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解释

2024-08-25

行政解释(精选四篇)

行政解释 篇1

关键词:行政刑法,公法一体,社会制约

自德国刑法学家郭特希密特首次提出行政刑法这一概念开始, 关于它的讨论就不曾停止过, 甚至被德国学者科斯特林称为是法学家的绝望之地。而行政刑法在不同场合又赋予的不同内涵, 造成该法律体系的应用混乱。所以, 只有对行政刑法的理论解释功能不断准确化, 才能精确它自身的价值, 这才是解决刑法与行政法具体区别与衔接问题的正确方法。

一、行政刑法的理论解释功能

行政刑法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然而因主观传播造成的意蕴变迁致使引起多国间的理论争斗, 甚至存在各理论体系间名同实异, 为我国法学界对该理论成果的借鉴与研究造成许多不便。20世纪初, 德国刑法学家郭特希密特以大量行政立法现象和相对应的行政违法行为的研究为基础, 提出行政与司法属于相互独立的不同概念, 并由此划分为司法刑法与行政刑法两大理论体系。他认为, 违反司法刑法的行为, 是对伦理刑法规范的违背, 属于违反法律的行为;而违反行政刑法的行为是一种形式要素, 应受处罚, 属于行政违反行为。刑事犯, 即违反了刑事法, 指具有特定法益侵害性的行为;行政犯 (行政秩序犯) , 即违反了行政法规, 指对行政义务的履行适当, 属于对行政利益的侵害行为, 不属于法益侵害行为。这也就决定了两者之间的处罚性质与处罚宗旨上会存在很大差异。明确行政犯是对行政法中应尽义务的违反行为, 是区别行政犯与刑事犯的关键。郭特希密特将这一论断逐渐发展形成为违法性质区别理论, 纳入到经济刑法立法体系中, 为很多国家附属刑法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单就行政犯而言, 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 这就使行政刑法的定义发生了分化, 例如在警察犯的判定问题上就争论不止。德国刑法立法史中提到, 警察犯是对警察维持治安秩序义务的违反, 应属行政违法;德国刑法学家费尔巴哈则认为警察犯威胁法律秩序与安全, 符合刑罚维持国家秩序这一根本目标, 应进行刑事处罚, 并于1813年将“违警罪”划入警察刑法典作文拜因州刑法的起草内容。后来, 德国符腾堡州、黑森州、巴伐利亚、巴登等州纷纷仿效。1871年, 德国刑法典的立法者又将警察犯与刑事犯混为一谈, 将警察犯按照传统三分法重罪、轻罪、违警罪分别处以自由刑、罚金、拘役等刑罚。该模式一经宣布, 引起著名刑法学家李斯特的强烈反对。他强调, 违警罪纯属于违反秩序行为, 应纳入刑法典之外的其他法典。德国刑法在1975年对违警罪作出调整, 将违警罪统一纳入违反秩序法体系。依据德国秩序违反法的相关规定, 仅进行罚锾处罚。

行政犯在德国法律概念上有狭广之分。因违反行政义务进行处罚的行为, 是狭义行政犯;广义行政犯包括狭义行政犯和科处行政处罚的违反行政义务行为。与此直接相关的行政刑法在法律概念上也存在狭广之分。德国行政刑法一词从德文Verwaltung-strafercht翻译而来, 也可译为行政刑罚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罚法等。由此, 刑罚和行政处罚是德国行政刑法的主要制裁办法。

总之, 行政刑法的理论解释功能的健全主要取决于对广义行政犯与刑事犯、秩序犯与狭义行政犯在不同场合进行刑罚制裁的明确化。德国刑法典对立法中警察犯的反复定义与实践, 是行政刑法解释理论的具体表现, 将行政刑法直接解释为行政处罚法或秩序违反法都有所偏颇。行政刑法不是一本固定不变的法典行文, 而是在对刑法、行政法立法实践的批判中积极构建的刑法、行政法、行政刑法在内的公法一体化。

以上这些都反映出构建行政刑法理论过程的复杂化。行政刑法在德国都被认定为是违反行政义务的行政不法行为。行政刑法立意之初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就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属于“行政法说”的解释;因狭义行政犯处以刑罚而归类于刑事法, 强调国家刑罚的统一行使权, 属于“刑事法说”的解释, 多被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学者采用。我国学者从狭义行政犯具有行政法与刑事法双重属性出发, 提出“行政法说”和“刑事法说”的折衷理论———“双重属性说”。

二、刑法与行政法的一体化建构

实现行政犯与刑事犯之间理论、实践的独立, 是一项较难的系统化过程。一般情况下, 会将该行为是违反行政义务还是违反社会伦理作为划分行政犯与刑事犯的标准。但是, 社会伦理道德范围会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行政犯与刑事犯的法律定义也就在不同时代不尽相同。例如现阶段频发的有害食品罪,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食品卫生安全备受重视, 之前许多被定义为违反行政义务行为逐渐被赋予新的法律内容, 对食品法进行修正。

所以, 对行政刑法理论的解释功能重新定义, 将刑法、行政刑法、行政法进行公法一体化建构和建立行政刑法的独立学科地位, 实现刑法与行政法之间独立统一、相互联系的发流程规范体系, 减少法律空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可主要采取三种立法方式。

(一) 将刑法典与行政犯相分离

当行政权对社会的管理与控制出现错误或是行政权严重干预社会秩序时, 就会成为行政犯, 这也是它的本质含义。所以, 行政权成为判定行政犯刑罚方法的主要依据。没有行政义务就没有行政犯;没有行政犯, 也就没有用来规范这一反社会行为的刑罚。没有行政管理行为就没有判定行政犯的违法性意识, 刑罚权就更不需要了。行政刑法的这种解释功能, 不仅体现了行政犯的具体含义, 也是促进行政权有效行使的一种价值体现, 克服了传统依靠刑罚方法规制行政犯的模式化观念。因为伦理道德观念会随着生活水平与知识素养的不同而转变、法益侵害是实行刑罚权唯一指针的局限性, 把是否具备伦理道德基础、是否侵害到了法益是不能作为区分行政犯与刑事犯本质内容的标准的。所以, 将我国刑法典第三章和第六章中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与刑法典相分离而独立立法是十分必要的。

(二) 实行散在型立法方式

散在型立法方式, 即对违反行政义务并直接侵害法益的行为要依照行政法律设立独立罪名和定刑, 直接将刑法与行政法紧密衔接。这种方法的采用, 是对我国大多沿用依附型立法方式的一种创新, 克服了因时代变革在刑法典中经常发生的空白罪状、引证罪状和罪状描述中的艰涩难懂、引述法律渊源的主观修正等现象, 破除了刑法与行政法的割裂局面;散在型的立法方式能以及实际情况作出快速反应, 具有灵活性、应时性的优势, 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纳。对行政法实行行政制裁与刑罚制裁一体化, 职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有这个权利进行法律的制定和修正。

(三) 将行政刑法典独立

依据刑罚适用统一性要求, 行政犯在原则上与刑事犯都必须符合刑法典总则规定, 而行政犯与刑事犯的性质差异又决定了行政犯会有一些除外性规定。所以, 将行政刑法典单独设立出来, 就具有了等同于行政犯罪总则的同等法律效力。如此一来, 就可将警察犯的出啦规则更加明确, 违反秩序管理的警察犯可进行保安处分;也可使劳动改造、强制戒毒、收容管理等富有争议的行为法律化, 归于司法审查行列。

三、结语

我国刑法与行政法的法律体系需要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 行政刑法理论的解释功能让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对我国的相关立法实践进行审视。为了推动刑法与行政法一体化建构, 可采用将刑法典与行政犯相分离、实行散在型立法方式、将行政刑法典独立三种方式进行改革, 有利于新的社会控制观念的形成, 有助于法治理念的加强, 进一步规避了刑罚万能与重刑主义的死灰复燃。

参考文献

[1]刘军.危险驾驶罪的法理辨析——兼论刑法法益保护的前期化[J].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 2012 (05) .

[2]陈骏, 林恩伟.试论我国行政刑法规范中的“未经处理”——兼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J].研究生法学, 2013 (04) .

[3]肖扬宇.行政权视域下侵犯知识产权罪的适用困境及应对[J].法学杂志, 2012 (08) .

行政解释分析论文参考 篇2

1我国当前行政解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行政解释主体过多

我国当前行政解释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种:国务院、国务院主管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某个办事机构、省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省会市人民政府、省会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如此之多的行政解释主体产生了两方面的问题:①超越法律规定的行政解释主体的范围。在我国法律实践中存在的这些行政解释主体实际上远远超出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及《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规定的范围。法律解释的主体应该由法律或立法机关授权,而实际上存在的这些行政解释主体很多却是法律解释主体再授权的结果,这就违背了法律的本意,超出了法律的界限。②现实中几乎每一部法律的出台都必然伴随制定实施细则、实施办法,并由下级机关再制定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但法律对于不同行政解释的效力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造成了法制文件的混乱,行政解释冲突严重,严重削弱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法律赋予行政机关法律解释权的目的是规范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减少规范性文件的相互冲突,使下级机关可以灵活的适用法律条文,从而达到法治的目的,但当前存在的行政解释主体过多的问题显然违背了这一立法初衷。

1.2缺乏完善的行政解释程序

我国关于行政解释程序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法律文件之中,即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43号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行政法规解释权限和程序问题的通知》、《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我国当前的行政解释的程序明显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很好的规范和约束行政解释行为,比如行政解释程序规定的比较简单,未规定行政解释期限、行政解释制定过程中陈述意见或听证程序,缺少违反行政解释程序的后果和责任规定等等。

完善的行政解释程序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而且对于限制行政恣意,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亟需进行相关的立法制度建设。

1.2行政解释缺乏有效的监督

“一切有权力的人容易滥用权力,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有界限为止。”一切权力都有无限扩张的本性,更何况是行政权这种积极的权力,因此对行政解释权进行监督是必要的,这种监督既包括内部的监督,也包括外部的监督。如果说完善的行政解释程序是一种内部监督,那么此处所指的就是一种外部监督。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解释之后,应由何部门来审查其合法性?现行法律没有规定。这种制度缺失是当前亟需解决的。

正因为行政解释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有的地方行政机关把行政解释作为了维护部门局部利益的手段,以部门利益而不是立法原意作为行政解释的依据,不但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严重影响了我国法治建设,而且严重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完善我国行政解释制度的几点建议

2.1规范和限定我国行政解释主体

当前存在的过多的行政解释主体,不但有越权解释之嫌,而且客观上导致了行政解释规定的泛滥和混乱,不利于我国法治建设,为此,必须要对我国行政解释的主体进行规范和限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①取消当前存在的一些行政解释主体。比如一些仅仅是内部行政机构且无相应的行政管理权的行政解释主体、法规规章自定的行政解释主体。这些行政解释主体的存在实际是行政越权的.产物,不符合我国的立法意旨。

②制定新的完善的行政解释法律,明确规定行政解释的主体和权限。在行政解释主体的确定上,应与我国的立法体制相适应。应严格禁止行政解释机关再授权其他机关进行行政解释。明确各级行政解释机关的解释权限,禁止越权解释。

2.2完善我国的行政解释程序

我国的法律实践中一直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虽然现在这种状况略有改观。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

论我国行政解释主体及方法 篇3

关键词:行政解释;法律解释;解释方法

王泽鉴先生指出:“凡法律均须解释,盖法律用语多取诸日常生活,须加阐明;不确定之法律概念,须加具体化;法规之冲突,更须加以调和。”行政解释是指享有法定行政解释权的特定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所作出的,在解释主体的行政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性行政约束力的阐释和说明。

一、行政解释的主体

中国包括行政解释在内的法定解释,并非指与个案相关的对法的内容的说明、选择以及确定适用规范的推理过程;作为一种制度设置的结果,行政解释被赋予了一定范围内的普遍效力。行政解释权只有特定的行政机关方能行使。行政管理的范围广泛,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解释需求,往往与行政机关主管的具体业务联系密切,与行政机关熟悉的专业技术事项有关,对于大量的专业技术问题,行政机关在这方面的能力,无疑要比其它国家机关具有优势,由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行政机关享有解释权,更为妥当;作为法定解释之一的行政解释,被视为抽象行政行为,鉴于行政解释的特殊性,国家不应当也不可能将解释权力授予一切行政机关,行政解释主体的过度多元化和泛化,将无法保证解释权得到正当、合理、谨慎的行使,而将解释权授予特定的较高级别的行政机关,既可以解决解释的需要,又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级别较低的地方行政机关通过解释来“法外造法”,避免解释损害行政法制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二、行政解释的方法

1.学界对解释方法的通说

在西方,学者在讨论法律解释方法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司法领域。司法与行政都具有适用法律的特点,所以,司法解释方法与行政解释方法具有类似性和共通性。

普通法系法官在判词中讨论成文法法律解释问题时常用文理解释、黄金规则和论理解释三种方法,三种方法常被交替使用。文理解释即按成文法条文的字面意义解释。黄金规则是对文理解释的一种修正,指当依法条字面含义所作的解释会产生极其不合理、令人难以接受的情况时,法院可采用变通方法,避免完全依字面含义为基础作解释。论理解释又称目的解释,指在解释成文法条文时,解释者应以成文法的立法目的为指导,不必拘泥条文的字面含义去解释条文,甚至可以通过解释来填补或修正立法缺陷及漏洞。支持这种解释的理由很多,其中E.博登海默作了较好说明:一个通情达理的立法者会意识到,他所立之法肯定有不足之处。成文规则也不可能如此完美无缺能够囊括立法政策的所有情形并排除不该隶属的情形。再者,我们也不能假定由通情达理的人组成的立法机关会坚持不准他人纠正其小错误和不当之处,否则立法机关自己将不断忙于修改微不足道的错误,这事实上也不切合实际。

大陆法系发达国家的法律解释方法都以成文法为解释的出发点,以注重法律原义为基础,解释者也享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由于尊重立法机关及其法律的传统,大陆法系法学的法律解释方法主要有文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和少数情况下的目的解释。文法解释是从文字、语法角度分析确认法律规范的应有含义的方法。这是大陆法系法律解释遵循的基本原则。为避免荒谬结果或态意选择,法官可运用逻辑解释和历史解释。逻辑解释是按逻辑要求,把法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并从整体上对法律规范进行含义阐释。历史解释则是运用立法过程的参考资料来帮助确认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的解释方法。目的解释以法律目的为标准来确立法律规范的具体含义的解释方法。此方法可能导致法律字面含义与解释结论的背离,所以使用范围有限,否则会有篡夺立法权嫌疑。事实上,由于制定法在法律渊源上的绝对重要地位,制定法的解释技术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大陆法系制度中一门艺术,就像普通法制度中处理判例法的方式一种。理论上的法律解释方法种类繁多,按照梁慧星的概括和总结,共有文义解释、论理解释、比较法解释和社会学解释四种方法。其中,论理解释又包括体系解释、法意解释、扩张解释、限缩解释、当然解释、目的解释和合宪性解释七种。

2.行政解释特殊规则

在实践中,面对一个需要解释的法律规范,需要协调各种解释方法。王泽鉴认为,法律解释是一个以法律目的为主导的思维过程,每一种解释方法各具功能,但亦有限制。每种解释方法之份量不同,但需相互补充,共同协力,始能获致合理之解释结果,于个案中妥当调和当事人利益,贯彻正义之理念。各种解释方法间虽无固定不变的位阶关系,但也并非完全随解释者任选。梁慧星教授在对种种解释方法进行分析之后,进一步提出了具有相当操作性的解释规则。这些规则虽说是民法解释学中的解释次序规则,但从价值论角度看,对行政解释的次序同样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行政法自身的特点和法律解释应有的内在次序性,我认为应遵守如下解释规则:

(1)文法解释是一切行政解释的基础。如果文法解释存在多义,则应进一步求助其他解释方法。

(2)体系解释是文法解释之后必须首先运用的解释。由于文法解释受语境影响较大,所以为确定多义的行政法律规范内涵必须将法律文本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把握和解释,以便维护法律体系、法律规范和法律概念的一致性。

(3)法意解释和目的解释是体系解释之后的解释选择方法。法意解释是指探求立法者或准立法者于制定(行政)法律时所作的价值判断及其所欲实现的目的,以推知立法者的意思。在追求立法目的的层次上,这种解释又是一种目的解释,因为法意解释是借助立法史及立法过程中相关资料,如草案说明、审议记录等寻求立法意图的方法。

(4)上述方法仍不能奏效时,比较解释和社会学解释可以成为解释方法。比较解释是指参考其它部门法相关规定或外国立法判例学说阐述行政法律规范的含义的解释方法。社会学解释是指运用社会学方法,着重社会效果和目的,对行政法律规范在文义、目的可能的范围内进行意义解释的方法。

(5)上述所有解释方法的运用必须经受依法行政原则、合宪性、在文义可能范围内、符合立法目的检验,任何有违上述要求的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都将导致法律解释的违法。

参考文献:

[1]陈金钊著:《法律解释的哲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德]沃尔夫、巴霍夫:《行政法》(第三卷),高家伟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德]齐佩里乌斯:《法学方法论》,金振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 篇4

第一条 人民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立案,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解读:【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的表述不恰当,应为“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所谓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主要是指以下四项:①所诉行政行为是可诉的行政行为(注:诉前须经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未经行政复议,不属于可诉行政行为);②起诉人与该行为有利害关系;③起诉未逾起诉期限;④诉讼请求合乎规范的要求。

【行诉诉请写作二要点】诉请是行政起诉状的核心,往往决定着受理与否及成败。规范写作行诉诉请有二个要点:一、先确定所诉案件的类型,二、再按案件类型的判决结果确定诉请。确定案件类型以及诉请的依据是:法发[]25号文即《一审行政判决书样式(试行)》和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此乃行诉秘籍,建议实务工作者熟读。

对当事人依法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一律接收起诉状。能够判断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当场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接收起诉状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七日内仍不能作出判断的,应当先予立案。

解读:“一律接收起诉状”的规定很 。建议行政起诉人及其代理人:①当面起诉的,索取“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②书信寄交的,写清材料清单保留好回执。(注:立案法官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是新法第51-2款规定的应有之义)

起诉状内容或者材料欠缺的,人民法院应当一次性全面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补充的材料及期限。在指定期限内补正并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当事人拒绝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不予立案,并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解读:未能做到一次性告知或有其他立案瑕疵的,建议立案法官及时给予立案,“恶人”让行政法官去做吧。

当事人对不予立案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第二条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三项规定的“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

(一)请求判决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

解读:建议起诉人或原告慎提“请求变更行政行为”的诉请。应予变更的,即使是诉请撤销,法官也会判决变更。

(二)请求判决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

(三)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违法;

(四)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无效;

解读: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行为,建议起诉人或原告提出该种诉请:①越权。②违禁——违反法无规定即禁止的原则。③其他重大且明显违法的情形。

(五)请求判决行政机关予以赔偿或者补偿;

(六)请求解决行政协议争议;

解读:建议将“行政协议”读成“行政合同”。不装比较好。

(七)请求一并审查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

(八)请求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

(九)其他诉讼请求。

解读:对本款规定,建议诸位放在法发[2004]25号文即《一审行政判决书样式(试行)》的案件类型与判决结果的语境中,进行阅读和使用。如此,才是活学活用。

当事人未能正确表达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

解读:本款【释明权(职责)】的规定很。未予释明的,当事人可请求二审发回重审、指令一审立案受理或继续审理。

第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经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一)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

解读:不符合第49-1项规定,是指起诉人或原告与被诉行政行为无利害关系。第49-3项规定的“事实根据”,主要是指证明被诉行政行为存在的证据。

起诉能满足受理即可。建议起诉人起诉时言简意赅,采后发制人之术,不在“事实与理由”处详细论证所诉行政行为的违法性或无效。

(二)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

(三)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的;

(四)未按照法律规定由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代表人为诉讼行为的;

解读:“未按照法律规定由代表人为诉讼行为的”,基本上是作为被告队友的第三人的抗辩条款。

(五)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

(六)重复起诉的;

(七)撤回起诉后无正当理由再行起诉的;

(八)行政行为对其合法权益明显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解读:本项规定由旧解释第1-2-6项“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的规定,演变而来,更为确切。

(九)诉讼标的已为生效裁判所羁束的;

(十)不符合其他法定起诉条件的。

人民法院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迳行裁定驳回起诉。

解读:本款规定符合审判实际,减少各方讼累。

第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提起诉讼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解读:行政机关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为【旧解释第41条规定的“2年”】,从该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第五条 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和副职负责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诉讼代理人。

解读:本条规定符合实际,很。

第六条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包括复议机关驳回复议申请或者复议请求的情形,但以复议申请不符合受理条件为由驳回的除外。

解读:复议机关以复议申请不符合受理条件为由驳回复议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人不服诉诸法院的,复议机关单做被告。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是指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

第七条 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原告只起诉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复议机关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追加被告。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另一机关列为共同被告。

解读:告知行为可发生在立案或审判环节,建议法官采用填充式的文书(含起诉人或原告的意见的内容)。

第八条 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的,以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确定案件的级别管辖。

解读:此为级别管辖中的【父随子管辖】。该种管辖将备受诟病。但复议机关为避免做共同被告,想必会慎重作出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加上行政复议是父审子,且程序简便——这对复议申请人有益。

行政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复议申请人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如何确定管辖法院?虽然“全国法院新行政诉讼法视频培训班”的有关讲课内容称也应【父随子管辖】,但笔者认为应以复议机关确定案件的级别管辖。

第九条 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审查原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一并审查复议程序的合法性。

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对原行政行为合法性共同承担举证责任,可以由其中一个机关实施举证行为。复议机关对复议程序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解读:本条对行政复议决定是否合法的审查,规定限于【审查复议程序的合法性】。该规定严重不符合审判实践,损害原告的合法权益,是重大的漏洞。因为:㈠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做共同被告的案件,司法审查对象应当是原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复议行为是否合法,两者不可偏废、不可偷工减料。㈡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除确认原行政行为各要件全部合法的情形外,还包括改变原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或适用的法律等情形。对后种情形是否合法不予审查,违反了行诉法第6条规定的全面审查原则,让复议机关得享法外特权。第2款规定的举证责任,只能在复议机关确认原行政行为各要件全部合法的情形下适用。

建议高法及时对该条规定打上“补丁”。

第十条 人民法院对原行政行为作出判决的同时,应当对复议决定一并作出相应判决。

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原行政行为和复议决定的,可以判决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人民法院判决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的,应当同时判决撤销复议决定。

原行政行为合法、复议决定违反法定程序的,应当判决确认复议决定违法,同时判决驳回原告针对原行政行为的诉讼请求。

原行政行为被撤销、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给原告造成损失的,应当由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因复议程序违法给原告造成损失的,由复议机关承担赔偿责任。

解读:建议高法及时对上述二款规定打上“补丁”。主要理由同上。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为实现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目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行政协议。

解读:这是行政协议即【行政合同】的定义。下款是列举,末项兜底。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下列行政协议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一)政府特许经营协议;

(二)土地、房屋等征收征用补偿协议;

(三)其他行政协议。

第十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协议提起诉讼的,参照民事法律规范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解除协议等行为提起诉讼的,适用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

解读:“参照”即为依照。从此,行政诉讼开启“诉讼时效”与“起诉期限”并存的局面。

第十三条 对行政协议提起诉讼的案件,适用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确定管辖法院。

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审查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履行、按照约定履行协议或者单方变更、解除协议是否合法,在适用行政法律规范的同时,可以适用不违反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规范。

解读:所称的“民事法律规范”,主要是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

第十五条 原告主张被告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协议或者单方变更、解除协议违法,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确认协议有效、判决被告继续履行协议,并明确继续履行的具体内容;被告无法继续履行或者继续履行已无实际意义的,判决被告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判决被告予以赔偿。

原告请求解除协议或者确认协议无效,理由成立的,判决解除协议或者确认协议无效,并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处理。

被告因公共利益需要或者其他法定理由单方变更、解除协议,给原告造成损失的,判决被告予以补偿。

解读:简言之,民事合同纠纷怎么审判,行政合同争议基本上也怎么审判。行政补偿理同民事赔偿,而非行政赔偿。

第十六条 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协议提起诉讼的,诉讼费用准用民事案件交纳标准;对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解除协议等行为提起诉讼的,诉讼费用适用行政案件交纳标准。

解读:行政合同案件的【诉讼费用】。

第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请求一并审理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的相关民事争议,应当在第一审开庭审理前提出;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出。

解读:“相关民事争议”,是指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裁决(权属)中的民事纠纷。建议起诉人要提也等立案后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不予准许一并审理民事争议的决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其他渠道主张权利:

(一)法律规定应当由行政机关先行处理的;

(二)违反民事诉讼法专属管辖规定或者协议管辖约定的;

(三)已经申请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的;

(四)其他不宜一并审理的民事争议。

解读:建议法官一般以此规定决定不予一并审理民事争议。

对不予准许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第十八条 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一并审理相关民事争议的,民事争议应当单独立案,由同一审判组织审理。

解读:行政审判庭从此变为【行政暨民事审判庭】。

审理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裁决的案件,一并审理民事争议的,不另行立案。

解读:要行政法官兼做行政执法官啊。行政法官很难做了好吧。

综上,行政法官,摇身一变就成了“行政、民事审判法官兼行政执法官”,集三官于一身。行政法官大人,您准备好了吗?

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相关民事争议,适用民事法律规范的相关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事人在调解中对民事权益的处分,不能作为审查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根据。

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应当分别裁判。当事人仅对行政裁判或者民事裁判提出上诉的,未上诉的裁判在上诉期满后即发生法律效力。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将全部案卷一并移送第二审人民法院,由行政审判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未上诉的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

解读:二审的【行政暨民事审判庭】从此负有审判监督的职责。上诉人似乎有了利用的空间。

第二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请求人民法院一并审查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在第一审开庭审理前提出;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出。

解读:本条的`“规范性文件”,是指规章以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下条亦同。审查申请的针对性要强,要具体指明条款项目。

第二十一条 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人民法院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在裁判理由中予以阐明。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应当向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并可以抄送制定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行政机关。

解读:“处理建议”,即司法建议。

第二十二条 原告请求被告履行法定职责的理由成立,被告违法拒绝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予答复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依法履行原告请求的法定职责;尚需被告调查或者裁量的,应当判决被告针对原告的请求重新作出处理。

解读:分号前的判决系自为判决。明文规定自为判决,很。下条亦为自为判决。

第二十三条 原告申请被告依法履行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等给付义务的理由成立,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而拒绝或者拖延履行义务且无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相应的给付义务。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三)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四)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解读:上述诸项规定,是将民诉法第205条及其相关规定抄一遍。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或者检察建议: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解读:【当事人申请抗诉或检察建议的前提】。

人民法院基于抗诉或者检察建议作出再审判决、裁定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立案。

第二十六条 5月1日前起诉期限尚未届满的,适用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

解读:新法施行前起诉期限未届满的,起诉期限自动延长为“6个月”。起算点当然不变。

205月1日前尚未审结案件的审理期限,适用修改前的行政诉讼法关于审理期限的规定。依照修改前的行政诉讼法已经完成的程序事项,仍然有效。

解读:未审结案件的程序从旧。

对年5月1日前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行政赔偿调解书不服申请再审,或者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程序性规定适用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解读:对新法施行前生效的、至新法施行时未逾2年申请期限的行政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不服申请再审,该再审申请的期限如何计算,本款并未规定。这也是重大漏洞。建议高法及时对该款规定打上“补丁”。

笔者认为该再审申请期限仍为旧解释第73-1款规定的2年;该2年的最后一日如逾2015年11月1日,则申请再审的期限截止于2015年11月1日。

第二十七条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上一篇:血清GGT下一篇:教学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