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曲

2024-07-14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精选四篇)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 篇1

一、《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相传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先秦时期, 有一次, 伯牙在荒山郊外弹琴, 恰逢樵夫钟子期路过, 在听完伯牙演奏的曲目后, 钟子期认为伯牙所弹曲目是用来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以及“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思想内容, 对此伯牙惊叹:“善哉, 子之心与吾同。”之后, 伯牙经常与子期约谈和交流曲目心得, 醉心于琴曲之中, 意气风发。在子期死后, 伯牙心痛知音不再, 遂郁郁寡欢, 摔琴断弦, 遗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曲目志于高山, 言乐山之意;志于流水, 言喜水之味。整个曲目以“滚、拂、绰、注”等多个手法描述流水之声, 旋律典雅, 形象鲜明, 情景交融, 韵味隽永, 节奏清新明快, 旋律时隐时现, 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 具“高山之巍巍, 流水之洋洋”之貌, 反映了高山之巅云雾缭绕的天然美景以及松根之流余波激石的壮丽景观, 韵律悠悠扬扬, 回味无穷。由于《高山流水》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1977年8月22日, 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将携带有该曲目在内的镀金唱片搭载升空, 向宇宙星球高级生物传播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文明信息。

二、《广陵散》

《广陵散》相传起源于民间故事“聂政刺韩王”, 又以嵇康曰“《广陵散》如今绝矣”而声名鹊起, 成为千古绝曲。据说战国时期, 聂政的父亲奉命为韩王铸剑, 但因延误日期而惨遭韩王杀害。聂政自幼立志为父报仇, 隐姓埋名入深山老林苦练学琴, 十年而成绝技, 名扬天下。韩王得知聂政懂得乐律而召他进宫奏曲, 聂政正是利用这次机会而成功刺杀韩王, 但自己也自残毁容而死。以该故事为原型, 特别是以聂政刺杀韩王的“取韩、亡身、含志、沉名、投剑、微行”等整个过程为基础谱写而成的琴曲气势宏伟, 慷慨激昂。六百多年之后, 西晋“竹林七贤”中最具影响力的名士、思想家、诗人和音乐家嵇康将《广陵散》彻底发扬光大。嵇康非常喜爱《广陵散》, 经常弹奏这支曲目, 江苏南京西善桥地区南朝墓中出土的模制嵇康画像砖, 就形象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 气宇轩昂的优美姿态。由于嵇康的独立不羁和张扬个性, 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 被冠以“乱政”之罪而遭斩首。嵇康临刑之时, 神情泰然自若, 他索琴弹之, 奏的就是《广陵散》, 并以此曲来抒发积于胸中的愤懑和不平。《广陵散》曲目音调高昂, 抒意自然, 音符跳跃于琴盘, 思绪滑动于指尖, 乐音袅袅如行云流水, 琴声铮铮如快马铁戈, 情感流淌, 天籁回荡, 令听者无不动容。由于《广陵散》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具有长戈铁马似的战斗气氛乐曲, 直接表达了受压迫者敢于反抗暴君的英勇斗争精神, 因而具有极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

三、《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相传起源于青山秀水的湖南衡阳, 衡阳人杰地灵, 自古多音律之事, 比如中国古典名曲《梅花三弄》以及《潇湘水云》也是发源于此。据说《平沙落雁》的谱曲者为明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朱权熟知音律, 善于谱曲, 且往往擅长以现实中所观察的自然现象作为曲目谱写素材。当秋天来临之时, 大雁自北南飞, 这引起了朱权深深的共鸣, 为了领略大雁的魅力, 感受它们的美感, 当时居住在南昌的朱权微服简出, 一路从南昌追逐大雁直到衡阳。当大雁飞到衡阳附近一个小山峰时, 它们感觉这里气候温暖, 环境优美, 便定居下来。山峰一侧的东洲岛, 日夜飘浮在奔流不息的湘江之中。在秋冬时节, 由于江水消退, 小岛南端便袒露出很大一方平整沙滩, 当天气晴朗之时, 大雁们或者在天空列队飞翔, 或者在沙滩闲庭信步, 勾勒出一幅平沙落雁的壮美奇观。此情此景, 深深触动了朱权, 他心潮澎湃, 情不自禁挥洒疾书, 顿时谱写成就了一曲传颂古今的名曲《平沙落雁》。《平沙落雁》通体节奏三起三落, 曲谱音律韵雅, 流畅委婉, 清新隽永, 将大雁三五成群、回眸顾盼、子母随行、雌雄谦让等特征描写得自然贴切, 深刻反映了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生活场景, 实属中国古代曲目中揭示现实主义生活的精品音乐之作。

四、《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相传也是起源于青山秀水的衡阳, 为东晋名将桓伊谱写而成。桓伊自幼寓居在衡阳云锦庵, 他酷爱观赏梅花, 常以梅谱曲, 对梅吹笛, 以舒展胸臆, 成就人生, 并逐渐历练成为一名勇敢的武将。东晋太元八年 (383) , 前秦王苻坚率百万大军进犯东晋, 桓伊同谢安等率八万晋兵以一当十, 与秦军激战于淝水, 打得秦军落荒而逃, 史称“淝水之战”, 在这次战役后, 桓伊功成身退, 于太元十年 (385) 十月, 又一次旅居衡阳云锦庵。一个冬天的夜晚, 天空下起大雪。次日清晨, 桓伊放眼窗外, 只见冬梅花蕾傲雪屹立, 清香满枝, 桓伊突觉灵感到来, 立即展开笔墨纸砚, 一气呵成便谱成梅花一调。不久之后另外一个清晨, 桓伊放眼窗外, 又见梅与雪完全融为一体, 梅中含雪, 雪中带梅, 景色更为标致妩媚, 桓伊再次因景生情, 遂谱成梅花二调, 与梅花一调“珠联璧合”, 紧密衔接。待到初春时节, 再经过又一场大雪的洗礼之后, 寺庙当中的梅花竟然再度绽放, 飒爽英姿, 香气弥漫, 桓伊情不自禁, 激情谱成梅花三调, 自此整个《梅花三调》应景而成。之后, 又尝试笛筝合奏, 也是曲调动听优美。明代朱权将《梅花三调》列入《神奇秘谱》专辑当中, 并将曲目重新定为《梅花三弄》。《梅花三弄》三调浑然一体, 笛声悠然清雅, 节奏此起彼伏, 将迎雪傲立、斗雪绽放的梅花所具有的那种浑厚质朴、隽永风韵的深邃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 影响深远及至现代。1972年, 音乐家王建中曾将该曲目改编成钢琴曲, 表现的主题是毛泽东的诗词《咏梅》。

五、《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相传起源于古代“楚汉相争”的历史题材, 描写的是刘邦和项羽在垓下最后决战的盛大场景。公元前202年, 楚汉两军在垓下 (今安徽灵璧) 进行了一场战略决战。在这场战役中, 汉军刘邦积极调兵遣将, 对项羽所率楚军发起战略追击, 双方激战猛烈, 由于项羽刚愎自用, 故步自封, 最终无奈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和乌江自刎, 完败于刘邦, 也结束了秦朝末期的混战局面, 使之后的四百年汉室基业得以建立。根据垓下之战, 后人创作了琵琶武曲《十面埋伏》, 着力于反映当时楚汉两军决战的宏伟战争场面。《十面埋伏》曲目内容丰富, 曲调既具有激越高昂、气势磅礴的特征, 又兼有悲壮深幽、宛转沉稳的特点, 在主要赞颂刘邦“得胜之师”威武雄姿的基础上, 最为鲜明的特征是其包含了各种此起彼伏的“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 “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式的金戈铁马战争声响, 将胜利者欢快的号角和失败者非凡的气概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集中进行了充分阐释, 气势恢弘, 意境幽远。由于《十面埋伏》基本以古代琵琶为演奏乐器, 可谓是将琵琶这一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创造了仅仅依靠单个乐器的独奏形式就可以表现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伟大史诗场面, 直到今天, 其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经典名作。

参考文献

[1]李婷婷.从四首同名筝曲《高山流水》管窥浙江、河南、山东筝派的风格[J].聊城大学学报, 2003 (1) .

[2]王蕊.中国古代音乐的表达要素与社会价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9 (4) .

[3]张东东.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音乐[J].才智, 2009 (27) .

高考素材积累:古代十大名曲 篇2

十大汉族古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概述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高山流水之意。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又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汉宫秋月》——崇明派琵琶曲。《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阳春白雪》——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独奏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渔樵问答》——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歌词。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中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胡笳十八拍》——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传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乐曲。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不详。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广为流传,并有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 对于曲情的理解,有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寓鹄鸿之志的;也有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音调基调静美,静中有动,旋律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背后的掌故(三) 篇3

项羽具有不可一世的胆识和气势,古今少有,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暴秦的终结者。诚如太史公所言:“(项羽)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作为暴秦的终结者,项羽创造了很多奇迹,例如巨鹿之战,面对秦军,诸侯皆惧,唯项羽率领楚军迎战强大的秦军。从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项羽任上将军渡河北上起,至这年七月章邯投降为止,历时九个月,先后全歼王离军,收降章邯军,将秦军的全部主力消灭殆尽,为推翻秦皇朝创造了条件;又如彭城之战,千里奇兵突进,以三万击败数十万刘邦联军。

然而,打碎旧王朝后,他却不能建立一个新王朝。而刘邦,地位低微的亭长出身,却与他的平民追随者们一道缔造了一个新的大一统帝国,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前无古人了。

勇猛之余,项羽残暴的一面也相当惊人。早年攻襄城之战中,由于秦军誓死不降,襄城被攻破后,项羽将守城将士“皆坑之”。巨鹿之战后,项羽下令将秦将章邯手下二十万秦军将士全部坑杀。汉高祖二年,项羽还指使手下杀了“义帝”。手下谋士韩生劝项羽不成,说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立即被项羽烹杀,项羽还烹杀了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等人。

然而,残暴并非项羽的致命伤。项羽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政治联盟。秦亡之后,天下纷争,项羽曾经自封西楚霸王,并以裂土分封、功臣为王的方式分封天下。但这次分封后,诸侯们并没有效忠于他。由于他的残暴和赏罚不明,使他在诸侯间缺乏公信力,分封之后回到徐州不到几个月时间 ,就已经反叛四起了。正如贾谊所说:“仁谊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里的仁谊当然是一种政治手段,项羽显然不是一个具有政治智慧的人物。

刘邦最后与项羽决战时,和韩信、彭越相约合力伐楚。当时韩信、彭越并没有发兵,后来刘邦承诺把齐地封给韩信、梁地封给彭越,两人才引兵而来,这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分封臣子,而是以对等的资格结下了分地之盟。所以,与其说楚被汉灭、项羽败于刘邦之手,不如说项楚实际上是被诸侯的联盟军队所灭,汉高祖不过是联军领袖罢了。

两军阵前,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刘邦在气概上虽已略输一筹,但他不以为意,大笑着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最后的胜利总是属于那些更有政治智慧和权谋手段的人。

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接近尾声,双方会战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三十万汉军围住了十万楚军。汉方为瓦解对方军心,叫士兵们唱起楚歌。楚兵大多离家已久,早已厌倦连年征战,楚军中有人开始唱和,军心彻底动摇。看大势已去,项羽无计可施,对虞姬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剑自刎而死。项羽后来逃到乌江边,面对滔滔江水,仰天长叹道:“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拔剑自杀。

后人根据垓下之战作了两个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汉》,明朝王猷定为明代琵琶演奏家汤应曾写的《汤琵琶传》中生动地描述了这支曲子:此曲一开始便是两军决战垓下,一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此起彼伏,之后一阵沉寂。胜负已见分晓,一片哀怨的楚歌声响起,英雄末路的项羽发出“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后“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等等。

《楚汉》后来演化为两个不同的版本,即《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虽然反映的是相同的历史题材,但两支曲子立意完全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和汉军,重点内容是“十面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等,乐曲高昂激越、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和楚军,重点段落是“楚歌”、“别姬”,乐曲雄浑悲壮、凄楚婉转,重在描述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与虞姬诀别的场面。前者是赞歌,后者则是挽歌。

杜牧《题乌江项羽庙》诗云:“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很为项羽惋惜,他认为胜败“不可期”是兵家常事,假设项羽渡江,也许会像当年兴兵抗秦那样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反其意而行,他在《叠题乌江亭》中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谁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为史家正论,但杜诗表现出一种死中求活的心志,读来更荡气回肠。

以上无论是琴曲还是诗,都有两种不同的立意。后世的观点中有的扬刘抑项,为刘邦唱赞歌;有的抑刘扬项,为项羽献挽歌,这种对立折射出两种不同的英雄史观,即对历史终结者和历史建构者所采取的不同态度。

事实上,“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不过是文人的咏叹罢了。当年是天下人共反强秦,楚霸王几乎靠一己之力,打垮了秦帝国的军队,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后刘邦携天下之众,而项羽众叛亲离,已经彻底丧失了争天下的资本。朱光潜说:“悲剧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常常代表某种力量或理想,并以超人的坚决和毅力将它们坚持到底。”项羽至死不承认自己的过错,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也许这才是项羽。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 篇4

项羽具有不可一世的胆识和气势,古今少有,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暴秦的终结者。诚如太史公所言:“(项羽)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作为暴秦的终结者,项羽创造了很多奇迹,例如钜鹿之战,面对秦军,诸侯皆惧,唯项羽率领楚军迎战强大的秦军。从秦二世三年(前207)十一月项羽任上将军渡河北上起,至这年七月章邯投降为止,历时九个月,先后全歼王离军,收降章邯军,将秦军的全部主力消灭殆尽,为推翻秦皇朝创造了条件;又如彭城之战,千里奇兵突进,以三万击败数十万刘邦联军。

然而,打碎旧王朝后,他却不能建立一个新王朝。而刘邦,地位低微的亭长出身,却与他的平民追随者们一道缔造了一个新的大一统帝国,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前无古人了。

勇猛之余,项羽残暴的一面也相当惊人。早年攻襄城之战中,由于秦军誓死不降,襄城被攻破后,项羽将守城将士“皆坑之”。钜鹿之战后,项羽下令将秦将章邯手下二十万秦军将士全部坑杀。汉高祖二年(前205年),项羽还指使手下杀了“义帝”。手下谋士韩生劝项羽不成,说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立即被项羽烹杀,项羽还烹杀了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等人。

然而,残暴并非项羽的致命伤。项羽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政治联盟。秦亡之后,天下纷争,项羽曾经自封西楚霸王,并以裂土分封、功臣为王的方式分封天下。但这次分封后,诸侯们并没有效忠于他。由于他的残暴和赏罚不明,使他在诸侯间缺乏公信力,分封之后回到徐州不到几个月时间 ,就已经反叛四起了。正如贾谊所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里的仁义当然是一种政治手段,项羽显然不是一个具有政治智慧的人物。

刘邦最后与项羽决战时,和韩信、彭越相约合力伐楚。当时韩信、彭越并没有发兵,后来刘邦承诺把齐地封给韩信,梁地封给彭越,两人才引兵而来,这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分封臣子,而是以对等的资格结下了分地之盟。所以,与其说楚被汉灭、项羽败于刘邦之手,不如说项羽实际上是被诸侯的联盟军队所灭,汉高祖不过是联军领袖罢了。

两军阵前,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刘邦在气概上虽已略输一筹,但他不以为意,大笑着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最后的胜利总是属于那些更有政治智慧和权谋手段的人。

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接近尾声,双方会战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三十万汉军围住了十万楚军。汉方为瓦解对方军心,叫士兵们唱起楚歌。楚兵大多离家已久,早已厌倦连年征战,楚军中有人开始唱和,军心彻底动摇。看大势已去,项羽无计可施,对虞姬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剑自刎而死。项羽后来逃到乌江边,面对滔滔江水,仰天长叹道:“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拔剑自杀。

后人根据垓下之战作了两个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汉》,明朝王猷定为明代琵琶演奏家汤应曾写的《汤琵琶传》中生动地描述了这支曲子:此曲一开始便是两军决战垓下,一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此起彼伏,之后一阵沉寂。胜负已见分晓,一片哀怨的楚歌声响起,英雄末路的项羽发出“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后“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等等。

《楚汉》后来演化为两个不同的版本,即《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虽然反映的是相同的历史题材,但两支曲子立意完全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和汉军,重点内容是“十面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等,乐曲高昂激越、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和楚军,重点段落是“楚歌”“别姬”,乐曲雄浑悲壮、凄楚婉转,重在描述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与虞姬诀别的场面。前者是赞歌,后者则是挽歌。

杜牧《题乌江项羽庙》诗云:“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很为项羽惋惜,他认为胜败“不可期”是兵家常事,假设项羽渡江,也许会像当年兴兵抗秦那样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反其意而行,他在《叠题乌江亭》中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谁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为史家正论,但杜诗表现出一种死中求活的心志,读来更荡气回肠。

以上无论是琴曲还是诗,都有两种不同的立意。后世的观点中有的扬刘抑项,为刘邦唱赞歌;有的抑刘扬项,为项羽献挽歌,这种对立折射出两种不同的英雄史观,即对历史终结者和历史建构者所采取的不同态度。

事实上,“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不过是文人的咏叹罢了。当年是天下人共反强秦,楚霸王几乎靠一己之力,打垮了秦帝国的军队,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后刘邦携天下之众,而项羽众叛亲离,已经彻底丧失了争天下的资本。朱光潜说:“悲剧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常常代表某种力量或理想,并以超人的坚决和毅力将它们坚持到底。”项羽至死不承认自己的过错,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也许这才是项羽。

在《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调中,传来的不仅仅是胜利者的欢快号角,还有对败者虽败犹荣的感叹。

(选自《小演奏家》2013年第7期,标题为编者所拟)

上一篇:渗透作文教学下一篇:技术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