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的故障及检修

2024-06-16

高压电缆的故障及检修(精选三篇)

高压电缆的故障及检修 篇1

一、故障电缆解剖分析

(一) 电缆接头解剖所需工器具。

包括:沙轮机1把、煤气喷枪1把、电锯1把、卷尺1把、钢直尺2把、螺丝刀4把、介纸刀 1把、撬棍2把、手板葫芦4把 、钳子2把 、电源插排1个 、活动扳手2把。

(二) 典型电缆故障解剖分析。

1.110kV柳林Ⅱ线事故。

(1) 事故发生:2009年 1月26日, 110kV柳林Ⅱ线两侧开关跳闸, 柳园站纵联侧零序方向。纵联距离, 距离 I段保护动作。B相故障.测距 lkm:五林站侧纵联零序方向, 纵联距离, 距离 I段保护动作 , 测距 3.8km。 (2) 解剖发现:由于击穿电弧及长时间脉冲电压试验破坏了原有损伤痕迹以至于没有发现可靠的证据, 按照现有技术条件及经验, 可以推断故障接头个体可能在运输或安装过程中应力锥的外半导体屏蔽层受到相应损伤, 也有可能其生产原材料碰巧存在事后无法进行判定的杂质所导致。

2.110kV柳铁线电缆中间头故障。

一是事故发生时间:2010年4月6日。线路由带负荷运行状态转由220kV柳园站侧空充带电状态:2010年4月22日22时41分恢复送电时, 发现线路 A相出现接地短路故障点:2010年4月 24日19点, 确定 8#工井 A相绝缘接头击穿故障。二是解剖发现:绝缘套筒保护壳有一长度不规则裂缝:绝缘套筒与总装图对照, 缺少应有的填充胶;故障侧金属管内的弹簧系统的弹簧被4条长螺丝杆收紧, 与总装图不一致, 导致弹簧系统无法为应力锥托盘提供持续均衡压力:应力锥表面有爬电痕迹, 清洁后可见爬电通道。

(三) 故障电缆原因分析。

从以上的典型电缆故障可见, 电缆接头是电缆线路的最薄弱的地方.实际上大部分电缆故障由电缆接头引起, 而引起电缆接头故障的原因很多, 过程也是比较复杂的。

1.电缆头制作工艺不当。

由于电缆接头的安装制作工艺不当, 致使电缆接头在运行中或耐压试验就被击穿的情况比较多。主要原因分析: (1) 电缆接头在安装时造成绝缘件受损, 如在剥电缆外半导电屏蔽层时划伤电缆绝缘层; (2) 组合式中间接头, 应力锥托的预紧弹簧在安装完毕后, 未按工艺要求松解, 造成应力锥与环氧套管的表面压力下降, 最后造成击穿: (3) 电缆中间接头压接管处的屏蔽件安装不当, 导致压接管处的电场强度分布不均, 造成击穿; (4) 组合式中间接头, 由于安装时抢工期, 电缆绝缘表面处理不满足工艺要求, 同时应力锥清洁度不高, 环境湿度较大, 使接头封装物内混入水蒸气而耐不住试验电压, 往往形成闪络性故障; (5) 拆入式中间接头, 由于拆人连接部分不到位, 接触不良, 造成连接部位局部发热, 从而引起环氧套筒爆裂造成中间接头故障; (6) 电缆在制作时, 电缆结构没有密封好.雨水或潮气进入电缆头造成短路; (7) 在制作电缆中问接头时, 由于压接工艺不当或压接质量不高, 导致接头在运行中发热, 使电缆绝缘逐渐老化引起电缆接地、相间短路或断相等故障。

2.电缆头附件存在质量问题。

电缆头的质量不合格, 运行时应力锥处电场不均匀经过长时间的运行, 电压局部会因为热量过高, 导致压力上升, 最后会把电缆头击穿。主要有: (1) 电缆附件的接头个体可能在运输或安装过程中应力锥的外半导体屏蔽层受到相应的损伤, 导致电缆投入运行之后出现应力锥电场不均, 电缆头击穿。 (2) 电缆户外终端头接线棒的密封胶圈失效, 造成电缆终端头进水, 最后击穿。

3.其他原因。

一些电缆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施工, 施工水平低, 导致电缆外护套损伤, 水分从外逐渐流入主绝缘层。造成电缆绝缘受潮进水, 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二、电力电缆故障的形成原因分析

电力电缆发生故障的原因包括运行环境、人为因素、施工质量等。常见的几种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一) 外力破坏。由于外力破坏引起的电力电缆运行故障, 在电缆发生的故障中占主要地位。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加快, 施工队伍在不明地下管线情况下进行地下管线施工, 或为赶工期不听劝解而进行的施工, 均是造成电缆受外力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些外力破坏对电缆的损伤是很轻的, 可能在当时并没有出现损害, 但在长时间的使用和消耗过后, 就会形成故障。

(二) 绝缘受潮。绝缘受潮后, 电缆本身的耐压力下降, 电缆会因此出现故障。电缆受潮的主要原因有:因接头盒或终端盒结构不密封或安装不良而导致进水。电缆制造不良, 金属护套有小孔或裂缝金属护套因被外物刺伤或腐蚀穿孔。

(三) 绝缘老化。指绝缘材料性能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 从而导致绝缘性能下降的现象。影响老化的因素一般有热、电、环境等方面。由实际运行经验来看XLPE电缆的老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热老化——由于长时间在高温作用下, XLPE绝缘物因为过热氧化发生质变, 其物理特性 (抗张性、伸长等) 以及电气特性 (介损 、绝缘击穿电压等) 都降低, 因此导致绝缘击穿;电树枝——电树枝是导致绝缘击穿的必然前奏 (老化形式) , 起因与绝缘内外屏蔽处的尖角、杂质及气隙。局部电场集中超过了材料的绝缘强度。一旦产生, 以极快的速度发展, 从而引起击穿;水树——是一种在电缆工作场强和水分存在前提下长期绝缘老化过程, 没有电树枝那样的明显枝叶, 可能会发展成为电树枝, 最终引起击穿;局部放电——由于局部放电侵蚀绝缘, 以致发生老化形态, 而使绝缘性降低, 导致绝缘击穿;机械损伤——电缆在敷设时不小心造成的机械损伤, 在运行中因为潮气的侵入而导致损伤部位发生局部放电、水树、电树老化, 最终导致击穿。

(四) 过电压 。过电压会使有缺陷的电缆绝缘层发生电击穿, 引起电缆故障, 其主要原因有大气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

(五) 电缆设计不良、选用材料与不合理工艺流程不合理。材料及产品质量缺陷主要表现在:电缆制造过程中在护层上留下缺陷;电缆附件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缺陷;在工艺流程中对绝缘材料的维护管理不善, 造成电缆绝缘层受潮、脏污和老化;中间接头在制作过程中造成的质量缺陷;电力电缆在制造过程中也存在利用旧电缆及附件的情况.这种以旧充新或以旧补旧的做法虽然在利用材料、节约资金方面有好处, 但对设备完好率却影响很大。

(六) 白蚁蛀蚀。白蚁的食物主要是木材、草根及纤维制品。白蚁蛀蚀橡胶、铅护套等, 并非把这些物质当做食物, 而是在寻找食物过程中的一种破坏行为。白蚁能把电缆护层咬穿, 使电缆绝缘受潮, 绝缘强度降低, 从而造成单相接地短路事故, 甚至通过破坏电缆的金属护套, 造成金属护套多点接地后, 将导致金属护套环流迅速增大以致威胁人身安全、损害电缆主绝缘、缩短电缆寿命, 威胁电缆运行安全。

(七) 其他原因造成的损伤。包括:行驶车辆的震动或冲击性负荷也会让电缆的外壳破裂;中间接头或终端头的内绝缘胶膨胀而胀裂外壳或电缆护套;土地的沉降会使电缆产生压力或拉力, 拉断中间接头或导体。

三、预防与控制电缆故障的措施

(一) 控制电缆附件的安装质量。包括:剥除电缆各层时, 要小心仔细。特别是在剥外半导电屏蔽层时, 不得划伤主绝缘及半导体层。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施工;在安装电缆头时, 应做好密封和防潮。导体不能留得过长, 防止雨水进入。

(二) 加强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包括:对电缆线路的巡视要“眼睛明亮点、腿脚勤快点、嘴巴哕嗦点”, 防止外力造成电缆的机械损伤;按时对电缆线路进行温度测量和接地电流检测, 一旦发现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电流偏大的情况应及时进行事故排查, 防止因电缆头过热而引发电缆故障。

(三) 加强对电缆敷设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与考核。对电缆敷设施工人员, 必须进行必要的业务素质与技术的培训和考核, 无相应级别资质的人员不得进行电缆安装施工, 同时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 及时制止、纠正不符合标准的施工作业, 杜绝为抢工程进度而牺牲工程质量的行为。确保电力电缆安装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四) 加强有关技术资料管理施工竣工图要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且绘制规范并做到及时存档。中间接头要标明坐标、接头方式等, 以便于日后对电缆进行及时有效的维护 、检修。

(五) 严把试验和验收关。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要求对电缆线路工程的电缆进行耐压试验 、验收,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各项技术指标试验符合标准要求的线路工程, 严禁投入运行。加强与管辖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技术交流, 严格规范建设单位的审批程序, 加大对现场施工单位的监管, 避免施工作业中的开挖、打桩等工作造成对电力电缆的损伤。

(六) 图纸会审。施工前进行积极的图纸会审, 与设计和其他技术人员进行沟通, 在适当地点增加避雷器, 能有效地避免一定程度的大气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

(七) 在工程施工时进行白蚁防治。防治白蚁的方法有很多, 但从成本费用、实施难度、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采用药物防治法较好。一般在电缆工程施工时要进行三次的喷药, 即在电缆沟建设前、敷设电缆前和填沙后分别进行白蚁药的喷涂;对于运行中的电缆线路, 可根据实际情况, 在可能出现白蚁危害的区域适当放置专用药物。

(八) 应用新技术对电缆线路进行监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纤测温、接地电流在线监测、高压振荡波局放监测和局放在线等新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 对电缆的运行水平进行监控,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结语

对电力电缆故障防范措施的研究探讨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在理论上, 还是在工程实践上都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了解电缆发生故障的真正原因, 掌握电力电缆故障的有效防范措施 , 对防范电缆故障, 提高电缆的运行维护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对电力运行以及使用单位的设备维护都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对电力电缆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电力电缆作为城市电网中的重要设备发展速度极快, 交联聚乙烯 (简称XLPE) 绝缘电缆由于敷设方便、运行维护简易。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城市电网中, 相应的电缆故障发生次数也在增加。本文分析了高压交联电缆故障的原因并对故障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交联电缆,故障原因,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罗致远, 谭波, 邬韬.深圳供电局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缆运行管理经验介绍[J].高电压技术, 2011

[2].王喜星, 金志辉, 顾勇刚.电缆线路故障l测寻技术方法及其智能化发展[J].高电压技术, 2011

农机高压油泵及电路故障的检修方法 篇2

关键词:农机;油泵;电路;故障

中图分类号: TH3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4.016

1 高压油泵的故障检修方法

农机的主要动力供给基本上都是通过柴油机工作提供,在柴油机的众多部件中,高压油泵可以说是“心脏”,主要通过它来提供柴油工作的燃油输出,正常工作的高压油泵能定时、定量的为喷油器提供燃油。一旦高压油泵出现故障,会出现机车不能起动、工作无力、游车、柴油机转速不达标等问题,严重影响柴油机的正常工作。

1.1 手拉法检查柱塞偶件

先用干净的布擦干净套筒内壁与柱塞上的柴油,然后再把柱塞重新装回套筒,让柱塞顶部与套筒顶部平齐,然后用左手拇指把油孔堵住,再用两个手指分别堵住进回油孔,这时再用右手捏住柱塞的小圆台,慢慢把柱塞提出外圆表面到存油槽处时,这时松开右手,注意观察柱塞是否能回到原位,通过观察可以判断柱塞偶件是否有磨损情况。如果拉出时左手感到吸力较大且右手松开后柱塞能回到原位而且速度较快,则说明柱塞及偶件磨损程度不大,尚处于能良好工作状态;如果拉柱塞时,左手吸力不大,松开后柱塞回不到原位只能回到一半,而且回位也是慢慢回的,则说明柱塞偶件存在磨损,但还可以将就使用;如果拉柱塞时,左手无吸力,右手松开后,柱塞仅仅回位一点达不到原位,说明柱塞偶件已经磨损到一定程度,基本属于报废,需要更换了。

1.2 用加压法进行检查

先堵严进回油孔,然后包上布片并用油绳勒紧,然后将其倒过来放在有橡胶垫的平面上,左手抓紧套筒,右手向套筒内注入一些柴油,再把柱塞装回套筒,然后把柱塞末的小圆台顶在木板上,用力加压,右手全力压住30秒,如果柱塞被压至与套筒相平,这时套筒中的柴油还没有被挤出来,则说明柱塞偶件仍处在良好状态,可以使用。

1.3 供油压检查法

取下喷油器,然后装在高压油管上,再把喷油器调节螺丝调到最紧,这时如果喷油器能正常喷油,则需要最大的压力,而此时油泵下端没有油溢出,则说明油泵柱塞偶件都状态良了,能保持正常的压力,否则喷不出油来,则可能是芯套偶件的间过大,需要更换了。

1.4 供油时间检查法

拆下缸盖,基本上第一缸活塞在压缩行程上死点为0°来讲算,基本上第四缸供油提前角一般为36°~37°,如果活塞行程1100毫米,用360°除以行程,则可以算出活塞每移动1毫米曲转的转角,再用这个数除供油提前角的度数,就可以知道活塞行程在上死点时应退回的尺寸,加上活塞从缸套端面量出供油提前角的尺寸,然后移动活塞到这位置时观察油泵是否供油,可以多次在这个位置移动活塞,这样才能看清楚,检查供油时间是否合适。

1.5 供油量不均匀检查法

对于多缸柴油机来讲,每缸供油不等也会导致工作的不协调,供油量的均匀与否可以通过喷油计算来确定,以四缸为例,准备四个玻璃瓶,用天平分别测出其质量,然后把玻璃瓶用细绳吊在喷油嘴上,再把油门开到最大,用手摇转发动机200转,这时每个玻璃瓶会收到各自喷油嘴喷出的油100次,然后再通过测量算出每瓶中的柴油质量,如果相关不超过3.3%,则说明没有问题,如果误差较大,则要做进一步检查,看看是不是油泵出了问题。

2 电路故障的检查方法

2.1 试火检查

这种方法主要是把接线柱与车体短接,或是用接线对接线柱进行触试,触试时如果有火花产生,则说明电流供给正常,属于通电状态,如果不打火,则说明有断路的地方,需要仔细排查。这种试火法只适用于蓄电池单独供电状态下的电路检查,时间一定要短,不可长时间使用,以免造成电器设备损坏,特别要注意装有电子元件的电路或交流发电机在工作状态下要严禁使用此法,否则过强电流会烧毁电子元件或整流器。

2.2 检测检查

这种检测是相对比较科学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仪器、仪表和量具对电路元件进行测量,根据其示出的数值与标准参数进行比对来进行故障判断。常用的工具有万用表,实际操作中有电压检测、电流检测、电阻检测三个主要的检测内容。在检测电压时,并不是随时都能有万用表,这时也可以用试灯法来进行,将试灯分别触接在发电机和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试灯发光强弱,以判断发电机和蓄电池的存电情况。

2.3 分析检查

不同故障的表现不尽相同,分析故障的异常表现,大致可以判断故障的一个基本的范围,确定一些可能的故障元件再一步一步缩小范围,最后锁在几个最可能的元件上。比如在检查喇叭不响的原因时,可先打开通电开关,如果按转向灯开关时转向灯亮,只是按喇叭按钮而喇叭不响,则说明电源供电没问题,电源开关以上的线路也没问题,故障范围基本上出在电喇叭、喇叭按钮及其线路上。

2.4 替换检查

这种方法在实际检修时用的比较多,多数涉及电路的维修都可以采用。当对有些元件的性能产生怀疑而又拿不准时,可以用一个能确定性能良好的元件把可疑件换下,如果工作正常则说明可疑件的确有问题,否则仍然工作不正常,则可能是别的元件出问题。

2.5 短接检查

这种方法主要是把电源和用电设备进行短接,可用两根导线进行,也可以用一根导线进行,短接后如果用电设备能正常工作,则说明设备没问题,线路的问题可能性大,有断路的可能,否则短接后设备仍没反应,则要用别的方法检测设备是否有故障,短接法对于判断电路有无短路和断路故障比较有效。

3 结语

无论高压油泵还是电路故障,以上检查方法只是众多方法中相对比较常用的方法,在应用时要根据具体的故障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可以生搬硬套,要灵活掌握,合理分析,科学操作才能及时正确的排除故障。

高压电缆故障原因及防范对策探讨 篇3

电力电缆是电力系统中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主要元件之一, 具有占地面积少、检修维护简单的特点, 被企业广泛应用, 但是电力电缆发生故障后, 由于修复时间较长, 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35 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电缆在本公司电网系统中使用较多, 因此故障频繁出现, 对电缆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和防范已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当务之急。本文旨在探讨本公司所辖电网系统中在运35 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电缆故障原因,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1 电缆故障原因分析

对电缆故障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有利于及时处理故障。现对本公司电网系统中在运的各类35 kV及以下电力电缆故障原因进行如下归纳分析:

1.1 机械损伤带来的电缆故障分析

伊河变电所10 kV沙场线1.5 km电缆线路故障。2014年, 该电缆线路发生出线断路器跳闸故障, 对电缆做绝缘试验, 发现电缆AB相间绝缘为0, 采用脉冲电压法对故障电缆进行检测, 发现故障点在电缆线路1 km附近, 挖出此段电缆后发现此处确有烧毁现象, 电缆多有扭曲变形, 烧毁处有胶带处理过的痕迹, 可见在电缆施工过程中该处发生过机械扭曲损伤。

1.2伊河变电所35 kV硅谷Ⅱ线电缆发热导致C相电缆头击穿故障分析

出现故障后, 运行人员在对电缆进行外观检查时, 发现电缆外护套存在发热现象。从运行记录可以看出此线路最近所带负荷较重, 已经超出电缆的容量。而电缆采用正三角形排列敷设方式, 理论上能使三相导线电流感应磁场相互抵消, 但此线路所带企业用户存在较多单相负载, 因此这种敷设排列方式并不理想, 加上电缆深埋地下, 出现电缆发热情况后, 热量得不到充分释放。

1.3 35 kV海都线及35 kV布河线电缆烧毁故障分析

35 kV海都线沿途共有23 座箱式变、2 家油浸变用户, 35 kV布河线沿途共有12座箱式变、6家油浸变用户, 而变压器与输电线路是通过直埋高压三芯电缆连接。2008年投运以来, 该线路出现箱变烧毁故障两起, 电缆头击穿烧毁十几起, 从故障分析看来, 大部分是由电缆头制作工艺不对造成的, 主要表现如下: (1) 安装制作过程中, 应力管或应力锥安装位置不当或者护套管与应力管混淆使用, 电缆运行后, 致使绝缘屏蔽层切断口处的电应力未得到缓和分散或集中分布, 在线路出现短路故障时, 此处最先击穿;还有在电缆附件中, 没套入前有灰尘或沙子粘附, 未及时清理, 制作完成后存有空气间隙, 在35 kV电缆投产后, 形成强大的电场, 内部杂质会离解, 存在局部放电现象。 (2) 绝缘密封不好, 导致潮气进入电缆发生故障, 其中三指套、线鼻子处密封不好造成的故障较多。三指套处密封不好或者密封失效, 潮气进入, 久而久之会沿着铜屏蔽层进入到半导体切端口应力管或应力锥附近, 此处电场本来就容易发生畸变, 潮气的到来会在附近形成放电通道, 最终使此处从绝缘层外部向内部造成绝缘击穿;户外电缆线鼻子处密封不好或者密封失效, 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在线鼻子处产生水分堆积, 日积月累, 水分通过导线渗入电缆的另一端, 在导线内部形成水树现象, 最终导致电缆绝缘性能下降, 从绝缘层内部向外部造成绝缘击穿。 (3) 35 kV电缆本身有质量问题, 留下空隙和裂缝等缺陷。通过电缆头故障可以看出, 35 kV布河线采用的电缆附件较为劣质, 电缆附件绝缘厚度较薄, 冷缩握力较小, 耐污性差, 这也正是35 kV布河线电缆故障较多的原因之一。 (4) 35 kV电缆护套被异物刺破, 或因化学腐蚀从而使保护层失去效用。35 kV海都线17#箱变电缆击穿, 正是因为户外电缆头安装时, 安装人员操作不当, 造成绝缘护套管被刮伤裂口, 而安装人员并未对刮伤裂口处进行过多的绝缘密封处理。而35 kV布河线10#箱变位于硅铁厂附近, 硅铁厂产生的酸性浓烟覆盖在电缆附件上, 夹杂着水分会对电缆附件产生化学腐蚀, 最终造成烧毁故障。

1.4 伊河变35 kV灵希线单芯电缆故障分析

2015年, 35 kV灵希线先后2次出现电缆头烧毁故障。第一次故障, 在剥除故障电缆头时可以看出, 是伞裙 (应力锥) 未套入合适位置所致, 对其他两相的检查也证实了这一点。35 kV灵希线于2014年进行了2次验收, 头次电缆保护管采用了镀锌钢管, 当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施工单位在更换镀锌钢管时带动伞裙 (应力锥) , 致其错位。第二次故障, 运行人员报户外C相电缆头对铁塔弧光放电并发出声音, 抢修人员现场观察发现C相电缆两端均未接地, 户外端电缆头接近地线处用铝导线固定, 这就导致电缆运行时, 周围感应磁场并未被屏蔽, 通过铝线对铁塔产生局部放电现象。

2 电缆故障的防范对策

伊河电网作为伊犁地区的独立电网, 其中供电企业40多家, 伊河变电所中压侧出线全部是户内高压电缆接开关柜、户外接杆塔的电缆沟敷设方式;干渠35 kV线路箱式变全部采用户内高压电缆接开关柜、户外接杆塔跌落开关的直埋敷设方式。因此, 对电缆故障的防范是保障公司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 疏忽不得。电缆故障防范对策包括:

2.1 运行维护措施

制定符合公司电缆运行状况的巡检制度, 做好定期巡视检查及检修维护工作。运行部门应建立电缆运行台账, 做好巡视检查记录, 制定检修预试周期。运行部门要对重要的电缆线路做好绝缘监测;负荷较重的电缆线路做好负荷监控, 防止电缆发热;腐蚀严重的电缆线路做好腐蚀监控, 防止电缆腐蚀。

2.2 电缆工程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施工所用电缆的质量, 施工电缆应具备电缆出厂合格证、产品检验记录、阻燃材料燃烧试验报告;电缆附件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良级产品。电缆敷设时设置专人指挥, 严格按工程设计或规范要求做好电缆保护层工作, 把握好电缆的弯曲程度。电缆的验收一定要满足验收规范质量标准。

2.3 电缆高压试验注意事项

只做直流耐压试验, 不做交流耐压试验, 避免电缆绝缘中的气泡发生局部放电现象, 使绝缘产生永久损伤。对于新电缆试验, 在确保制作工艺无误的情况下, 做一次耐压试验即可。对于运行较长时间的电缆, 每次耐压试验可以逐步减少耐压时间。耐压试验是破坏性试验, 每次试验都会对电缆的最薄弱环节造成损害,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不必做耐压试验或减少耐压次数, 以延长电缆寿命。

2.4 电缆故障抢修措施

从本公司的电缆故障抢修次数统计来看, 有些电缆故障在同一处重复出现, 这就要求抢修部门制定完善的电缆故障抢修预案, 抢修负责人要在电缆故障发生后迅速查明原因并执行抢修预案。电缆附件安装应遵循“谁制作谁负责”的原则, 明确责任制。在制作电缆头时, 工艺要正确, 严格执行全程安装技术监督, 热缩管加热要充分, 冷缩管抽拉要得当, 电缆端部要充分密封, 附件按厂家说明书安装, 不能凭过往的经验制作, 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与厂家联系, 确定解决方案。电缆头电气连接时, 要避免其受力过大造成线鼻子断裂, 要保证电缆头屏蔽层的安全距离足够。

3 结语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本公司所辖电网系统中在运35 kV及以下电力电缆故障原因, 提出了针对电缆故障应采取的防范对策。实践表明, 提高电缆头制作工艺水平就能提升电缆的整体绝缘性, 延长电缆使用年限;加强电缆运行维护管理是电缆安全运行的前提。

参考文献

[1]丁勇.浅析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与分析方法[J].企业技术开发, 2011, 30 (24) .

[2]孙国繁.浅谈电力电缆故障的诊断及防范[J].科技与企业, 2015 (23) .

上一篇:中学地理案例教学下一篇:液压振动故障预警