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天气

2024-07-15

降水天气(精选十篇)

降水天气 篇1

2014-07-08T08:00—2014-07-10T08:00, 我市出现了强降水天气, 有7个县站的雨量超过50 mm, 1个县站超过100 mm。87个乡镇的雨量超过50 mm, 3个站超过100 mm, 最大为昔阳的秦山水库, 为109.2 mm。从灵石的降水时间分布图来看, 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8日中午到9日夜间。

2 环流形势

2014-07-07T20:00, 500 h Pa环流形势中高纬多短波槽活动, 贝加尔湖有一低涡存在, 我市受其低涡槽线后部西北气流控制, 580 h Pa线压在我省中部。到2014-07-08T08:00, 贝加尔湖低涡与西风槽合并且略有南压, 580 h Pa线北抬至我省北部, 上游短波槽移至河西走廊, 我市开始受偏南气流控制。由于700 h Pa、850 h Pa受西北、偏北气流控制, 切变线偏南, 我省南部地面图记有轻雾, 水汽幅合区在河套地区, 我市降水还未开始。随着系统东移, 2014-07-08T11:00, 我市南部灵石开始出现降水。

2014-07-08T20:00, 500 h Pa、700 h Pa、850 h Pa环流形势场分别如图1、图2、图3所示。2014-07-08T20:00, 短波槽压在我省北部, 584 h Pa线西伸北抬, 我市受西南气流控制 (风速达18 m/s) 。此时, 700 h Pa、850 h Pa受东南气流和偏南气流影响, 700 h Pa上西南气流风速的辐合在我市偏东南位置, 风速加大, 我市东部至河套均受东北—西南向辐合切变线的影响, 降水加强。从地面图上看, 2014-07-08T14:00—20:00强降水时段内, 地面存在风速的辐合线;2014-07-09T08:00, 500 h Pa环流形势稳定少动, 西风槽维持, 584h Pa线略向西伸北抬, 低层切变线稳定, 与700 h Pa西南风的最大风速带位置一致, 为我市提供

了源源不断的西南暖湿气流, 降水持续;到2014-07-09T20:00, 系统继续维持, 降水持续;到2014-07-10T08:00, 500 h Pa槽已东移, 我市受西北气流控制, 低层均转为西北气流控制, 降水基本结束。

3 物理量场的分析

3.1 水汽条件

2014-07-07T20:00—2014-07-10T20:00, 整层大气的水汽条件可以用我市上空700 h Pa、850 h Pa的相对湿度场来体现。降水期间, 我市上空维持着一大湿度区, 湿度达到85%以上。另外, 在水汽输送和补充方面, 在降水形成期间700 h Pa、850 h Pa环流形势图上, 我市上空为偏东、东南气流, 为我市大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水汽条件。

3.2 动力条件

通过分析2014-07-07T20:00—2014-07-10T08:00的700 h Pa涡度图可知, 我市所在地均为正涡度平流输送, 说明这里涡旋强度和上升气流旺盛。2014-07-08T20:00—2014-07-09T20:00, 正涡度闭合圈一直维持在我市南部。

3.3 不稳定条件

降水时段内, 我市k指数一直稳定维持在35°左右, 2014-07-08T20:00, k值处于最大值, 达40°。

4 云图

2014-07-08T11:00, 降水云系东移至河套, 我市南部上空也有降水云带覆盖, 开始出现降水;到8日夜间, 主降水云带移出我市;2014-07-09T12:00, 受短波槽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 多个对流单体结合成一个发展旺盛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MCC) 再次影响我市;到9日夜间, 云带才开始东移减弱, 降水基本结束。

5 结束语

鄯善县一次大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篇2

鄯善县一次大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应用常规实况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鄯善县208月19-20日的一次大降水天气的环流形势和数值预报产品的物理量场演变特征,得出了低层中小尺度的.发生东移对降水的重要作用,结合上游台站的降水情况得出了一些大降水预报的经验,对今后的降水预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 者:葛燕 GE Yan 作者单位:鄯善县气象局,新疆鄯善,838200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200919(13)分类号:P458.1关键词:大降水 天气特征 数值预报产品 鄯善县

转折性天气降水预报检验方法及应用 篇3

关键词 转折性天气;预报;降水;检验

中图分类号:P457.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89

转折性天气降水,通俗的说法是气象条件出现转折,少降水转向强降水,或是强降水转向少雨天气等。当气象工作者预报有降水,却没有出现降水,这就表示出现了转折性天气。简单地说,天气预报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方便人们的出行、生产活动等,这就要求天气预报必须准确、严谨,而出现转折性天气降水却会使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降低。

1 概述

2016年12月11日,搭载风云四号卫星的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它实现了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升级换代和技术跨越,将对我国及周边地区的大气、云层以及空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包括时间、空间和光谱)的观察,将大幅提升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能力。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天气预报的准确度越来越高是事实,对转折性天气预报服务来说,也有很高的准确性,预报时间也很及时。例如,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县市实施转折性预报之后,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有了明显增强,相关机制、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气象灾害造成的年均死亡人数减少10%,经济损失减低1.5%,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88分以上。预报预测业务方面基本建立了小时到月的无缝气象预报业务体系,突发性天气预警提前量21 min,24h晴雨、最高(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提升2.6%、17.2%和14.7%,气象要素预报精细到乡镇,过程预测延伸至30 d,数值模式产品空间分辨率为3公里。

2 检验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短时临近预报不能只看雷达,要利用多种资料全面分析,及时关注系统变化,通过分析过程,总结主要系统到来之前暖区降水规律,要高度重视这样对流天气的影响。如果发生在山区,有极大可能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威胁。对于提高预报准确率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分析,特别是带有地方特点的预报预警[1]。在数值预报模式研究应用的同时,进一步提炼科学问题,与之配套的就是预报检验方法。

就数值预报模式而言,检验方法很多,如TS评分,技巧评分,预报偏差,ETS评分等。其中TS评分比较依赖降水气候概率,季节性变化大,如夏季通常比冬季高,因为冬季少雨,夏季多雨。ETS有TS的一些优点,不会很依赖降水概率。

业内对降水检验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方法,如特征分析、模糊检验、空间检验误差分解、尺度分解等。这些方法涉及到一个前提,就是降水预报检验特点,相关研究综合起来设计了专门针对转折性天气降水的检验方法——CTS评分。具体可由如下公式表示:

式中,CNA指实况与预报天气转折状况相同次数,CNS指实况天气转折总数,CNY代表预报天气转折次数。

这种检验方法能够提高转折性天气降水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能力,可避免有过程预报低评分,而无过程则高评分的现象。

3 应用

T213数值预报模式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制作日常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摸索数值天气预报,随后不断完善。本文选取该模式以及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探究CTS检验方法的检验能力。不同的预报模式,评估人员在检验时一般都会从时效、季节以及空间三个方面进行。所以选取由国家气象局选取某个时间段进行研究讨论,总时为2 a。

首先,时效检验方面。利用CTS评分,对比检验T213数值预报模式以及日本、德国模式。以24h为基准点,时效则以12h为准,经过CTS评分检验,在基准点德国模式明显比另外两种模式的评分要高,至36h后评分明显低于其他模式只有6%左右,但相对比较平稳。而日本模式和T213模式在预报能力评分上大体上相当,日本模式要稍好。即除24h段外日本模式>T213模式>德国模式。当然随着失效延长三种模式均会则呈现衰弱趋势,必定会提高空报和漏报率。利用TS评分进行比对检验,分析晴雨、小雨、中雨的评分。得出晴雨方面德国模式>T213>日本模式。而小雨以及中雨评分方面则是日本>T213>德国,通过计算,得出小雨评分同CTS评分相关系数约为0.93,雨评分方面则约为0.06。

其次,季节检验。对于T213模式来说,季节变化对其预报能力会产生一定影响,这就需要分析模式在不同季节的预报特点和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实际预报。利用CTS评分进行分析,春季评分高,夏季稍低但平稳。总体上随时效延长,呈下降趋势。德国模式,则在24h时表现好,随后便一直降低,其中春季稍好,秋冬季次之。日本模式的评分同T213模式相差不大,在36h时春季评分与T213模式相当,而且春季预报效果最好,秋冬季次之。而夏季的预报效果最低,与其他季节相比,表现得十分明显。对比3个模式,24h时效三种模式差别不大,随后T213模式和日本模式表现较好。其中又以春季表现最佳,夏季表现差。这可能是夏季降水系统复杂,降水频繁所致[2]。

最后,空间检验。分析选取时段全国小雨TS评分空间分布和48h的T213模式转折性天气降水预报能力,华北、东北、青海、西藏东部、内蒙古东部及中部、长江中下游这些地区CTS评分相对较高。TS评分方面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东部及中部、长江以南及沿岸地区、青藏高原东部这些地区评分高。由此得出,T213模式在上述高評分相同地区,预报效果较好。采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分析日本模式和德国模式。得出结论日本模式和T213模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着较高评分,有较好的预报效果,德国模式则在四川盆地有着较好的效果。可能原因是这些地区发生转折性天气以及降水的概率相对较高。

4 结语

通过研究时段的过程分析,检验3种预报模式,可知CTS评分方法是当前能够补充降水检验方法的一种有效方法。以CTS评分来说,随着时效延长,转折性降水预报性能会逐渐降低,在一定时效内,春季预报效果最好,而对于一些降水概率较高,以及有较高几率出现转折性天气的地区有着很好的效果。相对来说,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检验方法实质上并不是很完善,对降水量级变化考虑不周全,这也是有实际例子可以参考的。所以,需从降水量级考虑降水变化,完善评分方法,以便能够真实有效地检验模式降水预报。

参考文献

[1]刘凑华,牛若芸.基于目标的降水检验方法及应用[J].气象,2013(6):681-690.

[2]戴建华,茅懋,邵玲玲.强对流天气预报检验新方法在上海的应用尝试[J].气象科技进展,2013(3):40-45.

阿拉善高原降水天气影响系统分析 篇4

降水实况资料主要使用1971~2007年共37年, 每年5~9月份阿拉善盟所属9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 1971~2007年5~9月份500hpa、700hpa高度场、风场, 地面温度、风, 海平面气压等数据。本文对阿拉善盟地区5~9月中雨以上降水天气的背景环流、主要影响系统进行了细致研究, 对了解掌握较大降水天气的成因和规律, 建立结合本地的行之有效预报预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环流形势、影响系统的分析

2.1 产生中雨以上降水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分析

分析强降水发生当天500hpa环流形势图, 然后根据冷空气盛行路径和西风带长波特征可以得到阿拉善盟中雨以上降水500hpa大尺度环流型分可为以下5种形势:

2.1.1 “两脊一槽”形势

从500hpa形势图上可看出, “两脊一槽”的形势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 它主要在中高纬欧亚地区西风带内, 环流中有阻塞系统出现。形势特征为:“两脊”中一高压脊区位于乌拉尔山以东的西西伯利亚和亚洲东岸的中高纬地区 (600E~700E) , 另一高压脊区通常是在雅库茨克附近 (1150E~1250E) , 当副热带高压发展强盛时, 西伸北抬与高压脊区重叠, 形成下游阻挡系统高压坝。在两高压脊区之间即贝加尔湖西面为一槽区 (900E~1050E) , 有时其北部有闭合的冷涡。

2.1.2 “一槽一脊”形势

在500hpa形势图上, 中高纬欧亚地区通常为“一槽一脊”形势, 环流中出现阻塞系统。在贝加尔湖到我国东北地区为一高压脊区, 副热带高压发展强盛, 西伸北抬与高压脊区重叠, 形成下游阻挡系统高压坝。在贝加尔湖以西到巴尔喀什湖附近为一槽区, 有时其北部有闭合的冷涡。

2.1.3 “两槽两脊” (中纬槽脊移动型) 形势

在500hpa形势图上看出, 在中高纬欧亚地区的“两槽两脊”形势的“两脊”其中一脊在贝加尔湖以东到我国东北为一弱高压脊区, 西伸北抬和大陆的高压脊区打通, 脊区重叠后形成下游弱阻塞系统。在贝加尔湖以西为一槽区 (贝加尔湖大槽) , 还有一槽一脊, 尺度中等。

2.1.4 中纬度平直气流形势

亚洲中纬度 (40~550N) 为一准纬向锋区, 气流平直 (锋区上槽脊振幅≤5个纬距) 。东欧到乌拉尔山地区500N以北, 300E~700E) 为阻塞高压, 伸到700N以北。此型下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及其响应的冷空气, 沿中纬度平直气流自西向东移影响阿拉善盟。

2.1.5 “两槽一脊”形势

在500hpa形势图上, 在中高纬欧亚地区通常为“两槽一脊”形势。通常是在1200E~1350E为一槽区, 600E~700E为另一槽区, 两槽之间为一弱脊区, 副热带高压发展强盛, 西伸与大陆高压打通, 成东西带状, 略有北抬同脊区重叠, 在弱脊区有短波槽不断东移发展, 伴有弱冷空气。

2.2 影响强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分析

强降水形成原因比较复杂, 影响系统类型较多, 高、低层系统配置各有不同, 较为复杂。下面为阿拉善盟中雨以上降水不同层次影响系统特征总结。

2.2.1 500hpa影响系统

500hpa影响系统, 主要有:西来短波槽、蒙古冷涡、阶梯槽、贝湖冷涡, 是由西来的低值系统和位于下游的副热带高压系统形成, 它们的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形成了阿拉善盟地区的强降水天气。在每次强降水天气中, 副热带高压都存在, 每次都起到不同程度的下游阻挡作用。另外一方面, 水汽通道的建立, 副热带高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大尺度环流的形势不同, 西面过来的低值系统也有差异, 但是对引导弱冷空气向东移并向南下都起了重要作用。

2.2.2 700hpa影响系统

700hpa影响系统是强降水形成的主要动力条件和触发机制, 可见700hpa影响系统是强降水形成的关键性系统。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暖湿切变; (2) 冷切变; (3) 西来槽; (4) 北槽南涡; (5) 蒙古冷涡。

2.2.3 地面影响系统

阿拉善盟较强降水地面影响系统非常重要, 地面影响系统气旋或倒槽的位置, 尤其是其暖锋的位置决定着强降水的落区。 (1) 河套气旋:所谓的河套气旋就是北支锋区上高空槽经过河套北部加强, 然后在地面的静止锋上产生, 北部的蒙古气旋或者槽区南压配合河套气旋, 冷锋合并到河套气旋中, 为其补充冷空气, 使河套气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 起到低层辐合抬升和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重要作用。阿拉善盟东部有时受河套气旋影响引起较强降水, 降水主要发生在河套气旋的暖锋锋区上; (2) 河套倒槽:当地面系统为河套倒槽时, 强降水过程中它主要起到低层辐合抬升和触发不稳定能量的作用。降水主要发生在河套倒槽的暖锋锋区上; (3) 蒙古气旋:当地面系统为蒙古气旋时, 其基本上表现是稳定少动, 强降水过程中, 蒙古气旋的冷锋起到低层辐合抬升和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重要作用, 降水主要发生在蒙古气旋的冷锋锋区前部。

3 结 论

阿拉善盟地区中雨以上降水大尺度环流型分为:“两脊一槽”、“一槽一脊”、“两槽两脊”、“两槽一脊”、中纬度平直气流五种形势;影响阿拉善盟中雨以上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为500hpa影响系统有西来短波槽、蒙古冷涡、阶梯槽、贝湖冷涡;700hpa影响系统有暖湿切变、冷切变、西来槽、北槽南涡、蒙古冷涡;地面影响系统有河套气旋、河套倒槽、蒙古气旋。

参考文献

降水天气 篇5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结合其他气象资料,对4月28日准葛尔盆地南缘石河子垦区和新湖总场的一次强降水的个例回波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这次较大范围的强降水的反射率因子一般为30~45 dBz,而且在同一地区维持较长的.时间;发现在强降水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不同阶段垂直风廓线产品和径向速度图像都有非常明显地体现,为今后的春季强降水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作 者:魏勇 王存亮 刘瑛 作者单位:魏勇,王存亮(新疆石河子气象局,新疆石河子,83)

刘瑛(江西省吉安市气象局,江西吉安,343000)

降水天气 篇6

关键词:暖锋,天气形势,相对湿度

1 引言

天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降水是主要天气现象之一, 虽然产生降水的天气过程各不相同, 但归根结底, 产生降水根本原因是冷空气和暖空气之间的斗争。暖锋锋生前产生的降水就属于北部的冷空气和西北暖空气之间的斗争, 这种天气过程带来的降水属于突发性降水, 容易漏报或自西向东推着报, 把降水报慢。预报这种天气形势的难点是: (1) 有的是高空脊前产生的降水, 有的是高空很浅的低压槽产生的降水。 (2) 有的是低压东移减弱产生的降水。 (3) 在产生降水前湿度很小, 有的温度露点差竟达到20度。如果不真正掌握这种天气形势的特点, 容易漏报。在实际工作中, 需要时时刻刻注意这种天气的变化趋势, 使其为飞行服务, 确保飞行安全。

2 暖锋锋生前产生降水的天气形势概要

暖锋锋生前产生降水的天气形势主要生成于冬季或初春季节, 其背景高空形势为西风环流下的一槽一脊形势, 降水形势为雪, 降水程度呈中到大雪, 有时能达到暴雪程度。

2.1 暖锋锋生的天气特点:

起初暖锋前没有降水, 有时甚至少云, 以后随着暖锋在东移过程中的不断加强, 暖锋前的云发展得很快, 常常是在暖锋进入我省时, 在锋前突然产生一大片降水区。这种天气形势的降水因存在着突然性, 给预报带来很大的难度, 往往漏报或自西向东推着报, 把降水报慢。

2.2 暖锋生的天气形势特点:

在贝加尔湖东部, 我国的东北区和黑龙江以北有较明显的冷空气阻挡。蒙古东部、河套北部和东北南部为西北气流, 在这西北气流上有向东南方向移动的暖平流。越接近冷空气, 冷暖平流交角越小越有利于暖锋锋生。这样, 前部有冷空气阻挡, 况且这冷空气能阻挡住, 后部有暖平流向东南下, 就会使暖锋在东移过程中不断加强, 于是未来的我省包括佳木斯在内的大片地区产生降雪。否则, 高空如为西南气流暖平流, 则暖锋将在强大西南气流的推动下, 迅速向北移动, 没等暖锋前产生降水, 我省已进入暖空气控制之下, 迅速升温, 这种形势有利于在我机场产生西南大风, 不利降水。所以在工作中, 我特别注意这种特殊天气形势的变化, 随时跟踪其变化特点, 做出准确的预报, 确保飞行安全。

3 个例分析

2004年12月16日至18日的天气过程就是一次暖锋生锋前产生突发性降雪的天气个例。这次降雪过程持续30小时, 降雪量15毫米, 为大雪。2004年12月16日08时700百帕高空图具备暖锋生的特点:东北区被较深的冷温度槽控制, 贝加尔湖东部到东北区均为西北气流或西风, 在这片西北气流上有暖平流, 温度露点差18度左右, 相对温度30%至40%, 空气相对干燥, 湿度很小。和高空相对应的12月16日14点地面图上, 佳木斯处于高压底部, 等压线较稀疏, 风速很小, 天气晴朗, 为少云天气。这时在蒙古中部有一个气压为1016百帕的低气压, 暖锋前刮西南风, 湿度小。高空为西北气流辐合区, 地面暖锋前湿度小, 这些表面现象容易忽视未来报降雪的可能性。事实上, 佳木斯从第二天05点就开始降雪, 一直持续到第三天中午结束, 降雪达到大雪程度。12月17日08点地面低气压移到佳木斯市西南方, 强度减弱为1025百帕。从这里可看到在高空西北气流暖平流引导下的蒙古低气压减弱产生强降雪的事实。

4 结论

由此可见, 预报暖锋前未来能否产生降水的关键是分析冷暖空气双方的斗争, 也就是在我省和贝加尔湖以东有较明显的冷空气阻挡, 而且冷空气势力很强, 在蒙古东部和河套北部又有暖空气东南移, 这种天气形势下, 则未来冷暖空气的斗争将在我省加剧, 暖锋锋生, 暖锋前产生降水。

参考文献

[1]天气学

一次典型的区域性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篇7

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地面低压共同影响[1,2,3], 2008年8月9日20:00至10日20:00, 锡林郭勒盟自西向东出现了一次典型的区域性降水天气。南部地区及锡林浩特市降大雨 (28.0~45.0 mm) 。这次降水过程对南部地区晚秋作物的生长起着有利作用, 而且缓解了前期的干旱与高温天气, 为农牧业的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2 形势背景分析

2.1 500 hPa形势分析

从2008年8月9日8:00 500 hPa图上可以看出, 从河套地区至陕西省南部低压槽较明显, 此时锡林郭勒盟处在槽前西南气流控制下, 冷暖平流不明显;到9日20:00槽的位置略有南压, 其移动速度缓慢, 槽加深。10日8:00, 在河套地区有冷涡形成, 系统东移加强;到20:00, 冷涡减弱, 锡林郭勒仍受高空槽控制, 贝加尔湖冷空气向南输送, 这样冷暖气流交汇在全盟南部地区[4]。

2.2 低空形势分析

700 hPa图上, 9日8:00河套地区有冷涡中心形成, 温度中心稍落后高度中心, 锡林郭勒盟西部有切变线存在;20:00从锡盟西北部到河套地区都处在低槽控制, 蒙古冷空气输送较明显。到10日8:00, 全盟自西向东都受低槽控制, 西南水汽输送较明显;到10日20:00, 700 hPa切变线主要压在全盟南部, 这与南部出现大雨天气相一致。

9日8:00的850 hPa图上, 从锡林格勒盟西部、南部到河套地区基本形成一个闭合环流圈, 锡林格勒盟北部冷空气较明显, 低层水汽通道基本建立, 到9日20:00在该盟西部形成弱的闭合环流圈;10日8:00, 该盟大部地区受该环流东移影响, 10日20:00 850 hPa上低环流继续南压。

2.3 地面场

9日8:00, 锡林郭勒盟西部以西地区为低压, 地面偏南气流明显, 为降水提供有力的水汽条件, 低压中心分裂成2个中心, 一个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 另一个位于东北地区。到9日14:00 2个低压中心稍有东南移动且加强, 冷锋过境, 滑过全盟西南部地区, 至10日11:00冷锋彻底移出锡林郭勒盟, 这次冷锋系统在全盟南部维持时间较长, 促进全盟较大降水的发生 (图1、图2) 。

3 物理量场分析

3.1 水汽条件

降水是大气中水的相变过程。降水形成的3个基本条件: (1) 水汽条件; (2) 垂直运动条件; (3) 云滴增长条件。9日20:00 700 hPa高空图上, 黄海、渤海的水汽主要是沿着312线输送到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 且从9日20:00至10日20:00全盟南部一直是在西南偏南气流控制下, 为南部降水提供了很好的水汽条件。9日20:00 700 hPa、850 hPa的水汽通量场表明, 全盟南部到渤海的水汽通道已经建立;700hPa的相对湿度都在90%以上, 850 hPa相对湿度也基本在70%左右;底层的比湿场值都大于7 g/kg。以上物理量场条件使锡林郭勒盟为湿区, 促进降雨的形成[5]。

3.2 能量与动力条件

9日8:00全盟500 hPa、700 hPa的涡度场为辅散, 850 hPa为辐合, 20:00仅500 hPa仍为辅散, 说明全盟上升运动加强。8:00—20:00的垂直速度场由850 hPa 1层为上升运动转变为3层都为上升运动。同时, 8:00θse700-θse850<0, 即, 大气层结不稳定, 到20:00, 大气稳定, 不坠P坠P稳定能量已经释放, 配合辐合上升运动, 为降水提供动力条件[3,4,6]。

4 结语

锡林郭勒盟此次降水受高空冷槽、底层切变线与地面气旋共同影响;水汽通道的建立、较大的比湿和相对湿度促进降水的产生;辐合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不稳定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作述, 汪迎辉, 梁益国.一次西南低涡暴雨的数值试验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6:257-267.

[2]刘国忠, 丁治英, 贾显锋, 等.影响华南地区西南低涡及致洪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气象[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45-50.

[3]郑仙照, 寿绍文, 沈新勇.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分析[J].气象, 2006, 32 (1) :102-106.

[4]伍荣生.大气动力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0:96-101.

[5]俞发民, 余剑浩.2009年4月19日鹰潭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3) :280-281.

降水天气 篇8

受西南暖湿气流和蒙古弱冷空气共同影响, 2009年4月9~10日巴彦淖尔市大部地区出现了分布不均匀的微到小雨。9日11时50分乌拉特前旗首先出现降水, 到10日20时全市降水结束。各旗县站过程降水量见表1。

2预报与实况检验

气象台对此次降水天气过程关注较早, 连续4天预报9~10日巴彦淖尔市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 也是入春以来的第一场透雨。6~7日16时的预报均发布了“9~10日, 全市小雨, 东部偏大”。 8日在16时的24 h预报中发布了:“全市明天阴转小雨, 东部中雨。预计全市雨量在5~15 mm”。9日16时的24h发布:“今天夜间我市有小雨, 东部偏大”。 由此可见, 经过预报员分析会商, 一致认为对降水十分有利的天气形势, 仅仅出现了微到小雨, 测站五原和海力素没有出现降水, 因此, 很有必要对其分析总结。

3气候背景

2009年3月以来, 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偏高, 降水偏少, 河套地区月平均气温3月份偏高1℃~2 ℃, 而4月上旬则偏高3 ℃~4 ℃。 3~4月北半球500 h Pa月平均环流形势主要特征是:亚欧地区上空经向环流偏强, 欧洲东部高压脊明显, 乌拉尔山地区为一深槽。

4高低空环流形势分析

4.1高低空环流形势

2009年4月8日08时500 h Pa新疆槽东移南下, 甘肃西南部与青海北部之间形成横切变, 套区处于暖高压脊内, 冷空气位于新疆北部及贝湖西北部。20时横切变东移北抬至阿拉善盟境内, 9日08时 (图1) 西风槽继续东移南下, 套区处于槽前西南气流控制下。

7日20时700 h Pa青海形成296的闭合低压, 低压前部的西南气流直达河套以北, 并西伸至阿拉善盟西部, 8日08时青海低压北抬, 在青海北部、河西走廊、阿拉善盟形成304的闭合低压, 套区受暖舌控制, 温压场不配合。西南暖湿气流的源地不在孟加拉湾, 而是从四川盆地北上到达套区南部后, 分为东南和西南两支, 没有形成风向辐合, 同时, 套区风速加大为10~14 m/s, 没有形成风速的辐合条件, 9日08时切变辐合位于阿拉善盟的东南部, 套区风速为12~ 16 m/s, 套区仍为风速辐散区, 冷空气仍没有跟进, 位于蒙古中部。

8日08时850 h Pa东高西低形势具备, 暖湿气流由北部湾北上到达四川盆地, 受到偏东、东南气流的阻断, 形成二级水汽输送, 9日08时, 上游辐合增强, 阿拉善盟辐合环流形成, 但临河处于16 m/s的风速辐散区, 冷空气从贝加尔湖西北部东移南下至45°N附近, 套区仍受暖区控制。

4.2地面形势

8日08时, 欧亚大陆为鞍型场形势, 上游低压发展, 套区为低压前部的偏南气流, 河套低压前部气旋式风向辐合区。气温回升2 ℃~ 6 ℃, 3 h变压为1.5 h Pa, 14时上游低压减弱, 辐合区北抬至甘肃中部, 阿拉善盟西部, 9日08时 (图4) 辐合区东移北上至套区前沿, 套区云系增多, 但为密卷云, 锋面位于巴彦毛道以西, 边境以北地区。

5物理量场及格点分析

5.1涡度场

8~9日700 h Pa正涡度中心由河西走廊东移北抬至阿盟东部, 套区前沿, 9日20时是20×10-5.s-1中心控制套区大部, 8~ 9日850 h Pa处于0~20×0-5.s-1之间, 10日08时套区又形成20 ×10-5.s-1的中心, 显然, 涡度场对此次降水的指示意义不明显, 需预报员配合形势场和其他物理量场综合分析。

5.2垂直速度与散度

700 h Pa、850 h Pa垂直速度场8~10日始终在0值区域, 低层没有好的上升运动。8~9日700 h Pa、850 h Pa散度场辐合中心不匹配, 9日20时700 h Pa辐合中心在套区北部-10×10-5.s-1范围内, 而850 h Pa负值中心在阿盟中部, 700 h Pa、850 h Pa没有形成一致的辐合, 相差4~5个经度, 说明低层辐合弱, 400~500 h Pa在0值附近表明高层辐散也弱。

6卫星云图分析

8日08时强云区配合新疆槽东移南下, 在青海北部, 甘肃西部一带, 9日9时主体云系东移北抬至套区西部及蒙古国, 强度有所减弱。

7数值预报与中国精细化预报检验

数值预报产品中, 日本、德国6 h降水预报、T639降水预报及 “瑞万斯”数值预报系统在9~10日均报了明显的降水, 西部:小到中雨, 东部:中雨;中国精细化预报指导:9日小雨, 10~11日全市9个站点中有7个站有暴雨, 显然数值预报与指导预报偏差太大, 造成误导。

8结语

(1) 形势场有利于降水的条件:高空引导气流较好, 西南气流建立, 中低层东高西低形势具备。

(2) 形势场不利于降水条件:形势场700 h Pa、850 h Pa的水汽输送源地偏北, 中低层水汽输送通道不畅, 且套区处于风速辐散区, 导致水汽辐合在套区不是很好;冷空气相对滞后, 与气压场不配合。

(3) 物理量场, 在涡度、相对湿度有利于降水的条件下, 垂直层面上700 h Pa、850 h Pa没有形成一致的辐合, 相差4~5个经度, 导致低层辐合弱, 高层辐散也弱。

(4) 形势场的演变与数值预报场不吻合, 预告场条件更有利于降水。

(5) 数值预报及精细化预报指导产品与实况偏差较大, 需预报员在当时当地的气候背景下, 把握天气形势演变及物理量场的配置, 提高预报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寿绍文, 励申申.天气学分析[M].北京: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6.

降水天气 篇9

6月6~8日冷空气南下带来额尔古纳市自西向东降水天气过程,从观测资料来看,此次过程降水主要集中在6日8时至7日8时,全市各乡镇普降中雨,此次降水过程特点:降水量级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各乡镇降水量详情表1。

二、降水成因分析

1. EC500hpa高度场和850hpa温度场分析

图1可以看出,6月4~5日冷空气南下带来呼伦贝尔市从西向东降水天气过程,额尔古纳市位于槽前系统影响,高度槽落后于温度槽,预示着系统要发展、加强。5日夜间,额尔古纳市开始出现降水,覆盖面广,但降水强度小。随着系统的加强,6日开始降水强度变大,三河马场七队降水量达到21.8毫米,此次强降雨天气是额尔古纳市进入汛期以来较大范围的一次降雨过程。主要对干旱地区的旱情有所缓解,但也对城市交通和行人出行造成了一定影响,路面积水湿滑导致车辆行驶速度缓慢,交通事故频发。

2.700hpa风场和相对湿度场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首先从700hpa的风场来看,从南到北一条风向切变线,位置恰好在呼伦贝尔市东侧,并且偏南气流很强,风场的这种分布将有利于南方的暖湿气流源源不断的向北输送,对降水极为有利。从南到北贯通的水汽通量高值区正好位于额尔古纳市,这点也证明了水汽条件的充沛。

相对湿度处于高值区,形成了“上干下湿”的状态,产生抽吸作用,动力条件较好,有利于水汽抬升。

三、小结

1. 额尔古纳市位于槽前系统影响,高度槽落后于温度槽,预示着系统要发展、加强。5日夜间,额尔古纳市开始出现降水,覆盖面广,但降水强度小。

2. 从南到北一条风向切变线,位置恰好在呼伦贝尔市东侧,并且偏南气流很强,风场的这种分布将有利于南方的暖湿气流源源不断的向北输送,对降水极为有利。

参考文献

[1]朱乾根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2]顾润源.内蒙古自治区天气预报手册[M].气象出版社,131-134.

降水天气 篇10

关键词:人工增雨,天气系统,作业条件

不同的天气系统可导致不同的云系和降水天气的产生, 根据不同影响系统下云系部位的水汽分布、动力场及热力场等特征, 可分析出降水有利区域和人工影响天气适宜作业区, 为获取精细化天气预报和确定人工增雨潜势条件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 地处太行山与华山平原过渡地带,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由于河南为南北气候过渡地带, 因此浚县天气系统活跃, 气象灾害频发, 其中旱、涝灾害交替发生, 水已经成为制约浚县粮食生产的瓶颈。鹤壁市积极推进全市标准化人工增雨 (防雹) 炮战建设, 按照统一安排部署, 到2015年底浚县应完成8个标准化人工增雨 (防雹) 炮战的建设任务, 与其他县 (区) 共同构建覆盖全市的人工增雨 (防雹) 作业网。干旱的春、秋两季受多种天气系统影响, 极易形成结构复杂的混合性云系和降水。本文总结了浚县春、秋季降水天气系统, 探讨适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系统条件以及人工增雨作业条件选择, 为今后开展人工增雨天气预测和实施作业积累基础资料。

1 不同天气系统下的降水特征分析

1.1 低槽型

低槽型降水天气系统雨区后界常位于700h Pa槽线位置, 通常表现为降水区随低槽自西向东移动而移动, 然后由河南西部开始影响至浚县;此类天气系统形成的降水多持续在36h以内, 若受到西风带上游低槽补充东移影响时, 降水时间会持续36h以上;低槽型降水强度以地面倒槽型降水最强, 而西路冷锋型降水仅以小雨为主。

1.2 低槽-切变型

低槽-切变型天气系统为切变与低槽或高空低涡与涡前切变的共同作用下的较为复杂的影像系统, 该系统通常长时间稳定维持;700h Pa受切变影响, 同时后上游出现东移低槽, 上游低槽即携带冷空气自西路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地面影响系统, 降水加强。低槽-切变型天气系统往往为浚县带来小到中雨降水, 由于受地面暖倒槽影响, 首先出现暖区对流性降水, 而后因西风槽引导冷空气的加入, 致使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加强, 特别是在地面形成气旋波动时, 进一步促进动力辐合的发展, 雨强增大, 因此地面倒槽型降水强度要大于中、东路冷锋型。该系统造成的降水一般持续时间偏长, 当500h Pa高空存在多个短波槽不断东移时, 低槽-切变型控制下的降水最长可持续100h以上;此系统降水区通常最初形成于切变线或高空涡前气旋性弯曲附近, 随后自西南向东北向发展, 并与上游槽前东移降水区合并进一步扩展。

1.3 高空切变型

高空切变型天气系统下的倒槽型降水极易产生局地性强雨团, 出现小到中雨、局部大雨降水过程, 其降水强度稍高于高后型降水, 高后型降水范围小、降水弱, 降雨量通常低于5mm。高空切变型降水区一般在切变线一带形成, 较强降水区位于700h Pa-850h Pa切变之间;降水持续时间约为12-48h, 以倒槽型降水维持时间较长, 当切变转变为东北-西南向的冷切东或消失后, 降水也随之移出浚县或减弱直至消失。

2 不同天气系统对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影响

人工增雨作业就是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 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实时人工催化作业, 争取使影响降水的云系降下更多的雨水缓解地面干旱问题。根据影响浚县春、秋季节的不同天气系统下的降水特征分析, 可将其概括为低槽-中、东路冷风型、低槽-西路冷锋型、低槽-地面倒槽型、低槽-切变=地面倒槽型、低槽-切变-中、东路冷锋型、切变-高后型、切变-地面倒槽型、西南气流-高后型及西南气流-中、东路冷锋型9类天气系统类型, 其中以低槽-地面倒槽型、低槽-中、东路冷锋型、低槽-切变-地面倒槽型、低槽-切变-中、东路冷锋型4类天气系统下的自然降水较为明显, 可作为浚县春、秋季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降水天气系统。

3 人工增雨作业条件选择

在人工增雨作业中, 掌握适宜的催化时机、使用合理的催化作业方法是人工增雨作业成功实施的关键, 而准确预测降水天气系统发展演变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基础, 作业区上空具有丰富水汽含量的积状云、云层深厚、云系移动速度缓慢是人工增雨作业最理想的降水天气系统。

3.1 作业部位选择

通常根据积层混合云中较稳定的层状云部位采用飞机撒播催化剂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当多普勒雷达降水回波PPI上出现长时间维持的大范围均匀片状回波且其边缘模糊、强度低于40d Hz时, 一般可判断此类雷达回波将带来小到中雨、中到大雨降水过程, 然后通过雷达探测资料选择云层中上部进行催化剂撒播。采用火箭、高炮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时, 则是对不稳定积状云部位实施撒播催化作用。

3.2 不稳定天气和云层的判断

由于飞机自身安全性等特点, 其人工增雨作业表现出范围广、时间长和较高的高度等优势, 但其本身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适宜在不稳定的降水天气系统下开展增雨作业, 因此, 对于不稳定的天气系统条件只能依靠高炮和火箭来完成作业, 同时要准确预测不稳定云层的发生发展, 充分把握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时机和部位, 实现有效人工降雨。在雷达监测过程中, 当出现35d Hz的雷达回波时, 可判断该回波属不稳定降水回波, 同时在逆风区、气旋、急流、辐合线等配合下, 这种对流性强降水回波急流范围较大, 应针对该回波中急流影响的区域内进行高炮或火箭人工增雨作业。

参考文献

[1]周德平, 宫福久, 王吉宏.东北冷涡云系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检验和分析[J].高原气象, 2006, 25 (05) :950-958.[1]周德平, 宫福久, 王吉宏.东北冷涡云系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检验和分析[J].高原气象, 2006, 25 (05) :950-958.

上一篇:意义决定论下一篇:空间有限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