此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得到银行优惠政策的帮助。

浙江银监局局长杨小苹曾表示:“也要着眼长远,按照产业导向,对可转型升级的危困企业进行帮扶,发挥银行信贷的杠杆作用,推动浙江地区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除了银行以外,民间借贷还是需要。”徐洪才说。“民间借贷和银行信贷应该同时存在,因为这个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二者应该互相补充,互相配合,而不能一概抹杀。”同时他也强调,民间借贷市场还需要制度的规范,增加透明度,让这个市场更加健康。

对于民间借贷市场的作用,有分析指出,对民间借贷而言,国家应该相信市场,给予其合法的市场地位。事实也证明,民间借贷宜疏不宜堵,应加强监管,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尤其在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特殊时期,更应建立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秩序整顿等制度,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浅析温州民间借贷对银行信贷的影响 篇8

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部, 是浙南闽北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 现代化大都市格局已初具规模。

20世纪80年代初, 随着市场的开放, 第三产业和家庭工业在温州遍地开花, 相应地对资金的需求量开始增大。民间借贷行为成为温州地区较为普遍的现象, 众多家庭进入这一资金循环轨道。随着民间借贷升温渐变, 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现了集体性质的基金会, 由几个人操作将资金贷给合适的 (风险偏低) 集体项目等。近年出现以担保公司为主要形式的金融中介, 担保公司某种程度上具有强烈的企业经营性质, 逐利性强, 并且一定程度上自担风险。

近年来, 温州经济发展迅速, 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喜人, 跻身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温州民间资本的大量存在, 已是不争的事实, 其活跃的程度关乎温州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流向上, 民间资本与银行信贷资金存在“你退我进”现象;在利率机制上,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拉动。

温州民间借贷活动历来比较活跃, 历史上民间借贷的形式非常多样, 直接自由借贷和有组织的借贷同时存在, 但近年来后者明显减少。高度密集的民间资本, 必将成为温州实现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突破口。

二、温州民间资本构成

民间资本, 是指民间用于生产投资和流通中的货币资本, 剔除了民间资本中错综复杂的人文关系资本、实物形式的固定资产、银行体系内的本外币储蓄存款等。温州民间资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游离于银行外的民间流动性资本;二是企业的内部资金 (包括企业生产、发展以及维护企业正常运作的基本资金) 、民间借贷资金 (包括民间生产、生活资金) 、企业内部集资、企业投向外地的资金 (包括在外地的购房、购地、工地建设等) 、个人在外地的投资 (包括购房、购地等) 等等;三是存于银行的社会间歇资金;四是以个人外币形式存在银行的资金。据统计, 近年温州市全社会流动性资本规模达6000多亿元, 其中, 民间资本约3000多亿元。

三、温州民间借贷特点

近年宏观调控致使房市趋稳、股市下跌, 民间闲置资金大量积聚。温州民间资本借贷呈现新变化:一是民间借贷总量日趋上升, 自然人最高借贷金额达上千万元。二是民间借贷利率逐月上升。据央行及银监会今年4、5月期间对温州调查的案例显示, 息率高达600厘。三是民间借贷涉及行业广泛。

温州民间资本的方式和运行的规律带有自己的特征, 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即混沌现象、虹吸现象和渗透现象。

混沌现象。由于资本的逐利性, 加之温州人的市场敏税性, 民间借贷活动范围相当广。流动的民间资本不仅投向了温州各类支柱型产业, 也流向了全国各个省市, 涉足房地产、煤炭、建材、水电、超市、商品、宾馆等10多个行业, 流向的地区和行业相当广泛, 行为表现难以预测, 带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虹吸现象。改革开放给温州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部分温州人手里积聚了大量的资金, 但由于投资渠道狭窄和投资欲望不断加强, 温州的民间资本开始向外流动。出现了温州民间流动性资本从欠发达地区 (如文成、泰顺等地) 等资金稀缺的地方流向资金充裕的地方 (如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 。其内在动因来自于同一经济背景下两地资金之间存在的投资压力差。

渗透现象。资金流转很大程度上依赖关联交易的运作, 以借款方式将资金借给外地的控股子公司、对外地控股公司进行投资以及用内部产品销往异地子公司, 从账面上无法反映出资金的去向和用途。居民个人则通过提取银行储蓄帐户资金、转存账户脱离银行机构的监测, 将资金投资到外地。大量的民间集资行为, 流动的民间资本逐渐渗透到全国各地。

四、民间借贷对银行信贷影响

1. 正面影响。

(1) 有利于资金优化配置, 促动本地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的流动突破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 使资本流向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或企业, 从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对促进跨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 温州民间借贷与银行业产生了互补的作用, 弥补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缺陷, 分散了市场对银行资金需求压力。民间借贷具有简便、快捷的的优势, 为企业和资金融通者提供了信贷资金的支持, 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互补作用。

2. 负面影响。

(1) 掩盖了银行风险。少数企业由于资金链紧张无法及时归还贷款, 资金掮客、担保公司等民间融资机构垫资续贷, 造成企业资金充裕假象。更有甚者, 个别担保公司与少数银行客户经理勾肩搭背, 合谋为企业进行垫资活动, 诱发企业恶性循环, 扩大风险, 掩盖风险。

(2) 信贷金贷被挪用, 步入恶性循环。随着民间高利借贷机构的盛行, 中介机构鱼目混珠, 乱相丛生, 一般市民缺乏辩别能力, 在高利驱使下, 挪用信贷资金用于高利贷。中介机构分流了大量的资金, 使一些原本在实体经济内循环的资金, 流向这些民间的高利借贷机构, 导致银行的资金组织工作难度加大。

(3) 道德风险加剧。在高利诱惑下, 银行人员出于职务上的便利, 违背行业道德规范, 与社会融资机构合伙充当资金掮客, 在企业贷款到期时, 由担保公司代为归还, 企业要为此支付高额的利息, 银行人员得到一定的“好处费”。在利益的趋使下, 不少银行人员充当“黄牛”, 致使一些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或个人也得到了贷款, 风险不断加剧。

(4) 破坏社会正常经济秩序。高利借贷是“击鼓传花”的游戏, 只要有一个链条断裂, 将波及所有的风险。高利借贷远比当年农村基金会、金融服务社等风险大, 一旦产生风险, 将不可避免地波及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 给社会正常经济秩序带来危害, 带来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五、规范温州民间借贷的对策

温州民间借贷问题引起高层关注, 温家宝同志曾多次来温州视察, 为正确引导温州民间借贷发展把脉。

作为民间资本运动的样本, “温州危机”让公众认识到, 民间资本脱离实体经济、大量外流, 必然会增加区域性金融风险和经济系统性风险。对民间的高利借贷行为必须加以引导, 并且要采取有效的堵疏结合的办法, 逐步使其规范、有序、健康运行。“温州危机”教训惨痛, 各级政府已经多措并举, 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回归实业。

1. 政策保障小微企业, 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国务院已批准温州成为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银行对生产正常的企业, 做到“不压贷、不抽资”;对资金一时有困难的企业, 联合其他银行统一开展救助;对已经出现危机的企业, 尽可能给予资金帮扶, 支持企业开展重组。

2. 遏制房产经济泡沫。

民间借贷危机的问题出在金融领域, 根子却在高利的房地产业。部分企业深度介入民间借贷, 表面看是企业主追逐高利润、热衷赚快钱所致, 深层次原因在于实业项目利润微薄, 对民间资本形不成足够吸引力, 导致大量资金“脱实向虚”, 甚至“热钱化”, 引发房产经济泡沫。民间资本要通过股权投资而不是通过民间借贷方式进入到中小企业, 这种自发的民间借贷是契约行为, 缺乏担保、抵押甚至监管等专业手段, 具有先天的弱质性, 极易发生违约风险, 很难预防其不向高利贷、非法集资案件转变。

3. 完善法律法规,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

民间高利贷危机与融资中介杂乱是分不开的。当前的民间借贷活动, 其放贷主体如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产业投资基金等, 恰好也就是影子银行。因此, 对民间借贷活动来说, 目前最急需的不是放松对正规金融的管制, 而是尽快完善法律法规, 比如出台《放贷人条例》, 使民间借贷活动有法可依,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

4. 加强法律宣传, 促进民间借贷的健康有序发展。

要对民间高利借贷行为加强引导, 增强民间融资的风险意识教育, 提高对非法集资的危害性认识, 要采取有效措施向民间投资者加强金融、法律与风险意识的宣传, 引导民间资本理性投资, 避免因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错估自身经济实力, 诱发投资损失风险积聚现象的发生。

5.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防范道德风险。

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与教育, 加大对从业人员的行为排查力度, 建立从业人员的沟通交流的平台, 加强警示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谈心、家访等了解从业人员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 及时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从业人员的业余行为, 特别是交友圈、社交圈等行为, 防微杜渐。对有融资参与民间高利借贷行为的, 坚决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决不姑息迁就。努力净化从业人员的队伍, 切实防范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吴国联.温州金融生态透析.第1版.上海三联书店, 2006.8

温州银行业 篇9

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 客户只需保证在账户中存有足够缴纳当月电费的金额, 银行就能按用户使用的电费及时从账户中自动划扣电费, 省却了群众出门缴电费的麻烦。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电子产业信任度的提高, 人们渐渐意识到利用银行卡代扣的缴费方式可以免除缴纳电费时排队奔波的困扰, 也避免了因忘记及时缴费而交纳滞纳金甚至停电的风险, 这种足不出户便可轻松缴纳电费的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温州银行业 篇10

温州银行成立时不良贷款总额为5.70亿元, 不良贷款占比为两位数。由于温州银行组建时间过长, 原城信社潜在的不良贷款较多, 温州银行在强化信贷管理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了清收处置力度。截止2009年6月末, 不良贷款绝对额为2.16亿元, 占比0.93%。

一、温州银行不良贷款的特点和成因

温州银行属于地区性的小银行, 不良贷款的成因除基本与国有商业银行相似外, 还有一些特殊性的因素。最主要的特点是城市商业银行由本地的城市信用社、金融服务社等重组而成, 原城市信用社遗留账面不良贷款金额巨大。形成不良贷款的成因有:

1. 监管力度不够, 法制环境不完善。

温州人善于经商, 只要条件许可, 对能赚钱的路子都会尝试。在上世纪80年代国有银行服务严重滞后, 国家还未能对金融进行有效监管的大背景下, 金融领域成了温州人投资的一条重要尝试途径。由于金融风险的暴露具有滞后性, 那时的金融组织由于观念、利益等原因, 往往不注重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 而金融有关规章制度与实际监管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一是金融监管手段单调落后, 主要限于检查、通报和处罚, 具有强烈的计划性和行政色彩, 这些手段对监管对象约束力不大。二是金融电子化程度不高, 对信用社报送资料分析、处理能力很低, 不能准确、客观评价资产的真实情况, 给原信用社违规放贷有机可乘, 造成潜伏的不良贷款频频暴露。三是政策、立法上的真空、滞后, 政府职能机构制度不健全, 间接导致银行债务的悬空。四是司法执行力度不够大, 效率低下。银行与债务人打官司是“起诉不受理、受理不开庭、开庭不审判、审判不执行”。

2. 社会信用观念淡薄, 信用制度建设缺失。

温州曾一度受“假、冒、骗”困扰, 金融领域在这种大环境中也必然受到冲击。个人借钱任意延期偿还甚至逃债、赖债;企业提供虚假的会计报表, 多头开户, 以贷还贷, 无效担保, 重复担保, 互保;金融组织虚假出资, 高息揽存, 非法集资诈骗, 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不良贷款的大量产生。

3. 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不健全, 人员素质不高。

温州银行组建初期, 风险管理能力不强, 对贷款项目的资讯掌握不足, 分析判断不够准确, 导致贷款投向及市场定位不合理。

信贷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贷款的责任与权力不匹配, 贷款的责任与实际利益不对称, 存量贷款责任没有明确, 对新发生不良贷款责任人处理不到位。

信贷管理人员偏少、素质不高, 贷款“三查”执行不严, 金融组织负责人经营水平低下, 政策、业务不熟, 贷款决策往往凭经验, 缺少科学依据。贷款业务能力与实际业务发展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在具体的经营管理环节中没有建立起完备的贷款质量监控和风险防范制度。粗放性的经营思想, 只重发展, 轻管理;重业务, 轻监控;重数量, 轻质量;重规模, 轻效益, 甚至受个人利益的驱动, 违规违法放贷。

4. 经济过热和企业转制中带来的新问题。

1992年之后经济过热, 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部分经营管理差又负债重的企业大量亏损, 没有能力还贷, 使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地产生。由于旧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转制、兼并、合并、分立等操作尚存在不规范的地方, 导致产生不良贷款。如国企改制引起的逃债、废债和悬债等。

二、温州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思路和方法

1. 改革完善清收组织体系。

改革不良贷款清收管理体制, 成立特殊资产管理部和以法律事务为主的合规部, 在2002年起将全行的损失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及大案、疑难案实施内部剥离, 集中到总行特殊资产管理部统一管理、清收。对不良贷款分类经营以后, 一方面打破了原有格局下不良贷款按块分割的分散局面, 可以统一掌握企业信息动态, 提高决策效率,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同时有利于特殊资产管理部门集中利用各项资源更好地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 降低清收成本, 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新的信贷资产管理体系, 降旧控新, 明确责任, 对产生新的不良贷款负责, 有利于强化业绩考核;再一方面是成立了资产保全体系, 负责存量不良贷款的经营处置和管理, 好坏资产分开, 新老账分开, 有利于对不良贷款的监督。

2. 建立不良贷款日常监测, 实施动态管理制度。

实行每月一次的不良贷款动态监控分析制度, 每日通过网上快报各支行不良贷款动态变化和全行不良贷款的存量, 实行每月一次的不良贷款动态监控分析制度, 特殊资产管理部根据《诉讼管理办法》的规定, 要求支行在贷款逾期2个月时及时上报清收化解方案, 逐笔了解、分析, 指导、协助制定清收化解方案。并根据化解和诉讼两种清收化解方案对新增不良贷款进行分类清收管理, 时时了解清收进展。对于需要诉讼的逾期贷款, 由特殊资产管理部审批方案后, 移交合规诉讼, 由合规部保证诉讼过程的合法性, 防范法律风险。

3. 推动制度改革, 控制不良贷款增量。

对新增不良贷款达到一定量的分、支行强化落实贷款责任制, 切实做到“控制增量、化解存量”。不定期召开新增不良贷款清收专题会议, 分析新增不良贷款的现状与逾期原因, 共同探讨清收化解方案, 总支两级协作清收。支行领导定位为清收责任人, 负责领导、安排清收的具体事宜。会议还要求参会支行每月汇报清收进展, 及时修正清收化解方案以适应清收状况的变化。推动授权制度、审批制度、风险贷款责任评议制度、败诉案件责任评议制度, 制定诉讼管理制度。对不良贷款的增量和存量分别进行考核, 特别对新增不良贷款要在支行年度考核利润中全额扣除。制订了相关清收奖励的管理条款, 体现“动力和压力并存,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4. 因户施策, 加强存量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力度。

每年及时梳理年度存量不良贷款, 逐笔进行了解、分析, 在切实摸清每笔贷款不同形态、类别、处置难易度等情况的基础上, 进一步细化分类, 指导支行制订一户一策清收化解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1) 承包清收。对于额度较小、分布零散、不便于集中清收的不良贷款, 发包给支行, 实行承包清收。 (2) 委托清收。对清收能力薄弱的不良贷款, 委托当地有能力清收的机构、人员采取合法手段进行清收。 (3) 重点清收。对全行不良贷款余额超过100万元的企业, 实行“一企一策”、“一户一案”, 重点清收。 (4) 招标清收。对清收难度大的不良贷款, 面向行内外公开招标清收。 (5) 依法清收。对那些债权债务关系明确, 但拒不执行法院已生效判决裁定的, 申请强制执行;对损害银行债权的逃废债行为, 主张代位权和撤消权, 努力改变“胜诉不胜钱”的局面。 (6) 责任清收。2003年1月1日后发放贷款造成资产风险或损失的主观责任人, 无论在职、退休, 一律进行责任清收, 并且限定清收期限。 (7) 重组清收。积极推进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和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账务顾问、投资咨询、方案策划等服务, 帮助困难企业实现资产重组, 恢复还款能力。 (8) 注资清收。本着搞活资金必须先搞活企业的原则, 对有还款意愿、产品有一定市场、复活有望的企业, 在实行责任新老划段的前提下, 实施注资清收。 (9) 债务转移清收。对部分借款人已名存实亡, 但担保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情况, 为有效保全信贷资产, 要与企业积极协商在确保提高还款能力及资产质量的前提下实施债务转移或重新设定抵押物、担保人、风险梯度转移等途径转化不良贷款。 (10) 以资抵贷清收。即取得偿债资产, 通过资产的开发、转让、租赁或拍卖变现等形式实现资产的变现。

5. 加大力度通过呆账核销方式降低不良贷款。

特别对信用社时期遗留的损失类贷款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 得到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实现税前核销, 消化历史包袱, 化解金融风险。通过银监局牵头的有关部门联审核销、通过正常途径申报核销、通过法律途径追偿核销以及税前核销等途径, 实现不良贷款处置工作的新突破, 为温州银行的发展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程未.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中的风险与防控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4)

上一篇: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下一篇:图书馆建设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