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经济带城镇化发展

2024-07-24

新型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精选十篇)

新型经济带城镇化发展 篇1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转变。具体来看,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四化”并进、产城融合的城镇化

城镇化本身是一个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不断聚集的过程,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的集聚效应为工业化进程提供发展条件;为信息化技术提供足够空间;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是新型工业化的依托、信息化的载体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同步进行,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推进产城融合,“四化”协调发展。

1.2 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就是由偏重城市发展向城乡一体发展转变。即由原来的“重城轻乡”、“城乡分治”转变为通过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城乡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使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一元经济结构。

1.3 大中小城市、小城镇融合发展的城镇化

与传统提法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的全面提升,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配套完善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由过去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合理控制大城市过度扩张,加快健全中小城市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引导人口和产业集中集聚,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良好格局[1]。

1.4 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体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协调。要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按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依托城镇优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聚集产业和人口,发展低耗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按照城市标准,对垃圾、污水、噪音等污染物进行达标处理和控制,增加绿地林地面积,突出城市生态建设,推动城市与自然、人与城市环境和谐相处。

2 山西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

近年来,山西的城市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

2.1 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经济结构更趋优化

2013年,山西城市市区建成区面积达842km2,比上年新增18 km2。城市市区年末总人口达到1 004.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27.7%,比上年净增21.7万人。2013年,山西城市市区地区生产总值为5 343.9亿元,比上年增加543.2亿元。市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构成为2:45.7:52.3,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在全省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半壁江山。

2.2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各市政府在城市多元化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深化投融资改革,拓宽融资渠道,融资规模明显增大,有力推动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山西城市市区建设维护资金支出达到447.2亿元,同比增长1.2倍。通过全力推进转型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实行严格的问责制,严控“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13年末,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6.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1%。

2.3 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保障不断完善

2013年,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 456元,同比增长10%,达到两位数的增长;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3 166元,同比增长7.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3年,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99.5万人,比上年增加4.2万人。养老保险方面,全面实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水平逐年提高的目标要求;养老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18.0万人,比上年增加57.3万人。

2.4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科教文卫全面进步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13年,全省科技支出为15.3亿元,同比增长11.7%。教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城市中小学教育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及时落实各类教育补助资金,基础性教育整体质量进一步提高。2013年全省有普通高校70所,在校学生67.7万人。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进步,服务保障水平提高。2013年,全省城市市区拥有医院、卫生院888个,拥有医生4.73万人,床位7.95万张。文化事业发展繁荣。2013年,全省城市市区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9 534.41千册。

3 加快山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所在

当前,山西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结构加快转型的关键期,从山西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大力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动经济增长、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虽说近年来山西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关注的问题,包括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强;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等,可见山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山西城镇化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立足省情,走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3.1 优化大中小城镇空间体系格局

一是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科学规划城市的区域布局和结构,突出城市发展特色,强化辐射功能,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二是充分发挥小城市连接城乡的桥梁作用,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二、三产业,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强化城乡经济的纽带作用;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通过土地整合、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措施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

3.2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

近年来,山西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以新型工业化引领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全省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结构调整不断优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山西应继续坚持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源动力。山西在工业化发展战略上,要发挥资源禀赋,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抓转型发展重点,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工业产业升级换代;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

3.3 科学引导人口流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中央指出要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要做好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需要抓紧制定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具体包括:改革户籍制度,将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城镇职工同等待遇的社保制度,使农民工能够与城镇居民享受均等的社会福利。

3.4 推动城镇化内涵式发展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加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改善城镇管理水平,提高城镇居民的幸福指数。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产业提升和文化传承等功能,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要求,适度超前规划建设与城市规模、容量相匹配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商业、体育、休闲等功能性、配套性设施建设力度。坚持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强化城市环境治理,全面改善提升城镇环境质量。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保护好城镇历史、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精品和亮点,增强城市魅力。

参考文献

[1]梅强,孔宏.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12(32):44-45.

新型经济带城镇化发展 篇2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进入新千年以来,丰城城市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城市人口由2001年的17.4万人到2009年已经突破30万人,城市规模由原来的5.25平方公里到2009年已突破36平方公里。但是与全国、与沿海发达县市相比,丰城城镇化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城市发展实力不强、发展比较粗放、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是丰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紧要任务。

要立足借势发展,加速融入南昌城市经济圈。区域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经济向更大的经济圈融入的程度有多深,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发展的速度就有多快。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崛起,已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研究表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城市群驱动,且中国城市的竞争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从过去个体的竞争走向群体竞争;二是从全国的角

度来看,中国经济的驱动将会从过去的单极驱动到多元化竞争。借势发展,就是要围绕建设“开放大气、和谐秀美”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总目标,按照对接融入南昌城市经济圈的要求,重点突出“四个更加注重”。一要更加注重城市规划的完善。随着丰城城市的快速发展,已经由“一江两岸、一江两桥”发展为“一江两岸、一江三桥、一城五区”,总部经济基地、生态经济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等板块,已经突破了原有城市发展规划,成为了城市规划的“盲点”。修订完善城市规划,正成为丰城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要持续按照“富规划、穷建设”的要求,对原有城市规划进行新一轮的重大修缮,将正在大力推进的河西防洪堤、总部经济区、国家湿地公园、隍城富硒温泉等重点版块纳入规划范围之内。二要更加注重交通的对接。重点是加速推进丰昌大道、新105国道改线工程、昌吉赣城际铁路,城西防洪工程综合治理区“三路一区”建设。这是主动对接融入南昌城市经济圈的基础工程、重要工程,要确保在尽快全面启动、全面推进、全面加速。三要更加注重城市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毗邻南昌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唯美码头项目、梅林现代物流产业园、城市物流产业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把丰城建成南昌这座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周边的现代物流副中心;以打造赣中金融中心为目标,按照引资引

智引银行的思路,抓好银行引、建、改工作,培育发达现代金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总部经济基地为龙头,加快城市生态经济区建设;围绕职业教育的定位,加快规划建设大学城,支撑丰城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四要更加注重城市功能提升。加快老城区路网、管网、线网建设改造,加快推进中高档宾馆、购物服务等硬件设施建设,加速新老城区社区改造和提升。尤其是要把新老城区的社区改造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推进,坚持社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园区建设、小区开发同步的原则,加快社区布局调整与服务范围的科学划分,强化和提升社区服务功能。

要立足蓄势发展,加快农村集镇建设。新型城镇化,其实质就是农村剩余生产要素的转移过程,即生产要素点由分散到聚集的过程。为此,集镇作为农村居民的聚集地、农村物资的集散地、农村经济的桥头堡,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是持续拉动内需的动力。加快农村集镇建设,一要坚持规划促动。规划先行虽然是老话题,但仍然是新问题。丰城市集镇建设之所以水平低、发展慢,其关键问题就出在规划上,规划不完整、规划不合实际、规划不执行,等等。要以中心镇、城市副中心为重点,按照“品位高、定位准、操作性强”的要求,遵循因地制宜、放眼周边、着眼长远的方针,制定、完善集镇规划。尤其是小袁线

沿途乡镇,105国道沿线乡镇和新梅路沿线乡镇,要高标准、高起点搞好集镇规划。对于重点建设的副中心集镇,要纳入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审视、修订和完善,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二要坚持政策推动。农村集镇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与支持。在执行、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的同时,要积极研究对接上级有关政策,真正向政策要效益,向政策要空间,向政策要未来。三要坚持产业带动。没有产业的支撑,集镇建设就难以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会因丧失“造血”功能而难以繁荣发展。在推进集镇建设过程中必须突出产业强镇这条主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按照“一乡一业”的要求,培育发展符合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重点要围绕“农”字做文章,跳出“农”字谋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要立足内涵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竞争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产业,二是合纵连横(城市群),三是文化。当前,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城市产业竞争、城市群合纵连横之后,城市较量的制高点。所谓文化软实力,简单说,就是一种凝聚力、亲和力,是一种生产力、创造力。如果说,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硬件设施等硬实力,铸造城市的筋骨肉,那么,文化水平、人文环境、体制机制等软实力,则培育城市的精气神。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一要尽快研究制定

新型城镇化下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篇3

摘要:研究目的:对柳州市经济增长和能源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柳州市在新型城镇化理念下发展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现途径。研究方法:根据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脱钩理论,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柳州市生产生活中主要涉及的10种能源进行碳排放计算,分析1996年-2011年间柳州市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程度与趋势。研究结果:柳州市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未实现脱钩,能源碳排放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且人均生态呈赤字水平。因此,柳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低碳经济;能源碳排放;柳州市

一、 引言

柳州市是西南的工业重镇,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产业的重工业,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损害,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2012年全市空气质量达到我国的二级标准,优良率为96.2%。但由历年数据来看,二氧化硫首次达到二级标准但浓度值波动较大,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自2008年处于不断上升趋势,空气质量仍面临严峻挑战。2011年河流水质均处于Ⅲ类标准以下,柳江下游的洛清江污染有所加重,断面水质处于劣Ⅴ类标准,污染程度的加剧进一步制约了经济发展。固体、工业废弃物以及生活垃圾等处理普遍不合理,土壤的环境质量堪忧,农业安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严重。同时,柳州工业企业数量众多、布局分散,使污染源扩散速度快、影响面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物易受污染破坏等客观事实对柳州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柳州市在高能耗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下,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考验。以低碳经济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为柳州市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二、 研究方法

1. 能源碳排放量的计算。能源碳排放量的计算原理是将涉及生产生活的能耗量转换成标煤量后,根据能源碳排放系数(来源于IPCC碳排放指南)计算能源碳排放量。根据柳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选取涉及柳州市生产生活的10种主要能源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C=?撞Pj=?撞EjRj(1)

式(1)中,C为碳排放总量;Pj为第j种能源的碳排放总量;Ej为第j种能源的标煤量(Ej=WjV,其中:Wj为第j种能源的消耗量,V为标煤折算系数);Rj为第j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见表1所示)。

2. 脱钩理论和TAPIO模型的运用。“脱钩”本义是指两个及以上具有相应关系的物体之间停止相互关系。脱钩关系又可以按照程度的不同分为相对脱钩和绝对脱钩。在本文中,相对脱钩被定义为能源碳排放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而相应增加的情况;绝对脱钩被定义为能源碳排放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而相应减少的情况。

为了定量探究柳州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相互关系,深入分析柳州市城镇化过程中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脱钩理论对柳州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分析。由于TAPIO模型本质是弹性分析,在稳定性和精确性上具有相对优势,不受统计量纲的干扰,因此采用TAPIO模型进行计算,模型如下:

DI■=■(2)

式(2)中,DI代表脱钩指数;国内生产总值(GDP)代表经济驱动变量(DP);能源碳排放量代表环境压力变量(EP);t0、t1代表起、止时刻。

脱钩状态可以分为以下8种(见表2所示)。

通过建立脱钩模型,可分析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是否脱钩以及脱钩状态,进而验证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关系。

三、 数据来源与研究结果分析

1. 数据来源。本文所用的数据来自《柳州市统计年鉴(2011-2012)》,《柳州市经济统计年鉴(2000-2010)》以及《柳州地区社会经济统计年鉴(1997-1999)》。

2. 研究结果分析。从1996年~2011年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排放脱钩关系表中可以看出(见表3所示),柳州市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在强脱钩与强负脱钩之间波动,说明柳州市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未实现脱钩。

脱钩关系说明:

(1)强脱钩状态: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10年~2011年等3个时间段呈现强脱钩状态,说明经济增长量在提高,能源碳排放量在减少。此状态为城镇化进程中低碳经济发展的最佳状态;

(2)弱脱钩状态:1999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5年~2006年、2006年~2007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等6个时间段呈现弱脱钩状态,说明经济增长量在提高,能源碳排放量在增加,但碳排放量增幅要小于经济增幅;

(3)增长连结状态:2004年~2005年、2008年~2009年等2个阶段呈现增长连结状态,说明经济增长量在提高,能源碳排放量在增加,且碳排放量增幅与经济增幅保持一致;

(4)扩张负脱钩状态:1997年~1998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等3个时间段呈现扩张负脱钩状态,说明经济增长量在提高,能源碳排放量在增加,但能源碳排放量增幅要大于经济增幅;

(5)强负脱钩状态:2001年~2002年呈现强负脱钩状态,说明经济增长量在降低,能源碳排放量在增加。此状态为城镇化进程中低碳经济发展最不理想的状态。

为了让上述研究结果能够直观的显现,作者描绘了柳州市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量的关系趋势图(见图1所示),既避免量纲的影响又可以正确直观的反映柳州市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量的关系。标准化值是指将能源碳排放量与GDP值分别进行标准化,标准化公式为:

X′i=(Xi-Xmin)/(Xmax-Xmin)(3)

式(3)中,X′i表示指标标准值,Xi表示指标原始值,Xmin表示该项指标的最小值,Xmax表示该项指标的最大值。

从图1可以看出,柳州市的能源碳排放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柳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

四、 柳州市新型城镇化下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1. 处理好“三个关系”,确保城镇“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一是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工业发展模式转向生态优先、产城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确保城镇发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二是处理好生态建设与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的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紧密结合,与扶贫开发、农村移民、生态旅游、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的协调统一;三是处理好退耕还林与退耕还草的关系,按照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指示,25度以上坡耕地,既要退耕还林,发挥森林生态功能,又要退耕还草,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林草结合。

2. 统筹推进差异化调控发展模式。结合柳州市产业功能分区,为各个功能区块配套发展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政策,引导开发方式、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行为,适应产业发展差异化、多样化的要求,综合运用弹性年期、权利限制、集约奖励等调节工具,增强供地政策针对性,避免重复发展以实现发展的因地制宜、地尽其利,促进产业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和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共同和谐发展;以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按照功能区块为主轴,编制符合区域发展的产业准入目录,并结合柳州市生态文明与产城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与产业升级的目标,严格限定土地产出强度标准、确定产业园区项目产出强度,建立产业准入分级制度、建立差别化供地机制和定期绩效评估机制;鼓励现有园区兴办小微企业和乡镇企业功能区,制定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土地供应和利用政策。

3. 加强能源体系的宏观调控。一是减少燃煤比例,发展洁净煤技术,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柳州市应利用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加强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鼓励清洁能源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进一步减少燃煤消耗,探索出一条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混合利用的新路子;二是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培育新兴能源企业。柳州市作为西南工业重镇,工业企业众多,且传统工业能耗和污染排放量大,需要对传统的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同时坚决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产能,加快培育新兴能源企业,推进能源消费观点的变革;三是推进能源的循环使用,加大生态工业园建设。通过政策扶持、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撑等措施推动生态工业园建设,增加园区土地供应中的碳排放指标考核,促进土地供应向低碳化产业发展。

4. 实施碳排放的生态补偿制度。柳州市需建立低碳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从而在实施优势资源转型战略中,既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低碳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只有树立长期的低碳生态补偿持续发展理念,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使生态补偿金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企业发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应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改造和发展企业。同时,还要加强低碳产品的研发、使用与推广,从根源上减少城市碳排放量,倡导并鼓励采用各项低碳节能减排措施,如采用城市低碳节能公交、征收碳排放税、采用碳排放定额制等,降低低碳生态管理与补偿成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大为.北京市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J].现代管理科学,2015,(9):73-75.

[2] 熊凤平,张勇.加速中小城镇的建设是当前城镇化的战略选择[J].现代管理科学,2015,(3):54-56.

[3] 王茂林,刘秉镰.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要素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5,(9):9-11.

[4] 肖哲.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与结构变革[J].现代管理科学,2015,(2):79-81.

[5] 张捷,黄国宾.中国城市化路径问题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9):39-41.

[6] 苏雅丽,张艳芳.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益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1):152-156.

[7] 肖红艳,袁兴中,李波,颜文涛.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38-42,115.

[8] 彭佳雯,黄贤金,钟太洋,赵雲泰.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研究[J].资源科学,2011,33(4):626-633.

[9] 朱道林,林瑞瑞.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10):3-6.

[10] 杨庆媛.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10):7-12.

[11] 何建坤,刘滨.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量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740-743.

[12] 薛达元.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13] 黄方,张合平,陈遐林.湖南主要森林类型碳汇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评价[J].广西林业科学,2007,36(1):56-60.

[14] 黄建.煤炭清单与减排政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2.

[15] 武红,谷树忠,周洪,王兴杰,董德坤,胡咏君.河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资源科学,2011,(10).

[16] 刘航,赵景峰,吴航.中国环境污染密集型产业脱钩的异质性及产业转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土规划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项目号:09&ZD047);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土地保障与管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号:201211028)。

作者简介:严金明(1965-),男,汉族,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土地规划与管理,土地经济与政策;程子腾(1988-),男,汉族,湖北省荆州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公共管理、土地经济与政策。

论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影响

一、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

1. 新型城镇化定义。

新型城市化的定义:新型城镇化内涵比较丰富, 全面, 不仅是从单一的层面来分析把握, 而应从其共性及个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一方面,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准则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这是新的城市化特点的一般意义;此外, 新型城镇化实现形式多种多样, 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 不同形式的情况下, 这是新的城镇个性内涵。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 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的, 促进企业发展。

2. 新型城镇化内容。

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及本质揭示上, 提炼出新型城镇化内容如下:

在人口转移的方面上可以分析出未来情况, 劳动力迁移与流动人口的规模将扩大。反映在城市化进程的新类型的过程, 其核心内容在于农民向市民的一些外部条件, 为农民创造的全面发展;农民向市民的关键是农民是否可以有一个稳定的非农就业收入, 收入是否能承担城镇生活成本。

(1) 经济活动和资源要素集聚的过程的经济集聚新型城镇化。集聚要素, 不管是人力资本, 还是物质方面的资本, 都需要不断地集聚于城市;集聚生产, 通过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个方面的集聚;三是交换集聚, 城市为人们交换行为提供市场方面的体系、便利交通及信息方面条件;集聚消费, 也就是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交换集聚的结果。

(2) 在当前一个时期行业的变化时期内, 城市产业或将绿色的高度专业化, 集团化, 全球化, 变换, 两个方向发生变化。因此, 提高特色优势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 绿色低碳产业和品牌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主要任务。

二、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影响

1. 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影响。

(1) 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新型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 产业效率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 完善区域工业园区的建设, 中国企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是基于市场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市化可以提升传统产业的相关信息, 与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可以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产业化, 拓宽新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市场环境。工业化的知识相结合, 突出比较优势, 产业集群的区域集群的形成,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 推动区域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动力。区域经济必须立足于新的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促进消费持续增长, 新的城市化进程, 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需要投资的新城镇, 新的城市化投资实际上是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促进第一产业的转型, 第二产业, 第三, 在设置在该镇的人口, 这可能在农村土地, 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其次, 发展新城镇,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 现代文明的进一步深化, 职工素质大大提高科学和技术的应用, 促进区域中小企业的管理升级, 从根本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2. 对区域经济发展消极影响。

(1) 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协调。城市经济实力薄弱, 如县, 乡镇工业的发展, 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其主要表现是低于城市设施指标的平均水平, 城市内部功能发展不前, 反映城市人口生活质量较低的文化, 通信, 投资。工业化的有效的城市发展水平缺乏, 城市本身是没有吸引力。高估自我进化能力的城市, 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处理能力的不懂管理, 没有镇作为真正的企业生存的载体, 工业化及城镇化关系失衡。

(2) 缺乏龙头企业作先导。农民收入结构主要是以农业为主, 工业发展水平达不到吸引的充分就业水平, 是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不足, 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企业规模小, 区域的吸引力, 提供就业机会不多, 只能在一个行业的农民意识到生存的需要, 出现虚高城市化率。在该地区的企业不多, 使特征。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1. 加强政府的领导。

政府要站在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基础上来指导新型城镇化发展, 建立合理有效新型城镇化经济体系。积极发展核心城市, 完善中等城市功能, 推进小城镇发展, 增强城镇的集聚、扩散和辐射能力, 从而来推进整个经济发展。各类城镇要大力发展城需型产业, 加强对城市经济对周边地区产业带动作用。

2. 加快制度创新。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 模型如:户籍, 金融, 科技体制不健全。因此, 我们需要进行户籍制度的相应改革, 促进合理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改革金融投资体系, 改变单方面的国家支持, 多方筹集资金, 活跃农村财政和货币政策, 通过大量金融手段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企业的技术创新, 提高技术实力和竞争力。

3. 选择合适的区域支柱产业。

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原因可以用“推拉”理论来解释, 按照这种理论, 农业的发展作为城镇化的基础, 为城镇化提供了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农业的发展, 农业产品的剩余, 可以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粮食和生产资料;二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出现农业劳动力的剩余, 为城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这就是所谓农村的“推力”工业的发展, 工业的地理集中, 工业带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这一方面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使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成为可能从而能够提高区域产业层次及区域产业的关联度。促进区域产业整合、企业平均规模壮大、消费集中度提高以及区域经济要素方面的有效的流动, 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4. 提高区域人口素质。

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强与教育和农村青年培训, 提高自身素质, 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使许多青年成为能够平等和农业生产者的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明的对话。鼓励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 和高新技术产业, 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一部分,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芬.《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2) :42-43.

[2]赵莹.城市与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 2011, (7) :102-103.

[3]崔红好.中国特色城镇化论纲[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011, (3) :104-106.

[4]赵文静.《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9) :23-25.

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如何破题 篇5

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如何破题

据社科院调查显示,我国实际城镇化率约为51%,工业化率为47%,大大低于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约是工业化率的2至3倍的比例。就近就业率低,我国“漂”在城镇的农民工,超过七成人员在家乡周边就业意愿强烈。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未来,继续推进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是发展的主要任务。

当前,县域经济建设中出现不少房地产比例过高、入驻率低、“空城”“鬼城”频出的乱象,县域经济如何破题已成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未来5年至10年,城镇化的主要对象是长期在城市居住生活,但家属、住房、社会保障等在异地的人群;主要区域是城市或是发展条件较充分的县城。中国领先的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链招商专家——华夏兴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张砚霖表示,推进城镇化,发展县域核心是遵循市场,准则是产城人的高度融合。

以市场为导向

产业培育是县域发展中最困难的,产业培育困难,招商引资也肯定受影响。加上县域层面本身财政乏力。在这种状况下,适当开放一些领域,联合企业共同运营产业新城,分担了原本是政府来做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的财政压力。政府可采取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既可以解决了政府财力短缺的问题,又使民营资本扩大了领域,一举两得。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建设以后,解决了最重要的招商引资难题。但必须强调的是,政府和企业的交往中,无论哪一方,都需要有坚实的信任度。

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有两方面责任,一个就是主导前期的规划建设,另一个就是提供公共服务,这也是政府的本职工作。通过打造有为、有限、有信、有效的“四有政府”,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出 “行政事业零收费”、“降低土地有偿使用收费”等政策措施,为县域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以产兴城

通过市场机制引进了社会资本,还必须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找准最符合当地的产业,这也是决定县域经济成败的关键因素。新型城镇化要突出体现产业支撑,要进行全面的规划,把产业功能、城市功能和生态功能融为一体。要注重培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首先要摸清地区已有的产业基础,发挥当地资源、区位等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县一品”发展县域特色支柱性产业,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把一些规划需求的优秀企业引进来。也可以根据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比如说现在战略新兴产业,根据自身条件,找一些适合重点培育的,可以进行重点招商。此外,还有就是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进行深加工。在营造特色上下功夫,破解小城镇“千篇一律、千镇一面”的现象,切实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文则文,突出各自优势,展示地域特色。

在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避免出现房地产化过度现象,应加强城镇建设的宏观调控,实现城市化科学理性的发展,不宜过度追求城市化率。防止“空城”“死城”出现,应重视城市建设的有效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在住房问题上要有特色,打造出文化来,要让农民有幸福感。要严格限制征地范围,让土地的使用者和所有者去协调补偿问题,在土地问题上,要做到争取少拆,甚至不拆。

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最先解决的应是人的城镇化,特别是要解决人城镇化进程中的政策性障碍,比如土地、户籍、资金等问题。新城镇化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关注进城农民的权益保障,就是实现城镇居民与进城农民之间的利益重构,改变农民利益向城镇居民的单向流动路径。推行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城镇化理念,强调农民土地收益权的回归,强调进城农民在生活质量,包括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高考、住房、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的同等权益。

要将原来浪费的资源合理运用到“人的城镇化”最需要的地方。在一些还不需要盖房子或条件不够的地方,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比如电、网络、电视,甚至金融基础设施及商业网点。要合理规划布局,配置越来越多的公

共资源、服务配套和高端人才,包括体育馆、市民广场、星级酒店、公园、人民医院、行政服务中心等一批为人和企业服务配套的设施等。

从新型城镇化路径解读县域经济 篇6

解读中国县域经济的变化,必须深度了解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顶层设计的思路。

结合三中全会的决议,未来新型城镇化路径设计的原则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前,城镇化表现出来的是半城镇化,也就是2亿多农民工尽管工作生活在城市,但大部分群体没有享受应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养老等在内,出现了农民工与市民之间较大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到2012年底,全国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52.57%。

——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之前的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干了很多市场该干的事,结果出现了很多“鬼城”,也推高了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而三中全会后,政府将进一步简政放权,放松管制。在城镇化领域,会鼓励更多市场主体进入之前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中。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土地流转、抵押等方式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而推动农民收入提升,可以最终实现城镇化从最大的内需潜力变成真正的内需。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构筑更有利于城镇化走质量型路径的财税体制。通过财税制度改革,为县级政府建立起可持续的税收来源,也可以避免其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改变之前土地城镇化远高过人口城镇化的局面。通过财税制度改革,也可以激励地方政府将城市打造得更宜居,吸引更多人来居住,从而提高自身税源。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这将有利于扭转之前县域经济发展中走的粗放路径,也有利于有资源的县域经济获得更多的生态补偿资金。

三中全会的决定,是对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设计总过程的一次权威定性。过去的一年中,对待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设计的落实和理解,在中国的县级政府层面中表现出来了三种态度:

一是迷茫。一方面,县级政府认为很多制度改革的权力在中央政府,县级政府很难有大的突破,于是等中央政府出台政策后才考虑动手;另一方面,对于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这种质量型城镇化的路径,找不到升级的办法和路径。该类型的地方政府,多分布在思想比较保守、经济实力较弱的中西部地区。

二是装糊涂。一些县级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思想是明白的,但却采取了片面解读方式。比如,刻意将投资大跃进、房地产化、人为造新城等老模式装到“新型城镇化”的筐里,开始走新一轮的圈地型城镇化老路。这种城镇化路径的异化,是当前中国政府推行新型城镇化最大的挑战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大范围偏离新型城镇化的初衷。该类型的县级政府,遍布各地,比重不小。

三是先行先试。一些县级政府深刻认识到之前的城镇化路径难以为继,于是结合自身资源和特点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主要体现在土地流转、宅基地交易、宅基地换社保、户籍改革中的居住证改革,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改革、开征房产税、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加大混合社区建设、扩大镇级政府的自主权等多个方面。但这种类型的地方政府总体数量较少,还未形成主流。

2013年,新型城镇化还在路径的顶层设计过程中。新型城镇化路径对于县域经济的影响总体上还是平稳的,老路径的城镇化依旧是主体。但三中全会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以及具体政策将快速推进,接下来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县域经济会日益分化。随着市场主导,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鼓励符合条件的县改市等城镇化路径予以落实,县域经济间会因为自身资源和条件的不同加速洗牌,人口和产业将聚焦到更适合发展的县域或市域,2852个县域经济会出现“二八原则”,大部分的县域经济会保持平稳或者萎缩,小部分县域经济会得到加强。

其次,城市群会成为主体形态,在城市群范围内的县域经济会得到做强做大的机会,得到更多的资源聚焦和外溢的机会。而非城市群外的县域经济,具有旅游文化、矿产、口岸、空气等特色资源,有足够人口规模的,在交通节点和国土安全的县域,会有成长空间,而其他县域经济可能会进入到瓶颈期。

最后,未来的县域经济会更多地遵循产业支撑的规律来发展,而现在的产业支撑日益表现出产业链、产业集群特点。具有这种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县域经济,会得到更好发展,反之会萎缩。

总体而言,新型城镇化更关注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民、农业、城市、政府、集体多赢路径的县域经济,可能会培育出新的产业支撑点。县域经济将不仅是过去单一的规模化发展道路,也将形成小而精的发展格局。(支点杂志2014年1月刊)

新型经济带城镇化发展 篇7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低碳

0 引言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近年来, 江西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江西城镇化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江西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 同我国东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还差距较大。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现阶段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江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009年12月12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新形势下推进江西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随着江西中部崛起和大开放主战略的逐步实施, 江西城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目前, 全省共有设市城市22个 (地级市11个, 县级市11个) , 19个市辖区, 70个县城和各类城镇770个。初步形成了以省会南昌市为核心, 以九江、景德镇、赣州、新余、抚州、萍乡、宜春、吉安、上饶、鹰潭等城市为支柱, 其他设市城市和县城为骨干, 众多的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总框架。2011年, 江西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 相比2008年设区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2倍, 新增城镇人口80万, 城镇总人口首次突破2000万, 城镇化率达45.7%。预计江西城镇化率到“十二五”末达到50%, 到2020年达到6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 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 (市、区) , 共38个县 (市、区) , 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 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 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 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环湖经济带。

目前, 鄱阳湖地区城镇化已迈入到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的整体转型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南昌市为核心, 以鹰潭、九江、景德镇、新余、抚州、宜春、吉安、上饶等城市为支柱, 其他设市城市和县城为骨干, 众多的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总框架, 为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二五”期间, 江西将以鄱阳湖为核心, 以京九铁路和浙赣铁路为依托, 着力打造九江沿江产业带、昌九工业走廊、南昌核心增长极, 加快发展鄱阳湖生态城市群, 构建以“一湖两带”城市群为支撑的城镇体系, 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

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鄱阳湖地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 从目前来看, 该地区城镇化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2.1 鄱阳湖地区城镇化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

与发达地区、与周边发展较快的邻省之间相比, 鄱阳湖地区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在江西省内来看, 除去南昌、景德镇、鹰潭等大城市, 从1995年到2010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9个县的城镇化率由14.2%提高到18.3%, 15年仅提高4.1个百分点, 同期江西省的城镇化率由23.8%提高到44.8%, 15年提高20.3个百分点,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率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1.2.2 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

各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城镇间的城镇化率差别较大。作为大城市尤其是南昌这样的省会城市, 相对其他地区而言, 由于客观上既对流动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 同时又有更好的容纳城市人口的能力, 因此, 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最高。南昌、景德镇等几个大城市的城镇化率远高于其他县市远高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他县市。2010年,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9个县中, 城镇化水平超过30%的只有德安县 (31.9%) , 城镇化水平最低的是鄱阳县 (11.6%) , 前者是后者的近3倍。

1.2.3 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 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弱。

在全省22个设市中, 城区面积在200平方公里的城市只有南昌和吉安2个, 萍乡和上饶等10个城市城区面积都不及50平方公里, 还赶不上东部地区县城的规模。2010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只有南昌, 超过200万的只有九江。超大城市和大城市缺乏, 小城镇发展能力不足, 城镇规模结构极不均衡, 难以发挥超大城市和大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

1.2.4 城镇化和工业化不协调。

按照钱纳里发展模型, 城市化与工业化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 在城市发展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 城镇化率明显高于工业化率。自2000年到2010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 城市化率滞后工业化率6个百分点以上。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县域发展来看, 自1995年到2010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镇化, 城镇化率滞后工业化率13个百分点以上, 且差距呈现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2010年差距扩大到28个百分点左右。

1.2.5 生态环境压力凸显。

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有产业结构不合理, 高能耗和高资源消耗的产业比重还较大, 第三产业比重和发展质量还不高。此外, 鄱阳湖地区经济人口负荷水平比较高, 人、地、水的矛盾突出, 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之间的冲突加剧。总体而言, 鄱阳湖地区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

2 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建设必然要改变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老路, 走以低碳经济为引领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1 以低碳经济引领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是“生态和绿色”。由此, 鄱阳湖地区的城镇化必然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主线。用低碳经济理念来引领城镇化, 就是要在城镇化进程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高产出为特征来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2.2 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是鄱阳湖地区城镇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的必然路径。为此, 要提升城镇功能定位, 打造富有特色魅力、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镇。一是营造宜居环境。着力优化城镇空间结构,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 加强绿地、交通、供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引导绿色消费, 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三是建立生态发展机制。包括绿色GDP考核体系、编制城市生态规划和对全民实施生态教育等。

2.3 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化驱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方面, 依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良好的环境优势, 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另一方面, 发挥鄱阳湖地区交通区位优势, 依托临近南昌、九江等中心城市优势,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文化、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第三, 以新型工业化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此, 要重视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 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和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改造, 加快新能源等低碳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体系。

2.4 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体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加快城镇体系的建设, 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分工、各具特色的区域城镇体系。一是要继续做大做强南昌市, 打造南昌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文明花园城市;二是按照特大城市的标准建设九江市, 加快九江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区域性物流枢纽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的建设;三是继续加快鹰潭世界绿色生态铜都和道教文化旅游城市、景德镇世界瓷都、新余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抚州文化生态旅游名城、吉安红色旅游精品城市和电子信息产业新城、上饶生态和谐城和区域物流中心、宜春绿色生态城市和亚洲锂都等的建设, 把景德镇、新余、鹰潭、抚州、吉安、上饶和宜春逐步建设成为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城市;四是通过给予政策、项目、资金支持, 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 做强其经济实力, 逐步使其向小城市甚至是中等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EB/OL].http://www.jx.xinhuanet.com, 2010-02-22.

[2]钱纳里.结构变化和发展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

[3]张志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城市化研究[J].现代商业, 2010, (2) :5-76.

新型经济带城镇化发展 篇8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以打造“首都经济圈”作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据燕赵都市报报道, 首都经济圈的划分范围最终方案, 即“1+9+3”方案:北京+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衡水、沧州、石家庄+天津的宝坻区、武清区、蓟县。扩容后的首都圈能更好发挥首都城市的辐射作用, 带动周边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在《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之际, 本文研究首都经济圈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使新型城镇化过程成为提升首都经济圈产业集群价值链地位的区域内推动力, 产业集群成为首都经济圈新型城镇化实现的高价值载体, 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首都经济圈产业集群和城镇化的发展状况

首都经济圈内的城市和县在地缘、人缘、业缘等方面具有天然联系, 在产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合作, 产业集群得到了发展, 推动了区域结构优化, 增强了区域竞争能力, 改善了区域融资环境, 但离区域一体化还有很长的路程。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 创新能力低, 产业集群发展滞后, 产业融合能力较弱等。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首都经济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 已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 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也必须看到, 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呈现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大城市与小城市发展不平衡。首都经济圈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 除北京、天津两个超级大城市以外, 其他城市和县发展明显不足, 中小城市的发展对其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比较薄弱, 城市发展体系不够合理。二是城市发展与资源保障不平衡。首都经济圈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比较大, 以水资源和水生态、土地资源、土地生态为核心的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突出, 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恶化、土地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严重, 已经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

三、首都经济圈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关系

(一) 产业集群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持续推动力。经过工业聚集———人口聚集———第三产业聚集的过程, 在特定区域形成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为主体的产业和人口聚集地点即为城镇, 或导致已有聚集点 (城镇) 聚集规模的扩大。城镇化首先表现为人口的集中, 实质上是产业的集聚。工业在城镇的聚集和发展是城镇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 只有工业发展了, 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才能产生发展第三产业的需求, 从而吸引人口向城镇聚集, 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因此, 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就必须推动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 而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组织方式是集群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1.产业集群是形成新型城镇化的基础。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与分化形成城镇化, 城镇数量上的增加是以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基础的。只有依靠产业集群城镇化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区域城镇化水平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结构演变程度, 即工业发展带来产业结构的演变, 从而产生城镇化。产业集群通过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 进而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2.产业集群利于扩大新型城镇化规模。产业集群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吸收大量农村人口, 促进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就业于非农产业, 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也不断增加, 农村经济逐步繁荣。小城镇通过人口集中, 地域空间不断扩大。产业集群中企业大量集聚, 产业链逐渐延长, 人员、设备、厂房也逐渐增多, 从而对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的需求也日渐增大, 城镇规模自然也随之增大。

3.产业集群可提升城镇竞争力。产业集群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运输成本、交易成本、服务成本。产业集群化还具有强烈的知识溢出效应, 集群内企业间相互交流经营经验, 共享技术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城镇吸收更多的人口和生产要素, 城镇的经济实力也随之增强。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 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经济结构因此优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 从而增强产业集群所在地城镇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能力。

(二) 新型城镇化是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托。产业集群的发展可有效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促进城镇化率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镇化率的提高, 又会促进、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与优化。城镇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支撑、拉动、载体等作用。城镇产业结构和服务设施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不断完善, 这又将会促进工业化的集约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 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多元化和高度化, 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城镇化对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1.新型城镇化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城镇是人、财、物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地。通过专业分工和相互协作, 城镇把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在一起, 并且使各要素之间形成复杂的网络联系。这样, 城镇具有的高效的劳动力市场、良好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高效的物流、通畅的信息等能吸引投资, 使集群内企业节约成本, 增强了对该城镇区域内产业的集聚作用, 产业集群在城镇良好环境条件下更加稳固地发展。

2.新型城镇化促进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来实现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必须在其赖以发生的物质条件, 己经具备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而城镇化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赖以实现的物质条件。只有城镇化才能使生产要素流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比较顺畅, 才能把体制等外生变量对产业发展的阻碍作用降低到最低程度, 从而保证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以经济的协调增长为基础, 协调增长引起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结构的变化, 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必需的条件和手段。

3.新型城镇化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城镇化过程中人口集中, 资本、商品、生产资料等市场兴起, 产业集群的成本随之降低,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也随之增强。同时,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产业集群的进一步专业化分工, 产业集群从全套型向产业链式转变。这样集群的企业可以参与更广阔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另外, 城镇区域品牌的形成也同样能提高该城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四、结语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首都经济圈产业集群正逐步演变成一种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兴而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 它为区域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最佳载体, 而城镇化的推进又反过来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基础条件。产业集群和城镇化都是经济集聚的结果, 两者相互促进, 共同推动首都经济圈经济的发展, 并不断提高中心地带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率。

摘要:产业集群和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路径,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在《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之际, 研究首都经济圈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以促进首都经济圈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首都经济圈,产业集群,新型城镇化

参考文献

[1] .黄艳, 孔刘柳.产业集群与城镇化[J].商场现代化, 2007

新型经济带城镇化发展 篇9

一、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 增进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工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从根本上讲, 就是要始终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 以工业的大发展促进经济的大繁荣。

一要增强工业实力。“十二五”时期, 要围绕“实现天然气两大净化厂产值100亿元, 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和八座水电站清洁能源转化利用产值100亿元, 武当、紫云两大工业园农林产品加工、电子产品及相关配套产品产值100亿元, 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目标。要主动融入全省、全市产业总体部局体系, 主动承接国际国内无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建设三大产业, 打造三大基地。改造提升农林产品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基地为依托, 做大做强以红心猕猴桃为主的特色产业, 打造全省有机鲜果出口基地和川北农产品加工基地。突破发展清洁能源利用业。主动服务天然气净化厂建设, 打造四川清洁能源转化利用基地。大力发展外向型出口创汇工业。到“十二五”末, 引进和培育规模企业达到50家以上。二要集聚壮大园区。集群发展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模式, 促进设施充分利用和资源共享, 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力争到十二五”末, 县工业集中发展区达到5平方公里, 市县共建天然气工业园达到10平方公里, 建成2个各占地1000亩以上的天然气净化厂园区。突出“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 进一步优化园区空间布局, 加快推进岐坪、元坝等规模工业园建设。三要扩大招商引资。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 充分发挥我县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取得重大突破、天然气等资源优势更加凸显的有利条件, 把最好的服务用在招商上, 把最优的资源配置在最具潜力的项目上, 打造一批产业旗舰。

二、高品位推进新型城镇化, 优化经济发展承载环境

城市是新型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要着眼破解“城市带动力弱、城镇化率低”的问题, 坚持走“宜居宜业”的路子, 实行新建拓展、改造提升并举, 高品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承载发展的能力。一要着力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按照“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推进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 探索构建以县城为“核心轴”、重点场镇为“带动轴”的“两轴发力”模式, 把县城定位为广元副中心城市, 场镇定位为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集聚区。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 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和适度超前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 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和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二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骨架。围绕五年基本建成县级市的奋斗目标, 坚持“东拓、西跨、南跃、北延”的思路, 加速拓展“一江两区三湖四桥”城市发展主骨架, 到“十二五”末, 县城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以上, 逐步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30万的中等城市。三要着力打造田园城市特色。要突出山区县城“山水相依、田园相联”的地理风貌, 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 有规划的融入体现苍溪特色产业、人文精神的符号, 打造“一城居中、四园拱卫”的“花朵型”城市地理景观, 塑造出特色鲜明的城市品牌。

三、创新推进机制, 促进“两化”持续快速发展

新型经济带城镇化发展 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镇域经济,思考

引言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镇域经济是一个建制镇行政区域内的经济, 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单元和重要载体, 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 阳城县北留镇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 使镇域经济和城镇化建设均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 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建议通过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1 基本情况

北留镇地处阳城县东部, 晋阳高速、陵沁公路和侯月铁路穿境而过, 与晋城市和阳城县分别仅有半个小时的车程, 镇域面积83.7 km2, 3.6万余人, 其中镇区面积8 km2, 人口1.6万, 是晋城市重要的煤转电和煤化工基地, 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财税改革试点镇、国家园林城镇和山西省城镇化示范镇。

2“十二五”期间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北留镇经济总量和发展增速均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 镇域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

2.1 园区经济

晋城市北留周村工业园区规划占地24 km2, 其中北留境内10 km2。目前共完成投资320亿元, 达产达效企业有阳电国际210万k W、大唐阳电120×104k W, 兰花田悦1 830和金象煤化工1 830。

2.2 煤炭支柱经济

皇城相府集团具备315万t无烟煤生产能力, 镇域内三个造气型煤项目具备100万t的年生产能力相府集团300万t和潮隆商贸投产180万t洗选煤项目。

2.3 装备制造业

台资企业龙鼎铸造投资5 000万元, 产能5 000 t高档铸件, 产值近亿元。民营企业德意园、奥美包装、腾岳、金厦建材等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运输服务业

围绕服务工业园区, 北留煤运、宇鹏运输、松源汽运等企业健康发展、逐步壮大。

2.5 旅游服务业

镇域旅游资源丰富, 5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与周边3A景区海会书院、郭峪古堡、九女仙湖等, 形成以人文、山水、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优秀旅游目的地, 旅游经济成为镇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3“十二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严格按照《北留镇总体规划》、《北留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3.1 交通路网建设

累计投资超亿元完成镇区北环公路和园区大道建设, 拉大镇区空间;投资6 000余万元完成33个村户户通街巷硬化工程, 改善出行条件;投资1 500万元完成横石乡村公路、皇九旅游公路提质改造, 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3.2 镇区建设

累计投资3 000万元完成文化广场建设, 打造全镇文化主阵地;投资3 500万元完成镇区环境整治、亮化、绿化、美化, 城镇品位进一步提高;投资2.3亿元完成镇区500套政府限价房和镇区5村680套居民住宅楼建设, 不断提高镇区人口承载力。

3.3 民生工程建设

投资4 500万元建成日处理5 000 t生活污水的处理厂和镇区及周边村污水管网建设;投资3000万元完成镇区垃圾填埋场建设, 累计投资8 000万元完成全镇30个村的煤层气入户工程, 覆盖率达到91%, 镇区实现100%全覆盖;投资6 500万元完成镇区集中供热一期工程, 5 000余户居民受益。

3.4 新农村建设

投资1 200万元实现全镇各村便民连锁、图书阅览、文体设施全覆盖;以皇城、史山、郭峪等5村为重点, 推进美丽乡村集中连片建设;投资2.8亿元完成皇城新区10幢高层住宅建设, 使周边3镇10村采煤沉陷区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累计完成造林绿化5 300亩, 建成生态园林村13个, 森林覆盖率达到56.1%。

4 存在的矛盾及问题

4.1 镇域经济后劲不足

一是仍然严重依赖煤炭产业, 由于煤炭市场的低迷和供给侧改革的深入, 煤炭主导产业和与之相关的洗选、运输等经济效益随之下滑;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第三产业的比重依然较低。

4.2 园区经济增速放缓

一是园区吸引力不强, 自2014年之后尚无企业入园;二是配套政策、技术、市场、服务等条件制约, 导致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能的企业不愿意来, 甚至皇城相府集团的锂电池、生物制药、电动汽车等项目相继落户晋城和太原;三是控制性规划和土地政策的限制和滞后也影响了园区经济发展。

4.3 镇级财政增收乏力

一是作为国家小城镇财税改革试点镇, 没有享受到国家的财税优惠政策, 镇级财政得不到镇域范围内企业税收的分成;二是作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没有得到国家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扶持;三是可支配财力有限, 用于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更少。

4.4 旅游产业潜力尚大

一是皇城相府一枝独秀, 对周边景区辐射功能不强, 还是不能连点成线;二是对相关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游客仅以游为主, 虽然综合收入逐年增长, 但门票收入占综合收入比例很高;三是旅游内涵单一, 没有充分利用品牌效应, 形成人文、自然和休闲的优势互补。

4.5 城镇建设步伐不大

一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紧张,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全镇的耕地处于持平状态, 建设用地多通为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三是已建成项目无经济效益, 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集中供热的运行每年需要大量的资金。

4.6 镇区规模增速缓慢

一是镇区服务业发展不快, 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二是缺乏相应的人口城镇化措施, 非农人口的增加多为大中专学生回乡就业;三是城镇化水平与阳城、晋城尚有较大差距, 园区企业的员工仅在北留上班, 在城里居住生活;四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加快, 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与非农界限后, 城镇对农民吸引力越来越小;五是政策限制, 镇区500套限价房出售比例不达50%;六是镇区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都是机械增长, 集聚缓慢一定程度上造成基础设施的浪费。

4.7 工业园区对镇域经济的贡献和对城镇化建设的需求不成正比

一是园区企业多为省市国有企业, 其产值、税收都不记入镇域经济统计指标;二是入园化工企业为晋城市区转移出去的三高企业, 尽管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但同时带来失地农民就业、道路交通、环境污染等压力;三是企业享受城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等社会资源, 但不承担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责任。

5 建议及对策

5.1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

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统筹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 确保二者良性互动, 相互促进。

5.2 先行先试、勇于创新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确保小城镇改革试点、财税改革试点和扩权强镇试点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落到实处。

5.3 招商引资、园区引领

抓住园区经济龙头, 以产业建园区扩大城镇规模,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制定配套政策、提升服务质量, 在承接晋城市区产业转移的同时, 大力度招商引资, 吸引高科技、高附加值、高辐射带动的企业入园。

5.4 依托煤炭、延伸产业

抓住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机遇, 用好用活能源改革政策, 做精做细煤炭深加工文章, 延伸产业链条, 实现效益最大化。

5.5 整合资源, 全域旅游

以国家发展全域旅游、全民旅游为契机, 全民参与、全景打造, 使旅游产业成为镇域经济的强大引擎。以皇城相府景区为龙头, 整合周边旅游资源, 拓展生态观光和农耕文化体验;将新农村建设成果变身美丽风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大对农家乐的引导、扶持和监管, 不断提高旅游经济综合效益, 提高农民收入。

5.6 拉大镇区框架、集约利用土地

实施“两轴两线一心四区”的镇区布局, 以服务促就业聚集城镇人口, 将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和乡村贫困人口异地搬迁在镇区集中安置, 在耕地面积不减的前提下, 推进增减挂钩、荒坡荒地开发等, 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紧张问题。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 提高土地利用率。

5.7 城乡一体,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按照城乡一体、协调推进、共同发展的要求, 结合新农村建设, 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 完善路网建设, 推进煤层气入户全覆盖, 扩大集中供热范围, 加强农村“四清一美”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有针对性制定各类扶贫措施, 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拉伸产业链条, 构建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大农业体系, 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

6 结语

上一篇:森林树木移植技术下一篇:用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